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幼儿情绪管理研究的论文

幼儿情绪管理研究的论文

发布时间:

幼儿情绪管理研究的论文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在注重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幼儿心理健康 教育 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1:《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有的个性,不同的个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行为。好的个性比如谦让、团结、爱护公物、讲礼貌能增进孩子的 人际交往 效果,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反面来说,过分淘气、爱哭闹、不讲礼貌、自私等个性则会阻碍教学的进行,不益于孩子的正常发展。个性就是心理范畴当中的人格,心理作为一种人对外部环境的主观反应,其正常与否决定着人对环境反应之后的行为的正确与否。 在先天因素和社会、家庭、学校和同伴群体的影响下,再加上幼儿是人一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开头期,幼儿的心理健康的状况越来越多地得到了社会和学校的重视。学前健康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幼儿的健康教育。”身为一名幼儿教师,在经过了长期与小朋友的交流沟通和了解之后,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能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性格开朗、情绪积极、无心理障碍,能较快地适应环境.在实践教学中,幼儿在情绪和性格方面出现问题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有的幼儿遇事的第一反应就是哭,有时候可能是没有明显原因地哭,这会让老师在解决问题时候很尴尬,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从关心孩子的角度来说,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孩子心里在想什么,是所有老师关注的问题。 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孤僻,不大合群,从短期来说,这会影响孩子在学习和做事方面与其他同伴的合作积极性,长远来说,并不益于孩子以后人际交往的开展和性格的形成。有的孩子比较情绪化,情绪的变化捉摸不定,做什么事都是根据心情来的,别人的劝阻或说服对他们行为的控制很少会起作用,老师如何能通过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式来保持其情绪的稳定性也是一门难科。还有的孩子比较具有攻击性,因为年幼无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事,所以根本不会懂得考虑自己的行为的后果。这是很严重的,除了对同伴会造成伤害,也会对自己有影响,因为如果同伴都不与他来往,那么孤僻会更有可能加重这种攻击型个性的发展。 还有很多例子不胜枚举,共同说明了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普遍性。我国曾因为历史的原因,忽视过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研究。而现在由于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生活方式、社会 文化 等众多影响幼儿健康的因素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幼儿的生长发育也出现了新的不良现象,所以,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教育,势在必行。 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非难事,因为孩子本身是处于人生的开始阶段,在拥有这个年龄段该有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之外,其他还是非常具有可塑性的。作为老师,首先应该“蹲下来”,用和孩子平等的视角来看待这一个个可爱的生命,用爱的眼光来欣赏他们。陶行知先生说过:“小孩的体力和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否则创造力就会被削弱,甚至于夭折”。适当的营养,在心理方面显然是指老师对孩子的关爱。关爱会给幼儿带来安全感和自信,同时也会形成幼儿对教师的信赖关系,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其次,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揣摩和 总结 ,举一反三,总结一些普遍适用的培养幼儿心理健康的 方法 ,这是将想法和理论落到实处的根本途径: 1.兴趣引导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了解孩子的性格来发掘他们的 爱好 。爱好一旦建立,孩子的注意力自然会被集中起来,性格也会在对爱好的追求中变得完善。 2.鼓励法。这是与兴趣相辅相成的一个方法。在幼儿兴趣之处进行承认和鼓励,自身的行为就得到了肯定,自我意识也得到了满足;同时,幼儿爱好的发展离不开适当的肯定和夸赞。 3.反问法。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要合理运用。幼儿自身的分析判断能力在形成时期,进行适当的提问和反问,同时进行一定的引导,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自我判断力,促进思维的多向发展。 4.宽严结合的方法。这点至关重要,因为过分管理或者过分关心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平衡发展都是不利的。老师要始终明白自己的位置,站在相对客观的角度来调节幼儿的不同行为,耐心地讲解劝说,矫正不良的行为,鼓励正确的行为。等等方法没有逐一列举,但都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并指导实践。前提是老师自身必须有一颗健全美好的心灵,将自己的工作使命感牢记在心。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一定非要有一套先进的教育方法,也不一定必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一定不能缺少一颗热爱孩子的心。热爱孩子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了解孩子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要时刻把握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把孩子们当做花朵,用真情来浇灌,孩子们一定都会是一张张明媚的笑脸。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2:《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措施 》 摘要:心理健康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方面,幼儿心理健康尤应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概念标准、种类、影响因素以及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矫治策略等方面研究的综述,力图把握当今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在谈到幼儿心理健康这个定义的同时,我们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呢?简单地说,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主要特征为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与愉快、行为协调统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适应能力。 而具体到幼儿心理健康的涵义,我们在这里可以引用一种说法。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与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与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与谐,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与发挥,幼儿期的心理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孩子性格特征的优劣,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与对待未来的态度。 二、欣赏孩子并让孩子学会与同伴交往 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他们品德形成的基础。在幼儿教育中,要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幼 儿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内化为他们自身的品德素养。一是用游戏化的生活培养幼儿学习的习惯。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幼儿的学习与生活、游戏是分不开的。他们需要通过游戏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学习与生活,老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选择与幼儿学习息息相关的生活和游戏内容,通过不断的操作、探究、重复和延续,来帮助幼儿形成爱学习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以表扬、鼓励为主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幼儿渴望成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肯定的评价,成人一个和蔼可亲的眼神、微笑、轻轻的扶摸、点头、拥抱、亲吻等等,都将鼓励幼儿的信心。教师在幼儿生活中要乐于发现每一个幼儿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惩罚,使幼儿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对幼儿的合理正当要求,教师要尽量满足,条件不成熟时,要正面回答和引导,而不能粗暴对待,使幼儿产生自卑心理。三是用温和的态度改掉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都会模仿,一个脾气温和的教师往往会赢得幼儿的喜欢。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当幼儿做了错事时,要耐心细致地关怀、爱护、引导,而不能粗暴地训斥,帮助幼儿改掉不良习惯。 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是人与人相处的规矩。礼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礼貌行为,二是礼貌语言。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给人一种谦逊文明,恭敬有礼,落落大方的好感。可从一个人说话用词、语调口气、举止态度上,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思想面貌、文化水平、社会身份。礼貌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因此,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 三、如何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的心理健康,植根于家庭,成型于学校,发展于社会。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仅需要我们这些身为父母的身体力行,还需要学校尤其是幼儿园的专业系统地科学培育,当然也离不开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 1、把“根”植正,为孩子上好第一堂“。父母是英才的第一任老师。幼儿首先接触的就是他的父母,率先效仿的对心理健康课”象同样也是他身边的亲人。因此,父母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是何其重要啊! 幼儿心理的绝大成分是父母潜意识缩影,父母心理健康,幼儿就很少有心理疾病。在这方面,古代圣贤就做的很好,我们津津乐道的《三字经》中,“子不教,父之过”,责任分割的十分明确。“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三迁的 故事 ,成为后世教子的典范,为了儿子的健康成长,不惜一切代价寻找芳邻,这恐怕不是我们所有父母都能做到的。我们在介绍某位有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时,都离不开一句“自幼受 家庭教育 的良好熏陶”。我们这些身为父母的人不仅要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好的物质条件,还要用我们良好的品行去教育和影响孩子,而不能说的和做的大相径庭,让孩子的视野处于迷蒙状态。比如,教育孩子吸烟有害,自己却每天烧两包烟;告诉孩子在走路时有序谦让,自己却横冲直撞。你想,那样的教育能有多大的说服力呀!正面教育,反面实践,不就是当着孩子的面自己抽自己嘴巴子吗?戴上了虚伪的面具,却丢失了做父亲的尊严。 2、把“型”整好,接受学校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教育的系统性、专业性和科学性不容置疑,但学校教育在心理健康的培养方面却存在不少缺失,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全社会对心理健康关注的程度不够,换言之,那就是对幼儿心理健康没有提到相应的高度来认识。学校应该聘请心理咨询师,根据幼儿心理特点安排相应的课时,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孩子在玩耍中身心得到净化和成长。在这一点上,城镇学校要优于农村学校,发达地区要领先于欠发达地区。公务员之家 3,把路铺平,营造全民关心幼儿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我们大家都有孩子,幼儿的心理健康关乎着我们每一个成年人。前些年有句很响亮的 口号 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今天看来,一点也不过时。为了你的孩子,为了我的孩子,为了我们大家的孩子,让我们共同来关心幼儿的心理健康。首先,电视电影分级应该列入重要日程,凶杀、枪战、暴力、情爱等节目应淡出孩子们的视线,那些天真的童趣、纯真的友谊、乐观的心态、丰富的想象、团结的集体、奋斗的快乐应该成为孩子们的首选。其次,图书出版工作者,要编印格调高雅、积极向上、可读性强的 儿童 读物,不仅能使孩子们获取知识,还能使孩子心理更健康。再次,医院要开设儿童心理健康门诊,像治疗身体疾病那样,关注孩子的心理疾病。最后,民政审判部门,要从有利于幼儿成长的角度出发,切实维护幼儿在家庭婚姻的解体中的权益,不能因为我们的工作疏漏而加重幼儿的心理负担,尽量把孩子的心理压力降到最低点。社会救济也应优先考虑孤儿、贫困儿童的生活教育的抚恤问题,使我们的孩子享受尽可能多的来之于家庭的政府的社会的温暖,对于他培育健康的心态极其有益。 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而是关乎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在这个方面,我们都要拿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气魄和胸怀来投入其中,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沐浴着全社会呵护关爱的阳光下健康而快乐的成长,将来成为身心俱健的合格。 参考文献: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徐建成著,甘肃文化出版社 2、《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王铁军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等杂志 4、中国学期教育 百科 全书教育理论卷 5、尊重幼儿的自主意识---幼儿园管理案例(一) 6、时刻关注孩子心理需求---幼儿园管理案例(二) 7、幼儿心理健康评估现状和思考 8、《纲要》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3:《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摘要:近年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当前由于独生子女的急剧增多,不少家长片面地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致使幼儿身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如:自私、独立性差、缺乏耐挫力、自我保护意识差等。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现状,阐述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是幼儿教育的主题。幼儿健康教育的价值决定了其完全可以渗透于其他领域的教学中。生活节奏的加快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使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幼儿园教师、家长以及全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在幼儿园各领域教育中抓住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为幼儿创设思考、操作和交流等机会,培养幼儿独立进取的精神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1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现状 目前,一些幼儿缺乏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主观动手能力,究其原因就是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却被人忽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理念的缺失 幼儿教育的主体是多方面的,侧重于对幼儿园硬件环境的建设,一味追求豪华来提升幼儿园的吸引力,忽略了幼儿健康发展真正需要的软环境建设。 教育手段缺乏专业性 当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由非专业人士兼任。知识、 经验 不足和角色的混乱使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无法提高。 重智商轻情商 目前,在幼儿园讲小学课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偏重于幼儿的智力发展的培养,忽略了对幼儿的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为了迎合众多家长的喜好,幼儿园都开办了一些美术、乐器等特色班,最后导致:孩子们的热情却在没有假期、没有充分休息的幼儿时代被消耗殆尽。家长和老师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和承受能力,使孩子们过早地进入不必要的“竞争”状态,导致其丧失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更新教育理念 幼儿教育是多方面的教育,幼儿园除了要加大硬件环境建设外,还要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让幼儿学会用理智去控制情绪,在遇到心理冲突时学会合理地宣泄消极情绪。同时要发展幼儿健康的人际关系,幼儿的人际关系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关系重大。良好的同学关系有益于形成和发展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并为幼儿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相反,缺乏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会使幼儿在今后社会生活中产生各种行为问题。另外,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和创作环境。教师应鼓励幼儿无拘无束地进行个性表现及艺术创作,并使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富有勇气和热情。因此,幼儿教育要运用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不断激发其成功欲望,又让幼儿从世俗中超脱出来接受审美教育。 构建多元化教学手段 社会性的培养,逐渐改善幼儿的心理状况:幼儿的社会性行为问题、性格和情绪问题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障碍,要维护与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必须从幼儿的社会性抓起。一是进行情感教育:让幼儿学会用理智去控制情绪,在遇到心理冲突时学会合理地宣泄消极情绪;二是发展幼儿健康的人际关系。幼儿的人际关系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关系重大。良好的同学关系有益于形成和发展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并为幼儿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反,缺乏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会使幼儿在今后社会生活中产生各种行为问题;三是开展移情训练:移情亦称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境地,并理解他人及他人思想及活动的一种能力。提高幼儿的移情能力能极大地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水平。长期以来,德育忽视了幼儿进行道德情感教育。幼儿德育工作应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提高幼儿的各种亲社会行为;四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幼儿教师要与幼儿家庭的要求保持一致,共同纠正不良行为。幼儿教师即要理解幼儿、尊重幼儿,不管幼儿智力发育程度如何,都要平等对待,任何斥责、惩罚、讽刺都会给幼儿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注重个体差异: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个别化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实施个别教育。一是开展个别辅导,每一个儿童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需要通过案例讨论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从大量的案例中揭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规律性东西。二是开展儿童的心理治疗。生活中往往存在幼儿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正确认识矫治的全体性有利于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针对不同心理问题的孩子要实行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能发挥增效作用。幼儿教师要十分注意在在一些象征性游戏中尽可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过度的教育”、粗暴的干预都会使幼儿的安全需要和成就感的需要受到阻碍。游戏是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活动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和合群情感的发展,采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角色游戏、体育游戏等让儿童提高合作的能力。 开展 自我评价 :幼儿期帮助幼儿调整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克服过低或过高认识和评价自我的倾向,有助于增强自我接受的意识。这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关注幼儿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发现幼儿点滴的进步,从而有效地开展教育。 幼儿智力和培育幼儿的品质教育相结合:幼儿时期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倘使培养得不好,就会背离人的和谐发展的轨道。幼儿教育强调寻求幼儿的品行的培养和意志的树立,通常心理健康的孩子不易被挫折和困难压倒,因此,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能让每一个幼儿形成以自信、欢乐、奋发为基调的心理素质。在孩子经历挫折的同时,教师、父母应增强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帮孩子分析受挫折的原因,使孩子在经历挫折时能造就自己坚强的性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对于我们民族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顾荣芳,薛菁华.幼儿园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张莉.儿童发展心理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颜巧英.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教育科学研究,2006,(6):57-58. [5]潘海燕,杨再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健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1. 幼儿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2. 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3.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4.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5.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情绪心理学属于心理学范畴,是研究我们人类情绪的一门学科,包括快乐与悲伤、期望与失望以及爱恋与淡漠、愤怒与恐惧、忧郁与焦虑等情感变化的奥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情绪心理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色彩是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色彩的科学应用能够充分调动观者的心理情绪,从而表现出最真实的心理反馈。现阶段,对于色彩应用方面的研究还较为稀缺,能够借鉴与学习的研究成果凤毛麟角。同时,色彩也是自然界赠与人类最盛大的礼物,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感官体验,为想象力插上了飞跃的翅膀。在这个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各种色彩对人们的情绪、心理、感官世界产生著不同的影响,在这种色彩的薰陶与感染下促成人们产生了独特的审美观点,作为一种情感与思想的抒发方式,色彩是最直观也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能够对观者产生情绪心理上的影响并通过其行为反映出来。

人类对某些事物的记忆有时候会停留在对某种代表性色彩的记忆上,或者通过代表性的色彩得到启发,从而引发对该事物的思考、想象、回忆,当某些色彩冲击到人类记忆的敏感神经元时,将能够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类的心情或者举止行为。色彩不仅为人带来感官上的体验,更能够为人类表达与抒发思想情感,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色彩的影响力,更多更全面的在艺术设计中应用色彩,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关于情绪的理论概述

人们的情绪实际上是需求与客观事实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其内容主要包括了面部表情、生理反应以及情感抒发这三种因素的综合统一。也就是说,情绪是人类心理以及生理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所产生的最直接的情感表达,体现了人类的主观需求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关系。在本文中所提到的情绪,与情感具有相同的性质属于同一理论概念。从某种角度来分析,情感与情绪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情绪是情感的直接表达,情绪的波动反映了情感的变化过程。同时,情感渗透于情绪之中,缺少了情感的影响,情绪的抒发缺少真实的感官体验,而情感离开了情绪,则无法显现出来。

二、色彩对人情绪心理的影响

情绪与色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情绪能够通过不同的色彩表达出来,同时不同的色彩也能够 *** 或者引发人们产生不同的情绪心理。从物理学以及生理学的角度来讲,根据色彩不同波长的理论依据来研究,不同的波长对人们视觉的传达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人们对不同色彩所形成的情绪心理也各不相同,例如,实验研究发现,在所有色彩中蓝色的波长是最短的,在其对人类的视觉 *** 下,能够使人们情绪逐渐平静下来;

而在这其中红色的波长是最长的,通过红色对人们视觉上的 *** ,能够让人们感到情绪澎湃充满活力。往心里学层面分析,人们的联想受到不同颜色的引导会产生不同的变化,最终形成情绪上的相对反应。譬如:人们看到红色时,总是能想到温暖热烈的火焰,从而产生兴奋与激动的情绪;看到黄色时,能产生愉悦、明快的心理情绪;看到紫色时,会让人感到忧虑不安;而看到白色时,能让人产生冷静与理智的心理情绪。

在掌握了这些色彩对人类心理情绪的影响之后,科学合理的将这些色彩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能够发挥色彩的更多价值。曾有实验研究结构显示,将儿童医院的整体装饰颜色,从白色基调变换为以绿色为主的彩色基调时,儿童对于医院的恐惧与排斥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减弱,心理情绪上也得到了充分的安抚,更有利于儿童疾病治疗的进行。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经历,当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感到疲惫的时候,都会产生想去森林或者大自然放松心情的想法,这是因为绿色能够愉悦人们的心情,能够有效舒缓紧张的情绪让人能够放松下来,心灵得以释放和平静,在这过程中有效缓解疲劳与压力。

三、情绪心理在艺术设计色彩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艺术设计色彩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单纯的追求视觉体验上升为心理情绪方面的要求。由此可见,色彩的审美通常受到情绪心理的影响。

一在产品设计中运用色彩心理情绪所形成的审美

在产品设计中灵活的应用色彩,能够有效提高该产品的艺术美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从而加强人们的购买动机和欲望。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近几年风靡全球的苹果手机,其选用了简单质朴的黑、白两大色系作为手机的主要色彩,众所周知,黑色是庄严、稳重的代表,而白色象征著纯洁和坦率也是在宗教中最为圣洁的色彩,这两种简单的颜色对于大众来说比较易于接受,因此,苹果手机在设计中运用黑、白两种色彩,一方面有别于市场上花样繁多的手机走简约商务路线;另一方面,巧妙的运用色彩搭配成功扩大的消费群体,促进了产品的消费。

二在室内设计中运用色彩心理情绪所形成的审美

在室内设计中灵活运用色彩,对于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譬如在设计儿童房的时候,多选用一些较为活跃的色彩如橙色、绿色、蓝色、黄色等,创造一种温馨的环境,能够对幼儿良好性格养成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色彩的应用对于现代设计情绪心理的发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并且是表达心理情绪最直观的手法,这些特点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室内设计中表现最为突出。色彩对人们心理情绪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因此,现代设计师需要对各种色彩的含义,以及对心理情绪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出在设计中合理应用色彩的增加设计价值的方案。

一、一般临床资料

李某,女,20岁,体态正常,在入学身体和心理检查中,未发现重大疾病史和精神病史。现为大学二年级学生,在家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姐姐。父亲在求助者初中时因车祸去世,之后母亲外出打工,求助者一致和奶奶生活。来访者性格偏内向,自卑,敏感,自尊心强,做事追求完美,有强烈的责任感。

二、主诉

近三个月来感觉焦虑,失眠也有三个月,害怕与同学交往,特别是比自己高的同学。大学一年级来过心理咨询中心,咨询过一次后感觉效果很好。但最近由于同学又和自己开玩笑,嘲笑自己身高,给自己取外号,但不敢直接和同学冲突,内心压抑,不愿意去上课,食欲下降,学习效率降低。求助者觉得自己与同学交往很功利,只愿意和对自己有帮助的同学交往,很讨厌这样的自己,很想改变现有的人际关系和自卑心理,因此前来咨询。

三、评估与诊断

根据求助者的症状咨询师选用SAS焦虑自评量表测试,结果得分显示:总粗分52分,标准分65分。属于中度焦虑。

根据李某的症状结合心理测验结果,其问题具有现实性的强烈 *** ----同学嘲笑自己身高引起的,内心冲突有现实意义,也有求治的愿望,不良情绪持续时间约三个月左右,出现了睡眠问题,不良情绪已经泛化,学习受到影响,求助者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一致,知情意协调一致,且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因此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咨询师认为来访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有现实意义的,具体来说没有明显的生物学原因。心理原因可能是求助者一直以来就认为自己所有心理冲突产生的原因都是由自己身高引起,对自己认识不合理和同学关系不好就是自己长得矮,不自信,只要身高没有改变,自己心理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从社会原因角度分析,由于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缺乏家庭支援系统,同学间人际关系差,也使得来访者有如此强烈的情绪反应。

四、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后确定如下咨询目标:近期目标是帮助来访者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和失眠状况。使求助者恢复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功能,能够顺利应对日常生活和人际压力。长期目标是帮助求助者认识其对于自我认识存在不合理信念,学会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调整认知,消除焦虑、自卑,提高自信,乐观生活,健全人格。

五、咨询方案的制订

一主要咨询方法和适用原理

ABC理性情绪疗法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理性情绪疗法的治疗整体模型是“ABCDE”,是在埃利斯的“ABC理论”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这就称为ABC理论。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叙事疗法:叙事疗法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透过叙事心理治疗,不仅在可以让当事人的心理得以成长,同时还可以让咨询师对自我的角色有重新的统整与反思。

二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参加国家规定心理咨询师职业技能相关规定。

三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咨询次数为4次。前3次为每周1次,最后一次间隔两周。因是在校生咨询未收费。

六、咨询过程

一第一阶段: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建立阶段第一次咨询

目的:①了解基本情况,收集一般临床资料;②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③明确主要问题,并作出初步诊断。

二第二阶段:工作阶段;第二次到第三次咨询

目的:①帮助求助者认识心理问题的原因;②识别不合理信念;③运用具体化技术,帮助求助者澄清人际关系问题。

三第三阶段:结束阶段第四次咨询

目的:①增强求助者对自我积极的认知,改善情绪困扰;②完善健全人格。

七、咨询效果评估

一来访者本人评估

李某说:经过四次的咨询,我感觉好多了,原来一直以来认为我所有心理问题都是因为身高问题,咨询后才认识到自己心理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的根源是我存在不合理认知,我过分夸大身高对我的影响,我知道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认知,如何改善情绪了。

二咨询师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刚开始来访者来的时候心情低落,人际关系很差,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咨询,来访者的睡眠质量好多了,也对自己更有了信心,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优缺点,而且也学会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方法,也更正了自己的一些不合理信念。求助者也更加了解自己心理问题的根源,了解自己行为的原因,脸色笑容也更多,更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通过情绪表达来传递自己的情绪体验,然而,情绪表达很容易受主观意志控制,人们的情绪表达与人们的真实体验往往是不一致的。在情绪表现规则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幼儿很小的时候就能够使用表现规则,知道面部表情和内心状态可以不一致,一些幼儿知道表达消极情绪会带来消极的后果,并且认识到不同的人际背景会有不同的后果。一些研究发现,在情绪表现规则知识的掌握和使用上存在着性别差异,女孩比男孩更早地掌握和使用情绪表现规则,并且在情绪表达的方式上也存在着性别差异,女孩更多地使用面部表情,而男孩则用行为来表达。但此时幼儿对情绪表现规则的使用不是有意的、有策略的。幼儿最初出现的掩饰情绪的行为是模仿或父母教导的结果。 入园不久的小班幼儿,他们常因种种原因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情绪,由情绪支配着一切活动,小朋友只有在良好情绪下的活动才是最有效的活动,才能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由于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所处的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同,他们的情绪时好、时坏、时惊、时喜、时优、时悲。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一分析,稳定孩子的情绪是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基础,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需要。新《刚要》告诉我们,孩子是活动的主体,我们要以孩子发展为本、从孩子的兴趣需要出发,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使孩子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但在探索和实践中往往不如人意,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是千差万别的,时常因为情绪不好而不愿主动参与各种活动。我们必须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教育和顺利的开展活动,帮助孩子从情绪的困扰中解脱出来,变外因转为内在的动力,给孩子们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真正呈现孩子的主体地位,从而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我们时常细心观察、耐心教育,确保幼儿每天保持愉快的情绪。针对孩子的复杂情绪,我们进行了总结归类,并运用了相应的教学方法:一、幼儿的情绪表现1、积极而愉快 每天早上幼儿来园时总有大部分的孩子面带微笑,有礼貌的和老师与同伴打招呼,如有的还会把开心的事说给别人听,积极的参与游戏活动,在伙伴面前大胆表现自己。2、恐惧和担忧一些交往能力差的幼儿,在和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建立友好关系,特别是面对有攻击性行为或不良习惯的幼儿,他们往往胆小怕事,表现出一种恐惧、担忧的情绪,在活动中不是很积极,给人以退让的感觉。3、依赖和害怕 由于孩子缺乏自我服务能力和独立意识,入园后觉得失去了依靠,没有了安全感,面对在园的一日活动要求无动于衷。因此在家长离园时表现出一种舍不得的依赖感,每天早上和家长告别时都要说同一句话“你早点来接我”。4、易生气 孩子在不称心不如意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不满情绪,他们常常因为不满而不愿理睬别人,不参加各种活动,对你瞪眼或掘着小嘴巴等,不良的情绪时间相对较长,不易感化。二、相应的教育方法1、鼓励型 情绪积极的幼儿以鼓励为主,不断肯定他们的礼貌行为、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乐意与同伴交往等各种表现,在看到他们进步的同时帮助幼儿树立信心,从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出发,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提高各方面的技能等,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而全面的发展。2、爱护型 这种方法是针对怕受欺负的幼儿制定的,我们为孩子创设了有安全感的环境,如把有攻击性行为和自控能力较差的幼儿安排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对这些影响别人情绪的孩子进行耐心教育,及时阻止,并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有目的的创设游戏情景,为幼儿提供锻炼的机会,逐步培养孩子勇敢的良好品质,从而改变和消除孩子的恐惧和担忧。3、指导型 对于一些在家依赖惯了的幼儿,生怕自己不会做或得不到帮助,所以每天早上来园时都舍不得离开家长,有的还要哭鼻子,有的因大小便在身上而影响了情绪。针对这些幼儿我们不但给予适当的帮助,同时鼓励和指导孩子学做力所能及的事,大胆的解放孩子的小手,在锻炼中获得知识和经验,保持良好的情绪。4、尊重型 这种方法适合于易生气和发脾气的幼儿,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生气的原因,尊重孩子,然后以换位的方式为孩子着想,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转变孩子的情绪,和他们建立平等友好关系。 在家庭中,父母对幼儿的情绪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和指导,是通过大量的日常生活的情感对话进行的。在这种每天都进行的情感对话中,父母教给幼儿如何处理日常情绪事件,告诉幼儿他们对日常情绪事件的评价,帮助幼儿针对情绪体验使用情绪标签,并学习使用情绪表达的文化及社会规则。比如,男孩子不能轻易掉眼泪,收到不喜欢的礼物也要表现出高兴并表示感谢,等等。 另一方面,父母在家庭中各种情绪的积极表露和消极表露,又在无形中影响着幼儿的情绪发展。具有丰富情绪表露的家庭可能促进幼儿的情绪认知。父母善于情绪表露,幼儿也就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自己的行为如何引发别人的情绪反应。幼儿善于观察和模仿,家庭情绪气氛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幼儿情绪管理论文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在注重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幼儿心理健康 教育 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1:《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有的个性,不同的个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行为。好的个性比如谦让、团结、爱护公物、讲礼貌能增进孩子的 人际交往 效果,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反面来说,过分淘气、爱哭闹、不讲礼貌、自私等个性则会阻碍教学的进行,不益于孩子的正常发展。个性就是心理范畴当中的人格,心理作为一种人对外部环境的主观反应,其正常与否决定着人对环境反应之后的行为的正确与否。 在先天因素和社会、家庭、学校和同伴群体的影响下,再加上幼儿是人一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开头期,幼儿的心理健康的状况越来越多地得到了社会和学校的重视。学前健康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幼儿的健康教育。”身为一名幼儿教师,在经过了长期与小朋友的交流沟通和了解之后,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能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性格开朗、情绪积极、无心理障碍,能较快地适应环境.在实践教学中,幼儿在情绪和性格方面出现问题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有的幼儿遇事的第一反应就是哭,有时候可能是没有明显原因地哭,这会让老师在解决问题时候很尴尬,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从关心孩子的角度来说,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孩子心里在想什么,是所有老师关注的问题。 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孤僻,不大合群,从短期来说,这会影响孩子在学习和做事方面与其他同伴的合作积极性,长远来说,并不益于孩子以后人际交往的开展和性格的形成。有的孩子比较情绪化,情绪的变化捉摸不定,做什么事都是根据心情来的,别人的劝阻或说服对他们行为的控制很少会起作用,老师如何能通过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式来保持其情绪的稳定性也是一门难科。还有的孩子比较具有攻击性,因为年幼无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事,所以根本不会懂得考虑自己的行为的后果。这是很严重的,除了对同伴会造成伤害,也会对自己有影响,因为如果同伴都不与他来往,那么孤僻会更有可能加重这种攻击型个性的发展。 还有很多例子不胜枚举,共同说明了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普遍性。我国曾因为历史的原因,忽视过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研究。而现在由于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生活方式、社会 文化 等众多影响幼儿健康的因素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幼儿的生长发育也出现了新的不良现象,所以,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教育,势在必行。 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非难事,因为孩子本身是处于人生的开始阶段,在拥有这个年龄段该有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之外,其他还是非常具有可塑性的。作为老师,首先应该“蹲下来”,用和孩子平等的视角来看待这一个个可爱的生命,用爱的眼光来欣赏他们。陶行知先生说过:“小孩的体力和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否则创造力就会被削弱,甚至于夭折”。适当的营养,在心理方面显然是指老师对孩子的关爱。关爱会给幼儿带来安全感和自信,同时也会形成幼儿对教师的信赖关系,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其次,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揣摩和 总结 ,举一反三,总结一些普遍适用的培养幼儿心理健康的 方法 ,这是将想法和理论落到实处的根本途径: 1.兴趣引导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了解孩子的性格来发掘他们的 爱好 。爱好一旦建立,孩子的注意力自然会被集中起来,性格也会在对爱好的追求中变得完善。 2.鼓励法。这是与兴趣相辅相成的一个方法。在幼儿兴趣之处进行承认和鼓励,自身的行为就得到了肯定,自我意识也得到了满足;同时,幼儿爱好的发展离不开适当的肯定和夸赞。 3.反问法。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要合理运用。幼儿自身的分析判断能力在形成时期,进行适当的提问和反问,同时进行一定的引导,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自我判断力,促进思维的多向发展。 4.宽严结合的方法。这点至关重要,因为过分管理或者过分关心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平衡发展都是不利的。老师要始终明白自己的位置,站在相对客观的角度来调节幼儿的不同行为,耐心地讲解劝说,矫正不良的行为,鼓励正确的行为。等等方法没有逐一列举,但都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并指导实践。前提是老师自身必须有一颗健全美好的心灵,将自己的工作使命感牢记在心。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一定非要有一套先进的教育方法,也不一定必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一定不能缺少一颗热爱孩子的心。热爱孩子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了解孩子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要时刻把握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把孩子们当做花朵,用真情来浇灌,孩子们一定都会是一张张明媚的笑脸。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2:《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措施 》 摘要:心理健康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方面,幼儿心理健康尤应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概念标准、种类、影响因素以及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矫治策略等方面研究的综述,力图把握当今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在谈到幼儿心理健康这个定义的同时,我们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呢?简单地说,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主要特征为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与愉快、行为协调统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适应能力。 而具体到幼儿心理健康的涵义,我们在这里可以引用一种说法。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与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与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与谐,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与发挥,幼儿期的心理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孩子性格特征的优劣,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与对待未来的态度。 二、欣赏孩子并让孩子学会与同伴交往 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他们品德形成的基础。在幼儿教育中,要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幼 儿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内化为他们自身的品德素养。一是用游戏化的生活培养幼儿学习的习惯。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幼儿的学习与生活、游戏是分不开的。他们需要通过游戏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学习与生活,老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选择与幼儿学习息息相关的生活和游戏内容,通过不断的操作、探究、重复和延续,来帮助幼儿形成爱学习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以表扬、鼓励为主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幼儿渴望成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肯定的评价,成人一个和蔼可亲的眼神、微笑、轻轻的扶摸、点头、拥抱、亲吻等等,都将鼓励幼儿的信心。教师在幼儿生活中要乐于发现每一个幼儿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惩罚,使幼儿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对幼儿的合理正当要求,教师要尽量满足,条件不成熟时,要正面回答和引导,而不能粗暴对待,使幼儿产生自卑心理。三是用温和的态度改掉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都会模仿,一个脾气温和的教师往往会赢得幼儿的喜欢。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当幼儿做了错事时,要耐心细致地关怀、爱护、引导,而不能粗暴地训斥,帮助幼儿改掉不良习惯。 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是人与人相处的规矩。礼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礼貌行为,二是礼貌语言。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给人一种谦逊文明,恭敬有礼,落落大方的好感。可从一个人说话用词、语调口气、举止态度上,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思想面貌、文化水平、社会身份。礼貌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因此,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 三、如何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的心理健康,植根于家庭,成型于学校,发展于社会。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仅需要我们这些身为父母的身体力行,还需要学校尤其是幼儿园的专业系统地科学培育,当然也离不开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 1、把“根”植正,为孩子上好第一堂“。父母是英才的第一任老师。幼儿首先接触的就是他的父母,率先效仿的对心理健康课”象同样也是他身边的亲人。因此,父母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是何其重要啊! 幼儿心理的绝大成分是父母潜意识缩影,父母心理健康,幼儿就很少有心理疾病。在这方面,古代圣贤就做的很好,我们津津乐道的《三字经》中,“子不教,父之过”,责任分割的十分明确。“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三迁的 故事 ,成为后世教子的典范,为了儿子的健康成长,不惜一切代价寻找芳邻,这恐怕不是我们所有父母都能做到的。我们在介绍某位有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时,都离不开一句“自幼受 家庭教育 的良好熏陶”。我们这些身为父母的人不仅要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好的物质条件,还要用我们良好的品行去教育和影响孩子,而不能说的和做的大相径庭,让孩子的视野处于迷蒙状态。比如,教育孩子吸烟有害,自己却每天烧两包烟;告诉孩子在走路时有序谦让,自己却横冲直撞。你想,那样的教育能有多大的说服力呀!正面教育,反面实践,不就是当着孩子的面自己抽自己嘴巴子吗?戴上了虚伪的面具,却丢失了做父亲的尊严。 2、把“型”整好,接受学校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教育的系统性、专业性和科学性不容置疑,但学校教育在心理健康的培养方面却存在不少缺失,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全社会对心理健康关注的程度不够,换言之,那就是对幼儿心理健康没有提到相应的高度来认识。学校应该聘请心理咨询师,根据幼儿心理特点安排相应的课时,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孩子在玩耍中身心得到净化和成长。在这一点上,城镇学校要优于农村学校,发达地区要领先于欠发达地区。公务员之家 3,把路铺平,营造全民关心幼儿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我们大家都有孩子,幼儿的心理健康关乎着我们每一个成年人。前些年有句很响亮的 口号 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今天看来,一点也不过时。为了你的孩子,为了我的孩子,为了我们大家的孩子,让我们共同来关心幼儿的心理健康。首先,电视电影分级应该列入重要日程,凶杀、枪战、暴力、情爱等节目应淡出孩子们的视线,那些天真的童趣、纯真的友谊、乐观的心态、丰富的想象、团结的集体、奋斗的快乐应该成为孩子们的首选。其次,图书出版工作者,要编印格调高雅、积极向上、可读性强的 儿童 读物,不仅能使孩子们获取知识,还能使孩子心理更健康。再次,医院要开设儿童心理健康门诊,像治疗身体疾病那样,关注孩子的心理疾病。最后,民政审判部门,要从有利于幼儿成长的角度出发,切实维护幼儿在家庭婚姻的解体中的权益,不能因为我们的工作疏漏而加重幼儿的心理负担,尽量把孩子的心理压力降到最低点。社会救济也应优先考虑孤儿、贫困儿童的生活教育的抚恤问题,使我们的孩子享受尽可能多的来之于家庭的政府的社会的温暖,对于他培育健康的心态极其有益。 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而是关乎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在这个方面,我们都要拿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气魄和胸怀来投入其中,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沐浴着全社会呵护关爱的阳光下健康而快乐的成长,将来成为身心俱健的合格。 参考文献: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徐建成著,甘肃文化出版社 2、《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王铁军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等杂志 4、中国学期教育 百科 全书教育理论卷 5、尊重幼儿的自主意识---幼儿园管理案例(一) 6、时刻关注孩子心理需求---幼儿园管理案例(二) 7、幼儿心理健康评估现状和思考 8、《纲要》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3:《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摘要:近年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当前由于独生子女的急剧增多,不少家长片面地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致使幼儿身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如:自私、独立性差、缺乏耐挫力、自我保护意识差等。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现状,阐述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是幼儿教育的主题。幼儿健康教育的价值决定了其完全可以渗透于其他领域的教学中。生活节奏的加快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使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幼儿园教师、家长以及全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在幼儿园各领域教育中抓住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为幼儿创设思考、操作和交流等机会,培养幼儿独立进取的精神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1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现状 目前,一些幼儿缺乏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主观动手能力,究其原因就是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却被人忽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理念的缺失 幼儿教育的主体是多方面的,侧重于对幼儿园硬件环境的建设,一味追求豪华来提升幼儿园的吸引力,忽略了幼儿健康发展真正需要的软环境建设。 教育手段缺乏专业性 当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由非专业人士兼任。知识、 经验 不足和角色的混乱使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无法提高。 重智商轻情商 目前,在幼儿园讲小学课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偏重于幼儿的智力发展的培养,忽略了对幼儿的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为了迎合众多家长的喜好,幼儿园都开办了一些美术、乐器等特色班,最后导致:孩子们的热情却在没有假期、没有充分休息的幼儿时代被消耗殆尽。家长和老师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和承受能力,使孩子们过早地进入不必要的“竞争”状态,导致其丧失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更新教育理念 幼儿教育是多方面的教育,幼儿园除了要加大硬件环境建设外,还要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让幼儿学会用理智去控制情绪,在遇到心理冲突时学会合理地宣泄消极情绪。同时要发展幼儿健康的人际关系,幼儿的人际关系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关系重大。良好的同学关系有益于形成和发展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并为幼儿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相反,缺乏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会使幼儿在今后社会生活中产生各种行为问题。另外,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和创作环境。教师应鼓励幼儿无拘无束地进行个性表现及艺术创作,并使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富有勇气和热情。因此,幼儿教育要运用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不断激发其成功欲望,又让幼儿从世俗中超脱出来接受审美教育。 构建多元化教学手段 社会性的培养,逐渐改善幼儿的心理状况:幼儿的社会性行为问题、性格和情绪问题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障碍,要维护与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必须从幼儿的社会性抓起。一是进行情感教育:让幼儿学会用理智去控制情绪,在遇到心理冲突时学会合理地宣泄消极情绪;二是发展幼儿健康的人际关系。幼儿的人际关系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关系重大。良好的同学关系有益于形成和发展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并为幼儿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反,缺乏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会使幼儿在今后社会生活中产生各种行为问题;三是开展移情训练:移情亦称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境地,并理解他人及他人思想及活动的一种能力。提高幼儿的移情能力能极大地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水平。长期以来,德育忽视了幼儿进行道德情感教育。幼儿德育工作应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提高幼儿的各种亲社会行为;四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幼儿教师要与幼儿家庭的要求保持一致,共同纠正不良行为。幼儿教师即要理解幼儿、尊重幼儿,不管幼儿智力发育程度如何,都要平等对待,任何斥责、惩罚、讽刺都会给幼儿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注重个体差异: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个别化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实施个别教育。一是开展个别辅导,每一个儿童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需要通过案例讨论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从大量的案例中揭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规律性东西。二是开展儿童的心理治疗。生活中往往存在幼儿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正确认识矫治的全体性有利于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针对不同心理问题的孩子要实行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能发挥增效作用。幼儿教师要十分注意在在一些象征性游戏中尽可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过度的教育”、粗暴的干预都会使幼儿的安全需要和成就感的需要受到阻碍。游戏是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活动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和合群情感的发展,采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角色游戏、体育游戏等让儿童提高合作的能力。 开展 自我评价 :幼儿期帮助幼儿调整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克服过低或过高认识和评价自我的倾向,有助于增强自我接受的意识。这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关注幼儿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发现幼儿点滴的进步,从而有效地开展教育。 幼儿智力和培育幼儿的品质教育相结合:幼儿时期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倘使培养得不好,就会背离人的和谐发展的轨道。幼儿教育强调寻求幼儿的品行的培养和意志的树立,通常心理健康的孩子不易被挫折和困难压倒,因此,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能让每一个幼儿形成以自信、欢乐、奋发为基调的心理素质。在孩子经历挫折的同时,教师、父母应增强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帮孩子分析受挫折的原因,使孩子在经历挫折时能造就自己坚强的性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对于我们民族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顾荣芳,薛菁华.幼儿园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张莉.儿童发展心理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颜巧英.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教育科学研究,2006,(6):57-58. [5]潘海燕,杨再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健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1. 幼儿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2. 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3.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4.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5.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1、在新生入园之前,我们根据孩子的喜好,创设一个让宝宝喜欢的环境。2、让宝宝到幼儿园的各处走走,让宝宝认识幼儿园环境,看看哥哥姐姐在幼儿园的是快乐的,明白每个小朋友都要上幼儿园,在室内放置一些有吸引力的玩具和其它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宝宝一起做游戏,宝宝体验集体活动带来的快乐在家里是没有的,给宝宝介绍班里的小朋友一到二个让他们交上好朋友,小朋友之间很快就会适应熟悉,比适应老师要快,有了自己喜欢的好朋友后,来了幼儿园他们就可以一起玩儿了,在同龄伙伴中招到安全感和归属感,以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3、幼儿的情绪是容易受感染和相互影响的,所以我们在言谈举止上要亲切,如:“抱抱幼儿亲亲幼儿分享老师的小礼物贴花陪他们聊聊天等”;对待他们要有耐心,注意观察幼儿的各种反应,能及时给予帮助和安慰,让幼儿在心理上能够接受,能够信任; 请家长配合工作,作为家长,宝宝第一次离开自己的视野自己的保护,会很担心和不舍,有时有的家长还会和孩子一起流眼泪,这样的情绪对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是没有帮助的,别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孩子,请家长要鼓励孩子,你可以平静地微笑地告诉孩子:从今天开始,你就要和小朋友们一起上幼儿园了,在这里会认识到许多的好朋友,爸爸妈妈也要去上班了,爸爸妈妈下班后就来接你,和爸爸妈妈说“再见”。

幼儿心理健康 教育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很需要幼儿园、教师、家庭三方面通力协作,更需要有机结合,互相渗透。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欢迎阅读!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包含着身心两个方面。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过去那种重身体,轻心理的体育教学观念是不全面的。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要受心理素质的影响。因此,在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中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对学前 儿童 发展的重要性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赋予儿童健康以新的含义,即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全的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近年来教育界一直在广泛讨论有关素质教育的问题,其中也已涉及到如何对儿童进行深层品质培养。

皮亚杰认为“教育构成关系中的两个因素,一方面是社会的理智与道德的价值,一方面是成长中的个人。这两方面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通过心理活动这一中介而发生的动态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中介的生命活动和 社会实践 活动交互作用的社会化过程。因此,将心理素质的培养视为儿童素质教养的核心,是教育 思维方式 的重大变革,也是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幼儿园体育活动与幼儿心理健康的关系

幼儿园体育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适于幼儿身心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体育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奠定体质基础。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

作为一个身心统一体的人,其身体素质健康与否,必然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包括其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

(1) 体育运动 能促进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有机体,人脑是人体的一部分。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发展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通过体育运动,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2)体育活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成为推动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

幼儿园的体育活动,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活动的需要。几乎所有的活动,都要求幼儿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偷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

但是,在幼儿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活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3)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运动有助于幼儿认识自我。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 体育活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4)体育活动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幼儿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幼儿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幼儿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因此,幼儿园必须探究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幼儿不良心理特征,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的 方法 与模式。

三、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初探

(一)以体育游戏为载体,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利用体育游戏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幼儿的自我认识主要来自于对周围事物的积极探索和体验,而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在某种程度上为幼儿自我认识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引导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游戏角色,尤其是通过对成人行为态度的模仿,来形成真切的社会角色感。这种体验和感受,使幼儿更真切地发现了自我,萌发了自己与集体、社会的关系意识,逐步理解自己的行为方式,促使自我意识的形成,为今后步入社会,成功地履行各种社会角色职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利用体育游戏帮助幼儿初步掌握 人际交往 技能

我们在组织体育游戏时,努力为幼儿营造一种宽松、平等、快乐、率直的良好精神环境。幼儿通过参与,不断获得体能的锻炼,还学会合作、协商、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等。此外,幼儿为能使自己与游戏伙伴间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获得游戏的快乐,也会主动、积极地改变自己一些不良行为、人际交往障碍等。由此,幼儿最初的社会交往技能在体育活动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3、利用体育游戏培养幼儿自制力,影响幼儿的社会行为规范

注重体育游戏所独具价值的规则性,提醒幼儿必须保持一定的自制力,才能使游戏能顺利进行。幼儿在这其中所形成的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将迁移和反映到现实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意识,缩短对社会行为规范掌握的过程,并可逐渐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习惯。

4、利用体育游戏,激发幼儿的进取心和行为的积极性

我们在中大班可以开展一些竞赛性的体育游戏。竞赛性使得整个过程活泼而热烈,对幼儿来说,取胜的机会始终是均等的,而其结果通常又不确定。他们为了取胜,就必须摒弃一切懈怠和散漫的行为,承受住对手或竞争目标所施加的心理压力,靠自己的力量、意志勇敢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同时,注重个体差异,以“强对强、弱对弱”的方式,同一内容不同要求,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实力参加比赛,更好地激发了他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培养自信心。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1、利用操类、体育课形式,巩固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

从晨间韵律活动、轻器械操、模仿操、形 体操 等不同种类着手,将综合素质培养持之以恒地贯彻于准备、学操、练操与评价阶段。在准备阶段,引导幼儿共同收集材料,制作器械,共同参与选操、编操,鼓励幼儿积极提出建议。并运用观察模仿等方法,探索创编新动作,以此培养创新能力;在学操、练操阶段,采用模仿、练习、表演、评价这一系列递进式活动,再通过鼓励、表扬等激励手段,使幼儿增强自信心,获得良好的自我意识;最后评价阶段,引导幼儿在观赏中 反思 ,对发展成果和活动质量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 自我评价 、巩固自我认识。

2、利用户外活动形式,巩固交往能力,激发创新精神

在户外活动中,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为幼儿创设宽松的交往心理环境,尽可能减少对幼儿的直接评价,以提供更多自由的机会,来提高交往频率、巩固交往能力。同时,鼓励幼儿合作游戏,让他们在自由结伴、合作进行的过程中,体验乐趣,获得成就感。再次,注重引导幼儿以整体思维与多向性思维去考虑活动方法的多样性,并积极参与幼儿的讨论、交流,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和见解,培养其初步的创新精神。

(三)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器材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提高体育器材的功能性和可变性,进一步增强幼儿体育活动中的主动参与性,在科学选择、一物多玩、一物多用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幼儿社会技能、社会适应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

1、充分利用各类自制玩具与自然替代物

自制材料安全有趣又实用,在制作过程中既可激发幼儿的创新热情,又使幼儿的手脑并用能力得到锻炼,可谓一举两得。首先与幼儿共同收集材料,或为他们提供适合年龄特点的半成品材料,通过开放式提问,以旁观者身份引导幼儿巧用废物、 变废为宝 ,与教师一起制作多种玩具。

幼儿相关 经验 不够丰富时,则以协作者的身份提出质疑、以疑促思、以思促行,来帮助幼儿完成、完善构思。在实践中,充分挖掘每一自制玩具的可变性和多功能性,引导幼儿从非常态的角度进行思考,拓宽其功效。如玩纸棒时可夹棒跳、隔棒双脚跳、过小河跨跳、走迷宫、对击比赛等,在拓展交往 渠道 的同时,进行一物多解、一物多玩,进一步树立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培养了竞争、合作等社会性品质。

下一页更多精彩“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幼儿园情绪管理论文

情绪心理学属于心理学范畴,是研究我们人类情绪的一门学科,包括快乐与悲伤、期望与失望以及爱恋与淡漠、愤怒与恐惧、忧郁与焦虑等情感变化的奥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情绪心理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色彩是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色彩的科学应用能够充分调动观者的心理情绪,从而表现出最真实的心理反馈。现阶段,对于色彩应用方面的研究还较为稀缺,能够借鉴与学习的研究成果凤毛麟角。同时,色彩也是自然界赠与人类最盛大的礼物,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感官体验,为想象力插上了飞跃的翅膀。在这个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各种色彩对人们的情绪、心理、感官世界产生著不同的影响,在这种色彩的薰陶与感染下促成人们产生了独特的审美观点,作为一种情感与思想的抒发方式,色彩是最直观也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能够对观者产生情绪心理上的影响并通过其行为反映出来。

人类对某些事物的记忆有时候会停留在对某种代表性色彩的记忆上,或者通过代表性的色彩得到启发,从而引发对该事物的思考、想象、回忆,当某些色彩冲击到人类记忆的敏感神经元时,将能够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类的心情或者举止行为。色彩不仅为人带来感官上的体验,更能够为人类表达与抒发思想情感,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色彩的影响力,更多更全面的在艺术设计中应用色彩,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关于情绪的理论概述

人们的情绪实际上是需求与客观事实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其内容主要包括了面部表情、生理反应以及情感抒发这三种因素的综合统一。也就是说,情绪是人类心理以及生理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所产生的最直接的情感表达,体现了人类的主观需求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关系。在本文中所提到的情绪,与情感具有相同的性质属于同一理论概念。从某种角度来分析,情感与情绪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情绪是情感的直接表达,情绪的波动反映了情感的变化过程。同时,情感渗透于情绪之中,缺少了情感的影响,情绪的抒发缺少真实的感官体验,而情感离开了情绪,则无法显现出来。

二、色彩对人情绪心理的影响

情绪与色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情绪能够通过不同的色彩表达出来,同时不同的色彩也能够 *** 或者引发人们产生不同的情绪心理。从物理学以及生理学的角度来讲,根据色彩不同波长的理论依据来研究,不同的波长对人们视觉的传达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人们对不同色彩所形成的情绪心理也各不相同,例如,实验研究发现,在所有色彩中蓝色的波长是最短的,在其对人类的视觉 *** 下,能够使人们情绪逐渐平静下来;

而在这其中红色的波长是最长的,通过红色对人们视觉上的 *** ,能够让人们感到情绪澎湃充满活力。往心里学层面分析,人们的联想受到不同颜色的引导会产生不同的变化,最终形成情绪上的相对反应。譬如:人们看到红色时,总是能想到温暖热烈的火焰,从而产生兴奋与激动的情绪;看到黄色时,能产生愉悦、明快的心理情绪;看到紫色时,会让人感到忧虑不安;而看到白色时,能让人产生冷静与理智的心理情绪。

在掌握了这些色彩对人类心理情绪的影响之后,科学合理的将这些色彩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能够发挥色彩的更多价值。曾有实验研究结构显示,将儿童医院的整体装饰颜色,从白色基调变换为以绿色为主的彩色基调时,儿童对于医院的恐惧与排斥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减弱,心理情绪上也得到了充分的安抚,更有利于儿童疾病治疗的进行。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经历,当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感到疲惫的时候,都会产生想去森林或者大自然放松心情的想法,这是因为绿色能够愉悦人们的心情,能够有效舒缓紧张的情绪让人能够放松下来,心灵得以释放和平静,在这过程中有效缓解疲劳与压力。

三、情绪心理在艺术设计色彩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艺术设计色彩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单纯的追求视觉体验上升为心理情绪方面的要求。由此可见,色彩的审美通常受到情绪心理的影响。

一在产品设计中运用色彩心理情绪所形成的审美

在产品设计中灵活的应用色彩,能够有效提高该产品的艺术美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从而加强人们的购买动机和欲望。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近几年风靡全球的苹果手机,其选用了简单质朴的黑、白两大色系作为手机的主要色彩,众所周知,黑色是庄严、稳重的代表,而白色象征著纯洁和坦率也是在宗教中最为圣洁的色彩,这两种简单的颜色对于大众来说比较易于接受,因此,苹果手机在设计中运用黑、白两种色彩,一方面有别于市场上花样繁多的手机走简约商务路线;另一方面,巧妙的运用色彩搭配成功扩大的消费群体,促进了产品的消费。

二在室内设计中运用色彩心理情绪所形成的审美

在室内设计中灵活运用色彩,对于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譬如在设计儿童房的时候,多选用一些较为活跃的色彩如橙色、绿色、蓝色、黄色等,创造一种温馨的环境,能够对幼儿良好性格养成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色彩的应用对于现代设计情绪心理的发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并且是表达心理情绪最直观的手法,这些特点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室内设计中表现最为突出。色彩对人们心理情绪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因此,现代设计师需要对各种色彩的含义,以及对心理情绪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出在设计中合理应用色彩的增加设计价值的方案。

一、一般临床资料

李某,女,20岁,体态正常,在入学身体和心理检查中,未发现重大疾病史和精神病史。现为大学二年级学生,在家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姐姐。父亲在求助者初中时因车祸去世,之后母亲外出打工,求助者一致和奶奶生活。来访者性格偏内向,自卑,敏感,自尊心强,做事追求完美,有强烈的责任感。

二、主诉

近三个月来感觉焦虑,失眠也有三个月,害怕与同学交往,特别是比自己高的同学。大学一年级来过心理咨询中心,咨询过一次后感觉效果很好。但最近由于同学又和自己开玩笑,嘲笑自己身高,给自己取外号,但不敢直接和同学冲突,内心压抑,不愿意去上课,食欲下降,学习效率降低。求助者觉得自己与同学交往很功利,只愿意和对自己有帮助的同学交往,很讨厌这样的自己,很想改变现有的人际关系和自卑心理,因此前来咨询。

三、评估与诊断

根据求助者的症状咨询师选用SAS焦虑自评量表测试,结果得分显示:总粗分52分,标准分65分。属于中度焦虑。

根据李某的症状结合心理测验结果,其问题具有现实性的强烈 *** ----同学嘲笑自己身高引起的,内心冲突有现实意义,也有求治的愿望,不良情绪持续时间约三个月左右,出现了睡眠问题,不良情绪已经泛化,学习受到影响,求助者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一致,知情意协调一致,且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因此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咨询师认为来访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有现实意义的,具体来说没有明显的生物学原因。心理原因可能是求助者一直以来就认为自己所有心理冲突产生的原因都是由自己身高引起,对自己认识不合理和同学关系不好就是自己长得矮,不自信,只要身高没有改变,自己心理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从社会原因角度分析,由于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缺乏家庭支援系统,同学间人际关系差,也使得来访者有如此强烈的情绪反应。

四、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后确定如下咨询目标:近期目标是帮助来访者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和失眠状况。使求助者恢复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功能,能够顺利应对日常生活和人际压力。长期目标是帮助求助者认识其对于自我认识存在不合理信念,学会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调整认知,消除焦虑、自卑,提高自信,乐观生活,健全人格。

五、咨询方案的制订

一主要咨询方法和适用原理

ABC理性情绪疗法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理性情绪疗法的治疗整体模型是“ABCDE”,是在埃利斯的“ABC理论”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这就称为ABC理论。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叙事疗法:叙事疗法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透过叙事心理治疗,不仅在可以让当事人的心理得以成长,同时还可以让咨询师对自我的角色有重新的统整与反思。

二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参加国家规定心理咨询师职业技能相关规定。

三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咨询次数为4次。前3次为每周1次,最后一次间隔两周。因是在校生咨询未收费。

六、咨询过程

一第一阶段: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建立阶段第一次咨询

目的:①了解基本情况,收集一般临床资料;②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③明确主要问题,并作出初步诊断。

二第二阶段:工作阶段;第二次到第三次咨询

目的:①帮助求助者认识心理问题的原因;②识别不合理信念;③运用具体化技术,帮助求助者澄清人际关系问题。

三第三阶段:结束阶段第四次咨询

目的:①增强求助者对自我积极的认知,改善情绪困扰;②完善健全人格。

七、咨询效果评估

一来访者本人评估

李某说:经过四次的咨询,我感觉好多了,原来一直以来认为我所有心理问题都是因为身高问题,咨询后才认识到自己心理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的根源是我存在不合理认知,我过分夸大身高对我的影响,我知道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认知,如何改善情绪了。

二咨询师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刚开始来访者来的时候心情低落,人际关系很差,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咨询,来访者的睡眠质量好多了,也对自己更有了信心,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优缺点,而且也学会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方法,也更正了自己的一些不合理信念。求助者也更加了解自己心理问题的根源,了解自己行为的原因,脸色笑容也更多,更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摘要: 在幼儿园诸多工作中, 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 运用情感管理十分有必要, 良好的情感管理能够从本质上提升幼儿园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更可以促使幼儿园教师保持良好的情绪, 为幼儿营造出和谐、愉悦、安全的氛围和环境, 从本质上促进幼儿园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探讨情感管理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 旨在为广大同行业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幼儿园管理; 情感管理; 作用; 策略;

幼儿园情感管理是管理者运用真诚情感来增加职工和管理者的感情沟通和情感联系, 在幼儿园管理中运用情感管理模式, 能够良好改善教师和幼儿园园长的关系, 将教师不良情绪有效消除, 促使教师竭尽全力工作。通过运用情感管理, 还可以有效满足教师精神需求,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力以及责任心, 同时营造出愉悦、轻松、欢乐的氛围, 从本质上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 提升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果。要求管理者必须要通过情感激励, 满足教师和幼儿的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下面就对情感管理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并且提出相应的运用措施。

1、幼儿园管理工作概况

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一直认为, 教育的前提就是爱, 缺少爱的教育并不是教育。这便从本质上说明, 教育与爱密切关联。幼儿园作为幼儿的大家庭, 幼儿园的领导层就是所有幼儿的家长, 教师好比幼儿的手足。因此, 幼儿园领导层如果具有亲和力和凝聚力, 幼儿便会越来越亲和。幼儿好比儿女, 幼儿园的领导层扮演父母的角色。幼儿园管理作为一种具有很强艺术性的工作, 其本质是幼教管理工作。在开展和落实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同时, 院长必须要根据一定的原则、规律、方针来实施管理。虽然幼儿园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特殊性, 但是, 院长在开展管理工作的同时, 必须要坚持不懈地对幼儿园的物、财、人进行组织和管理。在传统幼儿园管理过程中, 一些管理者过于关注琐碎事务, 并不重视培养人才。长此以往, 定会导致幼儿园不良发展。因此, 在开展幼儿园管理工作的过程中, 运用和融入情感管理, 能够从本质上落实管理工作, 促进管理工作发展。在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同时, 对幼儿园情感管理所具有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 促使幼儿园良好和长久发展。

2、在幼儿园管理中运用情感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管理思想和理念陈旧

近些年来, 幼儿园数量不断增加, 但有些管理者过于注重开发幼儿园市场, 不能充分发挥幼儿园的作用, 无法履行幼儿园的职责。此外, 也有些幼儿园过于注重教学, 没有察觉到幼儿自身成长需求和发展需求。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 管理者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教学技术和能力, 对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解和掌握, 还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避免固步自封, 陈旧的思想和理念只会制约幼儿园的发展, 降低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管理机制存在漏洞

评价幼儿园教师工作水平有自身的评价机制和标准, 但是, 纵观幼儿园教师评价机制不难发现, 评价机制过于细化, 并且在评价教师的过程中, 过于注重量化。同时, 其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均不健全, 在园长日常管理过程中, 严格遵循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 缺少对教师的关心和关怀, 这从本质上影响了教师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在幼儿园管理中运用情感管理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 然而, 在当前幼儿园评价机制和管理模式之下开展幼儿园管理, 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缺少家长沟通平台

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运用情感管理, 家长沟通平台十分必要, 而且非常重要。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运用情感管理的目的是, 在保证幼儿园顺畅运行和高效运行的同时, 保证幼儿快乐、健康地生活和学习。在幼儿家长将儿童交付给教师管理以后, 教师和管理者应及时和幼儿家长开展沟通和交流, 不仅使家长及时了解幼儿的状态, 还能够为运用情感管理奠定基础。纵观我国幼儿园管理工作, 很多幼儿园在运用情感管理的过程中, 并没有和幼儿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和情感管理交流, 家长无法参与到幼儿园情感管理环节中, 这从本质上降低了幼儿园情感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3、在幼儿园管理中运用情感管理的具体措施

提升管理人员水平和能力

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运用情感管理, 必须要提升管理人员的水平和能力, 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态度能够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因此, 幼儿园管理者必须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素质, 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幼儿、家长及教师着想。同时, 幼儿园管理者应坚持以身作则, 为其他人员树立良好的榜样。在遇到困境和困难的情况下, 管理者敢于承担起责任, 做好严于律己。在实施情感管理的过程中, 不断将情感管理所具有的优势发挥出来。管理者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从本质上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 对自身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和纰漏进行及时反省, 真正做到以德服人。

积极与教师交流

幼儿园管理者实施情感管理方式, 应注重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 善于询问和倾听教师对于幼儿园管理的建议, 及时了解幼儿的心理和需求。在与教师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 及时明确自身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勇于面对自己的问题, 并且不断改善自身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从本质上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此外, 管理者还应及时关心教师, 对教师持有真心和爱心, 杜绝高姿态管理。只有积极与教师沟通和交流, 才能够从本质上推动情感管理。因此, 应在管理过程中注重体贴和关心教师, 使教师能够切实感受到自己被关爱, 感受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比如, 在计划开展某项活动之前, 多于教师沟通和交流, 明确开展活动过程中所潜在的危险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多多听取教师的建议, 明确幼儿的喜好和需求, 了解哪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困难, 积极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过程中, 管理者还要做一名有心人, 对教师情绪进行了解和管理, 明确教师身边所发生的事情, 对教师进行交流和关心, 增进管理者和幼儿园教师间的情感。

建立家长沟通平台

在开展情感管理过程中, 必须要构建家长沟通平台。现如今, 网络和科技十分发达, 幼儿园管理者可以通过手机、微信、QQ等方式建立起家长沟通平台。由于幼儿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 会十分依赖教师, 因此, 必须要建立家长沟通平台。在管理者日常管理过程中, 要注重明确幼儿和家长的需求, 并且尽最大可能满足幼儿和家长的需求。在管理过程中, 注重培养人, 这样不仅能够为幼儿成长提供帮助, 还可以保证幼儿园顺畅、高效运行以及可持续发展。比如, 管理者在平日里见到家长和孩子的时候, 积极、主动与幼儿和家长进行交谈, 明确幼儿的具体情况, 比如幼儿的情绪、状态等, 对幼儿进行关心, 肯定幼儿的每一次进步, 在幼儿面对失败和挫折的时候, 积极鼓励和引导幼儿, 帮助幼儿战胜困难。此外, 管理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将幼儿状态及时告知家长, 如幼儿比赛第一名的时候, 及时告知家长, 并且及时奖励和肯定幼儿的努力。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家长沟通平台, 才能够使情感管理真正发挥作用。

营造融洽团结的氛围

在幼儿园日常运营和管理过程中, 管理者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管理者必须要充分重视幼儿园教师力量的凝聚作用以及激励作用, 尽全力为幼儿和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在幼儿园日常管理过程中, 要尽量运用情感疏导和目标激励等方法, 对幼儿和教师心理需求进行满足, 进而形成融洽和谐的氛围。同样的幼儿和教师, 在不同环境、状态下学习和工作, 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率并不相同。所以, 必须要塑造和谐良好的环境, 注重创建融洽和谐的氛围, 形成健康的风气。促使每一名教师和幼儿都能够情绪安定, 心理健康, 心情舒畅, 积极向上, 最终形成良好的氛围, 激发正向合力。在管理过程中, 要明确幼儿和教师的思想和心理状态, 在适当的机会与其实施情感沟通和交流, 对其精神动力进行充分挖掘。

此外, 在情感交流的过程中, 要注重催人奋进和因势利导, 并且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激发教师和幼儿的积极性, 促进教师和幼儿更加团结。比如, 幼儿园可以组织开展亲如一家人、夸夸好朋友等活动, 促使幼儿和教师能够在和谐氛围中感受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的爱, 感受到同学和教师的关怀。在活动过程中, 运用感人的事迹, 关怀的情感, 使教师和幼儿感受到快乐。进而在这样的氛围之下, 充分激发幼儿和教师的生命活力和热情, 促使幼儿园成为和谐、温馨、快乐、健康的家庭, 为幼儿园各项工作良好和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 在幼儿园管理中运用情感管理, 不仅延伸和发展了管理理论方式, 还能够有效提升幼儿园管理水平。在幼儿园管理者运用制度来管理幼儿园的过程中, 运用情感管理模式和方式, 能够对幼儿园教师精神需求进行满足, 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 增强教师责任心。通过运用情感管理, 能够促使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之间实现双向沟通和交流, 将幼儿园教师负面情绪及时消除, 促使幼儿园教师塑造出愉悦、轻松的环境和氛围, 促使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丽萍.浅谈幼儿园管理中如何激发幼儿教师的教学动机[J].新课程·上旬, 2015 (12) :28.

[2] 朱亚芳.如何在幼儿园管理中调动幼儿教师的积极性[J].科学中国人, 2015 (13) :386-387.

[3] 李娣, 何季鸿.浅谈SWOT分析法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J].小作家选刊, 2015 (36) :213.

幼儿情绪研究的论文

幼儿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幼儿时期心理状况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关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对当前幼儿健康成长和教育策略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当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若干问题》

摘要:健康是人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项最重要的社会目标。然而,对于什么是健康,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许多人脑子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为身体没病,体格健壮。这种单纯的身体健康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偏重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缺少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方面的内容,这种倾向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如何克服传统健康观的片面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尤为重要。特别是当今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了不少教育问题因此本文将对此作一个粗浅的梳理。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以下对现今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出现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7年就提出了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备状态”,将心理与社会适应这两个重要内容作为了健康的基本要素。但是,在相当多的幼儿园中,明显存在着重生理保健轻心理保健的现象。这种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普遍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在于对幼儿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在于没有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许多人将幼儿心理的一些异常表现看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现象,不去加以关注。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严密的系统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没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迄今为止,全国除了少量的幼儿心理卫生、行为与情绪问题等方面的书籍之外,尚未见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二是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中,开设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程的极少;三是无论高校,还是幼儿师范,都没有一本全国通用的幼儿心理健康的教材;四是尽管《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了应做好幼儿的心理保健工作,但内容分散、零乱,大多体现在其他内容之中,如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等。这些内容之间没有一个内在的联系系统和统一的观念,而且还有许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及教育的内容没有纳入到教育之中或没有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这导致我们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三、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近年来,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幼儿园日益增多,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而高校中不少教师也开始重视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但是,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一方面,高校中从事幼儿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者较少深入到幼儿园中去进行指导,更少去建立几个点长期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幼儿园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又只能是停留在一种对表面现象的认识,不能由现象认识其实质,因此,在很多时候,其工作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一种经验的总结,而难以使之得到更深的发展,主题难以深化,妨碍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进行。

四、教师缺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教育活动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施行者本身的素质、专业知识的结构及丰富程度。然而,在沿袭已久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知识更新尚未完全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这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教师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扎实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是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与此同时,如何把握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整合,也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时下,在不少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与此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五、具体操作中的非科学性

1.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问题。例如: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本属于品行障碍,对于这一类行为的矫正与教育应当坚持正面教育,树立榜样作用,或采用暂时隔离、减少刺激的方法。但有些幼儿教师在对待这一类孩子时,采用宣泄的方法来加以矫正,为其提供摔打的物品,让其发泄愤怒的情绪。而研究表明,幼儿在宣泄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可产生更强的攻击倾向。因此,采用宣泄法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些教师甚至在对待这类孩子时采取体罚的方法,这更加强化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因为,体罚本身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起的就是示范作用。

2.家园教育不同步的问题。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本是一件有利幼儿身心健康的好事,但在实施中如未注意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则可以使幼儿园的努力付之东流。某幼儿园几年来一直坚持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分享与合作、提高其社会适应力。但在具体操作中,他们忽略了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而有些家庭对其子女一向采用溺爱、放任的教育方式,结果导致幼儿园中所教与家庭所教的冲突,教育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3.不能区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在部分幼儿身上,说谎这一现象是较为常见的。造成幼儿说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出现与事实不符时造成的说谎;另一方面,是由于幼儿做错了事,怕受到处罚,或由于老师、家长对幼儿的过分严厉所致。因此,我们对幼儿的说谎问题应全面分析,区别对待。如因认知水平低所致,则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因过于严厉的要求所致,则为教育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都与成人时期的说谎有本质的区别,无所谓道德不道德。而在某些幼儿园中,防止一旦出现诸如偷窃、说谎等行为时,斥责幼儿品德不好,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混为一谈的现象并不少见。

4.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的问题。由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一些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常常是借鉴中小学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这导致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的忽视。如对一些有行为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矫正时,有些幼儿园的老师简单地照搬一些行为治疗的方法,而未考虑这种方法采用后,对幼儿会有什么样的消极影响,结果导致行为问题未矫正,又出现了新的适应问题。其实,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幼儿素质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在这里,我们仅仅是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分析,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方面有赖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则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诸方面的共同努力。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而是关乎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在这个方面,我们都要拿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气魄和胸怀来投入其中,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沐浴着全社会呵护关爱的阳光下健康而快乐的成长,将来成为身心俱健的合格幼儿。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孩子在成长,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德育教育的标志,是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关键,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可能给予孩子应对一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探求新知和创造的激情与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才是我们应赋予孩子的珍贵财富。作为教师要用爱拨亮每位幼儿心中的那盏"灯",扬起前进的风帆。只要人人都去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就能实现,那么教育这朵花会越开越美。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000字

1、在新生入园之前,我们根据孩子的喜好,创设一个让宝宝喜欢的环境。2、让宝宝到幼儿园的各处走走,让宝宝认识幼儿园环境,看看哥哥姐姐在幼儿园的是快乐的,明白每个小朋友都要上幼儿园,在室内放置一些有吸引力的玩具和其它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宝宝一起做游戏,宝宝体验集体活动带来的快乐在家里是没有的,给宝宝介绍班里的小朋友一到二个让他们交上好朋友,小朋友之间很快就会适应熟悉,比适应老师要快,有了自己喜欢的好朋友后,来了幼儿园他们就可以一起玩儿了,在同龄伙伴中招到安全感和归属感,以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3、幼儿的情绪是容易受感染和相互影响的,所以我们在言谈举止上要亲切,如:“抱抱幼儿亲亲幼儿分享老师的小礼物贴花陪他们聊聊天等”;对待他们要有耐心,注意观察幼儿的各种反应,能及时给予帮助和安慰,让幼儿在心理上能够接受,能够信任; 请家长配合工作,作为家长,宝宝第一次离开自己的视野自己的保护,会很担心和不舍,有时有的家长还会和孩子一起流眼泪,这样的情绪对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是没有帮助的,别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孩子,请家长要鼓励孩子,你可以平静地微笑地告诉孩子:从今天开始,你就要和小朋友们一起上幼儿园了,在这里会认识到许多的好朋友,爸爸妈妈也要去上班了,爸爸妈妈下班后就来接你,和爸爸妈妈说“再见”。

《谈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便开始重视自身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幼儿素质教育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我园开展了一系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笔者结合6年的幼儿教育经验,提出加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措施,旨在提高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成长,并为今后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 心理健康 教育

一个人处于儿童时期时,其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可塑性较强,因此在此阶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取得更为实质的效果。校方应该构建出基于幼儿行为习惯的教育空间,从幼儿特殊的年龄段开展教育,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教育方式矫正儿童的不良行为,使其身心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首先,处于幼儿园学习的儿童年龄分布在3-6岁,并且这个年龄段对于事物的感知能力较为丰富,与成人的感知能力相比并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在情绪起伏的影响因素以及情绪宣泄的方式上异于成人。幼儿不会压抑情绪变化,而是直接的通过语言、行为表现出来,自制能力较差,因此常常可以看到其行为夸张或者产生恐惧、愤怒等外放的情绪。随着幼儿的成长,其对于具体事物的感知能力变弱,而对抽象事物的感知能力越发敏感,包括危险、黑暗等,同时对于人为的语言伤害更加敏感,导致这些因素产生的根源在于幼儿的心理正在不断的成熟。

其次,由于幼儿园是众多儿童一同生活、学习的,因此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幼儿当中不断体现出来,并且同伴数量随着幼儿年龄的成长在不断变多,其交际范围也不断拓宽,单独的玩耍已经转化为群体的活动,而当幼儿没有朋友的时候,会虚构出一个儿童与自己玩耍,由此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而人际关系不好则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等不良的情绪。

最后,幼儿在不断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自我意识会不断加强,体现在幼儿对于自身的认识已经以聪明、愚笨、漂亮、丑陋等来划分,而自我评价标准取决于外界对幼儿的评价,例如家长、同学、老师等。因此外人对于幼儿的评价如果都是积极的,那么幼儿就会对自身产生肯定,加强了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如果周遭的评价比较消极,那么幼儿就会对自身产生困惑,久而久之演变成自卑等心理习惯,而幼儿园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场所,因此学生以及教师的评价对于幼儿的影响重大。

二、幼儿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幼儿中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几率较小,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包括行为习惯、情绪起伏、社会适应等方面。

第一,行为习惯问题。行为习惯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多动症,此类幼儿由于在课堂或者活动中“坐不住”,所以难以平和的接受教育,并且注意力不集中,这主要是因为幼儿的自制能力薄弱;除此之外普遍存在的行为问题还有咬指甲、吸手指、挑食厌食以及说谎,咬指甲主要也是因为自制能力较差,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咬指甲,这可能会带来一些卫生问题;挑食厌食表现在食欲不佳不吃或者吃的很少,而强制性的喂食容易导致呕吐;说谎体现为不自觉的描述的非真实事件,主要是由于虚荣心或者怕被责罚;吸手指与咬指甲类似,表现为不自觉吮吸手指,或者衣服等其他物件。

第二,情绪问题。情绪问题较为多样化,集中表现为情绪失控,平常闷闷不乐,情绪转化过快、不稳定;另外在入园的时候常常表现出过度的紧张、焦虑,并且引发生理问题,例如肚子疼等,存在厌学情绪,导致此问题主要是离开家长到陌生环境缺乏安全感;一部分幼儿脾气较为急躁,以不合理的行为来发泄情绪,并且不愿与人沟通,甚至会打人、砸东西等行为。

第三,交际问题。一些幼儿难以与其他和平相处,常出现打架等情况;同时在交际中还有一部分幼儿较为胆怯,对于和教师和同伴之间的交流容易恐惧;自闭同样是不良的交际问题,表现为孤独、无视他人、情感过于独立;同时还包括害羞、自卑、焦虑、忧郁等一系列的交际问题。幼儿在交际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对于长远发展有不良影响。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首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儿童自身的个性化发展,还要考虑其个人特质是否符合社会实际,使幼儿的个性化与社会存在共通性,并且利用一定的手段增强其个性化发展。

其次,要想在短期内实现心理教育的效果难度极大,及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难以保证幼儿完全吸收,因此心理教育比较有持续性和全面性。在课程教学中应该将心理教育融入到幼儿的实际生活当中。

再次,心理品质虽然是对心里的改造,但是其目的还是规范行为,因此要使心理和行为表现出相协调的良好情况,就需要从心理教育和行为教育两方面入手,只有双管齐下全方位的教育才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然后,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并且有预见性的分析幼儿的发展,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幼儿对于学习以及生活习惯直接体验,而不善于复杂的理解消化,因此教师采用直接经验的教育方式,从而让幼儿在游戏中有所收获。

最后,为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必须使家庭教育和校园教育相协调,而社会环境应该与幼儿心理发展保持一致,不断以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因素来引导幼儿,还应该使幼儿对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转化为自身的内控力,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教师素质

从幼师角度来说,首先教师应该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并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要知道心理健康教育并不仅仅是关心几个儿童,而是要将教育面覆盖到全体儿童,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理念。尽管幼儿的年纪娇小,没有接触过社会,但是其个体仍旧存在差异,这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幼儿的内心,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同时将关怀和爱散播到每一个儿童当中,做到一视同仁。例如在我们班级中有一个男孩叫魏泓谟,他十分可爱,但是由于先天的差异,个头比同龄的小朋友矮了许多,因此一直很孤僻不爱与其他小朋友玩耍,在和老师交流的时候也是一直重复老师的话,但是他的自理能力不比别人差,每次看到他我的心里总是能充满疼惜,有的时候看到其他小朋友欺负他,他稚嫩的眼神总是充满了坚强,对此我给了他更多的关怀,当他害怕时我会去抱住他,告诉他还有很多小朋友关心她,经过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他也慢慢融入了小朋友当中,看到他脸上出现灿烂的笑容,我的心中有说不出的欣慰。

另外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心理卫生保健,从而在教育中对幼儿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可以得知教师人格不仅仅是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幼儿心理健康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有权威学者提出:如果教师自身心理存在障碍,那么就会对幼儿的的心里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儿童出现心理障碍的几率也较高,因此,教师不应将不良情绪带到幼儿园中,更不能在儿童面前表现出焦躁、烦闷等不良情绪,同时加强自身品质、心理健康的培训力度。在对幼儿的心里健康教育中还存在一个误区,就是一些教师将小学、初中甚至更高年龄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直接照搬到幼儿教育中,这种教学理念脱离了幼儿的实际情况,忽略了幼儿实际的理解能力和接受限度,最后往往难以达到教育效果,还容易使儿童产生困惑。例如当一些儿童的行为举止出现异常的时候往往以简单的行为治疗来处理,仅考虑了当下的效果,而忽略了对幼儿的长远影响,最终未能实现行为矫正,反而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综上所述,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决定了幼儿园心理教育的质量,而自身素质的加强也是教师未来重点的学习目标。

(二)为儿童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

处于幼儿阶段的儿童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改善儿童的心理环境,从而改善幼儿的心理状况。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当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应该构建与教育相符合的环境,从而为幼儿提供展现的平台。因此在校园环境方面必须保证卫生、安全以及使用,提高绿化的覆盖面,同时设计出符合幼儿发展特征的教育空间。幼儿园属于儿童群体的教育以及保育部门,因此其空间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包括学习、玩耍等。心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关系到教师开展教育的有效性,优越的心理环境能够帮助幼儿树立优良的品质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有利于教师和幼儿之间的良好沟通。

(三)基于幼儿全体开展教育,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幼儿园属于群体的生活、学习结构,因此个体心理的发展受到其同伴的较大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不仅应该基于每个儿童的实际,还应该上升到整体,不断提高全体儿童的综合素质,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良好的班级气氛感染儿童个体。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秉承整体教育的理念,体现出儿童个体在团体中的价值,让儿童感受到来自集体的荣誉感以及自身的自信,从而让儿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并且能够进一步强化幼儿的团队合作挂念,加强了班级整体的凝聚力。

(四)以问题性教育增强幼儿的心理素质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对幼儿适应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育内容必须是符合幼儿生活实际的,能够让幼儿在心里产生共鸣,以幼儿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为教育的切入口,不断强化幼儿的认知能力,即加强问题性教育。问题性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在教育任务当中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及时发现幼儿的行为性质,能够从幼儿日常的行为习惯中总结出教育的重点,从而使教育更有针对性。教师应该以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使幼儿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的干涉,让幼儿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主要负责矫正和引导。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以组间讨论、情景模拟为主要方式,让幼儿感受到在真实环境中应该做出的正确反应。问题性教育模式较为注重问题隐藏的教学价值,只有挖掘出问题背后的教育意义,才能使教育更加有效,将问题作为突破口,不断优化改善幼儿的行为习惯,利用教学资源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幼儿的心理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为今后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强化幼儿的心理辅导教育

对幼儿的心理辅导包括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等方面,心理辅导使幼儿心理成长更加符合社会实际,同时能够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主要的辅导类型有以下几种:第一,人格辅导,即教师以自身的较强素质感化幼儿,使其懂得具备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感知能力,并懂得从事物中获得快乐,同时还需要教育幼儿在与同伴、家长、老师沟通时的基本原则和礼貌,初步形成一个懂得合作、宽容、协助、尊重的人际交往能力架构,并且对于美好事物具有判断力和感受力,能够根据对这些事物的评价来观察自身和他人的行为,最后还包括幼儿独立能力的培养,这里的独立能力指养成自主选择,能够做出决定并且付诸实践的能力。第二,学习辅导,学习辅导则是对幼儿学习能力的培养,包括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听说能力等方面的锻炼,学习辅导的目标是让幼儿具备初步的学习能力,并且这种能力在日后能够不断发展,为幼儿未来小学、初中、高中或者更高学府的学习做好铺垫,让幼儿能够从学习中培养兴趣,从而使幼儿产生良好的学习态度。第三,生活辅导,生活辅导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其质量直接决定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以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为辅导目标,让幼儿懂得如何去应对生活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在面对生活挫折的时候保持乐观的心态,同时能够判断好与坏,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感。

结束语

总的来说,心里健康教育是当前幼儿成长的必要工作,也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其对于教师的要求标准较高,需要教师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开展全面的又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为幼儿的不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红.读懂孩子,别样彩虹再现――对刚入园幼儿的教育心得[J].考试周刊,2013(104).

[2]陈李娟.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7).

[3]孙巾凌.如何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品质[J].课程教育研究,2013(28).

[4]郭宗莉.减缓幼儿心理坡度 科学实现幼小衔接[J].思想理论教育,2013(18).

[5]毕爽.浅谈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11).

[6]张小培.浅谈如何在亲子活动中保障幼儿的心理健康――基于对农村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思考[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10).

幼儿情绪管理毕业论文

问题一: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论文 冲动的情绪其实是最无力的情绪,也是最具破坏性的情绪。许多人都会在情绪冲动时做出使自己后悔不已的事情来,因此,应该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自己冲动的情绪。 (一)首先,调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冷静下来。 在遇到较强的情绪 *** 时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迅速分析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再采取表达情绪或消除冲动的缓兵之计,尽量使自己不陷入冲动鲁莽、简单轻率的被动局面。比如,当你被别人无聊地讽刺、嘲笑时,如果你顿显暴怒,反唇相讥,则很可能引起双方争执不下,怒火越烧越旺,自然于事无补。但如果此时你能提醒自己冷静一下,采取理智的对策,如用沉默为武器以示 *** ,或只用寥寥数语正面表达自己受到伤害,指责对方无聊,对方反而会感到尴尬。 (二)用暗示、转移注意法。 使自己生气的事,一般都是触动了自己的尊严或切身利益,很难一下子冷静下来,所以当你察觉到自己的情绪非常激动,眼看控制不住时,可以及时采取暗示、转移注意力等方法自我放松,鼓励自己克制冲动。言语暗示如不要做冲动的牺牲品,过一会儿再来应付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等,或转而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或去一个安静平和的环境,这些都很有效。人的情绪往往只需要几秒钟、几分钟就可以平息下来。但如果不良情绪不能及时转移,就会更加强烈。比如,忧愁者越是朝忧愁方面想,就越感到自己有许多值得忧虑的理由;发怒者越是想着发怒的事情,就越感到自己发怒完全应该。根据现代生理学的研究,人在遇到不满、恼怒、伤心的事情时,会将不愉快的信息传入大脑,逐渐形成神经系统的暂时性联系,形成一个优势中心,而且越想越巩固,日益加重;如果马上转移,想高兴的事,向大脑传送愉快的信息,争取建立愉快的兴奋中心,就会有效地抵御、避免不良情绪。 (三)在冷静下来后,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在遇到冲突、矛盾和不顺心的事时,不能一味地逃避,还必须学会处理矛盾的方法,一般采用以下几个步骤: ①明确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双方分歧的关键在哪里? ②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有哪些? ③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一方难以接受的? ④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双方都能接受的? ⑤找出最佳的解决方式,并采取行动,逐渐积累经验。例如,小明这几天情绪不好,原来是和父亲因踢足球发生了矛盾:父亲希望他放弃所钟爱的足球,专心学习;小明自己对足球有浓厚的兴趣,不愿放弃驰骋绿茵场。明确了分歧的原因之后,接下来就考虑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哪些? 方案有如下四种: ①放弃足球训练,专心于学习; ②放弃足球训练,也不专心学习; ③坚持足球训练,因此影响学习; ④合理地安排时间,既坚持足球训练,又能兼顾学习。 其中,第二、三套方案是父亲不忍目睹的,而第一、二套方案则是小明不愿接受的,既然第四套方案可为双方接受,不妨一试。 (四)平时可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培养自己的耐性。 可以结合自己的业余兴趣、爱好,选择几项需要静心、细心和耐心的事情做做,如练字、绘画、制作精细的手工艺品等,不仅陶冶性情,还可丰富业余生活。 中学生风华正茂、热情奔放、富有理想、朝气蓬勃。这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这是一个不轻易表露内心世界的时期;这是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时期;这也是一个思想单纯,少有保守观念,富有进取心的时期;同时也是应对方式情绪化,好走极端,易发生心理疾病的时期。学会管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是中学生走向成熟、迈向成功人生的重要基础。 问题二: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论文 学会控制自己情绪的必要性。2,导致情绪失控的原因探讨。3,建议。 按此三大点展开详细探讨。 问题三:如何有效控制情绪论文 如何有效控制情绪下面的: 1、 是一个懂事、大方的小男孩。 爱帮助别的小朋友,有同情心, 爱清洁,讲卫生,做事有条理,能安静睡觉,本学期绘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上课也能响亮地回答问题,但不够积极。希望***以后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2、 是位活泼可爱的小姑娘,能尊敬老师,友爱同伴,积极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帮老师做事,是老师的好帮手。 的小手很能干,... 3. 是一个文静、内向的小女孩。 讲卫生、爱清洁,对老师有礼貌,与小朋友友好相处, 喜欢跳舞,唱歌,愿意和老师交谈,但 上课不爱举手回答问题,需要老师的提醒和帮助。希望***小朋友以后在集体中大胆表现自己,做个自信、勇敢的孩子。 4. 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 好奇心强,喜欢摆弄各种玩具,探索欲望强烈, 喜欢绘画,每次都耐心地完成作品,有一定的想象力,但 上课有时会开小差,不能专心听讲。希望文文小朋友以后严格要求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好吗? 5.…… 重要的是,了解孩子,让孩子感觉到,有人在重视他,促进他努力学习,发掘出他的潜能……这才是关键, 觉得对吗? 等到经验积累丰富了,相信 定能发自真心的写出对孩子们的赞许和感悟! 问题四:如何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论文 冲情绪其实力情绪具破坏性情绪许都情绪冲做使自悔已事情应该采取些积极效措施控制自冲情绪 ()首先调理智控制自情绪使自冷静 遇较强情绪 *** 应强迫自冷静迅速析事情前再采取表达情绪或消除冲缓兵计尽量使自陷入冲鲁莽、简单轻率局面比别聊讽刺、嘲笑顿显暴怒反唇相讥则能引起双争执怒火越烧越旺自于事补能提醒自冷静采取理智策用沉默武器示 *** 或用寥寥数语面表达自受伤害指责聊反尴尬 (二)用暗示、转移注意 使自气事般都触自尊严或切身利益难冷静所察觉自情绪非激眼看控制住及采取暗示、转移注意力等自我放松鼓励自克制冲言语暗示要做冲牺牲品再应付件事没等或转做些简单事情或安静平环境些都效情绪往往需要几秒钟、几钟平息良情绪能及转移更加强烈比忧愁者越朝忧愁面想越自许值忧虑理由;发怒者越想着发怒事情越自发怒完全应该根据现中国研究遇满、恼怒、伤事情愉快信息传入脑逐渐形神经系统暂性联系形优势且越想越巩固益加重;马转移想高兴事向脑传送愉快信息争取建立愉快兴奋效抵御、避免良情绪 (三)冷静思考没更解决 遇冲突、矛盾顺事能味逃避必须处理矛盾般采用几步骤: ①明确冲突主要原双歧关键哪 ②解决问题式能哪些 ③哪些解决式冲突难接受 ④哪些解决式冲突双都能接受 ⑤找佳解决式并采取行逐渐积累经验例明几情绪原父亲踢足球发矛盾:父亲希望放弃所钟足球专习;明自足球浓厚兴趣愿放弃驰骋绿茵场明确歧原接考虑解决问题式哪些 案四种: ①放弃足球训练专于习; ②放弃足球训练专习; ③坚持足球训练影响习; ④合理安排间既坚持足球训练能兼顾习 其第二、三套案父亲忍目睹第、二套案则明愿接受既第四套案双接受妨试 (四)平进行些针性训练培养自耐性 结合自业余兴趣、选择几项需要静、细耐事情做做练字、绘画、制作精细手工艺品等仅陶冶性情丰富业余 风华茂、热情奔放、富理想、朝气蓬勃幼稚走向熟期;轻易表露内世界期;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期;思想单纯少保守观念富进取期;同应式情绪化走极端易发理疾病期管理调控自情绪走向熟、迈向功重要基 问题五:如何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论文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 排版一定要遵循学校格式模板要求,否则参考文献、字体间距格式不对,要发回来重改,老师还会说你不认真 希望可以帮到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下面对论文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建议仅供参考: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技巧和方法 第一部分 选题 选题,简单的说就是确定自己科研的课题,解决研究什么的问题,明确研究的目标和范围。选题是进行科研的第一步,而且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 进入论文写作准备阶段,多数的学生往往为论文的选题犯愁。的确在准备阶段,选题十分重要。选择恰当的题目进行研究,论文的写作就会顺利一些。 ? 论文题目的选择是一个从大到小、从不具体到具体的过程,应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确定研究方向,考虑将来论文题目的大体方向和范围,在自己课程学习、广泛阅读和资料的积累的基础上,逐步明确具体的题目。 尽量选择应用型题目 通常人们对应用性研究的定义是比较模糊的,一般它泛指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具体的问题,常将应用型研究分成理论的应用和计量应用,当然实际中,往往二者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越来越多的论文在进行分析时,将理论和计量应用融为一体。我们鼓励学生选择应用性研究作为论文的题目。 宜小题大作 论文的好坏,关键要看作者是如何在论文中支持自己的观点的。 这需要作者能够清楚定义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的范围不能太宽。学术论文一般不强调研究问题的宽度,更看重的是深度,如果一篇论文涉及范围太广,作者肯定是难以做到深入的。 第二部分 开题报告 一 、开题报告的目的 写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和专家帮我们判断一下:这个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 二、 开题报告的结构 就要按照“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和理论空间”、“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和工作步骤”这样几个方面展开。其中,“文献综述,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是重点,许多人往往花费大量笔墨铺陈文献综述,但一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便寥寥数语、一掠而过。 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 与主题相关的文献综述 相关的研究文献回顾 对现有文献的简要评价 3 逻辑思路与研究方法 4 论文结构与内容安排 5 可能的创新之处 6.已有的研究基础 7.主要参考文献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具体的研究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如要研究企业现状必定离不开调查法; 要研究如何优化则宜采用实验法;要研究如何对员工进行培养可采用经验总结法;要研究领导者人际关系可采用个案法等等。 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 和“怎样做” 。如要用调查法,则要讲清调查的目的、任务、对象、范围、调查方法、问卷的设计或来源等。 提倡使用综合的研究方法。 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 第三部分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在开题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1、文献综述的格式(包含四部分) 前言: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 问题六:XP会不会比98更加充分的发挥硬件的性能,从而使游戏运行更顺畅? 作为服役十余年的系统,它已经迎来了自己的归宿。现在,全世界的网友不禁为这一顽强存在于microsoft十余载的系统肃然起敬。只有不断地探索、尝试、创新,才能使系统运行更人性化。这一点,是XP无法与7和相媲美的。 问题七:论文如何调节消极情绪1500字. 关于大学生消极情绪表达的引导和教育 论文摘要:情绪表达是大学生释放心理能量、实现心理平衡的重要途径。要提高对大学生消极情绪表达的重视,采取同情式倾听、教育其理性表达、引导其合理宣泄和转变其不合理信念的方法,并给予必要的精神抚慰。 论文关键词:消极情绪;情绪表达;教育 消极情绪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有时因无法消除不良情绪而陷入苦闷、低沈、压抑的状态中,不仅干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悲观厌世、走上自杀的道路。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案例都表明,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和疾病大多与长期的消极情绪影响有关。情绪表达是指个体将其情绪经验,经由行为表露于外,从而显现其心理感受,实现与环境交流沟通的目的。大学生掌握消极情绪的表达方式,对疏泄、调控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非常重要。 一、大学生消极情绪表达的方式 (一)表达意见式 这是一种最平和的情绪表达方式,也是最易于调节和控制的方式。这种方式常在一定正式场合,以正常途径表达,如在学生座谈会、党组织征求学生对党员发展对象的意见、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工作征求意见或建议活动等时,或者辅导员进行的个别谈心、问卷调查等场合,大学生会利用上述机会将心中对学校教学、管理、服务方面的消极情绪或个人消极情绪表达出来。 (二)牢骚抱怨式 这是一种在大学生中较为常见的不良情绪表达方式,尽管它是一种扭曲的反映,但通过这种方式,大学生相当于变相发泄不满情绪,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工作者对学生喋喋不朽的牢骚抱怨不能听之任之,而应将其作为大学生思想、情绪的晴雨表,从牢骚抱怨中把握思想动态、情绪动向,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三)过激式 这是大学生消极情绪表达的一种特殊方式,如大喊大叫,甚至伤害他人、自我伤残等恶性行为,它常是毫无节制的、即时的表达或发泄。采取此种方式表达自己消极情绪的学生,平时多是任性和不成熟的,虽然这样可以使他们的消极情绪得到释放,但往往会给其人际关系带来一定破坏,甚至付出个人惨重的代价。 二、消极情绪表达的作用 (一)适当的消极情绪表达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消极情绪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危害很大,在压抑、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的长期作用下,学生的免疫力会下降。大量研究表明,习惯于克制自己的情感,不善于表达愤怒与不满者,患心身疾病的几率会提高。因此,学会并习惯于情绪的表达是健康与否的重要保障。另外,情绪表达可以使表达主体及其对象对表达的内容、意义形成共识,达到一定沟通、理解和交流的目的,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相互加深理解、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情绪表达适时适度、目的明确、方式恰当有利于增进人际关系的亲密度。 (二)不良情绪表达是高校学生工作者收集信息、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表达消极情绪无论是采用细水常流的平和方式,还是倾盆大雨的宣泄方式,都在向我们反映一种情况,渗透一种信息。学生工作者要善于抓住这一信息,及时、认真分析其中利害,并利用这一信息准确把握当前学生思想动态,积极做好相关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好相应事件的处理工作,做好信息反馈问题的预防和善后工作。 三、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理性表达消极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一)要采取理解式的倾听方式,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最需要的是默默的理解、关心,哪怕是认可他们情绪的只言片语。要在大学生表达消极情绪的时候提供帮助,必须表现出对学生的同情和理解。同情理解能使学生说出自己的消极情绪并能使......>> 问题八:如何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论文 如何有效控制自己 的情绪论文 如何有效控制自己 的情绪论文 如何有效控制自己 的情绪论文 问题九:如何管理好自身情绪论文 不要在百度知道里问这种问题,你难道以为我们会给你现场写一篇论文吗? 一篇论文的产生不是那么轻松,单单从字数上就需要数个小时。 你可以去参考与你题目相关的论文,拼凑一些,自己再写一些。 实在不行,请在某宝上搜索论文相关。

情绪心理学属于心理学范畴,是研究我们人类情绪的一门学科,包括快乐与悲伤、期望与失望以及爱恋与淡漠、愤怒与恐惧、忧郁与焦虑等情感变化的奥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情绪心理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色彩是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色彩的科学应用能够充分调动观者的心理情绪,从而表现出最真实的心理反馈。现阶段,对于色彩应用方面的研究还较为稀缺,能够借鉴与学习的研究成果凤毛麟角。同时,色彩也是自然界赠与人类最盛大的礼物,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感官体验,为想象力插上了飞跃的翅膀。在这个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各种色彩对人们的情绪、心理、感官世界产生著不同的影响,在这种色彩的薰陶与感染下促成人们产生了独特的审美观点,作为一种情感与思想的抒发方式,色彩是最直观也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能够对观者产生情绪心理上的影响并通过其行为反映出来。

人类对某些事物的记忆有时候会停留在对某种代表性色彩的记忆上,或者通过代表性的色彩得到启发,从而引发对该事物的思考、想象、回忆,当某些色彩冲击到人类记忆的敏感神经元时,将能够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类的心情或者举止行为。色彩不仅为人带来感官上的体验,更能够为人类表达与抒发思想情感,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色彩的影响力,更多更全面的在艺术设计中应用色彩,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关于情绪的理论概述

人们的情绪实际上是需求与客观事实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其内容主要包括了面部表情、生理反应以及情感抒发这三种因素的综合统一。也就是说,情绪是人类心理以及生理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所产生的最直接的情感表达,体现了人类的主观需求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关系。在本文中所提到的情绪,与情感具有相同的性质属于同一理论概念。从某种角度来分析,情感与情绪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情绪是情感的直接表达,情绪的波动反映了情感的变化过程。同时,情感渗透于情绪之中,缺少了情感的影响,情绪的抒发缺少真实的感官体验,而情感离开了情绪,则无法显现出来。

二、色彩对人情绪心理的影响

情绪与色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情绪能够通过不同的色彩表达出来,同时不同的色彩也能够 *** 或者引发人们产生不同的情绪心理。从物理学以及生理学的角度来讲,根据色彩不同波长的理论依据来研究,不同的波长对人们视觉的传达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人们对不同色彩所形成的情绪心理也各不相同,例如,实验研究发现,在所有色彩中蓝色的波长是最短的,在其对人类的视觉 *** 下,能够使人们情绪逐渐平静下来;

而在这其中红色的波长是最长的,通过红色对人们视觉上的 *** ,能够让人们感到情绪澎湃充满活力。往心里学层面分析,人们的联想受到不同颜色的引导会产生不同的变化,最终形成情绪上的相对反应。譬如:人们看到红色时,总是能想到温暖热烈的火焰,从而产生兴奋与激动的情绪;看到黄色时,能产生愉悦、明快的心理情绪;看到紫色时,会让人感到忧虑不安;而看到白色时,能让人产生冷静与理智的心理情绪。

在掌握了这些色彩对人类心理情绪的影响之后,科学合理的将这些色彩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能够发挥色彩的更多价值。曾有实验研究结构显示,将儿童医院的整体装饰颜色,从白色基调变换为以绿色为主的彩色基调时,儿童对于医院的恐惧与排斥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减弱,心理情绪上也得到了充分的安抚,更有利于儿童疾病治疗的进行。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经历,当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感到疲惫的时候,都会产生想去森林或者大自然放松心情的想法,这是因为绿色能够愉悦人们的心情,能够有效舒缓紧张的情绪让人能够放松下来,心灵得以释放和平静,在这过程中有效缓解疲劳与压力。

三、情绪心理在艺术设计色彩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艺术设计色彩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单纯的追求视觉体验上升为心理情绪方面的要求。由此可见,色彩的审美通常受到情绪心理的影响。

一在产品设计中运用色彩心理情绪所形成的审美

在产品设计中灵活的应用色彩,能够有效提高该产品的艺术美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从而加强人们的购买动机和欲望。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近几年风靡全球的苹果手机,其选用了简单质朴的黑、白两大色系作为手机的主要色彩,众所周知,黑色是庄严、稳重的代表,而白色象征著纯洁和坦率也是在宗教中最为圣洁的色彩,这两种简单的颜色对于大众来说比较易于接受,因此,苹果手机在设计中运用黑、白两种色彩,一方面有别于市场上花样繁多的手机走简约商务路线;另一方面,巧妙的运用色彩搭配成功扩大的消费群体,促进了产品的消费。

二在室内设计中运用色彩心理情绪所形成的审美

在室内设计中灵活运用色彩,对于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譬如在设计儿童房的时候,多选用一些较为活跃的色彩如橙色、绿色、蓝色、黄色等,创造一种温馨的环境,能够对幼儿良好性格养成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色彩的应用对于现代设计情绪心理的发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并且是表达心理情绪最直观的手法,这些特点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室内设计中表现最为突出。色彩对人们心理情绪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因此,现代设计师需要对各种色彩的含义,以及对心理情绪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出在设计中合理应用色彩的增加设计价值的方案。

一、一般临床资料

李某,女,20岁,体态正常,在入学身体和心理检查中,未发现重大疾病史和精神病史。现为大学二年级学生,在家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姐姐。父亲在求助者初中时因车祸去世,之后母亲外出打工,求助者一致和奶奶生活。来访者性格偏内向,自卑,敏感,自尊心强,做事追求完美,有强烈的责任感。

二、主诉

近三个月来感觉焦虑,失眠也有三个月,害怕与同学交往,特别是比自己高的同学。大学一年级来过心理咨询中心,咨询过一次后感觉效果很好。但最近由于同学又和自己开玩笑,嘲笑自己身高,给自己取外号,但不敢直接和同学冲突,内心压抑,不愿意去上课,食欲下降,学习效率降低。求助者觉得自己与同学交往很功利,只愿意和对自己有帮助的同学交往,很讨厌这样的自己,很想改变现有的人际关系和自卑心理,因此前来咨询。

三、评估与诊断

根据求助者的症状咨询师选用SAS焦虑自评量表测试,结果得分显示:总粗分52分,标准分65分。属于中度焦虑。

根据李某的症状结合心理测验结果,其问题具有现实性的强烈 *** ----同学嘲笑自己身高引起的,内心冲突有现实意义,也有求治的愿望,不良情绪持续时间约三个月左右,出现了睡眠问题,不良情绪已经泛化,学习受到影响,求助者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一致,知情意协调一致,且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因此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咨询师认为来访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有现实意义的,具体来说没有明显的生物学原因。心理原因可能是求助者一直以来就认为自己所有心理冲突产生的原因都是由自己身高引起,对自己认识不合理和同学关系不好就是自己长得矮,不自信,只要身高没有改变,自己心理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从社会原因角度分析,由于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缺乏家庭支援系统,同学间人际关系差,也使得来访者有如此强烈的情绪反应。

四、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后确定如下咨询目标:近期目标是帮助来访者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和失眠状况。使求助者恢复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功能,能够顺利应对日常生活和人际压力。长期目标是帮助求助者认识其对于自我认识存在不合理信念,学会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调整认知,消除焦虑、自卑,提高自信,乐观生活,健全人格。

五、咨询方案的制订

一主要咨询方法和适用原理

ABC理性情绪疗法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理性情绪疗法的治疗整体模型是“ABCDE”,是在埃利斯的“ABC理论”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这就称为ABC理论。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叙事疗法:叙事疗法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透过叙事心理治疗,不仅在可以让当事人的心理得以成长,同时还可以让咨询师对自我的角色有重新的统整与反思。

二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参加国家规定心理咨询师职业技能相关规定。

三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咨询次数为4次。前3次为每周1次,最后一次间隔两周。因是在校生咨询未收费。

六、咨询过程

一第一阶段: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建立阶段第一次咨询

目的:①了解基本情况,收集一般临床资料;②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③明确主要问题,并作出初步诊断。

二第二阶段:工作阶段;第二次到第三次咨询

目的:①帮助求助者认识心理问题的原因;②识别不合理信念;③运用具体化技术,帮助求助者澄清人际关系问题。

三第三阶段:结束阶段第四次咨询

目的:①增强求助者对自我积极的认知,改善情绪困扰;②完善健全人格。

七、咨询效果评估

一来访者本人评估

李某说:经过四次的咨询,我感觉好多了,原来一直以来认为我所有心理问题都是因为身高问题,咨询后才认识到自己心理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的根源是我存在不合理认知,我过分夸大身高对我的影响,我知道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认知,如何改善情绪了。

二咨询师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刚开始来访者来的时候心情低落,人际关系很差,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咨询,来访者的睡眠质量好多了,也对自己更有了信心,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优缺点,而且也学会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方法,也更正了自己的一些不合理信念。求助者也更加了解自己心理问题的根源,了解自己行为的原因,脸色笑容也更多,更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 索引序列
  • 幼儿情绪管理研究的论文
  • 幼儿情绪管理论文
  • 幼儿园情绪管理论文
  • 幼儿情绪研究的论文
  • 幼儿情绪管理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