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智商和逆商分别是:
1、情商:
情商通常是指情绪商数,简称EQ,它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商相对应的概念。从简单的层次上下定义,提高情商的基础是培养自我意识,从而增强理解自己及表达自己的能力。
2、智商:
智商,即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系个人智力测验成绩和同年龄被试成绩相比的指数,是衡量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
3、逆商:
逆商(Adversity Quotient,简称AQ)全称逆境商数,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扩展资料:
脑科专家们认为智力商数是与生俱来的,受到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父母的智商水平对后代的智商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后天环境中的许多因素也会对智商产生影响。
人经过一晚的睡眠,大脑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吃完早饭后是人一天之中智商最高的时候。如果不吃早饭,大脑会处于饥饿状态,人的智商会很低。大脑工作几个小时后,到了中午12点,大脑很累了,这时人的精神会很差,智商比较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情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智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逆商
在当今人际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我们都努力追求幸福生活,让自己轻松愉悦的度过每一天。 在近一个月的工作与生活中,我感觉沟通与交流的不顺畅直接影响了我的心情,影响了团队的工作氛围,反思中总结一下自己,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3Q~智商、情商、逆商。 智商 IQ :专业知识、逻辑思考能力、学习能力;情商EQ:工作热情,控制情绪的能力;逆商AQ:抗压能力,应对逆境的复原能力。3Q一句话能概括,但却需要我们一生去学习、去提升。 一般说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会低。20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 比奈 做过一套测验,实验证明智商主要靠遗传,但是人的智力肯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年龄的成熟而发展,因教育和训练而改变。因智商与遗传因素的关系远大于社会环境因素,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或者成年的我们,都在努力提高我们的情商。让我们能很好的去感受、理解、运用、表达、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很好的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著有一本火遍全球的书《情商》,副标题: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此书把情商概括为五个方面的能力:1: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2: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3:自我激励的能力;4: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5: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并提出情商树的概念:树根是情商提出的基础理论,树干就是情商,树冠就是五个能力。广为接受的概念是一个人的成功遵守20/80原则,即20%取决于智商,80%有其他因素决定,其中重要的是情商。这五个能力简单归纳为:认识自己,管理自己,激励自己,认识别人,管理别人。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最近爆火的新东方的董宇辉,我曾看过他的一个直播: “逆境的时候请你善待自己,但是请你在顺境的时候去善待别人,在逆境中善待自己是智慧,在顺境中善待别人是善良,善语结善缘,可以保留自己的审判与判断,但不一定总是要去讽刺和挖苦别人。”善语结善缘,恶言伤人心,我希望我们的周围都是正能量的传递,即使看到,请保持冷静,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这不仅是高情商的表现,也是大格局的体现。 前两天,我在工作群里发了一个消息,就是@某人的一个小小的建议,结果,对方就是一连串的反问,其中还有一句”这是制度规定的,你的意思是制度不用遵守吗?”我当时很想说:国家宪法都是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听取民众的建议,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完善,一个公司的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有问题就不能持续完善吗?而且,质量体系重视持续改进,所有的文件编写第一页就是一个文件持续改进记录表,这与遵守有冲突吗? 控制一下情绪,反省一下自己,沟通是一门艺术,交流需要技巧,尤其是打字聊天,没有任何表情,可能是自己的建议没有表述清楚,引起对方的误会,适时保持沉默更有利于后续工作的进展。既然选择在一起工作,就不要针锋相对,你累,我也累,保持一颗平和淡然之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事情地解决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一个能经常把情绪控制好的人,一定是一个好人缘、幸福、能得到别人信任的人。 逆商AQ:也是挫折商,当我们遇到难题的时候,不是退缩,而是如何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把问题解决掉;更不是抱怨、扯皮,更不要以受害者的心态无限放大伤害,适时地把自己放在一个让自己感受到渺小的地方,去思考,只要不轻言做放弃者,暂时的扎营是为了更好的攀登,何况攀登者还是团队的力量。推荐书籍,美国心理学作家保罗·史托兹的《逆商》。 还有一本也推荐给大家,(美) 奇普·康利 著作的《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他是一位风光无限的顶级企业家,曾堕入消极情绪的黑暗世界,数年间无法自拔,甚至到了死亡的边缘。后来,他发现了情绪方程:“遗憾=失望+责任感”,“绝望=苦难—意义”,“焦虑=不确定性×无力感”,“幸福=想要拥有的÷拥有想要的”等,创造情绪方程的过程,也是他理顺纠结,重启人生的过程。 有了这些情绪定律,人们可以用加、减、乘、除来运算经常找不到头绪的情绪波动。比如,当陷入焦虑之中,就去看看是否因为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增加,且事情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如果有了猜忌心,那么就反思一下,是自己的自尊心太强,还是感觉到了不被信任。情绪是细腻的,常常像丝线一样缠绕,时时对照情绪方程,就可以拎起主线,破解情绪困境,自己掌控自己的情绪。 有专家甚至断言,100%的成功=20%的IQ+80%的EQ和AQ,智商是遗传,那么情商与逆商就需要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去感悟,去创造。
情商、智商和逆商分别是:
一、情商(Emotional Quotient)通常是指情绪商数,简称EQ,是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商相对应的概念。从简单的层次上下定义,提高情商的基础是培养自我意识,从而增强理解自己及表达自己的能力。
情商由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这五种特征组成。情商固然包括人与人互动的层面,但情商的意义并非指谄媚、奉承、巴结、虚伪。
二、智商,即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系个人智力测验成绩和同年龄被试成绩相比的指数,是衡量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方面的心理特性,它主要包括:
1、感知记忆能力,特别是观察力;
2、抽象概括能力(包括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即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
3、创造力,则是智力的高级表现。
三、逆商(Adversity Quotient,简称AQ)全称逆境商数,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AQ不仅是衡量一个人超越工作挫折的能力,它还是衡量一个人超越任何挫折的能力。同样的打击,AQ高的人产生的挫折感低,而AQ低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智商与情商的差异:
一、反映的心理品质不同:
1、智商主要反映人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律动能力等。也就是说,它主要表现人的理性的能力。它可能是大脑皮层特别主要是主管抽象思维和分析思维的左半球大脑的功能;
2、情商主要反映一个人感受、理解、运用、表达、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以及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的能力。情商所反映个体把握与处理情感问题的能力。情感常常走在理智的前面。它是非理性的,其物质基础主要与脑干系统相联系。大脑额叶对情感有控制作用。
二、形成基础不同:
1、情商和智商虽然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但是它们与遗传、环境因素的关系是有所区别的;
2、智商与遗传因素的关系远大于社会环境因素。情商的形成和发展,先天的因素也是存在的。
三、作用不同:
1、智商的作用主要在于更好地认识事物。智商高的人,思维品质优良,学习能力强,认识程度深,容易在某个专业领域作出杰出成就,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2、情商主要与非理性因素有关,它影响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能力。它通过影响人的兴趣、意志、毅力,加强或弱化认识事物的驱动力。智商不高而情商较高的人,学习效率虽然不如高智商者,但是,有时能比高智商者学得更好,成就更大。因为锲而不舍的精神使之勤能补拙。
另外,情商是自我和他人情感把握和调节的一种能力,因此,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有较大关系。其作用与社会生活、人际关系、健康状况、婚姻状况有密切关联。情商低的人人际关系紧张,婚姻容易破裂,领导水平不高。
而情商较高的人,通常有较健康的情绪,有较完满的婚姻和家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容易成为某个部门的领导人,具有较高的领导管理能力,情商(EQ)会影响智商(IQ)的发挥。
智商相当于电脑的CPU,就是一个人脑子好不好,运转的快慢,智商高的人用相同的时间可以取得更大的成绩;情商就是对环境的适应,情绪的调节能力,为人处事面面俱到,不慌不忙,能够从容应对;逆商就是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的精神,战胜逆境的勇气与能力。情商范围应当较广,可能包括了逆商,逆商高的人应该有一定的情绪调节能力,也就是情商。而智商相当于这些的基础,智商是硬件条件先天的,有一定的智商,才能更好地去领悟,使情商得到更大的发展,情商相当于开发的软件。智商高,情商低的人,比如北大跳楼的,就是可能只专注于学习了,学业发展,但是情商没有很好的提高,最后很悲惨。情商高了,逆商也不会低。 一个人的成功等于智商乘以情商,有的说是智商乘以努力,努力也需要热情,坚持吃苦的精神等等,这些都属于情商。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智商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而现代研究表明,人才成功的决定因素不仅仅是智商,还有情商。在管理领域里成功的那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学校里被认为智商并不太高的人。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人,受过高等教育,他的智商使他具有非常丰富的知识,使他能顺利地到一个单位就职或者从事一项研究工作。如果他情商高,情绪稳定,适应环境能力强,对外界和上司、同事没有过分苛求,对自己有适当的评价。
不因外界的影响而"热胀冷缩",在受到挫败时能"重整旗鼓",并能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从不怨天尤人或悲观失望。这样他的智商和潜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走向成功。反之,一个人智商虽高。
却以此自负,情商低下,昼夜为自己周围并不理想的环境所困扰,那他的结局或是愤世嫉俗、孤芳自赏,与社会、公司、同事融不到一起;或高不成低不就,一辈子碌碌无为;或是走上邪门歪道,毁于高智力犯罪。由此可见,一个人成功与否,情商与智商一样重要。
要求
题名
1、题名规范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
2、命题方式
3、撰写
英文题名的注意事
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
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
链接:
你是上师大的学生不啊?竺培良老师的课?参考文献: 1.窦胜功、郭德仁、顾承红“现代情商理论述要”,软件工程师,1998年01期 2.杨玲“‘情商理论’在学校心理辅导与教育中的应用”,《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S1期 3.梁丽萍“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智商、情商及情商教育”,《教学与管理》1998年05期 4.许远理“论情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张启珩“成功的实验人格的塑造──武昌实验小学音乐的智力与情商教育实验” ,《人民音乐》1999年03期 6.黄艾华、郝琴“论大学生的情商教育”,《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赵勇“慎言‘情商’──来自反对者的声音”,《山东教育》2000年05期 8.单香珍“熊静宜外语教学中学生智商与情商的研究与实践 ”,《煤炭高等教育》2000年01期 9.赵秋长、赵建国“对情感智商的理论回应”,《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2期 10.罗清旭“情商概念的特征和局限性”,《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11.刘诚芳“试析情感智力理论及其研究方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01期 12.王晓钧“情绪智商(EQ)──当前我国情绪和情感研究中的谬误”,《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13.梁丽萍“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智商、情商及情商教育”,《教学与管理》1998年05期 14.郭德俊、赵丽琴“情绪智力探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01期 15.徐志萍“积极学习,提高素质,发展能力──情意・情景・结构・规则・功能教学法实验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02期 16.丁新胜“略论情绪智力理论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教育探索》1998年06期 17.岑延远“情绪智力、方法、本土化”,《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18.王旭飞“如何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石油教育》2000年10期
情商是一种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的指数,由美国心理学家彼德·萨洛维于1991年创立,属于发展心理学范畴。情商是一种认识、了解、控制情绪的能力。1、了解自我:监视情绪时时刻刻的变化,能够察觉某种情绪的出现,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体验,它是情感智商的核心,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2、自我管理: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度地表现出来,即能调控自己;3、自我激励: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调动、指挥情绪的能力,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4、识别他人的情绪: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与欲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5、处理人际关系,调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迷途引航团真诚为你解答!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智商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而现代研究表明,人才成功的决定因素不仅仅是智商,还有情商。在管理领域里成功的那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学校里被认为智商并不太高的人。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人,受过高等教育,他的智商使他具有非常丰富的知识,使他能顺利地到一个单位就职或者从事一项研究工作。如果他情商高,情绪稳定,适应环境能力强,对外界和上司、同事没有过分苛求,对自己有适当的评价。
不因外界的影响而"热胀冷缩",在受到挫败时能"重整旗鼓",并能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从不怨天尤人或悲观失望。这样他的智商和潜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走向成功。反之,一个人智商虽高。
却以此自负,情商低下,昼夜为自己周围并不理想的环境所困扰,那他的结局或是愤世嫉俗、孤芳自赏,与社会、公司、同事融不到一起;或高不成低不就,一辈子碌碌无为;或是走上邪门歪道,毁于高智力犯罪。由此可见,一个人成功与否,情商与智商一样重要。
要求
题名
1、题名规范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
2、命题方式
3、撰写
英文题名的注意事
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
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情商培养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情商培养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情商培育是促进学生适应未来旅游工作实践的必然要求
(一)旅游业涉及到的内容繁多,旅游工作者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
因为旅游工作者需要接触的人各色各样,需要接待和服务的人不管是在年龄上还是教学水平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表现出来的素质以及不同的服务要求,会使得工作者难以招架。甚至存在有些顾客故意刁难的现象,从业者难免受到这些事情的影响,而使得情绪出现不小的变动。旅游工作者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社会人际关系,与工作同时的交流、与服务单位的协商、上下级关系的处理等都非常的复杂。这就需要从业者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做事要细心更加需要耐心,情商在这个过程中就能起到很好的帮助,尽快适应从业的环境。
(二)旅游业提供的是整套的服务,所以相互之间的关联会非常的紧密
旅游业中涉及到的吃住行、消费等之间都是有着巨大联系的,对旅游从业者来说是无法满足顾客所有需求的,就需要与其他行业的人进行交流,形成一整套的服务体系,满足旅游者的内在需求,将服务做到精细化,使自己表达的东西能被别人接受,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处理好于周围人的关系,取得顾客的信任与好感。所以旅游业作为相关性很高的工作,需求有清楚的认知,得到大家的肯定。
(三)旅游工作需要承担的压力非常大,从业者的心理素质
要具有较强的抗压和自我调节的能力旅游工作者不管是在哪个单位工作,不管是什么岗位,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工作量十分繁重,程序化的要求和制度的规范非常严格,有时会受到顾客的讽刺,也要做好相应的服务。尤其是在自己休息的时间,会因为工作的事情而使得休假无法进行。工作需要及时性解决的问题太多,很容易产生焦虑的思想,心理上的调节就显得十分必要,把自己的情绪很好的进行控制,顺利的完成工作。
(四)工作环境的多样与复杂性要求工作者应对问题需要有条理的处理
复杂与多变性主要表现在:事件出现没有预兆,应对措施无法起到有效的效果,需要工作采取必要的举措将问题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工作的流动性较大,工作的方式与方法需要不断的去调节。应对这种环境应该使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知,能够果断的采取策略,如果处理不好甚至无法在旅游行业中生存。
二、旅游管理专业“重理论情情商”的培育模式亟待改革
(一)要清楚的认识到情商的培养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旅游业发展的认知在多数情况不被人理解,对于市场的需求没有足够的调查,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往往侧重点落在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并没有把旅游业复杂多变的性质,以及需要实践的特性纳入到教学中,学生的工作能力以及素质的培养得不到很好的提高,纯理论的教学无法培养学生的情商。所以在教学环节应该加入实践类的东西,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处理事情和与人交往的技巧。不断的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节,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塑造良好的情商。
(二)对情商的培养要形成一整套的教学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计对旅游服务业来说体现的是对业务的认知,而情商的培养在与对旅游业理性的思考,而这种思考正是现阶段旅游行业中十分缺乏的,教育措施的改善,对情商培养的正确认知,将培养的方向向着实践化、有形化和有神化的方向发展。
(三)对于情商的培养需要一支强劲的师资队伍
旅游管理专业老师的教学往往都是把情商的认知与培养纳入到理论教学之中,学生对于情商的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的认知,无法进行有效的运用,也就无从谈起对学生情商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得到改善,情商的培养应该被重视起来,而不是旅游业理论教学的补充。在课程安排上,老师应该把情商的教学纳入到具体的实践当中,提升学生感性认知的同时,还能创造性的在具体的环境提升学生的素质,将情商的培养作为需要重点以及长期实践的科目。
三、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情商培养应该提高到较高的认知水平上,情商能力的培养能够让从业者很快适应旅游服务行业,并快速的成长起来。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旅游行业复杂多变的特性,单纯的理论教学培养出来的高校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的具体需求,对情商的培养要作为重点的项目进行实施,旅游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需要一批有着高情商的人来提供保障。
【摘要】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承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是与智商相
对应的一个概念,可概括为五个核心因素:认识自身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人际交往。高智商并不意味着在生活和事业中一定能获得成功,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于一个人能否取得生活和事业的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其作用要超过智商水平。
【关键词】旅游专业;学生情商;教育探索
旅游业是与千差万别的形形色色客人打交道的一个服务性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高职旅游专业就是要培养具备较高素质的能胜任旅游服务和旅游企业中基层管理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旅游人才。在短短的三年高职学习时间里,要让学生达到一个优秀导游员或酒店中基层管理人员的水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而仅仅只是把学生培养成一名导游员、酒店服务员,这又是高职旅游教育应避免的事。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让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打好基础,步入社会能很好的适应与长足的发展是高职旅游教育工作者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强调旅游专业学生“做人”的教育,注重学生情商的`培养,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一、让旅游专业全体师生了解情商、情商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开展情商教育的紧迫性
情商教育是现代社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健康阳光的心理,健全人格和积极心态的需要;是培养学生社会交际能力的需要;是学生就业与个体发展的需要。
笔者通过在高职学院旅游专业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实践经验发现,性格坚定乐观、沟通能力强、处事方法灵活,情商较高的学生不仅在校会受到更多师生的青睐,走出校门也是这样的学生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情商较高的学生只是占较少的一部分,大多学生表现出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缺乏自信心;情绪不够稳定,遇事容易冲动;缺乏意志力,承受挫折能力不强以及缺乏社会交际能力等。
情商水平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学习提高的,让旅游专业全体师生了解情商,重视情商教育,开展全面与持续的情商教育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帮助学生提高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激励自己的能力、了解别人的能力以及维系融洽人际关系的能力。
二、旅游专业学生的情商现状不容乐观高校教育相对于义务教育、高中等有其自身的特点。
学生的学业压力大大减轻,有更多的成年人的独立和自主性,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而言,高校校园就是学生社会化的中转站,是学生走入社会的缓冲区。可就在这一中转站、缓冲区里面,没有了家长和老师们的“紧盯”和“严防死守”,部分情商低的学生极易惹上祸端,有的是因为无法面对沉重压力,有的是无法有效控制自我的情绪,有的是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情绪准备,最终在情绪失控之下选择一种极端的方式去解决面前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体系开始反思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但在高考魔术棒的指挥下,高等教育之前,大部分学校教育对于情商教育根本无从谈起,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情绪、情感教育长期处于我国学校教育的空白区。进入高校,接受情商教育形式多样化:社团教育、学生会干部教育、就业指导等,然而,真正形成了教学体系,得到高校普遍认同的却少之又少。
三、多途径的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情商水平
1、提高旅游专业教师情商水平,能做学生表率,会引导学生□编辑/张玉龙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除了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外,只有具备了高水平的情商,对学生进行情商素质教育的质量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才能为学生做好表率。面对学生存在的诸如厌世、缺乏对生活的热爱、缺乏信心等,会引导学生学会快乐、执着、合作、包容以及感恩等。
2、将情商的培养纳入旅游专业发展的整体运行机制中情商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都与情商教育不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旅游专业必须对学生的情商提出更高要求,明确情商内涵,确立情商培养目标。把情商的培养纳入到旅游专业发展的整体运行机制之中。
3、调整旅游专业课程设置
调整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就是做好学生各相关课程的“删、减、并、增”工作。删去与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不符的课程,减少可有可无非重要的课程,合并内容密切或作用相近的课程,增设《旅游交际礼仪》、《旅游摄影》、《有效沟通》、《公共关系学》等操作性、实用性比较强的课程。
4、构建多形式、多层次、多方面的情商教育指导体系学生的情商教育培养不能单靠班主任或辅导员,应建立起多形式、多层次、多方面的情商教育指导体系,积极建构“德商、智商、法商”三位一体的情商教育体系,致力于使学生的知行一体化,不局限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把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商教育的提高放在首要位置,把构建多形式、多层次、多方面的情商教育指导体系做为培养学生的落脚点、起跑线,解决学生情商困乏的突出问题。
5、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课外活动
校园课外活动对学生情商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为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提供了平台。鼓励学生按照兴趣爱好、特长或结合所学的旅游专业等参加学校学生社团;以第二课堂为载体,通过“旅游文化艺术节”、“旅游专业技能大赛”、“礼仪知识竞赛”、“旅游知识抢答赛”、“旅游专业班级形象代言人选拔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课外活动提高旅游专业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情商水平。
6、实施酒店、旅行社顶岗实习
“走进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关注社会”是情商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教育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学习”。酒店、旅行社顶岗实习是旅游专业学生认识、发展提高职业情商的有效途径。通过酒店、旅行社顶岗实习,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心态,调动正面情绪,做好旅游服务工作;有助于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的大小,对旅游专业学生能否在旅游业立足并长足发展至关重要;有助于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工作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有助于磨练学生的意志,无论是做导游,还是在酒店工作,工作时间不规律、劳动强度大是不争的事实,顶岗实习能让学生得到全面的检阅与自我的提升。
四、结束语
总之,在高职旅游专业学生教育中,重视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抗压能力和克服困难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能磨练学生坚强的意志,树立学生良好的人格和品质,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为学生迈入社会后能适应社会打下牢固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娟.关于情商教育的几点思考[J].沈阳: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03).
[2]雷体翠,李文华.大学生情商教育内容新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3]李素芳,王淮庆,杨世英.高校素质教育呼唤高情商辅导员[G].工会论坛,.
关于阿甘正传论文中的引文是什么?答:引文就是引文指的是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一种方法。《阿甘正传》之所以能够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阿甘正传》的语言特色
情商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摘要:智商虽然是成功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但是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更多的还是你的性格,你的世界观,你的价值观,你的耐心,你的信心,你的毅力,你的情绪,你的情感,这些品质。1960年著名的心理学家瓦特•米歇尔做了一个软糖实验,这个软糖实验是什么呢?在斯坦福大学的幼儿园他做了实验,就召集了一群四岁的小孩,在一个大厅里面,墙壁上不要太花里胡哨,对他们怎么办,每个人面前放了一个软糖,对他们说,小朋友们,老师要出去一会儿,你们面前的软糖不要吃它,如果谁吃了它,我们就不能增加你一个软糖。如果你控制住自己不吃这个软糖,老师回来会再奖励你一个软糖。老师走了,老师在外面窥视,很多人,在外面窥视,这群四岁的小孩,老师走了以后,大家看软糖,诱惑,甜啊。有的小孩过一段时间手伸出去了,缩回来,又出去了,又缩回来,一会儿过后,有的小孩开始吃了。但是有相当多的小孩坚持下来了,老师回来过后,就给坚持住的,没有吃软糖的,再奖励一个。这个事完了吗?没有完,老师就分析了,他们凭什么坚持下来了?有的小孩就数自己的手指头,就不去看软糖。有的把脑袋放在手臂上,有的睡觉,努力使自己睡觉。有的数数,一二三四,不去看。这个事完了吗?没有完,他们继续观察继续分析,这些小孩上小学、上初中,他们就发现,能控制住自己的不去吃软糖的,上了初中以后,大多数表现比较好,成绩也比较好,合作精神也比较好,有毅力,而控制不住自己的,表现不好,不光是读初中,出了社会的表现,大概也是如此。那么这个软糖事件告诉我们什么?控制自己,控制力,这项并不神秘的试验使人们意识到,智力在人生的作用方面过去价值估计偏高,就认为还有其他的因素,对人生成功取胜还应该有其他因素。关键词:情商、意志品质、合作能力正文:前言;长期以来,国内培养运动员的旧体制是国家办的“体育工作队”,其具体操作方式是以单一的训练过程为主体,未来竞技教育不但要提倡把过去的运动训练过程改造成运动训练与人格修炼相结合的竞技教育过程,而且还要把运动的竞赛.选材,教学,训练,恢复和评价六大过程及其育人措施也都纳入其中,以形成一个培养智体型运动员的竞技教育新模式。竞技教育最终目的是“育人夺标”,即通过培养会做人,能竞技运动员去持续夺得运动的锦标和实现人生的奋斗目标运动训练学研究的对象表面上看是竞技,其实质则是“人”,即研究全面提高竞技者的身 心 群(合群,利他以及协调人际关系的素养),才能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运动训练的重要性就是要培养会做人,能竞技的运动人才,以求促进中国与世界竞技可持续发展的新科学。运动训练明确了运动训练的群体性,强化了运动训练的教育性,也突出了运动训练的个性。运动训练其包括身体训练 心理训练 技术训练 战术训练和人格修炼五个基本要素构成。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要求是重视技术,战术创新 重视动作整体结合的训练 重视赛练结合 和强化训练观念的更新。运动训练的任务是挖掘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潜力,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战术水平,使之在比赛中运用自如,提高运动员独立训练能力和独立竞赛能力,提高运动员自我恢复,养护监控的自我保健能力,塑造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其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美国NBA原公牛队教练员杰克逊在运动训练中十分重视运动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人文管理方式,并以此培养运动员的人文精神。至使美国公牛队摘取了无数个冠军 ,也这正是杰克逊的这种情感的培养,才得以栽培冠军的种子。情感是贯穿运动员竞技状态始终,良好的心境是长期而稳定的热情的 是运动员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运动员在竞技场上表现出来的瞬间激情,是他能否超常发挥起竞技水平的关键,积极的,向上的激情往往能使运动员创造奇迹。作为优秀的运动员除了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外还要具有良好意志品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自我意识,并使其处于高水平运行状态。在运动训练中心理学依据是由为重要的。运动训练的心理学依据是揭示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心理及行为变化规律的理论,在训练中不光要消耗生理能量,还要消耗心理能量,适宜的心理负荷对于提高运动员训练的适应性是有很大意义的,影响心理负荷的因素有训练的单调,动机,厌倦,情绪和认知。还有情商的运用。在运动训练中充分发挥人的情感智商不但有助于充分挖掘教练员的智慧潜力,而且也有利于开发运动员的身心群三大素质的潜在能力,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的效果。运动训练中培养情感的教育教练员要作到以情感人,整合理智与情感,尊重个性,培养亲情。重视探索情感在运动训练实践中产生积极效应的机制和作用是很有价值的,运动训练“情商的运用”其实质就是一种具有人性的教育方法结论:加强高水平运动队伍的建设,要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与培养四有新人结合起来,努力抓好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注重人性化的培养,在运动训练中充分发挥人的情感智商不但有助于充分挖掘教练员的智慧潜力,而且也有利于开发运动员的身心群三大素质的潜在能力,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的效果。情感是贯穿运动员竞技状态始终,良好的心境是长期而稳定的热情的 是运动员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运动员在竞技场上表现出来的瞬间激情,是他能否超常发挥起竞技水平的关键,积极的,向上的激情往往能使运动员创造奇迹参考文献:项英;学校体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纪和江;;体育与情商——体育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李英武;情绪调节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关于《阿甘正传》论文中的引文可以是那些著名的人对于阿甘正战的评价或者是对于人物的评价。
[1]王安迪. 电影《阿甘正传》中后现代主义精神的呈现[J]. 戏剧之家,2018(01):83-84.第 1 页[2]郑鹤彬. 电影《阿甘正传》与美国文化[J]. 英语广场,2018(01):59-60.[3]杨洋,应高峰. 目的论视角下《阿甘正传》字幕中幽默表达的汉译研究[J]. 名作欣赏,2018(03):168-170.[4]沈渭菊,段慧敏. 《阿甘正传》专有名词典故的字幕翻译[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8,37(01):125-131.[5]朱桂生. 异质文化的共通:从儒家命运观看《阿甘正传》[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8,30(02):120-124.[6]杨玲梅. 《阿甘正传》中话语标记语you know的语用功能[J]. 林区教学,2015(12):64-66.第 2 页[7]张秀艳,刘天碧,韩兴康,王辉,王博,吴桐. 对电影《阿甘正传》的文化解读[J]. 绥化学院学报,2018,38(11):106-108.[8]胡凌. 电影《阿甘正传》对同名小说中女性人物的重塑[J].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4):56-59.[9]王夏鸣. 分析《阿甘正传》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启迪[J/OL]. 北方文学(下旬),2017(06):280-281[2019-01-15].[10]严雨桐,彭在钦. 一座意识形态的浮桥--《阿甘正传》从小说到电影[J]. 艺海,2016(10):86-87.第 3 页[11]梁亚增,林玲凤. 幻影与假面:对好莱坞电影《阿甘正传》的镜像解读[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S2):131-133.[12]孙佳伟. 人性视角下电影《阿甘正传》中的"美国梦"解读[J]. 海外英语,2016(23):158-159.[13]孙文君,孙良言. 基于美感经验是自由之美在《阿甘正传》里的艺术表现[J]. 名作欣赏,2017(06):173-174.[14]康林. 解读电影《阿甘正传》中的美国文化[J]. 才智,2016(35):217.第 4 页[15]陈卓.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基于埃里克森宗教心理学视角下解读电影《阿甘正传》[J]. 名作欣赏,2017(18):56-57.[16]于晓霞. 《阿甘正传》:生命是一场终有尽头的奔跑[J]. 西部广播电视,2017(07):118.[17]李媛媛. 浅议电影《阿甘正传》的叙事类型[J]. 西部广播电视,2017(08):81-82.[18]刘珏,孔祥立. 浅析电影《阿甘正传》中奔跑的象征意义[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05):62-64.[19]李灵枝,李纶. 美国文化的完美体现--电影《阿甘正传》解读[J]. 名作欣赏,2017(24):59-60.第 5 页[20]陈宇. 好莱坞电影中的文化霸权--以《阿甘正传》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17,8(13):135.[21]裴思彤. 浅谈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阿甘正传》为例[J]. 海外英语,2016(19):45-46+48.[22]刘丽. 《阿甘正传》的保守主义政治哲学分析[J]. 学理论,2017(02):65-66.[23]苏讯. 运用《阿甘正传》对职校学生情商教育的实践[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2):218-219.[24]安在. 互联网世界的《阿甘正传》--访Medium公司创始人兼CEO Ev Williams[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7(07):84-90.第 6 页[25]李静雯. 语境视域下《阿甘正传》字幕翻译研究[J]. 黑河学院学报,2017,8(10):138-139.阿甘正传论文参考文献二:[26]王勇. 从美学视角赏析电影《阿甘正传》[J]. 电影文学,2017(21):153-154.[27]刘晗. 从意识形态角度看《阿甘正传》电影与原着的区别[J]. 济宁学院学报,2015,36(05):19-22.[28]闫文珍. 从电影《阿甘正传》谈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策略[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8(04):155-156+162.第 7 页[29]张东京. 功能对等翻译原则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运用--《阿甘正传》为例[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11):133-134.[30]张臻年. 《阿甘正传》--跑出你的人生[J]. 戏剧之家,2016(01):113.[31]蔡彦,赵燕宁.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电影语篇分析--以《阿甘正传》为例[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01):120-121.[32]杨玲梅.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话语标记语you know的语用功能--以《阿甘正传》文本为例[J]. 海外英语,2015(22):247-248.第 8 页[33]成敏. 浅析电影《阿甘正传》之诗化风格[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2):51-54.[34]尚海涛. 解析电影对当代青少年的情感教育--以《阿甘正传》为例[J]. 电影评介,2015(24):81-83.[35]侯毅霞. 美国"反智"影片《阿甘正传》的批判价值观[J]. 电影文学,2016(04):37-39.[36]练缤艳,郭小丽. 励志电影文化价值观解析--以《阿甘正传》为例[J]. 英语广场,2016(04):9-10.第 9 页[37]成敏. 电影《阿甘正传》叙事艺术管窥[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5):51-52.[38]成敏. 电影《阿甘正传》之戏剧性风格管窥[J]. 宿州学院学报,2016,31(03):71-73.[39]练缤艳,程树武.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及成因探析--以《阿甘正传》和《中国合伙人》为例[J]. 海外英语,2016(07):144-145.[40]韩兆兆. 《阿甘正传》中电影道具的多模态话语衔接[J]. 大众文艺,2016(11):192.第 10 页[41]左娟. 《阿甘正传》中文化的解读[J]. 语文建设,2016(17):53-54.[42]王晓梅. 目的论视阈下电影《阿甘正传》字幕翻译研究[J]. 长治学院学报,2016,33(03):71-74.[43]成敏. 浅析电影《阿甘正传》之阿甘叙事[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9):165-166+181.[44]杨鹏. 电影《阿甘正传》的人物语言分析[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05):24-26.[45]程玮. 解读电影《阿甘正传》的叙事特色和语言观[J]. 电影评介,2016(18):65-67.第 11 页[46]刘云佳. 生命诗性哲学的理性思考--对《阿甘正传》现代意义解读[J]. 电影评介,2016(17):58-60.[47]宋海宁. 中国学人版《阿甘正传》--谈电影《启功》的叙事艺术与人生哲学[J]. 电影评介,2016(18):29-31.[48]李娜. 《阿甘正传》回归传统价值观的深层次文化解读[J]. 文化学刊,2016(10):65-66.[49]周洪如. 浅议美国电影中的人性--以《阿甘正传》为例[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1):126-127.第 12 页[50]石梅芳,冯春园. 论电影《阿甘正传》的存在主义维度[J]. 电影文学,2014(20):25-26.阿甘正传论文参考文献三:[51]段珂. 电影《阿甘正传》折射出的美国文化[J]. 电影文学,2014(24):80-81.[52]宋丙昌. 美国传统价值观在影片《阿甘正传》中的再现[J]. 电影文学,2014(23):155-156.[53]峻冰,蒋峰. 励志电影、励志文化的叙事与言说--以比较视阈中的《中国合伙人》和《阿甘正传》为例[J]. 中华文化论坛,2014(12):174-179.第 13 页[54]郝泽军,黄金子. 从电影《阿甘正传》看"任性"的美国人[J]. 名作欣赏,2015(06):144-145.[55]郭云飞. 《阿甘正传》:"奔跑"的奇迹[J]. 视听,2015(01):63-64.[56]练缤艳. 外文影视作品字幕翻译的优化策略研究--以《阿甘正传》为例[J]. 戏剧之家,2015(03):102.[57]李莉,彭在钦. 解读电影《阿甘正传》中"愚人"阿甘的隐喻意义[J]. 文化与传播,2014,3(04):57-60.[58]任秀,邓军,段慧如. 基于建构主义的"经典英文电影"课堂有效设计--以《阿甘正传》为例[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01):70-73.第 14 页[59]盛蕾. 《阿甘正传》对传统价值观的激情诉求[J]. 电影文学,2015(02):113-115.[60]杨静. 电影《阿甘正传》叙事特色研究[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8(01):104-106.[61]姜浩,段莉,马瑞娟. 《阿甘正传》蕴含的价值观及精神依托[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03):316-319.[62]邢朝露. 关联理论在《阿甘正传》字幕翻译中的应用[J]. 新经济,2015(14):46-47.[63]李潇潇. 浅析电影《阿甘正传》反映的美国文化[J]. 品牌,2015(04):124.第 15 页[64]李阳. 励志主题的英文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阿甘正传》为例[J]. 电影评介,2015(06):92-93.[65]岳剑英. 比较文化视角下的《硬汉》和《阿甘正传》的主题解读[J]. 电影评介,2015(06):62-64.[66]李佳. 《枕头人》与《阿甘正传》中的悲剧原型比较[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10):178-179.[67]马慧. 《阿甘正传》中的道德理想与伦理主张[J]. 电影文学,2015(09):136-138.[68]徐全民. 转在年轮上的经典--再看《阿甘正传》也致平淡真实的岁月[J]. 中关村,2015(07):122.第 16 页[69]屈毅博. 电影《阿甘正传》的美国传统文化[J]. 电影文学,2015(12):153-155.[70]李小芹. 基于《阿甘正传》对白看英语礼貌原则[J]. 电影评介,2015(10):57-58.[71]刘秀玲. 《阿甘正传》关于人性的探索[J]. 戏剧之家,2015(14):135.[72]顾芳. "跑"出一条路--对《红色英勇勋章》和《阿甘正传》主人公的分析[J]. 戏剧之家,2015(15):136.[73]周丹丹. 《电影音乐赏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中的教学微探--以电影《阿甘正传》为例[J]. 大众文艺,2015(13):218.第 17 页[74]王晓峰. 多角度分析《阿甘正传》的字幕翻译策略[J]. 新西部(理论版),2015(17):90+89.[75]王培婷,高凌霄. 《阿甘正传》的叙事技巧和语言特色[J]. 电影文学,2015(18):130-132.阿甘正传论文参考文献四:[76]蒋兴君. 对比性电影语言在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的运用[J]. 电影评介,2015(16):49-51.[77]韦名忠. 解读《阿甘正传》的美国文化[J]. 电影文学,2015(21):142-144.
1、教会孩子生存能力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到彩虹。父母不能对孩子事事包办,应该放开手让孩子学会生存和自立。即使跌倒了,也要勇敢爬起,懂得如何保护自己。2、培养忍耐力和自制力忍耐力强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于不能忍耐的孩子,在心理学上,这个叫做延时效应。孩子遭遇困境,家长不要立刻伸手帮助,让他先忍受挫折带来的不快,并鼓励他设法摆脱。3、多与外界进行交流和接触小孩的知识面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窄的,他们对于外界的一切事物都会感觉到新鲜和好奇。父母看见孩子遇到感兴趣的事物要耐心讲解,不要扼杀他的积极性,拓展知识层面。4、培养自信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父母可以多创造机会让孩子解决问题,做任何事情前先要考虑的事成功,而不是失败。树立信心去解决问题,即使做不好,也要懂得承受之后带来的不愉快。5、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分类: 资源共享 >> 文档/报告共享 解析: 一、人才成长逆筑的成因分析 (一)特定历史条件与社会政治制度使然 时势可以造英雄,也可以扼杀和阻滞某些特定人才的进步与出现,造成人才成长的逆境。太平盛世对军事人才需求不足,便不利于人们军事才能的发挥,这是军事人才成长的社会“逆境”;而在社会革命、武装斗争或天下分崩离乱之时,具有军事才能的人应运而生,一展抱负,但这种时代,对于具有科学技术才能和文学艺术特长的人才来说,往往面临求学无路、报国无门的不利境遇。可见,“时势”对特定人才的成长也有逆境的一面。 从人类经历的五种社会形态看,封建制度和神权统治最不利于人才成长,对人才摧残最严重。在欧洲中世纪,军队人事制度以封建门第为核心,军官身份是少数贵族的世袭特权,这就堵塞了大量平民及其子弟成为军官并展现和发挥其军事才能的渠道。我国隋唐后实行.的科举制,实际上是限制人们发挥才能的一个圈套,广大劳动者因生活所迫失去了学习的机会,根本不可能参加科举走人仕途。明清时期以八股文取士,应考者只能依葫芦画瓢,替古人立言,不得有独立之思想,科举制成为束缚人们成才的一道枷锁。这种制度性逆境不知埋没了多少人才。 (二)落后的陈腐观念和旧习惯势力使然 我国历史上的一些陈腐观念和旧习惯势力已经制造了种种逆境,至今仍然束缚着人才的成长进步。一是论资排辈的习惯性逆境。德高才隆之士能不能进身其位,要在资历上排次序,“愚贤一概,必与格合”,晋职晋级都要“按照资历往下排,一茬一茬顺着来”。.资历浅者只好服从安排,苦熬年头,甚至长埋土中。二是嫉贤妒能的人际逆境。充满嫉妒的环境,人才难以出头,即使有成就,也不会有成就感,反而感到“窝心”受制。有的人容不得人才脱颖而出,甚至个别领导也缺乏应有的雅量,,宁可有才之士徒然荒废,也不能让他“冒尖”、“露脸”,以至造成潜人才“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三是封闭保守的社会文化心理逆境。中国传统文化把保守、内向的心理品格作为一种自尊的美德,“弄巧不如藏拙”、“切莫班门弄斧”等处世哲学,就是.出于所谓“自尊”的需要。比如,青年才俊对工作有建议、有点子,在学术上有研究、有见地,甚至对一些权威定论产生怀疑,但是不露半点痕迹,因为一旦“班门弄斧”闹出笑话,岂不丢人现眼,遭人轻薄,失掉“自尊”……。如此这般,使多少真知灼见化为乌有,又有多少创造才能胎死腹中?不适当地强调自尊,无异于为自己制造精神桎梏与心理逆境。 (三)人才发展中的不平衡使然 长跑比赛中,冲在前面的人往往承受更大的风阻力,或逆风力。人才的发展进步有着同样的道理,某人一旦功成名就,甚至由此成了公众人物,社会和周围的人们对其关注就比较多,对其期望也-比较高,对其要求就会更加苛刻,这无形中就形成一种压力,也可称为一种“幸福的逆境”。 还有一种“马太效应”造成的逆境:由于人才成长的进度不同,走在前面的显人才,容易得到组织和社会承认,获得荣誉和奖励;那些未出名的潜人才,则难以得到承认,常常陷于“马太效应”的困扰和逆境中。“马太效应”往往以牺牲潜人才的发展为代价,来促进显人才的发展,从而剥夺了潜人才的发展机会与发展可能。“马太效应”通过这种“剥夺”机制对潜人才成长制造人为的逆境,起到障碍作用,这不仅压制人才,而且埋没人才。 (四)人才个性特质使然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在《论自由》中说:“有天才的人,在字义的命定下就是比任何人有较多个性的,唯其如此,也就比任何他人都更不能适应社会为了省去其成员形成个人性格之麻烦而准备下的那些少数模子而不感到有伤害的压束。”人才的这种鲜明个性常常为旧的传统观念、腐朽社会制度和落后习惯势力所不容,越是卓越的人才越要承受更多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阻力。所以,个性鲜明的人才常常要面临社会逆境的严峻考验,尤其那些立志破坏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思想家、政治家更是如此,他们要反叛于腐朽的社会制度,其个性必然为当时的社会所不容。而假若历史上的思想巨人和政治巨人都那么安分守己,顺时听命,那么其所处的社会制度环境对他们就不构成逆境,但如果那样的话,他们也就不成其为历史巨人了。同时,那些个性鲜明、锋芒毕露的人才,有时难免会在有意无意之间伤害与其发生联系的一些人,容易树敌积怨,加之自身才华出众,树大招风,又常遭人嫉恨,如果再有一些执拗和倔强,就会与周围环境难以协调。人才独特的个性往往在自身所处的逆境形成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五)客观条件和人才所处地位使然 逆境常常是由社会客观条件、人才自身条件、人才在其成长中所处的地位等共同决定的。家庭出身贫寒,生存生活条件恶劣,是父辈的社会地位造成的,不可更改;天灾人祸,突如其来,令人束手无策,非人力可抗拒;重大疾病、意外伤残、先天不足,生理缺陷,是人生的一种不幸,谁也无能为力;人微言轻,怀才不遇,只能默等时机;初来乍到,环境不利,人际生疏,工作尚不能打开局面,只能从头做起……。种种险、灾、穷、困、厄造成的逆境,绝非人的意志可以使之转移,有时人们确实无法选择自己的地位处境。这正是人在客观世界中的受动性的体现。 二、全面认识和辩证分折逆境在人才成长中的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逆境确实对某些人才的成长有重要的激励作用,但并非任何人都能在逆境中成才,也不能以逆境成才现象来否定顺境对人才成长的积极作用。因此,对逆境在人才成长中的作用有必要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辩证具体的分析。 (一)逆境充满荆棘但也蕴藏着成才成功的机遇 逆境对人才成长的确有诸多不利,然而如培根所说,“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逆境中往往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奇迹和成才成功的机遇。 古人说,祸兮福之所倚。有犀利眼光和创新意识的智者,总能打破常规,在危机中窥见机遇,找到转危为安、反败为胜的对策。1791年深秋法军进兵荷兰,荷兰掘开运河,以为退兵之计。犹豫之间,拿破仑得知树上蜘蛛大量吐出结网,根据知识和经验,他判断马上将有寒潮来临,于是发出停止撤退、准备进攻的命令。不久果然寒风劲吹,一夜之间河水冰封,法军踏过瓦尔河,一举攻占荷兰要塞乌得勒支城,避免了功亏一篑。这正是拿破仑在形势不利的逆境中发现机遇的成功范例。黎明前特别黑,成功前格外难。人才成长过程中,只要在危机时刻再坚持一下,挺过最难熬的一段,那么紧接着可能就是机遇的光顾,奇迹的出现。 (二)逆境压抑人才但也激发人才成长的强劲动力 逆境给人才成长制造困难,形成压力和压抑,使人才成长备受挫折。但是,正如《菜根谭》中所说:“居逆境.中,周身皆针贬药石,石氏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时,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糜骨而不知。”久处顺境,易生骄奢淫逸和惰性。而人在身陷逆境时,资源匾乏,精神压抑,成功欲望迫切,成才动机强烈,因此常常能够取得在顺境中难以取得的巨大成功。事实正是如此,豪门子弟多不成器。而出身贫寒者始终处于忧患之中,逆境使人别无选择,逆境给人很大压力,而压力能激发出强劲动力。当然,这种动力作用,主要还取决于身处其中的成才者所采取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逆境磨难人才但也磨砺人才的优良个性 树木受过伤的部位,往往变得最硬。人才成长也一样,经历逆境的伤痛和苦难之后,能磨砺出优良的个性。立志成才的青年如果能经历一段逆境的磨难为自己的人生“垫底”,那么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意外和困苦之境遇,都能应对和承受。 少时苦难磨砺性情,可抑浊扬清成大业。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年轻时因反对种族隔离制度被捕人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小岛上整整27年,3名看守总是寻找借口欺侮他。1991年曼德拉出狱并当选南非总统,当年在监狱看管他的3名看守也应邀参加他的就职典礼,曼德拉还恭敬地向他们致敬。如此博大的胸襟让所有到场的各国政要和贵宾肃然起敬。后来,曼德拉解释说,他年轻时性子很急,脾气暴躁,正是漫长牢狱岁月的悲惨遭遇给了他思考的时间,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的痛苦。磨难使他清醒,使他克服了个性的弱点,也成就了他最后的辉煌。 傅雷曾经说:“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这句话至为深刻。逆境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使人学会驾驭自己的个性,适度地张扬自己的个性,而不沦为个性的奴隶,并消除个性中的不良倾向,成为一个自身发展和谐的、与社会相融的有用之才。 (四)逆境由不幸造成但也使人才获得升华性补偿 生理学中的“补偿功能”认为,人身的某一器官如果发生病变或残缺,另一些器官的功能就会相应加强,以补不足。如盲人的耳朵特别灵敏,手和足的触觉也特别精锐,他甚至可以通过声音、触觉去辨别人的面貌和形象。 补偿原理同样适用于身处逆境者。斯蒂芬·霍金二十多岁就瘫痪,后来连话都说不成,但他创立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史铁生患严重肾病,但最后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作家。杨小凯饱受十年牢狱之苦,但他也因此而成为闻名海内外的经济学家。贝弗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处逆境的情况下做出,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人们把这种现象总结为:因祸得以成功,因福归于平庸。 三、逆境成才现象的现实启示 (一)对青少年人才进行有益的逆境培养 人才成长初期,少年得志,未必是好事。宋朝神童方仲永,5岁就能作诗,传为奇闻,但12岁时却变得“泯然众人矣”,就是因为优裕的环境害了他。有时,环境太好并不利于人才的成长。“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明朝宰相张居正,从小聪明过人,13岁参加乡试的试卷令考官拍案叫绝,时任湖广巡抚的顾玉麟却建议让张居正落第。他解释说:“居正年少好学,吾观其文才志向,是个将相之才,如过早让他发达,易叫他自满,断送了他的上进心。如果让他落第,虽则迟了三年,但能够使他看到自己的不足而更加清醒,促其发奋图强。”这位巡抚的远见的确令人折服。后来张居正果然成为中兴明朝的杰出政治家,他在险恶的环境中坚持革新政治,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韧精神,这不能不说与他少年“落第”的逆境有关。 对青年人才进行逆境培养,并不是刻意制造“逆境”,而是让青年人到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去磨炼,实际上是给青年人创造锻炼成长的更多机会和条件。 (二)提高人才在逆境中奋进搏击的逆境商数 同样面临逆境,有的人跨了过去,功成名就;有的人乃至有些高智商人才,却陷了进去,被淘汰出局。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缺少应对逆境、解决现实难题的能力。换言之,他们的逆境商数AQ比较低。 逆商AQ(Adversity Quotient),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也就是将不利局面转化为有利条件的能力。如果-逆境无法避免,危局不可挽回,那么面对现实就是惟一正确的选择。初陷逆境,人的脑海里会出现一连串的恼怒,也会产生惊慌,这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但是,AQ低的人容易陷人其中不能自拔,反复抱怨,愤愤不平,却忘记了去寻求解决办法。而AQ高的人稍事之后则会冷静下来,审时度势,理智分析和判断,从逆境中走出。这就是应对逆境的能力。逆商之所以为人推崇,是因为它体现了一种积极的价值取向。 逆境(AQ)跟情商(IQ)一样,并非先天带来,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AQ 。按照AQ的发明人保罗·斯托茨博士的观点,应对逆境的能力可分解为四个关系因素—控制、归属、延伸和忍耐。控制就是认清自己改变局面的能力;归属是指承担后果的能力;延伸是对问题严重程度及对工作、生活影响的评估;忍耐是指意识到问题可能会长久存在,需要坚持一段时间。培养逆商,主要应当在这几个方面提高应对逆境的能力。 (三)讲究逆境成才的策略 一是在等待和忍耐中转逆为顺。身处逆境要忍耐,沉得住气,受得起委屈,坐得住冷板凳。这时,没有机会,需要冷静观察,韬光养晦。如果在逆境中错判情势,急于求进,就可能招致更大灾难和祸患。在逆境中只要坦然自处,奋发有为,就有可能在时机成熟时,化不利为有利,成其大才。 二是以乐观心态超越逆境。这心态来自于对事业的沉迷和追求所产生的快乐,这种快乐不为任何逆境所掠夺、所压制。因为逆境已经存在,不必急于改变现实,但可以在精神上超然现实,继续在对事业的执著中寻找最大快乐。只有这样,逆境消除之日,可能就是功成业就之时。 三是积蓄力量待机突围。面对逆境,还应当注意运用顽强而灵活的反“埋没”策略,要为破障突围进行长期艰苦的力量积累和精神准备,待条件基本具备时,以冲天之势突破逆境的羁绊,成就一番事业。比如当自己确已获得突破性成就和创新成果,而又身处逆境的压制和封杀时,要有“突围”的勇气,披发盘肠,大胆一搏—或跳出圈子争取外界权威的支持,或争取有效的“组织保护”,或跳槽流动、远走高飞。 (四)对人为逆境进行组织干预 逆境能够使人成才,但并不必然使人成才。逆境本身不赐于人们任何成就,在通常情况下,常常会摧残、扼杀、毁灭人才。 对于组织一方来讲,断不可以逆境成才为名,置人才于逆境或陷人才于困境而不顾。不能把“逆境成才”当教条,搞盲目的“逆境崇拜”。毕竟,逆境中的成才是压制性的,它不利于人才认知系统和身心性情的健康发展。任何组织和领导者都应对人才成长中的各种人为逆境进行必要的行政干预和思想教育工作,以消除产生逆境的不利因素,通过健全的制度安排、和谐的内部环境与适当的物质待遇,为人才的社会角色成熟和德识才学体全面发展提供更良性的空间,使人才远离逆境的折磨与推残。这也是社会和谐、民主、进步和发展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