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文章

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文章

发布时间:

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文章

【千字文第5天】 《刻意练习》里面说,如果要学习一个新领域的知识,并快速成为其中的佼佼者,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学习在此领域卓越的前辈们总结的经验,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有意识地大量练习,更容易成功。 我需要写一个动人的故事,如前文所说,我要写个好故事。而《南方周末——特稿手册》是这个领域里可以作为教科书一般的存在,只恨与之相遇太晚。 序言作者展江说:“这里的人不是高高在上的‘榜样人物’,而是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人,甚至是处于苦难中的人。通过对人的叙述,揭示他们的生存状态。” 出色的文字有什么用呢?在南方周末编辑张捷看来,出色的文字时传播的利器。而特稿的定位是:追寻文字的美,呈现复杂的真。 什么是特稿? 百度百科解释为: 特稿,又叫纪实特稿、纪实稿,或者新闻特稿。 《新闻学大辞典》对特稿是这样解释的:“特稿就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简单的说就是 通过文字深入揭示事物本质,把问题说透彻的报道。 它是一种有深度的新闻报道,可分为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服务性报道、人物特写等,按这种定义可知除消息以外,一切新闻报道皆为特稿,涵盖太大。 这本书里面较之特稿汇编的其他书更值得学习的地方在于,每一篇入选的特稿之后,都会有作者手记:记录当初写这个选题的背景、过程、选取视角的原因、采访的技巧、为什么这篇文章会入选,在作者本身看来写的好在于什么方面等等。 大家都知道,一篇好的文章出炉,必要经过百十遍的痛苦斟酌、删繁就简,简单的一个动词或者一个形容词,都会成为如鲠在喉的细小鱼刺,更别说入选特稿独特的视角珍贵的选择过程和作者宝贵的写作经验。而这些经验,很难从一篇已然成型的文章中找到思维的蛛丝马迹,更别提写作时候的情景再现。 比如,2002年到2009年服务于南方周末的高级记者李海鹏在写《车陷入紫禁城》这篇文章的时候,他在《记者手记:不仅仅是文本》中就提到:这篇文章的特殊之处在于选取了不同的角度。以往的报道大多关注技术性问题,而较少考虑文化症结,而我的报道正是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启发来自亨延顺的《文化的重要作用》。当两个国家制度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为什么经济发展水平会有非常大的差别?亨延顺认为是因为文化不同,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决定着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物质文明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做了哪些准备,在过程中为什么要采取夹叙夹议,穿插写法等,都在手记中有所交代。 比如,李海鹏在《满语消失的最后一瞬》的手记《新闻不是无生命之物》中写道:这是一篇研究型报道,动身去三家子屯之前,我买了十多本关于满语和满足文化的书浏览,重点阅读了金启孮的著作。有了相关研究的基础,我才可以判断在采访中那些老人的说法是否准确。并在后面举例说明。 他在《悲情航班MU5210》的手记《一个记者的24小时》里写道:每当重大新闻发布时,新浪和搜狐网都会有大量评论和跟贴,其中就一定会有核心信息当事人的周边人的发言,只不过会埋没在数不清的声音当中;做灾难报道,一定要花时间把这些帖子都看了,里面必然有你想要的内容。这是基本功。 在未做记者之前,一定很少有人会因为要写一个故事或者报道一个事件,如此细致的去了解一件事情,尤其在特稿中一些大家经常会忽略的人的视角出现,我们看完才会恍然大悟,原来真相是这样的。 记者就是这样一群人,有着比普通人更为敏感和悲悯的情怀,也更容易发现别人忽略的细节。而特稿,打动人的就是以第三方的视角,去还原当时事件发生的场景,以及挖掘具有普遍意义的单个事件背后产生的社会原因及社会影响,进而引发人们的自主思考。 特稿的语言,如在最后精华部分《特稿研究之我们说》里面所说:一个好记者不会仅仅满足于记录历史,其暗藏的目的一定是影响今天。出色的文字能够帮助传播,而传播才能带来改变。记录过程中,第一要义是真实,其次是语言描述。而描述的语言中,会参杂作者本身对于所见所闻的思考,对零散的素材进行筛选、重组,最后呈现出想要表达的主题,不戳破的淡淡的忧伤的感觉,却字字句句在告诉你这是一件多么让人遗憾的事件。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就是这般吧。 在《南方周末特稿选题与叙事》的节选论文中,作者张捷通过多年研究实践,总结出了三个切口,第一选题,第二概述和场景,第三判断性叙述,以此对南方周末特稿的操作做一个并不全面的略带随意的说明。非常值得研究和阅读,并对希望从事非虚构类写作的作者们有很大帮助。我就不在这里剧透了。 今天就暂时写到这里,目前只阅读了李海鹏的7篇文章,后面关于南香红、叶伟民、徐楠、曹筠武等多人的作品还没有开始阅读,在之后的两天里,我会把每天的阅读心得慢慢写出来。今天写的有点多,超过千字文的范围了,需要再精简修缮。

摘自《南方周末》20180823(文章记得好像是一个学者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的访谈啊哈哈) 莫泊桑的《项链》 文章开头:“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由于命运的差错,出生在一个小职员家里。” 《项链》的意境是美的,美就美在它的主人公马蒂尔德是一位“美丽动人”的姑娘,不错,因为美丽,玛蒂尔德才盼望展现自己的身姿,才刻意从闺蜜的首饰盒里挑出自以为最夺目的项链,才兴奋的去带着那串宝贝去参加教育部的舞会。你看,玛蒂尔德迷人的笑着,陶醉的舞着,释放出热烈的快乐。那洋溢着激情的舞姿,使她比舞会上所有的女人都显得动人。其实无需项链的映衬,玛蒂尔德就很漂亮,因为那是自然赋予的青春之美。 然而玛蒂尔德的炫美却不为当时和后来的世道所容。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这篇小说深刻地揭露了小资产阶级数虚荣意识的可恶,可是扪心自问,从显贵到贫士,谁敢说自己没有一点虚荣之心?【反弹琵琶】 其实在舞会上展现出来的仅仅是玛蒂尔德外在的美貌,项链的丢失才真正激活了她心灵的美丽。请看祸事临头之际,玛蒂尔德既没有像人们习见的那样歇斯底里的哀嚎,也没有心存侥幸地试图逃避厄运。而是很快的振作起来,勇敢的面对事实。她的虚荣之心转化为实荣之行,她绝对以诚实的态度面对现实,用勤奋劳动长青樱项链的丢失而造成的债务,为此,马蒂尔德付出了十年的辛劳,一时的失误害苦了玛蒂尔德,长期的辛苦却磨炼了他的意志,玛蒂尔德的心灵的意境随着小说情节的深化而展现出它美丽,精神随着偿债心愿的了却而升华,而袒露。 玛蒂尔德双手的颜色是通红的,这正是体魄健康的标志,是成熟之美的表征。巴尔扎克的《邦斯舅舅》 邦斯舅舅相貌丑陋且衣着古旧,穷困潦倒而爱吃白食,他与周围的各色人物竟然那样格格不入。由于他内心的追求与时代的观念形成鲜明的反差,因此成为会招人嫌恶的怪物,在大量的恶意嘲弄和少量的善意怜悯中度过了悲凉的后半生。 可是邦斯舅舅年轻时有过得意的光景,他酷爱艺术,在法兰西帝国时代去过罗马,获过音乐大奖,收藏有珍贵的美术作品。而且以后的数十年间,他依旧坚持既往,在过时的衣着下,包裹着善良的心灵,在潦倒的生活中执着于理想,但这正是与现实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难以协调的失误。其实既往的和现实不兼容是人人都逃不过的命运,只不过邦斯舅舅依旧保持着对于传统艺术的热爱。请看,他在乐队面前激情地挥舞起指挥棒;在收藏室里,像热恋的情人那样欣赏着艺术品。邦斯舅舅没有得到过人间的爱情,却获得了艺术的爱抚,因为只有艺术能够超越时代的鸿沟。沉浸在永恒的艺术天地,邦斯舅舅焕发出饱满的青春,仿佛不再是古旧过时的人物。 …… 邦斯舅舅之所以陷入悲剧的命运,那是既往与现实的差错所致。 【吾读】这些书评和感想并不适合大篇幅引用,比如大花篇幅去介绍邦斯舅舅如何潦倒,这样用会成为素材的简单堆砌。不如默认大家都了解邦斯舅舅,只要把他作为正面人物例举出来就可以了。 在分析原因的时候,多积累些概括性高的词汇,显得更专业也更有说服力。像这篇分析就说的很好,“与现实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难以协调的失误”“既往和现实的不兼容”等等。

富士康,他们派实习生去实习了28天,这个报道全国他们最深。我是学新闻的^_^

太多了 最近几期关于候鸟死亡 反贪局长之死几乎每期都会有深度报道的新闻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没有见报 也可以在一些南周记者的博客看到 百度就行了

南方周末文章摘抄

1.如果不能联系到作者,那就要注明原作者的详细信息,原作者、发表日期、出版单位、责任编辑。2.青年文摘好像是50元一篇(摘抄文章是固定的稿酬)。3.如果你能联系到作者,取得同意,那在审核的时候应该会有优势一些。

承蒙后窗兄惠赠,终于得阅《后台》,用一天多时间看完,感觉很是解渴,但更感到意犹未尽,还不够过瘾。想起后窗“请多批评”的指示,也来简单谈谈读后感吧。 我的瘾头可能是被此书封面上一句广告词吊起来的:“解密一个大报的新闻后台操作 打造中国最佳新闻案例教科书”,于是心中充满了期待。但看完后掩卷一思,觉得还是邓科写的序言《“追求真相”的真相与“没有表达”的表达》更恰切些,离“解密”和“教科书”好像还有不小的距离。南周“一纸风行二十年”,其中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几经波折几经震荡,其荡气回肠的历程也是演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媒体环境的绝佳案例。如能真正解密一下这个大报的奋斗历程和那些重头报道背后的文章,以及那些名编名记名版名事,肯定既有看点又显厚重,就像李大同解密《冰点故事》《用新闻影响今天》,或者师永刚《解密凤凰》以及《“读者”传奇》等,梳理一下南周的光辉岁月肯定会在新闻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当然,鉴于当下的环境,完全还原南周的历史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简要回顾盘点一下或者春秋笔法留下信史也是值得操作的尝试。 当然《后台》的立意并非完整揭示南周历史,从本书编选的文章内容就可以看出,基本上是这两年的新闻报道和普通记者的叙述,并没有做“历史深度”和“高端访谈”的文章,并没有做到“大尺度观察和细节化表述”(傅剑锋语),假如以调查性报道的标准来衡量“后台”,似乎可以说并没有反映出南周的“本质事实”(这个标准当然不适用)。 呵呵,以上的挑剔是读者一厢情愿的期待,下面具体谈谈这本书。 本书分三个部分:行动/思考/争论。“争论”编选的是南周记者、编辑关于2006年某期头版报道《平时是天使 周末是魔鬼》的思想交锋,从中可以领略报社内部自由民主的争鸣气氛和报人们的职业素质,也让我很容易想到李大同《冰点故事》里面多次提到中青报内的业务民主气氛,也许这正是一流报社必须具备的内在气质。一群有理想的新闻人互相砥砺、彼此刺激,才能诞生出一张有担当的大报,才能写出一篇篇不辱使命、不坏本报“金字招牌”的大文章。 风端的《肉感的写作》、《匿名是一种原罪》、石岩的《为李大同准备的五个问题》、李梁的《我们首先是新闻的“囚徒”》、傅剑锋的《我体悟的两大采写原则》、李海鹏《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等文章堪称上品,可以体悟南周新闻操作的专业水准、社会责任以及记者的职业尊严和专业素质,应该说很好的“表明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持”(邓科序言)。 总体感觉,“思考”几篇文章的平均水准高于“行动”几篇,一些篇什也就相当于南周报纸上“百姓记事”版“记者记事”的水准,并没有披露更深的幕后,记者见闻而已。“思考”中还传授一些与官员打交道的窍门,什么“以诚待之,以马屁拍之,以利诱之,以威吓之”之类,窃以为这些东西更宜于出现在饭桌酒吧,老前辈向实习生耳提面命,而不是发在书里流传。毕竟,《后台》的读者里面也许会有高官,见到记者如此伎俩反而会使他们更加警惕。 还有一个小的建议,就是对于每篇文章的作者,最好有篇个人小传以及代表作的介绍,好让读者能看到那些文章背后当“背后”的东西浮出水面,我开始猎奇一般的心态突变为大气不敢出,我曾以为那些大报的采访该是有相关相关人员把路铺好,可现在我知道,这路不只是要自己孤独的走,还要时刻防备着狼群出没。真不知道他们这一辈子,要开拓多少条路,会不会有一天厌倦了这疲惫的旅程呢。 如果有一天,我也踏上独自寻路的过程,遇到天黑我会哭泣着闭上眼睛当这个世界沉睡了还是捉住那微弱的萤火虫为自己照明继续往前走,大步的往前走呢?但愿我能够坚持住要走的那条路,只是说但愿,尚未经历人事风尘,我无法对自己和你们承诺。 “活生生的人”,再翻《南方周末》时看到熟悉的名字会亲切很多。这是一本有故事的书。如果说《南方周末》记录了二十多年来的时代进程,那么这本《后台》就是对记录的记录。记者以第一人称讲述的采写过程使得一个个新闻故事更为立体和丰满,而从策划到采写再到发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段别有趣味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我们能和记者一起体验惊喜,感受苦涩,经历迷茫,品味得失。 但在我看来,这本《后台》的意义远不仅仅在于它所提供的鲜活案例和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更在于它展示了一线的新闻从业者对“新闻业务”的反思与探讨。长期以来,“新闻无学论”盛行国内,甚至一些新闻院系的学生都会怀疑自己所学的是否真的是一门完整、规范的学科。在新闻学的三大分支——历史新闻学、理论新闻学和实务新闻学当中,实务新闻学往往被视作“无学”中的无学。在这样一个传媒急剧发展与变化的年代里,这种错误的看法容易使新闻业与新闻人误入歧途。 而《后台》可以视为对“新闻有学论”的倡导与坚持,它本身即是一本上佳的实务新闻学教材。按照主编邓科在序言中的说法,“这本书,是想表明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一词始于美国,在这个词出现之前,只有医生、律师、教授等受过专业训练、具备专业知识的特定职业才被视为“专业人士”,而最初的新闻工作者鱼龙混杂,新闻作品格调低下,且被政治利益和商业利益左右,记者不是体面的职业。当“新闻专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后,美国的新闻业得到极大的改观:新闻以传播真相为最高理想,独立、客观的严肃新闻战胜了以煽情、刺激为卖点“黄色新闻”,行业规范和准则被制订,大量新闻院系建立。 当下的中国新闻业虽然与当时的美国新闻业有着巨大的差别,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的中国媒体正处在迈向专业主义的路途中。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周报,《南方周末》被国内的许多新闻人和准新闻人视为“标杆”。由她来编写这本有关专业操作和职业规范的书,既是众望所归,又是责无旁贷。在这本《后台》中,《南方周末》的编辑和记者展示了采访前的准备和报道发表后的反思,总结了对特定采访对象发问的方式和技巧,探讨了采访与写作中的具体原则,争论了新闻原则与现实状况之间的进退取舍——这些都是极为珍贵的一手资料,它们反映了对专业操作和规范的反思与探讨。 当然,这本书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果以封面所称“新闻案例教科书”的标准要求,那么《后台》的文章风格显得有些凌乱,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的讲述方式,如何使他们活而不乱,需要在选择和编辑上再下功夫。另外,全书的体例不甚严谨,可以进一步地打磨和整合。好在这只是此书系列的第一辑,相信后续的《后台》能够带来更多不言而喻,正确的,自由的,代表了民声的报道必须是尖锐的,一针见血的,并且有的时候是矫枉过正并且带有某些不准确的.新闻工作者用一切手段去求证报道的真实性是他们的职业道德所在,这一点,会有市场和民众的信任度来代替政府做出判断.因为担心失实而造成万马其喑.把自己玩死了都不知道.说实话,南周的很多报道因此成了后台里隐讳的一句话带过跟上面这一点太有关系了.我自己就跟朋友说,我要办份报纸,不是中规中矩最后活不下去被兼并了,就是红红火火我自己被新闻出版署给兼并了… 记得书里面一个记者不经意写了一句话,意思就是只要这样,这个国家还有救.潜台词就是,我不说,您自个儿琢磨. 精彩的故台前,尽管过程还很漫长,但是我们总归开了一个头。 曾几何时,我们的新闻在“坚持正面宣传”的大旗指引下,成了政治领导的工具;曾几何时,我们面对已是人性坠落的罪恶时,却成了他们的帮凶。如此种种,给中国的新闻业烙下了一个永远也无法抹去的泪痕。这是一个时代的堕落让新闻染上的沉疴。虽是沉疴,但也要医治,而且还要下猛药以攻之,将整个新闻业挫骨扬灰,在经历千百次磨难的砥砺中重新找准自己的位置,重新看到他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所幸的是,我们现在看到了这样的希望,在摒弃了那些豪言壮语的宏大叙事后,开始寻求基于新闻伦理道德以及人性最底层温暖的理性关怀。“我们首先是新闻的‘囚徒’”,而后才是肩负使命的新闻人。 黎巴嫩大牛纪伯伦曾经说过:欲诠释公道的人们,若不在明光下细察全部行为,你们的愿望怎能实现。新闻,也只能从自身开始,诠释它存在的意义,而不再仅仅只是那些豪言壮语,悲情叙事,让人听起来却总是乏善可陈。

可以的,你要注明你转载自哪里就可以啦!一般稿费100。

《他的国,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切·格瓦拉的文章。文章如下 正是你找到的 南方周末刊出的40年后,世界对于格瓦拉的评价仍然和他的冒险经历一样庞杂:他是始终孤身作战,对自己的牺牲早有预见,被同志背叛,为自己尽力解放的民众所不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基督。或者,他是个自我身份认同障碍症患者,冷血的暴力运动倡导者。这个出身阿根廷的青年是“一个拉美近代迷惑与追求的缩影”。40年前的10月8日,在玻利维亚尤罗峡谷,埃内斯托·切·格瓦拉。这位20世纪的红色罗宾汉停止了战斗。负责协助玻利维亚政府军围剿这支游击队的古巴籍中情局特工菲利克斯·罗德里格斯回忆说,和剩余6名同志一起被俘虏,由随军记者拍摄照片存档后一小时,格瓦拉就被处决。来自玻利维亚政府的命令很简单——“500-600”,头一个数字是军方为格瓦拉定的代号,后者则表示死亡。从这场谋杀实施的那一刻起,一个英雄的传奇不仅没有结束,反而被放大成了神话。2004年上映,由沃尔特·塞勒斯导演的影片《摩托日记》为大众揭开了一条探寻格瓦拉早年精神世界的路径。1951年12月,年轻的医学院学生格瓦拉和好友阿尔贝托·格拉纳多骑上一辆诺顿500大力士摩托车,开始了遍及拉美的漫游。和沿途的风景一样,格瓦拉的信仰也在不停变幻,从嬉皮士的浪游精神,到甘地主义,最终变成了革命暴力。格瓦拉的精神与古巴革命的胜利,曾使美国坐立不安。1960年8月8日的《时代》周刊以格瓦拉为封面,却号召美国“采取积极行动来应对拉美地区中令人不安的新变化”。1961年,由美国政府倡导,旨在扭转拉美国家经济贫困和政治高压状况,“争取进步同盟”正式启动,肯尼迪政府宣布联手美洲开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0年内向拉美投入1000亿美元,以便促使这些国家进行土地、税收改革和经济多样化。当时美国的构想是,一旦这些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进而成为“现代化”国家,那么“古巴,苏联式的暴力社会革命道路就在人民心中自然失去了吸引力”。然而,这个目标一旦与美国保护自己在拉美的投资经济利益和政治控制地位相背离,美国往往会毫不犹豫地牺牲前者。在整个60年代,拉美国家总共爆发了16次军事政变,有10个宪政政府被推翻。时任古巴工业部长和军训部长的切,曾无数次赤裸着上身,和革命军的战士们一起收割甘蔗、烟草,驾驶拖拉机,尽管许多带有偏见的西方媒体讥讽记录这些瞬间的照片不过是蛊惑人心的宣传,但曾在古巴长期采访报道,客观中立的伦敦《每日电讯报》资深记者埃德温·泰特洛在《眼睛望着古巴》里言简意赅地指出:“没有镜头对准的时候,切的劳动更加繁重。”1965年2月,在阿尔及尔的第二次亚非团结大会上,格瓦拉抨击苏联是西方帝国主义“暗中的同谋”,经互会的实质是压榨和资本主义式的不平等贸易。一句话,他的乌托邦绝对不可能借助现实政治和社会手段,在现实世界中完成,苦闷的切于是唯有反复呼吁,共产主义需要“新人”,而“正确选择完成这一任务的手段”必须首要是“精神方面”的。这一切,共同造成了切1966年底神秘戏剧性地从古巴出走,“唯有穿上破旧的军装,他才感觉自己做回了自己”。1967年4月16日,格瓦拉从玻利维亚丛林中发表的《创造两个,三个……许多个越南》,成为他留给世人的最后著作,他反复强调,民众武装力量能够在对抗正规军队的战斗中取胜,“游击中心”能够在革命条件未成熟的拉美国家促成斗争的胜利。不过在这份热情激昂的文稿问世15天前,美国南方司令部派遣的两架C-130大力神运输机就降落在圣塔克鲁斯军用机场,为玻利维亚陆军带来了无线电通讯器材,M60重机枪和先进的M-1步枪等先进武器,甚至刚刚发明、可以野外方便加热、密封贮存的“C”军用口粮。同时来自古利克堡基地的美国特种部队开始训练玻利维亚陆军的第二突击营,进行远程侦察、渗透、伏击与追踪训练,格瓦拉的短暂冒险已经走到了尽头。美国人杀了格瓦拉。在格瓦拉牺牲后的次年,也就是被古巴命名为“英勇的游击队年”的1968年,格瓦拉的一些主张终于在古巴实现,尽管这是与苏联关系严重破裂的副产品。卡斯特罗在国内宣布实施汽油配给制,声明革命者的尊严使古巴不能向苏联“乞求援助”,古巴全体政府职员和党员被动员起来,参加收获甘蔗的义务劳动,普通劳动者则被分发了“劳动记分卡”。古巴青少年被安排每天在课堂上背诵切的语录,并发誓以他为榜样,为古巴革命奋斗终生。如何评价格瓦拉为其追随者留下的遗产?他无疑是拉丁美洲桀骜不驯、浪漫骑士化的游击战传统的最后一位伟大继承人,在他前面则是卡兰萨、潘乔·比利亚和帕萨塔。当这个共产主义的堂吉诃德端起长矛时,曼德拉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南非律师,越南仍然是个分裂的前殖民地国家,整个拉丁美洲被形形色色的军人独裁政府占据。在他死后,拉美的革命游击战争再没有能达到他期望的效果和高度。里吉斯·德布雷在《革命的革命》中强调,缺乏长期系统化的农村动员和结构严密的干部队伍,精英化、具备高度献身精神的起义者只是丛林中的一撮暴乱分子。1964年,阿根廷军政府消灭了马蒂赛游击队;60年代末委内瑞拉民族解放阵线因新总统雷奥尼的政治宽容改革而分崩离析,在哥伦比亚,“黑色骑士”费尔明·查理和“神枪手”马鲁兰达创立的“民族革命武装”也因既没有系统的土地分配纲领,也不愿意动员印第安原住民,始终未能摆脱殖民时代的盗匪形象。1968年,秘鲁游击运动领导人约瑟夫·汉森在第四国际大会上承认,拉丁美洲的游击革命主义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它孤军作战,在国内无法发动农民,无法和教会、知识分子、工人达成任何一致,在国际上从未得到过莫斯科或哈瓦那的支持。格瓦拉的牺牲与古巴式武装输出革命模式的暂时失败,反而激发着拉美乃至整个发展中世界对于经济、政治、社会公正的追求。从60年代中期开始席卷拉美的“解放神学”运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切的“新人”观念影响,智利的弗雷斯诺·红衣主教与尼加拉瓜的布拉沃主教,分别成为桑地诺、皮诺切特等军事独裁者最有威胁、最激烈的反对派领袖。而巴西的卢拉·席尔瓦和委内瑞拉的查韦斯则把在拉美湮没已久的“民众主义”,与格瓦拉式的社会平均分配理想重新拾起,当作反击国际经济贸易不平等和自身经济结构恶化的全新武器。在他的众多信徒中,也包括绰号“副司令马科斯”,以一身迷彩服、黑色面罩、AK47冲锋枪、中国红军五角星帽徽和滑雪帽、墨西哥传统游侠式交叉子弹带、电子手表和对讲机等“革命”符号武装起来的墨西哥萨帕塔运动领导人。“副司令马科斯”在这场利用网络和电视新闻而非爆破和伏击来完成的“全球第一场后现代革命”中,格瓦拉式的革命浪漫主义,拉美文艺中的魔幻主义传统和后现代文化的狂欢性前所未有地结合起来,1997年8月,在拉坎顿丛林深处召开的“第一届保卫人类对抗新自由主义国际聚会”几乎成了一场打着革命旗号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2001年“副司令马科斯”决定走出丛林,带领他的追随者们骑着黑色的摩托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巡游,跟随他们的是支持萨巴塔主义的旗帜和标语,还有浩浩荡荡的“骨肉皮”——完全是摇滚乐队巡演的架势。没有人知道“副司令马科斯”到底是谁。在丛林中,他设法安装了网络连接,不定期地发表网络日志。每时每刻在世界上的任何角落都有同样为革命——互联网革命——神魂颠倒的大学生窥探他的主页,然后惊为天人。他的个人魅力招来了一大批西方朝圣者:MTV希望给他拍一部电影,贝纳通想让他做形象代言人,然而他拒绝此类的请求。至少到如今,“副司令”还坚持着一个革命者纯粹的使命——完成革命意愿,淡化个人形象。马科斯承认自己也有动摇的时候,想摘下面罩成为真正的名人,然而最终还是听见自己头脑里有一个嘲弄的声音说:你只是作为一个神话才有存在的价值,你自身并不存在。这个嘲弄的声音也许正来自切·格瓦拉。

南方周末经典文章

生活因挫折而精彩 在人生这所学校中,挫折是一门必修课。 这门课增加了我们的勇气;增强了我们的意志;坚定了我们的信念,使我们更坚强、更勇敢、更乐观……我有这样的亲身体验。 我爱好民乐,喜欢琵琶。刚学它时,我遇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挫折。这些挫折几乎将我打倒,一度我准备放弃琵琶。当我心灰意冷时,一次成功的登台演出,使我得到了许多人的好评。 我笑了,这次成功使我懂得了挫折的美丽,明白了如果生活中没有挫折,生活就平淡得好似一杯白开水;如果生活中没有挫折,像一望无垠的沙漠,没有一点起伏,那么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 也许,你还在摇头,说这些并不能说服你,那么请看贝多芬。贝多芬双耳失聪,要知道,音乐家失去了听觉就像驾驶员失去了眼睛。但他却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以一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让命运使我屈服”激励着自己,继续在音乐领域里奋斗,他创作出了不朽名曲《第九交响乐》。这不仅使他的生活有了美妙的旋律,也为全世界喜欢音乐的人们带去了精彩的生活与美的感受。 司马迁狱中写《史记》;吴承恩在科举中屡遭挫折,但他并没有放弃,写出了《西游记》;一生不得志,生活贫困的蒲松龄创作出了中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鲁迅在黑暗势力的迫害下,仍能写出众所周知的《彷徨》、《呐喊》……还有全身瘫痪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和他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因患小儿麻痹症而终身残疾的小提琴王子帕尔曼…… 当这一个个活生生的实例展现在你面前时,你还摇头吗?你还认为挫折仅仅是阻挡你前进的障碍吗? 其实,生活似大海,挫折就似大海中的波澜,赋予大海以壮丽与神秘;生活如蓝天,挫折如蓝天中的白云,星星点点,却布满天空;生活像一张白纸,挫折则像一支支画笔,为生活这张白纸描绘出美丽的图画;生活是一个乐章,挫折则是这乐章中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奏响的优美乐章…… 假如你选择了蓝天,就不要渴望风和日丽;假如你选择了陆地,就不要渴望大陆平坦;假如你选择了海洋,就不要渴望一帆风顺。让我们勇敢地面对挫折,生活因为有了挫折而更加精彩!

宋卫平经典语录 1、在一个人品比我差、学问比我差的人手下工作,是我人生的奇耻大辱。1980年代宋卫平在浙江舟山党校当老师曾对学生说过这样的话,随即下海。 2、如果真要降价怎么办?理论上我只会针对我的老客户降价。至于新客户也很简单,你找一个老客户写一个介绍信。因为我们的老客户太多了,我们不是一个项目,我们全国有一百多个项目,在杭州我们开发十几年。 3、我们把创造的园区当作一个作品,是我们生命的转移。我们的价值、我们的精彩、我们的精神、我们的文化,经过我们的服务,转化为一个有形的园区,我们对待我们的作品,就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 4、为什么我不愿意提降价,因为企业不能贱买自己的产品,这是对经商法则的一种尊重,也是对社会财富,对我们员工,产业链里这些人的劳动和才智的一种尊重,所以不能随随便便就降价,这不是负责任的一种做法。 5、一个有担当的开发商,它的使命不应停留在住宅供应商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创造一种有启发性的生活方式,承担起生活服务商的使命! 6、如果真要降价怎么办?理论上我只会针对我的老客户降价。至于新客户也很简单,你找一个老客户写一个介绍信。因为我们的老客户太多了,我们不是一个项目,我们全国有一百多个项目,在杭州我们开发十几年。--摘自《南方周末》《宋卫平:绿城绝不会比大部分开发商破产得早》一文 7、多的时候六七个小时,少的时候四五个小时,睡一两个小时的也有,睡八九个小时也有,目前这个环境并不构成对生活里一般状态的影响。学历史的人见过多少历史上的波浪起伏。现实生活里经过了20xx年、20xx年这种工作上所碰到的事情,几乎习以为常,无非是担忧:这样浪费掉了时间,这样不应该有的折腾,对社会、对企业是巨大的破坏和杀伤力。你本来可以做的好好的,像安置房的问题早十年做不就行了。 8、与其说我们在造房子,不如说我们把生命中优秀的方面通过这些产品献给了这个行业,我们是在输出,我们在用心血来营造,来汇集。 9、其实绿城无需引起大家如此大的担忧。一方面,绿城在努力抓销售,另一方面,我们有腾挪的余地,可以出让一部分项目的股权解决资金上的问题。绿城对危机并非没有预案,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在我们可控范围内。我们有足够的信心,与行业一起,度过寒冬。绿城离破产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此间,无论如何,我们决不放弃绿城所秉持的理念,走正道,尽人力,听天命。 10、中国的房地产企业没有发展模型,也没有融资模型。我们永远不可能很安定。 11、企业左右不了市场,正如人力不能真正战胜天命。对于企业来说,命运只有两个字,生、死。无他。我们所能探讨的,是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如何找出一条活路,穿越寒冬。 12、我们公司里有一句话叫做走正道、尽人意、听天命,就是你尽力去做。有钱就去买地,不但是自己有钱,可能还和合作伙伴一起凑钱,也用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钱。对于飞涨的地价,我们开玩笑说过,两年前买一千亩,做完一轮后你发现利润和本金加起来只能够买一百亩,再过四年发觉只能买十亩,做完十亩的时候,发现钱就够一亩地、一分地了,那时候房企就应该关门了,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宋卫平接受《南方周末》采访。 13、如果你不尽量多做一些,不尽量把这个队伍做强大,把我们的产品线做丰富,把很多项目做得更多一些,是不会有今天的绿城。如果绿城缩小规模到现在的1/3和1/2可能会比较稳健,但我个人认为,我们没有尽力。 14、首先努力做销售,把房子卖出去;其次,如果这个不够有效,就看看能不能腾挪掉几个项目;最后,如果前面的手段都不奏效,那就直接把价格降到底,所有的房子都卖完,以后就不再做房地产了。绿城不会死在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的前面。--摘自《宋卫平:绿城不会死在前面》一文。 15、在一个人品比我差、学问比我差的人手下工作,是我人生的奇耻大辱。--摘自《乔布斯、堂吉诃德、嵇康和杨过》一文,1980年代宋卫平在浙江舟山党校当老师曾对学生说过这样的话,随即下海。 16、我们这群人最明显的特点,是有根深蒂固的理想主义色彩。你若把这种理想贯穿于产品和服务中去,这种理想就变成产品和服务中最值钱的东西,所有产品和服务也都会隐含着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这是理想主义者的源头与归宿。 17、我不能给您最低的价格,只能给您最高的品质。我宁可为价格解释一阵子,也不愿为质量道歉一辈子。 18、今天我将这个问题提给自己、提给行业内人士,也提请有关部门审视,是想强调,市场若一直处于如此萧条状态,停留于谷底,恐怕一些企业真就会走上绝路。销售不畅,加上信贷紧缩,一个最符合逻辑的推断就是企业过不了年关。届时,有的企业或许申请倒闭,有的则是开发商跑路,更有甚者,怕有更多的悲剧要发生。然而,我们却又不能回避,在房地产行业的河流里,那些原本稚嫩而可爱的虾米们,它们能经得起更长久的考验吗? 19、我们相信,政府可以把握大局,站在更高远的立场上为整个房地产行业谋生路。一切,都有改善调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或许会经历一些苦痛,但最终,我们相信所有的努力都应该得到回报。相信,天道酬勤,这,应该是这个社会的主旋律。 20、让住在绿城园区里的小业主都学会游泳,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 21、我觉得挺好玩的,就没有把它当成一回事,因为写这篇报道的是足球记者。我当时都没有想要就这个问题,去跟媒体做一个说明,两三句话就打发过去了,讲的轻一点呢,人家可能一个幽默,那天可能是另外一个4月1日。 22、不是说我不感到目前的压力和困难,我是想,凭着自己对社会变化的认识以及努力工作,我们还是有非常大的可能和概率挺过去的。即便退一万步讲,走正道,尽人力,听天命,也就如此罢了。--宋卫平接受《南方周末》专访。 23、我们这代人,80%以上都要等到牙疼到忍不住了,才会下决心去治疗一下。我希望通过绿城的园区健康服务,使我们的业主从最开始就能得到世界水平的医疗护理。

无人喝彩 无人喝彩的人生,就似没有花香的小径。 人生的赛场常常是这样开始的:两旁是朋友助威的呐喊,身后有亲人关注的目光。我们大多数人的生命是在这亲朋们的赞美与喝彩中长成的,那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快乐的源泉。 但是,既然我们要前行,就总有一天会远离朋友呐喊的范围,走出亲人关注的视野。当生命孑然独行于荒野,可经受得住孤独和痛苦的煎熬? 甚至,在你蹒跚的身影之后还有无数的诽谤和嘲讽,你是否仍能坚守?沙滩能让汹涌澎湃而来的海浪心平气静地退去,并且留下些珍珠和贝壳,是因其胸襟的坦然与博大。 那些只习惯于繁华锦簇的春天的生命,如何度过群芳凋零的冬天?那些被众星捧月般拥戴和欢呼的人们,不经受孤独和冷落,如何积蓄一种于困境中自信从容的人生大气? 孤独和痛苦检验着生命的弹性,让人更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硬度和精神的韧性。我们生命的最大价值正是在这种承受和忍耐中求得的,而不是以他人的喝彩为砝码来度量的。 喝彩,本是人们对那些闪烁真善美光辉的人和事的真诚赞颂,是人们内心对人性的亮点情不自禁的共鸣的反应。由衷的喝彩,对于自卑和脆弱的人,确是一根能支撑其前行的手杖。但是,在这个浮躁时代,许多喝彩成了随意的问候或礼节性的安慰。甚至不乏谄媚的精神贿赂。正如太多的泡沫只会令人窒息而不能将其抬升一样,廉价的掌声和无端的喝彩总是让陶醉其中的人们放慢了快行的脚步。 其实,对于我们这些很平凡的生命,能否赢得别人的喝彩并不重要,只要在自己生存与生活的环境中,大部分人能容纳你,接受你; 小部分人能善待你,喜欢你;有那么几个人能牵挂你,真爱你,便是幸福的人生了。 而那些一心埋头走路的人,纵会忽略沿途许多美丽的风景,却能明晓自己的每一步迈于何处。跋涉之途是否花香满径,他们是不会在意的。对于这些真正值得喝彩的人,喝彩,反倒成了煞风景的惊扰。 黎明不因鸡鸣才到来,鲜花亦不是因人们赞美才芬芳。 无人喝彩,我们依然昂扬向前。没有掌声,我们一样虔诚地歌唱。 峭壁上的树张庆和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场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捕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侯、抚慰,动辄就施性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着,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了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那一年秋天,爱情英语经典美文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颗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道的一颗心吧!有了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了!作者饱蘸深情地描写了一棵“摇曳”在他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从四个层面予以考虑展示:首先,它向“饥寒交迫”、“弹尽粮绝”的命运安排挑战,追求生命的存在;其次,它以“铮铮铁骨”和“朗朗硬气”抗争、反击、战胜种种灾难,无畏而刚毅;再次,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从不怨天尤地,总是“努力地”发挥生命的极致,坚强而高尚;最后,当小酸枣“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道的一颗心”闪亮于峭壁时,没有丝毫炫耀和停步,而是“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何等乐观而可贵的生命观!掩卷沉思,本文留给读者的不仅是语言的品味,更有无尽的思想启迪。

楼上回答的很详细,让人一目了然,不仅介绍了李磊和韩梅梅,还有由来,真是太好了。请楼主采纳。

南方周末的杂志

AAAA``AQS

南方周末 邮发代号: 45-36杂志名称; 《南方周末》周刊(报); 全年零售价; 78元/年; 每期零售价 南方日报报业集团; 编辑出版; 南方日报社; 国内统一刊号; CN44-0003;

《南都周刊》的类别是新闻性综合类城市杂志,是杂志;《南方周末》是中国深具公信力和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新闻周报,是报纸;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是完全不同类的两种读物,但都是南方报业集团的。

南方周末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创办于1984年,以“理性、正义、良知、爱心”为理念。南方周末是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每期发行量稳定在140万份以上,全国分14个印点印刷,核心读者群为知识型读者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周报。南方周末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南方周末在全国设有11个印点:广州、北京、上海、西安、武汉、成都、海口、济南、南京、长春、福州,通过卫星传版,实现同步彩色印刷。2006年,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公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南方周末以20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周报第一名。2008年,南方周末在由中国商务广告协会和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2008中国消费者理想品牌大调查”中,位列报纸类“理想品牌”第一位。

南方周末5月20日文章

1988年,美国科学院对华学术交流委员会派遣生物学代表团访华,考察10年来中国生物技术的发展情况,参观了中国科学院发育研究所等机构。1989年,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Dean H. Hamen博士和美国马里兰大学植物系教授孔宪铎(Shain-dow Kung)将访华报告编辑成了《中国的生物工程》一书。其中,有一节专门介绍发育所的情况。在这一节里,孔宪铎等批评了牛满江在中国所做的多项工作。该书还将美国科学院院士戴维森(Eric H. Davidson)更广泛地批评牛满江的工作的文章《对牛满江RNA转化研究的分析》收为附录。本年,因长期出不了成果和不愿忍受牛满江的辱骂等原因,牛满江实验室副主任、副研究员薛国雄以及其他4人要求调离。1990~1991年,牛满江要求发育所支持其状告孔宪铎等,遭中国科学院拒绝自1990年初以来,牛满江多次给发育所写信,称自己打算上法庭告孔宪铎等,要求得到发育所的支持。考虑这件事在国内外都会造成影响,发育所需要好的国际、国内环境进行安定的研究工作,1991年3月12日,发育所提出,牛本人和美国科学家之间的学术分歧由他们自己解决,发育所不参与。3月25日,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致函发育所,称学术分歧应自己解决,中国科学院不参与其中,这一点应让牛教授了解。1991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局请国内外专家公开评议牛满江的工作,多数专家认为继续支持牛的工作意义不大。于是,中国科学院按程序停止供给牛满江科研经费1991年6月5日,中国科学院发育研究所给院国际合作局去文,介绍牛满江课题组的情况:1、组内缺乏尊重的气氛。不是中美双方平等合作研究,而是牛满江教授一人为主。因而发生过发表论文不标参加人员名单的现象……某些年轻的科技人员感到,在牛满江教授组工作没有前途,要求调离该组。牛满江教授现已78岁高龄,脾气暴躁,往往听不进不同意见。有时训斥、谩骂组内科技人员,甚至院、所的领导。语言粗鲁,往往不分场合地点,因而刺伤了一些人的自尊心。有的科技人员气愤地说:“为什么我们国家每年花20万,请一位外籍华人来管我们、骂我们”。他组内有的人说:“我们大家伺候他,反而遭到责骂”。目前留在组内人员有的也是表面顺从,而背后怨言牢骚很多。由于种种原因,一位副研究员、一位高级实验师、二位助研、一位技术员已先后离开。牛满江教授曾经招收10名研究生,后来其中4位中途退学……牛满江教授本人曾亲自写信或找所内研究人员谈话,请他们与其合作,但双方未达成协议。发育所曾多次向所内十几位副研以上科技人员征求意见,询问与牛满江教授合作的可能性。除一位副研表示有条件的提供一些技术协助外,其余人员都表示没有余力与其合作。2、与牛先生合作工作过的我所研究人员反映,对待研究工作的数据,牛满江教授有时不够科学和冷静,并且听不进与其配合的科技人员的意见。在国际上,对牛先生的工作也有不同意见……牛满江教授和孔宪铎等人的学术之争,也使得支持和资助发育所的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遭到指责。目前,牛满江教授在花费精力,请律师与孔宪铎等人打官司。这件事不仅牵涉发育所,也会影响到科学院……发育所认为,“现在实际上是牛先生在美国退休后,科学院用院长基金支持他在发育所继续他的研究工作”。他们指出:“随着科研体制和管理方面的改革的深入,各类研究项目的立项和取得支持,都要经过一定的咨询、评议和论证程序,牛先生的课题没有经过同行专家的评议和论证”;他们不好继续用行政方式勉强为牛的课题组挽留研究技术人员;研究所经费非常紧张,无法支付20万元/年的合作费用。6月25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振声召集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以下简称生物局)局长钱迎倩、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程尔晋、发育所常务副所长马诚等开会专门研究了前述问题。他们很想顺应牛满江课题组内科技人员的意见,不再支持牛满江,但鉴于牛“会哭”,有高层领导人受蒙蔽而说过要支持他的话,未能想出让他离开中国科学院的良方,只是决定将发育所的前述报告报送给国家科委的领导。邹承鲁教授知道后,建议对牛满江近年来的工作进行公开评议,以决定是否继续经费支持。经中国科学院主管国际合作的副院长胡启恒、主管生物学的副院长李振声和牛满江本人同意,生物局邀请3位国内专家、三位国外专家(分别为Temin、 Jacobson和吴瑞,均为牛本人推荐)对牛满江的工作进行了书面评议。结果是,多数专家认为继续支持牛的工作意义不大。于是,李振声副院长亲自约牛满江谈话,决定按程序停止供给牛满江科研经费。牛满江十分不满,对李振声等大拍桌子。停科研经费后,院决定由国际合作局每年继续邀请牛满江来中国,科学院负责其食宿交通与医疗等生活和交流费用。1992年后,牛满江夫妇及其助手在全国许多省市游历并广泛从事经济活动,涉及金额十分巨大。在进行经济活动时,他们动用了中国科学院的名义1992年6月14日,牛满江夫妇到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考察,与分校就合作组建、经营牛满江海洋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事项达成意向。1993年2月13日,山东大学决定成立牛满江海洋生物工程研究中心,设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后来,他们又合作成立了山东大学(威海)牛满江海洋生物工程研究开发有限公司。1993年10月28日,牛满江为中国食用菌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中菌公司”)的产品灵芝孢子粉题词两幅。一幅为“自航灵芝孢子粉,生命科学之光”;另一幅为:“贺自航灵芝孢子粉赴美展览 育天下灵丹,除人间绝症。”牛将上述题词面交该公司法人代表潘自航。1994年,该公司用牛的题词进行宣传。1995年5月,牛满江以使用其题词侵犯其著作权为由,起诉中菌公司,索赔500万元。1997年9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中菌公司赔偿牛满江30万元。1994年1月,牛满江等注册成立牛满江基金会,地址设在北京市昌平区王府花园别墅巡礼府15号,“有关部门无偿划给基金会200公亩地”。“主要经营筹集、使用、管理资金,奖励生命科学领域有重大贡献者,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开展专业人员培训等。注册资本100万元”。1999年10月5日,牛满江携带合作项目到深圳参加“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得到了xxxxxxxx、xxxxxxxxx等人的会见。2000年10月,牛满江再次来到深圳高交会。他创立的牛满江基金会与深圳红达公司签署协议,组建内蒙古丰镇绿海有限公司,共投资亿元,分三期进行,首期投资9800万元。同时,牛满江基金会还和深圳罗湖区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等单位共同投资成立了牛满江生物工程孵化基地。总投资10亿元,首期项目2亿元。2002年4月9日,“牛满江生物科技园”在青岛高新区举行奠基仪式。这一科技园是由牛满江领导的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香港经纶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并与山东安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的,总投资亿元。2004年5月18日,牛满江夫妇到吉林省白城市考察。该市政府与牛满江基金会合作建设“白城高科技玉米城”,其具体项目有赖氨酸、多蛋白转基因玉米、药用玉米等10余项,其中仅药用玉米制药基地的总投资就达9亿元。2004年12月18日,“牛满江实验室”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和高新区的关注和大力支持下,正式挂牌运营。2005年11月,河南省省长李玉成接见了牛满江,决定依托河南农业大学组建“牛满江河南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年上半年,省财政一次性安排800万元支持研究院建设。2005年11月,牛满江“根据‘外基因理论’而发明的“大豆蛋白玉米和人白蛋白玉米两项专利技术”,以高价转让给了许昌元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05年11月15日河南《大河报》的相关报道称,牛满江的这两项专利,“经中国科学院有关部门初步评估,价值达30亿元人民币”;“大豆蛋白玉米”项目总投资亿元,年产值可达亿元,实现出口创汇7200万元、利税亿元。……据《南方周末》2006年12月7日刊发的“由牛教授身边工作人员提供的文章”《牛满江:执著的追求 卓著的贡献》称,牛满江“在国内被98个学术科研单位或企业聘为名誉教授或顾问”。牛满江的这些生意所涉及的“成果”包括对癌症、糖尿病、血友病、冠心病、心肌梗塞、高血压、中风等的治疗,“白色污染”的治理,奶牛的改良,大豆蛋白玉米的研制和推广等,都是在他的不为国际科学主流所承认的“外基因理论”的指导下“做”出来的。在进行这些经济活动时,他们除声称牛满江得到了xxxxxxxxxxxxxxx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外,也动用了中国科学院的名义。譬如,一些广告声称:某药物的“完美新配方”由“国际顶尖科学家”、“世界生物学泰斗”、“中美双院士”、“中美两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牛满江提出,“对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胸闷气短等心血管疾病起关键作用”。2002年,中国科学院受命恢复给予牛满江每年20万元的补贴据《牛满江:执著的追求 卓著的贡献》记载,“2002年7月,xxxxxxxxxxx会见牛教授夫妇,xx部部长xxx和副部长xx参加了会见。当xxxxxx知道牛教授在华工作住房和实验室费用有时需要动用个人养老金补贴时,非常不安。为此,xx部和中国科学院领导达成共识,从2002年起恢复由中国科学院每年支付牛教授在华工作20万元的补贴费用。”2006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受命聘请牛满江为博士生导师据《牛满江:执著的追求 卓著的贡献》记载,“2006年6月29日,xxxxxxx在北京钓鱼台会见了牛教授及夫人张葆英教授,对国家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为牛教授每年招收2-3名博士生作了安排,目前正在申报成立牛满江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8月24日,《南方周末》刊登“邹承鲁与30年前的两起学术腐败事件”,这是国内的大众媒体第一次公开发表批评牛满江的文章。牛满江利用行政力量等给批评者施压2006年8月24日,《南方周末》刊登署名“石希生”的文章——“邹承鲁与30年前的两起学术腐败事件”(下称“《邹》文”)——探讨如何遏制学术腐败问题,其中涉及对牛满江的批评,对行政干涉学术的批评。牛 满江让助手傅仲华和原发育所副所长徐一志等出面,给《南方周末》编辑部和《邹》文的执笔人施压。牛、傅、徐等宣称,批评牛就是攻击国家领导人,就是犯了政 治诽谤罪。如果执笔人不就《邹》文向牛道歉,将被公安局直接抓入大牢,在监狱中度过后半生。如果《南方周末》不刊登道歉文章,他们将令其遭到关闭。他们还 称自己得到了中央领导的支持。尽管邹承鲁院士发布了由他对《邹》文的内容负全责的三点申明(“1、《邹》文是“邹承鲁传记”中的一章,该书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邹》文原系邹承鲁的口述,内容完全由口述者邹承鲁负责。3、《邹》文可以坦然面对历史。而牛满江、傅仲华等所讲的与此相关的每一句话都会被记录在案,也将面对历史、科学共同体以及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媒体。”),牛满江等人仍坚持要找执笔人的麻烦,除让派出所传讯执笔人外,还于2006年10月27日、2007年9月28日两次上门威胁执笔人。《南方周末》在压力之下,于2006年12月7日发表署名“郑世厅”的文章——《牛满江:执著的追求 卓著的贡献》——为牛满江作辩护。文前还有“编者按”:“牛满江教授是世界著名的发育生物学家,是国人记忆犹新的爱国科学家。今年8月,本报曾发表一篇涉及牛满江教授的来稿,本版责任编辑未向牛教授方面核实相关内容,给牛教授的名誉带来负面影响,这里谨向牛教授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刊发这篇由牛教授身边工作人员提供的文章,敬请读者关注。”但该文未能指出《邹》文具体哪些话语有错。2006年12月中旬,中国科学院领导开会研究了牛满江的问题,派人告诉派出所,不应越权介入学术争鸣问题。2007年4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发表文章评价牛满江及其工作在2007年4月发表于《科学文化评论》第2期的《邹承鲁:善者好之 不善者恶之》一文中,饶毅教授如此评价牛满江及其工作:“牛满江……研究发育生物学,学术上有一定水平,但是并不突出……他提出的RNA做诱导分子,历史证明是错的。本来也没有关系,只是不应该称为重要成果……我在哈佛时听Gilbert的同事说过,2006年还听另外一个代表团成员说:美国一个代表团在中国访问时,诺贝尔奖得主、哈佛大学教授Walter Gilbert等 对牛所号称的发现提出尖锐的批评。可是很奇怪的是,牛满江不是通过做更多的实验,或让别人做更多的实验,在国际科学期刊来以科学事实进行科学探讨、科学辩 论,而是靠在中国用行政压力、用媒体运作,令人生疑。中国的官员接见多少次、中文的媒体报道多少回,都不能改变科学事实。有这三十多年的时间,牛有经费, 就应该拿出科学事实来。科学史上,不被人马上理解和认可的例子不少,都是靠科学事实来说话。”2007年11月8日,牛满江教授在北京逝世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在牛满江教授病逝后成立了治丧委员会和治丧办公室,发布了讣告

环境安全性评价的核心问题是转基因植物释放到田间后,是否会将所转基因移到野生植物中,是否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打破原有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包括:1)转基因植物演变成农田杂草的可能性。2)基因漂流到近缘野生种的可能性。3)对生物类群的影响。 关于食品的安全性。 经和组织(OECD)1993年提出了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实质等同性原则。如果转基因植物生产的产品与传统产品具有实质等同性,则可以认为是安全的。反之,则应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在进行实质等同性评价时,一般要考虑以下主要方面:1、有毒物质:必须确保转入的外援基因或基因产物对人畜无害。2、过敏源:在自然条件下存在着许多过敏源,在基因工程中如果将控制过敏源形成的基因转入目标植物,则会对过敏源造成不利的影响。 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出来的药物安全性问题不大,可根据其结构与天然蛋白结构是否一致来判断安全性。但是在生产过程中,转基因动物如何对应GAP,GLP,GMP、如何避免转基因动物的遗传物质进入药物是应该重点强调的问题,另外,作为动物药厂的动物本身一旦不“产药”了,对该动物的后继处理也应慎重考虑。 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各自对转基因生物(包括植物)的管理法规,负责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和监控。在美国分别由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APHIS)环保署(EPA),以及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负责环境和食品联各方面安全性评价和审批。 中国的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到目前为止,只有2部基因工程安全管理规章: 1993年12月国家科委发布的《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1996年7月农业部发布的《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另外,部门和行业的管理规定力度不够,不适应工作要求: 据了解,中国大陆目前正在进行研究的基因工程受体生物92种,而申报只有22种,从事此类研究的单位80多个,申报安全性评价的只有19个。但是最令人担忧的是基因工程安全评价没有一个完全合理的办法。 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此次举办第七次生命科学前沿讨论会--基因工程和生物安全性问题,邀请了部分在京的转基因专家,畅谈讨论,旨在为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出谋划策。 一个公众关注的话题--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一个上至国家领导,下到平民百姓都关心的共同话题----转基因生物安全,是近年来在媒体上出现频率较高的新概念。 转基因生物安全,从整体意义来说,它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近年来,国际上对转基因生物的争论,已扩大到了政治、经济、贸易、社会、伦理等多个层面,而且争论的热点和焦点,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引发的环境安全与食用安全问题。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严格说来,任何食品都不存在绝对的安全性。国际上目前广泛采用“实质等同”原则,即以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比较的相对安全性,作为评价依据,只要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就是安全的。目前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还有争论,但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 虽然没有发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但本着对人类负责的态度,许多政府部门和科学家对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比较关注,人们担心转基因活生物体及其产品作为食品进入市场,可能对人体产生某些毒理作用和过敏反应,其营养成分的变化、转基因成分加工产生的变化,有可能对人体产生某些负面影响。这只是“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目前并没有证明确实存在这些危险。 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比较严格的管理,农业转基因生物产品进入市场销售前,要经过一系列的安全评价试验。在中国境内进行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前,应经过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阶段的安全性试验,经安全评价合格的可领取安全证书;申请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入市场销售前,应由农业部认定的技术检测机构经过申请领取安全证书、申请进口标识、申请国内标识三个阶段。 目前,经政府部门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尚未发现其对人体健康有何副作用。 转基因生物发展趋势 尽管国际上对转基因生物技术及其安全性争论不断,全球对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究始终没有放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170万公顷增加到2001年的5260万公顷,6年间增加30多倍。至2000年,已有近50个国家相继培育成200多种转基因作物,其中各国已获准上市的转基因作物产品种类已达149个,仅美国就有42个,由转基因作物生产加工的转基因食品和食品成分已达4000余种。转基因农作物及其产品市场销售额由1995年的7500万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30亿美元。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生物技术研究计划的支持。目前,中国正在研究的转基因生物有130多种,涉及的基因种类超过100种。其中在棉花研究领域,有45个优良品种获准进入环境释放,经国家审定的抗虫棉有13个,并在全国12个省推广,2001年种植面积达到60万公顷。 从1997年至2001年,经过安全评价,农业部批准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杨树等10种转基因植物进入田间环境释放,批准转基因棉花、矮牵牛花等植物和兽用微生物基因工程疫苗进入商业化生产。近年来,中国还实施了“转基因棉花种子产业化”、“基因工程疫苗产业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并开始在生产中发挥效益。 政府对转基因安全问题负责 农业生物技术,在为农业生产、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风险,所以从科学上讲,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还需要长期的跟踪研究。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生物多样性大国,又是大豆、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的原产地,在发展生物技术的同时十分重视生物安全。对农业转基因生物采取“积极研究、慎重推广、加强管理、稳妥推进”的方针。对于起源于我国的重要物种,如大豆、水稻,以及大宗粮食、油料作物要加强管理、慎重推广,稳妥地推进产业化。为此,根据国际相关组织和多数国家的做法,我国政府制定并颁布了转基因生物安全法规,以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规范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2001年5月23日,我国政府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简称《条例》)。《条例》在原农业部颁布的《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的基础上,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从研究试验延伸到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出口。《条例》规定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安全评价制度、标识管理制度、生产与经营许可制度和进口安全审批制度,标志着中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出口活动开始实施全面的管理。 2002年1月5日,农业部又发布了与《条例》配套的三个管理办法,即《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自3月20日起施行。 从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角度出发,《条例》及其配套规章体现了科学、透明、公正的原则,适用于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国家的农业转基因产品,对国外企业充分考虑了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是符合国际惯例的,是对人民负责的。 严格管理程序出效益 自2002年3月20日《条例》的三个配套管理办法实施以后,农业部就收到了美国孟山都、杜邦及陶氏益农、德国拜耳、瑞士先正达等五家境外公司19份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申请,涉及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棉花4种作物和抗除草剂、抗虫、雄性不育3种性状。 食用安全作为转基因生物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环境安全同等重要,不可或缺。为此,农业部在2002年下半年启动了食用安全检测工作,组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天津防病中心等单位制订了《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验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对5家境外公司的反馈意见进行了研究。根据安全评价的需要和专家意见,农业部确定了对进口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抗营养成分分析和大鼠90天喂养两项验证试验。 根据《条例》及配套管理办法的规定及管理程序,农业部先后安排了环境安全检测试验和食用安全检测试验。环境安全检测包括生存竞争、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基因漂移3个指标的试验,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山东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吉林农科院、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和华中农业大学承担;食用安全检测包括大鼠90天喂养和抗营养成分分析两个指标的试验,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防病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承担。 2002年四五月份,我国大豆进口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全年大豆进口明显减少。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2002年我国累计进口大豆1132万吨,比2001年减少262万吨,下降18.8%。这是什么原因?农业部相关同志分析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规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豆进口猛增的势头。 据介绍,前几年,我国进口大豆总量不断攀升。2002年,农业转基因安全管理法规的实施,对国外转基因大豆输入我国进行了有效和有序的管理。由于大豆进口量的减少,从而引发了国内大豆价格上扬,库存减少,收获期大豆价格上涨,主产区价格比去年同期高出0.35元/斤,每亩收益达到110元左右。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而且较好地推动了农业部大豆发展振兴计划的实施。 确保法规的有效实施 为保障《条例》、三个管理办法及临时措施的实施,农业部成立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设立了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建立了由农业部、外经贸部、卫生部、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部际联系会议,负责研究、协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办公室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综合协调与管理。 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价是实施安全管理的核心,为此,我国成立了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会由各部门和科研教学单位从事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研究和管理的58位专家组成,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价工作。 为适应加入WTO的需要,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进口、标识认可的申请、审批透明和公正,农业部还制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程序、进口安全管理程序、标识审查认可程序等三个规范性文件,对有关申请、受理、审查和批复等各环节及时间要求做出了明确规定,并公开发布。 目前,农业部已经完成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规范的制定工作,正积极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组织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检测机构的认定工作。 相关链接 按照国务院领导的批示和国务院法制办的立法要求,由农业部牵头起草《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条例》于2001年5月23日以国务院第304号令公布并施行。 《条例》规定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口、出口活动中应遵循的5项农业转基因生物管理制度。具体条文如下: (1)安全评价制度。国家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按照植物、动物、微生物三个类别,以科学为依据,以个案审查为原则,实行分级分阶段管理。 (2)生产许可证制度。生产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应当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申请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首先要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并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 (3)经营许可证制度。经营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经营许可证。申请经营许可证,除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条例》规定的其他条件。 (4)标识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当有明显的标识。标识由生产、分装单位和个人负责,未标识的,不得销售。 (5)进口安全管理制度,对于进口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按照用于研究和试验的、用于生产的以及用作加工原料的三种用途实行安全管理。引进单位或者境外公司应当凭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和相关批准文件,向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检,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向海关申请办理有关手续。从美国的“星联玉米事件”,加拿大的“转基因油菜超级杂草”,到墨西哥的“玉米基因污染事件”,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基因污染”的威胁不容忽视。专家担心,类似墨西哥“玉米妈妈”的遭遇可能正在中国大豆身上发生。一些国外公司可能钻中国立法不完善、管理不统一的空子,将中国作为“转基因生物的试验场”。 转基因产品已经走进中国人的生活,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健康权也渐渐受到重视。继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3月20日开始实施之后,卫生部《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也将于7月1日生效。 与此同时,有关专家提醒说,转基因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从美国的“星联玉米事件”,加拿大的“转基因油菜超级杂草”,到墨西哥的“玉米基因污染事件”,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基因污染”的威胁不容忽视。 “玉米妈妈的圣洁被玷污” 玉米是墨西哥人的衣食父母,当地土著亲切地称其为“玉米妈妈”。但如今,他们惊讶地发现,“玉米妈妈的圣洁被玷污了”。 2002年6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一次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墨西哥国立大学法律系的独立法律顾问玛利亚。柯林女士讲述了这个令她感叹不已的故事。 墨西哥是玉米的起源地和品种多样性集中地。5000年前,玉米首先在这里被培育成为人类的粮食。1998年,出于保护玉米遗传资源等因素的考虑,墨西哥政府禁止种植转基因玉米。但由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因素,墨西哥每年从美国进口大量转基因玉米作为食品或饲料。 2001年11月29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系两位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称:墨西哥偏僻的瓦哈卡山区的野生玉米,受到了转基因玉米DNA片断的污染。由于从美国进口的转基因玉米包装上并没有转基因标识,研究人员推测,一些不知情的农民把它们种到了地里。 论文发表后,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绿色和平组织等一些反对转基因作物的力量立即呼吁墨西哥禁止美国转基因玉米的进口,同时也有不少科学家对这项研究的可靠性提出质疑。 2002年4月4日,《自然》发表了两篇质疑文章和作者的答复,同时承认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原来的文章”。 墨西哥人则坚信他们的玉米被污染了。2002年1月23日,墨西哥环境部门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出示的研究结果称,瓦哈卡山区野生玉米的污染比率高达35%。4月23日,墨西哥国家生态研究所所长埃斯库拉又透露,墨西哥政府仍在对玉米基因污染事件进行调查,相关研究结果不久将在学术杂志上发表,并强调,“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墨西哥玉米宝贵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将遭到破坏”。 中国大豆的前车之鉴 一些专家担心,类似墨西哥“玉米妈妈”的遭遇,可能正在中国大豆身上发生。 中国的大豆与墨西哥的玉米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墨西哥是玉米的起源地和品种多样性集中地,中国则是大豆的起源地和品种多样性集中地,有6000多份野生大豆品种,占全球的90%以上;墨西哥的玉米约有1/4是从美国进口的,而中国去年进口大豆近1400万吨,数量与国产大豆持平,其中大部分是转基因大豆。 中国目前没有批准转基因大豆的商业化生产。但是,从运输到加工的过程中,也可能会有一部分转基因大豆遗落到野外或者被农民私自种植。 “比如说,加工厂里面有很多农民工,他们如果喜欢进口大豆,偷偷拿一些回家去种,”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农科院品质资源所研究员常汝镇说,“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国首席科学家、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科所研究员薛达元也指出,如果种植转基因大豆,野生大豆一旦受到污染,中国大豆的遗传多样性可能丧失。 中国的大豆与墨西哥的玉米也有不同之处:玉米是异花授粉的植物,而大豆是自花授粉。这意味着,中国大豆发生基因污染的可能性降低了很多。 但这不等于基因污染在中国大豆身上就不会发生,常汝镇说。他正在进行一个转基因大豆与野生大豆交错种植的实验,研究基因污染发生的可能性。 加拿大农田的超级杂草 其实,在自然界中,通过授粉的方式,某个物种的基因漂流到另一个物种,或者说实现杂交,本是一件寻常事。但由于转基因作物中转入的外源基因通常具有某种特殊的性状,例如杀虫、抗除草剂等,这种基因如果漂流到另一个物种,就可能带来明显的环境影响。 2002年2月,英国政府环境顾问“英国自然”提交的一份报告中,特意描述了加拿大转基因油菜超级杂草的威胁。 在如今的加拿大草原农田,同时拥有抗3种以上除草剂的杂草化转基因油菜非常普遍。它们的油菜籽掉到农田里,来年会重新萌发。如果一片田地上种植的不是同一个物种,它们就成了不受欢迎的超级杂草,农民不得不求助于对环境破坏更大的旧除草剂。 同时对3种以上除草剂具有抗性的超级杂草,是由对不同除草剂具有抗性的转基因油菜植株之间交叉授粉实现的。而这种超级杂草的出现,距离加拿大首次种植转基因油菜的时间间隔只有2年。此外,在加拿大,转基因作物的基因还通过授粉的方式,漂流到了生产有机食品的农田当中。所谓有机食品,其中一个标准就是不含转基因。因此,在从事有机农业的农民看来,这些转基因作物就是影响其产品信誉的超级杂草,是对其农田的基因污染。 于是,2002年年初,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有机食品理事会状告孟山都公司和阿凡迪斯公司,要求这两家来自美国的转基因技术公司赔偿损失。 人类食物链的不速之客 最令人担心的基因污染是,某种本来没有被批准用于食品生产的转基因成分,在管理和控制不力的情况下,进入人类的食物链。 美国的“星联玉米事件”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阿凡迪斯公司生产的一种“星联”转基因玉米,由于可能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美国环保局仅批准其用于动物饲料,禁止其用于食品生产。但是,2000年9月及随后进行的检测却发现,许多玉米食品中竟然含有星联。 尽管星联的种植面积在当年美国玉米总种植面积中仅占不到1%,但由于在加工和存储阶段与其他玉米种类混合,当年美国收获的玉米中约有10%被星联污染。美国政府还指出,阿凡迪斯没有遵守为防止异花授粉而在种植星联玉米和种植普通玉米的土地间保留一定间隔作为缓冲的规定。 2002年3月,阿凡迪斯为消费者的集体诉讼支付了900万美元。此外,为回收市场上可能含有星联的300多种食品,阿凡迪斯和相关保险公司支付了约10亿美元。 2002年6月,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发表的一篇评论称,值得庆幸的是,目前还没有发现混有星联的食品影响消费者健康的情况,但如果是一种用于生物制药的转基因品种混入人类的食物链,情况又会如何呢? 基因污染的应对方案 从20世纪80年代起,各种转基因作物开始进行田间试验。如今,全球共有约亿亩转基因作物,相当于一个西班牙的面积。 应该说,目前已实现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在审批时都认真考虑过它们对环境的安全性。但是,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理事长朱鑫泉说,当前国内外普遍认为农业生物技术具有巨大潜力,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对转基因生物在自然环境释放的安全性研究则相对甚少,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的安全性评价依然缺少有说服力的科学证据。 也正是由于安全性研究的不足,面对基因污染的威胁,人类目前能够采取的有效办法并不多。 例如,为了减少基因污染的风险,科学家们提出了建立“避难所”的想法,即在转基因作物之间种植一些非转基因作物作为隔离带。但这个想法通常不受欢迎,因为许多农民觉得这样做太麻烦。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人甚至认为,彻底禁止种植转基因作物是惟一的解决之道;但也有许多科学家相信,能够找到新的解决办法。 例如,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的几位研究人员在2002年6月《自然生物技术》上撰文称,一个很有前景的解决方案是研制出绝育的转基因作物,阻止基因漂流。这样农民只能每年都向转基因技术公司购买一次新的种子,转基因作物成本预计将增加约10%,但在知识产权方面经济损失在10%以上的转基因技术公司表示,它们乐于承担这样的成本。 中国将成为试验场? 对人类来说,所谓基因污染,目前在认识上仍然比较模糊。 关于墨西哥的玉米基因污染事件,2002年3月1日美国《科学》杂志就称,许多科学家认为,转基因玉米的DNA是否渗入野生玉米,即便渗入对野生玉米是否真正构成威胁,都还需要更多的科学证据。 “转基因作物能够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危害还不清楚,不同作物的情况也不一样,但影响肯定是存在的”,常汝镇说,“现在的问题是,包括一些研究人员在内,国内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2001年,常汝镇在审阅国内某研究单位一位研究人员的稿件时就惊讶地发现,该研究人员未经主管部门批准,自行引进阿根廷的转基因大豆,并分发到其他单位试种。 国家环保总局的一份资料还警告说,一些国外公司可能钻中国立法不完善、管理不统一的空子,将中国作为“转基因生物的试验场”。 转基因作物中含有从不相关的物种转入的外源基因,例如,美国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大豆含有矮牵牛的抗除草剂基因。这些外源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授等途径扩散到其他物种,生物学家将这种过程称为“基因漂流”(gene flow)。环保主义者则喜欢使用“基因污染”(genetic contamination)的概念:外源基因扩散到其他物种,造成了自然界基因库的混杂或污染。

目前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一方面是环境安全性,另一方面是食品安全性。 环境安全性评价的核心问题是转基因植物释放到田间后,是否会将所转基因移到野生植物中,是否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打破原有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包括:1)转基因植物演变成农田杂草的可能性。2)基因漂流到近缘野生种的可能性。3)对生物类群的影响。 关于食品的安全性。 经和组织(OECD)1993年提出了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实质等同性原则。如果转基因植物生产的产品与传统产品具有实质等同性,则可以认为是安全的。反之,则应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在进行实质等同性评价时,一般要考虑以下主要方面:1、有毒物质:必须确保转入的外援基因或基因产物对人畜无害。2、过敏源:在自然条件下存在着许多过敏源,在基因工程中如果将控制过敏源形成的基因转入目标植物,则会对过敏源造成不利的影响。 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出来的药物安全性问题不大,可根据其结构与天然蛋白结构是否一致来判断安全性。但是在生产过程中,转基因动物如何对应GAP,GLP,GMP、如何避免转基因动物的遗传物质进入药物是应该重点强调的问题,另外,作为动物药厂的动物本身一旦不“产药”了,对该动物的后继处理也应慎重考虑。 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各自对转基因生物(包括植物)的管理法规,负责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和监控。在美国分别由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APHIS)环保署(EPA),以及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负责环境和食品联各方面安全性评价和审批。 中国的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到目前为止,只有2部基因工程安全管理规章: 1993年12月国家科委发布的《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1996年7月农业部发布的《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另外,部门和行业的管理规定力度不够,不适应工作要求: 据了解,中国大陆目前正在进行研究的基因工程受体生物92种,而申报只有22种,从事此类研究的单位80多个,申报安全性评价的只有19个。但是最令人担忧的是基因工程安全评价没有一个完全合理的办法。 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此次举办第七次生命科学前沿讨论会--基因工程和生物安全性问题,邀请了部分在京的转基因专家,畅谈讨论,旨在为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出谋划策。 一个公众关注的话题--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一个上至国家领导,下到平民百姓都关心的共同话题----转基因生物安全,是近年来在媒体上出现频率较高的新概念。 转基因生物安全,从整体意义来说,它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近年来,国际上对转基因生物的争论,已扩大到了政治、经济、贸易、社会、伦理等多个层面,而且争论的热点和焦点,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引发的环境安全与食用安全问题。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严格说来,任何食品都不存在绝对的安全性。国际上目前广泛采用“实质等同”原则,即以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比较的相对安全性,作为评价依据,只要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就是安全的。目前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还有争论,但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 虽然没有发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但本着对人类负责的态度,许多政府部门和科学家对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比较关注,人们担心转基因活生物体及其产品作为食品进入市场,可能对人体产生某些毒理作用和过敏反应,其营养成分的变化、转基因成分加工产生的变化,有可能对人体产生某些负面影响。这只是“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目前并没有证明确实存在这些危险。 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比较严格的管理,农业转基因生物产品进入市场销售前,要经过一系列的安全评价试验。在中国境内进行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前,应经过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阶段的安全性试验,经安全评价合格的可领取安全证书;申请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入市场销售前,应由农业部认定的技术检测机构经过申请领取安全证书、申请进口标识、申请国内标识三个阶段。 目前,经政府部门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尚未发现其对人体健康有何副作用。 转基因生物发展趋势 尽管国际上对转基因生物技术及其安全性争论不断,全球对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究始终没有放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170万公顷增加到2001年的5260万公顷,6年间增加30多倍。至2000年,已有近50个国家相继培育成200多种转基因作物,其中各国已获准上市的转基因作物产品种类已达149个,仅美国就有42个,由转基因作物生产加工的转基因食品和食品成分已达4000余种。转基因农作物及其产品市场销售额由1995年的7500万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30亿美元。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生物技术研究计划的支持。目前,中国正在研究的转基因生物有130多种,涉及的基因种类超过100种。其中在棉花研究领域,有45个优良品种获准进入环境释放,经国家审定的抗虫棉有13个,并在全国12个省推广,2001年种植面积达到60万公顷。 从1997年至2001年,经过安全评价,农业部批准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杨树等10种转基因植物进入田间环境释放,批准转基因棉花、矮牵牛花等植物和兽用微生物基因工程疫苗进入商业化生产。近年来,中国还实施了“转基因棉花种子产业化”、“基因工程疫苗产业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并开始在生产中发挥效益。 政府对转基因安全问题负责 农业生物技术,在为农业生产、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风险,所以从科学上讲,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还需要长期的跟踪研究。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生物多样性大国,又是大豆、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的原产地,在发展生物技术的同时十分重视生物安全。对农业转基因生物采取“积极研究、慎重推广、加强管理、稳妥推进”的方针。对于起源于我国的重要物种,如大豆、水稻,以及大宗粮食、油料作物要加强管理、慎重推广,稳妥地推进产业化。为此,根据国际相关组织和多数国家的做法,我国政府制定并颁布了转基因生物安全法规,以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规范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2001年5月23日,我国政府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简称《条例》)。《条例》在原农业部颁布的《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的基础上,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从研究试验延伸到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出口。《条例》规定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安全评价制度、标识管理制度、生产与经营许可制度和进口安全审批制度,标志着中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出口活动开始实施全面的管理。 2002年1月5日,农业部又发布了与《条例》配套的三个管理办法,即《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自3月20日起施行。 从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角度出发,《条例》及其配套规章体现了科学、透明、公正的原则,适用于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国家的农业转基因产品,对国外企业充分考虑了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是符合国际惯例的,是对人民负责的。 严格管理程序出效益 自2002年3月20日《条例》的三个配套管理办法实施以后,农业部就收到了美国孟山都、杜邦及陶氏益农、德国拜耳、瑞士先正达等五家境外公司19份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申请,涉及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棉花4种作物和抗除草剂、抗虫、雄性不育3种性状。 食用安全作为转基因生物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环境安全同等重要,不可或缺。为此,农业部在2002年下半年启动了食用安全检测工作,组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天津防病中心等单位制订了《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验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对5家境外公司的反馈意见进行了研究。根据安全评价的需要和专家意见,农业部确定了对进口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抗营养成分分析和大鼠90天喂养两项验证试验。 根据《条例》及配套管理办法的规定及管理程序,农业部先后安排了环境安全检测试验和食用安全检测试验。环境安全检测包括生存竞争、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基因漂移3个指标的试验,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山东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吉林农科院、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和华中农业大学承担;食用安全检测包括大鼠90天喂养和抗营养成分分析两个指标的试验,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防病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承担。 2002年四五月份,我国大豆进口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全年大豆进口明显减少。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2002年我国累计进口大豆1132万吨,比2001年减少262万吨,下降18.8%。这是什么原因?农业部相关同志分析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规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豆进口猛增的势头。 据介绍,前几年,我国进口大豆总量不断攀升。2002年,农业转基因安全管理法规的实施,对国外转基因大豆输入我国进行了有效和有序的管理。由于大豆进口量的减少,从而引发了国内大豆价格上扬,库存减少,收获期大豆价格上涨,主产区价格比去年同期高出0.35元/斤,每亩收益达到110元左右。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而且较好地推动了农业部大豆发展振兴计划的实施。 确保法规的有效实施 为保障《条例》、三个管理办法及临时措施的实施,农业部成立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设立了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建立了由农业部、外经贸部、卫生部、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部际联系会议,负责研究、协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办公室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综合协调与管理。 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价是实施安全管理的核心,为此,我国成立了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会由各部门和科研教学单位从事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研究和管理的58位专家组成,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价工作。 为适应加入WTO的需要,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进口、标识认可的申请、审批透明和公正,农业部还制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程序、进口安全管理程序、标识审查认可程序等三个规范性文件,对有关申请、受理、审查和批复等各环节及时间要求做出了明确规定,并公开发布。 目前,农业部已经完成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规范的制定工作,正积极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组织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检测机构的认定工作。 相关链接 按照国务院领导的批示和国务院法制办的立法要求,由农业部牵头起草《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条例》于2001年5月23日以国务院第304号令公布并施行。 《条例》规定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口、出口活动中应遵循的5项农业转基因生物管理制度。具体条文如下: (1)安全评价制度。国家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按照植物、动物、微生物三个类别,以科学为依据,以个案审查为原则,实行分级分阶段管理。 (2)生产许可证制度。生产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应当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申请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首先要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并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 (3)经营许可证制度。经营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经营许可证。申请经营许可证,除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条例》规定的其他条件。 (4)标识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当有明显的标识。标识由生产、分装单位和个人负责,未标识的,不得销售。 (5)进口安全管理制度,对于进口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按照用于研究和试验的、用于生产的以及用作加工原料的三种用途实行安全管理。引进单位或者境外公司应当凭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和相关批准文件,向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检,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向海关申请办理有关手续。

是的。折扣率低的可以一般退。但退票费也很高!

  • 索引序列
  • 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文章
  • 南方周末文章摘抄
  • 南方周末经典文章
  • 南方周末的杂志
  • 南方周末5月20日文章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