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痛风病机因素研究论文

痛风病机因素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痛风病机因素研究论文

痛风的原因与饮食有关:痛风是由于摄入的食物中嘌呤含量太高,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增高,从而引发的痛风。2.痛风的原因与职业有关:很多久坐办公室的人更容易得痛风,办公室工作的人长期的饮食不规律或者缺乏适量的运动而依法痛风。3、痛风的原因不良的生活习惯:常见诱因为暴食、酗酒、感染、外伤、手术和情绪激动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痛风直接因素。4、痛风的原因高脂血症:大约75%~84%的痛风患者有高甘油三酯血症,个别有高胆固醇血症。痛风患者为了减轻病情,应减轻体重,达到生理体重标准,适当控制饮食,降低高脂血症,到达对痛风的预防目的。

毕业论文答辩决议书范文(通用10篇)

艰苦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学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应当如何写毕业论文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毕业论文答辩决议书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XX的学位论文《XXXXX》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拷贝数变异(CNV)两个不同的遗传学研究角度对中国人痛风遗传变异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了4个新的痛风易感候选基因,并分析了遗传异质性因素对于遗传因素和痛风易感性关联的影响,从尿酸排泄和炎症反应两个痛风发生的生理过程部分解释了痛风的发病机制。

当前,随着痛风/高尿酸血症研究的不断深入,遗传因素对于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论文进一步在中国人群中探讨了遗传因素对于痛风易感性的作用,为今后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本论文立题有一定新意,论文工作量饱满,结构合理,逻辑结构清晰,文字表达清晰,图标清楚,达到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在论文答辩中,该生思路清晰,表达准确,较为清楚地回答了委员们提出的问题。因此,答辩委员会认为XX同学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了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经过答辩委员会讨论和无记名投票,一致通过XX同学的硕士论文答辩,建议授予XX同学硕士学位。同时答辩委员会一致认为学位论文。《XXXXX》是一篇优秀的硕士学位论文。

xxxx大学xxx学院xxx专业研究生xx所完成的题目为“”的学位论文,选题适当,具有较深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用价值。作者系统地归纳和综合地评述了有关文献,掌握了该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本文作者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亲身的实践经验研究了一种基于xxxx的xxxxx法,完成了对xxxxxx,并设计出了xxxxxxx系统。

论文取得了下列研究成果:

1、详细介绍了基于xxxx的xxxxxxx法,并与传统的xxxxxx法进行了比较,总结出每种xxxxxxx方法的优缺点,指出采用xxxxxxxx法的优势。

2、研究并设计了基于法的xxxxxxx电路。由于采用该种方法不需要xxxxxxxx电路,因此,解决了传统的xxxxxxx等问题。

3、研究并设计了基于的xxxxxx硬件电路。其中,包括对控制电源、单片机外围电路、驱动电路、逆变电路以及保护电路的设计等,并在硬件电路设计中考虑了软硬件抗干扰措施。

4、介绍了在xxxxxxxx模式下的常用的xxxxxxx方法,详细分析了xxxxxxxx控制中最常用的xxxxx技术,并编写出了程序,使xxxx能够顺利xxxxxxxx。

5、完成了控制系统的调试工作,其中包括硬件电路的调试和整个系统的软硬件联调,最后给出了系统调试结果。

论文工作表明作者已经掌握本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强。论文结构合理,论述清楚,逻辑性强,已达到学术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

答辩过程中表达清楚,回答问题正确。答辩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答辩,并建议授予其学术硕士学位。

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是由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临床表现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被用于研究PTPN22基因多态性与云南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性。

论文采用2个群体(SLE,RA),应用PCR—RFLP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对PTPN22基因7个SNPs(rs1217414,rs1217418,rs3765598,rs1746853,rs2470601,rs1970559,rs3811021)多态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采用、、HaploView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对各个位点的多态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性进行讨论。得到如下结果:

1、PTPN22基因C1858T位点在云南汉族人群中无多态性。内含子rs1217414,rs1217418,rs1746853多态性可能与云南汉族SLE,RA相关。内含子rs1970559与云南汉族SLE,RA无关。rs3765598和rs3811021位点突变可能与云南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rs3811021位点突变可能与云南汉族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

2、rs1217414,rs1746853,rs3811021位点突变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各临床指标无关。rs1217418突变可能与WBC有关,rs1970559可能与BUT,WBC有关,rs3765598可能与抗ANA1和抗ANA2抗体有关。

3、单倍型(CATTCT)为主要单倍型。单倍型(CAGTCC),单倍型(CATTCC)和单倍型(TATTCT)显著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险性(PPAGTTC)

论文选题新颖,有一定创新性,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科学。论文内容丰富,写作规范,逻辑清晰,结构合理。答辩回答问题正确,思路清晰,已达到硕士研究生水平,一致通过答辩,建议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xxx同学采用实验研究法, 通过干预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锻炼, 探讨以保证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恢复, 身体状况得到 更大的改善为最终目标, 寻找一种高效的功能锻炼指导模式, 确保社 区居家脑卒中患者能够获得系统、规范、连续的功能锻炼指导,为其 进一步康复提供保证。 使出院脑卒中患者能在住院治疗后的恢复期中 得到持续的卫生保健服务, 最大程度的重建患者肢体功能, 预防再复 发。同时,该探究将有利于节约社区卫生服务成本,提高社区医护人 员对于脑卒中管理的效率及效果,最终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该论文选题鲜明,具有实用性,研究设计较合理,所得数据真实 可信, 统计方法使用得当, 结果分析较深入, 论文撰写格式符合要求, 该论文已达到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 该生在论文答辩中回答问题实事求是, 思路清晰。 经答辩委员会 无记名投票,一致通过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医学硕士学位。

答辩委员会主席:

xxxx年xx月xx日

XX 同学的硕士学位论文《XXXXXXXXX》 ,选题紧跟我国禁烟控烟 的热点话题,科研设计简单合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和近 5 年来发布的 《中 国控制吸烟报告》 ,确定预防的重点对象是年轻的大学生群体,在文 献研究和时事动态分析的基础上, 对高校大学生吸烟与被动吸烟现况 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研究,以及详细分析了其各自的影响因素。 论文内容真实,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图表清晰度有待加强,论 据比较充分,数据准确,资料详实,统计学处理正确,结论可靠。 答辩时的论述符合一般逻辑,能够正确回答问题,论文表明作者 掌握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医学社会科学研 究方法,知识面比较宽广,拥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 答辩委员会认为本篇论文达到了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水平, 答辩 委员会委员全体无记名投票通过论文答辩,建议授予医学硕士学位。

本论文主要研究裂褶菌F17锰过氧化物酶的酶学性质,并在单因子分析法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影响该酶活力的各个因素。同时将研究的结果应用于染料脱色中,发挥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作者还初步进行了基因克隆实验,并且优化了反应体系,获得了一些序列。这些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开发应用锰过氧化物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论文立项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该论文目标明确,研究路线合理,实验数据翔实,实验结果可信,观点正确。论文书写规范,层次清晰,图表规范。作者答辩表达清楚,回答问题思路清晰,论文已达硕士论文的学术水平。

经答辩委员会讨论评议和无记名方式投票表决,一致通过其毕业论文答辩,建议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本论文主要探讨了产广谱乳酸菌素菌株的.筛选、鉴定、发酵的全过程。筛选到了一株既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又可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的乳酸菌,经鉴定是一株植物乳杆菌;又通过摇瓶发酵数据优化了菌株发酵条件;并初步探索了菌株固定化的条件。该论文立意新颖,研究目标明确,数据方案设计较合理,方法可靠。论文研究为进一步探索乳酸菌素的生产条件提供了依据与实验研究基础,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该论文书写规范,逻辑性强。答辩表达清楚,回答问题思路清晰,论文已达硕士论文的学术水平。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分布式视频编码是一种新兴的编码框架, 它可以将计算复杂度从编码端转移 到解码端, 同时具有较好的压缩效率和抗误码能力,非常适合于一些新兴的应用 场合。论文对分布式视频编码中的 WZ 帧编码技术进行了研究,选题科学,具有 较高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论文首先利用统计学的原理分析证明边信息与待解码 WZ 帧之间的较强相似 性,提出以边信息来填充 WZ 帧高频子块的思路,并将其运用到嵌入式分级编码 中,构造出改进的基于 DCT 和小波变换的 WZ 帧编码架构。实验表明,改进方法 与 (帧内编码)、(帧内编码)的性能相当。 论文概念清楚,分析严谨,理论推导正确,做了较多的仿真实验,并对实验 结论作了理论上的阐述和讨论。 论文有创新,表明作者在本专业具有扎实的理论 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较强的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答辩时,条理清楚,回 答问题正确。经答辩委员会讨论,一致同意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建议授予工学硕 士学位。

本文对分级进风燃烧室内的高温气固两相流动与燃烧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对于了解分级燃烧过程的两相流动、燃烧与污染物生成机理,发展分级燃烧技术,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1)建立了分级进风燃烧室高温气固两相流动热态实验装置系统。

2)应用三维激光粒子动态分析仪对分级进风燃烧室内有气相燃烧的高温气固流动进行了测量,得到了气固两相平均轴向与切向速度和湍流脉动特性以及两相轴向与切向速度的概率密度函数,揭示了燃烧室内高温气固两相流动的特点。

3)对分级进风燃烧室内湍流燃烧的温度场和组分浓度场进行了测量,阐明了二次风率对气体温度场、组分浓度场和NO浓度场的影响规律。

论文表明作者掌握了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论文写作规范,图表完备。答辩中叙述清晰,回答问题正确。答辩委员会经表决,5票一致同意通过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郑晓川工学硕士学位。

速生材改性研究是木材科学与应用研究领域十分重要的课题。论文选题紧密结合学科发展和实际应用需要,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较好的应用背景。立题正确。

作者对国内外在木材改性领域的研究情况和发展趋势做了较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三倍体毛白杨木材化学改性研究。论文采用4种不同的方法对木材进行化学改性处理,通过尺寸稳定性、阻燃性、抗吸水性、硬度等的检测,考察了各种改性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

1)用含有纳米SiO2的UF、PF树脂复合处理剂处理木材时,二氧化硅对提高木

材的尺寸稳定性和硬度具有明显的作用,且纳米二氧化硅能够降低处理材的游离甲醛释放量;2)马来酸酐/苯乙烯和马来酸酐/环氧氯丙烷复合处理液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木材的尺寸稳定性、抗吸水性、抗吸湿性和硬度。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论文实验设计合理,数据完整,撰写认真,文字流畅,图表清晰,工作量饱满。论文答辩中,讲解重点突出,回答问题基本正确,表明该同学具有较好的本学科理论基础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具备了较好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论文达到了硕士学位水平要求。

全体答辩评委一致同意通过论文答辩,建议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随着计算机主频、内存的快速发展,显示清晰度和显示尺寸的限制已经成为计算机系统的瓶颈。如何利用高性能价格比的机群实现超高分辨率的高清晰度大尺寸显示正在成为并行可视化方向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李颖敏同学的硕士论文以设计基于机群的拼贴显示系统提供方便的编程接口和编程环境为目的,其选题具有前瞻性,论文的工作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第一段:选题的意义)

论文在分析调研国际目前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应用“分布式共享显示内存”的新概念提出了一种并行程序环境下的拼贴显示接口,并以两种形式实现了该接口,简化了系统应用的编程实现。提供了一些测试用的应用程序,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研究平台。展示了基于机群作分布式显示的良好前景。同时作者还利用该拼贴显示接口为一个地理图像信息系统实现了多屏显示应用,满足了该应用对高分辨率显示的需求。(第二段:论文工作取得的成果或新见解) 论文工作表明作者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都比较好,掌握了计算机系统结构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对拼贴显示领域有较深的了解,对机群系统,尤其是有较好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第三段:对科研能力及对论文的评价)

论文组织合理,叙述清晰,文字简洁流畅,理论与实践结合得较好。答辩中表达清楚,思维敏捷,能够正确回答问题。经答辩委员会无记名投票,一致通过该同学的硕士论文答辩,并一致建议授予李颖敏同学工学硕士学位。(第四段:答辩中的表现及结论性意见)

痛风是单钠尿酸盐沉积于骨关节,肾脏和皮下等部位引发的急性、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痛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致病。大多数为尿酸排泄障碍,少数为尿酸生成增多,具有一定的家族易感性。除极少数是先天性嘌呤代谢酶缺乏外,绝大多数病因不明,长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聚集发生。继发性痛风,主要由于肾脏疾病,导致的尿酸排泄减少,骨髓增生性疾病及放疗导致的尿酸生成增多,某些药物抑制尿酸的排泄等多种病因所导致的。

痛风急性发作期主要就是抗炎治疗。药物有三种:1、糖皮质激素,就是常说的激素,比如可以静脉打地塞米松,肌注得宝松,也可以口服泼尼松或甲泼尼龙。具体的用药要去医院里让专科医生开药,不能自己随便用药。2、秋水仙碱,药店里可以买到,不要按说明书上写的每天吃那么多,一直吃到拉肚子,最多一天吃三片就可以。3、抗炎止疼药,这一类的药有很多种,比如双氯芬酸、布洛芬、塞来昔布、艾瑞昔布、洛索洛芬钠等,但是只能吃其中的一种,千万不要同时吃两种或两种以上。这三大类药物痛风急性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或两种联合,也可以再外用软膏,比如青鹏软膏、扶他林软膏。痛风发作期也要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预防肾结石。还有一个要注意的,也是很多人容易犯的错误,如果平时没有吃降尿酸的药,痛风发作期就不要加这些药,等关节疼好了以后,再加上这些降尿酸的药,比如别嘌醇、苯溴马隆、非布司他。关节疼痛好转之后一定要加这类药,如果不加、不降尿酸治疗,将来痛风还会反复发作。另外,在生活方面,痛风急性发作期要多喝水,每天要保证至少2000ml的尿。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低嘌呤饮食,就是要吃嘌呤含量比较低的食物,不要喝酒,不要吃肉,不要吃火锅、海鲜,豆制品也要尽量少吃,多吃清淡的蔬菜和五谷杂粮。痛风这个疾病是一患上之后难以治疗的疾病,其实这种疾病患上之后应该重视生活调理方面的治疗,这就需要患者多多了解这个疾病到底应该怎么进行治疗和生活调理工作,下面主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有了痛风怎么办?1、冰袋敷在患处。在痛风这个疾病治疗过程中,由于身体患处会出现的问题就是肿胀疼痛,此时想要缓解疼痛症状,需要注意的就是使用冰袋敷在患处,目的是使用冰镇的方法缓解发热症状,同时还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病发疼痛。2、适当活动关节。适当活动关节也是一种治疗痛风这个疾病的方法,活动的关节包括手指、脚趾、膝盖、肘部等。经常活动关节的好处真的是很多的,可以避免尿酸结晶在关节处过分沉积,这是一种很好的利于治疗的辅助治疗的方法。3、控制好日常饮食。控制好日常饮食也一种帮助患者有效治疗痛风这个疾病的方法,混着在日常饮食上需要注意的就是少吃高嘌呤食物,注意多多饮水,同时在生活之中应该注意的就是戒掉烟酒等要严格禁忌。这对于痛风这个疾病的治疗和防止复发都是具有一定帮助的。4、稳定体内尿酸。痛风患者的体内血尿酸增高到一定程度后,是会引起身体出现多种并发症的,因此患者在治疗期间还需要注意的就是控制尿酸趋于稳定,这也是治疗痛风的方法。上述主要给大家详细介绍的就是有了痛风怎么办,当然需要积极从患病原因出现,做好对于痛风这个疾病及时有效的治疗工作,治疗方法除了药物之外,还需要可以使用的方法就是控制好日常饮食、适当活动关节,以及稳定体内尿酸等方法。

痛风病机演变研究论文

毕业论文答辩决议书范文(通用10篇)

艰苦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学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应当如何写毕业论文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毕业论文答辩决议书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XX的学位论文《XXXXX》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拷贝数变异(CNV)两个不同的遗传学研究角度对中国人痛风遗传变异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了4个新的痛风易感候选基因,并分析了遗传异质性因素对于遗传因素和痛风易感性关联的影响,从尿酸排泄和炎症反应两个痛风发生的生理过程部分解释了痛风的发病机制。

当前,随着痛风/高尿酸血症研究的不断深入,遗传因素对于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论文进一步在中国人群中探讨了遗传因素对于痛风易感性的作用,为今后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本论文立题有一定新意,论文工作量饱满,结构合理,逻辑结构清晰,文字表达清晰,图标清楚,达到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在论文答辩中,该生思路清晰,表达准确,较为清楚地回答了委员们提出的问题。因此,答辩委员会认为XX同学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了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经过答辩委员会讨论和无记名投票,一致通过XX同学的硕士论文答辩,建议授予XX同学硕士学位。同时答辩委员会一致认为学位论文。《XXXXX》是一篇优秀的硕士学位论文。

xxxx大学xxx学院xxx专业研究生xx所完成的题目为“”的学位论文,选题适当,具有较深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用价值。作者系统地归纳和综合地评述了有关文献,掌握了该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本文作者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亲身的实践经验研究了一种基于xxxx的xxxxx法,完成了对xxxxxx,并设计出了xxxxxxx系统。

论文取得了下列研究成果:

1、详细介绍了基于xxxx的xxxxxxx法,并与传统的xxxxxx法进行了比较,总结出每种xxxxxxx方法的优缺点,指出采用xxxxxxxx法的优势。

2、研究并设计了基于法的xxxxxxx电路。由于采用该种方法不需要xxxxxxxx电路,因此,解决了传统的xxxxxxx等问题。

3、研究并设计了基于的xxxxxx硬件电路。其中,包括对控制电源、单片机外围电路、驱动电路、逆变电路以及保护电路的设计等,并在硬件电路设计中考虑了软硬件抗干扰措施。

4、介绍了在xxxxxxxx模式下的常用的xxxxxxx方法,详细分析了xxxxxxxx控制中最常用的xxxxx技术,并编写出了程序,使xxxx能够顺利xxxxxxxx。

5、完成了控制系统的调试工作,其中包括硬件电路的调试和整个系统的软硬件联调,最后给出了系统调试结果。

论文工作表明作者已经掌握本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强。论文结构合理,论述清楚,逻辑性强,已达到学术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

答辩过程中表达清楚,回答问题正确。答辩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答辩,并建议授予其学术硕士学位。

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是由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临床表现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被用于研究PTPN22基因多态性与云南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性。

论文采用2个群体(SLE,RA),应用PCR—RFLP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对PTPN22基因7个SNPs(rs1217414,rs1217418,rs3765598,rs1746853,rs2470601,rs1970559,rs3811021)多态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采用、、HaploView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对各个位点的多态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性进行讨论。得到如下结果:

1、PTPN22基因C1858T位点在云南汉族人群中无多态性。内含子rs1217414,rs1217418,rs1746853多态性可能与云南汉族SLE,RA相关。内含子rs1970559与云南汉族SLE,RA无关。rs3765598和rs3811021位点突变可能与云南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rs3811021位点突变可能与云南汉族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

2、rs1217414,rs1746853,rs3811021位点突变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各临床指标无关。rs1217418突变可能与WBC有关,rs1970559可能与BUT,WBC有关,rs3765598可能与抗ANA1和抗ANA2抗体有关。

3、单倍型(CATTCT)为主要单倍型。单倍型(CAGTCC),单倍型(CATTCC)和单倍型(TATTCT)显著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险性(PPAGTTC)

论文选题新颖,有一定创新性,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科学。论文内容丰富,写作规范,逻辑清晰,结构合理。答辩回答问题正确,思路清晰,已达到硕士研究生水平,一致通过答辩,建议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xxx同学采用实验研究法, 通过干预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锻炼, 探讨以保证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恢复, 身体状况得到 更大的改善为最终目标, 寻找一种高效的功能锻炼指导模式, 确保社 区居家脑卒中患者能够获得系统、规范、连续的功能锻炼指导,为其 进一步康复提供保证。 使出院脑卒中患者能在住院治疗后的恢复期中 得到持续的卫生保健服务, 最大程度的重建患者肢体功能, 预防再复 发。同时,该探究将有利于节约社区卫生服务成本,提高社区医护人 员对于脑卒中管理的效率及效果,最终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该论文选题鲜明,具有实用性,研究设计较合理,所得数据真实 可信, 统计方法使用得当, 结果分析较深入, 论文撰写格式符合要求, 该论文已达到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 该生在论文答辩中回答问题实事求是, 思路清晰。 经答辩委员会 无记名投票,一致通过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医学硕士学位。

答辩委员会主席:

xxxx年xx月xx日

XX 同学的硕士学位论文《XXXXXXXXX》 ,选题紧跟我国禁烟控烟 的热点话题,科研设计简单合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和近 5 年来发布的 《中 国控制吸烟报告》 ,确定预防的重点对象是年轻的大学生群体,在文 献研究和时事动态分析的基础上, 对高校大学生吸烟与被动吸烟现况 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研究,以及详细分析了其各自的影响因素。 论文内容真实,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图表清晰度有待加强,论 据比较充分,数据准确,资料详实,统计学处理正确,结论可靠。 答辩时的论述符合一般逻辑,能够正确回答问题,论文表明作者 掌握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医学社会科学研 究方法,知识面比较宽广,拥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 答辩委员会认为本篇论文达到了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水平, 答辩 委员会委员全体无记名投票通过论文答辩,建议授予医学硕士学位。

本论文主要研究裂褶菌F17锰过氧化物酶的酶学性质,并在单因子分析法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影响该酶活力的各个因素。同时将研究的结果应用于染料脱色中,发挥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作者还初步进行了基因克隆实验,并且优化了反应体系,获得了一些序列。这些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开发应用锰过氧化物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论文立项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该论文目标明确,研究路线合理,实验数据翔实,实验结果可信,观点正确。论文书写规范,层次清晰,图表规范。作者答辩表达清楚,回答问题思路清晰,论文已达硕士论文的学术水平。

经答辩委员会讨论评议和无记名方式投票表决,一致通过其毕业论文答辩,建议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本论文主要探讨了产广谱乳酸菌素菌株的.筛选、鉴定、发酵的全过程。筛选到了一株既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又可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的乳酸菌,经鉴定是一株植物乳杆菌;又通过摇瓶发酵数据优化了菌株发酵条件;并初步探索了菌株固定化的条件。该论文立意新颖,研究目标明确,数据方案设计较合理,方法可靠。论文研究为进一步探索乳酸菌素的生产条件提供了依据与实验研究基础,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该论文书写规范,逻辑性强。答辩表达清楚,回答问题思路清晰,论文已达硕士论文的学术水平。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分布式视频编码是一种新兴的编码框架, 它可以将计算复杂度从编码端转移 到解码端, 同时具有较好的压缩效率和抗误码能力,非常适合于一些新兴的应用 场合。论文对分布式视频编码中的 WZ 帧编码技术进行了研究,选题科学,具有 较高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论文首先利用统计学的原理分析证明边信息与待解码 WZ 帧之间的较强相似 性,提出以边信息来填充 WZ 帧高频子块的思路,并将其运用到嵌入式分级编码 中,构造出改进的基于 DCT 和小波变换的 WZ 帧编码架构。实验表明,改进方法 与 (帧内编码)、(帧内编码)的性能相当。 论文概念清楚,分析严谨,理论推导正确,做了较多的仿真实验,并对实验 结论作了理论上的阐述和讨论。 论文有创新,表明作者在本专业具有扎实的理论 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较强的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答辩时,条理清楚,回 答问题正确。经答辩委员会讨论,一致同意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建议授予工学硕 士学位。

本文对分级进风燃烧室内的高温气固两相流动与燃烧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对于了解分级燃烧过程的两相流动、燃烧与污染物生成机理,发展分级燃烧技术,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1)建立了分级进风燃烧室高温气固两相流动热态实验装置系统。

2)应用三维激光粒子动态分析仪对分级进风燃烧室内有气相燃烧的高温气固流动进行了测量,得到了气固两相平均轴向与切向速度和湍流脉动特性以及两相轴向与切向速度的概率密度函数,揭示了燃烧室内高温气固两相流动的特点。

3)对分级进风燃烧室内湍流燃烧的温度场和组分浓度场进行了测量,阐明了二次风率对气体温度场、组分浓度场和NO浓度场的影响规律。

论文表明作者掌握了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论文写作规范,图表完备。答辩中叙述清晰,回答问题正确。答辩委员会经表决,5票一致同意通过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郑晓川工学硕士学位。

速生材改性研究是木材科学与应用研究领域十分重要的课题。论文选题紧密结合学科发展和实际应用需要,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较好的应用背景。立题正确。

作者对国内外在木材改性领域的研究情况和发展趋势做了较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三倍体毛白杨木材化学改性研究。论文采用4种不同的方法对木材进行化学改性处理,通过尺寸稳定性、阻燃性、抗吸水性、硬度等的检测,考察了各种改性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

1)用含有纳米SiO2的UF、PF树脂复合处理剂处理木材时,二氧化硅对提高木

材的尺寸稳定性和硬度具有明显的作用,且纳米二氧化硅能够降低处理材的游离甲醛释放量;2)马来酸酐/苯乙烯和马来酸酐/环氧氯丙烷复合处理液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木材的尺寸稳定性、抗吸水性、抗吸湿性和硬度。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论文实验设计合理,数据完整,撰写认真,文字流畅,图表清晰,工作量饱满。论文答辩中,讲解重点突出,回答问题基本正确,表明该同学具有较好的本学科理论基础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具备了较好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论文达到了硕士学位水平要求。

全体答辩评委一致同意通过论文答辩,建议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随着计算机主频、内存的快速发展,显示清晰度和显示尺寸的限制已经成为计算机系统的瓶颈。如何利用高性能价格比的机群实现超高分辨率的高清晰度大尺寸显示正在成为并行可视化方向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李颖敏同学的硕士论文以设计基于机群的拼贴显示系统提供方便的编程接口和编程环境为目的,其选题具有前瞻性,论文的工作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第一段:选题的意义)

论文在分析调研国际目前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应用“分布式共享显示内存”的新概念提出了一种并行程序环境下的拼贴显示接口,并以两种形式实现了该接口,简化了系统应用的编程实现。提供了一些测试用的应用程序,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研究平台。展示了基于机群作分布式显示的良好前景。同时作者还利用该拼贴显示接口为一个地理图像信息系统实现了多屏显示应用,满足了该应用对高分辨率显示的需求。(第二段:论文工作取得的成果或新见解) 论文工作表明作者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都比较好,掌握了计算机系统结构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对拼贴显示领域有较深的了解,对机群系统,尤其是有较好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第三段:对科研能力及对论文的评价)

论文组织合理,叙述清晰,文字简洁流畅,理论与实践结合得较好。答辩中表达清楚,思维敏捷,能够正确回答问题。经答辩委员会无记名投票,一致通过该同学的硕士论文答辩,并一致建议授予李颖敏同学工学硕士学位。(第四段:答辩中的表现及结论性意见)

1. AG490 inhibits NFATc1 expression and STAT3 activation during RANKL induced osteoclastogenesis. Li CH, Zhao JX, Sun L, Yao ZQ, Deng XL, Liu R, Liu XY(通讯作者).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13,435(4):. Reevaluation of predictive value of ACL and anti-β2GP1 antibody for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from a perspective of a practical world. Deng XL, Liu XY(通讯作者). 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 2012,32(12):. RANKL downregulates cell surface CXCR6 expression through JAK2/STAT3 signaling pathway during osteoclastogenesis. Li CH, Zhao JX,Sun L, Yao ZQ,Liu R, Huang JS,Liu XY(通讯作者).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12, 429(3-4):. Is It Necessary to Combine Detection of 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ies in the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Zhao JX, Liu XY(并列第一作者), Wang ZM, Liu R, Li Rheumatol, 2010, 37(12):2462-55. Less disease severity and favorable prognosis are associated with postmenopausal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Deng XL, Liu XY(通讯作者).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 2009,29(5):. Comparative study on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at active stage. XiaoLiDeng, XiaoXiaLi, XiangYuanLiu(通讯作者), LinSun and RuiLiu. Rheumatol Int, 2010,30(11):1429-14367. Significance of anti-CCP antibodies in modification of 1987 ACR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in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Zhao JX, Liu XY(并列第1作者), Wang ZM, Li ZG. Clin Rheumat, 2010, 29(1):. Comparative study on low back pain misdiagnosed as spondyloarthropathy. Deng XL, Liu XY(通讯作者),Xu N. Clin Rheumatol, 2009,28(8):. 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蛋白在RA滑液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赵金霞,孙琳,张颖健,张霞,李茹,刘湘源(通讯作者).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17(7):446-4910. 痛风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武东,赵金霞,孙琳,刘湘源(通讯作者).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4,18(2):128-13011. 半乳糖凝集素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李常虹,孙琳,张颖健,赵金霞,姚中强,徐宁,刘蕊,刘湘源(通讯作者).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 45(3):452-45712. JAK2/STAT3信号通路对RANKL诱导的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李常虹,赵金霞,孙琳,姚中强,刘蕊,刘湘源(通讯作者).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19(5):13. IgG、IgA和IgM亚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检测及意义. 张颖健,赵金霞,孙琳,李常虹,李桂叶,刘湘源(通讯作者),栗占国.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17(1):5-914. 应关注老年风湿病的诊治. 赵金霞 刘湘源.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2,11(12):881-88415. 尿酸持续达标是难治性痛风治疗的关键. 刘湘源,郑晓娟.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2):168-17016. 抗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抗体的检测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张霞,赵金霞,孙琳,李茹,刘湘源(通讯作者),栗占国.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2):195-19817. 不容忽视痛风的降尿酸治疗(专论). 刘湘源.中华风湿病杂志,2010,14(6):361-36318. TNF-α拮抗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赵金霞,刘湘源(通讯作者).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10,4(4):447-44919. 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进展(综述). 刘湘源,李树强.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9,3(3):. 女性风湿病患者避孕方法的选择(综述). 刘湘源.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9,13(1):. 应重视类风湿关节炎的强化治疗(专论). 刘湘源.中华风湿病杂志,2009,13(11): . 痛风降尿酸治疗的进展. 刘湘源,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1):. 难治性痛风石痛风的治疗. 刘湘源.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8,2(6):. 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不良反应的防治. 刘湘源,徐宁,李胜光.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8,12(3): . 慢性下背痛的鉴别诊断. 刘湘源,李胜光.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10):. B27相关性前葡萄膜炎. 刘湘源,肖玉兰,李胜光,唐丽君,张莉芸.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6,10(4):. 生物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刘湘源,李胜光.黄烽.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1):. 老年人高尿酸血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湘源,肖玉兰,任素琴, 唐丽君,张莉芸.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5):. 误诊为脊柱关节病的下背痛患者24例临床分析. 刘湘源,黄烽.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10):.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刘湘源,黄烽.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5,3(1):. 类风湿关节炎的抗B细胞治疗. 刘湘源,黄烽.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11):. 韦格纳肉芽肿的治疗现状. 刘湘源,黄烽.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5,2(3):. 汉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HLA-DM和-DR基因的表达. 刘湘源,朱继平,闵伟琪,黄建生.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3,3(1):18-2034.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HLA-DM基因多态性分析. 刘湘源,闵伟琪,黄烽,李胜光.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2,23(1):. 抗疟药物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应用. 刘湘源, 黄烽.中国新药杂志,2002,11(4):274-27736. 依地酸钙钠治疗系统性硬化症86例. 刘湘源,黄次波,黄烽.中国新药杂志,2001,10(8):.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急性肢端干性坏疽. 刘湘源,尚桂莲,黄次波, 黄烽中华内科杂志,2000,39(9):. 男性与女性白塞病的对比研究. 刘湘源,李胜光,施桂英,等.中华风湿病杂志, 2000,4(2):. 雷诺现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 刘湘源,林俊,黄烽,黄次波.中华风湿病杂志,2000,4(3):. 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刘湘源,林红,袁国华,黄烽.中华内科杂志.1999,38(7):. 干燥综合征并发完全型肾小管酸中毒. 刘湘源,杜转敏,袁国华,黄次波.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1999, 20(4):.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胃肠损伤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刘湘源,施桂英.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999,3(2):. HLA-B27阴性与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对比分析. 刘湘源,王宽婷,赵伟,黄烽.中华风湿病杂志,1998, 3:. 干燥综合征与肾小管酸中毒. 刘湘源,李春先,黄次波.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18(12):753-754.

疮疡肿痛病机研究论文

关于药学毕业论文选题汇总

地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科技竞争力实证研究;

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的研究;

N6-烷基-2-烷氧基腺苷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血小板凝集活性;

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还脑益聪方”的药学工艺研究及川芎中有效成分的分离;

莪术油微乳制剂的药学研究;

磺胺1,2,3-唑类新化合物设计合成与抗微生物活性研究;

针对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注册管理研究;

聊城市人民医院药品采购流程再造研究;

小切口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人参花生药学及炮制配伍研究;

黄连、枳实药对的配伍研究;

灰兜巴提取物及其制剂的研究;

毛茛化学成分HPLC、UPLC/Q-TOF-MS分析;

石松生物碱(-)-8-Deoxyserratinine的全合成;

大马勃生药学及发酵工艺学的研究;

我国临床药学发展及临床药师地位的研究;

立血康软胶囊的`药学研究;

刺五加冠心宁胶囊药效学研究;

独行菜生药学研究及利尿部位初步筛选;

疮疡消炎软膏的药学研究清热头痛软胶囊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

当归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氢键复合物光化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L-4-氟苯丙氨酸等6种氨基酸衍生物的生物学作用研究;

复方连萸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药学资源的社会需求与合理配置研究;

“肝毒清滴丸”的药学研究;

纳米药物安全性的法律管制;

吴藿降压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评价研究;

复方抗焦虑胶囊的药学研究;

聚乙二醇化硝基咪唑的合成、羰基锝标记与生物分布研究;

基于果林间种模式的南板蓝(马蓝)栽培研究;

Pd/SiO_2催化还原N-芳烷基化硝基化合物的反应研究;

构建放心药店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

县级医疗机构临床用药风险防范研究;

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对照研究;

新型苯甲酰胺类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初步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复方马蹄香抗焦虑胶囊药效学研究及机制探讨;

中葡药学石蚕类药物的研究;

地鳖虫纤溶活性先导蛋白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与作用机制研究;

复方川贝止咳颗粒的药学研究。

疮疡的致病因素,有外感(外感六淫邪毒、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等)和内伤(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室损伤等)两大类。1.外邪引起的疮疡以“热毒”、“火毒”最为多见,风寒暑湿等引起的疮疡,有的在初起阶段,并不都具有热毒、火毒的红热现象,在不能控制的情况下,病至中期,才能显现。这类疮疡一般都具有阳证疮疡的特点,因为疮疡发生之后,病理过程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而疮疡的最终表现,大多为热毒、火毒之象。2.内伤引起的疮疡大多因虚致病,且多属于慢性,如肾虚络空,易为风寒痰浊侵袭而成流痰;肺肾阴亏,虚火上炎,灼津为痰而成瘰疬这类疮疡的初、中期多具有阴证疮疡的特点。此外,由于饮食不节,内伤脾胃,导致火毒内生而引起疮疡,虽然有时正气尚未虚衰,但较之单为外邪引起者多为严重,如消渴病合并疖、有头疽等。故疮疡的发生,普遍认为从外感受者轻,脏腑蕴毒从内而发者重。

论文痛风病的药物研究进展

吴先生来复查他的痛风,我对他说:“您可以在当地复查您的相关情况。”但他还是每个月9号准时来找我,他说:“刘医生,不知怎么回事,见到您我心里舒坦些。”

吴先生是重庆人,其实他没有必要舍近取远。痛风患者的复诊,通常也就是检查血尿酸、肝肾功能、大便常规和潜血、血压、血脂、骨密度,特殊检查还有肾脏B超。这些普通的检查项目,在哪个医院都可以检查。

痛风是一种慢性病,痛风患者常常如吴先生一样,要面临长期服药治疗的问题,对于疾病的管理也要重视连续性。像吴先生对于治疗痛风依从性这么高的患者,我还真不多见,我问吴先生:“是什么让您这么坚持来复查的呢?您治疗痛风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很不容易呢!”

吴先生说:“我是痛怕了!刘医生,您知道的,我那是一茬接一茬的痛;割韭菜都还得等它长起来,我来治疗前,急性痛风哪有停的时候呢。”

也是,我想起吴先生刚来医院就诊的时候,还是坐着轮椅来,痛得直呼“救命”。痛风这种病,急性发作时,真是让人疼得受不住;有人比较过其疼痛程度,说堪比生孩子时的疼痛。当时的吴先生问:“刘医生,是不是割了这只脚,我就不疼了?”

我知道他是在说笑,以此来让自己显得不是十分紧张。但还是很正经地回答他:“您以为您体内的尿酸盐就只会在一个地方结晶?要不顺便另外一只脚也处理了?”

想想看,吴先生来就诊时还真是“麻烦精”,问了我不少问题,比如,“是不是急性痛风止痛了就没事了?要不您多给我打几针止痛针,这样就很长时间不会痛了。”还有,“刘医生,您能把我全身的血给换了吗?换那种没有尿酸在里面的血。”诸如此类的“无理”要求还真不少。

当真正开始治疗痛风后,他的“取闹”倒是减少了。住院治疗期间,每一项治疗他都遵医嘱:

坚持治疗一年半,吴先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没有再发作,尿酸也降得还不错。对于他这种通过24小时尿尿酸检查确定属于尿酸排泄增多型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苯溴马隆,辅助以碳酸氢钠降尿酸。

但是有多少人又能像吴先生一样坚持降尿酸治疗呢?有些痛风患者病情稳定、很少发作后,就开始自行停药减药,过了两三年,发现长出痛风石,这时候后悔当初没有坚持下去,也只能亡羊补牢,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和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一样,一旦患上痛风,就需要终身警惕。虽然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及遗传研究技术的不断进步,发现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与遗传基因有很大关系,但是痛风的家族遗传性在世代和家系中出现是无规律的。尤其原发性痛风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外显性不完全。

也就是说,让高尿酸血症有机会变成痛风关节炎的还是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所以,就诊不良生活习惯,尤其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饮水习惯、卫生习惯和运动习惯是控制痛风病情的基础,其中以控制嘌呤饮食、热量饮食、脂肪饮食是重中之轴。对大多数早期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而言,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长期控制痛风病情。

但是,就如吴先生这样的痛风患者,其实并不幸运。这不幸运一半是由于自己造成的。吴先生初发痛风,虽然医生交代调理饮食和合理运动,但是他进入痛风缓解期后就将医生“良言”抛诸脑后,不规范降尿酸,尿酸依然居高不下,导致痛风还会不时用剧烈的疼痛来折磨患者。

而比吴先生更不幸运的一些痛风患者,是不相信痛风能被医治,觉得风湿免疫科医生都是在“人”。在长期我行我素后,等到痛风的并发症诸如痛风石、痛风肾以及泌尿系统结石后,才来就医。这时为时已晚,治疗会更显复杂。

现代医学不能实现痛风顽疾的根治,痛风患者心中有数,医生也确实束手无策。幸运的是,医生虽然没有办法帮助痛风患者将尿酸完全从身体内“拔除病根”,但是却有信心让痛风患者达到临床治愈。

痛风患者的临床治愈标准包括: 迅速有效地终止急性发作;预防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复发;纠正高尿酸血症,预防或逆转因尿酸/尿酸盐结晶对关节、肾脏或其他部位沉积所导致的损伤;预防或逆转伴发的相关疾病,如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改善心血管事件高风险的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的生命预后。

接下来,刘医生将对这些临床治愈标准进行解读。

合理的降尿酸治疗是痛风治疗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采用饮食、运动、药物、理疗以及其他相关规范治疗的综合作用,尽可能减少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纠正高尿酸血症,让血尿酸浓度经常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以有利于痛风病情控制。

降尿酸治疗的目标是预防急性痛风发作、预防痛风石的产生、促进痛风石的溶解以及预防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出现。 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将血尿酸水平维持在 360μmol/L的范围内;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症状长期不缓解或者有痛风石的患者,需要将血尿酸水平维持在 300μmol/L的范围内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应该采用药物治疗,在急性痛风发生24小时内开始,维持7~10天或直至完全缓解。在急性痛风发作期间,原则上不开始进行降尿酸治疗,正在进行的降尿酸药物不要间断。在评估严重性的基础上,给予单药或者联合用药进行治疗。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进入间歇期后,应该坚持进行降尿酸治疗,并努力减少复发次数,防止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形成与关节损害,保证关节功能正常。

痛风的并发症主要包括痛风性肾病的发生与泌尿系统尿酸结石的形成,预防并发症是保持良好的肾脏功能,也是为了让肾脏功能可以正常排泄尿酸。通常来说,对于急性尿酸性肾病、慢性尿酸性肾病以及尿酸性肾结石,可以采用以下的治疗策略:

近年来,随着降尿酸药物的发现及应用,因为痛风肾所致的肾衰竭死亡的病例明显减少,但是痛风的合并症比如肥胖症、脂质代谢紊乱、高血压、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等都成为影响痛风预后的中药原因。因此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合并症治疗应该互相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对于进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痛风患者而言,痛风石是主要表现特征。一般来说,对于痛风石 ,可以通过逐步的降尿酸治疗溶解;对于皮下组织内的较大痛风石,可以采用手术进行清理;对于痛风降尿酸治疗无效,关节处沉积有尿酸盐结晶,也可以通过手术清理尿酸盐结晶,降低尿酸池水平。

研究显示,痛风石性痛风患者手术联合降尿酸药物治疗14天左右,血尿酸值显著下降,而没有进行手术的用药者,血尿酸直到第21天才与用药前有较大的差异。长期随访发现,术后联合降尿酸药物可以让血尿酸平稳下降,且血尿酸浓度容易控制,急性关节炎的发作频率减少。

另外,因为痛风石机械性压迫或长期化学性刺激作用,影响肌腱的滑动和关节活动,严重者沉积可以造成软骨破坏、骨坏死、关节强直及功能障碍和各种畸形,最后致残。手术切除较大的痛风石,可以降低体内尿酸池,且切除正在增大的痛风石,可以防止皮肤破溃、骨关节和软组织进一步破坏,矫正畸形,改善外观,保留个改善关节功能。

目前主要采用针刀镜和关节镜微创治疗关节内尿酸盐结晶和痛风石,其原理主要包括: 关节内使用刮匙或刀清除尿酸盐结晶,滑膜刨削后炎性渗出减少;关节内清理和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去除致炎物,包括尿酸盐结晶、浑浊关节液中的大量炎症介质;针对软骨或骨缺损及半月板病变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

但是,针刀镜或关节镜治疗并不能替代药物及饮食控制等全身性降尿酸治疗,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痛风性关节炎是属于慢性、代谢性、晶体性、风湿免疫性疾病,如果能够及早诊断,遵循医嘱,大多数痛风患者可以如正常人一样饮食起居、工作生活。慢性期痛风患者经过治疗,痛风石可能缩小或溶解,关节功能可以改善,肾功能障碍也可以改善。

总而言之,要让痛风达到临床治愈,与 治疗措施是否得当,急性期控制是否迅速,间歇期是否坚持治疗,生活调理是否同步进行, 都有密切关系。

而吴先生的坚持治疗,让我看到了一位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坚持自我管理、遵从医嘱、定期复查达到了“临床治愈”的过程。我希望他继续坚持治疗,继续保持对痛风的达标管理。

朱丹溪上中 下通用 痛风方的研究进展 肖 战说, 罗成贵, 殷海波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是朱丹溪治疗痛风病的名方,因其药味组成丰富, 涵盖病机全面, 因此对多种疾病都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 尚无关于上中下通用痛风方的系统性综述。 为使本方能更好地用之于临床, 本文将从上中下通用痛风方的 历史 沿革、组方分析、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对其进行整理及探讨, 综述其现代研究进展, 为本方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和文献参考。 1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概述 朱丹溪是在陶弘景首次提出“痛风” 一词后, 第一位对痛风进行系统论述的医家,“痛风” 病以关节疼痛为主, 兼见麻木不遂、 肿胀等, 相当于是多种关节炎性疾病的统称[1-2] 。 朱丹溪的多部书中均提到了治疗痛风的主方,《金匮钩玄》命名为“上中下痛风方”, 由姜制南星、 泔浸苍术、 酒炒黄柏、 川芎、 白芷、 炒神曲、 桃仁、 酒拌威灵仙、 羌活、 防己、 桂枝、 酒洗红花、 龙胆草13味药组成。 后世医家对本方十分推崇, 至明代医家吴昆在《医方考》中称“此治痛风之套剂也。”并更名为“丹溪主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率先运用了“通用”一词, 后至清代汪昂《汤头歌诀》沿用“上中下通用痛风方”这一名称,该书大量刊行, 使这一方名广为流传。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为朱丹溪治疗痛风的重要方剂,论述见于其多部著作,《丹溪心法》、《丹溪手镜》、《金匮钩玄》、《丹溪治法心要》 四部书对制方之理、 加减变化进行了深入探讨。 朱丹溪认为痛风病因为风、 寒、 湿、热、 气、 痰、 瘀、 虚、 酒毒, 病机为风、 寒、 湿等外邪侵袭,血热、湿热、痰浊、酒毒内蕴, 致使经络血脉受阻不通作痛而成痛风。 据此而立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用白 芷、羌活、桂枝祛风散寒, 苍术、黄柏为二妙散, 伍用龙胆草、防己以清利湿热, 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姜南星化痰, 川芎活血行气, 全方共奏祛风散寒、利湿清热、行气化痰、活血化瘀之功。 2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的临床研究 痛风 痛风是指人体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 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的疾病。 在急性发作时以控制急性关节炎症状为主, 在间歇及慢性期以控制血尿酸及预防急性发作为主[3] 。 顾玲丽等 [4] 将12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嘌呤醇, 治疗组仅用中药上中下通痛风方加减治疗, 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 对照组为55%, 且治疗组在血尿酸值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沈萍等 [5] 将68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 对照组予以塞来昔布胶囊100mg/d, 治疗组予本方治疗, 试验后治疗组血沉和血尿酸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且治疗组止痛起效时间更短、 止痛持续时间更长,两者相比差异明显。 罗正凯等 [6] 将7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 分别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50mg/d, 治疗组加用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肿胀及疼痛积分低于治疗前,治疗组的关节肿胀疼痛积分、病程均小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王晓跃等 [7] 将63例行关节清扫术后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及治疗组35例,对照组服用苯溴马隆片50mg1次/d及依托考昔片120mg1次/d, 治疗组仅服本方加减治疗, 治疗后两组血沉、 血尿酸、 C 反应蛋白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 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痛风病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

朱丹溪上中 下通用 痛风方的研究进展 肖 战说, 罗成贵, 殷海波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是朱丹溪治疗痛风病的名方,因其药味组成丰富, 涵盖病机全面, 因此对多种疾病都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 尚无关于上中下通用痛风方的系统性综述。 为使本方能更好地用之于临床, 本文将从上中下通用痛风方的 历史 沿革、组方分析、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对其进行整理及探讨, 综述其现代研究进展, 为本方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和文献参考。 1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概述 朱丹溪是在陶弘景首次提出“痛风” 一词后, 第一位对痛风进行系统论述的医家,“痛风” 病以关节疼痛为主, 兼见麻木不遂、 肿胀等, 相当于是多种关节炎性疾病的统称[1-2] 。 朱丹溪的多部书中均提到了治疗痛风的主方,《金匮钩玄》命名为“上中下痛风方”, 由姜制南星、 泔浸苍术、 酒炒黄柏、 川芎、 白芷、 炒神曲、 桃仁、 酒拌威灵仙、 羌活、 防己、 桂枝、 酒洗红花、 龙胆草13味药组成。 后世医家对本方十分推崇, 至明代医家吴昆在《医方考》中称“此治痛风之套剂也。”并更名为“丹溪主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率先运用了“通用”一词, 后至清代汪昂《汤头歌诀》沿用“上中下通用痛风方”这一名称,该书大量刊行, 使这一方名广为流传。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为朱丹溪治疗痛风的重要方剂,论述见于其多部著作,《丹溪心法》、《丹溪手镜》、《金匮钩玄》、《丹溪治法心要》 四部书对制方之理、 加减变化进行了深入探讨。 朱丹溪认为痛风病因为风、 寒、 湿、热、 气、 痰、 瘀、 虚、 酒毒, 病机为风、 寒、 湿等外邪侵袭,血热、湿热、痰浊、酒毒内蕴, 致使经络血脉受阻不通作痛而成痛风。 据此而立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用白 芷、羌活、桂枝祛风散寒, 苍术、黄柏为二妙散, 伍用龙胆草、防己以清利湿热, 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姜南星化痰, 川芎活血行气, 全方共奏祛风散寒、利湿清热、行气化痰、活血化瘀之功。 2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的临床研究 痛风 痛风是指人体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 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的疾病。 在急性发作时以控制急性关节炎症状为主, 在间歇及慢性期以控制血尿酸及预防急性发作为主[3] 。 顾玲丽等 [4] 将12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嘌呤醇, 治疗组仅用中药上中下通痛风方加减治疗, 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 对照组为55%, 且治疗组在血尿酸值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沈萍等 [5] 将68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 对照组予以塞来昔布胶囊100mg/d, 治疗组予本方治疗, 试验后治疗组血沉和血尿酸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且治疗组止痛起效时间更短、 止痛持续时间更长,两者相比差异明显。 罗正凯等 [6] 将7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 分别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50mg/d, 治疗组加用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肿胀及疼痛积分低于治疗前,治疗组的关节肿胀疼痛积分、病程均小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王晓跃等 [7] 将63例行关节清扫术后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及治疗组35例,对照组服用苯溴马隆片50mg1次/d及依托考昔片120mg1次/d, 治疗组仅服本方加减治疗, 治疗后两组血沉、 血尿酸、 C 反应蛋白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 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1. AG490 inhibits NFATc1 expression and STAT3 activation during RANKL induced osteoclastogenesis. Li CH, Zhao JX, Sun L, Yao ZQ, Deng XL, Liu R, Liu XY(通讯作者).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13,435(4):. Reevaluation of predictive value of ACL and anti-β2GP1 antibody for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from a perspective of a practical world. Deng XL, Liu XY(通讯作者). 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 2012,32(12):. RANKL downregulates cell surface CXCR6 expression through JAK2/STAT3 signaling pathway during osteoclastogenesis. Li CH, Zhao JX,Sun L, Yao ZQ,Liu R, Huang JS,Liu XY(通讯作者).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12, 429(3-4):. Is It Necessary to Combine Detection of 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ies in the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Zhao JX, Liu XY(并列第一作者), Wang ZM, Liu R, Li Rheumatol, 2010, 37(12):2462-55. Less disease severity and favorable prognosis are associated with postmenopausal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Deng XL, Liu XY(通讯作者).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 2009,29(5):. Comparative study on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at active stage. XiaoLiDeng, XiaoXiaLi, XiangYuanLiu(通讯作者), LinSun and RuiLiu. Rheumatol Int, 2010,30(11):1429-14367. Significance of anti-CCP antibodies in modification of 1987 ACR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in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Zhao JX, Liu XY(并列第1作者), Wang ZM, Li ZG. Clin Rheumat, 2010, 29(1):. Comparative study on low back pain misdiagnosed as spondyloarthropathy. Deng XL, Liu XY(通讯作者),Xu N. Clin Rheumatol, 2009,28(8):. 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蛋白在RA滑液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赵金霞,孙琳,张颖健,张霞,李茹,刘湘源(通讯作者).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17(7):446-4910. 痛风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武东,赵金霞,孙琳,刘湘源(通讯作者).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4,18(2):128-13011. 半乳糖凝集素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李常虹,孙琳,张颖健,赵金霞,姚中强,徐宁,刘蕊,刘湘源(通讯作者).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 45(3):452-45712. JAK2/STAT3信号通路对RANKL诱导的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李常虹,赵金霞,孙琳,姚中强,刘蕊,刘湘源(通讯作者).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19(5):13. IgG、IgA和IgM亚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检测及意义. 张颖健,赵金霞,孙琳,李常虹,李桂叶,刘湘源(通讯作者),栗占国.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17(1):5-914. 应关注老年风湿病的诊治. 赵金霞 刘湘源.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2,11(12):881-88415. 尿酸持续达标是难治性痛风治疗的关键. 刘湘源,郑晓娟.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2):168-17016. 抗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抗体的检测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张霞,赵金霞,孙琳,李茹,刘湘源(通讯作者),栗占国.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2):195-19817. 不容忽视痛风的降尿酸治疗(专论). 刘湘源.中华风湿病杂志,2010,14(6):361-36318. TNF-α拮抗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赵金霞,刘湘源(通讯作者).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10,4(4):447-44919. 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进展(综述). 刘湘源,李树强.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9,3(3):. 女性风湿病患者避孕方法的选择(综述). 刘湘源.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9,13(1):. 应重视类风湿关节炎的强化治疗(专论). 刘湘源.中华风湿病杂志,2009,13(11): . 痛风降尿酸治疗的进展. 刘湘源,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1):. 难治性痛风石痛风的治疗. 刘湘源.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8,2(6):. 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不良反应的防治. 刘湘源,徐宁,李胜光.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8,12(3): . 慢性下背痛的鉴别诊断. 刘湘源,李胜光.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10):. B27相关性前葡萄膜炎. 刘湘源,肖玉兰,李胜光,唐丽君,张莉芸.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6,10(4):. 生物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刘湘源,李胜光.黄烽.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1):. 老年人高尿酸血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湘源,肖玉兰,任素琴, 唐丽君,张莉芸.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5):. 误诊为脊柱关节病的下背痛患者24例临床分析. 刘湘源,黄烽.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10):.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刘湘源,黄烽.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5,3(1):. 类风湿关节炎的抗B细胞治疗. 刘湘源,黄烽.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11):. 韦格纳肉芽肿的治疗现状. 刘湘源,黄烽.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5,2(3):. 汉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HLA-DM和-DR基因的表达. 刘湘源,朱继平,闵伟琪,黄建生.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3,3(1):18-2034.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HLA-DM基因多态性分析. 刘湘源,闵伟琪,黄烽,李胜光.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2,23(1):. 抗疟药物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应用. 刘湘源, 黄烽.中国新药杂志,2002,11(4):274-27736. 依地酸钙钠治疗系统性硬化症86例. 刘湘源,黄次波,黄烽.中国新药杂志,2001,10(8):.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急性肢端干性坏疽. 刘湘源,尚桂莲,黄次波, 黄烽中华内科杂志,2000,39(9):. 男性与女性白塞病的对比研究. 刘湘源,李胜光,施桂英,等.中华风湿病杂志, 2000,4(2):. 雷诺现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 刘湘源,林俊,黄烽,黄次波.中华风湿病杂志,2000,4(3):. 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刘湘源,林红,袁国华,黄烽.中华内科杂志.1999,38(7):. 干燥综合征并发完全型肾小管酸中毒. 刘湘源,杜转敏,袁国华,黄次波.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1999, 20(4):.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胃肠损伤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刘湘源,施桂英.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999,3(2):. HLA-B27阴性与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对比分析. 刘湘源,王宽婷,赵伟,黄烽.中华风湿病杂志,1998, 3:. 干燥综合征与肾小管酸中毒. 刘湘源,李春先,黄次波.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18(12):753-754.

  • 索引序列
  • 痛风病机因素研究论文
  • 痛风病机演变研究论文
  • 疮疡肿痛病机研究论文
  • 论文痛风病的药物研究进展
  • 痛风病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