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关于礼仪的论文2000字

关于礼仪的论文2000字

发布时间:

关于礼仪的论文2000字

谈谈对现代礼仪的认识

人类的一切活动既要受自然规律的影响和制约,也要受社会规律以及由社会规律所决定的各种社会规范的影响和制约。所谓社会规范,除了道德规范和法律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规范,就是礼仪规范。

礼仪,是“礼”和“仪”两个词的合成词,它们虽有联系却有着不同的概念。“礼”的含义比较丰富,其跨度和差异也比较大。“礼”的含义,按《辞海》中的解释,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 本来的含义是敬神,后引申为表示敬意的统称。如敬礼、礼貌。

二、为表示敬意或表示隆重而举行的仪式。如典礼、婚礼。

三、泛指奴隶社会以、封建社会贵族的等级制,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祝颂准则和道德规范。

四、指礼物。如送礼、礼品、礼单。

随着历史的的发展,“礼”的内涵已经有了延伸和扩展,在许多场合,它已

成了“礼貌”、“礼节”、“礼宾”、“礼仪”等的代名词。

“仪”等的含义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指礼节、仪式。如司仪、议程。

二、指法度、法则。如《墨子·天志》:“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

三、指容貌、举止。如仪容、仪表、仪态。

四、指典范、表率。如仪仗队、礼仪小姐。

五、指礼物。如贺仪、谢仪。

六、指仪器。如浑天仪、地球仪、测量仪。

礼仪属于道德范畴,是礼节和仪式的总称。是指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从狭义上讲,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为人们所认同并遵守,由思想所支配的外在表现的行为准则、规范和形式的总和。

礼仪的作为道德范畴,既有道德的一般特点,也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

普遍性是礼仪的一大显著特征。礼仪是调整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全人类共同需要的。礼仪无处不有,无时不在,运用于各种场合、各个领域。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只要有人际交往的活动,就需要人们支遵守约束行为的礼仪规范。它可以跨越国界,不分国家、民族、宗教和政治信仰的界限,不论年龄、性别、阶层、贫富,只存在着交往活动,人们就需要通过礼仪来沟通和表达相互的情感,还可以在相互对立的国家,民族、宗教、团体、个人之间的交往接触中起到制约的作用。

差异性是礼仪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礼仪在各个国家、地区、民族的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同,所以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的礼仪存在着差异。在不同的场合、对待的对象,礼仪的形式也有着差异。在不同的行业、职业、场合中,也有不同的礼仪要求。

综合性是礼仪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礼仪是一门专门研究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行为规范的科学,也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它包含了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民俗学,伦理学、传播学、美学、公共关系等。礼仪随着各种学科的发展,历史的变化,地域的变迁,也在发生着改变。

实践性是礼仪中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行为科学。礼仪来源于实践,又直接服务于社会实践。它不同于纯粹的理论演绎、逻辑抽象和概念探讨,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它不是纸上谈兵,它是要付出于行动的。礼仪也是能过人们的长期实践流传下来的,并为人们所认同和遵守的外在的行为规范。

等级性是礼仪中需要注意的。礼仪的等级性很强,尤其是在古代,为了体现等级的差别,不同的人在穿着、称谓、礼节等许多方面都有严格的区分与规定,尽管现代的礼仪已不再那么等级森严,但礼仪毕竟是人与人之间的礼节,礼貌行为,它在平等、尊重、宽容的基础上,也讲究次序、规格、分寸。

礼仪是为维系和发展人际关系而产生的,是人类文明和社会的重要标志,它既是交往活动的重要内容,又是道德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有着丰富的内涵。礼仪也存在着一些基本的原则。

平等尊重是在礼仪交往的一个前提。我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并有着完备的礼仪体系。不论是古时大贤所说的“敬人者,人恒敬之。”还是近代的周总理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条约,都能从则面反映出我国对于平等尊重的看重。

真诚守信是礼仪交往的关键。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内对外交往日益频繁,礼仪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而真诚守信是礼仪中的重中之重。真诚是一个人外在行为与内在道德的有机统一,在如今的社交活动中要讲真话,遵守谎言,这样才能给人留下了一个好的印象。诚信,是做人之根本,也是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和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三美”结合是礼仪交往中的基础。“三美”是指形象美、语言美、心灵美。形象,是一个心理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具体反映在人的精神状态、神情仪表、衣着等方面;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是人们表达意愿、思想感情的媒介和符号;心灵,是指内心、心地、精神、情操、思想活动等。在人际交往中,只有具备这“三美”的人才能使你获得更大的成功。礼仪不只是一种外在的、表象的、装饰性的东西,它应该渗透到个体的言行中,成为其生命的一部分。礼仪在人际交往中,不是人为、刻意、生硬地表演出来的,而应该是自然的流露、自在的表现。一个人如果品行不好,人格不端,即使衣着、举止再“得体”也于事无补,甚至会产生更坏的后果。有的人表面上看似文质淋淋、温文尔雅,但在骨子里却是个品质低下,道德败坏的小人。人们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伪君子是不能容忍的。

礼仪除了它的要求之外还存在着它的作用。

社会公德,是指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公民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生活秩序而共同遵守的起码、最简单的公共生活准则。民族形象,也是很重要的,在这个全球化的国际文明社会里,讲文明、懂礼仪,不仅反映现实生活中个体的道德水平和礼仪修养,而且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文明质量的具体体现。调节人际关系,礼仪是联络人际感情的纽带,是化解矛盾的润滑剂,是沟通人际关系的桥梁,它为调节和营造一个平等尊重、真诚、友爱、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构成整个社会文明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礼仪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礼仪论文 范文 一:大学生礼仪素养强化路径分析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古言,表达了社会对老师的职业与无悔付出的劳动的尊重。然而世事变迁,在我们工作的高职校园中,尊师重教礼仪严重弱化:学生遇到老师不主动问好,视同遇上陌生人;老师上课写满字的黑板,学生不会主动去擦,认为老师自己擦黑板是理所当然;教师还没有宣布下课,有些学生已经开始收拾书包了;校园行走,听见学生骂粗话,即使有老师在场,他们仍面无愧色,毫不收敛等等。同学之间朝夕相处,情同手足,这份情义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然而,高职院校大学生中一些非礼行为随处可见,缺乏一些基本的交往礼仪,情义礼仪淡薄;一些同学追求时尚的生活理念和方式,把与大学生身份不符的一些行为和理念看成自己的个性,与学校的校纪校规背道而驰;在宿舍里不遵守作息时间,无视宿舍其他同学感受,不按时熄灯就寝,大声说话,通宵上网,肆无忌惮地打扰其他同学的休息;没有保持宿舍清洁卫生的自觉意识,既不注重个人卫生,更缺乏主动搞好宿舍卫生的热情,喜欢对同学的体态相貌仪表穿着等品头论足,甚至给同学起一些带有人身攻击的绰号等。

当前时尚化风气日趋严重,学生与道德礼仪渐行渐远,逐渐迷失自我。高职院校校园内男学生脚踏拖鞋横行、进出教室还自认为惬意潇洒;女学生的一些独特发型发色让人瞠目结舌,一些个性化开放化服装如吊带装、超短裙等充斥课堂,逐渐远离学生应有的内敛和朴实。校园内男女学生搂搂抱抱,卿卿我我,公开调情场景屡见不鲜;教室里,学生吃东西、睡觉、玩手机的大有人在;在课桌椅上乱写乱画等屡屡可见。高职院校大学生通过手机短信、纸条、枪手、课桌上涂鸦等行为进行作弊的屡见不鲜,且考试作弊方式日新月异,让老师防不胜防。

礼仪素养缺失原因分析

(一)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

当前,我国的公民素质,社会道德修养整体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作为个体的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部分学生没有得到社会的关怀、良好指导及示范,这其中一方面由于家庭对其的影响力不够,特别是对于一些双亲都远赴外地打工,他们的孩子缺失家庭温暖和 家庭 教育 ;另一方面,在孩子礼仪修养形成的重要中小学阶段,由于我国过份重视应试教育,对礼仪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部分学校甚至缺失基本的礼仪教育课程。童蒙养正时期的礼仪素养教育缺失使得其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时按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言行习惯我行我素。

(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冲击

当前,社会 文化 中存在一些不良的风气,一些人道德观念淡薄,缺乏基本的道德意识,尤其在礼文化中有些畸形发展,礼自身的精神价值逐渐被弱化,其物质价值、商业价值被迅速膨胀,礼品的往来成为我们不堪重负的人情债,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亵渎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礼文化。高职院校大学生受到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竟出现为了评奖学金,评先进,竞选学生干部等而请客送礼,严重亵渎了高校的校园文化,为了有效地抑制丑恶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高校礼仪素养教育任重道远。

(三)实用化价值取向与多面性的礼仪规范矛盾

当代高职大学生为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找到合适的工作,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礼仪素养文化随社会风气的腐蚀也日趋功利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礼仪素养系统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全面推进。过于重视对专业知识的索求及一些以功利为目的基本技能的学习,学生实用化价值理念的过分追求,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导致学生的价值取向及人格发展过于单面化及片面化,这势必造成部分高职大学生基本道德修养、礼仪素养教育弱化,出现有才无德、书呆子等难以融入社会的现象,单方面实用化价值取向与礼仪素养的多面性矛盾,不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礼仪 基本素养 的培育。

强化高职院校大学生礼仪素养的途径

(一)把礼仪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礼仪素养意识

大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大学生礼仪素养教育,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将礼仪素养教育纳入高职院校的常规课堂教学体系,与其专业教学体系紧密结合,配备专业礼仪素养教学师资,使学生从理论上对礼仪素养文化进行理解,并结合思想道德修养系统教育,掌握礼仪文化的一些基本知识,丰富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内涵。实践表明,接受过礼仪素养系统教育的同学,其为人处事, 言行举止 ,内在散发出的涵养素质、人格魅力等都有明显的优势。

(二)强化教师的身教作用

人们都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授人于鱼,更应授人于渔,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及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师自身的礼仪素养、言谈举止等常常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讲授礼仪素养系列课程的教师,其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修养,散发出的人格魅力等对学生的影响,远超过礼仪书本及课程本身的影响,因此我们广大高职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礼仪素质和礼仪形象,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及高尚情操,为高职学生们树立榜样。

(三)于实践中强化礼仪素养教育

礼仪素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之就是为了更好地用之,以提高自身道德水准和人格修养。在实施礼仪素养教育过程中应密切联系实际,实施礼仪素养教育的教师要敢于创新 教学 方法 ,开拓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中,要别于一般的专业知识教学手段,要将礼仪素养理论讲活,将一些知识点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融入到现实社会中,更可在课程上尝试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模拟,变枯燥生硬的知识讲解为活跃的学生主动参与,提升学生的求知能动性,使礼仪素养文化深入学生心中,进一步升华学生们的礼仪意识。

结语

礼仪素养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大学生礼仪素养行为培养为核心,可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整体职业素质,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大学生礼仪论文范文二: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礼仪课的重要性

摘要: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礼仪”很早就作为典章制度和道德教化的方法来使用。在多元化思想并行的今天,部分大学生礼仪修养严重缺失:如上课睡觉、看手机现象屡禁不止,在教室吃饭、吃零食现象普遍,在校园穿着暴露或随意,甚至在课堂辱骂老师现象频现,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与建设和谐优美校园的理念大相径庭,因此利用现代礼仪的规范塑造大学生思想,影响大学生行为,提高大学生素质是有效的教育途径。

关键词:现代礼仪;素质教育

1.礼仪的内涵和作用

礼仪的内涵。礼仪是在 人际交往 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内化于个人修养、道德规范、交际艺术、沟通技巧、民俗习惯等方面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的作用。从人际交往角度看,礼仪是建立、巩固和改善各种关系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从公众形象角度看,礼仪是建立良好公众形象的前提;从职业发展角度看,礼仪是事业成功的条件;从对外交往角度看,礼仪是组织形象的保证、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

2.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素质教育的内容。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包括培养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等素质。具有时代性、全体性、综合性、主体性和长效性。素质教育的意义: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首先,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要求其具备宽大的胸怀、谦虚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态,应对各种挑战;其次,在当今社会,时代主题是以人为本,所以我们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第三,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最后,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基础,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这是时代的需要,教育发展的必然。

3.开设现代礼仪课对于素质教育的意义

礼仪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规范和教化的过程。通过学习礼仪的起源与历史演变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礼仪到底是什么,涵盖哪些方面,了解学习礼仪的历史文化精髓;通过学习礼仪概念、原则、表现形式等,可以使学生了解礼仪的内涵和外延,了解学习目的与意义;通过日常礼仪规范和专项礼仪规范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知礼貌,懂礼节,将礼仪规范贯彻于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这些对于学生自身修养提高、和谐优美校园建设、顺利地与社会接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礼仪与德育育人

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而礼仪教育正是上述四项基本任务的交织点。因为礼仪教育,是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部分。所以,只有以礼仪教育为契机,才能带动四项德育工作的开展。学习现代礼仪有助于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包括忠心报国,公而忘私,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等等,现代我国提倡的“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等都是对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这些内容在礼仪的基本原则中都有体现,要利用礼仪课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奉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要求,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奉献的过程中领悟文明、践行礼仪。

现代礼仪与文化育人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中国现代礼仪是在继承中国传统礼仪的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又结合国际礼仪惯例而形成的个性与共性相融合的一种新时代的礼仪规范。学习现代礼仪暨要学习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又要学习西方礼仪文化。比如宴会礼仪方面中西方的差别就很大,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通过这些文化差异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主动探索,有助于学生了解并热爱中西方优秀历史文化。

现代礼仪与审美育人

良好的审美素质决定着正确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为人处事的基本态度。现代礼仪中的礼仪美不同于自然美,也不同于艺术美,而是注重修饰美,而且是恰到好处的修饰美。现代礼仪中的 个人礼仪 不但包涵整洁的仪容、优雅的仪表,还涉及端庄得体的仪态,礼貌的言语和沟通技巧。礼仪贯穿于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学习这些礼仪规范的过程实际就是教化学生行为的过程,通过言谈举止等礼仪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改善个人形象,自觉规范行为,塑造良好的气质,交往中有助于加深认识、增进了解,赢得公众的好感和尊重。对于培养具有形象美、姿态美、言语美、心灵美等外在与内在美相统一的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作用。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创建和谐社会,必须从礼仪教育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因此在现代礼仪课作为基础课程,对于塑造学生的行动与思想,提高当代大学生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大学生礼仪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商务礼仪毕业论文范文

2. 商务礼仪论文范文

3. 学习大学生礼仪的心得体会

4. 大学礼仪策划书范文3篇

5. 学习学生礼仪的心得体会6篇

礼仪论文2000字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礼仪方面的知识还是有很多的,战有站姿,坐有坐姿

同学,你把模板发给我看看。

中华文明灿烂几千年,神州华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作为中华文化精髓的礼仪文化博大精深,礼仪历来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尺。首先从个人修养角度看,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社会交往角度看,礼仪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和方法。礼仪课上,为了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到礼仪的重要,腾老师在课堂上总能举出古今中外或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实例。比如讲到职场礼仪那节课时,老师既回忆起自己当初刚工作时在学校办公室的亲身经历,也列举了最近几年她的学生中毕业找工作时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老师所讲的那么多实例,我们深刻的认识到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礼仪课上最令我难忘的还是那节自我介绍的课堂实践活动。由于很紧张,我站在讲台上表现的不是很理想。然后老师和同学对我们每个人的自我介绍给予点评,同学和老师的点评让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和差距,以后必定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让自己在以后面对工作面试或各种陌生环境下能表现得更从容,走向社会时能更加自如的与人交往。一个学期的礼仪课,不仅帮着我们更加规范了言行举止,更让我们学会了接人待物,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是多么重要。礼仪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幸福和事业成败,更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国民素质和繁荣昌盛。一个国家只有人人以礼相待,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并创造出和谐温馨的社会环境,使社会真正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当今世界,尽管各国的社会形态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但各名族都很注重礼貌和礼节。在国际交往中,人们普遍对交往对象的个人形象更加关注。因为个人形象不仅真实的体现着个人的教养和品质,也体现着一个人对交往对象的尊重程度。一般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主要来自于他有机会接触到得中国人。正因此,我们每个人如果不注意维护个人自身的形象,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到集团的形象和国家的形象。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维护自己的个人形象,从而维护单位民族和国家的形象。总得说来,一学期的国际礼仪课让我深刻的认识到礼仪的作用,礼仪可以塑造我们的形象,提高我们的修养,协调好我们的人际关系,使我们正确的沟通信息。只要我们能严格按照老师课上说的那些礼仪技巧和基本规范去做的话,对我们的成长将会有很大帮助,同时对社会的和谐也大有益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礼貌讲礼节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是多么的和谐与美好!呵呵,这是选修课上的!

想知道如何在生活中注意礼仪,首先要知道有哪些礼仪要注意,以下的内容可以做为你的参考,你只要2000字左右,可以选择几个方面重点阐述。一、个人礼仪(一)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二)言谈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三)仪态举止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4、走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二、见面礼仪1、握手礼: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与他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与人握手。在正常情况下,握手的时间不宜超过3秒,必须站立握手,以示对他人的尊重、礼貌。握手也讲究一定的顺序:一般讲究"尊者决定",即待女士、长辈、已婚者、职位高者伸出手来之后,男士、晚辈、未婚者、职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应。若一个人要与许多人握手,那么有礼貌的顺序是: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先上级后下级,先女士后男士。2、鞠躬礼:鞠躬,意即弯身行礼,是对他人敬佩的一种礼节方式。鞠躬前双眼礼貌地注视对方,以表尊重的诚意。鞠躬时必须立正、脱帽,郑重地,嘴里不能吃任何东西,或是边鞠躬边说与行礼无关的话。3、致意:致意是一种不出声的问候礼节,常用于相识的人在社交场合打招呼。在社交场合里,人们往往采用招手致意、欠身致意、脱帽致意等形式来表达友善之意。三、公共礼仪(一) 特定公共场所礼仪1、影剧院:观众应尽早入座。如果自己的座位在中间,应当有礼貌地向已就座者示意,请其让自己通过。通过让座者时要与之正面相对,切勿让自己的臀部正对着人家的脸,这是很失礼的。应注意衣着整洁,即使天气炎热,袒胸露腹也是不雅观的。在影剧院万不可大呼小叫,笑语喧哗,也不可把影院当成小吃店大吃大喝。演出结束后观众应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2、图书馆、阅览室:图书馆、阅览室是公共的学习场所。(1)要注意整洁,遵守规则。不能穿汗衫和拖鞋入内。就座时,不要为别人预占位置。查阅目录卡片时,不可把卡片翻乱或撕坏,或用笔在卡片上涂抹划线。(2)要保持安静和卫生。走动时脚步要轻,不要高声谈话,不要吃有声或带有果壳的食物。(3)图书馆、阅览室的图书桌椅板凳等都属于公共财产,应该注意爱护,不要随意刻画,破坏。(二)乘车礼仪1、骑自行车: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骑车时不撑雨伞,不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不骑车带人。遇到老弱病残者动作迟缓,要给予谅解,主动礼让。2、乘火车、轮船:在候车室、候船室里,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喊叫。上车、登船时要依次排队,不要乱挤乱撞。在车厢、轮船里,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丢纸屑果皮,也不要让小孩随地大小便。3、乘公共汽车:车到站时应依次排队,对妇女、儿童、老年人及病残者要照顾谦让。上车后不要抢占座位,更不要把物品放到座位上替别人占座。遇到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的乘客应主动让座。(三)旅游观光礼仪1、游览观光:凡旅游观光者应爱护旅游观光地区的公共财物。对公共建筑、设施和文物古迹,甚至花草树木,都不能随意破坏;不能在柱、墙、碑等建筑物上乱写、乱画、乱刻;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污染环境;不要乱扔果皮纸屑、杂物。2、宾馆住宿:旅客在任何宾馆居住都不要在房间里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客人。对服务员要以礼相待,对他们所提供的服务表示感谢。3、饭店进餐:尊重服务员的劳动,对服务员应谦和有礼,当服务员忙不过来时,应耐心等待,不可敲击桌碗或喊叫。对于服务员工作上的失误,要善意提出,不可冷言冷语,加以讽刺。四、学校礼仪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一)学生礼仪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2、服饰仪表:穿着的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3、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4、同学间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5、集会礼仪: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升国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定期举行升国旗的仪式。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6、校内公共场所礼仪: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自觉将自行车存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不乱停乱放,不在校内堵车。在食堂用餐时要排队礼让,不乱拥挤,要爱惜粮食,不乱倒剩菜剩饭。(二)教师礼仪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1、教师的行为举止: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1)目光:在讲台上讲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给人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见之感。当讲话出现失误被学生打断,或学生中出现突发事情打断你的讲课时,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这样做有损于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2)站姿:老师站着讲课,既是对学生的重视,更有利于用身体语言强化教学效果。站着讲课时,应站稳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耸肩,或过于昂着头。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大过急。(3)手势:老师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效果。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讲课时忌讳敲击讲台、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2、教师的言谈: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1)表达要准确:学校中设置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科学性。老师在教授时应严格遵循学科的要求,不可庸俗化。(2)音量要适当:讲课不是喊口号,声音不宜过大,否则,会给学生以声嘶力竭之感。如果声音太低又很难听清,也会影响教学效果。(3)语言要精练:讲课要抓中心,不说废话和多余的话,给学生干净利索的感觉。(4)讲课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3、与学生谈话:(1)提前通知,有所准备。谈话最好提前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既是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2)热情迎候,设置平等气氛。举止端正,行为有度。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3)分清场合,入情入理。在与人谈话时,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不要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五、公务礼仪(一)当面接待扎仪上级来访,接待要周到。对领导交待的工作要认真听、记;领导了解情况,要如实回答;如领导是来慰问,要表示诚挚的谢意。领导告辞时,要起身相送,互道"再见"。下级来访,接待要亲切热情。除遵照一般来客礼节接待外,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听取,一时解答不了的要客气地回复。来访结束时,要起身相送。(二)电话接待礼仪电话接待的基本要求:(1)电话铃一响,拿起电话机首先自报家门,然后再询问对方来电的意图等。(2)电话交流要认真理解对方意图,并对对方的谈话作必要的重复和附和,以示对对方的积极反馈。(3)应备有电话记录本,重要的电话应做记录。(4)电话内容讲完,应等对方结束谈话再以"再见"为结束语。对方放下话筒之后,自己再轻轻放下,以示对对方的尊敬。(三)引见时的礼仪到办公室来的客人与领导见面,通常由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引见、介绍。在引导客人去领导办公室的路途中,工作人员要走在客人左前方数步远的位置,忌把背影留给客人。在陪同客人去见领导的这段时间内,不要只顾闷头走路,可以随机讲一些得体的话或介绍一下本单位的大概情况。在进领导办公室之前,要先轻轻叩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切不可冒然闯入,叩门时应用手指关节轻叩,不可用力拍打。进入房间后,应先向领导点头致意,再把客人介绍给领导,介绍时要注意措词,应用手示意,但不可用手指指着对方。介绍的顺序一般是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同志介绍给女同志;如果有好几位客人同时来访,就要按照职务的高低,按顺序介绍。介绍完毕走出房间时应自然、大方,保持较好的行姿,出门后应回身轻轻把门带上。(四)乘车行路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陪同领导及客人乘车外出时要注意:(1)让领导和客人先上,自己后上。(2)要主动打开车门,并以手示意,待领导和客人坐稳后再关门,一般车的右门为上、为先、为尊,所以应先开右门,关门时切忌用力过猛。(3)在乘车的座位上很讲究,我国一般是右为上,左为下。陪同客人时,要坐在客人的左边。(五)递物与接物递物与接物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举止。礼仪的基本要求就是尊重他人。因此,递物时须用双手,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例如递交名片:双方经介绍相识后,常要互相交换名片。递交名片时,应用双手恭敬地递上,且名片的正面应对着对方。在接受他人名片时也应恭敬地用双手捧接。接过名片后要仔细看一遍或有意识地读一下名片的内容,不可接过名片后看都不看就塞入口袋,或到处乱扔。(六)会议礼仪 会议的通用礼仪,主要有以下几点:(1)发放会议通知时应阐明目的。(2)拟发好会议通知。会议通知必须写明开会时间、地点、会议主题及参加者等内容。要提前一定的时间发通知,以便使参加者有所准备。(3)安排好会场。会场的大小,要根据会议内容和参加者的多少而定。如果会场不易寻找,应在会场附近安设路标以作指点。(4)开会的时间宜紧凑。开"马拉松"式的长会,往往上面在作长篇报告,下面却在交头接耳呵欠不断。所以,"短小精悍",有效地利用时间,讨论实质性的问题,应视为开会礼仪中十分重要的一条。(5)迎送礼仪。凡是一些大型或中型会议,对会议参加者要认真做好迎送工作。一般应在会前组成一个会务组,专门处理有关问题。六、日常交际礼仪(一)宴请礼仪宴请是公关交往中常见的交际活动形式之一,恰到好处的宴请,会为双方的友谊增添许多色彩。赴宴要准时,赴宴前应修整仪容以及装束,力求整洁大方。在宴请排位时,客人要听从主人的安排。入座后,主人招呼,即可开始进餐,取菜时不要盛得太多,如不够,可以再取。如果主人为你夹菜,要说"谢谢"。吃东西时要文雅,闭嘴,细嚼,慢咽。不要发出声音或呕嘴。嘴内有食物时,切勿讲话。剔牙时,要用手或餐巾遮住口。当主人起身祝酒时,应暂停进餐,注意倾听。碰杯时,主人和主宾先碰。人多时可同时举杯示意,不一定碰杯。饮酒不要过量,可敬酒,但不要硬劝强灌。(二)舞会礼仪参加舞会时仪表、仪容要整洁大方,尽量不吃葱、蒜、醋等带强烈刺激气味的食品,不喝烈性酒,不大汗淋漓或疲惫不堪地进入舞场。患有感冒者不宜进人舞场。尚不会跳舞者最好不在舞场现学现跳,待学会后再进舞池。一般情况下,男士应主动有礼貌地邀请女士;如果是上下级的关系,不论男女,下级都应主动邀请上级跳舞。跳舞时舞姿要端庄,身体保持平、直、正、稳,切忌轻浮鲁莽;男士动作要轻柔文雅,不宜将女士拢得过紧、过近;万一触碰了舞伴的脚部或冲撞了别人,要有礼貌地向对方额首致歉。一曲终了,方可停舞。男舞伴应送女舞伴至席位,并致谢意,女舞伴则应点头还礼。除此之外,还应讲究文明礼貌,维护舞场秩序,不吸烟,不乱扔果皮,不高声谈笑,不随意喧哗,杜绝一切粗野行为。(三)拜访礼仪1、拜访前的相邀礼仪:不论因公还是因私而访,都要事前与被访者电话联系。联系的内容主要有四点:(1)自报家门(姓名、单位、职务)。(2)询问被访者是否在单位(家),是否有时间或何时有时间。(3)提出访问的内容(有事相访或礼节性拜访)使对方有所准备。(4)在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定下具体拜访的时间、地点。注意要避开吃饭和休息、特别是午睡的时间。最后,对对方表示感谢。2、拜访中的举止礼仪:(1)要守时守约。(2)讲究敲门的艺术。要用食指敲门,力度适中,间隔有序敲三下,等待回音。如无应声,可再稍加力度,再敲三下,如有应声,再侧身隐立于右门框一侧,待门开时再向前迈半步,与主人相对。(3)主人不让座不能随便坐下。如果主人是年长者或上级,主人不坐,自己不能先坐。主人让座之后,要口称"谢谢",然后采用规矩的礼仪坐姿坐下。主人递上烟茶要双手接过并表示谢意。如果主人没有吸烟的习惯,要克制自己的烟瘾,尽量不吸,以示对主人习惯的尊重。主人献上果品,要等年长者或其他客人动手后,自己再取用。即使在最熟悉的朋友家里,也不要过于随便。(4)跟主人谈话,语言要客气。(5)谈话时间不宜过长。起身告辞时,要向主人表示:"打扰"之歉意。出门后,回身主动伸手与主人握别,说:"请留步"。待主人留步后,走几步,再回首挥手致意:"再见"。七、涉外礼仪在国际交际中,礼宾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许多外事活动,往往是通过各种交际礼宾活动进行的。一般来说,各种交际活动,国际上都有一定惯例,但各国往往又根据本国的特点和风俗习惯,有自己独特的做法,我们在对外交往中除应发扬我国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注意礼貌、礼节之外,还应尊重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它们不同的礼节、礼貌的作法,从而使得我们在对外活动中真正做到不卑不亢,以礼相待。1、举止:在外事活动中,举止要落落大方、端庄稳重,表情要自然诚恳、和蔼可亲,不能不拘小节。站时,身体不要东歪西靠,不要斜靠在桌面或倚靠;坐时,姿势要端正,不要翘脚、摇腿,也不要显出懒散的样子,女同志不要支开双腿;走时,脚步要轻,如遇急事可加快脚步,但不要慌张奔跑;说话时,手势不要过多,也不要放声大笑或高声喊人。2、谈吐:在与外宾交谈时,表情要自然,态度要诚恳,用语要文明,表达要得体。别人在与他人个别交谈时,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需与某人谈话,应待别人说完。交谈中若有急事而要离开时,应向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在与外宾交谈时,不要打听对方的年龄、履历、婚姻、薪金、衣饰价格等私人生活方面的情况。同外国人交谈,最好选择喜闻乐道的话题,诸如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电影电视、风光名胜、旅游度假、烹饪小吃等,大家都会感兴趣。这类话题使人轻松愉快,能受到普遍欢迎。如果外国人主动谈起我们不熟悉的话题,应该洗耳恭听,认真请教,千万不要不懂装懂,更不要主动同外国人谈论自己一知半解的话题。

关于公关礼仪的论文3000字

而不讲卫生,则可能造成谋财害命的结果……" 第二,公关礼仅可以规范内部公众的言行,协调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使全体员工团结协作,提高工作效率,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进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反之,如果员工不能遵循公关礼仪,他们之间的冲突、矛盾就可能会增多,就不能很好地协作配合,遇事推读扯皮,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会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甚至会危及企业的生存。又如,有一家民营企业的经理经常在众人面前训斥员工,动不动大发雷窒。小王经常挨批,他对此耿耿于怀。一次,小王在车间明明 发现生产线上有问题,可是他因心中有气,不想告诉相关人员。结果, 造成大批产品报废,使企业濒临破产边缘。 第三,公关礼仪可以密切与外部公众的关系,形成和谐、融洽、合作的关系,获得外部公众对组织的认可和好评,从而创造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最佳环境。 现代生产是社会化的大生产。 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不可能是封 闭系统。它必然要与外界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企业与外部公众的 交往活动中,公关礼仪起到调节相 互关系的润滑剂作用。会赐公众以温馨的、愉悦的、富有人情味的清新礼仪,从而赢得公众对企业的赞赏。不仅可以巩固现有的公众关系,还可以广结良缘,拓展更多的新关系,得到更多的认同和帮助,创造出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环境。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一度处于大萧条中,全球旅馆业倒闭了80%,希尔顿旅馆也负债50万美元,但这家老板没有灰心丧气。他教导员工,无论旅馆本身的命运如何,在接待旅客

公共关系与商务礼仪有相同之处,但就其本质来说是不同的。当初松花江水受到污染以后,由于缺乏明确的信息,当地可能发生地震的谣言四起,引起市民恐慌,纷纷购买食物和瓶装水。... 而当地政府在试图通过放出水库的水掩饰污染物的同时,吉林省的官员当众否认有任何污染物泄漏。与此同时,有毒的苯和硝基苯正流向人口众多的农业区和松原市,而该市的官员却向四十万饮松花江水的居民隐瞒了这一秘密。直到六天后吉林才告知省政府下游哈尔滨的危险,而哈市政府一直拖延到两天才以停水检修的名义告知市民。真相是在事件发生十天后,即11月23日才公之於众,而那些似是而非的谣传早已在哈市内漫天飞,引起市民恐慌。 公关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沟通与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以实现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目标,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孔子儒学的核心内容就是探讨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从这一根本点上讲,公关与儒学是相通的,这便为公关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土壤和水分。但并非说公关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了,而是说公关要中国国情化,有某些有利条件,即中国传统文化中某此方面为它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养料。 也许“公共关系”、“传播”与“交际”、“拉关系”、“拉拉扯扯”在词义上容易产生混淆,也许在公共关系实践中确实出现过偏差,从这门学科引入我国之日起,对它的疑惑和误解就没有停止过。有人甚至作出这样的推断:“公共关系=美女+交际”,“公共关系=公关小姐”,“公共关系=不正之风”。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与指导,公共关系人员在利用媒介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也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宣传效果。 在公共关系开课之前,看着课表中的公共关系学,心中很不是滋味,都即将大学毕业的人了,还学这种无聊的课程,简直就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想象中,公共关系学应该是以研究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公关礼仪乃至“拉关系”、“走后门”之类的实践性极强的一门学科,这些实践行为与社会现象的理论描述对我们会有什么帮助?我想,带来的只能是纸上谈兵与沉闷乏味,这种所谓的“学科”能否登上大雅之堂成为一门学科值得思考。 然而,当自己无意之中翻开课本看时,意料之外是羞愧与惊喜,羞愧的是自己的无知与自以为是,惊喜的是自己又长了见识。 管理职能论”、“传播沟通论”、“社会关系说”、“塑造形象说”、“决策咨询说”、“舆论说”、“技术说”、“协调平衡说”、“科学与艺术说”……从不同角度对公共关系学的实质与内涵进行的理论概括与描述,一方面让自己惊叹于学者们洞察事物的能力与思考的深度,另一方面开始纠正先入为主的那份存留脑海的错误意识,对公共关系浅显狭隘的的理解与看法被对博大精深的管理科学与艺术的感叹所代替。本人对信息科学饶有兴趣,并即将攻读情报学硕士学位,对于信息管理科学,总自以为有较多了解,从信息资源的基础理论,到信息传递、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分析与预测,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竞争情报学,从宏观信息经济学、微观信息经济学到信息产业(部门)经济学,从科学学到软科学研究,从管理学基础理论到数理分析统计、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乃至货币金融证券信息理论均有一定了解与接触,自认为已经形成一个宽广的基础知识体系,然而翻阅《实用公共关系学》后感慨万千——学海无涯,要学的、值得学的太多。 以竞争情报学为例,一直沉迷于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思考,总喜欢从竞争情报的角度去想象企业提高竞争力,认为好的方法是建立有效的竞争情报系统,不断收集有关企业本身以及竞争对手、竞争市场、竞争环境的信息情报,运用信息情报分析与预测的方法提供决策之用,以确定组织竞争战略。但从没有放宽思维去从其他角度思考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而公共关系学的学习让自己大开眼界,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职能、经营策略、传播行为及现代交往方式”。无论是对于组织还是对于个人竞争力的提高,都拥有无庸质疑的力量。

迎送礼仪是公关交际中的必要一环,是常见的社交礼节。迎送是接待服务中最常见的礼仪活动。接待中通常根据其身份地位、来访性质及其与当地的关系等因素,安排相应的迎送活动。 (一)迎送前的准备 迎送规格的确定:迎送规格,一般应遵循对等或对应原则,即主要的迎送人员应与来宾的身份相当或相应。若由于种种原因,主方主要人员不能参加迎送活动,应及时向对方作出解释,以免误解。 掌握迎送的时间与地点:迎接客人必须在来宾乘坐的飞机(火车、轮船)抵达之前到机场(车站、码头)等候,送行则应在客人登机前到达。因此,必须准确掌握客人抵达或离开的时间与地点,及早通知迎送人员。如有变化应及时通知。 注意迎送的细节:应安排好迎送的车辆,准备献给客人的鲜花,了解对方的背景以及途中交谈的话题。 (二)正式迎送仪式的程序 在迎接重要客人时,要安排正式的迎送仪式;但迎送一般客人,可以省去正式仪式,主要是做好各项安排。 正式迎送仪式的程序如下: 迎送人员应提前到达;重大迎送仪式,可安排乐队,在客人抵达或离开时,乐队奏乐。 安排献花。 相互介绍。双方见面握手之后,可由礼宾交际人员介绍,也可由欢迎人员中的身份最高的人介绍。 陪车。客人抵达后,有时需要安排主人陪同乘车。陪车时应请客人坐在主人的右侧。如果客人先上车坐了主人的位置,则不必请客人挪动。 (三)电梯礼仪 懂得电梯礼仪,能够在迎送客人的时候,增强美好的印象。 陪同人员先进后出,以便控制电梯。先进去可以把按钮按住,让客人进去方便,不会有被夹的危险。在电梯内,先上电梯的人应靠里面站。在电梯内须谨慎谈论公事。

关于礼仪的小论文

中华是礼仪之邦,礼之丰富,举世罕见。古人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的说法,极言它的繁复。经礼就是重要的礼,人们常说“大经大法”,这里的经和法,就是指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曲,是弯曲,一个东西把它弄弯曲了,它就变小了,所以把细小的礼节称为曲礼。礼的内容那么丰富,它的条目如此繁多,对于并不从事礼学研究的人来说,要记住它们,岂不是太过困难?又怎么去践行呢? 其实,礼的形式虽然繁复,但它是有体系、有纲领的,只要会提纲挈领,就不难把握。比方说,一张渔网,上面有上万个“目”,就是网眼,数目不可谓不多,可是它们都系联在“纲”上,就是收网用的大绳子,只要把纲举起来,万目就自然张开了;一件裘衣,上面有数十万根狐毛,看似错综复杂,但只要提起衣领,它们就自然地理顺了。那么,礼的纲领是什么呢?是德。所有的礼,都是围绕着德展开的,都是为了弘扬和表彰德而设计的。违背了德的任何仪式,都不能称为礼。因此,抓住了德,就抓住了礼的根本。 德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确实存在的。为了要把它显现出来,就需要有具体的德目,比如忠孝、仁爱、诚信等等。而这些德目也是抽象的,还需要进一步显现,于是就需要诸多的礼仪,而礼仪却是可以触摸和感知的。礼仪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它才是有道德内涵的。贯穿于各种礼仪的原则很多,前人并没有进行集中的归纳。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困难。为了方便读者和听众,我本着简明、便于记忆的愿望,把礼仪的原则归纳为敬、净、静、雅四个字,不一定准确,但在目前尚没学者来归纳的情况下,不妨先来试一下。 敬 所有的礼仪,都包含“敬”的原则,以致可以说,没有敬就没有礼。许多前贤甚至用它来概括礼的精神。比如《孝经》用一言以蔽之的口气说道:“礼者,敬而已矣。”《礼记》开卷的第一句话就是“毋不敬”,这是从反面来要求。东汉著名学者解释“毋不敬”时说:“礼主敬。”我们古代所有的礼,都是试图培养你内心的“敬”,对父母、对兄弟、对配偶、对长上、对事业,都不能有不敬之心。 静 一个修养很好的人,身上必有“静气”,神定气闲,沉静从容。《大学》开卷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段话的意思大家都很明白,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是止于至善。《大学》紧接着又说:“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说,知道止于至善的人,志就有定向,心就会宁静,随处而安,思虑精详,就能得其所止。立大志者,懂得“宁静而致远”的道理。俗话说:“宽阔的大海平静,浅窄的小溪喧嚣。”所以说,静是君子的气象之一。 净 越是文明的民族,对居址、食品、衣服等等的卫生程度要求越高。中国人自古就讲究卫生,甲骨文中的“若”字,是一个人洗完头之后在梳理头发的样子。头发梳理整齐后,还要挽成发髻,插上用骨或者玉做的笄,把它固定住,发髻外面要用一块称为“(shǐ)”的帛包好,然后再戴上冠,非常讲究。至迟在唐代,政府工作人员有每旬沐浴一次的规定。 中国人在传统礼仪中,往往通过“净”来体现尊敬之意。例如,北京的天坛是明清两代天子祭天的地方,旁边有一座斋宫,天子祭祀之前要在这里沐浴斋戒,以表示对神的敬意。祭祀用的牲,宰杀前都要处理得很洁净。祭器也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擦洗,有些食品上面有专用的布覆盖,以免沾上灰尘。祭祖也是如此,卫生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古人尊奉“事死如事生”的原则,祭祀父祖的程序,要与他们生前受到的奉侍完全一样。因此,我们从祭祀仪式可以推知,生者的生活是非常讲究卫生的。 雅 生活文明而又有教养的人,言谈举止必然都很文雅。有人觉得西方人吃东西很文明,他们那套规矩,中国人都没有。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读《礼记》就可以知道,古人就餐非常文雅:吃东西不能发出声响;汤要小口喝,不要弄得满嘴都是;不要当众剔牙;吃肉骨头时,不要啃出声音来;不要把筷子当叉子去抄食物吃等等。此外,关于坐姿、站姿、服饰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构成整个社会文明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礼仪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礼仪论文 范文 一:大学生礼仪素养强化路径分析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古言,表达了社会对老师的职业与无悔付出的劳动的尊重。然而世事变迁,在我们工作的高职校园中,尊师重教礼仪严重弱化:学生遇到老师不主动问好,视同遇上陌生人;老师上课写满字的黑板,学生不会主动去擦,认为老师自己擦黑板是理所当然;教师还没有宣布下课,有些学生已经开始收拾书包了;校园行走,听见学生骂粗话,即使有老师在场,他们仍面无愧色,毫不收敛等等。同学之间朝夕相处,情同手足,这份情义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然而,高职院校大学生中一些非礼行为随处可见,缺乏一些基本的交往礼仪,情义礼仪淡薄;一些同学追求时尚的生活理念和方式,把与大学生身份不符的一些行为和理念看成自己的个性,与学校的校纪校规背道而驰;在宿舍里不遵守作息时间,无视宿舍其他同学感受,不按时熄灯就寝,大声说话,通宵上网,肆无忌惮地打扰其他同学的休息;没有保持宿舍清洁卫生的自觉意识,既不注重个人卫生,更缺乏主动搞好宿舍卫生的热情,喜欢对同学的体态相貌仪表穿着等品头论足,甚至给同学起一些带有人身攻击的绰号等。

当前时尚化风气日趋严重,学生与道德礼仪渐行渐远,逐渐迷失自我。高职院校校园内男学生脚踏拖鞋横行、进出教室还自认为惬意潇洒;女学生的一些独特发型发色让人瞠目结舌,一些个性化开放化服装如吊带装、超短裙等充斥课堂,逐渐远离学生应有的内敛和朴实。校园内男女学生搂搂抱抱,卿卿我我,公开调情场景屡见不鲜;教室里,学生吃东西、睡觉、玩手机的大有人在;在课桌椅上乱写乱画等屡屡可见。高职院校大学生通过手机短信、纸条、枪手、课桌上涂鸦等行为进行作弊的屡见不鲜,且考试作弊方式日新月异,让老师防不胜防。

礼仪素养缺失原因分析

(一)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

当前,我国的公民素质,社会道德修养整体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作为个体的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部分学生没有得到社会的关怀、良好指导及示范,这其中一方面由于家庭对其的影响力不够,特别是对于一些双亲都远赴外地打工,他们的孩子缺失家庭温暖和 家庭 教育 ;另一方面,在孩子礼仪修养形成的重要中小学阶段,由于我国过份重视应试教育,对礼仪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部分学校甚至缺失基本的礼仪教育课程。童蒙养正时期的礼仪素养教育缺失使得其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时按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言行习惯我行我素。

(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冲击

当前,社会 文化 中存在一些不良的风气,一些人道德观念淡薄,缺乏基本的道德意识,尤其在礼文化中有些畸形发展,礼自身的精神价值逐渐被弱化,其物质价值、商业价值被迅速膨胀,礼品的往来成为我们不堪重负的人情债,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亵渎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礼文化。高职院校大学生受到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竟出现为了评奖学金,评先进,竞选学生干部等而请客送礼,严重亵渎了高校的校园文化,为了有效地抑制丑恶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高校礼仪素养教育任重道远。

(三)实用化价值取向与多面性的礼仪规范矛盾

当代高职大学生为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找到合适的工作,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礼仪素养文化随社会风气的腐蚀也日趋功利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礼仪素养系统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全面推进。过于重视对专业知识的索求及一些以功利为目的基本技能的学习,学生实用化价值理念的过分追求,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导致学生的价值取向及人格发展过于单面化及片面化,这势必造成部分高职大学生基本道德修养、礼仪素养教育弱化,出现有才无德、书呆子等难以融入社会的现象,单方面实用化价值取向与礼仪素养的多面性矛盾,不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礼仪 基本素养 的培育。

强化高职院校大学生礼仪素养的途径

(一)把礼仪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礼仪素养意识

大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大学生礼仪素养教育,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将礼仪素养教育纳入高职院校的常规课堂教学体系,与其专业教学体系紧密结合,配备专业礼仪素养教学师资,使学生从理论上对礼仪素养文化进行理解,并结合思想道德修养系统教育,掌握礼仪文化的一些基本知识,丰富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内涵。实践表明,接受过礼仪素养系统教育的同学,其为人处事, 言行举止 ,内在散发出的涵养素质、人格魅力等都有明显的优势。

(二)强化教师的身教作用

人们都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授人于鱼,更应授人于渔,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及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师自身的礼仪素养、言谈举止等常常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讲授礼仪素养系列课程的教师,其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修养,散发出的人格魅力等对学生的影响,远超过礼仪书本及课程本身的影响,因此我们广大高职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礼仪素质和礼仪形象,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及高尚情操,为高职学生们树立榜样。

(三)于实践中强化礼仪素养教育

礼仪素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之就是为了更好地用之,以提高自身道德水准和人格修养。在实施礼仪素养教育过程中应密切联系实际,实施礼仪素养教育的教师要敢于创新 教学 方法 ,开拓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中,要别于一般的专业知识教学手段,要将礼仪素养理论讲活,将一些知识点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融入到现实社会中,更可在课程上尝试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模拟,变枯燥生硬的知识讲解为活跃的学生主动参与,提升学生的求知能动性,使礼仪素养文化深入学生心中,进一步升华学生们的礼仪意识。

结语

礼仪素养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大学生礼仪素养行为培养为核心,可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整体职业素质,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大学生礼仪论文范文二: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礼仪课的重要性

摘要: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礼仪”很早就作为典章制度和道德教化的方法来使用。在多元化思想并行的今天,部分大学生礼仪修养严重缺失:如上课睡觉、看手机现象屡禁不止,在教室吃饭、吃零食现象普遍,在校园穿着暴露或随意,甚至在课堂辱骂老师现象频现,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与建设和谐优美校园的理念大相径庭,因此利用现代礼仪的规范塑造大学生思想,影响大学生行为,提高大学生素质是有效的教育途径。

关键词:现代礼仪;素质教育

1.礼仪的内涵和作用

礼仪的内涵。礼仪是在 人际交往 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内化于个人修养、道德规范、交际艺术、沟通技巧、民俗习惯等方面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的作用。从人际交往角度看,礼仪是建立、巩固和改善各种关系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从公众形象角度看,礼仪是建立良好公众形象的前提;从职业发展角度看,礼仪是事业成功的条件;从对外交往角度看,礼仪是组织形象的保证、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

2.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素质教育的内容。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包括培养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等素质。具有时代性、全体性、综合性、主体性和长效性。素质教育的意义: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首先,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要求其具备宽大的胸怀、谦虚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态,应对各种挑战;其次,在当今社会,时代主题是以人为本,所以我们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第三,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最后,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基础,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这是时代的需要,教育发展的必然。

3.开设现代礼仪课对于素质教育的意义

礼仪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规范和教化的过程。通过学习礼仪的起源与历史演变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礼仪到底是什么,涵盖哪些方面,了解学习礼仪的历史文化精髓;通过学习礼仪概念、原则、表现形式等,可以使学生了解礼仪的内涵和外延,了解学习目的与意义;通过日常礼仪规范和专项礼仪规范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知礼貌,懂礼节,将礼仪规范贯彻于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这些对于学生自身修养提高、和谐优美校园建设、顺利地与社会接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礼仪与德育育人

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而礼仪教育正是上述四项基本任务的交织点。因为礼仪教育,是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部分。所以,只有以礼仪教育为契机,才能带动四项德育工作的开展。学习现代礼仪有助于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包括忠心报国,公而忘私,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等等,现代我国提倡的“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等都是对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这些内容在礼仪的基本原则中都有体现,要利用礼仪课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奉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要求,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奉献的过程中领悟文明、践行礼仪。

现代礼仪与文化育人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中国现代礼仪是在继承中国传统礼仪的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又结合国际礼仪惯例而形成的个性与共性相融合的一种新时代的礼仪规范。学习现代礼仪暨要学习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又要学习西方礼仪文化。比如宴会礼仪方面中西方的差别就很大,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通过这些文化差异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主动探索,有助于学生了解并热爱中西方优秀历史文化。

现代礼仪与审美育人

良好的审美素质决定着正确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为人处事的基本态度。现代礼仪中的礼仪美不同于自然美,也不同于艺术美,而是注重修饰美,而且是恰到好处的修饰美。现代礼仪中的 个人礼仪 不但包涵整洁的仪容、优雅的仪表,还涉及端庄得体的仪态,礼貌的言语和沟通技巧。礼仪贯穿于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学习这些礼仪规范的过程实际就是教化学生行为的过程,通过言谈举止等礼仪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改善个人形象,自觉规范行为,塑造良好的气质,交往中有助于加深认识、增进了解,赢得公众的好感和尊重。对于培养具有形象美、姿态美、言语美、心灵美等外在与内在美相统一的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作用。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创建和谐社会,必须从礼仪教育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因此在现代礼仪课作为基础课程,对于塑造学生的行动与思想,提高当代大学生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大学生礼仪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商务礼仪毕业论文范文

2. 商务礼仪论文范文

3. 学习大学生礼仪的心得体会

4. 大学礼仪策划书范文3篇

5. 学习学生礼仪的心得体会6篇

写作思路:根据题目要求。可以以生活中某个相关事情作为主题,最后总结自己的感受。

由于人们交往性质的不同,个体空间的限定范围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关系越密切,个体空间的范围划得越小。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认为,根据人们交往关系的不同程度,可以把个体空间划为四种距离。

一是亲密距离

这种距离是人际交往中最小的间距。处于0~15厘米之间,彼此可以肌肤相触,耳鬓厮磨,属于亲密接触的关系。这是为了做出爱抚、亲吻、拥抱、保护等动作所必需的距离。常发生在爱情、亲友关系之间。如果用不自然的方式或强行进入他人的亲密距离,可被认为是对他人的侵犯。

处于15~45厘米,这是身体不相接触,但可以用手相互摸触到的距离,如挽臂执手,促膝倾谈等,多半用于兄弟姐妹、亲密朋友之间,是个人身体可以支配的势力圈。而势力圈以眼前为最大,也就是一个人对前方始终保持强烈的势力圈意识,而对自身的两侧和背后关心次之。

据这一原理,飞机上、长途汽车上和影剧院都采取长排向前的坐位,尽量避免对面的坐位,使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平均的前方势力圈。

二是个人距离

这种距离较少直接身体接触。处于45—75厘米之间,适合在较为熟悉的人们之间,可以亲切的握手、交谈;或者向他人挑衅也在这个距离中进行。处于75~120厘米之间,这是双方手腕伸直,可以互触手指的距离,也是个人身体可以支配的势力圈。

三是社交距离

这种距离已经超出亲密或熟悉的人际关系。处于120~210厘米之间,一般是工作场合和公共场所。在现代文明社会,一切复杂的事物几乎都在这个距离里进行。

如机关里的领导干部对秘书或下属布置任务;接待因公来访的客人;或进行比较深入的个人洽谈时大多采用这个距离。处于210—360厘米之间,表现为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是会晤、谈判或公事上所采用的距离,首长接见外宾或内宾;大公司的总经理与下属谈话等,由于身份的关系需要与部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四是公众距离。

这种距离人际沟通大大减小,很难进行直接交谈。处于360~750厘米之间,这是产生势力圈意识的最大距离。如教室中的教师与学生,小型演讲会的演讲人与听众的距离。

所以在讲课和演讲时用手势、动作、表情以及使用图表、字幕、幻灯等,辅助教具都是为了“拉近距离”,以加强人际传播的效果。处于750厘米以上距离位置,在现代社会中,则是在大会堂发言、演讲、戏剧表演、电影放映时与观众保持的距离。

教师礼仪的重要性论文2000字

同学,你把模板发给我看看。

教师是很高尚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每天面对的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人师表,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标杆。教师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身边的学生。要想学生优秀,教师怎能不优秀?     优秀的教师,不仅仅要具有很高的学科素养,还要有道德修养。一个有再高学历的教师,如果他不孝敬父母、不尊重同事、不爱护学生,不要说优秀,合格都谈不上。有才无德的人很可怕,这样的教师教出来的的学生可想而知。由此看出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教师是多么的重要,有道德的教师在日常和学生相处时,有礼貌、懂礼仪、讲规矩、守原则。教师和学生一起守护着校园的文明、和谐。     优秀的教师,除了要有很高的学科素养、道德修养,还要有正确的审美观。何为正确的审美观呢?首先穿着要得体、端庄;其次懂得时刻让自己的外貌保持美丽,给人以舒适愉悦的感觉。教师就是学校的明星片,学校影响力的一部分。学校氛围如何,首先要看这个学校的师风师貌,再看校风校纪。所以每个学校都要求教师关注自己的形象。再看,一个懂得花时间打扮自己的教师,对于生活的要求很高,同时对于自己的学生也会有很高的要求。会时刻关注自己的学生穿戴是否得体,装束是否干净利落。班级的整体风貌就很不一样了。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仪容仪表的重要性。我或许不是拥有高学科素养的教师,但我努力让自己成为有道德修养、正确审美观的教师。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                      刘莉                     2018年3月5日

1 礼仪的内涵 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行为科学,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已敬人的完整行为。 首先“礼”来源于生活,“礼”的根本源于“诚”,不管是最原始的敬神之仪式,还是与社会进步发展紧密相连的道德规范,以及当代社会一直在强调的“敬”,其核心最终是“尊重为本”。 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 “仪”则是礼节的表现形式。在我国,“仪”在春秋战国时期初为仪式、仪文之意;随着社会的发展,“仪”又有了进一步的含义:其中包括外貌形象、各种礼节仪式以及贵贱、尊卑区分的准则等含义;发展到当今社会,“仪”不但是尊重、友好的具体表现形式 ,而且还是社会秩序基本核心。“礼仪”是一种既具有内在道德要求,又具有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由此可见,礼仪成了人们道德修养标准的指向。 2 教师的礼仪和道德修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广博的知识经验、现代化的教育能力和健康的身心,还要有为人师表的内在素质、受人尊重的外在职业形象。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是老师个人道德品质和个性展示的基础,也是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礼仪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礼仪修养的体现,成了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文明与教养的重要体现。作为教师,礼仪修养是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自身的礼仪体现要做到对学生以身作则、为社会树立良好榜样。与此同时,中学生的礼仪素质教育一般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媒体等等。其中,教师平时和课堂上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更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严抓教师素质建设 ,才是教育繁荣的基本。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尊敬师长是中华传统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对教师的尊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知书达理,传道授业,是社会各个阶层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历史发展到今天,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和加强,礼仪修养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礼仪教育已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教师,在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教育之前,必须特别注重自身的礼仪修养。 礼仪是一种文化,礼仪文化是人格魅力的重要因素,它构成了一个人的形象的重要侧面,是其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及素质的综合表现。课堂犹如演出的舞台,教师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要角色,教师的整体形象集语言、形体表演、手势造型于一体,必须以其非凡的吸引力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才能对学生知识吸收、情操陶冶和思想教育起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礼仪修养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并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因此,教师的礼仪修养水平高低,是决定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教师礼仪修养十分必要,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时刻注意加强自身的礼仪修养,有关部门特别是师范院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都应该把教师礼仪修养教育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一、加强教师礼仪修养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历史的脚步已进入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再是领土、资源、人数的竞争,而转变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培养人才的关键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因此,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对教育工作、对教师培养十分重视。早在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举行的西方八国集团高峰会议上,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八个国家的首脑讨论了21世纪的教育政策,发表了《科隆宪章——终身学习的目的与希望》的主题报告,报告强调指出:“教师在推进现代化和提高现代化水准方面,是最重要的资源。教师的采用、训练、配置及其素质能力实质性提升,是任何教育教育制度取得成功极其重要的因素。” 这是因为,学校教育对几乎所有儿童和青少年生活的重要部分,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决定着他们6—18岁的生活,决定着他们的前途和未来。儿童青少年时期接触最多的是教师教师是影响学生人格和个性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教科书、电脑和大众传媒都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 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师的外在形象和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仪表端庄、朴实、整洁、大方、自然,风度优雅,可以给学生充实、稳重、积极向上的感觉;而生活懒散、衣冠不整、不讲卫生、做怪动作等不良仪表和习惯,会有损教师的形象。那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严谨求实、无私奉献、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教师总是会得到学生肯定并会影响到学生的终生。 这些因素就决定了想成为教师的人在职前必须接受系统、科学的专门培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职后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接受继续教育,适应形势的发展,使教师的内在素养和外在形象相统一,尽可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二、加强礼仪修养的重要现实意义。 教师适当的形象设计,优雅的举止,潇洒的风度,是影响教育活动和教育效果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其主要意义表现在: 第一,对形成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有重要作用。 很多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都很强,他们第一次接触教师时,会特别注意教师的仪表装束,言谈举止,从而在心理上为教师定位,为自己与教师的关系划上距离,是可亲可信还是反感讨厌?这就是第一印象。当然,在以后的接触中,教师的德才学识会让学生逐步了解,但教师良好的内在素养与外在形象的有机结合,会给学生留下美好深刻的第一印象,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大有益处。调查表明,很多学生偏爱某一学科、喜欢某一老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一堂课的影响。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教师就必须有良好的礼仪修养,一举一动,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 第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 教师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的形成不仅与教师的知识、能力等密切相关,也同时受教师外在形象的影响。举止文雅、穿着朴素、仪态端庄、作风正派的教师形象,有助于在学生中建立起威信,甚至成为学生争相模仿和崇拜的偶像;反之,不注意个人仪表风度,衣衫不整、蓬头垢面、浓妆艳抹、行为不检等形象欠佳的教师,往往会成为学生背后议论的对象,从而使教师威信的树立大打折扣,会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印象。 第三,有利于树立学生的形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自身形象能直接影响学生形象的塑造。教师在施教的同时,学生通过对教师形象的观察和模仿,形成对自己形象的定位。在年龄越小的学生意识中,教师越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人,这就是家长常说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话”的原因。即使到了高年级,学生视野开阔了,与教师的关系也变的复杂了,但教师仍然是学生生活世界中的重要人物,教师形象仍然是许多学生模仿的榜样,从而继续对学生的形象设计起着不容忽视的引导规范作用。 第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教育效果的好坏。目前教师完成职业任务的主要途径仍然是言传身教。如果教师不仅口说而且能真正身体力行,必然能留给学生良好的师者形象,获得学生的尊重。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便于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实效。 三、 教师礼仪修养的现状及其原因。 当前在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形势下,多数教师很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对教师利礼仪修养的重要性也开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某些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在一些教师当中,仍然经常发生损害教师职业形象、背离教师职业道德的不文明表现,如穿奇装异服、染彩色头发,涂指甲油,浓装艳抹或珠光宝气;随意对学生说粗话、脏话,甚至侮辱学生人格;随意体罚学生,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等等。 有的教师由于不良的言谈举止导致与学生、与同事关系紧张,也在学生家长中造成恶劣影响。 造成一些教师礼仪修养缺乏的客观原因,除了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外,主要是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忽视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礼仪修养教育。 我国现行的师范教育制度和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应试教育的产物,培养的毕业生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知识、轻礼仪修养等弊端,长期以来,毕业生对口分配,使教师职业目前相当程度上仍处于可替代的地位,许多不愿从事教育事业的人不得不做教师,而许多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却难以加入教师队伍,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不愿意从事自己的职业,我们难以想象他会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难以想象他会注重对自身所从事事业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礼仪修养,这就决定了很多在职教师,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 在教师的继续教育方面,也存在着重学科专业,轻教学技能技法和教师礼仪修养等方面的问题,学习实效大打折扣。主观原因是认识上的片面性,一些教师认为礼仪乃小事小节,无足轻重,不懂得自己的言谈举止、仪容仪表与与所从事职业特点的关系,没有摆正自己的职业位置。现代交往强调以对方为中心,教师应根据社会期待和受教育者的需要塑造自我形象,而不是仅凭个人的主观爱好和以往习惯固执己见,我行我素。 据调查,在我国师范院校各专业开设教师礼仪课是近几年的事情。目前,鲁东大学师范类本科生开设的主要是面向中小学教师的礼仪,包括校内礼仪和校外礼仪:教师的仪表、仪容、仪态礼仪(服饰、饰物、发型、化妆、举止等);教师课堂教学礼仪;参加学校活动的礼仪;与学生、同事、家长交往的礼仪;人际交往礼仪;通讯礼仪等。 在礼仪课的教学实践中,多数学校十分重视引导学生把知和行、说和做统一起来,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实际训练。以上内容对于规范教师形象极有帮助,它能使未来的教师们重新认识自我,提高基本素质,规范行为举止,养成良好习惯,塑造美好形象,是教师向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步骤。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对教师礼仪课颇感兴趣,认为教师很有必要了解和遵守教师礼仪规范,而且学以致用,收效明显。因为教师礼仪涉及到的很多内容适用于一般的社交场合,有利于解决许多困扰学生自身的问题。如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许多学生认为,通过礼仪修养课的学习,自己自身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以前不会处理的事情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以往没有在意的细节现在开始关注了,许多非师范类的学生也主动选修或旁听礼仪修养课,他们认为,礼仪修养课上讲到的知识会对他们将来找工作提供很好的帮助。 目前,那些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及高校教师的学习内容也涉及到教师礼仪,但通常只是部分准备评职称的教师能了解到这方面的知识,而且课时明显少于专业课,所讲内容也很有限,有时候只是象征性的讲一点,或者只讲一些枯燥的概念、定义,涉及到具体实践的内容则一略而过,实际上这是一项本末倒置的行为,目前接受继续教育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特别是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已经偏大,他们中的很多人是中专或大专学历,甚至是民办教师转正而来,在学校期间根本没有系统学习过礼仪修养知识,在基层教学期间也没有机会接受专门的培训,对他们的礼仪修养教育十分重要,决不能忽视。 四、如何加强教师的礼仪修养。 加强教师的礼仪修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口头上喊几句口号就能解决,需要思想上的高度重视,还要有必要的设施和手段做保证,更需要有一个和谐的氛围,具体来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思想上高度重视,提高有关部门和教师自身的思想认识。教师礼仪课的教学应从塑造教师个人形象入手,联系教师切身利益,使每一个正在从事以及将要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真正懂得,教师礼仪修养不仅是教师自尊自律的基本要求,影响教师本身的事业发展以及自我实现,而且关系到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这样,学习者会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把学习礼仪变为一种经常的自觉的行为,内化成一种习惯,并渗透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最终成为自然流露,体现出一种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风范。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礼仪素质无疑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无一例外地要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形象。第二,教师礼仪教育要有必要的课时、必要的辅助设施,教学形式和方法也应灵活多样。学校应该定期开设礼仪修养课,安排所有教职工参加,保证必要的教学课时。同时,教学手段可以多种多样,如通过录象设备录下教师讲课的语言及举止等,自我纠正不足;在平时学校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和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内容;通过请专家作报告或看录象等形式,经常地、反复地向在职教师灌输有关教师礼仪方面的知识,使礼仪意识自觉贯彻到教师的日常行动中去。 第三,营造良好的礼仪环境和氛围。在文明礼仪方面,学校每个教职员工都应当为人师表。然而,实际情况是,有的教职员工不修边幅,蓬头垢面,出口成“脏”,好着奇装异服,影响了学校的整体形象和教育效果。因此,学校教职员工的基本形象和言行要求应以适当的制度和纪律的形式加以规范,以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对学生的在校形象和言行也应有必要的文明规范,以净化校园风气。作为育人环境的学校应配备完善的硬件设施(如垃圾箱和痰盂等),以达到环境育人的要求和效果。礼仪环境建设要充满人文色彩和绿色理念,使校园自然环境清洁优美,人文环境令人自律,各种文明规范随处可见。可在厅堂、楼梯等入口处置放一面大镜子,让师生随时注意整理自己的仪表。总之,要让礼仪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让师生在其中耳濡目染,得到美的熏陶和滋养。 第四,培养高素质的礼仪教师队伍。名师出高徒,教师的素质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教师礼仪教育也是如此。礼仪教育涉及到心理、形象、语言、体态、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礼仪教师具备厚实的专业功底,广博的知识面,熟知各种礼仪规范操作及科学的训练方式。礼仪教师形象好,审美能力强,语言表述风趣,富有人格魅力,这样的教师一出现在学生面前,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说服力。所以,作为礼仪教师,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在课堂内外营造一种文明的氛围,以自己的一举一动来实际诠释良好礼仪规范的教育价值和无穷魅力。 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当教师文明优雅的口语与体态语、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有机的融为一体时,就会构成和谐的课堂教学整体旋律,弹拨出教书育人的最美乐章,这也是一名教师驾驭事业走向成熟的表现。

  • 索引序列
  • 关于礼仪的论文2000字
  • 礼仪论文2000字
  • 关于公关礼仪的论文3000字
  • 关于礼仪的小论文
  • 教师礼仪的重要性论文2000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