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的论文
汽车作为近现代的工业产物,不仅代表着显性的科学技术,也代表着某种文化的隐性。下面是我整理的汽车文化的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重庆生产的五十铃人货两用车,车辆使用一段时期后,由于车辆密封性和发动机隔热效果明显变差,使制冷剂冷却不充分,从而不能满足制冷的要求。通过采用增加一级冷凝器的方法,弥补了制冷剂冷却不足,同时避免了要通过减少循环流量来达到降低蒸发温度的限制。
关键词:空调制冷不足;蒸发器和冷凝器温度和压力偏高;提高冷凝效果
二、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使用的汽车要求也越来越提高。不单对汽车技术性能(如动力性、经济性)有更高要求,而且对其使用的舒适性也有新的要求。而提高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汽车能够提供良好的空调制冷效果,以满足驾驶员舒适性要求。若空调制冷系统效果不佳,则无法为驾驶员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三、正文
(一)汽车空调制冷不良故障
据驾驶员反映,我单位一辆五十铃NKR人货两用车空调制冷系统,空调制冷不足。接上岐管压力表测试压力,低压侧压力为0。34MPa,高压侧压力为1。72MPa,高低压侧压力均痹积常标准偏高。运行时观察视液镜制冷剂的流动情况,发现有很多气泡,这反映系统内制冷剂不足,但由于高低压力偏高,说明系统内已混入了大量空气。测试蒸发器温度与压力、冷凝器温度与压力,均已超出正常的范围,若这时不考虑系统压力高,已混人大量空气的故障情况,而直接补充制冷剂,则会使发动机功率消耗增大,系统运行时使压缩机拖死,皮带发热熔断。但不补充制冷剂,系统的制冷剂不足势必造成制冷系统制冷不良。所以应先排除蒸发器和冷凝器温度和压力偏高的故障,然后再补充系统内的制冷剂。
(二)造成故障的原因分析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工作过程是:经压缩机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从高压管路进人冷凝器冷却后,以液态形式进入贮液干燥过滤器,滤去杂质、除去水分再经膨胀阀节流降压,以雾状进入蒸发器蒸发吸热,通过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吸收车厢内空气的热量。吸热后的制冷剂变成低压蒸气,被重新吸回压缩机再压缩循环,通过不断循环,吸收车厢内空气的热量而使车厢内降温。如果制冷系统冷凝器冷凝效果不良,制冷剂不能通过其将仍霍气状态冷却成液体状态而降温,则通过膨胀阀的制冷剂将不能很好降压蒸发,而进行吸热。同时也会使蒸发器过热造成热交换效果不佳,令蒸发器吸热量不大,从而不能大量吸收车厢内空气的热量而使车厢的温度降低。所以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冷凝器和蒸发器这两个产生热交换的中心部件,只有在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处于最佳状态下才产生最高制冷量,否则必定造成车辆空调制冷系统制冷不良。
五十铃NKP人货两用车空调制冷系统选用的是排量为138mL的SD508型压缩机或排量为161mL的SD510型压缩机。原车有一个350mm×450mm的板式冷凝器装在发动机散热器前面。一个A6型蒸发器安装在车厢内。此车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当车厢的密封性和发动机的隔热能力比新车明显下降时,运行空调系统会出现在发动机正常工作状态下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比原设计标准偏高的情况,从而导致参与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出现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升高,超出正常的.技术范围(正常值:冷凝温度为40~45℃,蒸发温度为—12。5~—5℃)的故障。同时,制冷剂温度升高若接近至冷冻机油闪点时,部分冷冻机油会炭化并集聚在阀门中。这样既增加压缩机冷冻机油的消耗量,又影响阀门的密封性,易使阀门变形损坏,使压缩机充气降低,从而减少制冷剂循环流量。如果部分冷冻机油炭化后窜人制冷系统的膨胀阀内,容易造成膨胀阀堵塞,也会使参与制冷循环的制冷量减少。以上所有这些情况都会使系统运行条件恶化,令空调系统制冷效果显著降低。
解决以上的故障,如果采用从加大冷却空气与冷凝器之间的热传导效果来考虑降低冷凝温度,由于冷凝器安装在发动机散热器的前面,而散热器内的水温较高,虽然车辆前进时,受到空气流冷却,但热量仍能传导到前面的冷凝器上,同时汽车的冷凝器紧靠发动机,散热条件较为恶劣。所以用加大原有冷凝器冷却能力来提高冷凝效果估计提高的幅度有限。
是否可以采用提高膨胀阀节流量来降低蒸发温度呢?
汽车使用的制冷剂是氟利昂R12(F—12),其蒸发温度可达到—29。8℃,现在此汽车蒸发温度选取在—5~—4℃(曰本最大的轿车空调装置制造商电装“DENSO”株式会社,把蒸发温度定为—1℃。美国汽车公司“AMC”其蒸发温度定为—5~4℃),相对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而言,还有下降空间。然而降低蒸发温度是有一定限制的,不能无限度地降低,因为降低蒸发温度是通过减少循环流量来达到,减少循环流量会使压缩机的性能指标降低,经济指标变差。由于制冷剂流量降低,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蒸气比容增大,单位容积制冷量降低,使压缩机的制冷系数下降;而且由于只是蒸发温度降低,而冷凝温度未下降,会令膨胀节流阀前后的压力差增大,压力差过大,单位重量制冷量也会降低,使蒸气比容增大,进而使压缩机容积系数减少,令制冷量降低。所以提高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只单方面从降低蒸发温度人手,会受到一定限制。
(三)排除故障的措施和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排除此车故障只能从额外加强冷凝强度人手,以此去保证整个系统的冷凝和蒸发温度处于正常状态。若单靠清洗冷凝器、蒸发器或加大原有冷凝器的体积来提高冷却量,或调较甚至更换膨胀阀都不能使冷凝和蒸发温度两者协调符合要求。
曾尝试在冷凝器处加装冷却风扇,或改变冷凝器相对发动机和冷却风扇的位置,但收效都不大。后来通过在膨胀节流阀流量固定不变情况下,在此车蓄电池后面的位置,加装一个350mm×350mm冷凝器及冷却风扇,把连接原有冷凝器的高压管改为先接人新装的冷凝器再由输出口接原有冷凝器(即在原有的冷凝器前再串入一个冷凝器)。由于增加多一级冷凝器,冷凝效果明显提高,冷凝器流出的制冷剂温度下降,又使蒸发温度相应下降,使系统运行时制冷剂的冷凝和蒸发温度及压力均达到原有的技术要求。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方法,排除了五十铃NKP空调使用一段时间后制冷不良故障。从中得出结论:此车设计上冷凝器的冷凝效果只能在新车时即车厢密封性良好和发动机隔热良好的情况下,才能满足制冷要求,而当车辆使用一段时间,车辆密封性和发动机隔热效果明显变差后,就不能满足制冷的要求。采取增加一级冷凝器去弥补制冷剂冷却不足,是一个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
汽车文化论文
在很多发达国家中,汽车是必不可少的,汽车文化也深入人心,下面就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汽车文化论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汽车是工业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跨越,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它反映着社会的变迁。一百多年前,卡尔-本茨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随着汽车速度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被它越带越快,它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汽车不仅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速度。百余年来,汽车满足人们代步需求的同时,也积累和蕴含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除此之外,汽车还在另一个层面影响着我们,那就是艺术领域。虽然外壳的金属光泽和发动机的轰鸣声让汽车显得死板生硬,缺乏着艺术的美感,但是这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机器还是无意间闯入了文艺圈,掀起了一波狂澜。
1、 汽车是艺术的重要桥梁
艺术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因为艺术是不分国界、不分种族的,同时也是不分阶层的,任何人都可以欣赏艺术,体会艺术。一个好的艺术应该有一个引起大家共鸣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汽车品牌通过艺术,可以更好地赋予我们产品生命力,也就是说给一个机械的东西更多一些灵性。就像美食和服装一样,汽车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当美食有了不同的文化,服装有了自己的潮流时,汽车是否也对我们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影响?实际上在很多方面汽车的确做到了这一点,这个产业制造出的文化衍生品已经钻进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所创造的艺术价值是无法被忽略的。
2、 汽车本身拥有的艺术
、 车身的造型艺术
汽车车身的造型艺术表达是通过其外观、内室的形态、图案、色彩、材质等方面体现出来的。
形态:汽车的形态包括整车外形和局部的前脸、后脸、车身侧面、顶面、车窗面、风栅口、车灯、保险杆、后视镜、门把手等、还包括内室的仪表台、方向盘、座椅、门内护板、手柄、按钮等局部的形态。这些形态通过线条、块面、形体元素的恰当组合,体现出统一与变化、调和与对比、对称与均衡、稳定与轻巧、节奏与韵律、过渡与呼应、静感与动感等造型的艺术形态之美。
色彩:首先是汽车外部色彩,每辆车都会突出某一种色彩,使之占绝对优势,形成一个主色调,而其他色彩围绕这个主色调进行变化,以体现出“多样统一”的装饰艺术效果。其次是汽车内部色彩,汽车室内色彩也有主色调,通常采用偏向不同色彩倾向和明度的灰色,这是由于室内是驾驶员工作的场所和乘客休息的地方,色彩搭配需要达到安静、柔和、协调、舒适的目的。
材质:车身用材料及其广泛,不同的材料除了物理性能不同外,其不同材质的视觉效果和触觉效果还会给驾乘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车声中运用的不同质地和肌理的材料,能使相应部件具有良好的视觉美感和触摸感,使驾驶员拥有舒适的操作、舒畅的心情。
整体造型风格:现代汽车造型发展了几十年,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纵观世界知名汽车品牌,无不具有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德国车线条挺拔有力,造型传统严谨;意大利车造型奔放、性感、洒脱时尚;法国车线条简练、极富动感,体现出浪漫情调,引领了世界汽车造型的潮流;美国车线条舒展流畅、强劲有力、宽敞舒适、设备齐全、体现出豪华风格;英国车造型优雅脱俗。充满了绅士贵族风度;13韩的车兼具了欧美轿车的许多优点并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的个性:轻巧、简洁、善变、紧凑、经济、细致;这些国度的汽车无不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和地域特色。
、汽车标志设计艺术
汽车标志是艺术性和象征性的统一,是质量、信誉、原则和精神展示于世的图腾,是沟通人与汽车、汽车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的最直观的中介形象之一。汽车标志作为一种文化介入社会,使其特有的信息成为一种世界性语言和文明的象征。汽车标志的设计要体现出形态美、构成美、色彩美、神态美和寓意美,通常需要表现出力量、动感和速度。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具象型、抽象型、文字型和综合型。具象型是对自然景物、动植物及人物的具体形象进行简化而成的标志形象。抽象型是从具体事物中抽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以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标志形象。文字型是以外文、中文及数字加以装饰及变体而形成的标志形象。综合型是上述类别的综合运用,具有更加丰富和灵活的语义。汽车标志的整体造型有方形、圆形、椭圆形、盾牌形、三角形、菱形及其它形状,其色彩有纯净的单色、活泼的双色和艳丽的多色.其中以单色居多。不同的的造型样式均传达出不同的语义信息,代表着不同的企业精神和品牌形象。但都体现出极佳的形式美感和很高的造型艺术水准。
、汽车吉祥物与雕塑艺术
汽车吉祥物就是一种体现速度、魅力和优雅的标志,被选用的肖像大部分是轻盈的女性和相关动物,它们使人们联想到一个美丽、快速、恬静的世界。这种吉祥标志均由雕塑艺术家精心创作而成,每件均堪称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 汽车中的音乐、电影、电视艺术
汽车通过安装车载收录机、VCD、DVD、电视、网络终端显示仪及音响等设备,可以使驾乘人员在车内享受到影院、剧院和歌厅的音乐、戏剧、曲艺、电影、电视剧等视听艺术作品。随着人们在汽车上停留时间的增多,汽车逐渐变成了音乐最流行的舞台。众多要求高质量音质的有车族常常对汽车音响系统行了改装,强化听觉效果。在车中欣赏视听艺术不仅可以愉悦心情,舒缓紧张的神经,排遣人们的孤独感,避免浮躁情绪的产生,还可以陶冶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享受美感。
3、 车身表面的艺术活动
、车身彩绘艺术
浓墨重彩也可以在汽车上描绘出美丽的图案。车主们可以像汽车服装设计师一样为自己的爱车进行装饰,过一把艺术家的瘾。通过画面构思和各种艺术元素的结合,创造出匠心独具、轻松自由的汽车彩绘作品,体现出汽车和车主生活的精彩和时尚,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车身彩绘艺术不仅是大众的绘画活动,而且还是很好的汽车宣传、促销活动,是当代汽车文化的组成部分
、 车身广告艺术
车身广告是一种将车身作为广告承载媒体的广告形式。其特点是针对性强、流动性强、阅读率高、成本低。它可以在移动中“主动”的、多地点的、多角度方位的、近距离的将广告信息传播给预期的受众,达到广告的目的由于受环境的限制,车身广告的色彩须与环境和谐共生,相互映衬,才会提升城市环境的整体美感。由于广告的接收者大多是在运动的状态下阅读广告内容,所以车身广告常采用少量的文字和明确易识的字体,精美独特的图形.换起人们的情感和审美体验,不仅能达到过目难忘的目的,而且带给人们视觉上的艺术享受。 总结:
汽车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迁移,也跟随潮流一样演变出了很多不一样的元素。汽车艺术的形成与社会文化是分隔不开的,当文化进步的同时,艺术也随之紧跟步伐。汽车颇有艺术造型的风格使人爱不释手、心情愉悦、赏心悦目,大大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成为时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严杨,刘志国,高华云.汽车造型设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李卓森.现代汽车造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林平.汽车夜话—— 汽车发展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由于自己对汽车改装与汽车文化方面很有兴趣,所以选了这门课。自从上了这门课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自己对汽车所知甚少,还有汽车的文化魅力真的引人入胜。
首先,给我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老师给我们观看一个汽车发展史的纪录片。纪录片一一生动地把汽车的来源、发展历程与重大事件展现出来,在一些汽车发展的重大事件中,详细地说明了当时所遇到的情景与发明人所遇到的困难。这部纪录片让我深深懂得了汽车发展的艰辛与曲折,现代的汽车是许多汽车工程师经历了许多困难才发展而来的。
然后,学习这门课带给我更多的是汽车知识的.增加与汽车文化魅力的熏陶。比如,某个品牌的标志意义、历史和文化,还有许多汽车技术的介绍等等。当你逐渐地了解到更多的汽车方面的知识,对汽车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你会逐渐地体会到汽车的魅力和感受到汽车之美,这也是我上完这门课之后的一些感受。
然而,汽车噪音污染对现代城市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汽车是一个高速运动的复杂组合式噪声源。汽车发动机和传动系工作时产生的震动、高速行驶中汽车轮胎在地面上的滚动、车身与空气的作用,是产生汽车噪音的根本原因。
对汽车噪音来源的深入剖析,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发动机噪音,发动机噪音中,除了发动机机体发出的机械声外,还包括进气系统噪音;
2、排气系统噪音,它是发动机噪音的一部分,主要包括消声器支撑架及排气管道震动辐射出的噪音,发动机震动及排气动作引起的辐射噪音;
3、风扇噪音;
4、轮胎噪音,它是由轮胎与路面摩擦所引起的,是构成底盘噪音的主要因素。一般的胎噪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轮胎花纹间隙的空气流动和轮胎四周空气扰动构成的空气噪音;二是胎体和花纹部分震动引起的轮胎震动噪音;三是路面不平造成的路面噪音;
5、制动噪音是汽车制动而产生的噪音主要有制动器的尖叫声、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声以及车身板件的震颤声等,制动噪音一般是指制动器工作时产生的鸣叫;此外还包括车身结构噪音等。
大到城市小到农村,汽车噪音已对人们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变!
除了尾气污染、噪音污染外,汽车对能源的消耗也相当大,国家发改委的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国内石油消费量呈现大幅上升趋势,今年上半年,原油、成品油进口增长都在16%左右。有关资料显示,车用燃油已经达到中国石油总消费量的1/3。石油是及缓慢的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石油被用来加工成汽油、材油等供汽车消耗!即汽车不仅从源头对资源造成影响,还在排放、热气产生、噪音的始或终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人类环境迫切需要有能改善这种状况的解决办法,既要解决人类的交通工具问题,又要使得此种交通工具不至于对人类的需求产生负面影响!要求我们从多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定夺!
一方面,要从如何降低能源消耗入手同时关注汽车尾气、噪音、产热的问题;另一方面,要研制出节能无污染的“绿色”替代品!
总之,现代汽车与汽车文化这门课开阔了我的汽车领域视野,让我明白了许多有个汽车技术的东西,学习了很多汽车文化知识。作为一名车辆工程的学生,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到更多的汽车方面的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中国的汽车事业工程添砖加瓦。
自汽车诞生以来,关于汽车 文化 的界定就存在着多维度的体系,汽车文化在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影响和制约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汽车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汽车文化营销发展策略
摘要:我国现已成为一个汽车消费大国。由于市场竞争的形势日益严峻,各大汽车生产厂家纷纷加大了汽车营销的力度,各种营销方式层出不穷。其中,文化营销将给未来的汽车营销方式带来巨大的影响。基于此,就汽车文化营销的内涵及分类、汽车文化营销的策略及发展方向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期为我国的汽车企业取得竞争的主动性提供借鉴。
关键词:汽车营销;文化营销策略;发展方向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我们已逐步成为一个汽车消费大国。随着汽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培育健康有序的汽车市场,提升汽车行业服务品质已经显得刻不容缓。由于市场竞争的形势日益严峻,汽车生产厂家不得不纷纷加大汽车营销的力度,各种营销方式层出不穷。其中,文化营销在汽车营销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汽车文化营销的含义
随着汽车产品的日益同质化,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和消费者的逐步成熟,与其说我们在销售汽车有形产品,不如说我们在销售汽车产品的品牌文化。这个以结合公司品牌文化为主旋律的营销方式,有着给人眼前一亮的新鲜感,给传统的营销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因此,用文化来赢得目标客户的心将是一种新颖而又非常有效的营销手段。
文化营销的理论前提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仅仅是为了物质上或功能上的满足,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需要。文化营销是差异化营销战略的必然结果,越是高档的商品,其目标消费者对商品的个性化要求就越多,也就越需要企业开展文化营销。
汽车营销中的文化营销,是指汽车企业在提升汽车产品及服务价值的同时,通过以文化理念为核心的情感传递,来引发消费者内心共鸣,从而形成一种对品牌文化的依赖,并影响购买决定或者维持品牌忠诚度的一种营销方式。也就是说,消费者购买的同时,得到的不仅仅是企业生产出来的汽车和提供的相关服务,更获得了企业赋予的品牌文化与生活方式。
二、汽车文化营销发展现状
1 国外汽车文化营销发展现状
汽车产品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不同企业、不同的设计师对汽车产品注入了大量的文化元素,使得汽车已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浓缩品。汽车文化营销起源于欧美等实力雄厚的汽车企业,德系车的严谨豪华、法系车的浪漫时尚、英系车的高贵古典、日系车的实用精明、美系车的大气舒适,都是这些国家文化在汽车产品中的集中体现。对于新进入一个市场的汽车企业,特别是对于进入一个具有强势文化的国家或地区的企业而言,与其进行品牌文化的输出,不如设立新的品牌,将汽车的自有品牌有机地融合进目标国的文化中去,能够起到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作用。日本丰田公司为了开拓欧美的豪华车市场,聘请了以美国贝茨利奇取名的研究所,为新车的品牌命名为“Lexus(现译雷克萨斯,旧译凌志)”,取其发音与Luxury(豪华、奢华)相近,通过汽车的品牌设计,迅速打动了目标市场中消费者的心,畅销欧美。如今,这些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已经将目光放在了全球的市场,致力于将本 企业文化 与他国文化相结合来制造出符合当地风土人情的汽车产品。汽车属于高价值产品,其目标客户在文化层次上需求会更高一些,因此,适当的文化营销活动能够起到很好的品牌推广效果。
2 我国汽车文化营销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已有数十年的时间,但是与发达国家成熟的品牌文化营销战略相比,我国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我国开展汽车文化营销还得借鉴国外的 经验 。如表1所示,国产轿车排行榜上都是合资品牌车型。
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第一,在品牌定位方面,由于受到国外品牌的强势竞争,我国的自主汽车品牌的市场占有结构单一,主要集中在中低档轿车以及一些特殊车型,市场的局限性导致了品牌定位的局限性;第二,自主品牌的文化空间受到侵占,一些本来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更倾向于与国外成熟品牌合作,以达到强强联手成立合资企业实现共赢的局面,这样会导致自主品牌的生存与发展步履维艰。但是在一些特定的领域,一些自主品牌已经开始吹响品牌文化营销的号角。奇瑞QQ准确定位产品与品牌战略,将QQ这个代表网络与时尚、自由新生活的名词融入到汽车本身的品牌文化中去,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则吹响了国产汽车开始进军国际市场的号角。
三、我国汽车文化营销策略分析
1 从企业角度分析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和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念,它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这种优秀文化的吸引力可以吸引外部优秀的营销人员来为本企业效力,还可以使本企业内部员工紧密团结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从而达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企业经营业绩的不断提高。
知识经济这个时代,人们在消费物质形态产品的同时,更加注重消费文化形态的产品,从这个角度看,企业最大的效益是由文化创造的,利用文化力营销,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由此看来,文化营销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企业要取得文化营销的成功,必须要有强势的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的定位,则直接关系到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的形式与发挥,从而决定文化营销的成效。
(1)必须培育和强化文化营销观念。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伴生物,只有当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的内心,形成企业内部的伦理和一种企业内部大多数成员所共识的理念,员工才能自觉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当这种文化渗透到营销人员的意识中,与其营销知识相结合,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益。
(2)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文化定位。文化定位对营销理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每个企业的基本条件不同,所形成的文化也就各具特色。首先,应该崇尚高效,憎恶浪费,创造一种低成本、规范化的企业文化。其次,鼓励个人 想象力 ,创造一种渴望创造未来这一 思维方式 的企业文化。最后,是具体而专业的服务,创造一种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建议,努力发展深切、持久的顾客关系的企业文化。 (3)营销形象的塑造是文化营销取得成功的另一个关键要素。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产品质量和技术的普遍提高以及商品种类的日益繁多,只靠质量和技术很难具有市场优势。在众多企业和商品形成汪洋大海之时,只有那些营销形象好的企业才有长久的生命力,才会受到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青睐。
2 从顾客角度分析
目前,学术界普遍公认的顾客满意度定义是顾客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的一种心理反应,是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特征或产品服务本身满足自己需要的一种判断。顾客在对产品或服务感到满意之前肯定是先认识产品或服务,在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销售到消费群体中去,给消费者留下好的印象以后,消费者会对产品或服务产生一种情感因素在里面。
顾客是企业所面临的直接对象,也是企业所能生存的最终根源。所以企业必须把握好顾客的需求,提供一切可能的服务给他们。这样有利于激励顾客以创造需求和领导潮流,有助于企业与顾客互利互惠而实现双赢。
文化营销已经成为销售手段中最高层次的沟通手段,通过借助情感包装、情感设计、情感 广告 、情感促销等策略,来激发消费者潜在的购买欲望,打动消费者,而消费者在选择了一款既能满足自身需求,又能实现企业获取利益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四、汽车文化营销的发展方向
结合上述分析,根据这几年我国汽车营销界的实践来看,文化营销应主要在以下方向上发展。
1 与当前社会提倡的理念相融合
理念是行事的指导原则,所以汽车文化营销应倡导一种符合消费者趋势的新理念,把新的消费理念、消费情趣等消费思想灌输给消费者,使其接受新的消费观念,改变传统的消费思维、消费习俗、消费方式,使消费走上新的层次。作为公司营销指导理念的同时还能帮助品牌与消费者产生共鸣,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汽车企业竞争将从有形产品的竞争转变为无形理念的竞争,打造企业自己的经营理念、传播消费理念将是企业未来竞争成功的关键。
2 重视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
汽车企业的企业文化只有通过对外传播,影响到消费群体,它的营销功能才能体现出来。这里的传播是指企业有意识地主动去展示自己的文化,所以重视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不是防止外界看到“不该看”的,而是要让外界看到想看的,是体现其营销功能的有效保障。
3 积极策划、参与各种具有文化内涵的活动
现代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越来越重视产品服务中体现的情感、感觉等文化心理因素。随着消费者的基本物质需要越来越得到满足,我们可以大胆设想,更多的经济能量将用于解决消费者对产品的美感魅力、快感和独特性等方面的要求。
4 通过公益活动,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可以借助公益活动与消费者沟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并借以良好的企业形象影响消费者,使其对该企业的产品产生偏好,在做出购买决策时优先选择该企业产品。企业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加社会的公共利益,而且能够使公司的形象增强,很多大公司在制定长远战略时都将公益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考虑。从这一点上来看,公益活动可以作为一个企业文化营销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和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的一项重要举措。
汽车企业必须依靠正确的营销策略才能取得竞争的主动性,营销策略的正确选择来自汽车企业对企业营销战略地位及优势劣势正确判断。一个优秀的营销策略应能够及时抓住环境中的机会,成功回避环境中的威胁,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有效地克服企业自身的劣势。文化营销作为一个新兴的营销策略,顺理成章地成为各大汽车企业争相采纳的新 措施 。
浅谈中国汽车文化市场现状
摘 要:近几年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蓬勃发展,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和培育新的消费品市场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要求,汽车消费是消费市场的一个新的分支。本文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了造成家庭对汽车的需求量很小的原因,并就消费状况、车型结构、政府汽车消费政策,论述如何相应地调整汽车消费结构,使轿车消费市场更加完善。
关键词:汽车文化;消费结构;汽车消费
1 中国汽车文化现状
近几年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车展无疑成为众多汽车品牌展示品牌实力与核心技术的最佳平台。国际汽车巨头欲借助这个舞台,让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更加清晰。而作为本土的汽车品牌,则是通过车展来展现民族工业的飞速进步。一时间,全国各地车展遍地开花,好一个繁荣景象。据不完全的统计,全国各地大约有50余个以各种名目举办的车展。
在这些大大小小的车展中,尤以北京、上海、广州、长春、成都车展最引人注目。车展热闹的同时也带动了车模的发展,现在的人们去观看车展不但是为了看车,同时也是为了看车模。随着文化青年韩寒、影视明星林志颖加入了车手行列,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中国车手和他们参加的汽车赛事。车展、车模、车手的出现丰富了中国的汽车文化,也推动了中国汽车文化的发展。
讲到每个国家的汽车文化,无不首先提到的是这个国家的汽车品牌。而中国的汽车品牌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我们应该在汽车技术和汽车设计上努力,争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只有让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起来,我国的汽车文化才能真正强大。
中国元素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并延续到我们现代生活中来,更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内在和外在的特质,这些丰富多彩的元素,是中华文化在外国人心中的标志。不仅如上所述,讲究对立统一、中庸和谐与一分为三的儒家思想,讲究无为而为的道家思想等,都是中国文化区别 其它 国家文化的地方,当然也属于中国元素范畴。
当前中国面临着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差异大、平均收入低、贫富差距大、石油资源较贫乏等,包括我们的民族特性是亚洲人种,勤奋、聪明、个人奋斗、爱随大流、讲排场、注重家庭等都是中国元素的体现。从以上基本元素中,剔除任何文化对汽车都要求的物美价廉、安全可靠等共通的性能价格要求外,在诉求上中庸和谐、大气周到应该是设计目标。
2 我国汽车消费现状
从汽车的实际购买看,汽车作为中国居民家庭拥有率最低的高档耐用消费品。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政府鼓励轿车进入居民家庭政策的出台,特别是从2001年5月政府放松了对生产企业的价格管制,制约轿车需求的各种不合理费用,得以逐步取消,汽车消费信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汽车正在快速进入普通家庭,开始取代家电成为新一代的领航消费品。我国私人汽车消费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但是,与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保有率还相对较低。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在与我国相同的人均收入阶段(同样以购买力平价和1990年美元计算)的汽车保有率低限为,高限为;轿车普及率的低限为,高限为。即使与低限相比,我国的汽车保有率与这些国家的差距也是很大的。2003年,我国汽车保有率为,刚好触及同等人均收入水平国家的汽车保有率低限。
然而,我国汽车价格目前依然偏高,世界轿车行业的平均利润不过5%,而我国轿车行业的利润却高出许多。汽车生产成本高、各种税费繁多、鼓励汽车消费的配套措施尚未到位、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还未完全达到小康水平,都是汽车尚未成为百姓消费 热点 的重要原因。
3 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对策
我国汽车市场正面临着需求潜能释放、产品更新加速、市场竞争加剧的关键时期。汽车市场的启动和发展对我国的产业、经济、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庞大的汽车市场为产业跨越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企业层面:市场导向,竞争为先
(1)加快联合步伐,提高企业竞争力。兼并、重组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全球面临第四次兼并浪潮。我国汽车工业要顺应这一趋势,加强企业集团化、战略化联盟的建设。
(2)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 市场调查 ,调整和优化现有的产品线和产品结构,增强供给对消费需求的适应能力。同时,深入研究消费需求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出现的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充分挖掘消费潜力。
(3)推动营销思想的全面运用,增强企业营销功能。汽车企业应坚持以顾客为中心、市场为导向,将全面质量营销与高科技营销相结合,加强自主品牌建设,还必须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通过数字化分销 渠道 缩短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距离,从而节省商品在流通中经历的诸多环节。
消费者层面:理性消费,培养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
(1)加强消费者 教育 ,正确引导消费。消费者是市场供需双方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的有效需求是发展汽车消费市场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宣传导向,帮助消费者逐步形成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消费价值观,摒弃传统消费观念中与现代市场经济消费观格格不入的成分。在鼓励节俭的同时,提倡努力开拓,不断提高消费层次,提高生活质量的新理念。
(2)注重消费群体,积极推广信用消费。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占信贷总规模的比例较低,消费信用不足,既影响了消费结构的升级,也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生产规模的扩大。通过发展消费信用,促使居民消费模式从自我积累型向信用支持型转变,可以提前实现汽车等高价值商品的消费,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购上不足,购下有余”的消费断层问题。
政府层面: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
(1)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发展汽车消费市场,要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把发展汽车消费市场放在现代市场体系中,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中,实现商品结构多元化、市场主体多元化,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市场监测调控体系。
(2)在政府支持下对汽车工业重大共用技术项目进行攻关。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的生产制造能力超前于技术开发能力,其发展的最大瓶颈已经不是资金和市场,而是技术。如果长期在技术上依赖跨国公司,我国汽车行业就不可能改变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较低的地位。世界汽车工业目前正处于一场技术革命之中,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从技术上看,已经完成了主要的突破,目前主要是商业化、产业化的推进。
(3)调整汽车消费政策,培育汽车市场。
汽车消费政策是国家调整汽车市场和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汽车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新时期汽车消费政策的调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调整税费结构,降低购买过程的税费,转移使用过程税费,同时减轻消费者税费负担。第二,规范汽车税费,建立以燃油税为主的汽车消费体系。第三,逐步调整税费政策,实行差别税率,鼓励经济型轿车的生产。第四,简化购车手续,完善和建立以私人用车为主的汽车销售服务保障体系。
(4)培植消费能力。
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扩大汽车消费要以经济发展为保障,以消费环境改善为条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税收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汽车文化,从政府、金融、汽车企业等多个方面共同入手,协同配合,来大力发展我国的汽车市场。
汽车发展史简述
汽车自19世纪末诞生以来,
已经驶过了100多年风雨路程。
从
卡尔·本茨造出第一辆三轮汽车
到现在的100多年间,汽车发展速
度如此惊人!同时,汽车工业也造
就了多位巨人,他们一手创建了通
用、福特、丰田、本田这样一些在各
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著名公司。
让
我们一起来回望这段历史,品味其
中的辛酸与喜悦,体会汽车给我们
带来的种种欢乐与梦想……
汽车发展史是一个漫长的历
史,总的说来,可分为蒸汽机发明
前、蒸汽汽车问世、流水线大批量
生产汽车三个阶段。
蒸汽机发明前
人类最初的劳动完全由人本
身来完成,根本没有什么汽车和发
动机,如果说有的话,在未使用牛
和马之前,使用的也是“人体”这台
发动机。
奴隶就是一种“生物发动
机”。
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人们
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利用自
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人
们不仅使用人力、畜力,而且知道
使用水力、风力。
蒸汽汽车问世
1705年,纽可门首次发明了不
依靠人和动物来作功而是靠机械
来作功的实用化蒸汽机。
这种蒸汽
机用于驱动机械,便产生了划时代
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随着蒸汽驱动
的机械即汽车的诞生,人类社会便
车海钮互)眸
拉开了永无休止的汽车发展的序
幕。
1769年,法国人.古诺制造
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的三
轮汽车。
到了1804年,托威迪克设
计并制造出一辆蒸汽汽车,这辆汽
车还拉着10吨重的货物行驶了
15
.
7公里。
1831年,美国的哥德史
沃奇·勒将一辆蒸汽汽车投人运
营,相距巧公里的格斯特夏和切
罗腾哈姆之间便出现了有规律的
运输服务,这辆运输车走完全程约
需45分钟。
此后的三年内,伦敦街
头出现了蒸汽公共汽车当这个笨
重的怪物在英国城镇奔跑时,曾引
起了很大的骚动说起来,这种车
比现在筑路用的压道机还重,速度
又低,常常损坏未经铺修的路,引
起各种事故。
当时市民们曾呼吁取
缔这种汽车,为此英国制订了所谓
的“红旗法规”。
具有讽刺意味的
是,由于这条法规的实施,使得英
国后来在汽车制造方面大大落后
于其它工业国家。
由于蒸汽汽车本身又笨又重,
乘坐蒸汽汽车又热又脏,为改进蒸
汽发动机,艾提力·雷诺在1800
古诺发明制造的蒸汽汽车
年制造了一种与燃料在外部燃烧
的蒸汽机(即外燃机)所不同的发
动机,让燃料在发动机内部燃烧,
人们后来称这类发动机为内燃
机。
1876年,康特·尼古扎·奥托
又发明了具有进气、压缩、作功、排
气四个冲程的发动机。
为了纪念奥
托的发明,人们把这种循环称为奥
托循环。
1879年,德国工程师卡尔
·
本茨首次试验成功一台二冲程
试验性发动机。
1883年10月,本茨
创立了奔驰公司和莱茵煤气发动
机厂,1885年又在曼海姆制成了第
一辆奔驰专利机动车,该车为三轮
汽车,采用一台两冲程单缸0
.
66
千瓦的汽油机,此车具备了现代汽
车的一些基本特点,如火花塞点
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
悬架、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和制动
手把等。
1886年,德国人戴姆勒在
与威廉·迈巴赫合作制成第一台
高速汽油试验性发动机的基础上,
又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无马之
车”。
该车装用功率为千瓦、转
速为每分钟650转的发动机,以每
小时18公里的速度从斯图加特驶
向康斯塔特,于是世界上第一辆由
汽油发动机驱动的四轮汽车诞生
了。
也是在这一年,卡尔·本茨第
一次把三轮汽车卖给了一个法国
人,由于这种三轮汽车设计合理,
选材和制造精良,因此受到好评,
销路日广。
由于上述原因,人们一
般都把1886年作为汽车元年,也
有些学者把卡尔·本茨制成第一
辆三轮汽车的1885年视为汽车诞
生年。
本茨和戴姆勒则被尊为汽车
工业的鼻祖。
这是汽车发展史上的
第二个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那时的汽车驾
驶员必须是勇敢、机智的机械修理
工,在许多场合下他不得不从汽车
内爬出或爬到汽车下或者到乡下
铁匠那儿去修车,所以一般人是望
车莫及的。
尽管如此,坐在极为嘈
杂和震动非常厉害的汽车上,不仅
要饱受路人的嘲笑和日晒雨淋,而
且全然没有今日驾驶员的舒适和
气派,况且马车手还认为汽车抢了
他们的生意,当汽车与马车并行
时,他们常常扬起皮鞭抽打汽车驾
驶员。
进入流水线大批最生产时期
进入20世纪以后,汽车不再
仅是欧洲人的专利了,特别是当亨
利·福特于1908年10月开始制
造和销售著名的T型车以后,这种
车产量增长惊人。
1913年,福特公
司首次采用流水装配线方式大规
模生产汽车,使汽车成本大跌,汽
车不再是贵族和有钱人的奢侈品
而开始逐渐成为大众化的商品。
从
此,美国汽车迅速成为世界宠儿,
福特公司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
汽车王国。
所以,人们说,汽车发明
于欧洲,但获得巨大发展是在20
世纪30年代的美国。
福特采用流
水作业方式生产汽车,在汽车发展
史上树起了一座里程碑。
短短几年时间,汽车已经从一
种实验性的发明转变为关联产业
最广、涉及工业技术最丰富的综合
性工业。
因此,汽车工业的发展不
仅依赖汽车行业本身的技术进步,
而且也取决于汽车工业应用这些
技术的能力和世界汽车市场的容
量,两者相互影响并受到整个经济
形势发展、人们对环境要求和能源
及原材料供应、意外变化及国家政
策等的影响。
例如,第一次世界大
战中就培训了不少驾驶军用卡车
<汽车运用》·月刊
的驾驶员,
他们中的很
多人还学习
到了一些汽
车机械技
术,于是战
后汽车买卖
兴隆,在美
国,汽车制
造商和附件
供应商全负
荷生产仍不
能满足要求的迅速增长,汽车价格
也几倍于战前。
但时隔不久,由于
经济萧条,汽车高需求即宣告结
束。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
国,汽车的需要量比第一次世界大
战后更高,几乎生产多少就可售出
多少。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发了
横财,战后的美国工业越发兴旺,
汽车生产在世界上始终处于遥遥
领先的地位。
汽车业、钢铁业、建筑
业曾被誉为美国经济的“三大支
柱”,而汽车工业更是美国工业的
骄傲和象征,长期以来,他们一直
以研究开发豪华汽车为主。
但当
1973年首次发生石油危机时,美国
汽车工业便受到很大的冲击,而日
本似乎对此早有察觉,他们大量研
制生产小型节油汽车,终于在1980
年把美国赶下了“汽车王国”宝座,
取而代之。
日本真可谓“后起之秀”,当历
史进人20世纪后,日本才出现第
一辆汽车,几年后日本才开始研制
汽车。
但谁又能料到,1925年才第
一次出口汽车(向我国上海)的日
本,60年后竟然出口汽车达6400
万辆,登上了汽车王国的宝座。
这
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汽
车发展史上一个特大新闻。
当然美
国也决不会就此罢休,到底鹿死谁
手,还很难预料。
未来的汽车市场仍是世界市
福特T型车
场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
有人以
美国汽车之王通用汽车公司为例,
它平均每巧分钟用于汽车生产的
投资就高达180万美元,这真是令
人惊讶的数字。
因此,人们预料,将
来只有资金雄厚的汽车公司才能
有这样的投资能力,不过由于有政
府以及社会各界支持,未来汽车舞
台也不是大公司唱独角戏,中小型
汽车公司也会有很大的发展。
为了占领未来汽车市场,如今
已有许多公司把各种先进技术和
装备,如微型电子计算机、无线电
通讯、卫星导航等新技术、新设备
和新方法、新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
工业中,汽车正在走向自动化和电
子化。
有了卫星导航系统,汽车可
接收交通卫星的通信资料,确定汽
车所在位置,从而自动提供最佳行
车路线,并且显示出交通图;汽车
雷达系统可以把障碍物的距离和
大小告诉给驾驶员,这样停车就更
容易;而语言感知系统可以用图、
表和声音告诉驾驶员汽车的各个
部位情况,此外还可按“音”行事,
执行有关驾驶指令等等。
另外,汽
车的能耗、废气排放、噪声和污染
等公害也将减少,安全性、使用方
便性将日益提高,在可以预见到的
未来,汽车仍将是世界上的主要交
通工具。
口
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汽车设计的范畴早已不再局限在车身造型上。最大的改变就是对内饰设计的重视,以及新能源动力的整车设计。跳脱传统的造型设计思维,点燃了今天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从汽车产业到汽车社会,汽车已成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的代表。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越来越普及,人们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从而刺激汽车厂商不断地开发更全面、更时尚、更能够体现时代特色的汽车产品。于是,近些年来在全球及国内市场出现了许许多多各种新功能车身型式,从一般的轿车、吉普、延伸出了MPV、SUV、CROSSOVER等车型。但所有这些形形色色汽车的种类与造型都是源自于市场调研,特别是针对消费者需求的调查基础上决定的,从而一个汽车家族(品牌)也拥有着各种不同种类与造型的汽车王国。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雪铁龙汽车。位于巴黎郊区的雪铁龙设计中心于1965年开始投入使用。旨在扩大并将分散的三个命脉部门:设计部、实验室及科研部集中在一起。请你注意这个顺序,你不难发现雪铁龙对于汽车设计的重视程度!在进行车身型式开发之前,其自身的定位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它将决定着竞争对手、目标用户,然后再是动力总成、主被动安全系统、转向系统、内饰配置,直到门窗驱动方式、娱乐系统配置等。例如东风雪铁龙C2。C2造型极富活力和吸引力,它由雪铁龙造型中心设计师与神龙公司优秀设计师共同打造,优美线条凸现整车造型的饱满和精致。饱满健硕的前部造型给人以生机勃勃的“都市之虎UrbanTiger”的感觉,前脸以雪铁龙品牌引以为傲的镀铬双人字标识为中心,赋予C2强健且极富表现力的个性。前大灯灵气活现,内部构造彰显科技含量。前散热隔栅,大气且极富力量感,一直延伸到前大灯的下部,伸展的双齿轮标识和凯旋及雪铁龙其他最新产品一脉相承。镀铬的进气隔栅使发动机的强劲动力表现呼之欲出。隆起的尾翼结合行李箱盖和后保险杠的形状使车辆充满活力与动感。而这种造型让人一看就可以知道它的目标用户是年轻人,整个车型张扬出年轻人特有的活力与时尚的气息~!这也是年轻人为什么选择C2的原因。从上面的描素你不难发现,汽车设计当中车身设计对于一款车的重要性,也可以说它是这款车的生命所在、力量之源
简介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1844年11月25日-1929年4月4日),德国著名的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人称“汽车之父”、“汽车鼻祖”。 汽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它在带给我们极大便利的同时,的确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对任何生活方式的评价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这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文化哦。编辑本段发展1890-1920 马车过渡到汽车,金属车身出现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车,并于1886年1月29日申请并获得了发明专利,所以,1886年1月29日被认为汽车的诞生日。几乎同时,,德国工程师戈特利布·戴姆勒也成功研制成一辆公认的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四轮汽车.1894年奔驰velo是最早的量产汽车. 材料方面,1900年,金属车身获得专利,但主体结构仍是木材和连接(以前是这个“他”)它们的钢材.二十世纪初,JOHN PIERPONT MORGAN创建了美国钢铁公司,为迅速成长的汽车工业提供充足原料,1914年Edward G budd 发明了全金属车身.同年道奇公司生产了第一辆全金属汽车.1918年意大利蓝旗亚公司也开始生产全金属汽车.非承载式车身向承载式车身转变,汽车不再是底盘和车身的简单叠加,而是成为整体. 技术方面,1890年panhard levassor公司(法国)制造的第一批汽车为后来汽车设定了很多标准并沿用至今.如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布局和最早的变速器.1904年panhard levassor又对汽车布局做出了注解,包括发动机舱罩的身高和乘客座位的降低等,勾勒出了现代汽车雏形. 颜色方面,早期汽车只有黑色,1924年庞蒂亚克前身oakland公司与杜邦油漆公司合作,推出了第一辆彩色汽车(蓝色). 代表车型 1886 戈特利步.戴姆勒四轮汽车 1890 Systeme Panhard四轮汽车 1914 道奇Brotherrs 1922 蓝旗亚Lambda 1925 奥迪18/70 hp type M型编辑本段1920年-1950年 哈利·厄尔时代德国发明了汽车,美国则把这个行业带入了艺术设计的圣殿,而哈利厄尔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汽车设计大师,对现代汽车的影响不可估量. 哈利厄尔进入通用公司,1927年设计出凯迪拉克lasalle,哈利厄尔时代开始.它有圆润的线条,锥形的尾部,修长低矮的轮廓.1928年哈利厄尔在汽车设计中加入了镀铬装饰.三十年代开始,他建立的艺术色彩使通用汽车逐渐成为最强大的汽车帝国.1938年.他,设计出世界上第一款概念车别克Y job.船型车身,复杂曲面构建的流线型车身都是此后几十年厂商模仿的对象.Y job还第一次引入黏土模型技术,使汽车外形更加灵活.该技术一直沿用至今.1947年,凯迪拉克sedanet用银光闪闪的镀铬装饰和漂亮的尾鳍征服了世人是哈利厄尔将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变成了艺术和时尚.编辑本段1930年-1950年 流线型与船型车身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到二战结束的20年,是汽车设计向现代化转变的重要时期,由美国人独占鳌头的汽车设计领域也加入了欧洲人.欧洲在流线型设计方面走在前面.意大利giuseppe merosi1913年为count ricotti公司设计的汽车是流线型的最早期作品,paul jaray第一次开始了风洞实验并获得了美国专利. 由于经济不景气,美国制造商也认识到空气动力学在节省燃料方面的重要.流线型在30年代几乎就是时尚的代名词.车头变宽,将轮胎包入,前大灯陷入车头,挂在车尾的独立式行李箱也与车尾融为一体,奠定了现代三厢轿车的雏形,完全摆脱了马车的影子.1934年克莱斯勒airflow采用了更轻的承载式车身,达到了54:46的前后轴质量分配(当时同类产品为30:70)大幅提高了操控. 但习惯了浮夸风格的美国人并不甘心完全屈从于空气动力学,因为这让车看起来过于相似,不利于刺激消费.到了40年代,流线型潮流如时装一样褪去.以别克J job为代表的新型汽车拥有了高高隆起的鼻子和向下的车尾,成为船型车身. 这段时间中,欧洲制造商却在工程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雪铁龙在三十年代就将独立式前悬架和前轮驱动技术大规模应用于轿车traction avant.为了降低自重,它还采用了来自赛车的承载式车身. 19世纪末,汽车的最高速度达到了50km/h,开放式车身向封闭式车身过度. 20年代是美国汽车产业的第一个爆发期,为了刺激消费,通用汽车在1924年第一次推出了"年度改款",这在现在几乎被所有的大型汽车厂商使用. 代表车型 1927年 paul jaray的流线型汽车 1934 年克莱斯勒airflow 1934 年泰托拉T77 1934 年雪铁龙traction avant编辑本段1940年-1960 年国民车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凭借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进入汽车普及时代,而汽车在意,英,法,德等欧洲国家是二战后才大量进入家庭的,并在6,70年代进入高峰. 希特勒在二战前提出的"生产国民大众使用的汽车"思想使二战结束后欧洲车坛诞生了很多实用,经典的国民车,采用尽可能简单耐用的机械结构,而造型只是附属品. 大众甲壳虫,汽车史上划时代的经典,也是历史上生产周期最长的一款车(即使今天甲壳虫依然是时尚实用的代名词,虽然与当时国民车的理念有所背离),出自费迪南德.保时捷之手,1930年诞生原型车,1939年正式开始生产,简单耐用,便宜省油,迅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畅销的车.也奠定了大众汽车今后在汽车界的地位. 1948年法国雪铁龙2CV,1948年英国morris minor,1957年意大利fiat500,1959年英国mini,都是那个时期国民车的经典,也是汽车史上的经典.1950年-1970 年长尾鳍到短尾,coupe短暂兴起当时典型的美国汽车是火箭式车头,飞船式车尾.二战结束后十几年美国汽车爆发式增长是史无前例的,更大更好成为格调,性能的重要性变得稍逊于外表,舒适和款式变为最重要.而长尾鳍这是那个时代美国车的典型特征.后来,楔形车身,即短尾设计的运动汽车开始普遍.60-70年代的中置发动机跑车兰博基尼,法拉利,玛莎拉蒂,以及福特野马,克维特,道奇蝰蛇,都采用了长车头(放置排量巨大的前置发动机),短而宽阔的车尾(容纳巨大的车轮). 美国经济的强大以及意大利英国为首的欧洲小厂热衷表现美学功底,使追求运动气息的年轻人开始追求coupe车型.阿斯顿马丁DB2,阿尔法罗密欧giulietta,,玛莎拉蒂A6和5000GT等,都是那个时代的经典.70年代后,石油危机爆发,人们逐渐失去对coupe的热情转向经济实用的小型车,尤其是日系车.编辑本段1970年-1990年 平面直角和多元化1974年是个重要的年份,马里奥.甘地尼设计的兰博基尼countach和乔治罗亚设计的大众高尔夫都在这年诞生,它们采用的直角造型降流行数十年的曲线美学无情抛到了一边.此 后几年乔治罗亚有设计出类似的fiat熊猫和兰西亚delta等.他们的出现改变了很多设计师的思维模式,同时也是对当时汽车零配件工艺的一种妥协,我们都知道要准确制造几个使用不同材料构成的带有复杂线条和曲面结构的零件并完美组合在一起的难度要远远高于搭几块集合积木.所以方方正正的造型能够在80年代异军突起,并被日本厂商发扬光大至90年代.其中最坚定的支持者非volvo莫属,70年代后期的240和后来的,厂商希望方正的造型设计给驾驶者带来安全的心理暗示. 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影响,80年代财政相对困难,汽车开始向多样化的实用性发展.来自军用,农用,远征等领域的设计,凭借特别"缺少风格"的怀旧情结和强烈的实用性特点,在汽车界掀起波澜并在后来成为时尚.最能体现这种转变的美式吉普逐渐成为40年代以后美国人文景观的一部分.1974年,第一辆切诺基诞生,成为吉普汽车史上最为成功的系列.但受到石油危机的影响,人们开始关注更精巧,外观更像轿车的运动多用途车.1984年新切诺基问世,吉普把以前的粗犷越野车变成了一种时尚都市汽车.同时期诞生的路虎揽胜则抓住了高端市场.80年代开始,MPV诞生,1983年11月克莱斯勒第一款也是全球第一款厢式旅行车-大捷龙问世,与以往面包车不同,这种车在为乘客提供更大空间的同时,还具有轿车般的安静舒适.MPV旋风至此从北美延伸至全球.雷诺espace则是欧洲第一款年代,雪弗兰卢米娜和丰田大霸王也加入阵营.编辑本段1990年-present 分裂的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现代经济发展迅速,人们更加追求个性,更加挑剔,思想更加多元化,这也导致多种风格同时涌现. 其中之一经典主义.其中又包含多种层次.一层是设计师本身对于过去经典的缅怀与尊敬,另一层是设计师力图在原来的经典车型中赋予自己的色彩,还有试图使用经典车型为公司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各自代表分别为大众新甲壳虫,mini,和克莱斯勒PT漫步者. 另一分支是新经典主义,传统是要遵循的,但更多的还是要在这个基础上创新.90年代末宾利和劳斯莱斯分别被大众和宝马收购,随后在全新设计团队的操作下推出的欧陆GT和幻影虽然有着全新的面貌,但是依然有着对传统的尊重,这才换来其能够继续壮大 更为重要的,边锋主义和流线主义,他们虽然各有特点,但是设计中却摆脱不了对方的影响,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边锋主义(new edge)设计理念被普遍认为从福特GT90开始.宽大的曲面,尖锐的圆角,过渡凌厉,线条果断而富有张力,区别与圆润流畅的造型风格,设计上更注重线条层次感,这种对于线条强调的设计在视觉上会让人感觉车型尺寸更为宽大,针对小型车设计来说非常合适.所以颇受厂家欢迎,代表车型奔驰A级.可以看出,边锋主义的实施过程中依然摆脱不了流线主义,如果没有流线,设计出来的小型车只能是箱子一块,缺乏美感,当然,在边锋主义的影响下,流线主义的设计更为运动和时尚,这在90年代末出现的一些跑车上可以看出,比如第一代奥迪TT,福特雷鸟等,车型充满了气势和冲劲. 进入21世纪后,从现在的汽车设计趋势来看,最后边锋主义还是战胜了流线主义,不管是在内饰还是外部线条都追求极其硬朗的线条.这种线条可以让汽车看起来强劲有力,很安全,但缺点是它迫使汽车变得更长更宽更高.这可以从小车越做越大的状况上体现.但是这对于中大型车和跑车就非常合适,比较经典的如克莱斯勒300C,兰博基尼GALLARDO等.
汽车是重要工具可以从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对人类的影响方面来说,汽车是科学技术结晶可以从汽车的发展来说——从自行车到汽车,汽车是文明标志可以从人类从走路向坐在车里行驶方面来阐述,汽车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可以从汽车在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来说.
<<汽车文化>>是重庆大学出版社的书 一、《汽车文化》课考查,写一篇关于学习《汽车文化》课后受到的启发,感想的论文,字数要求在2000字以上。 二、论文要求:必须是本人体会深刻的有关《汽车文化》的论文,题目范围尽量小些,分析透彻些,尽量减少论点、论据的差错。 三、论文格式: 1、标题(题目) 论文的标题可以说是论文的眼睛,是论文的高度概括,应该用最简洁,最准确的语言表示论文的题目。 2、作者及单位 写上班级 学号 姓名 3、摘要 它是论文的高度浓缩。包括论文的目的、意义、对象、方法、结果、应用范围及实用价值等。一般在200~250字。 4、关键词 一般在题目或论文内容中选取3~5个关键词。 5、正文 要求:中心明确,重点突出;论据充分,逻辑严密;端正态度,实事求是;阐述清楚,层次分明。 6、结束语 最后要说的几句话。 8、附录
汽车本来是个钢铁的物件,是人给它赋予了一种影响生活方式的生命内涵。反过来这种内涵又作用于人类,拉近了人与车之间的距离,形成消费理念、生活情趣以及审美趋向等文化范畴,亦即汽车文化。在我的理解中,汽车文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汽车工业设计文化、汽车消费文化、汽车边缘文化。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人们心理的发展和变化都对了汽车文化的发展和变化起到了重要影响。汽车设计成果是汽车文化的核心体现。汽车工业设计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物质生产水平和精神需求。工业设计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体现商品社会中文化的价值取向。而社会群体的心理需求则会对工业设计产生导向作用。比如美国汽车设计多为自由、大气型。美国的汽车在二战之后突然大了起来,因为经历了二战的人们,精神上有死里逃生的感觉,思想上要铺张,要今朝有酒今朝醉,在这种心态畸变下诞生了宽大的美国汽车,折射出了二战之后人们那种绝地重生的感觉。再如,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开始注重个人的感受而非他人的议论,2006年,两厢车终于迎来了“迟到的春天”。汽车可以深刻反映出一个国家工业的发展水平,同时它也是最能反映民族性格特色的产品。比如德国车,真的就能反映出德国人那种追求每一个螺丝钉都完美的较真性格;再如法国人是浪漫、不拘束的,所以他们造出的汽车有玻璃面积大等特点;而日本车则追求经济、精致,因此车型也绚丽新潮。美、日、德、法四辆车摆放在一起,性格迥然的区别一目了然。一个汽车设计,只有在符合时代主题、地域特色的前提下,和民族性格相链接,满足当代人们的群体精神需要,才可能称之为一个成功的汽车设计,才能被大众所认可和接受,最终成为经典之作!汽车消费文化中的影响因素又哪些呢?消费者的需要、动机以及影响他们购买、消费的原因等,也就是说要消费者需要什么、对什么事情比较敏感,哪些问题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哪些问题会使得他们置若罔闻,都是汽车消费文化中的影响因素。而广告,是传导汽车消费文化的主要载体。广告通过向消费者多次重复同样的内容和诉求,影响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的态度和购买行为倾向,并利用大众流行的社会心理机制创造轰动效应,激发更多的消费者参与汽车购买。比如在今天,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汽车广告更加倾向于突出汽车的舒适性和时尚性,那么人们的汽车消费文化也就倾向于舒适性和时尚性。品牌文化也是汽车消费文化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就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倾向产生导向般的影响,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心理依赖,形成品牌忠诚。因此,品牌价值直接影响到汽车的经济价值。而文化的历史传承性对品牌的打造非常重要。欧洲车的品牌价值为什么要比日本高呢?像雷克萨斯,一直说自己是非常棒的豪华品牌,但是品牌价值始终没有奔驰和宝马高,因为奔驰和宝马的历史文化传承性更好。一个成功的汽车品牌更是需要年长日久的心血和资金才能打造出来的。欧洲车另一个很好的感觉就是品牌传承性非常高。把一代又一代传承的车型放到一起的时候,你明显就能看出他们积累出的精华都在一条线上。而日本车,花样翻新很快,但可能三代改款之后,你已经认不出这款车了。另外,一个汽车的品牌文化在研发生产、营销、服务等全系列活动中都要体现,而如果只用于营销,所谓的品牌文化就成了不能兑现的战术口号。此外,自主品牌是民族汽车文化的一个基础。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车型,中国就谈不上民族独具的汽车文化。而目前中国的汽车设计处在模仿和学习阶段,但将来肯定会向健康成熟的方向发展,品牌文化也会伴随着逐渐形成。除了汽车设计文化和消费文化外,汽车边缘文化也是汽车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个组成部分。边缘文化可以从侧面反应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地域的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所谓边缘文化,就是汽车同其他文化种类的结合,比如汽车摄影,是摄影的一个分支,并不是单独的一种文化门类。包括汽车会展、汽车运动、汽车报刊、汽车收藏、汽车模特、汽车俱乐部等等。而人们的个体心理差异则直接影响到其对某一个汽车边缘文化领域的关注程度。中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水平之间的矛盾。同时,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人们还不可避免的出现浮躁心理。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都还停留在汽车社会的初级阶段。在汽车设计文化上还没有自己设计的车型;在汽车消费文化上还有攀比心理,买车还有盲目性;汽车的边缘文化也才处于起步状态。但是,纵观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短短5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绩,我们仍然相信,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必定会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汽车文化!
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汽车产品及技术基础,必要的汽车服务与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评估、工商管理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知识以及外国语运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具备“懂技术,善经营,会服务”的能力和素质,能够适应汽车产品设计服务、汽车生产服务、汽车销售服务、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运输服务等领域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化学是原子舞蹈学、原子关系学。”学习者本人就是原子集合体,故学习者可把自已比做一个原子,去探究原子运动的奥秘--分子离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即原子的化分与原子化合规律,具体规律如“强强生弱弱,强者优先行”等。
化学课程是从化学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从学校课程体系出发,安排它的顺序、课时及期限。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初三化学小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初三化学小论文篇1 溶液溶解度的探究 上周,我们已经学完第九单元《溶液》课程的全部内容,在回顾单元知识的过程中,我着重回忆对溶解的加深理解,记得课后还曾经向刘老师求教空气和合金也是溶液,也有溶解度的概念,刘老师还在课上告诉我们一些溶液的形成和物质溶解时伴随着吸热和放热现象等等。为了深入理解溶液溶解度的概念,我和同学利用假日期间,通过做化学小实验来探究物质能不能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某种溶剂中,即溶解度的知识点。 我们在1月2日中午(室外温度13度左右)的情况下,做有关溶解度实验。 首先将超市购买的精制250克食用盐均匀分成5份,每份50克; 其次,将超市购买的550mL的农夫矿泉水缓缓倒入奶锅内,防止水溅出; 第三步,略微加热装有矿泉水的奶锅,并用筷子搅拌均匀后,用甩至0度的体温计测量奶锅内的矿泉水温度,为19度。随后加入1份50克的食盐,搅拌后全部融化。 第四步,再加50克的食盐,搅拌后仍能全部融化。 第五步,再加第3份50克的食盐,搅拌后观察,发现锅底有少量食盐未能溶解。 这时,我们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在20°C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我们计算550毫升的矿泉水约为550克,在20°C时可最多溶解146克的食盐。 因而,我们分析,此时奶锅里的溶液应为饱和溶液。 第六步,我们将奶锅里的溶液加热,一会儿,发现,沉淀锅底生物少量食盐不见了,因此,判定,此时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说明溶解度与温度相关,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大。 第七步,将热的奶锅放在室外(10度左右)1小时候后,观察,奶锅里又有少量的食盐沉淀物出现,说明溶解度与温度相关,随着温度降低,溶解度变小。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以下几个知识点: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3、将溶液加热(升温)可以使溶液由饱和状态变成不饱和状态,将溶液冷却(降温)可以使溶液由不饱和状态变成饱和状态。 初三化学小论文篇2 归纳一二三轻松学习碳 碳和碳的化合物可以说是化学世界里最庞大的家族,它们有超过二千万的成员。划玻璃用的金刚石,写字用的铅笔芯,我国古代的一些书法家、画家书写或绘制的字画用墨等等。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除了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些新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其中,发现较早并已经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C60分子等。那么同学们如何学好关于碳单质的知识呢?实际上我们只要善于总结,就能学好碳知识。 抓住一条主线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在学习碳的单质时要抓住“结构→性质→用途”这样一条主线。 对于几种常见的碳单质的结构、性质、用途,我们同学们要注意总结,并善于发现其中的内在规律,这对于掌握好碳的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记住两种单质 金刚石和石墨是最常见的两种碳的单质,这就要求同学们记住这两种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金刚石和石墨虽然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 (1)金刚石中碳原子连接成牢固的立体网状结构,决定了金刚石具有坚硬的性质,由此决定了其可制作钻头、玻璃刀的用途。 (2)石墨中每个碳原子与同一个平面上周围的三个碳原子连成片,许多这样的片重叠起来构成石墨。由于每个碳原子都剩余一个电子成为自由电子,所以石墨能够导电,因此可制作电极;片与片之间可滑动,所以石墨质软,可制作铅笔芯、润滑剂;碳原子之间连接很牢固,所以它的熔点、沸点都很高,可用于制作航天飞机的绝热片。 另外,对于木炭和C60也要熟悉。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作吸附剂。活性炭的吸附性比木炭还要强。可用于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制糖工业上的脱色剂等。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这种结构很稳定,决定了它具有许多特殊性能。 掌握三个性质 由于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碳原子既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决定了碳是一种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而且同学们要注意,虽然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却是一样的,因为构成它们的粒子是同一种粒子—碳原子。 (1)常温下的稳定性:在常温下,单质碳化学性质很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可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材料,这样可以长时间保存而不褪色。 (2)可燃性:在点燃的条件下,碳能与氧气反应,放出热量,决定了碳可用作燃料。 ①氧气充足时,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O2CO2 ②氧气不充足时,碳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2C+O22CO (3)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碳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把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碳表现出还原性,决定了碳可用于冶金工业。例如: C+2CuO2Cu+CO2↑ 3C+2Fe2O34Fe+3CO2↑ 猜你喜欢: 1. 化学毕业论文精选范文 2. 材料化学论文范文 3.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4. 化学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5. 化学毕业论文范例
高中化学课程是现行高中化学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选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衔接必修课程,具有重要作用。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高一化学小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一化学小论文篇1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 学习是师生交流互动的活动,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和机械练习为辅,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个性和特长难以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要求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将化学知识与学生实际感受有机的结合,呈献给学生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背景,它可以是现实生产、生活材料,也可以是本学科的问题,还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等。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而且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我们创设的教学情境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充分挖掘各种情境资源,为课堂教学创设出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新奇性、生动性、形象性和实效性,从而激发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以促进知识的主动意义建构以及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基本要求 真实的情境不仅拥有认知上的价值,而且它最接近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能调动他们全部的感受力和过去生活中的经验。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真实的本领,真实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此,要保证化学教学的实效性,首先要确保化学教学情境的实效性。 1、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是情境的创设者,首先,教师自身必须要积累(最好保存在大脑里以便随时调用)大量化学史料、生活事件、社会热点等情境素材。因此教师平时要多途径地阅读化学史料,多留心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事件,多关注新闻报道、《探索·发现》中与化学有关的内容。其次,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深层次的东西,反复思考,这样才能创设出与教材内容相一致的情境。最后,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知识层次,等各方面信息,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反过来可以指导老师创设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情境;熟悉学生的知识层次可以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递进式问题情境,面向全体同学,让基础差的学生走得进去,基础一般的学生探得出来,基础好的学生探个明白。 教师是情境的“导游者”,在实施情境教学时,教师要充满激情,只有激情满怀,才能感染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动真情,说真话,讲真理,做真人;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对学生的要求 学生是情境中的“游客”,是化学教学中的主体,因此要想充分领略化学课堂中的“无限风光”,首先,学生要在课前对教材进行必要的预习,预习可以让学生知道新课中知识的难易深浅,做到心中有数。其次 ,学生要在探究情境中努力参与体验,在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因为学生的参与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亢奋、激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或潜心思考,或积极争辩,或大胆陈述……通过种种途径,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得到了发展,在过程中得到了体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了激发。 3、对课堂的要求 课堂是教学情境创设的“阵地”,说它是“阵地”是因为课堂是师生、生生交流互动思维较量的场所,是智慧火花的“摇篮”。当然,师生、生生要促成交流互动思维较量,前提是教师创设了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有了这样一个情境,学生才能主动“闯入”情境,进行“寻宝式”的探索。其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要建立起平等对话,畅所欲言。通过这些,我们的课堂才会焕发生命活力。 二、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 1、以生活创设情境 ,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化学 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包含化学。以生活创设情境,既可以让学生感到化学学习贴近生活,增强化学的亲近感,又能让学生感到化学学习最终为生活服务,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案例1]:人教版 化学必修1关于氮的氧化物的导课片段 教师: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颗平静的心。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地去聆听一种大自然的声音。 学生:静静地坐在那儿,期待的眼神…… 教师:播放声音《雷声》 雷声:由远至近,由轻到响,突然一声霹雳巨响,振聋发聩,顿时,幻灯片上出现一张雷电交加、倾盆大雨的图片,再自然地引出“新疆魔鬼谷”和“雷雨发庄稼”两个情境。 通过这样一种用“雷声”创设的情境来导课,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身临其境,从而触景生情,起到了“先声夺人”的导课效果。 生活中包含了大量化学知识和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增强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各种化学问题的意识,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思考。 2、以实验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过程,感受科学探索带来的无穷乐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灵魂。在教学中,可以针对某个问题、某个环节精心设计实验,改变沉闷的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使课堂生动有趣。 [案例2]: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几粒锌粒,倒入几毫升稀硫酸,让学生观察现象;另取一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深入到硫酸中并与锌粒接触,让学生观察现象。当学生观察到当铜丝插入后,铜丝上有气泡冒出时,实验现象与学生的原有知识发生认知冲突,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 3、通过化学史实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发展的历史是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历史,也是教学情境创设的优质素材。在教学中插入一些化学家的故事、物质发现的小故事等,将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案例3]法拉第对生产照明用的煤气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油状液体(长期无人问津)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结果发现了苯。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等人确定了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分子式为C6H6,苯分子中的含碳量如此之高令学家感到惊讶,如何确定它的结构式呢?学生 的学习热情会被较好的调动起来 4、通过科普故事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中学生受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对新鲜的事物总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在我们奇妙的世界上,众多和化学相关的故事,对中学生更是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案例4]原电池教学情境设计: 格林太太有一口整齐的牙齿,但其中镶有两颗假牙:一颗是黄金的这是格林太富有的象征;一颗是不锈钢的这是一次车祸留下的痕迹。令人百思不解的是打从车祸以后,格林太太经常头疼、夜间失眠、心情烦躁„„尽管一些国际上知名的专家教授绞尽脑汁,但格林太太的病症未有丝毫的减轻,而且日趋严重„„她的病真的没有办法治吗?后来,一位化学家为格林太太揭开了病因。问化学家发现了什么呢? 5、通过社会热点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化学与社会紧密相连,与社会生产及生命、环境等方面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如能源、材料、粮食等多方面,臭氧层的作用和保护,二氧化碳的功与过,酒精燃料、氢气、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制和生产应用等。我们可以利用社会的热点问题提取素材创设教学情境。 [案例5]生活中的优质保鲜膜和劣质保鲜膜的鉴别,引入对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学习。 三、化学教学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究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 一个好的问题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适合学生探索、发现并构建新知识的问题情境,以唤醒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和智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 1.问题情境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形成。既要让学生通过思考能够体验成功,又要具有一定的目标取向,如一些能形成认知冲突、引起争论,能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能将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的问题等,去引导学生思维和探究。 2.问题情境的设计要有层次。如果问题太简单,没有“嚼头”,学生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相反,问题若太难,学生的思维无法层层递进,即使充满解决问题的信心,但最后仍将被迫放弃,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所以,问题的梯度和难度要适中,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让学生“力所能及”地加以解决,以利于知识的再现和正迁移。 3.问题情境的设计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根本,问题的设计要重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从不同途径、用不同方法去探索;或启发学生打破常规,运用新思路、新方法去分析解决;或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诱导学生对事物表象的分析以认识其实质,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向上,具有民主气氛的氛围。这样学生才敢问,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从不敢问到大胆问,从简单的问题到有一定质量的问题,在问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学生思维的不断发展。我们要让问题走进学生的头脑,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有针对性的提问训练,这样就会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会训练学生的思维。对于教师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也可以穿插其它学科的知识设计。如,“如何用精盐和水为反应物,在家庭条件下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制取家用消毒液?”“含有10个电子的粒子有哪些?”“用Cu为源料来制取CuO的方案有哪些,最好的是哪个?”等等。开放性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引发性,有抛砖引玉的功能,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 4.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的问题不仅仅来源于书本,也来源于学生接触的社会生活实践” 。许多司空见惯的生活与生产实际,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但学生往往不善于加以联系。教师要多挖掘一些与生产、生活实际乃至科技前沿相关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特定背景中进行建构认知活动” ,学用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强化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促进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化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问题情境的创设要重在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和指导科学探究方法,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要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入手,着眼于探究学习方法的启迪与指导,使学生会学习、会探究,发展终身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要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提出不同见解甚至是错误见解,使学生敢质疑、善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高一化学小论文篇2 试谈绿色化学 引言 世界化学化工产品已达到7万种之多,化工总产值约1万亿美元(中国约5000亿人民币)。化学品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并在控制疾病、延长寿命,增加农作物品种和产量,在食物的储存和防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生产、使用这些化学产品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废物,污染了环境,全世界目前每年产生的3亿至4亿吨危险废物(中国化学工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分别占全球工业排放总量的,,),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所以,在现今社会中,一提起“化学”,很多人都要紧皱双眉。其实,这完全是因为对“化学”这门科学缺乏全面认识而造成的一种误解,只要你留心地观察和仔细地思考一下,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以及战胜疾病等方面,化工科技的进步,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益处。药品的发展有助治愈不少疾病,延长人类的寿命;聚合物科技创造新的制衣和建造材料;农药化肥的发展,控制了虫害,也提高了生产。样样都离不开化学家的帮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的发展。解决这一矛盾已成为21世纪人类环境问题的科学挑战。 正文 一、 概念 化学品的生产、使用与处理,给环境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污染,起初人们试图通过减少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来解决污染问题,而后又通过法规来对废弃物进行管理。现在,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最佳的环境保护方法是从源头上防止污染的产生,而不是产生后再去治理。1991年,美国化学会提出了“绿色化学”的概念,作为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的一种重要、策略和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化学问题,是一门从源头阻止污染的化学,是国计民生急需解决的热点研究领域。 二、 绿色化学定义 绿色化学是一种以保护环境为目标来设计、生产化学产品的最新科技成果,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 绿色化学概念从一提出来,就明确了它的现代内涵,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在各环节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 1) 绿色化学主要特点: 1. 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4.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2) 绿色化学的涵义: 1. 减量(Reduction)。既节省资源,减少“三废”的排放。 2. 重复使用(Reuse)。既是降低成本的需要,又是减废的需要,诸如 化学过程中催化剂,载体等。 3. 回收(Recycling)。可以有效实现“省资源、少污染、减成本”要 求,如回收未反应原料、回收副产物、回收助溶剂、催化剂、稳定 剂等非反应试剂。 4. 再生(Regeneration)。变废为宝,节省资源、能源,减少污染, 如离子交换树脂、磺化煤等。 5. 拒用(Rejection)。指对一些无法代替,又无法回收、再生和重复使 用、有毒副作用、污染作用的原料,拒绝在化学过程中使用。 三、 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 三、 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 1) 绿色化学的12项原则: 1.原子经济性。 2. 只要可行,应尽量采用毒性小的化学合成路线。 3.更安全的化学品的设计应能保留其功效,但降低毒性。 4. 应尽可能避免使用辅助物质(如溶剂 分离剂等),如用时应是无毒的。 5. 防止污染的产生优于治理产生的污染。 6. 应考虑到能源消耗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并应尽量少地使用能源。 7. 原料应是可再生的,而非将耗竭的。 8.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衍生化步骤。 9. 催化性能试剂(有尽可能好的选择性)优于当量试剂。 10. 化工产品在完成其使命后,不应残留在环境中,而能降解为无害的 物质。 11. 在化学转换过程中,所选用的物质和物质形态应尽可能地降低发生 化学事故的可能性。 12. 在化学转换过程中,所选用的物质和物质形态应尽可能地降低发生 化学事故的可能性。 2) 对本原则的理解: 1. 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经常采用有毒、有害的原料,如剧毒的光气、氢氰酸、苯类、醛类等原料和中间体,它们严重地污染环境并危害人类的健康。为了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全,需要用无毒无害的原料代替它们来生产所需的化工产品这是绿色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2. 采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剂。采用新型、高效、对环境友好、可回收的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并避免副产物的生成,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排放。 3. 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大量的与化学品制造相关的污染问题不仅来源于原料和产品,而且源自在其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物质。最常见的是在反应介质、分离和配方中所用的溶剂。当前广泛使用的溶剂在使用过程中有的会引起地面臭氧的形成。有的会引起水源污染。因此。需要限制这类溶剂的使用。 四、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即经济的发展必须和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总原则是:“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而满足其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合理地保护和改善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环境对发展的约束是由于不合理的发展破坏了环境所致,而合理的发展又为治理环境提供了更多的技术和资金 绿色化学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绿色化学提出全新产生绿色化学技术及驱动机制,从而提高人类从事物质生产的能力。它首先给人类 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积极影响,控制污染在时间上的延续和空间上的扩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促进作用;它其次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调节和制约的保护作用,它能够不断调整和平衡资源的有序开发和综合利用,制约利用资源的速度和规模,扬长避短,变害为利,减少和克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给自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保护濒临灭绝物种和不断减少使用资源,使人类社会和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再次绿色化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观察和监测的规划作用,如全球变暖、臭氧层被破坏等等环境问题,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而绿色化学的功能恰恰能够不断地观察和监测全球发展的表现和动向,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发展的决策和行动提供智力支持,从而形成有效的规划蓝图。由此可见,绿色化学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完整的体系和方式,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综上所述,绿色化学彻底抛弃了“先发展、后治理”,发展经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进而采用绿色的与环境友好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从源头上堵住污染的产生,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污染,满足了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一条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治理和节约资源相互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五、 绿色化学的发展方向 从绿色化学的目标来看有两方面必须重视:一是开发以“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的新化学反应过程,另一个是改进现有化学上业,减少和消除污染。 发展方向如下: 1. 新的化学反应过程研究。 2. 传统化学过程的绿色化学改造。 3. 能源中的绿色化学问题和洁净煤化学技术。 4. 资源再生和循环使用技术研究。 5. 综合利用的绿色生化工程。如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煤的脱硫、微生物造 纸以及生物质能源等的研究。 结束语 展望21世纪,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将继续发展,人口还要增加,对化学工业的需求也将增多,而传统化学工业虽在农药、聚合物、材料科学、去污剂、石油添加剂、水处理、废物处置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一个负面影响——环境污染,增加了对环境的压力。而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又越来越强烈。党中央、国务院反复强调:“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加快经济建设,决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决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那样代价太大”,“建设项目必须实行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的规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防止资源浪费”。绿色化学以其“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一方面充分利用资源防止浪费,另一方面实现“零排放”,达到不污染环境的效果。因此,它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人类未来生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意义。只要我们提高科技水平,用好绿色化学技术,搞好搞活我国经济,使我们祖国的水更清,天更蓝,山川更秀美,营建人类的美好家园。 猜你喜欢: 1. 高中化学小论文 2. 有关高中化学小论文范文 3. 高一化学论文范文 4. 高中化学教学小论文范文 5. 浅谈高中化学论文范文
汽车文化的论文
汽车作为近现代的工业产物,不仅代表着显性的科学技术,也代表着某种文化的隐性。下面是我整理的汽车文化的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重庆生产的五十铃人货两用车,车辆使用一段时期后,由于车辆密封性和发动机隔热效果明显变差,使制冷剂冷却不充分,从而不能满足制冷的要求。通过采用增加一级冷凝器的方法,弥补了制冷剂冷却不足,同时避免了要通过减少循环流量来达到降低蒸发温度的限制。
关键词:空调制冷不足;蒸发器和冷凝器温度和压力偏高;提高冷凝效果
二、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使用的汽车要求也越来越提高。不单对汽车技术性能(如动力性、经济性)有更高要求,而且对其使用的舒适性也有新的要求。而提高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汽车能够提供良好的空调制冷效果,以满足驾驶员舒适性要求。若空调制冷系统效果不佳,则无法为驾驶员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三、正文
(一)汽车空调制冷不良故障
据驾驶员反映,我单位一辆五十铃NKR人货两用车空调制冷系统,空调制冷不足。接上岐管压力表测试压力,低压侧压力为0。34MPa,高压侧压力为1。72MPa,高低压侧压力均痹积常标准偏高。运行时观察视液镜制冷剂的流动情况,发现有很多气泡,这反映系统内制冷剂不足,但由于高低压力偏高,说明系统内已混入了大量空气。测试蒸发器温度与压力、冷凝器温度与压力,均已超出正常的范围,若这时不考虑系统压力高,已混人大量空气的故障情况,而直接补充制冷剂,则会使发动机功率消耗增大,系统运行时使压缩机拖死,皮带发热熔断。但不补充制冷剂,系统的制冷剂不足势必造成制冷系统制冷不良。所以应先排除蒸发器和冷凝器温度和压力偏高的故障,然后再补充系统内的制冷剂。
(二)造成故障的原因分析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工作过程是:经压缩机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从高压管路进人冷凝器冷却后,以液态形式进入贮液干燥过滤器,滤去杂质、除去水分再经膨胀阀节流降压,以雾状进入蒸发器蒸发吸热,通过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吸收车厢内空气的热量。吸热后的制冷剂变成低压蒸气,被重新吸回压缩机再压缩循环,通过不断循环,吸收车厢内空气的热量而使车厢内降温。如果制冷系统冷凝器冷凝效果不良,制冷剂不能通过其将仍霍气状态冷却成液体状态而降温,则通过膨胀阀的制冷剂将不能很好降压蒸发,而进行吸热。同时也会使蒸发器过热造成热交换效果不佳,令蒸发器吸热量不大,从而不能大量吸收车厢内空气的热量而使车厢的温度降低。所以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冷凝器和蒸发器这两个产生热交换的中心部件,只有在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处于最佳状态下才产生最高制冷量,否则必定造成车辆空调制冷系统制冷不良。
五十铃NKP人货两用车空调制冷系统选用的是排量为138mL的SD508型压缩机或排量为161mL的SD510型压缩机。原车有一个350mm×450mm的板式冷凝器装在发动机散热器前面。一个A6型蒸发器安装在车厢内。此车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当车厢的密封性和发动机的隔热能力比新车明显下降时,运行空调系统会出现在发动机正常工作状态下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比原设计标准偏高的情况,从而导致参与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出现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升高,超出正常的.技术范围(正常值:冷凝温度为40~45℃,蒸发温度为—12。5~—5℃)的故障。同时,制冷剂温度升高若接近至冷冻机油闪点时,部分冷冻机油会炭化并集聚在阀门中。这样既增加压缩机冷冻机油的消耗量,又影响阀门的密封性,易使阀门变形损坏,使压缩机充气降低,从而减少制冷剂循环流量。如果部分冷冻机油炭化后窜人制冷系统的膨胀阀内,容易造成膨胀阀堵塞,也会使参与制冷循环的制冷量减少。以上所有这些情况都会使系统运行条件恶化,令空调系统制冷效果显著降低。
解决以上的故障,如果采用从加大冷却空气与冷凝器之间的热传导效果来考虑降低冷凝温度,由于冷凝器安装在发动机散热器的前面,而散热器内的水温较高,虽然车辆前进时,受到空气流冷却,但热量仍能传导到前面的冷凝器上,同时汽车的冷凝器紧靠发动机,散热条件较为恶劣。所以用加大原有冷凝器冷却能力来提高冷凝效果估计提高的幅度有限。
是否可以采用提高膨胀阀节流量来降低蒸发温度呢?
汽车使用的制冷剂是氟利昂R12(F—12),其蒸发温度可达到—29。8℃,现在此汽车蒸发温度选取在—5~—4℃(曰本最大的轿车空调装置制造商电装“DENSO”株式会社,把蒸发温度定为—1℃。美国汽车公司“AMC”其蒸发温度定为—5~4℃),相对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而言,还有下降空间。然而降低蒸发温度是有一定限制的,不能无限度地降低,因为降低蒸发温度是通过减少循环流量来达到,减少循环流量会使压缩机的性能指标降低,经济指标变差。由于制冷剂流量降低,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蒸气比容增大,单位容积制冷量降低,使压缩机的制冷系数下降;而且由于只是蒸发温度降低,而冷凝温度未下降,会令膨胀节流阀前后的压力差增大,压力差过大,单位重量制冷量也会降低,使蒸气比容增大,进而使压缩机容积系数减少,令制冷量降低。所以提高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只单方面从降低蒸发温度人手,会受到一定限制。
(三)排除故障的措施和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排除此车故障只能从额外加强冷凝强度人手,以此去保证整个系统的冷凝和蒸发温度处于正常状态。若单靠清洗冷凝器、蒸发器或加大原有冷凝器的体积来提高冷却量,或调较甚至更换膨胀阀都不能使冷凝和蒸发温度两者协调符合要求。
曾尝试在冷凝器处加装冷却风扇,或改变冷凝器相对发动机和冷却风扇的位置,但收效都不大。后来通过在膨胀节流阀流量固定不变情况下,在此车蓄电池后面的位置,加装一个350mm×350mm冷凝器及冷却风扇,把连接原有冷凝器的高压管改为先接人新装的冷凝器再由输出口接原有冷凝器(即在原有的冷凝器前再串入一个冷凝器)。由于增加多一级冷凝器,冷凝效果明显提高,冷凝器流出的制冷剂温度下降,又使蒸发温度相应下降,使系统运行时制冷剂的冷凝和蒸发温度及压力均达到原有的技术要求。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方法,排除了五十铃NKP空调使用一段时间后制冷不良故障。从中得出结论:此车设计上冷凝器的冷凝效果只能在新车时即车厢密封性良好和发动机隔热良好的情况下,才能满足制冷要求,而当车辆使用一段时间,车辆密封性和发动机隔热效果明显变差后,就不能满足制冷的要求。采取增加一级冷凝器去弥补制冷剂冷却不足,是一个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
自汽车诞生以来,关于汽车 文化 的界定就存在着多维度的体系,汽车文化在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影响和制约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汽车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汽车文化营销发展策略
摘要:我国现已成为一个汽车消费大国。由于市场竞争的形势日益严峻,各大汽车生产厂家纷纷加大了汽车营销的力度,各种营销方式层出不穷。其中,文化营销将给未来的汽车营销方式带来巨大的影响。基于此,就汽车文化营销的内涵及分类、汽车文化营销的策略及发展方向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期为我国的汽车企业取得竞争的主动性提供借鉴。
关键词:汽车营销;文化营销策略;发展方向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我们已逐步成为一个汽车消费大国。随着汽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培育健康有序的汽车市场,提升汽车行业服务品质已经显得刻不容缓。由于市场竞争的形势日益严峻,汽车生产厂家不得不纷纷加大汽车营销的力度,各种营销方式层出不穷。其中,文化营销在汽车营销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汽车文化营销的含义
随着汽车产品的日益同质化,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和消费者的逐步成熟,与其说我们在销售汽车有形产品,不如说我们在销售汽车产品的品牌文化。这个以结合公司品牌文化为主旋律的营销方式,有着给人眼前一亮的新鲜感,给传统的营销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因此,用文化来赢得目标客户的心将是一种新颖而又非常有效的营销手段。
文化营销的理论前提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仅仅是为了物质上或功能上的满足,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需要。文化营销是差异化营销战略的必然结果,越是高档的商品,其目标消费者对商品的个性化要求就越多,也就越需要企业开展文化营销。
汽车营销中的文化营销,是指汽车企业在提升汽车产品及服务价值的同时,通过以文化理念为核心的情感传递,来引发消费者内心共鸣,从而形成一种对品牌文化的依赖,并影响购买决定或者维持品牌忠诚度的一种营销方式。也就是说,消费者购买的同时,得到的不仅仅是企业生产出来的汽车和提供的相关服务,更获得了企业赋予的品牌文化与生活方式。
二、汽车文化营销发展现状
1 国外汽车文化营销发展现状
汽车产品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不同企业、不同的设计师对汽车产品注入了大量的文化元素,使得汽车已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浓缩品。汽车文化营销起源于欧美等实力雄厚的汽车企业,德系车的严谨豪华、法系车的浪漫时尚、英系车的高贵古典、日系车的实用精明、美系车的大气舒适,都是这些国家文化在汽车产品中的集中体现。对于新进入一个市场的汽车企业,特别是对于进入一个具有强势文化的国家或地区的企业而言,与其进行品牌文化的输出,不如设立新的品牌,将汽车的自有品牌有机地融合进目标国的文化中去,能够起到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作用。日本丰田公司为了开拓欧美的豪华车市场,聘请了以美国贝茨利奇取名的研究所,为新车的品牌命名为“Lexus(现译雷克萨斯,旧译凌志)”,取其发音与Luxury(豪华、奢华)相近,通过汽车的品牌设计,迅速打动了目标市场中消费者的心,畅销欧美。如今,这些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已经将目光放在了全球的市场,致力于将本 企业文化 与他国文化相结合来制造出符合当地风土人情的汽车产品。汽车属于高价值产品,其目标客户在文化层次上需求会更高一些,因此,适当的文化营销活动能够起到很好的品牌推广效果。
2 我国汽车文化营销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已有数十年的时间,但是与发达国家成熟的品牌文化营销战略相比,我国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我国开展汽车文化营销还得借鉴国外的 经验 。如表1所示,国产轿车排行榜上都是合资品牌车型。
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第一,在品牌定位方面,由于受到国外品牌的强势竞争,我国的自主汽车品牌的市场占有结构单一,主要集中在中低档轿车以及一些特殊车型,市场的局限性导致了品牌定位的局限性;第二,自主品牌的文化空间受到侵占,一些本来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更倾向于与国外成熟品牌合作,以达到强强联手成立合资企业实现共赢的局面,这样会导致自主品牌的生存与发展步履维艰。但是在一些特定的领域,一些自主品牌已经开始吹响品牌文化营销的号角。奇瑞QQ准确定位产品与品牌战略,将QQ这个代表网络与时尚、自由新生活的名词融入到汽车本身的品牌文化中去,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则吹响了国产汽车开始进军国际市场的号角。
三、我国汽车文化营销策略分析
1 从企业角度分析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和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念,它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这种优秀文化的吸引力可以吸引外部优秀的营销人员来为本企业效力,还可以使本企业内部员工紧密团结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从而达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企业经营业绩的不断提高。
知识经济这个时代,人们在消费物质形态产品的同时,更加注重消费文化形态的产品,从这个角度看,企业最大的效益是由文化创造的,利用文化力营销,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由此看来,文化营销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企业要取得文化营销的成功,必须要有强势的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的定位,则直接关系到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的形式与发挥,从而决定文化营销的成效。
(1)必须培育和强化文化营销观念。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伴生物,只有当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的内心,形成企业内部的伦理和一种企业内部大多数成员所共识的理念,员工才能自觉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当这种文化渗透到营销人员的意识中,与其营销知识相结合,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益。
(2)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文化定位。文化定位对营销理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每个企业的基本条件不同,所形成的文化也就各具特色。首先,应该崇尚高效,憎恶浪费,创造一种低成本、规范化的企业文化。其次,鼓励个人 想象力 ,创造一种渴望创造未来这一 思维方式 的企业文化。最后,是具体而专业的服务,创造一种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建议,努力发展深切、持久的顾客关系的企业文化。 (3)营销形象的塑造是文化营销取得成功的另一个关键要素。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产品质量和技术的普遍提高以及商品种类的日益繁多,只靠质量和技术很难具有市场优势。在众多企业和商品形成汪洋大海之时,只有那些营销形象好的企业才有长久的生命力,才会受到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青睐。
2 从顾客角度分析
目前,学术界普遍公认的顾客满意度定义是顾客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的一种心理反应,是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特征或产品服务本身满足自己需要的一种判断。顾客在对产品或服务感到满意之前肯定是先认识产品或服务,在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销售到消费群体中去,给消费者留下好的印象以后,消费者会对产品或服务产生一种情感因素在里面。
顾客是企业所面临的直接对象,也是企业所能生存的最终根源。所以企业必须把握好顾客的需求,提供一切可能的服务给他们。这样有利于激励顾客以创造需求和领导潮流,有助于企业与顾客互利互惠而实现双赢。
文化营销已经成为销售手段中最高层次的沟通手段,通过借助情感包装、情感设计、情感 广告 、情感促销等策略,来激发消费者潜在的购买欲望,打动消费者,而消费者在选择了一款既能满足自身需求,又能实现企业获取利益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四、汽车文化营销的发展方向
结合上述分析,根据这几年我国汽车营销界的实践来看,文化营销应主要在以下方向上发展。
1 与当前社会提倡的理念相融合
理念是行事的指导原则,所以汽车文化营销应倡导一种符合消费者趋势的新理念,把新的消费理念、消费情趣等消费思想灌输给消费者,使其接受新的消费观念,改变传统的消费思维、消费习俗、消费方式,使消费走上新的层次。作为公司营销指导理念的同时还能帮助品牌与消费者产生共鸣,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汽车企业竞争将从有形产品的竞争转变为无形理念的竞争,打造企业自己的经营理念、传播消费理念将是企业未来竞争成功的关键。
2 重视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
汽车企业的企业文化只有通过对外传播,影响到消费群体,它的营销功能才能体现出来。这里的传播是指企业有意识地主动去展示自己的文化,所以重视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不是防止外界看到“不该看”的,而是要让外界看到想看的,是体现其营销功能的有效保障。
3 积极策划、参与各种具有文化内涵的活动
现代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越来越重视产品服务中体现的情感、感觉等文化心理因素。随着消费者的基本物质需要越来越得到满足,我们可以大胆设想,更多的经济能量将用于解决消费者对产品的美感魅力、快感和独特性等方面的要求。
4 通过公益活动,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可以借助公益活动与消费者沟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并借以良好的企业形象影响消费者,使其对该企业的产品产生偏好,在做出购买决策时优先选择该企业产品。企业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加社会的公共利益,而且能够使公司的形象增强,很多大公司在制定长远战略时都将公益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考虑。从这一点上来看,公益活动可以作为一个企业文化营销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和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的一项重要举措。
汽车企业必须依靠正确的营销策略才能取得竞争的主动性,营销策略的正确选择来自汽车企业对企业营销战略地位及优势劣势正确判断。一个优秀的营销策略应能够及时抓住环境中的机会,成功回避环境中的威胁,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有效地克服企业自身的劣势。文化营销作为一个新兴的营销策略,顺理成章地成为各大汽车企业争相采纳的新 措施 。
浅谈中国汽车文化市场现状
摘 要:近几年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蓬勃发展,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和培育新的消费品市场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要求,汽车消费是消费市场的一个新的分支。本文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了造成家庭对汽车的需求量很小的原因,并就消费状况、车型结构、政府汽车消费政策,论述如何相应地调整汽车消费结构,使轿车消费市场更加完善。
关键词:汽车文化;消费结构;汽车消费
1 中国汽车文化现状
近几年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车展无疑成为众多汽车品牌展示品牌实力与核心技术的最佳平台。国际汽车巨头欲借助这个舞台,让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更加清晰。而作为本土的汽车品牌,则是通过车展来展现民族工业的飞速进步。一时间,全国各地车展遍地开花,好一个繁荣景象。据不完全的统计,全国各地大约有50余个以各种名目举办的车展。
在这些大大小小的车展中,尤以北京、上海、广州、长春、成都车展最引人注目。车展热闹的同时也带动了车模的发展,现在的人们去观看车展不但是为了看车,同时也是为了看车模。随着文化青年韩寒、影视明星林志颖加入了车手行列,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中国车手和他们参加的汽车赛事。车展、车模、车手的出现丰富了中国的汽车文化,也推动了中国汽车文化的发展。
讲到每个国家的汽车文化,无不首先提到的是这个国家的汽车品牌。而中国的汽车品牌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我们应该在汽车技术和汽车设计上努力,争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只有让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起来,我国的汽车文化才能真正强大。
中国元素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并延续到我们现代生活中来,更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内在和外在的特质,这些丰富多彩的元素,是中华文化在外国人心中的标志。不仅如上所述,讲究对立统一、中庸和谐与一分为三的儒家思想,讲究无为而为的道家思想等,都是中国文化区别 其它 国家文化的地方,当然也属于中国元素范畴。
当前中国面临着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差异大、平均收入低、贫富差距大、石油资源较贫乏等,包括我们的民族特性是亚洲人种,勤奋、聪明、个人奋斗、爱随大流、讲排场、注重家庭等都是中国元素的体现。从以上基本元素中,剔除任何文化对汽车都要求的物美价廉、安全可靠等共通的性能价格要求外,在诉求上中庸和谐、大气周到应该是设计目标。
2 我国汽车消费现状
从汽车的实际购买看,汽车作为中国居民家庭拥有率最低的高档耐用消费品。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政府鼓励轿车进入居民家庭政策的出台,特别是从2001年5月政府放松了对生产企业的价格管制,制约轿车需求的各种不合理费用,得以逐步取消,汽车消费信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汽车正在快速进入普通家庭,开始取代家电成为新一代的领航消费品。我国私人汽车消费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但是,与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保有率还相对较低。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在与我国相同的人均收入阶段(同样以购买力平价和1990年美元计算)的汽车保有率低限为,高限为;轿车普及率的低限为,高限为。即使与低限相比,我国的汽车保有率与这些国家的差距也是很大的。2003年,我国汽车保有率为,刚好触及同等人均收入水平国家的汽车保有率低限。
然而,我国汽车价格目前依然偏高,世界轿车行业的平均利润不过5%,而我国轿车行业的利润却高出许多。汽车生产成本高、各种税费繁多、鼓励汽车消费的配套措施尚未到位、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还未完全达到小康水平,都是汽车尚未成为百姓消费 热点 的重要原因。
3 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对策
我国汽车市场正面临着需求潜能释放、产品更新加速、市场竞争加剧的关键时期。汽车市场的启动和发展对我国的产业、经济、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庞大的汽车市场为产业跨越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企业层面:市场导向,竞争为先
(1)加快联合步伐,提高企业竞争力。兼并、重组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全球面临第四次兼并浪潮。我国汽车工业要顺应这一趋势,加强企业集团化、战略化联盟的建设。
(2)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 市场调查 ,调整和优化现有的产品线和产品结构,增强供给对消费需求的适应能力。同时,深入研究消费需求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出现的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充分挖掘消费潜力。
(3)推动营销思想的全面运用,增强企业营销功能。汽车企业应坚持以顾客为中心、市场为导向,将全面质量营销与高科技营销相结合,加强自主品牌建设,还必须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通过数字化分销 渠道 缩短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距离,从而节省商品在流通中经历的诸多环节。
消费者层面:理性消费,培养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
(1)加强消费者 教育 ,正确引导消费。消费者是市场供需双方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的有效需求是发展汽车消费市场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宣传导向,帮助消费者逐步形成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消费价值观,摒弃传统消费观念中与现代市场经济消费观格格不入的成分。在鼓励节俭的同时,提倡努力开拓,不断提高消费层次,提高生活质量的新理念。
(2)注重消费群体,积极推广信用消费。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占信贷总规模的比例较低,消费信用不足,既影响了消费结构的升级,也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生产规模的扩大。通过发展消费信用,促使居民消费模式从自我积累型向信用支持型转变,可以提前实现汽车等高价值商品的消费,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购上不足,购下有余”的消费断层问题。
政府层面: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
(1)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发展汽车消费市场,要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把发展汽车消费市场放在现代市场体系中,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中,实现商品结构多元化、市场主体多元化,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市场监测调控体系。
(2)在政府支持下对汽车工业重大共用技术项目进行攻关。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的生产制造能力超前于技术开发能力,其发展的最大瓶颈已经不是资金和市场,而是技术。如果长期在技术上依赖跨国公司,我国汽车行业就不可能改变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较低的地位。世界汽车工业目前正处于一场技术革命之中,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从技术上看,已经完成了主要的突破,目前主要是商业化、产业化的推进。
(3)调整汽车消费政策,培育汽车市场。
汽车消费政策是国家调整汽车市场和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汽车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新时期汽车消费政策的调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调整税费结构,降低购买过程的税费,转移使用过程税费,同时减轻消费者税费负担。第二,规范汽车税费,建立以燃油税为主的汽车消费体系。第三,逐步调整税费政策,实行差别税率,鼓励经济型轿车的生产。第四,简化购车手续,完善和建立以私人用车为主的汽车销售服务保障体系。
(4)培植消费能力。
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扩大汽车消费要以经济发展为保障,以消费环境改善为条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税收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汽车文化,从政府、金融、汽车企业等多个方面共同入手,协同配合,来大力发展我国的汽车市场。
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汽车产品及技术基础,必要的汽车服务与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评估、工商管理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知识以及外国语运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具备“懂技术,善经营,会服务”的能力和素质,能够适应汽车产品设计服务、汽车生产服务、汽车销售服务、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运输服务等领域的高级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