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论文

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论文

浅析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论文

摘 要:会计政策是企业在遵守会计法规前提下的一种选择,是在会计法规的统一规范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会计法规规定的具体应用。会计政策的选择会涉及企业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因而,众多企业会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来实现自己公司利益的最大化,尤其是上市公司。文章概括介绍了会计政策的含义,分析了会计政策选择存在问题的原因,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会计政策;上市公司;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基本内涵

会计政策选择也称会计选择,是指在既定的可选择的范围内,根据特定主体的经营管理目标,对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作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从而拟定会计政策的过程。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既包括经济事项初次发生时的初始选择,也包括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和新的会计准则或制度的颁布而选择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一种行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贯穿于企业从会计确认到计量、记录、报告诸环节构成的整个会计过程。因此,会计过程其实就是会计政策的选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将导致企业利害关系集团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投资决策行为,进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

二、会计政策选择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会计自身的不完备性

1、会计准则、制度自身的不完备性局偶顶了我们必须对企业的会计政策行为进行制约。

2、会计准则的普遍适用性与经济事项的特殊性之间的矛盾。会计准则对会计师实务的规范作用往往是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风险企业的同类经济事项甚至性质模糊的不同的经济事项采用同一准则进行处理,或者某一事项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处理办法。

3、不确定性的普遍存在。人们在进行决策选择时,总免不了与未来打交道。但未来究竟如何,却没人肯定的知道。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把那些无法预料的和难以预测的变化定义为不确定性。

(二)、操作领域的不规范性

在这些不规范的会计选择中,滥用会计政策的现象极为普遍。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不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选择会计政策。

2、随意变更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在同一事项或交易的会计处理中,人们通常很难判断哪一种会计政策能够更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于是一些企业就利用会计政策变更的这一特征,不按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变更会计政策。

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

1、会计政策选择不够规范,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发行上市、保配资格、避免惩罚等目的,滥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权,采取种种措施,甚至突破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限度。这就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较为严重,给投资者等相关利益方造成巨大的损失。

2、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过大。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对同类交易允许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并允许自发性地变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如对存货的计价、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坏账准备的计提可采用不同的比例等等。这种做法的初衷是使上市公司能够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相关、更可靠的.信息。但是,由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留给企业的选择过大,使得一些上市公司钻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的空子,随意变更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为满足不同目的之需将盈亏调前、调后。

3、会计政策选择的揭示上,很多企业没有充分披露会计政策选择情况,政策选择的透明度不高。

四、规范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建议

1、完善或修改《公司法》《证券法》等有关法规,健全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杜绝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粉饰报表并且应加强我国《会计法》对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

2、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我国应参照国际惯例的趋势,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以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范围。会计准则应对不同行业共同业务做出统一的规定,对不同行业或不同规模企业特有的业务做出分类的规定,某一个企业只能适用于其中的一类情况。

3、企业治理结构。一是改善董事会结构,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二是提高监事会的独立性,强化监事会的监督力度,在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中引入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实行员工持股制度;三是尽快推进国有股及法人股流通,切实解决普遍存在的“一股独大”现象。

4、证券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巨额亏损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监管力度,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强制上市公司披露会计政策选择和变更对利润的影响程度。对于严重违反有关法规操纵损益的行为,应予以严肃查处,以确保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整个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5、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对现有的会计人员,要通过继续教育等途径使其知识得到更新;对不称职的会计人员要调离会计工作岗位;要坚持资格考试和持证上岗制度。同时,对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与业务素质,培养一支具有风险意识,廉洁、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参考文献:

[1] 侯希一玉.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影响因素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11).

[2] 刘泉军,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政策选择[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2).

[3] 邵毅平,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J].上海会计,2001,(5).

[4] 杨月婷,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加强财务管理 [J].财务研究,2003(3).

谈企业的风险投资管理可以写,其实论文最主要是从现状,问题,及对策这几个大的方面来写,题目范围不能过大,否则很难写到重点,这个题目也可以相对的建立模型,应该是不错的。

序号题名 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 来源数据库 被引频次 下载频次1 异质性产权、股权集中与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袁根根 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2012-05-19 中国会议 61 2 会计诚信危机治理机制研究 田昆儒 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 2006-07-15 中国会议 0 97 3 我国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信息传导机制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田昆儒 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 2006-07-15 中国会议 0 62 4 中美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构成要素比较研究 田昆儒 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 2007-10-20 中国会议 0 84 5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基于上证A股上市公司2003-2007年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田昆儒 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 2008-11-25 中国会议 1 133 6 试论会计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及其统合 田昆儒 财会月刊 1999-03-10 期刊 2 149 7 我国贫困家庭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问题研究 王晓亮 会计之友 2013-12-10 期刊 27 8 定向增发与投资效率问题研究 田昆儒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4-01-25 期刊 103 9 股权结构对股票流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公开发行与定向增发的经验证据 王晓亮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4-01-15 期刊 23 10 定向增发、盈余管理与长期股票收益 田昆儒 财贸研究 2014-10-30 13:32 期刊 11 欧美国家碳排放权交易价格问题研究综述及其启示 刘冠辰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2-12-06 期刊 385 12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特征、政府补助与会计稳健性 蒋艳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3-01-01 期刊 1 532 13 会计的天职——服务国家宏观经济建设 田昆儒 会计之友 2013-04-30 期刊 26 14 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股票流动性变化 田昆儒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3-07-16 13:36 期刊 128 15、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智力资本定价变化分析 宋丹宁 财会通讯 2013-10-20 期刊 14 16、我国与国际及美国每股收益准则的比较 王磊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9-20 期刊 1 122 17 后契约机会主义与企业治理效率研究 袁根根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18 期刊 0 81 18 加强会计业务服务国家宏观经济和政策之职能刍议 田昆儒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2-07-06 期刊 0 54 19 管理者才能、公司控制力与高管薪酬——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袁根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2-09-19 15:02 期刊 1 189 20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基于上证A股上市公司2003-2007年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田昆儒 山东经济 2009-01-15 期刊 4 1034 21 天津滨海新区创业融资渠道分析 田昆儒 港口经济 2009-01-20 期刊 1 458 22 会计规范模式探讨 田昆儒 财会月刊 2009-02-25 期刊 0 207 23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价:实践及启示 许绍双 现代管理科学 2009-08-10 期刊 13 413 24 柜台市场做市商制度交易成本分析 崔志娟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09-08-06 期刊 4 423 25 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透明度的概念辨析 许绍双 现代管理科学 2009-10-10 期刊 4 258 26 可转债双重属性的分析 田昆儒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9-09-10 期刊 3 226 27 治理导向审计模式内涵及运行机理分析 杨继飞 现代管理科学 2009-10-10 期刊 1 116 28 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角色的识别:一个基于持股比例的博弈分析 许绍双 南开管理评论 2009-10-08 期刊 13 1293 29 具有新时代意义的会计研究课题——评《会计信用论》一书 田昆儒 当代经济管理 2009-11-25 期刊 0 70 30 公司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研究:国外文献述评 田昆儒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0-05-10 期刊 6 800 31 北京市“三废”治理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 梁星 经济问题 2010-05-15 期刊 3 410 32 企业自主创新成本问题研究动态与启示 王娟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09-10 期刊 2 305 33 论企业自主创新的障碍与会计支持 田昆儒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11-25 期刊 2 81 34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提升问题研究 田昆儒 当代财经 2006-01-15 期刊 54 2026 35 基于公司控制权的会计规则制定问题研究 田昆儒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8-28 期刊 2 90 36 中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结构分析研究 万翔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6-09-30 期刊 20 372 37 中国社会关联会计论纲 田昆儒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6-09-25 期刊 6 73 38 会计诚信危机的经济根源及其治理机制构建研究 王晓东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06-12-06 期刊 13 394 39 中美金融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要素比较研究 田昆儒 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7-02-10 期刊 4 434 40 社会关联会计:中国现代社会亟待研究的课题 田昆儒 会计师 2007-05-01 期刊 0 10541 会计诚信危机治理机制研究 田昆儒 南开管理评论 2007-04-08 期刊 3 582 42 中国社会责任会计问题研究综述 田昆儒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7-12-05 期刊 42 1503 43 高举伟大旗帜 打造我国会计工作繁荣期 于玉林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8-01-05 期刊 1 76 44 产权交易信息披露研究:一个基于竞争市场的理论框架 许绍双 特区经济 2008-04-25 期刊 3 152 45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基于上证A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田昆儒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8-08-25 期刊 15 1053 46 运输仓储业和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要素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 田昆儒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08-10-06 期刊 16 267 47 谈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 齐萱 财会月刊 2005-08-26 期刊 4 304 48 天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田昆儒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5-10-20 期刊 2 243 49 会计学研究的新领域企业产权会计学 田昆儒 会计之友 2004-02-15 期刊 2 191 50 运用财务失败预警模型分析“啤酒花”事件 付长玉 会计之友 2004-07-15 期刊 6 168 51 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信息披露 以上市公司为中心的展开 田昆儒 会计师 2004-11-15 期刊 1 199 52 产权会计学论纲 田昆儒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28 期刊 7 234 53 论产权制度与会计信息揭示 田昆儒 会计研究 1999-11-15 期刊 30 276 54 关于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田昆儒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2-06-25 期刊 18 843 55 构建上市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监管体系探讨 田昆儒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2-12-25 期刊 11 222 56 论企业产权重组会计 田昆儒 南开管理评论 1999-05-10 期刊 9 112 57 论现代产权理论对会计的影响与挑战 田昆儒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0-08-25 期刊 15 178 58 WTO:将给中国会计带来什么 田昆儒 财会月刊 2001-01-16 期刊 25 61 59 建立政府出资者财务制度的研究 田昆儒 国有资产管理 2001-07-08 期刊 1 18 60 无形资产国际化战略初探 田昆儒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1-02-25 期刊 0 50 61 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田昆儒 财会月刊 2002-01-30 期刊 15 287 62 日本的注册会计师制度 田昆儒 财会月刊 1995-06-10 期刊 0 51 63 日本会计法规体系及其基本内容 田昆儒 对外经贸财会 1995-01-15 期刊 0 48 64 不懈的追求——记我国当代著名会计学家于玉林教授 田昆儒 财会月刊 1996-06-10 期刊 0 44 65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探讨 田昆儒 财会月刊 1996-09-10 期刊 2 174 66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几个问题的探讨 田昆儒 对外经贸财会 1996-10-15 期刊 0 18 67 日本会计教育体系 田昆儒 财会月刊 1997-06-10 期刊 0 116 68 社会责任会计渊源及构造初探 田昆儒 财会通讯 1997-07-15 期刊 13 187 69 社会责任会计渊源及构造初探 田昆儒 北京商学院学报 1998-01-18 期刊 15 239 70 产权经济会计论纲 田昆儒 财会月刊 1998-06-10 期刊 10 70

认真写好一篇论文,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会有更好地理解。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毕业 论文2000字 范文 ,仅供参考!毕业论文2000字范文篇一:《分析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思考》 摘要:本文针对会计政策选择的概念、遵守的原则、改革的思路进行认真的理论阐述,指出会计政策选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会计政策选择;会计核算体系;思考 一、会计政策选择概述 国际会计准则将会计政策定义为“在编制会计 报告 时,管理人员所采用的原则、基础、法规和程序。但在使用中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用最能恰当地表明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政策。”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定:“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 方法 。”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概念 会计政策选择是会计主体一种有目的的、在会计政策中进行挑选的行为,它既包括某项经济业务事项初次发生时的初始会计政策选择,也包括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更原会计政策,即对以往选定的会计政策进行调整。因此,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一种行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贯穿于企业从会计确认到计量、记录、报告诸环节构成的整个会计过程。同时,会计准则中的真空地带——即没有规定的一些超前、特殊的经济业务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之处,也属于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此时企业拥有完全的选择权。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将导致企业各个关系集团之间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决策行为,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因此,企业各相关利益集团都很重视和关注会计政策的制定和选择问题。 (二)会计政策选择产生的原因分析 1.会计政策选择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所谓经济后果,是指不论有效证券市场理论的含义影响如何,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公司的价值。从本质上说,经济后果就是认为企业的会计政策及其变化是有影响的,虽然可能不影响企业现金流量,但却能影响企业的价值及其股票价格。会计规范制在制定准则或规章时,要考虑制定会计规范的成本;会计规范使用者要考虑会计政策的选择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因此,会计规范是规范制定者和各利益集团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的产物;是在相互平衡妥协的基础上暂被利益各方认同的准则。 2.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合约,它的制定并不是纯技术性的,而是各利益相关方相互间多次博弈的结果,在不断地博弈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打破均衡,从而不断完善修订准则。因此,会计准则是一种不完全的合约,这就为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可能性。在实践中常常会出现企业的会计处理“无法可依”的现象,这也为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空间。 二、会计政策选择遵循的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在我国,会计政策一般是国家或政府为规范会计运行,对其运行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所做出的制度安排。从而达到在社会各个主体之间合理地调节和分配社会收益,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因此,所有政策的选择必须遵循国家的意志,各个会计主体必须严格地遵循宏观会计政策的原则和程序,做出符合其规范的选择,不能超越国家规范而滥用会计政策。 (二)公允性原则 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和会计准则的不完善,给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我们一定要注意利益协调而不是损人利己。 (三)一贯性原则 为了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该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是,也要灵活理解和运用,如果已经选用的会计政策使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就应该从经济环境和自身经营情况出发,重新选择最能恰当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政策。 (四)成本效益原则 任何选择都是有成本的,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权衡操作及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效益。在考虑自身经营特点和基本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企业应选择便于理解和实施的会计政策,并尽可能地降低操作成本。 (五)谨慎性原则 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不应该抱有投机心理,而应采纳谨慎的态度,合理的核算企业的或有事项,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也不低估负债和费用,从而尽可能的降低企业风险和经济业务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刘叔申,王林。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会计政策[J].会计研究,1996,9. [2]李姝。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政策选择[J].会计研究,2003,7. [3]徐维兰。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状况的分析[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毕业论文2000字范文篇二:《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做好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心理疏导。 论文关键词:心理护理 育龄妇女 语言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是信息传递最强有力的手段,它可以直接地及时地交流信息,沟通情感。但有时不恰当的语言表达,往往会产生误导,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为了减轻紧张、焦虑情绪,在手术等候期间,患者可以借助优美、流畅的轻音乐,得到适当调整和放松。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有任何不适或需要,可随时向巡回护士提出。掌握交流技巧,碰到患者提出的问题无法及时正确回答,有时解释不当,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另有的护士则不善言辞,与育龄妇女交谈时总觉得无话可说。为了使大家掌握交流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平时晨会抓紧各方面知识训练,模拟心理问题,寻找最佳语言表达方式。掌握交流技巧,取得信任。在不断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 常年以来,心理护理问题在我们指导站非常普遍而且十分突出,应引起医务人员、育龄妇女、家属、亲友和社会的足够关注。正确对待和认真解决心理问题,并尝试从各自的角度,调动育龄妇女的积极心理因素,防止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营造和谐的诊疗心理环境,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睦家庭、共享健康快乐的美好人生贡献爱心和力量。育龄妇女到我们指导站,我们护理人员应当做到热情地接诊,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周到,建立良好的关系,使育龄妇女感到医护人员可信,医护人员可以让她们信任和放心,同时对育龄妇女来说又是在精神上得到支持、鼓舞和依靠的力量,使育龄妇女感到放心,从而获得安全感。 计划生育四项手术后遗症患者随着病情变化,有时高兴、有时悲伤、有时满意、有时失望;紧张、焦虑、忧愁、愤懑、急躁、烦闷等消极情绪也经常出现。有些后遗症患者,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人的性格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以往那种兴高采烈、生机勃勃的形象不见了,代之以动作迟缓、情感脆弱、谨小慎微、被动依赖、敏感多疑,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等表现。这些后遗症患者会过分关注自己的机体感受,过分计较病情变化,一旦受到消极暗示,就迅速出现抑郁心境,有时还可产生悲观厌世之感。为了减少四项手术后遗症,我们护士必须做到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医疗操作技术要娴熟、工作作风要严谨,使她们取得对我们的信赖。在日常护理中,要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给予她们更多的安慰和鼓励,使她们在良好的心理配合下,接受手术。另外,幽雅的环境、舒适的治疗条件,也能减少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感觉。因此,为她们创造一个和谐、舒适、安全、安静的环境就显得非常必要。 1 四项手术、术前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育龄妇女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如果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增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如:心情紧张就有可能出现人流综合征)。 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应当进行术前心理咨询。咨询应由专业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详细说明手术经过,阐明绝育手术是很小的手术,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性做好充分的说明,决不能向患者强调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咨询对患者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还要依据不同的育龄妇女用恰当的语言交代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输卵管结扎术是在局麻下做的下腹部手术,就应告诉育龄妇女术中牵拉脏器时会感到不适和疼痛,届时应有思想准备,并行深呼吸,努力放松,可以减轻疼痛等。另据研究报道,术前焦虑程度对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的快慢也有很大的影响。资料表明:有轻度焦虑者,效果较好;严重焦虑者,预后不佳;而无焦虑者,效果往往更差。这是因为,无焦虑的患者由于对医生或手术过度依赖,过分放心,对生理上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痛苦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另有手术的环境和气氛也极为重要,所以手术室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蔽。一个手术室内最好只摆一张手术台,不宜几个手术台并排摆列,以免产生消极暗示。手术室医生和护士的举止言谈也十分重要,因为他们一进手术室就失去了对自己的主宰,一切痛苦大小甚至包括生命如何,全都由医生和护士掌握了。所以,医生和护士都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言语亲切、使患者产生安全感。术中医生、护士都应时刻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如患者心理过度紧张时应及时给予安慰。器械护士必须手疾眼快地配合手术,医生之间要全神贯注、紧密合作,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手术室内不应闲谈嬉笑,也不要窃窃私语,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患者的一切不良刺激。在术中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或发生意外,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不可惊惶失措,以免给育龄妇女造成恐怖和紧张[1,2]。 2 四项手术、术后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育龄妇女经过手术,这时她们渴望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医生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及时告知手术效果,进行安慰和鼓励,告诉她们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只要忍受几天痛苦,在正确的医疗护理下,很快就能恢复健康了。这时可能产生新的疑虑,怕伤口裂开,发生意外(因为现在的输卵管结扎手术外层皮肤不缝合)。这时就要告知如何适当进行活动、注意事项及健康指导,让她们听喜欢的音乐等。同时医生和护士应当传达有利的信息,给予鼓励和支持。 帮助育龄妇女克服抑郁反应。个别育龄妇女术后平静下来之后,会出现一些抑郁反应,主要表现有:不愿说话、不愿活动、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状况。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不及时地排解和调整,必将影响其及时下床活动,而不能尽早下床活动将会影响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消化系统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等。所以要努力帮助这些育龄妇女解决抑郁情绪。要准确地分析其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注意她们不多的言语涵义,主动关心和体贴她们,总之,使她们意识到既然已顺利手术,就要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3 体会 为了减少四项手术后遗症,我们护士要严格遵守诊疗和护理操作规程,还应根据不同服务对象应用不同的心理疗法,积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常言道“言为心声”,语言是人与人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语言,把一片爱心传递给育龄妇女,根据其心理问题逐一认真、正确的解释指导,从而获得理解和信任,解除或减轻术前焦虑情绪,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一切以育龄妇女为中心”的工作宗旨,符合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余杭区四项后遗症患者逐年减少,3年(2006、2007、2008年)未增加一例。 参考文献 1 李 小寒 ,尚少梅.基础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周郁秋.护理心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毕业论文2000字范文篇三:《试析知识经济时代下的 人力资源管理 》 长期以来我国对人才的重视相对缺乏,没有养成良好的人力资本意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诸多挑战。知识经济又称人才经济,因人才是知识的重要载体,加强对人才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至关重要,为此应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注重对人才的培养、选拨、管理,改变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注重创新发展。 一、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概述 (一)知识经济 对于知识的概念并不陌生,主要是指认知与技能,是人类通过学习与实践所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活动中知识的地位逐渐提升,而这种知识占据主导地位的现象则被人们称之为知识经济。伴随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以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形态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主流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成为事实。 (二)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劳动者具备的能力与素质的总和,其中能力是基础性资源,包含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挥出来的体力与智力,将会对经济活动带来重大的推动作用;素质则是交易性资源,其包含的内容较多,涉及到劳动者的信誉、道德、社会关系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会具有良好的信誉与社会关系,并且职业道德水平较高。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基础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对交易性资源进行提升的过程,通过管理活动使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帮助组织更早的实现发展目标。 二、人力资源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下面临的挑战 (一)高新技术日新月异 科技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基于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种信息化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沟通并非只有面对面交流这一种形式,如何适应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追赶技术进步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挑战。利用高新技术产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加高效,极大的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二)知识全球化增大了竞争压力 近几年来,全球化日渐突出致使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相关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组织拥有的“知识”越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就越大,就越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人力资源是知识资本的重要体现,知识全球化要求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只有创新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促使“知识”、“人才”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优秀人才纷纷走向国际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优秀人才在组织中有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将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综合实力,然而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经济水平相对偏低,很多优秀人才纷纷走向国际舞台试图发挥自身价值,这就造成国内人才稀缺。如何发掘并挽留人才成为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中面临的重大挑战,管理者需要创新人才招纳机制,同时完善激励制度等,为人才的留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人才的高素质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下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基础知识结构上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对其他多种知识有所涉猎,比如经济、法律、管理等科学;在能力素质上,既要有着较高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意志与永不言败的决心,同时随机应变能力要强,在信息量与日俱增的时代保持敏锐的感知力;除此之外,优秀的人才会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重视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并面对竞争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知识经济时代下优秀人才判定标准的提高,将增大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在招人、留人、用人、管理人等诸多环节提升工作难度。 三、人力资源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创新发展建议 (一)管理意识中体现“以人为本” 知识的主要承载者是人,因此应以“人”为中心,注重对人才的发掘、培养、利用,学会在管理中尊重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组织要充分利用知识对人才进行合理配置,在生产经营与决策制定等过程应重视人才,通过对人力资源的配置与监督,调动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管理中应重视人才的需求,为人才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满足其基本的技能需求;领导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关心,通过巡视与基层劳动者进行交流,做到关心鼓励员工,及时掌握员工的心理需求,并根据员工业绩制定相应的奖惩。“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将利用人才的招聘与留用,尤其是在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满足的新时期,人们对心理需求的关注大于薪酬与奖金,尊重、关心、激励必将成为人才管理的重要法宝。 (二)组织结构朝扁平化发展 我国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采用的是多层次结构,被人们形象的比喻为“金字塔”型,组织决策通过最高层逐渐向下级渗透,因为组织结构层次过多,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往往出现较多的阻碍。当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组织中被广泛运用,各部门之间信息传递十分便捷,这也决定传统管理形式必将改变,扁平化组织结构已成为必然。所谓扁平化组织结构,主要是指从决策层到最低层组织层次减少,组织普通员工可就全局问题进行谏言,通过团队合作与新型共享发挥人才作用的结构形式。组织结构的朝扁平化有利于人才更好的发挥其能动作用,管理效果更加显著。 (三)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传统的管理模式更加注重监督与控制,具有的上下等级十分明确,上级下达任务,管理者对人才尽心监督,劳动者按照规定的模式进行劳作。该种管理模式不存在尊重与平等,将人力资源同其他物质资源一同对待,极大的限制了劳动者才能的发挥,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为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为员工提供一个施展才能的平台,以柔性化的管理方式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到组织发展之中,由领导者实施指导作用,管理者采用先进技术对人才需求进行分析,以全新的管理模式促进人才潜能的发挥。 (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人才的留用离不开激励机制的作用,只有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实际的工作中更具创造力,要想健全激励机制应从多方面入手:第一,改善组织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是否舒适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是否能够留住人才,只有将组织环境加以改善,为员工提供合理的薪酬与福利,才能增加人才留用的概率。第二,奖惩制度的制定。具体明确的奖惩制度可对组织成员进行行为规范,为组织员工考核提供主要依据,使其感受到组织的公平公正,从而提升员工对组织的认同。第三,做好沟通与交流工作。沟通与交流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良好的沟通会引导员工与组织发展相融合,员工作出个人行为时会充分考虑组织利益,同时也能够及时获知员工的需求,尽可能满足组织成员物质与心理多方面的需求。 (五)加强组织 文化 建设培养团队精神 作为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组织文化会对组织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长期的积累,组织成员会对文化价值产生认同,为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应将组织文化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只有组织员工对文化价值形成认同,才能提升自己的归属意识,在实际的工作中将组织发展与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知识经济时代注重合同探究,组织成员个人的力量必将有限,应加强对团队精神的培养,促进员工之间的信任程度,通过协作创新共同完成经济活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知识高度发展的新形态下,组织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关键所在,然而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也相应的增加,比如说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知识全球化、优秀人才纷纷走向国际、人才的高素质要求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组织应从多方面进行创新,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当前较为有效的创新 措施 有管理意识中体现“以人为本”、组织结构朝扁平化发展、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培养团队精神等等。 猜你喜欢: 1.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语 2. 2017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3. 网络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左右 4. 本科毕业论文范本 5. 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6. 毕业论文承诺书范文

会计政策选择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 最好详细些,光看标题不是很理解 ====== 1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答:既然论文都出来了,前期也写过提纲给老师,这个问题自己应该清楚。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答:意义和目的,就是论文的开头、结尾提到的几点。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答:本文将以会计准则的制定为基础,从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因素着手,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以及为会计准则质量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参考。4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答:现状——理论分析、各国异同——本文结论。5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那些不同见解?对这些不同的意见,自己是怎样逐步认识的?又是如何处理的?答:主要是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中,保留了部分中国特色。如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不等于相同。在关联方交易及其交易的披露、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部分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上,新会计准则保持了“中国特色”。自己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国际会计准则》等资料理解,在文中作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处理。6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哪些?陈毓圭《会计准则讲座》是这方面比较权威的单行本,是担任中注协秘书长的他的论文专著,里面提及了一些问题,具体自己可以借来参考一下。7还有哪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得不够透彻?同68写作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同6总体来说,母本的水平也一般,建议借阅《会计准则讲座》润色一下。作者是具体负责整个制定过程的重要负责人。有些问题和思路更清晰。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浅析

会计政策的选择受制于一定时期企业面临的会计环境。联系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实际情况,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行途径。

一、影响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因素

(一)负债因素

债权人往往运用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数据来监督债务合同,以节约代理成本,限制管理人员的行为,保护自己的利益。因此,债务合同中一般有要求企业保持一定的流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表明变现能力或偿债能力的条款。而管理当局会选择对其有利的会计政策来完成上述会计数据指标。即使企业没有债务合同,为了争取商业信用和获得信贷资金,企业管理当局仍有可能采用有利于收益增加的会计政策。

(二)管理报酬因素

多数企业都选用会计收益作为管理当局业绩考评指标,由此计算其报酬。这样,经理用其所能行使的会计政策选择权,通过会计应计制,将一些费用资本化或减少预提费用,使企业出现较高的会计收益,从而提高自己的薪金收入。经理市场竞争机制也使管理当局越来越重视其经营业绩,并选择能提高会计收益的会计政策。

(三)政府因素

企业管理当局选择会计政策时,要考虑政府的可能反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税收。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一般是以利润为基础,由于不同的会计方法影响到所得税,公司管理人员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必然考虑到该方法对税负的影响。二是政府的关注。某些巨额的盈利会受到政府的特别重视,政府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利于企业的限制性政策。企业管理当局为避免政府利用会计数据来限制企业行为,往往会采取递延利润或降低收益的会计政策。

二、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分析

(一)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粉饰报表

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粉饰报表会计信息,使会计信息质量下降,损害相关利益人的利益和企业的信誉,破坏市场秩序。如企业随意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潜亏挂账;利用会计期间假设及应计制,通过操纵,把可能在以后期间发生的应计项目的坏账损失提前确认,使利润在不同的会计期间转移;滥用利息资本化等。

2.会计人员缺乏会计政策选择意识

我国当前的具体会计准则有一个较明显的特点,即某些经济业务需要会计人员作出职业判断后,再进行会计选择,然后利用选定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尽管我国接连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和新会计制度,给企业以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但大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还没有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意识,即使是有,部分企业也没有真正理性地选择会计政策。

3.政策选择的透明度不高、披露不充分

某些企业在年报中未披露它的关联企业和关联个人,因而也未披露与关联方之间包括签订的金额巨大的多笔合同及与关联方之间明显低于市价的交易,与关联方之间的股权转让事宜等关联方交易;为降低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通过虚假转让股份的手法,将对由其控制的多家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中的上千万元调入“其他应收款”等,而对外披露自行调整后的持股比例。

(二)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存在缺陷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给会计政策选择留下的弹性空间过大;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存在滞后性;对会计政策选择的披露要求不严等。

2.公司治理机制不合理

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我国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对经理层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经理人在自身利益驱动下,选择有利于自身的经营行为,甚至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人为操纵利润来夸大自己的政绩。

3.法制不健全

首先,外部监管不力。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主体主要有三大板块:财政部会计司、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理论上讲,这三方应相互独立、各司其职、协同作业。其次,对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进行规范的《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刑法》、《注册会计师法》、《会计准则》和《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法规与控制舞弊行为相关的法律之间不协调,防范舞弊行为的规定相对比较杂乱。最后,由于证监会对企业盈余操纵行为的处理力度很小,再者由于我国市场投资者主要由大量散户构成,他们对于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只有微弱的识别能力甚至基本上没有识别能力,所以,市场惩罚机制根本就无从谈起。

三、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改进方式

(一) 规范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原则

1.合法合规与独立性相结合原则

从企业的所有权来看,会计政策选择是一种剩余控制权的表现,也就是说,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必须在选择剩余权范围内,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企业不可能超出权力范围选择会计政策。

2.从企业总体目标出发的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会计的目标在于以财务报告的形式为企业外部利害关系集团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信息,同时反映企业管理者经营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

3.一致性原则

从会计实践看,各国的'会计规范一般都规定不得随意变更已经选定的会计政策。我国现行准则对该问题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及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规定相一致。

4.适应性原则

企业选择的会计政策要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经营活动的特点、理财环境、所处行业及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等相适应。

5.稳健性原则

它指明了企业管理当局在选择会计选择时需要进行判断、选择时所应采取的态度。会计政策应对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持合理态度,以提高企业会计报表的可信性及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6.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业披露的会计政策要能如实地反映交易及事项的经济实质,而非根据其法律形式进行披露,即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

7.充分披露原则

企业会计政策特别是重要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变更改变了财务报告的编报基础,对会计信息影响巨大,所以,企业要做到充分披露,即客观公允地披露外部利害关系集团需要的但不至于使其产生误解的信息。

(二) 确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程序

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的特点,将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程序设计如下:

第一步,会计交易或事项的分析。公司会计人员应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确立会计交易或事项。不同的企业,由于其经营过程或生产工艺过程的不同,导致其会计核算对象不完全相同。

第二步,对照会计准则等相关规范,找出各个会计交易或事项所有可选择的会计政策。

第三步,会计政策的比较。现代企业要通过会计政策来实现的目标是一个由一些子目标组成的目标体系或目标结构,其赖以实现的方法也就具有层次、结构的特征;另一方面,单个方法的作用总是有一定的范围,而且还可能存在不同方法的影响结果呈反向运行的情况。

第四步,会计政策的确定。即最终决定将要实行的会计政策,它或是对某一具体会计政策或政策组合作出具有法律后果和制度意义的决定,或是在方法集或政策组合集中最终决定所要实行的方法或组合,并使之具有法律后果和制度意义。

第五步,监督会计政策的执行。是对所执行的会计政策进行督促,并对执行中偏离目标的行为加以纠正。

(三)完善会计准则等相关规范

正确处理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关系,鼓励企业参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试论财务杠杆与公司价值对我国增值税转型的思考小议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试论现金流量表的决策分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企业流动资金紧缺的成因与对策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风险及其控制问题分析房地产行业资本结构分析企业适度负债经营问题探讨试论次贷危机后投资银行功能的转变公司财务披露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浅析新会计准则下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浅议我国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和防范论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在纳税筹划中的应用金融资产重分类问题探析战略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公司财务危机诊断与防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理财创新浅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司法会计鉴定问题研究管理舞弊审计研究浅谈股利分配政策纳税筹划的主要途径和几点思考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研究浅论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股票回购与会计利润操纵问题研究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及手段分析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的探讨上市公司现金流量分析探讨金融风暴与内部控制企业金融风险成因及防范策略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和建设途径论会计职业判断会计造假行为的法律治理与制度规范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浅谈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思路与方法谈民营企业财务控制浅论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关于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认定的思考浅谈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思路与方法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趋势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分析、管理与控制关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问题研究企业所得税法税前扣除规定比较分析“新税法”与新准则税会计差异研究浅谈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购问题浅析会计政策选择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的思考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原因及对策纳税筹划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金融风暴的反思——企业风险管理新会计准则下贷款减值准备问题研究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盈余管理的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纳税筹划会计职业判断与风险控制浅析我国股票市场的市盈率企业盈余管理问题探讨浅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论审计失败审计职业判断相关问题研究新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会计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分析及控制对策浅谈企业纳税筹划与财务风险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企业流动资金运营中的问题与对策浅议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中的应用从××集团谈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公司财务困境成本分析及对策研究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探析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防范的研究公允价值审计若干问题研究论文化环境与会计价值观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问题探讨论审计独立性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试论企业亏损的内因分析与治理对策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探讨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其治理探讨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探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的探讨试论会计法律责任新会计准则下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及控制研究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与对策研究公司经营风险监测与防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分析从PT××看财务危机的防范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浅谈财务舞弊与防范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研究从“4万亿“投资谈国家审计改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关问题的研究试论企业财务风险公司应收账款风险分析试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建企业流转税筹划初探跨段收费方式的利弊分析

2、对我国制定程序的建议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看,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具有保密性和依附性两特点,即保密性是指缺少多次征求环节,依附性是指过多地依赖政府机构。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特点是充分程序,即在准则制定过程中遵循一套完整。充分、严密和稳定的程序,以保证准则制定的独立性、公平性和公开性。我国企业利益最终承受主体是国家而不是具体个人,国企高层管理人员薪金与企业直接挂钩较少,缺乏游说会计准则制定的利益动机,相反利用内幕信息,获取个人暴利,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会计准则经济后果大打折扣。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应该是一个有多个利益相关集团参与的充分程序。其特点是公平、公正与公开,因此一份准则的出台需要经过反复酝酿、反复讨论,需要广泛征求意见,必要时应举行公开听证会或者将准则制定机构的有关会议向大众公开,尽量保证准则制定程序的公开、透明和民主化。所以在这种会计准则制定的程序下有如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1)准则立项阶段,社会各界,特别是咨询组的成员等,都可以提出意见,经过甄别、筛选,确定列入核心专家组日程表的项目后即进入研究和准备阶段。此阶段研究和准备过程的公开性,不仅有利于社会各界较早地关注,参与到制定中来,也能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准则有可能带来的影响。在准则的研究和准备阶段,核心专家组和讨论和议后同时征求咨询委员会的意见后列入制定计划。经过核心专家组研究后提出草案提交评审委员会,同时向社会发布征求意见稿并收集意见,最后由评审委员会发布会计准则。对于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向核心专家组及时反馈,必要时提出修改和补充新准则的动议。(2)加强会计理论研究,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还必须建立在会计理论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础之上,从而保证各项准则之间内在一致和首尾一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相继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会计准则“概念框架”,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也为我国制定“概念框架”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准则制定机构应该对会计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合理预期会计问题出现的时间及类型并研究 经济 环境对准则的影响,还应结合我国经济 发展 的需要从总体上安排准则制定计划,从而使具体准则制定工作有充分的时间考虑各方的意见和准则可能对各利害关系人的影响。(3)积极采用 现代 互联网技术,增加准则制定的透明度,在形式上充分利用发达的互联网技术,事前公布议题,讨论结束后迅速发表相关公告。准则发布时,应发布结论基础,并公开发表少数派意见,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举行听证会或以书面形式发表意见。五、结论 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本身应具有客观性、广泛性、公平性、效率性、完备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会计准则制定应考虑:会计准则的设计水平,即设计的会计准则必须考虑人们的道德水平、生产力水平、技术条件、社会文化心理、公众态度和执行成本等基本环境约束条件;会计准则的完备性、可识别性和可操性;制定程序的公允性。另外,会计准则制定还必须充分听取专家、社会公众的意见,同时考虑技术、信息、人员素质、管理水平、机构设置、实施细则、监督机制等相关执行条件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保证会计准则的贯彻执行。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研究论文

会计问题我明白道理可以些

认真写好一篇论文,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会有更好地理解。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毕业 论文2000字 范文 ,仅供参考!毕业论文2000字范文篇一:《分析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思考》 摘要:本文针对会计政策选择的概念、遵守的原则、改革的思路进行认真的理论阐述,指出会计政策选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会计政策选择;会计核算体系;思考 一、会计政策选择概述 国际会计准则将会计政策定义为“在编制会计 报告 时,管理人员所采用的原则、基础、法规和程序。但在使用中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用最能恰当地表明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政策。”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定:“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 方法 。”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概念 会计政策选择是会计主体一种有目的的、在会计政策中进行挑选的行为,它既包括某项经济业务事项初次发生时的初始会计政策选择,也包括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更原会计政策,即对以往选定的会计政策进行调整。因此,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一种行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贯穿于企业从会计确认到计量、记录、报告诸环节构成的整个会计过程。同时,会计准则中的真空地带——即没有规定的一些超前、特殊的经济业务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之处,也属于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此时企业拥有完全的选择权。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将导致企业各个关系集团之间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决策行为,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因此,企业各相关利益集团都很重视和关注会计政策的制定和选择问题。 (二)会计政策选择产生的原因分析 1.会计政策选择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所谓经济后果,是指不论有效证券市场理论的含义影响如何,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公司的价值。从本质上说,经济后果就是认为企业的会计政策及其变化是有影响的,虽然可能不影响企业现金流量,但却能影响企业的价值及其股票价格。会计规范制在制定准则或规章时,要考虑制定会计规范的成本;会计规范使用者要考虑会计政策的选择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因此,会计规范是规范制定者和各利益集团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的产物;是在相互平衡妥协的基础上暂被利益各方认同的准则。 2.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合约,它的制定并不是纯技术性的,而是各利益相关方相互间多次博弈的结果,在不断地博弈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打破均衡,从而不断完善修订准则。因此,会计准则是一种不完全的合约,这就为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可能性。在实践中常常会出现企业的会计处理“无法可依”的现象,这也为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空间。 二、会计政策选择遵循的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在我国,会计政策一般是国家或政府为规范会计运行,对其运行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所做出的制度安排。从而达到在社会各个主体之间合理地调节和分配社会收益,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因此,所有政策的选择必须遵循国家的意志,各个会计主体必须严格地遵循宏观会计政策的原则和程序,做出符合其规范的选择,不能超越国家规范而滥用会计政策。 (二)公允性原则 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和会计准则的不完善,给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我们一定要注意利益协调而不是损人利己。 (三)一贯性原则 为了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该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是,也要灵活理解和运用,如果已经选用的会计政策使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就应该从经济环境和自身经营情况出发,重新选择最能恰当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政策。 (四)成本效益原则 任何选择都是有成本的,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权衡操作及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效益。在考虑自身经营特点和基本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企业应选择便于理解和实施的会计政策,并尽可能地降低操作成本。 (五)谨慎性原则 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不应该抱有投机心理,而应采纳谨慎的态度,合理的核算企业的或有事项,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也不低估负债和费用,从而尽可能的降低企业风险和经济业务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刘叔申,王林。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会计政策[J].会计研究,1996,9. [2]李姝。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政策选择[J].会计研究,2003,7. [3]徐维兰。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状况的分析[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毕业论文2000字范文篇二:《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做好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心理疏导。 论文关键词:心理护理 育龄妇女 语言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是信息传递最强有力的手段,它可以直接地及时地交流信息,沟通情感。但有时不恰当的语言表达,往往会产生误导,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为了减轻紧张、焦虑情绪,在手术等候期间,患者可以借助优美、流畅的轻音乐,得到适当调整和放松。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有任何不适或需要,可随时向巡回护士提出。掌握交流技巧,碰到患者提出的问题无法及时正确回答,有时解释不当,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另有的护士则不善言辞,与育龄妇女交谈时总觉得无话可说。为了使大家掌握交流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平时晨会抓紧各方面知识训练,模拟心理问题,寻找最佳语言表达方式。掌握交流技巧,取得信任。在不断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 常年以来,心理护理问题在我们指导站非常普遍而且十分突出,应引起医务人员、育龄妇女、家属、亲友和社会的足够关注。正确对待和认真解决心理问题,并尝试从各自的角度,调动育龄妇女的积极心理因素,防止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营造和谐的诊疗心理环境,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睦家庭、共享健康快乐的美好人生贡献爱心和力量。育龄妇女到我们指导站,我们护理人员应当做到热情地接诊,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周到,建立良好的关系,使育龄妇女感到医护人员可信,医护人员可以让她们信任和放心,同时对育龄妇女来说又是在精神上得到支持、鼓舞和依靠的力量,使育龄妇女感到放心,从而获得安全感。 计划生育四项手术后遗症患者随着病情变化,有时高兴、有时悲伤、有时满意、有时失望;紧张、焦虑、忧愁、愤懑、急躁、烦闷等消极情绪也经常出现。有些后遗症患者,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人的性格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以往那种兴高采烈、生机勃勃的形象不见了,代之以动作迟缓、情感脆弱、谨小慎微、被动依赖、敏感多疑,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等表现。这些后遗症患者会过分关注自己的机体感受,过分计较病情变化,一旦受到消极暗示,就迅速出现抑郁心境,有时还可产生悲观厌世之感。为了减少四项手术后遗症,我们护士必须做到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医疗操作技术要娴熟、工作作风要严谨,使她们取得对我们的信赖。在日常护理中,要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给予她们更多的安慰和鼓励,使她们在良好的心理配合下,接受手术。另外,幽雅的环境、舒适的治疗条件,也能减少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感觉。因此,为她们创造一个和谐、舒适、安全、安静的环境就显得非常必要。 1 四项手术、术前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育龄妇女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如果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增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如:心情紧张就有可能出现人流综合征)。 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应当进行术前心理咨询。咨询应由专业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详细说明手术经过,阐明绝育手术是很小的手术,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性做好充分的说明,决不能向患者强调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咨询对患者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还要依据不同的育龄妇女用恰当的语言交代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输卵管结扎术是在局麻下做的下腹部手术,就应告诉育龄妇女术中牵拉脏器时会感到不适和疼痛,届时应有思想准备,并行深呼吸,努力放松,可以减轻疼痛等。另据研究报道,术前焦虑程度对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的快慢也有很大的影响。资料表明:有轻度焦虑者,效果较好;严重焦虑者,预后不佳;而无焦虑者,效果往往更差。这是因为,无焦虑的患者由于对医生或手术过度依赖,过分放心,对生理上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痛苦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另有手术的环境和气氛也极为重要,所以手术室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蔽。一个手术室内最好只摆一张手术台,不宜几个手术台并排摆列,以免产生消极暗示。手术室医生和护士的举止言谈也十分重要,因为他们一进手术室就失去了对自己的主宰,一切痛苦大小甚至包括生命如何,全都由医生和护士掌握了。所以,医生和护士都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言语亲切、使患者产生安全感。术中医生、护士都应时刻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如患者心理过度紧张时应及时给予安慰。器械护士必须手疾眼快地配合手术,医生之间要全神贯注、紧密合作,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手术室内不应闲谈嬉笑,也不要窃窃私语,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患者的一切不良刺激。在术中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或发生意外,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不可惊惶失措,以免给育龄妇女造成恐怖和紧张[1,2]。 2 四项手术、术后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育龄妇女经过手术,这时她们渴望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医生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及时告知手术效果,进行安慰和鼓励,告诉她们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只要忍受几天痛苦,在正确的医疗护理下,很快就能恢复健康了。这时可能产生新的疑虑,怕伤口裂开,发生意外(因为现在的输卵管结扎手术外层皮肤不缝合)。这时就要告知如何适当进行活动、注意事项及健康指导,让她们听喜欢的音乐等。同时医生和护士应当传达有利的信息,给予鼓励和支持。 帮助育龄妇女克服抑郁反应。个别育龄妇女术后平静下来之后,会出现一些抑郁反应,主要表现有:不愿说话、不愿活动、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状况。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不及时地排解和调整,必将影响其及时下床活动,而不能尽早下床活动将会影响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消化系统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等。所以要努力帮助这些育龄妇女解决抑郁情绪。要准确地分析其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注意她们不多的言语涵义,主动关心和体贴她们,总之,使她们意识到既然已顺利手术,就要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3 体会 为了减少四项手术后遗症,我们护士要严格遵守诊疗和护理操作规程,还应根据不同服务对象应用不同的心理疗法,积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常言道“言为心声”,语言是人与人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语言,把一片爱心传递给育龄妇女,根据其心理问题逐一认真、正确的解释指导,从而获得理解和信任,解除或减轻术前焦虑情绪,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一切以育龄妇女为中心”的工作宗旨,符合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余杭区四项后遗症患者逐年减少,3年(2006、2007、2008年)未增加一例。 参考文献 1 李 小寒 ,尚少梅.基础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周郁秋.护理心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毕业论文2000字范文篇三:《试析知识经济时代下的 人力资源管理 》 长期以来我国对人才的重视相对缺乏,没有养成良好的人力资本意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诸多挑战。知识经济又称人才经济,因人才是知识的重要载体,加强对人才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至关重要,为此应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注重对人才的培养、选拨、管理,改变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注重创新发展。 一、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概述 (一)知识经济 对于知识的概念并不陌生,主要是指认知与技能,是人类通过学习与实践所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活动中知识的地位逐渐提升,而这种知识占据主导地位的现象则被人们称之为知识经济。伴随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以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形态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主流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成为事实。 (二)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劳动者具备的能力与素质的总和,其中能力是基础性资源,包含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挥出来的体力与智力,将会对经济活动带来重大的推动作用;素质则是交易性资源,其包含的内容较多,涉及到劳动者的信誉、道德、社会关系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会具有良好的信誉与社会关系,并且职业道德水平较高。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基础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对交易性资源进行提升的过程,通过管理活动使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帮助组织更早的实现发展目标。 二、人力资源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下面临的挑战 (一)高新技术日新月异 科技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基于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种信息化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沟通并非只有面对面交流这一种形式,如何适应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追赶技术进步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挑战。利用高新技术产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加高效,极大的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二)知识全球化增大了竞争压力 近几年来,全球化日渐突出致使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相关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组织拥有的“知识”越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就越大,就越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人力资源是知识资本的重要体现,知识全球化要求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只有创新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促使“知识”、“人才”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优秀人才纷纷走向国际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优秀人才在组织中有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将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综合实力,然而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经济水平相对偏低,很多优秀人才纷纷走向国际舞台试图发挥自身价值,这就造成国内人才稀缺。如何发掘并挽留人才成为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中面临的重大挑战,管理者需要创新人才招纳机制,同时完善激励制度等,为人才的留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人才的高素质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下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基础知识结构上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对其他多种知识有所涉猎,比如经济、法律、管理等科学;在能力素质上,既要有着较高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意志与永不言败的决心,同时随机应变能力要强,在信息量与日俱增的时代保持敏锐的感知力;除此之外,优秀的人才会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重视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并面对竞争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知识经济时代下优秀人才判定标准的提高,将增大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在招人、留人、用人、管理人等诸多环节提升工作难度。 三、人力资源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创新发展建议 (一)管理意识中体现“以人为本” 知识的主要承载者是人,因此应以“人”为中心,注重对人才的发掘、培养、利用,学会在管理中尊重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组织要充分利用知识对人才进行合理配置,在生产经营与决策制定等过程应重视人才,通过对人力资源的配置与监督,调动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管理中应重视人才的需求,为人才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满足其基本的技能需求;领导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关心,通过巡视与基层劳动者进行交流,做到关心鼓励员工,及时掌握员工的心理需求,并根据员工业绩制定相应的奖惩。“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将利用人才的招聘与留用,尤其是在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满足的新时期,人们对心理需求的关注大于薪酬与奖金,尊重、关心、激励必将成为人才管理的重要法宝。 (二)组织结构朝扁平化发展 我国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采用的是多层次结构,被人们形象的比喻为“金字塔”型,组织决策通过最高层逐渐向下级渗透,因为组织结构层次过多,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往往出现较多的阻碍。当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组织中被广泛运用,各部门之间信息传递十分便捷,这也决定传统管理形式必将改变,扁平化组织结构已成为必然。所谓扁平化组织结构,主要是指从决策层到最低层组织层次减少,组织普通员工可就全局问题进行谏言,通过团队合作与新型共享发挥人才作用的结构形式。组织结构的朝扁平化有利于人才更好的发挥其能动作用,管理效果更加显著。 (三)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传统的管理模式更加注重监督与控制,具有的上下等级十分明确,上级下达任务,管理者对人才尽心监督,劳动者按照规定的模式进行劳作。该种管理模式不存在尊重与平等,将人力资源同其他物质资源一同对待,极大的限制了劳动者才能的发挥,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为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为员工提供一个施展才能的平台,以柔性化的管理方式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到组织发展之中,由领导者实施指导作用,管理者采用先进技术对人才需求进行分析,以全新的管理模式促进人才潜能的发挥。 (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人才的留用离不开激励机制的作用,只有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实际的工作中更具创造力,要想健全激励机制应从多方面入手:第一,改善组织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是否舒适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是否能够留住人才,只有将组织环境加以改善,为员工提供合理的薪酬与福利,才能增加人才留用的概率。第二,奖惩制度的制定。具体明确的奖惩制度可对组织成员进行行为规范,为组织员工考核提供主要依据,使其感受到组织的公平公正,从而提升员工对组织的认同。第三,做好沟通与交流工作。沟通与交流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良好的沟通会引导员工与组织发展相融合,员工作出个人行为时会充分考虑组织利益,同时也能够及时获知员工的需求,尽可能满足组织成员物质与心理多方面的需求。 (五)加强组织 文化 建设培养团队精神 作为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组织文化会对组织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长期的积累,组织成员会对文化价值产生认同,为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应将组织文化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只有组织员工对文化价值形成认同,才能提升自己的归属意识,在实际的工作中将组织发展与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知识经济时代注重合同探究,组织成员个人的力量必将有限,应加强对团队精神的培养,促进员工之间的信任程度,通过协作创新共同完成经济活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知识高度发展的新形态下,组织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关键所在,然而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也相应的增加,比如说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知识全球化、优秀人才纷纷走向国际、人才的高素质要求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组织应从多方面进行创新,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当前较为有效的创新 措施 有管理意识中体现“以人为本”、组织结构朝扁平化发展、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培养团队精神等等。 猜你喜欢: 1.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语 2. 2017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3. 网络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左右 4. 本科毕业论文范本 5. 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6. 毕业论文承诺书范文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会计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研究2. 浅析会计政策对资产价值的影响3. 会计政策选择与经济成本分析4. 会计估计变更与盈余管理关系分析5. 山西票号兴衰与我国会计的发展6. 山西票号与人力资源会计7. 新农村建设中的财务会计问题8. 法务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9. 法务会计的学科属性10. 法务会计的发展前景11. 会计职业判断的程序与方法12. 会计职业判断的内部控制问题13. 本科会计实验教学相关问题研究14. 对会计双学位课程设置的思考15. 对会计双学位专业课程教学问题的思考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浅析

会计政策的选择受制于一定时期企业面临的会计环境。联系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实际情况,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行途径。

一、影响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因素

(一)负债因素

债权人往往运用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数据来监督债务合同,以节约代理成本,限制管理人员的行为,保护自己的利益。因此,债务合同中一般有要求企业保持一定的流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表明变现能力或偿债能力的条款。而管理当局会选择对其有利的会计政策来完成上述会计数据指标。即使企业没有债务合同,为了争取商业信用和获得信贷资金,企业管理当局仍有可能采用有利于收益增加的会计政策。

(二)管理报酬因素

多数企业都选用会计收益作为管理当局业绩考评指标,由此计算其报酬。这样,经理用其所能行使的会计政策选择权,通过会计应计制,将一些费用资本化或减少预提费用,使企业出现较高的会计收益,从而提高自己的薪金收入。经理市场竞争机制也使管理当局越来越重视其经营业绩,并选择能提高会计收益的会计政策。

(三)政府因素

企业管理当局选择会计政策时,要考虑政府的可能反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税收。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一般是以利润为基础,由于不同的会计方法影响到所得税,公司管理人员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必然考虑到该方法对税负的影响。二是政府的关注。某些巨额的盈利会受到政府的特别重视,政府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利于企业的限制性政策。企业管理当局为避免政府利用会计数据来限制企业行为,往往会采取递延利润或降低收益的会计政策。

二、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分析

(一)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粉饰报表

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粉饰报表会计信息,使会计信息质量下降,损害相关利益人的利益和企业的信誉,破坏市场秩序。如企业随意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潜亏挂账;利用会计期间假设及应计制,通过操纵,把可能在以后期间发生的应计项目的坏账损失提前确认,使利润在不同的会计期间转移;滥用利息资本化等。

2.会计人员缺乏会计政策选择意识

我国当前的具体会计准则有一个较明显的特点,即某些经济业务需要会计人员作出职业判断后,再进行会计选择,然后利用选定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尽管我国接连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和新会计制度,给企业以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但大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还没有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意识,即使是有,部分企业也没有真正理性地选择会计政策。

3.政策选择的透明度不高、披露不充分

某些企业在年报中未披露它的关联企业和关联个人,因而也未披露与关联方之间包括签订的金额巨大的多笔合同及与关联方之间明显低于市价的交易,与关联方之间的股权转让事宜等关联方交易;为降低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通过虚假转让股份的手法,将对由其控制的多家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中的上千万元调入“其他应收款”等,而对外披露自行调整后的持股比例。

(二)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存在缺陷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给会计政策选择留下的弹性空间过大;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存在滞后性;对会计政策选择的披露要求不严等。

2.公司治理机制不合理

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我国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对经理层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经理人在自身利益驱动下,选择有利于自身的经营行为,甚至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人为操纵利润来夸大自己的政绩。

3.法制不健全

首先,外部监管不力。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主体主要有三大板块:财政部会计司、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理论上讲,这三方应相互独立、各司其职、协同作业。其次,对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进行规范的《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刑法》、《注册会计师法》、《会计准则》和《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法规与控制舞弊行为相关的法律之间不协调,防范舞弊行为的规定相对比较杂乱。最后,由于证监会对企业盈余操纵行为的处理力度很小,再者由于我国市场投资者主要由大量散户构成,他们对于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只有微弱的识别能力甚至基本上没有识别能力,所以,市场惩罚机制根本就无从谈起。

三、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改进方式

(一) 规范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原则

1.合法合规与独立性相结合原则

从企业的所有权来看,会计政策选择是一种剩余控制权的表现,也就是说,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必须在选择剩余权范围内,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企业不可能超出权力范围选择会计政策。

2.从企业总体目标出发的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会计的目标在于以财务报告的形式为企业外部利害关系集团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信息,同时反映企业管理者经营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

3.一致性原则

从会计实践看,各国的'会计规范一般都规定不得随意变更已经选定的会计政策。我国现行准则对该问题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及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规定相一致。

4.适应性原则

企业选择的会计政策要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经营活动的特点、理财环境、所处行业及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等相适应。

5.稳健性原则

它指明了企业管理当局在选择会计选择时需要进行判断、选择时所应采取的态度。会计政策应对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持合理态度,以提高企业会计报表的可信性及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6.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业披露的会计政策要能如实地反映交易及事项的经济实质,而非根据其法律形式进行披露,即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

7.充分披露原则

企业会计政策特别是重要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变更改变了财务报告的编报基础,对会计信息影响巨大,所以,企业要做到充分披露,即客观公允地披露外部利害关系集团需要的但不至于使其产生误解的信息。

(二) 确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程序

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的特点,将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程序设计如下:

第一步,会计交易或事项的分析。公司会计人员应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确立会计交易或事项。不同的企业,由于其经营过程或生产工艺过程的不同,导致其会计核算对象不完全相同。

第二步,对照会计准则等相关规范,找出各个会计交易或事项所有可选择的会计政策。

第三步,会计政策的比较。现代企业要通过会计政策来实现的目标是一个由一些子目标组成的目标体系或目标结构,其赖以实现的方法也就具有层次、结构的特征;另一方面,单个方法的作用总是有一定的范围,而且还可能存在不同方法的影响结果呈反向运行的情况。

第四步,会计政策的确定。即最终决定将要实行的会计政策,它或是对某一具体会计政策或政策组合作出具有法律后果和制度意义的决定,或是在方法集或政策组合集中最终决定所要实行的方法或组合,并使之具有法律后果和制度意义。

第五步,监督会计政策的执行。是对所执行的会计政策进行督促,并对执行中偏离目标的行为加以纠正。

(三)完善会计准则等相关规范

正确处理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关系,鼓励企业参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会计政策选择动机文献综述论文

评论 ┆ 举报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百度知道知识人的观点回答:蓝之迷惑新手4月30日 11:56 你说的什么意思了,是说你很忙吗? 揪错 ┆ 评论 ┆ 举报

"会计职业道德研究"论文及提纲悬赏分:100 - 解决时间:2005-11-8 17:41论文字数5000-8000.提纲字数800字左右.(为会计学专业函授毕业论文)问题补充:也不符合我的要求啊,也没有提纲提问者: 听歌的女生 - 助理 二级最佳答案去“论文网”下载回答者:wwkyan - 试用期 一级 11-8 17:40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谢谢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0 个人评价好50% (0) 不好50% (0)其他回答共 3 条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这些经济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时常发生冲突。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会计职业道德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合法的自身利益,但反对通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是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服务的。市场经济的客观性是通过价值规律表现出来的。任何社会和个人,对于客观经济规律,只能在认识的基础上,去主动适应、掌握和运用它,而不能去改造它,更不能违背它。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作为对单位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会计,会计标准的设计,会计政策的制定,会计方法的选择,都必须遵循其内在的客观经济规律和要求。正由于人们面对的是共同的客观经济规律,因此,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依附于历史继承性和经济规律,在社会经济关系不断的变迁中,保持自己的相对稳定性。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制度能够容忍虚假会计信息,也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主体会允许会计人员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商业秘密,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是会计职业的普遍要求。3.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会计职业道德是人们对会计职业行为的客观要求。从受托责任观念出发,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尤其是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不仅要为政府机构、企业管理层、金融机构等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而且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务。医生职业道德的优劣影响的是一个或几个患者,而会计因其服务对象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公共产品,所以会计职业道德的优劣将影响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广厦(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广厦)会计造假丑闻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该上市公司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巨额利润亿元。该公司的股票在其会计造假丑闻败露后股价大幅下跌,使广大股东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干扰了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可见,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会计职业道德必将受到社会关注,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二、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规范的重要补充,其作用是其他会计法律制度所不能替代的。例如,会计法律只能对会计人员不得违法的行为作出规定,不宜对他们如何爱岗敬业、提高技能、强化服务等提出具体要求,但是,如果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的热情和态度,没有必要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则很难保证会计信息达到真实、完整的法定要求。很显然,会计职业道德可以对此起很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2.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动机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动机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会计行为是由内心信念来支配的,信念的善与恶将导致行为的是与非。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的行为动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引导、规劝、约束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遵循职业道德要求,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3.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从会计职业关系角度讲,会计目标就是为会计职业关系中的各个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能否为这些服务对象及时提供相关的、可靠的会计信息,取决于会计职业者能否严格履行职业行为准则。如果会计职业者故意或非故意地提供了不充分、不可靠的会计信息,会严重背离会计目标,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服务对象的决策失误,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因此,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约束着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4.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会计职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体现。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做到爱岗敬业、提高专业胜任能力,这不仅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也是会计职业者遵循会计职业道德的可靠保证。倡导会计职业道德,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结合会计职业活动,引导会计职业者进一步加强自我修养,提高专业胜任能力,有利于促进会计职业者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回答者:cxy1173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1-2 15:17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这些经济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时常发生冲突。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会计职业道德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合法的自身利益,但反对通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是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服务的。市场经济的客观性是通过价值规律表现出来的。任何社会和个人,对于客观经济规律,只能在认识的基础上,去主动适应、掌握和运用它,而不能去改造它,更不能违背它。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作为对单位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会计,会计标准的设计,会计政策的制定,会计方法的选择,都必须遵循其内在的客观经济规律和要求。正由于人们面对的是共同的客观经济规律,因此,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依附于历史继承性和经济规律,在社会经济关系不断的变迁中,保持自己的相对稳定性。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制度能够容忍虚假会计信息,也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主体会允许会计人员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商业秘密,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是会计职业的普遍要求。3.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会计职业道德是人们对会计职业行为的客观要求。从受托责任观念出发,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尤其是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不仅要为政府机构、企业管理层、金融机构等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而且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务。医生职业道德的优劣影响的是一个或几个患者,而会计因其服务对象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公共产品,所以会计职业道德的优劣将影响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广厦(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广厦)会计造假丑闻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该上市公司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巨额利润亿元。该公司的股票在其会计造假丑闻败露后股价大幅下跌,使广大股东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干扰了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可见,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会计职业道德必将受到社会关注,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二、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规范的重要补充,其作用是其他会计法律制度所不能替代的。例如,会计法律只能对会计人员不得违法的行为作出规定,不宜对他们如何爱岗敬业、提高技能、强化服务等提出具体要求,但是,如果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的热情和态度,没有必要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则很难保证会计信息达到真实、完整的法定要求。很显然,会计职业道德可以对此起很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2.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动机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动机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会计行为是由内心信念来支配的,信念的善与恶将导致行为的是与非。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的行为动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引导、规劝、约束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遵循职业道德要求,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3.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从会计职业关系角度讲,会计目标就是为会计职业关系中的各个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能否为这些服务对象及时提供相关的、可靠的会计信息,取决于会计职业者能否严格履行职业行为准则。如果会计职业者故意或非故意地提供了不充分、不可靠的会计信息,会严重背离会计目标,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服务对象的决策失误,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因此,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约束着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4.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会计职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体现。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做到爱岗敬业、提高专业胜任能力,这不仅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也是会计职业者遵循会计职业道德的可靠保证。倡导会计职业道德,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结合会计职业活动,引导会计职业者进一步加强自我修养,提高专业胜任能力,有利于促进会计职业者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回答者:一辈子de承诺 - 魔法学徒 一级 11-2 15:19想要联系我:415684089(QQ)。说明你的来意就加你了。回答者:angelineyang - 试用期 一级 11-3 15:14

参考文献:[1]李姝。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政策选择[J] 会计研究,23,(7) .[2]刘杰。防范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的措施概要[J] 财务与会计导刊,23,(7) .[3]王振武。企业会计政策择定的原则[J] 财会世界,21,(4) .[4]龚凯颂。关于会计政策的思考[J] 财会月刊,1998,(7) .[5]陈敏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十大破绽[N] 证券日报,

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研究论文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的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1. 财务管理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2. 财务决策支援系统研究

3. 财务预测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4. 产权重组与财务管理研究

5. 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6. 杠杆原理及其应用

7. 关联方交易与财务控制问题研究

8.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研究

9. 集团资源配置战略与资本预算管理研究

10. 经营者薪酬研究

11. 论财务风险

12. 论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

13. 论财务制度的改革

14. 论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

15. 论理财环境

16. 论利益相关者责任与公司财务治理

17. 论企业财务机制

18. 论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

19.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模式

20.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财观念

21. 论债务重整

22. 论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

23. 企业产权理论分析与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研究

24.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研究

25. 企业集团财务预警研究

26. 企业集团存量资产重组研究

27. 企业集团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28.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设计研究

29. 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管理研究

30. 企业配股财务标准研究

31. 企业清算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32. 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探讨

33.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研究

34. 企业资产管理效率分析研究

35. 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

36.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研究

37. 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的探讨

38. 网路财务研究

39. 知识经济与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40. 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问题研究

41. 资金成本与资金结构研究

42. 资源性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探讨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6-08-04 10:55:00 ] 作者:黄英 编辑:studa20 股利政策作为企业的核心财务问题之一,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因为股利的发放既关系到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如果支付较高的股利,一方面可使股东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还会引起公司股票市价上升。但是过高的股利,将使公司留存利润减少,或者影响公司未来发展,或者因举债、增发新股而增加资本成本,最终影响公司未来收益。而较低的股利,虽然使公司有较多的发展资金,但与公司股东的愿望相违背,致使股票价格下降,公司形象受损。因此,如何制定股利政策,使股利的发放与公司的未来持续发展相适应,并使公司股票价格稳中有升,便成了公司管理层的终极目标。一、上市公司如何制定股利政策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在制定股利政策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充分考虑影响股利政策的一些因素,这样才能保护股东、公司本身和债权人的利益,使公司的收益分配规范化。(一)股利分配的一般原则。1、纳税优先的原则。企业必须在依法缴纳各种税收以后,才能向股东分配股利。2、弥补亏损的原则。企业每年的经营业绩不尽相同。如果往年出现亏损,则企业必须在弥补了以前年度亏损以后才能分配股利。3、提取法定公积金原则。企业当年税后利润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如有剩余,应从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法定公积金。我国《公司法》规定,法定公积金的提取比例为当年税后利润的10%,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4同股同利、股东平等原则。公司税后盈利在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益金后,如果有剩余,就可在股东间进行分配。股利分配应按同股同利、股东平等的原则进行分配,即企业在分配股利时,必须平等地对待各股东,在分配日期、分配比率和分配方式上,各股东不得有差异。(二)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1、法律法规限制。我国的法律法规对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有如下三种情况:第一,《公司法》规定。《公司法》第130条规定股份的发行必须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第177条规定了股利分配的顺序,即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先提取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益金(提取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之前应当先利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然后才可按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第179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经股东大会决议将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五。第二,《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通知》,个人拥有的股权取得的股息、红利和股票股利应征收20%的所得税。第三,《关于规范上市公司若干问题的通知》的规定。(1)上市公司确实必须进行中期分红派息的,其分配方案必须在中期财务报告经过具有从事证券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制定;公布中期分配方案的日期不得先于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的公布日期;中期分配方案经股东大会批准后,公司董事会应当在股东大会召开两个月内完成股利(或股份)的派发事项。(2)制定公平的分配方案,不得向一部分股东派发现金股利,而向其他股东派发股票股利;(3)上市公司制定配股方案同时制定分红方案的,不得以配股作为分红的先决条件。(4)上市公司的送股方案必须将以利润送红股和以公积金转为股本明确区分,并在股东大会上分别作出决议,分项披露,不得将二者均表述为送红股。2国家宏观经济环境。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周期性。当一国经济处在不同的发展周期时,对该国企业股利政策的制定也有不同的影响。相应地,我国上市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同样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当前,在形式上表现为由前几年的大比例送配股,到近年来现金股利的逐年增加。3通货膨胀。当发生通货膨胀时,折旧储备的资金往往不能满足重置资产的需要。公司为了维持其原有生产能力,需要从留存利润中予以补足,这时管理当局可能调整其股利政策,导致股利支付水平下降。4、企业的融资环境。当客观上存在一个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时,企业可以发放债务融资性的股利和权益融资性的股利,亦即公司借新债或发新股来为股利融资。一般说来,企业规模越大,实力越雄厚,其在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就越强,财务灵活性也越大,当然其支付股利的能力也就越强。对于许多小公司或新成立的公司而言,难以采取融资性的股利政策。5、市场的成熟程度。衡量市场的成熟程度,通常可划分为三种形式: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市场越有效,其成熟度也就越高。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中,现金股利是最重要的一种股利形式,股票股利则呈下降趋势。我国因尚系新兴的资本市场,和成熟的市场相比,在中国,股票股利仍属一种重要的股利形式。6、企业所在的行业。股利政策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一般说来,成熟产业的股利支付率高于新兴产业,公用事业公司的股利支付率高于其他行业公司。经验证据表明,行业的平均股利支付率同该行业的投资机会呈负相关关系。7、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所谓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企业资产转化为现金的难易程度。企业的现金流量与资产整体流动性越好,其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就强。而成长中的、盈利性较好的企业,如其大部分资金投在固定资产和永久性营运资金上,则他们通常不愿意支付现金股利而危及企业的安全。8、企业的生命周期。我们通常把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成长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企业的股利政策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在成长阶段,企业亟需资金投入,一般来讲,股利支付率相对较低;在发展阶段,公司开始能以较大的股利支付比率把收益转移给股东;至成熟阶段,由于投入产出相对稳定,股利支付率和股票收益率都将几乎保持不变。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都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的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1. 财务管理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2. 财务决策支援系统研究

3. 财务预测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4. 产权重组与财务管理研究

5. 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6. 杠杆原理及其应用

7. 关联方交易与财务控制问题研究

8.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研究

9. 集团资源配置战略与资本预算管理研究

10. 经营者薪酬研究

11. 论财务风险

12. 论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

13. 论财务制度的改革

14. 论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

15. 论理财环境

16. 论利益相关者责任与公司财务治理

17. 论企业财务机制

18. 论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

19.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模式

20.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财观念

21. 论债务重整

22. 论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

23. 企业产权理论分析与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研究

24.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研究

25. 企业集团财务预警研究

26. 企业集团存量资产重组研究

27. 企业集团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28.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设计研究

29. 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管理研究

30. 企业配股财务标准研究

31. 企业清算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32. 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探讨

33.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研究

34. 企业资产管理效率分析研究

35. 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

36.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研究

37. 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的探讨

38. 网路财务研究

39. 知识经济与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40. 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问题研究

41. 资金成本与资金结构研究

42. 资源性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 索引序列
  • 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论文
  • 会计政策选择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研究论文
  • 会计政策选择动机文献综述论文
  • 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