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汇率毕业论文

汇率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毕业论文汇率

人民币升值对浙江经济的深远影响及对策人民币升值是一个长期趋势,总的对浙江经济是有利的。央行7月21日宣布人民币升值,标志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市场化改革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很可能意味着发展和改革的一个新时期的到来。一、人民币升值的宏观背景1、人民币升值是中国生产力增强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至今,人民币汇率经历了由贬值到缓慢升值的倒U字型变化过程(见图1)。从1994年开始,人民币进入了长期缓慢升值阶段。也就是在这一年前后,中国经济出现了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重大变化。从宏观指标看,全社会物价指数开始下降;而从体制上看,非国有企业开始全面替代国有企业。人民币由贬转升表明,一方面是在长期贬值后,人民币回归到真实汇率,而在另一方面,则是生产力水平的持续上升支持了人民币的持续升值。生产力增强必然导致本币走强。在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的双重推动下,我国经济迅猛发展。1978年至2004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以人民币为单位的名义GDP累计增长了21倍。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明显快于美国。1990—2001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倍,扣除价格因素则提高了倍;美国提高了倍,扣除价格因素则仅提高倍。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成本下降,再加上中国企业积极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商品竞争力明显增强,吸引了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于中国商品的极大需求,而这又引发了中国外汇顺差的持续上升。199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金融资本项目顺差一直呈增长态势(见图2),形成了一种双顺差状况。2004年,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累计高达6368亿美元。汇率是货币的价格,由外汇市场上本币和外币的供求关系来确定。如果外汇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超过人民币的供给,人民币就会面临升值压力,反之则面临贬值压力。我国经济十多年持续增长、累积额高达6000多亿美元的国际收支顺差,在外汇市场上形成了对人民币的巨大需求。正是在这种需求的拉动下,人民币升值成为一个必然选择。与此同时,持续十多年的国际收支双顺差致使我国的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截至今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额高达7110亿美元,这虽然有国际炒家的因素,但诱因却是国力增强所引发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巨额外汇储备远远超过了基于正常需要的安全储备,并由此而进一步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持有过量的外汇储备会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同时也会造成要素配置效率的下降,特别是持有美国国债的收益率远远低于外商来华投资的收益率(差额约为10%),大量利润被外国人赚走。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高人民币币值有利于克服资源配置的扭曲。2、人民币升值不会重蹈日本覆辙一些人士喜欢引用日本的案例,来说明本币升值的不良后果。更有人把此政治化,说压本币升值是美国人搞垮一国经济的阴谋,其实这些都是缺乏说服力的。应该说,日元升值并不是当前日本经济颓势的元凶。日元升值始于1971年8月26日,日本由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转为浮动汇率制。当年12月8日,按照斯密森协定,日元从360日元兑换1美元,升值到308日元兑换1美元。在此之前,日本已经历了自1955年至1970年,长达15年的经济快速增长。然而这以后,即1970年至1990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仍高达。从下图可以直观地看到,1970年以后,日元持续升值,而日本的年度GDP增长,却相对稳定地保持8%左右,最高年份为,最低年份为。1990年以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较低,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经济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拿日本经济来类比中国经济,其实还忽略了中日经济的两个巨大差别。一是内需差别。中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看中的也是中国巨大的市场资源。因此人民币升值后,即使出口受到一定影响,也可以通过开发国内市场来弥补总需求不足。日本是小国,内需有限,特别是日本政府长期采取保护国内农业、中小企业主利益的政策,进一步导致总体经济缺乏较强竞争力。二是要素成本差别。日本是典型的资源小国,经济快速增长导致其国内要素价格急剧上升,最典型的如职工平均现金收入快速增长。1970年,日本职工的月平均收入为万日元,1990年上升到万日元,上升了倍,如果以美元计算,则上升了倍[1],成本上升削弱了日本商品竞争力。虽然中国的自然矿产资源并不丰富,但劳动力价格将长期具有较强竞争优势。3、人民币升值为何如此艰难2002年底以来,人民币就已经面临升值的显性压力,尤其是2004年10月央行加息后,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其实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人民币面临的也主要是升值压力。从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到开始升值,历时三年多,正反映了人民币升值一个艰难的政策抉择,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升值结果很难判断。经济运行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复杂过程,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预期,很难做出具体的量化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人民币升值必将“牵一发而动全局”,万一出现不可控局面,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政治问题。因此人民币汇率调整必须全面考虑,统筹协调,慎之又慎。尤其是现阶段,国际游资大量入境豪赌人民币升值,而国内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不成熟,金融机构抵御抗风险能力较弱。在这样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时机、幅度、方式等,更需谨慎选择,稍有差错,可能就会造成经济的巨大波动。其次是长期低估人民币汇率所导致的路径依赖。人民币被低估,使得出口部门具有价格优势,形成了出口企业低汇率的路径依赖。很多出口企业依靠低价格获取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靠“跑量”赢得大量外汇,形成了巨大的既得利益。而人民币升值几乎可以肯定会给依靠低价竞争的出口企业带来较大压力,从而将打破利益分配格局,这就必然会遭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因此,人民币升值必须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处理好多方面关系。二、人民币升值利大于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有利有弊。从宏观和长远来看,如果宏观经济政策处理较好,人民币升值利大于弊。就当前而言,人民币升值所带的不利影响,大都是短期和局部的,不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全局。1、出口额不会大幅度锐减。首先,汇率调整的国际经验证明“汇率升值必定打击出口”的观点没有经验依据。日本和德国都经历过货币大幅度升值,但这两个国家的出口不降反升(见图4、图5)。1971年“尼克松冲击”后,日元对美元汇率从360:1上升到308:1。之后日元逐渐升值,到1984年上升到231日元兑1美元,而与此同时,日本对美国的出口则呈上升态势。以日元计算,1985年日本对美国出口总额为万亿日元,比1970年增长6倍,平均每年增长。70年代是德国马克升值最快的时期,双边汇率从1970年的马克兑换1美元,升值到1979年的马克兑换1美元,累计升值倍,而在这期间德国外贸出口额则增长了倍,且一直保持较大顺差。其次,浙江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出口结构决定了人民币升值不会造成出口的急剧锐减。出口商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初级产品,另一类是工业制成品。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初级产品趋同率较高,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人民币升值后,初级产品出口有可能受此影响而减少。但从浙江情况看,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逐年降低,2003仅占出口总额的,因此对贸易出口的整体影响不大。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具有国际化特征,需要大量进口原材料以及机器设备等,人民币升值后,企业进口原材料、机器设备成本将会降低,给企业提供了一定的降价空间,缓解了人民升值所带来的价格压力。更重要的是,工业制成品的产品差异较大,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影响,主要是看与相关国家产品的比价关系。从我国产品近几年大幅压价竞争的情况看,我国低层次工业制成品与其它国家相比具有巨大的价格优势,即使因人民币升值而小幅提价,也不一定会高于别的国家和地区,从而不至于较大程度地影响我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再次,低廉的劳动成本使得出口企业可以承受一定的升值压力。浙江是中国劳动密集产品生产的一个典范,由低工资所支撑的国际竞争力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低廉的劳动成本成为浙江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明显价格优势的主要支撑。根据2002年《贸易与发展报告》的计算,在17个重要样本国内,中国的单位劳动工资最低,美国工资是中国工资的50倍。劳动力成本的低廉并不会被出口价格的上涨而完全抵消。人民币升值后,如果幅度不是非常大,劳动力成本依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使得出口企业可以采取降价策略来缓解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出口不会因人民币升值而大幅减少。最后,汇率不是影响出口的主要因素,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才是导致出口迅速增长的关键。从历史上看,自1994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一直处于升值趋势,但中国出口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1994—2002年,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欧元(2001年前为德国马克)和日元的名义汇率升值幅度分别为,和17%,实际汇率升值幅度分别为,和,而此期间中国对美德日的年出口增长率分别为,和;浙江对美德日的年出口增长率分别为,和。这说明汇率不是左右出口的关键,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才是核心因素。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口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保持了高于美国—2倍的增长速度,浙江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只要保持了劳动生产率的较快提高,出口额自然也会不断增长。2、外商直接投资不会大规模下降1994—2003年我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总计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外资企业已成为促进我省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引入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的重要方式。人民币升值后,外商直接投资不会大幅下降,因为外资企业来华投资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看好13亿人口的大市场。世界上已经不可能再找到第二个如此巨大的潜在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外资公司大量进入中国,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台湾的康师傅集团进入大陆市场前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进入祖国大陆后,巨大的内地市场使其迅速成长为中国国内最大的台资食品公司,获得了“中国面王”的美誉。二是充分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资源。我国劳动力工资水平相当低下,以1998年制造业名义工资水平衡量,中国劳动力成本只有美国的1/50,日本的1/30,甚至只有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1/4~1/5。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长期集约化经营的农业,造就了中国农民特别善于吃苦的优良品质,以及思维与身体的灵巧性。三是相似文化传统的感召力。浙江外资企业中,港资、台资企业占了一半左右。大陆和港台地区具有相同的语言和文化传统,高度的文化认同感是这些企业来华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人民币的小幅升值并不会对这类外资引入构成重大影响。外资迅速增长的这三点主导因素都具有明显的长期性特征,因此外商直接投资不会因为人民币对外价格水平的上升而迅速逆转。2003年“非典”肆虐的特定背景下,我省利用外资仍然取得可观成绩即可证明这一点。3、不会出现大面积失业就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很多人担心人民币升值后,会严重影响总需求,从而造成大面积的失业,影响社会稳定。这种担心是没有道理的。汇率调整主要通过两个渠道对就业产生影响,一是人民币升值将引起进出口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影响出口,最终影响就业;二是人民币升值会影响外商直接投资,进而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继而波及到就业状况。根据前面的分析,人民币升值后,企业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都不会出现根本性逆转,因此就业也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此外,2002年以来中国内需十分旺盛,央行从2003年年初就开始利用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货币,7月后又采取了一些加大控制国内贷款力度的货币政策。到目前为止,内需仍然有自动扩张的倾向。人民币升值后,只要内需保持稳定增长,就可以抵消升值对外需的影响,维持总需求的稳定。在总需求保持稳定增长情况下,就业可能会在人民币升值后出现小幅波动,但不太会造成大面积失业。三、人民币升值对浙江的六大影响人民币升值是我省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次汇率调整虽然只升值了2%,但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意味着汇率形成机制向市场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浙江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主体更加成熟理性,更容易抓住汇率变动所表达出来的价格信号,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一)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境外资源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增加居民福利。2003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人民币升值2%,相当于每个人增加了262元的对美国商品的购买力。这可以扩大居民对国外进口商品的购买,降低出国留学和旅游成本。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利用国外资源。资源、技术等要素制约将是浙江经济的长期问题。最近几年,浙江进口铁矿石、原油等基本资源快速增长,2004年比2003年分别增长了325%和140%。人民币升值,进口成本降低,对浙江是一个利好消息。据杭州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浙江进口亿美元,按照升值后的人民币汇率计算,可以节省亿美元。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利用国外先进知识。人民币升值,购买力提升,国内企业能以较低费用,加大直接购买境外专利、技术和装备的力度,同时增加派遣管理、技术人员出国学习。湖州久立特殊钢有限公司,前不久签约进口一台单机压力在全球排第9位的热挤压机,价值975万欧元,人民币升值2%以后,企业将少支付225万元人民币。(二)有利于加速劳动力向第三产业流动人民币升值后,降低了企业进口成本,会形成扩大进口机器设备等高科技产品的局面;与此同时,对出口企业而言,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劳动成本的相对提高,因此会出现用境外资本货品替代国内劳动的情形,即企业扩大机器设备进口,利用新科技的高效率减少对企业工人雇佣。从这个角度看,人民币升值会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失业。但这一过程将加快提高制造业的整体生产效率,提高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收入,从而增加他们的消费能力,这就为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这样,高科技所替代下来的就业人员将会被第三产业所吸纳,形成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加快转移,从而使得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口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也符合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三)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首先,人民币升值可以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人民币升值后,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将会受到抑制,企业利润空间降低。为了在竞争中生存下去,企业不得不转变竞争方式,一方面将更加关注国内市场,而不是一味追求出口,成为跨国公司的一个车间;另一方面将努力转变出口结构,增加高附加值产品所占的比重,这会迫使企业提高科技水平,形成加快转变产业结构的压力。此外,人民升值后,进口成本降低,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境外知识、技术、先进设备等,降低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本。其次,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浙江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和资源压力越来越严重,几乎已经到了承受的极限。浙江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比发达国家高30%以上,能源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低10多个百分点。2003年人均能源消费、人均年用电比“九五”末分别增长了23%和100%。一些出口产品就是在依靠高耗能、高污染生存,是国外转嫁环境压力的产物。人民币的适当升值将使低能耗高环保的高技术设备进口成本降低,进口数量增加,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减轻环境压力。此外,还可以通过“优胜劣汰”效用,淘汰部分能源消耗大、产品附加值低的出口企业,逐步转变向世界廉价拍卖我们珍贵资源的现象,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四)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和改善贸易环境浙江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缺乏核心技术的工业制成品为主,这些产品大致占出口总额的80%以上。出口产品附加值较低,主要依靠低价格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出现贸易摩擦在所难免。2002—2004年,浙江共遭遇国外“二反二保”和“337调查”案件71件,涉案企业2496家、涉案金额15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45%、50%和60%,浙江已成为遭受反倾销、保障措施等立案调查最多的省份。从短期看,人民币升值后产品的出口价格会提高。但由于我省出口产品价格已非常低,即使适当提高价格,产品仍将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且有助于减少其它国家对中国提出产品低价倾销的诉讼。浙江部分出口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相当高,如果利用这种市场优势,适当提高产品价格,反而可能增加利润。人民币升值也向世界表明了我国对待汇率改革的态度,欧美等国必然会随之调整对华贸易政策,减少各类贸易摩擦的次数。从长期看,人民币汇率调整虽然只有2%的增幅,但却说明了一个信号:人民币正在向真实汇率回归。对企业而言,这意味着今后必须调整其低价竞争策略,以提高质量、款式、功能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取胜,提高其在国际分工和价值链中的位置,增加产品附加值,使出口贸易逐步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而这显然是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的。(五)有利于加速我省企业走向世界的进程浙江省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雄厚,具有典型的“藏富于民”的特征。全省存款余额2003年达亿元,从1990年算起,平均每年增长。但由于经济和金融结构的不完善,储蓄转为投资的传导机制受阻,大量剩余资本在寻找获利机会。在股市不景气的情况下,资本疯狂涌向房地产市场,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温州炒房团”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省并不缺少投资资金,缺乏的是投资机会。人民币升值后,可以用较少的货币购买更多的国外资源,将刺激企业发展对外投资,实行跨国经营,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而不必担心贸易壁垒的制裁。纵观国外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低级阶段是单纯的产品出口,高级阶段则是直接投资,实行现地生产。浙江企业要率先走向世界,也必然需要经历这一过程。人民币升值将加速这一进程的实现。(六)人民币升值的若干不利影响浙江经济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特征,2004年浙江省外贸总额为亿美元,外贸依存度到高达66%,出口依存度高达43%。对浙江这样一个出口大省而言,人民币升值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打击出口企业。对纺织业等低附加值产品冲击最大。浙江有很多出口额在200万美元以下的小纺织企业,纺织业的利润一般不足10%,而这些小企业的利润仅在3%左右,一次性升值2个百分点,对企业的打击不小。——影响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升值将使同量的外币折算成人民币的价值下降,就会使得外国投资者利润减少,投资自然减缓。——影响就业。我省的出口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在人民币升值,出口企业利润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很可能用压低工人工资、减少工人数量的方法来转嫁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这会给就业带来一定的冲击。——扩大收入差距。人民币升值后,用美元表示的收入增加了。但只有能够购买进口高档产品的中高收入群体才能真正享受到升值的好处。此外,人民币升值后,沪深股市上扬,受益的也是有投资能力的中高收入群体。收入差距会因人民币升值而有所扩大。四、积极把握人民币升值形成的新发展阶段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无论是日本、韩国,还是德国,本币升值都会推动本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日本经验更是表明,本币进入升值过程以后,一国经济社会起码还有20年左右的快速发展期。人民币升值同样表明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大致有五个重要特征。一是市场化水平进一步更高,市场对资源配置将发挥更大的基础性作用;二是中国经济竞争力上升,在全球经济中的话语权走强;三是商品和劳务的低价优势开始弱化,形成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压力;四是中国经济进一步接轨全球经济,至少会逐渐在贸易、商品价格等方面形成内外经济一体化格局;五是浮动汇率制度导致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但只要灵活地进行相机抉择的宏观调控,将有利于激活经济社会内部的积极因素,且增强了要素合理配置的敏感性充分把握人民币升值所形成的新发展阶段的若干重要特征,加快转变浙江经济增长方式,是我们当前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就政府而言,应该借人民币升值的契机,进一步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企业而言,在短期内可以利用各种金融手段来规避汇率风险,也可以采取向经销商转嫁负担等办法来降低人民币升值的损失,而从长期看,则应化压力为动力,加快技术进步,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抓住汇率变动机遇优化资源配置机制。汇率不仅仅是一种政策工具,而且也是一种价格。作为价格,汇率在市场经济中应由市场决定;作为政策工具,调整汇率是要影响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因此,汇率的变动能否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关键就在于市场机制是否完善,在于市场主体能否及时灵敏地能对汇率调整做出反应。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市场化程度较高,当前应以产权改革为抓手,加快由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提高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水平。只有在市场体制完善的状况下,市场竞争主体才能准确地把握汇率所传递的国内外价格信息,正确地进行成本和盈利的国际比较,从而使进出口贸易真正建立在比较利益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竞争力。当前要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进程,如减少政府对于工业用地出让的行政干预,提高工业用地的招标、挂牌和拍卖比重;加快政府改革步伐,以一个更具创新精神的政府,低成本地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良好运行;加快提升诚信水平,强化政府监管力度,维护和优化市场经济秩序。2、实施进口战略,加大利用境外先进知识等资源的力度。人民币升值给我省企业带来了出口压力,但也降低了我省利用境外先进知识等资源的成本,这对既遭遇自然矿产资源制约,又受着知识缺乏制约的浙江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机遇。因此,要从“借力”发展和开放促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要像抓出口一样,研究和实施进口战略,加快引进境外先进知识,积极利用境外矿产资源。要系统地研究和加大出国留学培训、引进专利和技术装备、采购先进商品、购买能源原材料等。通过利用境外先进知识,购买矿产资源,来优化进口结构,来用好浙江的巨额外汇,加快提升浙江经济社会的知识水平,缓解浙江的资源制约,走出产业结构的路径锁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3、强化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建设,把成本上升因素转嫁给经销商。向境外经销商转嫁成本,是出口商缓解人民币升值成本压力的一个重要策略。但是单个企业势单力薄,需要在政府引导下,由非政府的行业组织牵头和出面,增强与境外经销商的价格谈判能力。行业协会也要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事实上,我省一些企业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较高占有率,我们在价格上具有较强的谈判能力,可以要求和客户共同分担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利润损失。比如绍兴豪纳纺织品贸易有限公司与沙特阿拉伯某外商签订的出口合同中,1米(长米、宽1米)“捷达化纤面料”单价比以前提高了3美分,增幅为,这就能有效地和经销商一起分担人民币升值带来成本上升压力。4、增强核心竞争力,转变外贸出口结构。企业不可能长期依靠汇率、利率等外在政策的保护实现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产品的内在竞争力,实现企业的转型发展。借助人民币升值机会,企业应合理安排好进口计划,加大先进技术和高科技产品的进口力度,提高企业科技水平。提升企业品牌内涵,创建品牌的国际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和产品结构调整,实施多元化战略,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由产品输出到品牌输出和资本输出。5、加强对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研究。人民币汇率调整将对浙江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我所今后将作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也希望有关部门能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在全省组织科研力量,进行定期研讨,深入研究人民币升值趋势下的浙江经济应对之策。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涉外经济发展影响研究:以山东为例2009-8-19摘 要: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看,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刺激我国出口、改善贸易收支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结构优化促进作用明显。虽然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有所减缓,但由于未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动能仍将存在,根据人民币汇率面临长期升值趋势(巴拉萨—萨缪尔逊效应),其对贸易结构的优化促进作用也将是长期的。本文就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山东省涉外经济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并就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涉外经济发展等提出政策建议。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出口商品结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一、引言汇率作为国内货币与其它货币之间的比价,与涉外经济发展关系十分紧密,而贸易结构作为涉外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受汇率变动影响显著。从改革开放至2005年7月21日汇改前,人民币汇率基本处于贬值通道,贬值幅度在82%左右,通过汇率贬值,我国在二十世纪90年代前期基本结束了贸易收支长期逆差的局面,并完成了从资源密集型产品占主导地位向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主导地位的出口商品结构转变,这也是适应我国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需要。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变动幅度加大,升值趋势明显。这期间由于出口商品的国际价格相对不断提高,减弱了部分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相应提高了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比,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虽然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有所减缓,但由于未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动能仍将存在,根据“巴拉萨—萨缪尔逊效应”,人民币汇率面临长期升值趋势,对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促进作用也将是长期渐进的。可见,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现实角度出发,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研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二、人民币升值对涉外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机理分析汇率变动对涉外经济影响的研究一直是金融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长期以来尤其是汇改前后,学术界的目光主要集中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进出口总量、就业等总量效应的分析。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深入、汇率升值步伐的加快,人们将焦点转向升值对外贸结构影响的研究上。管涛、尹祖宁(2006)等通过对汇改前后我国出口商品变动情况的分析认为,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升,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下降,从而抑制那些低附加值、低效益的产品出口,而那些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则因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价格的上升并不会影响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人民币的升值会激励这些产品的生产者进一步从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设计方面进一步提高其竞争力。人民币的稳步、适度升值有利于我国贸易结构的优化(魏巍贤,2006)。实证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引入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这一变量进行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指商品进出口差额占外贸总额的比重,是用以分析行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有效工具。冯正强、杨晓霞(2007)计算了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我国三类商品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结果显示,随着人民币汇率爬行式缓慢升值,大部分资源密集型商品的净出口减少,而劳动密集型商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净出口则在增加,竞争力不断增强,贸易结构得到优化。一般来说,出口商品结构变动取决于经济体内各种贸易产业或贸易产品的产出结构变动,而产出水平受制于贸易竞争力,若汇率变动在事实上形成了对经济体内部各种贸易产业或贸易产品价格竞争力的不同影响,那么它也一定会带来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在汇率非中性的条件下,各种产品的价格反应是不同的。而且由于各种贸易产业或贸易产品的生产成本、市场组织以及需求弹性等因素存在差异,所以汇率变动之后各种贸易产品的价格反应就会不同。在长期内,不同的价格变动将产生不同的价格压力和盈利差异,这会对社会资源配置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各种贸易产业或贸易产品的产出结构,并最终决定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资源配置和产出结构的变化在短期内通常是不能实现的,它取决于可变要素累积状况和经济结构的灵活程度,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汇率对出口商品结构的长期影响。同时,随着汇率变动,经济体内部由于各个产业或产品的投入品来源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成本变化,进而产生不同的价格压力变化。一般来说,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需要更多非进口投入,汇率变动导致其更大幅度的进出口变化,而制成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对进口投入的依赖性较强,因而汇率变动仅导致其较小幅度的变化。三、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山东省涉外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程,山东省对外贸易获得了迅猛发展,对外贸易额从1998年的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底的亿美元,增长了9倍,其中出口额从亿美元增长到亿美元。同时,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附加值和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成为推动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机电产品出口额占比达到42%,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为充分反映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山东省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我们借助《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将贸易结构分为初级产品、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三类。通过分类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的计算(见图1),可以发现山东省出口商品结构的几个显著特征:(一)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初级产品逐步失去竞争优势2008年,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初级产品在全省出口额中的占比为,较1998年下降个百分点,其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为,而1998年这一指数为,初级产品出口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二)以机械及运输设备为代表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竞争优势不断增强2008年,以机械及运输设备为代表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为,而1998年这一指数为,近年来竞争优势不断扩大。(三)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出口商品结构中仍占较大比重2008年,全省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为,在三类产品中竞争优势最强,其出口额占全省比重为53%,这一指数较2006年下降,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加快,竞争优势在降低。(四)从企业规模看,“强者衡强,弱者更弱”效应明显中小企业由于转嫁成本的能力有限,且本身利润空间不大,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部分竞争力较弱、依靠退税维持经营的企业出现亏损甚至破产。而对于拥有自主品牌、掌握一定定价话语权的大型企业来说,由于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价格等措施来应对汇率升值,因而不仅未受影响,而且市场占有率得以提高。以纺织业为例,2008年的大型企业利润额占全行业的,其平均利润率为,是全行业平均利润率4%的倍,比上年同期增加个百分点。为进一步分析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本文选用1998—2008年山东省进出口年度数据作为研究的样本集合,利用Eviews软件对各类商品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平稳性及协整检验后,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如表1: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是三类商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的Granger原因,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加快,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四、当前需要关注的几点问题及有关建议在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大环境下,推动贸易结构升级对全省对外贸易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由于山东独特的经济结构、企业缺乏竞争力、无序竞争等因素的存在,制约了汇率升值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为:(一)经济结构不合理,贸易结构转型缓慢长期以来,第二产业在山东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原材料加工型行业又占据第二产业的主导,以2008年为例,纺织、机械、食品、化工、冶金、建材六大传统行业的销售收入占第二产业销售收入的70%左右。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机电产品仅占出口总值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也低于广东、江苏、浙江的69%、70%和43%。竞争优势不突出,结构转型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二)传统行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影响较大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的加快,其对企业的影响不断深化,尤其是对农产品、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产品附加值较低,提价存在一定困难,回旋余地较小,受影响较大。以纺织业为例,2008年全行业利润约在4%左右。部分外资企业甚至出现破产逃逸现象。虽然近期为应对出口下行风险,部分行业出口退税率有所提高,但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部分行业的窘境。(三)出口企业中无序竞争、相互倾轧现象严重由于龙头企业竞争力不突出,企业无序竞争、相互倾轧现象严重,出口企业难以通过提高价格化解汇率升值带来的压力。据山东海化进出口有限公司反映,其主要出口产品纯碱属于高耗能、资源性产品,发达国家基本不生产,其产品国际需求较稳定,但由于国内同类企业相互倾轧现象严重,企业根本无法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获取更多的收益。(四)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方式亟待升级面对人民币汇率的不确定因素,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对汇率条款的幅度难以把握,只能被动地接受汇率损失。目前大多数企业仍习惯采用提前结汇、延迟付汇等在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下的避险操作方式,缺少自身对未来汇率走势的正确判断,在人民币汇率波动日益扩大的背景下,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方式亟待升级。对此我们建议:一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外向型经济优化升级。二是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作用。三是完善有关管理政策,避免部分传统行业过快衰退。四是加大引导力度,不断提高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能力。参考文献:[1]戴祖祥.我国贸易收支的弹性分析:1981-1995[J].经济研究,1997,(7).[2]魏巍贤.中国出口与有效汇率的关系分析[J].统计研究,1997,(5).[3]马丹,许少强.中国贸易收支、贸易结构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6).[4]管涛.汇制改革初见成效——对外贸进出口的影响评估[J].国际贸易,2006,(2).[5]尹祖宁.弹性汇制下更应关注和维系人民币汇率稳定[J].经济学动态,2006,(6).[6]胡均民.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结构的影响[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作者:中国人民银行山东济南分行 刘连营;中共山东威海市委党校 邓卫 来源:《金融发展研究》2009年第7期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浙江省外贸的影响>摘要】 汇率下浮对浙江多项经济变量之影响的定量分析表明,这些变量对汇率变动反应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现实汇率弹性。汇率变动对浙江工业生产总值影响最大,对出口贸易额、进口商品价格、贸易收入顺差的影响次之,对相对贸易条件、物价水平、出日商品价格、出口贸易内部贸易条件等亦有重要影响。在过去人民币汇率高估时,汇率下浮作为一项短期金融政策在浙江是成功且卓有成效,但这只能作为一项短期政策。否则,会使外汇市场失效,引起通货膨胀等严重消极后果。有鉴于此,中央政府根据市场变化干预、调整汇率是必要的,但要极为慎重,且有利于汇率市场化。而地方政府则应灵活利用汇率变动之机遇来发展外贸。 <浅议民营出口企业外汇风险的财务规避>【摘要】 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以后,人民币不断升值,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汇率制度也由浮动汇率向市场化汇率机制过渡,人民币升值与汇率变动对企业出口产生的影响已不容忽视,民营出口企业必须正视出口业务外汇风险,加强财务控制,采用各种措施,规避企业的外汇风险。 《浙江:探索出口避险新途径 》<正>日前,在第七届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上,很多企业在谈合同时留意探索更有效的避险途径,部分出口企业为避人民币升值的汇率损失放弃美元结算,有的开始重点开拓内销市场。多种货币计算:非美元结算趋增宁波市环球制灯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该公司主要生产节能灯,年出口三亿元人民币,其中美国市场占大部分。尽管用美元结算是一种长期的交易习惯,但今年,公司针对部分美国客户……《中行“三创新”:与浙江外贸企业共克时艰 》你要觉得有用的话给我邮箱我发给你。

你这个人,现在就想省事,不用论文了,学个吊用呀.

汇率毕业论文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浙江省外贸的影响>摘要】 汇率下浮对浙江多项经济变量之影响的定量分析表明,这些变量对汇率变动反应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现实汇率弹性。汇率变动对浙江工业生产总值影响最大,对出口贸易额、进口商品价格、贸易收入顺差的影响次之,对相对贸易条件、物价水平、出日商品价格、出口贸易内部贸易条件等亦有重要影响。在过去人民币汇率高估时,汇率下浮作为一项短期金融政策在浙江是成功且卓有成效,但这只能作为一项短期政策。否则,会使外汇市场失效,引起通货膨胀等严重消极后果。有鉴于此,中央政府根据市场变化干预、调整汇率是必要的,但要极为慎重,且有利于汇率市场化。而地方政府则应灵活利用汇率变动之机遇来发展外贸。 <浅议民营出口企业外汇风险的财务规避>【摘要】 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以后,人民币不断升值,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汇率制度也由浮动汇率向市场化汇率机制过渡,人民币升值与汇率变动对企业出口产生的影响已不容忽视,民营出口企业必须正视出口业务外汇风险,加强财务控制,采用各种措施,规避企业的外汇风险。 《浙江:探索出口避险新途径 》<正>日前,在第七届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上,很多企业在谈合同时留意探索更有效的避险途径,部分出口企业为避人民币升值的汇率损失放弃美元结算,有的开始重点开拓内销市场。多种货币计算:非美元结算趋增宁波市环球制灯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该公司主要生产节能灯,年出口三亿元人民币,其中美国市场占大部分。尽管用美元结算是一种长期的交易习惯,但今年,公司针对部分美国客户……《中行“三创新”:与浙江外贸企业共克时艰 》你要觉得有用的话给我邮箱我发给你。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摘要: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严峻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必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了解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原因及过程的基础上,重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而探寻针对人民币升值的应对策略及措施,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有序地发展。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对外贸易;贸易结构一、人民币升值概述(一)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及原因自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已连续五年维持10%以上的高增长,如此强劲的经济发展态势,这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见的。尤其中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使中国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可以说,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以来已近10年没有进行调整,而这10年中国经济和国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权威的国际机构和贸易伙伴一直就认为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低估。同时,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外汇节余过多本身就表明外币定价过高,本币定价过低,本币有升值压力。从2001年以来,世界各主要货币包括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没有调整,即人民币实际上也跟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大幅度贬值。对美国来说,通过美元贬值,既能减轻其外债负担,每次美元大幅贬值都能使美国债务减少1/3,又能刺激其产品的出口,还能转嫁其各种经济危机,成为其对其他国家进行剥削的主要形式。然而,中国实行的“盯住美元汇率”政策,使美元贬值的积极效用没能全面发挥,只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2006中美贸易顺差达到1 亿美元,2007年中美贸易顺差1 亿美元,中美巨额贸易顺差屡创新高,使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深深感到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于是,美国便以中国工人抢去了美国工人的饭碗,巨额贸易顺差造成其损失为理由,对中国进行经济“敲诈”,妄图使人民币升值。实际上造成美国外贸逆差剧增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不在于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本身,比如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以及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垂涎等等,还有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外直接投资扩大、个人消费支出的增长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美国的公司把厂开到中国,再向美国输出成品,表面上是美国吃了亏,但实际上真正赚走大部分利润的还是美国的公司。不难看出,人民币汇率之争的根本目的,就是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美国。我们知道,人民币汇率问题不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更是复杂的国际政治问题。一些西方国家更是附和美国频频呼吁人民币升值,当然他们的目的不尽相同,有的是出于嫉妒,有的是为了转移国内对当局的指责,有的则是为了争取国内制造业的选票。他们认为人民币汇率过低,提出应将人民币汇率确定在1美元兑元人民币左右的水平;中国外汇储备过高,中国加入WTO以来,并没有出现进口激增,相反贸易顺差大幅增加;指责中国廉价商品大量出口造成世界通货紧缩,中国应使人民币升值,在世界经济中担负相应责任。近年来,关于“亚元”问题的讨论已越来越热,谁能成为未来亚元的主导,已变成一个日益敏感的话题。日本由于其经济十年来的萎靡不振,日元充当亚洲货币主导的可能性在变小。而中国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已经逐渐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人民币的价值日趋明显,在中国周边国家已经开始形成一个“人民币地带”,导致日本对此忧心忡忡。在2002年日本对华出现50亿美元顺差的背景下,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提出议案,提请七国集团通过“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类似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将全球压制人民币升值的声浪推至顶峰,目的就在于想通过人民币升值,打垮人民币对日元的挑战,确保日元的未来主导地位。为了确保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快速的发展,缓解中国对外经济摩擦日益加剧的局面,营造和谐的国际政治环境,中国进行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人民币升值的步伐逐步加快。(二)人民币升值的过程2005年7月21日,迫于美国的强大压力,也为了给中国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政府终于做出了人民币升值的决定。1美元兑人民币从先后突破了、、关口,2005年升值幅度达3%。进入2006年,人民币更是一路“高歌猛进”。20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起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过程。按照12月29日的汇率中间价计算,人民币在这一年中升值了2 615个基点。2006年1月4日的报价与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完全相同。从这一天开始,询价交易这一国际主流交易机制被引进中国,揭示了外汇交易方式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重大改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也被赋予了更为市场化的形成方式。人民币汇率注定在这一年里以更富弹性的方式运行。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度突破1美元对8元人民币。在此后的2个月内,人民币汇率始终围绕着这个重要关口上下波动。7月20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再次“破8”后一路向下,从此告别了这个关键的位置。8月30日破,9月28日破,10月30日人民币汇率突破。此后的一个月间,人民币汇率相继突破、、,11月29日突破关口,12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再破关口,以再创汇改以来新高。12月14日,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举行的当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度突破了关口。第二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又以再创汇改后的新高。按照当日的数据计算,汇改之后人民币已累计升值超过。12月29日,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并首次突破关口达到。而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2006年人民币的月平均汇率已从1月份的升值至11月份的。2006年第二季度开始,美国经济引擎明显减速,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增强,令国际汇市美元全面走软,从而引发了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走高。另一方面,中国外汇储备10月份突破了1万亿美元大关,而前10个月的贸易顺差累计已达到1 336亿美元,这些都成为人民币升值的重要推动因素。2007年伊始,市场比较一致的预期是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5%左右。实际上,截至12月20日,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达到。从1月4日年初首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的,到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6月29日的,半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7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关口,次日整数关口告破。11月22日至27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连续4个交易日创出汇改以来新高。12月11日至13日,受美联储降息和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突破、和关口,升值速度明显加快。经济专家们认为,2007年人民币持续升值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贸易顺差持续加大和外商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进一步加快,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2008年4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为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创出新高。以2005年汇改前的人民币对美元比价计算,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18%。也就是说,同样兑换1美元,如今可以少花元人民币。未来的趋势怎么样,谁都不敢说,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人民币在一段时间内还是有一定的升值空间的。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1.有利于进口成本的降低人民币升值,国外的能源、原料与生产资料价格都相对便宜了,这就降低了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以及很多重要战略物资的购买成本,增强了购买力。在我国,进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主要有石油、天然气、航空、电力设备等,人民币升值将使大宗交易的进口成本降低,进而增强相关行业部门的盈利能力,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长期以来,我国推行“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加工贸易总额超过一般贸易额,加工贸易顺差已成为我国外贸顺差的最重要来源。加工贸易中产品复出口成本中其进口成本比例一般都在50% ~100%之间,在短期内对进口商品的价格比较敏感。如果人民币升值,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降低,这样导致加工贸易的生产成本降低,自然以加工贸易方式的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下降,因此,这部分依赖进口原料的复出口商品仍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可见,人民币升值会促进进口的增加,并以进口带动出口,其关联性得到加强。2.有利于促进贸易结构优化升级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实行的是以“重出口,轻进口”为主要特征的出口导向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对出口的依存度过高,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面临着潜在的风险,而且也产生了企业过度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价格优势出口,单方面的贸易顺差引起其他国家反倾销诉讼频繁;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的低成本、低市场准入引起的投资过度供给所导致的企业低价恶性竞争;以及只重视价格,不重视国际市场需求而引起的出口贸易和就业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势波动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可见,这种长期依赖于出口单一增长的对外贸易结构很不合理。而人民币的升值,必然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出口减少和进口增加,这样就能够改变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不均衡的局面。在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主要靠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真正体现技术水平和要素含量的高新技术设备和中间投入品等生产要素要从国外进口,导致经济效益低下。人民币升值将激励出口企业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附加价值,而不是低价竞销占领市场。人民币升值将使一部分只靠低成本竞争,技术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被挤出市场。从长远看,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从原来的粗放型转向高质量和高效益的集约型,这会带来出口结构的改善,这符合中国产业结构转变的发展方向。同时,人民币升值会引起行业内更加激烈的竞争,激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可见,人民币升值对于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激发国内企业自主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2007年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达到2 622亿美元的历史高位,较2006年的1 亿美元增长了,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则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达到21 738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其中出口为12 18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进口9 55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自2001年底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已连续六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7年的对外贸易总值比2001年总值增长了倍。然而,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增速远远超过了贸易总值的增速,2007年的贸易顺差额比2001年增长了倍。外贸顺差增长过快,加剧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如欧盟及美国的贸易摩擦。欧盟在2007年已多次表态希望中国加快人民币的升值步伐,以减少中欧之间的贸易顺差;美国国会则在2007年提出了50多项对华贸易保护议案,尽管这些议案大都由于美国政府的反对而未能变为法律,但仍增加了两国贸易关系的紧张气氛。人民币升值可增加我国的进口总额,从而有利于减少贸易顺差的数值。通过人民币升值,适当提升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有助于减少其他国家对我国产品的低价倾销诉讼。低价竞销和出口受到抑制,放慢出口,增加进口,有利于减弱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势头,减少一些贸易伙伴对我国进行保护主义贸易攻击的借口。人民币的适当升值,有助于缓和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减少经贸纠纷,促进我国经济和贸易的和谐发展,创造和保持更加平稳的贸易环境。4.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国际经济学中,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贸易条件的改善意味着同等数量的商品出口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我国虽然每年的贸易顺差很大,但由于出口商品价格不断下降而导致贸易条件持续恶化,需要出口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才能换回少量的国外高科技产品或稀缺资源。人民币升值以后,出口产品的价格相对提高,就可以用较少的出口产品换回本国所需要的各种产品。出口利润不断增加,就可以改善我国目前的贸易条件。同时,人民币升值也将会降低进口产品价格,特别是原材料和高科技设备的价格。企业将会加速技术引进,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品动态比较升级。同时,由于进口产品绝大部分用于复出口,故随着企业生产率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得到提高,有助于我国企业从产品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延伸,使贸易条件得到改善。5.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的成本相对来说比以前下降,这使得他们能以较低的成本在国外投资设厂,从事跨国经营。根据投资地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全球资源,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建立全球性的生产、营销网络。所以说,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那些实力雄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其全球发展的战略,造就出中国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消极影响1.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我国外贸出口增长人民币升值将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直接削弱我国出口的价格竞争优势。人民币升值后,出口企业为维持一定的利润,必须提高商品在国外市场的销售价格,而这样做的后果势必会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持续扩大和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尤其是我国出口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较低,一旦提高出口商品在国外市场的价格,将造成这些低端产品低价格优势的丧失,极易被一些东南亚国家所取代,从而影响到出口规模的扩大。然而,假如保持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不变,则势必要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出口利润的减少又将严重打击国内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从而造成出口数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冲击。但是,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是有限的,因为它还受到一些其他外在因素的制约,如国内外经济形势、出口商品结构以及贸易方式等。2.严重冲击科技含量较低、以低价格取胜的出口行业显然,对出口贸易依存过大、出口价格弹性较低和科技含量较低的出口行业,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将受到较大的冲击,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甚至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我国的纺织、服装、家电、化工、电子机械制造业等主要出口型行业都属于这一类型,其中纺织服装业对出口贸易的依存度高达50%,附加值和出口价格弹性都很小,因此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最大。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分别下降、和。以服装行业为例,目前绝大多数外贸服装订单的毛利在元人民币,即出口1美元的产品,毛利在元人民币。如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2%,则意味着外贸企业每出口1美元的产品,毛利将损失元人民币。可见,加速我国外贸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意义重大。3.国外商品的进口增加,竞争加剧,不利于国内企业的发展人民币升值后,进口商品在国内的销售价格将降低,国内消费者用同样的货币可以购买更多的进口商品。这将严重影响到国内相关生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那些在质量、品牌、技术含量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距离的企业,甚至有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短期内不利于国内企业的经济增长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但从长期看竞争对国内企业的长足发展不无裨益。4.加大我国国内就业压力目前,由于我国出口的商品大部分是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削弱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导致可以吸纳众多劳动力的加工型出口企业利润下降,这些企业投资转向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后,必然会使许多素质较低的就业者面临失业危机。并且当前我国很大部分的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是由出口和外贸企业提供的,人民币升值影响了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进而对当前就业环境的改善带来一定的冲击。在目前的中国,劳动力资源尚未转化为人力资源, 具有优势的仅仅是熟练工人。所以,发展加工贸易,着重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强国内配套能力,依靠我国劳动力优势发展加工贸易仍将是我国长期的经济内容。三、针对人民币升值的应对策略及措施鉴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强化和扩大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发展的积极影响,缓解和减少其消极影响。(一)要有步骤地推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在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前,由于人民币汇率低估,导致国内外商品价格的扭曲,出口商品价格低廉,进口商品价格高昂,致使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出口额不断攀升,贸易赢余不断增加,连年持续出现巨额贸易顺差,引起了与贸易伙伴之间的频频贸易摩擦。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新的汇率形成机制在短期内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一定影响。但总体上利大于弊。我们应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要逐步提高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使人民币汇率浮动更具弹性,汇率波动能够更加显著地反映出市场供求的变动,并要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充分发挥汇率在平衡国际收支、抵御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方面的作用,以适应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总之,人民币汇率改革应该从我国的经济需求面出发,考虑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往来与相互之间的经济利益,实现双赢。(二)积极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外贸出口依赖在过去很长时期内,由于人民币汇率的相对低估,导致出口强劲增长,我国外贸持续出现巨额顺差。很多企业对出口贸易趋之若鹜,致使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大量涌入出口部门,社会资源不能根据市场实现优化配置,从而造成我国经济内需不足却过分依赖外贸出口的局面,这对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我国有13亿人口,庞大的人口背后隐藏的是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要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减少对外贸出口的依赖,尽快实现由“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向“以内需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展观。同时,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各种配套改革,积极培育、扩大国内消费市场,鼓励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重点扶持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三)优化升级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长期以来,在我国出口产品中,附加值较低、技术含量低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占据着主导地位。由于我国的出口企业大多从事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加工贸易,工人亦多从事重复、熟练劳动,盈利空间受到极大限制。随着人民币的升值,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出口企业很难再以单纯依靠低廉劳动力和国家制定的低汇率政策开拓海外市场。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们必须调整对外贸易结构,通过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我国外贸结构优化升级。有资料显示,许多欧美跨国公司都已经把技术创新和研发融入其企业发展战略,并且有自己完备的研发中心,且投入大量研发资金。而在中国很多企业甚至连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意识还没有。他们所谓的核心技术和装备基本依赖国外进口。可以说,汇率机制的改革和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有一些压力, 作为出口企业,应该积极调整经营理念和出口战略,加大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力度,应以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为目的,进行产品概念创新、产品功能创新、产品形态创新、产品包装创新、产品运用创新等,以人民币升值为契机,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出口产品档次, 提升产品的品牌内涵和设计能力, 创建出口产品品牌优势,从而确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以积极的姿态应对人民币的升值,在对外贸易中赢得主动。同时,出口企业应重视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进口新设备,加快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和再创新的步伐,减少高科技新产品,如光学、医疗、精密仪器和设备等对国外的依赖,通过在进出口两方面的努力来调整我国贸易结构,减轻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的不利影响。(四)政府应加强对我国进出口企业在政策上的引导和扶持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应该在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遏制对外贸易顺差过快增长,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方面有所作为。主要体现在政策上对进出口企业进行适当地引导和扶持。例如,政府在2007年采取的一系列调整措施,包括对“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加征出口关税及降低出口退税,降低暂定进口关税税率、取消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等方式鼓励进口等;在WTO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采取一定的出口补贴,主要包括鼓励研发的补贴、支持落后地区的补贴和环保项目的补贴;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比如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担保和出口信用保险等出口的公共支持;还可设立专门机构为国内出口企业提供各种信息和咨询服务,包括国际市场行情、市场调查、潜在贸易对象及投资环境等,帮助国内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加强对绿色贸易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学习和运用, 防止外国高污染、低质量产品进入国内冲击我国同类产品。参考资料:升值后导致投机不可避免地盛行:由于以美元表示的国民财富迅速增加,股市和房地产达到高潮,一些“泡沫”进一步膨胀或造就新的“泡沫”,两极分化继续扩大,导致投机不可避免地盛行。例如:美国许多散户投资者纷纷在当地开立人民币储蓄帐户,希冀有朝一日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化会让他们受益。当然,这些散户帐户并非是真正的人民币帐户,因为依照中国不可自由兑换的汇率体制,在海外开立人民币帐户是非法的。他们开立以人民币计价的储蓄帐户,帐户内的存款是美元,但基于人民币的现货汇率,这些帐户将因人民币兑美元现货汇率的波动而升值或贬值。 Everbank首席执行长Frank Trotter称,公司此举在一些客户中产生了很大反响。自一年多以前人民币汇率开始显示失衡迹象以来,这些客户一直在要求开立人民币计价帐户。Everbank于7月1日推出了此类新帐户,并在随后的几周内将逾650万美元投入该类帐户。此外,人民币升值之不利多多: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人民币升值物价肯定会降下来,因为进口品的价格会下降。人民币升值增大就业压力,恶化当前就业形势:外商投资企业对吸引国内劳动力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尤其是现在的情况更是如此,所以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吸引外资,而且也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的优势产业产生严重损害。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劳动力成本为优势的。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很容易受到反倾销措施的限制,出口形势并不乐观。如此时人民币升值则会是使目前这种状况更加恶化所以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吸引外资,而且也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

你这个人,现在就想省事,不用论文了,学个吊用呀.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涉外经济发展影响研究:以山东为例2009-8-19摘 要: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看,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刺激我国出口、改善贸易收支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结构优化促进作用明显。虽然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有所减缓,但由于未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动能仍将存在,根据人民币汇率面临长期升值趋势(巴拉萨—萨缪尔逊效应),其对贸易结构的优化促进作用也将是长期的。本文就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山东省涉外经济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并就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涉外经济发展等提出政策建议。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出口商品结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一、引言汇率作为国内货币与其它货币之间的比价,与涉外经济发展关系十分紧密,而贸易结构作为涉外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受汇率变动影响显著。从改革开放至2005年7月21日汇改前,人民币汇率基本处于贬值通道,贬值幅度在82%左右,通过汇率贬值,我国在二十世纪90年代前期基本结束了贸易收支长期逆差的局面,并完成了从资源密集型产品占主导地位向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主导地位的出口商品结构转变,这也是适应我国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需要。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变动幅度加大,升值趋势明显。这期间由于出口商品的国际价格相对不断提高,减弱了部分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相应提高了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比,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虽然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有所减缓,但由于未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动能仍将存在,根据“巴拉萨—萨缪尔逊效应”,人民币汇率面临长期升值趋势,对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促进作用也将是长期渐进的。可见,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现实角度出发,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研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二、人民币升值对涉外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机理分析汇率变动对涉外经济影响的研究一直是金融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长期以来尤其是汇改前后,学术界的目光主要集中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进出口总量、就业等总量效应的分析。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深入、汇率升值步伐的加快,人们将焦点转向升值对外贸结构影响的研究上。管涛、尹祖宁(2006)等通过对汇改前后我国出口商品变动情况的分析认为,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升,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下降,从而抑制那些低附加值、低效益的产品出口,而那些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则因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价格的上升并不会影响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人民币的升值会激励这些产品的生产者进一步从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设计方面进一步提高其竞争力。人民币的稳步、适度升值有利于我国贸易结构的优化(魏巍贤,2006)。实证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引入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这一变量进行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指商品进出口差额占外贸总额的比重,是用以分析行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有效工具。冯正强、杨晓霞(2007)计算了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我国三类商品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结果显示,随着人民币汇率爬行式缓慢升值,大部分资源密集型商品的净出口减少,而劳动密集型商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净出口则在增加,竞争力不断增强,贸易结构得到优化。一般来说,出口商品结构变动取决于经济体内各种贸易产业或贸易产品的产出结构变动,而产出水平受制于贸易竞争力,若汇率变动在事实上形成了对经济体内部各种贸易产业或贸易产品价格竞争力的不同影响,那么它也一定会带来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在汇率非中性的条件下,各种产品的价格反应是不同的。而且由于各种贸易产业或贸易产品的生产成本、市场组织以及需求弹性等因素存在差异,所以汇率变动之后各种贸易产品的价格反应就会不同。在长期内,不同的价格变动将产生不同的价格压力和盈利差异,这会对社会资源配置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各种贸易产业或贸易产品的产出结构,并最终决定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资源配置和产出结构的变化在短期内通常是不能实现的,它取决于可变要素累积状况和经济结构的灵活程度,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汇率对出口商品结构的长期影响。同时,随着汇率变动,经济体内部由于各个产业或产品的投入品来源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成本变化,进而产生不同的价格压力变化。一般来说,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需要更多非进口投入,汇率变动导致其更大幅度的进出口变化,而制成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对进口投入的依赖性较强,因而汇率变动仅导致其较小幅度的变化。三、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山东省涉外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程,山东省对外贸易获得了迅猛发展,对外贸易额从1998年的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底的亿美元,增长了9倍,其中出口额从亿美元增长到亿美元。同时,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附加值和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成为推动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机电产品出口额占比达到42%,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为充分反映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山东省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我们借助《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将贸易结构分为初级产品、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三类。通过分类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的计算(见图1),可以发现山东省出口商品结构的几个显著特征:(一)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初级产品逐步失去竞争优势2008年,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初级产品在全省出口额中的占比为,较1998年下降个百分点,其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为,而1998年这一指数为,初级产品出口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二)以机械及运输设备为代表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竞争优势不断增强2008年,以机械及运输设备为代表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为,而1998年这一指数为,近年来竞争优势不断扩大。(三)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出口商品结构中仍占较大比重2008年,全省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为,在三类产品中竞争优势最强,其出口额占全省比重为53%,这一指数较2006年下降,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加快,竞争优势在降低。(四)从企业规模看,“强者衡强,弱者更弱”效应明显中小企业由于转嫁成本的能力有限,且本身利润空间不大,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部分竞争力较弱、依靠退税维持经营的企业出现亏损甚至破产。而对于拥有自主品牌、掌握一定定价话语权的大型企业来说,由于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价格等措施来应对汇率升值,因而不仅未受影响,而且市场占有率得以提高。以纺织业为例,2008年的大型企业利润额占全行业的,其平均利润率为,是全行业平均利润率4%的倍,比上年同期增加个百分点。为进一步分析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本文选用1998—2008年山东省进出口年度数据作为研究的样本集合,利用Eviews软件对各类商品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平稳性及协整检验后,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如表1: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是三类商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的Granger原因,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加快,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四、当前需要关注的几点问题及有关建议在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大环境下,推动贸易结构升级对全省对外贸易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由于山东独特的经济结构、企业缺乏竞争力、无序竞争等因素的存在,制约了汇率升值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为:(一)经济结构不合理,贸易结构转型缓慢长期以来,第二产业在山东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原材料加工型行业又占据第二产业的主导,以2008年为例,纺织、机械、食品、化工、冶金、建材六大传统行业的销售收入占第二产业销售收入的70%左右。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机电产品仅占出口总值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也低于广东、江苏、浙江的69%、70%和43%。竞争优势不突出,结构转型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二)传统行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影响较大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的加快,其对企业的影响不断深化,尤其是对农产品、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产品附加值较低,提价存在一定困难,回旋余地较小,受影响较大。以纺织业为例,2008年全行业利润约在4%左右。部分外资企业甚至出现破产逃逸现象。虽然近期为应对出口下行风险,部分行业出口退税率有所提高,但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部分行业的窘境。(三)出口企业中无序竞争、相互倾轧现象严重由于龙头企业竞争力不突出,企业无序竞争、相互倾轧现象严重,出口企业难以通过提高价格化解汇率升值带来的压力。据山东海化进出口有限公司反映,其主要出口产品纯碱属于高耗能、资源性产品,发达国家基本不生产,其产品国际需求较稳定,但由于国内同类企业相互倾轧现象严重,企业根本无法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获取更多的收益。(四)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方式亟待升级面对人民币汇率的不确定因素,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对汇率条款的幅度难以把握,只能被动地接受汇率损失。目前大多数企业仍习惯采用提前结汇、延迟付汇等在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下的避险操作方式,缺少自身对未来汇率走势的正确判断,在人民币汇率波动日益扩大的背景下,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方式亟待升级。对此我们建议:一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外向型经济优化升级。二是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作用。三是完善有关管理政策,避免部分传统行业过快衰退。四是加大引导力度,不断提高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能力。参考文献:[1]戴祖祥.我国贸易收支的弹性分析:1981-1995[J].经济研究,1997,(7).[2]魏巍贤.中国出口与有效汇率的关系分析[J].统计研究,1997,(5).[3]马丹,许少强.中国贸易收支、贸易结构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6).[4]管涛.汇制改革初见成效——对外贸进出口的影响评估[J].国际贸易,2006,(2).[5]尹祖宁.弹性汇制下更应关注和维系人民币汇率稳定[J].经济学动态,2006,(6).[6]胡均民.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结构的影响[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作者:中国人民银行山东济南分行 刘连营;中共山东威海市委党校 邓卫 来源:《金融发展研究》2009年第7期

汇率的毕业论文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摘要: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严峻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必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了解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原因及过程的基础上,重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而探寻针对人民币升值的应对策略及措施,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有序地发展。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对外贸易;贸易结构一、人民币升值概述(一)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及原因自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已连续五年维持10%以上的高增长,如此强劲的经济发展态势,这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见的。尤其中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使中国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可以说,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以来已近10年没有进行调整,而这10年中国经济和国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权威的国际机构和贸易伙伴一直就认为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低估。同时,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外汇节余过多本身就表明外币定价过高,本币定价过低,本币有升值压力。从2001年以来,世界各主要货币包括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没有调整,即人民币实际上也跟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大幅度贬值。对美国来说,通过美元贬值,既能减轻其外债负担,每次美元大幅贬值都能使美国债务减少1/3,又能刺激其产品的出口,还能转嫁其各种经济危机,成为其对其他国家进行剥削的主要形式。然而,中国实行的“盯住美元汇率”政策,使美元贬值的积极效用没能全面发挥,只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2006中美贸易顺差达到1 亿美元,2007年中美贸易顺差1 亿美元,中美巨额贸易顺差屡创新高,使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深深感到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于是,美国便以中国工人抢去了美国工人的饭碗,巨额贸易顺差造成其损失为理由,对中国进行经济“敲诈”,妄图使人民币升值。实际上造成美国外贸逆差剧增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不在于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本身,比如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以及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垂涎等等,还有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外直接投资扩大、个人消费支出的增长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美国的公司把厂开到中国,再向美国输出成品,表面上是美国吃了亏,但实际上真正赚走大部分利润的还是美国的公司。不难看出,人民币汇率之争的根本目的,就是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美国。我们知道,人民币汇率问题不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更是复杂的国际政治问题。一些西方国家更是附和美国频频呼吁人民币升值,当然他们的目的不尽相同,有的是出于嫉妒,有的是为了转移国内对当局的指责,有的则是为了争取国内制造业的选票。他们认为人民币汇率过低,提出应将人民币汇率确定在1美元兑元人民币左右的水平;中国外汇储备过高,中国加入WTO以来,并没有出现进口激增,相反贸易顺差大幅增加;指责中国廉价商品大量出口造成世界通货紧缩,中国应使人民币升值,在世界经济中担负相应责任。近年来,关于“亚元”问题的讨论已越来越热,谁能成为未来亚元的主导,已变成一个日益敏感的话题。日本由于其经济十年来的萎靡不振,日元充当亚洲货币主导的可能性在变小。而中国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已经逐渐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人民币的价值日趋明显,在中国周边国家已经开始形成一个“人民币地带”,导致日本对此忧心忡忡。在2002年日本对华出现50亿美元顺差的背景下,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提出议案,提请七国集团通过“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类似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将全球压制人民币升值的声浪推至顶峰,目的就在于想通过人民币升值,打垮人民币对日元的挑战,确保日元的未来主导地位。为了确保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快速的发展,缓解中国对外经济摩擦日益加剧的局面,营造和谐的国际政治环境,中国进行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人民币升值的步伐逐步加快。(二)人民币升值的过程2005年7月21日,迫于美国的强大压力,也为了给中国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政府终于做出了人民币升值的决定。1美元兑人民币从先后突破了、、关口,2005年升值幅度达3%。进入2006年,人民币更是一路“高歌猛进”。20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起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过程。按照12月29日的汇率中间价计算,人民币在这一年中升值了2 615个基点。2006年1月4日的报价与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完全相同。从这一天开始,询价交易这一国际主流交易机制被引进中国,揭示了外汇交易方式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重大改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也被赋予了更为市场化的形成方式。人民币汇率注定在这一年里以更富弹性的方式运行。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度突破1美元对8元人民币。在此后的2个月内,人民币汇率始终围绕着这个重要关口上下波动。7月20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再次“破8”后一路向下,从此告别了这个关键的位置。8月30日破,9月28日破,10月30日人民币汇率突破。此后的一个月间,人民币汇率相继突破、、,11月29日突破关口,12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再破关口,以再创汇改以来新高。12月14日,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举行的当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度突破了关口。第二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又以再创汇改后的新高。按照当日的数据计算,汇改之后人民币已累计升值超过。12月29日,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并首次突破关口达到。而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2006年人民币的月平均汇率已从1月份的升值至11月份的。2006年第二季度开始,美国经济引擎明显减速,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增强,令国际汇市美元全面走软,从而引发了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走高。另一方面,中国外汇储备10月份突破了1万亿美元大关,而前10个月的贸易顺差累计已达到1 336亿美元,这些都成为人民币升值的重要推动因素。2007年伊始,市场比较一致的预期是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5%左右。实际上,截至12月20日,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达到。从1月4日年初首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的,到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6月29日的,半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7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关口,次日整数关口告破。11月22日至27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连续4个交易日创出汇改以来新高。12月11日至13日,受美联储降息和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突破、和关口,升值速度明显加快。经济专家们认为,2007年人民币持续升值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贸易顺差持续加大和外商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进一步加快,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2008年4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为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创出新高。以2005年汇改前的人民币对美元比价计算,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18%。也就是说,同样兑换1美元,如今可以少花元人民币。未来的趋势怎么样,谁都不敢说,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人民币在一段时间内还是有一定的升值空间的。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1.有利于进口成本的降低人民币升值,国外的能源、原料与生产资料价格都相对便宜了,这就降低了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以及很多重要战略物资的购买成本,增强了购买力。在我国,进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主要有石油、天然气、航空、电力设备等,人民币升值将使大宗交易的进口成本降低,进而增强相关行业部门的盈利能力,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长期以来,我国推行“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加工贸易总额超过一般贸易额,加工贸易顺差已成为我国外贸顺差的最重要来源。加工贸易中产品复出口成本中其进口成本比例一般都在50% ~100%之间,在短期内对进口商品的价格比较敏感。如果人民币升值,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降低,这样导致加工贸易的生产成本降低,自然以加工贸易方式的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下降,因此,这部分依赖进口原料的复出口商品仍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可见,人民币升值会促进进口的增加,并以进口带动出口,其关联性得到加强。2.有利于促进贸易结构优化升级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实行的是以“重出口,轻进口”为主要特征的出口导向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对出口的依存度过高,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面临着潜在的风险,而且也产生了企业过度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价格优势出口,单方面的贸易顺差引起其他国家反倾销诉讼频繁;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的低成本、低市场准入引起的投资过度供给所导致的企业低价恶性竞争;以及只重视价格,不重视国际市场需求而引起的出口贸易和就业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势波动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可见,这种长期依赖于出口单一增长的对外贸易结构很不合理。而人民币的升值,必然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出口减少和进口增加,这样就能够改变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不均衡的局面。在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主要靠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真正体现技术水平和要素含量的高新技术设备和中间投入品等生产要素要从国外进口,导致经济效益低下。人民币升值将激励出口企业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附加价值,而不是低价竞销占领市场。人民币升值将使一部分只靠低成本竞争,技术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被挤出市场。从长远看,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从原来的粗放型转向高质量和高效益的集约型,这会带来出口结构的改善,这符合中国产业结构转变的发展方向。同时,人民币升值会引起行业内更加激烈的竞争,激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可见,人民币升值对于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激发国内企业自主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2007年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达到2 622亿美元的历史高位,较2006年的1 亿美元增长了,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则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达到21 738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其中出口为12 18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进口9 55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自2001年底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已连续六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7年的对外贸易总值比2001年总值增长了倍。然而,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增速远远超过了贸易总值的增速,2007年的贸易顺差额比2001年增长了倍。外贸顺差增长过快,加剧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如欧盟及美国的贸易摩擦。欧盟在2007年已多次表态希望中国加快人民币的升值步伐,以减少中欧之间的贸易顺差;美国国会则在2007年提出了50多项对华贸易保护议案,尽管这些议案大都由于美国政府的反对而未能变为法律,但仍增加了两国贸易关系的紧张气氛。人民币升值可增加我国的进口总额,从而有利于减少贸易顺差的数值。通过人民币升值,适当提升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有助于减少其他国家对我国产品的低价倾销诉讼。低价竞销和出口受到抑制,放慢出口,增加进口,有利于减弱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势头,减少一些贸易伙伴对我国进行保护主义贸易攻击的借口。人民币的适当升值,有助于缓和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减少经贸纠纷,促进我国经济和贸易的和谐发展,创造和保持更加平稳的贸易环境。4.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国际经济学中,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贸易条件的改善意味着同等数量的商品出口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我国虽然每年的贸易顺差很大,但由于出口商品价格不断下降而导致贸易条件持续恶化,需要出口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才能换回少量的国外高科技产品或稀缺资源。人民币升值以后,出口产品的价格相对提高,就可以用较少的出口产品换回本国所需要的各种产品。出口利润不断增加,就可以改善我国目前的贸易条件。同时,人民币升值也将会降低进口产品价格,特别是原材料和高科技设备的价格。企业将会加速技术引进,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品动态比较升级。同时,由于进口产品绝大部分用于复出口,故随着企业生产率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得到提高,有助于我国企业从产品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延伸,使贸易条件得到改善。5.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的成本相对来说比以前下降,这使得他们能以较低的成本在国外投资设厂,从事跨国经营。根据投资地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全球资源,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建立全球性的生产、营销网络。所以说,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那些实力雄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其全球发展的战略,造就出中国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消极影响1.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我国外贸出口增长人民币升值将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直接削弱我国出口的价格竞争优势。人民币升值后,出口企业为维持一定的利润,必须提高商品在国外市场的销售价格,而这样做的后果势必会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持续扩大和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尤其是我国出口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较低,一旦提高出口商品在国外市场的价格,将造成这些低端产品低价格优势的丧失,极易被一些东南亚国家所取代,从而影响到出口规模的扩大。然而,假如保持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不变,则势必要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出口利润的减少又将严重打击国内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从而造成出口数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冲击。但是,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是有限的,因为它还受到一些其他外在因素的制约,如国内外经济形势、出口商品结构以及贸易方式等。2.严重冲击科技含量较低、以低价格取胜的出口行业显然,对出口贸易依存过大、出口价格弹性较低和科技含量较低的出口行业,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将受到较大的冲击,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甚至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我国的纺织、服装、家电、化工、电子机械制造业等主要出口型行业都属于这一类型,其中纺织服装业对出口贸易的依存度高达50%,附加值和出口价格弹性都很小,因此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最大。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分别下降、和。以服装行业为例,目前绝大多数外贸服装订单的毛利在元人民币,即出口1美元的产品,毛利在元人民币。如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2%,则意味着外贸企业每出口1美元的产品,毛利将损失元人民币。可见,加速我国外贸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意义重大。3.国外商品的进口增加,竞争加剧,不利于国内企业的发展人民币升值后,进口商品在国内的销售价格将降低,国内消费者用同样的货币可以购买更多的进口商品。这将严重影响到国内相关生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那些在质量、品牌、技术含量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距离的企业,甚至有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短期内不利于国内企业的经济增长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但从长期看竞争对国内企业的长足发展不无裨益。4.加大我国国内就业压力目前,由于我国出口的商品大部分是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削弱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导致可以吸纳众多劳动力的加工型出口企业利润下降,这些企业投资转向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后,必然会使许多素质较低的就业者面临失业危机。并且当前我国很大部分的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是由出口和外贸企业提供的,人民币升值影响了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进而对当前就业环境的改善带来一定的冲击。在目前的中国,劳动力资源尚未转化为人力资源, 具有优势的仅仅是熟练工人。所以,发展加工贸易,着重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强国内配套能力,依靠我国劳动力优势发展加工贸易仍将是我国长期的经济内容。三、针对人民币升值的应对策略及措施鉴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强化和扩大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发展的积极影响,缓解和减少其消极影响。(一)要有步骤地推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在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前,由于人民币汇率低估,导致国内外商品价格的扭曲,出口商品价格低廉,进口商品价格高昂,致使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出口额不断攀升,贸易赢余不断增加,连年持续出现巨额贸易顺差,引起了与贸易伙伴之间的频频贸易摩擦。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新的汇率形成机制在短期内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一定影响。但总体上利大于弊。我们应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要逐步提高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使人民币汇率浮动更具弹性,汇率波动能够更加显著地反映出市场供求的变动,并要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充分发挥汇率在平衡国际收支、抵御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方面的作用,以适应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总之,人民币汇率改革应该从我国的经济需求面出发,考虑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往来与相互之间的经济利益,实现双赢。(二)积极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外贸出口依赖在过去很长时期内,由于人民币汇率的相对低估,导致出口强劲增长,我国外贸持续出现巨额顺差。很多企业对出口贸易趋之若鹜,致使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大量涌入出口部门,社会资源不能根据市场实现优化配置,从而造成我国经济内需不足却过分依赖外贸出口的局面,这对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我国有13亿人口,庞大的人口背后隐藏的是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要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减少对外贸出口的依赖,尽快实现由“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向“以内需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展观。同时,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各种配套改革,积极培育、扩大国内消费市场,鼓励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重点扶持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三)优化升级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长期以来,在我国出口产品中,附加值较低、技术含量低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占据着主导地位。由于我国的出口企业大多从事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加工贸易,工人亦多从事重复、熟练劳动,盈利空间受到极大限制。随着人民币的升值,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出口企业很难再以单纯依靠低廉劳动力和国家制定的低汇率政策开拓海外市场。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们必须调整对外贸易结构,通过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我国外贸结构优化升级。有资料显示,许多欧美跨国公司都已经把技术创新和研发融入其企业发展战略,并且有自己完备的研发中心,且投入大量研发资金。而在中国很多企业甚至连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意识还没有。他们所谓的核心技术和装备基本依赖国外进口。可以说,汇率机制的改革和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有一些压力, 作为出口企业,应该积极调整经营理念和出口战略,加大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力度,应以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为目的,进行产品概念创新、产品功能创新、产品形态创新、产品包装创新、产品运用创新等,以人民币升值为契机,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出口产品档次, 提升产品的品牌内涵和设计能力, 创建出口产品品牌优势,从而确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以积极的姿态应对人民币的升值,在对外贸易中赢得主动。同时,出口企业应重视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进口新设备,加快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和再创新的步伐,减少高科技新产品,如光学、医疗、精密仪器和设备等对国外的依赖,通过在进出口两方面的努力来调整我国贸易结构,减轻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的不利影响。(四)政府应加强对我国进出口企业在政策上的引导和扶持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应该在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遏制对外贸易顺差过快增长,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方面有所作为。主要体现在政策上对进出口企业进行适当地引导和扶持。例如,政府在2007年采取的一系列调整措施,包括对“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加征出口关税及降低出口退税,降低暂定进口关税税率、取消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等方式鼓励进口等;在WTO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采取一定的出口补贴,主要包括鼓励研发的补贴、支持落后地区的补贴和环保项目的补贴;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比如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担保和出口信用保险等出口的公共支持;还可设立专门机构为国内出口企业提供各种信息和咨询服务,包括国际市场行情、市场调查、潜在贸易对象及投资环境等,帮助国内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加强对绿色贸易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学习和运用, 防止外国高污染、低质量产品进入国内冲击我国同类产品。参考资料:升值后导致投机不可避免地盛行:由于以美元表示的国民财富迅速增加,股市和房地产达到高潮,一些“泡沫”进一步膨胀或造就新的“泡沫”,两极分化继续扩大,导致投机不可避免地盛行。例如:美国许多散户投资者纷纷在当地开立人民币储蓄帐户,希冀有朝一日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化会让他们受益。当然,这些散户帐户并非是真正的人民币帐户,因为依照中国不可自由兑换的汇率体制,在海外开立人民币帐户是非法的。他们开立以人民币计价的储蓄帐户,帐户内的存款是美元,但基于人民币的现货汇率,这些帐户将因人民币兑美元现货汇率的波动而升值或贬值。 Everbank首席执行长Frank Trotter称,公司此举在一些客户中产生了很大反响。自一年多以前人民币汇率开始显示失衡迹象以来,这些客户一直在要求开立人民币计价帐户。Everbank于7月1日推出了此类新帐户,并在随后的几周内将逾650万美元投入该类帐户。此外,人民币升值之不利多多: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人民币升值物价肯定会降下来,因为进口品的价格会下降。人民币升值增大就业压力,恶化当前就业形势:外商投资企业对吸引国内劳动力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尤其是现在的情况更是如此,所以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吸引外资,而且也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的优势产业产生严重损害。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劳动力成本为优势的。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很容易受到反倾销措施的限制,出口形势并不乐观。如此时人民币升值则会是使目前这种状况更加恶化所以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吸引外资,而且也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

楼主大大不管什么 写自己最擅长的

你可以在课本里找啊,找个小标题的小节的就行。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浙江省外贸的影响>摘要】 汇率下浮对浙江多项经济变量之影响的定量分析表明,这些变量对汇率变动反应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现实汇率弹性。汇率变动对浙江工业生产总值影响最大,对出口贸易额、进口商品价格、贸易收入顺差的影响次之,对相对贸易条件、物价水平、出日商品价格、出口贸易内部贸易条件等亦有重要影响。在过去人民币汇率高估时,汇率下浮作为一项短期金融政策在浙江是成功且卓有成效,但这只能作为一项短期政策。否则,会使外汇市场失效,引起通货膨胀等严重消极后果。有鉴于此,中央政府根据市场变化干预、调整汇率是必要的,但要极为慎重,且有利于汇率市场化。而地方政府则应灵活利用汇率变动之机遇来发展外贸。 <浅议民营出口企业外汇风险的财务规避>【摘要】 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以后,人民币不断升值,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汇率制度也由浮动汇率向市场化汇率机制过渡,人民币升值与汇率变动对企业出口产生的影响已不容忽视,民营出口企业必须正视出口业务外汇风险,加强财务控制,采用各种措施,规避企业的外汇风险。 《浙江:探索出口避险新途径 》<正>日前,在第七届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上,很多企业在谈合同时留意探索更有效的避险途径,部分出口企业为避人民币升值的汇率损失放弃美元结算,有的开始重点开拓内销市场。多种货币计算:非美元结算趋增宁波市环球制灯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该公司主要生产节能灯,年出口三亿元人民币,其中美国市场占大部分。尽管用美元结算是一种长期的交易习惯,但今年,公司针对部分美国客户……《中行“三创新”:与浙江外贸企业共克时艰 》你要觉得有用的话给我邮箱我发给你。

人民币汇率毕业论文

进入2010年以来,国际外汇市场针对人民币升值与否的问题做了无数次的讨论和争辩,最终还是回到人民币升值的几大关注问题上来:“人民币为什么会升值,人民币升值后的影响是什么,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在哪里,如何找寻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人民币汇率升值后会产生哪些人民币升值受益股,同时有伴随哪些人民币升值的危害”。反思下来总的一句话,就是人民币升值与否与投资者和国民经济有着什么样的纠结与暧昧? 首先我们来认识下人民币汇率是什么。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而人民币汇率就是人民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人民币升值定义: 在中国利率评价论对人民币走势的解释或更贴切,也就是说两种不同货币存款的利差应等同于市场预期的汇率变动的百分比。通俗的意思就是说,中国人的钱值钱了,比如在国际市场(只有在国际市场上才能体现出人民币购买力增强了)上原来一元人民币只能买到单位商品,人民币升值后就能买到更多单位的商品了,人民币升值或贬值是由汇率直观反映出来的。 人民币升值用最通俗的话讲就是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强。换句话说就是你以前用一美元能换元人民币。现在只能换元人民币。 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人民币升值的利弊) 人民币升值的好处有: 1.增强我国的购买力,外国的商品我们买都等于是别人打七、八折的价钱卖给我们。 2.同样道理我国对外国进行投资或购买外国资产都会比以前便宜、便利。 3.人民币的一次升值会引发经济界人士认为人民币还会升值,导致大量的资金进入中国,这足以抵消因投资成本加大而减少的投资额,而且还会大大的超出。 4.由于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被人民币升值所抵消,人民币升值还可以促使中国的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高附加值为主的方向转化。 5.人民币的升值可以为人民币走向世界打下基础,升值后的人民币会给世界人民带来信心,之后人民币成为国际流通货币将是水到渠成的事。 6.社会福利直接提高,因为人民币购买力提高,各方面的物价会相应的降低 7. 从短期效应来看是有利的。毕竟在相同的货币价值下,老百姓能买的东西多了。但从长远看,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最明显的就体现在如上所说的进出口贸易方面。另外,站长团上有产品团购,便宜有保证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涉外经济发展影响研究:以山东为例2009-8-19摘 要: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看,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刺激我国出口、改善贸易收支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结构优化促进作用明显。虽然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有所减缓,但由于未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动能仍将存在,根据人民币汇率面临长期升值趋势(巴拉萨—萨缪尔逊效应),其对贸易结构的优化促进作用也将是长期的。本文就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山东省涉外经济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并就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涉外经济发展等提出政策建议。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出口商品结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一、引言汇率作为国内货币与其它货币之间的比价,与涉外经济发展关系十分紧密,而贸易结构作为涉外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受汇率变动影响显著。从改革开放至2005年7月21日汇改前,人民币汇率基本处于贬值通道,贬值幅度在82%左右,通过汇率贬值,我国在二十世纪90年代前期基本结束了贸易收支长期逆差的局面,并完成了从资源密集型产品占主导地位向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主导地位的出口商品结构转变,这也是适应我国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需要。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变动幅度加大,升值趋势明显。这期间由于出口商品的国际价格相对不断提高,减弱了部分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相应提高了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比,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虽然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有所减缓,但由于未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动能仍将存在,根据“巴拉萨—萨缪尔逊效应”,人民币汇率面临长期升值趋势,对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促进作用也将是长期渐进的。可见,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现实角度出发,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研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二、人民币升值对涉外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机理分析汇率变动对涉外经济影响的研究一直是金融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长期以来尤其是汇改前后,学术界的目光主要集中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进出口总量、就业等总量效应的分析。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深入、汇率升值步伐的加快,人们将焦点转向升值对外贸结构影响的研究上。管涛、尹祖宁(2006)等通过对汇改前后我国出口商品变动情况的分析认为,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升,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下降,从而抑制那些低附加值、低效益的产品出口,而那些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则因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价格的上升并不会影响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人民币的升值会激励这些产品的生产者进一步从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设计方面进一步提高其竞争力。人民币的稳步、适度升值有利于我国贸易结构的优化(魏巍贤,2006)。实证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引入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这一变量进行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指商品进出口差额占外贸总额的比重,是用以分析行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有效工具。冯正强、杨晓霞(2007)计算了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我国三类商品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结果显示,随着人民币汇率爬行式缓慢升值,大部分资源密集型商品的净出口减少,而劳动密集型商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净出口则在增加,竞争力不断增强,贸易结构得到优化。一般来说,出口商品结构变动取决于经济体内各种贸易产业或贸易产品的产出结构变动,而产出水平受制于贸易竞争力,若汇率变动在事实上形成了对经济体内部各种贸易产业或贸易产品价格竞争力的不同影响,那么它也一定会带来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在汇率非中性的条件下,各种产品的价格反应是不同的。而且由于各种贸易产业或贸易产品的生产成本、市场组织以及需求弹性等因素存在差异,所以汇率变动之后各种贸易产品的价格反应就会不同。在长期内,不同的价格变动将产生不同的价格压力和盈利差异,这会对社会资源配置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各种贸易产业或贸易产品的产出结构,并最终决定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资源配置和产出结构的变化在短期内通常是不能实现的,它取决于可变要素累积状况和经济结构的灵活程度,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汇率对出口商品结构的长期影响。同时,随着汇率变动,经济体内部由于各个产业或产品的投入品来源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成本变化,进而产生不同的价格压力变化。一般来说,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需要更多非进口投入,汇率变动导致其更大幅度的进出口变化,而制成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对进口投入的依赖性较强,因而汇率变动仅导致其较小幅度的变化。三、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山东省涉外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程,山东省对外贸易获得了迅猛发展,对外贸易额从1998年的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底的亿美元,增长了9倍,其中出口额从亿美元增长到亿美元。同时,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附加值和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成为推动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机电产品出口额占比达到42%,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为充分反映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山东省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我们借助《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将贸易结构分为初级产品、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三类。通过分类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的计算(见图1),可以发现山东省出口商品结构的几个显著特征:(一)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初级产品逐步失去竞争优势2008年,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初级产品在全省出口额中的占比为,较1998年下降个百分点,其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为,而1998年这一指数为,初级产品出口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二)以机械及运输设备为代表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竞争优势不断增强2008年,以机械及运输设备为代表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为,而1998年这一指数为,近年来竞争优势不断扩大。(三)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出口商品结构中仍占较大比重2008年,全省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为,在三类产品中竞争优势最强,其出口额占全省比重为53%,这一指数较2006年下降,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加快,竞争优势在降低。(四)从企业规模看,“强者衡强,弱者更弱”效应明显中小企业由于转嫁成本的能力有限,且本身利润空间不大,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部分竞争力较弱、依靠退税维持经营的企业出现亏损甚至破产。而对于拥有自主品牌、掌握一定定价话语权的大型企业来说,由于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价格等措施来应对汇率升值,因而不仅未受影响,而且市场占有率得以提高。以纺织业为例,2008年的大型企业利润额占全行业的,其平均利润率为,是全行业平均利润率4%的倍,比上年同期增加个百分点。为进一步分析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本文选用1998—2008年山东省进出口年度数据作为研究的样本集合,利用Eviews软件对各类商品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平稳性及协整检验后,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如表1: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是三类商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的Granger原因,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加快,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四、当前需要关注的几点问题及有关建议在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大环境下,推动贸易结构升级对全省对外贸易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由于山东独特的经济结构、企业缺乏竞争力、无序竞争等因素的存在,制约了汇率升值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为:(一)经济结构不合理,贸易结构转型缓慢长期以来,第二产业在山东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原材料加工型行业又占据第二产业的主导,以2008年为例,纺织、机械、食品、化工、冶金、建材六大传统行业的销售收入占第二产业销售收入的70%左右。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机电产品仅占出口总值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也低于广东、江苏、浙江的69%、70%和43%。竞争优势不突出,结构转型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二)传统行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影响较大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的加快,其对企业的影响不断深化,尤其是对农产品、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产品附加值较低,提价存在一定困难,回旋余地较小,受影响较大。以纺织业为例,2008年全行业利润约在4%左右。部分外资企业甚至出现破产逃逸现象。虽然近期为应对出口下行风险,部分行业出口退税率有所提高,但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部分行业的窘境。(三)出口企业中无序竞争、相互倾轧现象严重由于龙头企业竞争力不突出,企业无序竞争、相互倾轧现象严重,出口企业难以通过提高价格化解汇率升值带来的压力。据山东海化进出口有限公司反映,其主要出口产品纯碱属于高耗能、资源性产品,发达国家基本不生产,其产品国际需求较稳定,但由于国内同类企业相互倾轧现象严重,企业根本无法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获取更多的收益。(四)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方式亟待升级面对人民币汇率的不确定因素,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对汇率条款的幅度难以把握,只能被动地接受汇率损失。目前大多数企业仍习惯采用提前结汇、延迟付汇等在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下的避险操作方式,缺少自身对未来汇率走势的正确判断,在人民币汇率波动日益扩大的背景下,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方式亟待升级。对此我们建议:一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外向型经济优化升级。二是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作用。三是完善有关管理政策,避免部分传统行业过快衰退。四是加大引导力度,不断提高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能力。参考文献:[1]戴祖祥.我国贸易收支的弹性分析:1981-1995[J].经济研究,1997,(7).[2]魏巍贤.中国出口与有效汇率的关系分析[J].统计研究,1997,(5).[3]马丹,许少强.中国贸易收支、贸易结构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6).[4]管涛.汇制改革初见成效——对外贸进出口的影响评估[J].国际贸易,2006,(2).[5]尹祖宁.弹性汇制下更应关注和维系人民币汇率稳定[J].经济学动态,2006,(6).[6]胡均民.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结构的影响[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作者:中国人民银行山东济南分行 刘连营;中共山东威海市委党校 邓卫 来源:《金融发展研究》2009年第7期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改革对我国税收影响的各层面分析 人民币汇率改革给我国的税收安全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分析这种不确定性并进而得出应对方法是很复杂的过程,首先要基本了解影响的各个方面,通过分析各个层面的影响途径和后果,我们可以对症下药,维护我国的税收安全。 (一)人民币汇率改革在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层面对我国税收的影响 1.汇率风险与进出口贸易 进出口贸易受汇率变动影响很大。在我国实行盯住汇率体制下,以美圆结算的大部分进出口贸易基本不受影响,进出口企业对于汇率风险基本不敏感。而在我国汇率基本实现市场化后,汇率更多的表现市场因素。 在汇率波动对贸易影响的一般分析中,意味着货币贬值将改善贸易收支,反之货币升值会使贸易陷入恶化的境地。但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一些经济体在汇率波动过程中,当货币贬值时却没有达到改善贸易收支的目的,反而使贸易收支转向了相反的预期。在追寻这种冲突原因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汇率传递理论(imperfect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对于汇率传递程度,许多经济学家对汇率传递系数进行了实证估计,发现汇率传递是不完全的,即汇率变动后进出口价格不同比例的发生变动,汇率传递系数不等于1.因此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具体在出口环节,我国出口产品主题还在于纺织品,初级加工品和部分电器设备,在大型机电项目,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标志性台阶。外国对于我国的产品需求弹性很小,在价格优势下,人民币目前2%的小幅度升值不会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在升值预期存在的情况下,更有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未来50年乐观的预测,这种升值力度会继续增加,幅度将会是缓慢的,在这种升值预期的长期存在下,出口环节资金周转会加快,企业会创造更多的利润。 另外在进口方面,我国长期表现为内需严重不足,利率变动对我国储蓄的影响不大,消费品市场长期处于轻度通货紧缩的态势,生产资料市场在未来10年内仍将是供应大于需求的态势,进口环节不会有很大的增长,外贸环节税收会随着进出口企业的贸易增长而增加。 汇率变动并不完全由于市场本身的变化,还有很多人为的因素,比如国际热钱和游资的干扰。我国目前处于金融改革的关键阶段,关系到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成败。由于我国金融系统承受着巨大的历史包袱,积聚了巨大的金融风险,人民币市场化改革前进的道路上困难重重,这对我国的税收安全增加了很多的不确定因素。 2.外汇汇兑损益风险对经济体的影响 外汇汇兑损益也是影响进出口企业和有外汇交易的企业的风险。由于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强制结售汇制度,企业保有的自主性外汇很少,进出口企业要完成进出口交易,需要经过结汇和售汇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都存在着本币和外币的相互兑换,在汇率市场化变动的情况下,兑换中会发生汇兑损益,这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风险,同时对我国的税收造成风险。在我国近期推出远期交易后,企业可以通过掉期交易等远期交易规避这部分风险。 (二)人民币汇率改革在国际收支资本项目层面对我国税收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改革在资本项下逐步实现完全可兑换,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而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进而得出的不可能三角理论,一国不可能同时达到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的目标,只能同时达到其中的两个。在我国的未来的汇率制度选择中,偏向于弹性更大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必然要求我国的资本项目下资本不是完全自由流动的,而事实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为了防止国际资本的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都做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1.资本自由流动与我国金融风险 资本自由流动带来的金融风险是金融系统的不稳定和金融脆弱性的增大。资本自由流动在提高交易效率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的效果,比如国际投机资本的恶意炒作和游资的蓄意冲击。 自改革开放以后,涌入中国的国际资本一直呈现增长势头。“中国在利用国际资本方面保持了合理的结构和期限,资本流入绝大部分采用国外自接投资的形式,外债增长适度,而证券投资相对少。” 国外直接投资中有相当部分投入我国房地产行业,导致金融风险积聚。再加上我国长久以来积聚的金融风险,如果被蓄意利用,将危害到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和改革的成败,也将危害到我国税收的安全。 2.国际资本流动变化对我国税收的影响 资本自由流动将大大提高我国的金融效率,在我国将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有限制的资本自由流动是适合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需要的。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适合国际资本进入投资的环境将越来越好,可以肯定的是,我国的投资价值在未来会好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增长形象将会吸引国际资本的进入,带动我国国内市场的繁荣,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从而带动我国税收的增长。 一般说来,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货币危机、泡沫经济和银行业危机等几个方面。但资本流动带来的金融风险不一定必然演变为货币危机或银行业危机,这主要取决于各国货币当局的政策以及所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对于国际游资和热钱的进入,我们要加强监管,采取部分限制性措施,增强风险预警,维护我国经济的稳定和税收的安全。 (三)人民币汇率改革在国内金融市场层面对我国税收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改革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的金融市场,通过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等影响我国的金融风险。 1.人民币汇率改革与我国金融市场风险 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有一句话在目前值得思考:弱的银行体系与开放的资本项目相结合是“等着发生事故”。可见人民币汇率改革后,资本项目可兑换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和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在我国实行单一制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我国金融市场基本处于封闭的状态,金融市场主要受国内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渠道不是特别通畅。这也是我国能够抵御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当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完全市场化后,资本市场放开后,我国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将融为一体,我国金融市场会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而变化,金融风险将会有更广泛的传播性与传染性,影响也会是更大的。 2.金融中介机构市场风险与我国税收安全 银行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贷款比重较高。在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由于资本市场发展滞后,融资格局主要以银行的间接融资为主,在统一利率政策指导下,对支持企业不断增长的投资需求以及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改革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级政府对银行的正常经营管理干预较大,不仅信贷资金的经营带有“半财政”性质,而且扭曲了银企关系;在近几年的企业资产重组过程中,债、废债现象严重,这无疑加重了银行的压力。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日益暴露。我国的非银行机构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等,由于经营管理存在问题,再加上监管落后,这些机构经营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隐含的风险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人民币汇率改革后,金融中介机构将会面临更多的金融风险。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将会面对市场化的利率,汇率风险,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的收益,另外随着金融机构逐渐趋向于混业经营,我国金融机构将面临更多的投资风险与经营风险,这将势必影响到金融机构的稳定性,影响到我国的税收安全。 (四)人民币汇率改革在国内产品市场层面对我国税收的影响 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汇率体现的是一国货币对外的价值,物价体现是一国货币对内的价值,因而对于一个开放度有限的国家来说,物价还是主要受国内供求和内部经济因素变化的影响,随着一国开放度的不断加深,外部因素,特别是汇率因素对物价的影响才会逐步加深。 具体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影响的研究, Lu. M and Z Zhang (2003)采用VARs(向量自回归)方法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了人民币汇率贬值将给国内物价带来通货膨胀效果的结论。另外J. Scheibe and D. Vines(2005)在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中得出,以贸易额为权重的名义有效汇率变动是影响国内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因素,名义有效汇率贬值一个百分点,将导致国内物价上升个百分点。“ 人民币汇率波动带来的国内物价变动将导致我国产品市场价格和企业格局的变动,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税收安全。 (五)人民币汇率改革后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对我国税收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改革对我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宏观政策方面,我们所考虑的不仅是国内市场的均衡,更综合考虑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均衡政策选择考虑内外两个市场的相互协调。

这是2010年6月发表的一篇论文,够新了吧,紧跟时代:-----------------------正文内容-----------------------《金融危机与人民币汇率制度》一、 金融危机不会加剧外部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责难受金融危机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显现。美国财政部长盖纳在候任期间曾指责我国操纵人民币汇率,这与布什政府拒绝认定我国为汇率操纵国的态度显著不同。但美国当前的主要目的,是要迅速走出金融危机、摆脱经济衰退,而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总体上有助于美国达到这一目的,起码不悖于这一目的。因此,新一届美国政府在危机中应不会对人民币汇率制度采取实质性的对抗行动,从摆脱实体经济衰退的角度看,人民币大幅升值对美国缩小贸易逆差不会产生实质影响。当前以中美贸易差额为代表的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根源于美国有较大的储蓄缺口(储蓄不足),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则有较大的投资缺口(储蓄过剩)。从全球经济平衡的角度来看,拥有较高储蓄率的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是集体性地被迫与储蓄率较低的美国保持贸易差额关系。显然,这种失衡根源于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即使人民币大幅升值至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大幅下降的程度。鉴于美国的储蓄率在短期内难以提高, 其贸易逆差将依然存在,只不过转变为对其他国家的逆差而已。上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美国的贸易逆差一直存在且愈演愈烈,只是其贸易顺差对手国顺次由日本转变为“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虎”,然后转变为我国而已。从摆脱金融危机的角度看,人民币大幅升值并非美国解决金融危机的出路。近期,西方学术界流传着一种“祸水东引”的谬论,即将人民币汇率制度与美国次贷危机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民币汇率低估是我国对美贸易顺差的主要成因,我国将积累的大量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国国债,这压低了美国长期利率,进而低利率刺激了美国金融创新并使其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最终引发了次贷危机。大量事实表明,金融发展和风险认知之间的不匹配才是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不断深入,尽管金融风险认知在同一时期也有进步,但明显滞后于实践的需要。金融发展和风险认知的不匹配大大降低了原有金融稳定安排的效力,金融机构内控、市场纪律和金融监管的效率下降与此均有密切关联。从这一视角看,次贷危机爆发具有必然性,它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没有必然联系。事实上,维持现有包括人民币汇率制度在内的中美经济模式,对美国化解金融危机是有利的。当前,美国政府在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同时展开行动来化解危机。在实体经济领域,美国主要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增长;在金融领域,美国主要通过金融机构救助、收购金融机构有毒资产、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三种方式来稳定金融系统。美国的危机化解方案需要耗费大量资金,这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大量发行国债。在美国国债投资需求中,外国投资者的地位举足轻重。2008年,美国政府净发行国债万亿美元,其中外国投资者就购买了7720亿美元。中美之间的经济交往模式以人民币“软”钉住美元、我国对美保持大量贸易顺差和我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为主要特征,这一模式有助于美国筹集资金、稳定国债市场。应当说,危机加强了中美经济模式的“捆绑性”,即我国需要美国市场实现劳动力就业,美国则需要我国的资金来稳定其金融系统。破坏这一模式的稳定性,对中美双方都没有好处。二、 金融危机不会根本威胁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次贷危机爆发后,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问题引起国人广泛关注。部分国内学者认为,美联储向金融体系不断注入流动性,使得美国未来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通货膨胀威胁,我国外汇储备也极有可能因此遭受重大损失,人民币汇率制度应该加速弹性化改革。为应对危机,美国货币当局不断放松其货币政策。美联储的最初反应是,通过更积极的储备管理使短期货币市场利率与目标水平一致。随后,为缓解定期货币市场和回购市场的压力,美联储延长了银行再融资期限,扩展了合格抵押品和交易对手的范围,扩大了证券融资范围。鉴于金融市场混乱还在继续且实体经济出现衰退,美联储迅速调整了其货币政策立场,将联邦基金利率在短期内由下调至。在缺乏利率下调空间的情况下,美联储开始实施所谓“数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即货币政策直接关注货币投放数量而非利率。从货币供应量的角度看,以上货币政策操作并无特别之处,所有操作都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当面临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出售其当前购买的国债和其他类型金融资产以收缩流动性。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美国这样一个贫富较为悬殊而又实行议会民主的国家,美联储不可能为了损伤我国外汇储备价值而故意推动通货膨胀。主要是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和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刺激了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流动性膨胀对通货膨胀的压力。全球在次贷危机中投放的大量流动性在危机后大部分不会直接进入实体经济,它们中的绝大部分极有可能是从谨慎状态转为投机状态,这为全球收缩流动性提供充裕的反应时间。我国没必要进行大的储备币种结构调整。反而,由于我国在美外汇储备数量较大,任何急切的币种结构调整很可能会因交易成本过高和外汇市场的博弈性反应而损害我国外汇储备的价值。例如,如果我国迅速将美元国债储备转换成欧元储备,则大量抛售很有可能会使美元国债收益率迅速上升,这将导致我国继续持有的美元储备的贴现值下降。更何况,在当前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中,美元的安全性仍然居于首位。三、 不宜采用人民币大幅贬值来摆脱当前经济紧缩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合理均衡水平,理论界存在很大争议。一种常见的观点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合理均衡水平应该有利于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从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看,人民币应该大幅升值。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根本目标,包括人民币汇率政策在内的一切宏观调控政策都须以此为最基本的出发点。换言之,人民币汇率的合理均衡水平应该首先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的总目标,其次才能考虑平衡国际收支。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剧烈下滑,对外出口和投资的增长率同比皆有大幅下滑。由于投资下滑主要是由出口下滑导致的,此轮我国经济紧缩可以归为外部需求冲击型的经济紧缩。为保持经济增长,我国政府及时有力地出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汇率政策领域,我国迄今为止尚未采取大的举措。我国是否应当采用人民币大幅贬值来摆脱当前经济紧缩,这也是我国汇率政策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表明:全球真实GDP增长率从2007年的下滑为2008年的,其中,除了中东的真实GDP增长率上升了,北美洲、中南美洲、欧洲、独联体、非洲和亚 洲的真实GDP增长率分别下滑了、、、、、和;全球真实商品贸易增长率从2007年的6%下滑为2008年的2%,其中,北美洲、中南美洲、欧洲、独联体、非洲、中东和亚洲的真实商品出口增长率分别下滑了、、、、、和。全球真实GDP和真实商品出口的全面萎缩表明,在所有导致我国出口紧缩的原因中,贸易对象收入的全面下降肯定居于首位。在人民币“软”钉住美元的汇率安排下,美元2008年对日元和欧元大幅升值,间接推升了中国的实际有效汇率。可以讲,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相对稳定在危机期间恶化了我国的贸易条件,中国当前具有人民币贬值的潜在动力。尽管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对于我国出口的稳定可能有不利影响,我国当前仍然不宜采用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办法来摆脱经济紧缩。根本原因在于,在全球经济下滑、贸易对象收入萎缩的情况下,人民币贬值是否一定产生足够的刺激效应,我们并无把握。相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危机中世界各国“以邻为壑”式的贬值,从来就没有给任何国家带来过好处。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在全面权衡之后,作出了人民币不贬值的决策。这一决策在事后被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它不仅制止了亚洲各国竞争性贬值的浪潮,而且使得我国国内生产获得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并据以率先走出了危机的阴影。也正是在此决策的推动下,我国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从此确立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毋庸讳言,亚洲危机中我国作出的不贬值的决策,使得我国成为那次危机中最大的赢家。在坚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同时,我国要格外关注出口行业是否在危机中出现转移。我们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我国,以使用中间产品生产最终出口产品为核心特征的垂直化专业分工贸易模式正在加速形成,外资企业在这一贸易模式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我国在这一贸易模式中主要是获得低端的劳动要素收入。垂直化专业分工主导我国的贸易模式,意味着我国对外贸易可能存在临界状态,一旦外部竞争环境达到抵消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的程度,大量外资主导的垂直化分工贸易企业很可能突然集体性地从我国退出。相比于出口下降,危机导致我国外贸转移的威胁更需警惕,因为直接投资决策因沉淀成本巨大而不会轻易改变,出口行业的国际转移会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长久性的根本损伤。

毕业论文利率和汇率开题报告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摘要: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严峻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必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了解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原因及过程的基础上,重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而探寻针对人民币升值的应对策略及措施,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有序地发展。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对外贸易;贸易结构一、人民币升值概述(一)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及原因自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已连续五年维持10%以上的高增长,如此强劲的经济发展态势,这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见的。尤其中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使中国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可以说,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以来已近10年没有进行调整,而这10年中国经济和国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权威的国际机构和贸易伙伴一直就认为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低估。同时,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外汇节余过多本身就表明外币定价过高,本币定价过低,本币有升值压力。从2001年以来,世界各主要货币包括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没有调整,即人民币实际上也跟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大幅度贬值。对美国来说,通过美元贬值,既能减轻其外债负担,每次美元大幅贬值都能使美国债务减少1/3,又能刺激其产品的出口,还能转嫁其各种经济危机,成为其对其他国家进行剥削的主要形式。然而,中国实行的“盯住美元汇率”政策,使美元贬值的积极效用没能全面发挥,只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2006中美贸易顺差达到1 亿美元,2007年中美贸易顺差1 亿美元,中美巨额贸易顺差屡创新高,使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深深感到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于是,美国便以中国工人抢去了美国工人的饭碗,巨额贸易顺差造成其损失为理由,对中国进行经济“敲诈”,妄图使人民币升值。实际上造成美国外贸逆差剧增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不在于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本身,比如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以及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垂涎等等,还有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外直接投资扩大、个人消费支出的增长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美国的公司把厂开到中国,再向美国输出成品,表面上是美国吃了亏,但实际上真正赚走大部分利润的还是美国的公司。不难看出,人民币汇率之争的根本目的,就是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美国。我们知道,人民币汇率问题不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更是复杂的国际政治问题。一些西方国家更是附和美国频频呼吁人民币升值,当然他们的目的不尽相同,有的是出于嫉妒,有的是为了转移国内对当局的指责,有的则是为了争取国内制造业的选票。他们认为人民币汇率过低,提出应将人民币汇率确定在1美元兑元人民币左右的水平;中国外汇储备过高,中国加入WTO以来,并没有出现进口激增,相反贸易顺差大幅增加;指责中国廉价商品大量出口造成世界通货紧缩,中国应使人民币升值,在世界经济中担负相应责任。近年来,关于“亚元”问题的讨论已越来越热,谁能成为未来亚元的主导,已变成一个日益敏感的话题。日本由于其经济十年来的萎靡不振,日元充当亚洲货币主导的可能性在变小。而中国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已经逐渐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人民币的价值日趋明显,在中国周边国家已经开始形成一个“人民币地带”,导致日本对此忧心忡忡。在2002年日本对华出现50亿美元顺差的背景下,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提出议案,提请七国集团通过“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类似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将全球压制人民币升值的声浪推至顶峰,目的就在于想通过人民币升值,打垮人民币对日元的挑战,确保日元的未来主导地位。为了确保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快速的发展,缓解中国对外经济摩擦日益加剧的局面,营造和谐的国际政治环境,中国进行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人民币升值的步伐逐步加快。(二)人民币升值的过程2005年7月21日,迫于美国的强大压力,也为了给中国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政府终于做出了人民币升值的决定。1美元兑人民币从先后突破了、、关口,2005年升值幅度达3%。进入2006年,人民币更是一路“高歌猛进”。20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起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过程。按照12月29日的汇率中间价计算,人民币在这一年中升值了2 615个基点。2006年1月4日的报价与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完全相同。从这一天开始,询价交易这一国际主流交易机制被引进中国,揭示了外汇交易方式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重大改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也被赋予了更为市场化的形成方式。人民币汇率注定在这一年里以更富弹性的方式运行。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度突破1美元对8元人民币。在此后的2个月内,人民币汇率始终围绕着这个重要关口上下波动。7月20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再次“破8”后一路向下,从此告别了这个关键的位置。8月30日破,9月28日破,10月30日人民币汇率突破。此后的一个月间,人民币汇率相继突破、、,11月29日突破关口,12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再破关口,以再创汇改以来新高。12月14日,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举行的当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度突破了关口。第二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又以再创汇改后的新高。按照当日的数据计算,汇改之后人民币已累计升值超过。12月29日,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并首次突破关口达到。而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2006年人民币的月平均汇率已从1月份的升值至11月份的。2006年第二季度开始,美国经济引擎明显减速,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增强,令国际汇市美元全面走软,从而引发了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走高。另一方面,中国外汇储备10月份突破了1万亿美元大关,而前10个月的贸易顺差累计已达到1 336亿美元,这些都成为人民币升值的重要推动因素。2007年伊始,市场比较一致的预期是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5%左右。实际上,截至12月20日,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达到。从1月4日年初首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的,到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6月29日的,半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7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关口,次日整数关口告破。11月22日至27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连续4个交易日创出汇改以来新高。12月11日至13日,受美联储降息和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突破、和关口,升值速度明显加快。经济专家们认为,2007年人民币持续升值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贸易顺差持续加大和外商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进一步加快,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2008年4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为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创出新高。以2005年汇改前的人民币对美元比价计算,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18%。也就是说,同样兑换1美元,如今可以少花元人民币。未来的趋势怎么样,谁都不敢说,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人民币在一段时间内还是有一定的升值空间的。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1.有利于进口成本的降低人民币升值,国外的能源、原料与生产资料价格都相对便宜了,这就降低了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以及很多重要战略物资的购买成本,增强了购买力。在我国,进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主要有石油、天然气、航空、电力设备等,人民币升值将使大宗交易的进口成本降低,进而增强相关行业部门的盈利能力,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长期以来,我国推行“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加工贸易总额超过一般贸易额,加工贸易顺差已成为我国外贸顺差的最重要来源。加工贸易中产品复出口成本中其进口成本比例一般都在50% ~100%之间,在短期内对进口商品的价格比较敏感。如果人民币升值,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降低,这样导致加工贸易的生产成本降低,自然以加工贸易方式的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下降,因此,这部分依赖进口原料的复出口商品仍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可见,人民币升值会促进进口的增加,并以进口带动出口,其关联性得到加强。2.有利于促进贸易结构优化升级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实行的是以“重出口,轻进口”为主要特征的出口导向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对出口的依存度过高,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面临着潜在的风险,而且也产生了企业过度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价格优势出口,单方面的贸易顺差引起其他国家反倾销诉讼频繁;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的低成本、低市场准入引起的投资过度供给所导致的企业低价恶性竞争;以及只重视价格,不重视国际市场需求而引起的出口贸易和就业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势波动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可见,这种长期依赖于出口单一增长的对外贸易结构很不合理。而人民币的升值,必然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出口减少和进口增加,这样就能够改变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不均衡的局面。在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主要靠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真正体现技术水平和要素含量的高新技术设备和中间投入品等生产要素要从国外进口,导致经济效益低下。人民币升值将激励出口企业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附加价值,而不是低价竞销占领市场。人民币升值将使一部分只靠低成本竞争,技术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被挤出市场。从长远看,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从原来的粗放型转向高质量和高效益的集约型,这会带来出口结构的改善,这符合中国产业结构转变的发展方向。同时,人民币升值会引起行业内更加激烈的竞争,激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可见,人民币升值对于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激发国内企业自主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2007年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达到2 622亿美元的历史高位,较2006年的1 亿美元增长了,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则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达到21 738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其中出口为12 18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进口9 55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自2001年底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已连续六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7年的对外贸易总值比2001年总值增长了倍。然而,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增速远远超过了贸易总值的增速,2007年的贸易顺差额比2001年增长了倍。外贸顺差增长过快,加剧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如欧盟及美国的贸易摩擦。欧盟在2007年已多次表态希望中国加快人民币的升值步伐,以减少中欧之间的贸易顺差;美国国会则在2007年提出了50多项对华贸易保护议案,尽管这些议案大都由于美国政府的反对而未能变为法律,但仍增加了两国贸易关系的紧张气氛。人民币升值可增加我国的进口总额,从而有利于减少贸易顺差的数值。通过人民币升值,适当提升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有助于减少其他国家对我国产品的低价倾销诉讼。低价竞销和出口受到抑制,放慢出口,增加进口,有利于减弱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势头,减少一些贸易伙伴对我国进行保护主义贸易攻击的借口。人民币的适当升值,有助于缓和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减少经贸纠纷,促进我国经济和贸易的和谐发展,创造和保持更加平稳的贸易环境。4.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国际经济学中,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贸易条件的改善意味着同等数量的商品出口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我国虽然每年的贸易顺差很大,但由于出口商品价格不断下降而导致贸易条件持续恶化,需要出口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才能换回少量的国外高科技产品或稀缺资源。人民币升值以后,出口产品的价格相对提高,就可以用较少的出口产品换回本国所需要的各种产品。出口利润不断增加,就可以改善我国目前的贸易条件。同时,人民币升值也将会降低进口产品价格,特别是原材料和高科技设备的价格。企业将会加速技术引进,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品动态比较升级。同时,由于进口产品绝大部分用于复出口,故随着企业生产率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得到提高,有助于我国企业从产品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延伸,使贸易条件得到改善。5.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的成本相对来说比以前下降,这使得他们能以较低的成本在国外投资设厂,从事跨国经营。根据投资地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全球资源,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建立全球性的生产、营销网络。所以说,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那些实力雄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其全球发展的战略,造就出中国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消极影响1.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我国外贸出口增长人民币升值将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直接削弱我国出口的价格竞争优势。人民币升值后,出口企业为维持一定的利润,必须提高商品在国外市场的销售价格,而这样做的后果势必会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持续扩大和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尤其是我国出口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较低,一旦提高出口商品在国外市场的价格,将造成这些低端产品低价格优势的丧失,极易被一些东南亚国家所取代,从而影响到出口规模的扩大。然而,假如保持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不变,则势必要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出口利润的减少又将严重打击国内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从而造成出口数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冲击。但是,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是有限的,因为它还受到一些其他外在因素的制约,如国内外经济形势、出口商品结构以及贸易方式等。2.严重冲击科技含量较低、以低价格取胜的出口行业显然,对出口贸易依存过大、出口价格弹性较低和科技含量较低的出口行业,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将受到较大的冲击,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甚至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我国的纺织、服装、家电、化工、电子机械制造业等主要出口型行业都属于这一类型,其中纺织服装业对出口贸易的依存度高达50%,附加值和出口价格弹性都很小,因此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最大。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分别下降、和。以服装行业为例,目前绝大多数外贸服装订单的毛利在元人民币,即出口1美元的产品,毛利在元人民币。如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2%,则意味着外贸企业每出口1美元的产品,毛利将损失元人民币。可见,加速我国外贸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意义重大。3.国外商品的进口增加,竞争加剧,不利于国内企业的发展人民币升值后,进口商品在国内的销售价格将降低,国内消费者用同样的货币可以购买更多的进口商品。这将严重影响到国内相关生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那些在质量、品牌、技术含量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距离的企业,甚至有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短期内不利于国内企业的经济增长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但从长期看竞争对国内企业的长足发展不无裨益。4.加大我国国内就业压力目前,由于我国出口的商品大部分是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削弱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导致可以吸纳众多劳动力的加工型出口企业利润下降,这些企业投资转向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后,必然会使许多素质较低的就业者面临失业危机。并且当前我国很大部分的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是由出口和外贸企业提供的,人民币升值影响了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进而对当前就业环境的改善带来一定的冲击。在目前的中国,劳动力资源尚未转化为人力资源, 具有优势的仅仅是熟练工人。所以,发展加工贸易,着重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强国内配套能力,依靠我国劳动力优势发展加工贸易仍将是我国长期的经济内容。三、针对人民币升值的应对策略及措施鉴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强化和扩大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发展的积极影响,缓解和减少其消极影响。(一)要有步骤地推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在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前,由于人民币汇率低估,导致国内外商品价格的扭曲,出口商品价格低廉,进口商品价格高昂,致使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出口额不断攀升,贸易赢余不断增加,连年持续出现巨额贸易顺差,引起了与贸易伙伴之间的频频贸易摩擦。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新的汇率形成机制在短期内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一定影响。但总体上利大于弊。我们应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要逐步提高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使人民币汇率浮动更具弹性,汇率波动能够更加显著地反映出市场供求的变动,并要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充分发挥汇率在平衡国际收支、抵御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方面的作用,以适应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总之,人民币汇率改革应该从我国的经济需求面出发,考虑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往来与相互之间的经济利益,实现双赢。(二)积极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外贸出口依赖在过去很长时期内,由于人民币汇率的相对低估,导致出口强劲增长,我国外贸持续出现巨额顺差。很多企业对出口贸易趋之若鹜,致使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大量涌入出口部门,社会资源不能根据市场实现优化配置,从而造成我国经济内需不足却过分依赖外贸出口的局面,这对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我国有13亿人口,庞大的人口背后隐藏的是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要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减少对外贸出口的依赖,尽快实现由“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向“以内需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展观。同时,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各种配套改革,积极培育、扩大国内消费市场,鼓励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重点扶持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三)优化升级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长期以来,在我国出口产品中,附加值较低、技术含量低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占据着主导地位。由于我国的出口企业大多从事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加工贸易,工人亦多从事重复、熟练劳动,盈利空间受到极大限制。随着人民币的升值,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出口企业很难再以单纯依靠低廉劳动力和国家制定的低汇率政策开拓海外市场。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们必须调整对外贸易结构,通过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我国外贸结构优化升级。有资料显示,许多欧美跨国公司都已经把技术创新和研发融入其企业发展战略,并且有自己完备的研发中心,且投入大量研发资金。而在中国很多企业甚至连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意识还没有。他们所谓的核心技术和装备基本依赖国外进口。可以说,汇率机制的改革和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有一些压力, 作为出口企业,应该积极调整经营理念和出口战略,加大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力度,应以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为目的,进行产品概念创新、产品功能创新、产品形态创新、产品包装创新、产品运用创新等,以人民币升值为契机,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出口产品档次, 提升产品的品牌内涵和设计能力, 创建出口产品品牌优势,从而确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以积极的姿态应对人民币的升值,在对外贸易中赢得主动。同时,出口企业应重视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进口新设备,加快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和再创新的步伐,减少高科技新产品,如光学、医疗、精密仪器和设备等对国外的依赖,通过在进出口两方面的努力来调整我国贸易结构,减轻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的不利影响。(四)政府应加强对我国进出口企业在政策上的引导和扶持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应该在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遏制对外贸易顺差过快增长,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方面有所作为。主要体现在政策上对进出口企业进行适当地引导和扶持。例如,政府在2007年采取的一系列调整措施,包括对“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加征出口关税及降低出口退税,降低暂定进口关税税率、取消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等方式鼓励进口等;在WTO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采取一定的出口补贴,主要包括鼓励研发的补贴、支持落后地区的补贴和环保项目的补贴;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比如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担保和出口信用保险等出口的公共支持;还可设立专门机构为国内出口企业提供各种信息和咨询服务,包括国际市场行情、市场调查、潜在贸易对象及投资环境等,帮助国内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加强对绿色贸易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学习和运用, 防止外国高污染、低质量产品进入国内冲击我国同类产品。参考资料:升值后导致投机不可避免地盛行:由于以美元表示的国民财富迅速增加,股市和房地产达到高潮,一些“泡沫”进一步膨胀或造就新的“泡沫”,两极分化继续扩大,导致投机不可避免地盛行。例如:美国许多散户投资者纷纷在当地开立人民币储蓄帐户,希冀有朝一日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化会让他们受益。当然,这些散户帐户并非是真正的人民币帐户,因为依照中国不可自由兑换的汇率体制,在海外开立人民币帐户是非法的。他们开立以人民币计价的储蓄帐户,帐户内的存款是美元,但基于人民币的现货汇率,这些帐户将因人民币兑美元现货汇率的波动而升值或贬值。 Everbank首席执行长Frank Trotter称,公司此举在一些客户中产生了很大反响。自一年多以前人民币汇率开始显示失衡迹象以来,这些客户一直在要求开立人民币计价帐户。Everbank于7月1日推出了此类新帐户,并在随后的几周内将逾650万美元投入该类帐户。此外,人民币升值之不利多多: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人民币升值物价肯定会降下来,因为进口品的价格会下降。人民币升值增大就业压力,恶化当前就业形势:外商投资企业对吸引国内劳动力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尤其是现在的情况更是如此,所以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吸引外资,而且也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的优势产业产生严重损害。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劳动力成本为优势的。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很容易受到反倾销措施的限制,出口形势并不乐观。如此时人民币升值则会是使目前这种状况更加恶化所以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吸引外资,而且也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

国际金融研究开题报告: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外开放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由此使国际收支、人民币汇率等国际金融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初只有少数人关心的“高雅艺术”,变成了与千家万户的饭桌和钱袋密切相关的大众问题。汇率、国际收支、跨国资金流动以及外汇储备等国际金融问题,成了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被重点关注的对象。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国际金融问题成了媒体关心的焦点。在此过程中,各种研究呈现出争论迭起、众说纷纭的景象,这就引发我们思考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国际金融研究,使我国国际金融研究上升到一个新台阶这一问题。国际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汇集国内外专家学者,整合国内外研究力量,对国际金融经济的理论、战略、政策进行系统研究,同时开展一些金融专项课题研究活动;、强化理论前沿研究,向政府部门提供金融领域的信息和建议,为制定有关决策提供依据。

开题报告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刚开始你觉得难,是因为你没有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没有真正的着手来做这件事。你的题目已经定了,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去网上的论文库找一些这方面的论文,先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这样能够给自己一些启发,然后把论文的大致框架定下来。接下来就是对上述工作的总结过程了。定一下你的选题背景,你的论文的学术及实践价值,以及你通过这一论文拟要解决的问题。我刚开始听说通知开题时也觉得很难,不过动手做起来才觉得是我把这件事想难了。所以,现在就开始做吧,相信你一定会定一个出色的开题报告的!加油!! 参考选题1. 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品出口 2. 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之我见 3. 我国外贸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战略思考 4. 贸易大国形象与非贸易强国之实质 --------浅析中国外贸的发展现状 5.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之异同 6. 论企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7. 浅谈行业市场营销的现状与对策 8. 论市场营销中的非价格竞争策略 9. 个性化需求与定制市场需求 10. 企业目标市场选择问题探讨 11. 实施绿色营销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12. 营销队伍的建设现状与对策 13. 中国轿车消费市场的分析 14. 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 15. 我国人民币汇率取向的对策和建议 16. 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17. 论出口结汇风险的防范 18. 人民币汇率保持持续稳定的必要性 19.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缺陷及改革方向 20.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对策 21. 论述我国当前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 22. 论述国际收支顺差对一国经济影响 23. 中国储备增长和人民币汇率压力 24. 对外开放度的计量与模型构造 25. 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研究 26. 建设中国跨国公司相关问题研究 27. 中外(美、日本、欧盟)贸易争端的产生原因与解决方式探讨 28. 中国对外反倾销机制的完善 29. 中国参与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30. 长三角经济合作模式探讨 31. 经济全球化中我国开放型服务业的发展 32. 内外贸一体化研究 33. 循环经济相关问题研究 34. 长三角地区利用跨国公司投资相关问题研究 35.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 36. 有关反倾销及其他贸易壁垒的问题 37. 涉及国际贸易纠纷的问题 38. 人民币汇率问题 39. 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问题 40. 国外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41. 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力 42.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及其启示 43. 金融开放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经验分析 44. 美元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分析 45. 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和我国企业的对策 46. 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战略及其影响和启示 47. 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48. SA8000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与中国对策思考 49.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问题跟踪研究 50. 推动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研究 51. 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重组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52. 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及其跨国投资战略 53. 鼓励和支持我国企业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问题研究 54. 参与区域贸易自由化问题研究 55. 规范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秩序研究 56. 完善我国汇率形成机制问题研究 57. 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 58. 外商在江苏投资“研发中心”的现状及政策建议 59. 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践 60. 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国际传染性及对中国的政策含义研究 61 “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62本土农产品品牌的国际化经营 63当前我国纺织品贸易面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对策分析 广东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现状和对策 广东企业反倾销对策研究 广东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引进外资问题研究 广东省零售业应对“入世”挑战的发展战略 广东省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研究 广东省农产品应对绿色壁垒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广东省手机企业出口策略研究 国际技术转移与惠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 国际技术转移与惠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广东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惠州港功能定位研究 惠州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惠州市电子行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以及对策研究 惠州市工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惠州市区域外向型产业集群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惠州数码产业的集群化研究 绿色壁垒对广东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对广东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与我国的产品出口研究 论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广东纺织品出口的影响以及对策 粤港物流竞争与合作问题研究 中国与东南亚农产品贸易前景分析 中泰柑橘产业比较研究 珠三角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现状与发展战略 自主知识产权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国际技术转移与惠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技术学习机制研究.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问题"《企业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 索引序列
  • 毕业论文汇率
  • 汇率毕业论文
  • 汇率的毕业论文
  • 人民币汇率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利率和汇率开题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