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转喻研究论文

转喻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转喻研究论文

1、韩语汉字音和汉语的语音比较2、韩语派生词汉字词根和现代汉语的对比研究3、类型学视野下的汉韩语指示词比较研究4、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V+到+NP”汉韩翻译对比研究5、韩语副词状语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6、现代汉、韩程度副词的比较7、韩语成语俗语汉译方法研究8、汉语和韩语中数词的非数量用法比较9、中韩量词对比研究10、汉、韩指示代词对比研究11、韩语成语谚语汉译方法研究12、汉韩语话题对比研究13、鲁迅《阿Q正传》的朝(韩)语译介研究14、汉韩形容词重叠对比研究15、现代汉韩语社交称谓对比(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知识)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韩语专业方面的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水浒传”朝(韩)语译本的译介研究2、以中国人为对象的韩语希望表达教育研究3、韩国语学习者副词使用情况及偏误分析4、有关韩语句子委婉语及教育方案的研究5、韩语专业大学生心理资本、专业适应性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6、对韩大学生对外汉语与韩国对外韩语教育的课堂教学对比研究7、汉语动词“打”的韩语翻译研究8、中韩语篇对比与翻译研究9、基于语料库的汉韩”获得类“动词动宾搭配研究10、中韩现代亲属称谓语研究11、韩语里汉语借词同汉语词语若干情况比较研究12、汉韩亲属称谓对比研究13、韩语专业大学生外来语标记现状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14、高职院校韩语教学过程中中韩词汇教育研究15、电影在韩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书籍:隐喻与转喻研究/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论文集系列 隐喻与转喻:一种认知的视角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能力是一般认知能力的反映,并由一般的神经过程所控制。根据这一观点,各种认知之间是一个连续体,而语言不是人的心灵和大脑中独立的“模块”。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在各种认知能力中,一个主要的和普遍的认知能力是想象,即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这就是为什么想象机制的隐喻和转喻会成为认知科学家研究的重点之一。隐喻和转喻的主要研究内容隐喻是一个认知机制,在这一机制中,一个认知域被部分地映现于另一认知域上,后者由前者而得到部分地理解。前者叫来源域,后者叫目标域。在隐喻“爱是旅行”(Love is a journey)中,“旅行”域映现到“爱”的域上,例如Our relationship is off the track.(我们的关系已经恶化了,直译:我们的关系脱离轨道)We are spinning our wheels.(我们关系发展迅速。直译:我们使轮子飞转)Lakoff指出了这二个认知域之间的对应关系:(1)相爱的人对应旅行的人;(2)爱的关系对应旅行中的工具(这里“轮子”和“轨道”对应“爱”的关系);(3)相爱人的共同目标对应旅行上的共同目的地;(4)关系中的困难对应旅行的障碍。转喻是在一个认知域中映现,如部分代表整体就是一例,请看例句There are a lot of intelligent heads in this university.(大学里有许多智者。)(直译:智慧头脑)在上例子中,“Head”(头脑)代表人,是用人的器官代表整个人。Lakoff认为一个隐喻和转喻通常是一个更抽象的隐喻和转喻的具体表现。例如“爱是旅行”是隐喻“生活是旅行”的具体表现,而“生活是旅行”是事件结构隐喻的具体表现。同样,转喻“头脑代表人”是“身体部位代表人”的具体表现,而“身体部位代表人”是“部分代表整体的具体表现。隐喻和转喻的系统性通过隐喻和转喻的组合在构建概念域中最为明显。这些复杂的组合在“情感”域中得到了详细的分析。隐喻和转喻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有关,因为经验域在所有的文化中并非一样的,但一些最抽象和重要的隐喻和转喻可作为普通和基本的来源域,如一些普遍的空间概念(垂直性和包容性等),它们被称为图象———图式。这些图象—图式是基于人的最基本的身体经验而习得。隐喻和转喻都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两者都以经验为理据,并用于某些语用目的。把隐喻和转喻作为“模式”强调了它作为稳定的“认知装备”的一部分,即隐喻和转喻应是我们人类范畴系统的稳定成分。在这一点上,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论区别于Searle的隐喻理论。Searle没有给予隐喻以认知模式的地位,而是把隐喻词语看成语言的特例,并通过语用规则还原为字面意义,对隐喻词语理解需要人的额外认知努力。与之形成对照的是,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思维的基本特征就是隐喻的,隐喻意义不必还原成字面意义,也并不需要额外的认知努力。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论认为,映现总是单一方向的,即只能从来源域映现到目标域上,而反过来就不行。根据这一理论,双方向的隐喻映现是不存在的。这一特征使其区别于其它的隐喻理论。在常规隐喻“人作为动物”(People as animals)中,我们把动物的一些特征映现到人的一些特征上去,反过来则不行。但还存在“动物作为人”(animals as people)的隐喻,在此隐喻中,人的一些特征映现到动物的特征上去,反过来也不行。这两个隐喻并不是一个隐喻的两个变体,而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隐喻。。近些年来,认知语言学在隐喻和转喻研究中的趋势是,把隐喻和转喻看作概念整合的一个特例。概念整合理论与隐喻和转喻的双域理论并不矛盾,因为前者以后者为前提。然而概念整合理论能更准确地解释隐喻和转喻的运作情况,而且还能解释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论解释不了的现象。论文:::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初探左景丽 【摘要】: 传统的语言学将借代/转喻和隐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近期的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表明借代/转喻和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的工具,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然而,中外学者们对概念隐喻的研究很多,而对借代/转喻的研究较少。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已意识到借代/转喻比隐喻更为基础。正如王寅教授在其专著《认知语言学》中指出:我们完全可以说“转喻,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东西”。 借代/转喻和隐喻的关系历来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之一。有学者认为借代/转喻和隐喻形成一个连续体。经典定义下的借代/转喻和隐喻可以视为“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上两端的类典型范畴,借代/转喻-隐喻互动现象属于连续体轴上的中间部分。借代/转喻和隐喻之间的区别不是离散的,而是标量的。它们是连续体上的点。这意味着两个实体间概念关系的性质可能随观察的角度不同而更接近某一端。“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的理论意义在于,它不但关注连续体两端的类典型范畴,同时也关注模糊的中间地带;提出了在人类认识与思维过程中借代/转喻不但是同隐喻同样重要的认知机制,而且可能是更基本的认知方式。 本篇论文共有五章: 第一章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借代/转喻倾向,论文的研究目标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结合例子论述了“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理论,强调指出借代/转喻是隐喻的基础。借代/转喻的基础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共同的经验基础;(2)语用含义;(3)范畴结构;(4)文化模式。接着论文从国内学者对metonymy的不同译名出发,探讨了metonymy究竟应译为“借代”,还是“转喻”。为此,论文阐清了两个问题:(1)metonymy究竟有没有“喻”;(2)是否所有metonymy都有指代性。Dirven将metonymy分为三类(:1)线性metonymy (linear metonymy);(2)连接性metonymy (conjunctive metonymy);(3)包含性metonymy (inclusive metonymy)。Dirven又将思维分成两大类:原意(literalness)和非原意(non-literalness)。原意显然无喻。非原意则又可进一步分为无喻(non-figurative)和有喻(figurative)两类。线性metonymy和无喻连接性metonymy既非原意又无喻,是non-literal non-figurative metonymy;有喻连接性metonymy和包含性metonymy虽非原意却有喻,是non-literal figurative metonymy;典型的无喻metonymy为线性metonymy,典型的有喻metonymy为包含性metonymy。根据定义metonymy是一种单一映射,通常具有指代性。然而,Mendoza Velasco认为,从现时文献资料看非指代性(non-referential)的metonymy与指代性(referential)的metonymy例子出现频率大致相同。非指代性的metonymy,例如:Mary is just a pretty face,或在包含基于动词的metonymy的表达式内,如‘Oh Dear’,she giggled,句中用giggle代表(stand for)‘to say something while giggling’。这类非指代性的metonymy应译为“转喻”而非“借代”。因此可得到如下结论:non-figurative referential metonymy即无“喻”有“代”的metonymy(如“The pot is boiling.”)是“借代”,figurative non-referential metonymy即有“喻”无“代”的metonymy(如“Mary is just a pretty face.”)是“转喻”,figurative referential metonymy即有“喻”又有“代”的metonymy(如“The crown has not withheld its assent to a Bill since 1707.”)则译为“借代”或“转喻”皆可。此外,从原意、非原意无喻借代、非原意有喻转喻到隐喻,实际上是一个连续体。 第三章重点阐述了被视为“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轴上中间部分的借代/转喻-隐喻互动现象。其互动表现为以下四种模式:(1)由借代/转喻构成的隐喻;(2)隐喻内包含借代/转喻;(3)借代/转喻内包含隐喻;(4)隐喻语境中的非借代/转喻化。分析指出,前两种是常见的模式。 第四章以上面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搜集并从认知角度分析了英语演说辞中出现的借代/转喻和隐喻及其互动模式。演说辞历来被认为人类巧妙使用语言的典范,但是运用“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理论从认知角度来分析英语演说辞方面的研究的确不多,这也是本论文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特色所在。为此,作者搜集40,000多字的英语演说辞语料,并作了详细的判断分析。这篇论文旨在通过分析英语演说辞中出现的借代/转喻和隐喻,再次印证借代、转喻和隐喻构成一个连续体,借代/转喻是隐喻的基础,并试图分析借代/转喻和隐喻在英语演说辞中的作用。 第五章回顾论文内容,总结全文。

主要科研成果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认知语料库语言学视阈下的英汉话语隐喻对比研究” (项目批准号:14BYY005)。 主持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商务话语中的隐喻研究: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 (2013年6月)。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商务话语的批评隐喻分析:基于语料库方法”(项目批准号:12YJC740092)。 参与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商务人才外语沟通能力的语言学理论基础研究”,并主持子项目“商务语用学”( 项目批准号:14WYA006)。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技能习得理论的反馈有效性调节机制研究” (2014年)。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面向中国学生的英语动词语法错误自动检查研究” (项目批准号:14YJC740006)。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当代商务语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A740029)(2010年)。 主持对外经贸大学教务处项目“综合英语类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2014年)。 主持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院项目“《认知语言学》课程建设”(2009年)。 主持对外经贸大学教务处项目“英语专业保送生班《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研究” (2009年)。 主持对外经贸大学科研处项目“转喻的认知语用研究”(2008年)。 主持国家基础教育试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2006—2007年度立项课题《中学生语用能力学习研究》。 论文: Metaphor use in Chinese and US corporate mission statements: A 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 approach,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14 (1). Book review: Researching Discourse in Business Genres. Discourse Studies, 2014 (2). Book review: A Method for Linguistic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Metaphor and Symbol, 2014 (1). 基于隐喻使用的《商务英语综合教程》评估,《外语界》,2013年第4期。 “如果”独立条件句:基于心理空间—转喻推理模型,《外语教学》,2013年第4期。 美国情报机构的隐喻研究评述,《情报杂志》,2013年第8期。 OECD教育公平政策的话语分析,《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4期。 Book review: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Cognitive Science. Discourse Studies, 2012 (5). 基于语料库工具Wmatrix的隐喻研究,《外语教学》,2012年第3期。 基于语料库方法的隐喻使用研究:以中美媒体甲流新闻为例, 《外语学刊》,2012 年第1期。 Book review: Metaphor Analysis: Research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Discourse Studies, 2011 (4). Book review: 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 in the Real World. Metaphor and the Social World, 2011 (2). Towards Business Pragmatics, Asian ESP Journal, 2011 (1). 教育公平话语的积极隐喻分析,《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3期。 人名专有名词的转喻研究,《商务外语研究》,2011年第2期。 转喻的原型观,《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 年第3期。 语用学与认知语言学的互补性,《21世纪报教学周刊》2007年12月 序言与礼貌策略,《语文学刊》2007年第8期。 “in”与“里”的容器图式解释,《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误解与言语行为转喻,《外语教学》2007年第2期。 从中学英语公开课的利弊看其评价标准的转变,《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年第2期。 《红楼梦》中请求语的分析,《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6年第3期。 分步骤实施阅读 高效率习得语言,《21世纪报教学周刊》2006年8月。 《语言学新解》评介,《外语与翻译》2006年第1期。 互动式话语中的偏离式连贯与误解,《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 偏离式连贯、连贯、误解,《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改革高级英语教学 提高语言综合技能,《21世纪报教学周刊》2005年5月。 误解与连贯,《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也谈刻意误解,《外语研究》2005年第2期。 《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评介,《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8期。 致使结构的认知分析,《外国语》2002年第4期。 语用失误研究在中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3期。 《语言和语言学的认知探索》评介,《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2期。 礼貌的得体性,《外语教学》2002年第1期。 翻译中的认知联系,《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第1期。 “The+名词”结构的认知分析,《外语学刊》2002年第1期。 从认知角度看语用失误,《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认知语言学概论》评介,《外语与翻译》2001年第4期。 心理空间理论与翻译,《上海科技翻译》2001年第4期。 专著: 《隐喻与话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语用和认知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误解的认知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参编专著与教材: 《科技英语阅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语言交际研究与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英美戏剧》,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美国小说》,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英诗助读》,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译著: 蟹(英译汉),《外国文学》,2001年第4期(收入陈思和主编《2001年中国最佳翻译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 美国梦(英译汉),《外国文学》,2001年第4期。(收入李德恩、马文香主编《后现代主义文学导读》,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湖边(英译汉),《大洋洲文学》,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获奖: 《语用和认知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获2008年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语用和认知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获2009年对外经贸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成果奖。

转喻论文文献综述

重点是认知和修辞学这两个前缀,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人们来认识这个世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通过time is money这个隐喻,人们可以形象的想出time是跟money一样重要的东西。而修辞学的隐喻,仅仅是一个修辞手段。

1、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百科知识是习语意义产生的认知机制。2、华盛顿是代表美国政府的转喻词.3、高层转喻直接利用类属ICM进行映射,影响语言结构,从这层意义上说,它是语法转喻。4、这种转喻的关系,不仅出现于作品与作品之间,也是发生在作品与现实之间.5、第一节用隐喻和转喻理论对譬喻和借代修辞格分别作具体分析,理解它们的生成机制。6、第二,就表达怒气之英语习语而言,因果转喻是严具生产力之概念模式.7、明喻、隐喻、转喻和提喻,其共同点就是“喻”。8、但在转喻的表层结构中只有本体,而喻体隐含在深层结构中。9、隐喻和转喻在词义延伸中有时会交叉或相互作用.10、文章运用转喻的域包孕理论解释英汉语主谓结构短语词汇化过程。11、本论文将在第一部分对转喻和提喻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12、蠹书虫:字面意为咬书的害虫,转喻读死书的人。13、研究表明多义词的各个义项是在基本意义的基础上,通过人类认知模式,即转喻、隐喻和他们之间互动关系作用而成。14、深层结构在本质上属于一种“语言学基础”,由四种基本的话语模式构成,即:隐喻、转喻、提喻和反讽。15、原型构式中对施事、接受者与受事的语义限制常常被打破,产生隐喻转喻扩展。

书籍:隐喻与转喻研究/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论文集系列 隐喻与转喻:一种认知的视角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能力是一般认知能力的反映,并由一般的神经过程所控制。根据这一观点,各种认知之间是一个连续体,而语言不是人的心灵和大脑中独立的“模块”。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在各种认知能力中,一个主要的和普遍的认知能力是想象,即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这就是为什么想象机制的隐喻和转喻会成为认知科学家研究的重点之一。隐喻和转喻的主要研究内容隐喻是一个认知机制,在这一机制中,一个认知域被部分地映现于另一认知域上,后者由前者而得到部分地理解。前者叫来源域,后者叫目标域。在隐喻“爱是旅行”(Love is a journey)中,“旅行”域映现到“爱”的域上,例如Our relationship is off the track.(我们的关系已经恶化了,直译:我们的关系脱离轨道)We are spinning our wheels.(我们关系发展迅速。直译:我们使轮子飞转)Lakoff指出了这二个认知域之间的对应关系:(1)相爱的人对应旅行的人;(2)爱的关系对应旅行中的工具(这里“轮子”和“轨道”对应“爱”的关系);(3)相爱人的共同目标对应旅行上的共同目的地;(4)关系中的困难对应旅行的障碍。转喻是在一个认知域中映现,如部分代表整体就是一例,请看例句There are a lot of intelligent heads in this university.(大学里有许多智者。)(直译:智慧头脑)在上例子中,“Head”(头脑)代表人,是用人的器官代表整个人。Lakoff认为一个隐喻和转喻通常是一个更抽象的隐喻和转喻的具体表现。例如“爱是旅行”是隐喻“生活是旅行”的具体表现,而“生活是旅行”是事件结构隐喻的具体表现。同样,转喻“头脑代表人”是“身体部位代表人”的具体表现,而“身体部位代表人”是“部分代表整体的具体表现。隐喻和转喻的系统性通过隐喻和转喻的组合在构建概念域中最为明显。这些复杂的组合在“情感”域中得到了详细的分析。隐喻和转喻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有关,因为经验域在所有的文化中并非一样的,但一些最抽象和重要的隐喻和转喻可作为普通和基本的来源域,如一些普遍的空间概念(垂直性和包容性等),它们被称为图象———图式。这些图象—图式是基于人的最基本的身体经验而习得。隐喻和转喻都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两者都以经验为理据,并用于某些语用目的。把隐喻和转喻作为“模式”强调了它作为稳定的“认知装备”的一部分,即隐喻和转喻应是我们人类范畴系统的稳定成分。在这一点上,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论区别于Searle的隐喻理论。Searle没有给予隐喻以认知模式的地位,而是把隐喻词语看成语言的特例,并通过语用规则还原为字面意义,对隐喻词语理解需要人的额外认知努力。与之形成对照的是,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思维的基本特征就是隐喻的,隐喻意义不必还原成字面意义,也并不需要额外的认知努力。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论认为,映现总是单一方向的,即只能从来源域映现到目标域上,而反过来就不行。根据这一理论,双方向的隐喻映现是不存在的。这一特征使其区别于其它的隐喻理论。在常规隐喻“人作为动物”(People as animals)中,我们把动物的一些特征映现到人的一些特征上去,反过来则不行。但还存在“动物作为人”(animals as people)的隐喻,在此隐喻中,人的一些特征映现到动物的特征上去,反过来也不行。这两个隐喻并不是一个隐喻的两个变体,而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隐喻。。近些年来,认知语言学在隐喻和转喻研究中的趋势是,把隐喻和转喻看作概念整合的一个特例。概念整合理论与隐喻和转喻的双域理论并不矛盾,因为前者以后者为前提。然而概念整合理论能更准确地解释隐喻和转喻的运作情况,而且还能解释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论解释不了的现象。论文:::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初探左景丽 【摘要】: 传统的语言学将借代/转喻和隐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近期的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表明借代/转喻和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的工具,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然而,中外学者们对概念隐喻的研究很多,而对借代/转喻的研究较少。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已意识到借代/转喻比隐喻更为基础。正如王寅教授在其专著《认知语言学》中指出:我们完全可以说“转喻,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东西”。 借代/转喻和隐喻的关系历来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之一。有学者认为借代/转喻和隐喻形成一个连续体。经典定义下的借代/转喻和隐喻可以视为“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上两端的类典型范畴,借代/转喻-隐喻互动现象属于连续体轴上的中间部分。借代/转喻和隐喻之间的区别不是离散的,而是标量的。它们是连续体上的点。这意味着两个实体间概念关系的性质可能随观察的角度不同而更接近某一端。“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的理论意义在于,它不但关注连续体两端的类典型范畴,同时也关注模糊的中间地带;提出了在人类认识与思维过程中借代/转喻不但是同隐喻同样重要的认知机制,而且可能是更基本的认知方式。 本篇论文共有五章: 第一章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借代/转喻倾向,论文的研究目标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结合例子论述了“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理论,强调指出借代/转喻是隐喻的基础。借代/转喻的基础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共同的经验基础;(2)语用含义;(3)范畴结构;(4)文化模式。接着论文从国内学者对metonymy的不同译名出发,探讨了metonymy究竟应译为“借代”,还是“转喻”。为此,论文阐清了两个问题:(1)metonymy究竟有没有“喻”;(2)是否所有metonymy都有指代性。Dirven将metonymy分为三类(:1)线性metonymy (linear metonymy);(2)连接性metonymy (conjunctive metonymy);(3)包含性metonymy (inclusive metonymy)。Dirven又将思维分成两大类:原意(literalness)和非原意(non-literalness)。原意显然无喻。非原意则又可进一步分为无喻(non-figurative)和有喻(figurative)两类。线性metonymy和无喻连接性metonymy既非原意又无喻,是non-literal non-figurative metonymy;有喻连接性metonymy和包含性metonymy虽非原意却有喻,是non-literal figurative metonymy;典型的无喻metonymy为线性metonymy,典型的有喻metonymy为包含性metonymy。根据定义metonymy是一种单一映射,通常具有指代性。然而,Mendoza Velasco认为,从现时文献资料看非指代性(non-referential)的metonymy与指代性(referential)的metonymy例子出现频率大致相同。非指代性的metonymy,例如:Mary is just a pretty face,或在包含基于动词的metonymy的表达式内,如‘Oh Dear’,she giggled,句中用giggle代表(stand for)‘to say something while giggling’。这类非指代性的metonymy应译为“转喻”而非“借代”。因此可得到如下结论:non-figurative referential metonymy即无“喻”有“代”的metonymy(如“The pot is boiling.”)是“借代”,figurative non-referential metonymy即有“喻”无“代”的metonymy(如“Mary is just a pretty face.”)是“转喻”,figurative referential metonymy即有“喻”又有“代”的metonymy(如“The crown has not withheld its assent to a Bill since 1707.”)则译为“借代”或“转喻”皆可。此外,从原意、非原意无喻借代、非原意有喻转喻到隐喻,实际上是一个连续体。 第三章重点阐述了被视为“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轴上中间部分的借代/转喻-隐喻互动现象。其互动表现为以下四种模式:(1)由借代/转喻构成的隐喻;(2)隐喻内包含借代/转喻;(3)借代/转喻内包含隐喻;(4)隐喻语境中的非借代/转喻化。分析指出,前两种是常见的模式。 第四章以上面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搜集并从认知角度分析了英语演说辞中出现的借代/转喻和隐喻及其互动模式。演说辞历来被认为人类巧妙使用语言的典范,但是运用“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理论从认知角度来分析英语演说辞方面的研究的确不多,这也是本论文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特色所在。为此,作者搜集40,000多字的英语演说辞语料,并作了详细的判断分析。这篇论文旨在通过分析英语演说辞中出现的借代/转喻和隐喻,再次印证借代、转喻和隐喻构成一个连续体,借代/转喻是隐喻的基础,并试图分析借代/转喻和隐喻在英语演说辞中的作用。 第五章回顾论文内容,总结全文。

转喻函授毕业论文

函授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指南

函授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下面我给大家了一些论文写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供大家参考。

一、论文印装

毕业论文用A4纸打印。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18磅;版面页边距上3cm,下、左,右2cm;页眉加“烟台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字体为隶书3号字,居中,页眉距边界2cm;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页脚距边界。

二、论文结构及要求

毕业论文由以下部分组成:

A.封面;B.扉页;C.中文摘要;D.目录(*);E.正文;F.致谢(*);G.参考文献;H.附录(*);I.有关图纸(大于3#图幅时单独处理)(*)。注:(*)为非要求项目(下同)。

(一)封面及扉页

封面及扉页样表见附2-1、附2-2。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为两行。

(二)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为200~400字左右。摘要前加黑体“摘要”,并外加“[]”,作为标识。

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论文(设计)主题内容的名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由高至低顺序排列,关键词之间应以分号隔开。关键词排在摘要部分下方。

(三)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前言或引言、正文主体、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四)正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层次清楚,文字简练、通顺,重点突出。

一般的论文的话主要是一个论文标题,标题需要写清楚论点。其次是论文要写出一个目录,让大家方便查找。最后应该要写明 学校、科系、指导教师姓名、作者性名、完成年月日这些基本信息。 函授大专毕业论文一般来说是没有固定格式的,个人建议还是直接问问你的辅导员或者是同学会比较好。

生态隐喻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生态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话语和批评 方法 正日趋成熟。本文旨在采用生态批评视角,重新审视D.H.劳伦斯的《蛇》中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征服、统治自然观”与“生态整体观”两个方面,探索《蛇》中蕴涵的生态思想和劳伦斯对人类生存前景的终极关怀。 论文关键词:《蛇》;生态文学批评:人;自然 深受浪漫主义思想影响的现代主义作家D·H·劳伦斯于192年完成的诗集《鸟·兽·花》以隐喻和象征的手法勾勒了大量丰满的动植物形象,其中的树木、花草、家禽、野兽均富于情感和灵性劳伦斯赋予自然以生命的血肉,通过将自然人格化,发现人与自然神秘的联系方式。其中的名篇《蛇》寓言般地讲述了文明人面临大自然的困惑与踌躇,初始本能的敬畏与随后心中敌意的“教化之声”形成本诗的张力,诗人最终在赎罪与自省中呼唤与大自然和谐共存关系的建立。历来评论家已采用原型批评和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等方法分析过该诗。本文采用生态批评视角,重新审视《蛇》中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引发对人类文明与人自身的 反思 ,从而挖掘出劳伦斯对“征服、统治自然观”的批判和“生态整体观”(hoistithought)的呼唤。 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态运动的导火索《寂静的春天》(1962出版了,这本绝不“寂静”的书,引发了美国当代轰轰烈烈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1972年,约瑟夫·米克(Joseph Meeker)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TheComedyofSurvival:StudieinLiteraryEcology)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即“对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物主题进行研究”。到1993年,生态文学研究成为公认的批评学派。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一些生态文学批评的专著相继出版。1996年佐治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格罗费尔蒂和费罗姆主编的《生态批评读本: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inLiteraryEcology),并在前言中指出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批评立场,它一只脚踩着文学,另一只脚踩着土地;作为一种理论话语,它协调着人类与非人类的关系”。国内学者则进一步诠释为:“作为一种文学和 文化 批评,生态批评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文学来重审人类文化,进行文化批评,探索人类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危机。并最终以弘扬关怀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为归宿。 英国著名的生态文学研究者乔纳森·贝特在《大地之歌》中指出“环境已经完全变了,我们必须再次提出那个老问题:我们究竟从哪里开始走错了路?”‘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具有深刻的认识论和价值论的思想根源。”海德格尔便把拯救地球生态危机、拯救人类社会的希望寄托在文学艺术上。在他看来,重整破碎的自然与重建衰败的人文精神是一致的。而D.H.劳伦斯早在诗篇《蛇中对陷入迷途的人类文化发出了相同的探寻,并呼唤自然与人和谐关系的建立。 一、《蛇》中的人与自然 《蛇》作于1920年7月意大利西西里岛,是根据劳伦斯个人的真实经历写成。在一个炎热夏日的午后,蛇与“我”都前往“我的水槽”找水喝。他先到达,安静、惬意地先喝起来,“我”站在一旁静静地等待。“我”很喜欢“他”,像一位安静的客人;来“我的水槽”喝水,“这是我的荣幸”。而“我”的耳边却不断地响起“教化的叮嘱:“一定要杀死它!”,因为西西里岛金黄色的蛇是有毒的尽管“他”举止温和,这条毒蛇仍可能威胁“我”的生命。当“他抽身离去时,“我”捡起一块木材“啪地一声砸向水槽”。变调的暴力之声划破了午后的寂静,也打破了“我”与蛇之间的默契。“他闪电般地缩进了“黑洞”里,留下“我”为自己的卑鄙行径忏悔、祈祷。劳伦斯的《蛇》寓言般地道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企图唤醒人类及早为自己对自然犯下的“罪行”赎罪。 “蛇”在诗中是一个神秘、安宁、沉静、优雅、有王者风范的“他者”,从“燃烧的大地内部钻出来的“他恰恰象征着大自然披着大地的色泽,“他从暗处土墙的裂缝中爬下,/拖曳着黄褐色的松弛的软肚子”,“他像土地一样发褐,像土地一样金黄,”,“黄褐色”“发褐”、“金黄”,这是大自然的颜色。他“拖曳着”松弛的肚皮来做客又“拖曳长长的、绕成曲线的躯体”而去,悠闲且自在;“轻柔地啜饮着”水,“静静地流入”长长的躯体,“沉思了一会儿又俯身去喝了一点”,“安静地来到这儿做客,……然后平静地、温和地离开”,宁静而优雅;“慢悠悠地转动脑袋,/慢悠悠地,慢悠悠地”,“不慌不忙地进入黑暗”,“对我不予理睬”,“像目空一切的神”,庄严、冷漠、神秘。“他”正体现了大地、大自然的特征,沉静又玄秘蛇与“我”同前往“我花园里的“水槽”喝水,仿佛伊甸园里的“蛇”和亚当一同前去领受“上帝的恩赐”。“蛇”与“我”到达“水槽”的先后关系正与上帝造物顺序的先后相对应:“我”只是一个后来者,先有大自然,再有了“我”——人类。上天的恩泽是赐予大自然与人类双方的,本应当像“蛇”那样恬静、知足地享用甘泉,而狭隘自私的人类“教化”遮蔽了人们的天性,置上天的恩惠(“水”)于不顾,-,只想消除“异己”,甚至不惜将恩赐与“他者”一同破坏。“我环视四周,放下水罐/我捡起笨重的木材/啪地一声砸向水槽”。因而,《蛇》中反映的“我”与“蛇”的关系正隐喻了人与自然万物的生存与利益关系——人类在征服、戕害大自然的同时也辜负了上苍的恩泽。 全诗共有74行,l9小节;前l2节的节奏和谐、自然流畅,是大自然的韵律;第13节到l6节峰回路转变得突兀、急促,是阴谋凶杀的变奏:结尾的3节在“我”的孑然而立中变得低调、阴郁。可即使在娓娓道来的前12节中,“我”内心仍然充满了“杀还是不杀”(又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蛇”的冲突。人类的常识和“教化之声”扰乱了、打破了、直至最终征服了“我”发自天性的对自然的友善和敬畏。“但我必须承认,我非常喜欢他”;“然而,又传出了声音:‘假若你不害怕,你就得把他处死!”’;“是否出于懦弱,我不敢把他杀死?/是否出于堕落,我盼望与他交谈?/是否一种羞辱我竞感到光荣?/我感到如此光荣”。心中的两个声音在交战,“我”在踯躅、迟疑中被撕裂,举棋不定。然而,对不能征服自然的恐惧最终占了上风,诱使“我”在“他”转身离去时,放下“水罐”,拾起“木材”,“啪地一声砸向水槽”。目睹无辜的客人仓惶而逃,“我的良知受到了极大的谴责,并意识到自己的“卑贱”、“粗暴”和“低劣”。在塞缪尔·柯勒律治《古舟子吟》中,老水手因宰杀了自然的象征一“信天翁”,致使全船遭到灭顶之灾。“我”的恐惧与悔恨正是源于老水手的教训。“我”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老水手宰杀信天翁、背叛神圣的自然之神是多么的类似,而老水手的悲惨遭遇极有可能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我”的困惑和挣扎源于内心深处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即两个自我的冲突,“自然和谐的真我”最后还是被“独尊文化的俘虏”说服了。在《蛇》中,开始“我”手持“水罐”,后来拿起“木材”(我环视四周,放下水罐/我捡起笨重的园木),“木材”和“水罐”,实际上象征着人在处理自身和大自然的关系中两种不同的认识论与价值观。从生态文学批评视角看,即征服、统治自然观与生态总体观

1.《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对文学本质的超越性诉求》2.《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评〈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3.《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现代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的反思》4.《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现代性视域下的文学与文化论坛综述》5.《文艺研究》2010年第12期:《第三种大众文化理论---波德利亚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6.《文艺研究》2008年第11期:《重写文学史与后现代视角》7.《文艺研究》 2005年第5期:《对贺岁片的文化解读—以冯小刚电影为例》8.《文艺研究》 2002年第6期:《生态文艺学》9《哲学研究》 2004年第9期:《标举差异 抵抗霸权》10.《哲学研究》 2003年第11期:《对人的形而上的沉思---鲁迅小说的人学意蕴》11.《哲学研究》 2002年第10期:《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与“文化研究”思潮》12.《国外社会科学》 2009年第1期:《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影响》13.《光明日报》 2006年11月27日:《生态文明时代的文化精神》14.《光明日报》 2008年10月17日:《新世纪文学的空洞能指与文化想象》15.《光明日报》 2008年4月22日:《论生态文明的自我范式》16. 《光明日报》2011 年1月4日《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国际视野》17. 《光明日报》2008年9月24日:《人文教育:大学的永恒使命》18. 《光明日报》2004年12月17日:《隐喻与自省》19. 《光明日报》2009年2月4日:《大学精神与公共关怀》20. 《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贺岁影视剧现象的文化解读》21.《天津社会科学》 2003年第3期:《后现代差异理论: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石》22.《天津社会科学》 2004年第3期:《批判性的大众媒介理论》23. 《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后现代差异理论: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石》24.《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5期:《虚浮与贫困—当下文坛检省》25. 《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5期:《文化研究:当代文化批判理论的又一新军》26.《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19期:《人文精神与公共关怀:现代大学的灵魂》27.《学术月刊》2007年第6期:《生态后现代主义:一种崭新的生态世界观》28.《文艺报》2009年4月25日:《手机文学现象:午后茶点与后文学景观》29. 《文艺报》2000年6月27日:《仿制的贫困—对“文学新人类”的写作批评》30. 《文艺报》2001年10月16日:《图像的霸权与文学的危机》31. 《文艺报》2008年4月24日:。《后批评时代与学术批评的单向度》32. 《求是学刊》2005年第4期:《斯皮瓦克和她的后殖民女权批评》33. 《学术界》2003年第4期:《经典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评析》34. 《学术界》2005年第3期:《“文化研究”学派的知识分子理论研究》35. 《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6期:《沉潜到生命本质深处》36. 《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4期:《积极性的大众文化理论---文化研究派的大众文化理论评析》37、《文艺评论》2004年第5期:《后殖民批评理论先驱法侬思想研究》38. 《学术交流》2008年第11期:《后现代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39、《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0月14日:《西方中心主义与中国学术深层问题》40、《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0月19日《注重对大众的本体研究——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

研究现状是什么意思研究现状是什么意思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物件,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述评是什么意思随着大学校园建设量成倍增长,有关大学校园的研究也日益升温。因为大学校园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建筑性和教育性。所以,对它的研究也多局限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高等教育三个学科领域。一、建筑及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开始是以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的。建国以后,根据经验,结合国情,确立了以功能分割槽为核心准则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指导了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然而,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的阶段性经验总结,是相当不成熟的,至今,这些欠成熟的校园规划理论仍是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根本依据。在理论欠缺的情况下,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只能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随着近几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园建设工程量比过去翻了几翻,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开始频繁关注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论建构。2001和2002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研讨会”,在大陆和台湾的建筑规划界掀起了大学校园的学术热。与以往相比,两次会议的论文开始重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建设的历程,不再局限于校园工程的阶段性总结。一些建筑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思想对校园建设的影响,只是他们的观点阐述不太系统,只能说是一种“散见”。如:《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一文认为“大学校园形态与大学当时的办学理念、教学制度和内容是一致的”。如中世纪的大学主要职责是培养神职人员和为王室服务的人才,大学校园必须是封闭的,能够使学院排除外界各种影响,完全服从教会,校园生活充满清规戒律。因此,校园多附属于教堂或修道院,或者以宗教建筑为样本进行设计建设。19世纪工业革命后,美国高校将学术自由理想和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创立了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创立了影响全世界的开放式校园形态。20世纪后期,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校园形态也越来越多元。这种对教育思想和校园建设关系的描述,虽然稍稍打破了一点建筑界习惯性思维的限制,但依然停留在对高等教育理论浅层次的理解上,并没有阐明在大学校园形态演变中表现出的教育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国内研究现状文献综述就是用资料,只不多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格式。主要是,关于你的论文主题,国内外学者提出多点看法和主张。某某学者在某某文章中,就你的论文主题,提出看法认为如何如何都是这样的语句,写出来就ok了。需要大概七八篇文章的论述,最好是高阶的人物写的文章,发表在高阶期刊上的。知网搜寻文章,搜出来的文章,看看摘要就能写进综述里了,不用下载,中国知网,搜寻合适采纳啊不懂可以追问给你一个,见下方百度知道附件供参考手机可能看不到附件,得电脑上网才能看到例如张丽萍在其研究中指出:“培育企业员工的忠诚度应以人为本,有良好的领导团队,理想的企业发展前景,采用公平竞争、相应的激励机制为手段,使之贯穿于企业员工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企业独特的员工管理机制”。其他更多的见附件哈国外研究现状(一)同类相关问题的研究1.问题一:他人研究成果的罗列——承担他人研究成果的“宣传员”。例如1: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人们思维活动的本质特点在于它不仅与感性认识互相联络著,而且与语言互相联络著,即思维的概括必需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任何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都与语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络,数学思维也不例外。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并且用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这就使数学完全脱离了具体的事实,仅考虑形式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决定了数学学习是一个逐步掌握数学语言,建构数学思维的过程,从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各门学科中最为抽象、最为概括的学科。由于数学既是演绎科学,又是归纳科学;既是理论科学,又是实验科学,数学思维具有“实验、猜测、想象、直觉、灵感”等特点,因此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的难度较其它学科更大。教学实践也表明,虽然经过许多努力,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数学学习困难问题,究其原因,除了数学学科的特征以外,还与他们掌握数学语言的水平息息相关。学生智力发展的诊断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的特点及掌握数学语言的水平,是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资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质差量少。同时,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的数学理解力也差,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丰富学生数学语言系统,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水平,对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选自“初中生数学语言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例如2:一个国家要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国力,必须要提高国民素质。社会发展客观地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健全的价值观和健康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具有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善于发现和探究;具有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善于和他人共同生活、工作;具有社会现任感和生态伦理意识,能够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在这种背景下,各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加强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当代社会发展的内在关联;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中一个里程碑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鲜明地提出了基础教育“为了生存”和“学会生存”这一主题;面向21世纪的“德洛尔报告”则更明确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个重要支柱。更重要的是,基础教育被视为“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基础教育关照生活世界,回归生活,注重生活的教育意义和教育对学生生活方式的建构,成为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特征。然而多少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忘却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导致了学生对人生与社会自主思考的忽视,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命的活力,导致教育丧失生活意义。总之,与人的“生活世界”分离的教育难以体现教育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无法给予学生“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因此,回归生活世界,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重建的根本依据。理论依据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教育家都深刻的意识到语文联络生活的重要意义。刘国正先生曾提出:“语文训练联络生活则生动活泼,脱离生活则死气沉沉。具体地说,读(包括听)是通过语文认识生活和学习怎样生活;脱离生活,读就变成无意义的活动,吸收和鉴赏都失去辨别优劣美恶的基本标准。写(包括说),是运用语文反映生活,表述自己的见解,并服务于生活;脱离生活,写就变成无源之水,技巧就变成无所附丽的文字游戏。而与生活相结合,读有嚼头,写有源头,全域性皆活。至于思想教育,那更是只有与生活和思想相结合才能奏效。”“语文教学与生活结合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语文教学固然应以课堂为主要场所,但立足课堂,还要看到其它各科、校园、家庭、社会,充分调动并利用广阔天地中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因素。另一方面,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和空洞无物;而结合了生活,就有丰富的内容,就会牵动学生的心灵,就注进了充实的活力。”顾黄初先生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指出:“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他同时强调“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王尚文说:“语文是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因为它本身提供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最大可能,提供了实现他们作为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最大可能。把本来是生活中作为实现生命活动、心灵活动手段的读、写、听、说,与语文教学作为教学手段的读、写、听、说融而为一,让学生在语文教学的读、写、听、说活动中实现成长,实现完美的自我。我们应当而且必须使两者合流,我们也能够使两者合流。”美国教育家华特也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基于以上情况,根据《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的要求,以及二期课改的核心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慧学说的观点,我们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致力于培养学生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可持续发展的语文素养,充分发展学生的多元智慧,积极开展了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对策:对比分析,阐述他人研究结论对自己开展课题的启示,依据等;或发现他人研究未解决的问题。2.问题二:“研究表明”成为口头禅,多是自己的想法或是常识性道理。但为了增加可信度,冠以“研究表明”或“多数研究表明”。对策:规范的应该“某某研究表明”或注释3、问题三:填补空白或“国内外很少有人研究”例如:…………..目前见之于书报的一些研究性课题,基本上采用独立性课题,比如浙江瑞安中学“以创新为核心的学校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江苏戚墅堰铁路中学《陶潜诗文价值历史变化》、我市大同中学“知识论的探索”七宝中学“开放型主题活动课程”、华师大二附中“小课题研究”等等。日本、法国的一些学校也都是这种方式。至于采用完全融合式课程形态,从有关资料显示:美国有部分学校进行过尝试和实践,国内少见,见到的基本附属于综合研究或其他研究,未作为独立的研究课题。(选自“高中语文单元拓展型研究型学习试验研究”课题)对策:谨慎陈述(二)外文文献研究问题问题一:国外大量研究表明,给人感觉自己对国外教育发展动态非常了解,但是在参考文献中没有1篇是有关文章。对策:只要是有价值的课题,且我们未能很好解决或你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都是可以进行研究。没必要用洋人壮胆。满意请采纳。隐喻研究现状两千多年以前,隐喻作为修辞格式就为世人所知。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和《修辞学》中就对隐喻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确立了其后两千年西方修辞学界隐喻研究的基本线索。如今,国内外的人们对隐喻展开了大量的研究,近几年来国内的相关论文已达到了好几百篇。传统的隐喻理论只是局限于对隐喻现象本身的研究,没有将隐喻放在人类认知、思维和交际活动这一更大的背景之下进行考察,所以不能全面解释隐喻的机制和实质问题。而当代的隐喻认知理论则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的、普遍的认知方式,可以用于解释人们概念的形成、思维的过程、认知的发展、行为的依据等等。通过对相关统计资料的分析,我们发现从研究趋势上看,国内隐喻研究呈明显上升趋势;从研究内容上看,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研究成果的介绍与隐喻理论研究两个方面;从研究角度上看,90%的国内研究主要从认知角度开展,说明认知科学已成为隐喻研究的主视角;而且隐喻研究已经开始由单一的英语向其他语种扩充套件。因此,隐喻研究在我国还刚刚起步,未来的隐喻研究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外ERP研究现状ERP在国外应该是使用得比较广泛,这个与他们的基础设施比较健全,配合度比较高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但是在国内,因为国内设施基础还有待健全,尽管使用得也比较广泛,但是由于结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很多的专案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可能背离原来的目标或者安于现状。制造行业中,采购,生产和物流,如果是根据订单来生产的企业,排产会比较困难些,主要还是看订单的规则性和生产瓶颈,这方面解决了,还要看供应商的状况和物流状况,前者直接影响到生产,后者直接影响到销售,进而反作用订单。如果是先行排产的企业,那这方面的压力会小很多,压力主要集中在销售。“研究”是什么意思?研究①钻研;探求事物的性质、规律等: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研究人类学。②考虑;商讨:这个方案领导正在研究|请大家来研究问题。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研究是要有所得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正在整理,到时候给你发离线,嘿嘿嘿嘿=3=戏曲的研究现状是现状研究吧^_^这要看哪个剧种的你要是写戏曲的研究成果和状况哪也得细分一下是哪方面的啊安与现状是什么意思?应该是安于现状吧。对现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等比较满意,没有向更高目标迈进的想法与做法。应该是一个略带贬义色彩的词。

山西大学比较专业 可以参见安军的《隐喻的元理论研究》

动物隐喻对比研究论文

英汉动物象征意义对比关系离不开其内涵比较,文化意义是指社会所赋予词语的引申义、隐喻义、借代义、联想义、象征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以及特有的含义,在浩瀚的词汇海洋里,动物词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色彩,它不仅有直接的,表面的,字典的意义,还有内涵的,情感的,迁移的意义。尽管不同语言动物词的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相同或相近,但具有其民族特征的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有时则大相径庭。许多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其语词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同一动物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给人带来的联想也截然不同。例如,提起“公鸡”,国人往往会联想到“闻鸡起舞”、“金鸡报晓”、“雄鸡一唱天下白”,但“金鸡”牌闹钟销往英美国家,若商品名译为“Golden Cock”则恐怕无人问津,因为在英语中cock有“雄性动物生殖器”之意,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联想自然会令商品滞销。从文化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对比中英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文化内涵的异同会有助于语言学习,通过对同一动物在英汉语言中文化意义基本重叠,部分重叠,完全不对应和存在语义空缺的动物词可能引起相类似联想等诸方面的对比研究,可以透析出文化对词汇的影响:第一种是汉英动词完全相同的涵义,动物千姿百态,特征突出,常被用来描述有关人或物的某种品质、性格,使表达鲜明,形象生动,各民族人民对某些动物属性往往有共同的认识,从而对一些动物名称产生相似的联想,汉语和英语从动物的基本属性角度出发使用动物名称时,其文化内涵往往是相同的。例如“狐狸”一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会引起“精明,狡猾,多疑”的联想,汉语里“狐媚,狐疑,狐狸精,狐狸尾巴,狐假虎威,狐群狗党”等词多带贬义,英语中的fox也表示“诡计多端”之义,如:Don't trust that 's a sly old fox。(不要相信那个人,他是只狡猾的老狐狸。)由此可见“狐狸”与fox在英汉两种文化里是象征“狡猾”和“欺”的动物。很多不同文化中引起不同民族的相似的联想。比如,在英汉两种文化中,豺狼凶残贪婪,汉语说“狼心狗肺,狼子野心”,英语也有类似用法greedy as a wolf;兔子的迅捷,汉语说“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英语有as rapid as a hare;汉语和英语都用“母鸡”(hen)喻妻子,汉语说“母鸡司晨家不兴”,英语中的hen-pecked(被母鸡啄的)即指“妻管严”。这些联想表明不同的民族社会之间存在许多共同点或相符点点(correspondence),这些相符点反映在不同体系的语言之中。第二种有部分相同,部分出现歧义。由于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动物名称可以表达相同的文化内涵。汉语里常用“虎”来比喻“勇猛威武”,如“龙腾虎跃”、“虎踞龙盘”、“九牛二虎之力”、“狐假虎威”、“如虎添翼”,汉语中的“虎威”在英语里却不用tiger(虎),而用lion狮)来表示。在西方,狮子是力量和好战勇猛的象征,如bold as a lion(如狮子般勇猛),majestic as a lion(如狮子般威风凛凛)。中国的俗语“老虎屁股摸不得”,对应的英语则说Don't beard the lion(不要挑逗狮子)。英国人还以lion为自己国家的象征,勇武大胆的英王查理一世被喻为lion-hearted(狮心),史称“狮心查理王”。另外,lion还引申作“危险”、“险地”,如place one's head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于虎口)。可见,由于生活经验和风俗习惯不同,英汉语言中设喻的喻体也不同,汉英不同动物名称表达相同的文化意义,还体现在如下表达法中,如表示不敢做声的“曦若寒蝉”与as mute as fish(沉默如鱼),表示焦急不安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与like a cat on hot bricks(如热砖上的猫)或like a hen on a hot girdle(像热锅上的鸡)。还有“牛饮”与drink like a fish(如鱼饮水),“落汤鸡”与wet as a drowned rat(湿如落水鼠),a rat in a hole与“瓮中之鳖”,goose flesh与“鸡皮疙瘩”,“过牛马不如的生活”与lead a dog's life(过狗般的生活),“滑得像泥鳅”与,lippery as an eel(滑得像鳝鱼),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第三种完全不对应,例子就多了。英语的cricket与汉语的"蟋蟀"同指一种鸣叫的小昆虫,却有着迥然不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化中,"蟋蟀"常给人以优伤凄凉,孤独寂寞的联想.早在《诗经》中,蟋蟀的叫声就被作为农夫岁末困顿生活的映衬,如《幽风 七月》.此后,蟋蟀几乎无一例外地以其凄苦,悲凉的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宋玉 《九》),"蚤唱如波咽,更深似水寒"(杜牧 《寝夜》),"但闻四壁虫声卿卿,如助余之叹息"(欧阳修 《秋声赋》),"恼碎芳心近砌下.啾啾卿卿寒蛋闹"〔王和卿 《百字知秋令》〕,"昨夜寒蛋不住鸣,惊回梦,已三更.……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 《小重山》).而在英语中,自从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中用过as merry as crickets以后,英美人就一直沿用着as merry as cricket这一明喻成语,cricket成了欢乐,愉快的象征,如C. Kingley在Two Years Ago中写到:"1 have not had all the luck I expected, but... am as merry as a cricket. 可见,同样的蟋蟀在不同的文化中所产生的联想反映了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对自然界的独特认识和态度以及独特的审美观念。再如,中国古代"龙"是有鳞有须能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封建社会"龙"是帝王和高贵的象征."龙"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显赫地位,它不仅象征皇权,威严与神力,还象征吉祥,财富,前途和权力,象征一种蒸蒸日上的精神.中国人对"龙"的偏爱可追溯到原始部落的图腾时代,在整个社会的历史长河中,"龙"已经超越了"图腾"和"法力"的实体词汇意义,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凡与"龙"有关的词语无一不是褒义词,如:龙凤呈祥,望子成龙,乘龙快婿,龙马精神.而dragon在西方的象征意义与中国有关龙的传说截然不同,西方中世纪dragon是守候在地狱之门的有翼能喷火的巨大怪物,象征魔鬼与邪恶.在基督教里,龙被看做是一种不祥的动物,dragon一词基本含贬义,喻指"凶暴的人".如:We were real行frightened of the maths teacher. She was a real dragon.(我们的确害怕数学老师,她真是一个凶狠的脾气很坏的老太婆.)"龙"与dragon虽指示意义相同,但二者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则是对立的,相反的,所以"望子成龙"宜意译为expect one's son to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而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势必会使西方人误解以至有损形象,因此,有人主张把中国的"龙"译成long而不是dragon,这大概也不无道理.同一个动物词在不同语言中的文化内涵的褒贬能折射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态及其价值观念.再比如汉语“狗”一词的概念意义是:一种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的家畜,与dog两词的直指意义基本相同,但一涉及到与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特征有关的文化意义,这两个词就不能一一对应了.英语国家中,狗被视作人们的忠诚朋友,所以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比喻人的行为,此时dog不指狗,更不含贬义,而是代人的普通用语.如:a lucky dog(幸运儿),Love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itsday.(凡人皆有得意时), a bad name andhang him.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但汉语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则多为贬义,如:狗急跳墙,狗屁不通,狗尾续貂,狗仗人势,狗血喷头,狼心狗肺,鸡鸣狗盗,狐朋狗党.第四种情况是语义空缺。文化不是等效的,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迥然不同,有些动物词在一种语言文化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且能引起美好的联想,而在另一种语言文化里却平淡无奇,毫无文化意义,两种语言的转换很难做到完全对等,这就是文化的个性和差异。文化差异造成了动物词语义空缺现象的出现,所谓空缺是指原语所载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无“对等语”。一方面,指称意义(conceptual meaning)相同的动物形象,在原语和译语中的语用意义(pragmatic implica-tion)可能相去甚远,甚至完全相悖;另一方面,有些动物形象在原语中含有丰富的语用意义,而在译语中却没有,因而在译语中不能产生等值的意象联想.汉英动物词汇里的这种情况显著地表现在crane与"鹤"这一组词上."鹤"一词的实体词汇意义是"鸟类的一属",英语叫crane,"鹤"与crane均有"鸟的一种,,的实体词汇意义,但英语中的.rane只有因其颈长而具"伸长脖子"的引申义,几乎没有什么文化意义,如:Jane craned her head to look forher husband in the crowd.(简探头四望在人群中寻找她丈夫.)汉语里的"鹤"相对于英语的crane,却有独特的文化内涵.鹤在汉文化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①对中国人而言,它首先是长寿的象征,如"鹤发童颜""松鹤延年""龟鹤齐龄".《淮南子 说林训》日:"鹤寿千岁,以极其游."古人以鹤为长寿仙禽,后人便常用"鹤"为祝寿之辞.②由于鹤在鸟类中给人亭亭玉立的感观印象,所以"鹤立鸡群"常用来形容仪表和才能出众的人.③"鹤"暗含"归隐"意,如"闲云野鹤"表示自由自在,不受红尘俗事所烦.再如刘禹锡荣秋词》:"晴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霄",喻"身处逆境,直飞云霄,冲天而去".④鹤在中国古代就是稀少的珍贵动物,物以稀为贵,因此还可以喻美好的东西.如"焚琴煮鹤"是杀风景之一,把琴当做燃料烧了去煮白鹤,喻"随意糟踢美好的事物".⑤"鹤驾""鹤驭"中的"鹤"为仙人车驾,"鹤驾何时去,游人自不逢","鹤驭已从烟际下",又因仙人乘鹤升天,故此两语又为死的讳称,如“鹤驾不来尘世隔,芙蓉城阂月茫茫”。以上我参照了民俗学家仲富兰先生的有关文章以及网上的资料,综合而成,将英汉动物象征意义对比关系进行了比较,但愿你能满意。谢谢!

日本文学指的是以日本语写作的文学作品,横跨的时间大约有两千年。日本文学的论文题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论文的质量高低。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日本文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日本文学论文题目(一) 1. 日汉否定表达的对比研究 2. 关于中日同形类义词的研究 3. 日本新闻翻译实践与研究 报告 4. 任务型教学法在日语专业语法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5. 浅谈日语寒暄语表现 6. 翻译补偿视角下的《雪国》汉译研究 7. 川端康成小说在中国的翻译·传播和接受 8. 《罗生门》与《鼻子》的汉译本对比研究 9. 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研究 10. 关于日语中“猫”惯用句的研究 11. 从日语教学的角度谈母语迁移现象 12. 从语用学角度对日语会话中省略表达的研究 13. 从语境看日语第二人称代词的隐匿性表达 14. 日本人的集团意识的研究及其 教育 指导 15. 日语外来语的特征及其教育指导 16. 关于日语教育中日本 文化 导入的考察与教育指导 17. 《伊豆的舞女》中文译本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 18. 试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19. 中日同形异义四字 成语 的对比研究 20.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日 广告 语言对比研究 2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日流行语的对比研究 22.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影视翻译中的运用 23.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产品 说明书 翻译 24. 从《探求中国的山水》汉译本看游记类文本的翻译策略 日本文学论文题目(二) 1、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日汉语序对比研究 2、现代日语可能表达研究 3、现代日汉情态对比研究 4、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研究 5、汉日动物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 6、日语拗、长、拨、促音与中古汉语音韵对应规律研究 7、司马辽太郎咱歴史小说研究 8、中国高校日语专业学生格助词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9、韩日语助词共现对比研究 10、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研究 11、日本近代言文一致问题初探 12、韩日越汉字本土化过程研究 13、汉、朝、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对比研究 14、韩日禁忌语对比研究 15、汉日比较视野下的汉语对比对生性研究 16、汉日隐性性别词语对比研究 17、日语复句句式变化研究 18、中国高校日语专业学生中日同形 近义词 产出难易度影响因素研究 19、明治以来的日本汉字问题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研究 20、日语多义感觉形容词的语义分析研究 日本文学论文题目(三) 1. 中日色彩语「青」侦娭偡傞対照研究 2. 中日同字词比较研究 3. 关于日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字句的对比研究 4. 现代日本语感情表现研究 5. 从《伊豆舞女》中文译本看翻译的跨文化交际行为 6. 《源氏物语》和歌汉译研究 7. 关于中日色彩词的对照研究 8. 中日惯用语中动物隐喻的对比研究 9. 中日耻意识及其在言语表达上的体现 10. 惠普日语客服的翻译实践报告 11. 关于低碳增长的日语学术论文翻译实践报告 12. 「逼傛偮偲」的暧昧性及其原因 13. 中日翻译中的语言文化差异与信息再现 14. 时尚类杂志文本的日译汉翻译实践 15. 新闻类稿件的翻译策略研究 16. 关于日语中食感表达的研究 17.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日语中以“心”为中心的惯用句意义 18. 文学作品中人物描写的翻译技巧探究 19. 星新一小说翻译实践中翻译技巧的应用 20. 太宰治《人间失格》汉译本的比较研究 21. 对加译和倒译技巧的研究 22. 日汉翻译技巧-加译在实例中的运用和分析 23. 日译汉实践报告-《日本人和中国人这里不同》中常用翻译 方法 的应用分析 24. 日语长句的翻译方法-《日本人与中国人这里不同》翻译实践报告 25.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日译汉 句子 结构调整 26. 常用翻译技巧的应用 27. 日语中“手”的概念隐喻意义研究 28. 基于跨文化交际理论下的中译日分析 猜你喜欢: 1. 日本文学论文选题 2. 日本文学的相关论文 3. 浅谈日本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4. 日本文化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5. 文学论文题目大全 6. 日本文学方面的论文

可以写狗啊.我相信大家都是认识它的,而它的忠心和它的精神,就连我们人类有时候都要感到钦佩. 今天,我又趴在草丛边,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在我眼前,空前变大了,小草成了大森林.一只小蚂蚁,独自四处走动,发现了一块小面包渣,我想它一定是位高明的厨师,出来找一些东西做饭,现在它找到了,可是它搬不动,它转身往回走,来到洞穴里,不一会,蚂蚁厨师又带出了几位搬运工,它们齐心协力把食物搬了进去,今晚它们又有丰盛的晚餐喽!我仿佛嗅到了蚂蚁的饭香,我多想进去与它们一起分享啊,可是我又怕惊吓到这些小精灵们. 蚂蚁的生活也很有规律,它们自己干着自己的事情:小蚂蚁们在学校上学,老师在教课,它们师生都那么认真,那么全神贯注.在小蚂蚁上学时,它们的家长在工作、上班.叮铃铃……放学铃响了,小蚂蚁们都回家了,到了家小蚂蚁向父母回报一天学的什么,父母也许会批评它们,也许会表扬它们.一只看上去非常得意的小蚂蚁,我想它一定是考了好成绩吧. 一只蚂蚁强盗凶神恶煞的拦住一只蚂蚁居民,正好蚂蚁警察路过,把蚂蚁强盗抓住了,我想蚂蚁警察一定很高兴,因为它为人民做了一件好事. 在农家小院升起炊烟,小狗的叫声才把我的心灵唤了回来.

  • 索引序列
  • 转喻研究论文
  • 转喻论文文献综述
  • 转喻函授毕业论文
  • 生态隐喻研究论文
  • 动物隐喻对比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