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论文范文一篇,带例题,结构格式要求有摘要、关键词、问题背景、建模过程、模型解释、小结、参考文献点一下就可以进去了,希望你早日完成论文。祝你顺利资料什么的都有,论文相关的。加油!
数模相当纠结啊
大学招生人数的多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非线性过程,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仅呈现出非平稳动态随机变化特性,而且各因素间的关系也比较难以确定,因此用简单的线性函数来进行确定性描述结果一般不会太理想。本论文根据兰州交通大学1999-2014年招生人数的相关数据,采用了时间序列分析法确立了招生人数的分析模型,对兰州交通大学未来的招生人数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时间序列是指同一种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相继观察值排列而成的一组数字序列。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是通过时间序列的历史数据揭示现象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将这种规律延伸到未来,从而对该现象的未来做出预测。首先,本论文对兰州交通大学1999-2014年的招生人数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利用SPSS软件画出了序列的时序图,从时序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从1999-2014年,兰州交通大学的招生人数呈现先快速增长后又趋于稳定的趋势,说明该序列不是一个平稳的时间序列。其次,我们又进行了纯随机性检验,从其序列的自相关图和偏自相关图可以看出该序列不是一个白噪声序列。对于招生人数序列的非确定性分析,我们根据序列的非平稳性进行了2阶差分,2阶差分后的时序图显示其差分后的序列在均值附近比较稳定地波动。又通过SS画出二阶差分后的自相关图和偏自相关图,自相关图显示出5阶截尾的性质,而偏自相关图显示出显著的不截尾性质所以本论文建立了ARIMA(0,2,5)模型,并利用SAS对未来10年兰州交通大学的招生人数作出了预测,发现未来10年兰州交通大学的招生人数趋于稳定,波动不大
数学建模内容摘要:数学作为现代科学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要了解什么是数学模型和数学建模,了解数学建模一般方法及步骤。关键词:数学模型、数学建模、实际问题伴随着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数学建模也显得尤为重要。数学建模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学建模更是在人类的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数学建模也更好的为人类服务。一、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对于现实世界的一个特定对象,一个特定目的,根据特有的内在规律,做出一些必要的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一个数学结构.简单地说:就是系统的某种特征的本质的数学表达式(或是用数学术语对部分现实世界的描述),即用数学式子(如函数,图形,代数方程,微分方程,积分方程,差分方程等)来描述(表述,模拟)所研究的客观对象或系统在某一方面的存在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生物,医学,社会,经济……,各学科,各行业都涌现现出大量的实际课题,急待人们去研究,去解决.但是,社会对数学的需求并不只是需要数学家和专门从事数学研究的人才,而更大量的是需要在各部门中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善于运用数学知识及数学的思维方法来解决他们每天面临的大量的实际问题,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们不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而寻找实际问题(就像在学校里做数学应用题),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需要用到数学.而且不止是要用到数学,很可能还要用到别的学科,领域的知识,要用到工作经验和常识.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要真正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几乎都离不开计算机.可以这样说,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完全纯粹的只用现成的数学知识就能解决的问题几乎是没有的.你所能遇到的都是数学和其他东西混杂在一起的问题,不是"干净的"数学,而是"脏"的数学.其中的数学奥妙不是明摆在那里等着你去解决,而是暗藏在深处等着你去发现.也就是说,你要对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可以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的关系或规律,把这个实际问题化成一个数学问题,这就称为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具有下列特征:数学模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高度的抽象性.通过数学模型能够将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从而可以突破实际系统的约束,运用已有的数学研究成果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研究.数学模型的另一个特征是经济性.用数学模型研究不需要过多的专用设备和工具,可以节省大量的设备运行和维护费用,用数学模型可以大大加快研究工作的进度,缩短研究周期,特别是在电子计算机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这个优越性就更为突出.但是,数学模型具有局限性,在简化和抽象过程中必然造成某些失真.所谓"模型就是模型"(而不是原型),即是指该性质.二、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是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实践.即通过抽象,简化,假设,引进变量等处理过程后,将实际问题用数学方式表达,建立起数学模型,然后运用先进的数学方法及计算机技术进行求解.简而言之,建立数学模型的这个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模型是客观实体有关属性的模拟.陈列在橱窗中的飞机模型外形应当象真正的飞机,至于它是否真的能飞则无关紧要;然而参加航模比赛的飞机模型则全然不同,如果飞行性能不佳,外形再象飞机,也不能算是一个好的模型.模型不一定是对实体的一种仿照,也可以是对实体的某些基本属性的抽象,例如,一张地质图并不需要用实物来模拟,它可以用抽象的符号,文字和数字来反映出该地区的地质结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模拟,是用数学符号,数学式子,程序,图形等对实际课题本质属性的抽象而又简洁的刻划,它或能解释某些客观现象,或能预测未来的发展规律,或能为控制某一现象的发展提供某种意义下的最优策略或较好策略.数学模型一般并非现实问题的直接翻版,它的建立常常既需要人们对现实问题深入细微的观察和分析,又需要人们灵活巧妙地利用各种数学知识.这种应用知识从实际课题中抽象,提炼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实际问题中有许多因素,在建立数学模型时你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它们毫无遗漏地全部加以考虑,只能考虑其中的最主要的因素,舍弃其中的次要因素.数学模型建立起来了,实际问题化成了数学问题,就可以用数学工具,数学方法去解答这个实际问题.如果有现成的数学工具当然好.如果没有现成的数学工具,就促使数学家们寻找和发展出新的数学工具去解决它,这又推动了数学本身的发展.例如,开普勒由行星运行的观测数据总结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试图用自己发现的力学定律去解释它,但当时已有的数学工具是不够用的,这促使了微积分的发明.求解数学模型,除了用到数学推理以外,通常还要处理大量数据,进行大量计算,这在电子计算机发明之前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很多数学模型,尽管从数学理论上解决了,但由于计算量太大而没法得到有用的结果,还是只有束之高阁.而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迅速发展,给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打开了广阔的道路.而在现在,要真正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离了计算机几乎是不行的.数学模型建立起来了,也用数学方法或数值方法求出了解答,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 不是.既然数学模型只能近似地反映实际问题中的关系和规律,到底反映得好不好,还需要接受检验,如果数学模型建立得不好,没有正确地描述所给的实际问题,数学解答再正确也是没有用的.因此,在得出数学解答之后还要让所得的结论接受实际的检验,看它是否合理,是否可行,等等.如果不符合实际,还应设法找出原因,修改原来的模型,重新求解和检验,直到比较合理可行,才能算是得到了一个解答,可以先付诸实施.但是,十全十美的答案是没有的,已得到的解答仍有改进的余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者继续研究和改进;或者暂时告一段落,待将来有新的情况和要求后再作改进. 应用数学知识去研究和和解决实际问题,遇到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从这一意义上讲,可以说数学建模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没有一个较好的数学模型就不可能得到较好的研究结果,所以,建立一个较好的数学模型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之一.数学建模将各种知识综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是培养和提高同学们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必备手段之一.三、数学建模的一般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并没有一定的模式,但一个理想的模型应能反映系统的全部重要特征:模型的可靠性和模型的使用性建模的一般方法:1.机理分析 机理分析就是根据对现实对象特性的认识,分析其因果关系,找出反映内部机理的规律,所建立的模型常有明确的物理或现实意义.(1) 比例分析法--建立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2) 代数方法--求解离散问题(离散的数据,符号,图形)的主要方法. (3) 逻辑方法--是数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实际 问题,在决策,对策等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 (4) 常微分方程--解决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关键是建立"瞬时变化率"的表达式. (5) 偏微分方程--解决因变量与两个以上自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2.测试分析方法 测试分析方法就是将研究对象视为一个"黑箱"系统,内部机理无法直接寻求,通过测量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并以此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按照事先确定的准则在某一类模型中选出一个数据拟合得最好的模型. (1) 回归分析法--用于对函数f(x)的一组观测值(xi,fi)i=1,2,…,n,确定函数的表达式,由于处理的是静态的独立数据,故称为数理统计方法.(2) 时序分析法--处理的是动态的相关数据,又称为过程统计方法.(3) 回归分析法--用于对函数f(x)的一组观测值(xi,fi)i=1,2,…,n,确定函数的表达式,由于处理的是静态的独立数据,故称为数理统计方法.(4) 时序分析法--处理的是动态的相关数据,又称为过程统计方法.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即用机理分析方法建立模型的结构,用系统测试方法来确定模型的参数,也是常用的建模方法, 在实际过程中用那一种方法建模主要是根据我们对研究对象的了解程度和建模目的来决定.机理分析法建模的具体步骤大致可见左图.3.仿真和其他方法(1) 计算机仿真(模拟)--实质上是统计估计方法,等效于抽样试验.① 离散系统仿真--有一组状态变量.② 连续系统仿真--有解析表达式或系统结构图.(2) 因子试验法--在系统上作局部试验,再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不断分析修改,求得所需的模型结构.(3) 人工现实法--基于对系统过去行为的了解和对未来希望达到的目标,并考虑到系统有关因素的可能变化,人为地组成一个系统.(参见:齐欢《数学模型方法》,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四、数学模型的分类数学模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分类,下面介绍常用的几种.1.按照模型的应用领域(或所属学科)分:如人口模型,交通模型,环境模型,生态模型,城镇规划模型,水资源模型,再生资源利用模型,污染模型等.范畴更大一些则形成许多边缘学科如生物数学,医学数学,地质数学,数量经济学,数学社会学等.2.按照建立模型的数学方法(或所属数学分支)分:如初等数学模型,几何模型,微分方程模型,图论模型,马氏链模型,规划论模型等.按第一种方法分类的数学模型教科书中,着重于某一专门领域中用不同方法建立模型,而按第二种方法分类的书里,是用属于不同领域的现成的数学模型来解释某种数学技巧的应用.在本书中我们重点放在如何应用读者已具备的基本数学知识在各个不同领域中建模.3.按照模型的表现特性又有几种分法:确定性模型和随机性模型 取决于是否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数学的发展,又有所谓突变性模型和模糊性模型.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取决于是否考虑时间因素引起的变化.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 取决于模型的基本关系,如微分方程是否是线性的.离散模型和连续模型 指模型中的变量(主要是时间变量)取为离散还是连续的.虽然从本质上讲大多数实际问题是随机性的,动态的,非线性的,但是由于确定性,静态,线性模型容易处理,并且往往可以作为初步的近似来解决问题,所以建模时常先考虑确定性,静态,线性模型.连续模型便于利用微积分方法求解,作理论分析,而离散模型便于在计算机上作数值计算,所以用哪种模型要看具体问题而定.在具体的建模过程中将连续模型离散化,或将离散变量视作连续,也是常采用的方法.4.按照建模目的分:有描述模型,分析模型,预报模型,优化模型,决策模型,控制模型等.5.按照对模型结构的了解程度分:有所谓白箱模型,灰箱模型,黑箱模型.这是把研究对象比喻成一只箱子里的机关,要通过建模来揭示它的奥妙.白箱主要包括用力学,热学,电学等一些机理相当清楚的学科描述的现象以及相应的工程技术问题,这方面的模型大多已经基本确定,还需深入研究的主要是优化设计和控制等问题了.灰箱主要指生态,气象,经济,交通等领域中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的现象,在建立和改善模型方面都还不同程度地有许多工作要做.至于黑箱则主要指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中一些机理(数量关系方面)很不清楚的现象.有些工程技术问题虽然主要基于物理,化学原理,但由于因素众多,关系复杂和观测困难等原因也常作为灰箱或黑箱模型处理.当然,白,灰,黑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箱子的"颜色"必然是逐渐由暗变亮的.五、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建模的步骤一般分为下列几步:1.模型准备.首先要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题目的要求,搜集各种必要的信息.2.模型假设.在明确建模目的,掌握必要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料的分析计算,找出起主要作用的因素,经必要的精炼,简化,提出若干符合客观实际的假设,使问题的主要特征凸现出来,忽略问题的次要方面.一般地说,一个实际问题不经过简化假设就很难翻译成数学问题,即使可能,也很难求解.不同的简化假设会得到不同的模型.假设作得不合理或过份简单,会导致模型失败或部分失败,于是应该修改和补充假设;假设作得过分详细,试图把复杂对象的各方面因素都考虑进去,可能使你很难甚至无法继续下一步的工作.通常,作假设的依据,一是出于对问题内在规律的认识,二是来自对数据或现象的分析,也可以是二者的综合.作假设时既要运用与问题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又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洞察力和判断力,善于辨别问题的主次,果断地抓住主要因素,舍弃次要因素,尽量将问题线性化,均匀化.经验在这里也常起重要作用.写出假设时,语言要精确,就象做习题时写出已知条件那样.3.模型构成.根据所作的假设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 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去刻划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结构――即建立数学模型.把问题化为数学问题.要注意尽量采取简单的数学工具,因为简单的数学模型往往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而且也容易使更多的人掌握和使用.4.模型求解.利用已知的数学方法来求解上一步所得到的数学问题,这时往往还要作出进一步的简化或假设.在难以得出解析解时,也应当借助计算机求出数值解.5.模型分析.对模型解答进行数学上的分析,有时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分析变量间的依赖关系或稳定状况,有时是根据所得结果给出数学上的预报,有时则可能要给出数学上的最优决策或控制,不论哪种情况还常常需要进行误差分析,模型对数据的稳定性或灵敏性分析等.6.模型检验.分析所得结果的实际意义,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看是否符合实际,如果结果不够理想,应该修改,补充假设或重新建模,有些模型需要经过几次反复,不断完善.7.模型应用.所建立的模型必须在实际中应用才能产生效益,在应用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应用的方式自然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建模的目的.参考文献:(1)齐欢《数学模型方法》,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2)《数学的实践与认识》,(季刊),中国数学会编辑出版。
一、阅读了解:首先是阅读财务报表。仔细阅读会计报表的各个项目。在阅读时应该注意以下内容:一是金额较大和变动幅度较大的项目,了解其影响;二要了解公司的控股股东的情况以及公司所属子公司的情况,了解控股股东的控股比率、上市公司对控股股东的重要性、控股股东所拥有的其他资产以及控股股东的财务状况等。对于子公司,要了解上市公司持有的股权比率、子公司销售与母公司以及各子公司之间的相关性、子公司销售额和盈利对母公司的贡献度以及各子公司的所得税率和执行优惠税率的阶段。三是还需对关联方之间的各类交易做详细的了解和深入分析。对其中交易量大、交易所产生收益大的交易行为,以及关联交易的定价依据及支付手段予以特别关注。该类关联交易主要包括资产转让、组建合资公司、销售、采购、商标使用以及资金占用等。阅读财务报表时应重点关注以下项目,第一,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的增减关系。如果是对同一单位的同一笔金额由应收账款调整到其他应收款,则表明有操纵利润的可能。第二,应收账款与长期投资的增减关系。如果对一个单位的应收账款减少而产生了对该单位的长期投资增加,且增减金额接近,则表明存在利润操纵的可能。第三,待摊费用与待处理财产损失的数额。如果待摊费用与待处理财产损失数额较大,有可能存在拖延费用列入损益表的问题。第四,借款、其他应收款与财务费用的比较。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绩效的论文
一、引言及理论分析
现代企业价值管理理论认为,作为生产经营实体的企业必须创造价值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所有者与经营者等利益相关方最关心的也就是企业如何通过“价值管理“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绩效水平作为衡量企业价值的直观指标,绩效最大化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所在。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明确各责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协调有关各方的利益,形成激励约束机制,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实现较高的绩效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设计
1、假设
根据前人研究以及理论分析,笔者认为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有很大的影响,内部控制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从而达到促进企业绩效的作用。因此本文假设: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内部控制的质量越高,企业绩效越大。
2、变量选取
被解释变量:研究中上通常选择托宾Q值作为衡量企业市场绩效的指标,托宾Q数值标准化,可操作性强 ,计量误差小,此外TobinQ可直接搜集到,客观性强。Tobin Q=(股市价值+净债务价值)/期末总资产
解释变量:本文以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框架指出的五个内控要素和《基本规范》规定的内控基本因素为依据,结合研究成果,本文共设置了17个指标。主要分为1)控制环境:①A1,独立董事比例。②A2,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③A3,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还是非国有股。④A4,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⑤A5,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⑥A6,高管人员是否持有本公司股份。⑦A7,是否关注员工整体培训。2)风险评估:①A8,年报中是否有风险提示及对策。②A9,八项计提的政策执行度。,3)控制活动:①A10,日常工作中是否有内部控制方面的安排。②A11,是否有绩效评价制度。4)信息与沟通:①A12,独立董事参加会议的情况。②A13,董事会会议次数。③A14,公司是否有投资者关系信息。5)监督:①A15,监事会对年度内有关事项的独立意见。②A16,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类型。③A17,企业是否受到证监会或交易所谴责。
在所选择的评价指标中,根据不同指标对内部控制影响程度的不同赋予其不同的权重。参考林钟高(2008)年关于内部控制指标重要性程度的调查结果,将所选指标分为三个等级,分别赋予5、3、2的指标权重。内部控制指数计算式如下:ICI=(A3+A5+A8+A10+A11+A14+A16)*5+(A1+A2+A12+A13+A17))*3+(A4+A6+A7+A9+A15)*2
控制变量: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除内部控制外,还有很多其它影响因素。为了控制公司其他特征对公司绩效表现的影响,本文选取了资本结构(Stru)即期末总资产、资本规模(Lnasset)即资产负债率和每股收益(EPS)作为控制变量。
三、实证检验
在选取样本时,本文主要采用了在沪、深上市的全部A股中选取了100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剔除了ST公司以及数据不全、信息不完整的样本。本文数据整理和分析借助于Excel和SPSS软件完成。
1、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TobinQ的均值保持在,明显大于 1,说明多数上市公司所获得的绩效是大于其投入资本成本的,即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盈利的。对于内部控制变量ICI极大值与极小值差距也很大,标准差为,波动幅度很大,说明不同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和执行效果参差不齐。
Tobin Q用于衡量上市公司的企业绩效,ICI代表内部控制总评均用于衡量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表明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2、回归分析:为了检验本文的假设,本文估计了模型
通过回归分析可知: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在15%的水平下显著,即说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越高,企业绩效水平越高,控制活动、监督、信息与沟通的有效性也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
资产规模与TobinQ之间的相关系数为,在1%的水平下显著,两者存在负相关关系。,这应该引起上市公司的高度重视,不能为了规模的壮大而盲目扩张规模,;每股收益与TobinQ之间的相关系数为,在20%的水平下显著,此结果不是非常可靠,企业平均每股收益越高,企业盈利能力越强,企业绩效越高;资产结构与TobinQ之间的相关系数为,此结果置信区间在20%之内。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企业上市时间的长短、每股平均收益以资本结构对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有着显著的影响;而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鉴于内部控制施行时间较短,现行效果还不是很显著。
检验的结果可以证明本文的假设为正确的,即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内部控制的质量越高,企业绩效水平越高。
四、结论与建议
随着内部控制理论以及制度的不断完善,其功能也从传统的“财务报告导向”内控,到“价值创造导向”内控框架,内部控制的实施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了实用、可操作的指导建议,成为企业增值的助推器。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设计和运行是必不可少。
为了增强内部控制运行的效率,优化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实现企业的企业绩效最大化,企业可指定提升企业绩效的战略;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工作,积极利用科技发展的前沿成果加强内部控制。(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Z].2010-04-15
[2]Maria Ogneva, . Subramanyam and ,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 and Cost of Equity: Evidence from SOX Section 404Disclosures [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7,82
[3]李万福、林斌、杨德明、孙烨.内控信息披露、企业过度投资与财务危机[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10,4:76~123
[4]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2010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对医药企业的合规之路进行分析论文
近些年来,医药企业一直在大力的倡导“合规”,然而直到2013 年国家对违法的医药企业开据“天价罚单”之后,合规之路的必要性才真正受到医药企业的广泛重视。且不说这个“行合规之路”是迫于国家的压力为了避免损失和风险,还是说企业自身认识的提高,“行合规之路”这股势不可挡的潮流必将会引发医药企业内部的一场巨大变革。
1 论医药企业合规的利弊
医药企业的合规是医药企业经营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医药产业高额利益的驱动,医药行业多年来一直存在违规现象:“带金销售”愈演愈烈,不正当竞争更是屡禁不止。这种医药企业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企业长远发展的现象需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 合规对医药企业而言利大于弊医药企业的合规会给从事医药行业的人员提供一定的保护 ;合规的流程能有效遏制不正当竞争 ;合规的新型销售有效的避免了代金销售触犯法律,在保证了营销人员诚信销售的同时,有效防范了渎职等问题的发生 ;在给企业带来长远利益的同时,也使企业步入良性发展运营的快车道。基于此,合规对医药企业而言利大于弊。医药企业只有合规才能走的更远,营销模式只有转型才能给企业带来更长远的利益。
合规营销是医药企业长远战略调查显示,由于国家的强势宏观调控和来自药监局等的反腐举措,很多“有利可图”的销售模式逐渐萎靡,随之带来的是我国的医药行业的低迷趋势。这一现象充分说明我国现阶段在医药企业不合规且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再继续以前的老套路数显然不合理,只有开展合规营销才是医药企业的长远战略。
医药企业营销模式合规是一项势在必行的举措中国医药已经全面进入一个合规的时代,企业合规是势在必行的举措。在合规时代,医药企业只有站在能让企业持续发展的角度上,全面的衡量合规与违规的成本,才能选择合适的营销策略,将企业推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 浅谈新形势下医药企业的合规策略
想要确保医药企业合规的持续发展,最好的办法是为企业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合规体系,确保企业在操作过程中有“法”可依,有规可循,进而降低企业风险,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对于建立完善的合规体系的具体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从上到下,提高企业的认知首先,高层的态度是决定体系能否得到有效落实的最根本的保障,只有医药企业的高层对医药企业合规之路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会将这套体系从上至下有效推广,继而实现体系的有效推广。其次,注重全体员工的合规意识的提高,让员工明确认识到个人利益与企业合规之间的额利弊关系,对于发展企业合规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结合自身情况,对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任何体系或者政策的建立,都或多或少会存在风险。在广泛开展“企业合规”之前,医药企业需要将企业的战略策划与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企业运行的各个层面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在发现风险之后,可以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之进行改进。
合规政策的流程要发展企业的合规,合规政策必不可少。建立合规政策,可以为企业各个层面如注册层面、研发层面、销售层面、采购层面、费用层面等制定相应的标准。根据木桶原理,从最薄弱的地方入手,逐步将合规政策落实下去。
建立相关的评估体系,确保合规的有效落实在企业内部建立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合规责任部门,跟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建立评估体系。评估专员定期或不定期长效持续的对医药领域行业合规审计,审计内容包括对合规政策遵循的情况监督和运营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发现等,及时发现问题,尽早规避风险,为企业不断改进合规体系,完善自身提供现实依据。
加大信息的披露力度首先,对于行业内存在或可能存在风险的领域进行审核,特别是在涉及经济利益的领域进行重点审核。加大企业内部的管理力度,通过提高对违规操作的惩罚和披露力度,迫使医药企业员工自主进行自我评估,实现自身素质和“自身合规”的有效提高。其次,加大相关的举报奖励机制与惩罚力度,确保对违规行为产生有效震慑。
“查漏补缺”,及时对体系进行相应的革新手段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时开展“合规”落实的有效总结,在吸取经验教育的同时将企业朝着合规的方向不断推进。
3 结束语
要保证医药企业的持续长远发展,医药企业需要权衡合规与违规利弊,懂得审时度势。要顺应国家相关法律对于医改和反腐的强烈要求,以对社会负责,对医院负责,对伤患负责,对企业发展负责的姿态,通过构建新形势下利于企业生存与持续发的新型营销战略和模式,让医药企业行进在发展的合规之路上
其实很简单的你只要将每项财务指标的增减变动原因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说明即可(对比数为上年数及本年发生数),如无明确的理由就随便瞎造,合理就行.
毕业论文中引用的材料和数据,必须正确可靠,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即论据的正确性。具体要求是,所引用的材料必须经过反复证实,材料要公正,要反复核实,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和想当然的推想,保留其客观的真实。
引用数据要真实、准确,通过调查、探访、搜集等多种渠道获得第一手的数据信息,引用材料要有根据,它的出处在哪里,这样才更有说服为。
论文写作的要求 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 (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 (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筛选论文选题相关的资料信息的方法:
1、论文选题。确定主题就是确定研究主题,这是撰写优秀论文的第1步。它确定撰写毕业论文的内容,如何撰写毕业论文以及撰写得是否好。如果正确选择了主题,则论文将很方便,快速且良好;否则,情况将适得其反。
论文选题的原则:(1)选择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2)选择您有能力完成的主题; (3)选择一个小而不是大的主题。
选择主题的方法是: (1)在讲师的指导下确定主题; (2)从收集阅读材料中选题;(3)从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中寻找主题选;(4)从研究和思考中选出主题。
2、收集和选择参考资料。写作论文是对科学技术信息的再处理。是否充分利用现有研究文献和材料将决定主题选择,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的质量。如何收集数据?撰写论文时,应尝试使用两种信息来源:一种是图书馆资料(包括传统的手动。
没有 北大的论文不上网
论文写了木有,有困难可以找我们
依据分析,很容易写。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
学习要靠自己的,小朋友,不要老是想着偷懒,要知道现在不学习,将来会吃亏的,所以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作业,不要偷懒哦
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以下科学小论文欢迎大家参阅!
浅谈“最大公约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我们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的数学课本,讲到了“最大公约数”的问题。这个概念非常重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很广泛。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最大公约数”的概念:
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叫“约数”。我们说,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b≠0***整除,那么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例如:12能被1、2、3、4、6、12这六个数整除,那么12就叫做这六个数的倍数,这六个数就分别叫做12的约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那么,什么是“公约数”呢?我们说,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例如:12的约数是1、2、3、4、6、12;18的约数是1、2、3、6、9、18;那么12和18“公有”的约数1、2、3、6,就叫做12和18的“公约数”。这四个“公约数”中,1最小,6最大,那么1就叫做12和18的“最小公约数”,6就叫做12和18的“最大公约数”。由此可以看出,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就是它们的“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
二、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就是先分别求出每个数的“约数”,然后找出它们的“公约数”,再在“公约数”中找出最大的一个。这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质数”和“合数”。课本上的定义是: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例如:2、3、5、7、11都是“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合数”。例如:4、6、8、9、10、12都是“合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例如:60=6×10=2×3×2×5;28=4×7=2×2×7。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也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像这样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就叫做“分解质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可以用“分解质因数法”和“短除法”中的任意一个。一般为了简便,常常采用“短除法”来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所谓短除法:就是先用一个能整除这几个合数的最小质数***除数***,同时去除这几个合数,得出的商如果有一个是质数,则这个除数就是这几个合数的“最大公约数”;如果得出的商都是合数,就照上面的方法继续除下去,直到得出的商有一个是质数为止,然后把各个除数相乘,就是这几个合数的“最大公约数”。
三、“最大公约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面举一个例子说明如下:
“一张长方形的钢板,长75厘米、宽60厘米。现在要把它切割成若干块小正方形,要求正方形的边长为整厘米数,有几种切割法?如果要使切割的正方形面积最大,可以切多少块?”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求“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因为切割的正方形边长必须能同时整除75厘米和60厘米,这就是求75和60的“公约数”的问题;要使切割成的小正方形面积最大,也就是要使它的边长最大,这就是求75和60的“最大公约数”的问题。
解题:
1、用“分解质因数法”求出75和60的“公约数”:
75=3×25=3×5×5; 60=2×30=2×2×15=2×2×3×5
75和60的“公约数为:1、3、5、15,所以,有4种不同的切割方法。
2、用“短除法”求出75和60的“最大公约数”:
3|_ 75__60_
5|_25__20
5 4
所以,75和60的“最大公约数”是:3×5=15
要使切割成的小正方形面积最大,可以切割的块数是:
***75 ÷15***×***60÷15***=5×4=20***块***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现在所学的各种知识,都是和社会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要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就要从小学好各种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A number is a mathematical object used in counting and measuring. A notational symbol which represents a number is called a numeral, but in common usage the word number is used for both the abstract object and the symbol, as well as for the word for the number. In addition to their use in counting and measuring, numerals are often used for labels (telephone numbers), for ordering (serial numbers), and for codes (ISBNs). In mathematics, the definition of number has been extended over the years to include such numbers as zero, negative numbers, rational numbers, irrational numbers, and complex procedures which take one or more numbers as input and produce a number as output are called numerical operations. Unary operations take a single input number and produce a single output number. For example, the successor operation adds one to an integer, thus the successor of 4 is 5. More common are binary operations which take two input numbers and produce a single output number. Examples of binary operations include addition, subtraction, multiplication, division, and exponentiation. The study of numerical operations is called branch of mathematics that studies structure in number systems, by means of topics such as groups, rings and fields, is called abstract numbersThe most familiar numbers are the natural numbers or counting numbers: one, two, three, and so the base ten number system, in almost universal use today for arithmetic operations, the symbols for natural numbers are written using ten digits: 0, 1, 2, 3, 4, 5, 6, 7, 8, and 9. In this base ten system, the rightmost digit of a natural number has a place value of one, and every other digit has a place value ten times that of the place value of the digit to its right. The symbol for the set of all natural numbers is N, also written .In set theory, which is capable of acting as an axiomatic foundation for modern mathematics, natural numbers can be represented by classes of equivalent sets. For instance, the number 3 can be represented as the class of all sets that have exactly three elements. Alternatively, in Peano Arithmetic, the number 3 is represented as sss0, where s is the "successor" function. Many different representations are possible; all that is needed to formally represent 3 is to inscribe a certain symbol or pattern of symbols 3 first use of numbersIt is speculated that the first known use of numbers dates back to around 30,000 BC. Bones and other artifacts have been discovered with marks cut into them which many consider to be tally marks. The uses of these tally marks may have been for counting elapsed time, such as numbers of days, or keeping records of quantities, such as of systems have no concept of place-value (such as in the currently used decimal notation), which limit its representation of large numbers and as such is often considered that this is the first kind of abstract system that would be used, and could be considered a Numeral first known system with place-value was the Mesopotamian base 60 system (ca. 3400 BC) and the earliest known base 10 system dates to 3100 BC in Egypt.
数的认识”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分数和小数的基本 性质六个方面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概念多,又比较抽象,而且是分散在几个年级学习的,间隔时间长,容易遗 忘。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教师应结合课本《整理和复习》的内容,既要注意全面系统的复习,又要 注意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安排复习。下面就这部分内容提几点建议,供总复习 时参考。 一、归类整理,形成系统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系统性,每一概念与邻近概念之间都是纵向发展、横向联系着的。复习时,要在学生 掌握概念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类整理,发现和把握知识纵向发展、横向联系的脉络,使之系统化,从而 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概念。例如,小学阶段学习的数概念,可复习整理成下表: (附图 {图}) 复习时,首先复习自然数。人们数物体的时候,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 无限的。然后复习0,明确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还有小于0的整数以后学习);接着复习自然数的单位是1,由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引出分数,并进一步说明两个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表 示,以显现出分数和整数的关系;然后从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出发,复习小数的意义;最后复习百分数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样,就把数的发展的来龙去脉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得到的是前后联系 着的整块知识。 又如,数的整除这部分知识整个儿就是一个前衔后接、联系紧密的概念系统。复习时要在理解概念意义的 基础上,抓住概念之间的内部联系和发展,整理成下表: (附图 {图}) 其中,整除是这一块知识的基础。从整除出发,引出倍数、约数、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三条线索。 从倍数到公倍数到最小公倍数;从约数到公约数到最大公约数,从含有约数的个数和特点引出质数和合数,从 质数引出质因数,从合数引出分解质因数,从两个数含有公约数的个数和特点引出互质数;从能被2整除的数的 特征中引出偶数和奇数。最后利用这些知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这样,数的整除的所有知识 就形成有结构的一大块贮存于学生的认知结构中。 数学的某项知识或技能常常包括几个方面,复习时也要帮助学生排列整理出来,一一认清情境,分别采取 适当的方法处理。如小学阶段先后学过好多种数的改写,可以一一排列出来复习:1.把较大的多位数改写成万 、亿作单位的数,如432150=万。2.把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取它的近似值,如432150≈43万 。3.把小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取它的近似值,如≈(保留一位小数),≈(保留 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4.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相互改写(例略)。5.分数、小 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见课本《整理和复习》)。把几种改写的情况清晰地排列出来,引导学生加以辨析和 掌握。 又如,数的大小比较也可以排列出各种情况来研究:怎样比较整数的大小?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怎样比 较分数的大小?其中同分母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同分子分数怎样比较大小?不同分母、分子的分数怎样比较大 小?分数与小数怎样比较大小?这样,学生就能从整体上提纲挈领地掌握数的大小比较这一块知识了。 二、加强比较,沟通联系 数学概念常常既以共同的本质特征相联系,又以不同的个性特征相区别。通过比较,既能求同归纳和概括 ,又能区别不同,遏制泛化和混淆。比如质数、互质数、质因数三个概念,从字面来看,似是而非。通过比较 ,让学生明白,质数是对一个数来说的,看它的约数是否只有1和本身,如2,7,31都是质数;互质数是对两个数 来说的,看这两个数的公约数是否只有1。尽管两个质数是互质数,但是互质的两个数并不一定是质数,比如8 和9、6和13,1和83等。质因数不能独立存在,它必须依存于某一个合数,既是质数,又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就 是这个合数的质因数。比如2是12的质因数,11是88的质因数…… 又如,整数和小数的读法,可以集两者为“一身”来比较。如,,整数部分和小数部 分的数字相同,都是从高位读起,但读起来却不同:整数部分不仅要依次读出各个数位上的数字,而且要连同 计数单位一起读出,小数部分则只要依次读出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就可以了,所以,读成七千六百四十 五点七六四五;整数部分中间连续有几个零,只要读一个零就可以了,小数部分中间连续有几个零,则要一个 一个读出来,不能省读,所以,读成二千零五点二零零五。 由于知识的分散教学,有些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没有能及时显现,复习时可通过比较,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 来,使学生理解得更深刻。比如,复习时可将分数和小数的基本性质联系起来。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的分 子、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小数的基本性质是,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 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其实,这两者是一致的。例如,,7/10=70/100=700/1000。 又如,通分、约分是先后学习的,复习时可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两者都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不同 的是,约分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变成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通分是将异分母分 数通过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化成同分母分数。这样,把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捆 在一起复习,知识就能以编码结构的形式进入学生认知结构,使之成为一种概括程度很高的有意义学习。 三、设计练习,加深理解 1.抓住重点和关键,进行基本练习。“基本的东西往往是最重要的”。对于教材中的重点和关键,要加强 基本练习。数的意义、数的整除、数的性质等都必须通过练习使学生的理解达到内化程度。数的各种改写、数 的大小比较也都要通过必要的练习才能形成技能技巧。 2.加强综合练习,深刻理解概念。总复习应使学生将概念系统化和整体化,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比如,( )/16=6/( )=( )÷40=( )%就涉及小数与分数、百分数的互化、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 基本性质、除法商不变性质等知识;又如,有一个数,万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分位上 是最小的奇数,百分位上是最小的一位数,千分位上是最小的自然数,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读 作( ),这道题包括了写数、读数和质数、合数、奇数、自然数等概念的运用;再如,a与b是两个自然数, a÷b=5,a与b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根据4/7×2(5/8)×2/3=1,在( )里直接写出 得数:4/7×2(5/8)=( ),2(5/8)×2/3=( ),4/7×2/3=( )……学生在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综合解答问题的过 程中,对概念加深了理解。 3.通过比较,区分易混概念。总复习中可设计比较题,帮助学生区分相似、相近和易混概念。比如,把7÷ 3=2……1,÷4=,18÷6=3,3÷,40÷8=5按要求填入表中。 除 尽 除不尽 整 除 不能整除 通过这一比较性练习,可以使学生明白:整除的一定是除尽的,除尽的却不一定能整除;不能整除的有时 是除尽的,有时是除不尽的,除不尽的则一定是不能整除的。 4.加强针对性练习,不断强化对易错概念的纠正。对学生易错的概念,要引导他们认识错误情况和错误原 因,然后指导他们运用概念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如,判断“偶数都是合数”、“42分解质因数是42=2×3×7 ×1”、“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约数大”对错的过程也是找错、议错、改错的过程,从对错误的省悟中强化 对概念的理解。 四、启发学生,主动复习 总复习最终是让学生掌握已学的知识。教学时,要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复习,共同重温并整理所学的知识 ,使之系统化。在回忆和整理知识时,要让学生做复习的主人,多让学生发言,互相补充,逐步形成系统的、 完整的、明确的知识网络。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仅加深了理解,印象深刻,而且感到通过复习和整理确实 有所提高,从而激发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复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