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人类的社会行为研究论文

人类的社会行为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人类的社会行为研究论文

那你还写这些论文干嘛啊?你的论文目的是什么?为的是未雨绸缪哦!为的是揭露与解决问题!可你连这都不叫事的事害怕,我劝你还是不要写写论文,根本写不出来的!

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渐进转型,腐败之风呈现蔓延、扩张趋势。 作为一种病态(Unhealth)经济现象,腐败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多样化特点。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腐败产生的经济学根源进行了分析:腐败主体(腐败者)自身分析;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产生腐败的经济原因;体制转换时期法制建设滞后,权力制衡约束力量软化,缺乏独立监督体系。 腐败危及政府形象,影响经济改革政策执行、实施,严重恶化经济环境,导致社会经济的“内耗”,阻碍经济增长。 基于此,作者认为应当通过“制度创新”途径遏制、削化腐败,并且倡导建立一门新型经济学科——“腐败经济学”,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腐败这一人类社会的共存现象进行分析、研究。 一、腐败——种病态经济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渐进转型,腐败,也像瘟疫一样在神州大地滋生、蔓延。从1982年起,中国共发起五次“严打’高潮:1982年、1983年、1988-1990年、1993年、1995年。时至今日,全国范围的腐败之风非但没有抑制住,反而呈现出规模增大、频率加快趋势。(见图表1、图表2) 从1988—1992年的五年中,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案214318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95818人,追回赃款、赃物计25.8亿元,涉及县处级638人,厅局级38人,省部级4人。 而从1993—1997年,全国共立案查处违法违纪案件387352件。其中:立案侦查贪污案102467件,贿赂案70507件,挪用公款案61795件,徇私舞弊案5507件,玩忽职守案22211件。通过办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亿元。五年中共起诉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被告人181873人,其中县处级领导干部2903人,厅局级干部265人,省部级干部7人。 1998年检查机关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35084件、40162人,通过办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亿元。共立案侦查徐炳松等3名省部级干部、103名厅局级干部和1714名县处级干部涉嫌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50万元以上案件1773件。 1999年全年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38382件,比上年增加。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亿元。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干部2061人,厅局级干部136人,省部级干部3人。 世纪之交的2000年,更是腐败分子“前赴后继”、大案要案频传的一年:先是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因行贿受贿被判处死刑,继而又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因收受3700万元巨额贿赂而被送上断头台,紧接着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被公诸于众,这是建国以来查处的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案情极为复杂、危害极其严重的走私犯罪案件,走私货物价值人民币530亿元,偷逃税款人民币300亿元,首批案件涉案14人被判处死刑,25名涉案党员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其中包括8名厅级干部。 这些数据警醒我们:中国的腐败速度正以远远超出GDP增长速度“同步逼进”:一方面腐败主体由中低权力层向高层甚或最高权力层蔓延、渗透、扩张;另一方面,腐败数额呈现高额、巨额特征,具有惊人化、高速化发展趋势。(见图表3) 数字,令人振聋发聩;现实,更加触目惊心。 日益严重的腐败问题正在危及政府的形象,成为社会经济不稳定的“重磅定时炸弹”。有识之士不无忧虑地指出:今后最有可能中断中国改革与现代化进程的因素来自恶性腐败。 现实的严峻和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从经济学角度对腐败这种病态(Unhealth)经济现象进行理性分析与冷静思考。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腐败是指公职人员为实现其私利而违反公认规范行为。该定义的假定条件是一国制度和法律是完善的,即腐败是违反制度和法律的一种与权力相关的活动,适用于现代市场经济国家。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腐败是一种“制度化逃避”现象。这里,制度化是指社会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体系(即具体社会制度和规章制度)的程度以及与之相符合的过程,亦即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的状况。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腐败的基本形式是政治权力与经济财富之间的交换,实质是“权钱交易”。马克思说,货币是特殊商品,其实在特定经济条件下权力是一种更加特殊的商品。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由于示范效应的结果,只要有一个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捞取特殊利益,其他人就会跟着这样干,在消 费欲望极高而消费水平极低情况下,就会出现一种被称为“权力泛化”的社会现象。商品交换被“权利交换”所取代,而权力已经成为一种特殊商品,“权力上市”促成了权钱交易的实现,进而确立了权利交换关系。在与其它商品,包括货币这种特殊商品交换时,权力具有连续的交换价值。用权力和社会做 生意,百分之百赚钱,简直可以说是一本万利。 本世纪70年代,美国的泽.布坎南等学者提出一种“寻租理论”,他把种种生产要素供求差价及优惠条件,亦即支付给要素所有者的报酬中,超过要素在任何可替代用途上所得到的报酬的那一部分,称作“租金”。这些租金是政府管制、干预市场的结果。“寻租活动”就是指企业为了寻求租金,向政府官员行贿以获得这些差价。通俗地讲,寻租就是用较低的贿赂成本获取较高的收益或超额利润。泽.布坎南认为,要克服“寻租”现象,根本出路就是解除行政权力对市场干预和管制,通过市场开展公平竞争。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管理应有明确规范,提高透明度。 腐败虽然给寻租人带来收益,但并不增加社会财富,相反却增加全社会的交易成本,消耗相当部分的社会经济资源,使得资源配置低效率以及资源严重浪费,导致社会经济的“内耗”。由于寻租活动具有示范效应,导致腐败恶性化。寻租者不需通过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轻而易举地获得高额甚至超高额利润,这为寻租者提供强烈激励,同时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寻租活动,造成更大范围的腐败蔓延。 作为通过权力上市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资源和公共财富非理性侵吞和占有的反经济行为,腐败这种病态经济现象,不是基于对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而只会造成对经济秩序的震荡与破坏。腐败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种反动。 二、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形式上,腐败具有多样化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贪污,贿赂,以权谋私,生活腐化,挥霍国家资财,为特殊利益者提供优惠便利,任人唯亲,兼职经商,严重失职、渎职,徇私舞弊等。 从1988一1998年这10年中,在社会坐标图上,贪污贿赂案件呈曲线上升趋势,此间全国检查机关根据群众举报立案侦查的各类职务犯罪案件共计万件,查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6100余人。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往往对以权谋私、行贿受贿等腐败行为深恶痛绝,而对危害同样严重的官僚主义、失职渎职行为并未引导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1991年,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的玩忽职守案件高达3189件,给国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多达亿元,平均每案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有26万余元之多。同样,经全国各级纪检部门处分犯有严重官僚主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错误的党员干部就有3339名之多,立案标准仅局限在10万元以上。 据有关人士最保守评估,严重官僚主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等腐败行为,一年给国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也在十几亿到二十亿元,加上间接经济损失,估计约有30个亿。惊人的数字意味着全国12亿人平均每人每年都要掏出2-3元钱来填补因严重官僚主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所造成损失的经济“黑洞”,意味着人均3000元年收入的100万名职工一年劳动成果被付之东流。 从某种程度上说,严重官僚主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甚至要比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行为给国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更多、更惨重。 三、产生腐败的经济学根源分析 (一)从腐败主体(腐败者)自身分析。 l、欲望的无限膨胀及扩张超过“欲望满足均衡点”,此时占有欲处于强势、统驭状态。 在市场经济中,官员作为经济人具有自利性动机,以欲望的满足为追求目标,而人的欲望是经济行为的原动力。在经济学中,理性的经济人总是追求自身利益的。因此,政府官员具有自利动机并非不正常。但是在消费欲望极高而消费水平极低情况下,人的欲望无限扩张趋势和社会经济满足欲望实际状态之间差别不断加剧,意味着人的“满足欲望压抑”的增强。为了弥补这种差别,人们便产生了“补充压抑”需要。于是在利益动机驱动下,腐败主体欲望逐渐逼进或超出“欲望满足均衡点”,而这种欲望的满足要通过权力上市和权钱交易的顺利完成来得以实现。 2、自利性动机扩张一(导致)公共权力异化一(获取)个人特殊利益一(诱导)寻官、跑官、要官一(形成)“权力拜物教”(“拜权主义”)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公职人员自利性动机扩张,他有可能将公共目的(利益)转变为他的个人目的(利益),当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的时候,实际上的公共权力异化便出现了,其实质是将国家的目的和公共的利益变为官员个人的目的和利益,即官员个人获得了特殊利益。这种现象诱使人们去“寻官”、“跑官”、“要官”,甚至不惜重金“买官”,然后又以官捞本。权力和官位在这里代表着名利,在权、钱的关系上,权力占居主导地位,从而使权力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和诱人光环,权力大小和职位高低成了衡量人的价值标准。于是,“权力拜物教”(“拜权主义”)在整个社会盛行开来。因为人们深信,不经济怎么改革,只要政府还管经济,权力就永远是最有价值的财富。 3、主体行为的示范效应,导致腐败恶性化。 寻租活动具有恶性循环趋势。由于寻租活动具有学习示范效应,其本身是企图获得一种垄断和特殊利益,破坏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其他人或部门就会感到“吃亏”,进而也想“不拿白不拿”、“不干白不干”,这样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寻租活动。由此出现从上到下,从官到民,形成比以往更普遍、更广泛的腐败。 (二)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基于经济特权与垄断权的上市而形成的不公平竞争,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造成的价格扭曲和价格双轨制,国有经济产权模糊形成产权虚置、资产流失,以及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投机心理等,都是腐败产生的经济原因。 l、权力上市形成不平等竞争。 前面讲过,权力上市促成了权钱交易的实现,进而确立了权利交换关系。一旦这种违反公平竞争原则、超越法律和制度限制之外的经济特许权或垄断权作为市场要素投入市场,便具有连续的交换价值,并且保证百分之百赚钱。 而这一切与经济学中的“机会均等”原则是完全相悖的。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创造个人收入的机制,只有在平等基础上的竞争所带来的收入才能被认为是真正符合“等量贡献获得等量报酬”的第二平等原则。竞争,通俗地说就是人们在市场上的竞相争先以及人们为此付出的努力。所谓的“竞争基础”其实是指个人参与竞争之前手中所掌握的生产要素产权的大小,个人找到和进入竞争场所的可能性大小,以及竞争过程中“裁判”的执法在每个人之间保证公正一致性的大小。人们又把竞争基础的平等称之为获胜机会的均等,即“机会均等”。 权力作为市场要素上市所形成的非经济的强暴力造成了机会不均等和不公平竞争,它使各经济主体一开始便处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因此获胜机会对不同主体来说是不可能均等的。 2、价格扭曲和价格双轨制。 改革以来,在市场经济转型条件下,政府过度干预造成价格扭曲,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仍存在少数商品价格双轨制。随着市场化程度的迅速扩大,商品价格双轨制正趋于向市场价格单轨制过渡。目前农副产品价格、社会商品零售额价格、生产资料价格中由国家直接控制或者计划指导的比重已经很小,然而部分租金仍然存在,这就为寻租者提供了相应的市场活动空间。 3、国有经济产权模糊,导致产权空置和资产流失。 这里产权指的是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统称,即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现实中由于国有经济产权关系的模糊,导致“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落空,而国有资产运营及保值、增值有效监督机制的空白或不健全,使得企业对出资者不承担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浪费现象。传统的国家所有是理论上的公有(所有权虚置),现实中的空有(造成经营者对生产资料的离异),这种产权责任主体模糊不清,是与现代市场“企业所有,经营者权、责、利界定明确,二者各司其职,共同配合,保证企业有效营运”要求相悖的。 4、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势必使人们在心理上存在着个人欲望膨胀与扩张,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投机心理。 (三)体制转换时期法制建设滞后,权力制衡约束力量软化,缺乏独立监督体系。 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过程中,原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已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新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导致法律空缺滞后,直接影响经济秩序和经济主体行为的规范化。加之受部门利益比较均衡化的驱使,司法机关一些掌权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法谋私、贪污受贿,走上执法犯法的道路,直接导致司法腐败。 体制转换时期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权力制衡外部力量软化,约束机制悬空,使得权力失去有效的监督制约,从而导致权力泛化、滥用,使其作为要素进入市场,权钱交易盛行,造成寻租活动和腐败的滋生与蔓延。 四、腐败的经济破坏性与危害性 (一)危及政府形象,影响经济改革政策执行、实施。 贪污、贿赂、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扭曲政府的经济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破坏其执行、实施,危及政府形象,破坏改革开放声誉。而行业不正之风,又使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和劳动者重负难堪,进而挫伤其生产积极性,在社会上产生动荡和不安定因素,是政府掘墓人。 (二)在市场经济转型中腐败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会经济污染,严重恶化经济环境。 市场经济是商品化、货币化经济。一切商品是由金钱来衡量、买卖,金钱往往越界,对权力产生极大的腐蚀性。由于权力的上市,使得市场经济秩序和经济主体行为扭曲,导致市场竞争一开始就处在不同的起跑线,机会均等原则在权力要素面前显得无可奈何、苍白无力。这种非经济的强暴力直接导致市场化改革步伐与进程放缓,严重恶化经济环境,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会经济污染。腐败的恶性化趋势甚至可以断送中国改革与现代化已取得的成果。 (三)导致社会经济的“内耗”,资源配置低效和严重浪费,并使公共财富受到掠夺和破坏,公众利益直接受损。 腐败虽然会给寻租者带来个人收益,但却增加了全社会的交易成本,消耗相当部分社会经济资源。它不是以“看不见的手”来对经济资源进行公正、合理、有效的配置,而是通过政府对微观经济的过度干预来获得部门垄断利益,而使另一部分经济主体在竞争中受损。经济资源配置低效和严重浪费,使得社会财富在不均等竞争中受到破坏和掠夺,而公众利益直接受损。 (四)腐败现象妨碍私人投资,阻碍经济增长。 腐败造成经济环境污染,使得投资者对市场望而却步,一些本应付诸实施的投资项目也因此“流产”。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在不平等竞争机制下显得犹豫不决,投资曲线呈左下趋势,而经济的增长也因此而受阻。 五、遏制、削化腐败的经济学途径 (一)“制度创新说” 一些学者认为,现行中国社会腐败是与市场经济转型过程相关的,包括制度缺陷、体系变动、法制不完善等,当腐败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时,必须以制度创新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床和土壤。 所谓“制度创新”,就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包括取消价格双轨制,取消经济特权,取消经济垄断,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贸易自由,限制特殊利益,纠正政府过度干预,减少政府失效程度。通过堵塞经济体制中的漏洞,铲除滋生腐败现象的温床。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反腐败与市场化改革并不是相互矛盾、相互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说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所谓“标”就是已经形成的腐败现象,所谓“本”就是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体制、机制、法制、思想、世界观问题,是带有根本性的原因。治标就是惩治腐败现象,治本就是消除腐败现象产生的基本原因,铲除其得以滋生的土壤。治标和治本,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而在治标与治本的着力点上,又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应加大治本力度,以“预防为主”;第二种观点认为,应根据腐败现象的特点与反腐败斗争的形势,确定治标与治本的对策以及各工作机构的任务,做到各有侧重;第三种观点认为,在当前腐败还没有得到根治及治本措施力度不够的情况下,要继续着重治标,同时,要加大治本力度,并使两者紧密结合。 (三)“国际反腐败协议公约”说 由于腐败问题正在国际化,所以一些人士指出,要在国际上采取有力的反腐败措施,达成国际反腐败协议,对成员国国内企业贿赂外国政府官员也要进行惩罚。而持反对观点的学者则认为,虽然谁都明白腐败在全世界造成的有害后果,但国际社会难以采取共同行动,因为在国际性腐败中存着一种经济学家所说的“囚徒困境”,所有有关方面都可以从没有腐败的世界得到好处,但是,促使一个国家单方面采取反腐败措施的刺激却非常小。 追本溯源,中国社会现阶段寻租活动的猖獗,从制度上讲,主要是源于资源分配权掌握在各级政府手中。与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资源配置不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承担,而是由各级政府代行市场功能来进行资源配置,从而使权力这只严重变形的手介入国家资源配置,导致腐败现象丛生,寻租活动蔓延。 基于此,本文认为,应当通过“制度创新”途径来遏制、削化腐败。这里的‘制度创新”包含五个层面:一是经济制度创新,即推进市场化改革,创造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二是政府行为改革,即政治权力从经济活动中退却,或者如哈耶克所讲,社会与国家应分开;三是法律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即加强法制建设,真正朝“依法治国”方向迈步;四是构建强有力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新闻监督体系,对寻租活动说“不”;五是国民意识创新,即全力提高民族整体素质,树立、倡导国民“纳税人”意识、民主意识、忧患意识。 作为现代化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后来者,中国可以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花费上百年时间,付出巨大代价不断发展完善的制度创新经验,包括制度框架、经济体系和法律规范,为我所用,发挥所谓的“后发优势”。 六、创立“腐败经济学”的紧迫性 在当今文明社会,贪污腐败现象被人们视为公敌,称作“灰色瘟疫”。环顾全球,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也无论是在哪一种社会制度下,腐败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严重地危害着社会和公众利益。 当中国政府高举“反腐倡廉”大旗向腐败现象毫不妥协宣战的时候,世界上其他国家一些有识之士也开始惊呼“狼来了!”。德国《经济周刊》曾以“贿赂风行全球”为题向世人警示——腐败问题正在国际化。面对腐败的滋生与蔓延,国外的经济学家们不无堪忧地指出,腐败现象妨碍私人投资和经济增长,会在全世界造成有害后果。因此国际社会应当采取强有力的反腐败措施,进而达成国际反腐败协议,向腐败这种病态(Unhealth)经济现象举起“达摩克利斯剑”。 腐败,危及政府形象,影响经济政策的执行、实施,是政府的掘墓人,成为社会经济不安定因素。腐败的滋生与蔓延,成为最大的社会经济污染,严重恶化社会经济环境。正如投资风险具有不可避免性一样,腐败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亦不可能完全消除,只可能最大限度地遏制、削化,将其控制在最小范围、最低程度之内,使社会经济资源在市场化、规范化基础上得到较为公正、合理配置。因此,经济学界应该像医生那样,对处于病态的社会机体及时进行治疗,使之早日恢复健康。 由此看来,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腐败这一人类社会的共存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已势在必行,而作为研究腐败现象产生根源、表现形式、造成危害、治理途径的新型经济学科——“腐败经济学”的创立,应该真正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论文

电影是不错,但是这么深奥的问题没去考虑过···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面,环境根据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并不在乎人类的存在,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类的有目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会随之发生。所谓统一,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无止境地向环境索取,也不可能永远不加限制地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当人类的行为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时,人类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当人类刚从动物分化出来,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就已处于初级的状态。早期的人类已懂得猎取食物、取火、制衣、穴居,在各种环境中进行着生存竞争。然而,因其活动能力有限,只能以生活活动和自己的生理代谢过程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时,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人们的努力目标仅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而很少有意识地改变环境。随着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使用的工具也日益改善,人类开始懂得改变环境,学会了农耕、养殖、穿衣、住房,人口得以大量的增加,特别是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将大片的荒山、草地辟为良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又为农业的丰收提供了保证。然而,在其发展的背后,与环境的矛盾却显得突出起来。由于不节制地毁林垦荒,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草原的毁灭招致荒漠的扩张,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又造成土壤盐化的形成。这些矛盾的激化,曾使繁荣一时的巴比伦文明古国变为一片沙荒,也使玛雅人经受不住干旱、洪水、风沙的侵袭,而不得不丢弃自己亲手创造的文明,离开了故乡,……这就是早期的环境问题。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引起警觉,并未认识到这是环境的报复。当时,人类生产力尚不发达,对环境的破坏尚不明显,环境问题尚未达到危及人类生存的地步,故人类仍是我行我素。到了现代工业时代,情况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人类的数量、生活范围和规模等已是今非昔比,“人定胜天”的思想占据了人们的头脑,人类在对环境进行改造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与此同时,环境的结构组成、物质循环的方式和强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问题随之明朗起来,现代工业使大量埋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被开采出来,投入环境之中,并随着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又把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出来,其中许多废弃物难以处理、同化,使之对人体及生物造成难以忍受的危害。随着这些有害废弃物的不断累加,造成了环境质量的逐步恶化,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现代工业还带来了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农业现代化也派生出来许多方面的环境问题。可见,人类在发挥其积极作用,创造高度物质文明之时,也同样给环境带来消极的副作用,从1934年美国的“黑风暴”到我国大跃进年代内蒙古的“人造荒漠”;从60年代的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以至当今世界性的人口的剧增、森林锐减、臭氧层出现空洞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无一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这些都是人类与环境对立关系的具体体现。当然,有对立,必有统一。从古人类的被动适应,到现代人的有意识地改造环境,使之能适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不体现出人与环境的统一关系。人类从树栖到穴居,从穴居到屋居,从采集自然食物到发展农耕、畜牧等,这些都是人类适应环境的过程,应该说,这也是人与环境的统一过程。随着危及人类生存的现代环境问题的出现,人类开始反省自己,并作出了一系列的反应,诸如封山、造林、种草、建立自然保护区、重视对资源的控制开发和对环境的治理等等,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更能适应环境的发展规律。特别是人类依靠自身的智慧和能力。不断地改造着环境,创造出更能适应人类生存发展、又与环境协调的空间,以达到统一关系的最高境界,例如:英国的“雾都改观”、美国的“死河复活”、日本的“花园工厂”、中国的“三北”防护林带和700多处自然保护区等等,都说明了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的统一和改善。值得庆幸的是,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已成为当今世界人类的共识。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与环境”会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同年确定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1976年以来,针对大气臭氧层空洞问题,曾多次召开国际会议探讨解决的办法,联合国也通过了2000年前停止使用“氯氟烃”的决议;1992年联合国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有各国首脑参加的“环境与发展”会议。这些对策,可以说是促进人类社会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对立走向统一的新举措。必须看到,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始终贯穿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之中,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对环境资源需求的增长,这个关系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着,要解决人类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一方面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要大力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实现人与环境的高度的协调。因此,理顺下列几个关系非常必要:①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即人类当前的行为或目标要与整体的长远利益和命运相一致,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必须有利于生存环境,并获得最大的效益;②人类的活动能够源源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获得良好的生存环境和长久利益,能够健康地幸福地生存下去;③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能够建立起一种相互补偿的良性关系,达到协调系统各要素的有机结合,互成一体;④人类文化必须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必须促进人对自然界利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建立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⑤在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大工程中,人类的组织结构、知识结构必须健全,全民参与意识必须加强,主体的决策必须正确;人与环境的协调必须是全方位的协调,必须使人类一直处于地球的最大环境容量或承载量之内,必须一直处于最佳的生存环境状态之中。总而言之,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无处不有,无时不在,要消除对立,强化统一,就必须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在经济建设中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类的持续发展与环境的高度统一。否则,那些只考虑满人类发展的需要,不考虑环境的质量,甚至只考虑眼前,不考虑长远的作法,结果只能是破坏了统一,强化了对立,人类发展的需求既不能满足,两者的关系也不能得到改善,而且,环境破坏后的遗患,还会殃及子孙后代。

1、环境的种类与意义:分为(物质环境)、(社会环境)。2、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个人遗传特质及生理心理状态)、(物质环境)、(社会环境)。3、环境与人类行为之互为影响:环境影响人类行为:(孟母三迁)的例子。社会环境影响人类行为的知识及理论: 1(角色)、2(常模)、3(社会化)、4(自我概念)、5(参考团体)。 环境影响行为的定则:自出生至幼儿期,环境的影响最大。人类行为影响社会环境:(选举)、(革命)等。以上供参考。

我是社会工作2011届毕业生 没看到案例啊

论文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过程:

1、知觉到需要。任何亲社会行为发生的第一步是注意到有事情发生并且判断是否需要帮助,如果需要很明确,人们就容易表现出助人行为。

2、个人的责任。决定助人行为的第二步是个人责任判断。

3、权衡成本和利益。

4、决定如何给予帮助。这是决策过程的最后一步。

扩展资料

形成原因

1、本能论:亲社会行为是由遗传决定的,为保证物种的生存而牺牲个体的内部机制。为群体利益而冒生命危险是利他主义的最高境界。

2、习得论:亲社会行为是在后天环境中不断学习而成的,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社会交换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

4、社会规范论:人类道德准则中最普遍的成分是交互性规范。交互性规范是支配社会交换、保持社会关系中得失平衡的一个基本原则;社会责任规范是社会期待人们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亲社会行为发生的过程:

1、知觉到需要。

2、个人的责任。

3、权衡成本与收益。

4、决定如何给予帮助。

其意义: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亲社会行为已引起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成为教育心理学家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促使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将有助于儿童更好的适应社会,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也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它受到人类社会的肯定和鼓励。独生子女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他们的道德行为的产生和发展相一致的。

给孩子独自行为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吃饭,帮助孩子让孩子学会自己上厕所,让孩子独自睡觉,自己穿衣服。稍大一点孩子帮助和指导他独自处理和分析问题。让孩子懂得控制情绪和约束行为:孩子常常会因为自己的要求不能满足而乱发脾气,家长应该预见性处理这些问题,按社会标准满足孩子的要求或者加以约束,不宜用强制手段处理,需要加以疏导和沟通。还有家长需要以身做则,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锻炼孩子的意志:在生活中、游戏中、学习中有意地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其战胜困难的勇气,让孩子学会坚持,培养孩子坚强、果断、勇敢、自制的品质。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常与孩子讲故事、玩游戏,教导孩子其他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谦让,互相学习进步,培养孩子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的生活能力。让孩子学会对人微笑、打招呼、问好、尊敬长辈等。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可以引导孩子发现和探索问题,通过与孩子玩游戏、讲故事、绘画、听音乐等形式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在的科技发达,我就尝试用数字产品帮助自己教育孩子,之后也试用果很多款名为“早期阅读”或“学字”的应用软件,都不是十分满意,要么是到后期课程需要交费,要么就是说是免费,但内置广告频繁,影响学习效果。直到朋友向我推荐了手机应用:《,猫。小;帅‘学,汉,字、》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这真的是让我们做家长的轻松不少呢。

一、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 家长要理智地施爱。爱子之心人皆有之。父母的爱,使孩子感到温暖和幸福,获得安全感,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但是,家长的爱应是理智的,是爱和严相辅相成的,正如古人所说的“爱之深,责之切”。家长不仅在生活上、学习上要关心幼儿,更重要的是要爱护孩子幼小的心灵,给他们更多的尊要和信任,让他从小懂得平等友爱。这种爱是充满亲情的、理智的,而不是偏爱、溺爱,盲目的爱。现在的家庭结构有核心家庭(两代人)和三代人或四代共居的大家庭。幼儿(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是父母的唯一宝贝,他们整天与父辈、祖辈交往、只有亲子、亲孙的纵向关系,而无兄弟姐妹的横向关系。在这种家庭结构里,极易造成幼儿形成“自我中心” 的意识,养成“小霸王”、“小公主”的娇纵性格。家长应该改变教育观念,选择一种正确的教育类型,如:民主型,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并适当地教育引导幼儿更好地发展其亲社会行为。另外,一些家长不了解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更没有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他们关心的是幼儿的智力,忽略了非智力的因素,没有关心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关心身体健康多于关心心理健康,重视为幼儿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而忽视为幼儿树立榜样等等。所以,有些幼儿出现的一些反社会行为(也叫消极的社会行为)。幼儿与同伴之间表现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宽容、分享、合作、助人等意识,甚至有一些家长教育幼儿:“别人打了你一定要还给他”,存在“打要还手,骂要还口”。在这些幼儿和家长的意识和思维中,几乎从来没有想到要去“合作、分享、助人、宽容”等。二、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 教师变工作中偏重关注幼儿的反社会为为重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引导。长期的工作过程中,我们对幼儿社会行为关注的重点多集中在攻击性,撒谎等方面,这些反社会行为比亲社会行为更加醒目,更容易引起教师的关注。因此我们在工作中扎实细致地研究每个问题,对于这些看似是年龄小,不会判断的问题不能忽视,如果是“利己”的思想占主导,幼儿是不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幼儿关心、帮助、支持、同情的亲社会行为更应逐渐受到了我们的关注,因为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有助于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为幼儿成长奠定扎实的情商基础,也有利于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 对幼儿进行亲社会行为的教育,学会怎样进行社会交往,使自己适应别人和在群体活动中与人合作。促进幼儿合作、帮助、共享、礼貌、谦让、同情的亲社会行为的养成。使幼儿学会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从而得以识别并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我认为,幼儿亲社会性的发展需要我们为幼儿的交往创设有益的周围生活环境,并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培养。(一)开展丰富的主题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1、在欣赏文稿学作品,引发幼儿情感共鸣。欣赏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听故事、散文、诗歌、观看木偶剧、动画片等。这些活动都是幼儿喜欢参与、积极性较高的活动。在欣赏这些文学作品时,幼儿往往把自己的情感溶入到有情节的情境中去,比较容易引发情感共鸣。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讨论活动,以一个中心内容开展讨论。将关爱、情感内化为自身的情感认识结合关爱他人的教育。例如开展了“谁对谁不对”、“我们都是好朋友”、“学会礼貌朋友多”、“假如我是他”、“关心朋友好事多”、“他怎么了”、“齐心合作力量大”、“谁有困难我来帮”等主题活动。通过不同的主题,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不同情感达到各项目标。3、为幼儿提供关爱他人的交往机会。例如:每周五定为玩具分享日,孩子自由带玩具来,大家一起分享。定期的举行“关爱日”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多的体验关爱比自己小的伙伴的情感,学会关心照顾别人;例如给小班的孩子送礼物等,请他们分享自制的水果沙拉等。(二)应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示范和榜样年龄较小的幼儿经常因为成人的奖励亲社会行为而学会分享和帮助他人,所以在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化过程中,成人的直接教育与榜样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成人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当年龄最小的幼儿观察慈善或助人的榜样时,他们自己一般会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尤其这个榜样是他认识的尊敬的亲密的父母、老师时。如在使用一些物品时,成人要意识地将这些物品的使用过程以分享的形式来进行,待幼儿体验到分享带来的乐趣后,幼儿更会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模仿成人做出类似的行为。榜样即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后果而习得某种行为。幼儿喜欢模仿、辨认教师的行为,以适应社会生活。因此,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与幼儿交往中时时表现出教师的关心。对有开心的事和幼儿一起分享,对有痛病的幼儿的关心,爱抚,做游戏时与幼儿友好协商共同合作,礼貌的对待每一名幼儿,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和个人素质的表现成为幼儿社会交往的直接表率。幼儿的思想很单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对于自己启蒙老师的言行举止尤为上心,教师不雅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误导幼儿。但如果教师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往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突显了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我在这方面的感受甚深。有一次,我看到书架旁掉了很多书,就对正在玩耍的小朋友们说:“你们看,书本都掉在地上了,你们以后是想看干净的书呢还是不干净的书呀?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论文主题

有人说“人改变环境”;也有人说“环境改变人”。对于以上的两种观点,你更赞成哪一种呢?或者,你还有另外的什么新观点? 思考这个问题,然后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 写这篇话题作文,须得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首先要明确你的“观点”。不管你赞同的是“人改变环境”,还是“环境改变人”,抑或“人与环境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在作文之前就得明确这一点,否则你的作文极容易出现主旨不明、前后矛盾等严重影响得分的“硬伤”。 〔例文一〕 人与自然平昌中学高二、十六班 杜穗指导教师:魏刚面对大海,我们想到的是博爱与宽容;面对高山,我们悟到的是坚韧与挺拔;面对平原,我们感受到的是坦荡与宽广;面对沙漠,我们体味到的是激情与奔放。。。。。。人是自然的精灵,潜移默化之下,我们充满了自然赋予的灵性。人与自然的完全融合,促使那些散布在我们身边的自然事物,如星雨,如花瓣,飘散在我们的日子深处,让人陶醉在梦一般美妙、奇幻的境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加修饰的诗句,将杜甫忧思愁绪卷入包裹落叶的秋风,让杜甫的孤寂悲凉流入永不停息的长江。萧萧之情,滚滚之意,似乎只有秋风才能吹尽,长江才能冲走。“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淡淡的描绘,寄托了李清照无穷的相思之情。刻在梧桐叶的相思,伴随着细雨,点点滴滴,敲打着女诗人脆弱的心灵,叫人不得不品“三杯两盏淡酒”。人的万种风情似乎总能与自然界的千变万化找到最佳的切合点。人的思想来源于自然,又运用于自然。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像龙一样,牢牢地抓住祖国大地,横卧在峻岭之间。山势的气势磅礴,长城的绵延逶迤,将民族精神作了完全的诠释。秦始皇兵马俑,取大地之精华,筑人间之辉煌,借自然的博大,来渲扬皇室的富贵与气魄。北京故宫,规模宏大,色彩浓重,配以宽阔整齐的地形和蓝天白云,显示出皇权的尊严与高贵。人的设计与自然相合,暗含了“天人归一”的思想。人与自然也本该如此,人借自然而变得有灵气,自然因人而显得有灵性。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如从天而降的仙女的梦,让人感到幽深至远。人与自然的结合,自然与人的融洽,造就了世间最美的合作、和谐。人因和谐而高贵,自然因和谐而亲切。高贵与亲切的相汇,才是永恒的完美。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古希腊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说:“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中国古代的道家学派也持与此相近的观点。荀子却独树一帜,自信的宣布:“人定胜天。”到了近代,西哲黑格尔说:“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恩格斯更明确的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然而我们文革期间却乐此不疲地“战天斗地”,宣称“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人与自然究竟应该怎样相处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思路点拨】这个话题并没有什么限制,你既可以写人类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发扬大无畏的精神,勇于探索自然规律,以战胜不可知的自然力的人和事;又可以写人类在向自然进军的征途中,由于不尊重自然规律,破坏性利用自然资源而招致自然的惩罚和报复的事情或教训;还可以写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类为了自身可持续性发展,在进行资源索取和利用时应该采取的各种养护措施等等,内容可以任意选取,只要是言之成理即可。【范文】小鸟的祈祷我是一只可怜的小鸟。以前我生活在黄河上游的一片茂密的森林里,那里风景秀丽,空气清新;那里河水清澈、碧波粼粼;那里野草肥美,鲜花盛开……我和伙伴们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家园里,各种动物和睦相处,常常在阳光明媚、春风和煦时,聚集在一起举行盛大的Party,我们自由,我们欢快!我们的家园无比美丽:春阿姨伴着欢快的舞蹈给我们送来阵阵春风;夏伯伯迎着蓝天白云为我们带来一池池碧水清泉;秋叔叔随着萧瑟的凉风给我们奉上一串串金灿灿、黄澄澄的果实;冬爷爷披上洁白冬装为我们报告着来年的希望。我们为有一个舒适温暖的家园而感到自豪,感到欣慰!时光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随着人类领地的不断扩大,我们可爱的家园日渐遭到人类的破坏。当我再次飞回故乡时,眼前的景象令我十分诧异:春日光临,小草妹妹从土里钻出来,不再是那么青翠欲滴;野花姐姐张开笑脸,笑容中却蒙上了一丝丝忧郁;大河哥哥脱下厚厚的冰衣,身子却变得越来越瘦小;大树爷爷的病情日益严重,刚抽出的几颗新芽,是那么缺乏生意。漫长的夏季实在难熬,烈日暴晒在裸露的林间,动物歌星知了的歌声也显得那样有气无力,听起来让人觉得意乱心烦。秋天来到,树上的果实稀稀落落,没有过去的红,也没有过去的大,是那样的淡然失色。寒冬刚到,森林里的动物们都快快进入了冬眠。啊,我们失去了原来那美丽迷人的家园。成片的树木被砍光,小草也面色枯黄;野花耷拉着脑袋;河水快断了流。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烟囱喷射浓烟。环境遭到破坏,蓝天不再蓝了,河水不再清了……我们原来的家园已变成了死气沉沉的“死亡地带”。森林里再也没有动物们的欢笑;再也没有暖烘烘的阳光;再也没有淙淙的清泉;再也没有宛转的《摇篮曲》……亲爱的朋友——人类,快救救我们吧!我们渴望一片蓝天碧水,我们祈求一个安宁的家园。【点评】作者以儿童的心理和儿童特有的眼光,站在小鸟的立场上,用童话的笔法抒写了自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构思新颖奇特,语言优美生动,感情真挚动人。文章结尾呼吁紧扣题旨,突出中心。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深思;朝晖夕阳,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要求: 请以“感悟大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话题分析“感悟大自然”这一话题是相当宽泛的。读罢材料,令我们神驰遐想的空间十分广阔。这就要求我们从以下两点来思考:一是“化概念为万象”。就是说,要让“大自然”变成可触可感的万千形象,奔涌到你的眼底。二是“万象之中取一”。这里的“取”,关键在于“悟”。要让大自然与自己的心灵碰撞,撞击出思想的火花。就是说,要有较深的内涵,正如古人所说的“意高则文胜”。总之,只要我们用自己的心与大自然沟通,用真情去拥抱大自然,就会“在细微处显出才华”(老舍语),就会写出独特的感悟。当然,所“悟”的面不能过大,大则漫无边际,或浮光掠影,而要角度小而集中,有意蕴。佳作示范 海南 刘利民 觅着春的芳踪,夏潇洒而至——四季舞台上的第二个“主角”登台亮相了。这是崭新的亮相。 这是热烈的亮相。 这是缤纷的亮相。 这是庄严的亮相。 而就在刚才,春的倩影依稀可辨,春的歌声依稀可闻,春的故事依稀可见。那是多么热热闹闹的一幕啊—— “最是一年春好处”,那是韩愈在唱。 “春色恼人眠不得”,那是王安石在唱。 “春宵一刻值千金”,那是苏东坡在唱。 “万紫千红总是春”,那是朱熹在唱…… 然而,那个墨人骚客拥抱的季节,那个诗词歌赋眷恋的季节,那个千古名句纷然的季节,转瞬间,飘然远去了,半推半就地让位于一个更具生机与活力的季节。 如此轻而易举地改变了实力巨大的春季——夏,该是具有多么神奇的魅力啊! 自然界的大戏呀,迎新,创新,出新,不正是你戏剧的高潮所在?不正是你奏响着的最具魅力的迷人乐章? 夏天,你这个高傲的天使,快乐的青年!迈过春的芳草地,尽享了春的美好与温存,你定然认清了她,理解了她,读懂了她吧——正是她的奉献和给予,她的牺牲与付出,才催生了你,助长了你,强壮了你,成全了你的呀。 你颔首微笑了——你也许早已视春为“红颜知己”了。是的,正是春的情爱,造就出了你的意气风发、朝气蓬勃,也造就出了你的生机无限、豪情万丈。 好啊,你开始用双手托起太阳,使之更高远更明媚更火热。 你开始用血液润泽大地,使之更博大更富有更温馨。 你开始用整个身心全副热情地去亲吻自然,惠顾万物,使之更蓊郁更茁壮更葳蕤。 夏天,你是多情的,你是深情的,你是专情的。你信守并牢记着关于春的爱的诺言,你便具有了如此宽广的胸怀和冲天的干劲。 自然界的情感法则,与人类的情感法则是息息相通的。是的,爱情常常能给人带来神奇的力量。真正的爱情总是创造奇迹,总能创造奇迹! 在你的感召下、抚慰间、耕耘里、劳作中,小草生长着,开始拔节、孕蕾、开花;树木生长着,开始舒展叶片,强壮筋骨,丰满肌肉;人类生长着,认识世界和享受世界,酝酿感情和享受感情,孕育生命和释放生命。 至真至纯至性的爱心呀,你才是万物生长轮回的唯一理由,是人类与世界进步的重要力量。 请看那条河吧。那条著名的河,那条古老的河,那条流过我们的城市,流来了幸福也流来了欢乐的河吧。悄然间,河水清且满了。经过冬的冷漠、春的复苏、夏的安抚,它更加情趣盎然了。燕子来了,蜻蜓来了,蝴蝶来了,蜜蜂来了,随着青蛙擂响此起彼伏的蛙鼓,知了也不甘寂寞地开始了长鸣。而此时,两岸早已花红柳绿、草长叶茂、树木森森。沿河的绿地——“快活林”中,消夏的人们也早已不约而至了。 宇宙茫茫,夏在走着。 光阴悠悠,夏在走着。 夏是新鲜着的,夏是茁壮着的,夏是欢爱着的,夏是忙碌着的。 夏也是思考着的。夏从自然中来,夏到自然中去。 夏自人间来,又到人间去。 钟情人间与自然的夏,是决不肯到装有空调的房间里避暑的。它宁可和举着太阳伞的少女一道并肩走在烈日里,或者随着泳者嬉戏在江河湖海里,抑或在树阴下和人们一块纳凉、谈天说地。 于是,天地间一些最热烈的场景便奉送给夏了,一幅最生动的画面便呈献于夏了,一份最真诚的情感便赋予夏了,一段最美好的生活便馈赠于夏了。 夏是春的涅盘,秋的童年,冬的背影。 夏是自然的恩宠,四季的精华! 夏是生命的密码,人类的图腾! 简评 本文是一篇文采飞扬的散文,从外在到内在多方面地写出了对夏的感悟。文中佳句迭出,俯拾即是。“夏是新鲜着的,夏是茁壮着的,夏是欢爱着的,夏是忙碌着的。”等等,没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是决然写不出如此有蕴意的文章的。同时,本文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夏”,使人觉得亲切可感。加之综合运用了比喻、排比、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句子整散结合,错落有致,给人以美的享受,总之,语言新鲜活泼且富有蕴涵,有极强的表现力。上海 陈燕 春节到了,春寒也接踵而来。雨飘洒起来了,点点滴滴,淋淋漓漓,迷迷蒙蒙,淅淅沥沥。天湿地潮,眼帘里全是一朵朵斑斓的小花,人们在涔涔的雨季里穿行。雨,该是春的使者。记忆里的春节没有过什么好天气。雨会不知不觉地洒起来,漫天地淋淋漓漓,似乎没有一点重量。微风拂过,小雨便斜斜地轻扬,给悄然复苏的万物笼上一层朦胧的轻纱。雨带来了空气清新的气息——有些像薄荷的清香,浓郁时,竟发出泥土的气息,毕竟是春天了啊。雨,更是女性。她在人们的伞上、屋顶上、草木的绿叶上、花瓣上,跳起了轻盈的舞蹈,重复轻诉水的柔情。 小时候我不喜欢雨季,因为妈妈说雨是天公的泪滴。我不喜欢天公哭,因为他一哭,我就不能去草地上“扮家家”玩了。在那些阴冷的雨季里,我就偎依到妈妈身边,折纸鹤、玩妈妈的线团,度过那让我讨厌的季节。现在想想,却是那些雨季让我感受家的意义、妈妈的温情,真该感谢那雨、那雨季了。 长大了,我爱上了听雨。只要不是狂风暴雨,雨声在听觉上总是种美感。疏雨滴梧桐也好,骤雨打荷叶也罢,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敲在屋瓦上的古老的音乐,似乎柔和而又铿锵,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丁丁冬冬,好像无数珍珠落在玉盘上。重重轻轻,密密细细,点点滴滴,仿佛李斯特黑白键间的驰骋,俞伯牙《高山流水》中的沉吟。那古老的琴,那苍凉的节奏,叩过千片瓦万片瓦,即兴演奏单调里的神韵,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 在绵绵的雨夜里听雨。雨滴落在窗玻璃上,点点滴滴,迎着窗前灯光,折射出湿湿的流光。在氤氲的雨气和迷离的雨意之后,一点点黄晕的光泛滥开去,溶化成模糊而又柔和的光团,联结在一起,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平和的夜。满世界轻盈的雨声,仿佛儿时妈妈催我入梦的童谣,好似红花绿叶间燕子的呢喃。窗下偶尔的车轮辗过我飘忽的思绪,将它抛给祥和的雨夜。 雨是最原始的敲击乐,从世界的端头而起。透明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年年如是,走过一个又一个雨季。重复的旋律并没有因时间的久远而衰老。一代又一代人沿承着祖先“小楼听春雨”的雅兴。在小说中时常出现的“听雨轩”里,倾听雨美人黑白键间的“哆咪”。 又是雨季,窗外飘洒着细雨。点点滴滴,淋淋漓漓,迷迷蒙蒙,淅淅沥沥。 简评 这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作者运用丰富的联想,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春雨的清新、轻盈和富有神韵。情景交融是本文的主要特点。全文以“雨声”始,又以“雨声”结,“雨声”实则是贯串全文的“魂”。题名“听雨”,恰当而又有蕴藉。另外,用词也颇为准确。如“微飕”、“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车轮辗过我飘忽的思绪”等句中的“飕”、“敲”和“辗”等词语就用得很有韵致。 从题目来看,题目是一个并列式的题目,而人与自然的关系有许多样:自然对人类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如人类进化、仿生学、人类生存等;人类的发展对自然的影响,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三峡工程、无土培植等。只要写作者开阔思路,就会发现这个题目之中的天地还是很广阔的。写这个题目值得担心的还是宽泛、空洞问题,许多人提起这个话题总喜欢空发议论,写不具体。今天,我们拥有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好的生活,但也面临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 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大量的水被污染`浪费,大量的野生动物被猎杀……头顶的天空不像以前那么蔚蓝了,脚下也再不是一方净土了.水龙头里那清澈的水再流多久就会干?多少濒临灭绝的动物朋友还正在挣扎?人类究竟是聪明还是愚蠢?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自然妈妈她太慷慨了!我们习惯了索取,一旦这位慷慨的妈妈无法提供给我们生活的资源,或者我们的行为激怒了她,她要给我们颜色瞧瞧!那我们的下场只有是灭亡!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有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人类的生存须要依赖自然,我们是否该给她多一点关心,爱护呢?我们和自然必须平等对待,必须和自然结成一体! 马克思说过:“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说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打个比方,我们砍一棵树就栽一棵树.要尽我们一切力量来补偿以前的过失.善待身边的一草一木,不伤害我们的好朋友—动物…… 有人说“人类创造和发现科学,最终毁于科学”!这句话说的也不无道理,想一想,我们天天想者要怎么来更好的利用自然,拿自然来做实验,这样是生活的好了,那~咱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呢? 要想长久地生存在这美丽的地球,就得和身边的朋友打好关系,以前欠别人的,要赶紧还一还.而这种事情光靠一人是绝对不够的,这是你我的责任.最后,还是记住世界地球日的主题吧: “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听夜雨敲窗 雨轻敲窗片扇,是刻意不扰我的梦。等候雨来,我已早早地把一个梦捂得沉沉的了。 雨在窗外,在我梦醒时分的窗外。 这时候雨就在李清照的清婉,秦观的缠绵,柳永的细腻中鲜活起来。也就在我浅浅的忧伤中诗意起来。 这个季节,在夜的深处哭泣的不仅仅是雨。 我不知道有谁能听懂夜雨的声音。那雨穿过深重的黑暗探幽到我窗前,一定是来梳洗我的孤独了。那么,就让那些幸福的人们去为太阳雨而欢呼吧。我是与寂寞为伴的旅人,今夜我的心正好与雨共舞。 拥一袭清冷的风夜,徘徊窗前。看颇有韵脚的雨从戴望舒的笔下潜入我的思绪。 我如婴孩般被雨声轻轻拍打的时候,我的心声却升起浅浅的黎明——这样与自然交副的夜晚,我的心是源于无风无浪港湾的小舟。夜雨便是让心褪去浮华与混沌的利器。 雨在夜的尽头悄然遁迹了。明媚了人们眸子的是一轮清亮的旭日。没有人知道雨就在人们沉沉的梦境中舒展了天空的愁容,就在我们给他灿烂的微笑时,没有人相信我们的心会躲在某一个角落悄悄地哭泣过。 在人生平淡的季节,我懂得把沉重的苦涩消融在心的容器里,以一个跋涉老的形象,行吟在岁月迷茫的风景里,所以写下了下面的诗行—— 你是汇河的一滴泪,流淌世间的沧桑,流淌不去的是你的思想,你冷酷中结晶,凝为霜雪; 你冻去一身柔弱,结成冰块; 你升成云,染成一方蔚蓝; 你搏击雷电,舒卷一片灿烂。 纵使你被雷电鞭落,仍带头涤净世界的使命,坦然地回归母亲; 当晴日召唤的时候,你就握住一线光芒,又一次超越凡尘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加快建设生态城市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生态环境则是大自然的有机整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问题”。进入六十年代以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继之而来的是粮食、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的压力,直接冲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生态破坏主要体现于物种灭绝、植物破坏、土地退化等自然破坏。九十年代初,一名著名专家经过考证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欧洲是先破坏,再保护;美国是破坏了一半,保护了一半;中国是正在破坏之外。因此,协调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矛盾,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售点问题。在国内,由大兴园林绿化到创建园林城市,从运用生态规律制定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到生态城市、生态省的提出并付诸行动,其核心都是寻求达到城市与自然、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和。我市将生态城的概念定格为: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规划建设做到科学有序,经济社会保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由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归根结底实际反映人与自然可持续和谐发展的要求。 一、“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哲学基础 我国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可以说,“天人合一”的思想已全方位地渗透到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是理论家积极探讨的课题。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也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基本内容。马克思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本质在于它从实践角度出发,揭示自然界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不断被人化的实质,使人与自然形成实践为基础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与自然对立;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又密切联系。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了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在生产劳动中,人致力于塑造一个和谐的“人化的自然”。但由于社会中异化劳动的存在,人实际上成了自然界的破坏者,如自然景观的破坏,生物资源的毁灭、环境的污染等。由此,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有赖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基本要素,又是构成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和发展枢纽。通过园林绿化和改善人民居环境,不断增强节能效益、生态效益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以我市为例,百二河的治理、园林城市创建活的实践证明,生态园林、生态环境已表现为一种生命、一种理想的生存环境。正是出于寻求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当代人热情倡导一种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通过积极主动的生态建设来修复已遭破坏的地球环境的道德态度。为此,联合国颁布了《21世纪议程》,我国也制定了《中国的21世纪议程》,把人与自然和谐和作为走向21世纪的哲学导向,寻求“高效和谐——持续发展”,创建绿色城市生态文明的优化模式作为跨世纪城市规划战略的永略目标去求索,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升腾。 二、生态环境建设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人类发展史表明:“政治是人为的短期行为,在历史的长河中只能是短短的一瞬间,而人类生态的需要却是子孙万代永恒的需要”。全球生态环境现实说明,发展中国正经受来自的贫穷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穷导致生态恶化,生态恶化又加剧了贫军。我国的国情是:城市人口多,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资源水平和人增绿地水平都大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国民经济还欠发达,现代城市园林起步晚,起点低,投入有限,总体的质量、数量和水平低于发达国家。这就迫切需要树立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现。同时,生态园林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对外开放、持继续发展的需要。 “植树种草就强国路”正成为人们共识。为了使生态环境建设适应人与自然可持续发民要求,国内有专家明确提出:以山水资源为环境基础,以山水文化为民族特征,以整体观为思维方式,以山水景观作为城市构图要素的中国园林城市或“山水城市”,是中国城市化运动发展的方向,“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式”;是《中国21世纪议程》“是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有机结合。 “未来的城市应当充分体现,生物圈与技术圈的协调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才行。融生态、文化、科学、艺术为一体的园林建议,符合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对环境综合需求的准则。生态城市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凝练。建设生态城市,实质上是调控城市生态系统,使城市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与转化持续不断地进行,其目标是遵循城市社会功能整体性——和谐生态——平衡发展规律,对自然由无序蔓延变为合理分布,变恶性掠夺为最大值利用,建设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同步协调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合理布局,最终的发展目标是达到以人为本改造自然,优化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三、建设生态城市是人与自然和谐和发展必然选择 城市是人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是受人为活动强烈影响的生态实体。从生态城角度看:城市是特定地域范围内以人的行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为依托,物流流动为载体,科教文化为动力,社会体制为径络,由其“因子——要素——子系——系统——巨系”构成的人工生态综合体,也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的提出基于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是将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入到城市研究中,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十堰市属山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渊源流长。早在500年前即明永乐年间,朱棣在武当山大兴山林时就明确规定,不准动武当山一石一木。历时11年,武当山形成长140华里,总面积160万平方米的道观建筑群,而生态环境却未受到破坏;后来明朝廷又几次下旨,将武当山方圆括800公里的山林划归道观管理,使之形成一个生态保护区。清代志书载有十堰地区十大自然风景。清代以前城区建筑风格和区内绿化,给民众创造了风景如画的场所。解放前后,城市农村田园式绿化特色仍十分突出。从六十年代以后,随着“三线”建设、城市发展,生态环境又历经了毁坏、恢复、建设的历程。经过三十年艰苦奋斗,我市于1999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殊荣,由此也不断深化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即不应仅仅停留在环境保护层面上,而应该注重从生态系统的深层次上处理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 二十一世纪,人类将由追求功能齐全旧城市转向追求清新绿色的优美环境,这是人类的觉悟,也是自然法则使然。基于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党中央确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提出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全局的重点来实施,我市市委、市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将本市列为“国家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试点示范区”,并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无论从科学理论和具体实践上来看,加快建设生态城市对发挥十堰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支点作用都有着举足轻重作用。 生态城市的前景应该是“山翠草绿、花香鸟语、空气清新、天蓝水碧、经济繁荣、文明守纪、关系融洽,天人合一”。它的归根点就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这是永恒的主题。作为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生态城市建设首先应遵循系统原则、生态原则、自然原则和经济原则。在此基础上,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导向。只有从这一哲学基点出发,才能围绕“以人为本”原则,促进良性的生态城市建设运行机制形成,实现整体协调发展。只有用“高效和谐和一持续发展”优化模式框定其战略属性,才有构筑建设生态城市的可能。

二是转变战略思想。要从传统的城市发展战略转向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应按照客观规律把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中去。为适应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中协调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还必须科学地设置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环境目标并抓好落实。

三是用优化规划蓝图作指导。建设生态城市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客观管理和控制,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运用用生态规律看待城市发展问题,在制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时,既要考虑经济规律,又要考虑生态规律。同时,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必须强调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反映特色,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标和措施具体化,并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

四是认真处理好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处理好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更要处理好建设与保护、建设与发展的关系。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经济手段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强,这迫切需要制定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

五是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法制体制,强化环境管理。应借鉴发达国家“经济靠市场,生态保护靠政府”的有益经验。必须加强城市环境管理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执法与监督结合,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六是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应创建富有我国特色的环境生态教育体系,以增强生态环境危机意识,普及环境生态知识,提高全民族生态文化基础。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形成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社会风尚,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珍惜自然资源,爱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和相处的新观念,努力为建设生态城市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根本保证。

这个应该是属于社科类的论文了~你去看下(社会科学前沿)吧~上面的论文你可以参考下~找下灵感

人类活动不断地影响自然环境,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正常的生活和健康。在生产活动方式比较简单、规模比较小时,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不大。产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影响和破坏了人类环境,特别是生态系统。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煤炭、钢铁、石油、化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新的城市和工矿区不断出现,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因此,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农药等有机合成物质、放射性物质和噪声等严重污染环境而形成公害。 伦敦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痛痛病、四日市哮喘以及米糠油事件(多氯联苯中毒)等重大公害,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另外,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癌症以及非特异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高,也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成为当代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人类服从行为研究论文

人类有一种服从权威命令的倾向,即使这个命令违背他们自己的道德和伦理原则。 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做了一项实验,系统巧妙的研究了人是怎么会接受命令去伤害另外一个人的。 实验是如何设计的呢? 实验中邀请了40名被试,介乎20-50岁之间,事前被告知参与耶鲁大学的一项关于学习与记忆的有偿研究。实验中,他们会与助手(扮演受电击的学生),以及主试(负责下达命令)一起。 Milgram伪造了一个电击装置,并设置了3个等级,“轻微的电击”、“中等的电击”、“高压危险的电击”,其实对被“电击”的人完全没有效果的。 并且这样要求:助手的“学生”角色会需要记住各种各样的单词,而被试的“老师”角色需要根据“学生”的记忆情况进行检查。主试要求被试在学生做出错误的反应时给予电击惩罚,最重要的是,每增加一次错误反应,“老师”就要将电压强度提高一级。 经过一轮实验下来,结果发现,40名被试中,尽管有14名不服从命令,在达到最高压之前中断了实验程序,但仍有26个,也就是65%的被试按照主试的命令继续进行实验,并使用了最高压。 为什么被试会有这么强烈的服从倾向呢?Milgram在论文的结尾这样总结道:1、因为实验室耶鲁发起的,人们相信它;2、实验的目的很重要,被试觉得自己作为参与人员,应该做好自己的职责;3、学生也是自愿来的,他对这项工具也有责任;4、我们的角色分配纯属巧合;5、我收了报酬,得做好本职工作;6、不知道自己的权利;7、他们告诉我,电击是痛苦的,但没有危险。 研究的发现和意义。研究发表后的30年来,测试的结果都基本相似;受害者和加害者的距离影响了命令的服从率,越远越不听从安排,可以从90%跌倒30%;权威人物和执行者的身体距离也会影线服从行为; 批评。“老师”角色的扮演者会有心理负担;实验的效度一般,不能代表真实环境;实验的道德伦理也很有争议。 最后引用Milgram的传记中的一段话做结尾:我们不需要Milgram告诉我们自己有服从他人命令的倾向。在Milgram的实验前,我们不知道的是这个倾向的力量有多大。了解我们极强的遵从权威的倾向后,我们可以设法使自己提防不受欢迎的或应该受到谴责的命令。 来自 《雨果僧的读书笔记》

Milgram, S.(1963). Behavioral study of obedienc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371-378. 如果一个在你之上的权威人士命令你对另一个人施加电压为350伏电压的电击,原因仅是因为这个人在回答多项选择问题时答错了,你会听从命令吗?没有人会这样做。如果有人愿意去做这件事,你会认为他或她是一个残酷的人或是虐待狂。耶鲁大学的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所做的这项研究,试图检验服从权威的想法,并得出了一些令人深感不安的结果。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研究和津巴多的监狱研究(见研究37)在整个心理学史上极负盛名,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几乎在每一本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教科书中都会提到该项研究。如果你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交谈,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这些研究要比对其他研究更熟悉。由这项研究引发米尔格拉姆写了一本关于服从心理的书,拍了一部与此相关的专题片,该片在大学心理学课上反复放映。这个实验不仅涉及有关服从行为的讨论,而且还影响了关于在心理学研究中采用人类被试的伦理问题的全部讨论。 米尔格拉姆的这项研究方案来自于他的一个想法,即他想用科学的方法调查人们怎么会仅仅因为别人的命令而对他人施加巨大的伤害。米尔格拉姆特别提到纳粹在二战期间犯下的可怕暴行,也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提及此前及现在因服从命令而发生的不人道行为。米尔格拉姆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人类服从倾向是如此强烈而根深蒂固,它抵消了个人的道德、伦理,甚至是同情。 在行为科学家决定要研究某些人类行为复杂面的时候,他们的第一步就是要对发生行为的情境进行有效控制,以便能用科学的方法对它进行研究。这对于研究者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要在实验环境中模拟现实生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米尔格拉姆的问题是如何创设一个受控制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一个人可以命令另一个人去体罚第三个人,且实际上并没有人真的受到伤害。这就是对研究者的一个挑战! 米尔格拉姆最初的理论假设是,人类有一种服从权威命令的倾向性,即使这个命令违背他们自己的道德和伦理行为准则。例如,米尔格拉姆认为,虽然许多人从未有意伤害过别人,但在他们认为是权威人士的命令下,他们很有可能会对受害人做出伤害行为。 也许这项研究最巧妙的部分就是米尔格拉姆开发的在实验室里验证服从力量的技术方法。米尔格拉姆设计了一个看起来非常骇人的电击装置,一个电子设备有30个调节开关,每个开关上贴着标签表示不同的电压,电压从30伏开始,每次以15伏为单位递增,一直增加到450伏。这些开关被分成三组,分别标着“轻微电击”、“中等电击”和“高压危险电击”。主试欲用这个装置让权威人士命令被试不断地增加电压去电击另外一个人。在你得出米尔格拉姆是一个施虐狂的结论前,请注意,那是一个非常逼真的模拟电击装置,它并不会让人真的受到任何痛苦的电击。 这项研究中的被试是40名年龄在20-50岁之间的男士,其中15人是熟练工人或不熟练工人,16人是售货员或商人,9人是专业人员。研究者通过报纸广告或直接发信的方式征集志愿者,邀请他们参加耶鲁大学的一项关于学习与记忆的有报酬研究。每位被试都是单独参加实验。为了获得较多的被试,研究者付给每位被试美元(记住,这是1963年的美元,相当于现在的30美元),并清楚地告知所有被试,报酬在他们来到实验室后便付清,而且不管在他们到来之后发生什么事情,这些报酬都是他们的。这就确保被试知道他们可以随时退出研究,而且不会因担心得不到报酬而感觉被强迫以某种方式行事。 除了被试之外,研究中还有两位关键人物:一位是研究者的助手(一名47岁的会计),扮演另外一名被试;另一位是演员(穿着一件灰色的实验室工作服,看上去非常正式),扮演主试的角色。 当被试到达耶鲁大学社会互动实验室时,工作人员安排他坐在另一名被试(研究者的助手)的旁边。很明显,实验的真正目的是不能告诉被试的,因为那样将会彻底改变他们的行为。所以,实验者给被试讲了一个假故事,解释说这是一项对“学习中的惩罚”效应的研究。然后让被试通过从帽子里抽签来决定谁当老师,谁当学生。这个抽签是事先安排好的,因此真正的被试总是抽到老师,而研究者的助手则总是抽到学生。请记住,那名“学生”以及“主试”都是研究者的同伙。 然后,“学生”被带到隔壁房间,被试看到工作人员将他绑在椅子上,缠上电极(加入电极胶以“避免皮肤起泡或烧伤”),这些电极和邻近房间里的电击装置连在一起。虽然学生的手臂被绑着,但是他仍可以够得着标有A、B、C、D符号的按钮,并以此来回答隔壁房间里教师提出的问题。 主试向“老师”和“学生”清楚明了地交代了学习任务。简单地说,该任务是让学生对各种各样的单词配对进行联想记忆。单词表很长,因此这是一个并不简单的记忆任务,扮演老师角色的被试把每对单词读给学生听,然后检查学生的记忆情况。主试要求这些被试在学生作出错误的反应时给予电击惩罚。最重要的是,每增加一次错误反应,“老师”就要将电压强度提高一级。所有的这一切伪装得极为逼真,没有一名被试对电击的真假表示怀疑。 扮演学生的助手的反应是预先安排好的,所有的被试都以相同的顺序作正确或错误反应。而且,当电击总量随着错误的反应增加时,“学生”开始从另外一个房间发出痛苦的叫喊(这也是预先安排好的,包括其叫喊的话语内容及其心脏不舒服的事实)。当电压达到300伏时,“学生”会猛撞墙壁,要求工作人员放他出去。超过300伏电压之后,他变得完全沉默,拒绝回答任何问题。主试告诉“老师”,用对待错误反应的方式来处理不反应的情况并继续进行应有的电击程序。 大部分被试在电压达到某一点时会转向主试询问是否继续进行电击。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主试会命令被试继续,且在此过程中很有必要向被试发出一系列语气渐重的命令。 命令1:请继续。 命令2:实验需要你继续。 命令3:继续进行是绝对必要的。 命令4:你别无选择,你必须继续。 通过记录每位被试拒绝继续进行的电压水平,就可以对服从行为进行测量。在这个电击装置上有30个开关,每位被试的得分在0-30之间。进行完全部过程,获得满分的被试被称为“服从的被试”,而在较低电压水平就中断的被试被称为“对抗的被试”。 被试会服从主试的命令吗?他们最多会用多高的电压?你预测的结果是什么?想想你自己、你的朋友和一些普通人。你认为有多少人会使用所有30个电压水平,达到最高的450伏——高压危险电击呢?在讨论这个实验的真正结果之前,米尔格拉姆让一组耶鲁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四年级学生以及许多其他同事预测结果。人们的估计最低是0%,最高是3%,平均为。也就是说,一百个人中会对“学生”施加最高电压电击的不足三人。 表10-2展现了令人惊讶的实验结果。在主试的命令下,几乎所有被试都将电压提升到了300伏的水平,直到“学生”猛击墙壁,要求离开实验室,并拒绝回答问题为止。但是,最令人吃惊的是使用全部30个电压水平并使电压达到最大值的被试数量。 尽管有14名被试不服从命令,在达到最高电压之前中断了实验程序。但40名被试当中仍有26个,也就是65%的被试按照主试的命令继续进行实验,并使用了最高电压。这并不是说被试能心平气和或很高兴地去做这些事情,许多人表现出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并为受电击者的境况而担忧,甚至对主试非常愤怒。然而,他们还是服从了命令。研究者担心一些对他人施加电击酷刑的被试可能在心理上也遭受痛苦,尤其是在最后三次电击中,“学生”不再作出任何反应。为了帮助他们缓解这种焦虑,在被试完成实验后,研究者将这个实验的真正目的以及全部的实验程序,包括对他们的欺手段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们。此外,研究者还对被试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感受和想法。作为助手的“学生”也来与每位被试见了面。 米尔格拉姆对研究结果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点上:首先是被试惊人的服从倾向。这些被试是同意参加一个关于学习的实验研究的普通人,绝不是冷酷的虑待狂。米尔格拉姆指出,从童年开始,他们就知道昧着良心去伤害别人是不道德的。那么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呢?主试是一个处在权威地位的人,但是你仔细想想,他到底有多少权力呢?他没有任何权力发号施令,被试若拒绝执行命令也不会有任何损失。很显然,是情境本身有一种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创设了服从的氛围。 第二个值得注意的关键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被试因执行了主试的命令而表现出极度的紧张和焦虑。研究者猜测,被试只要拒绝继续进行实验,这种不适感就会减轻。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米尔格拉姆引用了一个观察者的话(此人通过单向玻璃观察被试): 在文章的结尾,米尔格拉姆列举了几点理由来解释为什么这种特殊的情境会产生如此强烈的服从倾向。从被试的角度来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a)如果这项研究是由耶鲁大学发起的,那它一定是好事情,没有谁会怀疑这样的著名学校;(b)实验的目的似乎很重要,因为我是志愿者,所以我会尽力完成我的任务来配合研究者实现这些目标;(c)毕竟,“学生”也是自愿来这儿的,他对这项工作也有责任;(d)嘿,我是老师,他是学生,这纯属巧合——我们是抽签决定的。其实另一种情况也很有可能出现,即我是学生,他是老师;(e)他们为这事给我报酬,我要尽力做好;(f)我完全不知道心理学家以及被试的权力,所以我将屈从于他们的安排;(g)他们告诉我们,电击是痛苦的,但没有危险。 自从这项研究发表后的40多年以来,米尔格拉姆的研究仍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米尔格拉姆本人用耶鲁大学以外的其他类似被试重复了这一实验过程,他们是义务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志愿者和一些女性被试,每次得出的结果都是相似的。 另外,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相关实验设计,米尔格拉姆进一步拓展了他的研究发现以揭示促进服从行为或限制服从行为的原因(参见Milgram,1974)。他发现,受害者(指“学生”)与“老师”的身体和情感距离的改变制约着服从倾向的强烈程度。当“学生”在另外一个房间,他与“老师”在彼此不见面也听不见对方的声音的情况下,出现了最高的服从率(93%的被试用了最高电压)。当“学生”与被试同在一个房间内,主试要求被试强迫“学生”把手放在电击板上,此时的服从率最低,只有30%。 米尔格拉姆还发现,权威人物(指主试)与被试的身体距离也会影响服从行为。被试离主试越近,其服从倾向越强烈。在一种实验条件下,主试离开房间,并用电话对被试发出指令,结果被试的服从率仅为21%。 最后,有一个现象较为令人乐观,即当主试允许被试用他们想用的电压水平惩罚“学生”时,没有一名被试使用的电压超过45伏。 米尔格拉姆的研究不仅影响着我们对服从行为的理解,而且使人们对用人类作被试的道德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即使没有一个人受到电击,但当你认识到自己仅是因为一个身穿实验室工作服的人的命令而去残酷地电击别人(很可能致死),你会作何感想?人们对米尔格拉姆研究方法的批评主要是(参见Baumrind,1964;Miller,1986)在实验期间,被试所承受的压力是让人无法接受的。此外,他们还指出,这种潜在的消极影响可能会长期存在。当被试经历内心折磨后,主试告诉他们这是个,他们会怎样?也许他们会感到自己受人利用,感到难堪,而且有可能在他们未来的生活中不再相信任何心理学家或是合法权威。 另外一种批评意见主要集中于米尔格拉姆研究结果的效度方面(如,Brief et al.,1995;Orme & Holland,1968)。这一批评经常被引用的基础是认为,被试与主试间的关系不仅有信任的成分,还有依赖的成分,并且实验室对于被试来说也是一种陌生的环境,在那里表现出的服从行为并不代表现实生活中的服从行为。因此,批评者声称米尔格拉姆的研究结果不仅效度低,而且由于其效度低下,实验对被试所实施的处理也就是不适当的。 通过在被试参加完实验后对他们进行的调查,米尔格拉姆对这些批评意见作出了回应。他发现84%的被试很高兴参加了这次活动,而只有1%的人对这次经历表现出后悔。另外,一个精神病专家访谈了40名被认为是在实验中感觉最不舒服的被试。他得出的结论是,这些人当中没有一个人遭受长时间的心理折磨。因批评者认为实验室并没有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行为,米尔格拉姆的意见是:“来到实验室的被试是主动的、有选择权的成人,他有能力接受或拒绝在实验中给予他的命令。”(Milgram,1964,) 这里所报告的米尔格拉姆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对以人类为被试的实验中道德问题的深刻思考。事实上,该研究是对心理学服从行为研究领域的影响更大,还是对心理学研究以人类为被试的道德政策问题影响更大,仍是极具争议的(正如在本书前言中所讨论的)。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研究继续对目前的研究发挥着广泛的影响,这一点可以在近期研究的不少注解中得到证明。这些研究主要是在米尔格拉姆早期实验方法和结果的启发下进行的。从20世纪60年代早期米尔格拉姆从事他的研究以来,每年都有与此有关的研究出现,这些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米尔格拉姆理论的完善以及关于对权威人物服从倾向的详细阐释;另一类是关于在实验中对人类被试施行欺手段的道德问题的争论。 作为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研究和职业生涯的权威评述者以及米尔格拉姆传记《电醒人心》( The Man Who Shocked the World )的作者,托马斯·布拉斯(Thomas Blass)回溯了源于米尔格拉姆早期服从实验的所有研究及其社会意义(Blass,1999;2002)。总体上来看,布拉斯发现各种研究普遍支持米尔格拉姆最初的研究结果。更重要的是,在米尔格拉姆第一次发表他的结果之后的40多年里,服从率似乎并没有发生显著的改变。这与美国人的直觉判断相矛盾,一般而言,他们会认为自己已经不像40年前的美国人那样敬重权威,当权威人士命令他们做自己不同意的事时,他们会做出反抗。 另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对米尔格拉姆早期研究中性别问题的关注。事实上以前所有的研究对象都是男性。仔细想想,总体而言,男性与女性谁更倾向于服从权威?布拉斯从米尔格拉姆的后期研究和其他人的研究中发现,男人和女人在服从率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想要更详细地了解米尔格拉姆的研究工作所产生的历史影响,请参见布拉斯的网站,网址为: 。) 与 米尔格拉姆 的发现紧密衔接的一个研究,调查了路易斯安那州监狱负责执行死刑的“行刑小组”成员的心理体验(Osofsky & Ososky,2002)。研究者访问了50名直接参与行刑的警官,结果发现,尽管比大多数人更多地面对痛苦和死亡,这些被试并没有出现临床上的抑郁症状。被试报告说他们依靠宗教信仰、对同行群体的认同和对责任进行扩散的能力来应对痛苦情感。“然而,这些警官体验到矛盾的情感并且时常报告在执行社会‘终级处罚’时感觉很糟糕。”() 在伦理方面,一项研究使用米尔格拉姆的研究范式考察在互联网上进行的社会科学研究潜在的棘手的伦理问题(Pittenger,2003)。今天,大量的研究是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的,而且此类研究的数量在将来还会显著增加。皮滕杰(Pittenger)主张,研究者必须警惕侵犯隐私、未获得被试的知情同意,使用欺手段等潜在的违背道德伦理规范的情况。“互联网为研究者提出了独特的挑战,”皮滕杰写道,“其中包括需要清楚地界定在网上进行的个人行为与公众行为的区别,确保获得被试有效知情同意的机制以及对被试进行调查询问的机制,核实所收集到的数据的有效性。”()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保护被试在心理学研究中免遭不合理的欺手段的伤害,而又同时允许某些科学研究进行所必要的欺继续存在?温德勒(Wendler,1996)建议在研究涉及欺手段时,研究者应给予被试更高水平的知情同意权(参见本书前言部分对此概念的讨论)。这就意味着,在你同意成为实验被试之前,工作人员会告诉你在此实验中可能会用到欺手段,尽管你可能并不会意识到欺的确切内容。温德勒声称:“这种对于可接受的欺的二级许可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机会来协调二者的关系,即既要尊重被试,又要满足科学实验所偶尔需要的欺过程。”() 研究米尔格拉姆的史学家托马斯·布拉斯(2002年)在其所著的关于米尔格拉姆生活和工作的传记中给本研究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结论:

服从的意思就是顺从 从字面上看就是顺着走的意思 服从对于每个人碰到的每件事和每个环境都会有不相同的认同 不能一概而论之

1:遵从;顺从例:服从命令2:屈服于别人的意志或权力例1:服从外国的法律例2: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资治通鉴》服从,就是“不管叫你做什么都照做不误”.

  • 索引序列
  • 人类的社会行为研究论文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论文
  • 论文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论文主题
  • 人类服从行为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