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论文格式

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

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论文格式

法学毕业论文的格式模板

【文章导读】认真撰写法学毕业论文并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是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 我为您整理了法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 ,供您参考和阅读。

摘 要: 传统法学教育基本上停留在理论分析、法律诠释层面,距离司法实践的要求差距较大,导致法学本科毕业生在毕业论文撰写方面不能有的放矢,论文选题、内容安排和创新性等方面有所不足。改革的出路在于让学生置身于虚拟的裁判场景之中,通过审判流程中具体角色的扮演发现司法制度的具体问题,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 模拟法庭;毕业论文;科研能力

一、传统法学毕业论文模式的困境

1.传统法学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法学教育是以文史哲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导致中国大陆的法学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的法律职业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兴起,法学教育基本上停留在理论分析、法律诠释,因此距离司法实践的要求差距较大[1]。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已进行三十年有余,广大人民群众中存在着对司法服务的迫切需求,法学院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但是上大课讲授仍然是法学教育的主导方式,并且遵循从绪论到正文部分到结论的原理性教学方式,一门课程的教授内容由教学大纲、教案和教科书等参考资料组成。不用说诊所式法律教育、模拟法庭辩论等案例教学法未曾适用,就是案例分析通常也只是用作佐证某个原理的工具,法学教育方法和职业技能培养存在着巨大的冲突。前美国首席法官詹姆斯贝克曾经说过:“在法学领域中,存在着一对无奈的矛盾:那便是最博学的理论家和教授常常缺乏实施法律的实际经验,而成功的职业律师又往往是法律的历史和纯粹的哲学论证方面的无知者,他们对法律也仅仅持务实的态度。”[2]鉴此,法学是世俗的学问,其大部分内容都是实践性的,需要长期的技术能力培养,单靠课堂讲授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在这种情形下,我国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和学术成果以书面知识为载体,往往是纸上谈兵式的肤浅论理,缺乏实务运作经验,这与英美的法学院职业导向的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传统法学毕业论文写作的困境

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是本科教学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一次综合性的应用,同时也是高校本科教学实践的一次检验。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更关系着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然而,由于我国法学本科的教学以理论灌输为主,缺少实践教学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导致相当多的法学本科毕业生对司法实务特别是审判业务非常不熟悉,在毕业论文撰写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选题不当。虽然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论文的题目已经由各门课程的教师提前拟订出来供他们选择,但是即使如此,由于可以选择的题目范围很宽泛,而学生又不能密切把握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问题或者动态,实现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的密切结合,选题往往大而空、观点陈旧或者过于集中。比如有些本科毕业生的论文题目“论死刑”、“论依法治国等等”,这样大的论文题目在一篇本科毕业论文中往往是无法完成的。还有些学生的选题如“论事实婚姻”、“论罪刑法定原则”等等,这些在学术界已经过气的题目,写出新意非常困难。再如学生们的选题过于集中在民法、刑法、经济法等领域,而对法制史和法理学的方面的选题关注不够。其次,内容空泛,往往从中国期刊网或者其他书籍拼凑,甚至是抄袭,而且,由于毕业在即,部分学生应付了事,论文在逻辑结构、段落条理、用词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更谈不上创新性。此种现象已经严重背离了法学教育的.宗旨,尤其是对于独立学院的法学教育来说,本科毕业论文模式与应用型综合性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脱离情况更为严重。因此,必须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模式进行比较彻底的改革和创新。

二、我国法学毕业论文模式的改革出路

实际上教育行政部门均已经认识到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对培养未来卓越法律人才的意义。教育部在有关文件中就指出,“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3]。故而,探索新的毕业论文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法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任务。关于法学教育的改革路径,各个高校都已经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改革,比如重新制定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改变传统的法学教学方法和思路等等,不一而足。其中,增加案例分析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是法学教育不可忽视的部分。虽然我国并没有专门的案例编纂机构,案例分散在众多的报纸杂志和编纂方法各不相同的汇编之中,新闻报道是否具有援引资料应有的真实性常常是需要仔细甄别。但是,无论案例对中国司法的实际影响如何,都没有理由低估它们在法律教育中的作用[4]。案例分析能够使学生在规范的法律概念和社会生活事实之间来回穿梭,从而学会运用法学理论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且使课堂教学不至于脱离社会实践。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如果学生本身置于虚拟的裁判场景之中,在模拟审判过程中寻求解决纠纷的法律方法,将会强化其法学理论和法律规则的理解与运用,缩减法学毕业生从课堂到实务的适应期。所以,如果能将法学本科毕业生的论文写作与模拟法庭的案例分析,将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对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作状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该种毕业论文模式的改革,由于选取的是社会上的真实案例,学生自己通过模拟法庭的再设计、角色的扮演,从而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毕业论文。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模拟法庭所扮演的角色,分析自己体会、感受和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由于每个人的感受不同,所以论文也无法进行抄袭,论文经得住学术上的检验,并且部分内容可能具有创新性。

三、将模拟法庭引入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具体过程

1.选题阶段――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在模拟法庭正式开展审判之前,学生要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确定模拟案例,具体可以组织学生到法院进行旁听,或者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真实的案例庭审过程,比如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开设的“庭审现场”节目,充分利用激发学生对亲自参与模拟审判活动的期盼,对自身担任特定角色的盼望。在案例选择上,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库里,指导学生遴选社会争议较大的案例。这些案例可辨性强,并且要适合多角色的安排,将会给学生之后的毕业论文撰写留下广阔的发挥空间,与此同时又能把握住司法实务或者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2.着手阶段――感知案例

武汉东湖学院的教师根据学生挑选出来的案例进行庭审方案的拟订,详细、全面、科学地安排好相关事宜。在具体做法上,以一个自然教学班四十人为基准,十人左右为一组,根据法官(合议庭,包括人民陪审员,一般为3人)、检察官、原告人、被告人、律师、证人(鉴定人、目击证人)、书记员、法警(2名)的人员数量安排。原则上每组由学生自愿组合,角色由学生协商确定,出现争议才由老师安排。另外,还要准备一些物证、书证以及其他类型的证据,以使学生能够对熟练运用证据法学的知识进行交叉询问。庭审方案分好小组之后,每小组各自拟定自己的庭审方案,通过庭审方案的拟定,小组成员已经对各自感兴趣的问题准备了一定的文献材料,对自己毕业论文拟写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庭审方案分好小组之后,小组成员就可以开始进行角色的选择。原则上由学生自由选择,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形安排法官、检察官、原告人、被告人、律师、证人、书记员和法警的人员数量。

3.系统化阶段――模拟审判

准备好模拟法庭的各项具体庭前事宜之后,就可以按照公诉人(原告)宣读起诉书――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合议庭合议――宣判,启动正式的庭审程序。首先要由书记员宣读法庭纪律,审判长宣布开庭,介绍合议庭成员和被告人的法定权利、公诉机关(原告)的名称(姓名)及案由。其次,在法庭调查阶段,证人原则上要出庭,控辩(原告、被告)双方都可以出示自己的证据并且就对方的证据进行询问。再次,法庭辩论阶段控辩双方要开展交叉询问,证据材料要进行充分的质证,辩护律师在这一个阶段要充分地展现自己的辩护技巧和能力,切实地发现案件中存在的问题。检察官则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证明起诉书中指控的犯罪事实。辩论结束,被告人要做最后的法庭陈述,对关于自己的案件事实做总结性的意见陈述。最后,合议庭的法官和人民陪审员根据当事人双方质证辩论的情况,对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做出评议,并进行宣判。

4.总结阶段――论文写作

模拟审判完成后,学生要根据自己的角色扮演和庭审流程撰写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至此,学生经过选题、庭审准备和实战演练已经发现了我国某一具体司法制度甚至是实体法等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其未来进一步的完善能够提出中肯的建议。如此,论文的大致提纲经过上述三个阶段已经形成,接下来,学生就能够遵循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论文的具体撰写。显而易见,该种毕业论文改革模式将更有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变枯燥为生动,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

参考文献:

[1]苏力.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法学,2006,(2).

[2][美]赞恩.法律的故事[M].刘昕,译.南京:凤凰传媒出版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1.

[3]段书臣.法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与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2,(31).

[4]方流芳.中国法学教育观察[J].比较法研究,1996,(2).

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最后一次作业,而其中的论文格式是必须要规范的,可以节约宝贵的人力资源。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非学术论文格式,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非学术论文格式 1.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左(装订线),右,,页脚。 2.封面格式设置:字体:四号宋体,居中,指导教师签名必须手写。 3.题目:中文,三号黑体加粗居中;英文,三号Time New Roman字体, 加粗居中。题目和摘要之间空一行(小四号)。 4.摘要: (1)中文摘要和关键词(行间距单倍) 摘要(黑体五号加粗,左起空两格):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五号楷体) 关键词(黑体五号加粗,左起空两格):XXXX,XXXXX,XXXXX,XXXX(五号楷体) (2)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行间距单倍)(置于参考文献后。参考文献与英文摘要之间空一行,小四号) Abstract(Time New Roman字体,五号,加粗,顶格):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Time New Roman字体,五号) Keywords(Time New Roman字体,五号,加粗,顶格): XXXX,XXXXX,XXXXX,XXXX(Time New Roman字体,五号) 5.正文层次格式(关键词和正文之间空一行,小四号) 1.(四号黑体加粗,左起空两格) 正文左起空两格,使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倍) XXXX (小四号宋体加粗,左起空两格,行间距倍) 正文左起空两格,使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倍) 第三级标题与第二级标题相同 6.致谢(正文和致谢之间空一行,小四号) 致谢(居中,黑体,加粗,小四号) ************************************************************************************(中文小四号宋体,英文小四号Time New Roman字体,行间距单倍) 7.参考文献(致谢和参考文献之间空一行,小四号): 参考文献(居中,黑体,加粗,小四号) 关于法院文化的学术论文范文 略论法院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高国金、王相林,现在江西农业大学;程志军,现在鹰潭中级人民法院。 【摘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为维护经济社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人民法院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法院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从各方面加强,以确实使法院文化成为法院群体成员的一种坚定信念和价值观,融入到每一位法官头脑中,使其自觉做到为民服务,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法院;文化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文化建设的地位已越来越重要,已成为“五位一体”中的重要一体。法院文化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法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法院群体成员在长期的审判实践和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信念和价值观,是以追求和实现法的公正与效率为核心的法院人文环境。[1]由此,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必须成为广大法律工作者的共识。 一、法院文化建设的现状 文化建设在法院工作中占有其重要一席。有些法院在平常工作中,往往忽视文化建设,没有形成常抓不懈的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思想认识不到位 有些法院案件较多时,只抓案件审理,文化建设却成为可有可无的事情。即使在开展文化建设时,也仅流于文艺表演之类的活动形式,从思想上根本没有意识到法院文化建设的真正内涵和重要意义。思想认识不到位,既影响了法院文化建设的良好开展,也影响到法院整体形象,从而影响到每个法官的价值观,有些法官也就容易走向腐败,从而威胁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成为人民的罪人。 2. 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不少法院尚未制定一套科学的制度对法院文化建设进行规范,法院整体文化品味得不到提升,造成法院主体文化与精神实质的不相契合,最终导致法院文化建设“有形无实”。[2]这种现象的发生,对整个法院系统都有着深刻影响,忽视制度建设,也就难以真正意义上开展好法院文化建设,从而影响到法官综合素质的提升。 3. 法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法官素质问题就已引起广泛的重视。法官队伍里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特权观念等腐朽思想,导致少数司法人员腐败和裁判不公的现象出现,直接损害到法官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法官腐败问题更是令人痛心。这些现象的存在,也必然影响到法院文化建设的良好开展,也同时反映出法院文化建设的力度不够,没有发挥出其对法官综合素质潜移默化影响的应有作用。 4. 法官职业化进程缓慢 中国历来没有把法官作为专门职业来看待,而是等同于行政官员或视作行政官员,因而在法官的来源、训练、选任上都无异于行政官员,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使得当今中国从未受过法律正规训练的人充斥各级法院领导岗位,复转军人走出军营进法院等奇特现象比比皆是。这就使我们的法院很难承载起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的“定纷止争”、维护社会正义的职责,司法独立更无从谈起。[3]法官职业化发展进程必然影响着法院文化建设发展步伐,法官的司法独立意识不能融入到法院文化建设之中就会影响到其判案思维和质量。促进法官职业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更好维护自身权益的需要。 二、加强法院文化建设 法院文化建设好坏直接影响到法院和法官的长远发展,影响到法院和法官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已是必然趋势。 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首先,人民法院应加强法官的理想信念教育,促使法官群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目标取向,从而增强对本职工作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认同感;其次,大力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形成以法官为中心,对各类人员分类管理,营造服务、尊重、支持法官的浓厚氛围,树立法官的职业尊荣感;第三,注重法官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加强法官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坚持用新的态度和思想,积极开拓新途径,探索新方法,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用先进的理论、优秀的成果来深化法官对法院文化建设的认识。[4]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法院和法官不重视法院文化建设的认识,从而在思想意识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把法院文化建设好,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2. 加强制度建设 加强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监督,这种监督应是从思想作风到业务工作全方位的;加强对法官的审判纪律、行政纪律、审判责任、财经纪律的监督,严肃查处各种利用审判职权违法违纪的行为;强化外部监督力度,制定相应的规范,使人大、检察机关以及社会公众的外部监督制度化、程序化、法律化。[5]这些制度建设,势必有助于保障法院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有助于预防法官的腐败和堕落。 3. 大力提高法官综合素质 法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法官的判案质量,大力提高法官综合素质是法院文化建设的关键。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1)提高法官文化素质 法官文化素质是法官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文化素质的高低是衡量法官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良好的文化素质必定有助于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对法官的文化素质要求也就越来越高。除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广博的其它知识,这有助于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有助于其在法院文化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提高法官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包括政治心理、政治知识、政治价值观、政治信仰、政治能力等。其具有阶级性、综合性、相对稳定性、层次性等。在阶级社会,政治素质是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核心部分,社会主体政治素质的高低是衡量社会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法官应具备一定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才能使司法服务于政治。[6]一个法院每一位法官的政治素质高低同样也决定着该法院文化建设的走向。提高法官的政治素质,有助于保障法院文化建设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3)提高法官业务素质 从根本上说,法官的业务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判案的质量高低。我国的法律是以成文法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而成文法的制定往往原则性较强,不可能规定的细到每一个角落,这也使我国在处理一些案件时出现了“法律空白”或“法律漏洞”。法官适用法律不是完全机械的照搬法律条文,而是必须根据立法意图、法理原则和精神来正确的解释法律,填补法律的漏洞。[7]只有业务素质高的法官,才能更好的维护老百姓的利益。因此,法院文化建设中必须以提高法官业务素质为精髓,大力表彰业务素质好的法官,并经常宣扬其业绩,从根本上影响每一位法官判案思维,从而才能更好地保证每一件案件审理效果。 4. 大力促进法官职业化 职业法官的基本定位按照《法官法》和最高法院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若干意见,法官只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法官不是官,是以行使国家审判权为其专门职业的法律家群体,这种职业群体必须具备一些与法官职业特殊性相适应的品质要求,即必须接受过专门法学教育训练,具有独特的职业思维和强烈的中立职业意识,从事过专门法律实务工作,具备丰富的法律工作经验、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独立的职业地位。[8]只有这样职业化了的法官才能真正意义上承担起审判案件的任务,才能确实做到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法院文化建设中核心要素之一就是要为大力促进法官职业化做好各种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宣传,确实为法官职业化这一大趋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此外,在法院文化建设中,还必须确实重视一些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为法院文化建设提供一个最基本的文化氛围和支撑,这也是不容忽略的一项基本任务。 【参考文献】 [1]马玉龙. 构建先进的法院文化[J]. 山东审判,2003(6):27-29. 看了“非学术论文格式”的人还看: 1. 学术论文写作标准格式要求 2. 学术论文的格式及字体要求 3. 标准的学术论文格式 4. 标准的学术论文格式范文 5. 学术论文标准格式规范

给你推荐我的网站,期刊云,论坛是专做论文格式解析的,有论文格式的相关指导,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下。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1、题目

论文题目,主要以简洁为主,字数不需要太多,一般20个字以内为佳。并且论文题目对全文内容要有概括性。

2、摘要

摘要在撰写时,要明确、精练,大概100-200字之间就够了。此外摘要中要提取关键词。

3、正文

正文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了3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前言、本论、以及结论,其中每一部分都很重要。

4、致谢

致谢这一部分,主要是用来表达对指导老师以及对你有所帮助的同学、朋友等的感谢。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顾名思义这一部分,主要要列出写这篇论文所参考过的资料、论文以及著作等。此外,在排序的时候,要按论文中引证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6、注释

注释,就是对论文中某些问题进一步进行阐述和说明。

论文格式要求

1、装订顺序:目录--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

纸张型号:A4纸。A4 210×297毫米

论文份数:一式三份。

其他(调查报告、学习心得):一律要求打印。

2、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或听老师的安排)

3、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论文格式

东京审判论文格式

《水浒传》读后感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虽然说现在仍离内行很远,不料却也看出一点门道. 鲁达何以成五台山和尚 俗话说不在高,有仙则名.五台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五台山的和尚当然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的,何况象鲁达这样有命案在身凶犯 看过《水浒》的人都知道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的故事,至于他如何做了名山古刹的大和尚,不细心看还未必看得明白. 鲁达三拳打死郑屠之后便 亡命天涯,一日,在代州雁门县的十字街头正好遇上了他曾搭救过的金老,金老的女儿嫁给了雁门的大财主赵员外,赵员外既然取金老的女儿,鲁达自然成了他的大恩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赵员外和五台山的关系非同一般,寺里的智真长老是他的弟兄,而且他祖上便曾舍钱在寺里,是寺里的大施主.赵员外还曾向寺里买了一个名额,寺里曾许过愿让他剃度一僧.于是,赵员外就把这名额给了鲁达,有了名额还不够,赵员外还向寺里缴纳一笔"集资费",那集资费便是赵员外带鲁达上山见智真长老时特意准备的一担"段匹礼物".如果没有赵员外的一个名额和一担集资费,鲁达便有天大的本事也进不了五台山山门,更不会成为后来大名鼎鼎的花和尚鲁智深了. 生辰纲事发与晁盖的关系网 劫了当朝太师的生辰纲,绝对是死罪一条.作为这桩劫案的首犯,晁盖在生辰纲东窗事发之后,利用他多年精心编织的关系网居然安然逃脱,远走高飞.《水浒》虽是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小说,不过里面的108将很少是正儿八经的正宗农民,晃盖当然也不是. 晁盖是山东郓城县东溪村的一名富户,"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他独霸一方,在江湖上很有些名气.晁盖有很多钱,也很会花钱,他的钱绝对不会是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得,生辰纲都敢劫,他还有什么事不敢做的.晁盖用大量的钱财精心编织了许多的关系网,而这些关系网在紧要的关头发挥了作用.先是他的把兄弟--在县衙门作事的宋江从济州府捕头何涛处获得秘捕晁盖的消息后,便立即前去通风报信,使晁盖得了宝贵的时间.在围捕行动中,郓城县的两位和他交往很深的,平时得了许多好处的都头朱仝,雷横更是心怀鬼胎,阳奉阴违.打前门的的雷横故意大惊小怪,高声叫嚷,暗示晁盖快逃,打后门朱仝更是不但放过了他,还特意为他指出了一条逃生之路说 quot;你不可投别处去,只除梁山泊可能安身."关系网织到这个份上,谁还奈得他何 宋江使梁山泊兴旺发达,宋江又把梁山泊引上绝路,真可谓成也宋江,败也宋江.应该说宋江取得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之前,还是为山寨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的,尤其是彻底抛弃了王伦的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路线,广纳天下豪杰,使得山寨一片繁荣.他还常亲自下山,率领一帮弟兄冲州过府,立了不少军功,三打祝家庄,攻克高唐州,都有他的功劳.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当梁山泊英雄排定座次,宋江坐稳了法定的第一把交椅后,他的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身先士卒的宋江不见了,自那以 "一向不曾下山","每日肉山酒海,大吹大擂,与弟兄们打团儿吃酒."而且他下山的第一件事竟是去东京赏灯,任凭"众人苦谏不住,他坚执要行."拿着弟兄们出生入死换来的血汗钱供自己肆意挥霍.看完了灯会之后他还去逛妓院,为了会一会名妓李师师,光见面礼便花了黄金一百两.为了不使自己的所作所为引起弟兄们的不满,他早就想好了一个绝妙的理由:这一切都是为了山寨的前途着想,为了让大家将来有个好的归宿.说到底,他的旅游,嫖妓都是为了工作的需要.为了山寨宋江真可谓是"奋不顾身". 我对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情有独钟.《水浒传》是本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巨著.它引人入胜的连环章节中塑造了不计其数的人物形象.个性之鲜明,在中国文史上首屈一指.但在这些英雄豪杰的斗争之中,却隐藏着施耐庵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你只需随好汉们—齐发威,一齐狂笑,一齐叫骂,在无拘无束的痛快淋漓之中,便能发现这一百零八个人,每一个都是作者精神追求与内心情感的寄托.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的威猛仗义,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那是忠义二字. 他是一团火,一团抗争的烈火.在他身上,永远体现着性格的彻底自由与无拘无束.他是桀骜不驯的人,一切的封建束缚他都不放在眼里.他要用他那两把板斧砍尽天下不平事.施耐庵将自己对于社会,制度,正义不得伸张的不满淋漓尽致地挥洒在李逵身上,同时又寄托了作者对反抗和自由的热切向往.然而,他一生追随宋江,忠义不二,即使对宋江招安的想法不满,最终仍然选择服从,因为在他心目中宋江永远是他的大哥.所以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仍说:"到地府也要做哥哥身边的小鬼."

这是一些小的零碎的知识,要靠自己组起来了,不过,作为经历过中考和高考的我,我个人认为一般不会在大考中靠这样的题,因为时间是绝对不够的!!!!!一、日本发展简史及启示 1、古代日本:向中国隋唐学习,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2、近代日本:向欧美学习,进行了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最强大的封建军事帝国主义国家。 3、现代日本: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经济援助下,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会,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并且重视培养人才,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 4、日本的成功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训示?要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坚持改革开放,国家才能强大进来;要倡导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要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技;发展经济的时候要保持社会的稳定。 二、中日关系(一)古代的中日关系:古代中日之间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 (1)两汉时期与日本的交往:政治交往: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与汉”;东汉光武帝时,日本“奉贡朝贺”,光武帝赠赐“汉委奴国王”金印;后来,日本又“谴使奉献”。经济交往: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2)唐朝与日本的交往:全方位的交往:互谴使节;仿照唐制;学习建筑;教授儒学;贸易往来;人物:日本的吉备真备和中国高僧鉴真。(3)宋元时期与日本的往来:南宋和日本交往频繁;元代海船直通日本。(4)明朝时期与日本的交往(对抗与友好并存):①日本一些浪人和武士勾结中国沿海奸商形成倭寇,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俞大猷英勇抗倭;②1592和1597年,日本丰臣秀吉两次派兵攻打朝鲜,中国明朝先后派李如松和邓子龙入朝抗击日本侵略军;③明朝中期,中日贸易往来成为双方关系重要纽带;后期,因倭寇的骚扰,明政府实行海禁,影响了中日贸易的正常发展;(5)清朝时期与日本的交往: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中日交往基本断绝;晚清时期,中国以黄兴、蔡元培、陈独秀等为代表留日学生,有利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革命思想的传播。(二)近代的中日关系:日本多次侵犯中国,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1.19世纪末70年代,日本侵犯台湾,后勒索中国白银50万两作为撤兵条件。 2.1894年—1895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战后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3.1900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国侵华。 4.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5.1913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从而揭开侵华序幕。 6.1932年,日本制造“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7.1932年,日本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州国傀儡政权,使东三省成为其殖民地。 8.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同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定》。 9.1935年,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何梅协定》。 10.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 11.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 12.1937年,日军大进攻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 13.1937年,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人民达30万人以上。 14.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扫荡,实行“三光政策”。 (三)现代史上的中日关系1、23年的冷战对立:(1949年~1972年)战后美军以“盟军”名义,对日单独占领,东京审判对一些战犯免于起诉,保留了天皇制。企图利用日本控制东亚,遏制共产主义。日本在美国的操纵和支持下,大力发展经济。在对华问题上,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2、30多年友好和平交往:(1972年至今)1972年田中角荣首相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其中1972年~1992年是重新调整和重新定位时期,1998年以来则是旨在构筑“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新时期。这一阶段中,因日本在历史遗留问题上不能正确对待,20世纪90年代的中日关系一波三折,目前出现“政冷经热”的局面。现状:目前在处理中日关系方面存在3大难点:一是中日两国的政治关系,日本政府歪曲历史、不思悔改的强硬态度让中日关系陷于动荡不安之中。二是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三是中日关系紧纠内政。 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呢?一是要牢牢控制中日发展的主导情绪。在中日关系的处理上,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因日本的某些举动而自乱阵脚,跟着日本的步伐走,而要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二是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区别对待。在处理中日关系时,一定要讲究策略,不可盲目采取过激举动。三是要顾全大局,专心搞经济才是根本之路。 近年来,中日关系可谓是一波三折、麻烦不断,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恣意窜改教科书、钓鱼岛事件等种种事情的发生都为两国关系蒙上阴影,而最近日本申请常任理事国的举动更是遭到国人的极大反感,可以说中日关系是现今中国外交事务中比较麻烦、难以处理的问题。 我觉得目前在处理中日关系方面存在3大难点: 一是中日两国的政治关系,突出事件就是小泉纯一郎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2001年8月13日,小泉不顾国内外爱好和平人民的反对,强行参拜供奉了1000多名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开了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先河,之后他又分别于2002年4月、2003年1月、2004年1月3次前往靖国神社参拜,并强调会每年一次,此举极大地伤害了中韩等国人民的感情,而之前的窜改教科书事件和之后的钓鱼岛事件都引发国内人民的极大反感。日本政府歪曲历史、不思悔改的强硬态度让中日关系陷于动荡不安之中。 二是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由于之前日本政府损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件屡有发生,加上日本国内的误导宣传及少数右翼分子的鼓吹煽动,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也或多或少产生不良情绪,于是两国人民产生摩擦,友好感情度下降。 再就是内政是外交的延续,当国内人民反日情绪日益高涨时,易对国家出于大局考虑而实行的对日外交政策产生不满,同理,日本人民也会因此产生不满,这均不利于中日关系的妥善处理。 如何处理中日关系,我以为首先应持理智心态对日本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予以理性分析,有以下3个基本判断。 一是日本的右倾化问题。国内舆论普遍认为日本现在正走向右倾军事化道路,右倾势力在日本渐渐抬头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实并不尽然,右倾军国思潮只不过是日本部分上层人士的思想,而非日本全民众,而日本民族对中国的反感情绪只不过是一种扭曲的民族主义情绪作祟。这种情绪的产生来源于经济的发展。 战后的日本虽然经受重创,但是恢复很快,经济发展迅速,经济不仅很快恢复战前水平,而且尤胜往昔,同时期的中国经济却发展相对缓慢,日本在经济上不仅远超过中国,在世界上也仅次于美国,经济的刺激导致日本人开始盲目自信,目空一切;1992年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让中国的经济、政治地位得到极大提高,中国作为大国的实力开始显露出来,此时的日本却开始进入经济低迷期,“日本第一”的思想渐渐动摇,逐渐从自信过剩转向自信不足,尤其是眼看原先极不如自己的中国开始赶超自己,更是产生不平衡心理,两国政、经状态的逆转导致日本出现反华情绪,因而政府的反华举动就不难理解了:一是经济停滞导致政治地位的下降,借对中国这个日益上升的政治大国针锋相对,来极力维持其在外的政治大国形象;再就是借以转移国内矛盾,将民众视线引至外交。由此可见,由经济引起的狭隘扭曲的民族主义情绪可由经济发展予以改变,右倾在日本国内不会再扩大其市场,日本不会继续右倾下去。 第二个问题就是日本是否会军国主义化,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大部分人都会因为日本军费世界第二,是中国的10余倍而判定日本正在军国主义化,其实并不尽然,军国主义是一个有着一定概念内涵的特定称谓,具体来说,它应具备以下3个基本特征:对外军事侵略、对内法西斯化和国民经济军事化。分析日本对内对外政策可知,日本并非向军国主义化方向发展,日本人民还是追求和平和发展的,只是当发展受到挫折,便产生焦躁心理,这种对外张牙舞爪、气势汹汹之态,不仅没有显示其强大反而恰恰是其色厉内荏的表现。 日本是否会成为中国的主要威胁?这就是需要我们加以分析判断的第3个问题。 首先从经济上来说,从近期发展来看,中国的发展速度超过日本,未来经济实力也将超过日本,从而政治实力地位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日本不具备对中国构成威胁的实力。 美国是政治经济超级大国,在世界俨然以霸主自居,中国近年来与美国关系处理妥当,关系融洽。日本是一个典型的欺软怕硬、趋炎附势的国家,世界中谁最强便与谁结盟,一战前与大英帝国结盟,二战时又与当时军事最强的德国合作,推行法西斯主义,而战后便很快遗忘美国投在广岛、长崎的两颗原子弹,欢迎美国大兵进驻日本,努力与美国建交,与此可见,日本政府不会轻易得罪美国,而对中国这一与美国交好的国家采取太过恶劣的态度。 那么,面对日本这一集自大与自卑、狂妄与怯懦这些矛盾性格特征于一体的民族,如何正确处理与之的关系呢?对此我有3点体会。 一是要牢牢控制中日发展的主导情绪。在对中日关系处理上,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领导人曾提出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就是用一种高瞻远瞩的眼光,妥善处理包括日本在内邻国的关系,不退让,也不急躁。 第二就是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区别对待。区分统治阶级和日本平民的不同态度,不同性质,予以区别对待。在处理中日关系上,一定要讲究策略。讲究策略是指学会用国家间的谈判、交涉、对话等方式和平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不同、矛盾与冲突,这并非是服软、懦弱。在中国外交史上,有很多通过谈判解决以往遗留问题的成功案例,在小泉以前的日本首相并无一人参拜靖国神社,原因何在,就在于中日之间的一个未公开的秘密协商,双方约定日方不参拜靖国神社,而中方不将此协议公布于众。这就是一种策略。 三就是要顾全大局,改革开放后,发展经济成为中国目前乃至以后的首要任务。所以千万不要因小失大,因此事影响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影响经济发展,专心搞经济才是根本之路。 作为有良知、满腔爱国之心的青年一代究竟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愤怒?用何种姿态去面对中日间的种种事件?我对举行游行并不反对,这是表达愤怒的一种方式,但是抛开这些,只从效果方面进行探讨的话,就会发现,此举对小泉政府有影响,但影响更大的是在华日本人,对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形象也有影响,对周边国家、对在华外国人都会产生压力,影响邻国友好关系,所以得不偿失。 抵制日货上,我国早在30年代就已经发生过,以此来保护民族产业,抵抗日本侵略,但我以为现在的中国已不再需要用30年代的方法去对抗日本,如今的中国不是70多年前的中国,我们的经济政治地位已今非昔比,不需要以此来对抗日本。

反日情绪如此高涨的今天,又加上几乎遗忘了所学过的历史,我在对待日本的态度上,有时候难免有些困惑。《东京审判》再现了日本投降后,远东军事法庭审判 28名甲级战犯的过程,唤起了我一些记忆,也帮我理清了一些思路,所以不必追求情节的合理性,演员的演技,一部电影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已经可以让人致敬了。回来以后百度了一些当时的史料,影片中梅汝傲关于座次的争取,及法庭上关于皇姑屯、南京大屠杀等诉因的辩论,基本都是真实的,看得人热血沸腾;影片中另一条线索是一个普通日本家庭的故事,其中兄弟姐妹四个在战争的影响下,命运各有不同,却都以悲剧收场。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虽然仅仅只有六十年,但当时的一切在时间的这边慢慢的变淡,很少再有人提及。但用看电影的方式重温历史,总能唤醒心里沉睡的一些东西。战争的年代,百姓的身上留下的是灾难带来的累累伤痕,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而战争的始作俑者虽然被处以极刑,却无法弥补已经发生的一切,这样想来,无比悲哀,所庆幸的是我还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虽然一些自由被禁锢着,但起码的尊严还能够保持。 梅汝傲说的好:“我不是一个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帐上。但是,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在影片的开头,看见日本人拿着酒瓶辱骂着中国人,虽然被枪击,但他们倒下以后,我们所受的屈辱也并未消失,联想起最近“流氓老外”事件,迪斯尼国民素质受指责新闻,还是老话,只有每个人都努力工作,做好份内事,国家强大了,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可惜,这样做的人不在多数,所以,多一些《东京审判》这样的片子,让更多的人记住历史,是非常有必要的。评论《东京审判》《东京审判》——国人必看。为什么?冲着它的名字,想着它的内容,就足以让我、让很多国人涌现出一种莫名的愤恨和爱国的冲动。就在前半个小时,我还在电影院里默默的体会着这部电影。现在,在刚回到家的第一时间,我没有做任何事,只是打开电脑,开始记录我的感受和思考。这是值得留下的记忆。总体来说,这是一部让我比较失望的作品。在看片花的时候,几个主角义愤和激情的演说辞让我对它非常的期盼。然而,在亲身坐在电影院中用心感受的时候,整个过程却只有一种木漂于水的轻浮感。明知道这些历史足以让人的心感到压抑和刺痛,但是这些历史的负重却堵塞在咽喉处,缺少一种毁灭性的打击力量,让这些负重瞬间超重,或者甚至可以慢慢沉淀——然而,没有!!!整个过程中,感受不到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主义以及其伴随的杀戮、血腥给人带来的悲痛和憎恨,感受不到各国对历史事件激辩的碰撞和爆破,感受不到罪恶受到惩罚以及和平得以彰显的快感和激动。总而言之,缺乏——震撼力。影片是从中国法官梅汝?H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将整个庭审过程中的一些节点作为重点,还穿插了中国记者和日本记者之间的恋情,某些日本人的觉悟,某些日本青年对战争的曲解、对中国的仇恨心态以及报复行为,日本老兵在战争后留下的阴影以及悔恨,日本女性在战争中响应国家号召被侮辱后的恐惧等等。印象比较深的重点情节:一是庭审刚开始时梅汝?H对审判座次的据理力争;一是两醉酒日本人被美国司机开枪打死的情景;一是溥仪的作证;一是美国法官对东条英机的盘问,以及东条英机最后死硬承认如果可能还会将侵略战争继续进行的丑恶嘴脸;一是日本老板娘被子弹打死时的情景;最后是对死刑进行投票的情节。然而,让我不太满意的恰恰就是这些重点情节。这些情节并没有深化和细腻,无法让人将感情投入,甚至是我这个满怀激愤、时刻准备投入情绪的观众都无法将感情沉淀下去。整个影片中其实时刻都存在爆发点,况且有刘松仁和曾江这两个老牌的实力巨匠的存在,根本不用担心他们无法将这些情绪表达出来。然而,不知是编剧的原因还是导演的原因,这些情绪激动的演员却在阐述一些空洞的说辞,完全没有力度。这就好像朝你打过来一个大拳头,让你颤抖,让你恐惧,但是打到身上却没有想象得那么痛。不知道是否导演的角度太过客观,却又极力的想用情绪来煽动观众,以至于在影片的拍摄中产生一种情绪上的矛盾。整个影片中贯穿的真实的历史胶片,以及不断出现的字幕,使得这部影片更像是一部纪录片。让人有一种被人搔你痒痒但是又无法发笑的难受感觉。似想爆发,却如鲠在喉。上,上不去;下,下不来。还有一点也存在着失误,那就是整个情绪的导线都是集中在中国法官身上。中国法官力争座次问题,中国法官说服大家赞同死刑,似乎整个的审判都是中国人在主导,都是中国人在利用大多数的权力来对日本进行镇压和报复。这样容易误导观念,误导情绪。在演员方面:首先,溥仪的出场应该是一个爆发点。在这个情节上,应该是让溥仪用平静而朴实的语气诉说让别人气愤和窝心的事实,但是溥仪的表现更像是在做秀,有很着迹的伪君子的圆滑和无赖;其次,“小偷”和尚的回忆,情绪激愤是对的,但是他回忆的内容还无法让别人感受到切身的疼痛和颤栗,应该换个内容并且继续细腻;再次,美国律师对东条英机的盘问是很不错的一个部分,有情绪也有内容;还有就是那个日本辩护律师,让他的辩护词更为卑鄙和狡猾一点,也许效果会更好……类似的小角色还有很多,但是都有一个总体上的毛病——没有细腻和深化,只是粗线条的描绘和表演者的冲动肯定是无法让人有情感上的共鸣。 不过,这些的表演者实力还是值得肯定的,除了朱孝天在演技上有些欠缺之外,其他人,包括小角色的表现都比较到位。而且,这些演员从外形到气质和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比较符合,在选角上没有太大的参差,可以表扬。另外,影片的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衔接有不连贯感,有些地方甚至是有断裂的迹象。比如对东条英机审判的那个场景,镜头对准了东条英机的头顶处,似乎定格了一般,然后下一个画面就直接切到了美国律师的脸上,如果从头顶处往下推进,再缓慢过渡到律师的脸上,效果会很好。不知道导演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疏漏,显然监制和剪切的工作没有做好,或者至少也是做得不够。总而言之,鄙人认为这部影片原本应该拍得比现在的更精彩,演员的表现总体上还是不错的,音效也还是有分量的,画面还算精致;但是剧本显然没有写到位,该入的不入,该出的倒是出的很开;导演、监制、剪切也有很大的欠缺。整部片子看下来,真的很平静,还会有一种很窝囊的感觉。不过,这部影片的意义以及本意还是好的,我也很希望用电影这样的宣传手段将历史的真相揭露到国际社会面前。不过类似作品的后继者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剧本的深度和力度问题,不要再浪费这些优秀的实力演员。 最后,考虑到配音的不真实性,鄙人觉得还是再重看一遍原声片比较好,也许没有加工过的声音会比配音后的更有震撼力。东京审判,一九四六年五月三日到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二日,长达两年多的国际审判。而今年,这件历史事件再一次的引发了热潮,就是因为这部电影《东京审判》。而在本周二下午,我们学校组织全体师生一起去电影院观看《东京审判》。《东京审判》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盟国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的那段历史。东京审判从1946年5月开庭,持续到1948年11月宣判终结,历时两年零七个月,最终把东条英机等7名战犯送上绞刑架。这部戏的很多镜头都让我难以忘怀。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开头,是因为法官的座次问题,梅汝敖坚持一定要按日本签定投降书的顺序排列法官的座次,因为这关乎中国的尊严,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坚持,这是一个中国法官的坚持,铮铮铁骨,义正词严,最终,法庭长只能对梅汝敖说:you win……。还有一段对话让我印象很深:“中国会因为有你这样的斗士而自豪!”“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这短短的两句话让我震撼,它表达了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自信,让我为中国有这样的一个法官而感动。第二次让我震撼的是当进入判决阶段时,一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和一句极富湖南特色的地方方言“只要打不死我,老子就要站起来”,浓重的压抑,激昂的斗志充斥了荧屏,一个砰然摔碎的水杯,一个不大的投票箱,梅汝璈慷慨激昂的讲话,紧揪住了我的心。尽管早已经知道了答案,但我依然不知所措。 “NO”“NO”“YES”“NO”“NO”“YES”“NO”,我的心已经开始发凉了,失望,不,绝望已经开始浮现于眼前,11个法官如果按这个频率出现,中国将没有任何的机会,“YES”“YES”“YES”“YES”,MY GOD!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有一刻我会喜欢英语。漫天的乌云突然消散了,心里别提多敞亮了,真有拨云见日,花开月明之感。痛快!他又赢得了胜利,他用对战争犯的正确判处,告慰了了百万被屠杀的中国国民的亡魂。这部电影提醒国人勿忘国耻家恨,真实比好看更重要,在法庭上的论战的撼人心魄。身体里流着中国鲜血的我,绝不会忘记。就像英达说的那样:“人家都没有忘记我们就更不能忘记了。”这部片值得我们铭记心头,一次次的观看。自从千禧年以后,中国电影就没了骨气和血性,让人越来越失望,越来越悲观。历数这些年来的所谓大片,《英雄》、《十面埋伏》、《无极》、都是空洞的卡通式的江湖臆想。《少林足球》、《功夫》则是一种触景生情的呐喊和宣泄,《卧虎藏龙》、《花样年华》更不行,华丽的情调只能从单一角度解读中国的文化,却不能注入真正的民族精神。直到今年,《东京审判》的到来让人看到了一点希望,这是一部真正用心去描述历史的电影,同时也是代表所有中国人发出的一声怒吼,绝不能允许日本人要抵毁真相、颠倒黑白!东京审判已经过去整整六十年了,日本右翼份子一直在试图篡改历史,抵赖曾经的侵略罪行,修改教科书歪曲侵略真相否认南京大屠杀、为战争元凶立靖国神社、厚颜无耻地申请“入常”……面对这样赤裸裸的反动行为,作为中国人,我们怎能无动于衷? 还好,《东京审判》站了出来捍卫直相,狠狠地抽了日本人一个嘴巴,铁证如山,面对正义的审判,日本右翼的信口雌黄只能是蚂蚁撼树,徒劳无功。多年来,日本文艺界一直都不缺少怀有狼子野心的人,《山本五十六》、《啊!海军》这种明晃晃地为战争狂人树碑立传的右翼电影并不可怕,我们要警醒的东西还有很多,如当年在东京大审判期间,黑泽明拍摄《我于青春无悔》来表达反动思想,审判结束后又用《罗生门》暗示每个证人都是各执一词,没有绝对正确的一方,结尾处更是用伪装的善良把军国主义思想寄托在日本下一代的儿童身上,无耻到了极点。还有在日本组建自卫队期间,黑泽明又假借《七武士》来为自卫队摇旗呐喊,七个武士保护村庄的故事用意路人皆知,其间借用大量细节来宣扬护卫队的精神。其实,黑泽明的大部分影片,如《活人的记录》、《乱》、《红胡子》中都流露出不同程度的法西斯倾向,虽然这些影片的艺术成就很高,但是这种为军国主义甘当走狗的作风不由人不鄙视!日本另一位反动大导演是小津安二郎,这个曾经入侵中国的三流军官,负伤回国后绝口不提战争的罪恶,以鼓吹社会和谐和家庭美景扬名世界影坛,一生竭力为日本政府粉饰太平。还有拍摄过《壬生义士传》的泷田洋二郎和宫崎骏等大师级导演都是军国主义艺术家的代表。当时在日本国内,坚持反战态度的大岛诸、今村昌平等导演的影坛地位是低于黑泽明和小津安二郎的,归根结底,是因为日本政府一直在扶持右翼电影的发展。在那个大师如云的年代里,黑泽明在奥斯卡的影响力很大来源于政府的强力支持,而后来的今村昌平能在戛纳两度摘下金棕榈,凭的就完全是实力了。日本影人在为军国主义的重新抬头在无耻造势,中国影人绝不能再沉默下去。除了抵制日货,反对日本入常,我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高群书和他的《东京审判》已经开始行动了,应该不会比《罗生门》拍的更漂亮,也不会比《七武士》的场面更宏大,但是它讲的是一件每一个中国人应该知道并牢记的事,我们都应该去认真地看它,爱护它,让它流传下去……为了民族的尊严,为了家园能保持纯净和美丽,也为了我们的孩子能挺胸抬头地面对外国人,我们已经不需要更多的《夜宴》和《满城尽带黄金甲》,我们需要的是《东京审判》。你自己在改改~应该能用的哦~~

谈观后感及影视短论的写作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以其生动的直观性和逼近生活的真实感而易有广泛颀赏性。一部优秀的影片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许多同学在观看影片后常会有感而发,尝试写作影评,这对于提高我们的影视鉴赏能力,端正我们的审美观念有相当大的帮助。那么,如何写好影评? 写好影视评论的前提是细心观赏。影视评论不同于书评,书可以反复地看,而影片却一闪即逝,因此,在看电影时不能漫不经心,而要全神贯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画面、音乐、对白、音响、表演等方面都要体察精微,并及时捕捉闪光的东西。这样在写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一) “评什么” 在影片中可评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评主题、评人物、评细节、评场面、评艺术特点、评电影语言的运用等;就多部影片来说,可综合评论一系列影片,阐明某一时期电影艺术创作的倾向和特点;可综合某一类影片(如惊险片、探索片等)进行评论;可综合同一类问题(如古装片的雷同化等)进行评论;另外,还可以进行电影专评,如平添编剧、评导演、评演员、评摄影、评美工、评音乐等。 面对这些可评的内容,初学写影评的中学生具体应如何处理呢?最好的办法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抓住影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为深刻、最能激发自己写作欲望的问题来写,这样便于对问题作深入细致的评论,忌面面俱到。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电影现象。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如西部电影、贺岁片、娱乐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到。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二) 写影评,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 1、捕捉住感受点。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2、抓住细节,诠释其深刻涵义。 所谓细节,是影片画面中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的变化进行精要细致的描绘。细节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道具的运用,色彩的调度,声音的变化等。典型的细节对展现人物性格、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如《大转折》中先后三次出现蒋介石的背影,每一次出现都预示着国民党军队下一次的失败,通过三次背影的刻划,将蒋介石政权日薄西山的局面富于象征性地体现出来。 3、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例如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4、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入论世。他说 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对影片作实事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顾及编导的意图、表演的全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强导演、演员、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同的,我们在写影评时,也不能人云亦云,如评《情深深雨蒙蒙》时,有一位同学冷静地指出编导将荧屏中的军阀(如萍、依萍的父亲)形象拔高了——他遇见美丽的女子就抢来作为姨太太,可原因居然是她们像自己的初恋情人。 5、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电影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电影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电影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电影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读电影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 开始练习写作影评时还应该注意:语言要朴实,要个性化。写影评一定要讲真话,讲自己的话,不要抄袭别人的评论。唯独自己的感受和朴实的语言,才会使自己的评论富有个性和新意,也才会给读者带来清新的感受。 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影评离不开叙事。但切忌过多地叙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写评价。当然,所评所析不得脱离影片孤立地进行。 设计好影评的标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它由正副标题构成。正题--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须简明扼要,而又耐人寻味,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副题--点明评论对象,交待片名或评论角度,它是正题必要的补充。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如:《历史和时代的搏击者--评银幕上的共产党员形象》,《悲剧在红色中渗透--评电影<红高梁>》《农村改革的多棱镜--电视剧〈一村之长观感〉》。 我们在写影评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丰富自己的写作实践,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通过影评的写作,不断促进我们知识结何的完善,提高我们的颀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 练习 ● 分析下面这篇作文的毛病。把它改写成一篇较好的观后感,字数在600字以上,原文的副标题不要改动,主标题可以自拟。 光辉的形象 学习的榜样 ——影片《焦裕禄》观后感 我噙着眼泪走出电影院,焦裕禄那高大的形象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年仅42岁的共产党员焦裕禄,在1962年冬调任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 他是艰苦朴素的典范,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衣成了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唯独没有自己。在兰考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后来病情严重恶化,变成肝癌,然而他依然以顽强的意志忍受着剧痛,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里奔波,兰考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他走了120多个大队。为治理兰考的三害,改变全县36万人民的贫困面貌,他带着重病坚持工作,坚持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年仅42岁的好干部焦裕禄于1964年5月14日离开了人间,但他永远活在兰考和全国人民的心中。 和焦裕禄相比,我深感内疚。过去我总是和同学讲吃比穿,衣服不时髦了就再也不愿穿上身,吃大米和白面还觉不合口。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忘了革命前辈创业的艰苦,守业的艰难,忘了接班人的重任。今后我一定以革命前辈为榜样,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艰苦朴素,勤奋上进,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革命接班人。 影视短评、读后感精选 评电视剧《长征》:细微之处见精彩 眼下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长征》,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该剧呈给观众的既不是“爬雪山、过草地”那种“枯燥”的长征,也不是“敌军飞机大炮、我军冲锋吹号”那种“简单”的长征。而是于战争背景下,把领袖们各自的人格魅力都凸现了出来。 长征开始前,毛泽东在军事上一直处于“次要地位”。当他大胆向中革军委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时,却遭到了军事顾问李德的指责,毛泽东一气之下,当着其他委员的面,甩手 而去;但他在苏区云山寺“赋闲”,读着马列著作时,儿子毛毛却要过来“骑大马”。毛泽东只好“学习生活两不误”,一边背着毛毛转圈,一边捧着书本“走读”;还有胡班长嫌主席的脚“有味儿”;毛泽东冲着贺子珍发牢骚……“无情未必真豪杰”,编导这样处理,更加衬托了毛主席后来在领导岗位上的指挥若定时的英雄气概。而毛泽东的扮演者唐国强也较好地把握了表演上的一个“度”,基本上做到了收放自如,“潇洒来去”。 尤值一提的是周恩来的扮演者刘劲,他时常忧郁的目光和红军当时的处境极其吻合,当李德和博古专权行事时,他忍辱负重;当张国焘扣押廖承志,向中央要权时,他“恨铁不成钢”……还有王伍福扮演的朱德,不但形似,而且从外到里都让你感觉到“这就是朱德”。并且,红军将领都叫毛泽东“老毛”,这也是以前影视剧中从没有过的最平民化的称呼。 “蒋委员长”这回换成了陈道明,从外表上猛一看,他有点像穿军装的“方鸿渐”,可随着剧情的展开,陈道明便和“老蒋”慢慢贴近了。他可以高骂“你们这群饭桶”!同时又能“屈驾”抬着士兵的尸体“悲伤”给大家看。这才叫“诡计多端、老谋深算的蒋介石”呢。所以,即便陈道明的眼神没有“老蒋专业户”孙飞虎阴险,但他一样把蒋介石这个“反共老手”刻画得淋漓尽致。 读彭端淑《为学》 读过彭端淑《为学》,大家多会对富僧大加批评,诚然,富僧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而没能到南海,这确实是应该大加斥责的。但是,大家多忽视了另一方面,那就是富僧听到贫僧由南海回来之后,脸上显出的“惭色”。仅此一点,笔者认为也是值得赞许的,因为能显出“惭色”,就说明他有了悔意,他的“惭色”至少会成为他尔后实现理想的一种动力。 在人生的道路上,谁能不办错一两件事? 重要的是做错之后如何对待,一个人如果能在做错之后显出“惭色”,那就说明他已经认错了,并可能在此之后有悔改。 展开历史的画卷,让我们看一看那些没有实现理想于惭愧之后奋发有为的人,是如何面对失败与挫折的。我国古代文学家苏洵,他举进士不中,有“惭色”烧尽以前所写之文,闭户苦读,通读六经、百家之说,终于成为著名的文学家。异邦音乐大师贝多芬,32岁时突然耳聋了。当时他心情痛苦绝望之极,甚至一度闪过自杀的念头,有“惭色”后并没自杀,反而以惊人的勇气和毅力克服了困难。最后一部杰作——《第九交响曲》是在他的听觉完全丧失后完成的。 再拿我们当代的事例来说吧,当代保尔——张海迪,在医院工作时,有人拿着一瓶贴着外文商标的西药,求她翻译。这时她并不懂外文,因而她只好惭愧地摇摇头,而就在这以后,她立志要学好外语,终于掌握了几门外国语言。…… 从以上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失败和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失败中永不爬起。一次失败,只不过是多了一次更好地反省自己,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生活的艰辛的机会。然后,求索、奋斗,开发潜能,激发勇气,磨练意志创造出难以想象的奇迹。不要在乎别人的嘲笑与讽刺,你应爬起来,在别人的取笑中开拓你的路。 在我们学习中,由于各种原因而遭挫,有的人便灰心丧气萎靡不振,甚至麻木不仁。还有的在失败面前并没有失望,在显出“惭色”以后,能够总结经验和教训,勇往直前,鼓足勇气努力学习,并取得了好成绩。 前人在逆境中,在艰苦的环境中能够有这样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我们90年代的青少年在这样好的条件下,难道就没有吗? 《 读彭端淑<为学>》讲评 本文是一篇颇有新意的“读后感”。 首先,文章的立意构思新,撷取的感受点也新。它不同于一般学生写《为学》读后感的思路立意,另辟蹊径,紧紧抓住富僧听说贫僧回来之后面有“惭色”这一点,作为自己的感受点,充分肯定富僧有悔改的态度,开展议论,阐述观点。文章就显得别具一格,生气勃勃。 其次,作者运用论据的角度也很有新意。论证中列举的苏洵、贝多芬、张海迪这三个名人是众所周知的,但文章摈弃了人们熟知的有关三个名人如何奋发成才的材料,却选取了他们在“没有实现理想而惭愧之后”“是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的”这方面的材料。这三则材料不但鲜为人知,而且紧扣论据,论点和论据高度统一。 另外,文章在论证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进行材料堆砌,而是对这些材料进行深入的剖析。因此文章的论证不但具有新意,而且具有一定的深度。 课后写作练习:

审美判断力论文格式

虽说不是很肯定的给你答案,但是建议你去潜心的拜读一下余秋雨散文,细细品味一下,对你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有很大的拉升!

学习兄弟艺术.比如民间剪纸、年画、印刷、音乐、舞蹈、服装、建筑、等等.

学生时期,身体、相貌正处在发育期,思想状态尚未成熟,所以判断力不是很准确,而且被判断的人也不会掩饰自己的缺点,人有美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但这只是说行为的,相貌的美丑亦无统一的标准。一般大家都看着顺眼即可称为美。。。以下是你问的正题:审美观是一个人用什么样的审美观点、抱什么样的审美态度和运用什么样的审美方法对自然景观、社会生活、文学艺术和人生进行审美活动的总称,是一个人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集中表现。探讨审美观,得先明确什么是审美,什么是美感。审美是指人们对美的对象进行观赏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美感则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由美的对象所引起的一种美的享受,是精神得到某种满足和感受的情感表露。我们大力倡导以真为美、以善为美和以纯朴为美的正确审美观,以达到美化社会、美化生活、美化心灵的目的。以真为美的具体内涵是重科学、尚真诚。宇宙万物,真的未必都美,但凡美必真。这是一条美的原理。任何虚假的东西都与美无缘。虚伪的爱情,犹如阳光下的肥皂泡,虽绚丽多彩,可惜转瞬即逝;&LDQUO;口蜜腹剑&RDQUO;的人,虽貌似真诚,不过纸终归包不住火。科学是探索天地间一切事物自身发展变化规律的学问,最注重实事求是,率性而行。天上飞鸟,&LDQUO;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随行列而止,委虫也 而处&RDQUO;,按照自身固有的生存规律,即鸟的真性情活动,自由自在,这就是飞鸟的美;社会形态,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规律,由低级走向高级、由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愈演愈文明、愈变愈完好,这就是社会形态的美。人生亦然,真诚做人,在人生旅途的大风大浪里,坚持实事求是,不虚伪、不造作,真喜、真想、真爱、真恨,表里如一,形神一致,努力按照世界万物和社会人生的发展演变规律和物我的真性情去缔造幸福的社会,这就是人生的美。以善为美的具体内涵是重教化、尚伦理。无美不善与凡美必真相对应,这是又一条美的原理。人世间,一切恶的东西都无资格跨进美的圣殿,而且还在美的排斥之列。诚然,花花世界,无奇不有,貌美心善的人有之,貌美心恶的人亦有之。然而,披着羊皮的狼与毒蛇化成的美女,只能得世人怜爱于一时,岂能迷惑世人于长久。孔子论美,不但常常与善相联,而且有时还把善与美合而为一。例如他主张;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赞扬里以仁为美;,提出为政的前提是;尊五美,屏四恶;等,或美恶对举或仁美并论,都是把美当作善的同义语而使用。在孔子看来,只有寓善于美、美善统一,才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和谐的人际关系。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东方美的哲学的核心,以善为美的目的在于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教化人们在美的享受中,愉快地接受善的熏陶,尚伦理,讲礼仪,善化社会、美化人生、移风易俗。以纯朴为美的具体内涵是重本色、尚自然。;人之初和物之初,未经人为的原始状态,就是人的本色、物的本色,质纯形朴,淡雅高洁。庄子赞美这样的本色;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而众美从之&RDQUO;。庄子以为能体现纯朴的人,应尊为大千世界的真人;。纯朴是中华民族的一项重要传统美德。就生活实践而论,家贫多扫地,同样给人以环境美的享受;;贫女勤梳头;,同样给人以形象美的好感。当年毛泽东在延安曾留下这样一幅照片:以简陋的空间为背景,他身着粗布便服,双膝补了两块大小对称、干净整齐的补丁,正在打着手势作讲话状。如此简陋的背景和朴素穿着,却丝毫没有损害人物的完美品格,相反,更加烘托出一位革命领袖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严肃庄重、质朴无华的高尚风范。这就是一代伟大;真人的纯朴形象。真人天然去雕饰、爱淡妆、重神韵、呈风骨,与自然合一。我们崇尚真人以纯朴为美,但并不赞成完全顺应自然的无为之美。人类社会的美是有为的,美是一种发现,又是一种创造,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多样特性。菩萨低眉是美,金刚怒目也是美,富丽堂皇是美,小巧玲珑也是美,雍容华贵是美,端庄俊秀也是美。燕瘦环肥,各有千秋。在人类现实生活中,以纯朴为美,既不排斥对自然美、社会美的适当加工和对艺术美的独立创造,也不排斥美的多样特性。我们倡导的纯朴美乃是一种最高层次的美的理想、美的追求和美的境界。以真为美、以善为美和以纯朴为美,三者完全协调一致,相得益彰。一切科学真理从来就是朴素无华,一切社会道德也从来就是朴素无华。熔真、善、纯朴于一炉,化真、善、纯朴于一体,晶莹圣洁,熠熠生辉,此乃人间的至美。这些就是我们所倡导的以真为美、以善为美和以纯朴为美的审美观。

摘 要: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情趣不高,他们始终停留在消遣,娱乐的低层次。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又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审美情趣,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呢?笔者以为,对这些课题的探讨是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了。 关键词:课外阅读 情趣 写作能力 一、以语文教材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为学生步入课外阅读高雅天地的引线 照理说,中学教材中的好些古今中外名篇,很能够作为学生步入课外阅读高雅天地的引线。然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放在首位考虑的往往是如何应付考试,估计试题会从哪些方面入手,全文分几段,中心是什么,重点记忆是那段。完全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对待文学作品,把好端端的一篇文章搞得支离破碎,以致课堂死气沉沉。这样就大大败坏了学生的欣赏胃口,所以,学生对本来是盎然生气的语文课也厌烦了。难怪学生读了节选的课文之后,就没有举趣去研读原著全文。笔者认为,考试固然重要,但我们不应完全让它所左右,我们必须扭转这种局面,以语文教材的名篇作为学生步入课外阅读高雅天地的引线。在教学过程中,应极力突出这些作品所描绘的具体形象,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兴趣。我曾经在上契可夫的《变色龙》时,我首先要学生用一个字概括这篇课文。通过争论,大多数学生说"变"字。我又问学生奥楚蔑洛夫在断案过程中是如何"变"呢?这样,学生自然注意到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对话。再通过师生的分析、比较,学生们都被作家这种娴熟巧妙的艺术手法所慑艮。学生感叹,想不到"打狗事件"也能写出这么好的小说。于是,我趁热打铁,向学生介绍契诃夫小说"以小见大"的写法。这样,我简要介绍了小说《一个官员的死》的基本情节(沙俄时代,一个小官员在剧场看戏时打了一喷嚏,自以为冒犯了看戏的将军,反复解释道歉仍心有余悸,最后忧郁而死),小说用艺术的夸张描写了沙俄时代官场的黑暗。告诉学生此作也.是出自契诃夫的手笔,请大家去借阅《契诃夫短篇小说选》,领略这位大师的艺术丰采。这样,就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再如,我把鲁迅的《孔乙己》和吴敬梓的《范进中举》放在一块教。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比较,使学生懂得了两文主人公的实质是一样的。这样,学生也很感兴趣。另外,上课的解题也很关键,解的好能拨动学生心弦。如果是原著节选部分,讲些同原著有关的情节也是不可少的。如教《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就有必要讲一些贾雨村以前的历史,及英莲和四大家族有关的事。这样不但对理解此课有帮助,而且,你这么一讲,学生都有一种好奇好,诱使他们去看此书。 二、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来提高审美趣味 叶圣陶先生说过:"好的作品至少要读两遍以上。最初读时不妨以得梗概,了解大意为主眼,再读时就得留心鉴赏了。用了'玩'的心情冷静地去对付作品,不可再囫图吞咽,要仔细咀嚼。诗要反复地吟,词要低回地诵,又要周回地默读,小说要耐心地细看。" 而一般中学生看好文章,总是看一遍不再看第二遍,一目十行地阅览,这怎么会有收获呢?基于此,笔者要求学生反复阅读一篇好作品,来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把"自我"放进所要鉴赏的对象之中,进行两者比较。不妨一边读作品,一边问自己,如果让我来写这个场面,会怎么写?如果让我来写这个人物,又会怎么写?努力从读中悟出点什么来,这样,读书的效果将会好些。如果长期训练,其审美趣味必定会有提高。 三、有意识地介绍一些文学的一般原理,提高其欣赏能力 在文学欣赏活动中,欣赏的文学作品是具体的、感情形态的,它首先作为感知的对象呈现在我们面前。如果没有一点和关于文学的一般原理知识,我们的感知往往是表面的,理解也是肤浅的。而我们的学生却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有些教师也往往忽视这些,抑或以为这是"多此一举"。笔者认为,我们大可以打破这一禁区。象"文学欣赏的特点和规律"、"如何培养欣赏者的感受力",大可以抽课外时间结合实际用通俗易懂的方法给学生专题讲讲,以便养活学生们在欣赏方面的盲目性,让他们有规可循。这些所花的时间不多,然而收益是有的,我们何乐而为呢。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创造好的读书氛圈 较高的审美趣味是在反复不断的欣赏实践中锻炼和培养起来的。你玩味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分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也就愈可靠。近年来,笔者主要开展以下活动来训练学生的审美趣味。 1、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阅读课"把学生带到阅览室看报纸、杂志。学生在阅读时有疑难问题时,教师就及时指导。这样,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其一,扩大知识面;其二,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读书的动向;其三,知道学生看书读报的习惯;其四,及时点拨,解开迷惑。 2、每月举行一次"读书汇报会"。主要内容是汇报这个月来你课外读了哪些好书刊,其大概内容如何?有何收益?这其实也是学生相互推荐好书的过程。学生普遍对此事较为重视。他(她)们早早地到阅览室借阅需要看的书。大多数同学边看书,边做好读书笔记,这就避免了那种随便翻阅,不求甚解的坏习惯。 五、利用社会的读书"热点",引导学生读高雅的书 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利用社会的读书"热点",譬如:电视上放映连续剧《西游记》、《红楼梦》,我们就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墙报也刊登这方面的内容。 近年来,通过种种努力,学生的课外阅读趣味有明显的提高,那些思想格调低下,文字表达粗劣的读物在我们班级销声匿迹;而代之的是比较高雅的书籍,读好书的氛围不断拓宽。随着审美趣味的改善,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也不断提高。 总之,对中学生课外阅读审美趣味的培养还需要有一个深入实践和研究的过程,这是一个很诱感人的课题,愿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共同在这一领域里"上下而求索"。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论文格式

关键词是不是像课本里面的 关键词那些?

论文的标准格式模板要包含题目、论文摘要及关键词、目录、引言或序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和注释、附录这八个部分的内容。题目应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字。论文摘要应当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及结论,尽可能保留论文的基本信息,关键词需要反映论文主旨。

目录是论文的提纲和每一部分的标题,要将相应的页码标注清楚。引言或序言应该包括论文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需要内容详实,论证有据。结论要求明确完整,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新见解。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注释要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规范及其作用,为了反映文章的科学依据、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

所有引用别人的观点或文字,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都必须注明出处或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

致谢,一项科研成果或技术创新,往往不是独自一人可以完成的,还需要各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在许多论文的末尾都列有"致谢"。主要对论文完成期间得到的帮助表示感谢,这是学术界谦逊和有礼貌的一种表现。

这个写的方面有很多,,来我有写好的 亲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论文格式的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搜索一下 品学论文网 上面什么专业的都有经济学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政学 金融学 国民经济管理 保险 金融工程 税务 信用管理 投资学 环境经济/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 管理学 酒店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业工程 工程管理 工程造价 产品质量工程 项目管理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会计学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旅游管理 审计学 电子商务 物流管理 国际商务 物业管理/房地产 连锁经营管理 资产评估 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土地资源管理 城市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会展经济与管理 航运管理 劳动关系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 体育产业管理 农林经济管理 农村区域发展 图书馆学 档案学 信息资源管理 理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声学 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技术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动物植物生物技术) 动植物检疫 天文学 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理科学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地球物理学 大气科学 应用气象学 海洋科学与技术(渔业) 海洋管理 军事海洋学 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 理论与应用力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微电子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信息科学技术) 光电子技术科学 材料物理 材料化学 环境科学 生态学资源环境科学 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统计学 系统科学与工程 教育学 教育学 学前教育 特殊教育 教育技术学 小学教育 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 华文教育 体育教育 运动训练 社会体育 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 运动康复与健康 农艺教育 园艺教育 林木生产教育 特用作物教育/特用动物教育 水产养殖教育 应用生物教育 农业机械教育农业建筑与环境控制教育 农产品储运与加工教育 农业经营管理教育 机械制造工艺教育 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教育 机电技术教育(电气)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印刷工艺教育 食品工艺教育 纺织工艺教育 化工工艺教育 建筑工程教育 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 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 财务会计教育 文秘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管理 医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 卫生检验 妇幼保健医学 营养学 临床医学 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 医学检验 眼视光学 精神医学 听力学 医学实验学医学美容技术 口腔医学 中医学 针灸推拿学 蒙医学 藏医学/藏药学 中西医临床医学 法医学 护理学 药学 中药学 药物制剂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中药资源与开发 法学 法律/法学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 社会学/社会工作 家政学 人类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外交学 思想政治教育 国际文化交流 国际政治经济学 治安学 侦查学 边防管理/边防指挥 火灾勘查禁毒学 警犬技术 经济犯罪侦查 消防指挥 警卫学 公安情报学 犯罪学 公安管理学 国际经济法 历史学 历史学 世界历史 考古学 博物馆学 民族学 文物保护技术

中美谈判风格研究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与美国的经贸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美国也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但是,由于中美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风土人情和价值观念上都存在着重大差异,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磨擦。近年来,两国在诸如纺织品贸易、市场准入问题、反倾销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对华最惠国待遇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问题上都发生过纠纷。加深对美国贸易政策和立法的演变历程及其经济背景的理解,有助于正确认识中美贸易关系和纠纷,为改善两国经贸关系、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1、正确看待中美贸易争端(1)中美市场准入争端市场准入问题是中美贸易的本质问题,也是中国加入多边贸易体系的核心问题。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衰落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是导致该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近几十年来,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的经济贸易飞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之一。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这对美国拓展出口意义重大。因此,美国近年来把很大的精力放在打开中国市场,为美国公司占领中国市场创造良好的条件。美国多次指责中国对美国产品封闭市场,批评中国的贸易制度和贸易中存在的许多“障碍”和“壁垒”,如繁琐和复杂的进口管理和许可证制度、进口限额管理的不公开、贸易管理和法规透明度不够等。此外,美国还指责中国对服务行业过度保护,特别是在美国特别具有竞争力的金融、保险和会计师事务所、运输等领域中国的开放度太低。美国在市场准入方面做文章,并频繁地向中国施加压力,充分体现了美国贸易政策及策略由追求竞赛规则的公平合理转为追求竞赛结果的对等性,由单纯限制进口转变为限制进口与积极扩大出口相结合,通过增加出口,改善贸易状况,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和解决失业问题。(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体系与美国的阻挠我国根据通行的国际标准和自己的国情,坚持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多边贸易体制,这是我国的一个根本立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改革外贸管理体制和开放市场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进口关税水平大大降低。而美国无视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已取得的成绩,以成熟发达国家市场开放标准和经贸管理的做法来要求中国,要求中国承担与自己的国力和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过高的义务和责任。美国还抬出其国内的贸易立法单方面给我国施加压力,以贸易制裁和报复主义的措施相威胁,力求迫使中国作出更多的开放和自由化的减让,扩大美国从中国发展中所获取的份额。(3)中美知识产权争端中美近年来在知识产权领域屡有争端。早在1989年和1990年美国就根据美国特殊301条款,把中国列入“重点观察国家”名单。1991年4月26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又以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为由将中国列为特殊301条款“重点国家”之一,并以价值28亿美元的贸易制裁和对中国某些出口产品征收高额进口关税相威胁,要求中国与之签订旨在制止对计算机软件和音响制品的盗版行为的贸易协定。此后,美国又于1994年和1996年多次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做文章,并以高额的贸易制裁相威胁。美国的做法其实质是将知识产权同贸易利益、经济实力挂钩,利用贸易问题和贸易手段外交手段将一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法规强加于其它国家,其实质是一种美国利益至上的带有保护主义色彩的贸易政策。从表现上来看特殊301条款执行一套严格的程序,但是它的实际执行往往取决于美国当年的贸易状况和对因贸易伙伴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而损害的美国利益进行的判断。对此,美国贸易代表有较大的自由裁定权。2、采取正确的策略对付美国的贸易政策和贸易立法(1)坚持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增强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经济技术竞争力,这是提高我国的政治经济地位,加强同贸易对手谈判和协商中的力量,以便更好地维护我国经济利益。只有经济强大了,外国才会以更加平等的态度来处理双边的经贸磨擦。(2)进一步改革我国的贸易管理体制,积极向国际标准靠拢。改善进口管理体制,增强贸易政策的透明度,促进贸易自由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大势所趋。当前,我们应该加强对国际经贸管理和规则的学习,认真地分析和研究我国现行的贸易制度和贸易管理模式,对于那些已经过时的和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的做法要下决心进行改革和创新,对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可以做到的我们应该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实现,然而,对于危害我国基本经济利益和属于原则性和立场性的要求和做法我们要坚决顶住压力,维护我国基本的经济利益。(3)争取早日加入到多边贸易体系中,利用多边机制的约束来抵制霸权主义的贸易,争取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现阶段所应得到的适当保护的权力和我国正当的经济利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大势所趋,我国应积极利用多边机制来妥善解决同其它国家的贸易争端,更好地协调对外经贸关系。依靠多边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有效地限制和约束个别国家的贸易单边主义和贸易制裁的泛滥。(4)积极推进市场多元化的战略。在中美贸易中,由于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远远大于美国对中国的依赖,美国常常凭借其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实力,在对华政策上表现出强烈的进攻性,它不仅在谈判中态度强硬,而且常常诉诸单边行动,以贸易制裁威慑中国,给中国提出过高要求。针对美国的做法,我国应该加强贸易的宏观监督和管理,合理调控贸易流向,避免出口过于集中于某些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市场。进一步探索同其它亚洲国家、拉美和非洲国家的多种形式的经贸往来,减少对某单一市场的过份依赖,分散贸易风险,尽量减少和避免在市场准入等问题上一些不必要的纠纷,为我国经贸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5)完善知识产权立法和保护制度,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的力度。中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目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美国对华反倾销问题 美国是世界上对我国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最多、力度最大的国家。自1980年起,共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了100多项反倾销措施,涉及的中国产品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纺织品、自行车等多种产品,涉及的金额呈扩大趋势[2]。 2.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 关于纺织品贸易的摩擦问题,一直是困扰中美贸易的重大问题。纺织品一直是中国对美出口的重要产品,纺织业在美国已经是夕阳产业,加上中国纺织品的冲击,近年来,美国纺织业的失业率逐年上升,美国对我输美纺织品一直实行严格的配额管理制度,限制我纺织品输美。 3.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中美在知识产权领域屡起风波。多年来,中美之间围绕知识产权的争端此起彼伏。美国对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努力始终感到不满意,多次挥舞301条款,对我国进行制裁和指责。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 联系加入WTO前中美贸易争端的起因,不难发现,加入WTO后双边贸易平衡问题仍是导致中美经贸摩擦的症结所在。日益扩大的贸易逆差是如何形成的?美方认为,主要来自中国的不公平竞争,比如以低廉的价格进行商品倾销、对出口商品进行补贴、非法转运与盗版的猖獗等。而中方认为,美对华贸易逆差实际上被大大的高估了,根据中国海关统计,1987—1992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是逆差,到1993年才出现顺差,其后的贸易顺差差额也完全不像美方统计的如此之大。双方统计上的偏差主要是由于统计口径的不一,剔除这一因素,近年美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主要来自以下原因: 第一,美国对高科技出口的管制政策。中国的低工资使得中国的产品成本低、价格低,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技术产品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美国科技发达,劳动生产率较高,在高新技术产品上有很强的竞争优势。然而,美国对华却实行高新技术出口管制政策,这是影响其贸易平衡的关键。 第二,在华外资企业出口的增多。这是今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迅速扩大的重要原因。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的势头,吸引着愈来愈多的跨国公司进入到中国。在华外国公司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进行生产,将产品的一部分或大部分返销到本国或其他国家,使得中国的出口猛增。 第三,世界经济不景气导致美国出口的下滑。美国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贸易逆差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出口贸易额的下滑,而不是进口贸易的激增。据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透露,在过去两年中,美国制造业的出口贸易额减少了850亿美元,主要原因在于海外需求的疲软。相反,中国对美国的进口却在增加。 第四,中国企业像海尔这样一批优秀的企业,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从而推动了中国对外出口和投资、国际收支顺差的扩大。 另外,导致中美经贸摩擦频繁发生的还有政治因素。即美国想“通过全球商业协定输出它的自由市场价值观念”[3],利用与中国的经贸交往来促使中国政治发生变化,这是典型的以经济手段促“和平演变”的表现。 当然,在中美经济关系中,中国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体制和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的某些问题的确也是造成中美经济摩擦的一个原因。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这些不完善的地方正在通过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加以改进。近年来,世界贸易组织针对中国的“年度过渡审议机制”的审议结果表明,中国在经济体制上的改善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4]。 三、中国应采取的对策 1.妥善处理中美双边经贸关系 妥善处理中美经贸关系,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要实事求是、有理有据地说明发展中美贸易关系是中美多方面合作的经济基础;双方互赢,且美国是巨大收益者,造成美中逆差的主要原因是美过度限制对我技术出口;美国在贸易问题上对我发难,既不符合WTO规则,也有损于美国经济发展和美国人民的利益,中美多方面合作,应从加强和发展中美合作关系的大局来处理贸易问题。其次,在美国重点关心的贸易问题上,采取灵活方式,通过双边协商,适当扩大美国具有代表性产品的进口,同时,敦促美国放松对华出口限制。再次,注意发挥在华美资企业的积极作用,中美贸易关系一旦紧张,在华美资企业也将成为直接受害者,应当劝说美国政府懂得维护中美经贸关系是符合其自身利益的。最后,维护对美出口的良好秩序。我国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商会和大企业的作用,加强对美出口秩序的协调,避免造成内部恶性竞争及引发出口贸易纠纷。 2.积极应对中美贸易纠纷 为解决贸易不平衡带来的贸易纠纷问题,从出口产品来看,我国应当在劳动力密集的低档次产品方面采取必要措施进行调整。例如,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淘汰一批运作不规范、加工增值少、管理漏洞大的加工贸易企业。通过自主限制,我国可以主动地、有步骤地推动产业升级和出口产品的升级。但是,在资本密集的高档次产品或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方面,应依据WTO规则,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推动出口[5]。 3.大力发展“内需型经济”,逐步改变过度依赖外需的局面 在我国经济进入结构战略调整阶段时,扩大内需是我国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发展内需型经济要求建设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国内市场的对内和对外开放,国际市场的扩大和不断深化,既是建设开放型经济的题中之义,也是发展内需型经济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大力推动内外经贸一体化、全球物流的综合运作能力以及全球供应链管理。发展内需型经济要求结构深化,变投资和出口为消费、投资(包括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净差额)。不断深化内需,尤其是培育和扩大包括住宅、汽车等耐用品消费、信用消费、负债消费、农村最终消费、休闲服务消费、人力投资等新内需结构,是十分必要的。以内需为主逐步延伸扩展到外需,并努力促进满足外需能力的不断转型升级。 4.加快“走出去”步伐 鼓励我国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企业“走出去”。可以通过对外投资在当地设立企业和机构,把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原材料及零部件出口到国外市场。可以考虑分几个阶段来进行:一是未来五至十年的起步阶段,主要目标是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和建立适合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对外投资模式、地域、途径和管理体制。投资企业以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外向型企业和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为主体,投资领域主要是国内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及为国内企业跨国经营相配套的研发、销售和生产环节。二是未来20年的稳步发展阶段,主要目标是初步建立国际化的生产体系,形成一批中等规模的跨国公司和企业,逐步培育起国际化的综合物流和金融运作能力。三是在更长时期内发展全球生产体系,形成一批有全球竞争实力的大型的跨国公司和企业,这些企业具备在全球市场上配置供应链和技术创新能力。 5.慎重应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与汇率机制问题 增加反映市场供求变化的灵活性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也是更好地发挥汇率在国际收支调节中的作用,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必然要求。但是,人民币汇率制度调整必须慎重,应选择就业压力较小、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市场相对平稳的时机改革。增加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增加外汇交易工具、培育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汇率风险意识等,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调整积极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 [2] 李月芬.中国何以成为世界头号反倾销目标[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4):73-80. [3] 诺姆·乔姆斯基.对自由市场的狂热:通过世界贸易组织输出美国的价值观[J].中国与世界,1999(29). [4] 李双元,蒋新苗.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制度[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 [5] 贾海基.我国对外贸易摩擦频繁爆发之合理性研究及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6,(7):9-14.

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于今年年初退出历史舞台,但这并没有给我国纺织业带来渴望以久的期待。今年4月初,美国以“市场扰乱威胁”为由,对我发难,决定对我国出口的棉制褥子、棉制针织衬衫、棉制及化纤内衣自主启动特别限制调查程序,并于5月中旬做出了对这三种纺织品采取特别限制措施的决定。 一、认识贸易摩擦的原因 (一)美国认为,配额取消之后,中国纺织品大量出口(根据是首季我国纺织品对美国市场的激增),扰乱了美国市场,并声称,中国纺织业将在未来两年使美国万名纺织品工人中的75%失业。为此对中国纺织品设限。 配额取消后,中国纺织品首季对美出口确有较大增长,主要原因是长期限制解除后的部分产品产能出现了短期的释放,实为短期激增,且其原因还在于发达国家没有按照WTO纺织品服装协议的要求在10年过渡期内分阶段取消配额,而将七成以上的配额(大多是敏感紧俏类产品)保留到最后一年才取消。另外,美国似乎没有看到,为保证纺织品一体化平稳过渡,中国主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征出口关税、调低出口退税率、实行自动出口许可等,并已取得效果。 美国依据短期的不准确的数据,对中国纺织品实施限制措施,背离了WTO倡导的贸易自由化的基本精神。美国的设限也增加了纺织品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美国此举还可能引发其他国家效仿,届时全球纺织品市场秩序真的被扰乱。 再者,纺织行业就业机会的不断减少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将此归罪于中国是毫无道理的。美国不注重对自身纺织业的调整而任其日渐“夕阳化”,在世界产业重新调整的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逐步被发展中国家的行业所取代是必然的结果。 美国政府对中国纺织品的贸易制裁实为利益集团施压的结果,是选票在起作用。 (二)美国认为,由于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中国大量低价纺织品的进口造成了美国贸易逆差。众所周知,美国一直以来就对人民币汇率存有不满,他们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喊声一直就没有中断过。随着双边经贸迅速发展,美对华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由此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美国实际上将纺织品贸易与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捆绑在一起,从而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以人民币汇率从而贸易逆差为借口对纺织品设限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1.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逆差并不直接关联。以美日贸易为例,自1985年“广场协议”以来,日元升值了近2倍,但美国对日贸易逆差依然逐年增长。美国与欧盟贸易中也存在欧元升值而美国逆差依旧的现象。这表明,即使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美国巨额贸易逆差问题,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源在美国经济本身,并不在他国身上。 2.中美贸易逆差主要原因 美国政府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政策,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美国总是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中美贸易,不以牺牲美国安全而换取对中国出口的增长,但反过来对日益增长的中美贸易逆差感到不满,其实对中国很不公平; 美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是贸易差额的又一重要原因。中国对美国存在的贸易顺差的大部分来自美在华的跨国公司,数据显示,中国进出口额中的56%是由外资企业实现的,中国正成为美跨国公司削减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的主要国家; 美国的贸易逆差从根本上说是美国国内储蓄率过低造成的。现在,美国私人储蓄率几乎为零,政府储蓄率则是负数。储蓄率过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过度消费。美国人实际上购买了大量海外商品,而出口又不是特别强劲,从而形成贸易逆差局面。 二、应对贸易摩擦的措施 显然,美国政府关心的重点是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以及选民选票等问题,纺织品贸易不过是美国要价的一个筹码。这也是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不能仿效中欧模式得到解决的原因。为此,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外在措施 1.灵活处理人民币汇率问题,重点在于形成一种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中国对外贸易的日益扩大。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今年7月21日起,人民币小幅升值,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有利于缓解对外贸易不平衡、扩大内需以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在知识产权问题上,美一直对我态度强硬。对此,我们要在国际场合中据理力争,维护我国的国际形象,并争取同世界各国的合作,极力营造一个合作、对话的局面;同时,我们也要解决我国知识产权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切实从法治、宣传、执法等几方面来鼓励创新,打击侵权。 2.有效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来应对贸易摩擦。这次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许多做法都违反了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有关部门和企业可把争端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以维护我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3.建立贸易摩擦和投资预警机制。欧美进行反倾销调查的信息透明,一般都公布在相应的网站上。企业应及时掌握反倾销信息,并作出对策。在投资上,要仔细分析目标市场所在国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状况的变化,在投资策略上作出一些相应的调整。对于市场已经饱和,可能面临反倾销的地方,企业应建立主动限制机制,控制对主销市场出口的增长速度。 (二)内在措施 1.整合纺织产业资源。在全球纺织品服装配额被取消的“利好消息”刺激下,我国纺织业的投资有过热趋势。数据显示,今年前三月,国内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超过144%,投资总额超过百亿。纺织业规模的过度扩张会导致生产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成本优势也会逐渐削弱。因此为了保持我国纺织业的竞争优势,必须重视对产业的资源整合。一是垂直整合:把利益关联的生产厂家、供应商紧密结合在一起,扩展产业链。这有利于信息共享、产品开发、风险分散、成本降低以及快速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的机制;二是水平整合:同行业之间的资源配置,优势企业通过较好的技术、资金、管理、品牌等要素,整合劣势企业,这有利于优势企业的低成本扩张及劣势企业的解困与发展。 2.建立纺织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企业要大力促进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的纺织工业;要加强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结合,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高度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大力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自身开发能力不足的问题。 3.实施纺织产业转移战略 外部转移战略。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采取国际化经营战略,到那些生产要素和劳动价格低,出口产品不受国际社会限制且有低关税优惠的国家投资生产,并在该国进行产品原产地登记注册。这样就可以绕开国内产品所面对的贸易壁垒; 4.内部转移战略。近年来东南沿海由于工人待遇的提高而导致了纺织品成本的上升,如将纺织业向劳动力价格偏低西北转移,则会维持纺织品的持续成本优势。 5.推进品牌战略。现代市场竞争已由过去单纯“产品竞争”演变成现在的“品牌竞争”。中国纺织品品牌少且知名品牌更少,大多为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这种产品在欧美市场已趋于饱和,即使配额取消,这部分增长的比例也不会很大。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冲中、高端市场,这样能避免技术壁垒。我们要利用国内较大的消费市场,在质量、文化、诚信和价值观念上千锤百炼出真正名牌

中美关系的现状及展望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蜜月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最核心,最现实也是最切实的国家利益,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力。所以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中美在经贸中存在的摩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贸易差额,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逆差是中美关系动荡的一个决定因素。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亿美元,顺差为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200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达2016亿美元。中美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一方面与中美双方采取的统计方法有关;另一方面又与美国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有关。中美又方的统计差异主要缘于中美贸易的特殊性和统计方法的不同。中国对美国出口的60%和自美国进口的30%,是经过以香港为主的第三方转口进行的。美国把中国出口至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后,这些国家再转口到美国的产品都算作从中国的进口。而美国在统计对中国的出口时,却对其通过香港等对华转口的商品忽略。这是造成统计不同的一个原因。在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中,很多是美国企业在华分公司的商品。中国赚取的只是很少的加工费,大量利润被美国在华企业取得。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一国应该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出口这种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其没有比较优势或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在这种自由贸易的框架下,按照比较利益学说进行的国际贸易会使所有参与国得到贸易利益最大化。中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的互补性很强,也符合比较利益学说。中美贸易会造成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与美国对华采取的贸易限制有关。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是农产品,附加值低,满足了美国一般消费者的需要。而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产品应该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但美国把经贸政治化,以安全为由拒绝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美国的高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技术产品在美国对外出口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对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美国的这种经贸限制,严重影响了贸易的互补性,导致贸易差额进一步扩大。由中美贸易逆差这问题来看,中美缺失的是一种理解,信任。正是这种不理解,不信任,造成了贸易摩擦。中美双方只有静下心来,加强了解,信任,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对抗。中美经贸的另一个结就是人民币的汇率问题。自1994年以来,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按照1美元兑左右的汇率自由兑换。美元从2002年开始持续贬值。从2003年起,美国公开要求中国采取“灵活汇率”。在美国,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的汇率政策加重了美国国内失业问题。许多美国人把美中贸易赤字归咎于汇率过低。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企业和民众都希望看到人民币升值。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中国如调高人民币汇率而大量减持美国国债,美国的政府开支和个人消费可能都受到冲击。实行浮动汇率和开放资本市场会使中国金融业固有的困难加恶化,扰乱中国经济,甚至扰乱全球经济。事实上,中国已实行人民币汇率浮动的机制,只是这过程比较缓慢,但这是完全按照中国国情来发展的,适合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美国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而且要求升值的幅度大,要一步到位,这是不现实的。世界上不存在什么正确或错误的汇率。只有在适当的是机,实现浮动汇率才会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和贸易有利。美国在人民币升值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一方面又没有为人民币升值高定“时间表”。可见,中美双方都是利益相关者,谁也离不开谁的发展。只有双方更了解对方的国情与现实,才能找到双方平衡的支点。强势压迫并不是解决之道。知识产权保护,是夹在中美贸易中的一根刺。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美就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出现纠纷。美国在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美国十分关注知识产权保护,并将其视为事关美国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地位的重大问题。在知识产权保护这方面,我们中国确实做到不够好,但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方面都不断取得重大进步。我们加强了打击盗版和仿冒的稽查行动,并加强了对公众尊重知识产权的宣传工作。但是,保护知识产权也是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国际合作,并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中美双方只有在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导下,加强对话,加强监督与合作,才能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保证充分的自由竞争,最终解决知识产权纷争。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摩擦是正常的,也是无法避免的,这并不可怕。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中美经济对双方的重要性与俱增。贸易中产生的问题,双方只有理性面对,在经常性的协调和合作机制中,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加以妥善处理。从中美贸易摩擦来看,都是因为中美双方的意识形态不同,国情不同,相互不了解,不信任等原因引起的。中美双方都应该摆正心态,采取合作,尊重的态度,才能更切实地找到两国利益的平衡点,才能达到双羸。为了改善中美贸易关系,消除贸易摩擦,我们中国可以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使中国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在处理中美贸易逆差与具体的贸易摩擦中,中国有必要采取国际上常用的自动出口限制等贸易政策措施。这样既起到了安抚的作用,又减少了贸易摩擦的代价。积极筹划、组织、实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这样不仅可以避开贸易壁垒,大大减少贸易摩擦,而且通过投资设厂可以更有效地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的综合国际竞争能力。中国还应该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对美国进行深入而全面的了解。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中国必须学会站在美国人的角度认识与思考中美之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美贸易政策和运作技巧。通过这种了解的增进,以使对美贸易政策与对策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贸易战并不是出路,中美双方谁也打不起贸易战。只有双方妥善处理好贸易关系,才能更好地巩固双方的关系,才能更好使意识形态,政治问题得到解决。处理好一个地区发展大国与一个世界强国的关系,不但对两国有益,达到双羸;而且对世界的和平发展,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中美关系错综复杂,并不是一两天能全部解决的。但只要本着接触,了解,信任,尊重,合作的原则,就能把这些问题逐步理清,并逐步解决。

昏,我无语,论文发给你了可是我的答案还没显示~~~~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分数就加在这个上面吧

  • 索引序列
  • 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论文格式
  • 东京审判论文格式
  • 审美判断力论文格式
  •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论文格式
  • 中美谈判风格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