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强直性脊柱遗传医学论文

强直性脊柱遗传医学论文

发布时间:

强直性脊柱遗传医学论文

强直性脊柱炎有一定的遗传,但不是绝对的。它与自身免疫系统有关。初期发病的,据我多年针灸经验,可以控制不发展或治愈。中晚期的可以控制不发展。针刀可以减轻症状。

SCI:Li J, Xu W, Xu L, Liang Z. Hip resurfac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Orthopedics, 2008 Dec;31(12):1199.(IF )Li J, Xu W, Xu L, Liang Z. Hip resurfacing arthroplasty for ankylosing spondylitis. J Arthroplasty. 2009 Dec;24(8):1285-91.(IF )Zhang X, Xu W, Li J, Fang Z, Chen K. Large-diameter metal-on-metal cementless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the elderly. Orthopedics. 2010 Dec 1;33(12):872.(IF )Chen R, Yao L, Meng T, Xu W.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ven ERAP1 polymorphisms and Ankylosing Spondylitis susceptibility: a meta-analysis involving 8,530 cases and 12,449 controls. Rheumatol Int. 2012 Apr; 32(4):909-14. (IF )Xu WD, Li J, Zhou ZH, Wu YS, Li M. Results of hip resurfacing for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of Crowe type I and II. Chin Med J (Engl).2008 Aug5;121(15):1379-83.(IF )Wang JG, Xu WD (Coordinate first author), Zhai WT, Li Y, Hu JW, Hu B, Li M, Zhang L, Guo W, Zhang JP,Wang LH, Jiao BH. Disorders in angiogenesis and redox pathways are main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progress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 comparative proteomic study. Arthritis Rheum. 2012 Apr;64(4):993-1004.(IF )Xu L, Sun Q, Jiang S, Li J, He C, Xu in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of the hip joint ligament of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revealed by DNA Rheumatol. 2012 Oct; 31(10):1479-91. (IF )Chen B, Li D, Xu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with HLA-B27 and ERAP1: pathogenic role of antigenic Hypotheses. 2013 Jan; 80(1):36-8. (IF )Sun QW, Jiang SM, Yang K, Zheng JM, Zhang L, Xu WD. Apigenin enhances the cytotoxic effect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 in human rheumatoid arthritis 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 Mol Biol Rep, 39(5), 5529-5535, 2012 (IF )Wang C, Xu W (Coordinate first author), He S, Gu S, Zhao Y, Zhang J, et al. Differences in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scoliosis residing in urban and rural environments. Spine (Phila Pa 1976). 2010 Mar 15;35(6):652-6. (IF )Yuan HF, Xu WD, Hu HY. Young Chinese doctors and the pressure of publication. Lancet. 2013 Feb 2; 381(9864):e4 (IF )Zheng W, Li J, Zhao J, Liu D, Xu W. Development of a Valid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of the Oxford Hip Score in Patients With Hip Osteoarthritis. Clin Orthop Relat Res. 2014 May;472(5):1545-51. (IF )Li J, Zheng W, Zhao J, Liu D, Xu W. Total Hip Arthroplasty for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Neurological Conditions using Large-Diameter Metal-on-metal Prosthesis. Indian J Orthop. 2014 Nov;48(6):605-11. (IF )He C, Li J, Xu W. Mutations in the domain of pyrin and the risk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in the Chinese Han population: a case-control study. Immunol Lett. 2014 Nov;162(1 Pt A):49-52. (IF )Zhao J, Zheng W, Zhang C, Li J, Liu D, Xu W. Radiographic Hip Involvement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evere Hip Diseases. J Rheumatol. 2014 Nov 1. (IF )Qin Y, He LD, Sheng ZJ, Yong MM, Sheng YS, Wei Dong X, Wen Wen T, Ming ZY. Increased CCL19 and CCL21 levels promote fibroblast ossification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hip ligament tissue.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 2014 Sep 26;15:316. (IF )Zhao J, Li J, Zheng W, Liu D, Sun X, Xu W. Low body mass index and blood loss in primary total hip arthroplasty: results from 236 consecutive ankylosing spondylitis patients. Biomed Res Int. 2014;2014:742393. (IF )Xu WD, Yang XY, Li DH, Zheng KD, Qiu PC, Zhang W, Li CY, Lei KF, Yan GQ, Jin SW, Wang JG. Up-regulation of fatty acid oxidation in the ligament as a contributing factor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 comparative proteomic study. J Proteomics. 2015 Jan 15;113:57-72. (IF )Yang MY, Yuan HF, Miao MY, Xu WD. The osteogenic potential of ligament fibroblasts is greater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than in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Z Rheumatol. (IF )中文核心期刊童文文, 李甲, 徐卫东. 蛋白聚糖诱导小鼠脊柱关节炎模型的研究进展.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5,已有校样稿何涛, 徐卫东. 强直性脊柱炎的分子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4高金巍, 李大河, 杨生生, 缪明永, 徐卫东. 铬离子对成骨细胞的毒性及对Tnfrsf17基因的影响. 毒理学杂志 2014; (3)杨木易, 徐卫东. 髋关节置换术后金属离子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 8(4): 527-531赵金柱, 李大河, 徐卫东. 强直性脊柱炎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及意义.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4; 18(7): 498-500杨峰, 徐卫东, 赵金柱, 李甲, 徐凌. 改进型Tri-lock骨保留假体的短期临床应用研究.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 8(1): 38-44杨钦, 徐卫东. 白细胞介素-17在强直性脊柱炎炎症形成中的作用.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3年第17卷1期: 55-57徐卫东, 梁志民, 袁恒锋. 强直性脊柱炎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对韧带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 6(5): 57-60陈彬, 徐卫东. 强直性脊柱炎的易感基因研究.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 6(5): 77-79李大河, 徐卫东.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问题及研究进展.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 6(4): 65-68李大河, 徐卫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强直性脊柱炎骨损伤.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2;16(9): 633-635陈彬, 徐卫东. 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与内质网氨肽酶1的相关研究.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2;16(9): 636-638陈彬, 徐卫东. 强直性脊柱炎的遗传学研究.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2; 16(8): 567-570

有相关资料表明,强直性脊椎炎遗传的概率并不是太高。强直性脊柱炎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其遗传发病没有一定的规律性,有的隔代遗传,有的几代遗传,有的在一代人中几人先后发病,也有父与子先后都发病。

强直性脊柱炎家族人群只有个别人会成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大部分人终身不发病。强直性脊柱炎地家族遗传性早已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由于HLA系统与血型抗原一样,是由遗传决定的,因此遗传是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HLA-B27阳性人群中,本病的发病率大约占20%,其余80%不患此病,说明除遗传因素外尚存在其他致病因素。 强直性脊柱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比更具有遗传性,其遗传发病没有一定的规律性,有的隔代遗传,有的几代遗传,有的在一代中几人先后发病,也有父与子先后都发病,遗传因素以HLA基因为主。HLA-B27阳性者,在其家族中存在着易感性,但是这不意味着HLA-B27阳性者就一定要患强直性脊柱炎。而且婚姻双方不一定HLA-B27全为阳性,这样所生育的子女也不一定全为阳性,而且此病在性别上差异性很大,男女之比10:1.如果生育的是女性,患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性就很小,如果生育的是男性,确实存在被遗传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一般不大于20%。 除此之外,强直性脊柱炎需积极治疗和控制,在病情得到较好控制或者没有发病的前提下生育,下一代被遗传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具体机率如下: 强直性脊柱炎男性患者遗传给儿子的机率为12%,遗传给女儿的机率为5%。强直性脊柱炎女性患者遗传给儿子的机率为20%,遗传给女儿的机率为15%。强直性脊柱炎男性患者,其兄弟的强直性脊柱炎患病率为9%,姐妹的强直性脊柱炎患病率为5% 。强直性脊柱炎女性患者,其兄弟的强直性脊柱炎患病率为13%,姐妹的强直性脊柱炎患病率为9% 。女性患强直性脊柱炎所需要具备的因素比男性要多,所以女性的患病率低。但是女性一旦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她遗传给子女的机率要比男性高,并且她的兄弟姐妹的患病机率也比男性的兄弟姐妹的患病机率高。

关于强直性脊柱炎医学论文

很多人会觉得腰酸背痛,活动腰部或者是弯下腰的时候觉得很疼,身体僵直,可能是强直性颈椎炎的症状。下面是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医学科普。

一、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

1、与遗传有关,尤其是越亲近的人得了这种病,后代可能出现强直性脊柱炎的几率会越高。

2、环境过于的潮湿、寒冷刺骨,经常突然地泡在冰水里面,严重刺激身体。

3、久坐不运动。尤其是上班族,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下班之后腰酸背痛,也没有用热水泡澡,也没有按摩,第二天又重复高强度的脊椎挤压工作。

二、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

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腰部很痛,很僵硬,轻微的运动都觉得很疼,尤其是早上起来或者是久坐起立的时候,腰背剧烈疼痛,僵直。

三、强直性脊柱炎的就医

如果偶尔感觉腰酸背痛,那么可以回想一下最近做了什么事情,比如说长时间的久坐或者是频繁弯腰低头,这可能就是短暂性的生理问题,比较正常。但如果经常感觉到腰部僵直、很疼痛,尤其是早上起来以及久坐起立的时候非常的明显,那就应该及时的就医,要不然就耽误病情。

四、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

1、适当的轻微运动。不要突然地做剧烈运动,否则也是容易扭伤腰部的,应该做一些轻柔、缓慢的动作,比如说练瑜伽,散散步,练太极等等。

2、不要久坐。坐一个小时就应该起来走走,活动腰部,活动脚,可以去上厕所或者接杯水的过程都是可以放松身体的。

3、药物治疗。针对腰背疼痛、僵硬,可以使用双氯芬酸、美洛昔康。

4、笔直站立。站的时候要有一个很好的站姿,胸部要挺直,不要弯腰驼背,尤其是保安行业的工作人员。

强直性脊柱炎的原因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创伤、内分泌失调、代谢障碍、变态反应等因素。抵抗力低下,受到病毒的感染,这些都是会形成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探索》《中国全科医学》《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与临床治疗》《中华骨伤杂志》《传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缺陷初探》全国骨伤学术会议《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淋巴结核溃疡31例》《中国全科医学》《悬吊加外用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国全科医学》《3种方式修复胫骨骨缺损手术疗效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带桡动静脉蒂桡骨骨膜移植治疗尺骨骨折不愈合》《中医正骨》《114例重症强直性骨髓炎临床分析》《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Anky losing spondy litis,简称AS)是一种血清反应阴性,常见的骨关节疾病,多见于青年男性,16~32岁发病较多,多数患者呈隐匿发病,病变早期呈转移性、上行性腰背疼痛,以下腰痛最为常见,伴有困倦乏力,消瘦气短,贫血状,少数可伴有低烧,以及晨僵,夜间翻身困难,起床费力或活动受限,一种姿势保持长久症状明显,此时常被忽视为腰肌劳损等其他疾病,常常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病发展缓慢,可迁延10-20年,发展到后期,病情发展往往较快,很短时间内形成驼背畸形,关节强直,X线片中发现脊柱已形成竹节样改变,并出现全身症状及内脏受限,有少数病人卧床瘫痪,甚至死亡。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风湿病范畴,是血清阴性脊柱炎关节病中的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是指一种原因尚不很明显,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弯腰、行走活动受限,并可有不同程度的眼、肺、肌肉、骨骼的病变,也有自身免疫功能的紊乱,所以又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的表现形多种多样,极易误诊,若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可造成终身残疾。所以一旦有上述表现,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有哪些? 常常有很多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和家属在就诊有时问医生“我为什么患这种病”、怎样才能预防它的发生,这确实是医生、患者及家属都应了解的问题。近年来通过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积极研究,已经发病原因除与家族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外,与下列诱发因素密切相关: (1)感染因素。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本病的发生可能与感染有关。 1. 与肠道感染有关。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进行大便细菌培养,结果显示,肺炎克雷白杆菌阳性率达79%,而在正常人群中为30%,说明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的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另外还发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肺炎克雷白杆菌抗体水平明显提高,阳性率为%,而在正常人阳性率为%,说明强直性脊柱炎与肠道感染有关。 2. 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有关。据资料统计,发现部分男性病人有关前列腺炎、精囊炎,因此认为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是本病的诱发因素。感染通过淋巴系统从前列腺、精囊等途径扩散到骶髂关节、骨盆、然后再扩散进入人体循环而引起系统性症状和周围关节、肌腱与葡萄膜等而引起病变。 3. 结核感染和局部感染等。 (2)不良的生活环境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之一。我们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潮湿与寒冷的生活环境对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有重要作用,风、寒、湿的环境可作为激发条件促使发病。 (3)外伤亦为本病的诱发因素。在对特殊人群的调查中发现,固定的工作姿态及刻板式局部训练可诱发本病,我们在临床中发现部分病人是在外伤后发病的。 (4)内分泌、代谢障碍和变态反应等亦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总之,本病是在遗传基础上,再加上述诸因素的影响而发病。因此,有强直性脊柱炎家族史的人应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如避免肠道、泌尿系统感染,一旦出现这类情况及时就诊、及时治疗,以防诱发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 ·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是如何认识的? 强直性脊柱炎虽是西医诊断名词,但祖国医学(即中医)对其早有认识。 (1) 病名的认识: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历史久远,对本病的描述最早见于公元前475~221年战国时期,根据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征、病机特点及病情演变过程,将其归属于痹症之“骨痹”、“肾痹”范畴,它又有“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的特点,如《黄帝内经》说:“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又说:“肾痹者,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意思是用臀部代替双足,不能行走,因脊柱弯曲或驼背后远看似头,比较形象地描述了强直性脊柱炎地脊柱、髋关节的畸形改变,说明脊柱强直不能屈伸而致坐起困难。今年来著名医学家焦树德又提出将强直性脊柱炎称之为“大偻”,偻指脊柱弯曲,大偻指病情沉重、脊柱弯曲、背俯的疾病。如《黄帝内经》踵说:“阴气者,开阖不得,寒气从之,就生大偻”,王冰著说“身体府曲,不能直立,偻,脊柱弯曲“。 (2)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为痹证总得外因。其内因与禀赋不足,肾、督阳虚有关;外因感受寒湿或湿热之邪为主,或与外伤后淤血内阻督脉有关。由于素体虚弱,风寒湿热之外邪乘虚而入,内外合邪,阳气不化,寒邪内蕴,着于筋骨,影响筋骨得营养淖泽,闭阻经络,气血不畅,发为本病。 (3) 辨证论治:从辨证上多数医家认为,主要为肾虚寒证及风寒湿邪淤阻之证,总为本虚标实之证。根据证而论治,则以滋补肝肾、补肾强督、扶正祛邪为基本大法。再论治中因邪之不同,而分别佐以祛风、散寒、祛湿、清热化痰、祛淤通络等法,根据这些总的论治原则,各医家根据经验拟出一些经验方剂,在治疗中也很有效果。 当您到中医院就诊,给您诊断为“痹证”时,您一定不要奇怪,这就是中西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不同称呼。 ·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和体征是什么? 强直性脊柱炎绝大多数患者以慢性发病为主,少数为急性发病。隐匿性发病是误诊的根源,加之临床医生及病人把本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不开,也是误诊原因。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症状,以腰、骶部位的疼痛,并伴有腰背部的僵硬感居多,这种僵硬感以晨起为明显,经活动后尚可减轻。也有以膝、踝、足跟、坐骨神经痛起病的。因此,如果在12~30岁的青年男性,,发生腰骶、髋关节部位的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同时并伴有腰部僵硬感和弯腰、下蹲受限,或发生不明原因的跟骨、胸索、肋椎、颞颌、柄体、跖趾等小关节的疼痛,都应想到是否患上强直性脊柱炎病。事实上此病诊断并不困难,大部分病人只拍一张清晰的骨盆正位片,就可以诊断。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是十分重要的。 强直性脊柱炎中期症状,,有下背部或腰骶部疼痛;腰脊晨起僵硬;自腰骶部上升性向上蔓延性疼痛加剧;脊柱活动受限僵硬;疲劳、乏力、气短、面色淡白、消瘦、拍骨盆正位片表现位骶髂关节部骨缘模糊不清,尤其发生在髂骨一侧,并伴有关节两侧的斑点状硬化骨形成。 强直性脊柱炎晚期症状,有腰骶部疼痛加重,脊柱疼痛严重,并伴有全身关节疼痛,疼痛呈持续性不间断疼痛;全身无力、消瘦、肌肉萎缩或部分消失、脏器功能下降表现;驼背、脊柱活动功能消失,拍骨盆正位片表现为骶髂关节部骨缘硬化融合,脊柱韧带已经骨化,脊柱间增生搭桥,严重畸形弯曲。这时治疗是很困难的,即使治愈,也会留下后遗症。因此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准确治疗是最关键的,失去早期治疗机会,痛苦往往伴随患者的后半生。因病痛而致残,这对患者及亲人是最残酷的折磨。在此敬告青少年朋友:如果感觉经常腰痛、或脊柱痛、髋痛、足跟痛,务必到医院全面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这个病要提高自我保护,千万莫要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具备哪些条件可以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原因尚不明确的、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疾病,其特点为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造成弯腰活动障碍,并可有不同程度的眼、心血管、肾等多个脏器的损害。常于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起病,40岁以后发病者非常少见。当您在医院利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时,您心里或许还有疑问,那么现在向您介绍一下具备哪些条件可以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 条件如下: (1) 腰背疼痛、晨僵至少持续3个月,运动时缓解,休息时无改善; (2) 腰椎前屈、后伸、侧弯3个方向活动受限; (3) 第4肋间隙水平测量胸廓周径,呼气与吸气活动度差值小于厘米; (4) 骶髂关节的特异性放射学(如X线)改变。 ·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表现有哪些? 骶骨关节炎的早期X线表现,一般从骶髂关节的中下部开始,多为两侧同时改变。先侵犯髂骨侧,进而侵犯骶骨侧。其X线片上可见斑点状或块状骨质脱钙,关节轮廓模糊,间隙增宽,关节面模糊、毛糙,关节面下有小囊状骨质破坏,以髂骨侧明显,继而可侵犯整个骶髂关节,边缘呈锯齿状,软骨下可有骼硬化,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最后关节间隙消失,形成骨性融合,发生骨性强直。 脊柱早期X线表现为普遍性骨质疏松,椎小关节及椎体骨小梁脱钙。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见椎间盘纤维环附带部椎骨上角盒小角的破坏性侵蚀,而致椎体呈“方形椎”。因骨质疏松及腰椎的正常前突弧度消失而变直,可引起一个或多个椎体压缩性骨折。病变的晚期,可出现整个脊柱的椎间小关节、椎间盘间隙及纤维环钙化,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棘间韧带几棘上韧带韧带钙化、骨化,韧带骨赘形成,使相邻椎体联合,形成椎体间骨桥,在X线上可见形似竹节,故称为“竹节样脊柱”。 髋关节的X线表现为骨质疏松,股骨头边缘不规整,呈虫蚀样改变,股骨头下区有数量不等的小囊状骨质透亮区,双侧股骨头一般均被累及,股骨头变大,关节间隙对称性狭窄,髋臼边缘有小囊状透亮区,臼外缘多有骨赘增生。晚期强直性脊柱炎的髋关节可发生骨性融合。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股骨头不同,多是增大的。 肩关节X线多有股质疏松,轻度侵蚀破坏,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破坏,最后呈骨性强直。 ·如何防止患上强直性脊柱炎? 前面已经讲了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虽尚未完全阐明,但大多认为遗传、感染、免疫、环境等因素有关。本病好发于男性,且20~30岁之间的男性是高发期,而在这一人群种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近亲,如有驼背、板状背变化的,而本人又是HLA—B27阳性者,则应特别警惕患上强直性脊柱炎,当然单纯的HLA—B27阳性则不会必然患上强直性脊柱炎,但这类人群中应积极预防肠道、泌尿系感染等,注意饮食卫生。注意泌尿生殖系统卫生,如出现上述疾病,则应积极抗感染治疗,防止诱发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环境因素也是不可低估的诱因,因此这类人群在起居中一定要慎防风湿之邪,各季注意保暖,并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古人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是指人的体质或抗病能力。机体正气盛则能抵御风湿之邪的侵袭。如素体虚弱不足,或因情志、饮食、劳倦内伤而致气血虚弱,则易患病。正如在同样的致病条件下,有的人患病,有的人健康,便是这个道理。因此风寒湿邪,及一些感染源虽然是致病因素,但如果一个人机体抵抗能力增强,则不一定患病。反之则风湿邪便可入侵经络、经脉、导致气血不通而发病。故您平素应注意积极锻炼身体,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生活。不要因自己湿强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的危险人群,就忧心忡忡,消极生活。因为您并不必然患强直性脊柱炎,它也不是像血友病那样毫无意义的显性遗传。 ·强直性脊柱炎的保健运动有哪些? 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保健运动,将使治疗更为有效。为了要使运动能发挥疗效,你必须每天坚持(最好每天做两次),让其成为你生活的规律。只是偶尔做两次比完全不做更糟。宜平稳地从事运动,而不可猛烈行之。可合理地选择如下其中的部分运动方式。 (一) 床上伸展运动 早晨醒来时,采用仰卧位,双臂上伸过头,向后指、脚趾两个方向伸展,伸展满意后,放松;伸展双脚,足跟下伸,足背向膝方向屈,至满意后放松。可反复做几回。 (二) 膝胸运动 仰卧位,双足着床板,屈膝;抬起一膝慢慢向胸部方向屈曲,双手抱膝拉向胸前,道满意为止,回原双足位置,另膝做上述运动。双膝各重复2—3次,放松;做双手抱双膝运动2—3次,放松;做双手抱双膝运动2—3次,至僵硬消失为止。 (三) 猫背运动 趴跪如猫状,低头尽量放松,同时拱背如弓状,直到拉伸直至满意为止。 (四) 腹部运动 目的在于伸张腹部肌肉,改善肌力并保持躯干平直姿势。仰卧位,屈膝,双足着地,双肩一起慢慢抬高,以至双手触膝,坚持五秒钟,回复到原位,以上动作重复五次。 (五) 转体运动 取坐位,屈膝平举双手交叉,转体向右,目视右肘,坚持五秒钟后重复。每侧五次。 (六) 转颈运动 坐位双足着地,头向左转或向右转。并注视同侧肩部,再复原,每侧五次。同样也可采取颈前屈,下颚尽量向胸前靠,复原;仰头尽量向后,复原,每个方向五次。 (七) 扩胸运动 目的时伸展上胸、肩部肌肉以维持或改善胸、背姿势。双足与肩等宽,面对墙角而站,双手平肩支两面墙上,行深呼吸,双肩向前并伸展头及上背,坚持五秒钟,恢复原位,重复五次。 (八) 松弛训练及骨盆倾斜运动 躺在一坚实且舒适之平面上(如毛毯),令你的背部平坦,双膝弯曲。宜缓慢吸气数到2次,接着吸气也数到2。在你握紧的拳头而后放松时都要维持此缓慢的节奏呼吸,并且要感受到松弛的感觉向上传到你的手臂,传入你的头部,接着再向下传到背和双腿。然后收缩你的腹部并且将下背平贴地板。 (九) 膝靠胸运动 此时宜用你的双手握住一膝,并且缓慢拉向你的胸部,稳稳地拉住并缓慢数到5才松开。宜缓慢放下,并对另一膝做同样地运动,之后再双膝同时做。 (十) 仰卧运动 将你的双足平贴地面并且弯曲双膝,并且将你的双手放在脑后,此时收缩你的腹肌,宛如你试着要坐起来一般。维持此姿势缓慢数到5再放松。 (十一)抬腿 令你的双膝弯曲并且将你的双足与下背平贴地面,伸直并且尽可能抬高。维持此姿势缓慢数到5再放下来。对另腿做同样的运动。如果你的双腿虚弱、无力麻木时切勿从事此运动。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如何进行自我护理? 脊柱畸形和强制导致的功能障碍,对患者弯腰、扩胸几屈颈等运动,都会造成极大的痛苦和困难。为了减轻或防止这些不良后果,患者除接受医生的各种治疗外,应当会自我护理,如谨慎而长期而长期地进行体位锻炼(最初应得到体疗医师的指导),目的是取得和维持脊柱的最好位置,增强椎旁肌肉力量和增强肺活量。在休息时首要的是保持适当的体位,应睡硬板床,取仰卧位,避免促进屈曲畸形的体位。一旦病变上行侵犯到上段胸椎及颈椎时,应该停止使用枕头。凡能直起持续性疼痛的体力活动应该避免。定期测量身高,保持身高记录,是防止不易发现的早期脊柱弯曲的一个好措施。胸壁病变比较常见,患者应知道吸烟的危害,停止吸烟。

强直性脊柱炎浙江医学杂志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简称AS) 又名类风湿脊柱炎。本病为脊柱各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的侵袭性炎症。一般先侵犯骶髂关节,其后由于病变发展逐渐累及腰椎、胸椎和颈椎,出现小关节间隙模糊、融合消失及椎体骨质疏松破坏、韧带骨化,终致脊柱强直或驼背固定。主要症状为发病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常见病。 参考资料: 强直性脊柱炎 症状: 起病缓慢,全身症状轻微,早期可有倦怠,体征减轻,或有恶心、发热等。逐渐出现下腰部疼痛,肌肉痉挛及僵硬,休息后症状往往加重,活动后减轻。以后逐渐出现典型的骶髂关节疼,并呈上行性累及脊柱,受累部位疼痛、压痛、僵硬、活动受限,并逐渐出现屈曲畸形,阴天或劳累后症状加生,遇暖或休息后减轻。常有复发性虹膜炎并存,部分患者可出现坐骨神经痛。病变若波及肋椎关节,还可出现呼吸时胸部扩张受限或丧失以及肋间神经痛等。 晚期患者脊柱强直在畸形位,颈腰部不能旋转,侧视时必须转动全身,可出现严重的驼背畸形,不能前视。病变有时也可波及髋膝关节,髋关节受累时,呈摇摆步态。随着受累部位的骨性强直,疼痛等症状逐渐消失,而遗留终生畸形。 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很古老的疾病,早在几千年前的古埃及人的骨骼就发现有强直性脊柱炎的证据。以往曾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枢型,但随着医学的发展,检测手段的提高,发现该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大的区别,故将其定为一种独立性疾病。 现代医学认识到,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和炎性疾病,病变部位主要在骶髂关节、脊柱、脊柱旁软组织及四肢关节。该病变常自骶髂关节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到脊柱及脊旁组织,最后引起骨性强直。目前认为本病是一种结缔组织的血清阴性关节病,是较常见的腰背痛疾病之一。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是什么?�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一定关系: (1)基因因素:本病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强直性脊柱炎的HLA�B27 阳性率高达90%~96%,家族遗传阳性率达。类风湿者其家族的发病率为正常人的2~1 0倍,而强直性脊柱炎家族的发病率为正常人的30倍。 (2)感染因素:泌尿生殖系感染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盆腔感染经淋巴途径播散到骶髂关节再到脊柱,还可扩散到大循环而产生全身症状及周围关节、肌腱和眼色素膜的病变。 (3)内分泌失调或代谢障碍:由于类风湿多见于女性,而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男性,故被认为内分泌失调与本病有关。但利用激素治疗类风湿并未取得明显效果,激素失调与本症的关系也没有肯定。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的病人患类风湿或强直性脊柱炎的比率无明显增加或减少。 (4)其他因素:年龄、体质、营养不良、气候、水土、潮湿和寒冷。其它包括外伤、甲状旁腺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局部化脓感染等,可能与本病有一定关系,但证据不足。 什么是HLA-B27?� HLA是3个英语单词的大写字头,H代表人(Human),L代表白细胞(Leuc ocyte),A代表抗原(Antigen),即人类白细胞抗原(以下简写为HLA)。HLA是组织细胞上受遗传控制的个体特异性抗原,最早是在白细胞和血小板上发现的,现在发现该抗原广泛分布于皮肤、肾、脾、肺、肠和心等组织器官有核细胞的细胞膜上。第8次国际组织相容性会议确定HLA有92个,分属于A、B、C、D和DR5个位点,分别称为HLA-A,HLA-B,HLA-C,HLA-D和HLA-DR。HLA-B 位点有42个,B27为其中之一。现已证明HLA-B27阳性者比HLA-B27阴性者发生强直性脊柱炎的机会要大得多。 HLA-B27阳性就是强直性脊柱炎吗? � HLA-B27的意思是人类白细胞抗原B27,也称W-27,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其阳性率可高达90%以上,且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一级亲属中约有50%其HLA-B27 抗原为阳性,而在普通人中仅有3%为阳性。同时尚有其它一些如牛皮癣、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Whipple病等疾病HLA-B27抗原也呈阳性反应。所以说HLA-B27阳性不一定就是强直性脊柱炎,只是可能性较大。目前HLA-B27仍为检查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之一。 HLA-B27 阴性者是否也可得强直性脊柱炎? 各国报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HLA-B27的阳性率差别较大,个别低的报告为22%,多数为90%,也有高达100%的。这些数据从另一方面表明,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有10%~78%的患者,不具有HLA-B27,即为HLA-B27阴性者,他们也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这说明HLA-B27与强直性脊柱炎并非绝对相关。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主要有下列六项指标: (1)骶髂关节炎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根据之一,正常的骶髂关节几乎可以排除本病。骶髂关节的X线改变比脊柱的X线改变更早,这有利于早期诊断。骶髂关节炎的X线表现分三期。早期可见关节边缘模糊,并稍致密,关节间隙加宽。中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增生与腐蚀交错,呈锯齿状,髂骨侧骨致密带增宽,最宽可达3cm。晚期可见关节间隙消失,骨致密带消失,骨小梁通过,已呈骨性强直。 (2)胸椎疼痛及强直。 (3)下腰痛、强直已超过3个月,虽休息也不能缓解。 (4)腰椎活动受限。 (5)胸部扩展受限。 (6)虹膜炎或其他继发症。 以上6项指标中第1项再加一项即可确诊。在后5项中有4项也可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拍摄骶髂关节X线片以什么位置为佳? 由X线片证实的骶髂关节炎,是目前公认的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必须条件。因此,选择适当位置拍摄骶髂关节片,最好地显示病变部位及程度,对确定诊断有重要意义。国外经验,摄骶髂关节正位片即足以清楚地显示双侧骶髂关节病变,斜位片或其他片无益于提高阳性率,故可不必采用。国内广东汕头医学院附属医院,经过对比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正位片与斜位片发现,正位片的结果比斜位片好,与国外观察结论一致。 强直性脊柱炎有哪些主要症状?� 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发病缓慢,发作与缓解交替进行。初起时症状轻微,易被忽视。疾病主要部位在脊柱,即自骶髂关节由下而上出现腰椎、胸椎和颈椎症状,病初患者偶有腰背部、骶部和臀部疼痛、发僵,约10%的病人疼痛可沿臀部往大腿和小腿屈侧向下放射(沿坐骨神经分布范围),但神经系统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经过数月或数年患者症状逐渐加重,出现持续性腰、胸或颈部疼痛,常在半夜痛醒并有翻身困难,需起床活动方能减轻。随着病情发展,胸椎和肋椎关节受累后可出现呼吸不畅或束带状胸痛,病变波及颈椎则颈部活动受限,最后整个脊柱都可能僵直,有的合并严重的驼背畸形,以致患者站立或走路时,眼不能平视,仅能看到自己足前小块地面;胸腹腔容量缩小,心肺功能和消化功能明显障碍。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发生眼炎吗?� 虹膜睫状体炎是眼的一种炎性病变,通常表现为眼球疼痛,充血和畏光。约25%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病程中可发生虹膜睫状体炎。多数患者的虹膜睫状体炎发生在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出现之前数日或数年,此时很难断定虹膜睫状体炎与强直性脊柱炎有关;也有病人在强直性脊柱炎症状出现后数日至20年才发生虹膜睫状体炎。虹膜睫状体炎见于一侧或双侧,也可双侧交替发作,炎症持续时间一般半月左右,也可能非常顽固,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但很少导致失明。虹膜睫状体炎的发生,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外周关节炎或脊柱炎的症状轻重,没有明显关联。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如何选用药物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目前尚无特殊疗法来阻止本病的发展,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强化锻炼及维持良好的姿势与功能,消炎痛(又名吲哚美辛)具有较强的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25mg,每日3次,餐后即服。扶他林的抗炎和止痛效果较消炎痛更强,副作用少,并有缓释剂型,每日服药次数可减为2次,扶他林肠衣片剂量为25~50mg,每日3 次,值得临床应用。其它对强直性脊柱炎较好的抗炎药物有萘普生、布洛芬等。以上药物应连续治疗几个月,至症状完全控制或消失后再逐渐减量,最好以能控制症状的最小量维持一段无症状期,如半年左右。使用上述药物均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肝、肾损伤,头痛及浮肿等。治疗前后应定期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是否可用皮质激素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外周关节炎、骶髂关节炎或脊柱炎,不是用皮质激素的适应症。因为以上表现用非激素抗炎药物和柳氮磺胺吡啶可收到明显效果。故从关节病变考虑,不适于用激素治疗,但约有25%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病程中可发生虹膜睫状体炎。一旦经过眼科医师查明为虹膜睫状体炎,就应该开始用激素治疗。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用可的松眼液点眼,每日4次。有些病例则需服用强的松进行全身性治疗。这些治疗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中医如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以补肾壮腰为主要治疗原则,兼以清理痰火。偏于肾阳虚者以右归丸合二陈汤加减,偏于肾阴虚者以知柏地黄丸合二陈汤加减。热甚者,可加黄柏、知母、生地、玄参、石膏以清热滋阴;痛甚,加细辛、桂枝、延胡索以通络止痛。单味雷公藤煎剂有一定疗效。局部可用舒筋活络药膏如宝珍膏、定痛膏外敷,或用麝香风湿油涂擦均可起到一定的止痛效果。 强直性脊柱炎可进行哪些非药物治疗?� 理疗和按摩对本病的治疗均有辅助作用。常用的有红外线照射、超声波、微波、蜡疗、热水浴、离子导入等。患者还可自行按摩,用手掌按摩关节的皮肤、按捏肌肉。理疗及按摩均能起到活血化瘀、放松肌肉、扩张血管、改善血运、促使炎性产物吸收的作用。畸形顽固进展时,可用支架或器械矫正。对畸形不甚严重,存在时间不太久者适用皮牵引或骨牵引,髋关节可用4~6kg,膝关节2~4kg。保守治疗无效的可行滑膜切除术、关节清理术、松解术、融合术、成形术及关节置换术等。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是否应坚持运动疗法?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本人及家属,常为了避免或减轻患者的关节疼痛,使病变关节长期处于完全或基本不活动状态,从而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使本来并不严重且有可能完全恢复的关节、肢体,实际上处于活动度丧失的残疾或残废状态。正确的方法是积极接受抗炎药物治疗,使关节疼痛得以控制,并及时、谨慎地渐进地进行关节活动。病变急性期,每天1~2次轻柔地帮助关节活动,使之刚达到出现疼痛的程度,有助于减轻关节挛缩。不运动时,应将急性发炎的关节置于适当的位置和(或)用夹板制动,以备将来发生不可避免的挛缩、畸形又无法矫正时,多保持一些功能。在病变的亚急性、慢性期,应坚持四肢及脊柱的伸展运动,并根据疼痛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活动次数、时间及频率。应让患者知道,坚持各部位的活动锻炼十分重要,在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和停止药物治疗后,仍应长期坚持运动,尽可能保持各关节处于正常功能状态。 强直性脊柱炎如何进行手法治疗? 手法治疗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是有效的,能缓解疼痛,帮助脊柱及双髋关节恢复运动功能,减轻僵硬,防止驼背畸形的发生或减缓畸形的发展。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患者俯卧位:上胸部及大腿前分别垫2~3个枕头,使前胸及腹部悬空,两手臂屈肘置于头前。医者站于旁,在患者腰背部沿脊柱及两侧,用扌衮法上下往返治疗,同时另一手掌在背部沿脊柱按压,按压时要配合病人呼吸,当呼气时向下按压,吸气时放松。 (2)接上势:用指按法按压脊柱两侧膀胱经及臀部秩边、环跳、居�FDDD�等穴。 (3)患者仰卧位:用扌衮法治疗髋关节前部,配合髋关节的外展,外旋被动活动。再拿大腿内侧肌肉和搓大腿。 (4)患者坐势:医者站于后方,用扌衮法施于颈项两侧及肩胛部,同时配合颈部左右旋转及俯仰活动,然后按揉或一指禅推颈椎两侧上下,往返数次,再拿风池及颈椎两侧到肩井。 (5)接上势 :嘱患者两肘屈曲,抱于后脑枕部,两手指交叉握紧。医者站于背后,以膝部抵住患者背部,再以两手握住患者两肘,作向后牵引及向前俯的扩胸俯仰动作。在进行这种被动活动时,患者要配合呼吸运动(前俯时呼气,后仰时吸气)。俯仰5~8次。 (6)患者坐位:将腰背暴露,上身前俯,医者站于旁,用肘压法施于脊椎两旁。再直擦背部督脉及两侧膀胱经,横擦骶部,均以透热为度,可加用热敷。 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是怎样认识的? 中医认为本病大多由于寒湿外袭,湿热浸淫,跌打损伤,瘀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或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骨脉失养所致。 (1)风湿寒邪外袭:由于久居湿冷之地,或冒雨涉水,劳汗当风,衣着湿冷,或气候剧变,冷热交错而致风湿寒之邪侵袭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气血痹阻而致本病。 (2)湿热浸淫:岁气湿热行令,或长夏之际,湿热交蒸或寒湿蕴积日久,郁而化热,湿热之邪浸淫经脉,痹阻气血,筋骨失养而致本病。 (3)瘀血阻络:跌仆挫伤,损及腰背,瘀血内停,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养而致。 (4)肾精亏虚: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劳累太过,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房室不节以致肾精亏损,筋骨失养而发本病。 综上所述,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筋骨失养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而寒湿痹阻,湿热浸淫,瘀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则是造成本病发生的基本病理因素。 西医对强直性脊柱炎是怎样认识的? (1)病因 对于本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总括国内外研究报道,大概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基因因素:强直性脊柱炎比类风湿关节炎有更强的家族遗传倾向。其家族集合度约为40。AS病人HLA-B27抗原为阳性者,在其一级亲属中,约51% HLA-B27抗原为阳性。 ②感染因素:有人认为生殖泌尿系感染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男性病人多为前列腺精囊炎引起,其感染可能通过淋巴或静脉先到骶髂关节,再到脊柱,还可扩散到大循环而产生全身症状及周围关节、肌腱等病变。 ③其他因素:包括外伤、甲状旁腺疾病、肺结核、铅中毒、上呼吸道感染、淋病、局部化脓感染、内分泌及代谢缺陷、过敏等,都可以是本病的致发因素,但证据尚不足,有待深入研究证实。 (2)病理 尽管AS是一种不同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但在早期,二者的病理却很相似。二者都以增殖性肉芽组织为特点的滑膜炎开始。此时镜检可见滑膜增厚、绒毛形成、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这些炎细胞多聚集在小血管周围,呈巢状。和类风湿关节炎不同之处为在附近骨质中也可发生与滑膜病变无联系的慢性炎性病灶。 病变多由骶髂关节开始,逐渐向上侵犯腰椎、胸椎,最后颈椎。肩、髋、肋、胸骨柄体等关节和耻骨联合也常被累及。约25%的病人同时患膝、踝等周围关节病变。 强直性脊柱炎晚期病变则与类风湿关节炎截然不同。在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破坏较轻,因而很少发生骨质吸收或脱位,但关节囊和韧带骨化却十分突出。因而最后容易发生骨性强直。 强直性脊柱炎,韧带、肌腱、关节囊与松质骨结合部的病理改变很有特点。该处的肉芽组织既破坏松质骨,又向韧带、肌腱或关节囊内蔓延。在组织修复过程中,骨质生成过多、过盛,新生的骨组织不但填补松质骨缺损处,还向附近的韧带、肌腱或关节囊内延伸,形成韧带骨赘。 韧带骨赘(包括肌腱和关节囊骨赘)的增生和发展,最后可导致关节骨性强直,此种变化,在髋关节最明显。 强直性脊柱炎的心脏病变颇具特点:即主动脉瓣肥厚、纤维化最突出,主动脉环扩大伴以Va lsalva窦膨隆,主动脉中层的弹力纤维破坏后被纤维组织代替。 完整版请看这里:

您好,强直性脊柱炎在医学上是一种慢性的迁延性疾病,特点为腰、颈、胸段脊柱关节和韧带以及骶髂关节的炎症和骨化,髋关节常常受累,其它周围关节也可出现炎症。本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全身症状较轻。早期常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并可伴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开始时疼痛为间歇性,数月数年后发展为持续性,以后炎性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强直,出现驼背畸形。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风湿免疫性疾病。但出现的症状在骨上反映出来。如果骨关节被炎症破坏比较严重就可以去看看骨科。但要控制病情比如开药就去风湿免疫科。建议患者先去骨科,拍骨盆正位、同时检查一下HLA—B27,以确诊病情! 有需要跟我联系。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祝早日康复!

·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Anky losing spondy litis,简称AS)是一种血清反应阴性,常见的骨关节疾病,多见于青年男性,16~32岁发病较多,多数患者呈隐匿发病,病变早期呈转移性、上行性腰背疼痛,以下腰痛最为常见,伴有困倦乏力,消瘦气短,贫血状,少数可伴有低烧,以及晨僵,夜间翻身困难,起床费力或活动受限,一种姿势保持长久症状明显,此时常被忽视为腰肌劳损等其他疾病,常常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病发展缓慢,可迁延10-20年,发展到后期,病情发展往往较快,很短时间内形成驼背畸形,关节强直,X线片中发现脊柱已形成竹节样改变,并出现全身症状及内脏受限,有少数病人卧床瘫痪,甚至死亡。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风湿病范畴,是血清阴性脊柱炎关节病中的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是指一种原因尚不很明显,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弯腰、行走活动受限,并可有不同程度的眼、肺、肌肉、骨骼的病变,也有自身免疫功能的紊乱,所以又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的表现形多种多样,极易误诊,若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可造成终身残疾。所以一旦有上述表现,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有哪些? 常常有很多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和家属在就诊有时问医生“我为什么患这种病”、怎样才能预防它的发生,这确实是医生、患者及家属都应了解的问题。近年来通过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积极研究,已经发病原因除与家族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外,与下列诱发因素密切相关: (1)感染因素。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本病的发生可能与感染有关。 1. 与肠道感染有关。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进行大便细菌培养,结果显示,肺炎克雷白杆菌阳性率达79%,而在正常人群中为30%,说明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的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另外还发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肺炎克雷白杆菌抗体水平明显提高,阳性率为%,而在正常人阳性率为%,说明强直性脊柱炎与肠道感染有关。 2. 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有关。据资料统计,发现部分男性病人有关前列腺炎、精囊炎,因此认为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是本病的诱发因素。感染通过淋巴系统从前列腺、精囊等途径扩散到骶髂关节、骨盆、然后再扩散进入人体循环而引起系统性症状和周围关节、肌腱与葡萄膜等而引起病变。 3. 结核感染和局部感染等。 (2)不良的生活环境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之一。我们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潮湿与寒冷的生活环境对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有重要作用,风、寒、湿的环境可作为激发条件促使发病。 (3)外伤亦为本病的诱发因素。在对特殊人群的调查中发现,固定的工作姿态及刻板式局部训练可诱发本病,我们在临床中发现部分病人是在外伤后发病的。 (4)内分泌、代谢障碍和变态反应等亦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总之,本病是在遗传基础上,再加上述诸因素的影响而发病。因此,有强直性脊柱炎家族史的人应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如避免肠道、泌尿系统感染,一旦出现这类情况及时就诊、及时治疗,以防诱发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 ·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是如何认识的? 强直性脊柱炎虽是西医诊断名词,但祖国医学(即中医)对其早有认识。 (1) 病名的认识: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历史久远,对本病的描述最早见于公元前475~221年战国时期,根据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征、病机特点及病情演变过程,将其归属于痹症之“骨痹”、“肾痹”范畴,它又有“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的特点,如《黄帝内经》说:“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又说:“肾痹者,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意思是用臀部代替双足,不能行走,因脊柱弯曲或驼背后远看似头,比较形象地描述了强直性脊柱炎地脊柱、髋关节的畸形改变,说明脊柱强直不能屈伸而致坐起困难。今年来著名医学家焦树德又提出将强直性脊柱炎称之为“大偻”,偻指脊柱弯曲,大偻指病情沉重、脊柱弯曲、背俯的疾病。如《黄帝内经》踵说:“阴气者,开阖不得,寒气从之,就生大偻”,王冰著说“身体府曲,不能直立,偻,脊柱弯曲“。 (2)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为痹证总得外因。其内因与禀赋不足,肾、督阳虚有关;外因感受寒湿或湿热之邪为主,或与外伤后淤血内阻督脉有关。由于素体虚弱,风寒湿热之外邪乘虚而入,内外合邪,阳气不化,寒邪内蕴,着于筋骨,影响筋骨得营养淖泽,闭阻经络,气血不畅,发为本病。 (3) 辨证论治:从辨证上多数医家认为,主要为肾虚寒证及风寒湿邪淤阻之证,总为本虚标实之证。根据证而论治,则以滋补肝肾、补肾强督、扶正祛邪为基本大法。再论治中因邪之不同,而分别佐以祛风、散寒、祛湿、清热化痰、祛淤通络等法,根据这些总的论治原则,各医家根据经验拟出一些经验方剂,在治疗中也很有效果。 当您到中医院就诊,给您诊断为“痹证”时,您一定不要奇怪,这就是中西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不同称呼。 ·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和体征是什么? 强直性脊柱炎绝大多数患者以慢性发病为主,少数为急性发病。隐匿性发病是误诊的根源,加之临床医生及病人把本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不开,也是误诊原因。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症状,以腰、骶部位的疼痛,并伴有腰背部的僵硬感居多,这种僵硬感以晨起为明显,经活动后尚可减轻。也有以膝、踝、足跟、坐骨神经痛起病的。因此,如果在12~30岁的青年男性,,发生腰骶、髋关节部位的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同时并伴有腰部僵硬感和弯腰、下蹲受限,或发生不明原因的跟骨、胸索、肋椎、颞颌、柄体、跖趾等小关节的疼痛,都应想到是否患上强直性脊柱炎病。事实上此病诊断并不困难,大部分病人只拍一张清晰的骨盆正位片,就可以诊断。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是十分重要的。 强直性脊柱炎中期症状,,有下背部或腰骶部疼痛;腰脊晨起僵硬;自腰骶部上升性向上蔓延性疼痛加剧;脊柱活动受限僵硬;疲劳、乏力、气短、面色淡白、消瘦、拍骨盆正位片表现位骶髂关节部骨缘模糊不清,尤其发生在髂骨一侧,并伴有关节两侧的斑点状硬化骨形成。 强直性脊柱炎晚期症状,有腰骶部疼痛加重,脊柱疼痛严重,并伴有全身关节疼痛,疼痛呈持续性不间断疼痛;全身无力、消瘦、肌肉萎缩或部分消失、脏器功能下降表现;驼背、脊柱活动功能消失,拍骨盆正位片表现为骶髂关节部骨缘硬化融合,脊柱韧带已经骨化,脊柱间增生搭桥,严重畸形弯曲。这时治疗是很困难的,即使治愈,也会留下后遗症。因此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准确治疗是最关键的,失去早期治疗机会,痛苦往往伴随患者的后半生。因病痛而致残,这对患者及亲人是最残酷的折磨。在此敬告青少年朋友:如果感觉经常腰痛、或脊柱痛、髋痛、足跟痛,务必到医院全面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这个病要提高自我保护,千万莫要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具备哪些条件可以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原因尚不明确的、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疾病,其特点为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造成弯腰活动障碍,并可有不同程度的眼、心血管、肾等多个脏器的损害。常于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起病,40岁以后发病者非常少见。当您在医院利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时,您心里或许还有疑问,那么现在向您介绍一下具备哪些条件可以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 条件如下: (1) 腰背疼痛、晨僵至少持续3个月,运动时缓解,休息时无改善; (2) 腰椎前屈、后伸、侧弯3个方向活动受限; (3) 第4肋间隙水平测量胸廓周径,呼气与吸气活动度差值小于厘米; (4) 骶髂关节的特异性放射学(如X线)改变。 ·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表现有哪些? 骶骨关节炎的早期X线表现,一般从骶髂关节的中下部开始,多为两侧同时改变。先侵犯髂骨侧,进而侵犯骶骨侧。其X线片上可见斑点状或块状骨质脱钙,关节轮廓模糊,间隙增宽,关节面模糊、毛糙,关节面下有小囊状骨质破坏,以髂骨侧明显,继而可侵犯整个骶髂关节,边缘呈锯齿状,软骨下可有骼硬化,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最后关节间隙消失,形成骨性融合,发生骨性强直。 脊柱早期X线表现为普遍性骨质疏松,椎小关节及椎体骨小梁脱钙。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见椎间盘纤维环附带部椎骨上角盒小角的破坏性侵蚀,而致椎体呈“方形椎”。因骨质疏松及腰椎的正常前突弧度消失而变直,可引起一个或多个椎体压缩性骨折。病变的晚期,可出现整个脊柱的椎间小关节、椎间盘间隙及纤维环钙化,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棘间韧带几棘上韧带韧带钙化、骨化,韧带骨赘形成,使相邻椎体联合,形成椎体间骨桥,在X线上可见形似竹节,故称为“竹节样脊柱”。 髋关节的X线表现为骨质疏松,股骨头边缘不规整,呈虫蚀样改变,股骨头下区有数量不等的小囊状骨质透亮区,双侧股骨头一般均被累及,股骨头变大,关节间隙对称性狭窄,髋臼边缘有小囊状透亮区,臼外缘多有骨赘增生。晚期强直性脊柱炎的髋关节可发生骨性融合。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股骨头不同,多是增大的。 肩关节X线多有股质疏松,轻度侵蚀破坏,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破坏,最后呈骨性强直。 ·如何防止患上强直性脊柱炎? 前面已经讲了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虽尚未完全阐明,但大多认为遗传、感染、免疫、环境等因素有关。本病好发于男性,且20~30岁之间的男性是高发期,而在这一人群种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近亲,如有驼背、板状背变化的,而本人又是HLA—B27阳性者,则应特别警惕患上强直性脊柱炎,当然单纯的HLA—B27阳性则不会必然患上强直性脊柱炎,但这类人群中应积极预防肠道、泌尿系感染等,注意饮食卫生。注意泌尿生殖系统卫生,如出现上述疾病,则应积极抗感染治疗,防止诱发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环境因素也是不可低估的诱因,因此这类人群在起居中一定要慎防风湿之邪,各季注意保暖,并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古人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是指人的体质或抗病能力。机体正气盛则能抵御风湿之邪的侵袭。如素体虚弱不足,或因情志、饮食、劳倦内伤而致气血虚弱,则易患病。正如在同样的致病条件下,有的人患病,有的人健康,便是这个道理。因此风寒湿邪,及一些感染源虽然是致病因素,但如果一个人机体抵抗能力增强,则不一定患病。反之则风湿邪便可入侵经络、经脉、导致气血不通而发病。故您平素应注意积极锻炼身体,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生活。不要因自己湿强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的危险人群,就忧心忡忡,消极生活。因为您并不必然患强直性脊柱炎,它也不是像血友病那样毫无意义的显性遗传。 ·强直性脊柱炎的保健运动有哪些? 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保健运动,将使治疗更为有效。为了要使运动能发挥疗效,你必须每天坚持(最好每天做两次),让其成为你生活的规律。只是偶尔做两次比完全不做更糟。宜平稳地从事运动,而不可猛烈行之。可合理地选择如下其中的部分运动方式。 (一) 床上伸展运动 早晨醒来时,采用仰卧位,双臂上伸过头,向后指、脚趾两个方向伸展,伸展满意后,放松;伸展双脚,足跟下伸,足背向膝方向屈,至满意后放松。可反复做几回。 (二) 膝胸运动 仰卧位,双足着床板,屈膝;抬起一膝慢慢向胸部方向屈曲,双手抱膝拉向胸前,道满意为止,回原双足位置,另膝做上述运动。双膝各重复2—3次,放松;做双手抱双膝运动2—3次,放松;做双手抱双膝运动2—3次,至僵硬消失为止。 (三) 猫背运动 趴跪如猫状,低头尽量放松,同时拱背如弓状,直到拉伸直至满意为止。 (四) 腹部运动 目的在于伸张腹部肌肉,改善肌力并保持躯干平直姿势。仰卧位,屈膝,双足着地,双肩一起慢慢抬高,以至双手触膝,坚持五秒钟,回复到原位,以上动作重复五次。 (五) 转体运动 取坐位,屈膝平举双手交叉,转体向右,目视右肘,坚持五秒钟后重复。每侧五次。 (六) 转颈运动 坐位双足着地,头向左转或向右转。并注视同侧肩部,再复原,每侧五次。同样也可采取颈前屈,下颚尽量向胸前靠,复原;仰头尽量向后,复原,每个方向五次。 (七) 扩胸运动 目的时伸展上胸、肩部肌肉以维持或改善胸、背姿势。双足与肩等宽,面对墙角而站,双手平肩支两面墙上,行深呼吸,双肩向前并伸展头及上背,坚持五秒钟,恢复原位,重复五次。 (八) 松弛训练及骨盆倾斜运动 躺在一坚实且舒适之平面上(如毛毯),令你的背部平坦,双膝弯曲。宜缓慢吸气数到2次,接着吸气也数到2。在你握紧的拳头而后放松时都要维持此缓慢的节奏呼吸,并且要感受到松弛的感觉向上传到你的手臂,传入你的头部,接着再向下传到背和双腿。然后收缩你的腹部并且将下背平贴地板。 (九) 膝靠胸运动 此时宜用你的双手握住一膝,并且缓慢拉向你的胸部,稳稳地拉住并缓慢数到5才松开。宜缓慢放下,并对另一膝做同样地运动,之后再双膝同时做。 (十) 仰卧运动 将你的双足平贴地面并且弯曲双膝,并且将你的双手放在脑后,此时收缩你的腹肌,宛如你试着要坐起来一般。维持此姿势缓慢数到5再放松。 (十一)抬腿 令你的双膝弯曲并且将你的双足与下背平贴地面,伸直并且尽可能抬高。维持此姿势缓慢数到5再放下来。对另腿做同样的运动。如果你的双腿虚弱、无力麻木时切勿从事此运动。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如何进行自我护理? 脊柱畸形和强制导致的功能障碍,对患者弯腰、扩胸几屈颈等运动,都会造成极大的痛苦和困难。为了减轻或防止这些不良后果,患者除接受医生的各种治疗外,应当会自我护理,如谨慎而长期而长期地进行体位锻炼(最初应得到体疗医师的指导),目的是取得和维持脊柱的最好位置,增强椎旁肌肉力量和增强肺活量。在休息时首要的是保持适当的体位,应睡硬板床,取仰卧位,避免促进屈曲畸形的体位。一旦病变上行侵犯到上段胸椎及颈椎时,应该停止使用枕头。凡能直起持续性疼痛的体力活动应该避免。定期测量身高,保持身高记录,是防止不易发现的早期脊柱弯曲的一个好措施。胸壁病变比较常见,患者应知道吸烟的危害,停止吸烟。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本病又名Marie-strümpell病、VonBechterew病、类风湿性脊柱炎、类风湿中心型等,现称AS。

国际医学期刊强直性脊柱炎

现在医学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分为四类,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联合使用:第一类:非甾体镇痛消炎药(NSAIDs),例如扶他林,西乐葆等。这类药属于对症治疗,能控制疼痛症状,但是不能抑制强直性脊柱炎的疾病病程,不能阻止持续进行的关节破坏过程。但最近有新的医学研究认为,尽管NSAIDs不能抑制骨侵蚀过程,却能延缓强直性脊柱炎的新骨形成,减缓强直的过程。所以,NSAIDs不仅应该在炎症活动期对症使用,在疾病缓解后,也应该长期使用,以避免强直。第二类: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s),例如,甲氨蝶龄,柳氮磺胺吡啶等这类药不仅能缓解关节肿痛、晨僵、降低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的水平,还能延缓关节破坏的进程。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不仅是为了缓解临床症状,更重要的是要改变疾病的进程,尽力避免残疾的发生。但这类药物的特点是起效时间长,通常要2~3个月才起效,而且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脊柱关节和髋关节的炎症疗效较差。第三类:TNF拮抗剂TNF拮抗剂是一类新的生物制剂,它特异性地作用于引起强直性脊柱炎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是目前证实的唯一针对脊柱、髋关节等关节病变有效的药物。2006年,ASAS(国际强直性脊柱炎工作小组)在关于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指导的十个建议中,提到对于持续高疾病活动度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无论其常规治疗是什么,都应予以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目前,TNF拮抗剂现在全球已经开发了5个,国内已经上市了2个:益赛普和类克。其中,益赛普是国内首个上市,使用人数最多的TNF拮抗剂。第四类:激素对于部分病情急重,普通药物难以见效的病人,为了防止病情恶化,医生会使用激素,来快速消炎、镇痛。不过,激素的毒副作用较大,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否则,不仅会带来身体损害,还很容易引发引起病情汹涌反弹。并且,激素药物也是不能改变病情的药物,仍需要和改变病情的药物(DMARDs)联合,来控制疾病。值得警惕的是:1、由于激素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在很多不明成分的中药中,都不同程度地掺杂了激素。在短期内似乎能见效,但从长远看,不规范的治疗耽误了治疗的宝贵时间,提高了残疾的发生率。2、强直性脊柱炎属于风湿病,应看风湿科。可很多强直性脊柱炎都是到骨科和中医科就诊,骨科和中医科的医生普遍缺乏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和治疗的知识,导致中国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误诊误治率高,残疾率高。所以,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应及时到风湿科,坚持长期、规范的联合用药治疗。

非药物治疗①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知识的教育是整个治疗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治疗并与医师的合作。长期计划还应包括患者的社会心理和康复的需要。②劝导患者要谨慎而不间断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取得和维持脊柱关节的最好位置,增强椎旁肌肉和增加肺活量,其重要性不亚于药物治疗。③站立时应尽量保持挺胸、收腹和双眼平视前方的姿势。坐位也应保持胸部直立。应睡硬板床,多取仰卧位,避免促进屈曲畸形的体位。枕头要矮,一旦出现上胸或颈椎受累应停用枕头。④减少或避免引起持续性疼痛的体力活动。定期测量身高。保持身高记录是防止不易发现的早期脊柱弯曲的一个好措施。⑤炎性关节或其他软组织的疼痛选择必要的物理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五大误区 一、强直脊柱炎就是风湿病 50年代,我国医学界曾称强直性脊柱炎为类风湿性脊柱炎或中枢型类风湿性关节炎,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对本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发现本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无论在好发年龄、性别、好发部位、病变特点以及各项化验检查均不相同。 1、类风湿性关节炎好发年龄高峰在30—50岁,患病比例女性多于男性,病痛部位在四肢小关节为显著,呈对称性多关节病变,大小关节皆可受累,病理为滑膜炎性改变,可见类风湿结节,类风湿因子阳性,HLA-B27阴性,无骶髂关节及腰椎病变。 2、强直性脊柱炎,好发年龄高峰为10—30岁,男性多于女性,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从而导致关节韧带骨化,致使病人脊柱以及大关节的骨性强直。血清中不存在类风湿因子,而组织相容抗原HLA—B27阳性率高达90%以上。且本病并非仅限于脊柱,髋、膝、踝、腕、肩等四肢大关节,而且还累及眼睛、心脏、肺脏、肾脏等很多脏器,因此强直脊柱炎应是一种全身性、破坏免疫系统、破坏骨骼的疾病。 由此可说明强直性脊柱炎完全不同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故于1963年国际抗风湿联盟将此病定名为强直性脊柱炎。 二、强直性脊柱炎就是骨科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全身性免疫性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其早期症状为骶髂关节、腰背部、髋部或大关节疼痛,同时伴有腰背部僵硬,因此,很多人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骨科疾病。 但实际并非如此,研究发现,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受累的组织器官是全身性的,如眼睛、心脏、肺脏、肾脏等多脏器,HLA-B27阳性高达90%,部分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免疫球蛋白升高,而且在临床治疗当中强直性脊柱炎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以上事实均支持本病是一种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只是其主要表现为骨骼病变而已。 三、HLA-B27阳性一定患强直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的家族遗传性早已受到医学家的重视, Brewerton等1973年在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组织分型中获得明显基因因素的证据,他们在75例典型病人中,发现72例HLA-B27阳性,占96%,在其60名一级亲属中31名(占51%)HLA-B27阳性,而在75名对照组中,HLA-B27仅3例阳性,占4%,说明HLA-B27阳性者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关系密切。由于HLA系统与血型抗原一样,是由遗传决定的,因此遗传是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HLA-B27阳性人群中,本病的发病率大约只占20%,其余80%为何不患此病? 说明除遗传因素外尚存在其它致病因素。 单纯的HLA-B27阳性不会必然患上强直性脊柱炎,一个人机体抵抗力增强,则不一定患病。反之则风寒湿邪便可入侵经络、筋脉,导致气血不通而发病。因此在同等条件下,基体低抗力低的一部分HLA-B27阳性的人就会发病。 四、强直脊柱炎能够完全治愈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免疫性骨科疑难病,号称“活着的僵尸”、“死不了的癌症”,这是强直性脊柱炎的代名词。这种病是种残忍而顽固的疾病,无情的夺去了无数青壮年的青春,更使无数家庭陷入痛苦和绝望的境地,究竟用什么方法才能挽救那些与病魔搏斗却无能为力的病态之躯呢? 但当我们翻开一些报纸、杂志时,发现似乎有一些医疗机构攻克了这一国际性难题,声称能彻底治愈强直性脊柱炎,但实际上夸大治疗效果,甚至取患者钱财。在此,我们可以负责任的本着以对患者讲诚信为原则来对广大患者讲,到目前为至,世界上还没有一种药物或一种方法能够完全彻底治愈强性脊柱炎。 五、强直脊柱炎是脊柱病变无需全身治疗 有人说骨骼病变是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表现,在治疗上就应该以治疗骨病为主。例如,可以用牵引拉开脊椎的间隙,避免粘连融合,可以用手术的方法矫正脊柱的弯曲变形。但是,这些都只是一种治标之法,如同向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加入冷水一样,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强直性脊柱炎除侵犯四肢大关节外,还累及眼睛、心脏、肺脏、肾脏等很多脏器,及其相关免疫检查阳性。因此强直脊柱炎是一种具有遗传性的免疫性疾病,它具有进行性、全身性等特点,而并非是一种单纯的骨科疾病,因此在治疗上只有进行全身治疗,才能 “釜底抽薪”,使各种免疫指标恢复正常,才能真正做到标本兼治。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患者服用大量止疼药,而病情反而进行性发展的道理。 那么,强直性脊柱炎就不能治了吗?难倒患者只能默默承受病痛的折磨吗? 当然不是,早期的强直性脊柱炎,脊柱活动有不同程度的受限,骶髂关节间隙模糊,并稍致密,关节间隙增宽,椎小关节正常或关节间隙改变,是可以通过治疗避免脊柱及关节融合,同时各种化验检查指标恢复正常。而晚期强直患者能使其疼痛症状消失,骨破坏停止,免疫功能恢复,从而达到临床缓解。 这一恢复过程需要经过免疫功能恢复期、硬化骨和骨桥吸收期、骨稳定期、关节功能恢复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ridylitis;AS;)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本病又名Marie-strümpell病、VonBechterew病、类风湿性脊柱炎、畸形性脊柱炎、类风湿中心型等,现都称AS。AS的特点为腰、颈、胸段脊柱关节和韧带以及骶髂关节的炎症和骨化,髋关节常常受累,其它周围关节也可出现炎症。本病一般类风湿因子呈阴性,故与Reiter综合征、牛皮癣关节炎、肠病性关节炎等统属血清阴性脊柱病。强直性脊柱炎实际是一种很古老的疾病,早在几千年前从古埃及人的骨骼就发现有强直性脊柱炎的证据。距今2000年以前,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描述了一种疾病,患病者有骶骨、脊椎、颈椎部的疼痛。1893年首次由俄国人Btchterev对此病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1897年和1898年Strumpell及Marie又分别详细报道了此病,故曾以别捷列夫病和马一施二氏病命名。我国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中记载言:“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描述了本病的病机及症状。我国自50年代曾称此病为类风湿性脊柱炎或中枢型类风湿性关节炎,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对本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发现本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无论在好发年龄、性别、好发部位、病变特点以及各项化验检查均不相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血清中不存在类风湿因子,而组织相容抗原HLA—B27的阳性率甚高,说明本病完全不同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故于1963年国际抗风湿联盟将此病定名为强直性脊柱炎。1982年我国第一次风湿病专题学术会议肯定了强直性脊柱炎这一国际统一的命名。类风湿脊柱炎和中枢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诊断名称均已停止使用。在风湿病最新分类中,已将其归类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之中。但目前国内也有些专家认为:此命名也并非十分确切,因为本病受累的组织器官并非仅仅限于脊柱,髋、膝、踝、腕、肩等四肢关节均可受累,且眼睛、心脏、肺脏、肾脏等多脏器也常被累及,应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但目前国内外仍通用此诊断名称。

强制性脊柱炎外科论文

主要在那个骨部的两侧,强直发生了变化就容易发现这个炎症,其实这种病率的发生概率并不高,不过平时不活动,不运动就容易形成。

1. Xu Cui, Boxun Zhang, Yan Wang, Yongliang Gao. Effect of chitson-coated pressed calciumsulfate pellet combin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morphogeneticprotein 2 on restoration ofsegmental bone defect. 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 2008, 19(2): 459-466. 2. Xu Cui, Dewei Zhao, Boxun Zhang, Yongliang Gao. Osteogenisis mechanism of chitosancoated calcium sulfate pellet on restoration of segmental bone defect. 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 2009, 20(5): 1445-1450. 3. Yuanzheng Ma, Xu Cui, Hongwei Li, Xing Chen, Xiaojun Cai, Yibing Bai. Outcome of anterioror posterior instrumentation under different surgical procedure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ic and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 in adults. Int Orthop, 2012, 36(2): 299-305. 4. Xu Cui, Yuan Zheng Ma, Xing Chen, Xiao Jun Cai, Hong Wei Li, Yi Bing Bai. Outcomes ofDifferent Surgical Procedures in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Tuberculosis in Adults. Med Princ Pract,2013, 22: 336-350. Cui, Yuan Zheng Ma, Xing Chen, Xiao Jun Cai, Hong Wei Li, Yi Bing Bai. Reply: To PMID 23391830. Med Princ Pract, 2014, 23: 96-97. 6. 崔旭, 张伯勋, 赵德伟. 三种不同方法制备的硫酸钙片植入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中华医学杂志, 2009, 89 (11):777-781. 7. 崔旭, 张伯勋. 壳聚糖包衣加压硫酸钙片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复兔节段性骨缺损. 中华创伤杂志, 2009, 25 (7): 648-652. 8. 崔旭. 带血管蒂骨膜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实验和临床研究.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0, 23 (1): 62-63. 9. 崔旭, 张伯勋,李静东.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56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6, 14(9): 666-668. 10. 崔旭, 张伯勋,李静东. 不同方法髋臼重建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 21(8): 602-604. 11. 崔旭, 张伯勋. 可降解聚合物作为骨替代材料的研究进展.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 14(15): 1159-1161. 12. 崔旭, 赵德伟, 古长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塌陷预测的生物力学研究,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5, 23(2): 193-198. 13. 崔旭, 赵德伟. 生物力学研究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显微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 19(3): 211-213. 14. 崔旭, 马远征, 芦健民, 廉皓屹, 付大鹏.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椎结核.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 26(3): 197-199. 15. 崔旭, 马远征, 芦健民, 廉皓屹, 付大鹏, 胡明, 薛海滨.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 26(11): 105-107. 16. 崔旭, 马远征, 陈兴, 才晓军, 郭立新, 薛海滨, 胡明. 脊柱结核前后路不同术式的选择及其疗效.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 21(10): 807-812. 17. 崔旭, 马远征, 李宏伟, 陈兴, 才晓军, 白一冰, 郭立新, 薛海滨. 前路和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比较. 中华医学杂志, 2012, 92(19): 1325-1329. 18. 崔旭. 胸椎结核治疗的术式选择.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2, 6(17): 27-28. 19. 崔旭, 马远征, 陈兴, 才晓军, 郭立新, 薛海滨,胡明. 胸椎结核治疗的术式选择:81例分析.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 11(10): 755-760. 20. 崔旭, 马远征, 李大伟, 薛海滨. 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材料修复兔桡骨缺损.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 16 (51): 9558-9562. 21. 崔旭, 马远征, 李大伟, 薛海滨. 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左氧氟沙星缓释材料的成骨检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 17 (3), 381-386. 22. 崔旭, 马远征,陈 兴,李宏伟,才晓军,郭立新,薛海滨,胡 明.非跳跃性胸椎结核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和疗效分析. 中华骨科杂志, 2013, 33 (2): 123-129. 23. 崔旭, 马远征, 陈兴, 薛海滨, 胡明, 罗小波, 孟传龙. 经椎旁肌间隙后外侧腰椎间孔入路手术治疗腰椎结核和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 中华外科杂志, 2014, 52(2):157-159. 24. 崔旭, 马远征, 陈 兴, 李宏伟, 才晓军, 郭立新, 薛海滨, 胡 明. 老年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术式选择. 中华骨科杂志, 2014, 34 (2): 189-195. 25. 崔旭, 马远征, 陈兴, 罗展鹏, 李力韬, 罗小波. ILIF与TLIF治疗腰椎结核和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的疗效比较.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 30(9): 37-41.

1. AG490 inhibits NFATc1 expression and STAT3 activation during RANKL induced osteoclastogenesis. Li CH, Zhao JX, Sun L, Yao ZQ, Deng XL, Liu R, Liu XY(通讯作者).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13,435(4):. Reevaluation of predictive value of ACL and anti-β2GP1 antibody for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from a perspective of a practical world. Deng XL, Liu XY(通讯作者). 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 2012,32(12):. RANKL downregulates cell surface CXCR6 expression through JAK2/STAT3 signaling pathway during osteoclastogenesis. Li CH, Zhao JX,Sun L, Yao ZQ,Liu R, Huang JS,Liu XY(通讯作者).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12, 429(3-4):. Is It Necessary to Combine Detection of 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ies in the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Zhao JX, Liu XY(并列第一作者), Wang ZM, Liu R, Li Rheumatol, 2010, 37(12):2462-55. Less disease severity and favorable prognosis are associated with postmenopausal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Deng XL, Liu XY(通讯作者).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 2009,29(5):. Comparative study on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at active stage. XiaoLiDeng, XiaoXiaLi, XiangYuanLiu(通讯作者), LinSun and RuiLiu. Rheumatol Int, 2010,30(11):1429-14367. Significance of anti-CCP antibodies in modification of 1987 ACR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in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Zhao JX, Liu XY(并列第1作者), Wang ZM, Li ZG. Clin Rheumat, 2010, 29(1):. Comparative study on low back pain misdiagnosed as spondyloarthropathy. Deng XL, Liu XY(通讯作者),Xu N. Clin Rheumatol, 2009,28(8):. 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蛋白在RA滑液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赵金霞,孙琳,张颖健,张霞,李茹,刘湘源(通讯作者).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17(7):446-4910. 痛风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武东,赵金霞,孙琳,刘湘源(通讯作者).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4,18(2):128-13011. 半乳糖凝集素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李常虹,孙琳,张颖健,赵金霞,姚中强,徐宁,刘蕊,刘湘源(通讯作者).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 45(3):452-45712. JAK2/STAT3信号通路对RANKL诱导的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李常虹,赵金霞,孙琳,姚中强,刘蕊,刘湘源(通讯作者).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19(5):13. IgG、IgA和IgM亚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检测及意义. 张颖健,赵金霞,孙琳,李常虹,李桂叶,刘湘源(通讯作者),栗占国.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17(1):5-914. 应关注老年风湿病的诊治. 赵金霞 刘湘源.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2,11(12):881-88415. 尿酸持续达标是难治性痛风治疗的关键. 刘湘源,郑晓娟.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2):168-17016. 抗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抗体的检测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张霞,赵金霞,孙琳,李茹,刘湘源(通讯作者),栗占国.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2):195-19817. 不容忽视痛风的降尿酸治疗(专论). 刘湘源.中华风湿病杂志,2010,14(6):361-36318. TNF-α拮抗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赵金霞,刘湘源(通讯作者).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10,4(4):447-44919. 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进展(综述). 刘湘源,李树强.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9,3(3):. 女性风湿病患者避孕方法的选择(综述). 刘湘源.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9,13(1):. 应重视类风湿关节炎的强化治疗(专论). 刘湘源.中华风湿病杂志,2009,13(11): . 痛风降尿酸治疗的进展. 刘湘源,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1):. 难治性痛风石痛风的治疗. 刘湘源.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8,2(6):. 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不良反应的防治. 刘湘源,徐宁,李胜光.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8,12(3): . 慢性下背痛的鉴别诊断. 刘湘源,李胜光.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10):. B27相关性前葡萄膜炎. 刘湘源,肖玉兰,李胜光,唐丽君,张莉芸.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6,10(4):. 生物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刘湘源,李胜光.黄烽.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1):. 老年人高尿酸血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湘源,肖玉兰,任素琴, 唐丽君,张莉芸.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5):. 误诊为脊柱关节病的下背痛患者24例临床分析. 刘湘源,黄烽.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10):.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刘湘源,黄烽.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5,3(1):. 类风湿关节炎的抗B细胞治疗. 刘湘源,黄烽.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11):. 韦格纳肉芽肿的治疗现状. 刘湘源,黄烽.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5,2(3):. 汉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HLA-DM和-DR基因的表达. 刘湘源,朱继平,闵伟琪,黄建生.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3,3(1):18-2034.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HLA-DM基因多态性分析. 刘湘源,闵伟琪,黄烽,李胜光.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2,23(1):. 抗疟药物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应用. 刘湘源, 黄烽.中国新药杂志,2002,11(4):274-27736. 依地酸钙钠治疗系统性硬化症86例. 刘湘源,黄次波,黄烽.中国新药杂志,2001,10(8):.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急性肢端干性坏疽. 刘湘源,尚桂莲,黄次波, 黄烽中华内科杂志,2000,39(9):. 男性与女性白塞病的对比研究. 刘湘源,李胜光,施桂英,等.中华风湿病杂志, 2000,4(2):. 雷诺现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 刘湘源,林俊,黄烽,黄次波.中华风湿病杂志,2000,4(3):. 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刘湘源,林红,袁国华,黄烽.中华内科杂志.1999,38(7):. 干燥综合征并发完全型肾小管酸中毒. 刘湘源,杜转敏,袁国华,黄次波.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1999, 20(4):.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胃肠损伤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刘湘源,施桂英.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999,3(2):. HLA-B27阴性与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对比分析. 刘湘源,王宽婷,赵伟,黄烽.中华风湿病杂志,1998, 3:. 干燥综合征与肾小管酸中毒. 刘湘源,李春先,黄次波.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18(12):753-754.

骨科医学又称矫形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专业或学科。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骨科医学论文范文大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骨科护理工作

【摘要】为了提高骨科护理的质量,进一步凸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我院骨科病房特开设了以人性化为护理主题的相关工作,并在工作中扎实推进,对护理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显示了在骨科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必要性。也为我院更好的占领市场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骨科护理人性化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转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转变的时候,护理的理念和重要性也在改变,近年来,人性化的概念正在深入护理的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正深深地渗入治疗和护理工作者的心中。

1 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推进与教育

要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首先要理解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只有充分了解什么是人性化护理及服务,才能在骨科的护理工作中正确地开展人性化护理。为此,我院特别开设了人文关怀以及人性化护理相关的课程培训,让每个护理人员充分了解先进的护理发展趋势,了解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理念和要求,为在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工作打下理论基础。同时,还注重在实际工作的护理实效点品工作,加强人性化护理行为和语言培训,制定详细的行为规范标准。并在工作中加以落实和推广。

2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的体现

入院时人性化护理

骨伤专科医院收治的患者多数有骨折,严重时伴有生命危险。初入院时,患者常承受着剧烈疼痛的折磨,加之对治疗工作的陌生,(家属)患者时常担心是否有生命危险以及后遗症等等。有些患者入院后就进行骨牵引或石膏、夹板外固定,严重时会直接进入手术室,这些治疗行为会增加患者(家属)的恐惧感。

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和安慰患者(家属),视患者如亲人,做到换位思考,设身为患者利益着想,用亲切、热情的语言向患者详细介绍住院环境、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等工作,做好住院期间的生活安排工作,并让患者(家属)了解到主管医生有丰富临床经验,一定能帮助其解除病痛,减轻思想负担,产生并增强他们对医疗服务的信任感,安心地接受治疗。患者常主诉疼痛,护理人员要主动安慰患者,注意疼痛的性质、部位及进展,患肢肿胀、末端血运、指(趾)活动、感觉情况。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规律性。让他们心情放松、注意力转移,增强战胜疼痛的信心。

围手术期的人性化护理

术前护理

在手术之前,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克服术前的恐惧感是非常必要的。使患者更快更好地掌握健康知识,稳定情绪,可以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要求护士耐心、详细地向他们介绍将要进行手术的情况,尽量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让患者获得信心和治疗知识,同时可以根据医嘱适当运用镇静药物来帮助他们渡过术前恐惧时期。主管护士向患者做好术前宣教安慰工作,解释术前做好皮肤准备的重要性,术中如何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同时在做术前准备时,动作尽量轻柔,避免术前准备工作引起的不适导致患者情绪的波动,增加治疗的难度。

术后护理

手术之后,患者麻醉清醒后回到病房,护士要及时到床边,跟麻醉师做好交班。主动跟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说明手术已做好了,让患者及其家属知道手术是成功的。了解患者的心理及情绪变化,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始终保持微笑,以端庄的仪表,关怀性的语言,热情、诚恳的态度,来缓解患者手术带来的痛苦;通过关心、尊重患者来达到减轻痛楚和增强康复的信心;通过细心的观察,及时向医生反映患者的情况,配合医生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加减药物,以达到治疗和康复的最佳效果。

人性化护理与功能锻炼

术后的功能锻炼对骨科患者的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日常护理课程的培训,让每位护士了解到骨科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及各种骨折后的功能正确的锻炼方法。同时,也要让患者了解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时效性。护士要用激励的语言来鼓励患者克服疼痛,正确地运用功能锻炼的方法,来配合医生的指导,争取早日康复。通过具体有效的护理,加快患者康复。

护理人员的人性化语言艺术

护士的语言行为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必须注意到语言的双向作用。温柔、亲切的笑容,鼓励的语言能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情绪,减轻其思想负担,起到配合治疗的作用。反之,粗鲁、生硬的语言则可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甚至导致医源性疾病的发生。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时,使用礼貌性的语言;当患者遇到疼痛或者缺乏自信时,运用安慰性及鼓励性的语言;克服患者的紧张情绪,使之放松。避免使用生硬的语调,以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人性化护理在患者家属中的运用

当患者因骨科疾病住院时,家属同样有急切的心情,此时需要对他们进行人性化的疏导。除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同时,主管护士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如年老的卧床患者,预防三大并发症的重要性;术后患者的营养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骨折患者在骨折早、中、后期中医饮食调护;并及时将治疗的情况告诉家属,让其了解治疗的目的。达到家属支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的目的,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 对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

所谓人性化管理指在管理活动中把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作为指导思想,坚持一切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根本手段,达到提高治疗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的目的。

4 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并不断深化人性化管理进程

5 护理人员承受较大的压力,日常工作繁重,患者与社会对护理人员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

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尊重患者的需要。我院通过开展人性化护理,以病人为中心,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护理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肯定,极大地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以护理工作为载体,不段提升我院的知名度,增加市场份额,增加了我院的经济效益,提升了社会效应,推动了护理工作的发展。

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的中医护理临床研究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老年人股颈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采取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但对于老年患者身体情况,术后恢复较慢。本文通过对本院5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118例股骨颈骨折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中男42例,女17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岁,摔伤35例,车祸伤15例,重物砸伤9例;骨折类型:头下型25例,经颈型29例,基底型5例;Garden分型:Ⅱ型19例,Ⅲ型25例,Ⅳ型15例;合并高血压15例,糖尿病13例,支气管炎9例。观察组中男40例,女19例,年龄61~93岁,平均年龄(±)岁,摔伤31例,车祸伤18例,重物砸伤10例;骨折类型:头下型25例,经颈型27例,基底型6例;Garden分型:Ⅱ型18例,Ⅲ型24例,Ⅳ型17例;合并高血压16例,糖尿病13例,支气管炎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手术后均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骨科术后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定时更换体位,注意局部血液循环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包括:

①中医辨证护理。老年患者多伴有肝肾亏虚,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听力下降,夜间小便频繁;还有些老年患者脾胃功能差,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全身无力等表现;部分老年患者心火旺盛,多出现口腔溃疡、小便短赤等。因此,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要进行身体的各项检查,了解患者的身体体质,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对应的临床护理措施,对于择期手术的患者,可以根据身体状况,内服益气补血汤(本院协定方)、四君子汤等中药进行调节体质。鼓励患者多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高钙等易消化的食物,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②心理护理。老年人的身体、心理方面对于意外损伤承受能力较差,对手术治疗没有积极性,也存在精神压力。临床护士要了解患者具体的情绪、心理方面,从而进行指导,多与患者交流,消除心中的顾虑,结合病情,讲解一些有关知识,使患者调整良好心态,提高手术治疗的积极性,增强康复的信心。

③疼痛护理。手术后及时询问患者的疼痛情况,正确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给予合理的镇痛方法,减轻疼痛。可以用冷、热疗法减轻局部疼痛,也可以采用耳穴压豆法减轻疼痛。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可给予镇痛药物进行缓解。避免刺激因素,保持病房安静与舒适,使患者得到充足的休息。

④术前准备与指导。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定时行进血压监测,糖尿病患者需要监测血糖等,完善各项检查。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便,避免手术后出现便秘和尿潴留[1].像手术患者使用便盆时,便盆要从身体键侧置入,避免牵拉患病部位出现脱落假体发生;对于小便困难的患者,可以按摩中极穴位促使排尿,也可以对足三里穴进行注射。

⑤术后康复护理。患者手术完成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使足踝关节、足趾关节、下肢肌肉进行活动。手术后第1天鼓励患者长收缩股四头肌和伸屈踝关节训练;第2天至第3天开始训练髋关节,根据术后恢复情况逐渐增加练习;第3天至第7天可以让患者先坐起,然后贴床边站立进行指导。7d后练习髋关节屈曲,范围由小到大。2周后可扶双拐或步行器下床行走练习。

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髋关节置换手术后人工关节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和感染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对于手术后的患者应早期进行踝关节运动练习,尽量不使用止血药,防止发生下肢静脉栓塞;注意下肢是否出现肿胀、足背动脉是否减弱等发生;多喝水,降低血液浓度,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对人工髋关节脱位的预防,患者手术后应平卧于床,避免内旋、外旋、盘腿,身体坐或站立时髋关节不能超过90°的屈曲,如若发生脱位应及时让医师进行复位。手术后注意切口的干燥与清洁,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切口感染。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髋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可以分为4级,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疼痛感;良: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患肢有疼痛较轻;可:髋关节能力有改善,患肢处常伴有疼痛;差:髋关节功能没有恢复,患肢存在持续性疼痛。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P<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59例患者中,优41例(),良1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并发症发生率为0.

对照组59例患者中,优33例(),良11例(),可9例(),差6例(),优良率为,并发症发生率为.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小结

随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骨质变得脆且比疏松,较轻的外伤都容易造成骨折,致使不能行走或长期卧床。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髋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恢复功能,解除疼痛。由于老年人年龄大,伴有其他病症,手术后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对手术后进行护理及指导,对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采取中医辩证护理措施,结合心理、疼痛、饮食等方面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治疗成功率,促进患肢功能康复,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丽晖.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中医护理.全科护理,2011,9(29):2648-2649.

  • 索引序列
  • 强直性脊柱遗传医学论文
  • 关于强直性脊柱炎医学论文
  • 强直性脊柱炎浙江医学杂志
  • 国际医学期刊强直性脊柱炎
  • 强制性脊柱炎外科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