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李白与杜甫诗歌研究论文分析题目

李白与杜甫诗歌研究论文分析题目

发布时间:

李白与杜甫诗歌研究论文分析题目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面对这个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人性格。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中国文学史》)他的诗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他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发展出自己独到的风格。 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任务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杜甫“没饭不忘君”,艺术风格沉郁顿挫.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尤其是宋代江西诗派更是杜甫视为宗祖.他的影响力巨大. 李白年少时博览群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他还仗剑任侠,“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中国文学史》)他年少是曾广有游历。这一切都对李白自由奔放的性格形成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导致了他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李白尚武轻儒,轻财好施,喜欢豪饮。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他的人格魅力也是别人所不能及的。 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诗歌都是家业。他曾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杜甫深受儒家文化教养,终身都有辅佐君王的愿望,又加上自身一生的穷困潦倒,从而形成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性格。他的诗歌也因此偏重于现实主义。 李白终其一生都徘徊在出仕与高蹈之间。他在《蜀道难》中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种忧虑,他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剑阁峥嵘而崔嵬”这可能是对当时政局混乱他抑郁不得志的一种隐喻。在他的《行路难》中他用“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等太行雪满山”来形容自己艰难处境。由于当时高力士杨国忠的受宠,贤士都被据在朝门之外,因此他发出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悲叹,但他的乐观主义天性又使他对理想追求都是执着的。他唱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在《夜泊牛渚怀古》中他写道“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借用谢尚知遇袁宏的典故来表明自己的怀才不遇渴望知音的心情。以上都说明李白对仕宦生涯是积极的。而另一方面李白又受道家的影响,不时又有高蹈出世的想法,而且他也曾在深山隐居过。在《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中他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表现了他对道家的崇信和对儒家的嘲弄和摆脱世情追求神仙生活的感情。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描写奇幻的梦境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最后他说“安能催眉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表明了自己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志向。可以说李白的一生都在出世入世的矛盾中彳亍着。 而杜甫就简单的多。他一生都在谋求获得官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进雕赋表》)。他一生都相信自己能有朝一日“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这种精神一直渗透在杜甫诗的字里行间他的七律《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这首诗十分能体现杜甫诗歌的特点,诗开头就以景色引出作者心绪,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样有动人的对比。其后写出“万方多难”的境况,最后写出个人报负,他想像诸葛亮一样建功立业。全诗即景抒情写山川联系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说人事又借助自然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熔自然景物国家灾难个人情感于一炉,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风格。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写的是唐军攻克安史老巢后诗人听到消息后的喜悦。全诗以流走的音韵真挚的情感快速的节奏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的《登高》全诗对仗工整,写景抒情融合一体。前两联写景,后两联结合自身衰老,归结到零落潦倒的根源。其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名句。 在诗体上说李白擅长古歌行体,擅长五七绝句,他性格自由奔放使他不囿于格律音韵,他的《蜀道难》长短参差,他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的前两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使用的是散文句法。而杜甫精于音律,擅长铺陈排比。因此律诗尤其是七律是他的长处。在诗的音美形美的方面李白稍逊于杜甫。而在风格美方面,李白的飘逸豪迈,谈吐天然是别人所不能学的。李白直抒胸臆多,乐则大笑悲则大号。而杜甫的诗多含蓄曲折沉郁顿挫。这也是年轻人多喜欢李白而思想成熟的人多喜欢杜甫的一个原因。 李白热爱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务而对不合理现象毫无顾忌的投之以轻蔑。这种已被现实所牢笼却不愿接受想征服现实的的态度,与杜甫那种始终以严肃的悲悯的心情注视关心祖国人民命运那种现实主义精神是相反而本质又相同的。用韩愈的话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们的艺术成就和高风亮节永远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李白是浪漫主义风格的杜甫是现实主义的

区别二人的风格应从二人的经历与思想入手:众所周知,李白,杜甫 是盛唐和中唐时期最为著名的两位诗人。研究这二人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有助于我们了解盛唐,中唐时期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 李白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诗歌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其实浩瀚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可以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1 。” 《望天门山》是李白七绝佳作中的一首。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在大自然怀抱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悟及片刻情思,属兴到神会,一挥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那刹那的感觉,无穷的韵味,所表现出的是自然的美和普遍的人性,人情,平易真切,极富生活情趣,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 当然,仅仅凭借一首《望天门山》是不足以说明李白的七绝之妙的。李白的七绝,以山水诗歌和送别诗为多。在这些诗歌中,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无论写景言情,都有种一气流贯的俊秀和爽朗,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山中问答》等2 。 李白不仅七绝的成就卓越,而且乐府和歌行体的作品也有不俗的成绩。如乐府诗《蜀道难》,《行路难》等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观感受,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了磅礴的气势。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入乐府,使古题乐府诗歌获得新的生命,把乐府诗歌创作推向无与伦比的高峰。而李白的歌行创作成就比乐府高3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作品,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随心所欲而变化莫测,摇曳多姿的境界。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综观李白诗歌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李白是个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 同时,我们对他的创作风格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的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的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是,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与喷发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他的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诗歌中的意象多为:大鹏,巨鱼,长鲸,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壮美雄奇之物。这为其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制造了更多的浪漫。李白诗歌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4 。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与世俗的高洁人格。 为什么李白的创作风格是如此的浪漫飘逸又奔放奇逸?这就使我们要看看李白的身世遭遇5 :李白出身于一个富有的,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使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他的少年时代生长于蜀中。蜀中是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甚大。道教影响,几乎伴随他的一生。大约18岁左右,他学习纵横术。我认为,就是因为他青少年时代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使他具有了狂傲飘逸洒脱的气质。开元十二年(724),李白开始游历生活,并多次希求荐用,屡遭失败。使他对朝廷充满不满与失望的情绪,但又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并无减退。直到李光弼出征东南,他半道病还,病逝为止。 我认为,正是李白受到良好的教育,又具有唐代诗人一般的“济苍生”,“安社禝”的儒家用世思想,同时,道教思想贯穿他一生。因此,他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与失败之间不停地来回,使他常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同时,又具有浪漫情怀和独立不拘的性格特点。 杜甫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 “诗史”杜甫是衔接盛唐和中唐的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创作风格也是别具一格的,当然,这和他的身世遭遇也是分不开的。 《秋兴八首》是杜律诗登峰造极之作,课本只收录了其中之一,我觉得这不足以表现诗人对于组诗驾驭的高超能力。《秋兴八首》6 中的第一首,由从菊两开引发了对辛酸岁月的感慨,引发对于故土的思念。正沉浸于回忆中,第二首又从现实开始,进入感慨与回忆,又被山城悲声惊醒,回到现实中来。时光流逝,已经月上中天,于是又有第三首。后面几首则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回忆往昔,感慨万千,叹息身世。7 要用一首诗歌来表现如此复杂又低怀不已的感情不容易,而组诗就能做到这一点,这也是我认为应该评述组诗的原因。 杜律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丈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炼字上也十分的成功,他说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对他追求炼字的真实写照。他的炼字还有一个特点是俗字口语使诗读来更加亲切8 。 杜甫的叙事诗写得也很好,如“三吏”,“三别”等,具有史的价值。他的叙事诗不仅在于它提供了史的价值,而且提供了比事件本身更为广阔的,更为具体生动的生活画面。因此,世人称其?quot;诗史“。 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带有悲慨的感情基调。他的诗歌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还是写自己的穷困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涵着一种厚积薄发的力量,使诗歌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其次,杜诗风格是多样性的,这与他不同时期不同经历有关。 以上几个方面是杜甫诗歌的创作风格,形成这种创作风格不能说这与他的身世无关,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杜甫的身世遭遇9: 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素的家庭之中。他的青年时代是一段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回忆。33岁遇到李白结下一段千古传诵的友谊。同许多唐代诗人一样,他怀着巨大抱负的心思,一心要为国家尽力。但到了公元746年,他参加一次李林甫设好的考试,落第之后不久,又回长安,数度希求汲引,但都落空。十载长安,历尽辛酸。同时,他看到了民生疾苦,时刻关心国家安危。安史之乱后,他几经周折,当官,被贬。最后开始了他晚年飘泊西南的生活,并最终病死于穷困潦倒之中,十分凄凉。 我觉得,使杜甫形成其独特的创作风格显然是同他的身世遭遇息息相关的。杜诗的不同风格,与其不同时期不同境遇,或同一时期不同心境似有关系。当他生活坎坷,颠沛流离之时,他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涌出,悲歌慷慨,诗歌往往表现为沉郁顿挫。当他的生活稍为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成都草堂的一段时间,就有不少这类作品。

说起杜甫,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的诗,想到他忧国忧民的形象,可是仅凭这些,杜甫诗圣的称号才说对了一半。杜甫在诗作之外,还有很多人们不太知道的行为和品格,才足以使宋人把杜甫推崇为诗圣,而非李白;也正是这些行为和品格,就连苛刻的南宋理学宗师朱熹也大加赞扬,把杜甫评价为人格上的楷模。 孟子说,人皆可以成尧舜,意思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尧成为舜。明代的王阳明甚至说满街都是圣人,但是如果我们取一个严格的标准,谁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圣人呢?而我们可以请出一位人物,那就是杜甫。杜甫一生身居下位,是一位平民中的平民,但他却以自己的行为和实践完成了平民到圣人的超越。这也是后人除诗歌之外极力推崇杜甫的原因之一。 我们知道在安史之乱之后,由于安史叛军占领了长安,无数的唐朝的大官都投降了,做了一个伪王朝的伪官。包括当时的宰相陈希烈驸马张垍,杜甫的好朋友王维等人也这样做,惟独杜甫,惟独这个官居八品以下,真正是一个芝麻绿豆官的杜甫,他坚守了民族气节。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逃过唐军跟叛军对峙的战场,逃到唐朝临时政府所在地。就是这样一个举动,当时其他人都没有过,只有杜甫这样。所以在这些方面杜甫确实是身体力行地体现儒家的精神,用他的实践展示着儒家的一种道德风范。他用他的行为来说明儒家心目中间的道德规范应该是什么样的。所以这些也许是杜甫在诗歌之外的另一种人格魅力。在群星灿烂的唐代诗歌的天空中,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个星座。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李白也是最伟大的几个诗人之一。他那豪放不羁的个性,排山倒海的气势,出神入化的想象,生动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一片雄奇瑰丽、五彩缤纷的诗境,使他成为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成为豪放派文学最优秀的代表。凡是有点中国文化基础的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可以随口背诵几句李白的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声,白波九道流雪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人的豪情逸兴,如同滚滚大江,长流天地,长流人心。 此刻,我想起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诗情是那样豪迈,格调是那样轻快。可是,你能想到么,这首充满生气和文采,给人愉悦和振奋的诗,却是李白晚年之作,是他五十九岁时以衰病之身写下的作品?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标志着“开元盛世”结束,使大唐王朝从此走向衰落的“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56),叛军攻占长安,玄宗仓皇逃往蜀中,太子李亨自行即位,是为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国家的危难,人民的困苦,使隐居于庐山的李白寝食不安,他渴望投入平叛的战斗之中。这时,永王李璘奉玄宗之命,以抗敌平叛为号召,在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起兵,率师东下,并一再派人邀请李白入其幕府。李白出于一片爱国热忱,慨然接受了永王的邀请。在这羽檄交驰的战斗氛围里,青年时代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雄心又在他的胸中鼓动,他把自己想象为在淝水之战中指挥若定、大获全胜的东晋宰相谢安(字安石),乐观而自负地唱道:“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然而,永王李璘却企图乘机扩充自己的势力,与其兄唐肃宗发生了矛盾,不久就被肃宗的军队所消灭。这一来,一心杀敌报国的李白竟莫名其妙地成了“叛党”,被投入浔阳(今江西九江)监狱。经人营救出狱以后,又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这时,李白已经五十八岁。接踵而来的残酷迫害,数千里艰险坎坷的长途流放,使这位一向乐观豁达的老人倍感辛酸。在凄风苦雨的流放途中,他曾悲愤地写道:“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但是,李白毕竟是李白,尽管屡遭挫折,身陷困境,却改变不了他的一身傲骨、满腔豪情,消磨不了他的济世壮志、爱国热忱!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行至夔州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遇赦获释。怀着意外的惊喜,他立即乘舟东下江陵,并在归途中写下了这首名作。 大多数读者可能都是在少年时代就记住了这首诗,并从此牢牢铭刻于心。“朝辞白帝彩云间”,多么明丽的景色;“千里江陵一日还”,多么迅捷的速度;“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更以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把舟行之轻快与诗人心情之畅快融为一体,写得既空灵飞动,又富有哲理,令人悠然神往,堪称千古名句。整首诗明白晓畅,琅琅上口,带给人浓郁的诗情画意,使与诗人相距一千几百年的少年读起来也毫不费力。那时,你幼小的心灵,一定充满了对这位才气横溢的伟大诗人的敬仰和羡慕。 不过,当你有了一定的人生体验,又了解了李白写作此诗的来龙去脉以后,再来细细品味这首诗,你的感受必定会有所不同。“朝辞白帝彩云间”,不仅写出了清晨明丽的自然景色,而且烘托了诗人摆脱流放苦境的愉快心情。“千里江陵一日还”,固然写出了轻舟顺流直下的迅捷,更写出了诗人向苦难告别的急切。“江陵”并非李白的故乡,此时的李白,已是孑然一身,无家可归,不过暂借江陵栖身而已。这里的“还”字,无非表现了一个垂暮老人从长流夜郎(在唐代尚被视为蛮荒之地),死无葬身之处的噩梦回到能够正常生活的世俗社会的些许欣慰,由悲转喜,喜中含悲,可谓意味深长。“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既是写实,又带有象征意义:让权贵的诬陷、小人的诽谤都像那匆匆而过的猿声一样抛在脑后吧,诗人的心中还燃烧着希望之火,还将继续奋力向前!事实也正是如此:在他回到江陵之后,还时时想着为国家效力。直到六十岁时,听说叛军气焰复炽,平叛名将李光弼出镇临淮,他又主动请缨北上,可惜因病半道而返。此后,贫病交加的诗人依靠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勉强维持生计。宝应元年(762),六十二岁的伟大诗人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回顾诗人艰辛的晚年,再反观《早发白帝城》这首诗,你当然仍会敬佩诗人那挥洒自如的天才,但你更会被诗人那至老不衰的浪漫主义豪情所震撼。正因为如此,有过李白那样流放边远地区的经历、并从李白诗中吸取过营养的明代著名蜀中诗人杨慎(杨升庵)极力称赞这首诗“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确实,像李白这样毕生充满自信,历经磨难而豪情依旧,始终保持着高亢而嘹亮的歌喉的诗人,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与李白同时的杰出诗人王维,年轻时也曾写过一些豪迈的诗篇,留下了“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被人广泛传诵的名句。但经过一番宦海风波,他的豪情便大为消减,转而专意于恬淡清丽的山水田园诗的吟咏,后来更是“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只有李白,哪怕被严酷的现实碰得头破血流,被明枪暗箭弄得伤痕累累,却一如既往地昂着高傲的头颅,唱着豪迈的诗章。这惊天动地的豪情,来自酷爱自由的天性,来自冲决一切罗网的勇气,来自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乃是中华民族伟大气魄的突出体现。 李白豪迈壮丽的浪漫主义诗歌,将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传统推向了新的高峰。还在李白在世时,著名诗人贺知章便惊叹其为“谪仙人”。与李白齐名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对他深怀敬意,推崇备至:“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继杜甫之后,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对李白十分尊崇,并将李白与杜甫相提并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人们仰慕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可望而不可及,将他尊为“诗仙”。一千三百多年来,李白的诗风沾溉了历代诗人,流播于五湖四海,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值得中国人民永远引以自豪,巴蜀儿女当然更应为此而骄傲。 李白——巴蜀人民的杰出先贤。 李白——中华文化的光辉代表。你好!shaorunjia2001真心为您解答~~ ~亲,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如果我做错了欢迎大家指出我的错误,毕竟我不是万能的】~如还有新的问题,请好评和采纳后重新另外起一题向我求助,答题不易,敬请谅解~~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祝学习进步!

李白与杜甫诗歌比较研究论文

你的回答给了我好大的帮助,谢谢你!

李、杜都很善“画”诗。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诚然就是一幅山水画:青翠黄白,色彩璀璨,千秋雪,万里船,又将尺方画布延入了无限的时空,给人一种野云孤飞,言近而思无穷的潇洒之感。李、杜都很善“画”诗。李白的《送友人》和杜甫的《绝句》就是两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诗。《送友人》跳出了一般的`儿女情长与秋风萧瑟,用优美动人的景色反衬出离别的伤情。“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青翠的山岭,透亮的流水,红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互映互衬,气韵生动,绚丽华美。再看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诚然就是一幅山水画:青翠黄白,色彩璀璨,千秋雪,万里船,又将尺方画布延入了无限的时空,给人一种野云孤飞,言近而思无穷的潇洒之感。有人说,杜诗多泪,李诗溢酒。以雄奇浪漫见称的李白和以精练现实著称的杜甫,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对比。前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梦游天姥吟留别》,吴越古地,山雄水淼,作者踏碧波,寻仙尘。一会儿半壁海日,天鸡啼鸣,一会儿熊咆龙吟;有忽而霓衣风马,虎瑟鸾车。入梦出梦,肆意汪洋,想象夸张似云中神龙,极现遒劲盘曲的整体。那傲岸独立的气质,那不摧眉折腰的宣言,让人读为之倾倒。再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破屋》,茅飞,秋风掠堂,夜里轻迫,彻夜无眠。面对此情此景,读者也要落泪而泣之,然而杜甫之“圣”就“圣”在以切身的苦难,推及“天下寒士”,愿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代价,换取“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人真正领略到了一个圣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让人看到了“穷亦兼善天下”的品格。“仙”也好“圣”也好,都难脱世事的愁苦。李白《将进酒》“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抒愁入黄河之水,忽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竟将抒愁转成言志。李白的诗总体感觉痛而不伤,这与他的性格和经历有关。而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尽是对沧桑世事的深沉感谓。老友相逢,既对往日眷恋,又充满无奈的苦笑。由此观之,李诗妙境在虚处,而杜诗妙境在实处。虚则以气韵见长,浑雅而暗蕴空灵;实则以意境见佳,精干而深析透辟;李诗美在情辞,所以比较丰腴;杜诗美贯平实,所以较为遒劲。读李白诗像啖荔枝,一颗二口则甘芳盈颊;读杜甫诗像初尝橄榄,初觉生涩,回味则满嘴甜津。李白与杜甫是我国唐代最著名的两位诗人,后人分别尊称他们二人李白的《送友人》和杜甫的《绝句》就是两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诗。《送友人》跳出了一般的`儿女情长与秋风萧瑟,用优美动人的景色反衬出离别的伤情。“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青翠的山岭,透亮的流水,红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互映互衬,气韵生动,绚丽华美。再看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为"诗仙"和"诗圣",可见他们在古代诗坛的地位。李白的《送友人》和杜甫的《绝句》就是两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诗。《送友人》跳出了一般的`儿女情长与秋风萧瑟,用优美动人的景色反衬出离别的伤情。“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青翠的山岭,透亮的流水,红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互映互衬,气韵生动,绚丽华美。再看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啊! 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但自唐代以来,人们多喜将他们并论,更有学者对他们的进行比较,以致很多诗评家都卷入了对李杜孰优孰劣的争论。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虽然学界还存在着李杜优劣论,但人们更喜探讨李杜之间的交谊、李杜诗歌思想和艺术之异同。 一、李杜之交谊和相互影响 本世纪较早探讨李杜交谊的学者是闻一多。他在《杜甫》一文中用饱含感情的笔墨,描述了李杜二人的交往和友谊。如他在写到李杜第一次会面时说:"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出笔来蘸饱了金墨,大书而特书。因为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假如他们是见过面的)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 四十年代,陈叔渠在《唐代两大诗人的风义感及其他》中也论及李杜之交谊。他认为,"杜甫对于李白,一片怜才之忱,在他的诗中,时时可见";"最奇怪的是,李白对于杜甫,却是很为冷淡","这可见老杜的怜才爱友,一热烈至诚,出于无情的了。" 五十年代,林庚在《诗人李白》中较为细入地探讨了李杜之间的交谊。他认为,"李白是杜甫生平最倾心的诗人",而其因素又有政治和诗歌两方面。李白与杜甫相会游从的半年中,李白影响杜甫的成分要多一些。他们真无愧于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对于政治的警惕性, 对于现实的敏感,乃是时代真实的镜子。他们的默契也就是现实主义传统的发扬。从诗歌艺术上说,也是李白影响杜甫为多:"杜甫在遇见李白之前,现存约十首的诗中几乎都是五律,可见杜甫早期的作品原是以五律为主的。"而杜甫在遇见李白之后,受到李白七古的影响,后来又"从七古中获得全新的解放,因而又创造了他自己所独有的五古" 。 六十年代,人们对李杜交谊更为关注,出现了好几篇论述李杜之交谊的文章,如郭沫若的《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耿元瑞的《有关李杜交游的几个问题》等。郭文指出,"李白和杜甫是像兄弟一样的好朋友。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就像天上的双子星座一样,永远并列着发出不灭的光辉。 七十年代,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进一步阐述了他对李杜交往和友谊的看法。他说:"杜甫十分同情李白,毫无问题。"而"李白虽然年长十一岁,他对于杜甫也有同样深厚的感情。""前人爱以现存诗歌的数量来衡量李杜感情的厚薄,说杜厚于李,而李薄于杜。那真是皮相的见解。"对于相传李白所作的《戏赠杜甫》诗,作者认为,"既非嘲诮""戏赠",也不是后人伪作,"那诗亲切动人,正表明着李白对于杜甫的深厚的关心。" 八十年代以后,仍然有一些学者论及李杜之交往和友谊,如李宽的《杜甫与李白的友谊》、叶嘉莹的《谈李白、杜甫的友谊和天才的寂寞》、王辉斌的《李杜初识时地探索》等。叶嘉莹通过对杜甫《赠李白》一诗的解说,证明李杜相轻之说的决不可信,看出李杜二人于外表的相异之下所蕴含的一份生命与心灵上的相通。王辉斌文则对李杜天宝三载前后的行踪进行考察,认为他们初识的地点不在洛阳而在梁园。 二、对李杜优劣的再讨论 虽然本世纪大部分学者并不热衷于讨论李杜孰优孰劣的问题,但是在一定的时期仍有一些学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持扬李抑杜或扬杜抑李的观点。 本世纪上半叶 这一时期,大多学者对历史上的李杜优劣论不以为然。如胡小石在《李杜诗之比较》中就没有对李杜强分高下,而是从李杜二人的创作实际出发对其诗歌艺术之异同一一比较。汪静之在《李杜研究》中也认为,历史上扬李抑杜或扬杜抑李者中能真了解李、杜者不多,"李杜二派的辩论,因为偏倚的嗜好而盲赞瞎谤,都没有说着最重要处"。所以作者从七个方面分析了李杜的相异之处。 而另外一些学者虽然没有明确地持李杜优劣论,但隐隐约约显露出一点抑李扬杜的调子。如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就说,"李白虽然\'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然而我们凡夫俗子钟不免自惭形秽,终觉他歌唱的不是我们的歌唱,他在云雾里嘲笑那瘦诗人杜甫,然而我们终觉得杜甫能了解我们,我们也能了解杜甫。杜甫是我们的诗人,而李白终于是\'天上谪仙人\'而已。"再如李广田在《杜甫的创作态度》中借用宋人罗大经的话表明了自己抑李扬杜的观点 ,还认为:"以诗之纯风格言,李或有胜杜处;以诗之思想内容言,杜实胜李百倍;因任何作品,都不能只凭其风格而伟大。何况所谓风格优越云云,实在也还是一般的偏见,因为归根结蒂,风格仍为思想所决定,一个人如果根本不能接受李白的思想,也就无从欣赏他的风格了。"当然,这种扬杜抑李论是有抗日战争这一特殊的背景的,同时也和论者所持的文学理论观念分不开。同样,傅庚生在《评李杜诗》中也从思想和情思的重要性方面肯定了杜甫,贬低了李白:"若藉着如此的一种客观标准去衡量李、杜二人的诗歌,我们会发现杜甫有八九分的光景了,李白要逊似二三分。" 本世纪下半叶 五六十年代,由于受新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学界在研究古典诗歌时,也就更多地强调了文学的社会功用和诗歌作品的现实性或人民性。用这种观点来衡量李杜,就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扬杜抑李论了。然而,当时也有一些学者并未扬此抑彼,而是能够持平,见出李杜二人各自的成就。如苏仲翔的《李杜诗选》就各选李杜诗歌二百余首(共五百余首),合为一编,以见其诗歌实质、风格之异同。作者指出,李白和杜甫,是照耀着唐代乃至整个古典诗坛的两面万古常新的旗帜。他们二人的作品无疑"同样都具有高度的现实性和人民性","李白和杜甫,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来说,都是继往开来、沾溉百世的人物"。 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的出版,又较为集中地体现了文革时期自上而下的扬李抑杜的倾向。据王学泰《二十世纪文化变迁中的杜甫研究》介绍,解放后毛泽东不只一次地说过,他更爱读李白的诗,而且认为李白是千古诗人之冠;江青在审查影片《杜甫》是也曾强调说"主席更喜欢李白的诗",言外之意就是不能再赞扬其他诗人了,尤其是不能赞扬曾与李白并称的杜甫。所以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几乎处处"扬李抑杜",完全改变了他在六十年代初所持的李白与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的看法。 八十年代以后,几乎没有人再在李杜比较时持扬此抑彼的观点了,人们大多对李杜诗歌创作之异同条分缕析。 三、李杜思想、诗歌艺术之比较 八十年代以前 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就有学者对李杜的思想和诗歌艺术进行了比较。如胡小石的《李杜诗之比较》就对李杜诗歌艺术和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再如,汪静之在《李杜研究》中也就思想、性格、艺术、境遇、行为、嗜好、身体等方面对李杜进行了比较。 五十年代,苏仲翔在《李杜诗选·导言》中首先探讨了李杜思想方面的异同。他认为,在对于祖国的爱慕、对于人民的热爱、对于侵略战争的憎恨等三方面,李杜是共同的;至于二人不尽相同而且在诗中比较突出的,则为李多人民自豪感与反抗精神,杜富人道主义与悲天悯人之怀。接着从在诗歌史的地位上说,李杜"都是继往开来、沾溉百世的人物。李白是第一个吸取民族优良传统和外来形式,奄有陶谢庾鲍沈宋各家之长,把中国诗歌推向全面发展的\'先驱\';杜甫则是随着时代进展又把诗歌创作提到现实主义空前未有的高度,因而赢得\'诗史\'、\'诗圣\'称号的集大成者。" 八十年代以后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对李杜各方面进行比较的成果就越来越多了。在这些成果中,首先值得一提的罗宗强的《李杜论略》。该书从政治思想、生活理想、文学思想、创作方法、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对李杜二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比较,而且精见迭出。 在罗宗强著作同时或之后,学界还出现了一些李杜比较的专题论文,如金启华的《李杜诗论的比较》、袁行霈的《论李杜诗歌的风格和意象》、裴斐的《唐代转折时期的李、杜及其诗歌》、萧瑞锋的《李杜异同论》、苏为群的《李杜山水诗的特色及其异同》、吴光兴的《李杜独尊与八世纪诗歌的价值重估》等。 其中金启华文认为李杜诗论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主张吸收风雅骚赋,建安以前各家之作,取精用宏,成就他们的伟大;不同之点主要在于对声律的看法,分道扬镳,各行其是,成就他们各自不同的特色。袁行霈文认为,在建立自己独特的意象群方面,李白和杜甫都是能手。飘逸与沉郁这两种不同的风格,突出地表现在不同的意象群上。李白所创造的富于个性特点的意象中最突出的就是飞翔的大鹏,还有奔腾咆哮的黄河、长江,高出天外的山峰、飞泻直下的瀑布,这些"都具有超凡的气概,曲折地表现了李白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热情,可以见出他飘逸不群的风格";而杜甫伤时忧国的情怀借着客观物象表现出来,形成带有浓厚忧郁色彩的意象,如瘦马、病桔等,"在这些被损害与被遗弃的生物身上,杜甫表现了多种深沉而忧郁的情思。"作者指出,李杜风格的不同还体现在意象的组合上。李白诗中意象的组合比较疏朗,好象疏体的写意画,三两传神之笔可能胜过满纸的勾画;杜甫诗中意象的组合比较紧密,往往把几个意象压缩在依据诗中,显得凝重、老成、深沉。李杜意象疏密的不同还表现在诗的章法上:李白的诗章法疏宕,跳跃性强,诗的节律也比较急迫,有一股不断向前冲击的力量;杜诗意象之间的脉络相当分明,章法十分严密,节律回旋舒缓,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渗透力。裴斐文则认为,李杜都有很大的政治抱负,其个性差异表现在各自选择的从政道路不同:杜甫是标准的正统派,立志作贤臣,采取的入仕方式亦与一般士子无异;李白则梦想当策士,献奇策立奇功,一举而致卿相。但他们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之均以悲剧告终。吴光兴认为,李杜生前不受重视,李杜齐名当以其文集行世为限,约在八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或八十年代,"李杜独尊"的构想最初很可能出于"新古文派"。作者还认为,八、九世纪之交至北宋王安石之前,李杜被视为一种共同的审美理想――壮大奇丽;从王安石开始,李杜不同,李为豪放,杜为沉郁。 小结 总之,二十世纪的李白研究无论是生平、思想研究,还是艺术分析、作品整理,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当然在特定的时期内,李白研究也曾因受到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干扰而走过弯路。八十年代以后李白研究虽然突飞猛进,但是选题重复、徒有方法之新而无突破之实的现象日益严重。九十年代,真正有份量、有突破、令人为之一振的论著和论文更是越来越少。然而,由于有本世纪李白研究的所取得的成绩作基础,加上更为扎实的治学精神、更为先进的研究方法、更为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二十一世纪的李白研究必将会出现更为长足的进步。

区别二人的风格应从二人的经历与思想入手:众所周知,李白,杜甫 是盛唐和中唐时期最为著名的两位诗人。研究这二人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有助于我们了解盛唐,中唐时期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 李白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诗歌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其实浩瀚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可以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1 。” 《望天门山》是李白七绝佳作中的一首。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在大自然怀抱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悟及片刻情思,属兴到神会,一挥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那刹那的感觉,无穷的韵味,所表现出的是自然的美和普遍的人性,人情,平易真切,极富生活情趣,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 当然,仅仅凭借一首《望天门山》是不足以说明李白的七绝之妙的。李白的七绝,以山水诗歌和送别诗为多。在这些诗歌中,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无论写景言情,都有种一气流贯的俊秀和爽朗,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山中问答》等2 。 李白不仅七绝的成就卓越,而且乐府和歌行体的作品也有不俗的成绩。如乐府诗《蜀道难》,《行路难》等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观感受,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了磅礴的气势。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入乐府,使古题乐府诗歌获得新的生命,把乐府诗歌创作推向无与伦比的高峰。而李白的歌行创作成就比乐府高3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作品,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随心所欲而变化莫测,摇曳多姿的境界。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综观李白诗歌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李白是个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 同时,我们对他的创作风格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的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的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是,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与喷发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他的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诗歌中的意象多为:大鹏,巨鱼,长鲸,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壮美雄奇之物。这为其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制造了更多的浪漫。李白诗歌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4 。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与世俗的高洁人格。 为什么李白的创作风格是如此的浪漫飘逸又奔放奇逸?这就使我们要看看李白的身世遭遇5 :李白出身于一个富有的,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使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他的少年时代生长于蜀中。蜀中是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甚大。道教影响,几乎伴随他的一生。大约18岁左右,他学习纵横术。我认为,就是因为他青少年时代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使他具有了狂傲飘逸洒脱的气质。开元十二年(724),李白开始游历生活,并多次希求荐用,屡遭失败。使他对朝廷充满不满与失望的情绪,但又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并无减退。直到李光弼出征东南,他半道病还,病逝为止。 我认为,正是李白受到良好的教育,又具有唐代诗人一般的“济苍生”,“安社禝”的儒家用世思想,同时,道教思想贯穿他一生。因此,他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与失败之间不停地来回,使他常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同时,又具有浪漫情怀和独立不拘的性格特点。 杜甫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 “诗史”杜甫是衔接盛唐和中唐的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创作风格也是别具一格的,当然,这和他的身世遭遇也是分不开的。 《秋兴八首》是杜律诗登峰造极之作,课本只收录了其中之一,我觉得这不足以表现诗人对于组诗驾驭的高超能力。《秋兴八首》6 中的第一首,由从菊两开引发了对辛酸岁月的感慨,引发对于故土的思念。正沉浸于回忆中,第二首又从现实开始,进入感慨与回忆,又被山城悲声惊醒,回到现实中来。时光流逝,已经月上中天,于是又有第三首。后面几首则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回忆往昔,感慨万千,叹息身世。7 要用一首诗歌来表现如此复杂又低怀不已的感情不容易,而组诗就能做到这一点,这也是我认为应该评述组诗的原因。 杜律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丈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炼字上也十分的成功,他说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对他追求炼字的真实写照。他的炼字还有一个特点是俗字口语使诗读来更加亲切8 。 杜甫的叙事诗写得也很好,如“三吏”,“三别”等,具有史的价值。他的叙事诗不仅在于它提供了史的价值,而且提供了比事件本身更为广阔的,更为具体生动的生活画面。因此,世人称其?quot;诗史“。 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带有悲慨的感情基调。他的诗歌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还是写自己的穷困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涵着一种厚积薄发的力量,使诗歌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其次,杜诗风格是多样性的,这与他不同时期不同经历有关。 以上几个方面是杜甫诗歌的创作风格,形成这种创作风格不能说这与他的身世无关,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杜甫的身世遭遇9: 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素的家庭之中。他的青年时代是一段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回忆。33岁遇到李白结下一段千古传诵的友谊。同许多唐代诗人一样,他怀着巨大抱负的心思,一心要为国家尽力。但到了公元746年,他参加一次李林甫设好的考试,落第之后不久,又回长安,数度希求汲引,但都落空。十载长安,历尽辛酸。同时,他看到了民生疾苦,时刻关心国家安危。安史之乱后,他几经周折,当官,被贬。最后开始了他晚年飘泊西南的生活,并最终病死于穷困潦倒之中,十分凄凉。 我觉得,使杜甫形成其独特的创作风格显然是同他的身世遭遇息息相关的。杜诗的不同风格,与其不同时期不同境遇,或同一时期不同心境似有关系。当他生活坎坷,颠沛流离之时,他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涌出,悲歌慷慨,诗歌往往表现为沉郁顿挫。当他的生活稍为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成都草堂的一段时间,就有不少这类作品。

杜甫李白研究论文

李白浪漫主义诗歌及其价值探究 在唐诗及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李白的课题的评论资料和专著的相对匮乏。典型一点的就胡震亨的《李诗通》,杨其贤、萧士赟及王琦三家分别为《李太白全集》做的注本,以及薛仲邕做的《李太白年谱》等,到了近代,也只有郭沫若先生曾系统地研究过。与李白同时代的大诗人杜甫相比,在专著的数量和质量上,可谓“扬杜而抑李”了。其实,更多的研究者却是,隐藏或者回避了更深的内涵和问题不谈,或者只是考证了一下诗的某句出典或者创作的年代,实在是离李白诗歌背后的人性挖掘很远,离浪漫主义精神的根源与神韵更远。 李白是中国这块汉语言文字沃土上滋生的特殊文化现象。其长期存在而且具有恒久的艺术和人性魅力,一定有自己不可复制和逆转的深层次原因。这当然需要我们对李白以及浪漫主义诗歌乃至文学进行本体上的考虑,这种考虑或者应以生命的存在为基础,这就是李白的价值重估的问题,我对李白的认识,在接近的程度上永远不敢说真正理解李白的精神神韵。加上我现在只有20岁的小小年龄,不敢也不可能陷入那细节上的研究,难免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我在玩味李白作品的时候,始终告诫自己一点:做人要做真诚的人,依照自己的本性,而不是世俗的理念,浪漫只能是以人的生命为主体的浪漫。下面就将自己的三个妄自菲薄的观点和体会谈一谈: 第一, 诗歌与人生合一。 人生应该是诗意的人生。所以浪漫主义诗人始终追思人生的诗意,把人的本真情感纯化,力图把人类从各种“非人化境遇”中拉出来,启迪异化现象日趋严重情况下芸芸众生那沉重的心灵。表现在李白身上,他是一个强烈的“以天下为一己之私”的人。与李白同时代的其它诗人,根本无法将个人的主体意识摆到李白这样的高度上。而其它诗人则是以天下为他人之私或以天下为天下共同之私。李白是皇室宗亲,使他能够摆脱一个穷酸读书人的孜孜以求的“暮登天子堂”的“田舍郎”梦想,他直到四十岁才应诏入朝,不是由于科举,而是玄宗的下诏相请。达芬奇一生最大的预言就是:人类定有飞翼!而且一生在致力研究飞行器。李白则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他就是人类性灵得以飞升之翼。李白在二十岁时就做《大鹏赋》,在临终前又写了《临路歌》,以及其它一些诗中始终以生有巨大翅膀的大鹏自比,以寄托他那“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以迅征”之志!他是以道家的天地人合一为目标和准则的,正因为如此,他能展开“无往不到的想象之翼”。正是出于这种心态,足以使他把人的本真情感化,追思人生的诗意而不被异化。 其他诗人则认为天下是皇帝的,自己只不过是天地间的过客,人生旅途看到什么景色就赞美两句,多献媚之词,而少由衷之意,即使偶而言由衷了,也缺乏李白那种以主人翁姿态吟唱出的“天地动、鬼神惊”之语?而李白是主人,他赞美时,自然而且放达,只是由于他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欢和钟爱。下面我们就一道去看一看,李白是怎样以整个生命的神奇力量,振动想象之翼飞翔的: 1、从青年起,李白就怀有“济苍生,安社稷”之宏大抱负,并为理想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希望建立不世之功。他鄙视蓬间雀,没有凡夫俗子那种垂涎欲滴的权利欲,他政治视野开阔,正如大鹏的个性。正如陈胜所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但他又不想一步步脚踏实地登上事业的顶峰,却想平交王候,一步凌云。他一生都怀有侥幸成功的心理,一举定邦,一言问鼎,西入长安,从永王嶙以及晚年想当一普通士兵进而建功立业的想法都是这“侥幸心理”的直接反映。这一点,正与大鹏捕捉猎物的方式相似,它在云端远远地看着猎物,一个俯冲便轻而易举地用爪子抓在手里。 2、在处世上,道家的思想支配他,他自由自在,毫无拘检,无为而达。他在茶楼酒肆“天子呼来不上马,自言臣是酒中仙”,他在金銮殿,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都是这种心态的反映。大鹏在飞翔之中,总是看似漫不经心,自由自在,但自有服不可撼动的活泼与强硬。 3、他以诗人的眼光观察政治人情世态,有时异常敏锐地看出本质的东西。但总的说来,未免失之浪漫。大鹏在云端向下俯啄,不再象在平地上看世界时那样孤立的静止的,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是在动态中把握,而抛开了颜色、声音、形状的干扰,更能抓住本质。 4、在艺术上,他继承了庄周、屈原以来的优秀浪漫主义传统,以囊括宇宙、席卷八荒的气概,以“惊风雨、泣鬼神”的笔姿表现出恢弘的志气和飘逸的风格。所谓“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在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中的第一首中,有“我志在删述,绝笔于获鳞”的诗句,俨然以新一代知识分子领袖自居。大鹏展翅飞翔眼天低,放眼天下时,飘逸正是大鹏飞翔的神态和风格。 5、李白正是因为以脱离现实的“以天下为一已之私”的想象之翼翱翔时,远离了社会的价值判断,这是造成其人生悲喜剧的主要原因,但同时又给他浪漫主义诗作注入超越时代的魅力。与一般诗人相比,太白诗几乎是用孤傲的自我串连起来的。“羞于世人同”,使他一生“傲岸苦不谐”,这种空前和孤傲包涵着世人对他的无法理解和他无法去理解世人的“双重苦恼”。但他对理想执著追求,对生命的极大热爱使他不肯屈服---“耻与鸡并食,长与凤为群”。杜甫也在诗中提到李白的不被人理解:“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世人皆欲杀,我意独怜才。”大鹏的独与天齐的飞行本能,使他苦恼,但他绝不会轻易放弃。 6、李白能把不被世人理解的悲愤,体现在不入流俗的的气魄和狂歌的坦荡上。在剧烈的站突中,他能把极度的痛苦表现为极度的超脱各非凡的气势上:“庐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街挂颐事玉阶!”“达亦不足贵,穷变不足悲!”“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候!”“东山高卧时起来,欲苍生未应晚。”大鹏能够在暴风雨中,笔直向上,直冲云宵,以表现自己的生命力,这正是他孤傲冷俊的性格决定的。李白这种精神境界的超越性几乎是唐代乃至后代诗人无法比拟的。这种超越性使他的诗的力度空前,也使人的生命力各个性淋漓尽致展现。从这个意义让讲:李白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一个以生命写诗的人。 诗例1《谢眺楼饯别授书淑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比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事不如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的赠别诗占他诗歌的比便相当大,但可以说每一首赠别诗都不是为了写诗写诗,而是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他的诗句都是从他的肺腑里蹦出来的,跳跃着时代向上的脉搏。赠别诗中,他总是能够排除虚伪的感情各捧场,直抒胸意,痛快淋漓。如《梦游天姥吟留别》《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不仅没有应酬的痕迹,就是表达上也是感情充沛,妙手偶得,浑然天成。诗人忽喜忽悲,忽喜忽悲,情绪万变意象急剧跳跃。真实反映了一个满腹牢骚别恨的诗人复杂心情,李白之诗能从应酬诗的俗套中跳出来,因为他感情饱满真挚。使形不连而意连有一种合谐和美,所以杜甫评价其“飘然思不群”。 李白是一个能把外物随时随处为我所有、带着强列主观色彩的人,这一特点集中反映在他的“以第一人称为视点”的歌行中。李白这种做法无疑给作品带来了不谐调的成分,或者说紧张感、跳跃感,而李白的不受内心束缚的浪漫主义诗情,只有通过大多数诗人认为“不可做诗的形式”中,才会在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世界里展翅敖游。 第二,理性不能保证人的判断的正确性。人应以自己内在的的灵性作为外界的依据,以直觉各顿悟有所判断的依据。 李白是一个性灵派的诗人,他带有强烈的主观感受,重直觉。他的感情炽热,发为诗则一种天马行空的轻灵飘逸,以江河般的“恣态奔腾”气势来表现自己浩大不捐的力量;而杜甫则象海边的碓石,在岸边静静地矗立着以一种拙力来表现诗情。德国浪漫主义诗哲的本体论认为:“诗人希望在诗的国度里消除束缚,庸俗各一切对立,达到绝对自由。从而把诗的想像激情和幻想给有限的生命以出神的状态中,把握时间的永恒。”从东、西方关于诗的的本体的不同把握,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问题。中国的诗歌创作,对于”志”的要求是很低的,只要是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就可以了。具体地说,以何种形式是五言或七言,全凭诗人自己主观好恶,而实际上大多数诗人都自束手足,不仅格式工整,而且绝不逾平仄半步。至于说在鉴赏者那里所要求的也根本没有提出“出神”的状态各“时间的永恒性”。 从诗的概念的简单分析和比较,我们容易看出,诗的创作在各个时代有些共同特点.在人的诗作和修行成佛上,都存在着这样两种方式孰优的争论:是顿悟的,还是渐修的,是要借用直觉直抒胸意和感受,还是借助理性观照勤修苦炼,是做道家的游方圣僧,还是做苦行僧。一者以酒肉穿肠过,一者以恪守五戒十律,问汝今能持否?这种争论,导致了佛教完派的分野,推而广之,在做人和做诗上也有南宗、北宗之分。北宗学问渊综广博,南宗学问清通简要。“北宗人看书如显处观月,南宗人看书如牖中窥日。北宗风格退敛,南宗风格肆纵。北宗重细节,南宗人重大概。”作诗也是如此。李白是一个性灵的诗人,他很崇拜谢灵运,他的心里时常是“空无一物”坦荡的,所以没有任何滞重的东西,他能抓住一刹那的感受,而不拘泥形式地表现内心的“志”这一点上。 在荡漾人类性灵的浪漫主义诗人那里,主体感受已经最大限度地溶在诗中,甚至可以活主体已消失在语言中,同时语言的形式语言的选择已成活主体已成极其次要的问题,只有一种意识上的一种冲动在主体和鉴赏者中间,这种意识就下面第三点中谈及的宇宙意识。 读杜甫的诗和读李白的诗,我总是有二种不同的感觉,那就是杜甫是在静观人生,而李白则是挥霍人生。我们每一读者都是通过每一句单独的感觉与诗人交流的。另外,李和杜的诗有一个区别是,李诗中多采用过去时友人入蜀道还没有发生,李诗已出现了,而且每一读者读过后,好像旅游时结束后的轻松,而杜甫的则是雨已下过后,他与读者说,这雨是怎么下的。前者有畅想时的美感,后者有回忆时的欢欣。 第二, 追求与大自然的神秘契合交感,反对理性使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抗。 这一点是李白和所有浪漫主义诗人和文学家共同具备的,那就是他们具有强烈的宇宙意识。 庄周梦见蝴蝶,他分不清到是蝴蝶变成了庄周,还是庄周在梦中变成了蝴蝶。屈原在《天问》中,一连串向天发问,共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李白终身以大鹏自比,是他能够象大鹏一样在天空自由自在飞翔,还是大鹏能够像李白一样有放荡不羁的思想?!具有这强烈的宇宙意识的人,是不能为理性而牺牲自己内心的灵性的,他的灵性只能深深地来自于他强大的生龠,来自于他对生命对宇宙的神秘契合的强烈的爱。既然有白天存在,那么一定有黑夜存在,有“熵”存在,使我们的能量凝聚,既然生命是存在的,那么死亡也一定存在,生命是好的,那么死亡也一定是美好的,具有宇宙意识的人,能够超越事物偏执的两端,在两者这上静观两者的兴替变化,所以他进亦忧、退亦忧。李白就是这样一个人,能把生命中的得失、痛苦和欢乐,一起下酒的人,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对自己生命的强烈的爱,而这种爱时来源于任何一个自然生命生存的全部认同。整个人类发展史上,人的焦虑,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生命本真的焦虑,二,是道德上的焦虑。三,是精神上的焦虑,尼采说过一句话:“上帝死了!”---是他们共同的焦虑之声。具有了强烈宇宙意识的人,他们退了,退到山林做起了隐士,那里不再不会有政治战争的干扰和危胁其生命的存在,但他们为了摆脱精袖的无归依,他们向社会的道德进攻了,以获得人的精神生活的健全,李白是这样做的,庄子,嵇康,陶渊明都莫不如此。 现代派的绘画的最大特点就是追求画的整体效果,它看上去首先是一幅感人的画,然后细看却看只不过是一些色彩的点染和几何图形的罗列。这一点与古典绘画不同,它看上去是一些感人的细节,而后一幅画的意义才脱然而出。这就像李白的诗与杜甫的不同。 下面举一例:《观卢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整首诗没有固定的视点,不是一个“遥”反映出来的。诗人不是通常所说的站在高处,看瀑布的水向下奔泻,也不是仰视瀑布的水直从天上垂下,更不是一个为看瀑布,而找到一个相同高山头平视瀑布流淌的全过程。而是李白自己化做了瀑布的一滴水,在瀑布流下的过程中,恣意奔泻,他感觉到崖石的期待,这滴水不怕身体失重、生命失重的情况下,不管是那块岩在上面跌得粉身碎骨,他期待着这种辉煌。这滴水,用自己势能向下冲,而且越落越快,不可阻挡,这是他整个生命所蕴藏的最后的能量,那一滴水的重量不止是他生命的重量。这时,他不知瀑布是他,还是他是瀑布,天地晕眩了,岩石也模糊了,他也为自己的力量感觉陶醉了,三千里的长度对它来说太长又太短了,他有权利更深体味这种生活。 这首诗是与《卢山谣》先后写的,那时他六十岁,离他生命的终点只差两年。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讲,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他有与天地合一的宇宙意识,梁实秋先生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如果到了相当年龄,还不失赤子之心,方寸之间诗意盎然,方是诗人。”那银河,那瀑布的水,那崖石,已不再有最初的涵义,而是他浪漫主义诗情的一部分了。下面我谈一谈浪漫主义诗人之死 1老子之死(按一般说法,他不称浪漫主义诗人之列,但他是具有宇宙意识和人类性的人)。他骑着青牛出了函谷关,就消失了。他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而去,我们不得而知。在一个战乱的时代,他抛弃了什么,但他和自己的形体合一,谁也干扰了他的心神,追寻他的大道去了。2庄子之死:林语堂《老子的智慧》中记载:“庄子快死的时候,弟子们商议要厚葬,但庄子说:“我用天地为棺木,日月做壁玉,星辰做葬珠,万物来送葬,这不是很壮的葬礼吗?还有什么可求的呢?”3屈原之死:在端五节投汨罗江而死,他绝不是简单的为楚国而死,他超脱了形体,他是吟唱着《天问》而死的,他是涌颂着《离骚》而死的。任何人拥抱着本真的自己而死的。那死是一种宇宙意识的体验,他的死亡是他生命之后的生命。 4李白之死:投水。他是乘舟大醉后,为捕捉水中的月亮而死的。他是吟着大鹏赋“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而死的,他是和自己心中的月亮一起死的。他投水时,月碎了,他成了水中的月亮,他寻到了月和生命的圆满和光亮。 每一个浪漫诗人都对自己生命赋予最大限度的认同。正是因为他最大的认同了自己的生命,所以他的一切都被他自己的行动赋于了永恒的生命力,连同他的死。每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之死都是人类灵性的一次极大的尙失,又是人类灵性的一次圆满。这是人类诗化人生历史的一次涅磐。 以上谈了什么是浪漫主义?什么是浪漫主义诗歌和诗人?而真正的成为浪漫主义诗人,首先是又必须浪漫地做人。 浪漫地做人的基础是学会心理状态有一种一成不变的特性,我们不妨称之为稳定性,如果没有外来的信息冲击,那么每个人会依照这种稳定性一如既往地生活下去。他遇到什么人说什么话,他是早晨干什么晚上干什么会有条不紊。但人的心理状态有一种易变性。当外来的信息量很大,他再继续按常规做事已成为不可能,他会寻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解放自己的苦闷。这时他对熟悉他的朋友说,会觉得他突变了一个人。而如果他觉察到周围人的因自己的心理状态而导致了对自己不利的看法,他会很犹豫彷徨,恨不得自己马上回到原来做事的方式中去,但这种情况正象“熵”一样有不可逆性,于是他留恋过去,他回忆过去,一直追塑到自己的童年,而否定了现在的一切失败和成功。 而浪漫主义诗人则不同。他们是善于改变自我的心理状态。而且会这种变化而由衷的高兴。他觉得自己又触及到更为崭新的生命内容。他还能保持那颗赤子之心,而不有损自己的灵性。所以他敢于让高力士脱靴,尽管他的同行会认为这是狂妄,认为这样做会导致他行事的不便,而他则一如既往。所以他敢去投水而死去捕捉月亮,他这样做,只是因为他喜欢有世俗所说的那种损失和意义。 确实,“诗言志”在心为心,在心为志,发而为诗。做人就像做诗一样,心里怎样想就怎样做,就是把人生的一切都转化成诗的意境了,行事的效果和其所想之间就达到了合一。不知他是做诗还是在说话,没有了世俗的理念。生命的过程中,每一改变所赋于的浪漫主义诗人感觉抓住了,不再停留在某一种状态了,浪漫主义诗人高兴自己能够适应了所有的状态,而自由自在生活了。人的每一次心理状态改变都可以说是过去的自我的一次死亡,如果你为这种改变而有一种荣誉感,崇高感,你会对自己有一种认同。而别人在一次活动中,打破了你的心理状态,给你一个崭新的思想,如果你有羞耻心恐惧心很焦虑,那你也同样是死亡了一次,如果你战胜了这种感觉,你会和他成为朋友,如果你没有远离这种生活,你会更强地自闭于自我。

区别二人的风格应从二人的经历与思想入手:众所周知,李白,杜甫 是盛唐和中唐时期最为著名的两位诗人。研究这二人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有助于我们了解盛唐,中唐时期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 李白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诗歌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其实浩瀚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可以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1 。” 《望天门山》是李白七绝佳作中的一首。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在大自然怀抱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悟及片刻情思,属兴到神会,一挥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那刹那的感觉,无穷的韵味,所表现出的是自然的美和普遍的人性,人情,平易真切,极富生活情趣,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 当然,仅仅凭借一首《望天门山》是不足以说明李白的七绝之妙的。李白的七绝,以山水诗歌和送别诗为多。在这些诗歌中,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无论写景言情,都有种一气流贯的俊秀和爽朗,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山中问答》等2 。 李白不仅七绝的成就卓越,而且乐府和歌行体的作品也有不俗的成绩。如乐府诗《蜀道难》,《行路难》等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观感受,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了磅礴的气势。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入乐府,使古题乐府诗歌获得新的生命,把乐府诗歌创作推向无与伦比的高峰。而李白的歌行创作成就比乐府高3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作品,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随心所欲而变化莫测,摇曳多姿的境界。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综观李白诗歌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李白是个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 同时,我们对他的创作风格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的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的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是,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与喷发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他的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诗歌中的意象多为:大鹏,巨鱼,长鲸,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壮美雄奇之物。这为其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制造了更多的浪漫。李白诗歌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4 。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与世俗的高洁人格。 为什么李白的创作风格是如此的浪漫飘逸又奔放奇逸?这就使我们要看看李白的身世遭遇5 :李白出身于一个富有的,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使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他的少年时代生长于蜀中。蜀中是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甚大。道教影响,几乎伴随他的一生。大约18岁左右,他学习纵横术。我认为,就是因为他青少年时代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使他具有了狂傲飘逸洒脱的气质。开元十二年(724),李白开始游历生活,并多次希求荐用,屡遭失败。使他对朝廷充满不满与失望的情绪,但又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并无减退。直到李光弼出征东南,他半道病还,病逝为止。 我认为,正是李白受到良好的教育,又具有唐代诗人一般的“济苍生”,“安社禝”的儒家用世思想,同时,道教思想贯穿他一生。因此,他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与失败之间不停地来回,使他常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同时,又具有浪漫情怀和独立不拘的性格特点。 杜甫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 “诗史”杜甫是衔接盛唐和中唐的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创作风格也是别具一格的,当然,这和他的身世遭遇也是分不开的。 《秋兴八首》是杜律诗登峰造极之作,课本只收录了其中之一,我觉得这不足以表现诗人对于组诗驾驭的高超能力。《秋兴八首》6 中的第一首,由从菊两开引发了对辛酸岁月的感慨,引发对于故土的思念。正沉浸于回忆中,第二首又从现实开始,进入感慨与回忆,又被山城悲声惊醒,回到现实中来。时光流逝,已经月上中天,于是又有第三首。后面几首则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回忆往昔,感慨万千,叹息身世。7 要用一首诗歌来表现如此复杂又低怀不已的感情不容易,而组诗就能做到这一点,这也是我认为应该评述组诗的原因。 杜律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丈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炼字上也十分的成功,他说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对他追求炼字的真实写照。他的炼字还有一个特点是俗字口语使诗读来更加亲切8 。 杜甫的叙事诗写得也很好,如“三吏”,“三别”等,具有史的价值。他的叙事诗不仅在于它提供了史的价值,而且提供了比事件本身更为广阔的,更为具体生动的生活画面。因此,世人称其?quot;诗史“。 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带有悲慨的感情基调。他的诗歌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还是写自己的穷困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涵着一种厚积薄发的力量,使诗歌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其次,杜诗风格是多样性的,这与他不同时期不同经历有关。 以上几个方面是杜甫诗歌的创作风格,形成这种创作风格不能说这与他的身世无关,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杜甫的身世遭遇9: 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素的家庭之中。他的青年时代是一段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回忆。33岁遇到李白结下一段千古传诵的友谊。同许多唐代诗人一样,他怀着巨大抱负的心思,一心要为国家尽力。但到了公元746年,他参加一次李林甫设好的考试,落第之后不久,又回长安,数度希求汲引,但都落空。十载长安,历尽辛酸。同时,他看到了民生疾苦,时刻关心国家安危。安史之乱后,他几经周折,当官,被贬。最后开始了他晚年飘泊西南的生活,并最终病死于穷困潦倒之中,十分凄凉。 我觉得,使杜甫形成其独特的创作风格显然是同他的身世遭遇息息相关的。杜诗的不同风格,与其不同时期不同境遇,或同一时期不同心境似有关系。当他生活坎坷,颠沛流离之时,他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涌出,悲歌慷慨,诗歌往往表现为沉郁顿挫。当他的生活稍为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成都草堂的一段时间,就有不少这类作品。

说起杜甫,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的诗,想到他忧国忧民的形象,可是仅凭这些,杜甫诗圣的称号才说对了一半。杜甫在诗作之外,还有很多人们不太知道的行为和品格,才足以使宋人把杜甫推崇为诗圣,而非李白;也正是这些行为和品格,就连苛刻的南宋理学宗师朱熹也大加赞扬,把杜甫评价为人格上的楷模。 孟子说,人皆可以成尧舜,意思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尧成为舜。明代的王阳明甚至说满街都是圣人,但是如果我们取一个严格的标准,谁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圣人呢?而我们可以请出一位人物,那就是杜甫。杜甫一生身居下位,是一位平民中的平民,但他却以自己的行为和实践完成了平民到圣人的超越。这也是后人除诗歌之外极力推崇杜甫的原因之一。 我们知道在安史之乱之后,由于安史叛军占领了长安,无数的唐朝的大官都投降了,做了一个伪王朝的伪官。包括当时的宰相陈希烈驸马张垍,杜甫的好朋友王维等人也这样做,惟独杜甫,惟独这个官居八品以下,真正是一个芝麻绿豆官的杜甫,他坚守了民族气节。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逃过唐军跟叛军对峙的战场,逃到唐朝临时政府所在地。就是这样一个举动,当时其他人都没有过,只有杜甫这样。所以在这些方面杜甫确实是身体力行地体现儒家的精神,用他的实践展示着儒家的一种道德风范。他用他的行为来说明儒家心目中间的道德规范应该是什么样的。所以这些也许是杜甫在诗歌之外的另一种人格魅力。在群星灿烂的唐代诗歌的天空中,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个星座。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李白也是最伟大的几个诗人之一。他那豪放不羁的个性,排山倒海的气势,出神入化的想象,生动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一片雄奇瑰丽、五彩缤纷的诗境,使他成为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成为豪放派文学最优秀的代表。凡是有点中国文化基础的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可以随口背诵几句李白的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声,白波九道流雪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人的豪情逸兴,如同滚滚大江,长流天地,长流人心。 此刻,我想起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诗情是那样豪迈,格调是那样轻快。可是,你能想到么,这首充满生气和文采,给人愉悦和振奋的诗,却是李白晚年之作,是他五十九岁时以衰病之身写下的作品?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标志着“开元盛世”结束,使大唐王朝从此走向衰落的“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56),叛军攻占长安,玄宗仓皇逃往蜀中,太子李亨自行即位,是为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国家的危难,人民的困苦,使隐居于庐山的李白寝食不安,他渴望投入平叛的战斗之中。这时,永王李璘奉玄宗之命,以抗敌平叛为号召,在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起兵,率师东下,并一再派人邀请李白入其幕府。李白出于一片爱国热忱,慨然接受了永王的邀请。在这羽檄交驰的战斗氛围里,青年时代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雄心又在他的胸中鼓动,他把自己想象为在淝水之战中指挥若定、大获全胜的东晋宰相谢安(字安石),乐观而自负地唱道:“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然而,永王李璘却企图乘机扩充自己的势力,与其兄唐肃宗发生了矛盾,不久就被肃宗的军队所消灭。这一来,一心杀敌报国的李白竟莫名其妙地成了“叛党”,被投入浔阳(今江西九江)监狱。经人营救出狱以后,又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这时,李白已经五十八岁。接踵而来的残酷迫害,数千里艰险坎坷的长途流放,使这位一向乐观豁达的老人倍感辛酸。在凄风苦雨的流放途中,他曾悲愤地写道:“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但是,李白毕竟是李白,尽管屡遭挫折,身陷困境,却改变不了他的一身傲骨、满腔豪情,消磨不了他的济世壮志、爱国热忱!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行至夔州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遇赦获释。怀着意外的惊喜,他立即乘舟东下江陵,并在归途中写下了这首名作。 大多数读者可能都是在少年时代就记住了这首诗,并从此牢牢铭刻于心。“朝辞白帝彩云间”,多么明丽的景色;“千里江陵一日还”,多么迅捷的速度;“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更以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把舟行之轻快与诗人心情之畅快融为一体,写得既空灵飞动,又富有哲理,令人悠然神往,堪称千古名句。整首诗明白晓畅,琅琅上口,带给人浓郁的诗情画意,使与诗人相距一千几百年的少年读起来也毫不费力。那时,你幼小的心灵,一定充满了对这位才气横溢的伟大诗人的敬仰和羡慕。 不过,当你有了一定的人生体验,又了解了李白写作此诗的来龙去脉以后,再来细细品味这首诗,你的感受必定会有所不同。“朝辞白帝彩云间”,不仅写出了清晨明丽的自然景色,而且烘托了诗人摆脱流放苦境的愉快心情。“千里江陵一日还”,固然写出了轻舟顺流直下的迅捷,更写出了诗人向苦难告别的急切。“江陵”并非李白的故乡,此时的李白,已是孑然一身,无家可归,不过暂借江陵栖身而已。这里的“还”字,无非表现了一个垂暮老人从长流夜郎(在唐代尚被视为蛮荒之地),死无葬身之处的噩梦回到能够正常生活的世俗社会的些许欣慰,由悲转喜,喜中含悲,可谓意味深长。“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既是写实,又带有象征意义:让权贵的诬陷、小人的诽谤都像那匆匆而过的猿声一样抛在脑后吧,诗人的心中还燃烧着希望之火,还将继续奋力向前!事实也正是如此:在他回到江陵之后,还时时想着为国家效力。直到六十岁时,听说叛军气焰复炽,平叛名将李光弼出镇临淮,他又主动请缨北上,可惜因病半道而返。此后,贫病交加的诗人依靠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勉强维持生计。宝应元年(762),六十二岁的伟大诗人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回顾诗人艰辛的晚年,再反观《早发白帝城》这首诗,你当然仍会敬佩诗人那挥洒自如的天才,但你更会被诗人那至老不衰的浪漫主义豪情所震撼。正因为如此,有过李白那样流放边远地区的经历、并从李白诗中吸取过营养的明代著名蜀中诗人杨慎(杨升庵)极力称赞这首诗“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确实,像李白这样毕生充满自信,历经磨难而豪情依旧,始终保持着高亢而嘹亮的歌喉的诗人,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与李白同时的杰出诗人王维,年轻时也曾写过一些豪迈的诗篇,留下了“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被人广泛传诵的名句。但经过一番宦海风波,他的豪情便大为消减,转而专意于恬淡清丽的山水田园诗的吟咏,后来更是“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只有李白,哪怕被严酷的现实碰得头破血流,被明枪暗箭弄得伤痕累累,却一如既往地昂着高傲的头颅,唱着豪迈的诗章。这惊天动地的豪情,来自酷爱自由的天性,来自冲决一切罗网的勇气,来自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乃是中华民族伟大气魄的突出体现。 李白豪迈壮丽的浪漫主义诗歌,将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传统推向了新的高峰。还在李白在世时,著名诗人贺知章便惊叹其为“谪仙人”。与李白齐名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对他深怀敬意,推崇备至:“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继杜甫之后,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对李白十分尊崇,并将李白与杜甫相提并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人们仰慕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可望而不可及,将他尊为“诗仙”。一千三百多年来,李白的诗风沾溉了历代诗人,流播于五湖四海,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值得中国人民永远引以自豪,巴蜀儿女当然更应为此而骄傲。 李白——巴蜀人民的杰出先贤。 李白——中华文化的光辉代表。你好!shaorunjia2001真心为您解答~~ ~亲,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如果我做错了欢迎大家指出我的错误,毕竟我不是万能的】~如还有新的问题,请好评和采纳后重新另外起一题向我求助,答题不易,敬请谅解~~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祝学习进步!

桃花潭在今安徽省泾县,据记载它“深不可测”。李白游桃花潭时,曾受到当地乡民汪伦的款待,临离开时汪伦又赶到潭边相送,李白便即兴书写此诗赠给汪伦。我们现在用“情深似海”之类的词,已不觉新鲜了,但在唐代,李白即兴指潭水喻深情,则是个创新,因而令后人赞赏。问题是:李白是名动天下的大诗人,而据说汪伦只不过是一介乡村青年,且只是在李白游桃花潭时偶尔结识,那么,李白对汪伦如此深情热烈的赞颂是否有足够的感情内蕴呢?“深不可测”的桃花潭犹不及“汪伦送我情”该不会是诗仙虚与委蛇的应酬夸张吧?其实不然。细揣诗意,李白是把汪伦对自己的毫无私利之心的纯洁的友谊同世态炎凉相对比,是有着丰厚的现实生活感受作为基础的。李白这人,有大志,也有大才,诗名早就响震天下。但因他禀性兀傲,不愿阿附权贵,低眉俯首,因而长期遭受排斥,很不得志,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有着深切的体验。这次,他游桃花潭一带,自然会结识许多当地人士,但在离开时,却只有汪伦组织了一队人唱着歌,用脚踏着节拍前来热烈送行。这自然使潦倒失意的李白深为感动。当然,作为一首短小的绝句,他只能如此含蓄地写,因此,只有细加品味,才能体会到。“李白乘舟将欲行”,写诗人登舟时有所期待,而又惘然若失。句首直呼己名,含有一种深沉的感叹意味,犹如说:李白呀李白呀!“将欲”这两个字读起来是很感滞重的,似乎连招呼船家起程这样简单的事还得狠狠心才行。他为什么心情这样沉重呢?可以想见的起码有这样几个方面:其一,“舟”为小船,当不会有许多人同行。“行”有“往”义,但不象“前往某地”那样有明确的目的地;有“去(离开)”义,但也不强调离开某地。这样看来,诗人用“行”字是为了表现一种欲行不行的矛盾心态。为什么呢?试想,诗人将要乘一叶孤舟继续他的漫游,在漫长的旅途中,其孤独可想而知。此时,他回望桃花潭岸边,这些天来所见之美景怎会不使他恋恋不舍?但终究是要离开了。这就会令人深深感叹。其二,诗人性格豪放,喜结交天下豪杰。此时,若有好友相送,金樽清酒,一饮“三百杯”,无论是放歌还是悲吟,总能渲泄胸中郁郁之情。可现在,孤零零地悄然离去,心中自然深感失望和怅惘。总之,第一句写诗人欲行不行时的怅惘,为下一句蓄足了情势。

杜甫诗歌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杜甫是我国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很少有诗人可以与之相比较的;杜甫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纯熟,精湛的程度。在我国浩浩荡荡的文学长河之中,也是很少有诗人所能够企及的。杜甫是“站在唐代文学辉煌颠峰”的不朽的诗人,杜甫的诗歌广泛地,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矛盾,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性就是“沉郁顿挫”。因此,对于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的进一步研究就显得更为必要了。关键词: 现实主义 排律 气势 诗史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历来就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是一个难点。杜甫是我国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很少有诗人可以与之相比较的;杜甫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纯熟,精湛的程度。在我国浩浩荡荡的文学长河之中,也是很少有诗人所能够企及的。杜甫是“站在唐代文学辉煌颠峰”(1)的不朽的诗人。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内容涉及的更是繁多,历来的评论者公认的就是“杜甫的诗歌广泛地,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矛盾”(2)的现实主义的艺术特色。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性就是,大家一致认为的“沉郁顿挫”(3)。然而,这篇论文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更为全面,更为详尽地对杜甫的诗歌创作艺术特色进行了补充,这里主要论述的是杜甫诗歌的类型,创作态度,诗歌的体式,诗歌的语言技巧等等方面的一些见解。杜甫的诗歌一向享有“诗史”的称誉。例如宋代的胡宗愈就曾经说过:“先生以诗鸣于唐,凡出处去就,动息劳逸,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如贤恶恶,一见于诗,读之可以知其世,学士大夫谓之诗史。”(4)可以说,杜甫是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通过自己的经历和实际的感受,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不仅应该看作是他个人一生的传记,而且,也是八世纪中叶唐朝的可靠的历史。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最辉煌的成就,主要就在于它忠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阶级对立这样一个基本的历史真实。他前后不止一次的把地主阶级的穷奢极欲和农民的饥寒困苦做了对比,例如他的《京自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这样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的《驱竖子摘苍耳》中的“富家酒肉臭,战地骸骨白。”;《岁宴行》中的“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抒柚茅茨空。”等等,这些诗句都典型的概括了贫富悬殊的两种阶级生活,更可贵的是杜甫还不自觉地接触到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问题,他揭露说到:“彤庭所分帛,本身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5),“子实不得吃,货币送王畿。尽添军旅用,迫此公家威。”(6),这种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阶级剥削,在杜甫的笔下反映的多么明确呀,经过长期的观察,分析,到他的晚年,杜甫对于封建社会中的两个对立阶级之间的关系,作出了这样的解释“无贵贱不卑,无富贫亦足”(7),指出贫贱者所以悲哀,困苦,正是由于有贵者,富者的存在。这些应当说是杜甫诗歌中现实主义的精髓。杜甫在他的诗歌里忠实的反映了广大人民被残酷压榨,暴虐奴役的痛苦和他们对这种处境的极度的不满。他总是把人民的遭遇和心理活动放在那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来写,而且,用艺术形象和诗歌的语言描写,所以,能够充分地显现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战乱的时代特征。这些有的是正史所没有记载的,因而,弥补了史书的不足。杜甫的一组伟大的杰作“三吏”“三别”,不仅反映了安史之乱给唐朝社会和广大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也反映了唐王朝官吏的残暴和人民在不合理的兵役制度之下的痛苦遭遇。例如他的《新安吏》:“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仃。”杜甫的诗歌中着重写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当时的妇女所受到的剥削和压迫。例如杜甫的《虎牙行》中写到妇女的悲惨遭遇是“八荒十年防盗贼,征戍诛求寡妻哭。”《白帝》中写到“哀哀寡妻诛求尽,恸哭秋何处村。”《遣遇》中的“石间采蕨女,于市输官曹。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杜甫的诗歌还揭露了唐王朝统治阶级政治上的腐朽,生活上的奢侈和道德上的败坏,谴责了他们祸国殃民的种种罪恶。这些统治者“掌握有权柄,衣马自轻肥。”(8)“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贫交行》),在他的《洗兵行》一诗中这样写到:“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杜甫在诗歌创作中还比较侧重于揭露,谴责上层统治集团的奢侈荒淫,例如他在《乐游园歌》这首诗中写的“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等句,在他的《壮游》中写到:“国马皆粟豆,官鸡输稻梁。”还有《斗鸡》《丽人行》等诗篇。杜甫的诗歌《前出塞》,《后出塞》,《后出塞》等,通过具体的事实揭露了天宝年间统治集团不断发动扩边战争,致使士兵长期远戍并且大量的死亡,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然而,杜甫的诗歌不只是指斥了将帅们以杀人略地去邀功请赏:“古人重边功,今人重高熏。”(9)还直接地批评了玄宗的穷兵赎武:“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棘”。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不只是真实的反映了现实生活,表达了他对人民疾苦的深切的关怀和同情,并愤怒地揭露了统治集团的种种罪恶,他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用这种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批判了统治集团,并传达出广大人民的愿望。这些都反映在了杜甫的诗歌当中,例如他的《行次昭陵》,《忆昔》,《前出塞》,《伤春五首》,《送陵州路使君之任》,《有感五首》等中。在他的《往在》一诗中更具体地写道:“主将晓逆顺,元元归始终。一朝自罪己,万里车书通。锋镝供锄犁,征戍听所从。庸官各复业,土著还力农。君臣节俭足,朝野欢呼同。中兴是国初,继体如太宗。端拱纳谏诤,和风日冲融。”“这些标志着杜甫的诗歌创作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辉煌的时期(10),”“也奠定了杜甫诗歌客观写实的创作方向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11)”。杜甫是一位富有创造性的诗人。就比较而言,李白的诗歌天然涌发,大气滂沱,飘逸浪漫而且又不可让人模仿;但是杜甫的诗歌就不一样,杜甫的诗歌则是经过千锤百炼,呕心沥血,苦心经营,可以作为后人的典范。就这一点来说,杜甫的诗歌对后人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至少是比及李白来说,“杜甫,上接古人,继承了风雅言志的传统,吸收了沈全期,宋之问写律诗的经验。”有人又说杜甫的诗歌“尽得古今之体式,而兼文人所独专”,“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古今诗人之中,没有一个人能和杜甫相比”(12),可见,杜甫的诗歌上的艺术成就是绝非一般的。杜甫的诗歌类型众多,风格也富于变化。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杜甫的诗歌应用范围很广泛。他不仅用诗歌来叙事抒情,还用来描写人物传记和自传,书信,游记,政论,诗文评论等等,几乎是无所不能。不过,这也给杜甫的诗歌带来部分上的偏重于理性化的问题。另一个方面是:杜甫对前代诗歌的继承是比较宽容的,杜甫主张“转以为多师”而不轻易否定。比如对南朝的诗歌,杜甫虽然有所批评,但是,他却不曾像李白那样大言“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他对庾信,何逊,阴铿等众多六朝作家,都能够诚心地肯定和汲取其长处,从而,也丰富了杜甫自身的创作。这一点元稹在为杜甫写的墓志铭中就曾经强调的指出过。杜甫善于运用多种诗歌体式。他的五,六言律诗和五,七言古体诗,在唐朝都是一流的。杜甫的七言绝句虽然不如李白,王昌龄等那样杰出,但是他的诗歌也有自成一家的特点。只有五绝,数量很少,稍微逊色。在杜甫的诗歌中,有几种类型特别具有独创性,这些也就能够足以代表他对中国诗史的伟大贡献,我们分别加以介绍:一类是用五言古体诗的形式写成的自叙性的诗篇,《京自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作。这一类诗歌大都篇幅较长,往往是融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这样,能够表达比较复杂的内容,例如他的《北征》这首诗歌长达七百字,叙述自己从凤翔至慵州探家的一路经历和所见所思,以及沿途的景物,战乱时的创痕,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个人遭遇的感慨,与家人重聚的情形等多方面的内容,交织在一起,情绪起伏变化,成分体现了杜甫当时复杂的心情。这类诗歌是从辞赋体变化而来的,带有明显的散文成分。宋代诗歌有“以文为诗”的倾向,显然,受到杜甫这一类诗歌作品的饿深重的影响,但是在督抚诗中,由于感情的浓郁厚重,仍然有足够的力量支撑如此长篇,而不致失去诗歌的特性。一类是以《兵车行》,《丽人行》,“三吏”“三别”为代表的既有七言古体,又有五言古体的叙事诗。这一类诗歌实际是古代乐府民歌的流变,但是,杜甫的诗歌打破惯例,不用乐府古体而“即事名篇”(根据所叙事实命名),这样就更能反映事实,更富于生活气息。这一大创造,直接引导了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从叙事诗的艺术角度来看,这些诗歌善于描绘人物的形象,尤其是运用了对话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在我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的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还有一类就是杜甫的七律。杜甫在这方面的成就,对中国的诗歌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杜甫以前的七律诗歌的创作多用于宫廷的应制唱和,这类诗歌的内容很贫乏,,其语言也平缓无力,而在这以外,他的佳作还是不少的,到了杜甫,这个局面就从此被扭转了。杜甫的诗歌真是气象万千,不但伟大,而且十分的崇高。杜甫的诗歌有苍苍茫茫的气势,真的有些像大地上的山水。平常的人读后就可以看出他伟大的力量,而不可以看到杜甫伟大的高尚的情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首绝句,真的可以看出来杜甫的高尚和伟大,第一句清洁,有清洁可以看出高尚,后两句代表心扉,在心扉关闭的时候,什么也不容纳,或者不发现高尚的情趣,伟大的力量。“窗含”“门泊”则是杜甫心扉的敞开。虽然窗子很小,但是包含着西岭的千秋雪,船泊门前,常人看到门前的船,只不过是很蠢然没有灵性的事物,但是作者看来就绝非如此呀,在他眼里,船是具有灵性的东西,船中的人就是船的主脑,由西蜀到东吴,由东吴到西蜀。“窗含”是高尚的情趣,“门泊”一句是伟大的力量。后人都认为这一首诗歌是写实的,实际上是一种象征的手法,是杜甫人格的真实写照。杜甫的诗歌中蕴涵着一种巨大的力量,但是,这种力量不是一时的蛮力横劲。有的蛮横是一种病,杜甫的诗歌的力量并不是散漫的,盲目的,浪费的。“其力如水拍岸,乃生之力,生之色彩。曰生之‘色彩’而不曰形状者,色彩虽是外表,而此外表乃内外交融而透出的,色彩是活色,就如花之红,柳之绿,是内在生命的放射,不是从外涂上的。”(13)杜甫的诗歌有《戏为六绝句》(其一)(其四)虽曰“戏为”,也是严肃的,所写的诗歌的见解,可以看出其创作的途径,批评的态度,“玩意儿”是做出来的,力气却是真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杜甫的生之力,生之色彩。读杜甫的诗歌第一要注意他的感觉。例如他的“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14)观“嫩蕊”句,其感觉真的纤细,用“商量”两个字真有意思,可以看出杜甫诗歌的仔细大方:这与他的人格有关,其次是杜甫的情绪,感情。自“王杨卢骆”二首可以看出杜甫的感觉是敏锐,纤细,情绪是热烈真诚的。此外,另一点是金圣叹批《水浒》说鲁智深的“郁勃”--有郁积之势而用力勃发,所以虽然勃发而有蕴郁之力。别人情绪或者热烈,真诚,而不能郁勃。且杜甫的诗歌有理想,此自“两个黄鹂”这一首诗可以看出。杜甫的七绝避熟就生,就像韩愈作文所说的“惟陈言之务去”(15)韩愈的陈言务去只限于修辞,至其取才,思想并没有特殊。取材不见得好,思想也不见得高,杜甫不但修辞避熟就生,其取材也很出奇。例如七绝《觅果栽》:“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黄梅。石笋街中却扫去,果园坊里为求来”。有《觅松树栽》和《乞大邑瓷碗》,别的人写这一类的诗毕定很高雅,而雅得俗,但是杜甫写的不雅,却不俗,粗中有细。别人写声音是纤细的,而杜甫写的却是宏大的,例如《三绝句》的第一首:“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稀?”此盖与杜甫的天性有关。杜甫的幻想,感觉是壮美的,不是优美的。在温室里开的花是“唐花”,但是,杜甫的诗歌不是花的美丽,而是松柏的美丽,禁得起风霜雨露,苦寒炎热。他睁开起眼睛,要写的事物的真相,不象义山的偏之于梦的朦胧美。例如他的《乞大邑瓷碗》:“大邑瓷碗轻且坚,扣如衰玉锦城传。君家白瓷胜霜玉,急送茅斋也可怜。”杜甫的诗歌思想上有此,但是不以此为胜,而是以新鲜取胜的。其好处在气象。杜甫的气象是非常雄伟的。例如《夔州歌五首》其九:“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天凉。”它的平仄就是: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多用“三平落脚”。又如杜甫的诗歌:“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16)平仄不合,第二句就是“三平落脚”。“三平落脚”要落得稳,这在七古好用。但是,杜甫的七古用“三平落脚”句很多,作七绝也是如此,其《曲江三章五句》之三:“自断次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势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庐,看射猛虎终残年。”杜甫的诗歌吸取了乐府歌辞的表现手法,但是没有沿用古题,不拘泥于古调,而是根据现实的题材,另立新题,自由地抒写,创作了许多反映了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的优秀诗篇。“率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15)道出了杜甫的诗歌这方面的开创意义。“五古前人多以质厚清远胜,少陵出,每多大篇,遂为诗道中另辟一门径,无一语蹈袭汉魏,正深得其理。”(18)例如《兵车行》,《丽人行》,《佳人》,《前出塞》和《后出塞》等,都是这一类的名篇。其次,描写方法上,他采取了朴实的叙述,精细的雕琢的手法,但是又有所创新,吸收了乐府歌辞的意境,并使之提到一个新的地位。例如杜甫的《丽人行》《佳人》等中,有着朴实的叙述,有对话,惟妙惟肖,入情入理,完全是乐府歌辞的意境。但是对人物的形态,心理描写的十分的细致,却远远地高出了乐府歌辞。再次,寓抒情于叙事之中,即杜甫不把自己的思想观点明明白白地说出来,而是容进在客观的具体的描写当中,然后通过强烈的抒情表露出来,正像是“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该铁别把它指点出来”(18)这是杜甫叙事诗中最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例如《哀江头》《兵车行》和“三吏”“三别”等诗歌,作者都是以故事中主人翁的身份出现的,因此,他的叙事和抒情结合得更为紧密。在叙述中就包孕着炽烈的感情,姓名的态度,使全诗凝成了滚动着热情的完整形象,增强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这是杜甫的创造,也是以后他所写新乐府的诗人所不能与之相比的。第四,杜甫不但吸取了乐府歌辞的表现手法,还汲取了许多古代和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成就。他曾追慕宋玉的文采,低徊于其“江山故宅”(《咏怀古迹》),赞誉庾信的“凌云健笔”(《戏为六绝句》)和“清新”的风格。他称誉孟浩然的诗歌“清诗句句尽堪传”和王维的诗歌“最传看句寰区满”(《解闷十二首》)他颂扬王勃,杨炯,卢照龄和骆宾王的诗歌为“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对李白的诗歌,他更是倾心:“多也诗无敌,飘然思无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他对以前的诗人在遣词造句上的工夫的称赞,同时也就是他在表现手法上对前人的学习和继承。他曾经说:“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戏为六绝句》),把股金铸造青词丽句的诗人引为同调。第五,语言的凝练表现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即以少量字句容纳丰富的内容,用语准确,简而精,少而凝。例如他的“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人心。”一联概括了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一生,而“一去紫台连溯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两句之内言及王昭君的生前死后。字字精金碎玉,话语沉郁苍凉。第六,独特的音律之美。杜甫说:“遣词必中律”,“觅句新知律”,“晚节渐于诗律细”。杜甫的诗歌创作,要求作到“毫发无遗憾”可见,杜甫对诗律的重视。杜甫的诗律的驾驭熟练,对他的思想不但不祈祷束缚作用,反而助于他的文思的表达,并且有激荡人心的作用。另外,杜甫还创作了一些坳体的律诗。这种坳体诗的音节更加铿锵有力,适合于激烈的情感的表达。杜甫创作了大量动人心弦的五律,七律,以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历和艺术修养的排律,后来的诗人步武杜甫,很多有堆砌等形式主义的倾向,杜甫的诗歌却能够使工整的形式不伤害生动丰富的内容,这是文学史上其他诗人不能比及的。杜甫对我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尤其“诗至沈,宋,五,七言近体律诗的形式已经完成;到王,锰,李,杜盛唐诸公,形式上的完善了五,七言的格律,拓展了诗歌的内容,创造了中国诗史爱护的辉煌!”(20)杜甫是真正的艺术巨匠,他在现实主义诗歌上的思想,艺术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和李白是唐代诗歌发展的高峰,都是盛唐文化之花所结出的硕果。对他们的评价,用韩愈的最为恰当,就是:“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

老师教我们的 不会就百度 谁知道百度也不趁~吼吼!一中啊.....................

.............哈哈,额也有!

怀才见弃,报国思用 ——杜甫《江汉》赏析 (陕西)王周平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首诗是杜甫漂泊湖北江陵、公安时所写,当时,五十六岁的杜甫北归无望,生计日蹙。 首联写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思归客” 三字饱含了无限的辛酸,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 次句写得巧妙,在“一腐儒”前冠以“乾坤”二字,自谦中有自负,试问,乾坤之内,像杜甫这样心忧社稷的“腐儒”能有几人? 颔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人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此联表面上写片云孤月,实则写诗人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象孤月一样的皎洁。 颈联生动形象地表现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落日”比喻“暮年”,“秋风”是写实。年老的诗人飘流江汉,面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快要好了,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拳拳之心已表露无遗。 尾联用典,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韩非子》中有“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接受管仲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得道”。诗人以“老马”自比,写自己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病欲苏,像老马一样,还是有用的。诗人显然有怨愤之意: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这当然是言外之意,是从诗句中自然流露出来的。 此诗用凝炼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孤忠仍存,壮心犹在的慷慨情怀,集中地表现了一种到老不衰、顽强不息的精神。

关于李白杜甫的论文研究

区别二人的风格应从二人的经历与思想入手:众所周知,李白,杜甫 是盛唐和中唐时期最为著名的两位诗人。研究这二人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有助于我们了解盛唐,中唐时期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 李白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诗歌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其实浩瀚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可以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1 。” 《望天门山》是李白七绝佳作中的一首。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在大自然怀抱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悟及片刻情思,属兴到神会,一挥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那刹那的感觉,无穷的韵味,所表现出的是自然的美和普遍的人性,人情,平易真切,极富生活情趣,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 当然,仅仅凭借一首《望天门山》是不足以说明李白的七绝之妙的。李白的七绝,以山水诗歌和送别诗为多。在这些诗歌中,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无论写景言情,都有种一气流贯的俊秀和爽朗,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山中问答》等2 。 李白不仅七绝的成就卓越,而且乐府和歌行体的作品也有不俗的成绩。如乐府诗《蜀道难》,《行路难》等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观感受,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了磅礴的气势。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入乐府,使古题乐府诗歌获得新的生命,把乐府诗歌创作推向无与伦比的高峰。而李白的歌行创作成就比乐府高3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作品,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随心所欲而变化莫测,摇曳多姿的境界。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综观李白诗歌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李白是个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 同时,我们对他的创作风格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的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的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是,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与喷发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他的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诗歌中的意象多为:大鹏,巨鱼,长鲸,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壮美雄奇之物。这为其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制造了更多的浪漫。李白诗歌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4 。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与世俗的高洁人格。 为什么李白的创作风格是如此的浪漫飘逸又奔放奇逸?这就使我们要看看李白的身世遭遇5 :李白出身于一个富有的,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使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他的少年时代生长于蜀中。蜀中是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甚大。道教影响,几乎伴随他的一生。大约18岁左右,他学习纵横术。我认为,就是因为他青少年时代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使他具有了狂傲飘逸洒脱的气质。开元十二年(724),李白开始游历生活,并多次希求荐用,屡遭失败。使他对朝廷充满不满与失望的情绪,但又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并无减退。直到李光弼出征东南,他半道病还,病逝为止。 我认为,正是李白受到良好的教育,又具有唐代诗人一般的“济苍生”,“安社禝”的儒家用世思想,同时,道教思想贯穿他一生。因此,他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与失败之间不停地来回,使他常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同时,又具有浪漫情怀和独立不拘的性格特点。 杜甫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 “诗史”杜甫是衔接盛唐和中唐的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创作风格也是别具一格的,当然,这和他的身世遭遇也是分不开的。 《秋兴八首》是杜律诗登峰造极之作,课本只收录了其中之一,我觉得这不足以表现诗人对于组诗驾驭的高超能力。《秋兴八首》6 中的第一首,由从菊两开引发了对辛酸岁月的感慨,引发对于故土的思念。正沉浸于回忆中,第二首又从现实开始,进入感慨与回忆,又被山城悲声惊醒,回到现实中来。时光流逝,已经月上中天,于是又有第三首。后面几首则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回忆往昔,感慨万千,叹息身世。7 要用一首诗歌来表现如此复杂又低怀不已的感情不容易,而组诗就能做到这一点,这也是我认为应该评述组诗的原因。 杜律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丈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炼字上也十分的成功,他说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对他追求炼字的真实写照。他的炼字还有一个特点是俗字口语使诗读来更加亲切8 。 杜甫的叙事诗写得也很好,如“三吏”,“三别”等,具有史的价值。他的叙事诗不仅在于它提供了史的价值,而且提供了比事件本身更为广阔的,更为具体生动的生活画面。因此,世人称其?quot;诗史“。 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带有悲慨的感情基调。他的诗歌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还是写自己的穷困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涵着一种厚积薄发的力量,使诗歌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其次,杜诗风格是多样性的,这与他不同时期不同经历有关。 以上几个方面是杜甫诗歌的创作风格,形成这种创作风格不能说这与他的身世无关,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杜甫的身世遭遇9: 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素的家庭之中。他的青年时代是一段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回忆。33岁遇到李白结下一段千古传诵的友谊。同许多唐代诗人一样,他怀着巨大抱负的心思,一心要为国家尽力。但到了公元746年,他参加一次李林甫设好的考试,落第之后不久,又回长安,数度希求汲引,但都落空。十载长安,历尽辛酸。同时,他看到了民生疾苦,时刻关心国家安危。安史之乱后,他几经周折,当官,被贬。最后开始了他晚年飘泊西南的生活,并最终病死于穷困潦倒之中,十分凄凉。 我觉得,使杜甫形成其独特的创作风格显然是同他的身世遭遇息息相关的。杜诗的不同风格,与其不同时期不同境遇,或同一时期不同心境似有关系。当他生活坎坷,颠沛流离之时,他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涌出,悲歌慷慨,诗歌往往表现为沉郁顿挫。当他的生活稍为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成都草堂的一段时间,就有不少这类作品。

既然是话题作文,那么我们可以写 走进李白的世界 等 走进李白的世界 月落乌啼,黄沙漫天。独上高楼,自醉明月。 ——题记 是谁,在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 是谁,以霓为线,以虹为钩于海上钓鳖? 是谁,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 是谁,独上高楼,让高力士脱靴磨墨?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孤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久不复醒。”你傲然。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你开阔。 “俱怀逸兴壮志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你豪迈 你奔跑,从那现实的荆棘奔向无边的草原;你狂放,从那没有被人的心智造成阻隔的天地到完美的不容丝毫卑屈的人格。狂放的你,眼里的长江是“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眼里的黄河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未必真那么险峻的蜀道也“噫吁嘘,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算不得多高峻的天姥山也“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狂放的心智,狂放的李白, 李白固然是失意的,他叹息“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他悲伤“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但李白毕竟是李白,他不回沦陷于悲伤中无法自拔。他又宣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失意时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他是“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不屑于做儒家的信徒;他是“双晴曜宿,六翮垂云”的大鹗,昂首观宇宙把视野扩大到最大限度。他是云,必须飞到天顶去探测天空的浩渺;他是水,必须奔何大海去扬起海上的狂涛。于是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用超然物外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哀苦。 在那个封建社会个体人性意识受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傲不拘、纯真爽朗的个性,豪放飘逸的诗风,变幻莫测的想像,清新明丽的语言,产生巨大的人格魅力。明月清风,寂寞锁不住金樽空对,他笔墨纵横,用立体的字,醉倒了大唐万里江山。他与江天共醉,与江月同归,走完了自己坎坷多舛的一生。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张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是李白,站在巨峰顶上遥望的李白;挺在巨浪尖前进的李白;超然狂放的李白;我走近的李白,我想更是唐代缔造的李白,时势造“英雄”,诗场“英雄”的李白。

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但对杜甫非常敬重。李、杜互相写的赠寄诗充满了真诚的情谊。杜甫在《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中说:“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他还写下了《赠李白》《春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天末怀李白》《梦李白》等诗,盼望着“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杜甫时常挂念着李白的衣食住行,担心他被贬逐以后的安全:“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这些诗句对李白遭诬受害表示了极大的同情。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杜甫在洛阳。那年三月,李白离开朝廷,四月途经洛阳,两位诗人相见。尔后同往开封、商丘游历,次年他们又同游山东,赋诗作歌、亲同手足。 至于研究李白和杜甫,两人的生平经历,诗歌风格,志向等方面。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中国文学史》)他的诗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他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发展出自己独到的风格。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任务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杜甫“没饭不忘君”,艺术风格沉郁顿挫.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尤其是宋代江西诗派更是杜甫视为宗祖.他的影响力巨大.李白年少时博览群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他还仗剑任侠,“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中国文学史》)他年少是曾广有游历。这一切都对李白自由奔放的性格形成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导致了他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李白尚武轻儒,轻财好施,喜欢豪饮。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他的人格魅力也是别人所不能及的。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诗歌都是家业。他曾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杜甫深受儒家文化教养,终身都有辅佐君王的愿望,又加上自身一生的穷困潦倒,从而形成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性格。他的诗歌也因此偏重于现实主义。李白终其一生都徘徊在出仕与高蹈之间。他在《蜀道难》中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种忧虑,他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剑阁峥嵘而崔嵬”这可能是对当时政局混乱他抑郁不得志的一种隐喻。在他的《行路难》中他用“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等太行雪满山”来形容自己艰难处境。由于当时高力士杨国忠的受宠,贤士都被据在朝门之外,因此他发出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悲叹,但他的乐观主义天性又使他对理想追求都是执着的。他唱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在《夜泊牛渚怀古》中他写道“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借用谢尚知遇袁宏的典故来表明自己的怀才不遇渴望知音的心情。以上都说明李白对仕宦生涯是积极的。而另一方面李白又受道家的影响,不时又有高蹈出世的想法,而且他也曾在深山隐居过。在《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中他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表现了他对道家的崇信和对儒家的嘲弄和摆脱世情追求神仙生活的感情。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描写奇幻的梦境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最后他说“安能催眉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表明了自己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志向。可以说李白的一生都在出世入世的矛盾中彳亍着。而杜甫就简单的多。他一生都在谋求获得官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进雕赋表》)。他一生都相信自己能有朝一日“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这种精神一直渗透在杜甫诗的字里行间他的七律《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这首诗十分能体现杜甫诗歌的特点,诗开头就以景色引出作者心绪,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样有动人的对比。其后写出“万方多难”的境况,最后写出个人报负,他想像诸葛亮一样建功立业。全诗即景抒情写山川联系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说人事又借助自然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熔自然景物国家灾难个人情感于一炉,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风格。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写的是唐军攻克安史老巢后诗人听到消息后的喜悦。全诗以流走的音韵真挚的情感快速的节奏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的《登高》全诗对仗工整,写景抒情融合一体。前两联写景,后两联结合自身衰老,归结到零落潦倒的根源。其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名句。在诗体上说李白擅长古歌行体,擅长五七绝句,他性格自由奔放使他不囿于格律音韵,他的《蜀道难》长短参差,他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的前两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使用的是散文句法。而杜甫精于音律,擅长铺陈排比。因此律诗尤其是七律是他的长处。在诗的音美形美的方面李白稍逊于杜甫。而在风格美方面,李白的飘逸豪迈,谈吐天然是别人所不能学的。李白直抒胸臆多,乐则大笑悲则大号。而杜甫的诗多含蓄曲折沉郁顿挫。这也是年轻人多喜欢李白而思想成熟的人多喜欢杜甫的一个原因。李白热爱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务而对不合理现象毫无顾忌的投之以轻蔑。这种已被现实所牢笼却不愿接受想征服现实的的态度,与杜甫那种始终以严肃的悲悯的心情注视关心祖国人民命运那种现实主义精神是相反而本质又相同的。用韩愈的话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们的艺术成就和高风亮节永远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 索引序列
  • 李白与杜甫诗歌研究论文分析题目
  • 李白与杜甫诗歌比较研究论文
  • 杜甫李白研究论文
  • 杜甫诗歌研究论文
  • 关于李白杜甫的论文研究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