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今后我国利用外资的政策目标将出现四大变化:一是利用外资的重点从引进国外资金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和专门人才转变;二是利用外资的领域将从加工工业为主向服务领域大力推进;三是利用外资的方式在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同时向多方式引资拓展;四是政府对利用外资的管理将从行政性审批为主,向依法规范、引导、监督转变。应当说,“四个转变”是新的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吸收外资政策调整的总体方向。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从配合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出发,有必要重新认识吸收外资对产业结构的提升效应,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保持必要的政策调控手段。 一、引导外商投资于资本密集型和资本产出效率比较高的行业,提高工业部门整体的技术装备水平 工业部门劳动力的技术装备程度是反映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和结构优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分析表明,长期以来,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性因素对产业结构的提升作用反而产生了负向影响。因此,如果能够引导外商更多向资本装备程度比较高的行业投资,外商投资的资本密集优势与这种结构性因素的乘数效果结合在一起,对整体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效果将会明显上升。另一方面,作为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资本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为稀缺的要素,因此,提高资本的产出效率应当是整体经济结构升级的主要标志之一。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黑色金属冶炼、非金属矿物制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设备制造业等产业的人均资产水平、单位资产的产出效率明显高于工业部门平均水平,如果鼓励外商投资于这些行业领域、各相关产业以及工业部门整体的技术装备程度和资本产出效率将会显著提高。此外,这些产业投资的增长将产生对装备和生产技术手段的大量需求,能够为国内装备工业生产提供更多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中国投入产出表分析结果表明,在最终需求中,固定资产投资对总需求增长的诱发效果高于其他最终需求项目。因此,如果上述产业发展带动了国内装备工业的需求增长,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总需求的增长水平。 根据行业分析的结果,在一些国家应当鼓励投资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领域,综合税负高于工业平均税负水平,而且长期以来成为影响外商面向这些行业投资决策的负面因素。另一方面,资本密集型行业投资中设备和技术投资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在国内缺乏足够替代能力和设备进口关税水平仍然比较高的条件下,对投资设备进口征收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将明显提高投资成本,严重制约资本密集型行业吸收外资的增长和结构调整。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应适当调整行业税收结构,减轻国家鼓励发展行业的企业税负水平;另一方面,对列为鼓励性行业目录的外商投资项目的设备进口继续实施减免税优惠政策,以保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二、通过吸引外商投资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部门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 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纺织、普通机械、冶金、建材、石化、化工等传统产业作为基础材料和投资材料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在整体工业中仍然占有较大比重。这些行业是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也是比较优势的所在。这些领域的结构调整政府已经不可能拿出大量资金投入,应当大力吸引包括外商投资在内的资金参与这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由于这些行业的产品多数已经在市场上供过于求,而且行业中国有企业的比重较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进展相对滞后。因此,应当尽量减少增加新的项目,注重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增加新技术新品种,提高产品性能、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应当结合这些传统产业国有经济基础雄厚的特点,完善国有企业的产权交易和购并环境,鼓励外资以技术和设备等方式参股、购并和进行资产重组。为传统产业尽快实现技术升级创造条件。 三、允许外商风险资金参与创业型企业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奠定经济长期增长的基础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应当区别不同领域技术发展的现状采用不同的利用外资方式。对于经过努力可以自主开发并形成优势的高新技术,要通过吸引外商投资引进尖端技术,增强自主开发研究的技术手段和能力,对于具备一定实力而且市场前景广阔的技术产业,应当与外商投资企业合作,寻求共同发展。对于投资巨大,技术不容易引进,依靠自身能力难以取得较快发展的产业,要放开股权、规模等方面的限制,允许外商独资经营,在中国获得发展。目前,世界各国在完善高科技风险企业投资环境方面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其中发挥资本市场创业板块以及风险投资基金的作用是改善风险投资环境的重要环节。中国目前的风险投资基金规模有限、机制不够灵活,证券市场的创业板块迟迟未能推出,尤其在外资参与风险投资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尚未形成。为了鼓励外资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这些方面的问题应当尽快予以解决。 四、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吸引外商投资促进垄断行业的改革和升级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一些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形成了大量的垄断行业,大大提高了社会成本,对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形成制约。随着加入WTO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垄断部门的市场化改革成为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应当逐步减少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限制,允许外商投资金融、保险、证券、旅游、能源生产与供应、交通设施建设、环保等领域。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国外资金发展基础产业和社会基础设施,提高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配套和服务能力。在一些基础设施和领域可以更多通过BOT等项目融资方式或者其他一些金融创新手段筹集资金,在提高社会基础设施供给能力的同时,确保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取得最大均衡。 五、继续鼓励外商投资于第三产业和资本装备程度比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社会就业基础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为中国的劳动力提供了大量与资本要素结合的机会,在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在今后相当长时期,这种方式仍然是中国吸收过剩劳动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此,继续鼓励外商向服装、纺织、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皮革毛皮制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投资,显然会对扩大就业需求产生良好效果。但是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等结构调整的长期目标来看,还是应当选择一些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同时劳动力吸纳效果明显的行业吸引外商投资,这样既有利于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缓解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失业压力,同时有助于产业技术和结构升级。 例如,电子通讯设备产业是工业部门中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行业,目前,这一行业的“三资”企业就业人数占全部“三资”企业就业人数的%,就吸收就业规模而言仅次于服装行业的%居第二位。电气机械、交通运输设备、金属制品也具有类似的特点。由于这些行业不论是资产装备还是吸收就业的规模都超过了其他工业部门,劳动力需求每增长1%带来的新增就业人数大于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因此,鼓励外商增加在这些行业的投资,有利于扩大就业总量规模,同时有利于提高工业部门整体的技术装备水平。此外,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复杂或者深加工产品,由于其生产链条长、需要较多配套生产等特点,每增加单位需求对劳动力需求的综合(直接和间接)诱发效果可能会高于工业平均水平。例如根据投入产出分析结果(赵晋平:“中国劳动力投入的产业关联结构——与日本的比较”《亚洲经济》(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1994年第7期),社会总需求增加带来的就业需求诱发效果最大的行业,除了纺织品制造业、建筑材料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之外,还包括了一般机械、金属制品、化工、电气机械等资金密集型产业。主要原因:一是这些行业本身就业规模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比较高;二是由于最终诱发效果中包括了对其他上游配套工业的间接诱发部分。因此,鼓励外商投资于以上述产品为主要原材料、零部件、生产手段和出口商品来源的行业部门,将会增加对这些产品的市场需求,并产生明显的劳动力吸纳效果。 在中国的“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目标。目前,服务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基础最为薄弱、最缺乏国际竞争力的领域之一。因此,通过鼓励外商向服务业投资,不仅仅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兑现入世承诺的需要,实际上也是中国实现结构调整目标、改善服务质量和环境,提高经济整体实力的必要举措。另一方面,多数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扩大这些行业规模,有利于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机会。同样根据投入产出分析的结果,在服务业中,单位总需求产生的劳动力诱发需求都比较高。商业、饮食业高居第一位,其次是教育科研医疗部门、运输、社会服务等,从这些主要服务业的相对劳动力吸纳效果来看,普遍高于工业部门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即这些行业投资每增长一个单位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增长率超过工业部门的平均水平。如果能够通过吸收外商投资于第三产业,对于解决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将发挥十分有效的作用。 六、鼓励外商向需求诱发效果明显的产业投资,有效利用跨国公司的全球网络和市场资源,扩大对外贸易出口 不同产业需求增长对社会总需求的拉动效果存在明显差别,有些产业由于生产所需要的较长零部件、原材料供应链条,单位产品需求增长对各产业需求的波及效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一般把反映某种产品需求增长对各部门需求增长影响程度的指标称为影响力系数,把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产业称作前关联产业。刺激这些产品需求增长往往是总需求政策的重点。根据中国1997年投入产出表的计算结果,自行车制造业、日用电子器具、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电气机械、文化办公用机械、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农林机械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产业的影响力系数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具有明显的前关联产业特点。因此,通过鼓励跨国公司在这些领域的投资,并利用其营销网络和国际化优势扩大产品出口,带动相关产业和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效果明显超过其他行业部门。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应当注重培养前关联产业的零部件配套能力,通过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延长国内产业链条。� 此外,从单位销售收入的出口比重来看,皮革毛皮制品、家具制造业、机械、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纺织、食品、服装等行业的出口含量最高,表明这些产品的外向型程度超过其他产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比较强。扩大这些领域的外商投资规模,有利于促进整体工业出口比例的提高,有利于中国工业产品扩大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为了实现促进出口长期持续增长的政策目标,应当进一步完善贸易管理体制,按照我国的入世承诺,尽快实行全面的外贸登记制,并恢复出口“零税率”的正常退税制度,这将有利于加工贸易出口的零部件进口替代,带动国内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七、完善外商中小企业投资的政策环境,提高主导产业的配套能力 按照企业分工的一般性特点,大型跨国公司的生产加工需要大量中小企业为之配套。因此,当地的配套能力如何也是跨国公司投资目的地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目前,许多主导产业、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比较集中的产业,大量的零部件和材料依赖于从国外进口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国内现有中小企业缺乏符合要求的配套能力。因此,逐步形成跨国公司大型生产加工基地所需要的配套能力,不但有利于降低生产加工成本、提高主导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可以为国内众多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途径,延长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上游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由此可见,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今后中国产业政策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形成主导产业的配套能力,一方面可以发挥当地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的作用,通过市场导向和政策扶持培育配套能力。近年来,国外许多投资者对民营企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果进一步放开对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限制、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允许国外资金通过参股和购并等方式与民营企业形成资产或战略同盟关系,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吸引外国中小企业投资是尽快形成主导产业配套能力的有效捷径。据调查,目前许多中小企业来华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具有供货关系的大型跨国公司继续从事配套生产和服务。但是客观上看,中小企业投资在融资、税收、跨国经营、雇佣当地劳动力和技术、管理人员等方面面临的困难远远超过大型企业,而且国内目前也缺乏必要的中小企业政策扶持。因此,为外商中小企业投资创造良好投资环境,鼓励并扶持这些企业为跨国公司发展境内加工基地提供配套,扩大“产业聚积效应”(产业聚积效应是指在中国一些地区的特定产业群体形成过程。譬如,就某一个地区而言,最初阶段首先仅仅是由一些外商投资企业进入该地区,设立加工组装企业;由于这些企业的零部件需求吸引一些国外相关零部件生产商也进入该地区投资设立零部件生产企业;由于当地开始具备零部件配套能力,进一步吸引新的加工组装企业进入该地区,周而复始,在该地区形成某一产品的完整生产体系,并聚集了大批企业,形成既包括本地企业,也包括外资企业的巨大生产基地。参见(日本)黑田笃郎《中国制造》,东洋经济新报社,2001年5月),应当成为利用外资产业政策调整的重要内容。 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为了解决外资中小企业在资金筹措方面的困难,帮助这些企业回避投资风险。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对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领域,特别是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的配套产业和高科技创业型外商中小企业按照投资额、投入流动资金的一定比例提供在中国国内的信贷担保支持。 八、发挥产业组织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之间的联系 企业在一定生产链条中的角色分工反映了不同企业资源的组织和配置要求。目前的国际投资活动中,跨国公司出于自身的利益热衷于建立与当地供货厂家的联系,而东道国政府在促进联系中同样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促进本地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联系,为本地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并通过与跨国公司的联系从中汲取、掌握新技术、新工艺。促进联系的具体措施:包括提供信息、牵线搭桥、鼓励外资企业参与旨在提升国内厂家技术能力的解决方案,与外资企业合作制定国内供货厂家的培训计划,以及便于国内供货厂家获取资金的各项方案等。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已经建立起促进联系的综合方案,有选择地针对一些行业或者企业采取不同的配套政策方案,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国家的经验表明,政府常常有针对性的介入有益于联系的增加,从而有利于知识从跨国公司向东道国富有活力的企业部门的传授。促进联系方案越是能与中小企业(SME)发展和有针对性外资政策紧密配合,成果的可能性越大。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关于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方面的种种限制,企业购并、产权交易方面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以及传统体制造成的地区分割、行业分割等弊端都是影响这种联系的主要负面因素。有必要参考新加坡等国家的成功经验,将促进联系作为产业组织政策的重要一环、作为新的市场条件下政府服务功能的具体体现,采取更多的积极措施。其中,建立政府主管部门与大型跨国公司之间的定期对话、协商机制,沟通当地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就是促进联系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这样的机制可以听取外商投资企业关于政府产业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意见与看法,宣传政府的产业政策,向跨国公司推荐当地供货企业和服务商,为中小企业创造能够接受大型跨国公司技术、质量管理和经营能力培训,并成为这些大型公司供货企业的机会。此外,还有通过建立中介机构等方式为供需双方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等。 九、保持吸引外资政策的连续性,继续改善投资环境 “十五”时期,政府的吸收外资政策将面临几个方面的任务:一是按照WTO多边规则和我国的承诺,清除或修改与这些规则、承诺相抵触的贸易与投资制度和政策,如取消对外资企业在出口比例、外汇平衡和国内采购要求等方面的限制。二是建立和完善与国内市场开放以及贸易投资活动市场化进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如强化利率、汇率和税率等经济调控手段、逐步改革与减少外资市场准入审批程序等。三是充分利用多边框架下能够享有的制度与政策自主安排空间,在市场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历史时期,有必要保持利用外资政策的连续性,提高对国外跨国公司的吸引力。这些调整明显有利于降低外资进入的交易与制度性成本,改善投资环境,对利用外资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从长期来看,如果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制度性成本因素逐步消除,综合实力真正成为企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然具备了由政策引导向市场引导转变的条件,并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公平竞争环境。作为一种过渡,在许多符合国家新的产业政策目标、确有必要给予特殊优惠和扶持的领域,应当逐步实施不限企业身份的鼓励性政策,如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环保技术应用与推广、落后地区开发等领域都应当实行普遍优惠的产业政策。 应当看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数年度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在吸收外资方式、产业结构、地区分布以及资本市场开放程度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面对各国之间日趋激烈的引资竞争,为了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长期目标,必须始终坚持积极吸引外资的基本方针。调查表明,尽管我国已经在完善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方面取得明显效果,但是诸如政策制定缺乏透明度、变动频繁,政策执行不尽统一、具有随意性,政府工作效率低、缺乏服务意识。市场监管不力、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乱收费严重等等外商关于“软”环境方面的批评依然强烈。许多守法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所面对的并不是一个国际接轨的“公平”竞争环境。因此,政府应当继续将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吸收外资工作的重中之重。 十、完善市场监督机制,通过竞争政策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产业部门中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出总量、固定资产和吸收就业规模在全行业中的比重有了大幅度提高,有些领域甚至成为事关整体行业发展方向的主导性力量。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我国通过有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目标的客观需要,也是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日趋加快、国际分工与竞争关系不断调整的一种正常反映。但是,由于产业部门的利益主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同主体之间在民族意识、文化传统、商业习惯、价值观念、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冲突和矛盾自然会经常发生,政府实施有效管理和监督,确保国家利益不受损害和维护正常市场以及社会公共秩序的难度也会相应加大。因此,在新的市场开放条件下,我国外资政策的核心应当逐步由市场准入管理转向鼓励竞争、完善和维护公平竞争环境、用法律手段规范外资企业的市场和社会行为。首先,为了防止大型跨国公司利用本身所拥有的技术和品牌、生产规模等优势形成行业垄断,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多元化市场的充分竞争,应当尽快颁布《反垄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严格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约束企业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其次,在我国的资本帐户尚未实现自由兑换的条件下,应当对外资企业利用经常帐户进行资本跨境调拨进行必要的监管;另外,我国现阶段实行严格的外债管理,但是目前外资企业对外举债并未纳入外债管理的范围内,应要求外资企业提高资产与负债情况的透明性,便于政府进行债务风险监督与管理。再次,有效利用联合年检方式,依照法律和公共标准,对外资企业在环境保护、劳工的劳动条件、消费者权益、地方社区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目前,国际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潮流,各种非政府组织(NGO)和民间团体开始积极参与关于跨国公司投资议题的讨论,并制定了各种形式的“行为标准”,对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以有利于企业与当地民众、东道国利益的最大均衡。虽然这种标准并不具有强制作用,但也经常成为政府政策制定的参考意见。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加强今后对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企业监督具有借鉴意义。
SWOT矩阵和波士顿矩阵都是企业集团进行战略投资决策的分析工具: SWOT矩阵,即优势劣势机会威胁...5西上海集团战略投资决策分析 :西上海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位于上海西大门;上海国际汽车城安亭镇,...
毕业 论文是对 财务管理 专业学生的学术的考核、 总结 所学知识的一项重要环节,然而选题是财务管理论文开始的首要环节,是影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选题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企 业财 务管 理毕 业论 文✍
¥¥¥✎~~企 业财 务管 理目 标论 文 ✍
¥¥¥✎~~财 务管 理毕 业论 文文 献✍
¥¥¥✎~~财 务管 理论 文参 考题 目✍
1.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比较分析
2.上市公司投资绩效研究
3.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研究
4.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
5.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研究
6.企业价值评估 方法 研究-----以某上市公司为例
7.投资决策、筹资决策与股利政策的关系
8.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分析
9.投资者保护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
10.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大股东行为研究
11.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研究
12.上市公司高管涉案的市场反应研究
13.企业并购效应研究
14.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15.风险投资机构对上市公司投融资效率影响研究
16.公司投资时机与投资规模分析
17.公司投资方向与投资区域分析
18.投资组合理论在股票投资中的应用研究
19.我国风险投资问题研究
20.权证投资的风险控制研究
1.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
2.公司财务制度设计
3.股利理论与股利政策
4.企业破产若干财务问题研究
5.企业财务竞争力研究
6.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
7.财务杠杆原理及其应用研究
8.企业价值创造的衡量:EVA还是Tobin's Q
9.低碳经济对企业理财环境的影响
10.财务总监的角色定位与素质要求
11.财务管理学科建设问题研究
12.出资者财务论
13.财务管理质量研究
14.财务管理模式创新
15.公司财务治理研究
16.期权定价理论在公司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17.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分析与评价
18.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研究
19.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0.财务管理环境研究
1.股利政策的比较与选择
2.中西方公司股利政策比较研究
3.股票期权与经理人激励
4.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及其形成原因
5.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治理研究
6.股权激励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7.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问题研究
8.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研究
9.盈余管理及其识别研究
10.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文献综述
11.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分析
12.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公司为例
13.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比较分析
14.自由现金流量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分析
15.薪酬激励与管理者行为的选择
16.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股价关系研究
17.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公司治理研究
18.上市公司股利形式与收益质量研究
19.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
20.企业收益分配过程中的税务筹划
1.公司筹资管理
2.企业适度负债研究
3.公司营运资金管理
4.公司经营的杠杆效应
5.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方式
6.公司筹资方式的选择与比较
7.财务杠杆及其在筹资决策中的运用
8.融资管理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9.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10.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研究
11.我国企业融资租赁的现状及创新发展方向
12.企业融资结构的比较分析
13.负债经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4.再融资方式与成本的比较
15.上市公司融资优序问题研究
16.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17.公司治理与融资成本实证研究
18.民营企业融资管理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19.供应链融资研究
20.公司债券融资研究
猜你喜欢:
1. 财务管理方向论文选题
2.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选题
3. 有关会计电算化论文选题
4. 财务管理论文题目大全
5. 本科财务管理论文题目大全
1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题报告 学生: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内研究的综述 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二、 1、 2、 3、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汇博在线上还有很多资料,你自己可以去找找,地址你百度搜汇博在线。
写公允价值方面的吧,比较简单。我这里有一篇8000多字的,到时候可以送给你参考。
【篇一】毕业答辩演讲稿
我叫xxx,是xx级xx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PE投后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研究》。论文是在胡仁昱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三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
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在个人的工作实践中发现,部分被投资企业未能获得预期财务收益的主要原因是PE投资机构普遍存在着“重投资而轻管理”的现象。PE作为投资常见的形式之一,虽然其投资的对象多为相对成熟的企业,但其投后管理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管理及管控机制的不完善往往是造成投资不能达到预期收益目标的原因之一。PE作为投资机构,在投资企业的同时也预期在一定周期内获得相应的财务回报,因而财务风险的管控就显得格外重要。
普华永道的研究指出:“全民PE的时代已迅速过去,PE投资将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垂直行业将越来越细分化”。因此,如何借用现有的投后管理理论或方法论来指导PE的投后管理,尤其是进行相应的财务风险管控就显得格外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论文将根据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对PE如何在中国市场进行投后财务风险管控进行研究及探讨。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论文的研究方案是回顾、总结和运用W内外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基于个人在PE投后管理项目中的实际经验,并结合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PE所投资企业的公开信息调研,定性分析国内市场PE投后管理财务风险管控现状、需改进的领域及方向,进而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及方法论框架。主要研究方法包括:系统分析法及实证分析法。
本研究先通过回顾、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随后,对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或工具进行了研究及归纳总结,主要包括:公司治理、企业内部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及管理、企业财务分析及风险预警、私募股权投后风险管理。通过文献调研形式,基于深证创业板PE投资企业的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具体研究目前国内的PE投后管理尤其是财务风险管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问题的主要类型及成因。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探讨在现有理论体系下解决方案的不足及潜在改进领域。最后结合上述三者,提出并探讨提高PE投后管理财务风险管控的新方法论框架,并结典型案例分析其在指导PE投后管理实践中的具体步骤及指导意义。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存在的不足。
这篇论文的写作以及修改的过程,也是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与经验缺乏的过程。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论文写作,但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到更多。
【篇二】毕业答辩演讲稿
下面我将从论文的目的、结构内容、不足之处三个方面向各位老师作一大概介绍,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在目的和意义上,本文研究将实物期权理论引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决策评价过程之中,目的在于完善轨道交通建设投资项目的评估方法和体系,通过完善评估手段,使轨道交通项目价值能够被更准确地计算和评估,进而帮助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方进行科学决策。
当前,将实物期权理论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评价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成果可作为以投资者为主体,评价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价值理论的一个新的思路,同时为决策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撑,对我国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其次,在结构内容上,本文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特征并回顾传统方法在处理项目投资决策问题上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分析轨道交通项目特性以及期权特征,并构建基于推迟期权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对投资决策模型进行了验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结构如下:
第一章是论文的绪论部分,此章节中首先对城市轨道交通等相关研究背景做了简要介绍,并对于此次研究提出了其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所在。通过文献综述,系统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对于实物期权等方法的研究过程和现状,并最后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第二章对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和投资决策方法两方面分别做了系统阐述。其中轨道交通项目阐述包含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简介、分类及特征,重点对轨道交通项目的经济特征和投资特征进行分析,为下一步研究做铺垫。在投资决策方法综述中,重点分析和对比了传统项目评价方法及实物期权方法。首先是对传统项目评价方法的阐述,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其后,对实物期权方法做了系统介绍,最后总结了实物期权方法应用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本文第三章着手于分析轨道交通项目的期权特征,并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推迟期权模型,指出了该模型的实际指导意义。
第四章中并运用具体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和量化的计算,增强论文的说服力。
第五章是本文的最后一章,通过前面两章的模型构建和验证,初步总结将实物期权方法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结论,并指出本次研究中未能考量的因素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指出将来进行完善和开拓研究方向。
最后,在不足之处上,关于本文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总结如下:
1、模型参数的确定较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价值增长率的数据难以获得,本文以客流量增长率近似代替。实际上,决定轨道交通项目价值的因素较为复杂,固定资产折旧、维修费用增加、沉没价值计算等都将影响项目价值。另外,价值增长率的方差难以直接获得,利用类似项目历史年数据近似代替的手段无法考量项目未来年的不确定性。因此,模型参数的确定仍需有更准确的测算方法。
2、在构建推迟期权定价模型中,未能准确得到推迟期权的时间,并将其量化为公式进行计算,给项目确定决策操作时机带来较多不便,而这正是项目本身的不确定性特征所决定的。
3、未能考虑存在其他竞争对手情况下的博弈模型。本文构建推迟期权定价模型以及案例验证均以仅有一个投资者的条件为基本假设,但实际当中往往有多个投资者进行竞争,因此需进一步对其博弈特性及模型进行构建和验证。
另外,仍有一些其他因素未能加以考虑,如同时存在的不同期权间的相互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等等,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再一次谢谢各位老师。
【篇三】毕业答辩演讲稿
晚上好,我叫xxx,来自xx专业,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xxx》。我的毕业论文资料真实,可靠,是我在肖劲森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地进行研究所完成。在那里我向肖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同时向各位老师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将从:研究资料,研究的目的和好处、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优缺点进行介绍,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谈一谈这篇毕业论文的资料: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类比引入法,其中包括:表达形式类比法、基本性质类比法、运算方法类比法。
第二部分:设疑引入法,其中包括:问题引入法、悬念引入法、谜语引入法。
第三部分:故事引入法,其中包括:历史引入法、情景引入法、幽默引入法。
第四部分:直接引入法。
其次,我谈谈这篇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在开始这个课题的研究的时候,我首先收集了超多初中数学课堂的案例以及一些相关的文献,并对这些案例、文献进行分析、研究。之后从收集到的材料中总结出一些我个人觉得其引入是十分高效的一些方法和案例,然后请肖老师给意见,然后对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改。最后,对总结出来的方法和案例进行分门别类,并再次增加一些案例。从而使得这篇论文资料更加充实。
再次,我谈一谈这篇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好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引入是课堂教学的起步阶段。课堂讲授的引入是学生能否用心主动学习新知识的关键。因此初中数学课堂的高效引入在新课程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日常教学中,如何科学地做到高效引入是我们一向探究的问题。为了在必须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帮忙广大初中数学教师高效地引入新课,从而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以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初中数学课堂的高效引入进行研究。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它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课教学的效果。用心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高效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兴趣,所以教师在新课引入时就应注意采用恰当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引起其对新知识新资料的用心探求。
最后,我谈一谈这篇论文的优缺点:
这篇论文的优点:其一是研究的课题还是比较新颖的,对自己以后的从教之路也很有帮忙,其二是课堂引入方法的分类别具一格。
缺点是:由于我自身的水平所限对某些概念和方法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刻,思考肯定还不够深刻也不够全面。此外虽然我已经很仔细的检查过了,但是依然可能还存在必须的错别字或语句不是很通顺的地方。
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的论文写作和分析,但论文还是存在着不足之处,分析不透彻或者推荐不具体,还有待改善。所以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推荐,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做到更好。
我的陈述完毕,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篇四】毕业答辩演讲稿
早上好!
我叫×××,20xx级社会学专业学生。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社会学视野下金庸小说中的婚恋观》。我的指导老师是张红老师。从确定选题、拟定提纲、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张老师的精心细致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不管这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由衷的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
截至目前,在学术界有关金庸武侠小说的论著十分多,但尚无从社会学视野下对金庸小说中婚恋观的研究。选取金庸小说作为毕业论文的写作题材,一方面是因为我对金庸小说比较喜欢,包括由金庸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的确,金庸小说不仅仅向我们展现了侠客的快意恩仇,还借用江湖这个社会,使人物摆脱传统社会的束缚或少受社会制度的束缚。男女侠客不问出身,不讲家庭地位、社会背景,只讲两性相悦、以情相许,能实现真正好处上的男女平等、恋爱自由。另一方面结合当今社会现实,许多现象与金庸小说中的情节有一些相似,揭示其中的联系,警示世人,以倡导和谐的、理想的婚姻。
在这篇论文中,主要采用了资料分析和现实比较的写作手法,各部分安排按照先典型分析,具体对照现象,理论分析,再阐明现代性特征的层次进行。具体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为所归纳的金庸小说中的五种感情类型;
第二部分为金庸小说中与现实相对应的婚姻类型;
第三部分为关于金庸小说中择偶的社会学分析,分为宏观和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宏观方面的主要理论有:对于择偶的个人主义解释;择偶的社会文化解释;择偶梯度理论;同类匹配理论。微观方面的理论有:1、相似性理论;2、需求互补理论。从以上这些择偶理论我们能够做出如下推论:相似性原则是择偶的基本规律。无论从哪个理论角度这个结论总是成立的,虽做出如下推论:相似性原则是择偶的基本规律。无论从哪个理论角度这个结论总是成立的,虽然对具体是什么“相似”有些争议。在外在社会条件上贴合“同类匹配”,内在条件上又贴合“需求互补”,这似乎就是最完满的理想婚姻模式。
第四部分为金庸小说中婚恋观的现代性特征;在金庸小说中,男女侠客不问出身,不讲家庭地位、社会背景,只讲两性相悦、以情相许,能实现真正好处上的恋爱自由,而这些观念无疑与现代人的恋爱观相合。
第五部分:结论。
社会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小说是反映生活、憧憬生活、甚至能够改造生活、提升生活品质的艺术。在某些传统思想仍在侵蚀当代人的这天,在已经冲破封建罗网,人们获得充分的个性自由,能够勇于追求自我感情的这天,回味金庸小说中具有现代性特征的感情婚恋,对我们仍有启迪。金庸小说中的感情不仅仅反映了作者心目中的感情观,也折射出传统文化孕育下的“群众无意识”及现代人的情感困惑与矛盾境况,从而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因此,我们应当超越以感情为基础的内涵性婚姻和以现实利益为基础的功利性婚姻的简单对立,使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结合来构建一种理想的婚姻模式——综合权衡模式。
最后,再次感谢张红老师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所给予的悉心帮忙与指导;其次我要感谢各位专业师在这四年来对我的教育与培养,没有你们的教导,也就没有我的这天;最后也要感谢本专老业同学这几年来对我的关心与支持,和你们生活在一齐的日子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恳请各位老师、同学进行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篇五】毕业答辩演讲稿
大家好!
我是来自酒店管理xx班的xxx,十分荣幸参加我们的毕业生论文答辩!我的论文题目是《浅析如何提升饭店服务质量》。在此我要十分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陈爱华老师!因为之前一向在浙江工作,没有太多空闲时间去寻找论文资料,所以工作的时候,我就一向在想我要找到一个怎样的题目利于我写作?最后,我结合自己学习和实习的经验,针对于自己认为酒店服务当中的不足或是确实需要改善的地方写出了自己的感受。由于时间仓促,写出的论文瑕疵较多,还好有陈老师的帮忙斧正,这才顺利完成!甭管这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要感谢给予我这次帮忙的老师和同学。
这些年,是中国酒店业迅速发展的几年。各大城市的酒店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城市里威严耸立的酒店也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随着不同国家,不同档次,不同文化的酒店在城市里面鱼龙混杂,导致各酒店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当然这些竞争在某些程度上来说,是有利于中国酒店业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由此可见,酒店业之间的竞争,必然给客人一个主动地选取权,从而他们对酒店服务也越来越苛刻和挑剔。没办法,将来我们作为酒店人就务必要勇于应对和努力解决。
在我的论文中,我首先以自己一个切身的实际案例作为开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随后我们从案例的角度出发,深思酒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使论文更具论述性,我在开场并没有开门见山的大谈阔论,而是在三四部分说明了酒店服务质量的概念及资料,接踵而来的就是找出制约我国酒店服务质量水平提升缓慢的原因。它包括:酒店的硬件设施、酒店的安全保卫工作、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以及酒店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服务技能、素质修养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了问题的所在,接下来自然是要解决问题了。对此我对改善和提高酒店服务质量提出几点对策和推荐,从七个角度出发:1提高酒店管理者的服务质量和意识。2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带给优质满意的服务。3尊重员工,给员工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4提高酒店内部协调。5对员工授权。6加强员工管理。7治安管理。这七个观点主要从管理者、员工和客人三个角度为出发点,比较现实的提出了解决方法。最后做出总结:综以上述我们得出的结论便是:一方面是服务系统建立的不完善,当然这归根结底是要靠管理者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服务人员的普遍素质低下,致使酒店里面鱼龙混杂。作为一个好的酒店,必须要有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服务和一流的形象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实现可持续发展。
限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以及本人写作水平及专业理论知识有限,得使本文还局限在一个比较粗浅的表面,当然这也必然会促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事业中去深入的探索和挖掘。
最后,再次感谢陈爱华老师对我论文的指导,感谢各专业老师三年来对我的教育和关爱,也要感谢一齐陪伴我的同学们,三年,必须是我人生旅途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接下来,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答辩自述稿范文
范文一:
各位老师好!我叫王爱国,来自山东聊城,我的论文题目是《基于实物期权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财务评估应用研究》。在这里,请允许我向王雪青老师的悉心指导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劳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将从论文的目的、结构内容、不足之处三个方面向各位老师作一大概介绍,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在目的和意义上,本文研究将实物期权理论引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决策评价过程之中,目的在于完善轨道交通建设投资项目的评估方法和体系,通过完善评估手段,使轨道交通项目价值能够被更准确地计算和评估,进而帮助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方进行科学决策。
当前,将实物期权理论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评价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成果可作为以投资者为主体,评价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价值理论的一个新的思路,同时为决策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撑,对我国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其次,在结构内容上,本文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特征并回顾传统方法在处理项目投资决策问题上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分析轨道交通项目特性以及期权特征,并构建基于推迟期权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对投资决策模型进行了验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结构如下:
第一章是论文的绪论部分,此章节中首先对城市轨道交通等相关研究背景做了简要介绍,并对于此次研究提出了其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所在。通过文献综述,系统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对于实物期权等方法的研究过程和现状,并最后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第二章对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和投资决策方法两方面分别做了系统阐述。其中轨道交通项目阐述包含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简介、分类及特征,重点对轨道交通项目的经济特征和投资特征进行分析,为下一步研究做铺垫。在投资决策方法综述中,重点分析和对比了传统项目评价方法及实物期权方法。首先是对传统项目评价方法的阐述,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其后,对实物期权方法做了系统介绍,最后总结了实物期权方法应用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本文第三章着手于分析轨道交通项目的期权特征,并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 推迟期权模型,指出了该模型的实际指导意义。
第四章中并运用具体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和量化的计算,增强论文的说服力。
第五章是本文的最后一章,通过前面两章的模型构建和验证,初步总结将实物期权方法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结论,并指出本次研究中未能考量的因素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指出将来进行完善和开拓研究方向。
最后,在不足之处上,关于本文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总结如下:
1、 模型参数的确定较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价值增长率的数据难以获得,本文以客流量增长率近似代替。实际上,决定轨道交通项目价值的因素较为复杂,固定资产折旧、维修费用增加、沉没价值计算等都将影响项目价值。另外,价值增长率的方差难以直接获得,利用类似项目历史年数据近似代替的手段无法考量项目未来年的不确定性。因此,模型参数的确定仍需有更准确的测算方法。
2、 在构建推迟期权定价模型中,未能准确得到推迟期权的时间,并将其量化为公式进行计算,给项目确定决策操作时机带来较多不便,而这正是项目本身的不确定性特征所决定的。
3、 未能考虑存在其他竞争对手情况下的博弈模型。本文构建推迟期权定价模型以及案例验证均以仅有一个投资者的条件为基本假设,但实际当中往往有多个投资者进行竞争,因此需进一步对其博弈特性及模型进行构建和验证。
另外,仍有一些其他因素未能加以考虑,如同时存在的不同期权间的相互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等等,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再一次谢谢各位老师。
范文二:
答辩委员会主席、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我叫李俊妮,主要研究方向为景观建筑。我的论文题目为《区域景观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滨水区控制要素研究--以“重庆两江新区御临河沿岸景观概念规划”为例》,论文从确立选题、搜集资料、构思提纲到撰写、修改及定稿,我的导师朱 捷教授给予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请允许我向导师表示真心的感谢,同时向在我硕士研究生学习生涯中直接或间接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向所有参加我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就本论文的选题原因及意义、选题背景、研究框架、主要内容及研究缺陷等方面进行简要陈述,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
首先,本论文的选题原因、意义及选题背景。
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稀缺的公共资源,是最具有开放性和吸引力的自然、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其不仅有美化城市、修复河流生态等效果,同时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满足了人亲近自然、亲近水的要求,体现了河流与城市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观,同时也是社会、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良好的城市滨水区景观是城市活力的集中表现和城市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承载网络,同时也是提升文化氛围、展示形象的城市重要场所。
由于部分地区对滨水景观的打造还处于较为片面的认识中,一些城市在打造滨水区景观时侧重于防洪、水运、灌溉等价值,将滨水区环境作为工程实体看待,单一的对其中某一段进行分别设计;“滨水中央公园”、“滨水景观大道”等描绘“城市名片”的词语频频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滨水区的空间品质,但是由于设计繁琐、各种设计手法堆砌、仅注重局部等倾向,往往导致景观破碎、形象缺失、可达性差等令人遗憾的局面。例如中外驰名的京杭大运河,在滨水区更新过程中,两岸景观变得五花八门,不同的设计理念、不同的设计元素统统往上堆叠,有的河道出现了“左岸历史、右岸未来”的景观设计,有的甚至将“欧洲小镇”搬到了大运河边上。面对这些问题,排除经济、社会和政 治因素,最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城市滨水区缺乏整体的规划控制。
传统意义上的滨水区景观规划主要是针对物质空间环境的塑造,是一种以“蓝图式”的成果为最终导向的实践行为,但随着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开发商的融资能力与拓展计划千差万别,原本的终极蓝图往往只能搁置于规划阶段,无法在场地设计和空间规划中予以落实,使理想与实践出现了巨大落差。对大尺度地区的景观规划设计来说,由于设计面积大,建设周期长,中间环节多,过程变数大,因而不能靠“蓝图式”的设计图纸一成不变地指导下位规划设计和实践。
基于以上情况,客观上需要为随时变化的市场需求提供易于操作的规则和平衡机制,就像城市设计承担的任务一样,城市滨水区规划也需要这样一种以控制和引导为实施手段,通过规划编制一系列的“约定”的方式--达到控制效果的同时也可以应对多变的市场因素。当然,在制度层面进行优化探索固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但是受城市规划体制背景和法规背景的限制,这种探索任重道远,而着眼于技术层面,将视线集中于设计控制要素,在目前具有更现实的操作意义。控制要素在规划设计的运作中扮演了桥梁和媒介的角色,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可以通过控制要素对未来项目的空间形态、使用状况进行清晰的预测和控制。
从功能角度出发,城市滨水区包括生态型、商务型、娱乐休闲型、居住型等,城市滨水区可以由以上功能单一组成,也可以是多种功能复合而成,多种功能的混合带来了复杂的景观要素,如空间的开放性、环境的生态性、绿地系统的完整性、绿色廊道、驳岸形式、天际轮廓线、交通设施、防汛设施等等。如此众多的要素使得设计显得千头万绪,因此在滨水区景观规划中,针对设计对这些要素进行选取、分类和策略探讨是进行详细设计以前最重要的前期工作。
目前对于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的研究在设计方法、视觉形象方面和景观生态领域对景观结构及其生态问题的探讨方面已经做了极为详尽的研究,而将城市滨水区作为区域景观规划的工作展开整体性探索,以及相关控制要素如何筛选、规划成果如何指导下一步设计方面的研究在近几年的规划实践中开始得到重视,也有了一些相关的实践案例。
笔者通过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以及区域景观规划实际项目的参与,从区域景观规划的视角出发,采用区域景观规划的.方法途径,综合城市滨水区的特性、问题研究,结合一个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的实践案例,及以这一案例为上位规划指导落实的详细设计案例,着重探索控制要素的组成、筛选及图文导则对下位规划设计的指导作用。研究的意义在于从中总结出普遍的规律,为今后的项目提供一定参考。
纵观城市河流的演变历史,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①前工业化时代-以自然发展为主-逐水而居 依水筑城:
“水”最基本功能是灌溉、生活供水及排水、航运功能。这一时期,许多城市选址都在江、河、海等水陆交汇处,并成为当时人口集聚及商品交易中心,同时在长距离贸易、对外贸易体系中占据举重要地位。11世纪到 14世纪,城市滨水区的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兴起的一个重要标志,国际性贸易集市以及港口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这些滨水区最初通常是一种自发的发展态势--港口与城市生活混合,同时是贸易枢纽和军事要塞,并拥有港口、公共空间的功能。
②工业化时代-工厂、码头和仓库成为标志性景观-业盛水污:
这一时期“水”的首要作用转变为交通运输、工业供水和排水功能。城市滨水区的首要职能是产业空间,工业区向滨水区聚集,产业资本对滨水空间的控制处于主导地位,滨水生活功能受到排斥。港口成为实现货物快速集散的中转地,迅速发展起来的内河运输、铁路运输也主要为大城市港口区服务。城市滨水区成生产、交通核心,大量的资本要素在滨水地带聚集,带动城市进入工业化时代,同时工业废水、废气以及垃圾的排放也使这一时期的城市滨水区出现严重污染。
③后工业化时代-游憩和景观成为首要功能 -人工治水,水清城兴: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的城市滨水区经历了逆工业化的过程。资源枯竭、轮船吨位提高以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使得港口和其附属产业从城市中心地段加速外迁(从城市迁移到郊区或迁往发展中国家),此时旧港区衰败,土地闲置。
到 20 世纪 6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复兴运动的发展,许多城市重新发现了旧港区处于城市中心区的区位与土地价值,开始对滨水区进行改造。同时在这一时期,劳动方式改变带来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的崛起,市民的闲暇时间增多,因此追求回归大自然、对滨水区生态环境、旅游和休闲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前提之下,最先对城市滨水区进行再生改造成功的是北美地区(如巴尔的摩内港),此后,这种滨水区改造在世界范围内兴起(1965年以来美国就有上千个城市滨水开发案例,仅 1993年日本就有 63 个记录在册的城市滨水区开发案例)。
其次,本论文的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本文试图从区域景观规划的视角出发,从更宏观的层面进行统筹,对控制要素的选取、图文导则的构建、控制策略对下位规划设计的指导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结合“重庆市两江新区龙盛片区御临河沿岸景观概念规划”以及这一案例指导下实施的滨水绿地景观设计,对景观控制要素在实际案例中的操作流程进行实例研究,对“控制要素”在规划设计中扮演的“桥梁”和“媒介”角色进行验证, 以期对今后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
论文结构遵从“提出问题--分析与借鉴--解决方法与策略探索--实际案例验证”的纵向逻辑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第二章,主要为基础研究与共性问题归纳整合,明确研究的主要对象和相关概念,归纳城市滨水区景观的特性,提出目前滨水区景观规划面临的问题。
第二部分为第三章,首先明确了区域景观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复合系统和操作流程,同时对三个国内外成功的城市滨水区开发案例进行了剖析,为下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
第三部分为第四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城市滨水区景观规的研究框架,结合景观设计的中心议题研究,提出影响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的生态、功能、形象、文化相关要素,并对其控制策略、实施方式进行了总结归纳。
第四部分为第五章、第六章,通过《两江新区御临河沿岸景观概念规划》明晰景观控制要素选取、图文导则在设计中的运用,并以《两江新区御临河(影视城段)滨河绿地景观设计》对控制要素对下位规划设计的引导进行分析,最后在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成果与不足之处进行讨论和陈述。
第三,本论文的研究缺陷。
在三年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跟随导师完成的实际项目是促成论文方向的主要原因,三年的学习经历中导师传授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令我受益匪浅,但是由于笔者自身在实践经验、理论研究和论文写作能力上的欠缺,整个研究过程和论文逻辑难免存在一些纰漏与有待商榷之处,在研究的深度上也有所不足。论文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工作框架的逻辑建构方面、方法的抽象描述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只有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的进行改善。
对于论文存在的这些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老师见谅,并提出宝贵意见,我将不断完善。
最后再一次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审阅我论文并参加今天答辩会的各位老师,我的陈述完毕,谢谢!
企业投资决策的税务筹划分析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企业投资决策的税务筹划分析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导语: 税务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纳税人在法律允许或者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有从事经营活动、获取收益的权利,有选择生存与发展、兼并与破产的权利,税务筹划的收益应属合法收益。
摘要: 税务筹划活动是企业在进行涉税业务处理过程中必经的环节。因为通过税务筹划可以进行合理地避税和节税,从而降低企业的税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众多企业纷纷从日常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融资活动、股利分配等环节入手进行税务筹划,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本文侧重从投资活动这一环节入手,通过案例的形式探讨在这一过程的筹划技术。
关键词: 税务筹划;投资决策;投资方式;投资方向
Abstract : tax planning activities are tax-related business 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must go through the link. Because through tax planning can be a reasonable tax avoidance and tax savings, thus reducing the tax burden, improv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Therefore, many companies are from everyday business activities, investment activities and financing activities, dividend distribution tax plann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starting, achieve cost reduction goals and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spects of starting from investment activities, through the form of case planning techniques discussed in this process.
Key words : tax planning; investment decisions; investment; investment direction
一、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必要性分析
税务筹划时纳税人(法人、自然人)依据所涉及的税收环境,在遵守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规避涉税风险,控制或减轻税收负担,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谋划、对策和安排。税务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纳税人在法律允许或者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有从事经营活动、获取收益的权利,有选择生存与发展、兼并与破产的权利,税务筹划的收益应属合法收益[1]。由于企业从成立、经营到破产重组等行为都涉及到各种税收的核算与缴纳,在一定程度上,税务筹划有利于税负的减轻,优化企业的资源从而取得经营的效益,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从短期来看,进行税务筹划可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利润,有助于实现短期的经营目标。充分利用节税和避税带来的资金,通过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获得收益。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进行税务筹划有利于企业树立纳税意识,通过多个角度的合理筹划控制和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透过税务筹划让企业的决策人员树立成本意识,开源节流,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
二、企业投资决策的税务筹划
投资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重要的活动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能否把筹集到的资金投放到收益高、回收快、风险小的项目上去,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投资活动是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前提,是发展生存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方法。因此,一个高收益、低成本的投资项目成为企业投资的首选,那么,从税务的角度出发,可以从投资组织形式的筹划、投资方式的筹划、投资方向的筹划及投资领域的筹划等方向来实现低成本的目标。
(一)投资组织形式的筹划
投资的组织形式可以分成公司形式与非公司形式,两种不同的组织形式在涉及的税种、税率和税负都有所不同,公司制企业又可以选择设立子公司、分公司和办事处的形式,三种不同的形式在交纳企业所得税和流转税及税收优惠方面都有所不同。具体的体现:
案例一:个人投资者作为公司制企业股东应承担的所得税税负是多少? 个人投资者作为非公司制企业股东应承担的所得税税负是多少
解:企业所得税:25%,个人红利所得应纳个税:(1-25%)*20%=15%,
个人承担总税负:25%+15%=40%。因为个人投资者只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在3%-45%之间。由此可见,若成立公司制的企业总体税负为40%,非公司制则为3%-45%之间,税负的轻重还受到税基的影响,具体选择哪一种形式,还取决于税基的大小,这些指标给企业决策者提供了参考。
案例二: ABB集团于1979年在北京设立了其永久性办事处。1994年ABB果断地将ABB中国总部迁至北京。并在1995年正式成立了ABB(中国)有限公司。后来分别在上海保税区,厦门保税区,新会市工业开发区设立子公司。
分析:ABB在华的投资充分运用了中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并且给ABB带来了许多税收优惠。首先,它选择了一个恰当的时点进驻北京,94年是我国分税制改革的开始之年,优惠措施较多。其次,分别在上海,厦门和新会市设立子公司,这些地方都是保税区,所得税和流转税的税率都相对低,而且企业所得税还有特别的优惠,它采用的都是子公司的形式,因此享受所在地的优惠政策并且在子公司所在地缴纳企业所得税。综合起来,这种组织结构大大降低ABB的税负,保证了它的经营利润。
(二)投资方式的筹划
投资方式可以分成货币和非货币两种,其中,货币出资的好处在于它不涉及任何税种。非货币出资有利之处体现在:有免税效应;以固定资产的方式出资时,固定资产可以计提折旧,产生折旧效应;评估增值效应;规避个人所得税效应。但是非货币出资会面临其他的税种,如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
如某啤酒公司在选择出资方式有两种方案,方案一是以不动产注册资本3000万元,机器设备作为其他投入2500万元。方案二是以机器设备投资为注册资本2500万元,不动产作为其他投入3000万元。这两种方案税负有何区别?
分析:方案一:以不动产投资作为注册资本,属于共担风险,共享利润,不缴纳营业税,方案二,以机器设备作为注册资本,缴纳营业税=2500*5%=125万元,差额为125万元。因此应选择方案一。
(三)投资方向的筹划
投资方向包括对行业的选择,投资产品的选择等方面。关于行业投资的选择,可以从税收优惠的角度出发,例如: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从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及海水养殖、内陆养殖的企业可以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环保节能,新能源行业,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自项目取得第1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案例:亏损企业仍能盈利。天威英利 尽管第三季度净亏损达2850万美元,但“税费返还”不仅让天威英利补上了经营的亏空,还实现了盈余。英利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9月,公司收到的税费返还为亿元。靠“税费返还”,这个光伏企业度过了一个财务难关。
(四)投资区域的筹划
投资区域总的.来说可以有境内和境外的选择,若选择境外,则应从有广泛税收协定的地域,低税负地域,税种简单等角度入手,境内可以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这几个城市,由于国家赋予了这些城市特殊的职能,比如上海,具有上海特色的税收优惠政策,国税和地税不分家,先征后返,税收环境良好。广州南沙新区税收优惠。它以贯彻CEPA[2]的方式使得税收优惠得以体现出来,而在香港,只针对来源于香港的部分征税,税种非常少。
案例:鸿海科技进行内地业务重组 意在降低所得税[3]。鸿海科技集团宣布,为了调整投资架构,公司已对中国内地业务进行重组,并已将中国内地所有业务的控制权转交给鸿海香港子公司。此举主要是响应中国内地已经实施的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改变中国内地业务投资架构,借助中国内地对香港的税收优惠,也可以减轻税负压力。鸿海将内地业务转给香港子公司控制,显然可以让后者变身为居民企业,从而将原来10%的所得税降为5%,相当于只需缴纳一半。
三、企业投资决策的税务筹划风险
综合上述,企业的投资决策可以从投资组织形式、投资方式、投资方向及投资领域入手进行税务筹划,都是为了降低税负,达到提高企业经营利润的目的。但是在投资决策的税务筹划中,还必须关注税务筹划带来的风险,筹划方案的风险,如果国家宏观形势的变化或者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动时,原有的优惠政策可能不再实行,筹划过度给企业带来的资金风险,时间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等,因为税务筹划是要耗费时间和人力的,同时还发生咨询费用,因此在筹划过程中还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税务筹划还可能带来目标风险,进行税务筹划的目标是降低企业税负,提高利润,但是这个目标作为企业的子目标,应该服从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不能因为降低企业的税负而改变了企业制定的经营战略,如因为税负的原因改变投资的方向,从而丧失了收益。只有将企业的战略,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企业的财务目标,三者保持一致,这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才发挥最大的作用,给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盖地.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M].p406.东北大连出版社第六版
[2]周满.企业税务筹划成本效益分析[J].财会通讯.2012第2期中
[3]吴涛.税务筹划风险研究[J].财会通讯.2012第8期下
不给现金,谁写?
对中小企业投资决策的探讨陈富坤【摘 要】 企业投资决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明确投资主体地位及相关责任、做好投资经济指标的计算、把握投资决策应注意的重要因素等方面,尝试建立严格、科学、可行的投资决策责任制,发挥企业长期投资决策与管理的最大效益。【关键词】投资决策; 产业导向 ;批量控制决策是企业进行一切经济活动的前提。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正确的决策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决策是否正确与科学,直接影响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如何使用好企业投资决策权,保持良好的经营状态和盈利能力,是所有企业经营者思考的首要问题。一、企业投资主体地位的确立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从体制上确立了企业的主体地位。并把企业投资决策权当作企业振兴和发展乃至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保证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就成为目前经济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不可回避的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正中面临诸多困难,从而严重地制约着其经济健康顺利地发展。因此,尽快制定和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政策,既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要求,也是激活我国经济活力,还是解决当前问题和保证长远发展的现实选择。按照《企业法》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条例》的规定,企业享有生产经营权、产品销售权、投资决策权等十四项权力。其中企业投资决策权是我们论述的重要根据,企业的决策者必须认真学习、领会,严格贯彻、实施,确保中小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效益型和长远性。二、制约中小企业投资决策的因素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化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投资决策更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其制约因素不胜枚举。(一)收益的不确定性中小企业投资根本动机是追求投资收益最大化。在投资中考虑投资收益要求投资方案的选择必须以投资收益的大小来取舍;要以投资收益具有确定性的方案为选择对象;要分析影响投资收益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及其对投资方案的作用、方向、程度,寻求提高和稳定投资收益的途径。收益的不确定因素多如牛毛,其不确定性显而易见。(二)风险的多样性在投资中,考虑投资风险意味着必须实现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的匹配,要求充分合理预期投资风险,防止乃至减少投资风险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也需用提出合理规避投资风险的策略,以便将实施投资的风险降至最低程度。投资风险与筹资风险有着很大的联系,就是投资风险的存在,长期也必然导致筹资风险或财务风险的存在。(三)财务控制薄弱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中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有些企业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资金,陷入财务困境。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严格赊销政策,缺乏有力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很多中小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两倍以上,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四是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不少中小企业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管理不到位,出了问题无人追究,资产浪费十分严重。(四)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一方面,中小企业典型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企业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中小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在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并且对于财务管理理论方法缺乏应有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有些企业管理者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五)约束条件多,投资弹性大目前制约和束缚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约束包括控制权约束、市场约束、用途约束、数量约束、担保约束以及间接约束等。它们与投资风险密切相关,也与投资目的相联系,并长期影响着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投资弹性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规模弹性:投资企业必须根据自身资金的可供能力和投资效益或者市场供求状况,调整投资规模,或者收缩或者扩张。二是结构弹性:投资企业必须根据市场风险或市场价格的变动,调整现存投资结构。这种调整只有在投资结构具有弹性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投资企业要扩张投资只需追加投放资金,这取决于投资企业是否能筹措到足够的用于扩张的资金。从这个意义出发,投资扩张与投资本身是否具有弹性通常无直接关系,即投资弹性主要是指投资收缩和投资结构调整的可能性而言。中小企业经常徘徊于规模弹性与结构弹性间举棋不定。三、对中小企业投资决策的建议中小企业投资决策是在对投资项目的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科学决策理论及其方法在投资领域的运用。中小企业投资决策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切合实际的决策方案,除了考虑影响投资的因素外,还必须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为导向,以投资战略选择的具体原则为基础,服从和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一)科学建立投资决策责任制近年来决策民主化、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虽然得到了倡导,但以相应的责任制度对决策者加以约束并没有纳入决策制度化建设的轨道,因决策失误或错误而使国家和企业利益受到损失的事例屡见不鲜,而且得不到及时处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决策者的权利与责任脱节,反正不负责任,凭想当然“拍板”、“拍脑袋”决策,凭意气办事,这种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必然带来极大的危害性和负效应。因此,不负责任的决策,在客观上造成决策者缺乏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轻率从事,感情用事,从而使决策者走向误区。享有多大的权利,就应负多大的责任,这是现代法制社会的一个基本特点。由于投资决策权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和经济运转具有其导航作用,投资决策正确与否,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的利益,影响企业的成败和社会效益的大小。因此,建立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责任制,促使决策者精心决策、科学决策、正确决策,越来越显得十分迫切和要求。一是要分清或明确决策者应负哪些相应的责任:即对国家方针、政策负责的政治责任;对国家、企业和职工所有者权益负责的经济责任;对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负责的行政责任;受法律条款、法规限制的法律责任;对人格负责、对公平、公正负责的道义责任。二是要使责任形成有章可循的制度和有据可依的条文同决策权相呼应并融为一体。三是要狠抓责任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对决策者的失误,该追究什么责任就追究什么责任,该怎样处理就怎样处理,不避重就轻或碍于情面,要实事求是和赏罚分明。四是要坚持一视同仁和人人平等的原则,减少或避免在决策责任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弹性和不公平,有利于起到约束机制的效应。(二)正确把握投资方向目前中小企业正处于孕育期和发展期,因而在发展方向上应选择较为积极的和进取的投资战略。对于处在孕育期、经济实力较弱的企业,受规模及内部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限制,其对外筹资能力较低,这类企业基本上优先选择内部积累来实现企业扩张,战略选择上是内涵发展型投资战略,这种战略选择也有以下三个侧重点:一是侧重资源开发战略,包括原材料,主要配件和能源供应等。另外,对于人力资源和社会关系资源也要加以关注。二是侧重技术开发战略,主要针对产品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而言,这类企业的发展是不断依靠改进技术、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来实现的。三是侧重销售开发战略,企业通过有效的市场开发战略来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企业扩大生产、增强实力打下基础。在买方市场情况下,搞好销售开发对于处于孕育期的企业尤为重要。因此,在投资方向上,企业不宜采取退却型和保守型投资战略。但在经济整体环境不景气、企业发展空间萎缩的情况下,如果企业的某些部门或某些产品因缺乏竞争力而亏损,企业又缺乏足够的资源和人才扭转这种趋势,企业应果断地采取退却型战略,及时从亏损投资领域抽回资金和人员,寻找有发展前途的投资领域。(三)时刻瞄准产业发展导向投资产业方向上的选择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规律的关键性问题。作为中小企业要选择自己的发展空间,首当其冲的是选择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在作此选择时必须充分考虑市场机会、竞争状况、企业自身综合实力及产品技术特点,选择与自身经营业务接近、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产品适销对路的优势产业。(四)大幅度降低资金成本资金成本是由于资金的使用权和资金的所有权相分离而产生,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利益分配。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决定了其资金成本将远远高于大企业的资金成本。中小企业在筹资的过程中已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因此,投资时将不得不考虑选择融资资金成本低、投入资金少、周转运筹快、利润空间大、附加值高的产业。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用的资本,一般通过发行股票、债券以及借入长期贷款等途径取得,其所付出的股息、债券利息、银行贷款利息就是企业资本的使用成本。货币的时间价值是企业资本的使用成本。货币的时间价值是产生资本的主要原因,资本成本是货币具有时间价值在资本使用过程中的体现。当然,资本成本不仅包含时间价值,也包含投资者(货币所有者)要考虑的投资风险报酬,在确定资本成本时,通常是根据银行正常利率、证券投资的实际利率、股东权益的获利水平,以及投资的风险程度等因素,进行周密的考虑,然后制订出该项投资的资本成本;资本成本在长期投资决策中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投资项目能否接受的最低报酬率,故称“取舍率”。如果以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投资项目各年现金流量折算的总现值大于原始投资额的现值,那么该投资项目就是可取的,反之,就是不可取的。(五)及时扑捉投资机会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进行合适的投资,这是投资成功的基本条件。由于消费潮流、企业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产品一般具有一定的寿命周期,企业如果过早投资或过晚投资,都将会承受较大风险。在投资机会的选择上,要发挥中小企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强等特点使其在投资中更具有优势,做到别无我有、别有我优、别优我转,发挥其船小好掉头的作用,把握机遇、与时俱进。(六)不断优化投资组合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比较困难,在投资时必须选择最佳的组合方式。出于其经营战略的需要,企业往往会在一定时期内组织对若干领域的项目进行投资。为此,企业应从投资方向、投资产业、投资规模、投资机会、投资的资金成本等方面加以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这对每一个投资项目的实施和总体效果的提高均具有重要作用。从广义上讲,投资组合一是指同时期内已实施项目的协调配合;二是指某时期内已经实施与将要实施的项目之间的协调配合。在实际投资决策中,一般对前者较重视,对后者比较忽视,但由于投资过程的长期性,后者也必须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以免出现“战线”过长和投资资金占用过多、过久而影响企业发展,这对中小企业而言,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因此,中小企业一是要确保资本结构的弹性或刚性合理。二是要建立在翔实的调查研究、充分的科学论证、理智的冒险的基础上进行投资。三是集中资金投入到科技含量高、适销对路、竞争相对平缓的产业和产品上。四是采用分散或者循序渐进的方式分期、分批的投入。五是科学预测市场风险、时刻关注国家宏观政策。(七)定期评价投资方案通过经济指标分析,对投资项目做出正确的经济评价与选优,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一环。它是在资本预算、预测的基础上,根据现行财税制度和现行价格,分析测算建设投资项目的收益和费用,考察项目的获利能力和清偿能力,借以判断建设项目的经济可行性。一是评估内部收益率。它是投资方案在寿命周期内,各年净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它反映投资项目在计算期内获利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利用内部收益率进行投资方案决策选优时,主要是将投资方案的内部收益率与理想的(基准的)内部收益率(本企业或行业先进指标)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投资方案是可取的,内部收益率越大,说明投资效益就越高;反之,投资方案则不能接受。二是评估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可分静态和动态两种方法计算。动态回收期计算,需要把各年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以部门或行业的基准收益率或折现率折算为现值的基础上进行计算。利用投资回收期进行项目评价时,如预先规定有投资回收期限要求时,则以方案回收期与要求回收期对比,方案回收期低于或等于要求年限时,则投资方案是可行的;反之,则不可行。在同一条件下,多种投资方案进行评价时,回收期最短的为佳,说明其投资风险程度越小,获得盈利可能性越大。三是评估净现值和净现值率。净现值是投资方案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理想的(或基准的)收益率(折现率)换算为建设初期的现值之和。利用净现值指标对投资方案决策选优时,一个独立方案的净现值为正数时,说明该方案可实现的投资率大于理想或基准(折现率)的投资收益率,该方案则不可取。四是进行敏感性分析。把对影响投资方案经济效益最敏感的参数、投资总额、产品数量(规模)、产品成本、产品价格等的变动,对投资方案的经济效益指标再评价。进行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在于各项预期参数值在多大的范围内变动,仍能保持原来的结论的有效性,超过一定范围就改变了原来经济可行性的结论。所以,对主要经济评价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从相互联系中,具本掌握各项预期参数值变动的幅度,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有利于在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控制投资总额、掌握经济批量、降低产品成本,力争最佳价格,以达到投资方案的预期经济目标。
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是项目决策的基本方法。 它包括财务盈利能力 评价和债务清偿能力及财务可持续评价。1.投资项目的财务投资盈利能力评价盈利能力分析是在现金流量表和损益表的基础上,计算财务内部 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指标。 资本收益率资本收益率是项目总投资与该项目可能产生的投资收益之间的比率。 计算公式如下:税前资本收益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前的收益/项目总投资的平 均账面价值税后资本收益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前的收益×(1-所得税率)/项 目总投资的平均账面价值支付利息和所得税前的收益是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的收益扣除折旧、摊销后的差额。 具体计算中,绝大多数项目的寿命期要跨越多 年,各年的投资收益和投资的账面价值将随时间而变化。 在这种情况 下,资本收益率即可逐年计算,然后加权平均,又可利用整个寿命期的 平均收益与平均投资进行计算。 投资回收期法投资回收期法分静态投资回收期法 (Pt) 和动态投资回收期法(P't )。 静态投资回收期静态投资回收期是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条件下,以项目的净 收益回收其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其计算公式为:Pt= 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上年累计净现 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 动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是把投资项目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成现值之后,再来推算投资回收期,这就是它与静态投资回收期的 根本区别。 其计算公式为:P't =(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出现正值的年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 金流量现值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净现金流量的现值投资回收期越短,表明项目的盈利能力越好。 它的判别标准是小于于或等于基准投资回收期,项目可行。 基准投资回收期的取值可根据行 业水平或投资者的要求确定。 但应该注意的是:按静态分析计算的投资回收期较短,决策者可能认为经济效果尚可以接受。 但若考虑时间 因素,用折现法计算出的动态投资回收期,要比静态投资回收期长些, 该方案未必能被接受。 财务净现值(FNPV)财务净现值是按设定的折现率(ic)计算的项目计算期内的各年净 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 计算公式为:n-tΣFNPV= (CI-CO)t (1+ic )t = 0(CI—现 金 流 入 ;CO—现 金 流 出 ; (CI -CO)—第 t 年 的 净 现 金 流 量;t—计算期年数)运用财务净现值评判投资项目是否可行的标准是:只要 FNPV≥0,投资项目就是可行的;否则,投资项目就是不可行的。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是指项目寿命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 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其表达式为:n-t(CI-CO)t (1+FIRR) =0Σt = 0(式中符号的含义与上式相同)内部收益率一般采用“内插法”计算。 运用 FIRR 判断投资项目是 否可行的准则是:当 FIRR≥ic 时,投资项目可行;当 FIRR 1 中国企业对俄罗斯投资的策略研究 2 摩擦市场的企业投资策略及其价值分析 3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研究 4 企业年金投资策略及计划模式选择 5 基于实物期权博弈方法的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策略研究 6 外商投资企业中管理控制权对进出口策略影响的实证分析 7 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机会发现策略研究 8 发电市场中核电企业的应对策略和投资可行性研究 9 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策略研究 10 韩国企业对中国投资策略研究 11 基于实物期权的个人创建小企业最优投资策略分析 1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投资及策略研究 13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策略研究 14 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研究——兼论韩国中小企业对华投资策略 15 企业信息化投资策略与评价研究 16 《案例》:兴发空调股份有限公司以上都是完整的毕业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投资决策也称投资预算决策,在西方国家又称为资本支出决策。主要是指那些预期产生报酬的时间超过一年,且涉及大量资金投入和固定资产增减的方案的决策。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题报告 学生: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内研究的综述 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 二、 1、 2、 3、 ······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汇博在线上还有很多资料,你自己可以去找找,地址你百度搜汇博在线。 我国的中小企业分布广泛、数量庞大,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出口创汇的主要力量,中小企业更是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重要载体。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市场竞争,保持市场经济增长的活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小企业的发展、搞活与壮大势在必行,而投资是一个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必要手段,有投资就有风险。 对企业来说,资金是企业的血脉,是开展经济活动的直接动力,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小企业融资论文参考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小企业融资论文参考范文篇1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 摘 要:在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造成此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融资结构却是不容忽视的。本文首先综述了融资结构与企业绩效的理论,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现状,提出我国中小企业应当采取的融资策略,进而优化融资结构,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策略; 目前我国总中小企业融资 渠道 狭窄,其目前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即中小企业融资呈现内部融资比重大,外部融资比重小的现状。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也影响了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 一、企业融资结构与经营绩效概述 (一)企业融资结构概述。企业融资结构, 又称资本结构, 是从融资方式的角度对企业资金结构的划分, 指在企业融资总额中内源性融资与外源性融资所占的比重。内源性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内部积累的方式筹集资金; 外源性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银行借贷、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我国关于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 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国外现有资本结构理论进行综述介绍, 或在已有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各自相应的研究。 (二)企业经营绩效概述。企业经营绩效(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是指一定经营期间的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企业经营效益水平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运营水平、偿债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经营者业绩主要通过经营者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对企业经营、成长、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做出的贡献来体现。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是企业规模形态的概念,是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的。它是构筑在雇员人数、企业资产总值、企业经营收入和 其它 数量标准上动态的相对的概念。中小企业界定方面是一个相对的、比较模糊的概念,很难从理论上给它下一个很确切的定义,现阶段国际上对中小企业特征能够达成基本共识是:“独立所有,自主经营,在其所在行业领域中不占垄断地位”。 中小企业流动资金需求特点:短、频、快、小。就是能从银行取得贷款,贷款审批程序烦琐,资金到位,已经错失商机,失去短期借款的目的;再者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大、资金需求量小、频率快的特性也增加了银行贷款的管理成本和风险,影响银行贷款的积极性。 三、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的策略 鉴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特点,参考发达国家的做法,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企业自身要提高经营素质、增强信用观念。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应从自身做起,苦练内功,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以改善自身融资条件。要不断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促进中小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强化信用观念,提高自觉还贷意识,保持良好的银企关系。 2、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可以解决融资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后顾之忧,解决中小企业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各级政府要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重点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与再担保等。可以由地方政府和中小企业共同出资成立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政府提供大部分资金,企业作为会员向基金出资),其目标是向那些业务经营良好,具有发展潜力但是缺乏财务担保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保证。 3、培养中小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通过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加。这就有助于解决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中小金融机构比较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因为它们资金少、无力为大企业融资,客观条件使中小金融机构不可能与大中型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其次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是中小金融机构可以承受的,并且它们在和中小企业长期稳定合作中,增强了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有助于解决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4、完善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要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尽快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创业板市场,选择有条件的成长型中小高科技企业进入创业板证券市场进行融资。同时,积极推动中小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发挥股份制融资功能,采取改制、兼并、联合等多种形式,吸收民间资本、私人资本和外资进行参股,对于具有一定控股实力的中小企业,可以向外资转让股权,在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的条件下,借助于多元投资主体上市在股票市场进行融资,促使中小企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5、推动债权融资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融资租赁业,这是企业进行长期资金融通的一种有效手段。一般来说,企业进行融资租赁的成本比贷款低、风险较小,而且其方式灵活、方便,比长期贷款和发行股票、债券受较少限制。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很欠缺,租赁公司的规模很小,融资租赁的金融杠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还有就是要促进融资的创新,可以考虑降低企业债发行的门槛。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无论债权融资还是股权融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都具有筹资、分散风险的作用。其中股权融资具有更强的导向性和针对性。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匮乏是当今的一个普遍现象,资金问题往往能够使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无法立足,以致趋于消亡。而在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基础上认清内部问题,把握外部制约因素,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则会助中小企业走出“瓶颈”,扭转当前困难局面。与此同时,企业的融资结构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起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对企业的融资成本及其融资风险的影响很大。这关系到企业对资金的使用效率及其企业经营风险, 因而企业应该优化融资结构, 更好的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这就要求企业首先要完善自身的经营管理体制,促进企业优化融资结构,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李永军:《再论二板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改革》,2012年第2期 [2]廖勇:《我国上市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12年第28期 [3]吴健雄:《中小企业融资理财之道》,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年 [4]孔德兰:《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与融资策略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年 [5]罗丹阳:《中小企业民间融资》,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年 中小企业融资论文参考范文篇2 浅论企业融资问题 摘 要:对企业来说,资金是企业的血脉,是开展经济活动的直接动力,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一个良性循环的企业不但能充分地利用好内部资金来源,还能有效的从外部融入资金。企业融资过程也就是一种以资金供求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源配置过程,融资的多少,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怎样有效地进行融资,怎样选择融资方式,怎样把握融资规模以及各种融资方式的利用都成为企业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企业融资 资金积累 发展 一、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融资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想要实现企业的良好融资为企业筹集资金,不论是从外部环境还是从企业内部开发,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通过国内资金市场融资,资金市场在融资方面还欠缺成熟,项目及实力不好的企业是很难通过融资方式通过市场解决问题的,如渠道窄、资金短缺等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国外市场寻求资金却又需要高昂的费用。 (一)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经过多年的 经验 积累与不断创新,我国已初步形成融资渠道多元化格局,但不是所有的方式都是可用的,是有一定的条件和需要一定的实力的,例如股票市场的快速发展,让一些企业利用上市的机遇筹集资金,不断提高企业的资金积累,但是,上市公司的门槛很高,有相当大一部分的企业是无法进入股市的,也就无法利用股市进行资金筹集,使得这些企业仍然过分依赖银行贷款,因此,贷款融资仍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二)融资中介存在风险隐患 银行是企业最重要的融资中介,证券市场是企业最重要的融资市场,在企业的融资过程中,它们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银行、证券市场的稳定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如果银行、证券业风险爆发,不仅对企业的融资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对整个金融界的稳定都会造成巨大损害。另外股票市场同样存在风险,有部分企业“借壳”上市,在股市上弄虚作假,造成股市泡沫严重。 (三)融资企业信用度不高 企业为了更好的积累资金,在融资上想方设法拓宽渠道,大量吸引资金,但有部分企业只是一味的想着资金的来源及使用,特别是以贷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企业,却不去考虑如何还贷,甚至有的个别企业在借款之初就没想过要还款,不论是对投资者还是对银行,权益都得不到保护,大大挫伤投资信心和导致贷款萎缩。企业在融资上的失信,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融资,造成社会信用秩序混乱,也对企业融资渠道的长久畅通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企业融资的方式 企业的融资方式根据企业的性质不同、企业的发展方向不同及融资定位等各方面的差异,每个企业都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体现企业特色,发挥企业优势,从而为企业更好的积累资金。 1、信贷:绝大多数企业都采用信贷的方式筹集资金,这不仅是最受企业欢迎的方式,也是企业最容易接受的方式。 2、证券:如今仍有不少企业通过进入证券市场进行融资。 3、发行企业债券:大多用于企业新建项目的开发,用于有盈利较高的、资金需求量较大的项目。 4、资产股份化:中小企业可以根据公司资产实际,将净资产作为股份划分,采取MBO(管理层持股)、ESO(员工持股)及向特定的股东发售股份的方式募集资金,并实现股份的多元化。 5、融资租赁。 6、国际市场开拓资金。 三、如何进行融资 (一)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性,不同的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是每一个企业都能在发展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的实现企业的资金积累。 但是大多数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都具有某种共性,也就是说经常以某种融资方式为主,如以银行贷款筹资为主或以发行证券筹资为主等,这便是不同企业的融资方式问题。 (二)健全信用体系 健全信用体系是企业不断提升融资能力的一项重要途径。融资企业的信誉度好坏,对企业的融资成功与否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信用良好的企业,能为企业顺利融资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同时,能通过提高自己的信用度来遏制失信企业的资金积累,树立自己企业的地位,在不断提高企业信用等级的同时,也是对竞争对手的有力打击,更加顺畅的实现企业的融资活动。 (三)适当的降低融资成本 融资成本一般指企业为筹措资金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主要包括:融资过程中的组织管理费用、融资后的资金占用费用以及融资时支付的其它费用。这部分成本对企业的融资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企业选择融资方式的关键所在,所以说企业如何控制融资成本在实际融资中的作用已不言而喻。但是在具体运用时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操控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企业要跟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得出适合自己企业的方式。 (四)有效拓宽融资渠道 在融资渠道上,一定要多方面发展,不能局限于一种融资方式,使企业尽快适应市场,在市场中建立融资体系,从市场中发现融资机遇。通过多方努力争取与信托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融资服务融资机构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开拓融资渠道,从中挖掘出更多的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融资方式。 (五)撑控融资机会 所谓融资机会,是指由有利于企业融资的一系列因素所构成的有利的融资环境和时机。对企业来说,融资机会的选择过程,就是企业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开拓与创新来给企业增加融资机会,企业才会在发展中更好的积累资金,为以后的更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机会的把握上,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内部融资环境与外部融资环境的关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动性、超前预见性,及时应对各种变化对企业融资的影响,对各种情况做出合理分析,准确判断发展趋势,以便从中寻求最佳融资时机。 (六)借鉴国外融资模式 目前发达国家的企业融资主要有两大模式: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的以证券融资为主导的模式,另一种是以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及德国为代表的以银行贷款融资为主导的模式。通过对英美模式、日本的主银行模式和德国全能银行融资模式的比较研究,借鉴国外的做法,并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步摸索出适合自己企业融资的方式,与国外的先进思想接轨,全面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为企业更好的积累资金开拓新的方式。 结论 资金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不论任何行业,任何企业,都离不开资金而独立存在,资金的取得与积累,便是企业持续经营的根本。 通过积累资金,不断壮大企业的资本实力,为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发展后劲的增强增加筹码,扩大了企业规模和获利能力,从而加快企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提高了企业信誉,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不断提高企业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在提高自己的同时,利用自己企业的强有力竞争资本削弱竞争对手,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优势,让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在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样才能让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进行融资便成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如何选择,如何决策,都要进行斟酌,制定合理、周密的计划,在决策时企业一定要选择最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的融资方式,扩大收益,积累资金,这就是企业融资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王承钢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沿海与科技 2、方晓霞《中国企业融资:制度变迁与行为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3、郑文平、罗中伟《美日德企业金融体制比较及其借鉴 》中国工业经济 4、胡竟霜《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商业会计 5、刘鸿儒、__玲《中国融资体制的变革及股票市场的定位》 金融研究 6、李维宁《投融资管理》 深圳海天出版社 猜你喜欢: 1. 中小企业融资论文范文 2.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毕业论文 3. 中小企业融资论文开题报告 4.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5. 中小企业融资毕业论文 1 中国企业对俄罗斯投资的策略研究 2 摩擦市场的企业投资策略及其价值分析 3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研究 4 企业年金投资策略及计划模式选择 5 基于实物期权博弈方法的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策略研究 6 外商投资企业中管理控制权对进出口策略影响的实证分析 7 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机会发现策略研究 8 发电市场中核电企业的应对策略和投资可行性研究 9 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策略研究 10 韩国企业对中国投资策略研究 11 基于实物期权的个人创建小企业最优投资策略分析 1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投资及策略研究 13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策略研究 14 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研究——兼论韩国中小企业对华投资策略 15 企业信息化投资策略与评价研究 16 《案例》:兴发空调股份有限公司以上都是完整的毕业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中小企业投资决策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