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次氯酸钠-氯仿从球衣菌中提取PHB,研究了次氯酸钠浓度、作用时间、作用温度以及SDS对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次氯酸钠处理的最适条件为5%NaClO,10%SDS,温度35C,时间5 min.在此条件下PHB提取率可达56%,纯度与标准品相同.作者: 许旭萍 陈接锋 谢华玲 作者单位: 许旭萍,谢华玲(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007)陈接锋(福建省宁德市人民政府农业办公室,福建,宁德,352100) 期 刊: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PKU Journal: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004, 20(1) 分类号: Q936 关键词: 球衣菌 PHB 次氯酸钠 提取 机标分类号: X70 X17 机标关键词: 次氯酸钠 氯仿 提取率 球衣菌 作用温度 作用时间 最适条件 钠浓度 标准品 实验 纯度 处理 基金项目: 福建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10条) Doi Y;Kawaguchi Y;Nakamura 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tudies of Poly (3- Hydroxybutyrate) and polyphosphate metabolism in alcaligenes eutrophus 1989(11) Yves C;Kenneth J H;William K O Determination of Poly-β-Hydroxybutyrate and Poly-β-Hydroxyalkanoates in activated sludge by Gas-Liquid Chromatography 1988(09) Braunegg G;Sonnleitner B;Lafferty R M A rapid 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oly-β-hydroxybutyric acid in microbial biomass 1978(06) Takeda M;Matsuoka H;Hamana H Biosynthesis of poly-3-hydroxybutyrate by Sphaerotilus natans 1995(01) John H L;Palph AS Assay of poly-hydroxybutyric acid 1961 陈银广;陈坚;堵国成 生物可降解塑料PHB提取的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化工进展1998(1) 尹进;于慧敏;李红旗 用SDS-NaClO从重组大肠杆菌中分离聚β-羟基丁酸酯 1998(03) 陈接锋;许旭萍;佘晨兴 合成聚β-羟基丁酸(PHB)鞘细菌的分离、鉴定与筛选 [期刊论文] -工业微生物2003(04) 尹进;于慧敏;李红旗 用十二烷基磺酸钠纯化重组大肠杆菌中的聚-β-羟基丁酸酯 [期刊论文] -化工学报1998(03) 潘贵全;盛青;秦杰 次氯酸钠/氯仿混合液提取PHA的初步研究 [期刊论文] -化工冶金1999(03)
未来的展望科技论文篇二 对生物基塑料的未来展望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全球已经面临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各种资源匮乏、气候变暖及环境污染问题让人们不得不探寻新的材料和能源,生物基塑料成为人们减轻环境污染、缓解资源矛盾的新方式,它也因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生物基塑料的概念、当前生物基塑料发展状况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生物基塑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从而为减轻资环环境压力,促进人类社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生物基塑料 概念 存在问题 未来展望 近年来随着生物基塑料的研发和应用,一些传统的塑料制品已经被其替代,生物基塑料已经在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生物基塑料的研究状况及当前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对生物基塑料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生物基塑料的概念 1.生物基塑料的定义 2003年11月日本的生物塑料协会将生物塑料定义为生物分解塑料和生物基塑料。所谓生物分解塑料(BDP)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这类塑料能够由细菌、藻类、真菌等微生物的作用分解,而不会带来环境问题,目前生物分解塑料既来源于石油又来自可再生资源。所谓的生物基塑料(BBP)是指可再生资源例如淀粉、蛋白质、纤维素、木质纤维素、生物聚合物及二氧化碳等,以这些材料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塑料,就被称为生物基塑料。所谓生物塑料就是指绿色的生物材料,它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能够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是给空气带来二氧化碳负担的“碳中性”材料。 2.具有代表性生物基塑料产品的特点比较 3.生物基塑料的检测标准 对生物基塑料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其进行C-14分子标记,然后测量其产品中各组分的碳原子是生物碳或化石碳及含量在总有机碳中的百分比(质量分数)。例如计算以淀粉为原料制造的淀粉基塑料的生物基含量: 50%淀粉与50%聚乙烯的淀粉基塑料,其中淀粉生物C含量为41%、聚乙烯生物C含量为82%,其生物基含量的计算方法为(50%×41%)÷(50%×82%+50%×41%)=。日本的生物含量的等级分为4个:25%~50%,50%~75%,75%~90%,>90%,其中25%~50%的产品所占的比例最大。 二、当前生物基塑料发展状况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探寻资源的可再生方法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将一些常见的可再生资源例如谷物、木材、甜菜等制造成生物聚合物,实现资源的再生。目前,生物基塑料的研究已经完成了由初级研究到商业化、规模化方向的发展,截止到2012年全球生产制造的生物基塑料产量达500Kt左右,其所能带来的能量达1060kt,根据美国Fredonia集团的研究报告表明,生物基塑料的需求量在未来的几年里其增长率仍会大幅度提高。欧洲的生物塑料协会预测在未来的几年里生物基塑料的生产规模仍然会扩大,今后可被生物分解的生物基塑料中制造业产品如儿童玩具、汽车装饰用品、汽车零件及家用电器等的需求量最大且增长速度最快,预测增长速度会超过20%。目前生物基塑料在我国的应用主要是在以下5个行业:一包装行业;二制造业;三纺织业;四农用地膜;五医学业。 三、生物基塑料使用的主要技术 1.“生物成型”技术 作为世界知名的可口可乐公司承诺在2020年,本公司所使用的所有的PET容器都将使用生物材料,该产品主要是由美国著名的生物技术公司Virent、Gevo共同研发生物合成PX工艺,实现PTA的绿色化。Virent公司已经成功的采用了“生物成型”技术,将玉米、甘蔗等含糖作物与糠醛生物共同转化为PX,实现了完全由可再生材料合成生物基PET。 2.分子重组技术 目前,国际上知名的生物化工企业Virent、Gevo、Avantium等已经成功的应用生物技术从植物、农作物的废弃物等资源中进行分子重组转化为PX,并通过氧化技术生产出PTA,从而实现了100%的PET生物基产品。 3.“YXY”技术 美国生物化工Avantium公司与美国高校共同研发了“YXY”技术,该技术将植物源获得的呋喃糖通过生物技术转化为2,5-呋喃羧酸,从而与MEG酯化聚合生成PEF,目前 已经实现了PEF聚酯瓶的商业化生产。 四、几类生物基塑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且开发和技术相对成熟的生物基塑料主要有: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 1.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 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是淀粉经过改性、接枝反应后与其他聚合物共混加工而成的一种塑料产品, 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方便快捷、等特点。目前共研发出填充型、光-生物双降解型、共混型及全淀粉型四种可降解塑料。经过30年的研发历史,淀粉生物降解塑料已广泛应用于化工、农业以及化妆行业等。 2.聚乳酸生物降解塑料 聚乳酸是以乳酸为原料合成的材料,具有无毒、无害、高强度、易加工成型及可全降解性能等特点。因此,聚乳酸是一种能真正达到生态和经济双重效应的环保材料,是近年来国内外着重研究和关注的生物降解塑料。但价格较高对其大规模应用有一定的限制。 3.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生物降解塑料 丁二酸和丁二醇经缩聚形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并且其加工定型和稳定性方面也比其他生物基塑料好。总体而言,其综合性能优异, 性价比合理, 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另外,国内外正在研究开发一些新型生物基塑料。例如:美国农业部研究由柠檬酸和丙三醇制得的生物降解聚合物,美国加州大学正在推出的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肽合成生物材料以及国内相关研究部门研究以农产品为原料制造可塑淀粉生物降解材料,显示出未来生物技术塑料发展的前景巨大。 五、生物基塑料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物基塑料的性能较石油基塑料有差距 目前形成产业的生物基塑料的性能(力学性能、稳定性、耐热性、燃烧性、阻隔性等)较石油基塑料的性能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很多要求严格的领域中,生物基塑料不能够替代石油基塑料,因此必须通过对其性能进行改造的手段,尽量使其性能达到可利用的标准。 2.生物基塑料的生产投资大、成本高 相关国外《生物基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的全面分析》调查研究表明,生物基塑料的制造所使用的农作物,较普通的农作物而言使用的农药、化肥的量更大,其产品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投资项目时一定要全面分析,慎重做决定。 六、展望生物基塑料的发展前景 1.生物基塑料替代传统能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球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趋加剧,环境污染、资源匮乏、能源短缺都迫使人们急切探寻新能源来替代传统的能源。用可再生资源替代石油资源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只会与日俱增。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严峻,美国能源情报署2006年初预测,到2025年,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107kt,而中国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达到×106kt,因此中国面临的减排工作还是十分严峻的,同时相关研究表明,生物基塑料的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生物基塑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石油基塑料的排放量少20%~30%。因此,生物基塑料的发展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生物化学工艺技术发展为生物基塑料发展带来新革命 生物化学工艺技术的发展为生物基塑料的性能、生产工序、生产成本等都有了突破性的改变,其不仅能够使生物基塑料的性能达到最佳状态,而且能够大幅度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淀粉及纤维素的含量,并且还能够直接或间接的使用非粮食淀粉,节约粮食资源。 3.生物基塑料产品种类不断增加,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食品、绿色包装都是人们追求的新事物,而生物基塑料就是绿色包装的典型资材。而且今后不会单单仅仅将生物基塑料的产品种类局限于包装上,会将生物基塑料的应用领域扩大到农业领域、医药领域、纺织领域等,他们都将在各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实现资源替代和环境资源矛盾的缓解,更加有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七、结语 近年来,生物基塑料的生产技术体系目前已经得到了确立,并且随着生物材料和生物生产技术的发展,其在节能减排和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发挥着显著的优势,通过对生物基塑料的研究和应用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生物基塑料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并且当前生物基塑料作为石油基的替代品使着我国的资源利用正朝着绿色、高效、高附加值、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为我国走经济可持续、能源可持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奠定了基础,因此生物基塑料具有十分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唐赛珍.生物基材料发展前景展望[J].新材料产业,2013(03). [2] 李洋.研究报告称生物基材料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J].印刷技术,2010(04). [3]张慧君.生物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与展望[J].橡塑资源利用[J].2013(04). [4]杨中文.生物基塑料带来绿色革命[J].国外塑料,2006(05). [5]王战勇,张晶,苏婷婷.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与发展[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3(08). [6]关文.生物塑料有望替代90%传统树脂[J].中国石化报,2009(12). [7]杨二.佳能产品应用阻燃性生物基塑料[J].中国质量报,2008(10). 作者简介:姓名:周毅;出生年:1976年10月;性别:男;籍贯:广东省普宁市;工作单位:广东楠洋职业安全事务有限公司;职务或职称:工程师;学位:学士;研究方向:化工。 看了“未来的展望科技论文”的人还看: 1. 未来人生规划的论文范文3篇 2. 对未来的展望的话 3. 展望未来的演讲稿3篇 4. 展望未来的发言稿3篇 5. 关于科技论文2000字
塑料既有利的一面,又有弊的一面。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没有正确答案,那要看你怎么认为的了。下面列出它的利和弊供参考:利:方便,实用,可以随身携带 弊:乱弃塑料的话,土壤中全是塑料袋,因为它们无法进行生物降解。这些塑料袋还堵塞了下水道,这可能导致洪水和疾病的传播。我就听说过海洋生物因为塑料袋丧生的事情,比如有些海龟就吞入了被人们扔进海洋中的塑料袋而窒息。其实,塑料袋还会传播空气污染,因为许多塑料袋是和其他垃圾一起焚烧的。而且塑料袋用石油做的,浪费资源。 塑料是一把双刃箭,有好也有坏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和前景 内容包括 现代生物技术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生物技术 前景 - 摘要 针对我国目前 生态状况,论述了现代 生物技术在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中的应用 和发展 前景。 关键词 现代生物技术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1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由于 “三废”污染、农用化肥和农的污染以及废弃塑料和农用地膜的污染,严重的影响 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使得水污染日益加剧,水资源严重短缺,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已有一半城市缺水, 则有8 000万人和6 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土壤污染严重,耕地面积锐减,近10年来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t,土地荒漠化日益加剧;森林覆盖面积下降,草场退化,每年减少森林面积达2 500万亩;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因此,加大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如现代生物技术来控制环境污染和保持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已成为环保工作者的工作重点。 2 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DNA分子技术为基础,包括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一系列生物高新技术的总称。现代生物技术不仅在农作物改良、研究 、食品工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随着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 在治理污染、环境生物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20 世纪 8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已普遍受到世界各国和民间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发展十分迅猛。与传统方法 比较,生物治理方法具有许多优点。 (1)生物技术处理垃圾废弃物是降解破坏污染物的分子结构,降解的产物以及副产物,大都是可以被生物重新利用的,有助于把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减轻到最小程度,这样既做到一劳永逸,不留下长期污染问题,同时也对垃圾废弃物进行了资源化利用。 (2) 利用发酵工程技术处理污染物质,最终转化产物大都是无毒无害的稳定物质,如二氧化碳、水、氮气和甲烷气体等,常常是一步到位,避免污染物的多次转移而造成重复污染,因此生物技术是一种既安全又彻底消除污染的手段。 (3)生物技术是以酶促反应为基础的生物化学过程,而作为生物催化剂的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其反应过程是在常温常压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大多数生物治理技术可以就地实施,而且不影响其他作业的正常进行,与常常需要高温高压的化工过程比较,反应条件大大简化,具有设备简单、低廉、效果好、过程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 所以,当今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清洁生产、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毒有害物质的无害化处理等各个方面。 3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污水的生物净化 污水中的有毒物质的成分十分复杂,包括各种酚类、氰化物、重金属、有机磷、有机汞、有机酸、醛、醇及蛋白质等等。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可以解除污水的毒害作用,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有益的无毒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当今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处理污水就是生物净化污水的方法之一。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酶工程技术。固定化酶又称水不溶性酶,是通过吸附法或化学键合法使水溶性酶和固态的不溶性载体相结合,将酶变成不溶于水但仍保留催化活性的衍生物,微生物细胞是一个天然的固定化酶反应器,用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直接将微生物细胞固定,即是可催化一系列生化反应的固定化细胞。运用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可以高效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无机金属毒物等,此方面国内外成功的例子很多,如德国将能降解对硫磷等9种农药的酶,以共介结合法固定于多孔玻璃及硅珠上,制成酶柱,用于处理对硫磷废水,去除率达95%以上;近几年我国在应用固定化细胞技术降解合成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对于含100mg/L废水,降解率和酶活性保存率均在90%以上;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降解含酚废水也已实际应用于废水处理。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重金属污染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植物)作用,削减、净化土壤中重金属或降低重金属的毒性。其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如酶促反应)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使重金属固定或解毒,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通过生物吸收、代谢达到对重金属的削减、净化与固定作用。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过程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激发微生物的活性,由此可以改善土壤的生态结构,这将有助于土壤的固定,遏制风蚀、水蚀等作用,防止水土流失。 白色污染的消除 废弃塑料和农用地膜经久不化解,估计是形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成分。据估计我国土壤、沟河中塑料垃圾有百万吨左右。塑料在土壤中残存会引起农作物减产,若再连续使用而不采取措施,十几年后不少耕地将颗粒无收,可见数量巨大的塑料垃圾严重影响 着生态和环境,研究 和开发生物可降解塑料已迫在眉睫。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一方面可以广泛地分离筛选能够降解塑料和农膜的优势微生物、构建高效降解菌,另一方面可以分离克隆降解基因并将该基因导入某一土壤微生物(如:根瘤菌)中,使两者同时发挥各自的作用,将塑料和农膜迅速降解。同时,还需大力推行可降解塑料和地膜的研发、生产和应用 。 有些微生物能产生与塑料类似的高分子化合物即聚酯,这些聚酯是微生物内源性贮藏物质,可以用发酵方法 进行生产,由此形成的塑料和地膜因有可被生物降解、高熔点、高弹性、不含有毒物质等优点而在等许多领域有极好的应用前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量,人们正在用重组DNA技术对相关的微生物进行改造,此方面目前 一个研究热点是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聚-β羟基烷酸(PHAs),研究人员正设法构建出自溶性PHAs生产菌种,即将PHAs重组菌进行发酵,在积累大量的PHAs后,加入信号物质,使裂解蛋白产生,细胞壁破坏,PHAs析出,以简化胞内产物PHAs的提取过程,降低提取成本。 化学农药污染的消除 一般情况下,使用的化学杀虫剂约80%会残留在土壤中,特别是氯代烃类农药是最难分解的,经生态系统造成滞留毒害作用。因此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办法,而利用微生物降解农药已成为消除农药对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能降解农药的微生物,有的是通过矿化作用将农药逐渐分解成终产物CO2和H2O,这种降解途径彻底,一般不会带来副作用;有的是通过共代谢作用,将农药转化为可代谢的中间产物,从而从环境中消除残留农药,这种途径的降解结果比较复杂,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为了避免负面效应,就需要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对已知有降解农药作用的微生物进行改造,改变其生化反应途径,以希望获得最佳的降解、除毒效果。要想彻底消除化学农药的污染,最好全面推广生物农药。 所谓生物农药是指由生物体产生的具有防止病虫害和除杂草等功能的一大类物质总称,它们多是生物体的代谢产物,主要包括微生物杀虫剂、农用抗生素制剂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其中微生物杀虫剂得到了最广泛的研究,主要包括病毒杀虫剂、细菌杀虫剂、真菌杀虫剂、放线菌杀虫剂等。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现在人们正在利用重组DNA技术克服其缺点来提高杀虫效果,例如目前病毒杀虫剂的一个研究热点是杆状病毒基因工程的改造,人们正在研究将外源毒蛋白基因如编码神经毒素的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中以增强杆状病毒的毒性;将能干扰害虫正常生活周期的基因如编码保幼激素酯酶的基因插入到杆状病毒基因组中,形成重组杆状病毒并使其表达出相关激素,以破坏害虫的激素平衡,干扰其正常的代谢和发育从而达到杀死害虫的目的。 参考 文献 1 孔繁翔. 环境生物学[M]. 北京:高等 出版社,2000 2 陈坚. 环境生物技术[J], 生物工程进展,2001(5) 3 姜成林,徐丽华. 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M].北京:中国 轻工业 出版社,2001 -求采纳
未来的展望科技论文篇二 对生物基塑料的未来展望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全球已经面临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各种资源匮乏、气候变暖及环境污染问题让人们不得不探寻新的材料和能源,生物基塑料成为人们减轻环境污染、缓解资源矛盾的新方式,它也因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生物基塑料的概念、当前生物基塑料发展状况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生物基塑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从而为减轻资环环境压力,促进人类社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生物基塑料 概念 存在问题 未来展望 近年来随着生物基塑料的研发和应用,一些传统的塑料制品已经被其替代,生物基塑料已经在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生物基塑料的研究状况及当前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对生物基塑料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生物基塑料的概念 1.生物基塑料的定义 2003年11月日本的生物塑料协会将生物塑料定义为生物分解塑料和生物基塑料。所谓生物分解塑料(BDP)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这类塑料能够由细菌、藻类、真菌等微生物的作用分解,而不会带来环境问题,目前生物分解塑料既来源于石油又来自可再生资源。所谓的生物基塑料(BBP)是指可再生资源例如淀粉、蛋白质、纤维素、木质纤维素、生物聚合物及二氧化碳等,以这些材料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塑料,就被称为生物基塑料。所谓生物塑料就是指绿色的生物材料,它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能够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是给空气带来二氧化碳负担的“碳中性”材料。 2.具有代表性生物基塑料产品的特点比较 3.生物基塑料的检测标准 对生物基塑料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其进行C-14分子标记,然后测量其产品中各组分的碳原子是生物碳或化石碳及含量在总有机碳中的百分比(质量分数)。例如计算以淀粉为原料制造的淀粉基塑料的生物基含量: 50%淀粉与50%聚乙烯的淀粉基塑料,其中淀粉生物C含量为41%、聚乙烯生物C含量为82%,其生物基含量的计算方法为(50%×41%)÷(50%×82%+50%×41%)=。日本的生物含量的等级分为4个:25%~50%,50%~75%,75%~90%,>90%,其中25%~50%的产品所占的比例最大。 二、当前生物基塑料发展状况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探寻资源的可再生方法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将一些常见的可再生资源例如谷物、木材、甜菜等制造成生物聚合物,实现资源的再生。目前,生物基塑料的研究已经完成了由初级研究到商业化、规模化方向的发展,截止到2012年全球生产制造的生物基塑料产量达500Kt左右,其所能带来的能量达1060kt,根据美国Fredonia集团的研究报告表明,生物基塑料的需求量在未来的几年里其增长率仍会大幅度提高。欧洲的生物塑料协会预测在未来的几年里生物基塑料的生产规模仍然会扩大,今后可被生物分解的生物基塑料中制造业产品如儿童玩具、汽车装饰用品、汽车零件及家用电器等的需求量最大且增长速度最快,预测增长速度会超过20%。目前生物基塑料在我国的应用主要是在以下5个行业:一包装行业;二制造业;三纺织业;四农用地膜;五医学业。 三、生物基塑料使用的主要技术 1.“生物成型”技术 作为世界知名的可口可乐公司承诺在2020年,本公司所使用的所有的PET容器都将使用生物材料,该产品主要是由美国著名的生物技术公司Virent、Gevo共同研发生物合成PX工艺,实现PTA的绿色化。Virent公司已经成功的采用了“生物成型”技术,将玉米、甘蔗等含糖作物与糠醛生物共同转化为PX,实现了完全由可再生材料合成生物基PET。 2.分子重组技术 目前,国际上知名的生物化工企业Virent、Gevo、Avantium等已经成功的应用生物技术从植物、农作物的废弃物等资源中进行分子重组转化为PX,并通过氧化技术生产出PTA,从而实现了100%的PET生物基产品。 3.“YXY”技术 美国生物化工Avantium公司与美国高校共同研发了“YXY”技术,该技术将植物源获得的呋喃糖通过生物技术转化为2,5-呋喃羧酸,从而与MEG酯化聚合生成PEF,目前 已经实现了PEF聚酯瓶的商业化生产。 四、几类生物基塑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且开发和技术相对成熟的生物基塑料主要有: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 1.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 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是淀粉经过改性、接枝反应后与其他聚合物共混加工而成的一种塑料产品, 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方便快捷、等特点。目前共研发出填充型、光-生物双降解型、共混型及全淀粉型四种可降解塑料。经过30年的研发历史,淀粉生物降解塑料已广泛应用于化工、农业以及化妆行业等。 2.聚乳酸生物降解塑料 聚乳酸是以乳酸为原料合成的材料,具有无毒、无害、高强度、易加工成型及可全降解性能等特点。因此,聚乳酸是一种能真正达到生态和经济双重效应的环保材料,是近年来国内外着重研究和关注的生物降解塑料。但价格较高对其大规模应用有一定的限制。 3.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生物降解塑料 丁二酸和丁二醇经缩聚形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并且其加工定型和稳定性方面也比其他生物基塑料好。总体而言,其综合性能优异, 性价比合理, 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另外,国内外正在研究开发一些新型生物基塑料。例如:美国农业部研究由柠檬酸和丙三醇制得的生物降解聚合物,美国加州大学正在推出的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肽合成生物材料以及国内相关研究部门研究以农产品为原料制造可塑淀粉生物降解材料,显示出未来生物技术塑料发展的前景巨大。 五、生物基塑料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物基塑料的性能较石油基塑料有差距 目前形成产业的生物基塑料的性能(力学性能、稳定性、耐热性、燃烧性、阻隔性等)较石油基塑料的性能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很多要求严格的领域中,生物基塑料不能够替代石油基塑料,因此必须通过对其性能进行改造的手段,尽量使其性能达到可利用的标准。 2.生物基塑料的生产投资大、成本高 相关国外《生物基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的全面分析》调查研究表明,生物基塑料的制造所使用的农作物,较普通的农作物而言使用的农药、化肥的量更大,其产品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投资项目时一定要全面分析,慎重做决定。 六、展望生物基塑料的发展前景 1.生物基塑料替代传统能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球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趋加剧,环境污染、资源匮乏、能源短缺都迫使人们急切探寻新能源来替代传统的能源。用可再生资源替代石油资源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只会与日俱增。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严峻,美国能源情报署2006年初预测,到2025年,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107kt,而中国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达到×106kt,因此中国面临的减排工作还是十分严峻的,同时相关研究表明,生物基塑料的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生物基塑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石油基塑料的排放量少20%~30%。因此,生物基塑料的发展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生物化学工艺技术发展为生物基塑料发展带来新革命 生物化学工艺技术的发展为生物基塑料的性能、生产工序、生产成本等都有了突破性的改变,其不仅能够使生物基塑料的性能达到最佳状态,而且能够大幅度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淀粉及纤维素的含量,并且还能够直接或间接的使用非粮食淀粉,节约粮食资源。 3.生物基塑料产品种类不断增加,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食品、绿色包装都是人们追求的新事物,而生物基塑料就是绿色包装的典型资材。而且今后不会单单仅仅将生物基塑料的产品种类局限于包装上,会将生物基塑料的应用领域扩大到农业领域、医药领域、纺织领域等,他们都将在各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实现资源替代和环境资源矛盾的缓解,更加有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七、结语 近年来,生物基塑料的生产技术体系目前已经得到了确立,并且随着生物材料和生物生产技术的发展,其在节能减排和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发挥着显著的优势,通过对生物基塑料的研究和应用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生物基塑料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并且当前生物基塑料作为石油基的替代品使着我国的资源利用正朝着绿色、高效、高附加值、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为我国走经济可持续、能源可持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奠定了基础,因此生物基塑料具有十分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唐赛珍.生物基材料发展前景展望[J].新材料产业,2013(03). [2] 李洋.研究报告称生物基材料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J].印刷技术,2010(04). [3]张慧君.生物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与展望[J].橡塑资源利用[J].2013(04). [4]杨中文.生物基塑料带来绿色革命[J].国外塑料,2006(05). [5]王战勇,张晶,苏婷婷.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与发展[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3(08). [6]关文.生物塑料有望替代90%传统树脂[J].中国石化报,2009(12). [7]杨二.佳能产品应用阻燃性生物基塑料[J].中国质量报,2008(10). 作者简介:姓名:周毅;出生年:1976年10月;性别:男;籍贯:广东省普宁市;工作单位:广东楠洋职业安全事务有限公司;职务或职称:工程师;学位:学士;研究方向:化工。 看了“未来的展望科技论文”的人还看: 1. 未来人生规划的论文范文3篇 2. 对未来的展望的话 3. 展望未来的演讲稿3篇 4. 展望未来的发言稿3篇 5. 关于科技论文2000字
面对当前食品行业的激烈竞争,精美的食品的包装是取胜的一大法宝。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食品包装 毕业 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食品包装毕业论文篇1:《浅谈食品包装设计》 摘要:“民以食为天”说明食品在人类生存中的重要性。食品作为人们生活中必需的消费型产品,其包装设计应体现其独特的特征。包装设计功能的发挥,直接影响着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以及被消费者接受的程度。本文从设计原则、视觉、 市场营销 、环保、法律事宜等角度对食品的包装设计进行了一系列的探析,以适应当前科学、安全、环保的食品包装。 关键词:食品包装 原则 效果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现代社会的包装设计丰富多样,对不同产品的包装要求也日趋精细严格,食品作为人类生存必需的商品,其包装具有特殊的要求。作为传达食品信息功能的载体,包装是保证食品达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食品安全保护、信息传达和品牌宣传的重任,同时,它也是一门集技术学、美学、营销学为一体的艺术科学。食品的包装设计通过对食品安全保护、科技美学和商品美学的思考和实践,在资源最优化的情况下达到最佳效果。 一、包装设计原则 功能原则 从字面上讲,“包装”一词,“包”即为包裹,“装”即为装饰。包装在流通过程中要起到保护商品的作用,合理的使用方式可以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要防止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受到物理性的损坏,达到耐压、防震动、防冲击,还有 其它 形式的包装要发挥防光线辐射、防潮等方面的保护作用。产品包装一方面要体现科学技术的特征。应当充分利用当代的科技成果,不断产生新的形式,在保护产品的同时,也强化包装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设计本身应符合消费者的求便心理和求实心理,引起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这是对消费者利益保护的要求,也是对包装本身应当遵从的原则。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章第二十七条: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第七项规定: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 适应原则 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全球性的流通,食品也迎来了巨大的竞争和发展的机会。包装设计是增强产品竞争力非常必要的手段。针对不同地域、 文化 观念、年龄层次的消费群体,设计出不同品种、形状、大小、口味,成分等的包装形式,既促进产品的流通,形成对品牌的延伸,也是文化的流通。当然,包装设计的结构与形式和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是决定产品目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 审美原则 “美感带来的好处”是:当与缺乏美感的商品并置时,有美感的商品更具有吸引力,更能开启人们的消费意识。随着人们对食品包装的重视,对其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理解平面包装设计,必须要理解构图。即为了达到视觉传达和商品宣传展示的目的而对设计中各种要素的精心安排。食品的包装设计应是艺术形式和时代相结合的体现,既能从 传统文化 中吸取精华,又能体现现代设计特征,创作出具有时尚美、健康美的作品。 二、设计元素 版式 包装设计就编排类型:常用的有横排、竖排、圆形、阶梯、草排、集中、对应、重复、轴心等形式,也可结合使用。可读性、形状、风格款式、内容含量(阅读所需时间的长短)、尺寸、画面条理都会影响传达效果。 文字内容 包装设计的文字是向消费者传达食品信息最直接的途径和手段,内容有:食品名称、宣传性文字、功能 说明文 字、原料文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一条: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品牌名称、口味、容量等主要内容都安排在主视展示面上。生产厂家、配料、存储条件、生产日期等内容多编排在侧面或背面,并采用规范印刷字体。合理的字体种类、粗细、字距、位置,都是文字设计中应考虑的,字体结构可进行变化或修饰,以增强文字的内在含义和表现力。同时避免使用难以识别的繁体字降低品牌的识别性和宣传效果。 图像传达 图像可采用插画、图标、装饰图形(具象和抽象)、字符和照片等多种风格形式,不同风格的视觉语言构成多种视觉刺激效果。如美味诱人的插画和食品漂亮的“特写”镜头表现令人垂涎欲滴的场景,能很好地取悦消费者的感官。香味、口味和温度都可以在包装设计中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给消费者。图像可具有:展示产品、描绘目标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构建特定情调和氛围、建立产品可信度、激发消费者食欲的作用,以达到传达食欲诱惑力,表现生活方式,暗示情绪和说明食品使用 方法 的效果。图像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能否准确地传达出产品个性和产品特征。消费者对图像的感知因文化、地域等因素而异。另外图案中装饰花纹不应滥用,应根据产品的属性、档次等特点准确运用。 色彩传达 生物学家尼古拉斯・亨弗莱把人类感知色彩的能力归因于对愉悦感的渴望和生存的需要。色彩是包装设计中对消费者最具有吸引力的因素。消费者最先识别出的色彩能够突出产品的特色而引起消费者关注其它方面的特征,所以色彩在传达商品信息、宣传商品理念、吸引消费者方面具有很强的作用。 三、包装结构和材质 包装设计在食品流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包括在运输过程中的防压保护,卫生保护、温度保护、光线保护。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商品属性、包装材质、包装规格。包装的结构和材料直接影响运输过程中产品的完整性,进而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因此结构和材料的选取是最关键的。结构和材料的选择,取决于市场上存在的现有资源,有时则要借鉴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发明。科技的进步和新材料的应用影响着包装水平的提高,为包装设计的实践提供了保证。设计方案要考虑产品包装的成本,根据不同档次的产品使用不同的材料。适度包装是食品包装应遵循的准则。 四、结语 3“R”― 降低(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回收(Recycle)已成为消费文化的一部分,采用绿色环保材料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包装设计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美)桑德拉・A・克拉索维克.包装设计:品牌的塑造[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徐勇民.设计心理学[M].湖北长江出版集团 [3]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山东人民出版社 [4] 2009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5]张道一.设计在谋[M].重庆大学出版社 食品包装毕业论文篇2:《浅谈 儿童 食品包装》 摘 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儿童食品包装不再是简单的"包裹",而是需要从造型、色彩、方便运输等方面进行巧妙设计的包装,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 关键词:儿童 食品 包装 儿童,是指年龄在12岁以下的社会群体。在儿童心理学里,儿童的年龄段很长,从初生至十七八岁都属于儿童,而且根据心理发展的特点,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乳儿期(初生至1岁)、 婴儿期(1至3岁)、学前期或幼儿期(3至6岁)、学龄初期(6至12岁),学龄中期或少年期(12至15岁)、学龄晚期或青年期(15至18岁)。 儿童食品,即指专为18 岁以下各年龄段儿童设计生产的,符合儿童生理需要的安全营养食品。儿童食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比如,根据食品的特点和适用性,儿童食品可以分为婴幼儿食品、儿童强化食品、儿童保健食品、特殊儿童食品、学生营养餐,以及适合儿童休闲时食用的各类型食品。这里所要讨论的包装是指最后一类――儿童休闲类食品的包装。传统意义上讲 ,对儿童食品进行包装可以保护儿童食品不受损害,并方便食品运输。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儿童食品的包装还能起到了宣传推销产品的作用。因此,对于儿童食品包装不再是简单的“包裹”,而是需要从造型、色彩、方便运输等方面进行巧妙设计的包装,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 一、儿童的特点分析 1.儿童的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凡是有趣的东西都能对其产生极强的诱惑力。天文学家卡尔说过“每个孩子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 另外,所设计的儿童商品要求新求异,常见的东西对儿童往往没有什么吸引力,一些生活中见不到的事物常能吸引儿童的眼球,这从儿童喜欢看动画片中可以得到印证。同样,在对儿童食品进行包装设计时,我们要选取一些有趣好玩的外形,并搭配特殊醒目的色彩,产品就更诱人。 2.儿童期是 智力开发 的最佳时期,多元智能包括: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逻辑智能、语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在设计儿童食品包装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包装有一定的益智性,就是通过包装设计及其配套物方面,加入启迪儿童智力开发方面的内容,如一些游戏性的趣味 故事 ,或小玩具小拼图等。在包装的外型上及开启方式上要仔细的分析和琢磨,在包装的开启上要设计引导标识,儿童会根据提示和标识完成包装的开启。 3.儿童有很强的自尊心和个性,遇到问题时会犹豫不决。一般情况下,不愿被人否定,所以在选择商品的时候显得犹豫不决。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是,儿童在同一类商品面前,犹豫不决,在决定买其中一个商品之前,可能已经放弃了很多种商品。同样,针对儿童这一消费心理,好的包装设计就显得极其重要,一个能吸引儿童的包装,会使儿童毫不犹豫地作出购买的选择。 4.儿童的模仿能力极强,别的小朋友有什么,自己也想要得到,儿童想要和他人保持一致,也想和成人(比如父母或者自己喜欢的人)保持一致。这样,他们才感到平等,在本能性消费逐渐趋于成熟的同时,社会性消费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学前时期出现明显的炫耀心理。学龄儿童的社会性需要更是多种多样。比如,看到一部动画片有一支枪、或者一个宠物,孩子就会索要,以保持自己与他人的一致。 二、儿童包装的外形安全与材质安全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部分儿童食品的弧形包装设计,能很好的保护儿童的人身安全,同样,儿童包装多选用多边形或弧线形的设计,尽量避免90度角的设计。 儿童食品包装既要保证食物不损坏,不变质,不污染,包装材料无毒等。也需要在遇热或冷冻等大的环境改变时,包装材料依然有很强的稳定性,仍然保持无毒无害。而且这种材料最好还可降解,可利用,可回收。一般食品包装袋里还放有干燥剂,而干燥剂的包装也同样要选用无毒无害的材料。现有儿童食品包装提倡环保型,这也使儿童从小养成厉行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色彩在儿童食品包装中的作用 促销作用。经调查,儿童挑选食品外包装一般来说更偏向于明亮的、颜色绚丽的食品包装,对于设计偏暗和色彩单一的包装食品少有问津。 味觉暗示。儿童的联想能力很是丰富,不同的颜色,可以让儿童联想到不同食物的味道,他们会习惯性地根据自己已有的色彩 经验 ,从包装的色彩中来感受食品的味觉,如红色的,可能会联想到辣椒,紫色的,可能会想到葡萄等。 树立品牌形象。一个成功的色彩包装设计,能够让儿童从脑海中记住这个品牌,当再次看到这个颜色的时候,对颜色的熟悉感会在第一时间联想到这个品牌的食物。从而促进儿童的消费需要。 有了上面这些对色彩基础的认识,那我们就要从三方面对儿童食品包装进行设计。根据大多数儿童心理特征来选择合适的色彩基调。 1.一般来说选用明丽度比较高的暧色系来进行设计,如淡黄,橘黄,橘红这些都是普遍受儿童喜欢的颜色。 2.食品味道与儿童对色彩的联系紧密。如红橙的果实一般给人甜的感觉,那就用红橙色材料来作为甜食的包装物等。 3.色彩要和图形相结合,通过两相结合来形象地表现食品的味道。让孩子看一眼就流口水的颜色和图形的包装,就是要追求的境界。从原理上来说也很简单,就是用所有的设计元素来共同表现食品的味觉信息。 总之,通过对儿童食品包装的研究分析,我们知道现代的儿童食品包装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包装”了,它是集娱乐、功用、文化、健康于一体的“艺术作品”了。 参考文献 [1]徐静. 儿童食品包装的补色效应与消费心理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 [2]毛璞. 浅论儿童食品包装色彩[J]. 文学界(理论版),2012,06:235-236. [3]赵立新. 儿童食品包装图形语言的表现形式与运用[J]. 轻工科技,2012,12:99-100. 食品包装毕业论文篇3:《食品绿色包装发展策略》 摘 要:我国包装工业在保持多年高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过度包装严重、废弃物回收及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提倡绿色包装,树立绿色包装理念对人类生命健康及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绿色包装的含义、必要性、包装材料及发展绿色包装的策略。 关键词:绿色包装;定义材料;策略 一、绿色包装概述 绿色包装是指能够循环再生利用或降解,节约资源和能源,并且在包装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材料、制品加工到废弃物处理全过程)能够对人体健康及环境不造成公害的适度包装。绿色包装又可以称为无公害包装,它是以天然植物为原料研制而成,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有利于回收利用,易于降解、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环保型包装。 二、绿色包装材料分类 绿色包装材料就是对人体健康无害,对生态环境有良好保护作用和回收再用的包装物料。 (一)重复再用和再生的包装材料 重复再用包装,如啤酒、饮料、酱油、醋等包装采用玻璃瓶反复使用 。再生利用包装,例如聚酯瓶回收后,可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再生。物理方法是指直接彻底净化粉碎,无任何污染物残留,经处理后的塑料再直接用于再生包装容器。 化学方法是指将回收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洗涤粉碎之后,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使PET全部解聚成单体或部分解聚成低聚物,纯化后再将单体或低聚物重新聚合成再生PET树脂包装材料。 包装材料的重复利用和再生,仅仅延长了塑料等高分子材料作为包装材料的使用寿命,当达到其使用寿命后,仍要面临对废弃物的处理和环境污染问题。 (二)可食性包装材料 20世纪70年代,普鲁兰树脂作为人工合成可食性包装膜,已工业化生产。它可作粘性、中性、非离性的不胶化水溶液,其水溶液经干燥或热压制后可做仪器包装,其光泽、强度、耐折性能都比高链淀粉制得的薄膜好。 几十年来,大家熟悉的糖果包装上使用的糯米纸及包装冰激淋的玉米烘烤包装杯都是典型的可食性包装。我国早在12~13世纪就已用蜡来涂桔子、柠檬来延缓它们的脱水失重,延长果蔬货架寿命。现在一般采用的可食性保鲜膜,已发展成具有多种功能性质的,具明显的防水性及一定的可选择透气性,因而在食品工业,尤其在果蔬保鲜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可降解材料 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具有传统塑料的功能和特性,又可以在完成使用寿命之后,通过阳光中紫外光的作用或土壤和水中的微生物作用,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分裂降解和还原,最终以无毒形式重新进入生态环境中,回归大自然。包装材料的可降解形式有光降解、生物降解、化学降解(氧降解、光/氧降解、水降解)等。 1、光降解型 聚合物在光照下受到光氧作用吸收光能,主要是紫外光,发生断链反应而降解成为对环境安全的相对分子质量低的化合物。这类对光敏感的聚合物,称为光降解高分子材料,如乙烯基酮等。 2、生物降解型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中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能很快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根据降解特性,它又可以分为部分降解型和完全降解型,如生物塑料和淀粉塑料等。 (四)纸材料 纸的原料主要是天然植物纤维,在自然界会很快腐烂,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也可回收重新造纸。纸材料还有纸浆注型制件、复合材料、建筑材料等多种用途。纸浆模塑制品具有质轻、价廉、防震等优点,还具有透气性好,有利于生鲜物品的保鲜,在国际商品流通上,被广泛用于蛋品、水果、玻璃制品等易碎、易破、怕挤压物品的周转包装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包装用纸正向功能性发展。 三、实施绿色包装的策略 绿色包装的概念深入人心,实施绿色包装还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方面 制定和完善绿色包装材料法律制度。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以立法形式规定禁止使用某些有毒有害包装材料,如立法禁止使用含有铅、汞和铜等成分的包装材料;二是建立存储返还制度,禁止使用不能再利用的器具和不能达到特定的再循环比例的包装材料。许多国家规定,含酒精饮料及软饮料一律应使用可循环使用的容器,若不能达到这一标准,则拒绝进口;三是实行税收优惠或罚金等“绿色税”制度:即对生产和使用包装材料的厂家,根据其生产包装的原材料或使用的包装中是否安全,或部分使用可再循环的包装材料,分别给于免税、低税优惠,以鼓励使用可再生的资源;四是倡导适度包装。如美国就以商品包装复杂豪华程度按照一定的比例作了规范限制,过度包装超出要求则重罚,以此迫使厂家简化包装,日本甚至提出零包装的想法。 (二)企业方面 1、强化绿色包装意识 目前不少企业绿色包装意识淡薄。在“绿色浪潮”的时代,作为企业应提高绿色包装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念。企业应该理解,并非所有限制有害环境的商品进口都是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企业应该知道,为了社会的持续发展,约束甚至惩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是必要的;企业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绿色包装既能降低能耗成本、减少污染,又能提高企业形象,还能增加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和信任,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包装标志实行绿色化 人们购买商品时由更多关注商品的质量、关注包装的精美,开始转向更多关注商品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和包装是否具有绿色标志 。 3、包装材料使用绿色化 绿色包装材料强调的是不造成资源浪费并且对人体及环境不造成危害。绿色包装材料对发展绿色包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发使用绿色包装材料是当前各国关注的重点。企业包装材料使用绿色化要求做到:必须避免使用含有毒性的材料;尽量使用重复再用和再生材料;大力开发动植物包装材料;注意选用可降解的材料。 4、流通过程绿色化 倡导绿色包装不只是在包装材料上面的改进,还要注意生产流通过程中的环保。首先要保证产品原料不掺杂掺假,无污染,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卫生管理条例,杜绝外部环境及工作人员对产品造成污染,供应商的原材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的好坏优劣直接决定着最终成品的性能,其次要保证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不受环境的危害,因此构建企业绿色物流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理念考虑,实现流通管理全过程的绿色化,坚持可持续发展,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在不断恶化,环保事业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伟大事业。坚持绿色包装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喜生主编,包装材料学,1997年11月/吉林大学出版社 2、骆光林主编,绿色包装材料,环保材料生产及应用丛书,2005年06月/化学工业出版社 3、武军,李和平,绿色包装,2007年03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彭玉兰,绿色物流与环境保护,中国环保产业,2004 5、蒋小花,循环经济视角下绿色包装,法律研究,2007 6、黄有柱,对绿色包装设计策略的分析包装世界,2003年 7、盛忠宜,实现绿色包装,2004年 8、杨福馨,绿色包装体系的建立于思考,包装世界 1996 9、郭彦峰,对绿色包装的几点思考,印刷世界 2005 10、高德,孙智慧,可降解包装材料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包装工程,2005 猜你喜欢: 1. 食品包装新技术论文 2. 食品毕业论文范文 3. 大专食品毕业论文范文 4. 宠物食品包装调研报告 5. 有关可口可乐的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一)白色污染的相关知识一、什么是白色污染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二、白色污染的危害白色污染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视觉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1、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当温度达到65℃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会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我们现在用来装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早在四十年前,人们就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烯单体。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在我国,我们用的超薄塑料袋几乎都来自废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这些生产厂所用原料是废弃塑料桶、盆、一次性针筒等。生产时,首先用机械把原料粉碎成塑料粒子,再把塑料粒子放在一个水池里清洗(名曰消毒),取出来晒干,再用机械把它压成膜,制成各种塑料袋。每次吃饭时,就有不少人用塑料袋装饭菜,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不仅危害环境,也危害自己的身体。2、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的降解时间,通常至少需要200年。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5月10日,《自然》子刊《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发表海洋-大气环境中微(纳米)塑料研究重要进展。这篇前瞻性论文汇集全球12个国家33位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塑料污染方面的国际专家的成果和观点,强调了将海洋-大气传输纳入整个塑料循环研究的重要性。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李道季教授和刘凯博士为共同合作作者,文中海洋-大气微塑料研究的主要成果出自李道季教授领衔的华东师范大学海洋塑料和微塑料污染问题研究团队。
ı李道季教授团队在海南三亚出海开展海洋塑料和微塑料调查
ı原文出自:Deonie Allenet al.: Micro- and nanoplastics in the marine-atmospheric environment. Nature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 (2022).
12国33位科学家提出全新观测战略
大气中微(纳米)塑料运输和海洋-大气交换的发现,表明了一个高度复杂的海洋塑料循环过程,同时也伴随着对生态系统和人类 健康 的负面影响。尽管如此,现有观测数据十分有限。
这项研究量化了海洋-大气微(纳米)塑料循环的过程和通量,强调了大气微(纳米)塑料运输中存在诸多未解之谜。
据研究估算,每年有万吨的微(纳米)塑料有可能在海洋-大气中运输并沉降到海洋之中。
ı全球微塑料循环过程及通量
然而,这些海洋-大气通量的高度不确定性与数据限制,和研究之间的可比较性有关。
为解决海洋-大气微(纳米)塑料循环中的不确定性和知识鸿沟,该研究提出了未来的全球海洋-大气微(纳米)塑料观测战略,其中包括新的采样方法和建立一个可比较的、统一的全球数据集。
而通过结合长期观测和广泛调查,这一战略将有助于确定海洋-大气微塑料污染的趋势,以及对未来政策和管理行动的响应。
华东师大海洋塑料和微塑料污染问题研究团队做出重要贡献
该研究是在联合国(UN)、联合国海洋环境科学问题联合专家组(GESAM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支持下,组织全球12个国家知名学者开展深入研讨,共同完成。
ı李道季团队在崇明科考
来源 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编辑 吴潇岚
塑料污染问题加剧,人类血液中发现微塑料
塑料污染问题加剧,人类血液中发现微塑料,研究人员将这些塑料碎片描述为“生活环境和食物链中无处不在的污染物”。据悉,这是科学家首次在人类血液中发现微塑料。塑料污染问题加剧,人类血液中发现微塑料。
人类血液中首次发现微小的塑料颗粒,引发了人们对其长期健康影响的担忧。
人手上微塑料的特写
英国天空新闻台报道,荷兰科学家发现 22 名志愿者中有17人,即 77%,他们的血液中含有“可量化”的微塑料。
水平很低,平均为每毫升血液中的 微克(百万分之一克)。
但是,仅血液中存在微塑料(日常用品的碎片)的这个事实就非常重要。
最常见的检测到的塑料是 PET,用于制造饮料瓶。
根据发表在《国际环境》杂志上的结果,50% 的志愿者发现了这种情况。
广泛用于食品包装的聚苯乙烯占 36%,用于包装薄膜和袋子的聚乙烯占 23%。
来自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和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微塑料很可能在被吸收到血液中之前已经被吸入或摄入。
他们将塑料碎片描述为“生活环境和食物链中无处不在的污染物”。但以前没有研究能够在血液中检测到它们。
“这里报告的塑料颗粒浓度是所有潜在接触途径的总和:生活环境中进入空气、水和食物的来源,还有可能被摄入的个人护理产品、牙科聚合物、聚合物植入物的碎片、聚合物药物输送纳米颗粒和纹身墨水残留物,”他们总结道。
独立科学家表示,这一发现是可靠的,因为研究人员已竭尽全力排除血液样本受到污染的可能性。
在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研究“人为污染物”的 Alice Horton 博士说:“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发现,因为实验室已经证明这种大小的颗粒在实验条件下会引起炎症和细胞损伤。
“这项研究有助于证明塑料颗粒不仅遍布整个环境,而且也遍布我们的身体。
“目前尚不清楚这种情况的长期后果。”
朴茨茅斯大学环境污染专家 Fay Couceiro 博士表示,不可能将这种小型研究的结果推广到整个人群。
但她补充说:“检测其(塑料)存在的能力对于我们意识到我们需要在该领域进行更多研究的紧迫性至关重要。
“毕竟,血液连接着我们身体的所有器官,如果塑料存在,它可能存在于我们体内的任何地方。”
据英国天空新闻等多家媒体24日报道,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科学家首次在人类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
77%的`志愿者血液中含有“可量化”微塑料
荷兰的一个研究小组对22名志愿者的血液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他们中有17人,即约77%,血液中含有“可量化”的微塑料。
科学家在50%的志愿者血液中发现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这种材料可用于制造饮料瓶。而聚苯乙烯(PS)则存在于36%的血液样本中,它广泛用于食品包装。在23%的志愿者血液中,研究人员还发现了聚乙烯 (PE),这是一种经常用于生产塑料袋的材料。
研究人员将这些塑料碎片描述为“生活环境和食物链中无处不在的污染物”。据悉,这是科学家首次在人类血液中发现微塑料。
50%的血液样本中检测到PET英国天空新闻资料图
塑料颗粒会导致慢性炎症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生态毒理学教授迪克·维萨克在接受英国《独立报》采访时称:“这项研究发现,近十分之八的志愿者血液中含有塑料颗粒。”他表示,这些发现“当然令人担忧,因为它表明人们显然摄入或吸入了太多塑料,以至于可以在血液中找到它” 。他还补充说:“这些颗粒会导致慢性炎症。”
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研究“人为污染物”的爱丽丝·霍顿博士表示:“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发现,因为实验室已经证明这种大小的颗粒在实验条件下会引起炎症和细胞损伤。这项研究有助于证明塑料颗粒不仅遍布整个环境,而且也遍布我们的身体。目前尚不清楚这种情况的长期后果。”
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环境污染专家费伊·库塞罗博士表示:“血液连接着我们身体的所有器官,如果塑料存在,它可能存在于我们体内的任何地方。”
去年的一项研究称,摄入微塑料可能导致人类细胞死亡和过敏反应路透社图
“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
维萨克教授说,由于该研究项目,他减少了自己接触塑料的机会。他告诉英国《独立报》:“是的,我和我的家人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尤其是与食品接触的塑料。”
他补充说:“房子的良好通风很重要,因为室内的微塑料浓度似乎高于室外。我还会通过盖住食物和饮料,来减少塑料颗粒的沉积。”
据悉,这项研究是由非营利性组织“公共海洋”委托进行的。该组织的首席执行官乔·罗伊尔说:“这一发现非常令人担忧。我们已经在吃、喝和呼吸塑料了。然而,到2040年,塑料产量将翻一番。”
科学家们正在继续揭示塑料污染问题的严重程度,我们也越来越多地看到它对人体的潜在影响。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来自荷兰的科学家,他们使用了新型分析工具,首次发现了塑料颗粒被吸收到人体血液中的证据。
上图:科学家首次在人类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其浓度相当于每1000升水含有一茶匙微塑料。
当塑料袋和塑料瓶等塑料垃圾进入环境时,洋流、风和紫外线等自然力会使它们分解成更小的碎片,称为微塑料。这非常麻烦,因为它们使科学家难以追踪它们在环境中迁移的路径,而且它们可以被活的有机体吸收。
我们已经看到了它对海洋生物的有害影响,发现微塑料会导致鱼类的动脉瘤和寄居蟹的认知障碍。我们现在还知道,它们会进入人体,通过对人体组织和粪便的研究发现,在每个样本中都发现了塑料颗粒。
这项新研究背后的研究团队试图以此为基础,调查人类血液中微塑料的潜在存在。为了做到这一点,科学家们想出了一种新方法,包括使用质谱仪来检测人类血液中的微小塑料颗粒。
现在,我们已经证明,我们的血液,我们的生命之河,里面有塑料!
这项技术应用于22名健康捐赠者的样本,科学家们正在寻找5种不同的聚合物,这些聚合物被认为是塑料的组成部分。四分之三的受试者的血液中发现了塑料颗粒,这是证明这种物质最终会进入人体血液的第一个证据。平均浓度为微克/毫升,大约每1000升水含有一茶匙塑料。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和苯乙烯聚合物是样本中最常见的塑料形式。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塑料进入血液的途径“很可能是通过粘膜接触(摄入或吸入)”,并指出空气中1纳米到20微米的颗粒被认为是可吸入的。
那么,这对人类健康有什么影响呢?研究表明,塑料颗粒会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并改变细胞的形状。对小鼠的研究也表明,它们可能会渗透血脑屏障,导致高胆固醇和心脏病。但关于塑料颗粒吸收的危险,还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地方,这项新研究的作者们希望下一步研究这些颗粒如何从血液转移到组织和器官中。
研究报告的作者马尔贾·拉莫雷(Marja Lamoree)表示:“这是第一个这样的数据集,必须加以扩展,以了解塑料污染在人体中有多普遍,以及可能的危害有多大。有了这一发现,我们可以确定接触塑料颗粒是否对公众健康构成威胁。”
这项研究发表在《国际环境》杂志上。
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由于塑料制品主要来源是面临枯竭的石油资源,应尽可能回收,但由于现阶段再回收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直接生产成本,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做到。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希望寻找一种能替代现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可降解塑料应运而生,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例如淀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淀粉在短时间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导致薄膜力学性能下降,同时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剂与土壤中的金属盐反应生成过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链断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环境所消纳,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而这个家园正在被垃圾所包围。作为21世纪的主人,我们不能只是担忧与抱怨,而是要有行动,要有绿色行动。垃圾并非一无是处,废品也不是废不可用。垃圾资源化和再循环在技术上并不难,困难在于废物随手抛弃、混合堆积就成为垃圾;因此作为有教养的新世纪的文明人,我们应该参与“举手之劳”的垃圾源头分类活动,为净化我们的生存空间做一点奉献,献一片爱心。 生活垃圾是人类生活的副产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生活垃圾的产量正在逐步增加。一般生活垃圾可分为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生物垃圾等五类。垃圾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主要危害是: 第一、占地过多。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现在北京人每人平均年产垃圾440公斤,全市年产400万吨左右,相当于两个半景山。北京的垃圾堆放场地已有4500余处,占地超过1万多亩。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烟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经油漆的木板13年;尼龙织物30—40年;皮革50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为此,我们既要少制造垃圾,更要注重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少用一次性筷子、水杯、饭盒等制品,多用可重复使用的制品,减少宝贵的森林资源消耗;少用塑料袋,改用购物布袋,减少城市“白色污染”的危害;购买无氟冰箱、空调等环保电器,保护大气臭氧层;少用高浓度洗涤剂,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 第二、污染空气。垃圾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 第三、污染水体。垃圾中的有害成份易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在垃圾堆放或填坑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同时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垃圾污染源产生的渗出液经土壤渗透会进入地下水体;垃圾直接弃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您看:颐和园、北海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香山、八大处林间山路上散落着和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一些游客只图自己方便,造成旅游环境污染。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不仅会伤及健康,甚至会导致死亡。 第四、土壤渣土化。垃圾直接施用于农田,或仅经简易处理后用于农田会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理化性质和保水、保肥能力。特别是塑料袋、塑料布,如果埋在农田内,庄稼的根就不能生长,农田就会减产,可供人们食用的粮食就会减少。 第五、火灾隐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随着城市垃圾中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变为集中堆存,而在长期堆存中只采用简单覆盖致使垃圾产生沼气的危害日益突出,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造成重大损失。 第六、有害生物的巢穴。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也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综上所述,对于城市垃圾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显而易见。要让这些垃圾变废为宝,就要做好垃圾的回收和利用。您知道吗?回收1吨废纸可生产好纸800公斤,可以少砍17棵大树,可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1吨废塑料至少能回炼600公斤汽油和柴油;用废玻璃再造玻璃,不仅可以节约石英砂、纯碱等原料,还可节电;用废金属冶炼金属可节约大量的能源消耗,还可减少空气污染;而一些果皮、蛋壳、菜叶、剩饭等厨房垃圾,可用堆肥发酵的方法处理,变成绿色肥料等。 因此,我们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信息网络等多种大众媒体,大力进行垃圾源头分类收集的宣传教育;抓紧制定适合国情有关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法规,并严格执行;可考虑在一些单位深入细致地进行垃圾源头分类收集的试点工作;并与大家进一步讨论完善管理办法,使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尽快普遍开展。让我们共同努力,用举手之劳,推动垃圾分类回收,清除垃圾污染,变废为宝,节约资源。使北京能以崭新的面貌夺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同时也给我们自己提供一个优美的健康的生存空间。 塑料制品作为质轻,防水,防腐蚀的新型材料,在全世界被广泛运用。 塑料最早运用于农业地膜,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发展,可使农作物在任何季节生长,促进了市场消费。据市场统计,自1990~1995年,塑料的生产以每年8.9%的速度增长,已经席卷了整个地球。简直可以称作“白色革命”。但它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场“白色灾难”。 至今,“白色污染”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一个新型名词。它主要指各种发泡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了污染,并且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中国台湾省1994年颁布了对“白色产品”的禁令,一年后,又取消了该令。 杭州市早在1995年颁布通告,禁止本地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广州市于1997年6月颁布政府令,规定自当年九月一日起,在市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饭盒。 基于此,1999年1月,国家经贸委颁布了【1999】第6号令,明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作为落伍产品,要于2000年底以前全面淘汰,从2001年起,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今天距最后期限已经过去一年多时间,但一次性发泡餐具依旧随处可见,而政府也从当时的强令“禁白”,变的态度“暧昧”起来,常常敷衍了事,“禁白令”成了一纸空文。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查阅各种资料,得出了至今为止的国家开发并投放市场的各种新型代替品的各方面情况,并进行分析总结。 艰难历程 我们去了西固区环保局,在环保局里,我们受到热情的接待,在交谈中我们认识到了“白色污染”的真正组成,并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危害的概念,对现今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案也有了一些了解(备有一份问答记录)。 我们去了新华书店,省图书馆,还有学校的书库,但关于“白色污染”这方面的资料非常少,仅有的只是聚乙烯,聚丙烯及聚氯乙烯的成分,研究过程受阻。 为了摆脱困难,我们决定利用当今信息技术——上网。在网上我们寻找到了一片广阔的空间,使我们对“白色污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对我们撰写论文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有了以上的基础,我们决定对兰州地区的“白色污染”进行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先后采访了华联超市,电力超市,及一些零售商店,小摊小贩。我们被深深震撼了,每日每年有如此多的塑料带和泡沫饭盒随意丢弃,而人们对于这一切熟视无睹。我们感到如果不提高居民素质,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实在太难了。(备有一份调查表格) “白色污染物”,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它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麽样的严重危害,我们会在以下内容中进行叙述。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塑料的组成成分。 一、“白色污染物”的组成成分 “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 境造成的污染。但“白色污染”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塑料制品。众所周知,塑料是一种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新材料,也是一种消费品,总的来说,它也是一种物质。任何一种物质均有其生命周期,在达到其生命周期终了的全过程便是降解过程,因此,塑料本身也是可降解的。只是由于通过稳定化技术,即加入光、热稳定剂,抗氧剂等延缓或抑制其固有的可降解性。而且,塑料有300多种,常用的有40余种,而实际上能成为白色污染的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不能够把“白色污染”同塑料等同起来。 “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 聚苯乙烯树脂(PS)。以下我们一一做一个了解: 聚乙烯: 聚乙烯是乙烯经加成聚合反应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根据聚合条件不同,可得到相对分子量从一万几百万不等的聚乙烯。聚乙烯是略带白色的颗粒或粉末,半透明状,无毒无味,化学稳定性好,能耐酸碱腐蚀。商业上将聚乙烯分为低、中、高密度。一般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不加增塑剂的低密度(/cm3- g/cm3) 聚丙烯: 相对分子量在8万—20万之间。聚丙烯主链有一个甲基侧链。如果甲基全部分布在一侧称为等规聚丙烯;如果甲基有规则地分布在主链两侧,称为间规聚丙烯;如果甲基无规则地分布在主链上,称无规聚丙烯。聚丙烯通常是半透明固体,无味无毒,密度(0.90g/cm3—0.91g/cm3),机械强度比聚乙烯高,耐热性好。三种聚丙烯中,以等规聚丙烯产量最大。采用三氯化钛—氯二乙基铝为催化剂,在加氢饱和的汽油中使丙烯聚合,得到等规聚丙烯。 聚氯乙烯: 相对分子质量5万一12万,聚氯乙烯通过游离基加成聚合反应生成高聚物,属热塑性树脂。无定型白色粉末,无固定熔点,密度为(1.35g/cm3—1.45g/cm3),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熔于环乙酮,氯苯,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丙酮混合溶剂等。 聚苯乙烯: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20万。无色无味透明树脂,透光性好。表面富有光泽,易燃,密度为(/cm3-/cm3)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耐腐蚀性、电绝缘性. 生产方法:本体聚合法,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这里介绍本体聚合法。在苯乙烯单体中加入引发剂和少量添加剂,现在预聚釜中进行低温聚合,制取预聚物,再转入聚合塔中高温加热,分段维持一定温度,反应结束即将熔融状聚苯乙烯挤出成条,在水中冷却硬化,切粒包装。 以上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成份,另外,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 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二、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极其危害: 1. 主要原因: 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 的不回收利用,垃圾最终的处置方式基本上停在裸露堆放或浅埋的水平,一些城镇将江、河、湖岸作为天然垃圾场。 交通、旅游业,除铁路外,还没建立起与生产经营相配套的垃圾收集勇 统,对经营过程中生产的垃圾放任自流。 管理薄弱•,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缺乏相关的法规,以及人们对环境意识比较淡薄;造成滥用和随意乱倒现象相当普遍,这并非塑料制品本身的责任。 2、主要危害: “白色污染”主要指对环境造成的“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两个负面 效应。 “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城市中,人们随手丢弃的塑料废弃物对市容、景 观的破坏.例如散落在铁道两旁、江河湖泊中大量聚苯乙烯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挂在枝头上的超薄塑料袋,这些都给人们带来不好的视觉刺激,人民对此反映强烈。 “潜在危机”是指塑料废弃物进入自然环境而难以降解带来的环境问题, 其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不易回收,因为回收在利用的成本高,但利用率低,商家可以说是无利 可图,而且由于它的回收价格很低很难吸引广大市民进行“白色回收”工作。 所以,导致不易回收的现象发生。 - 难以降解。回收回来的白色废弃物不易处理。现阶段主要处理方法有焚 烧和填埋,若将其焚烧,则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污染大气,并且促使酸雨 的形成,而至于填埋,则将其埋葬100年,则还是原状,无法被自然所吸收, 且对土地有极大的危害,改变其酸碱度,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 业减产,至于抛弃在水里或陆地上的塑料制品,不仅影响环境,而且若被动的 吞食,则会导致死亡。这样就破坏了生态平衡。 高温则分解出毒害物质,塑料制品本无毒害物质,但因为它的回收再利 用的设备不够完善,工艺简陋,而且许多厂家无合法营业执照,导致再生产的 塑料制品在温度达到65℃时,毒害物质就会析出并且渗入到食品中,则会对肝 脏、肾脏、生殖系统及中枢神经等人体重要部位造成危害。 三、“白色污染”具有广阔市场的原因极其在治理过程存在的相关问题 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经贸委的文件,文件中明确指出:“于2000年底彻 底淘汰所有发泡塑料”。可在今天,发泡塑料仍旧存在,它为何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可降解的材料制成品不成熟。因为其制作过程复杂,其价钱要比“白色 产品”高出1~2倍,人们当然不愿意“舍糠取贵”。另一方面,可降解的材料 制成品的性能不如“白色产品”,因为“白色产品”的生产过程经过多年的历练 总结,现已成熟,而新型材料才刚刚开发出来,且有的还需要大量木材,虽然 产品降解了,但对生态、水体造成污染和破坏。 打击力度不够大。现在的饭馆、餐厅进行“白色产品”销售,使用相当 普遍、公开,明目张胆的进行市场交易,对国家规定视而不见,使这几年的“禁 白”工作成了“白禁”。 国民素质有待提高,一个公民的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素质,但是 至今人们的环保意识还很淡薄,随手乱扔废弃物品的习惯还很普遍,这种现象将会给我们的自然环境带来极大危害,并且此现象的出现,给“白色废弃物品”再回收带来巨大难题。 对于“白色污染”回收再利用的设施不够完备。前面已经提到:“白色 污染”回收再利用的利用率较低,主要因为我国的技术落后以及资金投入不足,所以,我国一些已研究的新型产品,无法投入生产使用中去。 厂商由“公开”转入“半公开”,随着国家“禁白”政策的出台,“白色 产品”生产厂家也由城市生产转入农村、郊区,由公开生产转入半公开生产,因为条件相对较差,导致制造出的商品不合格,并且此种现象给政府的“禁白”带来了困难。 : 由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如今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主要有二:废旧塑料资源化及生物降解塑料。 A:废弃塑料资源化(就是回收废旧塑料,作为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 (1)直接作为材料,有些可再生性塑料制品,可回收,加工后,再制成新的塑料制品。 (2)制取合成高分子单位。高分子是由单体聚合而成的,那么在一定条件下可由废旧塑料制成单体。如聚酯塑料通过醇解制成单体。 (3)制取燃料油。将高分子链在高温下裂化。如聚乙烯,聚丙烯在高温下能分解成低分子石油烃,再分馏即可得各种燃料油。 B:生物降解塑料 . (1)天然高分子改造法。就是以淀粉,纤维素,甲壳素,木质素,海藻等天然高分子为原料,通过化学修饰和共聚方法,对这些分子进行改造,合成易被生物降解的塑料。 (2)化学合成法。模拟天然高分子结构,从简单的水分子出发,在塑料的高分子链上接有活性基团如酰胺基,肽基,酯基,含这些基的化合物类似于天然蛋白质,油脂的结构片段,易被生物降解。 (3)微生物发酵法,许多微生物能以某些有机物为碳源,通过代谢,分泌产 生聚酯类,聚糖类高分子,这些分子既易于降解,又可进一步再生利用。 但是,由于塑料的结构不同和含有一些特殊的添加剂,有些塑料不宜回收利用;还有些塑料经加工初步讲解后的碎片,再自然环境中降解的很慢,不能彻底解决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因此,一方面在对“白色污染”治理的同时,另一方面还应积极防止新的“白色污染”源的产生。为此我国环保部门提出,防治白色污染应实行“以宣传教育为主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产品替代为补充的原则”。 当然,“白色污染”是一个世界问题,由于它的发展有限,我们也无法深入的研究。我们如今能做的,也仅仅局限于收集和整理编纂资料。但是通过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也可大体上了解“白色污染”。 虽然我们已经明了了当今世界“白色污染”的治理及解决方案,但仍无法做彻底的解决。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觉到人们素质的偏低对环境破坏是严重的,只有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才是解决“白色污染”最可行的办法。
木耳不能够降血脂。但木耳会减少血小板的聚集,有防止血栓的作用和功效。血脂是油脂为主,是游离脂肪酸过多,甘油三酯过高。高血脂是因为饮食过于油腻,对于这类患者要控制油的摄入量,尽量不要吃油炸食物。用木耳来降血脂,这个方法是不对的。如果血脂高,要吃相应的降脂药而不是吃木耳。
黑木耳素清血、稀血、抗凝、防栓、降脂 众生北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留美博士,寻根溯源,跟踪世界药用真菌学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的前沿进展,潜心研究数年,利用产自大小兴安岭原始生态环境下的黑木耳为原料,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工艺精制成黑木耳素软胶囊,黑木耳中的有效成分腺苷类(6denoslne和其它anticoagulant compounds)及多糖类物质(木糖、葡萄糖醛酸、甘露糖及少量的葡萄糖和岩藻糖),用以改善高脂血症、血粘稠状态,抗血栓形成,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黑木耳素软胶囊主要成份:黑木耳素(9—9-D-ribofuranosyl adenine)为水溶性低分子物质,及几种分子量小于10000道尔顿的水溶性且耐热的物质,能够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浓度,证明黑木耳素是一种强效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它可被小肠完整无损地吸收,在清血、稀血因子的作用下,该活性物质不影响[14C]圈花生四稀酸合成凝血恶烷,显示该物质不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的功能:黑木耳多糖能明显降低高血脂症大鼠血清游离胆固醇、胆固醇脂、三酰甘油、β—脂蛋白的含量,降低高胆固醇引起的小鼠高胆固醇血症的形成:同时可明显延长特异性血栓及纤维蛋白栓的形成时间,缩短血栓长度,减少血小板数,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和血液粘度,并可明显缩短豚鼠优球蛋白溶解时间,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纤维酶活性,具有明显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从而达到清血、稀血的目的。 黑木耳素软胶囊经动物急慢性试验,病理形态学观察,并经过近万人的临床应用,证明该产品安全、无毒副作用,对高粘稠血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从根本上解决“血稠”问题,全面改善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状况,为血稠患者的首选产品。对冠心病、心脑血管病及血稠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清血 促进胆固醇从胆汁中排出到肠,再排出体外;促进肝中脂质氧化:促进动脉壁内胆固醇排出使斑块缩小:抑制血脂与血管内皮细胞上LDLB1、E受体结合,从而防止胆固醇沉积在动脉壁上。稀血 肪止血液凝固并抑制血管壁附壁血栓形成;促进血中纤维蛋白溶解;减少血小板释放平滑肌衍生因子(PDGF)以抑制血管壁平滑肌增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黑木耳素"的发现,防止血稠进入全新发展阶段黑木耳CAuricularla auricula),《药性切用》日:黑木耳润燥利肠、补血耐饥、活血。我国著名心内专家洪昭光说:“黑木耳这个东西特别好,它可以降血粘度、不容易得脑血栓,也不容易得冠心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黑木耳富含多糖和腺苷类物质,经常食用黑木耳,可以降低血液凝块,缓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防止血栓形成的功能。美国哈尼苏达大学医学院(一ammer shcmidt)、美国华盛顿大学(Maheja)博士导师研究指出,中国黑木耳由于存在腺苷(9—p—D门bofUranosyl adenine)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众生北药国际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利用生物学技术,经长期试验证明黑木耳中的有效成份——黑木耳素(9—β-D ribo-furanosyl adenlne)为水溶性低分子物质,以整分子的状态“穿肠而过”,直接被小肠上皮层吸入血液,井具有酶的部分活性及功能并把该物质命名为“黑木耳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强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美国医药科学家预言,在不久的将来,人类运用黑木耳生物活性物质一黑木耳素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将会像运用青霉素治疗疾病一样普遍,真菌医药的发展将对未来医学产生深远影响。大家都知道水管会长出“水垢”,人体的血管和水管一样也会产生“血垢”,血液中的血脂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有害的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血垢”,血垢沉积过多,会造成血管内壁弹性下降、变硬,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栓等疾病,严重者可造成死亡。黑木耳素(9—β—Dribofuranosyl adenine)含有清血、稀血因子,能把血管壁上沉淀的“血垢”及血液中的“垃圾”运送到血管外,形象的讲是血管中清除“血垢”和“垃圾”的神奇小推车,每个清血稀血因子都运载一定量的“血垢”和“垃圾”,当血液中清血、稀血因子含量高时,“血垢”的清运速度大于“血垢”沉积速度。不但不会有的“血垢”沉积,已沉积的“血垢”也会被清除,血管和血液越来越干净,众生北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发现:利用现在生物技术提取的黑木耳素(9—6—D门bofuranosyl adenlne)为水溶性低分子物质及几种分子量小于10000道尔顿的水溶性且耐热的物质,能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及抑制血小板聚集浓度,证明黑木耳是一种强效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它可被小肠完整无损地吸收,但活性物质不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的功能。药用真菌奇——黑木耳营养成分:据现代科学分析,每lOO克干品中含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5克,粗纤维7克,钙375毫克,磷201毫克,铁185毫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0.15毫克,维生素B20.55毫克,烟酸2.7毫克。其中蛋白质、维生素和铁的含量分别比白木耳高出一倍、两倍至五倍。在蛋白质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尤以赖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最为丰富。有效成分:木耳子实体含酸性粘多糖,由L岩藻糖、L·阿拉伯糖、D—木糖、D·葡萄糖和葡萄糖醛等单糖组成,呈现灰白色丝状。木耳含腺苷(《9·p·D-ribofuranosyl adenine》)为水溶性低分子物质,是一种强效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此外还含有几种分子量小于10000道尔顿的水溶性且耐热的物质,也具有类似的生物活性。木耳子实体中分离到木耳黑色素(日lackPigment),是一种呈色的多糖肽,由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岩藻糖和一短肽链组成,这些成分解离为单糖体时不呈色,能溶于水,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生理活性。从木耳子实体中分离的黑刺菌素(adustin)有抗真菌作用。干木耳所含磷脂为卵脂(Lecithin)、脑磷脂(Cephalin)及鞘磷脂(Sphingomyc…);甾醇主要是麦角甾醇(Ergoster01)和22:23—二氢麦角甾醇(22。23,·Di-hydroergos·tero,);此外还含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无机元素和维生素,尤以富含铁元素而著名。性味功能:甘、平,无毒。入胃、肝、大肠经,能补气血, 血止血,润肺益胃,润燥利肠,舒筋活络,轻身强志。治疗血虚气亏、四肢抽搦、肺虚咳嗽、咯血、吐血、衄血、产后虚弱、白带过多、崩漏、血痢、肠风痔血、便秘和跌打损伤等症,药理作用1、降血糖作用 木耳多糖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高血糖有防治作用,使实验小鼠葡萄糖耐受量及耐受量曲线得到明显改善,还能减少糖尿病小鼠饮水量。2、降血脂作用 木耳多糖能明显降低高血脂症大鼠血清游离胆固醇、胆固醇脂、三酰甘油、 9—脂蛋白含量,降低高胆固醇引起的小鼠高胆固醇血症的形成。3、抑制血小板聚集 腺苷及相关的几种水溶性低分子物,能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浓度,证明腺苷是一种强效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它可被小肠完整无损地吸收,但该活性物不影响[14C]花生四烯酸合成凝血恶烷,显示该物质不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的功能。4、抗血栓形成 木耳多糖可明显延长家兔特异性血栓及纤维蛋白血栓的形成时间,缩短血栓长度,减轻血栓湿重和干重,减少血小板数,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和血液粘度,并可明显缩短豚鼠优球蛋白溶解时间,降低血桨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纤溶酶活性,具有明显抗血栓形成的作用。5、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木耳多糖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包括增加脾指数,半倍溶血值和[玫瑰花结形成率,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加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具有显著及抗肿瘤活性。6、抗衰老作用 木耳多糖可使小鼠心肌血组织褐指质含量下降,使脑和肝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增加,对小鼠离体脑B型单氨氧化酶(HA0—B)活性起抑制作用,提示木耳多糖具有抗衰老活性。7、对组织损伤有保护作用 木耳多糖有明显增强核酸和蛋白质代谢的作用、能增加肝微粒体含量,促进血清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对机体损伤有保护作用,8、改善心肌缺氧 木耳多糖能延长小于鼠常压耐缺氧实验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提示木耳多糖对改善缺血心肌对氧的供求失调有一定作用。9、抗溃疡作用 木耳多糖能明显抑制大鼠应激型溃疡的形成,促进醋酸型胃溃疡的愈合。10、抗放射作用 木耳多糖抗放射作用优于银耳多糖,能对抗由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降低。黑木耳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机理的研究 提要探讨黑木耳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理:主要观察胆固醇代谢规律和脂质过氧化指标的变化。实验结果观察到黑太耳组动物的体内胆固醇代谢和转运加快。胆汁和大便排出增加.脂质过氧化程序显著减轻.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也减轻。 关键词黑木耳血脂动脉粥样硬化 实验方法(略) 实验结果(略) 实验结论1.黑木耳能加速体内胆固醇的分解代谢和转运.大便和胆汁排出增加,亦即胆固醇排出增加。因为体内合成的(内源性)和摄入的(外源性)胆固醇,分解转化成酸性胆酸和结合胆酸经由胆汁排入十二指肠,而部分排出体外,肝脏每天氧化胆固醇成为胆酸继而合成胆酸盐的约占全身胆固醇的一半:而中性胆酸即粪固醇和粪固酮由粪便排出。因此黑木耳组动物的大便和胆汁排出增加,表明体内胆固醇排出增加,故黑木耳具有降脂作用。另外,从三组动物血清LCAT活性的比较和体内胆固醇转运规律,更说明黑木耳具有促进胆固醇代谢的作用,LCAT是促进胆固醇转运的重要酶.它的活性增高,表示体内胆固醇通过一口L—C转运得快,同时黑木耳组动物体内胆固醇转运规律接近于正常组,其调节能力高于高胆固醇组.也说明在胆固醇负荷情况下,黑木耳具有促进转运和排出的作用,其主要原因是黑木耳中含有较高的粗纤维,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如:硒、钙、镁等,具有降脂作用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2.黑木耳还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动物服用黑木耳后,脂质过氧化产物N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高胆固醇组(P《0.05)。黑木耳组动物主动脉弓组织中自由基的清除剂SOD的活性显著高于高胆固醇组和正常组,神经质活性增强,既说明了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程度减轻.也说明了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加强,因为脂质过氧化产物和自由基对组织细胞有损伤作用?且能促进细胞的衰老与死亡,由此可见,上述产物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因此,黑木耳组动物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显著地比其他组轻。提示黑木耳不但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而且具有抗衰老作用,主要因为黑木耳中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综上所述,由于黑木耳可促进胆固醇代谢和排出,使之降脂,又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而高脂血症和脂质过氧化产物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所以黑木耳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效果,黑木耳素软胶囊降血脂抗血栓的临床研究 提要选择50名临床高脂血症病人,血清总胆固醇(代)在6.50mMo1/1, ¨旨蛋白(β—LP)在以上.病人早晚各服用二粒黑木耳素软胶囊.服用时间为二个月,观察期间不服任何降脂和抗凝药:结果发观血脂显著降低,血栓形成显著减轻,血小板聚集率降低更显著:由此说明、黑木耳素软胶囊有降血脂、抗血栓形成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多种作用,对防治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黑木耳素软胶囊血脂血栓血小板聚集高脂血症 实验方法(略) 实验结果(略) 实验结论黑木耳素软胶囊有较好的降血脂,抗血栓形成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因此,长期服用黑木耳素软胶囊对防治冠心病和心脑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老年人长期服用黑木耳素软胶囊有益于健康,因为黑木耳素软胶囊还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和抗自由基的作用,对于防衰老有一定作用。 黑木耳素软胶囊作用机理:1.黑木耳素软胶囊的降脂作用机理:黑木耳中粗纤维含量较一般食品高,由此能增加胆固醇的排出,动物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动物实验表明体内胆固醇转运加快,分解和排出增加:另外,黑木耳中亚油酸的含量较高,占脂肪酸的。 2. 黑木耳素软胶囊抗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主要是因为黑木耳中含有分子量为1e000道尔顿的腺苷,此种物质能影响血小板的功能,抑制血小板膜上磷脂释放花生四烯酸,从而抑制了血栓素(TXA2)的合成:而TX^2是目前所知作用最强的血小板聚集剂和血管收缩剂。由于血小板的聚集性大大降低,因而血栓形成也减轻。阿斯匹林的抗凝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TXA2合成酶,使此酶乙酰化,从而抑制TXA2的产生,达到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动物实验的结果表明黑木耳素和阿斯匹林两者的作用效果相近.提示黑木耳中维生素[和硒的含量较高,铁的含量也很高,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和抗自由基的作用,还是很好的补血食品。因此老年人经常食用黑木耳素软胶囊有益于抗衰老。
是的,确实可以,降血脂这种说法特别正确,而且对身体也是非常不错的,并且可以让头发越来越黑。
吃黑木耳可以降血脂。
研究还发现,脂质过氧化与衰老有密切关系,黑木耳还有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使人延年益寿。因而,使用黑木耳烹调菜肴,不仅菜式多样,具有香嫩爽滑、引人食欲之特点,而且有益于人体健康,是一种理想保健食品。因此,中老年人经常食用黑木耳,或用黑木耳煮粥,对防治多种老年疾病,抗癌、防癌、延缓衰老,都有很好的效果。
黑木耳含蛋白质、脂肪、多糖和钙、磷、铁等元素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还含磷脂、固醇等营养素。木耳营养丰富,被誉为“菌中之冠”。每100克木耳中,水分占93%,另含蛋白质克、碳水化合物7克,能提供千焦的热量。木耳能帮助消化系统将无法消化的异物溶解,能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血栓、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还具有防癌作用。木耳散具有治疗溃烂诸疮和血崩的药理作用。
木耳具有益气强身、滋肾养胃、活血等功能,它能抗血凝、抗血栓、降血脂,木耳的作用降低血粘,软化血管,使血液流动动畅,减少心血管病发生。木耳还有较强的吸附作用,经常食用利于使体内产生的垃圾及时排出体外。黑木耳对胆结石、肾结石也有较好的化解功能,木耳的作用因为它所含的植物碱具有促进消化道、泌尿道各种腺体分泌的特性,植物碱能协同这些分泌物催化结石,润滑肠道。
1.木耳不宜与田螺同食。
2.患有痔疮者木耳与野鸡不宜同食,野鸡有小毒,二者同食易诱发痔疮出血。
3.木耳不宜与野鸭同食,野鸭味甘性凉,同时易消化不良。
4.涮萝卜时就不要再吃木耳,二者一起食用可能导致皮炎。
糖酵解又称糖解作用(英语:glycolysis。原自希腊语glykys,意思是「糖、甜」;以及lysis,意思是「分解」)是所有生物细胞糖代谢过程的第一步。在该过程中,一分子葡萄糖会经过十步酶促反应转变成两分子丙酮酸(严格来说,应该是丙酮酸盐,即是丙酮酸的阴离子形式)。最著名和研究最彻底的糖酵解形式是双磷酸已糖降解途径(Embden-Meyerhof途径)。另一途径是脱氧酮糖酸途径(Entner-Doudoroff途径),糖酵解一词可以用来概括所有这些途径,但在此却是当作双磷酸已糖降解途径的同义词。糖酵解在细胞的细胞质中进行。早先人们只知道糖无氧环境下降解为乳糖,但今天人们终於清楚知道,不论有氧还是无氧环境,糖会经过同样的过程分解为丙酮酸。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大部分缺氧细胞或组织(骨骼肌)中,丙酮酸会转化成乳糖或者像酵母那样成为乙醇和二氧化碳(CO2)。在有氧环境下工作的组织(典型:心肌细胞)分解三碳的丙酮酸为乙醯辅酶A和二氧化碳,乙醯辅酶A会进一步行三羧酸循环分解为CO2和氢。氢会与氢载体烟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和黄素腺嘌呤(FAD)结合成(NADH 和 FADH2)。在线粒体里进行的呼吸链,氢离子的氧化会导致ATP的产生,能量会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供细胞使用。糖酵解是唯一一条现代生物都具有的代谢途径,出现时间很早。糖酵解最早可能发生在35亿年前第一个原核生物中。糖酵解的第一步是葡萄糖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不同细胞类型中所含有的酶也不一样,在所有的细胞中,皆有己糖激酶(Hexokinase)进行催化,而在肝细胞和胰腺中,则另外含有一种称为葡(萄)糖激酶(Hexokinase IV)的酵素[1]。磷酸化过程消耗一分子ATP,後面的过程证明,这是回报很丰厚的投资。细胞膜对葡萄糖通透,但对磷酸化产物6-磷酸葡萄糖不通透,後者在细胞内积聚并继续反应,将反应平衡向有利於葡萄糖吸收的那一面推移。之後6-磷酸葡萄糖会在磷酸己糖异构酶的催化下生成6-磷酸果糖。(在此果糖也可通过磷酸化进入糖酵解途径)接著6-磷酸果糖会在磷酸果糖激酶的作用下被一分子ATP磷酸化生成1,6-磷酸果糖,ATP则变为ADP。这里的能量消耗是值得的,:首先此步反应使得糖酵解不可逆地继续进行下去,另外,两个磷酸基团可以进一步在醛缩酶的参与下分解为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会在磷酸丙糖异构酶帮助下转化为3-磷酸甘油醛。两分子3-磷酸甘油醛会被NAD+和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的氧化下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1,3-BPG)。下一步反应,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为3-磷酸甘油酸。此反应由磷酸甘油酸激酶催化,高能磷酸键由1,3-二磷酸甘油酸转移到ADP上,生成两分子ATP。在此,糖酵解能量盈亏平衡。两分子ATP消耗了又重新生成。ATP的合成需要ADP作原料。如果细胞内ATP多(ADP则会少),反应会在此步暂停,直到有足够的ADP。这种反馈调节和重要,因为ATP就是不被使用,也会很快分解。反馈调节避免生产过量的ATP,节省了能量。磷酸甘油酸变位酶推动3-磷酸甘油酸生成2-磷酸甘油酸,最终成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是高能化合物。最後,在丙酮酸激酶的作用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生成一分子ATP和丙酮酸。此步反应也受ADP调节。
1.有能量产生。2.有氧化还原反应。3.整个酵解过程不可逆,因为葡萄糖(己糖)激酶;磷酸过糖激酶;丙酮酸激酶所催化的反应不可逆,而这三种酶也是酵解关键酶。4.酵解的最终产物为乳酸。酵解的意义:1.在生理情况下是某组织或细胞或的能量的一种方式。2.缺氧时是机体补充能量的应急措施。
糖类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为机体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糖分解代谢是生物体取得能量的主要方式。
生物体中糖的氧化分解主要有3条途径:糖的无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和磷酸戊糖途径。催化糖酵解反应的一系列酶存在于细胞质中,因此糖酵解全部反应过程均在细胞质中进行。糖酵解是所有生物体进行葡萄糖分解代谢所必须经过的共同阶段。
2019年,研究发现,肿瘤细胞会出现不同于正常细胞的代谢变化,同时肿瘤细胞自身可通过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OXPHOS)之间的转换来适应代谢环境的改变。
1897年,德国生化学家 E.毕希纳发现离开活体的酿酶具有活性以后,极大地促进了生物体内糖代谢的研究。酿酶发现后的几年之内,就揭示了糖酵解是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过程。英国的.霍普金斯等于1907年发现肌肉收缩同乳酸生成有直接关系。英国生理学家.希尔,德国的生物化学家O.迈尔霍夫、O.瓦尔堡等许多科学家经历了约20年,从每一个具体的化学变化及其所需用的酶、辅酶以及化学能的传递等各方面进行探讨,于1935年终于阐明了从葡萄糖(6碳)转变其中乳酸(3碳)或酒精(2碳)经历的12个中间步骤,并且阐明在这过程中有几种酶、辅酶和ATP等参加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