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散分级机是九十年代初开发问世的新型料饼打散分选设备,集料饼打散与颗粒分级于一体,与挤压机配套使用,可以消除挤压粉碎机边缘漏料和开停机过程中及正常工作时未被充分挤压的大颗粒对后续球磨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以获得大幅度增产节能的效果。
进入80年代中期后,挤压机因其高效、节能、低耗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挤压机的推广应用,虽然挤压过的物料中有70%小于2mm颗粒,并且有约占总量25%~30%小于的成品,但是仍有约占总量10%~15%大于5mm的大颗粒,并且随着挤压机使用周期的加长侧挡板磨损后而未能及时更换,大颗粒的比例将加大,因此,挤压过物料的颗粒分布很宽,使得后续球磨的配球较难适应上述物料,影响系统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为了进一步完善挤压粉磨系统,使得进入后续粉磨系统的物料颗粒小而均齐,成为各国挤压粉磨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国外各大水泥装备公司相继开发出多种设备和新工艺来达到上述目的。为此,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开发设计了SF系统打散分级机,该机自1994年12月在山东水泥厂安装调试以来已连续运行一年多时间。工作机理及结构简介打散分级机是一种集物料打散与分级于一体的新型设备,挤压过的物料进入打散分级机后首先对其进行充分打散,打散是利用离心冲击破碎的原理,物料在接触到高速旋转的打散盘后被加速,加速过的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脱离打散盘冲击在反击板上而被粉碎。
LZ你好第一篇是关于《机械工程基础》论文;第二篇是关于电气的,第二篇是有关于电气的;因为电气有很多种 不知道你说的是那种,比如电气有;建筑的;电气自动化的;汽车的;有强电和弱电的等等......第二篇我用的是,水泥科技的;因为这是一个离不开的,简单的说用的就是比较广。《1》《机械工程基础》是一门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概念、名词和原理多,内容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而我们职高学生学习基础差,大多数学校用于教学的教具和设备又很缺乏,极易使学生产生惧学和弃学的情绪。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机械工程基础》教学效果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借此机会与同行交流探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快乐课堂教学效果。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积极认识或意识倾向。当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心情愉快地去学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在教学中,我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 以“奇”激趣。课堂中的“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奇”是学习内部动机的源泉。学生对什么都好奇,心理学上称这种特征为“潜兴趣”,教学时充分利用“潜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变速机构时,向同学们介绍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经常用右手拨动右侧的拨杆,根据路况使汽车行驶速度时快时慢,有时还要把车向后倒。告诉学生驾驶员拨动拨杆的操作,是在改变一对齿轮传动比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改变车轮的转速和转向。使学生感到很新奇,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疑”激趣。疑即疑难,解决疑难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提出疑难,让学生去思考,更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在学习棘轮机构时,可以向学生提问:(1)我们在骑自行车时,脚踩自行车踏板向前行驶,而反转踏板时,自行车却为什么不会实现倒车?(2)卷扬机在提升货物之后,尽管机器已经停止工作,但货物却为什么不会下降,而是稳稳地停在空中﹖一连串的疑问,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3、 以“趣”激趣。“趣”,既可活跃课堂,又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学生一定沉浸于欢乐之中。槽轮机构是一种常用的间歇运动机构。在电影放映机上的卷片机构,为了适应人们的视觉暂留现象,要求影片作间歇运动,它采用四槽槽轮机构,当传动轴带动圆销每转过一周,槽轮相应地转过90°,因此能使影片的画面作短暂的停留。使学生听了以后兴趣盎然。 4.体验成功,获得乐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它能使学生产好好学习的愿望。”所以,教师要做到深入钻研教材,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都能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当代职业学生的表现欲望强烈,同学、尤其是老师的激励和赞扬是他们实现持续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的有效保障。总之,兴趣是强有力的催化剂、稳定剂,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变换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听、说、读、写,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上的规律和理论,保持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让他们不断提高注意力,时常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真正掌握一种低耗、高效的学习方法。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学科的很多内容如各种机构的教学,要求有动态的演示,在缺乏教具和设备的情况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时,采用CAI课件,把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以及间歇运动机构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进行演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得以加强。声、像、文、图并茂的教学信息,增强了教学的艺术效果,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三、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课程从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而又直接为生产实践服务的学科,因此,它是一门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理解书本知识。书本知识往往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能有机地与日常生活和实际相结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学习机构和机器的概念时,学生往往只是死记硬背,结果只能是一知半解。如能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自行车是一种机构,摩托车、电瓶车都是一种机器,摩托车、电瓶车能实现能量转换,摩托车能将化学能转变成机械能,电瓶车能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能。在学习导杆机构时,可以结合农村家庭用的手摇抽水机,来讲解移动导杆机构的工作原理,利用自卸翻斗车自卸货物原理,来学习曲柄摇块机构,利用缝纫机的踏板机构,来讲解曲柄摇杆机构的死点位置。 2、 结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制教具的能力。在学完铰链四杆机构以后,在学生对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规律基本了解后,利用课余时间,在学生中开展自制铰链四杆机构的小制作比赛,并且要和上一届同学的作品相比较,看看哪些同学做得好,同学们的参赛积极性非常高。小制作做好以后,请同学们拿自己的作品进行演示,然后进行评比。通过小制作比赛,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巩固和加深了理论知识,对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的存在条件有了更深的了解。 3、 进行现场参观教学。参观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实际事物,使教学活动和生产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学完曲柄摇杆机构后,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参观,认真观察牛头刨床、往复式运输机和插床等设备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观察牛头刨床的进给动作,使学生发现进刀时慢,退刀时快,更进一步了解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再如在讲授完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离合器、联轴器和制动器之后,请工人师傅给予现场操作。任课教师边参观边讲解,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的印象。同时参观教学法还能使学生受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可谓是一举多得。 《2》 水 泥 科 技SCI CE jD 佃C )I JC)GY OF CE 任NT1 概述一起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的案例分析孙 峻(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 230051)智利拉法基二十万吨水泥粉磨生产线是我院首个在美洲地区开展的EP项目,此项目的成败关系到我院能否开拓美洲市场,是我院实施美洲开发战略的关键。此项目从开始的设计到设备的选型都是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含量也是最高的。为此我院的工程技术人员付出了艰辛的汗水,但是现场电气方面还是出现了一些技术问题。我院工程技术人员非常重视出现的问题,没有丝毫懈怠,在智利技术人员的大力配合下和我院的工程技术人员努力下,电气问题终于得到圆满的解决,受到了业主的好评。笔者在此仅将智利拉法基现场出现的变压器微机差动保护误动作问题例举出来,加以技术分析,谨供大家参考。2 电气故障的现象智利拉法基二十万吨水泥粉磨生产线的供电是采取23/6.6kV& 23/0.4kV两路供电方式,两台主变的技术参数见表1、表2。表1 1#主变变压器型号 S11一ⅣB一3150/23有载调压 23±2x2.5变压器接线方式 Dynl1变压器容量 3150t电压比 23/6.6kV表2 2#主变变压器型号 Sl1一MB一2000/23有载调压 23±2x2.5变压器接线方式 Dynl1变压器容量 2000kI电压比 23/0.4kV主变的主保护是微机差动保护(型号:R圈1543),R 43型号的微机综保是ABB公司近期新推向世面的一种新型综保,其功能非常强大,自带运行软件和程序的自主编程,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经过半年的安装于2008年1月20日试投入运行,两台主变空载运行一切正常。但是当两台主变在带上负荷生产以后,两台主变高压侧相继出现跳闸现象,ABB微机综保显示微机差动保护动作,显然这样将严重影响全厂的生产,这一问题必须尽快得到解决。3 故障的检查步骤和技术分析(1)首先检查高低压侧电流互感器相序是否一致,在电源的相序是正序的情况下,只要合理的选择变比以及微机相位补偿,流过差动电流是很小的,而负序的情况就不一样了,高压侧电流互感器副边输出的电流和和低压侧电流互感器副边输出的电流相位相差60。,因此就能引起差动保护误动作,但是经过现场认真的检查电源的相序是正确的。(2)检查变压器两端的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和综保的保护值是否相匹配以及重新校验且核算保护定一35 —2008.N93水 泥 科 技SCIENCEAND )IoGY OFC值,没有发现任何问题。(3)检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是否断线,原因是在变压器有一定负荷时,若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将可能造成差动保护起动元件、差动元件动作,从而引起差动保护误动作。检查结果是没有发现上述的问题。(4)接着,所有的技术人员开始怀疑变压器内部是否有故障,经过对两台主变的性能测试和出厂值的校验,检测的数据和变压器出厂时几乎一样。(5)根据ABB(RKI'543)的微机综保技术资料,检查ABB(R踊43)的微机综保的接线端子(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接到综保的电流接线端子位置是否正确),发现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与综保接线有误,厂家把变压器高压侧的电流互感器和低压侧的电流互感器的电流信号接到综保的位置接反了,在接线调整正确以后,发现差动保护跳闸的现象依然存在。此时,现场的问题显得扑朔迷离,但是中智双方工程技术人员没有泄气,看图纸、查资料,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痼疾。原来是互感器的二次侧同极性端子接错导致差动保护误动作,因为这样的接线方式会导致两侧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在差动回路中方向相同,微机综保流过的电流为两相电流之和,在变压器空载运行时故障一般不容易反映不出来,只有当变压器带上一定负荷时,差动保护就会动作。重新接线后两台变压器带负荷运行一切正常。图1这样,在双方技术人员的艰苦努力下,这一起变一36 一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终于水落石出,故障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而萦绕在工程技术人员心头久久不能散去的迷雾也渐渐消融,化作工程圆满完成的一场喜雨。图1是差动保护的正确和错误的接线。4 体会与建议4.1 故障的分析与排除通过对差动保护误动作故障的分析和故障排除整个过程,阐述了一些正常运行时(系统无故障及无冲击)差动保护误动作的原因,但是除了上述的原因还有一些因素也可能导致变压器正常运行时差动保护误动作,主要现象为:(1)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中接线端子螺丝松动,使二次回路连线接触不良或短时开路。(2)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中一相接触不良,在接触不良处产生电弧造成单相接地或两相之间的接地(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短路)。(3)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电缆芯线外层绝缘损坏或损伤,在运行中由于震动造成接地短路。(4)差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多点接地,而且接地点不在同一处,造成接地点之间电位差太大,使差动元件产生差流导致差动误动作(雷雨季节较多)。4.2 建议为了提高差动保护的动作可靠性应做好以下工作:(1)严格检查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如果电流互感器极性在接线时接错了,那么将它用在保护回路中,将会引起保护的误动作,如果用在仪表测量回路中,会影响计量的准确性。(2)严防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触不良和开路的现象;加强对差动回路差流运行监视以及对保护装置的维护。在变压器和保护装置安装调试以后,应仔细的检查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拧紧二次回路接线端子螺丝并且用弹簧垫进行加固。(3)严格执行规范要求;所有电气上有连接的差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只能有一个公共接地点,并且该接地点位置应在保护盘上。(4)确保差动电流互感器二次电缆芯线之间和各芯线对地绝缘;对于变压器初次运行和高压设备检修后的运行,要用1000V绝缘电阻表测量电流互感器二次电缆芯线之间和各芯线对地绝缘,使之符合电气规程的要求;另外选择电流互感器二次电缆的截面应不小于4mm 。
可以。合肥学院学报学生可以投。合肥学院学报是合肥学院主办的期刊,杂志社在线订阅,杂志是创于1991年的双月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收录期刊,学生可以投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
旅游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旅游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吧。
[1]廖娟.少数民族旅游地居民地方依恋与旅游开发研究--以云南大理为例[J].中国商贸.2013(33)
[2]程岚,段渊古,殷晓彤,孟宇轩.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中的场所精神构建探析--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03)
[3]邵春艳.论江西矿业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08)
[4]刘峘,江权,孙广懿.度假型矿山公园的规划设计探索--北京市房山区四马台矿山公园规划实践[J].规划师.2014(05)
[5]董娜.开滦矿业文化旅游品牌构建[J].煤炭经济研究.2012(12)
[6]黎启国,郑伯红.论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J].工业建筑.2014(04)
[7]郑群明,夏赞才,罗文斌,刘媛媛.世界遗产申报对居民地方感的影响--以湖南崀山为例[J].旅游科学.2014(01)
[8]涂海丽,黄国华.对江西矿业遗产旅游开发的思考[J].老区建设.2014(04)
[9]邓祖涛,毛焱,梁bin.居民参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来自湖北省新店镇的调查数据[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11)
[10]许子伯.国家矿山公园建设项目的监理工作要点[J].煤炭工程.2011(S2)
[11]李海娥.旅游地居民:不可忽视的目的地营销力量[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1)
[12]曾启鸿,袁书琪.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地方依恋差异研究--以鼓浪屿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
[13]许振晓,张捷,GeoffreyWall,曹靖,张宏磊.居民地方感对区域旅游发展支持度影响--以九寨沟旅游核心社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9(06)
[14]李淼焱,张静.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条件分析及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08)
[15]卢松,杨兴柱,唐文跃.城市居民对大型主题公园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以芜湖市方特欢乐世界为例[J].旅游学刊.2011(08)
[16]马强,段渊古,王min.海州矿国家矿山公园主题广场景观设计浅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3(15)
[17]陈亚颦,徐丽娇.西双版纳傣族社区居民地方感变化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18]梁登,李明路,夏柏如,李海学,高永坡.矿业遗迹分类体系的建立[J].现代矿业.2013(12)
[19]唐玲萍.民族旅游村寨居民的地方感培育[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2(11)
[20]保继刚,杨昀.旅游商业化背景下本地居民地方依恋的变迁研究--基于阳朔西街的案例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
[21]李德万,杨乐,华建民,马传亮,廖云平.重庆江合煤矿国家矿山公园矿业遗迹特征及建园意义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9)
[22]张俊玲,任昭.国家矿山公园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探析--以大同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为例[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2)
[23]涂海丽,黄国华.江西矿业遗产旅游资源整合及开发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3(36)
[1]赵登华. 乡村旅游要巧打“特色牌”[N],经济日报,2007年05月28日.
[2]谌强. 文化推动新农村建设挥春风化雨独特作用[N],光明日报,2006年11月29日.
[3]钱春弦.“新农村”将为中国旅游业释放前所未有的动力[N],新华日报,2006年01月04日.
[4]孔晓宁. 乡村旅游:把财富送给农民[N],xx日报海外版,2006年07月20日.
[5]张国胜. 县镇域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思考[J],旅游调研,2006年第7期.
1、谢冽.导游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刍议[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2、杜炜.导游业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任燕. 旅游道德认知与旅游伦理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7.
4、樊飞. 导游回扣与薪酬机制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 2009.
5、仝红星. 优秀传统文化与导游修养的提高[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6、尹燕. 当代导游知识结构优化的初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5.
7、冯耕耘. 导游员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初步编制及其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 2006.
8、张红娟. 导游职业倦怠成因及其对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 2008.
9、付冰峰. 论导游语言的修辞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 2007.
10、阙庆华. 论导游言语交际中合作原则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 2008.
11、谢新暎. 浅谈数字法在导游语言艺术中的妙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
12、周丽玉, 王坚. 导游人员的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 .
13、殷群. 从现场导游考试看学生导游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J]大理学院学报,2003.
14、杨培玉. 导游专业学生导游应变技能培养的必要性及其方法[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
15、王晓云. 中职《模拟导游》教学法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16、周杰. 导游工作独立性新解——以非涉外导游讲解为例[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7、王艳. 浅谈职业学校旅游人才培养[J]经营管理者,2009.
18、王珍曙. 高职高专导游专业学生讲解能力的培养——导游讲解十二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19、任春. 加强对导游人员的管理提高导游人员的素质[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2.
20、陈静. 如何提高导游人员的综合素质[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2.
21、余飞. 论导游人员的第一印象[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2、欧阳莉. 导游素质论及管理对策[J]. 湖南社会科学, 2005.
23、孟海玲. 导游激励目标与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05.
24、吴丹. 导游服务质量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初探[J]. 商业经济, 2006.
25、朱玉华,陈珠芳. 浅谈导游员职业道德建设[J]. 闽江职业大学学报, 2002.
26、李文明. 导游员队伍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企业经济, 2003.
27、周国忠. 关于建设高素质导游队伍的思考[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28、谢冽. 导游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刍议[J].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29、宋稚芳,耿文辉. 导游人员职业道德的提高途径之初探[J]. 高教论坛,2005.
30、刘秀丽. 浅析WTO与山东省旅行社导游人员的培养[J]. 内江科技,2009.
31、梅琳, 吕金兰. 基于心理契约导入的导游人员管理探索[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
32、郭英杰. 导游人员的人格尊严权及其法律保护[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09.
33、殷国聪,杨霓. 浅论导游人员的`基本素质[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
34、于萍. 解析导游人员的继续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 2009.
35、杨环焕. 旅行社导游人员管理问题初探[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马勇,陈慧英. 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2] 曾亚玲. 博物馆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J]. 中国商贸. 2012(04)
[3] 王九位. 数字时代旅游目的地信息共享研究[D]. 武汉大学 2010
[4] 吴普,葛全胜,席建超,刘浩龙. 影视旅游形成、发展机制研究--以山西乔家大院为例[J]. 旅游学刊. 2007(07)
[5] 庄志民. 论旅游意象属性及其构成[J]. 旅游科学. 2007(03)
[6] 钟晟,张军. 皖南古村落和谐文化主题开发[J]. 华东经济管理. 2007(06)
[7] 杨卫武,陈慧莎. 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以上海市为例[J].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1)
[8] 徐仁立.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J]. 宏观经济管理. 2012(01)
[9] 张薇,钟晟,张晓燕. 1998~2007年全球旅游研究进展--基于SCIES、SCI和A&HCI三大检索文献计量分析[J]. 旅游学刊. 2009(12)
[10] 赵勇. 亲和性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系统建构研究[D]. 武汉大学 2011
[11] 张中华,王岚,张沛. 国外地方理论应用旅游意象研究的空间解构[J]. 现代城市研究. 2009(05)
[12] 李海霞,孙厚琴. 基于城市旅游意象的旅游城市标志物分析[J]. 社会科学家. 2009(04)
[13] 庄志民. 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旅游意象定位研究--旅游文化设计探索系列[J]. 旅游科学. 2010(03)
[14] 凌莉萍,吴殿廷. 国内外影视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 旅游学刊. 2010(03)
[15] 韩震. 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16] 侯建娜,杨海红,李仙德. 旅游演艺产品中地域文化元素开发的思考--以《印象·刘三姐》为例[J]. 旅游论坛. 2010(03)
[17] 陈才,李兆元,刘心怡. 大连旅游意象研究--基于博客游记的探讨[J]. 旅游论坛. 2010(03)
[18] 吴志军,田逢军. 城市滨水旅游意象及其对旅游者选择意愿的影响研究--以南京、武汉、上海滨水区为例[J]. 旅游学刊. 2010(06)
[19] 张海燕,王忠云.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04)
[1] 李瑞. 城市旅游意象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2] 查君. 旅游意象规划[J]. 中国园林. 2004(06)
[3] 宋振春,陈方英. 两种类型旅游节事居民感知的比较研究--对泰安泰山国际登山节和东岳庙会的问卷调查[J]. 旅游学刊. 2008(12)
[4] 张微. 试论博物馆作为旅游资源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为例[J]. 博物馆研究. 2011(03)
[5] 方世敏,杨静. 国内旅游演艺研究综述[J]. 旅游论坛. 2011(04
[6] 申葆嘉. 国外旅游研究进展(连载之一)[J]. 旅游学刊. 1996(01)
[7] 付冰,周申立. 我国影视旅游发展与规划探析[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03)
[8] 李蕾蕾. 旅游点形象定位初探──兼析深圳景点旅游形象[J]. 旅游学刊. 1995(03)
[9] 庄志民. 旅游意象塑造的操作指向论析--旅游文化设计探索[J]. 旅游科学. 2008(05)
[10] 李蕾蕾,张晗,卢嘉杰,文俊,王玺瑞. 旅游表演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个案研究[J]. 旅游科学. 2005(06)
[11] 邹积艺,陈谨. 旅游节事项目管理模式初探[J]. 旅游科学. 2005(06)
[12] 庄志民. 如何进行旅游文化资本运作值得深入研究[J]. 旅游学刊. 2005(05)
[13] 黄耀丽,聂磊,李凡. 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互动的研究--以佛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例[J]. 热带地理. 2003(04)
[14] 毛端谦,张捷,包浩生. 旅游目的地映象的对应分析--以江西庐山、龙虎山、三清山、井冈山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01))
[15] 周玲强,冯晓虹. 旅游节事经济效益形成的机理分析[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2(11)
[16] 李瑛. 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 人文地理. 2004(04)
[17] 郑斌,刘家明,杨兆萍. 基于“一站式体验”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研究[J]. 旅游学刊. 2008(09)
[1] 段卫国. 南京下关区城市公共休闲设施规划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3
[2] 应吉.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策略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3] 应维佳. 高层住宅景观单方造价影响因素研究[D]. 浙江大学 2014
[4] 夏凤连.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3
[5] 王硕,曾克峰,刘超. 甘肃省A级景区旅游空间结构分析[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3(04)
[6] 银丁山. 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在洪江古商城旅游景区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7] 王钰. 大型体育设施与城市空间发展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8] 谭玲玲. 意象符号转化视域下的红色文化产品设计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9] 杨勇. 现代城市公共设施候车亭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10] 彭元. 中国书画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D]. 湖南科技大学 2013
[11] 胡哲. 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商业步行街开放空间设计研究[D]. 昆明理工大学 2014
[12] 钱忱. 产权式休闲养老社区设计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13] 王淑新,王学定. 供需视角下的中国旅游经济发展--一个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14(01)
[14] 谭志喜,孙根年. 基于“点-轴”理论的湖北省“A”型旅游空间结构分析[J]. 湖北社会科学. 2013(12)
[15] 王兢. 南京城乡统筹工作的思考和优化[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16] 银丁山. 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在洪江古商城旅游景区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17] 李婷婷. 大型综合超级市场环境设计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3
[18] 宋奕孜. 福建客家土楼与公共居住区交往空间设计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19] 张广海,贾海威. 江苏省交通优势度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空间耦合分析[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20] 倪太婷. 城市老商业街地域性色彩景观设计[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1] 彭永祥,吴成基. 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利用协调性评价. 资源科学,2006,28(1):192-197.
[2] 彭华. 中国丹霞地貌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 2000, 20(3):203-211.
[3] 陈伟海. 洞穴研究进展综述. 地质论评, 2006, 52(6):783-792.
[4] 陈国达. 武陵源峰林地貌形成的大地构造条件.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3,17(2):103-112.
[5] 卢云亭. 河东文化型态特征及其地学形成机制. 自然杂志,1993,16(5):30-35.
[6] 杜国云. 云峰山魏碑刻石的地质地貌背景与资源保护研究. 山地学报,2008,26(2):230-236.
[7] 洪昌松,王琪. 旅游地学中有关“美学”问题及“旅游地学图”的编制. 旅游学刊,1988,3(S1):33-36.
[8] 吕学斌. 变幻造型地貌的旅游功能及其造景机理. 山地学报,1997,15(4):253-256.
[9] 陈诗才. 自然美、地质体的观赏特性及其观赏效应的研究. 旅游学刊,1988,3(S1):30-33.
[10] 吴成基. 陕北黄土高原地貌景观资源化探讨. 山地学报,2005,23(5):513-519.
[11] 吕惠进. 我国酸性火山岩中的柱状节理构造景观. 自然杂志,2005,27(1):33-36.
[12] 陈传康. 旅游地貌学:应用地貌学的新发展. 人文地理,1994,9(2):1-3.
[13] 宋林华. 喀斯特地貌研究进展与趋势. 地理科学进展,2000,19(3):193-202.
[14] 齐德利. 中国丹霞地貌空间格局. 地理学报,2005,60(1):41-52.
[15] 韦跃龙,陈伟海. 中国岩溶旅游资源空间格局. 桂林工学院学报,28(4):473-483.
[16] 周学军. 中国丹霞地貌的南北差异及其旅游价值. 山地学报,2003,21(2):180-186.
[17] 冯淑华. 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西丹霞地貌景区点空间特征及优化整合研究.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3):321-326.
[18] 赖良杰,彭东. 喀斯特地貌景观特点及旅游形象塑造. 中国岩溶,2003,22(4):318-323.
[19] 崔之久,杨建强,陈艺鑫. 中国花岗岩地貌的类型特征与演化. 地理学报,2007,62(7):675-690.
[20] 陈安泽. 中国花岗岩地貌景观若干问题讨论. 地质论评,2007,53(S):1-10.
[21] 卢云亭. 中国花岗岩风景地貌的形成特征与三清山对比研究. 地质论评,2007,53(S):85-90.
[22] 彭永祥,吴成基. 地质遗迹资源及其保护与利用的协调性问题. 资源科学,2004,26(1):69-75.
[23] 胡镜荣. 旅游沙丘因子和临界容量.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1):61-64.
[24] 彭永祥. 地质公园保护利用协调的理论模式: 以陕西省为例. 山地学报,2005,23(5):520-526.
[25] 崔越,杨景春. 地貌旅游资源特征值评价模型研究. 地理学与国上研究,2002,18(3):86-89.
[26] 谢凝高. 云南石林景观美学价值评价研究. 地理研究,2001,20(5):517-526.
[27] 胡炜霞,吴成基.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特色及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地质论评,2007,53(1):98-103.
[28] 吴成基,韩丽英. 基于地质遗迹保护利用的国家地质公园协调性运作. 山地学报,2004,22(1):17-21.
[29] 严国泰. 国家地质公园解说规划的科学性.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8):1133-1137.
[l]保罗·杜盖伊,斯图尔特·霍尔等.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Ml.商务印书馆,23:251
[2]崔凤军.城市旅游的发展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6:P65
[3]程金龙,吴国清.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刀.旅游学刊,24(2):93一94
[4]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M].江苏人民出版社,26:117
[5]邓湘南,张筝,蔡小于.乡村旅游的文化体验营销研究闭.乡镇经济,28(6):97
[6]顾朝林,宋国臣.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闭.城市设计,21,25(3):7
[7]胡燕雯,张朋.试论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业发展〔月.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3(3):49一5
[8]胡允银,陈睿,王超.学会吸引眼球—浅谈注意力经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4(4):89一9
[9]姜辉.城市精神与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J].商业时代,27,1:4
[1]蒋志杰,吴国清,白光润.旅游地意象空间分析—以江南水乡古镇为例〔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2):32
[11]李瑞.城市旅游意象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34):494并95
[12]刘小林.对我区旅游营销形势的认识与分析闭.西藏大学学报,1994,12(4):56
[13]李彦亮.文化在营销中的作用闭.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6(5):117
[14]毛金凤,杨莉,石玉.决定旅游产业市场结构的因素:旅游文化营销的媒体传播闭.商场现代化,27(l):282
[15]麦晓霜.浅论中国旅游营销发展历程[z].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6(5):116
[16]马志强.论软实力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闭.商业经济与管理,21(4):32
[17].跨文化市场营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2:23一24
[18]齐善鸿,焦彦.基于消费者购买行为规律的文化营销阴.消费经济,27,8(4):25
[19]秦学硕.重庆都市旅游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包装闭.经济地理,22(2):116一117
[2]沈福熙.城市意象—城市形象其情态语义闭.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从中文期刊网查找到的文献,你自己小花点时间,把期刊名输到百度里,就可以找到页码了,没这么多时间给你填页码了,见谅!我分几批贴上来,总共100个 [1]卫雍绩,. 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踝关节骨关节病特征分析[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1). [2]卜小龙,. 浅析排球运动灵敏素质与感官训练[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 [3]张晓丹,葛春林,王卫星,. 中国优秀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J]. 中国体育科技,2009,(1). [4]丛滋龙,许瀚声,. “金龙鱼”三人制排球赛对高校排球选项课的启示[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 [5]鲍强,. 关于排球运动场上意识的探讨[J].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8,(1). [6]崔晓晖,萧林静,李世远,魏建辉,. 排球游戏教学法对高职大学生健康素质影响的实验[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 [7]陈珂,倪伟,徐光荣,. “9网段54区”构想及数字信息在排球训练和比赛中的应用[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 [8]吕传清,. 美育在排球选项课教学中的运用[J]. 各界(科技与教育),2008,(1). [9]方文利,桑磊,. 高校排球运动中的髌骨劳损调查及其分析[J].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10]刘美娟,. 浅谈排球普修课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J]. 内江科技,2008,(1). [11]相群,. 排球比赛中时间控制的必要性及相应规则的修改[J]. 内江科技,2008,(2). [12]沈艳,. 游戏在排球教学中的积极效应[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 [13]徐兰君,张爱军,. “异性效应”分组教学法在高校排球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 [14]王思平,陈健,钱建华,韩永亮,. 大空间辐射采暖的数值模拟——以沈阳体育学院排球馆为例[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15]陈秀平,陈铁成,. 厦门市开发沙滩排球市场的SWOT分析[J]. 体育科学研究,2008,(1). [16]陈丽,魏统朋,李海峰,. 2007年瑞士女子排球精英赛中国队运动员非技术指标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8,(1). [17]徐银华,李毅钧,. 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员对比赛服装颜色的偏好及情绪体验[J]. 中国体育科技,2008,(1). [18]郑华伟,许浒,. 我国男子排球队备战奥运会阵容配备设想及进攻战术发展与创新思路探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8,(1). [19]韩敏,王光军,王伟,董永霞,仝彤,高彦伟,张玉平,张静,. 排球运动对女大学生甲襞微循环的影响[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1). [20]崔自璞,. 浅谈排球训练中踝关节的损伤及预防[J]. 现代医院,2008,(2). [21]魏翀,张建平,. 影响高师体育专业排球普修课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 [22]刘东辉,. 从肌肉工作原理分析排球的支线扣球原理[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23]王虎,屈春兰,. “参与式”教学法在排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3). [24]孙士杰,张萍,. 我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心理控制点类型的研究与分析[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1). [25]刘大明,. 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探析[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3). [26]曾黎,顾伟浓,. 排球扣球技术助跑起跳节奏控制的教学实验[J]. 体育学刊,2008,(2). [27]陈艳平,. 排球二传手战术意识形成的因素及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2). [28]吴苏延,. 对排球运动员“球感”的作用及培养途径的浅析[J]. 中外健康文摘(新医学学刊),2008,(1). [29]尚岩,秦俭,. 浅谈对排球运动中意识培养的再认识[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1). [30]崔洪宇,杨萍,. 对软式排球与全民健身运动的探讨[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3).
独撰或第一作者1、游客满意的影响因素和游后行为意向研究——以九华山韩国团体旅游者为例,《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第11期;(CSSCI)2、旅行社电子服务质量对旅游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旅游论坛》,2011年第4期;(CSSCI扩展版)3、关系利益对饭店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满意和忠诚的影响研究,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4、组织公正对餐饮业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研究,《旅游学刊》,2011年第1期;(CSSCI)5、中小型旅行社战略定位决策和竞争优势培育,《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年第5期;6、感知购物环境对旅游者购物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旅游者购物情绪的媒介作用,《旅游学刊》,2010年第4期;(CSSCI)7、旅华韩国游客旅游动机细分研究——以九华山市场为例,《资源科学》,2010年第5期;(CSCD,CSSCI)8、旅游动机及其对游客满意和游后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以九华山韩国团体旅游者为例,《旅游论坛》,2010年第2期;(CSSCI扩展版)9、中韩旅游高等教育对比分析及启示——以中国合肥学院和韩国培材大学为例,《网络财富》,2010年第1期;10、Successful factors of well-established franchise system: A case study of Nolboo Co., Ltd. Journal of Foodservice Management, 2009, 1;11、国外探亲访友旅游研究综述,《旅游学刊》,2008年第2期;(CSSCI)12、我国旅行社产品同质化成因的经济学分析,《特区经济》,2008年第2期;13、餐饮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的途径——从“谢绝自带酒水”的争议说起,《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第20期;14、合肥旅游形象分析与评价,《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15、饭店业过度价格竞争的企业决策行为分析,《商业时代》,2007年第3期;16、试析国内探亲访友旅游市场特点及营销策略,《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管理》2007年第1期全文转载;17、西部地区境外客源市场开拓策略分析,《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通讯作者、第二或第三作者1、安徽省入境旅游市场分析及提升对策,《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4期;(CSSCI,第二作者)2、服务质量及其对顾客购后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以经济型饭店为例,《兰州学刊》,2010年第6期;(CSSCI扩展版,第二作者)3、The effect of organizational justice on employees’ turnover intention and customer-oriented behavior in Chinese full-service restaurants: The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affective commit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nts, 2010, 2;(第二作者)4、中国的韩国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1期;(CSCD,通讯作者)5、出境游客的旅游风险感知及旅游偏好关联研究——以北京游客为例,《人文地理》,2009年第6期;(CSSCI,第三作者)
在传统上,混凝土是按强度进行设计的,对混凝土的质量的最终标准主要是强度。因此混凝土生产者对水泥品质的要求也是强调强度;强度越高的水泥被认为质量也越高。如此的发展,造成近年来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尤其是早期开裂的现象日益普遍。其原因很复杂。单从水泥来说,比表面积、矿物组成中C3A、C3S、碱含量的增加,热水泥的出厂,都增加了开裂的敏感性,降低了流变性能,是原材料中影响混凝土质量主要原因。应当把抗裂性作为水泥品质的重要要求,并限制出厂水泥的温度。 (接上期)4水泥细度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目前我国混凝土尤其是中等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普遍使用高效减水剂和其他外加剂。当高效减水剂产品一定时,水泥的成分(主要是含碱量、C3A及其相应的SO3含量)和细度是影响水泥和高效减水剂相容性的主要因素。水泥细度的变化加剧了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相容性问题。近两年时有发生高效减水剂的用户和厂家的纠纷。为此,天津雍阳外加剂厂丘汉用不同细度的天津P.O525水泥和拉法基P.O525水泥分别掺入不同量的UNF-5AS,进行相容性实验。采用水灰比为0.29的净浆,分别在搅拌后5分钟和60分钟后量测...还有更多关于水泥的文章,请上去看看:
目前,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主要采用的是使用在浇筑好的路面上铺盖一层旧麻袋或者塑料膜浇水进行养护的方式。虽然这种路面养护的方法是可取的,但是在施工的工程中,往往只会将覆盖的旧麻袋等覆盖在面板中间,而却忽视了面板两边,在浇水时,面板两边得不到充分的浇水,造成了中间混凝土的强度大,两边混凝土的强度小的现象,使得板边的应力十分的集中,在重、超载车的作用下很容易形成啃边。不正确的习惯做法因素。不正确的习惯做法,是大部分施工队中存在的通病。这些习惯虽然会给施工带来一些便利,但是却具有潜在危害性。这些不正确的习惯做法主要有在钢模上包上一层塑料膜以防止漏浆,当在施工中这些塑料膜就有可能掉入混凝土中,从而将混凝土面板分层,使得混凝土不能形成一个整体,在重、超载车的作用下,很容易产生脱落现象。振动梁或摊铺振平机直接在已经浇筑好的一层板边上进行第二次混凝土面板的浇筑工作等,这种做法会破坏或者磨损第一层的板边,很容易造成路面纵横缝的啃边现象。另外,在安装传力杆或者拉杆的时候没有使用支架,也是不正确做法造成啃边现象的原因之一。交通管制因素。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也取决于正确合理的交通管制的实施。当面板还处在养护期时,就让车辆驶入,不但会破坏面板,还会造成路面啃边现象。通过观察在浇筑路面面板使用的钢模可以发现,钢模板由于重复使用,会使钢模表面形成一些凹凸的形状,形成了一些不规则的形状,利用这种钢模进行浇筑混凝土面板时就会形成不规则的形状,在重超载车的作用下,也会形成啃边。 2路面纵缝胀开问题原因分析 所谓的路面纵缝胀开是指,在混凝土路面沿着公路纵向的缝隙胀开5~20mm;路面纵缝胀开会造成路面纵缝啃边,唧泥,如果路面纵缝胀开十分严重的话,有可能会对车辆的安全行驶带来一定的威胁。所谓的错台是指,在接缝的地方、缝两侧的路面形成的台阶。拉杆、传力杆的安装以及切缝的施工工艺等都会造成路面纵缝胀开或路面错台。 拉杆、传力杆安装因素 由于在公路施工规范中,没有要求在安装拉杆以及工作缝的传力杆时使用支架的规定,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就很容易忽视掉这一因素对工程质量带来的影响。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使用支架来固定传力杆或拉杆,就会很容易使传感杆或拉杆倾斜,伸入混凝土的长度也会不同,起不到传力的作用,也起不到连结的作用。不能满足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要求,纵缝胀开和错台问题很容易产生。 切缝的施工工艺因素 为了避免切缝时,缝口不会形成不规则的毛边,因此需要混凝土要具有一定的强度,但是,在水泥混凝土块硬化收缩之前很难做到混凝土路面的切缝施工。因此,在进行切缝施工时,需要依据混凝土的强度来进行。最适宜的切缝时间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5~10MPa时最好,为了防止出现断板现象,因此在混凝土浇筑18小时后,就必须对要进行切缝施工。 3水患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的原因分析 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造成一定破坏的病害最主要的原因是水患。由于在施工期间,混凝土的收缩产生了裂缝,没有进行及时的切缝,造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缝隙,出现断板现象。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的设计要求,需要设缩缝、纵缝以及胀缝等。如果使用劣质的填缝材料,在重车的作用下,很容易造成破坏,接缝处就会成为雨水注入的入口,注入到板下基层。在雨水的长时间浸泡、冻融分割以及重车作用下,就会形成一种板下活水冲刷,经过反复的冲刷作用,就会出现唧浆现象,就会掏空板下的灰土,形成一定的面积范围后,在重载车的作用下,很容易出现断裂的现象。 4施工工艺造成的病害防治措施 通过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施工时的施工工艺对路面造成的病害问题的探讨,可以总结出在施工时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这些病害带来了一定的依据。在施工过程中,这些病害严重的减少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要提高施工工艺,防止或减少病害的发生。现在,就提出几点改善施工工艺的方法:①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拆模时间适当的延长,一般经拆模时间定在24小时之后。②提高拆模工人的施工技术,要求拆模工人要具有耐心,在拆模时不使用大锤敲打钢模。③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边缘的养护工作要有足够的重视。④开放交通施工的交通关注要合理的进行。还处在养护期的混凝土面板上,不能进行通车。⑤在施工中不正确的施工习惯要进行改正。在防止漏浆方面,不能使用在钢模上包一层塑料膜的方法,可以采用高标号砂浆堵钢模底缝,用6×6cm泡膜堵拉杆、传力杆钢筋与钢模接缝。在已经浇筑好的一层面板上垫上一块防振板后才能进行第二层面板的施工。⑥在对双福混凝土路面的第一幅面板进行施工的时候,中模部分需要多浇筑1~2cm,在进行第二幅面板施工的时候,要先清除掉多放的1~2cm混凝土,在对横向施工缝和胀缝进行施工的时候,要先进行切缝,然后在进行浇筑。在对分车道行驶的路面进行施工的时候,要同时对双幅板进行浇筑,然后在按照假缝设置从中间利用切缝机切开。⑦不仅在安装胀缝传力杆时使用支架,而且还要求使用支架来固定纵缝拉杆或工作缝传力杆,避免拉杆和传力杆倾斜对传力和连结造成的影响。⑧安模施工时在非全幅施工水泥稳定基层时进行。新形势下,公路部门肩负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对公路发展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研究,推动公路工作从传统模式向创新模式转变,不断开创公路事业发展新局面。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砌筑技师论文(部分题目)多孔砖的砌筑工艺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 预拌商品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方法对墙体砌筑砂浆质量问题的探讨 不烧铝镁碳砖砌筑钢包衬的试验 大容积焦炉砌筑的实践经验 砌筑砂浆和芯柱混凝土材料性能对砌块砌体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混铁炉综合砌筑工艺实践 粘贴法在回转窑砌筑中的应用 粉煤灰砌筑干粉砌体轴心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做好班组经济核算 砌筑降低成本基石 气态悬浮炉耐火砖砌筑耐火泥的选用 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砌筑操作技术 库区内竖井式机房的砌筑与防渗 用混凝土砌块砌筑墙梁的组合作用 影响砌筑砂浆强度的因素探讨 回转窑砌筑工艺及质量控制 碳素焙烧炉砌筑施工工艺 焦炉砌筑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石灰膏在砌筑砂浆中的作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专用砂浆与灌孔混凝土用掺合料的生产和工程应用 砌筑砂浆贯入法统一测强曲线在福建地区的适用性研究 粉煤灰砖专用砌筑砂浆的探索 援佛泡衣崂水坝项目腹石砌筑优化方案 鞍钢新一号高炉陶瓷杯炉衬砌筑 材料因素对保温砌筑砂浆性能的影响 钢包透气砖砌筑工艺优化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研究与应用 浅谈砌筑工程冬期施工的几种方法 用实验方法确定新型墙体材料砌筑的安全含水率 焦炉砌筑工序质量管理 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砌筑质量控制措施 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砌筑操作要点 影响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结果的原因 冬期施工砌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绝热旋风筒循环流化床锅炉砌筑的质量控制 浅谈CFBB的炉墙砌筑 关于浆砌片石砌筑 正确砌筑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的应用体会 重视快装锅炉炉墙砌筑质量 砌筑、抹灰水泥的研究及应用 粉煤灰砌筑砂浆粘结强度的试验研究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浅谈如何保证毛石砌筑质量 电解槽侧部碳块砌筑工艺的改进 砌筑砂浆试块和进行强度评定的方法 如何保证防护工程的砌筑质量 浅谈硫酸干吸塔防腐砌筑技术 新型砌筑用保温砂浆的研制 新型砌筑用保温砂浆的研制 控制生产砌筑水泥 毛石砌体砌筑质量的探讨 弧形墙体的砌筑方法 构造柱处马牙槎的砌筑方法 气化炉砌筑技术改进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新型白色砌筑水泥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的应用实践 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砌筑施工技术 利用电厂废弃物生产阿利特‐硫铝酸钙砌筑水泥 墙体砌筑后出现裂缝及控制措施 包钢4~#高炉热风炉砌筑施工技术 流化床锅炉飞灰生产砌筑水泥的试验研究 粉煤灰砌筑干粉在砌体结构中的应用试验研究 简谈微沫剂的掺入对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 高炉炉底和炉缸内衬的砌筑施工规范及验收方法 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与普通抹灰施工工法 应用“EDTA”滴定法检测砌筑水泥沙浆配比 碳素制品在高炉上的砌筑施工实践 新标准砌筑水泥的生产 磷酸在燃煤型塔式锌精馏炉砌筑中的应用 观音山大坝细石混凝土砌筑料有关参数的选择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填充墙的防裂措施 干砌块石砌筑中应注意的问题回转窑窑口耐火砖改型与砌筑 窑衬砌筑锁缝模板的应用 砌筑水泥国标修订的几点建议 关于毛石基础砌筑质量的分析 DDS石灰窑砌筑工艺 砌筑砂浆强度评定标准应有待提高 水泥砂浆砌筑支护采空区回收采场特富矿柱方案在金窝子金矿的应用 顶杆法拱模砌筑小型沼气池池盖 砌筑水泥国标修订的几点建议 关于印发砌筑工等8个职业国家职业标准的通知 砌块填充墙的砌筑要点 也谈构造柱马牙槎砌筑新法 利用废弃的泡沫塑料生产保温砌筑砂浆 砌筑型湿排渣多管旋风除尘器的设计 环境协调型保温砌筑砂浆的试验研究 TJS砌筑砂浆外加剂的研制 砌筑砂浆的改性分析和试验研究 粉煤灰混凝土用于农田渠道砌筑现场工业试验 加热炉复合砌筑体界面温度的计算机模拟 砌筑砂浆塑化剂在工程中应用的问题 用电石渣改性湿排粉煤灰生产砌筑水泥试验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的强度 砌筑用粉煤灰砂浆性能研究 砌筑砂浆的改性分析和试验研究 优质结构工程中墙体砌筑粉刷施工技术 配筋砌筑结构在美国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砌筑操作施工技术 砖混砌筑45°角马牙槎留置的应用 研磨面混凝土单元空心砌块砌筑工法 提高焦炉砌筑工程质量的探讨 回转窑筒体局部变形的内衬砌筑方法 快装锅炉炉墙砌筑中的质量问题 装饰混凝土砌块墙体砌筑注意事项 使用干垒挡土墙块砌筑的立柱 小型空心砌块的砌筑砂浆和施工方法 双马水泥厂5~#回转窑内衬工程砌筑施工 胶凝材料总量对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专用砌筑砂浆和易性的影响 谈水工浆砌石砌筑施工措施 利用电炉钢渣作为砌筑水泥原料的试验研究 梯地埂坎砌筑技术 毛石砌筑质量通病及防治 建筑工程砌筑砂浆强度离散性偏大的原因与预防 DK高温胶泥在回转窑砌筑上的应用 砌筑砂浆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事故原因分析 砌筑工程旁站监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加气混凝土保温砌筑砂浆研制 毛石砌筑质量问题及施工控制措施 预制砖锚焊砌筑与不定型浇注结合在回转窑中应用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专用砌筑砂浆粉的研制【提示】来自技师论文网。
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要求和控制
导语:水泥稳定碎石是以级配碎石作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胶凝材料和足够的灰浆体积填充骨料的空隙,按嵌挤原理摊铺压实。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要求和控制,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 本文主要简绍了水泥稳定碎石的技术指标、原材料要求、施工顺序及注意事项,可供从事市政、公路设计、施工的相关人员作为参考。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强度;水泥用量;摊铺;碾压。
交通及城市道路的基层通常采用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碎石等,其中水泥稳定碎石近几年来普遍为江苏省的交通道路基层所采用,在城市道路中也逐步被采用,打破了原来以二灰碎石为主的格局。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有一定级配的碎石或砂砾集料中加入一定剂量的水泥而形成的混合料,经摊铺碾压后形成的路面基层。这种基层具有施工工艺较简单,材料来源方便,强度高,水稳定性较好、板体性好等优点,在缺乏粉煤灰或其它工业废渣的地区尤为适合采用。其与二灰碎石的性能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其强度高、强度发展快、强度易调整及施工周期短。
水泥稳定碎石作为道路基层的主要采用形式之一,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道路整体质量,必需从各相关环节进行严格要求和控制。
一、水泥稳定碎石的技术指标
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级配采用抗裂型级配。承受重交通时,水泥用量宜为,中等和轻交通时宜为,实际施工时需经试验确定,但不宜超过6%。其7d无侧限抗压强度规定如下:
水泥稳定碎石的压实度应不低于96%。
二、水泥稳定碎石的原材料要求
1、水泥应采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标号宜为级。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
2、碎石的压碎值不大于35%,针片状含量不大于20%,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6,有机质含量不大于2%,硫酸盐含量不大于。其集料级配要求可见下表。
三、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顺序
水泥稳定碎石的主要施工顺序为: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
四、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注意事项
1、拌和
水泥稳定碎石宜采用集中厂拌法,厂拌法可采用强制混凝土拌合机拌和;拌和时应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在考虑各种施工因素及设备计量控制的影响下,水泥用量宜大于试验室配比%~%,但总量不得大于6%;同时应根据气温及水分散失等现场施工情况,混合料含水量宜高于配比试验值%~%。
2、运输
运输中应加盖蓬布,以减少水分散失;混合料从出料到摊铺不应大于2h,若超时则不得使用。
3、摊铺
摊铺前应对下承层进行适当洒水保湿;宜采用专用摊铺机械摊铺,有条件时应采用全幅同时摊铺;压实系数应通过试验段确定,一般机械摊铺宜为,人工摊铺适当放大至;摊铺时每层应按虚厚一次铺齐,颗粒分布应均匀,厚度一致,不得多次找补。
4、碾压
碾压应按先轻后重、由低到高,先稳定后振动的原则进行。宜先用轻型两轮压路机紧随摊铺机稳压,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三轮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碾压密实;碾压时,错轮应重叠二分之一,相邻两作业段的接头处应按45度的阶梯形错轮碾压。静压速度应控制在25m/min,振动碾压速度应控制在30m/min,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水泥稳定碎石上急刹车或调头;稳压时,若发现有混合料离析或表面不平,应由人工更换离析混合料或进行找补处理。
碾压时,应注意摊铺结合处的保湿及接缝处理;当不能避免纵向接缝,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严禁斜缝,纵缝具体设置要求可参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摊铺时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对摊铺中局部出现的粗集料"窝"应及时铲除,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摊铺过程中不宜中断,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应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设置横缝。
碾压效果应达到缝隙嵌挤密实,稳定坚实,表面平整,压路机轮迹小于5mm,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5、养生
混合料碾压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洒水养生,洒水养生宜用麻袋或渗水土工布覆盖。当采用无覆盖洒水养生时,其洒水频率不小于1次/小时,养生期不得少于7d;养生期内,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控制施工车辆的通行,养生期结束后,可以逐步开放交通,但必须严格控制行车速度,严禁施工车辆急刹车、调头。
结束语:
水泥稳定碎石作为道路基层主要采用形式之一,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道路整体质量。实际操作中必需对设计技术指标、原材料及具体施工作业严格要求、控制,方可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对确保道路整体质量起到有力的支持。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透水基层主要利用级配碎石的渗透性与水泥稳定性,使路面基层结构具有渗透性能好、强度高、易施工、适应性广等特点。结合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实例,介绍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透水性能、原材料组成设计与选择。前言一座位于黄土与不同石质相间、多变的地质地段的隧道,为顺利排除洞内水,将路面基层设计成排水结构,确保路面排水基层工程质量,是保证工后运营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隧道衬砌采用弹性防排水设计,在初期支护与二衬之间设防水板、土工布及环向、纵向软式透水管;路面基层采用15cm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作为透水层,使隧道内渗透水通过竖向渗流进入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进而渗流进入纵向碎石层,再进入纵向混凝土排水管排出。水泥混凝土面层排水基层 (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仰拱填充C10片石混凝土凝土管和覆盖洁净1-2cm碎石层组成排水沟仰拱C25混凝土隧道排水系统示意图1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透水基层的技术原理及特点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采用不含或少含以下粒径的级配碎石,掺入一定比率的水泥组合而成。选用合理组分配比,提高透水基层承载力,并满足排水功能。其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机械设备等方面与一般路面基层相同。路面透水基层应具有承载能力强、排水效果好、适应性广的特点,在隧道工程中有很好的推广价值。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透水基层的优点(1)未经水泥处治的碎石集料,在施工摊铺时易出现离析,在碾压时不易压实,尚且在施工机械作用下易出现推移变形;(2)稳定连续级配碎石,比较密实,经水泥处治后渗透系数K<300m/d,不能满足排水设计规范;(3)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即能满足排水要求,又能满足强度要求。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的排水和强度(1)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的渗透系数控制在1000m/d~6000m/d之间,排水效果要满足排水设计要求;(2)掺入一定比例水泥使集料混合均匀并在机械压实下,达到密实,无侧限强度要满足强度和承载能力要求。2、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与大孔碎石混凝土的基本区别在于组分配合比和成型试件不同。大孔碎石混凝土配合比以混凝土强度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成型试件采用150×150×150mm试模,取28天强度作强度验证标准。而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配合比以设计强度为依据,同时达到排水要求,采用Ф150×150mm试模,成型试件取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试验作验证标准。如何选择碎石级配,掺入多少水泥,才能满足基层承载、排水双重功能要求,至关重要。材料的选择(1)水泥:应优选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小于6h,其它指标符合国家现行水泥标准;(2)碎石:应选用洁净、坚硬的碎石,压碎值不应大于30%,最大粒径为20cm,且不得超过层厚的2/3, 以下粒径含量不应大于10%,集料级配应满足透水性要求(渗透系数不得小于300m/d)(3)水:饮用水或经检验合格的其它水源组分配合比的选择进行组分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下列影响因素:根据设计透水系数(k=1200m/d),选择相应的级配碎石,碎石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标。水泥、碎石按设计试配比例掺配后,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击实方法分别进行重型击型,求出ρ干max及最佳含水量W值。根据规范对基层压实度的要求(98%),确定试件的干容重ρ干=ρmax×.已知最佳含水量W,求出湿容重。已知试模体积得,计算试件质量。制取试件9或13个试件为一组。以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作为评选最优配合比指标。(5)计算材料配合比及每m3混合料的水泥用量,已知:W值,n值; 计算水泥:碎石:水组合比例,再根据ρ干max计算每方用量。3、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质量控制试验路段情况隧道路面基层厚15cm,水泥稳定碎石透水层透水系数要求≥300m/d,碎石最大粒径小于25mm,设计强度为4Mpa.⑴主要施工机械及施工方法:YZ18JC压路机和750L强制拌和机、6台1m3运输车,气夯一台,人工摊平。⑵施工工艺:YZ18JC压路机静压一遍,微振四遍,最后静压一遍,要求碾压后无轮迹。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透水基层的质量控制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控制⑴原材料及机械准备严格按试验室设计配比进行施工,现场控制好砂﹑碎石及水泥等原材料应符合规范要求。采用强制式混凝土拌和机,拌和能力不能低于750L.⑵施工放样及标高控制在准确测量出基准线后,在两侧的电缆沟上用墨线标出基层顶面标高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标高线,做为施工人员高程和松铺系数控制依据。⑶清扫杂物,安装排水管道在铺筑混合料前一定要清除原地面杂物、用清水把浮浊物清洗干净,将污水排出洞外,防止污水浸入中心排水沟。中心排水沟必须按设计把打好排水孔的预制混凝土圆管安装就位,管上用洁净的1-2cm的碎石覆盖。施工质量控制水泥实际用量应高于设计用量的~左右,含水量应大于最佳含水量1~2%.为防止混合料离析,漏斗口应加串筒。运输车辆将拌和好的混合料运到现场后,根据松铺厚度标线进行摊铺、整平,用三米直尺横向刮平,多推少补,挂线调整横坡。摊铺路段长度采用时间控制,一般控制在2h以内,根据拌和与运输能力,该项工程铺筑长度约15m左右。摊铺好一段碾压一段,碾压按着从两侧向中间的顺序,两轮相错1/3,用18T压路机稳压1-2遍,再微振3~4遍;在一段施工压实后,将横向施工缝切成平直缝,以便与后序路段施工衔接。施工过程中选有代表性的点,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后停止碾压。碾压终止检测的压实度见表4.施工时要记录碾压遍数、松铺系数﹑碾压时间等,以便总结、提高。工后质量检测⑴透水性对比试验在透水试验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参考沥青路面渗水试验实测渗透系数K,配合比相同,集料的级配不同对渗水系数及强度影响较大,特别是一下含量最为突出。⑵选100m作试验路段,按试验室式配选择最佳配合比,混合料经搅拌、运输、摊铺整平、碾压后,用三米直尺检测平整度指标,符合设计要求。⑶在透水基层试验路段钻取4个Ф10×10cm圆柱体芯样,芯样完整性好,强度满足设计要求。4、结论试验路段证明,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透水层,采用常规试验检测方法,施工机械设备投入不多,可降低工程造价,各项指标满足基层强度及透水性要求。在高速公路的隧道基层及其他有排水要求的基层中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火山灰水泥和矿渣水泥在用途上没有太大的区别!目前而言市面上的水泥多数都是火山灰水泥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容易产生裂缝,特别在重载交通条件下,路面结构更容易过早破坏。提出通过调整级配来改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的思路。对掺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级配对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影响研究,得出最佳级配类型。 1 混合料组成及配合比设计 混合料组成 在研究掺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时,应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中水泥稳定碎石的级配范围,考虑了规范范围内典型的五种级配,即级配范围的上限、中限、下限和上顶下底及下顶上底,见表1。本文只采用中限和上顶下底及下顶上底三种级配,中限级配采用根据现场材料情况调整趋向规范中值级配(GD)。混合料配合比中,水泥剂量定为5%,粉煤灰剂量定为10%,即配合比是水泥:粉煤灰:碎石为5:10:85。 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方法确定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具体试验方法参照《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实验规程》(JTJ057-94),养生温度20±2℃,养生湿度90%,养生期的最后一天浸水24小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设计思想 选择良好的集料级配,适当的水泥粉煤灰比例,确定混合料合理的集料、结合料含量,从而设计出具有良好路用性能的混合料。以最大干密度的结合料来填充集料间的空隙,提高了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从而改善混合料的力学性质,提高了掺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各方面的路用性能指标。 设计方法步骤 (1)级配选择。各种不同粒径的集料,按照一定比例搭配起来,才能达到较高的密实度和较大的摩擦力。因此,要求碎石集料有一定的级配。但施工时所用碎石集料颗粒不均匀,原材料级配基本不符合工程使用要求。所以,原材料选定后,要对集料进行级配设计和级配调整,使其合成级配尽量满足设计级配的要求。 (2)水泥粉煤灰结合料比例的确定。结合料的具体比例,由结合料的强度试验确定。 (3)其他路用性能检验。初步拟定配合比后,综合考虑混合料的抗拉性、刚度、耐久性、抗疲劳性、抗裂性等路用性能,得出最佳粉煤灰含量,从而确定最佳配合比。 (4)最佳级配确定。在确定最佳粉煤灰剂量后,变化集料级配,通过混合料路用性能验证,分析规范中三种典型级配对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级配。 2 贝雷法在水泥稳定碎石级配设计中的应用 根据贝雷法对混合料嵌挤状况的评价方法,对以上所选的5种不同级配对应的CA值、FAc值和FA f值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级配XS和下限的CA值均在~之间,集料级配所形成的骨架结构较好,混合料比较容易压实。 级配GD、上限和SX级配的CA值分别为、和,大于或接近,表明细集料较多,粗颗粒较少,互相之间不能完全嵌挤,处于一种悬浮状态。但同时,FAc和FAf都在建议范围之内,说明其细集料均符合嵌挤结构。 3 性能研究 强度特性研究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笔者通过不同龄期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来研究随着级配的变化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变化。 (1)无侧限抗压强度。 三种混合料强度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增大,但是强度随龄期的增长的幅度不同。 混合料要形成较好的强度,既要有足够的结合料粘结集料,又要有合理级配的集料形成坚实的骨架。水泥稳定碎石7天抗压强度顺序大小依次为XS-10>GD-10>SX-10。其中XS级配骨架结构较好,说明骨架结构对早期强度起主要作用。180天抗压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GD-10>SX-10>XS-10。其中,级配GD和SX密实型较好。由此可见,结构密实性对混合料的后期强度影响较大。 骨架结构对混合料早期强度其主要原因是,在抗压试验中,初期的破坏主要现象是石料与石料之间的分离,破坏的原因是硬化后的水泥、细集料部分强度不是很高,不能给粗集料骨架提供必要的约束。初期时粗集料骨架的约束作用在逐渐增强,粗集料骨架作用得以发挥。所以混合料粗集料形成良好的骨架结构,在龄期较短时混合料的抗压强度比悬浮密实混合料的抗压强度高一些。 (2)劈裂强度。 三种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强度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增大,但是强度随龄期的增长的幅度不同。不同级配的水泥稳定碎石劈裂强度的顺序大小依次为GD-10>SX-10>XS-10。其一般规律是级配越粗,劈裂强度就越低。 产生这样规律的原因是,与抗压强度试验不同,混合料中粗集料是否相互嵌挤形成骨架,以及集料之间内磨阻力对劈裂强度影响不大。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土劈裂强度影响更多的是混合料中的粘结力以及水泥石与集料交界面过渡区的抗拉强度。 刚度特性研究 水泥稳定碎石刚度特性主要研究其抗压回弹模量值。 随着龄期的增长,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抗压回弹模量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龄期为90天的抗压回弹模量其大小顺序为:GD-10>XS-10>SX-10。掺10%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回弹模量值1500MPa附近波动,即随着级配的变化抗压回弹模量值变化不大。 产生这样规律的原因是,集料的弹性模量及它在整个混合料中的所占的体积,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土的模量有很大的影响。集料的刚度影响集料约束水泥石应变的能力,坚硬致密的集料弹性模量大,用它们配制的水泥稳定碎石模量较高,通常集料弹性模量比水泥水化后形成的水泥石弹性模量大。因此,集料在混合料中所占的体积不变时,混合料的抗压回弹模量变化不大。 温缩特性研究 (1)温缩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试验结果可以得出: 龄期为28天,水泥粉煤灰剂量相同条件下,根据掺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低温段、高温段和总体上的平均温度收缩系数变化情况,可以得出平均温度收缩系数大小排序为:XS-10>GD-10>SX-10。 影响水泥稳定材料热胀缩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各组成矿物的含量和热胀缩性质以及结构的强度。将水泥稳定类的各组成部分的热胀缩系数汇总如下: 各种胶结物、粘土矿物及次生矿物具有较大的热胀缩系数,而集料中的原生矿物一般有较小的热胀缩系数。 级配的及以下填料含量的排列顺序是:XS-10> GD-10>SX-10。可见,温缩系数与填料含量有非常明显的相关性,填料含量多,则温缩系数大;填料含量少,则温缩系数小。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填料中的次生矿物有关,因为次生矿物的温缩系数较大。还有,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集料总体比表面积增加,从而水泥稳定材料中新生胶结物质的分散度增加,导致胶结物质对温缩性的贡献增加,宏观表现为温缩系数增大。 4 混合料路用性能综合分析 我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规定:以设计弯沉值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计算路面结构层厚度。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材料的基层、底基层应进行层底拉应力的验算。 《公路工程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对于半刚性基层材料仅仅规定了7天的饱水抗压强度这一个指标,其他指标没有作具体的明文规定,因此有必要对各种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各种指标间的关系,使得在设计施工时,对各种指标都有所考虑。另外,综合考虑了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温缩开裂系数、干缩开裂系数、抗冲刷性能等一系列的指标后,能否找到一种满足上面各种性能的一种配合比。 水泥稳定碎石各种路用性能在要求往往是互相矛盾或互相制约的,照顾了某一种性能,很可能降低另一方面的性能。因此,为了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使用过程中各种性能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使用简单加权的方法对多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该种方法就是在考虑水泥稳定碎石的各种性能同等重要的前提下(权值相同),以不同试验方案在试验过程中所得的各性能优劣简单排序,然后数值相加,根据总积分值来讨论不同方案的综合使用性能,总积分值越小,则该方案的综合路用性能越好。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透水基层主要利用级配碎石的渗透性与水泥稳定性,使路面基层结构具有渗透性能好、强度高、易施工、适应性广等特点。结合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实例,介绍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透水性能、原材料组成设计与选择。前言一座位于黄土与不同石质相间、多变的地质地段的隧道,为顺利排除洞内水,将路面基层设计成排水结构,确保路面排水基层工程质量,是保证工后运营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隧道衬砌采用弹性防排水设计,在初期支护与二衬之间设防水板、土工布及环向、纵向软式透水管;路面基层采用15cm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作为透水层,使隧道内渗透水通过竖向渗流进入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进而渗流进入纵向碎石层,再进入纵向混凝土排水管排出。水泥混凝土面层排水基层 (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仰拱填充C10片石混凝土凝土管和覆盖洁净1-2cm碎石层组成排水沟仰拱C25混凝土隧道排水系统示意图1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透水基层的技术原理及特点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采用不含或少含以下粒径的级配碎石,掺入一定比率的水泥组合而成。选用合理组分配比,提高透水基层承载力,并满足排水功能。其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机械设备等方面与一般路面基层相同。路面透水基层应具有承载能力强、排水效果好、适应性广的特点,在隧道工程中有很好的推广价值。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透水基层的优点(1)未经水泥处治的碎石集料,在施工摊铺时易出现离析,在碾压时不易压实,尚且在施工机械作用下易出现推移变形;(2)稳定连续级配碎石,比较密实,经水泥处治后渗透系数K<300m/d,不能满足排水设计规范;(3)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即能满足排水要求,又能满足强度要求。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的排水和强度(1)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的渗透系数控制在1000m/d~6000m/d之间,排水效果要满足排水设计要求;(2)掺入一定比例水泥使集料混合均匀并在机械压实下,达到密实,无侧限强度要满足强度和承载能力要求。2、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与大孔碎石混凝土的基本区别在于组分配合比和成型试件不同。大孔碎石混凝土配合比以混凝土强度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成型试件采用150×150×150mm试模,取28天强度作强度验证标准。而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配合比以设计强度为依据,同时达到排水要求,采用Ф150×150mm试模,成型试件取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试验作验证标准。如何选择碎石级配,掺入多少水泥,才能满足基层承载、排水双重功能要求,至关重要。材料的选择(1)水泥:应优选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小于6h,其它指标符合国家现行水泥标准;(2)碎石:应选用洁净、坚硬的碎石,压碎值不应大于30%,最大粒径为20cm,且不得超过层厚的2/3, 以下粒径含量不应大于10%,集料级配应满足透水性要求(渗透系数不得小于300m/d)(3)水:饮用水或经检验合格的其它水源组分配合比的选择进行组分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下列影响因素:根据设计透水系数(k=1200m/d),选择相应的级配碎石,碎石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标。水泥、碎石按设计试配比例掺配后,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击实方法分别进行重型击型,求出ρ干max及最佳含水量W值。根据规范对基层压实度的要求(98%),确定试件的干容重ρ干=ρmax×.已知最佳含水量W,求出湿容重。已知试模体积得,计算试件质量。制取试件9或13个试件为一组。以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作为评选最优配合比指标。(5)计算材料配合比及每m3混合料的水泥用量,已知:W值,n值; 计算水泥:碎石:水组合比例,再根据ρ干max计算每方用量。3、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质量控制试验路段情况隧道路面基层厚15cm,水泥稳定碎石透水层透水系数要求≥300m/d,碎石最大粒径小于25mm,设计强度为4Mpa.⑴主要施工机械及施工方法:YZ18JC压路机和750L强制拌和机、6台1m3运输车,气夯一台,人工摊平。⑵施工工艺:YZ18JC压路机静压一遍,微振四遍,最后静压一遍,要求碾压后无轮迹。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透水基层的质量控制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控制⑴原材料及机械准备严格按试验室设计配比进行施工,现场控制好砂﹑碎石及水泥等原材料应符合规范要求。采用强制式混凝土拌和机,拌和能力不能低于750L.⑵施工放样及标高控制在准确测量出基准线后,在两侧的电缆沟上用墨线标出基层顶面标高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标高线,做为施工人员高程和松铺系数控制依据。⑶清扫杂物,安装排水管道在铺筑混合料前一定要清除原地面杂物、用清水把浮浊物清洗干净,将污水排出洞外,防止污水浸入中心排水沟。中心排水沟必须按设计把打好排水孔的预制混凝土圆管安装就位,管上用洁净的1-2cm的碎石覆盖。施工质量控制水泥实际用量应高于设计用量的~左右,含水量应大于最佳含水量1~2%.为防止混合料离析,漏斗口应加串筒。运输车辆将拌和好的混合料运到现场后,根据松铺厚度标线进行摊铺、整平,用三米直尺横向刮平,多推少补,挂线调整横坡。摊铺路段长度采用时间控制,一般控制在2h以内,根据拌和与运输能力,该项工程铺筑长度约15m左右。摊铺好一段碾压一段,碾压按着从两侧向中间的顺序,两轮相错1/3,用18T压路机稳压1-2遍,再微振3~4遍;在一段施工压实后,将横向施工缝切成平直缝,以便与后序路段施工衔接。施工过程中选有代表性的点,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后停止碾压。碾压终止检测的压实度见表4.施工时要记录碾压遍数、松铺系数﹑碾压时间等,以便总结、提高。工后质量检测⑴透水性对比试验在透水试验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参考沥青路面渗水试验实测渗透系数K,配合比相同,集料的级配不同对渗水系数及强度影响较大,特别是一下含量最为突出。⑵选100m作试验路段,按试验室式配选择最佳配合比,混合料经搅拌、运输、摊铺整平、碾压后,用三米直尺检测平整度指标,符合设计要求。⑶在透水基层试验路段钻取4个Ф10×10cm圆柱体芯样,芯样完整性好,强度满足设计要求。4、结论试验路段证明,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透水层,采用常规试验检测方法,施工机械设备投入不多,可降低工程造价,各项指标满足基层强度及透水性要求。在高速公路的隧道基层及其他有排水要求的基层中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性能参数的研究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下面中达咨询招投标老师为你解答以供参考。1、原材料及混合料组成 试验材料水泥采用安徽芜湖海螺集团生产的普硅325#(海螺牌);集料采用芜宣高速公路实际使用的由芜湖荆山石料厂生产的石灰岩碎石,共分0~、~、~19、19~(方孔筛)四档规格。 混合料配合比试验级配如表1所示。对模量、强度试验采用配合比设计中3种级配进行比较;对于收缩性能试验,为了解水泥碎石在水泥小剂量范围变化的情况下收缩特性,采用推荐的级配2并分别取用3个不同水泥掺量(4%、5%、6%)进行分析比较。 试件制作与养护试件采用静压法成型,试件尺寸分为2种规格[1],一种为Φ15×15cm圆柱体试件,进行抗压模量和劈裂模量、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试验;另一种为10cm×10cm×40cm中梁试件,进行干缩和温缩试验,试件成型参数如表2所示。试件成型后用塑料袋密封,放置于标准养护室(温度为20±3℃,相对湿度90%以上)保湿养护。2、回弹模量(静态、动态)试验半刚性基层模量是路面设计和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半刚性材料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国内路面材料模量的测定多以静态实验为主,这种方法中试件受力状态与路面结构真实应力状态差异较大,不能真正反映路面材料实际的力学性质。本次实验采用MTS810材料实验系统,进行了半刚性基层抗压回弹模量(静态、动态)、劈裂模量(静态、动态)试验。MTS试验系统具有比较完善的动态试验功能,可根据试验需要自行设定动载程式(波形、频率、加载序列、荷载间歇时间等)。系统加载由液压伺服系统控制,荷载频率不宜超过30Hz.国外研究表明路面材料的实际受力频率一般在10Hz左右,适合MTS试验系统的要求。试验的最大荷载为试件抗压强度的30%并在试验中作适当调整,保证实验过程产生足够的弹性变形同时也可以与同类实验的研究成果相比较。按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水泥稳定碎石3个月后逐步趋于稳定,设计参数测定以3个月龄期为准。本次试验测定3个月龄期的模量值,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同一级配不同的水泥用量对模量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另外可知压缩试验的动态模量为静载条件下的回弹模量的~6倍;劈裂试验的动态模量为静态模量的3倍左右,显然动态模量和静态模量之间存在明显不同,采用何种模量参数进行路面结构分析,对疲劳寿命影响很大[2],因此在路面设计中应对拟建道路实际所用材料的性能参数进行系统试验,以反映符合实际情况的参数值。3、强度试验及增长规律本次试验测试了3种级配的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以资比较。对于推荐级配2,分别测试了6个龄期(7d、14d、28d、60d、90d、180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平行试件3个,以分析强度随龄期的增长规律。对于级配2,从各个不同龄期看,在本试验水泥用量4~6%的范围内,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均随着水泥掺量增加而增加;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关系,抗压强度与劈裂强度的比值均在~之间范围内变化。4、室内收缩试验 干缩试验芜宣高速公路线路区内属长江水系,地表水系较发达,年降雨量较大,年平均湿度为80%,因而研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干缩试验尤为重要。关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干缩特性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测定标准,本次试验主要利用手持应变仪(精度)测量小梁在一定失水率下的收缩变形。将级配2的三个不同水泥用量(4%、5%、6%)在室内制备试件,试件成型压力为500——550KN,试件经过7d保温保湿养护后取出,以20cm为标距,在试件的顶面安装测头,放在天然湿度下风干,本次试验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20℃左右。观测不同时间试件的重量和变形,直至含水量不再减小,试件体积基本维持不变为止。本次干缩试验共测试了14d的变形,根据累积干缩应变计算干缩系数αd:αd = ∑Δεdi/∑Δεωi (公式1)式中:∑Δεdi累计干缩应变(10-6); ∑ΔεωI失水量。 温缩试验1)本次试验采用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制的JNZS-2001A路面材料胀缩试验仪测定。将养护14d的试件取出后,安装20cm的测头,然后放置于路面材料温缩试验仪中。2)温度范围根据芜宣高速公路所经过地段的气候、水文资料,区内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最冷月气温℃~℃,极限最低温度为℃,多年平均最高月气温为27℃~℃,因此将温度控制范围划为25℃~-5℃,每5℃为一级,每级温度至少静置6h,可以认为试件内外温度达到一致。3)温缩试验的起始温度为25℃。在设定温度下放置6h后将试件取出,用手持应变仪快速测定试件变形。然后将试件放回温缩仪中,使温缩试验仪密封,调至下一温度设定值,进行下一级试验。4)根据公式(2)计算温度收缩系数αT,其中∑ΔεT为温度间隔Ti 1-TO条件下的试验变形,相同试件的温缩系数取平行试验的平均值。αT =ΔεT/(Ti 1-T0) 公式(2)式中:ΔεT 累计温缩应变(×10-6);Ti 1 当前温度(℃);T0起始温度(℃)。从表7和图3中可以看到,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温缩应变随温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大,在25℃~-5℃温区之间,水泥掺量的变化对水泥碎石的温缩特性的影响并不明显。从总体看,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干缩应变与温缩应变相比,在正温度范围内由温度引起的应变相对要小得多。5、结论通过对芜宣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模量、强度、收缩性能的试验,建立了抗压强度、劈裂强度随龄期的增长规律方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为今后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半刚性基层材料通过不同的试验方法测得的弹性模量相差较大,静态模量和动态模量之间也存在着明显差别;强度指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路面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力学模型、材料的性质)都与现行的静态力学体系有着较大的差距,因此研究动态荷载作用下的路面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动力参数显得尤为重要。半刚性基层材料在温度或湿度的变化时会发生收缩,易产生开裂,当沥青路面面层较薄时,易形成反射裂缝,通过干缩和温缩特性的测试,为今后的施工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路面开裂的进一步分析提供依据。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