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中国经济周刊总编辑

中国经济周刊总编辑

发布时间:

中国经济周刊总编辑

中国新闻社,在香港 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由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于1952年9月14日在北京发起成立的,是中国内地仅有的两家通讯社之一,以海外华侨、外籍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为主要服务对象,向境内外媒体提供供稿服务。经过五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中新社已具可观的规模。其总社设在北京,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设有分社,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法国、英国等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作为综合性的国家通讯社,中新社有现代化和多样化的新闻传播方式,每天向海外播发大量新闻、专稿和图片,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科教文卫、社会生活、港澳台新闻,稿件轻盈活泼,特色鲜明,广受欢迎。目前,海内外数百家新闻传媒采用中新社稿件。 新闻通稿:平均每天播发中文新闻电讯稿100余条,向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闻媒体播发新闻稿。同时每日在北京和香港出版《中国新闻》中文稿刊,提供给国内外新闻机构和读者。 专电特稿:根据港澳台和海外华文传播机构的要求,每月提供专电、专稿和专栏、专刊稿300篇左右,其体裁包括评论、通讯、专访、特写、杂文、游记等,题材广泛。 新闻图片:每月播发约1000多幅重大新闻和专题新闻图片,并根据港澳台和海外华文报刊的要求,提供图文并茂的彩色图片专稿;定期向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和中国驻外机构提供展览图片。 新闻网站:中新社目前开办有“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图片网”()两个大型网站,为网络受众提供即时的新闻和图片。各分社也都设有子网站。 电影声像:由电影声像部拍摄制作,或与港台、海外影视界合作拍摄制作电影故事片、纪录片,或电视剧、电视专题片,并制作和对外发行各种华语录像带。 刊物出版:出版《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经济周刊》、《中华文摘》月刊等,一些分支机构在当地还出版了多种报刊。 中新社现任社长刘泽彭,总编辑郭招金。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建于1952年9月14日,由中国新闻界和海内外知名人士于在北京发起成立的,为中国大陆两家通讯社之一,属于半官方通讯社。中新社具备一定规模,在内地的23个省、市、自治区、香港、澳门以及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泰国设有分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全球通讯社的分级统计中,中新社属B级。

包锐《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季晓磊、副总编辑杨眉、总编助理包锐在论坛现场。

中国经济周刊总编辑助理是包锐。《中国经济周刊》创刊于1994年。是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以政经为主的综合经济类杂志,是中央宣传主管部门指定的中央级重点媒体(中共中央宣传部指定的重点期刊、国务院新闻办确定的63家中央级重点媒体之一);全国两会指定上会的经济类期刊,是中国官方主流财经媒体。

不是。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大陆两大通讯社之一,成立于1952年9月14日,是主要面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华侨华人和一切关心中国、懂中文的人提供新闻、文化服务的通讯社。其前身是1938年10月,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人发起的国际新闻社。正如国务院侨办副主任兼中新社社长刘泽彭所说:“哪里有海水,哪里就有华人。中国新闻社成立的目标就是追踪海水的潮头,传递出祖国的足音--借助海外华文媒体的阵地平台,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华侨和华人提供新闻和文化服务。”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中新社已建立起覆盖全球华文媒体的新闻供稿体系,初步建成可为全球华人提供多元服务的新闻、文化机构。作为一家国家级通讯社,中新社已和海内外近三百家新闻传媒和网络媒体建立了长期的供稿关系,为他们提供多元化服务。目前,中新社在中国内地的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有56个分支机构。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法国泰国也建有分支机构。中新社每天播新闻电讯稿100余条,传真图片近百张。中国新闻网每天更新新闻500多条,中国新闻图片网每天更新新闻图片100幅。该社每天还向海外几十家报纸提供专稿和制作数十个报纸版面。中新社办有《新闻周刊》、《视点》、《中国经济周刊》、《中华文摘》、《时代传媒》等刊物以及制作影视节目的影视部。另外,中新社是中国少数几家可以采访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重要国务活动和外事活动新闻的媒体之一,拥有权威新闻的直接新闻来源。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现任社长田聪明,总编辑南振中,副社长何平、马胜荣、鲁炜、崔济哲,中纪委驻社纪检组长李洪峰,秘书长张锦。新华社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创建于瑞金的“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年在延安改为现名。70多年来,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新华社的职能得到了逐步加强和发展。新时期新华社的职能主要有四种:一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二是国家通讯社;三是消息总汇;四是世界性通讯社。履行上述四种职能主要通过三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主要是文字、图片、图表通稿,国际、国内参考报道,专稿、特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在新技术条件下兴起的网络、信息、音频、视频、手机短信等报道;三是社办报刊报道。目前,新华社已成为报道形式最多、产品种类最全的世界性通讯社。

中国新闻周刊总编辑

李子柒于2019年12月14日,荣获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2019“年度影响力人物”“2019年度文化传播人物”奖项。 中国新闻社总编辑王晓晖为李子柒颁发荣誉时这样提到: 李子柒一位90后四川女孩,她文静、美丽,是个孝顺的孩子。她长发及腰,爱穿古典古韵的服装,禅意绵绵,宛若神仙下凡,像从画中走出来的。不得不说,李子柒把田园生活活成了另一种风采。 她身穿着古典服装、用着古典的灶台、磨着传统的石磨……她的美食都是沿袭古典的工序制作的,一个“古”字了得。 当初李子柒在城里打工,为了年迈生病的奶奶,回到家长家乡照顾起奶奶的生活起居。当初奶奶把她养育大,如今长大之后的李子柒要让奶奶过上世间最美好的日子,守护着奶奶。李子柒能在田间赶牛耕地;李子柒能上山砍竹子,几根粗大的竹子在李子柒瘦小的肩膀上,被她晃悠悠地扛回家,最后李子柒还把它们做成竹床、竹椅子。李子柒还能自己做酱油,从种黄豆,看着香喷喷的酱油装进瓶子。炒菜放着自己做的酱油,原汁原味,真正的健康食品。 文房四宝纸、磨、笔、砚,这些如此复杂的制作工序到了她手中也拿捏自如,到了炉火成青的地步。不得不说,她的出现不光在我们国内,乃至国外都成了有影响力的人物。俗语说得好:行行行,不如精通一个行业。李子柒美食做得好,蜀绣绣得好,茶点美味又好看,她样样都会做,大概没有她不会做的事情了。李子柒是个神奇的女孩,我只知道很多事情都是男人做的,她一个女孩也能顶起一片天。她的孝顺值得我们学习。我身边有些年轻人,很少进厨房,天经地义就是父母做好饭菜等着孩子来吃,菜炒得不好还要遭到孩子的抱怨,有些孩子索性甩下碗筷到外面下馆子去,丝毫不管父母的感受。只留下父母在家欧气。 所以白岩松说:李子柒的出现,治好了中国人埋藏多年的大“隐疾”李子柒的视频让很多外国人了解到中国,一个美国女孩说:“我终于看到了另一面的中国,那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国的美食,中国的传统服饰。”李子柒的视频里传达了中国的味道,她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李子柒是一个好学、肯干、扛下所有苦也不觉得累,相反她快乐的像个天使。李子柒虽然生活在农村,但是她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创造了无数美好的事物呈现给大家,。这足以说明她是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一个阳光女孩。 如今还能像李子柒这样生活在农村,爱农村的年轻人已经很少。不光是年轻人,我身边很多生活在农村里的中年人都很少做农活了。以往肥沃的田野,春天插秧,秋天割稻谷的热闹情景已经很难看到,很多田野长满野草,弃置不顾。菜园也是一样,杂草丛生。有些农村里的人自己不种地不种菜,他们也天天去集市上买菜,把自己的农业技术都丢得差不多了,很多年轻人基本不会做农活了。“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也该享受生活了,还做那些农活干嘛?又辛苦,又脏、又累。”有人说。李子柒为什么这么火?只因为她明白只要行动,才有收获;只要坚持,才有奇迹。

如果是应试需要的话看一下丁柏铨主编的新闻采访与写作和人大版的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另外南方周末、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也是经典。如果是工作需要的话还是研究一下感兴趣的媒体,尤其是你将要涉及的那个口子的常用报道模式。不知道你是哪种工作性质,每个口子的稿子都有自己固定的模式,其实熟练了之后就是套。

1985年毕业于江苏省武进县前黄中学文科班,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曾在前黄中学就读6年。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89年7月至2004年,供职于北京印刷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哲学助教、讲师。1995年调入国家新闻出版署报纸期刊管理司,从事报纸管理工作。1997年调新闻出版署办公室秘书处工作。曾多次参与报纸、期刊管理有关文件的起草及修订工作。2000年9月,任职信息早报副总编辑。2003年6月,调任新闻出版总署下属《传媒》杂志常务副社长、常务副主编,主导对《传媒》杂志的改版工作。2005年加盟国内著名的市场调查机构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任董事。其间主要从事媒体市场研究。2006年8月,任职国内著名时政新闻杂志《南风窗》总编辑。2009年2月,加盟共青团中央旗下的综合性新闻杂志《中国周刊》,任总编辑。 2014年1月22日朱学东通过短信向搜狐传媒确认,他已经离开《中国周刊》。而对于离开《中国周刊》之后的打算,朱学东简单回复搜狐传媒:“先休息” 。

财经国家周刊总编辑吴亮

1)平衡更新作用:在水循环这个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地运动、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它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南极地区以及北极地区上的许多岛屿、高山地区的冰川也参与水循环,但循环周期长。(2)迁移交换作用: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①水循环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吸收、转化、传输的作用,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长江三峡水能巨大,那么这巨大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能。②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使河口附近形成三角洲,鱼类资源丰富。(3)影响塑造作用:水循环运动还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河塑造地表形态的有力证据。

有人在吸管里发现了虫子,后继有人发现有沉淀物

中国圣牧有机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圣牧”;原名内蒙古圣牧高科牧业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初出茅庐的中国圣牧高调地自称是“全球有机奶第一股”,并要“成为全球领先的有机乳品公司”,有机奶概念的提出惹来了行业人士的纷纷质疑。

提到食品安全问题,中国的老百姓可以对“毒奶粉”“三聚氰胺”“苏丹红鸡蛋”“染色馒头”“瘦肉精”等这些名词如数家珍。

对于市场中良莠不齐的产品,市民怎么才能食用到安全的食品呢?商家推出的“有机”概念瞬间在中国市场爆红,“有机奶”“有机蛋”“有机蔬菜”等似乎成为百姓餐桌上区分安全食品与非安全食品的标签。

在乳品行业业,一些巨头企业都在单一品类上打“有机”牌,比如蒙牛的“并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和伊利的“每一滴金典牛奶纯粹如金的品质只给你最爱的人”,成为高端牛奶的代言。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中国圣牧官方网站展示的“圣牧全程有机产业链”来看,其有机生产过程可分为:有机环境有机种植有机养殖有机加工有机产品。这当中“有机环境”是精选限定区域,实现了环境无工业、无污染;“有机种植”采用自种紫花苜蓿方式,种植过程无农药、无化肥;自建有机牧场完成了“有机养殖”环节,有机奶牛充分享受沙漠健康环境,养殖中不添加抗生素及激素;圣牧还打造了专用有机工厂进行“有机加工”,承诺无色素、无防腐剂;最终生产出全程可追溯、安全健康的全称有机牛奶。

对此,东方艾格乳业首席分析师陈渝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乳业中提“有机”,本身就是迎合消费者需求的一种概念创新,想要做到有机,需要在打造有机奶源上下功夫。此外,目前有机奶还存在一个重要标准,即不准使用人工授精,目前这在行业内还存在很大争议。

谈及中国圣牧经营模式的优势时,中国圣牧董事长姚同山对外宣称:“只有沙漠才能真正打造大规模有机奶产业体系。”

对于此观点,陈渝告诉本刊记者,中国圣牧有机奶源基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乌兰布和沙漠,相比较来说,农业生产环境被人为破坏的还不是很严重,但是,从国内的气候环境条件来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都离不开大气,从饲料种植到奶牛养殖以及牛奶包装等,做到百分之百有机很难。

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也认为,如果做到有机,意味着苜蓿草等饲料整个过程都不使用化肥、农药,不仅如此,生产、加工、包装和销售等全产业链都要符合有机标准。在目前国内的气候环境下,饲料种植环节想做到纯天然很难,且奶牛不可能不生病,生病就不可避免地用抗生素。

有机奶概念以及广告的宣传,让许多消费者都认为,市场中的有机奶就是安全的代名词,常规奶似乎被赋予了不安全的内涵。对此,乳业分析师陈渝认为:商家的广告无形中给消费者造成了一种错觉,常规奶不等于不安全,有机奶是在绿色无公害的标准基础上,微生物各项指标控制的更加严格。就比如,高档汽车和低档汽车的区别,有机奶从饲养动物的食料、防疫、繁殖等源头上要求更加严格,是一种奢侈产品

战略性新兴产业圈定七大领财经国家周刊报道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巨大市场蛋糕,正在面临切分。5月下旬,《财经国家周刊》从有关部委独家获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已进一步厘定为7个领域、23个重点方向。“新七领域”为“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根据目前的安排,本规划意见将在9月份下发,算上期间科研专题等的用时,如果再作调整,从时间上来讲,是来不及的。”一位参与新兴产业规划制定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这意味着,新兴战略产业框架,基本已成定局。七大领域浮现从2010年年初起,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四部委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代拟稿,经过半年的意见征求,主要领域从7个扩为9个,现在又改为7个,但前后7个领域的产业内容已发生变化。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初步定于9月份下发,随后将陆续出台各个领域的具体发展规划,以及中央和地方的配套支持政策。这一宏大规划,被业内人士看作继“4万亿”后中国政府启动的最大规模的产业计划。而这一计划,已瞄准发展结构的根本转变。在七大领域中,每一个大的领域中又确定了具体的分项。1 1在“节能环保”中,将重点突破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循环利用;“新兴信息产业”将聚焦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生物产业”将主要面向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新能源”中,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将领衔;此前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主要发展方向确定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提出了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中分列了特种功能和高性能复合材料两项。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被认为是振兴经济的又一重大举措,因为几大部委的领衔介入,此后的政府大规模投资也被市场普遍期待,所以这也被认为是继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之后又一个大型产业投资计划。与“4万亿”计划有本质不同的是,此次投资计划指向的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说,“之前的‘4万亿投资规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都是在扩大内需,加强基础建设的角度,结合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而现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是转向至新兴产业项目。”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制定,从时间上来讲,也与明年开始实施的“十二五规划”相衔接。国家发改委也已确定,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编制作为重点。版本变化2009年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确定工作刚刚启动,当时初步确定的领域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七大产业。与现在的七个方向相比,“高端装备制造业”替换了“新医药”,将“生物育种”扩展为“生物产业”;以”新能源汽车”包含了原来的“电动汽车”,在其中扩展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一项。从2010年初开始,一份名为《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文件就开始在多个部委及各地方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广泛征求意见。4月初,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思路研究部际协调小组成员部委开始了全国调研,该小组由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20个部门组成,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发改委高新司。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文件起草组也相应成立,负责研究起草《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先是从原本的7个领域扩展到了9个领域,增加了“民用航空”和“海洋工程”两大领域。上述方向的不断变化,折射出的是各个相关领域对于被列入产业规划的迫切心态。在征求意见过程中,海洋产业曾一度被看好,在“九大领域”版本中,海洋工程作为单独一项,而海洋医药等项,则是被分配到其他各大项中(比如海洋医药被列入“新医药”大项中)。而现在“海洋产业”没有被单独列示,“海洋工程”一项也被取消划入其他领域。科技部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赵刚研究员认为,规划出台后实施过程中需要直面几个核心的问题,第一个就是资金从哪来,政府投入的是引导资金,不可能包办全程;第二就是技术从哪来,如果技术还是依赖国外,改变不了给别人打工,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局面;第三就是谁来做这个事情,是政府来做还是企业来做;第四,市场角度谁来拉动产业应用。“在以往的产业实施过程中,恰恰就是这几个核心的问题都没有受到充分的关注。”赵刚说。2

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

中国周刊总编辑詹碧华

是高级记者。詹碧华是《中国周刊》杂志社副总编辑、新媒体总编辑,属于高级的记者编辑。高级记者资格条件适用于我省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成立的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中从事新闻专业工作的在职在岗专业人员。

中国经济时报社副总编辑

是什么地方人

声音柔和而且干净,能够完美的表现古典及现代音乐。主要部件由原产地进口,优质材料、做工精细。因为击弦机反应非常灵敏,所以键盘触感是相当舒适灵敏的。

施滨海是上海人,曾任中国经济时报社副总编辑、中国合作新报总编辑、北京丹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懂事长。

李德伟先后在国家经委、财政部、国家计委和国家工商总局从事政策研究,曾任柳州市副市长、广西工学院院长,2007年8月底开始任国家工商总局行政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中国经济理事会理事、国家发改委中国科技投资杂志主编。兼任国家发改委产业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研究员,美国莫海德大学、辛辛那提大学经济系、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从改革启动,即直接参与中国改革与发展政策研究,提出多项重大政策建议,被决策者采纳,其成果被中央新闻媒介多次报道 。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曾应邀担任亚太发展中心企业改革研究网研究员,与OECD、法国工业研究中心等国际研究机构进行多次合作。发表过200多篇论文,10多本著作,多篇论文在国际学术著作,多篇论文在国际学术议上宣读、发表,并被收入国外专著。2014年7月起担任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创意产业委员会主席。 1、1987年在国家经委提出“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的工业化与现代化相结合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信息化是上帝给中国崛起准备的礼物”,被采纳 。2、1987年在国家经委提出“民营化”发展方案,被采纳,在全国实施。3、1991年在国家计委提出“微观改革为主,宏观调控为辅;存量调节为主,增量调节为辅;结构调节为主,总量调节为辅”的宏观调控方案,为国家计委采纳。4、1986—1997年承担国家经委、计委政研课题,提出“股份合作制(泛股制)”方案,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赞赏,在湖南、四川等地试点,获成功,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其基本方案“人力资本股份化”、“国有资产优先股化”、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等,已在全国企业推广,得到十四届党的代表大会肯定。国际著名经济学家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简·莱特、厉以宁等称之为“可与分享经济、职工股权制媲美,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可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形式的创新思路”。5、1994年应国家工商局党组邀请,组建“研究中心”,提出并建立我国“市场秩序监测指标信息系统”,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采纳。6、策划全国1999-2000年“限制糖精、启动食糖市场”的活动,得到朱总理批示支持,促使全国糖业扭亏为盈。7、制定广西经济结构调整方案,取得显著成绩。8、策划大型资本运作项目,推动广西企业上市。9、1999年主持制订“广西国有企业改革整顿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经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在广西全面推广,获重大贡献。10、2000年主持制订“广西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经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在广西全面推广,获重大贡献。11、2001年主持制订“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若干规定”,经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在广西全面推广,获重大贡献。12、2001年主持制订“关于加快广西信息产业发展课题研究”,经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在广西全面推广,获重大贡献。13、2001年主持制订“广西信息网络建设与应用课题研究”,经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在广西全面推广,获重大贡献。14、2002年主持制订“西南六省区经济协调会议/西南地区经济合作政策”时提出建立“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区,举办论坛、博览会”,现被采纳。15、2009年,向中央提出“实施南海国家战略”,关于人民币区域国际化,已被中央接受。16、2010年与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物资学院、中国消费者报合作,建立“中国企业诚信与消费品市场监测评价信息系统”,对引导消费,启动市场产生重大作用。17、2010年,在斯坦福大学,向中央提出“加快开发信息主动搜索与检索系统 建议”,得到中央重视。28、2012年,向中央提出“重视大数据研究”,直接推动大数据事业。成立第一个大数据应用研发中心。29、2014年7月起担任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创意产业委员会主席 。 1、社会经济效益、反映与报刊、电台有关李德伟政策研究投入实践效果的报道:试行泛股制 体改文摘 88年1月8日实行泛股制,人人是股东 湖南日报 88年3月30日长沙实行泛股制 经济日报 88年4月21日湖南实行新型股份制 全国人大办公厅调研资料 88年7月6日泛股制试点成功 新华社消息 88年9月8日我国一些企业实行泛股制 人民日报,中央电台,电视台 88年9月8日企业改革的新尝试 光明日报 88年9月27日泛股制在长沙开花结果 长沙晚报 88年9月28日泛股制,企业改革的最佳模式 工人日报 88年10月20日李德伟谈国有企业改革 文摘报 88年10月27日泛股制——企业改革的方向——访青年学者李德伟 光明日报 88年10月28日深化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与选择湖南日报 88年11月17日李德伟谈国有资产管理新思路 财政 88年12月泛股制是深化企业改革的最佳模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89年1月泛股制带来的新面貌 工人日报 89年2月22日李德伟的理论得到国内外经济学界重视新华社消息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 89年3月30日实行泛股制之后 长沙体改 89年4月涪陵试行泛股制 体改信息 89年10月泛股制——企业改革的新思路访青年经济学家李德伟 企业导报 89年9月21日泛股制显威力 湖南日报 91年1月28日让泛股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小城市经济 91年3月泛股制,企业模式的新探索 小城市经济 91年3月泛股制在涪陵 西南信息报 91年11月26日泛股制是深化企业改革的最佳模式经济管理文摘 92年5月企业的困惑与出路 经济参考 92年1月28日泛股制,企业走向市场的有效途径经济参考 92年4月21日企业改革要有新思路 经济日报 92年7月21人李德伟谈泛股制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93年4月论泛股制的意义 金融时报 96年11月21日连载理顺市场秩序是从总体上搞好国有经济的基本条件--访李德伟教授 中国经济时报 97年8月21日关于股份合作制的问答------访李德伟博士经济参考报 97年11月4日东南亚金融危机与对中国的启示 --------访李德伟教授人民日报“中国质量万里行”专访 98年6月金融危机──亚洲模式的转折 --------访李德伟教授中国经济时报 98年7月访副市长李德伟—— 柳州日报 98年12月16日结构调整已成关键——访广西柳州市副市长李德伟中国经济时报 99年4月2日改革大潮育新人——记中国经济学家李德伟中国职工教育 99年2月国际英才 99年国庆特刊工业化、现代化与结构调整 ——访中国经济学家李德伟光明日报 2000年11月9日改革大潮弄潮人——记中国经济学家李德伟 光明日报 01年1月人物杂志 01年1月封面人物理论的价值在于创新——访广西工学院院长李德伟中国信息报 04年11月4日开拓创新的广西工学院 光明日报 05年3月10日记广西工学院 人民日报 05年观念决定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记中国经济学家李德伟广西工人报 06年7月4日智慧的追求 爱尔兰时报 06年8月19日访著名经济学家李德伟 科学中国人 07年年1月2、在国际会议上宣读的和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1) Looking Back and Ahead (回顾和展望——关于中国企业改革)1988年 4月2—6日应亚太发展中心的邀请,由国家经委派出,出席该中心在吉隆坡召开的“国有企业改革国际研讨会”的宣读论文。(2) Reform in Shangyang (关于沈阳企业改革)1989年 3月26—30日应印度国有企业研究所与亚太发展中心的邀请,由国家经委派出,出席在印度召开的“国有企业改革国际研讨会”的宣读论文。(3) The Trend of Enterprise Reform (企业改革的方向)1989年10月23—25日应菲律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亚太发展中心的邀请,由国家计委派出,出席在马尼拉召开的“国有企业改革国际合作研究课题研讨会”的宣读论文。(4) Reform of Enterprise in China (中国企业改革)(5) Difficulties and Ways on Reform of Enterprise (论企业改革的困难与途径)(6) Problems and Solution After Contracting (承包之后的问题和解决办法)(7) 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论企业改革与发展)(8) Share Trial in Shanghai (上海股份制试点)以上(4)--(8)五篇论文是在国家经委和国家计委时应邀参加国有企业改革合作研究课题的成果,被收入Geeta Gouri主编的《国有企业与改革》一书,OXFORD & IBH PUBLISHING 91年10月出版。(9)Yousuo Zou &Dewei Li(2005):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Effect on China’s EnvironmentalStudies, presented at 2005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AST HOME Program,Septenber 25-29,2005Being, China. Paper abstracts published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10)Yousuo Zou &Dewei Li(2006): Considerations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SecurityIssues, presented at 2006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AST HOME Program, Changchun,Jilin, China. Paper Abstract published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11)中国经济运行现状与趋势-—在美国欣欣那提市的演讲, 2007年12月(12)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起源、特点与趋---在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论文, 2010年7月 《世纪末的变革--现代市场经济的困惑与变革》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出版《现状、难点与出路-中国股份制实况剖析》 中国企业管理出版社1993年出版《走向新世纪--发展中国家改革与发展的经验》译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世界范围的非国有经济》 主编 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世界经济200年回顾》 译著 改革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股份合作制—理论、实践与操作》 工商出版社97年10月《世界经济与亚洲的未来》 译著 新华出版社 98年12月《世纪的反思-李德伟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文选》 工商出版社 2000年10月《领导是什么》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2月《影响改革进程的十次创新》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9月《柔性应变战略》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交易异化管理》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绿色壁垒攻略》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头脑经济开发》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旧牖残梦》长篇小说 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年10月《东西方现代化发展比较》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1月《管理学基础》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大国崛起的政策选择》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1月《中国发展模式与失衡预警机制》 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 企业管理者收入与三位一体体制给国家体改委的课题报告 84,12赣江经济 85,6山西劳动 85,8实行生产要素联营制 经济日报 87,5,16建议推行生产要素联营制 世经导报 87,5,25决策过程的结构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 未定稿) 87,7论生产要素联营制 中国机械报 87,9,17实行高技术导向发展战略 世经导报 87,9,28我国工资改革——1987年中国百科年鉴条目 87,12企业改革新思路 现代企业导刊 87,12决策过程的创造性 光明日报 88,2,21新华文摘 88,4生产要素联营制实施方案 中国企业家 88,3New Trend of Enterprise Reform(企业改革新方向)北京周报 88,4,3亚太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的趋势 经济改革内部资料 88,16国家体改委资料 88,23工人日报 88,10,17亚太地区国有企业发展状况 经济学周报 88,7,24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趋势 世经导报 88,7,25新经济体制的趋势 世界经济导报 88,8,29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 经济学周报 88,12,11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发展 工人日报 88,10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变革 经济体改内部参考 88,23按劳参与制 经济日报 88,4,21经济改革内部资料 88,8生产要素联营制实施细则 经济研究参考资料 88,94多元生产函数型经济与生产要素联营体制广州研究 88,7—8多元导向经济与泛股制 经济研究参考资料 88,120价格工资与企业改革 经济日报 88,4,21生产要素联营制初探 光明日报 88,5,21长沙市泛股制试行方案 经济改革内部资料 88,8深化企业、价格、工资改革的最佳模式辽宁经济 88,9,22从三位一体到泛股制 现代企业导刊 88,12推行股份制的困境的出路 金融时报 89,2,26当前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及对策 技术经济研究 89,20当代股份公司发展的方向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89,2十年改革的回顾和反思 管理世界 89,3双向协调发展战略 技术经济研究 89,19国有资产管理新思路 财政 89,9经济学文摘 89,11治理整顿要与深化企业改革相结合 经济参考 90,1,22抓好企业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科技日报 90,9,22产业结构调整与企业结构刚性 经济改革内部参考 90经济参考 90,7,22创造性决策的基本要素 哲学研究 90,5当前政策环境企业发展的困难及对策 中国技术经济 90,1决策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 理论与改革 91,1如何实现企业外向型发展 中国技术经济 91,2国有经济如何实现有效管理 经济参考 91,10,23国有经济管理的经验与教训 经济改革内部参考 91,23四川省涪陵市泛股制试点章程 涪陵体改 91,11经济改革内部参考 92,4股份制的困境与出路 计划经济研究 92,4环境、比例、权利——关于政府如何管好企业 经济日报 92,2,18决策与认识 决策理论与实践 92,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节下的市场经济社会科学参考 93,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经济改革内部参考 93,2市场经济与非国有经济 经济日报 93,7,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中国技术经济 93,3当代西方股份制的新发展 经济论坛 93,15当代西方股份制的新发展 理论探讨 93,5泛股制与我国企业改革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93,11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研讨会纪要经济学动态 93,12应该正确认识非国有经济 经济参考 93,11,8非国有经济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必然产物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93,11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改革内参 93,22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原因剖析 经济参考 94,3,29中国改革的必然趋势 改革内参 94,7宏观调控与产业政策 中国投资与建设 94,2财政政策与微观基础的摩擦 管理世界 94,2宏观调控在微观层次的实现形式 中国技术经济 94,2山东省小城镇建设的调查 调查与探索 94,5对非国有经济的一种认识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94,6以人为本与企业文化 中国技术经济 94,5-6当前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与对策 参考资料 95,1我国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管理世界 95,1走出改革陷阱的对策 改革内参 95,1中国市场体系发展状况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96,1中国市场体系发展监测指标体系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96,3关于市场秩序的考察报告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96,4我国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路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96,2市场与管理 96,重庆工商 96,关于我国市场监管政策研究的讲话 工商行政管理 97,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中国改革报 97,8,21股份合作制的意义与作用 工商行政管理 97,9论股份合作制 中国经济时报 97,11,4来自基层的启示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97,11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笔名) 人民日报系列特约稿 98,1,8切实抓好再就业工程 人民日报系列特约稿 98,1,25实施资产有偿使用制度 (笔名) 人民日报系列特 98,股份合作制与企业制度创新 工商行政管理 98,我国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原则 中国纺织报 98,股份合作制问题答读者问 工商管理杂志 98,谈下岗待业 人民日报专稿 笔名 98,6,2名牌与知识经济 经济日报 98,6,4论我国经济增长趋势 中国经济时报 98,7,15论市场障碍 中国经济时报 98,10,25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98,名牌是知识经济的结晶 人民日报质量万里行卷首语 98,我国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与措施 工商行政管理 98,消费与经济增长 人民日报专稿 99,1,7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政策选择 柳州日报 99,2,20经济结构调整中的若干问题 广西经济 99,中国现代经济增长与大国封闭模型 管理世界 99,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政策问题 领导广角 99,湖北经济报 99,4,27中西方发展道路的比较 市长论坛 99,论经济结构调整 经贸导刊 99,论所有制及其实现形辩证关系 广西经济 99,增刊论旅游资源的开发 柳州日报 00,10论工业化 广西经济 01, 7论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广西经济 03,4依托地方 服务社会育人才 中国高等教育 05年第20期经济学发展必须坚持实践标准 光明日报 06年12月17日马列主义研究 07年1月全要素资本化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提出与发展学术论坛 08年3月信息化是上帝为中国崛起准备的礼品 学术论坛 08年 5 月中国参与泛北部湾经贸合作区的研究 学术论坛 08年6月关于中国南向崛起的政策建议 光明日报内参 09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内参 09年1月信息化即将升级到智能化,应当从国家战略出发未雨绸缪中国经济社会论坛 10年5月低碳经济与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社会论坛 10年6月目前我国通胀的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 光明日报内参 11年5月13日通胀反映结构问题,减税是当务之急 中国经济社会论坛 11年5月中国经济时报社 11年7月6日关于通胀原因的误判和对策的纠偏 领导者 11年第41期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结构失衡 人民日报 11年8月3日实践检验:民营化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和讯网 11年6月21日减税才能过好冬 中国青年报 11年11月7日民营化是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点 领导者 12年第45期应当纠正盲从西学现象 中国经济社会论坛 12年第1期经济学界应避免盲从西学 光明日报 12年2月17日羽绒业:饱含民族工业底蕴 中国科技投资 12年第15期“民营化”“私有化”及其他 共识网 12年5月28日福建依靠618平台推动发展方式改革 人民日报内参 12年6月15日中国改革:民营化不等于私有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 12年6月18日理解凯恩斯比简单埋葬更有意义 共识网 12年7月10日关于中国发展模式与偏见 共识网 12年7月17日中国改革开放对经济学发展的贡献 共识网 12年7月24日关于民营经济答辛程先生 中国社会科学报 12年8月13日大数据的数理哲学原理 光明日报理论版 12年12月25日中国增长之谜与中国发展模式 中国经济社会论坛 13年1月创刊号

  • 索引序列
  • 中国经济周刊总编辑
  • 中国新闻周刊总编辑
  • 财经国家周刊总编辑吴亮
  • 中国周刊总编辑詹碧华
  • 中国经济时报社副总编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