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参考文献是法医学杂志

参考文献是法医学杂志

发布时间:

参考文献是法医学杂志

这个没有一点科学依据的,溺水而亡面朝下还是面朝上,基本就是看一个人的浮力大小。

#什么东西解酒最快#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喝高」,眼看着年节将至,大大小小的聚会应接不暇,免不了要喝酒助兴。

虽说「小酌怡情,大喝伤身」,但是气氛到了,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间,就成了李白的诗中描述的画面:「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然后……

醉了。

一、什么是醉酒?

酒精摄入过量,中毒了。

也就是说酒精的代谢跟不上吸收的速度,较多的乙醇(酒精的学名)经血液循环进入大脑内,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这就导致醉酒的人出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行为,比如:酒后吐真言、酒后大哭……反正脑子已经失去了理智,做出什么都有可能。

有意思的是,醉酒还分等级:

轻度醉酒者:话多、易怒、面色潮红、眼部充血、心率加快、头昏、头痛等。

中度醉酒者:有些表现与轻度醉酒者类似,除此之外,还会出现步态不稳、动作笨拙、言语含糊、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

重度醉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表现为昏睡、面色苍白、低体温、低血糖、低血压、呼吸缓慢等。

二、如何缓解醉酒?

我们先来明确一个前提: 只要摄入一点酒精,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宿醉,可以采取这些方法来缓解不适:

一杯蜂蜜水:蜂蜜富含果糖,果糖能促进体内乙醇的分解,减少毒性最大的中间产物乙醛的停留时间,其实头疼就是乙醛在作祟。

且果糖吸收代谢迅速,可及时改善因胰岛素大量分泌导致的酒精性低血糖。

吃点水果蔬菜:果蔬中含有的多元酚、有机酸、维生素等物质,使乙醇脱氢酶和乙酸脱氢酶的活性大大提高,从而加快乙醇的代谢。

建议选择西瓜、葡萄、橘子、桃子、番茄等果蔬鲜榨汁。

一碗粥或米汤:谷物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在人体内通过构成肝脏内辅酶促进乙醇的代谢。

加入白糖,效果更佳。

三、靠这些方法解酒,真的没用

① 喝酒前吃点东西不能护胃

在上一辈人口中经常能听到这句话:“喝酒前吃点东西能护胃。”其实这句话是错的。

乙醇是一种水溶性醇,可快速通过细胞膜,被胃肠系统吸收,主要是胃(70%)和十二指肠(25%)。当胃中无内容物时,血液中乙醇的浓度在饮酒后30~90分钟达到峰值。

喝酒前吃点东西,能一定程度上减慢酒精的吸收速度,但不能减少酒精的吸收,也不能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② 胃粘膜保护剂没啥太大用

相比于酒精对全身的伤害,胃黏膜刺激显得微不足道。

而且,胃粘膜保护剂通常被当做预防用药,容易给人一种「百酒不侵」的错觉,更加肆无忌惮地酗酒了。

③ 保肝药如同亡羊补牢

保肝药的特点是促进受损的肝细胞再生,也就是治疗已经发生的肝损伤,并不能事先给肝脏添加一层「防护罩」,保护其免受酒精的损伤。

④ 喝茶和咖啡还不如喝水

茶和咖啡是天然的利尿剂,所以很多人习惯酒后来上一杯。但是乙醇由肾和肺排出的量至多占总量的10%,剩下的90%由肝脏代谢、分解。

如果你想通过这种促排尿的方式解酒,多喝水也是可以做到的,尽管两者的作用都十分有限。

我猜,看到这里肯定有人想,喝一点茶和咖啡提神醒脑总可以吧?

酒中的乙醇进入人体后,会刺激神经系统兴奋,使心跳加快、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茶叶中的茶碱和咖啡中的咖啡因同样有此作用。

醉酒后用茶或咖啡解酒,等于再刺激神经系统一回,对本就负重的心脏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⑤ 用醋解酒百害而无一利

乙醇在肝脏内辅酶的作用下最终转化为乙酸,醋的主要成分也是乙酸。酒后喝醋,人体内用于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负反馈,会给大脑传递减慢乙醇转化为乙酸的信号。

醋还会促进胃酸和胰液的分泌,加上酒精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有诱发十二指肠溃疡和胰腺炎的可能。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再多的解酒方法也弥补不了酒精对人体的伤害,希望大家摒弃「感情深,一口闷」的酒桌陋习,做到理性饮酒!

— 参考文献 —

[1] 张幼芳. 乙醇脱氢酶在酒精代谢中的作用[J].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3(05): 391-393.

[2] 韩桂玲, 杨海英. 酒精的代谢与饮酒对人体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下半月, 2012.

[3] 杨玲, 王伟珺. 只要摄入酒精 就不是安全的[J]. 江苏卫生保健, 2018, 251(12): 51.

[4] 杨存放. 蜂蜜水最解酒[J]. 大家 健康 , 2013, 12(343): 27-27.

[5] 丁锦鹏. 浓茶解酒伤心伤肾[J]. 健康 天地, 2009.

因为男性的盆骨与女性的盆骨位置不一样,形状也不同,女性盆骨的倾斜程度比男性要大,这就导致了女性的重心要靠后,所以女人面朝上,男人面朝下。

这个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他们其实差别并不大。不同的情况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主要就是看重心在哪里,还有要考虑非常多的要素。

中国法医学杂志参考文献

人会撒谎,但证据不会。

——《法证先锋4》

几乎每个案件都会有通过生物信息学来破解身源之谜的经典桥段,毕竟自1985年英国遗传学家Alec Jeffreys首次报道DNA指纹技术以来,法医DNA检验技术已经在众多刑事、民事案件及一些重大事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一门让无声物证“开口说话”的艺术。

现如今,在法医工作中,基因组学、表观组学、转录组学和其他相关分析方法共同致力于解决“基因组”、“信息结构”和“复杂性”三个关键科学问题。

01 基因组学

开发可供法医学应用的多态性位点一直都是法医遗传学研究的热点和基础问题。目前法医学常用位点主要是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DNA遗传标记,比较常见的有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s)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等。

STR基于个体特异性高、多态信息含量高、共显性遗传等特点,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法庭科学中的个体识别与亲权鉴定中,是法医学中最常见的遗传标记;而SNP大都是二等位基因,易于分型,适合PCR扩增以及用来分析降解DNA和混合样本,但单个SNP的信息含量其实很少,需要大量的SNP位点信息堆叠才具有参考和区分价值。

02 表观组学

表观遗传学是指DNA序列没有发生变化,而基因表达发生变化,表观遗传中研究最多的是DNA甲基化。DNA甲基化在法医学亲缘关系鉴定、年龄推断、同卵双生子的鉴别以及组织来源鉴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DNA甲基化数据库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目前比较常见的DNA甲基化数据库主要有:NCBI Epigenomics、MethDB、MethBank等。

03 转录组学

RNA是DNA的转录产物,与遗传信息的表达和调控有关。在法医学研究中,主要是通过芯片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mRNA和miRNA的差异表达来进行体液斑和种属特异性鉴定以及死亡时间推断等方面的研究。

04 其他相关分析方法

随着生物信息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微生物以及动植物等非人源物证在法医学的研究中显得日益重要,与之相关的生物信息分析方法也不断得到发展,通过对尸体周围的微生物的群体特征,群体水平的新陈代谢重组情况以及土壤的生化水平等进行分析,发现微生物在死亡时间以及死亡地点的判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让无声物证“开口说话”的艺术仍在书写,实验室里的每一件物证,每一瓶试剂,每一个样本,每一份报告,都在诉说着法医事业的发展历程,他们没有影视剧里神秘的面纱,却依然脚踏实地而铿锵有力地执行着“人会撒谎,但证据不会”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赵晶, 唐晖, 严江伟. 生物信息学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与展望[J].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8,033(001):43-46.

中国医学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国医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引用习惯对中文期刊零被引率的影响分析——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0年载文为例.《科技与出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年6期.孔朝霞.陈璐.[2].《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10年发表中国医学科研论文分析与思考.《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年5期.李晶.[4].应当慎重对待零被引论文.《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年3期.孔朝霞.陈璐.[7].互联网+医学教育开启“人卫开放大学”之门中国医学数字教材与慕课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出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年16期.王运平.[8].中国医学、法医学与解剖学关系之探析.《医学与哲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23期.陈琦.[9].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灾害救援分会在京成立.《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年9期.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员部.[10].中国医学中的信息、系统和复杂性思想.《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年4期.邬焜.二、中国医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基于LibQUAL+®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被引次数:1作者:周琴.情报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医学科学院2013(学位年度)[2].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对策研究.作者:魏民.情报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2010(学位年度)[3].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分卷方剂学数据库建立的研究.作者:陈桂卿.中西医结合基础内蒙古民族大学2012(学位年度)[4].近代日本汉洋医学之争探析——兼论日本岛国文化的特点.作者:邹小凤.世界历史四川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5].德贞与中国医学早期现代化.被引次数:2作者:高晞.专门史复旦大学2008(学位年度)[6].中国医学作者撰写的英文研究性论文前言部分的体裁分析.被引次数:4作者:梁少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第四军医大学2005(学位年度)[7].《中国医学文化史·中医观念中的人文世界》英译实践及译后总结.作者:楼佳伊.英语笔译浙江师范大学2015(学位年度)[8].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干细胞移植中心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被引次数:1作者:宋阿霞.内科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医学科学院2010(学位年度)[9].五行学说与《黄帝内经》——论五行学说是怎样与古代中国医学合流的.被引次数:2作者:罗曼.中国哲学上海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10].当代中国医学 精神的模式构建及其实践意义.作者:许启彬. 学东南大学2008(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国医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Scientometrics:AnInternationalJournalforAllQuantitativeAspectsoftheScienceofSciencePolic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2]Adynamicmultiplereactionmonitoringmethodforthemultiplecomponentsquantificationofcomplex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reparations:.《Journalofchromatography,A:Includingelectrophoresisandotherseparationmethod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3]Identificationofrawcuscutaesemenanditsprocessedproductsby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diodearraydetection/.《Journalofliquidchromatographyandrelatedtechnologie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4]Quickdetec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tractylodisMacrocephalaeRhizoma'《LaserPhysics:AnInternationalJournaldevotedtoTheoreticalandExperimentalLaserResearchandAppli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5].《TrAC:TrendsinAnalyticalChemistr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6]《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rmophysic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7].《Journalofthermalanalysisandcalorimetr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8]Determinationofxanthatinbyultra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coupledwithtriplequadrupolemassspectrometry:《Journalofchromatograph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9]Acombinationofpharmacophoremodeling,.《Biomedicalmaterialsandengineering》,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10]《Journalofappliedstatistic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四、中国医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中国医学大成》研究.曹丽娟,2011中国庆阳2011歧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2]《中国医学文摘中医》2011年度摘录基金文章统计.魏民.王梓宁.李琳.庞玉萍,201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2011年学术年会[3]曹炳章与《中国医学大成》.曹丽娟,2010“医家传记研究的继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4]中文医学影像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以《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为例.杜艳霞.史晓娟.孙超.赵娜,2015第十三届(2015)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5]从文献计量角度聚焦中国医学科技发展现状——中国医学科技国际论文计量分析.王敏.张玢.李海存.刘晓婷.许培扬,2009第九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6]曹炳章与《中国医学大成》.曹丽娟,2010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第十三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7]《中图法》四版“中国医学”类目设置质疑.任书俊,2009安徽省高校图工委文献信息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8]中

#什么东西解酒最快#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喝高」,眼看着年节将至,大大小小的聚会应接不暇,免不了要喝酒助兴。

虽说「小酌怡情,大喝伤身」,但是气氛到了,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间,就成了李白的诗中描述的画面:「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然后……

醉了。

一、什么是醉酒?

酒精摄入过量,中毒了。

也就是说酒精的代谢跟不上吸收的速度,较多的乙醇(酒精的学名)经血液循环进入大脑内,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这就导致醉酒的人出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行为,比如:酒后吐真言、酒后大哭……反正脑子已经失去了理智,做出什么都有可能。

有意思的是,醉酒还分等级:

轻度醉酒者:话多、易怒、面色潮红、眼部充血、心率加快、头昏、头痛等。

中度醉酒者:有些表现与轻度醉酒者类似,除此之外,还会出现步态不稳、动作笨拙、言语含糊、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

重度醉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表现为昏睡、面色苍白、低体温、低血糖、低血压、呼吸缓慢等。

二、如何缓解醉酒?

我们先来明确一个前提: 只要摄入一点酒精,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宿醉,可以采取这些方法来缓解不适:

一杯蜂蜜水:蜂蜜富含果糖,果糖能促进体内乙醇的分解,减少毒性最大的中间产物乙醛的停留时间,其实头疼就是乙醛在作祟。

且果糖吸收代谢迅速,可及时改善因胰岛素大量分泌导致的酒精性低血糖。

吃点水果蔬菜:果蔬中含有的多元酚、有机酸、维生素等物质,使乙醇脱氢酶和乙酸脱氢酶的活性大大提高,从而加快乙醇的代谢。

建议选择西瓜、葡萄、橘子、桃子、番茄等果蔬鲜榨汁。

一碗粥或米汤:谷物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在人体内通过构成肝脏内辅酶促进乙醇的代谢。

加入白糖,效果更佳。

三、靠这些方法解酒,真的没用

① 喝酒前吃点东西不能护胃

在上一辈人口中经常能听到这句话:“喝酒前吃点东西能护胃。”其实这句话是错的。

乙醇是一种水溶性醇,可快速通过细胞膜,被胃肠系统吸收,主要是胃(70%)和十二指肠(25%)。当胃中无内容物时,血液中乙醇的浓度在饮酒后30~90分钟达到峰值。

喝酒前吃点东西,能一定程度上减慢酒精的吸收速度,但不能减少酒精的吸收,也不能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② 胃粘膜保护剂没啥太大用

相比于酒精对全身的伤害,胃黏膜刺激显得微不足道。

而且,胃粘膜保护剂通常被当做预防用药,容易给人一种「百酒不侵」的错觉,更加肆无忌惮地酗酒了。

③ 保肝药如同亡羊补牢

保肝药的特点是促进受损的肝细胞再生,也就是治疗已经发生的肝损伤,并不能事先给肝脏添加一层「防护罩」,保护其免受酒精的损伤。

④ 喝茶和咖啡还不如喝水

茶和咖啡是天然的利尿剂,所以很多人习惯酒后来上一杯。但是乙醇由肾和肺排出的量至多占总量的10%,剩下的90%由肝脏代谢、分解。

如果你想通过这种促排尿的方式解酒,多喝水也是可以做到的,尽管两者的作用都十分有限。

我猜,看到这里肯定有人想,喝一点茶和咖啡提神醒脑总可以吧?

酒中的乙醇进入人体后,会刺激神经系统兴奋,使心跳加快、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茶叶中的茶碱和咖啡中的咖啡因同样有此作用。

醉酒后用茶或咖啡解酒,等于再刺激神经系统一回,对本就负重的心脏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⑤ 用醋解酒百害而无一利

乙醇在肝脏内辅酶的作用下最终转化为乙酸,醋的主要成分也是乙酸。酒后喝醋,人体内用于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负反馈,会给大脑传递减慢乙醇转化为乙酸的信号。

醋还会促进胃酸和胰液的分泌,加上酒精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有诱发十二指肠溃疡和胰腺炎的可能。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再多的解酒方法也弥补不了酒精对人体的伤害,希望大家摒弃「感情深,一口闷」的酒桌陋习,做到理性饮酒!

— 参考文献 —

[1] 张幼芳. 乙醇脱氢酶在酒精代谢中的作用[J].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3(05): 391-393.

[2] 韩桂玲, 杨海英. 酒精的代谢与饮酒对人体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下半月, 2012.

[3] 杨玲, 王伟珺. 只要摄入酒精 就不是安全的[J]. 江苏卫生保健, 2018, 251(12): 51.

[4] 杨存放. 蜂蜜水最解酒[J]. 大家 健康 , 2013, 12(343): 27-27.

[5] 丁锦鹏. 浓茶解酒伤心伤肾[J]. 健康 天地, 2009.

法医学杂志是核心么

法学期刊,肯定要提它的影响因子,这是sci最重要的部分,影响因子越大,说明该期刊越强。刊名 影响因子 1 中国法学【CLSCI来源期刊】 2 法学研究【CLSCI来源期刊】 3 中外法学【CLSCI来源期刊】 4 清华法学【CLSCI来源期刊】 5 法商研究【CLSCI来源期刊】 6 法学家【CLSCI来源期刊】 7 法学【CLSCI来源期刊】 8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CLSCI来源期刊】 9 当代法学 10 政法论坛【CLSCI来源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比如:

1.中国法学 2.法学研究 3.法学 4.法学评论 5.中外法学 6.现代法学

7.法商研究 8.法律科学 9. 法学家 10. 政法论坛 11.人民检察 12. 河北法学

13.法制与社会发展 14.政治与法律 15.环境法律评论 16.比较法研究 17.法学杂志

18.当代法学 19.人民司法 20.法律适用 21.法学论坛

以上是2004年公布的法学核心期刊目录,

1.中国法学2.法学研究3.法学4.法学评论5.中外法学6.现代法学7.法商研究8.法律科学9.法学家10.政法论坛11.人民检察12.河北法学13.法制与社会发展14.政治与法律15.环境法律评论16.比较法研究17.法学杂志18.当代法学19.人民司法20.法律适用21.法学论坛以上是2004年公布的法学核心期刊目录。此外,在综合类核心期刊上也经常刊登高水平的法学论文。以下是综合类核心期刊:1.中国社会科学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社会科学战线4.学术月刊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6.天津社会科学7.学术研究8.江海学刊9.江汉论坛10.江苏社会科学1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2.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3.文史哲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5.浙江学刊16.浙江社会科学17.社会科学研究18.求是学刊19.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社会科学辑刊2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2.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3.中州学刊2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5.人文杂志26.求索27.思想战线28.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9.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30.国外社会科学31.南京社会科学32.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4.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5.齐鲁学刊36.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37.学海38.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39.江西社会科学40.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1.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2.河北学刊43.学术界44.东岳论丛45.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46.东南学术4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49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50.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2.北京社会科学53.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4.学术论坛55.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56.广东社会科学57.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8.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9.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60.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1.山东社会科学62.探索63.学术交流64.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65.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6.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7.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8.北方论丛69.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0.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1.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4.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5.宁夏社会科学76.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7.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8.云南社会科学79.长白学刊8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2.江淮论坛8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4.河南社会科学85.内蒙古社会科学86.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87.甘肃社会科学88.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9.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0.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1.晋阳学刊92.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4.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5.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6.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7.贵州社会科学98.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9.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这些刊物可以直接从邮局订阅,也可以到图书馆查看。2.

法医与法医学杂志

看中。1、论文一旦刊出,作者要承担文章内容及其影响的责任。有多个署名作者的文稿,第一作者是直接责任者;如果第一作者不具备承担文责的资历或能力,应将其指导教师或课题负责人列为通讯作者,并承担相应的责任。2、中国法医学杂志主要发表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物分析、法医临床学、法医精神病学等及其相关学科的新进展、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成就。

中国法医学、中国司法鉴定、中国法庭科学

很明显不是一个杂志。是两个。各有各的刊号。

《法医学杂志》

第一条:为了加强司法部部机关及直属单位期刊管理工作,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期刊管理暂行规定》,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部机关及直属单位主办的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第三条:凡部机关及直属单位创办正式期刊,应向部宣传司提出书面申请,并写明期刊的名称、刊期、开本、篇幅、发行范围等主要事项,经宣传司审核并报部同意后,报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第四条:已经批准登记的期刊改变刊名、主办单位、文种,应按创办期刊的程序向部宣传司重新申报,经宣传司审核并报部同意后,报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其它项目的变动,由部宣传司审批。第五条:期刊需要出版增刊的,应向部宣传司提出书面申请,内容包括:拟出增刊的文章编目(需注明发表日期)、增刊总字数、印数、印张、定价、出版日期、印刷单位等事项,经宣传司审核并报部同意后,报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第六条:部机关及直属单位出版与本系统、本行业业务有关的专业“年鉴”,可以作为期刊申报,申报程序同创办期刊程序相同。第七条:部机关及直属单位创办非正式期刊,由部宣传司审批,报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备案。非正式期刊改变刊名、主办单位、文种,应按非正式期刊创办程序办理。第八条:部宣传司负责统一核发部机关及直属单位期刊记者证,并负责向国家新闻出版署统一备案。各期刊需要领取记者证的,应向宣传司提出申请,并填写《领取记者证人员情况表》和《期刊社领取记者证登记表》。丢失记者证的,可以在登报声明之日起半年后予以补发;持记者证人员脱离采编岗位的,应退交记者证。第九条:部机关及直属单位主办的期刊,只能由经登记的主办单位办,不得以任何形式同其他单位搞协作、合作或委托出刊。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期刊承包给个人或集体。严禁出卖、转卖、出租、出借、转让“期刊登记证”。第十条:部宣传司负责部机关及直属单位期刊的年度核验工作。第十一条:各期刊出版后应及时向部宣传司送缴样本(三本)。第十二条:部机关及直属单位期刊定期向部宣传司报告以下情况:1、每半年报送一次期刊宣传报道情况(6月25日、12月25日);2、每年12月25日报送正式期刊发行总数、非正式期刊的总数,以及期发行量、次年首期征订数、本年度与次年同期增减率等情况;3、每年度核验工作结束后5日内,报送期刊变更情况:包括期刊名称、主编、副主编、刊期、开本、定价、页码、发行范围、文种、刊社地址、电话、邮政编码等。第十三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附部机关及直属单位现有正式期刊及非正式期刊名录一、正式期刊:《司法行政》杂志部办公厅主办《人民调解》杂志部基层司主办《法律与生活》杂志法律出版社主办《中国律师》杂志全国律师协会主办《函授通讯》杂志全国律师函授中心主办《犯罪与改造研究》杂志预防犯罪与改造研究所主办《法医学杂志》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上海)《政法论坛》杂志中国政法大学主办《行政法学研究》杂志中国政法大学主办《比较法研究》杂志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现代法学》杂志西南政法学院主办《法学》杂志华东政法学院主办《法律科学》杂志西北政法学院主办《中南政法学院学报》中南政法学院主办《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主办《劳改劳教理论研究》杂志中央劳改劳教管理干部学院主办二、非正式期刊:《司法业务文选》部法规司主办《新生报通讯》部劳改局主办《函授教学》中国政法大学主办《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研究生法学》中国政法大学主办《政法图书馆》中国政法大学主办《政法高等教育》中国政法大学主办

(1)《法医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法医学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法医学学术刊物(双月刊)。(2)本刊诚征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物化学等学科未发表过的论文、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学术争鸣、综述、研究简报、经验交流、医疗纠纷、案例报道、讲座和名词解释等有关各类稿件。对于国家级攻关项目、重点科研项目以及重大科研基金资助课题形成的论文尤其欢迎,一经录用,将优先发表。(3)本刊接受电子邮件投稿。发送稿件时请在主题中注明“投稿”字样。电子邮件投稿后不必再寄打印稿。编辑部收稿后,即回复并告知文章编号,作者查询稿件时请报编号。为方便联系,投稿时请留联系电话,如第一作者联系不方便,请自行指定1名通信作者,告知其详细联系方式。(4)新投稿件需附单位审核证明信,可以扫描后同稿件同时发送给编辑部。证明信内容包括:①第一作者身份;②基金项目;③无一稿两投、不涉及泄密、署名争议;④内容无政治性错误;⑤内容真实性由审核单位和作者自负。(5)请勿一稿两投。如发现同稿件在不同的公开发行刊物上刊出,本编辑部二年内不受理该作者的稿件,并向其所在单位及相关期刊进行通报。本编辑部收到稿件后一般3个月内会将采用、退修或退稿意见通知第一作者。只有接到本刊退稿通知后作者方可将稿件自行处理。如投稿3个月后未收到本刊任何通知者,请来函来电向本刊编辑部查询。期间作者如地址搬迁、联系方式改变请及时通知本编辑部。(6)来稿一经接受,作者需签署著作使用授权书,并对稿件清样进行核对和签字,然后尽快寄回编辑部。依照我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凡涉及对原意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作者如不希望删改,请声明。(7)本刊已加入国内外多种大型数据库系统。凡被本刊录用的稿件,将由本刊统一纳入各信息服务系统。如作者不同意将自己的稿件纳入各数据库,请在投稿时书面声明。(8)本刊对确定刊用的稿件将依所占版面与插图数量收取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适量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经刊载后酌付稿酬(含光盘版和各网络数据库版稿酬),另赠当期杂志1~2 册。2 撰 稿稿件格式:本刊采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数据评价规范》(CAJ-CD规范)格式。论著稿件内容和顺序排列:基金项目,作者简介,中文题名、作者名、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英文题名、作者名(中国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 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论文、案例分析、技术与应用、学术争鸣、综述等正文一般不超过10 000字(包括图表及参考文献)。研究简报、经验介绍、案例报道等一般不超过4 000字。 基金项目(Foundation item)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以“基金项目:”作为标志,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著录,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例: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4BA523B) 第一作者简介 (Biography)本刊论文、案例分析、技术与应用、综述等文章要求列出第一作者简介,其中包括作者的基本信息(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出生地)、简历信息(职称、学位、简历、研究方向等)和联系信息(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三部分,其中基本信息是必需的(民族为汉族可省略)。简介前加“作者简介:”作为标志。例:作者简介:乌兰娜(1968-),女(蒙古族),内蒙古达拉特旗人。副教授,博士,1994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研修,主要从事蒙古学研究。Tel:, E-mail: 。如需标明通讯作者的,可在“作者简介:”项后加“通讯作者:”项,并将主要信息列出。题名(Title)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要旨,避免使用“…的研究”,“…的探讨”等没有实质意义的词语,不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缩写字符和代号等,一般不用副题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外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英文题名的首字母及各个实词的首字母应大写。 作者(Author)及其工作单位(Organization)作者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顺序排列,作者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单位(包括同一单位不同科室)作者姓名右上角加注相应单位(或科室)的阿拉伯序号。换行后在圆括号内列出作者单位全称及所属科室全称,单位名和科室名后排列所在省份、城市及邮政编码,作者单位间用分号“;”隔开。例:张召晖1,常云峰1,2,周晓蓉1,3,邓振华1(1.四川大学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法医病理教研室,四川 成都 610041; 2.中南大学 基础医学院法医系,湖南 长沙 410013; 3.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上海 200063)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连写;“双姓”(包括 “夫姓+父姓”、“父姓+母姓”)中加连字符。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名字不缩写。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用逗号隔开。如:ZHANG Ying (张颖),WANG Xi-lian (王锡联), ZHUGE Hua (诸葛华),FAN-XU Li-tai(范徐丽泰)。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英文文章和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工作单位还应在省市名及邮编之后加列国名,其间以逗号分隔。例:(Institute of Nuclear Energy Techn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摘要(Abstract)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中文摘要编写应执行GB 6447规定,报道性文摘(论文、案例分析、技术与应用等要求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以300~400字为宜。指示性文摘(学术争鸣、综述等要求)以200~300字为宜。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研究简报、经验介绍、案例报道等B类文章不需要摘要。英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主要信息应与中文摘要保持一致,注意使用符合语法的英文,尽量使用第三人称的被动语态,方法和结果部分用过去时态,结论部分用当前时态。中文摘要前加 “摘要:” 作为标志,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为标志。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数目一般为3~8个,关键词标引应从医学主题词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中选用规范词,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词如确有必要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在主题词后。关键词中缩写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SCI”应标引为“脊髓损伤”。各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中文关键词前应冠以“关键词:”,英文关键词前冠以“Key words:”作为标志。例:关键词:法医人类学;放射学;身高;颈椎;线性模型Key words: forensic anthropology; radiology; body height; cervical vertebrae; linear 正文 医学名词和缩写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 (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非公知公用的缩写第一次在摘要和正文中出现时应以以下方式描述:中文全称(英文全称,缩写)。 标题研究类文章一般分为“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4个部分;个案报道一般分为“案例”和“讨论”两部分。各部分以下层次的标题应简短明确。标题要有标题名。采用四级标题,顶格排序,引言不排序。一级标题用1,2,…,排序;二级标题用,,…,排序;三级标题用,,…,排序;四级标题用, …,排序。其后用(1),(2)…,可无标题名,连续表述。 图文中插图应具有自明性,要有图序和图题。显微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线图和点图作图要规范,实验点要简明、准确、大小适宜、线条均匀、图中文字、符号、坐标的标值及标值线必须清晰。标目采用国家规范的物理量,物理量要列出名称、符号和单位符号。图的内容切忌与表格和文字内容重复。 表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题和表中文字尽量使用中文,可按本刊规定使用符号和缩写。三线表具备要素表序、表题、表身、表注(必要时)。全文有1个表,表序写作“表1”。表内栏目为物理量时,应列出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和单位,例:时间 t/min;浓度 cB/(mol·L-1)。表中的单位等内容一致时,可将其用圆括号标注在表题下方表的右上端,例:(n=8,x±s)。表中数据小数点对齐或加减号对齐。表注置表下方,采用1),2)…形式,不用*、#、△、★等符号。 数学、物理、化学式应编排序号,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的最右边。圆括号形式。较长的式子在运算符号(+,-,×,÷, >,<,=)处转行,关系符号留在行末。不能在∑,∏,∫,dx/dt等这类符号后转行。 执行专项标准中注意的问题 标点符号执行 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注意不可出现冒号套冒号的情况,如:“病理诊断:脑:淤血、水肿;肺…”。不可将冒号(:)与比号(∶)混用。正确使用连接号,例:CAJ-CD;1 000~1 500 kg,1998—2006年。数字用法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和GB 8170-87 《数值修约规则》。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间,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修辞语句、概数的临近数字、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含月日表示时间和节日的词组、无统计意义的用汉字。数字的小数点前后,每3位一组,组间空1/4汉字空。参数和偏差范围的正确表示举例如下:(1)数值范围 5~10,3×103~8×103;(2)百分数范围 20%~30%,(30±5)%;(3)具有相同单位的量值范围 ~;(4)偏差范围 (25±1)℃;(5)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 3 cm×4 cm×5 cm。 统计学符号执行GB/T ~ 《统计学术语》。常用相应术语及符号示例:样本量 n; 样本观测值 x,y; 样本均值 x;样本相关系数 r; 样本复相关系数R;样本标准差 s;样本方差 S2; t检验 t; F检验 F; χ2分布 χ2; 自由度 v; 概率 P。 量和单位执行国家标准GB3100-1993,GB3101-1993,GB3102(1~13)-1993《量和单位》的规定,正确使用量和单位的名称与符号。量符号以斜体字母表示(pH用正体除外),单位符号一律以正体字母表示。例:血压计量单位为 kPa;时间单位为 s、min、h、d;质量单位为 kg;重量单位为 N; 分子质量单位 为 u;旋转速度正确的表示为:“离心半径10 cm,1 000 r/min,离心5 min”或“1 000×g离心10 min”; B的浓度 cB单位为mol/L、mmol/L等。质量浓度ρ单位为kg/L,g/L、mg/L等。参考文献按照GB/T《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著者为1~3位时全部写出,人名中间加逗号,3位以上时只列出前3位,后加“等”或“et al.”。中文期刊用全名,西文按《医学文献索引》(Index Medicus)格式缩写。参考文献标注法(1)本刊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注方法采用顺序编码制, 即按文章正文部分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 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根据情况可按下述3 种格式之一标注。薛社普,等[1]指出棉酚从体内排泄缓慢。棉酚对人类的抗生育效果达99%[1-2,4]。cAMP 含量测定方法见文献[1]。(2)图中引用参考文献,按其在全文中出现的次序编号,标注写在图的说明和注释中,图中不应出现引文标注。(3)表中引用参考文献,按其在全文中出现的次序编号,在表注中依次标注; 若必须在表中标注,可采用另列一栏并将引文序码置于方括号中,以避免与表中其他数字相混淆。 文后参考文献类型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参考工具-K,其他-Z。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及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以双字母作为标志: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并以[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志。例: [M/CD]—光盘图书;[DB/MT]—磁带数据库;[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DB/OL]—网上数据库;[EB/OL]—网上电子公告。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做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是的。医学与法学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家级医学期刊,并不是核心期刊,医学与法学主要征稿对象为医疗机构,公、检、法、司机关,律师、仲裁,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执法机关,医学、法学院校的师生,是将医学及法学相互结合起来的刊物,主要介绍医辽纠纷等医学与法学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家级医学期刊,并不是核心期刊,医学与法学主要征稿对象为医疗机构,公、检、法、司机关,律师、仲裁,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执法机关,医学、法学院校的师生,是将医学及法学相互结合起来的刊物,主要介绍医辽纠纷等相关内容,下面小编推荐几本医学法学方向的核心期刊。法医学《法医学杂志》属于统计源核心期刊,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中国法医学杂志》(CN11-1721/R)1986年创刊,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办单位:中国法医学会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荣获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08)。《中国法医学杂志》是国内法医科学技术领域国家级国内外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性期刊(双月刊)。率先报道国内法医学科各领域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成果。《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88年,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医学系列刊物之一,为医学科研管理专业的高级学术刊物。《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主要内容以宣传党的科技方针政策和反映我国医学科研管理学科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以全国卫生行政、高等医学院校、医院、卫生防疫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的领导,科研管理干部和参与医学科研管理活动的其他学科专家、学者科学研究人员和科技开发人员为主要对象。

  • 索引序列
  • 参考文献是法医学杂志
  • 中国法医学杂志参考文献
  • 法医学杂志是核心么
  • 法医与法医学杂志
  • 《法医学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