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 、水利类都可以。级别高那就找 中文核心期刊中的发:水利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1 水利学报 2 水科学进展 3 泥沙研究 4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A辑 5 水力发电学报 6 水利水电技术 7 长江科学院院报 8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9 水力发电 10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1 水电能源科学 12 人民黄河 13 人民长江 14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15 水文16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泥沙研究》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国水利学会主办,泥沙专业委员会编辑的学术性期刊。主要刊登泥沙及其有关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交流学术经验,开展学术讨论,报道学术动态。
黄河宁天下平是苇杭之写的。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黄河治理就是安民兴邦的一件大事。一部艰辛的治黄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奋斗史、治国史。194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立了冀鲁豫解放区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治理的千古难题历史性地交到了中国共产党手中,翻开了人民治黄的新篇章。
为了适应治黄工作全面发展的需要,1948年12月15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的华北、中原、华东3大区治理机构负责人商讨筹建治理黄河统一机构的会议上,创办黄河刊物得到与会代表一致赞同,并写入工作报告。不久,华北人民政府董必武主席复信黄委,同意报告中所提意见。
1949年黄委成立编辑室,并立即着手筹备创刊。根据“除害兴利、建设人民新黄河”的治河总方针,治黄刊物的刊名定为《新黄河》,并确定《新黄河》为流域性、综合性刊物。1949年11月1日,《新黄河》与读者见面,拉开了人民治黄办刊工作的序幕。
《新黄河》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批200种期刊之一,也是新中国最早出版的水利期刊(《治淮》1952年创刊、《人民长江》1955年创刊、《水利学报》1956年创刊、《泥沙研究》1956年创刊、《人民珠江》1980年创刊、《海河水利》1982年创刊)。
水土保持呀,特别是上游和所有流域,不要乱砍乱伐了,刚然最重要的是治理黄土高原。
黄河治理方略 摘要:治黄方略为我国历代安民的决策课题。本文针对“水少沙多”这两点黄河难治的症结,指出减少入黄沙量的治本之策为采用现代工程措施,将黄土高原水土严重流失区整治成错落有致的相对平原,改变其侵蚀地理环境。同时提出了与外流域调水结合的综合治理方略,把黄河下游河道作为淮河及汉江上游洪水的入海通道,增加黄河过洪能力,小浪底水库也可乘机排沙入海。 关键词:黄河 治理方略 泥沙 1 引言 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是包括长江在内的其它河流无法比拟的,她流经中国腹地,诞生了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既得益于黄河与黄土的哺育而生息繁荣,又受害于黄河与黄土相伴造成的黄河下游河道“善淤、善决、善徙”而治水不止。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史中,有很大的篇幅都与黄河治理有关。在历朝历代,治黄方略如何制订均是我国安民的决策课题。倍受后人推崇的最早的治黄成功事例是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他改进了共工和鲧“ 围堵障水”的作法,采用“疏川导滞”之策,平息了水患。这一传说,实际上是对先民治河的总结[1]。从周以后的文献记载中,可证实防御洪水的黄河大堤的雏形远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即已存在。以后诸侯国家兴起,可以组织更多的人力、物力,从一时一地出发,在大河两侧出现各自为政、甚至以邻为壑的堤防。规模比较大的和比较长的就成为我国早期的长城了。文字记载十分确切的是在西汉汉哀帝即位之初贾让提出的治河三策,是继鲧、禹之后较早提出创见并且见于正史记载的重要治黄方略。贾让当时面对的黄河下游河道“河高出民屋”,已是“地上悬河”,堤防宽窄很不一致,布局更是混乱,所以他最不主张的下策是筑堤治河。三策中的上策主张放弃旧有河道,人工改道北流。他认为“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载无患,故谓之一策。”中策主张开渠引水,分洪入漳。“此诚富国安民,兴利除害,支数百岁,故谓之中策。”限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贾让三策均没能认真实现。东汉王景的宽河行洪之策得到了大规模实施。他选定行河路线较优的线路,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修渠筑堤,并利用沿河大泽进行放淤,取得了无重大改道变迁的成就,一直倍受后人赞赏。但是这种安澜毕竟是相对的,大量的泥沙淤积,至少隋唐五代出现了泛滥决口,更不可能有“千年无恙”的史实。值得借鉴的是明朝潘季驯“束水攻沙”的治河理论与实践。他主张南北两岸“坚筑堤防”,努力完善堤防系统,如用缕堤束水攻沙,用遥堤约束洪水泛滥,用格堤阻止滩区行洪并促进滩地落淤;为防御大洪水,又修建滚水坝分泄水。并且在当时黄河南流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淮河之水,借助洪泽湖的调节能力“蓄清刷黄”。潘季驯治河实现了由分流到合流,由治水到治沙两个转折,抓住黄河泥沙淤积这个根本问题,显然这一点是很高明的。因此,在他之后的明、清治河举措,多遵循他的治河原则。他的治河思想和方法甚至影响至今。但黄河河床仍继续淤高,泥沙灾害日益积累,以致于1855年发生了铜瓦厢决口改道的剧变。 黄河治理开发真正取得巨大进展是最近50年的事,黄河已开始变成为人们兴利造福的河流。总结治黄成败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认为采用“拦、排、放、调、挖,综合治理”等措施,标本兼治,近远结合,可以妥善解决泥沙问题;采取“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方针,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水。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形成一个防洪减淤的工程体系。显而易见,如此治黄已将黄河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治理对策,人们对黄河的研究与治理实践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昔日千疮百孔的黄河大堤,而今变成了宏伟的“水上长城”,成为海河与淮河的分水岭,在人们的努力下,取得了连续52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奇迹和综合治理开发的丰硕成果,治黄成就举世公认。然而黄河毕竟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以来,历经多少前辈的治河实践,一直未能改变黄河这条泥龙恣意游荡的脾气。史书上清晰出现着2600多年里黄河泛滥1500次、改道26次的记载。下游决口泛滥范围,北抵津沽,南达江淮,纵横25万km2。频繁的决口改道,给两岸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害。而今,随着黄河流域人口急剧增长,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和人类活动强度大大增加,母亲河的忧患仍在。由于冲沙入海的水量大大削减,下游河床不断淤积抬高,行洪能力大大减弱,高滩滩面漫水机遇已与1855年铜瓦厢决口前的情况接近,河道已趋于预警高度,悬河形势极为严峻;严重威胁着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却又生发出季节性断流的灾患,自1972年以来的27年中就有21年断流,尤其90年代,年年出现断流。影响到依靠黄河供水的城乡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不仅直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带来了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2,3],如加重了河口地区土地盐碱化,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使黄河三角洲日渐贫瘠。黄河断流、洪涝灾害的环境恶化相互交加,黄河安澜中隐伏着危机,治黄事业无比艰巨又任重道远。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黄河的演变,对黄河治理和开发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治黄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何使治黄事业更为符合客观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亟待于我们继续探索和奋斗。本文在前人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就黄河的治理方略述一管见。2 减少入黄沙量的治本之策众所周知,黄河难治的症结在于沙多,而沙多的原因是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该地区西为祁连山余脉,西北为贺兰山,东至管涔山及太行山,北起阴山,南抵秦岭,共有64万km2,海拔1000~1500m,相对高差100~300m,这是世界上黄土覆盖最深厚、黄土地形最典型的地区。特殊的边界条件下,中游暴雨是黄土高原土壤强烈侵蚀以及水土严重流失的动力因素,“愈冲愈陡,愈陡愈冲”[4],使黄土高原被切割得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每年来自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泥沙达10亿吨左右,土壤侵蚀模数可达20000t/(a·5km2),大量泥沙入黄,致使一些水库湮废失效,下游河道不断淤高,防洪压力日趋加重。不少人认为,黄土高原历史上曾经是植被良好的繁荣富庶之地,希望通过植树种草,改变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但是也应认识到,黄河塑造出的华北大平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带,黄河早在远古时期就是一条多沙河流。《左传》引用周诗:“俟河之清,人寿几何!”表明更早的年代黄河已是相当浑浊,因为黄河沙多的自然现象应该比这句周诗要早得多。她所流经的中游地区,特别是现代界定的严重水土流失区中的大部分地区,自古即是自然条件极为严酷、水蚀风蚀最为严重的地区。这可以《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为证:“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萃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该诗生动地描绘了2000多年前大暴雨后山洪暴发时黄土高原土壤强烈侵蚀的自然景观。再如《禹贡》中所称:“禹别九洲, 随山浚川”,表明当时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已十分严重,大量泥沙入黄,使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日益严重,人们才会产生“随山浚川”(亦即随着山去导滞,疏浚上游的河道)的设想。原始的或常规的生产方式很难保证植物生长有良好的立地条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也就难以达到具有一定覆盖度的植被状况[5]。无论如何,对古代黄河中游地区植被状况的估计一定要考虑自然气候的制约影响。《诗经·大雅·云汉》描述了周宣王时大旱多年的情景:“旱既大甚,涤涤山川,旱魃为虐,如�NFDA4�如焚”。也就是说大地旱得好象起火燃烧,山川干枯。显然如此干旱的气候之下,很难存在良好的植被。我们认为,对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必须跳出传统框框,采用现代工程措施,如修筑控制性拦沙工程、淤泥坝系及必要的挡土墙,变沟壑为平地;也包括人工定向爆破等措施,使一座座高耸的峁峁梁梁填充沟壑,变坡地为相对平原。同时,辅以必要的生物措施。这些措施把经多年治理如今仅占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约20%、而入黄泥沙却占总入黄沙量80%左右的水土严重流失区,改造成一片片错落有致的相对平原[6]。在这种失去了侵蚀地理环境的“平原”之上,水土流失被遏制,该地貌类型区入黄泥沙可减少70~80%(实际上入黄泥沙不可能也不需要减少100%,否则将会使下游河道遭受较强的冲刷,特别是给河口三角洲地区带来很大麻烦)。 只有从最基本的流域单元入手,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水土严重流失区的侵蚀地理环境,才是黄河治本之策,而且这决非很久之后才可能实现的事情,只要立即动手,分步实施,10多年足矣。在这些具备涵养水源条件的人造“黄土平原”上,再采取相应的生物措施,不远的将来就不难实现“再造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宏伟目标。从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来说,这完全是可行的。面向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向西部战略转移,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的角度讲,这也是十分必要的。3 与外流域调水结合的综合治理方略 相传我国上古之时,“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然而,历经沧桑,黄河近代水资源日趋贫乏,其水量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大量资料表明,水少是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淤积升高的主要动力因素,也是黄河难治的另一症结。模型试验发现,洪水机遇减少是黄河下游近些年河床萎缩、过洪能力很低的主要原因[7]。从水资源角度讲,黄河是惟一流经干旱缺水的西北、华北地区的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流域内地域广阔,环境多样,土地与矿藏丰富,因水资源贫乏而制约着发展,因此黄河治理不仅要考虑防洪,而且还要考虑水资源问题。花园口以上多年平均径流深77mm,相对于全国平均径流深276mm的28%,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属长期性、区域性、资源性缺水,因此,缓解黄河下游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措施是开源,即从外流域调水济黄,增补黄河有效水资源量,这是适应发展的长期战略措施。为此可利用黄河以南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基本上沿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线路,自汉江丹江口水库始,沿途把汉江、淮河上游可引之水经河南南阳、平顶山、许昌等地,在郑州以西桃花峪上游(如孤柏嘴附近)自流引入黄河,并利用东平湖和拟建的桃花峪水利工程加以调节。尔后,通过现有的下游引黄工程,包括引黄济津、引黄入冀(现有的共产主义引黄工程和位山引黄入冀工程供水能力已经很大)、引黄济青工程,向河南、山东、河北相关地区供水,兼顾南水北调中线、东线方案的调水作用。从而减轻黄河水供需压力,达到解决下游断流、保证输沙用水量、改善下游河道淤积状况之目的。如果调水规模有保证,不但能缓解河北有关地区用水紧张局面,还可再通过河北水系的局部调整接济京津,满足原中线南水北调方案对京津的供水要求。在此前提下,黄河流域来水可主要考虑本流域中上游用水,相应缓解了黄河中上游水资源短缺的不利局面。并且小浪底水库可按照“高水高用”的原则,相机调水北上。 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入黄,沿途干渠应与淮河流域的河流和集水区域平交,与该流域的防洪体系相结合,形成“串联水库”,除发挥相应的供水作用外,特别是在淮河、汉江流域的暴雨期,还将产生其他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一,通过优化调度,将淮河、汉江流域无法承受的洪量调入黄河,把黄河下游河道作为淮河上游各大支流的洪水入海通道,淮河、汉江的防洪压力遂大为减轻。其二,调洪水入黄,可冲刷黄河下游河道,扩大主槽断面面积,提高过洪能力,减少下游河道淤积。赵业安等专家的研究结果[8]及我们开展的模型试验资料[7]表明,黄河下游有“大水带大沙”及“大水出好河”的规律,水少沙多是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根本原因,且水沙搭配不相适应是造成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抬高的又一主要原因。因此[9],只有调洪水入黄,使流量与含沙量相适应,“大水带大沙”时,才能取得最好的输沙减淤效果。其三,小浪底水库的库容,是发挥综合利用效益的保证[10],小浪底水库可借分洪调水之机集中排沙,利用大水排沙入海,相应增加了水库极为宝贵的库容。加大了水库调节能力,极大地提高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 总之,如此调水对黄河防洪减淤乃至整个黄河治理都能产生巨大效益,同时对改善黄河下游特别是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大量泥沙填海造陆,不断扩大河口三角洲国土面积,并有利于当地海上石油变为陆地开采,其意义甚为深远。 为弥补汉江下游枯水期用水,可修建引江济汉工程,即从荆江沙市附近自高而下向汉江下游开渠调水,为节省渠道长度,并便于调蓄,引江济汉工程可经过长湖。初步选在沙洋镇以下作为入汉江江口,入江口位于规划梯级之一的兴隆枢纽上游,以便于调节。荆江年均径流量大且较稳定,汛期长达半年之久,故引水补汉是有保证的,同时洪水期还可减轻荆江防洪压力。4 结语 治理黄河方略必须针对“水少沙多”这一症结进行科学制订。为使黄土高原地区入黄沙量大大减少,应采用现代工程措施,将水土严重流失区整治成一片片错落有致的相对平原,改变其侵蚀地理环境。这一治本之策无疑是行之有效的。 为缓解黄河流域特别是下游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应从汉江、淮河上游调水入黄,冲沙减淤,改善生态环境,兼顾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的供水作用,并通过黄河以南构成的“串联水库”的调度,把黄河下游河道作为淮河及汉江上游洪水的入海通道,扩大黄河下游河道过洪断面,同时将小浪底水库乘机所排泥沙输送入海,提高该水库的综合效益。 本文提出的治黄方略,不仅把黄河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治理对策,而且还把临近流域作为一个系统加以考虑,防洪与用水问题等统筹兼顾,最大限度实现黄淮海平原的水资源优化调配。参考文献[1]谢鉴衡,赵文林。黄河泥沙问题的历史和现状。黄河泥沙。赵文林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1996.[2]张俊华,张红武,陈书奎等。黄河下游断流影响、原因及对策。见: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进展。邵维文主编。北京: 海洋出版社,1999.[3]姚文艺,赵业安等。黄河下游河道断流初探。水科学进展,1999,(2).[4]谢家泽。关于黄河下游治理问题。谢家泽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张红武。黄河问题的对策。科学时报,.[6]张红武,张俊华,姚文艺。根治黄河不是梦幻。科技日报, 1997.[7]张红武,江恩惠等。黄河高含沙洪水模型的相似律。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赵业安,潘贤娣等。黄河下游河道冲淤情况及基本规律。见:黄河水利研究所科学研究论文集。(第一集,泥沙·水土保持).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9]赵业安,潘贤娣。泥沙研究在黄河治理开发中的战略地位。黄河泥沙。赵文林主编。 黄河水利出版社,1996.[10]张俊华,张红武。小浪底库区泥沙淤积及下游减淤作用研究。见: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进展。邵维文主编。北京: 海洋出版社,1999.
让黄河改道,远离黄土高原
我有更好答案。先把中卫市西修大坝,再从中卫大坝往正北修运河,运河从贺兰山西边通过,走向绕道阴山北边,去二连浩特方向,再从乌拉特后旗分岔去额济纳旗方向,再关闭中卫大坝几年,修整硬化绿黄河河道,再把三门峡已东的黄河改成双道,硬化,降低河床,再从老黄河故道分流,两条黄河中间是原来的高河床修成提坝,两条黄河可轮流修整,减少洪灾。再把渭水:游与黄河贯通,可减少从黄土高源冲来的泥沙。再把三峡作分流修运河,通过荆门,襄阳,南阳,与郑州的黄河接通,以调配黄河水量。修整好老黄河道后,中卫大坝向东开放。
含油污泥微波热解析一体化装备—纯电装备处置油泥的行业引领者
绿洲环境结合了物理、化学技术原理,自主研发出的以“微波化学”为基础集成多学科的“含油污泥微波热解处置技术及装备”可处理落地油泥、炼油厂油泥、罐底油泥、油基钻屑等各类含油污染土壤。利用微波能体积加热、能量利用率高、节能降耗菌五段、无二次污染的独有特点,使固体中的烃类物质注注在微波能量的作用下不断蒸发、解析出来,经换热冷却后,冷凝的油品作为资源回收利用,不凝气回收利用并经尾气处理装置后达标排放,固体泥土残渣的含油量可达,直接可用作园林绿化、铺路,打通了油泥治理“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了含油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技术及装备优势:
目前国内对含油污泥的治理技术有很多,与传统的热解装备相比绿洲环境含油污泥微波热解析一体化装备另辟蹊径,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①只需用电,安全可靠,无需天然气开户;
②清洁电力,减少企业碳排放;
③撬装化,高度集成,易于搬迁和安装,占地面积小;
④产物为洁净土壤,含油率可降至;
⑤能耗低,比传统回转式热解窑节能30%以上;
⑥启停时间为传统热解装备的帮慎1/8,随开随用。
含油污泥产生量逐年增加,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国家对含油污泥处理处置标准愈加严格,绿洲环境含油污泥微波热解析一体化装备经得起考验,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积极、巨大的促进作用:
①纯电装备治理油泥,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政策,推动含油污泥处置技术及装备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②替代传统热解装备,降低油泥治理建造成本;
③助力油泥治理产业的升级改造,保障达标排放,有效降低装备运行成本,有效提升油企对于油泥处理的自发性、积极性、主动性;
④实现彻底无害化治理,显著改善油企周边生态环境。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产量也急剧增加。为避免给水体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活动构成严重威胁,有必要对脱水污泥的处理技术进行研究,提出适合我国脱水污泥无害化处理的技术。关键词:城市污水;脱水污泥;处理1 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也急剧增加。未经恰当处理处置的污泥进入环境后,直接给水体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不但降低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有效处理能力,而且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活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避免给水体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活动构成严重威胁,有必要对脱水污泥的处理现状进行研究,提出适合我国脱水污泥无害化处理的技术。2 我国污泥处理现状据估算,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的污泥量(干重)大约为130万吨。而且年增长率大于10%,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几个城市与地区,污泥出路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如果城市污水全部得到处理,则将产生污泥量(干重)为840万吨,占我国总固体废弃物的。目前,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方法中,污泥农用占、陆地填埋占31%、其他处理约、没有处理约,这些所谓的“处理”和“处置”基本上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估算的,严格来说以上数字将会有很大的变化。据估计,我国用于污泥处理处置的投资约占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的20-50%,可以看出,污泥处理处置处于严重滞后状态。污泥处理处置问题已经在大城市中表现出来。早期的污水处理厂,由于没有严格的污泥排放监督,普遍将污水和污泥处理单元剥离开来,为了追求简单的污水率,尽可能的简化、甚至忽略了污泥处理处置单元;有的还为了节省运行费用将已建成的污泥处理设置长期闲置,甚至将未做任何处理的湿污泥随意外运、简单填埋或堆放,致使许多大城市出现了污泥围城的现象并已开始向中小城市蔓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不安全的隐患。目前我国虽然对污泥问题开始关注,但仍然停留在技术层次,2003年开始,我国主要大城市,开始尝试进行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对其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论证。如:广州市近期采取生污泥填埋,远期将用于农肥;深圳市已完成专项规划,拟采取热干化加焚烧工艺;上海市则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处理分散化、处理集约化、技术多元化的方针;天津市计划建设3座污泥处理厂,采用污泥消化发电工艺,但尚无污泥最终的处置的方法。3 我国城市脱水污泥处理现采用的主要方法目前在我国脱水污泥处理中主要采取的方法有海洋倾倒、卫生填埋、焚烧、污泥热干化、堆肥等多种处理技术,各种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上都不允许往海洋倾倒污泥;卫生填埋虽然操作简单、费用低,但是渗漏液难处理,影响地下水系;焚烧处理技术优势在于处理的彻底性,其减容率可达到95%左右,其有机物被完全氧化,重金属,(除汞外)几乎全部截流在灰渣中。但是该方法的缺点为投资和操作费用较高;在焚烧过程中产生飞灰、炉渣和烟气等难以处理的物质,且成本高;污泥热干化技术优点是占地少,自动化程度高,但如果污泥进行完全干化,干到含水0%以下能耗很大、设备投资高;污泥堆肥技术优点为利用生物能,节约能源,肥效好:其缺点占地面积大,周期长,易产生臭气等。4 适合我国脱水污泥无害化处理的技术综合以上污泥处理工艺技术的特点并结合我国国情,以及相关污水处理厂的资料,目前适合我国脱水污泥无害化处理的技术有:污泥预干化技术污泥干化技术是通过热能对污泥进行水分去除处理,在干化过程中将耗去大量的热能,为了降低污泥干化所需要的热能,大量试验表明:脱水污泥经加热干化使含水率由80%降到60%时所消耗能量小,其主要去除的是污泥中的游离水;同样含水率在35%以下继续干化消耗能量也小,这两段的能量消耗基本接近理论值;污泥在含水率35%-60%之间,为污泥的塑性阶段,这阶段污泥的流体特性类似胶水。胶状、黏稠,很难处置,对其干化消耗能量急剧增加,很难干化。根据上述特性,干化污泥要避开污泥塑性阶段。要充分利用污泥干化特性,尽量在含水率60%以上,35%以下。在含水率为35%-60%之间干化耗能约为含水率60%以上和35%以下干化耗能的倍;所以对脱水污泥需采用预干化技术,使脱水污泥含水率由80%降至60%,这样大大节约了能耗。 污泥高温好氧堆肥技术污泥高温好氧堆肥技术是将含水50-55%的污泥进行好氧堆肥发酵,高温好氧发酵过程是通过好氧性微生物的生物代谢作用,使污泥中有机物转化成富含植物营养物的腐殖质,反映的最终代谢物是CO2、H2O和热量,大量热量使物料维持在60摄氏度以上的持续高温,降低物料的含水率,有效地去除病原体、寄生虫卵和杂草种子,使污泥达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目的。 污泥晾晒技术近年来,许多污水厂在污泥处置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北京排水集团的大兴污泥消纳场,其每天平均消纳300-400吨含水率为80%的脱水污泥,其处理工艺是:从污水厂送来的含水率为80%的脱水污泥首先在露天的场地进行条垛堆肥,然后在进行部分干燥处理;由于含水率为80%的脱水污泥在露天堆放,则受天气的影响很大,在雨季污泥很不容易干化,并且大量的污泥露天堆放对环境也有很大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将含水率为80%的脱水污泥在阳光大棚内以米的厚度堆放,并使用专用晾晒翻堆设备对污泥进行多次晾晒翻堆,使污泥含水率由80%快速降至60%,达到污泥好氧发酵的条件。该工艺是利用太阳能对污泥进行水分去处,工艺简单,耗能很低,并且污泥干化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容易有效收集进行除臭处理。 污泥晾晒与好氧堆肥发酵处理集成技术含水率为80%的脱水污泥在阳光大棚中经过晾晒翻堆后,其含水率由80%快速降至60%,再与好氧发酵菌种、部分添加剂(粉煤灰)等回填物及除臭剂充分混合以后,通过布料设备均匀送到卧室发酵仓内,在发酵仓内强制通风使物料充分好氧发酵,同时通过翻堆机搅拌使其均匀发酵并且推动物料向前运动。经十天发酵后物料的含水率已降至25%,干燥后的物料一部分作为回填物循环利用,一部分根据市场需要加入土壤营养素制成标准成品肥,如果市场需求不足可以一部分制肥,一部分不加入营养素直接输出作为园林绿化、土壤改良或回填土用。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预处理、油品分离、无害化处理。
1、含油污泥的预处理
含油污泥在油品分离回收PHCs之前,由于含水率高,所以通常先做脱水预处理,不同后续处理技术要求的含水率不同,常用的脱水方法有浓缩法、风化法、机械法和干燥法等。
二、油品分离法
含油污泥经过预处理,含水率降低,含油率增加。但即使含油率仅为10%,在经济角度仍具有资源化回收的意义。油品分离法是从含油污泥中提取 PHCs的必需操作,国内外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离心分离法、溶剂萃取法、热解法等。
三、无害化处理法
含油污泥经油品分离后,回收了大部分PHCs,但剩余含油残渣中仍有少量PHCs残余,直接排放会危害环境,故需无害化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目前,常用的剩余含油残渣无害化处理方法相对成熟,主要有焚烧、固化法、生物处理3种。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未来展望:
对于含油污泥处理,单一技术由于限制多,且要综合考虑经济、政策等因素,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含油污泥的处理,若考虑将多种技术结合使用来弥补单一技术的缺陷,可能会找到更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
针对各大油田产油品质和性质的特点,应尽快构建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筛选和组合的方法体系,同时建立典型含水率、含油率的处理技术库,在工程实践中指导技术人员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
(1)焚烧处理技术污油泥经过调制和脱水预处理,浓缩后的污油泥再经设备脱水干燥,将泥饼送至焚烧炉进行焚烧,灰渣用于修路或埋入制定的灰渣填埋场,焚烧产生的热能用于供热发电。使用范围:焚烧处理对象主要是含油量在5%~10%的污油泥。优点:多种有害物质几乎全部除去缺点:缺点在于该技术投资大,成本高,常需要加入助燃烧料,焚烧过程中伴有严重的空气污染,而且不能回收原油,在焚烧装置内实际利用率较低。(2)固化处理技术是指在含油污泥中加入一定组分固化剂、促凝集等,使其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将含油污泥中的部分水分和有毒物质等固定在较致密的基质中,使其形成一种实心的块状固体,以便堆放、储存和处理。使用范围:含油量较低的含油污泥优点:工艺简单,便于操作缺点:该技术只是将油泥中石油烃类物质密封固化、没有将其彻底消除,后续形成环境污染的隐患依然存在。(3)微生物处理技术利用自然界或认为培养的微生物将污油泥中的石油烃基其他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的物质,这样处理后的土壤技能达到环保要求又能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使用范围:该方法适用于含油量少或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含油污泥。优点:投资少、成本低、处理彻底、无二次污染,处理后的土壤能满足农耕地要求。缺点:原油无法回收利用。含油污泥种类繁多、性质复杂,相应的处理技术和设备也呈现多元化趋势,目前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法,包括填埋法、筛分-流化-调质-离心工艺、热处理工艺(化学热洗、焚烧、热解吸)、氧化法、溶剂萃取技术;生物处理法,包括地耕法、堆肥法、生物反应器等;以及对含油污泥的综合利用,包括污泥的燃料化、固化制砖、作为焦化装置的原料、做为催化分馏塔的油浆以及污泥回灌调剖等。河南北工的油泥热解设备可以将油泥处理后符合新的相关要求,油泥热解温度为200~450℃,热解炉采用炉外加热、微负压、贫氧热裂解工艺操作,油泥热解处理后烃含量可达到低于国标的千分之三无害化标准,满足填埋或者再利用的处理要求。
四川水泥,建筑学研究前沿,防护工程,中国住宅设施,这些期刊都是比较主流的,常见的刊物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四川水泥》《中华建设》《工程建设标准化》《城市建筑》《消防界》《山西建筑》《建筑技术开发》《建筑知识》《建筑安全》这些期刊都是可以发建筑工程检测方面的文章的。
杂志的话,没怎么注意。
一般是好文章才会被收录的,被收录才好。
首先,ASCE(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旗下的期刊一般认可度都比较高。官方网站给出的期刊列表如下当然还有Elsevier, wiley旗下期刊等等下面开始分小类介绍::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Elsevier):几乎是水泥材料方向最顶级的期刊Cement Concrete Composites(Elsevier)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Elsevier)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ASCE)Journal of Composites for Construction(ASCE)Corrosion Science(Elsevier, 非常出色的专业期刊,也有一些水泥钢筋腐蚀的文章) Composi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lsevier, 复合材料方向认可度很高的专业杂志) EngineeringJournal of Fuild Mechanics(CAMBRIDGE UNIV. PRESS):流体方向顶级。Physical Review Letter(AIP, 偏物理,物理方向顶级)Journal of Fuilds and Structures(Elsevier)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Elsevier)Experiments in Fuilds (Springer)Computers & Fuilds (Elsevier, 偏计算) Wind and Structures(Korea Science) EngineeringJounal of Briage Engineering(ASCE)Journal of Structual Engineering(ASCE)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ASCE)Journal of Construction Steel Research(Elsevier)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Korea Science) MonitoringStructural Control and Health Monitoring(Wiley)Journal of Civil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Springer)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An International Journal(SAGE)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Elsevier, 做健康监测经常做一些波的工作)IEEE Sensor Journal (IEEE) EngineeringGeotechnique(I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ASCE)Soil dynamic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Elsevier)Jou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ASCE)Soils and Foundations(Elsevier)6. 小众方向Journal of cold region engineering(ASCE, 冻土,寒区工程)Cold reg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Elsevier, 冻土,寒区工程)Jounal of intelligent materials and system (SAGE,智能材料与系统)
知道几个,但英文不会写。
国外著名土木工程相关期刊列表(SCI/EI)
1,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ACI Journal of Materials
3,ACI Structural Journal
4,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5,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6,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ISSN: 0008-3674
7,Canadia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
8,Computational Mechanics
9,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10,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ISSN: 0266-352X
11,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12,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13,Communications in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14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
15,Earthquake Spectrum
对应的中文翻译:
1、结构工程进展
2、ACI材料杂志
3、ACI结构期刊
4、施工自动化
5、建筑物和构筑物
6、《加拿大岩土工程杂志》,编号:0008-3674
7、加拿大土木工程杂志
8、计算力学
9、计算机和结构
10、计算机和岩土工程学会编号:0266-352X
11、水泥与混凝土研究
12、应用力学和工程中的计算机方法
13、工程中数值方法的交流
14地震工程和结构动力学
15、地震谱
国内有关土木工程的核心期刊:
1,岩土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土木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建筑结构
2,工业建筑;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中国给水排水;岩土力学;给水排水
3,施工技术 ;建筑技术;世界建筑;建筑科学;世界地震工程;建筑学报
4,工程勘察;城市规划;暖通空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5,建筑机械;四川建筑科学研究;重庆建筑大学学报;新型建筑材料;空间结构;城市规划汇刊
《混凝土》杂志 我这里可以操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