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既要从历史的财富中寻找源头,要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凸显爱国主义的当代价值。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既凝聚了民族传统,又富有时代特征。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不朽的灵魂和血脉延续的根本,也是中国历来认同国家与否的重要标准。胡----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爱国如爱家”“爱国如饥渴”的光荣传统的传大民族,爱国主义自始至终贯穿在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历史中,也历来是凝聚动员和鼓舞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共同前进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邓小--同志指出:“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他还谆谆告诫我们:“如果中国不尊重自己,中国就站不住,国格没有了,关系太大了,中国任何一个领导人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都会垮台的,中国人民不会原谅的!”在开放的环境和视角中的爱国主义与民族凝聚力,是国家和民族增强国际竞争力、真正繁荣昌盛的源, 而它历来是建立在民族文化中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基础之上。只有保持了民族的独特性,才能在世界文化交融中保持独立鲜明的自我,才能在现代化进程中找到各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柱。因此,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引导广大师生深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传承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归属感。 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经常集中体现在为祖国为人民全心全意、赴汤蹈火、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的崇高气节上。同时,也表现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对国家政治、历史发展的关心和忧患的态度与朴素感情上。回顾一下我国的历史,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爱国主义这面旗帜既唤起、聚集和引导了一批前赴后继、以死明节的民族英雄,又使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进取,奋发图强,从而使我们这个饱尽忧患的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尽战乱而不气馁、屡遭挫折而不懈怠,终于建立起了今天这样一个强大的新中国。“诗言志、歌咏言,文以载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孕育、抒发、蕴含历代民族精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方面,其载体作用和枢纽效应功不可没。那种气贯长虹、一脉相承的鸿论远识更是余音绕梁,不胜枚举:古代有屈原的“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李白的“国耻未雪,何由成名”。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的“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诗篇箴言无不表现出对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的神圣责任感。到了近现代,反映爱国主义的诗篇时代性更加鲜明、凝重性尤为突出: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从孙中山的“中国非革命不兴”、“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到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五四时代“科学民主”的时代强音,到抗战时期“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无不思潮激荡、气吞山河,无不把“救亡图存”作为爱国主义的核心。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始终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本源泉,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力量。这种精神,寄托着对民族命运的拳拳之心,倾注了对中华大地的兹兹之念,凝聚了对国家富强的殷殷之望。国家强盛,百姓幸福,这是爱国主义最为朴素的价值指向,也是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弘扬爱国为民诚信精神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吸收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精神,反映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德要求。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概括和新阐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目标,细化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任务,为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路径。“八荣八耻”的前四条是对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集中概括,后四条则突出体现为市场经济的公德要求。在这里,我选取其中几条,并结合现代出版家的言行,谈谈如何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爱国为民诚信的出版精神。 一 居“八荣八耻”之首的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一原则,体现的是一个中国公民应有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对于出版人来说,这样一种荣辱观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具体体现。但落实到出版工作中,都要求始终以国家利益、民族大局为重,为祖国、民族的振兴和强盛努力奋斗。 商务印书馆的元老张元济在20世纪初投身出版,与夏瑞芳相约“以扶助教育为己任”,意在弘扬文化,开启民智,振兴中华。当祖国处于危难之时,他更是奋然而起,以笔代枪,编著了《中华民族的人格》一书。此书用文言文和白话文对照排印,于1938年出版。在这本书里,他从古代史书中选录了我国历史上14位民族英雄的事迹。他在《编书的本意》中说:“我现在举出这十几位,并不是什么演义弹词里点出来的,都是出现在最有名的、人人必读的书本里。他们的境遇不同,地位不同,举动也不同,但是都能够表现出一种至高无上的人格”;“这些人都生活在两千多年前,可见我中华民族本来的人格,是很高尚的。只要谨守着我们先民的榜样,保全着我们固有的精神,我中华民族,不怕没有复兴的一日!”在中华民族危在旦夕的紧要关头,张元济编著这本通俗读物,既表达了他的爱国心声,也激励了广大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日本发动侵略上海的“一·二八”事变后,商务印书馆遭受巨大的损失,总厂和所属东方图书馆几乎被夷为平地。在这国难当头、企业艰难的非常时刻,商务人喊出了“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的口号,在教材的版权页上打出“国难后第一版”字样。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遭遇重创的商务印书馆很快复业,并重振雄风,肩负起了唤醒民众、扶助教育的爱国责任。 中华书局的创始人陆费逵有一段名言:“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为大。”(《书业商会二十周年纪念册序》)这正是陆费逵服务社会40年,其中服务出版业达38年之久的根本缘由。他特别重视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工作。这里有商业的眼光,更有文化的考虑。他主张建立独立自主的教科书出版机构,不依赖外国人。中华书局是靠教科书起家的。陆费逵在主政中华的数十年间,始终把教科书的编辑出版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使中华书局成为教科书最重要的出版基地之一,为促进中国教育变革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华书局宣言书》中,他明确提出“教科书革命”的口号,并指出:“立国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实在教科书。教育不革命,国基终无由巩固;教科书不革命,教育目的终不能达到也。”在他看来,教育是立国之本,而教科书又是教育之本。他从“教科书—教育—立国”这一宏观思路出发,来考察教科书的重要性。 开明书店的创办人章锡琛对当时不少书商粗制滥造、唯利是图深恶痛绝。他对杂志和书籍从内容到形式都力求高标准、高要求。在叶圣陶、夏尊、徐调孚等一批优秀的编辑家的支持下,开明书店越办越好。从1926年创办到1953年并入中国青年出版社,开明从来没有出过一本坏书。开明人通过教育出版体现出可贵的人文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这样一种精神和情怀,在曾经担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多年的郑振铎身上也有充分的体现。他在《一九一九年的中国出版界》一文中,论及对1920年出版界的期望时这样说:“我希望一九二0年的中国出版界,能够免了一九一九年的弊病,能够保持他的盛况,更加一些切实的研究。”“希望他们能够去了投机牟利的心理,做真正的新文化运动;希望他们能够多多出版些关于哲学科学的译著;希望他们能够把出版‘黑幕’、‘奇书’的纸张油墨,来印刷打破迷信,提倡人道的著作;希望他们不再费劳力来译别人已经做过的工作,最后我更希望能够有创造的著作出版。”这殷殷期望中,折射出的正是一个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编辑家、出版人的荣辱观。 对于出版人来说,“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并非是空洞的口号;把它贯彻到编辑活动、出版工作中,内容丰富,意义重大。从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角度来说,关键是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反对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荣辱观,在中国现代优秀出版家身上也有具体生动的体现。 邹韬奋正是这样一个时时刻刻以人民利益为重,终身热爱人民、服务读者的新闻出版工作者。他从1926年开始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并担任上海各界救国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领导工作。抗战爆发后,他又在重庆等地主编《抗战》、《全民抗战》等刊物。胡愈之曾经这样评价道:“他不是什么大作家,但是他的作品得到非常广大的读者;他不是政治家,而他有广大的群众拥护;他不是学者,可是他在中国大众文化运动上有极重要的地位。” 邹韬奋是一个真正的人民出版家。他办报刊、办书店,一直坚持“彻底的大众立场”。因为这个立场,他始终坚持为读者服务的原则不变,不断变更着报刊的形式与内容以满足读者的需要。他以走进读者的心灵为最大的快乐,努力缩短编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从编辑工作的角度来说,大众、生活这四个字,正是“韬奋精神”的核心所在。他说,他自己“以极诚恳的极真挚的情感待他们,简直随他们的歌泣为歌泣,随他们的喜怒为喜怒”。他对大众是鞠躬尽瘁的。办《生活》周刊时,他设置并独立支撑与读者沟通的“小言论”和“读者信箱”,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他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是要立在时代的最前线”,他的言论“无所私于任何个人,无所私于任何团体,不知敷衍,不知迁就”,始终保持独立批评的立场。正因为这种立场,《生活》周刊成为当时“文化逆流中的一大堡垒”,成为极受读者推崇的刊物。《生活》的“读者信箱”,还刊出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不单为读者指点人生迷津,甚至帮助读者找工作、寻房子、配药方。这种进步立场和服务精神也体现在后来生活书店的出版原则上。他说,生活书店“一向是站在前进的立场”,“但是所谓前进,并不是使自己跑开大众很远,把大众远远地抛在后面,我们必须注意到最大多数的群众在文化方面的实际需要,我们必须用尽方法帮助最大多数的群众在文化方面的实际需要”。他去世后,毛泽东同志曾经题词说:“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 鲁迅先生从事著译和编辑出版工作,目的就是为了给人民大众“输送精神食粮”。这方面,他讲得很清楚,做得很彻底。他常常自费出书,并说这“不是为个人”,只要“是为中国大众工作的,倘我力所能及,我总希望……能够略有帮助,这是我常常自己印书的原因”。与此同时,他还积极支持青年编书、出书,甚至牺牲大量时间帮助青年抄写、编辑、校对稿件,甘当伯乐和人梯。许广平在《鲁迅先生怎样对待写作和编辑工作》中说:“他尊重读者来稿,不但亲自编,有时还给作者抄写稿件,不但他自己抄,而且还要我帮着抄。”这样的事,叶圣陶、巴金也是常做的。不仅如此,鲁迅还对出版界的不良现象深恶痛绝。他曾尖锐指出,出版界存在的弊病,“就大体而言,根子在卖钱,所以上海的各式各样的文豪,由于‘商定’,是‘久已夫,已非一日矣’的了”。在商业广告上自吹为“文豪”,开展广告竞争,个个都是“文豪”。对于文学出版界这种卖钱人的怪现象,鲁迅给予了有力的批判。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吸收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精神,反映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德要求。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概括和新阐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目标,细化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任务,为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路径。“八荣八耻”的前四条是对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集中概括,后四条则突出体现为市场经济的公德要求。在这里,我选取其中几条,并结合现代出版家的言行,谈谈如何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爱国为民诚信的出版精神。 一 居“八荣八耻”之首的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一原则,体现的是一个中国公民应有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对于出版人来说,这样一种荣辱观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具体体现。但落实到出版工作中,都要求始终以国家利益、民族大局为重,为祖国、民族的振兴和强盛努力奋斗。 商务印书馆的元老张元济在20世纪初投身出版,与夏瑞芳相约“以扶助教育为己任”,意在弘扬文化,开启民智,振兴中华。当祖国处于危难之时,他更是奋然而起,以笔代枪,编著了《中华民族的人格》一书。此书用文言文和白话文对照排印,于1938年出版。在这本书里,他从古代史书中选录了我国历史上14位民族英雄的事迹。他在《编书的本意》中说:“我现在举出这十几位,并不是什么演义弹词里点出来的,都是出现在最有名的、人人必读的书本里。他们的境遇不同,地位不同,举动也不同,但是都能够表现出一种至高无上的人格”;“这些人都生活在两千多年前,可见我中华民族本来的人格,是很高尚的。只要谨守着我们先民的榜样,保全着我们固有的精神,我中华民族,不怕没有复兴的一日!”在中华民族危在旦夕的紧要关头,张元济编著这本通俗读物,既表达了他的爱国心声,也激励了广大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日本发动侵略上海的“一·二八”事变后,商务印书馆遭受巨大的损失,总厂和所属东方图书馆几乎被夷为平地。在这国难当头、企业艰难的非常时刻,商务人喊出了“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的口号,在教材的版权页上打出“国难后第一版”字样。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遭遇重创的商务印书馆很快复业,并重振雄风,肩负起了唤醒民众、扶助教育的爱国责任。 中华书局的创始人陆费逵有一段名言:“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为大。”(《书业商会二十周年纪念册序》)这正是陆费逵服务社会40年,其中服务出版业达38年之久的根本缘由。他特别重视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工作。这里有商业的眼光,更有文化的考虑。他主张建立独立自主的教科书出版机构,不依赖外国人。中华书局是靠教科书起家的。陆费逵在主政中华的数十年间,始终把教科书的编辑出版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使中华书局成为教科书最重要的出版基地之一,为促进中国教育变革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华书局宣言书》中,他明确提出“教科书革命”的口号,并指出:“立国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实在教科书。教育不革命,国基终无由巩固;教科书不革命,教育目的终不能达到也。”在他看来,教育是立国之本,而教科书又是教育之本。他从“教科书—教育—立国”这一宏观思路出发,来考察教科书的重要性。 开明书店的创办人章锡琛对当时不少书商粗制滥造、唯利是图深恶痛绝。他对杂志和书籍从内容到形式都力求高标准、高要求。在叶圣陶、夏尊、徐调孚等一批优秀的编辑家的支持下,开明书店越办越好。从1926年创办到1953年并入中国青年出版社,开明从来没有出过一本坏书。开明人通过教育出版体现出可贵的人文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这样一种精神和情怀,在曾经担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多年的郑振铎身上也有充分的体现。他在《一九一九年的中国出版界》一文中,论及对1920年出版界的期望时这样说:“我希望一九二0年的中国出版界,能够免了一九一九年的弊病,能够保持他的盛况,更加一些切实的研究。”“希望他们能够去了投机牟利的心理,做真正的新文化运动;希望他们能够多多出版些关于哲学科学的译著;希望他们能够把出版‘黑幕’、‘奇书’的纸张油墨,来印刷打破迷信,提倡人道的著作;希望他们不再费劳力来译别人已经做过的工作,最后我更希望能够有创造的著作出版。”这殷殷期望中,折射出的正是一个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编辑家、出版人的荣辱观。 对于出版人来说,“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并非是空洞的口号;把它贯彻到编辑活动、出版工作中,内容丰富,意义重大。从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角度来说,关键是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反对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荣辱观,在中国现代优秀出版家身上也有具体生动的体现。 邹韬奋正是这样一个时时刻刻以人民利益为重,终身热爱人民、服务读者的新闻出版工作者。他从1926年开始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并担任上海各界救国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领导工作。抗战爆发后,他又在重庆等地主编《抗战》、《全民抗战》等刊物。胡愈之曾经这样评价道:“他不是什么大作家,但是他的作品得到非常广大的读者;他不是政治家,而他有广大的群众拥护;他不是学者,可是他在中国大众文化运动上有极重要的地位。” 邹韬奋是一个真正的人民出版家。他办报刊、办书店,一直坚持“彻底的大众立场”。因为这个立场,他始终坚持为读者服务的原则不变,不断变更着报刊的形式与内容以满足读者的需要。他以走进读者的心灵为最大的快乐,努力缩短编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从编辑工作的角度来说,大众、生活这四个字,正是“韬奋精神”的核心所在。他说,他自己“以极诚恳的极真挚的情感待他们,简直随他们的歌泣为歌泣,随他们的喜怒为喜怒”。他对大众是鞠躬尽瘁的。办《生活》周刊时,他设置并独立支撑与读者沟通的“小言论”和“读者信箱”,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他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是要立在时代的最前线”,他的言论“无所私于任何个人,无所私于任何团体,不知敷衍,不知迁就”,始终保持独立批评的立场。正因为这种立场,《生活》周刊成为当时“文化逆流中的一大堡垒”,成为极受读者推崇的刊物。《生活》的“读者信箱”,还刊出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不单为读者指点人生迷津,甚至帮助读者找工作、寻房子、配药方。这种进步立场和服务精神也体现在后来生活书店的出版原则上。他说,生活书店“一向是站在前进的立场”,“但是所谓前进,并不是使自己跑开大众很远,把大众远远地抛在后面,我们必须注意到最大多数的群众在文化方面的实际需要,我们必须用尽方法帮助最大多数的群众在文化方面的实际需要”。他去世后,毛泽东同志曾经题词说:“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 鲁迅先生从事著译和编辑出版工作,目的就是为了给人民大众“输送精神食粮”。这方面,他讲得很清楚,做得很彻底。他常常自费出书,并说这“不是为个人”,只要“是为中国大众工作的,倘我力所能及,我总希望……能够略有帮助,这是我常常自己印书的原因”。与此同时,他还积极支持青年编书、出书,甚至牺牲大量时间帮助青年抄写、编辑、校对稿件,甘当伯乐和人梯。许广平在《鲁迅先生怎样对待写作和编辑工作》中说:“他尊重读者来稿,不但亲自编,有时还给作者抄写稿件,不但他自己抄,而且还要我帮着抄。”这样的事,叶圣陶、巴金也是常做的。不仅如此,鲁迅还对出版界的不良现象深恶痛绝。他曾尖锐指出,出版界存在的弊病,“就大体而言,根子在卖钱,所以上海的各式各样的文豪,由于‘商定’,是‘久已夫,已非一日矣’的了”。在商业广告上自吹为“文豪”,开展广告竞争,个个都是“文豪”。对于文学出版界这种卖钱人的怪现象,鲁迅给予了有力的批判。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原则,有历史的渊源,也不乏新的时代内涵。它与《中国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是内在统一的。该准则的第一条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具体讲,就是要“以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为己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做出贡献”。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环境、面临的具体任务与邹韬奋等出版家是不一样的,但出版的职业精神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对出版行为的荣与耻的道德评价也有相同相通之处。知往鉴今,追慕前贤,今日的出版界才会真正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八荣八耻”中的重要一条。它强调将诚实守信作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作为企业、事业单位乃至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诚信是立身之本,也是发展之道。现代优秀的编辑出版家对诚实守信有着清醒的认识,并积极践行。 陆费逵把“做事先做人”作为自己重要的人生哲学。因此,他在许多文章中,都一而再、再而三地阐发关于职业修养的理念。在《敬告中等学生》一文中,他也特别强调“人格之修养”,指出“英吉利之教育,以养成人格为第一义”。而我们“注意于灌输智识者多,注意于养成人格者少”,因此应格外重视“高尚之道德”的培养。此外,他还主持创办《中华实业界》、《进德季刊》等杂志,经常性地刊载工商实业界成功人士的事迹,介绍工商业者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和方法。出版业在当时也属于实业,因此,其出版职业道德论也是他关于工商业者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的一部分。但出版业又不同于一般的实业,因此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和要求。在《书业商之修养》等文章中,陆费逵认为出版工作者的人格修养是最重要的。人格可以是最高尚、最宝贵的,也可以是最卑鄙、最龌龊的。若用尽脑筋和心血出一部有价值的书,贡献于社会,使人们读之,其益处定非浅鲜;反之,若为谋利而编辑出版诲淫诲盗的书籍,则是比提刀杀人还要厉害。恶书之害甚于洪水猛兽,不知要害多少人。他在《图书月报》上发表《泰西谚语(关于书籍者)》一文,引用外国有关出版职业道德方面的谚语,希望同行注意,如“印行有害之书者,死后尚应受罪于墓中,以其身虽朽遗毒未尝止也”,“不良之书其害甚于盗贼”。因此,他不断强调出版工作者自身的人格和道德修养。 现代著名出版家张静庐对出版工作始终保持着一种理性和责任。他一再强调自己是一个“出版商”,而不是“书商”。他认为:“‘钱’是一切商业行为的总目标。然而,出版商人似乎还有比钱更重要的意义在这上面。以出版为手段而达到赚钱的目的和以出版为手段而图实现其信念与目标而获得相当报酬者,其演出的方式相同,而其出发的动机完全两样。”他的这种出版观念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高尔基全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年,张静庐主持上海杂志公司,在征得鲁迅同意后,和译文杂志社商量,准备用三年时间译完《高尔基全集》。全集分六辑,每辑十部,半年出齐。当翻译前的一切工作已经准备就绪,上海杂志公司正准备登报公布时,另一家图书公司忽然在前一天刊登了《高尔基全集》出版预告,张静庐只好把这个计划搁置了。不料这家书店出版的所谓《高尔基全集》只有薄薄的六本。在张静庐眼里,这完全是出版人的精神堕落,“这趋势比纯以赚钱为目的的更加可怕,更可忧虑”。“这是《高尔基全集》吗?”张静庐愤怒了,“丢尽中国出版家的脸!”“他并不明白这是出版家的罪恶,更没有清楚什么是出版家的责任。” 今天的出版界,也存在着令人堪忧的问题,诸如抄袭剽窃、不负责任、刻意炒作、夸张误导、恶意竞争、弄虚作假、粗制滥造、低级克隆、盲目跟风、盗版猖獗等,这些问题正在成为危害我国出版业健康发展的巨大隐患。一个没有道德底线的行业,注定不可能长久繁荣;缺少职业道德和行业公认的准则,将使整个行业陷入无序的失控状态。作为担负国家文化传承重要使命的出版工作者,应该表现出极高的职业操守,尽早克服这些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出版社的文化创新与文化积累。 总之,“八荣八耻”内涵丰富,既有公德又有私德,既有公民应有的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又有个人为人处事的社会准则。从个人角度讲,出版人要知荣辱,树新风,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从出版行业整体来讲,要形成良好的商业伦理,同时对于出版界中的不良现象甚至是丑恶的东西,找根源,想办法,予以彻底根除。加强出版人的职业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对于切实保证我国出版事业健康稳定持续地向前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它是自古至今贯穿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一根主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更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革命爱国主义精神,赋予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以新的内容和新的活力。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今天,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之发扬广大,对于全面建设实现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包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总是紧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祖国的富强、保卫国家的独立和尊严,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争取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抵御一切外来敌人的侵略和压迫,为了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中华民族形成了勇往直前、不怕牺牲、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又赋予这种精神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新特点,在同一切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斗争中,前仆后继、勇往直前、艰苦奋斗、发愤图强,表现了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英勇献身的新爱国主义精神。第二,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华民族虽历经患难和曲折,却仍然形成了各族人民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了坚如磐石、亲密无间的爱国主义精神。几千年来,中华各民族总是在相互融合中不断发展,在相互理解中不断吸收,在相互交往中不断学习,愈来愈多地增强了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和谐。反对民族分裂,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第三,爱中华民族、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爱社会主义,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把三者统一起来的新爱国主义,才是我们时代的最强音,才能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的中国,要使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断强大,使社会主义的事业不断兴旺发达。无数革命先烈的奋斗和牺牲,就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就是为了实现全人类的最美好的理想。中共中央宣传部分两次公布了202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为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教材,受到了各个方面的关注。这202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至今几千年来爱国主义的各个方面。近两年来,广大人民群众从对这些基地的参观中,得到了极大的教育,感受到爱国主义的陶冶,增强了他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提高了他们的精神境界和报效祖国的热情。《中华圣地》,分为“古国神韵”、“御侮求索”、“血沃中华”、“日出东方”4个部分,对中宣部公布的202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了介绍,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至今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发展,再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画卷,做了一件有重要意义的事。该书图文并茂,解说言简意赅,是一本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阅读本书,能够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社团和社会活动。1957年11月17日,在莫斯科大学,毛主席在会见留学生们时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作为朝气蓬勃的一代人,学习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掌握好的知识与技能是我们以后接管这个世界的基础。作为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国家每年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我们大量的学生享受着国家的各种补贴,各种奖学金。我们享受了国家给予我们的受教育权利,同样我们也应该履行自己报效祖国,服务于人民的义务。把爱国热情凝聚成社会稳定,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共同意志,汇聚在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事业里。作为民族希望和未来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从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提高,充实自己,为祖国日后的发展壮大积累资本。二,爱国是自发的情感,行动是理性的表达,我们理应担当理性爱国的主力军。2008年,一位名叫李洹的留学生在巴黎的共和国广场上用法文发表了慷慨激昂的长篇讲演,他那“富有逻辑思辨的行文,地道的法语,播音员般圆润、激昂、优美的嗓音,连珠炮般的语速以及摧枯拉朽般不可凌辱的气势”,不但大长了海外华人的志气,而且震惊法国人民。在互联网,从MSN签名、QQ头像、BBS到“爱国T恤”,随处可见强大的中国心!“在高校,大学生宿舍自发挂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这样的行动远比我们“恨屋及乌”似的充满暴力与混乱的抵制家乐福来得更有意义。你若真满腹不可遏止的爱国情怀,也可以向我们在法国的留学生学习,上街游行(当然前提是你能获批准),这才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请记住非理性的爱国也是误国,没有义和团八国联军也不会那么快到来。我们在进一步认清反华势力的同时,要自觉维护团结稳定大好局面,敌人的气焰越是嚣张,言语越是恶毒,行为越是卑鄙,我们越是需要冷静和理性,我们越需要思考该如何让祖国变得更强大!三,作为党员的大学生的责任。如果你是一个党员,不仅要忠于祖国和人民,更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不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而且要推动改革、唤起民众,提高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充当文明进步的骨干与先锋。因此,党员大学生的责任,不是简单地运用学到的知识为祖国大厦添砖加瓦,而是既要争做顶梁柱和坚固的基石,又要具有很强的号召力、感染力和带动能力,团结广大民众一齐投身于祖国现代化建设中来,这就给了我们党员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我必须说明的是,从公民责任到党员责任,再到大学生党员的责任,需要一个逐步升华的培养过程,当代大学生党员应该有这样的责任自觉。我们多数的民众正如鲁迅所说的“看客”一般,习惯于沉默。然而,要是我们所有的党员,特别是最具活力最富改革精神的大学生党员也一味的沉默,我很难保证类似文革这样“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惨重灾难罄竹难书”(《交锋》P9)的历史不会重演。毛泽东曾说过“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做谁做?”我们的党员应该主动帮助党指出错误,纠正错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体制内的人沉默往往促成了党的历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造成了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错误。我们应比普通民众拥有更强的主人翁意识,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我们自己不改革不进步,等到民众说“我来帮你们改的时候”,那将是革命。我们党作为唯一的执政党,中华大地上发生的每一件事,党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四,爱国请从身边的事做起。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 未来中华民族的领军者,我们理应从自身做起,为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或许,有人会问“国是什么?国在哪里?”那么请记住国是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国是中华大地每一处疆土,国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爱国就要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渗透、去践行“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具体到我们的生活,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利用假期去贫困地区支教,可以投身到服务社区的大潮中去,也可以利用自己所在的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去引导社会视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既要从历史的财富中寻找源头,要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凸显爱国主义的当代价值。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既凝聚了民族传统,又富有时代特征。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不朽的灵魂和血脉延续的根本,也是中国历来认同国家与否的重要标准。胡----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爱国如爱家”“爱国如饥渴”的光荣传统的传大民族,爱国主义自始至终贯穿在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历史中,也历来是凝聚动员和鼓舞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共同前进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邓小--同志指出:“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他还谆谆告诫我们:“如果中国不尊重自己,中国就站不住,国格没有了,关系太大了,中国任何一个领导人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都会垮台的,中国人民不会原谅的!”在开放的环境和视角中的爱国主义与民族凝聚力,是国家和民族增强国际竞争力、真正繁荣昌盛的源, 而它历来是建立在民族文化中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基础之上。只有保持了民族的独特性,才能在世界文化交融中保持独立鲜明的自我,才能在现代化进程中找到各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柱。因此,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引导广大师生深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传承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归属感。 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经常集中体现在为祖国为人民全心全意、赴汤蹈火、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的崇高气节上。同时,也表现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对国家政治、历史发展的关心和忧患的态度与朴素感情上。回顾一下我国的历史,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爱国主义这面旗帜既唤起、聚集和引导了一批前赴后继、以死明节的民族英雄,又使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进取,奋发图强,从而使我们这个饱尽忧患的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尽战乱而不气馁、屡遭挫折而不懈怠,终于建立起了今天这样一个强大的新中国。“诗言志、歌咏言,文以载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孕育、抒发、蕴含历代民族精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方面,其载体作用和枢纽效应功不可没。那种气贯长虹、一脉相承的鸿论远识更是余音绕梁,不胜枚举:古代有屈原的“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李白的“国耻未雪,何由成名”。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的“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诗篇箴言无不表现出对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的神圣责任感。到了近现代,反映爱国主义的诗篇时代性更加鲜明、凝重性尤为突出: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从孙中山的“中国非革命不兴”、“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到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五四时代“科学民主”的时代强音,到抗战时期“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无不思潮激荡、气吞山河,无不把“救亡图存”作为爱国主义的核心。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始终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本源泉,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力量。这种精神,寄托着对民族命运的拳拳之心,倾注了对中华大地的兹兹之念,凝聚了对国家富强的殷殷之望。国家强盛,百姓幸福,这是爱国主义最为朴素的价值指向,也是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当代大学生爱国情怀表达方式研究关键词:爱国情怀表达方式;丽水高校学生;理性爱国;个案研究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181-03爱国主义在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永不过时的话题,“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1]2作为精神支柱,爱国主义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对于国家的发展十分重要。而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指导着个人的行为表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契机。爱国主义的含义更加多元化,增添了新的内容,那么与之相应的表达方式也必然随之改变。因此,新时期下爱国主义情怀的表达亟须重新审视。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成员之一。丽水学院于2004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是一所地方性普通高校,学校现设39个本科专业,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2 197人,并且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班,丽水学院共有少数民族学生730多名,分别来自15个省、市、自治区的32个少数民族。丽水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12月升格为高职院校,设置31个高职专业,在校生7 20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01名。大学生爱国情怀表达方式直接影响着丽水的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高校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当代大学生爱国情怀表达方式研究背景爱国情怀是国家和历史发展进步的内在精神动力,对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拥有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是一个从爱国主义情感到爱国主义观念、再转变为爱国主义行为模式的由浅至深、由低到高的过程。”[2]大学生们面临中国面临的一系列机遇与挑战所表现的选择不尽相同,有部分大学生表达爱国情怀时存在不理性的举动。引导大学生确立合理的爱国情怀表达方式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爱国情怀的表达受到各方面多因素的影响。(一)现实因素的刺激1.各国间的摩擦日益增多全球化下的世界紧密相连,伴随日益密切的国际关系,各国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国际摩擦争端也愈加频繁。近年来,我国与其他国家间发生了一些较为敏感的政治事件,例如钓鱼岛事件、南海领土争端等。与此同时,国内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和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使得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高涨。在众多争端中,反日情绪最为高涨。2012年,日本宣布钓鱼岛国有化,中日钓鱼岛事件升级,全国各地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当时,丽水许多商家门前都挂了反日横幅。同年9月16日,丽水发生大规模反日游行,游行中高喊“抵制日货”“还我钓鱼岛”的口号,其中不乏大学生的参与。部分学生参与散发关于抵制日货的传单。2.韩流等外来文化的侵袭全球化下大学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韩剧、美剧目前在国内都有不小的收视人群,大学生亦占较大比例。以韩剧为例,伴随《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的热播,韩流再次席卷中国,相应抵制韩流的情绪也在高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碰撞,引发新一轮的口水战。支持者中不乏狂热分子,不顾一切,不论是非;反对者中亦有纯粹针对国籍的人身攻击,辱骂韩星及其粉丝。论战所反映的实际是:面对外来文化时,应该如何爱国?3.新时期爱国主义表达方式呈现新趋势不同的历史阶段,爱国主义的内涵拥有不同的意义。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表达方式也在发展和变化着。尤其是进入21世纪,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开拓了国人的视野。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也为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所喜爱,他们以网络为平台,找到了更多的爱国主义的表达渠道。这些变化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大学生身上得到了集中的反映,影响大学生在爱国主义表达方式上发生转变。(二)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易受煽动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承载着祖国的希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拥有深厚的情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使社会建设的后备力量,其行为在社会上有重要的影响力,具有示范作用。因此,大学生能否理性地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年轻气盛,容易冲动,缺乏对行为后果的预判。在表达自身爱国情怀时,部分人不免有些激进,如果缺乏合理引导往往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但是,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少,在认识以及实践上都存在一些缺陷。他们绝大部分时间身处学校,对真正的社会生活并没有直接的、深刻的认识,社会实践活动不足,社会认识肤浅。再者,大学生情绪容易波动,不善于处理理智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受到煽动极易感情用事,从而成为情感的俘虏。除此以外,大学生拥有强烈的批判性,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事物,有独到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其生理成熟而心理尚未成熟,这种生理和心理上的落差,导致其试图突破这层阻隔,以此宣告自己的成年。(三)当前高校教育模式的不足目前,随着高校的迅速发展,各高校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降低,将“两课”放在了次要位置,以丽水高校为例,面临“学生不欢迎,老师没兴趣”的局面,严重冲击了当地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表达,使大学生难以用正确、恰当、理性的方式表达内心的爱国情感。(四)丽水特殊的民族组成少数民族问题容易引起关注,产生的问题容易被放大,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员或是组织利用,借此煽动民族间的仇恨情绪,破坏民族情感。而少数民族爱国主义情感的表达体现着民族团结教育的成果,与普通大学生又有差异。丽水拥有全国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景宁畲族自治县,因此丽水的两所高校有不少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丽水学院招收少数民族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如何,爱国情怀的表达方式是否合理至关重要。 二、丽水高校学生爱国情怀表达方式现状本课题组设计了“《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与表现》项目调查问卷”,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针对丽水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抽样调查,共选取样本500人,丽水学院322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178人,共分发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8份,回收有效率为,同时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以期了解两所高校学生爱国情怀表达方式的基本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两所学校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是高涨的,学生能够分辨出正确的爱国方式。少数民族大学生同样怀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此同时,本次调查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一)以自我为中心,存在功利主义思想部分大学生考虑问题从自身出发,以自我为中心,将精力过分集中于自我身上,过分关注自己的问题,更多的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尚未涉及自身利益时会选择以国家利益为重,一旦发生冲突,便会迟疑,甚至逃避。问及“您会选择以下哪种方式来表达您的爱国情怀?”不少大学生选择了“在国家利益受损时,挺身而出”,而问到“当我国与其他国家爆发战争需要您入伍时,您的选择是?”有些学生选择“视战局走向而定”,还有的明确表示会“以个人安危为重”。这里并不是反对珍视生命,而是介于国家安危与个人安危之间的抉择,审视当代大学生,尤其是丽水两所高校的大学生在国家危亡之际爱国情怀的表达情况。不能否认这些学生内心存在正义感、爱国热情、责任感,只能说是不够积极,担心自身陷入危机。存在因利益驱动而参与爱国主义活动的大学生。少数学生为谋取个人利益,出于自身考量,参与学校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并非出于爱国意图。其爱国情怀的表达方式充斥功利主义色彩,事实上这样的行为也算不上是爱国行为。(二)欠缺对爱国情怀表达方式内涵的有效把握有的大学生对爱国情怀表达方式的理解不够全面,认识不深入,反映在问卷则是前后其回答的不一致。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比较理解爱国主义情怀的,可是对于有没有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宣扬爱国主义的活动时,产生了怀疑,有人说自己记不清,有的则表示没有参加过。事实上,丽水学院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均组织过不少爱国主义活动。例如,观看爱国影片,“12・9大合唱”比赛都属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大学生参与这些活动亦是在表达爱国情怀,而目前学生尚缺乏这样的认识。(三)意识和行为脱节学生的想法并没有转化为实际的行为,想法与实际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许多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某项行为是爱国行为,却没能将其付诸实践。有学生认可以“了解国家时事,关注国家动态”来表达其爱国关怀,但是在问及“多久关注一次国家时事?”时,只是“偶尔关注”,甚至“几乎不关注”。“人是由思想和行动构成的,不见诸行动的思想,只不过是人的影子;不受思想指导和推崇的行动,只不过是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躯体”。[3]好的思想只是完成了工作的一半,关键的另一半则需要去执行、去实践、去落实。丽水两所高校的大学生爱国情怀表达缺乏主动性。(四)存在不合理的表达行为尽管大部分学生能够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还是存在一些学生有较为偏激的行为。“抵制”指很反对一样事物,并且抗拒抑制它。有不少人将“支持国货,抵制外货”作为表达爱国情怀的方式。“看到网络上辱骂反华行为的文字及图片,您的感受是?”时,选择“觉得写得很好,很解恨”。除此之外,需要警惕特定事件驱动下激发的爱国热情,可能会增加不合理行为的产生,需进行合理引导。“当某一国家故意挑衅我国时,您认为抵制该国商品是爱国的表现吗?”在这个前提下选择抵制外货的人数明显增加。尤其是受到紧张的中日关系的影响,反日情绪高涨。甚至有大学生通过网络大肆宣扬“抵制”就是“爱国”的壮举,把购买“洋货”指斥为“汉奸”的行径。(五)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缺失,效果不显著丽水两所高校均缺乏合理的引导。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无论是教育内容、方式还是环境都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表达产生影响。大学生主要在学校生活和接受教育,提升爱国主义素养,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待在学校里,对于爱国主义教育而言,学校负有很大的责任。不少大学生表示自己不记得参加过学校的爱国主义活动,由此可见学校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性不高,学生受到的影响不深。同时,少数学生受激进教师的影响,看待问题片面化,缺乏客观性,反映在行为上即是不合理的爱国举动。三、对策与建议不同的历史阶段,爱国主义的内涵拥有不同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知识素养不断提高,对理性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关于理性爱国,许多伟人、学者都提出过自己的观点,我们小组认为,理性爱国就是在理性指导下,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清醒、理智地表达爱国情感及理性的行动。“理性爱国是兼顾建设与权利的爱国,它可以正确处理建设与维权的冲突”。(一)大学生爱国情怀的理性表达方式当代大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是弥足珍贵的,是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爱国不可盲目,更不能激进爱国,大学生应理性地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要做到理性爱国,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应建立在对历史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时事的正确把握上。对于传统文化,绝对不可片面地全盘否定,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将之不断发扬光大。另外,更应积极关注当今时事,了解国家动态,以备必要时能更好地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社会及个人的关系。我们国家现在已经越来越关注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绝对分不开的,因此,个人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先;社会是由个体组成,个人的成长也离不开社会,两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大学生必须正确把握现代国家本质与社会属性及个人之间的关系。第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更应以一颗包容与自信的心,站在祖国的立场上,积极接纳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大学生既要对本国文化充满信心,又要辩证地吸收外国文化,从而不断强大发扬本民族文化,促进本国文化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第四,在当今这个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应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人们可以自由发表言论,且网络信息传播十分迅速,因此,大学生更因谨慎发表言论,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总而言之,大学生要做到理性爱国,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化言论为行动。在校认真学习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以备日后能更好地为祖国贡献力量。(二)正确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表达爱国情怀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阶层,又在一定程度上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播者,因此正确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表达爱国情怀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他们处于青春期,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等都还不稳定,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教育是具有很大可行性的。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教育必须要采取科学的途径,既不可盲目打压,更不能待突发事件发生后再进行临时教育。理性爱国教育必须是有计划、有组织、长期深入的渗透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的紧密配合,要形成一个统一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1.理性爱国教育应加强家庭教育当今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因受到长辈的诸多宠爱,甚至是溺爱,养成了自私、霸道、怕吃苦的不良品质。家庭应适度宠爱孩子,从小培养孩子勇于克服困难、不怕吃苦的品质,形成尊老爱幼的家庭氛围,使他们从小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并乐于帮助他人。2.理性爱国教育还要形成系统科学的学校教育大学生能否理性地表达爱国情怀,学校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好学校教育,首先要形成良好的学校氛围,积极开展各种相关活动,教师要注重身教,以身作则;其次,要加强历史传统知识的传授,改变以往简单灌输的方式,向渗透教育转变;最后,要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3.理性爱国教育更要注重全面的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应扩大覆盖面,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体系,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强化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意识;另一方面,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化意识为实际行动,自觉地维护社会稳定,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4.理性爱国教育也要利用好网络信息技术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网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必须要做好这一领域的引导和监督工作。我们要利用好网络的优势,建立“红色网站”,用以宣传理性爱国的精神,构建爱国教育的网络战地;但同时必须注意网络的负面作用,禁止不良信息在网上传播,消除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简单、本能的爱国心虽然暂时能激起强大的能量,但不能持久。只有富有理性的爱国情怀,才是表达爱国情怀的最佳方式,才是持久、稳定的。大学生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时,也应加强自身锻炼,把立志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爱国心化为努力学习、掌握技能的实际行动之中,真正做到理性爱国。参考文献:[1]中央编译局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室.对列宁关于“爱国主义”的一处论述的译文的订正[N].光明日报,1985-10-13.[2]傅晓宇,王海稳.多维视野中的爱国主义内涵[J].理论月刊,2004(12).[3]马志尼的新宣言[C]//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616-620.
开场白:中华之崛起,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强烈爱国的情怀,正因为,我们是中华的儿女,我为之骄傲!. 结束语:在世界的大道上,我们看到了中华的崛起速度之快,生在中华,也为其荣,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庆幸吧
就一般意义而言,爱国主义和自由主义属于两种不同价值观,爱国主义强调付出,自由主义则强调对个体权利的维护。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关于爱国主义的思修论文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爱国主义的思修论文3000字
《现代性视角的爱国主义及其 教育 的思考》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新一代的思想素质,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新时期的爱国教育应当也增加新的元素,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故此,本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体,从现代的角度来分析爱国主义的内涵以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发现的某些问题和不足,对其中的弊端进行考察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化爱国主义教育;思考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要内容。爱国是作为国家公民所应当具备的 基本素养 ,而如何爱国就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因此,爱国主义的教育是个永恒的主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领域,它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对学生产生了特殊的影响。
一、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个不断更新的历史话题,包含着人们对祖国的丰富感情,同时也是人们所肩负着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进行着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总的来说,中华民族能够经历上下五千年而历久弥坚的重要原因是因为爱国主义的存在。
1.爱国主义
何谓爱国主义?借用列宁的话说,就是人们在意识上、情感上以及行为上对祖国的热爱,并且能够进行实践。邓小平同志曾对爱国主义提出自己的看法,即全国人民有民族自尊心以及民族自豪感,他们以热爱祖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为荣,以损害祖国利益、荣誉和尊严为耻。学术界也对爱国主义提出了定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历史范畴的“爱国主义”一词,其内涵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1]
爱国主义需要以社会为支持,它是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在此过程中,人所特有的情感就进一步内化为人与人,人与所处本地区环境的深切感情,并逐渐将其升华为爱国主义的强烈感情。爱国主义蕴含着人们对自己所处领域的深沉热爱,萌发了远方人们对本国故土的眷恋。
2.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强烈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情感,而且也是高尚的道德情操。
由于大学生是现代教育领域的主力军,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并将它归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爱国主义教育旨在培养有理想、有 文化 、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从而为振兴中华和实现四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的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爱国主义教育在大学生中具有着特殊性,每一种理论都有其规律可行,高等学校的教育也是独特的,教育理论和 方法 受到规律的约束和制约。
爱国主义教育是为了调动人们的爱国热情,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以及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使命,将爱国主义思想向社会大众、学生群体进行灌输。
二、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爱国主义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激发教育者的爱国情怀,并将内在的思想感情升华为爱国实践。
1.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滞后,层次不清晰
时代在不断发展,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是在不断变化的,教育的内容也需要具有层次性,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体现的知识点是不同的,但遗憾的是,教育工作者往往是把旧的话题重拾起来,没有丰富内容,也没有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和差异性教学。
2.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方法 的陈旧
传统的爱国主义教学就是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采用的教学方法大致包括直观的认知教育如升国旗、认识国徽、识别地图等等,促使学生产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对上述的这些教学方式已经是司空见惯。他们希望教育教学有更多的内容,有更新颖的方式。但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几乎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教师的教学一板一眼,内容过于简单。
3.爱国主义的教学目标可操作性不强
可操作性不强主要表现在教育目标的设置上过于抽象和理想化。[2]在制定爱国主义教育目标时没有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的个体价值选择,没能结合他们的个性发展特征和心理行为特征;过于侧重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了大学生爱国情操培养以及爱国意志的锻炼。
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1.合理运用教育媒介,丰富教学内容
现代的信息环境已经由相对封闭的状态成功转变为开放、全面的接触。大学生所处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因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探索新的教育法则。我们可以借用新媒体来拓展教育的平台。
新媒体提供的是海量的网络信息,具有图文并茂的特征,在具体的做法上,一方面是将爱国主义的内涵提炼出来,充分利用网上团校和党校这些条件,结合现代化的网站、视频以及经典案例,将爱国教育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起来;另一方面,在基本的讲授内容上,利用新媒体的及时性特点,让同学们快速快速地了解新鲜事物,加大对当前国家和国际大事的关注,这也是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及时更新。
爱国主义教育要保证内容丰富和层次清晰,还需要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者即教师的努力,这些教师接受了现代化爱国主义理论的学习,能够有重点、分阶段地将爱国主义的内涵传授给受教育者。
2.创新爱国主义的教育方式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一部分内容,要坚持教学的基本原则,如“三个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学生。在陈旧的教育方式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的今天,创新教育方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首先,可以借用网络载体,把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宗旨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输入计算机,通过网上教育和课堂教育相结合,开设爱国主义教育网站或者论坛是新时代背景下对教育提出的一个新方向。
其次,充分利用各种校园社团,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灌输,例如借助虚拟的交流平台[3]开展网上有关爱国主义内涵的知识竞赛如近些年在大学校园里例行的党的教育知识竞赛,从而抒发出自己的爱国情怀,并在有意识的思考和参与中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再次,是重视建设校园手机的文化氛围。现代的大学生几乎是人手一部手机,这种现象在几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现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充分利用手机媒体如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视频、手机搜素以及手机杂志等途径给手机用户提供爱国主义的短信或者彩信,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大学生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
3.对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的重新认识
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有最崇高的、最远大的理想目标,同时也需要有切实可行,普通大众也能达到的切实目标,否则它的可操作性就无从谈起。在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进行引导时,第一,要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为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和保证;第二,要结合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客观真实地面对当前的社会环境;第三,要以爱国主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思想贯穿学习的始终。充分利用各种节日或者是文化历史名人的诞辰或者重大历史、政治事件纪念日来进行教育。[4]同时,可以组织学生深入生活,了解当前社会、企业的真实情况,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成就如何。最后,需要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指标,将这些浓缩的精华牢记于心,将其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明确自己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四、结语
总而言之,爱国主义教育是个永恒的主题,每个社会公民都应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它是来源于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它将各组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它也能指导着我们走向新的辉煌。但是,面对现代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产生的问题,作为国家政府、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者三方,都需要从自身方面进行改造,培养新生代对祖国的热爱并为此付出行动。
参考文献:
[1]马建.正确认识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J].中国高教教研,2012(03):150
[2]潘亚玲.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04):139
[3]林奇清.试论全球化时代我国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J].辽宁行政学报,2011(02):137
[4]闰晓梅.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3):24
(作者单位:湖南省娄底市卫生学校;湖南娄底417000)
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的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俄]凯洛夫
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民族存在的火种!在外族入侵时,民族英雄奋起抵抗,因为他们坚信强大的祖国是自己的后盾。在内忧外患的艰难时刻,爱国主义是提升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的旗帜。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把立德树人列为考查目的,爱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考必备的锦囊。作为青年学生,应当多关心时政,与时俱进。只有在写作时,多角度诠释,多层次积累素材,这样,我们笔下的文章才可以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成为文以载道的考场佳作。
爱国情怀·素材积累
1、“卫星之父”孙家栋: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1948 年,孙家栋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班学习俄语,后转入汽车系。1950年,他报名到新组建的空军去做翻译工作。不久,被派往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1958年,孙家栋毕业刚回来,被调至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从事导弹研制工作。1967年,孙家栋正趴在火箭图纸上满头大汗地搞设计,又被告知要去负责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从此,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与孙家栋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即使近 90 高龄,孙家栋仍然在为中国的航天梦呕心沥血,他自豪地说:“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2、何引丽:冠军与国旗,不能承受之重
苏州太湖马拉松女子组比赛冲刺时刻,中国选手何引丽与一名非洲选手几乎齐头并进。一名赛事志愿者希望何引丽能够身披国旗冲刺,以彰显比赛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其身后追了100 米后最终放弃。但前方又出现一名志愿者站在赛道中,将国旗递给了何引丽。奔跑中的何引丽顺势接住,由于国旗太大影响比赛,何引丽便将其揉搓成一团,随后国旗从她手中滑落掉落在赛道上。
央视解说员邵圣懿评论说:“这个时候对何引丽来说,拼比赛冠军是最重要的,她正在咬牙坚持。但比赛的干扰对她来说是有影响的,你看节奏乱了。”最终何引丽以5秒之差屈居亚军。赛后,何引丽道歉,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此事引发网友热议,有人一口咬定何引丽丢国旗,就是不爱国;不少网友表示国旗滑落不应该怪罪运动员本身,要考虑比赛中的特殊情况,不能由此断定运动员不爱国。理性看待此次事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我们需爱国,也需理智。
3、曾纪泽:从沙俄虎口夺回伊犁
1879 年崇厚擅自签下屈辱的《里瓦几亚条约》,中兴名臣曾国藩之子曾纪泽临危受命,再赴俄国,要从沙俄手中夺回伊犁。他出使俄国,困难重重,俄国人先派出舰队,对中国朝廷施加压力。
面对沙俄的无理要求,他一边坚决拒绝,一边智慧化解。谈判中曾纪泽坚决不割让国土给沙俄,他的顽强和坚韧令沙俄非常愤怒;沙俄要求一亿五千万卢布军费补偿,曾纪泽认为沙俄师出无名,拒绝补偿。沙俄以战争相威胁,并希望曾纪泽向清朝请示后再回话,曾纪泽回击说:“无疑惑之事何须请示!”前后谈判历时10个月,正式会谈辩论,有记录可稽者51次,反复争辩达数十万言,最终达成《中俄伊犁条约》。
4、新西兰中国撤侨:展现大国风范,体现民族自信
2016年11月,新西兰南岛地区发生级强震,余震不断。此次地震中有上千名游客被困,其中包括125名中国公民。当天上午,接到中国游客受困的消息后,中国领事馆随即启动撤离计划,中国政府为营救中国游客,承包了当地所有民用的直升机。撤离时,由于直升机的运力有限,只能分批撤离:小孩子和家长、妇女老人先走,男士随后走。撤离中只要你拿的是中国护照,都可以安全上飞机。
看到祖国派来接自己的直升机,心情激动的中国游客不禁拿出五星红旗来合影,还有很多中国游客立即发朋友圈,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中国在新西兰撤侨行动中,让中国公民深深感受到了祖国在身后保护自己的自豪感,同时中国也展现出自身的大国形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强大的身影。
写作论点
1. 家国情怀是立身养德之本。
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古人以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宗旨,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合二为一,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的志向。兼顾小家与国家,将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意义。家国情怀是一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洪流,有了它的丰润,我们才能描绘出大写的人生、成就不凡的意义。
2. 爱国要有理性的边界,智慧的思考。
无论理性爱国还是感性爱国,都要把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其次,面对各种突发事件,理性爱国要以维护社会正常的秩序为底线,决不能头脑发热,采取过激言语,甚至危害公共安全;更不能以爱国为借口,损害他人利益,侮辱同胞人格。面对复杂局势,理性爱国者会用智慧化解僵局。热爱祖国,需要理性,需要智慧,需要奋力强国,精心治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3. 把爱国情、报国志融入实际行动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昨日,老一辈们把自己的爱国情、报国志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理想;今朝,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要勇挑重担,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践行爱国奋斗精神,不一定要如外交官舌战对手;不一定要如宇航员环游太空……践行爱国主义,每个中华儿女只需奋斗在本职工作上,就可以加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冲刺中。
佳作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对生命更完美的诠释动物与生俱来具有生存能力。生存需要食物,于是它们捕食;生存需要空间,于是它们竞争和攻击。如果不再让动物去捕食去竞争,那么它们会逐渐地丧失生存的能力,无法独立,任何需要不靠自身的努力就可得来,这样的不劳而获久而久之会使之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当丧失生存能力的动物失去这种依靠时,那么它们面对的,就是死亡和毁灭。【结合材料,指出危害,从而很自然地强调出生存能力的重要性。】 曾在假期看电视时看过这样的一篇报道:人工饲养的老虎狮子,在放生前,必须经受残酷的训练,重新培养它们的生存能力。因为对于这样的肉食动物来说,没有捕食能力它们就会饿死。这样的事实是残酷的,可这样的实例在大千社会中应有尽有,曾经在网络上流行过这样的言论:对于长期人工养殖的动物,“放生就等于放死”。道理是同样的,在对待如此宝贵的生命时,也许培养它们的生存能力和独立性,是珍爱生命最好的方法。【由报道到言论,从而突出了“放生就等于放死”这种观点在现实社会的意义,从而水到渠成地提出了中心论点:培养生存能力和独立性。 】而这也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界,对于我们人类社会,生存能力和独立性更为关键。【过渡段,由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由于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许多的父母就有意无意地娇惯、迁就、溺爱自己的孩子,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百依百顺,这使孩子产生了过分的依赖性,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能力,甚至到了小升初时还不懂得自理生活。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吸取任何的生活经验,这就为长大成人后的他布下了绊脚石,离开父母后,也许生活对他们来说,举步维艰。【列举生活中被溺爱孩子的情况,强调出这些孩子丧失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许多的父母就是在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中失了职,但这其中并不包括我的父母。从小到现在,我的父母虽然解决我的温饱但同时也在培养我的生活能力,或者是说让我尝试着去一个人独立完成所有的事,我知道这对我来说是种锻炼,失去依赖性,也就是对我的未来有个保障,能让我在没有任何人帮助的情况下,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如今我能够在学校里和谐融洽地与同学交往,能够独自充实地生活,离不开生活环境对我的影响。【引用名言,突出了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之大,从而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对生命对教育更完美的诠释,在于能力的培养,而溺爱和依赖则是对未来最大的阻挠。【再次总结,点题,突出中心。】【亮点点评】内容上,紧扣材料,中心明确。在论述的过程中,作者能紧扣材料“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这一内容,从而向我们提出了诠释生命更好的方式就是能力的培养这一中心。为此,作者由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的生存联想到人类自身,都离不开独立能力,最后用卢梭的话进一步阐释自己的观点,使得中心更加突出。表达上,文章的语言虽然平实,但是,作者的逻辑思路却是非常清晰的。可以说,作者由浅入深地论述了“能力的培养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这一中心。发展上,文章第二段中的材料具有现实的针对性,能给人以启示;卢梭的名言充当了典型的道理论据,很好地阐释了溺爱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从而引起我们的注意。同时,还应该看到,题目虽长,但是观点让人一目了然。佳作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这句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世界为立心者鼓掌张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禅宗里有立于菩提树下之说,孔夫子让三千弟子立身修德,苏武的旄节立在北海之上。我总是在想,人处在这个世界上,当以何种姿态面对这个世界。叩经问史,朝山谒水,回答的声音说,世界属于站着的人,世界为立心者鼓掌。立心,立的是一颗饱受苦难却坚强的心。摩西与他的子民受尽苦难决定站起来走出埃及时,耶和华白天以云柱、夜晚以火柱指引他们抵达乐土。我始终相信世界上是存在着那样纯洁自若的光的。因为妄念虽如脱缰,灾难又常接踵,而世界让光明如约而至。这其间是心生希望,心有坚强,心已有了站立起来的力量。史公在牢狱,屈子被放逐,勾践在卧薪尝胆;嗣同在抗诉,鲁迅在呐喊,觉民在写《与妻书》;马丁·路德在演讲,甘地在印度救赎,特蕾莎修女在炮火里施以爱与恩慈。这些人在路阻且长时,站起来怀着殒身之志;在天命赫赫时,站起来心生坚强希望;在众人无助时,将小儿女情怀变成了大悲悯。他们立了心,世界在为之鼓掌。立心,立的是一颗举世混浊却清纯的心。在这个诱惑繁多的社会大剧场里,辛辣奇突如电影般刷刷掠过。却使人总记起川端康成凌晨四点海棠花未眠,加缪垒山不止的幸福,梭罗在瓦尔登湖垂钓,仓央嘉措白鹿踏雪,汪曾祺的花花草草、瓶瓶罐罐,周国平的煮豆撒盐给人吃,莎翁的飞鸥与海涛相遇,爱默生关于透明的眼球的譬喻,苏子的一蓑烟雨,王维的清泉石上流。这些人即使在缤纷花瓣中走过,依旧掸衣故清辉,如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即使在世事纷纭中,依旧立着清朗心,如明月松间,菩提微暖;即使在举世欲狂时,依旧立着修华意,如阳光清风,和光同尘。他们立了心,世界为之鼓掌。立心之高洁,得世之清欢。梁漱溟说:“情贵淡,气贵和,唯淡唯和,乃得其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清和也是心之所求。立心,立的是一颗平平凡凡却高昂的心,清和之心。千万人已过去,芸芸众生中大多是普通人。我们只需保持清和,亦可有长久的岁月;只需立着高昂的精神,亦可有光辉的人生;只需立着淡泊的心灵,世界亦会为之鼓掌。是的,人立着,世界才属于他。世界为立心者鼓掌。为先哲立心鼓掌,亦为凡人立心鼓掌。贵者肯掷通灵宝玉,贫者有自强之心。世界为立心者鼓掌。为气节高尚守本心者鼓掌,也为油盐柴米守生活心的人鼓掌。只要你立着心,站在世上。世界为立心者鼓掌,为你,为我,为我们
1、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梁启超 2、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鲁迅 3、年轻一代,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对“丧”文化的反思等。语出鲁迅的《随感录》。 4、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人民日报』 5、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少年中国说』 6、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宋教仁 7、《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8、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亦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 9、张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10、禅宗里有立于菩提树下之说,孔夫子让三千弟子立身修德,苏武的旄节立在北海之上。
提纲供参考论点,爱国是一个公民的基本修养和素质,国与家是两个密不可分的因素,国中有家,家中有国。可以搜集一些材料,国家二字的解释,国与家的关系,来引出论点。论证,建议正反论证,正论,搜集爱国名人,爱国名企,爱国著名事件,古今中外都可。反论,现在社会上有一部分人,以爱国为耻,污蔑国家,揭露他们的丑恶言行,搜集具体实例。最后,首尾呼应。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骨,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会。我认为当代的民族精神是一种开放包容的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包含自强精神、仁爱精神、勤奋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爱国精神、气节精神、斗争精神、改革精神和开放精神十个主要方面。进一步建设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需要。 民族精神是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会 民族精神融会古今,是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整合。如上所述,一部中华民族从远古至今的发展史证明了它的强大生命力。自强精神是一种具有强势张力的进取精神和斗争精神。中国古代哲人通过观测宇宙的变动不居,提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思想。自强,包含民族的自强和个人的自强两个层面。不畏艰难困苦,不屈服于任何压迫者,是中华民族的本色精神。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地与生存环境抗争,与内外邪恶势力抗争的历史。自强不息,不仅是指在常境和顺境中的奋斗,更是指在困境和逆境中的奋斗。历代俊彦豪杰追寻"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怀激情,力行"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坚忍精神。自古以来,身处逆境而奋发有为的范例不胜枚举。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受腐刑之辱,仍发愤作《史记》,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成大业。其精神皆垂范后世。 仁爱精神源远流长,是我们的人民亲和共处所依凭的准则。千百年来,经过世代哲人先贤的琢磨锤炼,激浊扬清,仁爱思想升华凝聚,成为中华民族构建伦理道德大厦的基准和标尺,并广为人民所认同。仁爱精神内涵十分丰富。易经中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重君子之德,即是强调一种"仁"的精神。《尚书》中说"有容,德乃大",也体现了仁爱宽容的精神。什么是"仁"?"仁"就是爱人,与人友好相亲。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张问仁。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诸问之,曰:"恭、宽、信、敏、惠"。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忠恕之道",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子所提倡的仁爱精神则达到了极致。墨家主张"兼爱",推崇一种"天下之人皆相爱"的和谐境界,此即"强不执弱,众不却寡,富不欺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孟子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为仁义礼智之端,是对仁爱精神更具深义的阐发。概而言之,仁爱精神涵盖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十个方面。这样的仁爱精神熏陶、哺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并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勤奋精神是我们的民族得以安身立命,创造财富和探索未知的巨大力量。勤奋,是我们民族历来推重的美德之一。我们民族的传统认为,勤奋包括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和勤于劳作。手不释卷,孜孜不倦,谓之勤学;霄衣旰食,励精图治,谓之勤政;胼手胝足,持业不辍,谓之勤劳。勤奋,包含勤勉与奋发有为两个相互依存的因素。有志于奋发有为方能勤勉,非勤勉不能有所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业精于勤,荒于嬉"。"书山有路勤为俓,学海无涯苦作舟"。这许多广为流传的古训俗谚,体现了我们民族所崇尚的勤奋精神。自古以来,以勤奋精神立学、立言、立德和立业者恒河沙数。悬梁刺股,苇编三绝,愚公移山,等等,都是人们所熟知的佳话传说。正是这样的勤奋精神,激励着我们的民族世世代代奋斗不息。 \ 亘留
悠悠爱国情渐渐地,它爬上枝头,映入窗棂边,一时兴起,便独上轩榭台,享受着这静谧的夜色。月光之下,是广裹的土地,经过月色的洗礼,显得无比晶莹。微风袭来,夹带着淡淡泥土味,似有似无,沁人心脾。此刻,我思绪万千,想着我们憩息的国土,浸润了先辈的心血与汗水,想着那浓浓的爱国情感和那守卫国家,视死如归的民族之魂……历朝年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赴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注民生,就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他们是上帝的“宠儿”,虽与世长辞,但却名垂青史,为后人所尊崇。应对民族的兴衰,我想到的是那一抹残阳,一片荒漠,我想到了“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毫无怨言,我想到了放下绿洲夹河而列的长安,甘愿远赴黄沙大漠,来换取和平的王昭君。我不会忘记,历史更不会忘记,她对着残阳,望穿秋水的双眼,还有那一颗随民族史一齐跳动的爱国心。应对国家的荣辱,我想到了爱国将士岳飞,想到了沙场上的金戈铁马,和那“收拾旧山河”的慷慨激昂,想到了那长着青苔的墓地,和那“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口号;想到了他的义薄云天……往事不堪回首,一支无形的匕首从背后袭来,刺入胸膛,留下了“精忠报国”的美名。他们是爱国的,他们热爱祖国的山河,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奋战,为国捐躯,他们走了,但他们那爱国灵魂还在,还有千千万万个他们向我们走来,带着“铁”的精神,向前迈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增强爱国的情感,敢于进取,自强不息。虽然我们还是青少年,但我们坚信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日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而贡献自我力量,唯有国防在,剩有兴旺处。应对国防建设的日趋完善,我看到历史的前进,中华在崛起!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就在不久的将来!愿自心出,精需自设。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愿望,而这完美愿望的实现,就需要不断的努力。同样,民族的兴盛,国家的繁荣也需要用辛勤的汗水去换取,而他们-昭君和岳飞等民族英雄,为后世树立了良好的典范,他们英名辉煌千古……魂牵梦萦多少次梦里神游,梦到守卫过疆的哨兵,他们为祖国的繁荣,人民的富强而坚守岗位,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夜还是那样静,那样美,我的心潮早已澎湃,那赤诚的爱国心。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具有就业适应面宽、基础牢固、社会需求量固定等等过去传统的优势。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引言
在我国跻身世界旅游大国的同时,中高职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水平却不尽人意,因此,为了给旅 *** 业以及管理行业输送一线高水平高素养的专型人才,在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开展汉语言教学是很有必要的。汉语言教学不仅能针对学科需求向学生教授理论文化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更加提升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为了使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能更好的适应将来的旅游管理行业需求和发展,下面本文就细介绍汉语言教学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与就业的重要意义。
二、为专业需求,提供必要服务
当下的中高职校语文教材,较为通用,没有针对专业需求,就无法体现专业的特色。部分学生会自认上职校是学习专业技能的,从而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意义以及作用,上课睡觉,缺乏动力,甚至渐渐的失去对语文的兴趣。但是汉语言教学却不如此,汉语言教学不仅仅是笼统的语文教学,汉语言教学会根据专业的不同,教学不同的专业需求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汉语言教学具有时效性、典型性以及趣味性的特点,能够让学生自主、自觉、自信的学习专业相关内容。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汉语言教学老师,必然会依据本专业制定教学计划,筛选好教学内容,例如,可以选取一些与旅游管理专业相近的文章或古诗词,给教学课堂带来一些趣味性以及知识面的拓展。也能够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素养。可以选些典型的篇目给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写作朗读训练,引导学生,让其从专业的角度,丰富自己的文采、内涵和思想感情,既能掌握汉语言知识、陶冶情操,又能丰富旅游常识,非常有益。
三、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水平
汉语言教学不仅仅能丰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更能提升本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与素养。汉语言教学为了本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从业以及创业等,不但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对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的能力也需要培养。下面就从一简单小例子来介绍汉语言教学是如何提升学生各方面水平与素养的。例如教师在课堂教授《登秦山记》这篇课文,为了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教师就会布置一些任务,例如要求学生自行分组,进行团队合作,互相模拟导游,做好相应的登山所需要的相关工作,查询最近天气以及最佳旅游天气和季节,使用电脑、地图、扩音器登道具,在地图上找到最佳旅游路线,进行标记,并找出相关的人文风景、名胜古迹、历史由来、故事传说以及名人诗画等等资料。并让其自行分类整理,制作旅游明信片之类的可收藏事物,并进行相应资料的储存,自制自己的旅游资源库。让每位学生展示并解读自己制作的旅行路线图,景点资料等,互相讨论学习,互相打分。并学习相关古诗词、美文的特点,若能自我创作更佳。汉语言教学可以让学生自主学,让学生享受学,让学生爱上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注重实践,提升学生素养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汉语言教学结合其专业的特色,注重教学实践,有目的的培养学生专业所需求的交际口语、阅读理解、资讯处理、写作等专项能力,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养。例如在汉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利用课前时间,让学生进行朗诵、背诵以及演讲训练。随机抽取不同的内容,让学生训练至脱稿演讲,之后进行自我评价,再互相评价。不断的完整的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其中包括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朗诵、背诵、讨论、辩论、叙述故事、情景作文等等。并要求学生经常进行写作训练以及口头作文训练,提升文字功底和口语表达能力。在阅读课文、学习课文时,要求学生用心体会用心感受,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汉语言教学还可以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追寻、收集与课文、作者相关的素材资料,从中汲取、感受、体会作者以及作品的情感思想。同时汉语言教学也会从优秀文化中选取部分代表性的文章、诗词,使学生能够感兴趣的学习传统优秀文化,树立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等集体思想,提升学生的审美观。现如今的科技迅猛发展,教师会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帮助学生搜寻资料,拓展知识和视野,丰富自己的旅游资源管理库。在假期时,让学生进行导游社会实践,去学生家乡做志愿导游,为来此游玩的人们讲解人文风情。
五、全新考查方式,提升就业能力
依据当下中高职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性格特点,汉语言教学注重其能力的培养,有着全新的考查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分析,为其在将来就业提供有利帮助。目前理论知识的考查较为简化,注重能力等级的评估,渐渐淡化分数的重要性。例如旅游管理专业考查主要内容为:汉语言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交际口语、社会实践调查。这几项里,教师较为看重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社会实践经历这几项。实践出真理,理论筑成功。教师会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优缺点,进行详细的专项训练,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总结总的来说,随着我国旅 *** 业的大热,这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紧俏。汉语言教学不仅能大大加强学生的实践语言能力,使他们的专业能力水平能更好的满足旅 *** 业的要求,缩减旅游业的培训成本;更能培养学生的文化涵养、健康心理,为旅游业带来蓬勃生气,使我国能更好的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大国,树立良好的形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要想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具有较强的才能与较好的人格素养。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言的知识内容,对汉语言文学进行了改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保留我国良好的传统美德,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更好地理解汉语言的内涵,养成欣赏文学作品的好习惯。
一、应用汉语言文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理论很强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进行实践,还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例如,教师给学生讲授弟子规中的词句的时候,可以在讲解后,给学生翻译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并且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学生一定的道理,或是以儿歌的形式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下进行学习,并增加学生的记忆力,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还可以用多媒体的教学装置让学生欣赏动画的效果,小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理解汉语言文学的知识内容,感受语言博大精深,珍惜学习的机会,努力学习,教师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意义进行分析,将传统美德与精神灌输给学生,让学生从小学就认知礼仪并具有高尚的人格。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灌输给学生良好的道德思想,使学生从小就懂得孝顺长辈,了解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坚忍不拔、勇敢、正直等精神。
二、应用汉语言文学提高学生运用汉语知识的能力
汉语言文学知识的主要通过听、说、读、写等几个方面提高学生对汉语言基础知识的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与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先讲述有相关的知识内容,然后让学生用教师教授的知识内容进行自我介绍或是情景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用到刚刚教授过的词语,并结合自己的动作和表情,把汉语言的知识体现得淋漓尽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于思考的精神。或者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让学生进行接龙游戏,让学生对之前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运用和巩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地关注,及时地进行纠正和指导,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存在的误区,正视问题所在。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进行思考问题,并具有善于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进行交流,在反复的锻炼中,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展示自己。总之,在小学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通过学生对汉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其能力,使学生感受汉语知识至关重要,并且千变万化,能够用正确的态度去接受新的知识内容。总而言之,通过教师不断地努力与探索,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不断地灌输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热爱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成为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不仅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更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在中国古代史的漫长岁月中,尽管陆游一直是一位深受人们关注的重要人物,但人们对他的研究多集中于他的文学作品上,从而忽略了陆游爱国情怀表达极为丰富,针对这一情况,本文试图对陆游的爱国情怀作较全面的探索,这也是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作为论文的出发点。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陆游爱国思想,分析陆游诗章所表现出来的深沉的爱国意蕴,解读他在苟安于一隅的南宋朝廷统治下虽无法实现光复国土的伟人抱负却始终抱有心系祖国安危、民族复兴的高尚情怀。为后人对陆游爱国思想及表达情怀有着更深入了解,尝试从陆游爱国思想情怀得到启示。通过对它的研究,更进一步突出了陆游平凡而又伟大的爱国情怀,值得我们借鉴
《新时期的爱国者》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当新的一天来临,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总会想起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号召。其中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要热爱祖国,就要有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最美的花朵。爱国,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在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中,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人民所崇尚的。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爱国主义更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而爱国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教育!同学们,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必将属于我们。因此,大家更要继承和发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该如何来爱国呢?有句老话是—儿不嫌母丑,狗不厌家贫。我们必须学会爱自己的家,不管家现在多么贫穷或是多么不尽人意,我们都必须尊敬父母、尊敬长辈、爱护家庭。而且我们必须是热爱自己的学校,尊敬我们的老师。一个连自己的学校都不爱的学生,又怎么可能爱自己的国家呢?热爱学校是一种非常具体而切近的行动。我们沙厂中心小学为我们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老师为培养我们同学成才而兢兢业业,这里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作为沙厂中心小学的学生,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热爱自己的学校。每一位学生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维护学校形象和荣誉;我们要真心实意地尊敬我们的老师;我们要自觉地保护校园的一草一木,创造和谐的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学习环境;我们还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去热爱学校的每一名同学,让我们互爱互学,一起快乐健康成长!我们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努力拼搏,争取优异成绩,以此来报答学校,报答我们敬爱的老师!国家的今天,改革重要,发展重要,稳定重要,我认为在此基础上教育我们的国民要恪守爱国主义的信念更是至关重要,教育我们的学生爱国,恢复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从精神上团结我们的民族,大家同心同德搞建设,一心一意促发展,就算是真的有一天要打一场卫国战争时,我们将会无所畏惧。于是我想,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信念不应是某一时代的产物,而应是无论任何时代都应该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坚决不能随着某一个时代的结束而结束。在我国现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时代背景下,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滚滚热潮中,全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信念更应该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爱国,是至高无上的品德、是民族的灵魂。爱家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品质,爱校是我们必须具备的个人素养。亲爱的同学们,为了学校的荣誉、为了我们肩上的重任,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让我们努力学习,做一个无愧于人民的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尊敬师长、爱家爱校、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合格学生吧!
金军麾南,宋史那年,空守半壁河山;笙歌临安,烟雨江畔,不思黄沙戈断。当南宋统治者夜夜笙歌的时候,有一个人,他卧病在床,却说着“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当金军逼近中原,南宋却无人出战,有一个人,他振臂高呼:“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当他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战火仍未停止,他在临死时对儿子说:“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个人的名字叫陆游,他为中华民族奋斗了一生,让我们今天来了解他的生平,了解他的爱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