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在东南大学中,所有人可以进行向学报社进行投稿,学报社会在24小时之内审稿完成的,东南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
tg dascg
一般不接受的,全的是博士生以上的投稿才可能录用!
难度一样大。《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创刊于1956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
山东大学学报外审几次。文章审核的流程:1责任编辑审稿。2、外审专家审稿,送该领域专家,是否录用他的意见比较重要,不过如果只有一个外审的话,那么就变成一言堂了。3、回到编辑部,编委会讨论,需要修改的论文,就会进入退修流程,修回的文意再审稿,修回次数没有具体参考。在第二步基本通过的基础上,会进入下一流程。4、总编辑审稿,发表的最后一步,不过不排除总编一票否决枪能稿件的状况。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东南大学主办的以机械动力、能源环境、材料科学、电力电气、通信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自动控制、仪器科学、土木交通和生物医学等专业学科为主的学术期刊。《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英国《科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等数据库收录。《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先后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首届、第二届和第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首届、第二届和第三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等。2008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8年和2011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科技精品期刊。2009年和2011年被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1996年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年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9年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学报评比二等奖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东南大学主编:毛善锋ISSN:1001-0505CN:32-1178/N地址:南京四牌楼2号邮政编码:210096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七届编辑委员会蔡体菁,陈薇,陈云飞,达庆利,戴先中,单建,顾宁,何建敏,胡敏强,黄惟一,黄晓明,蒋平,金远平,雷立旭,雷威,李爱群,李文权,李兆霞,李智群,林鹤云,陆祖宏,吕志涛,毛善锋,钱春香,秦明,沈炯,沈连丰,沈湘林,施明恒,舒华忠,孙啸,孙扬善,田玉平,汪芸,王培红,王桥,徐金平,徐君祥,易红,尹立红,翟亚 。
[1] Nan Xiang, Ke Chen, Sun Dong Ke, Wang Shan Fang, Yi Hong, Ni Zhong Hua*,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ocusing process and dynamic behavior of differently sized microparticles in a spiral microchannel, Microfluidics and Nanofluidics, 14(1): 89-99, 2013, (SCI, IF=)[2] Xiang Nan, Yi Hong, Chen Ke, Wang Shan Fang,Ni Zhong Hua*. Investigation of the maskless lithography technique for the rapid and cost-effective prototyping of microfluidic devices in laboratories. 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 23(2):025016, 2013, (SCI, IF=)[3] Zhu Xiao Lu, Yin Zhi Feng, Ni Zhong Hua*, Dynamics simulation of positioning and assembling multi-microparticles utilizing optoelectronic tweezers, Microfluidics and Nanofluidics, 12(1): 529-544, 2012, (SCI, IF=)[4] Wei Zhi Yong, Ni Zhong Hua, Bi Ke Dong, Chen Min Hua, Chen Yun Fei, In-plane lattice thermal conductivities of multilayer graphene films, Carbon, 49(8): 2653-2658, 2011, (SCI, IF=)[5] Sha Jing Jie, Ni Zhong Hua*, Liu Lei, Yi Hong, Chen Yun Fe, A novel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nanopore based on a glass tube for single-molecule detection, Nanotechnology, 22(17): 175304, 2011 , (SCI, IF=)[6] Wang Zan,Ni Zhong Hua*, Zhao Rui Jie, Chen Min Hua, Bi Ke Dong, Chen Yun Fei, The effect of surface roughness on lattic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silicon nanowires, Physica B-Condensed Matter, 406(13): 2515-2520, 2011, (SCI, IF=)[7] Ni Zhong Hua*, Zu Shu Cun, Chen Ke, Light-induced electro-rotation: Microspheres spin in micro-manipulation using light-induced dielectrophoresis,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54(11): 3035-3046, 2011, (SCI, IF=)[8] Yi Hong, Huang Jie, Gu Xing Zhong, Ni Zhong Hua*, Study on ultrasonic spray technology for the coating of vascular stent ,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54(12): 3358-3370, 2011 , (SCI, IF=)[9] Zhu Xiao Lu, Yi Hong, Ni Zhong Hua*, Frequency-dependent behaviors of individual microscopic particles in an optically induced dielectrophoresis device, Biomicrofluidics,4(1): 013202 , 2010, (SCI, IF=)[10] Zhu Xiao Lu, Gao Zhi Qiang, Yin Zhi Feng, Ni Zhong Hua*, Electrode-rail dielectrophoretic assembly effect: formation ofsingle curvilinear particle-chains on spiral microelectrodes, Microfluidics and Nanofluidics,9(4-5): 981-988, 2010, (SCI, IF=)[11] Liu Lei, Hu Yuan, Song Lei, Gu Xing Zhong, Chen Yun Fei, Ni Zhong Hua*, Mesoporous hybrid from anionic polyhedraloligomeric silsesquioxanes (POSS) and cationic surfactant by hydrothermal approach, 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 132(3): 567-571, 2010, (SCI, IF=)[12] Ni Zhong Hua, Bu Hao, Zou Min, Yi Hong, Bi Ke Dong, Chen Yun Fei, Anisotrop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graphenesheets from molecular dynamics, Physica B-Condensed Matter,405(5): 1301-1306, 2010, (SCI, IF=)[13] Zhu Xiao Lu, Yin Zhi Feng, Gao Zhi Qiang, Ni Zhong Hua*, Experimental study on filtering, transporting, concentrating and focusing of microparticles based on optically induced dielectrophoresis,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53(9): 2388-2396, 2010, (SCI, IF=)[14]NI ZhongHua, ZHANG XinJie.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for aggregation phenomenaof nanocolloids. 《Science in China, E》, 52(2): 484-490,2009(SCI收录)[15]NI ZhongHua, GU XingZhong & WANG YueXuan. Rapid prediction method for nonlinearexpansion process of medical vascular stent. 《Science in China, E》, 52(2): 1-8,2009(SCI收录)[16]NI ZhongHua, ZHANG XinJie,YI Hong. Separation of nanocolloids driven bydielectrophoresis: A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 《Science in China, E》(录用,等待发表)[17]NI ZhongHua, ZHANG XinJie. Research on Critical Technology of Micro/Nano Bio-particles Manipulation Platform Based on Light-induced Dielectrophoresis.《Science inChina, E》(录用,等待发表)[18]Yunfei Chen, Zhonghua Ni, Guiming Wang. “Electroosmotic Flow in Nanotubes with Highsurface Charge Densities”, Nano Letters, 8(1), 42-48, 2008. (SCI收录,影响引子)[19] Yunfei Chen, Deyu Li, Jennifer R. Lukes, Zhonghua Ni, Minhua Chen, Minimum thermalconductivity from Molecular Dynamics, Physical Review B, 72(17), 174302_(1-6),2005.(SCI检索)[20] 倪中华*, 张鑫杰. 纳米胶体团聚现象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国科学, E》,39(1),1-7, 2009.(EI检索)[21] 倪中华,顾兴中,王跃轩. 医用血管支架非线性扩张过程快速预测方法的研究,《中国科学, E》,, P1016-1025. 2008. (EI检索)[22] 倪中华,易红,朱树存.基于光诱导介电泳的微纳米生物粒子操纵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中国科学, E》(录用,等待发表)[23]倪中华, 张鑫杰. 介电泳驱动纳米胶体分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国科学, E》(录用,等待发表)[24] 倪中华,易 红,顾兴中, 载药纳米颗粒与血管支架自装配机理和方法. 机械工程学报, , , P190-P194. (EI检索)[25] 倪中华,王跃轩, 程洁. 球囊扩张式冠脉支架扩张变形机理数值模拟方法. 机械工程学报,2008, 44 (1):102-108. (EI检索)[26] 倪中华,朱树存, 基于介电泳的生物粒子分离芯片, 东南大学学报, 2005. , .(EI检索)[27] 倪中华,顾兴中,王跃轩. 微观作用力驱动的纳米颗粒自装配技术, 微纳电子技术, , (总329期), P18-P23(EI检索)[28] 倪中华,易 红,王跃轩,顾兴中, 预防心血管再狭窄纳米载药涂层支架的研究, 东南大学学报,2004. , , P789-P793. (EI.检索)[29] Y. Chen, D. Li, J. R. Lukes, and Zhonghua. Ni. Monte Carlo Simulation of ThermalConductivities of Silicon Nanowires, Proceedings of the 2005 Summer Heat TransferConference,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HT2005-72377,2005. (EI检索)[30] Y. Chen, D. Li, J. Yang, Zhonghua. Ni, and J. R. Lukes, Interface Effect onLattice Thermal Conductivities of Superlattice Nanowires Proceedings of the 2004International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ngress and Exposition, Anaheim, California,IMECE 2004 -59149,2004. (EI检索)[31]Wang YueXuan, Yi hong, Ni ZhongHua. Computational Biomechanics and ExperimentalVerification of Vascular Ste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and Security. Springer: 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5,P870-877. (SCI和EI检索)[32]Wang YueXuan, Yi hong, Ni ZhongHua.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Balloon-expandableEndovascular Stent Expansion. 27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 Shanghai: IEEE-EMBS, 2005,shanghai china(EI检索)[33] Chen Gong, Yi hong, Ni ZhongHua. IGES Interface for Medical 3-D Volume Data. IEEE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 Shanghai: IEEE-EMBS, 2005,shanghai china.(EI检索)[34] Chen Gong, Yi hong, Ni ZhongHua. MIPP: A Web-based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Systemfor Stent Design a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s Systemsand Services Managemen,2005.6.P:1484-148813-15,chongqing china. (EI检索)[35]陈功,易红,倪中华. 基于逆向工程的医学器官有限元建模方法的研究. 机械工程学报,2006. VOL42, NO1, P139-145. (EI检索)[36]顾兴中、易红,倪中华. 冠状动脉支架研究.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5 .6:662-667(EI检索)[37]张鑫杰,倪中华*.纳米粒子介电泳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884-888. (EI检索)[38] 王跃轩,易红,倪中华. 医用血管支架生物力学性能分析方法研究.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2):216-221(EI检索)[39] 王跃轩,易红,倪中华. 机器视觉系统中图像误差补偿方法研究. 数据采集与处理.2005,20(4):472-477. (EI检索)[40] 倪中华,江 勇.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动态自组织制造资源模型的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 , , P1823-P1826.(EI)[41] Ni Zhonghua, Jiang Yong. RESEARCH ON DYNAMIC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MODEL ANDMARKUP LANGUAGES FOR NETWORKED MANUFACTURING. INTEGRATED DESIGN & PROCESS TECHNOLOGY(IDPT) ,2005. ,P50-P50. (EI)[42] 倪中华,江 勇,王 伟. 面向产品生命链过程的信息集成平台. 东南大学学报. , , P533-P537. (EI)[43] 孟秀丽,易 红,倪中华,刘 英. 基于对策论的协同设计目标冲突协商方法的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 , P2190-2194. (EI)[44] 倪晓宇,易 红,倪中华,汤文成. 基于虚拟机的B/S协同系统的设计.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P157-162. (EI)[45] 孟秀丽,易 红,倪中华,刘 英. 基于约束的协同设计冲突检测技术研究.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 P1426-1431. (EI)[46] 倪晓宇,汤文成,倪中华. 基于Web的协同CAE系统及关键技术的研究.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 , , P51-P55. (EI)[47] 谢军翌,汤文成,倪中华. 基于多代理机制的车间制造资源调度管理系统的研究.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5. , , P805-P809. (EI)[48] 孟秀丽,易红,倪中华,王伟. 基于模糊评价的协同设计冲突仲裁技术研究.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3, P400-404. (EI)[49] 倪晓宇,汤文成,倪中华. 基于Web的机床组件协同分析和优化环境. 机械设计. 2004. , P15-P17..[50] 倪晓宇,易 红,倪中华,汤文成. 机床组件有限元分析前处理专家系统研究. 东南大学学报.2005. , , P211-P215. (EI)
1、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知识型企业生命体健康演化模拟研究/系统管理学报/第一作者2、知识型企业生命体健康演化仿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一作者3、关于企业知识结构体系的构成演化与组织学习的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第一作者4、基于知识结构的组织智商研究/科研管理/第一作者5、知识型企业的自组织与组织管理/生产力研究/第一作者6、知识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健康监测指标体系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一作者7、价值流——企业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一作者8、试论敏捷制造模式下合作伙伴、供应商的选择依据/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一作者9、敏捷制造企业的分布式质量控制系统/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一作者10、基于Internet的敏捷制造远程质量控制研究/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第二作者
1.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2.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3. 在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代表作。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2名。4.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5.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6. 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 3. (4)。7. 注释: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转引自”等类文献的著录,用圈码标引,在页下注文。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文后参考文献与注释体例说明 为在编辑规范等方面尽可能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以达到共享文献信息资源的目的,本刊拟2007年第1期开始,执行2005年3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现在原来执行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技术规范》(CAJ-CD B/T 1-1998)的基础上,对文后参考文献及脚注的有关注意事项说明如下:一、 参考文献的版本第1版不必注明,其他版本须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序数用缩写形式或其他标示表示。古籍的版本可注明“写本”、“抄本”、“刻本”、“活字本”等。(版本项目著于文献类型标志之后,用“.”号与其它项目隔开。)示例一:3版(不用“第三版”标示);示例二:修订版;示例三:5th ed.(不用“Fifth edition”标示) 。有些称作“版”的内容,不是指版本,而是属于副题名,如: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当按照其他题名信息的方式著录。二、 参考文献出版年度出版年采用公元纪年,并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用冒号将出版年与文献页码隔开,有其他纪年形式时,将原有纪年形式置于“()”内。示例一:1961(昭和三十六年);示例二:1705(康熙四十四年)。出版年无法确定时,可依次选用版本年、印刷年、估计的出版年。估计的出版年需置于方括号内。示例一:c1998(说明:版本年前加小写字母“c”);示例二:1995印刷;示例三:[1936]。三、 参考文献的责任者外国著者不用注明其所属国籍四、参考文献的卷次等其他题名信息卷次属于其他题名信息,可根据外部特征的提示情况决定取舍,包括副题名,说明文字,多卷书的分卷书名、卷次、册次等。示例一:地壳运动假说:从大陆漂移到板块构造;示例二:世界出版业:美国卷;示例三:ECL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示例四: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示例五:中国科:D辑 地球科学。五、 析出文献从专著或文集中析出有独立著者、独立篇名的文献,先列出析出文献的著者与篇名,然后注明文献类型标示,接着用“//”表示析出文献与源文献的关系。示例:林穗芳.美国出版业概况[M]//陆本瑞.世界出版概观.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1:1-23.(文献类型标志以被析出文献类型为准,如[M].或者[C],不再用[A].等。期刊文献,应当在刊名之后注明其年份、卷、期、部分号、页码。示例一:张传喜.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期刊编辑知识的积累[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9,10(2):89-90. 在无卷次项目时,期号与年份之间无逗号。示例二:2000(1):23-26.六、 参考文献表《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参考文献表采取顺序编码制,各篇文献要按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参考文献的页码一般置于参考文献表中,如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则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文献的序号,并在序号的右上标“[ ]”外注明引文页码,但首次引用的引文页码仍置于参考文献表内,不放在正文内标注。) 示例:主编靠编辑思想,指挥全局已是编辑界的共识[1],然而对编辑思想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故不妨提出一个构架……参与讨论。由于“思想”的内涵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产生的结果”[2],所以,“编辑思想”的内涵就是编辑实践反映在编辑工作者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产生的结果。” ……《中国青年》杂志创办人追求的高格调----理性的成熟与热点的凝聚[3],表明其读者群的文化品位与高层次……“方针”指“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2]354。 ……参考文献:[1]张忠智.科技书刊的总编(主编)的角度要求[C]//中国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建会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北京: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会学术委员会,1997:33-34.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194. [3]刘彻东.中国的青年刊物:个性特色为本[J].中国出版,1998(5):36-39. ……七、 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电文文献(包括专著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电子文献)按下列格式著录:主要责任者.题名:其它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略(注:由于示例中会出现网址,但百度不允许在词条内容中出现网址,因此此处之示例无法列出。欲查阅该示例,敬请访问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网站。本编辑已在参考资料中将该网站列出。)八、 转引文献为了更好保护著作权和严格执行学术规范,本刊将转引文献作脚注处理,不列入参考文献表中。九、 脚注本刊实行“参考文献”与“注释”分开排版,“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排印在每页地脚,每页的注释以①②③……的序号单独排序。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来稿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违背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本刊处理稿件的一切事宜,只与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联系。 该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和两位专家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出版。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当期杂志1册。
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1、王振宇,杨谦. CO2超临界-超声波联用技术萃取花色苷工艺.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 33(1): 83-842、王振宇,杨谦. 微生物破壁法提取大花葵花色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 33(1):56-573、Wang Zhen-yu. Impact of anthocyanin from Malva sylvestris on plasma lipids and free radical.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3): 228-2324、王振宇,赵鑫. 微生物降解法提取大花葵花色苷及其分子修饰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05. 26(6):62-655、Zhang Ying, Wang Zhen-yu*, Chen Xiao-qiang. Ultrasound-associated extraction of seed oil of Korean pine.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5. 16(2):140-1426、马承惠, 王振宇, 杨立学. 大花葵花色苷降血脂效果的研究. 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0): 15-167、WANGZhen-yu, CHENXiao-qiang. Functional evaluation for effective compositions in seed oil of Korean pine.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4, 15(3):215-2178、王振宇, 包怡红, 赵鑫. 超声波提取对芦荟凝胶活性因子的影响. 中国食品学报. 2004,4(1): 79-829、王振宇, 杨谦. 酶法制备花色苷的研究. 中国甜菜糖业. 2004,4:26-2910、王振宇, 杨谦. 不同气候条件大花葵花色苷含量的分析. 植物研究. (4):507~50811、金钟跃,包怡红,王振宇,杨谦. 植物纤维素微生物降解条件.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4,32(3):44~4512、穆立蔷,王振宇,李长斌,丰绪霞. 活性保水剂对苗木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19-21 13、王振宇,陈小强. 红松籽油调节血脂作用研究. 特产研究. 2004,(1):7~1014、王振宇,陈小强. 红松籽油有效成分功能评价. 林业研究. (3):215~21715、杨春莉,黄玉东,王振宇.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5):54~5516、包怡红,王振宇,陈小强. 西洋参富硒保健酒的研制. 食品工业科技. (12):53~5417、王振宇,杨谦. 大花葵红色素理化特性研究. 林产化学与工业. (3):102~10418、王振宇, 赵鑫. 超声波提取大花葵色素的工艺研究. 林产化学与工业. (2):65~6719、包怡红,王振宇. 红豆杉资源及紫杉醇的研究概况.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3.(2):85~8720、包怡红,王振宇. 紫杉醇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中国林副特产. 2003.(2):5~721、包怡红,王振宇,王军,刘伟丰. 乳清蛋白的酶解及其性质研究. 食品科学. (9):63~6522、王振宇. 不同地域宁夏枸杞活性成分的研究. 植物研究. (3):337~33923、王振宇,包怡红,金钟跃,赵雨森,辛颖. 生物活性保水剂对模拟沙化土地治理效果的分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3):27~2824、王萍,王振宇,杨春瑜. 不同工艺条件制备芦荟浓缩凝胶及其活性成分分析. 食品科学. (10):68~6925、王萍,王振宇,杨春瑜. 芦荟浓缩凝胶制备及其活性成分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9):71~7226、王振宇,杨春瑜,高昌菊. 不同生境中国芦荟凝胶活性成分的分析. 植物研究. (2):216~21927、聂江力,付玉杰,王振宇,祖元刚,李江. 黑龙江省五味子资源及其保健品开发利用(英文). 植物研究. (1):121~12428、王振宇,杨春瑜,金钟跃. 超声波提取芦荟凝胶的工艺.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4):71~7229、王振宇,杨春瑜,金钟跃,靳凤林. 库拉索芦荟凝胶活性冻干粉工艺研究. 中国林副特产. 2002,62(3):4030、杨春瑜,王振宇,王 萍,张李华. 龙牙楤木叶绿素性质的研究. 中国林副特产. 2001,(4):7~8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东北林业大学主办的我国林业方面重要的全国性学术性期刊,16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于1957年。多年来,本刊在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大力支持下,质量不断提高,声誉逐渐扩大,多次得到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是中国首届、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1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东北林业大学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好发,送到寝室放在桌子上面就走,就可以了,或者放到门把手上!
从投稿到采纳是两周的时间,算是比较快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