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等级的杂志,招聘要求也就不一样。国家级、省级、市级、内部刊物、免费刊物什么的,看你的要求了。
我不知道各位还记不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成年之后的今天,你们还敢说出自己的梦想吗?我童年时,梦想着当科学家,像母亲给我讲的牛顿、爱因斯坦他们一样改变这个世界,当我少年时,我梦想着改变这个国家,我甚至高考故意科科考0分,我天真地以为那样可以唤醒国人,推翻高考制度,建立真正的素质教育体制,然而,当我的天真被残忍的现实秒杀时,我才逐渐认识到中国教育水很深、还很浑。教育的目的决定教育的手段,中国基础教育的目标一致对准高考,邓小平恢复高考时明确说过不能迷信高考,然而时至今日,我们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把学生埋在高考,高考似乎成了一个模具,我们从小被囚禁在磨具里成长,最终丢失儿时的梦想,活成别人规定的模样。那些所谓的教育专家画出一条虚无缥缈的起跑线,家长推着孩子抢跑,家教辅导班火热吃香,事实上,人生是一次马拉松,不是一场短跑,拔苗助长地培养天才,最终结果方仲永!在一个机器人可以考大学的时代,我们的教育还在使劲把人培养成机器,把人当做商品批次化生产,毫无疑问中国教育是不尊重人性的。为什么拿诺贝尔奖的是小学没读完的莫言,不是中文读到博士后的天骄之子,你可能认为那是特例,那么你为什么不敢做特例呢,人类教育的初衷是点火,中国教育的结果是让你熄火!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钱学森先生问“当今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如果我们需要的不是奴才、不是考试的机器,那么我们的高校录取规则就不应该简单粗暴地在应试分数顶线录取,而是要保底线上谈录取甚至多开破格录取的渠道形成机制,尽可能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今天的中国,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分数考得低的学生被鄙视,分数考得高的学生被追捧,进入社会后,中学生看不起小学生,专科生看不上中学生,博士生看不上本科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内心缺乏爱,因为我们都没有自己生活的信仰,没有爱的教育,而我们却还在继续着这荒唐的教育,恶性循环,最终大家都是受害者。无数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上大学,因为别人都上大学所以自己也要上,糊里糊涂耗费人生最黄金的4年生命之后,毕业就失业了,最后发现不是自己上了大学,而是大学上了自己......大学生毕业后,无数人在绞尽脑汁考公务员、寻求国企、央企之类稳定的铁饭碗,然而,工作稳定了,人生就平庸了,事实上人生哪有他妈的稳定,诚然,人生像条河流,只有曲线的坚持,没有直线的捷径!高考不是唯一的通往上流社会阶层的通道,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也是扯淡,大学最有价值的资源是学识渊博的老师,不是那些买个避孕套都还要向父母伸手的学生,当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足够成熟的时候,按需求知变成现实,高考制度也就灭亡了,你可能就上了一个假的大学!现在中国至少10亿人没上大学,那又怎样,谁能证明哪种人生比另外一种人生更高一等呢?当然,我不得不承认被人鄙视和鄙视别人都是人性常态,但是我好不容易活一回,我为什么不自信地活出极致的自己,我坚信:人只要不自我放弃,任何一种人生都可以活出自己的信仰,因为有信仰者幸福!记得凤凰卫视记者采访我的时候问我,如果有大学录取我去吗?活在一个多元化的网络智能时代,求知的渠道已经超级便捷,在教室学习的效率太低,生命太贵我浪费不起,大学你可以不上,但是学习你一辈子别停,英雄不问出处,流氓不看岁数,知识就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生为人就有自己的独立思想,用教育的名义统一人的思想,我以为本质就是一起造假,大家都知道丑陋的真相,却还要用一副伪装的表情去看皇帝的新装秀!我曾经因为对中国教育绝望,多年不谈高考,即便到2017年的今天,我深知我的演讲无力改变这个体制,但这就是一个高考白卷考生的生存信仰,当一个国家只有一种声音的时候,我向这块国土发出另一种声音,虽然微弱,但是它已经存在!
除非你进的是文学类的杂志,也许人家会看着你的文学功底,或者你以前发表过的作品,收你做编辑。 一般情况下,记者编辑的要求是本科以上学历,新闻、传播、中文、英文、出版编辑、社会学等专业毕业。还有你别以为写过文学作品自己就一定可以驾驭文字,如果你做的不是文学类的杂志,那你得确定你什么样的稿件都能写,就算是无米,也得做成炊,有这个本事才能去做这行。
2008年:高考故意交白卷考0分被《春城晚报》《云南信息报》新浪网、腾讯、搜狐等300多家媒体报道引起全国轰动。2009年:搜狐发表“国家与谎言”点击100万,博客被封,《无形数学》完稿,拒绝一切媒体记者采访!2010年:牛博网开博火爆三天被关,7月中旬拒绝中央电视台等一切媒体记者的采访!2011年:《诺贝尔奖:中国在流口水》登上美国《思想家》,思想文集《像狗一样活着》完稿,第一本小说《良知与欲望》网上连载。2012年:因为在新浪博客发表《中国体制缩影为乌坎事件》一文,吉剑写了五年的的新浪心海时空博客被封杀,吉剑创建网站:心海时空,先后接受过《新京报》、《中国新闻周刊》、《南方电视台》、《凤凰卫视》、网易等媒体的采访!2013年:浙江《金华日报》首席记者钱增深度报道“吉剑讲述奋斗历程”(2008-2013吉剑反思高考零分事件,以及对吉剑本人的现实深度报道)吉剑首次在媒体公开照片。2014年:吉剑开始涉足商业创业,还在淘宝创建“心海时空商城”。 2015年:媒体曝出吉剑已奋斗成百万富豪。
网站维护中。或是登陆人太多网站奔溃了,等别人维护好了再等,我考医生的,那个网络买的试卷账号和密码的网站也常常出现这种。一般等段时间去看就好了.
真的是醉了,我也是今天刷了一天,都没进去
可能是网络问题,不要着急,耐心等待。中考网上报名系统尚未开通或报名时间已过。各地中考报名时间不同,一般在上一年12月开始,请及时关注各地教育官网或者考试吧中考频道。
报名前准备工作:
1.中国大陆地区考生需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中国大陆考生参加剑桥少儿英语考试,必须携带有效的证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原件或临时身份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法》,任何居民无论是何年龄,均可向户籍所在派出所申领身份证。户口本不可用于参加考试。
特别提醒未申领身份证的青少年考生提前办理身份证,以免影响考试。
2.浏览器要求:请使用IE10以上或火狐高版本浏览器进行登录,请卸载安全软件。如您使用其他浏览器,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页面显示不全或报错,建议您使用本网站推荐使用的浏览器进行登录。
2004年12月,《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正式出版发行2005年5月,《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2005中国无线校园建设与发展论坛”2005年9月,《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2005年教育信息安全大会”2006年3月,《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2006'教育行业信息存储大会”2006年6月,《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2006'无线校园建设与应用大会”2006年7月,《中国教育网络》主办“2006’教育行业P2P管理与应用高峰论坛”2006年9月,《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2006`教育行业信息安全大会”2007年4月,《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2007’教育行业网络管理与应用大会”2007年6月,《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2007(第三届)教育行业信息安全大会暨校园网安全应急响应机制建设研讨会”2007年10月,《中国教育网络》承办“2007教育信息存储暨数字资源和数据中心建设与应用大会”2008年4月,《中国教育网络》承办“2008教育网络管理与应用大会暨新一代数字校园建设经验交流会”2008年9月,《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2008教育网络与信息安全大会暨校园网安全联动机制研讨会”2008年12月,《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2008教育信息存储与应用大会”2009年5月,《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2009教育网络与信息安全大会暨校园网安全主动防御机制研讨会“2009年6月,《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2009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应用论坛“2009年9月,《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2009’教育网络管理与应用大会暨数字校园创新应用研讨会”2009年11月,《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2009(第四届)教育信息存储暨数据管理与虚拟化应用研讨会”2010年8月:COST论坛全称为校园网管理与安全论坛,由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应急响应组(CCERT)和中国教育网络杂志发起。2010年9月:由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网络中心主办,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业委员会协办,《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的“2010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和应用论坛”9月13日和14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办。2010年11月:11月底到12月初,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的“2010教育云服务暨优质数字资源整合大会”在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相继举行。2011年4月14日-15日,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协办的“2011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暨数字校园十二五规划研讨会”在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2011年12月6日,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业委员会、华南理工大学、大专校院资讯服务协会(台湾)协办,《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的“2011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论坛暨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及个人评选表彰大会”在友谊宾馆隆重召开。2012年5月10日至11日,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复旦大学、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业委员会协办、《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的2012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在复旦大学隆重召开。2012年6月29日,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华南理工大学、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业委员会、广东省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网络专业委员会协办,《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的2012教育云平台与教育城域网建设与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2012年9月22日,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锐捷网络协办的2012高校无线校园网络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2012年11月1日~2日,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浙江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业委员会联合协办的“2012高校数据中心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2013年6月27日~28日,《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2013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
林海音,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文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两地》、《做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其中,《窃读记》被选为小学语文第九册,《爸爸的花儿落了》被选为初中七年级下册课文。相关作品介绍:小说:《晓云》、《英子的乡恋》、《生命的风铃》、《城南旧事》、《英子的心》、《冬青树》、《金鲤鱼的百裥裙》、《蟹壳黄》、《血的故事》散文:《 吹箫的人》、《文华阁剪发记》、《旧时三女子》、《冬阳· 童年· 骆驼队》、《 骑毛驴儿逛白云观》、《我的童玩》、《北平漫笔》、《绢笠町忆往》、《窃读记》。代表作:《城南旧事》。
很难,因为现在学术类期刊上榜,对教师评级很关键。但投些学生学习辅导类的报刊杂志还是可以的,可以找当地这类报纸发行站(一般学校人知道)了解。
林海音,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迄今,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做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代表作:《城南旧事》 林海音被大家所共知的作品是描写旧北京社会风貌的小说《城南旧事》,它曾被搬上电影银幕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城南旧事》包括五个短篇小说,即《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影片通过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写了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林海音在《城南旧事》“后记”里说:“这几年来,我陆续的完成了本书的这几篇。它们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写着它们的时候,人物却不断涌现在我的眼前,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不理我们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树胡同的疯女人,井边的小伴侣,藏在草堆里的小偷。”仅从这个简单的人物罗列里就不难看出,作者虽然是书香门第出身的知识分子,但她小说里的人物却不局限于这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她关心广大的社会,擅长描写形形色色的社会众生相。她小说里的人物大都是市民阶层的群相,而中心人物则是各种各样的妇女。她致力于刻画中国妇女的勤劳、贤达、温柔、善良的美德,更擅于表现她们心灵的桎梏和命运的悲剧。夸张一点说,她的每一篇小说都离不开妇女的悲剧。有人对此评价说:“她的写作大都是针对妇女问题。但她往往能从世界性妇女问题的症结,来思考今日台湾妇女的特殊遭遇,深度已达到超越女性的界限。如果把林海音看做老一辈女作家的灵魂性人物,那么可以说,由于时代潮流的限制,她们较少反叛性,她们的控诉和抗议是温和与微弱的。”林海音的小说内容大抵是童年回忆中的“城南旧事”,小说中或深或浅含有自传的痕迹。但是它的境地并不是窄狭的,如同一切有成就的作家那样,她的小说是以小见大,从《城南旧事》可以窥见时代风云。因此,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对台湾文坛也有一定的影响。 全书在淡淡的忧伤中弥漫着浓浓的诗意。 林海音2001年12月1日因中风、肺炎、败血症病并发在台北振兴医院病逝,享年83岁
简介林海音,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 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文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两地》、《做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其中,《窃读记》被选为小学语文第九册,《爸爸的花儿落了》被选为初中七年级下册课文。 相关作品介绍: 小说:《晓云》、《英子的乡恋》、《生命的风铃》、《城南旧事》、《英子的心》、《冬青树》、《金鲤鱼的百裥裙》、《蟹壳黄》、《血的故事》 散文:《 吹箫的人》、《文华阁剪发记》、《旧时三女子》、《冬阳· 童年· 骆驼队》、《 骑毛驴儿逛白云观》、《我的童玩》、《北平漫笔》、《绢笠町忆往》、《窃读记》。 代表作:《城南旧事》。[编辑本段]林海音生平 林海音自幼在北京读书,长大后曾就读于女师,后进北京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即进北京《世界日报》当记者,还曾当过编辑、图书馆馆员。这些职业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使她能较深入地了解旧北京的社会风貌,为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她的成名之作小说《城南旧事》即取材于这段生活。1948年林海音同丈夫回到台湾后,即被刚创刊不久的《国语日报》聘为编辑。1951年《联合日报》创刊,她被任为《联合日报》副刊主编,她的丈夫为主笔。这一时期,她特别注意扶植和支持台湾的本土作家。如当时钟理和的稿子经常被退,林海音却常常使他的稿子重见天日。钟理和死后,林海音还替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雨》,接着他的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也在《联合日报》副刊上连载了。在主编《联合日报》副刊时,林海音刊登了一首名叫《船》的诗,内容是叙述有一艘船在大海里飘了很久,最后飘到一个孤岛上,金银财宝慢慢用完了,于是陷在困苦之中。台湾当局认为这是影射蒋介石到台湾后的生活状况,把作者抓了起来,林海音也因此不能再编副刊了。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 1957年《文星杂志》创刊,林海音任编辑,同时又担任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她创办和主编了《纯文学》月刊,直到1972年《纯文学》停刊后,她又独立负责纯文学出版社,出版《纯文学丛书》。 1976年11月4日,中文报业协会第九届年会在香港富丽华酒店开幕,林海音以台湾代表团团员的身份出席,并发表演讲。她后期从事儿童文学。 林海音的文学生涯发端甚早,始于北京,而这一切同她的家庭有密切的关系。林海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林焕文是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年受汉学的熏陶,后来又在“国语学校”师范部接受日本教育,精通日文,曾任教于台湾新埔公学,著名的日据时期的台湾作家吴浊流做过他的学生。后来林焕文远渡重洋到日本经商,在那里生下长女英子——林海音。以后又迁居北京,任邮政局课长。林焕文人缘好,又慷慨仗义,这对童年的林海音影响很大。 长大后林海音生活情趣广泛,不计牺牲,勇挑重担,慷慨助人,这些性格特点,可以说是承袭于父辈而发展于自身。由于父亲早逝,面对生活和社会的重压,林海音对社会的认识较之同龄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她创作小说的动力和源泉。在北京时,林海音已开始了文学创作。1948年回到台湾后初期的一段时间,她撰写了一些杂文和散文,大约是在1951年,林海音才真正走上作家的道路。她的作品十分丰富,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评论、儿童读物等多种体裁,而以小说创作为主。 林海音作为台湾老一代的作家,对台湾文学事业的贡献集中表现在小说创作、培育新人和兴办刊物三个方面。关于兴办刊物,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她除了担任新创办刊物的编辑外,还亲自创办《纯文学》月刊达五年之久,并以选择作品质量高而享誉文坛,推荐并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后来又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其宗旨与《纯文学》月刊相似,选书认真,注意质量,颇受读者欢迎,至今仍是台湾有影响的文学出版社之一。在培育新人方面,林海音可谓为培育台湾文坛的一代新人倾注了心血,功绩卓著。60年代以来台湾涌现出的许多文坛新秀,多受她的提携和影响。这固然与她长期担任报刊编辑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出自对文学事业的热爱和对造就新人的热情。台湾知名作家钟理和的一生可概括为“生前笔耕,死后成名”,他默默笔耕一辈子,生前不为人们所知,而他的死后成名却应归功于包括林海音在内的几位知音。林海音在《一些回忆》一文中曾说起这件事。钟理和死后,其长子写信给林海音,请求她能帮助出版其父的著作。林海音一口承担下来,然后用募捐来的钱出版了钟理和的作品《雨》,这时距死者祭日仅有百日;而死者的另一本书《笠山农场》也在其周年祭时出版了,完成了死者的最终遗愿。林海音还如同当年扶植钟理和那样,以其在文学界的影响来提携钟铁民,使钟铁民逐渐成长为台湾小说界的后起之秀。钟氏父子从林海音那里受益良多,而身受这种恩泽的又何止钟氏父子呢?林海音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她的青少年时代的最美好时光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因此,她对北京很熟悉,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台湾也常称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发生在北京,作者通过这些故事背景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从中流露出作者对昔日生活的眷恋和缅怀,以及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情感。1948年她回到台湾后,台湾的社会生活和乡土习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积累当中,她也因此写了一些发生在台湾的人和事。总之,林海音的生活积累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旧北京,一个来自台湾。
西安新环西大家庭联谊会会长张扬当选“庆祝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时代楷模第十六届中国最具责任感的十大优秀青年”.该活动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经贸导刊杂志社、华人时代网、【成功之路】栏目、【点亮人生】栏目、爱心中国杂志社、当代华人传奇影视传媒制作(北京)中心联合举办。 主要表彰在各自领域伸张正义,能够肩负起社会责任,为公益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各类先进集体模范人物。
孙斌,又名孙配成,男,汉族,1973年出生于江苏沭阳,大学本科学历,1997年参加工作,记者、主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1997年至2002年任《经贸导报》编辑、记者;
2002年至2004年任《江苏经济报》编辑、记者;
2004年至2005任《现代文明画报》编辑、记者;
2005年至2007年任《环境保护》杂志社编辑、记者;
2008年至2013年任《保健时报》编辑、记者;
2014至2022年任《祖国》杂志社部门主任、主编等。
孙斌读书时起酷爱写作与书法,善楷书与行草,其作品多次获国内大奖,书法作品被韩国、日本等国内外收藏家收藏。
新闻作品代表作有《虎丘有“虎”》等,文学作品代表作有《哄娇妻入睡》等,书法作品代表作有《沁园春雪》、《将进酒》、《念奴娇赤壁怀古》、《沁园春长沙》、《句》、《陋室铭》、《长征》、《重阳》、《室雅兰香》、《家和万事兴》、《厚德载物》等。
中国经贸导刊杂志社于1996年成立,主要出版的刊物为《中国经贸导刊》和《中国经贸》。《中国经贸导刊》杂志属国家发改委委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综合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改革的宏观调控部门。《中国经贸》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管,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创办的大型经贸类综合性月刊,1996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孙斌,又名孙配成,男,汉族,1973年出生于江苏沭阳,大学本科学历,1997年参加工作,记者、主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1997年至2002年任《经贸导报》编辑、记者;
2002年至2004年任《江苏经济报》编辑、记者;
2004年至2005任《现代文明画报》编辑、记者;
2005年至2007年任《环境保护》杂志社编辑、记者;
2008年至2013年任《保健时报》编辑、记者;
2014至2022年任《祖国》杂志社部门主任、主编等。
孙斌读书时酷爱写作与书法,善楷书与行草,其作品多次获国内大奖,书法作品被韩国、日本等国内外收藏家收藏。
新闻作品代表作有《虎丘有“虎”》等,文学作品代表作有《哄娇妻入睡》等,书法作品代表作有《沁园春雪》、《将进酒》、《念奴娇赤壁怀古》、《沁园春长沙》、《句》、《陋室铭》、《长征》、《重阳》、《室雅兰香》、《家和万事兴》、《厚德载物》等。
《京华时报》社联系办法: 电子邮件 热线电话 9610676106、64656611、64656622 联系电话 64668686(总机) 64682803(传真) 64668686转1(广告) 84489988(发行)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厂洼街5号院《7日7频道》栏目组 邮编:100089 电话:88510077、88510033 电子信箱: 北京晚报 热线电话:85202188、85202199; 免费热线:8008108440;传真:85201972; 邮箱: 北京晨报 地 址:北京 东环广场 A座3层 100027 客服热线96101 北京青年报: 用户服务电话: 用户服务传真: 用户服务邮箱: 法制晚报相关信息如下: 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71号惠通时代广场A1座 电子邮箱: 《北京特快》新闻热线 67679955 《特别关注》新闻热线 67679966 《北京您早》新闻热线 68429510 《北京晚报》新闻热线 65298020 《生活面对面》新闻热线 88510055 《法制报》新闻热线 64021277 《法治进行时》新闻热线 68419922-6504 搜狐新闻中心 65102160-6288 《今日话题》新闻热线 68484652 新浪新闻中心 82612286 《北京晨报》新闻热线 96101 千龙网新闻热线 85120119 《北京晚报》新闻热线 010-8008108440 《北京日报》新闻热线 《北京晚报》新闻热线 010-8008108440 《中国青年报》新闻热线 《北京青年报》新闻热线 010-8008108440 《参考消息》新闻热线 《新京报》新闻热线 96096333 《京华时报》新闻热线 《北京现代商报》新闻热线 《华夏时报》新闻热线 51311100 51311010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转196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 转198 广州电视台《新闻日日睇》 转8222137 2800 4433136 0009 1033 广州电视台《今日报道》 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今日关注》 020-833 55 006020-6122 8686 凤凰卫视 00852-2621 9888 (香港总机) (广州文德路) 香港无线电视(TVB) 00852-2335 9123 (香港总机) 香港亚洲电视(ATV) 00852-2992 8888 (香港总机) 广州电视台630新闻报料热线 020-8666 5155020-8666 5156 广州电视台新闻热线 转8601 广东电视台新闻热线 南方电视台《今日一线》民生热线 南方电视台都市频道报料热线 广州日报报料热线 020-81919 191 羊城晚报报料热线 020-8777 6887020-88 211 211 新快报报料热线 南方都市报报料热线 020-873 88888 信息时报报料热线 020-34323 111 南方日报报料热线 020-87360 888 南方周末报料热线 人民日报人民网 (新闻热线) 新华社-新闻热线 (国内报道), (对外报道), (摄影报道) 中新社 (总机)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总机) 光明日报 (记者部) 中国日报 (总机) 中国青年报 (总机) 人民公安报 (总机) 工人日报 (总机) 法制日报 010-64735588(总机) 光明日报 (总机) 经济日报 (总机) 经济参考报国内新闻部 中央电视台 (新闻采访部), (转)(央视公众咨询中心) 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心 (转) 国际广播电台 (业务电话) 商业门户网站报料电话: 新浪网 , -5544(有奖新闻热线) 搜狐 (内容部) 中华网 -377(新闻中心主编) 凤凰卫视新闻线索热线电话:转533分机 二、各大媒体联系方式 中央电视台 焦点访谈 电话:-196 地址:北京复兴路11号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邮编:100859 EMAIL: 今日说法 热线电话:63448639 联系地址:北京市复兴路11号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组 邮政编码:100859 Email: 新闻调查 地 址: 北京复兴路11号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 邮政编码:100859 热线电话:转198 EMAIL: 湖南卫视晚间新闻: /4801521/4801519 有奖热线 东方电视台 新闻热线58702626 东方11065371688-110 凤凰卫视 邮政编码:100081 公司总机:86-10-68977288 传真电话:86-10-68977020 编辑部: 技术部: 技术支持信箱: 市场部:86-10-68977288 转 市场部 信箱: 行政部: 人事部: 法律部: 财务部: 宽频客户服务电话:86-10-68977018 宽频客户服务信箱: 三、全国媒体记者编辑通讯录 西安商报 副总编、记者 田冲 电话: 手机: 邮箱: 青年导报记者 琥珀 邮箱: 北京汽车报 记者萱萱草 msn: mail: 经济晚报 记者 江西省南昌市 Email: 吴敏彦 email: 梅松竹 井研电视台 主播 记者 QQ 280575161 BLOG 香港商报湖北记者站记者 EMAIL: 成都商报 四川成都 QQ10208666 Email 商报电子版 香港商务旅游杂志 何 副总编、主任记者 信箱: Q Q : 34514845 中国媒体联盟 QQ群号码:7650676 中国新闻总署,中央新闻办公室 QQ690337928 临川晚报记者: 吴记者, 中国财富杂志社办事处 崔洋 电话: 手机: 地址: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南路119号东达广场A座 民主与法制时报 河南记者站 乃殿雄 电话: 地址:郑州市西大街187号西单公寓307 和谐中国(内参) 金成 电话: 张松林 鄂东晚报记者 地址:湖北黄冈 邮箱: 北方法制报新闻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 QQ631578128 电话 浙江电视台小王 浙江电视台小王 E-mail: MSN: 报个名罗,湖南在线,苦笋,联络 兵团 李小周 TEL: 江夏区电视台 罗婧青 电话: QQ 515664528 《中国报道》杂志社记者:夏东旭 qq号码:535525133 电子邮箱: 地址:北京百万庄大街24号 夏明阳 中国国情调查研究所 内参调研部 QQ 489586110 国际商报 郑少锐 邮箱: 电话: 衡水晚报 北青网杨西菱,, 高文静 京华时报 作北京媒体 !新闻软文 张立辉 常德晚报 Email : 手机: 中国电力报 张文宝 电话: 浙江电视台小王 浙江电视台小王 E-mail: MSN:
大型的门户网站去投稿新闻去一些大型的论坛贴吧去爆料可以去澎湃新闻、凤凰等站点爆料
张泉灵、范长江、穆青、石野、闾丘露薇等。
1、张泉灵
1997年,张泉灵考入央视国际部,并任《中国报道》记者、编导、主持人,2000年,张泉灵任新版《东方时空》总主持人及《人物周刊》《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栏目主持人,2010年获得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
2、范长江
中国杰出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家,社会活动家。1950年1月,范长江被任命为《人民日报》社社长。他生前写过大量的出色的新闻报道,担任过新闻机构的领导工作,为全国的新闻事业做出很大贡献。
3、穆青
穆青(1921——2003),新华通讯社原社长、当代著名新闻记者穆青,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均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2003年7月 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九穆集》画册,收录了穆青的11幅摄影作品。同时被收录作品的作者还有:刘隆、米寿世、马鼐辉、苏俊慧、陈家才、白学义、王有才、杨玉凯。
2003年10月11日凌晨3时2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4、石野
石野,1972年出生于湖北大冶农村,曾在中国海军陆战队服役,后从事政法记者工作达十几年。石野他被人称为“打虎”记者,也是中国惟一一位从中国海军陆战队走出来的政法记者。
5、闾丘露薇
1997年开始在凤凰卫视担任记者、主持人。1999年在浸会大学获得传播学硕士学位。2002年,成为惟一一位三进阿富汗的华人女记者。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成为在巴格达市区进行现场报道的惟一的华人女记者。
在人才市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