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治未病真相论文摘要

中医治未病真相论文摘要

发布时间:

中医治未病真相论文摘要

中医“治未病”说,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被提出来了。《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四气调神大论》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论述,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中医的这一思想,在历史上各时期的典籍中都有体现,且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医“治未病”说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康复三个方面。“未病”不仅是指机体处于尚未发生疾病时段的状态,而且包括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趋向和未来时段可能表现出的状态,包括疾病微而未显(隐而未现)、显而未成(有轻微表现)、成而未发(有明显表现)、发而未传(有典型表现)、传而未变(有恶化表现)、变而未果(表现出愈或坏、生或死的紧急关头)的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值得提及的是,把中医的“未病”说和现代提出的“亚健康”状态等同看待,是欠全面的。现代所谓的“亚健康”状态,仅是中医“未病”中部分阶段的表现,即疾病微而未显、显而未成的时期,而不能包括中医未病说的全部。中医治“未病”从哪些环节入手呢?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有丰富的论述。尽管对治“未病”的每一个阶段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不尽相同,但如下的认识却是其最基本的和最具共性的要素: 养精调神铸就健康支柱精神状态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首要标准。中医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刺激是百病之源。因此,中医始终把心理调治作为防病健身、治病疗疾的第一步。医生为患者解决的不仅是身病,而且是心病,与患者心灵的拉近和沟通,是治疗身病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较之前者更为重要。从了解患者的精神因素入手,针对与病情有关的心理、情感障碍,应用开导、鼓励、暗示、转移等多种心理疗法,为患者开出可操作的精神疗法处方。在帮助患者消除精神障碍的同时,再辨证地开出药方。 合理饮食打造健康基石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之气血、津液、精血均来源于脾胃的生化。饮食合理则不病或病轻;反之,则多病或病重。因此,中医养生之要以食为本。在这方面,古人有很多有见地的论述,认为除正常养生之外,凡病更应从调理脾胃入手,先食之而后药之,即“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药物的输布、吸收、代谢同样依赖于脾胃的受纳、传化、运输功能,以使其升降斡旋,内而脏腑,外达肌肤。胃气一败,既失去健康的基础,又不能使药物直达病所,百药难为。特别是久病之人,服药太多、太杂,如不知速以护卫脾胃为救,抓紧时机扶助机体正气,治亦难见起色。故无论何疾何病,只要有饮食欠佳一条表现,必重用调理脾胃之品,先使其胃气来复,再辨证治,其效未有不如鼓应桴者。 强身健体增添健康动力“黄帝曰,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华佗的五禽戏、孙思邈的导引术和现代的各种健身方法无不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和应用。运则立,动则健,机体正气的强弱、血液循环状况的良否、新陈代谢质量的高低、抗病能力的大小、疾病治疗和恢复程度的快慢等,都是运动产物的不断积累。在既病之前,运动疗法属于防的层次,在既病之后,运动又具有治疗和康复的意义。根据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的差异,可以制定出适应各种人群的运动处方来,以适应健身和疗疾的不同需要。如调整睡眠,治疗失眠、多梦的处方,为早晨慢跑、打太极拳,睡前散步、摩擦脚心;调整呼吸和治疗肺痿的处方,是晨起深呼吸,拉长声音喊嗓子;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处方,是双手反叉腰倒步走,把大拇指按在双侧肾俞穴上,一边有节奏地走,一边左右扭转颈项等。这些做法既有利于健康者的健身,也有利于患病者身体素质的增强,又能对药物治疗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如此,则“骨正筋柔,腠理以密……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科学用药充实健康保障谈到治疗,中医有“齐毒药攻其中,樗石针艾治其外”的方针。“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中医对药物毒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认识,是非常超前和科学的,同样是治未病思想的延伸和发展。毋庸置疑,中医“治未病”说的意义除表现在健康学之外,其社会学意义也非常重大。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训已足可引起我们的借鉴:美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75年间,虽然在诸如心脏手术、脊髓灰质炎疫苗、冠脉搭桥等一系列新医疗技术上有很大发展,但也同时引起医疗费用的大幅度增加(由原来的120亿美元增至1185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96%),而患者的死亡率却未能明显下降(一直保持在7%~8%之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开展了类似于中医“治未病”说内容的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石的全民健康教育,结果很快取得了成效。因此,一些社会学和经济学家把“治未病”说称为“供得起和可持续的医学”。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临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提前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治未病的渊源与涵义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一书,它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框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是对治未病的最为经典的论断,明确提出了治未病养生“未病先防”的思想内核。《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提出了治未病的养生保健基本原则。《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补充了未病先防的另一方面含义,疾病出现某些先兆,或处于萌芽状态时,应采取措施,防微杜渐,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即“欲病救萌”。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论述进一步明确提出既病防变的重要思想。因为内脏疾病有可能按照五行相乘或相侮的规律传变,在治疗时就应当首先辨明有可能被传的脏器,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传变。

此外,东汉华佗创立五禽戏健身法,晋代葛洪强调气功摄生,都对治未病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化。

唐代孙思邈是一位在治未病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医家。他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提出“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己病之病”,认为医生和患者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无事之前”。他对治未病主要从养生保健和欲病早治的角度着眼,“喜养性者,治未病之病”,所著《千金要方》记载了大量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中医治未病理论成熟于明清时代,这个时期的医学家们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了治未病理论,大大丰富了治未病的方法和手段。明末清初的喻嘉言也是治未病思想的大力倡导者,并专门撰写了《医门法律》,如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入之风的绸缪之计;又如血痹虚劳篇中对于男子平人谆谆致戒,是望其有病早治,不要等虚劳病成,强调于虚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积贮渐富,使虚劳难成。

清代叶天士对于治未病研究颇深,明确提出“逐邪务早,先证用药,先安防变”等临床用药原则,他根据温病的发展规律,热邪伤及胃阴,进一步发展可损及肾阴,主张在甘寒养胃的同时加入咸寒滋肾之品,以防肾阴被损;《温热论》中提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可谓是既病防变原则具体应用的典范。如邪入营分而见斑诊隐隐,必须“急急透斑为要”,故用清热凉血之剂,使营血热毒得解。又如对“平素心虚有痰者”,治总兼以养心化痰,主张用石菖蒲、郁金、牛黄、至宝丹等开其闭,以防其“昏厥为痉”。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治疗原则,提出要在温病治疗过程中注意步步顾护津液,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恰恰吻合,亦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

《丹溪心法》载:“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概而言之,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形成之前,对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其发生。主要是以养生为要,贯穿于日常饮食、起居、情志、欲望等方面,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②“见微知著”,对某些疾病出现的前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③“有病早治”,有了疾病应该及早对症治疗,不要延误病程,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轻病拖为重病。④“已病防变”,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及时阻止疾病的蔓延、恶化和传变。⑤“病后防复”,在疾病尚未发作的稳定期或间歇期即提前采取巩固性治疗或预防性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

2 未病先防 养正祛邪

肿瘤与其他疾病一样,是“正”、“邪”二气交争结果,在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的情况下,易于发生肿瘤。《医宗必读》中所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且由于脏腑生理功能的失调紊乱,疲劳、痰湿、热毒、瘀血等病理产物就因此而自生,形成了肿瘤发病的病理基础。明代张景岳说:“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金代张元素《治法机要》说:“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肾虚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因此,在肿瘤尚未发生之前,针对可能导致肿瘤的各种原因,如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慢性疾病等内因,亦包括有毒致癌物侵袭等外因,加以防范,即所谓的肿瘤一级预防,从而降低肿瘤的发生率。主要体现在摄生方面,调情志,适起居,节饮食,慎劳作,长养正气,防止病邪的侵袭。

培养正气应当注意重视精神调节,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起居有规律性。平素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有利于血脉流通,气机调畅,阴阳和调,正气充足,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另外,在饮食方面勿使偏嗜、失节或食用不洁之品,忌食霉变不洁食物,少食油炸食物等。饮食和调,脾胃健运,就能化生精气,滋养人体,保持身体健康。如过食肥甘厚味易助湿、生痰、化热等,如《医偏》中说:“酒客多噎隔,好热酒者尤多。”江苏省启东地区原为肝癌高发区,经过“改水、防霉、治肝炎”的措施干预,肝癌发病率大大降低,即是一个实证。还需注意防范各种不利于健康的因素,起居有常,劳逸适度。从源头上预防是抗御肿瘤重要方法之一。

目前,癌症仍然是危害人类生命的前三位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癌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中医“治未病”理念是重视预防和保健的医学,就是防患于未然,以控制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3 见微知变 癌前干预

恶性肿瘤的发生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将起之时必有先兆,此时急治其先,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癌肿早期常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容易漏诊或延误诊断,临床医生要时刻牢记“治未病”的理念。如食管癌,在初发期,一般无自觉症状,有的虽然有轻微或偶发的吞咽不适,仅在吞咽干物时有梗噎感,或胸骨后轻微灼痛,往往未引起患者的重视,而延误诊断和治疗。胃癌早期,由于症状无或轻微,进展缓慢,往往被误诊为胃炎或消化不良,甚至出现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时,症状仍不明显,直到病人体质消瘦,才去医院检查,但为时已晚。肺癌早期,症状轻微,甚至毫无症状,仅在X线健康检查时偶然发现。3/4的早期肺癌可有不同程度的咳嗽。肺癌早期由于癌组织刺激支气管黏膜,发生顽固性呛咳或呈高音调的阻塞性咳嗽,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黏液痰,症状类似感冒或支气管炎,常被大家所忽视。乳腺癌,早期无任何自觉症状,特别是年龄大的妇女,很少注意乳房的变化,常常忽视无症状的乳房肿块,等到肿块越来越大,才到医院检查,此时乳腺癌已经转移,失去手术机会。卵巢深居盆腔之中,即使卵巢癌已经大如鸡蛋,病人也可以毫无感觉。卵巢癌早期无任何症状,如妇女出现卵巢癌“三联”症状,即40岁以上妇女,有胃肠道症状,如腹胀、腹痛和较长时间的卵巢功能障碍,则应引起警惕。从中医“治未病”的观点来看,医务人员就要重视病人身体的微小变化,如吞咽干食有点梗噎时,应及时做钡餐造影检查或食管镜检查;向来食欲正常,一旦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和体重下降时,应及时做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对不明原因的咳嗽,尤其是阵发性喉咳要引起高度警惕,应及时拍胸部片或CT检查。

癌前状态指易恶变的全身性或局部疾病的状态,癌前病变指较易转变成癌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早期邪盛,正气尚未大衰,治疗重在祛邪,“当其邪气初客,所积未坚,则先消之而后和之”。如此,在癌前病变或癌前状态即加以治疗干预,既可提高治愈率又能防止其恶变。

4 既病防变 防止转移

疾病的发展和传变是有规律的。因此,在治疗时,可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预先对可能受影响的部位加以固护,增强其抗邪能力。《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运用五行乘侮规律得出的治病防变措施。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肝属木,脾属土,肝木最易乘克脾土,故治疗肝病时,应配合适当的健脾和胃药。

中医对肿瘤转移的认识,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其指出脏腑之间,生理上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生克制化关系;病理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乘侮亢害关系。一脏有病,可依据自身规律而影响他脏。《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一脏有病可以影响到相关的脏腑。故治疗肿瘤转移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联系脏腑之间存在的生克乘侮关系,先治或先安未病脏腑,以阻断疾病的传变途径,防止疾病发展。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辨证论治为基点,根据肿瘤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治疗。处方用药先专攻一路,同时再多方位入手,提高机体正气,防止复发及转移。肿瘤病人手术以后,一般都要进行放化疗,放化疗虽对肿瘤有打击,但对人体正气也是一个严重损伤。患者会出现一些机体正气虚损的症状,比如白细胞减少、全身疲乏无力、肢体疲软、精神不振、动辄气短、头发稀少枯干、盗汗、面色无华等等。此时予以扶正祛邪,使机体正气振奋,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中医在治疗肿瘤时“力顾脾胃,调和气血”的原则是精华所在。

“贪生怕死,要求长寿,乃人之常情”。载圣在《礼记》记载:“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始终俱善,人道毕矣。”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人应该立足于生,但死亡是人生的必然归宿,死亡就是回归自然。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工作实践中,观察到有不少危重病人或身患绝症者凡能坦然自若、乐观开朗地面对病情,积极配合医生诊治的大多抗病力强,元气恢复快,病情逆转,甚至完全康复。而越是忧愁恐惧怕死的患者,则精神崩溃,气血耗散,病情加速恶化,多预后不良。中医认为,病人的精神状态是本,医生的治疗措施是标,医生的治疗是通过病人的抗病能力才能发挥治疗效应,如果病人精神已经崩溃,那么再好的治疗措施也无济于事。所谓“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医学界已经公认中医药治疗肿瘤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手术、放化疗的效果。中药可让癌细胞“改邪归正”。2008年4月15至21日是第十四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原主任委员周岱翰指出,中晚期癌症和高血压、糖尿病等一样是长期慢性病,中药可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病人可以长期带病生存。周教授指出,癌细胞不是外来异物,它是人体正常细胞分化不良而来。人体正常细胞的生长有一个自杀程序,当长大到一定程度,就逐渐走向衰老、凋亡。当这种自杀程序受到破坏,细胞无限度长大却不凋亡时,原本正常的细胞就变成了癌细胞,形成肿瘤。肿瘤病人本身有免疫缺陷,无法识别和消灭这些癌细胞。中医治癌的原理,一方面是运用中药调理综合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效识别和杀灭癌细胞;另一方面可以诱导癌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

5 病后调摄 慎防复发

对于肿瘤的“治未病”理念,还应包括病后调摄,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宿疾的复发。恶性肿瘤在早、中期经过根治手术、或经过规范的放化疗后,达到了完全缓解,但是仍有一定的复发率,如胃癌患者在术后有70%~80%死于局部或远处转移,即使是早期胃癌,术后10年仍有30%~40%的复发率;接受手术的食道癌患者中,即使早期患者,5年内仍有近50%的复发率。故术后防止其复发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中医药在这一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中医认为,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病后可通过培补正气,调理脏腑功能,使其紊乱的状态得以恢复。扶助正气,主要从气、血、阴、阳四个方面入手,俾气血冲和,阴阳平衡;调理脏腑功能主要是从先天入手,先天为本,本元充盛则阴阳平和;后天为养,脾胃健则气血充。实瘤已去,但癌毒未尽,扶正的同时不忘祛除余邪。现代医学也证实,即使早期肿瘤在根治术后,仍有微小转移灶的浸润,这也是手术后辅助用放化疗的原因。中医可在扶正的原则下采用化瘀解毒散结等治法,以清除余毒,防止其复发。

另外,还应配合饮食调养,注意劳逸得当,生活起居有规律。否则,此时若适逢新感病邪,饮食不慎,过于劳累,均可助邪伤正,使正气更虚,余邪复盛,引起宿疾复发。肿瘤患者更应做好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方能巩固疗效,提高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渊源流长,以治未病的思想指导中医防治肿瘤的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与现在肿瘤的“三级预防”有相似之处,但更突出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念,且具有个体化的辨证优势,特别是在应对癌变病变、防恶化、肿瘤术后的防止复发与转移方面,通过扶正祛邪有较好的效果。

京津冀在线网综合:《黄帝内经》之 养生 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从《黄帝内经》我们知道了治未病的重要性,那治未病是什么样子? 首先超早期的诊断,其次是干预与调理,决定治未病诊断的关键因素是对早期疾病的定位。1、早期疾病的定位。 现在医学在诊断技术上,只能对损伤以后的程度与结果进行诊断,对早期处在萌芽之中的不良状态既没有对生理形成损伤的疾病,还没有这种诊断技术,因此也没有把处在萌芽状态中的疾病列为疾病。早期疾病的产生(除了特殊性)大多都是通过内外因引发的生理功能出现不良状态,表现在不能正常工作,生理出现障碍失调,因此在生理上反映出来的不良反映又反映给心理上的不良状态(情绪),这是疾病最早期的开始。由于现在医学技术检查不出来,就推向心理疾病,在早期疾病的诊断上出现了空白。把人在医学上推向了被动,而没有发挥人的主观与潜能,这就失去了早期诊断疾病的时机。而早期疾病的形成是决定损伤与损害程度的重要因素。2、解决了早期疾病的定位,下一步就是针对早期疾病的诊断。 决定早期治疗的关键是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只有将疾病早期诊断出来,才会将疾病消灭在萌芽之中。人的身体充满了传感器和神经传感系统,任何生理出现的不良反映我们都会在最早期把它发现出来,现在医学没有开发这种诊断的能力,因此才将早期的疾病得以发展和积累,最后造成对身体的损伤。应用自我的潜能对自我思想、心理与生理进行诊断与调节,这有利于把疾病消灭在早期的萌芽之中,解决真正预防疾病的问题。它有利于从本质与病因上来解决康复与治疗问题,有利于给防治与康复创造良好条件,有利于把现在医学将人处于被动的防治转为了主动,有利于本与表,药物与潜能共同结合的大防治。3、自我诊断与调节目地与意义。 只有应用自身的潜能能力,才能完成最早期的自我诊断,才使疾病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这不但对治疗有利,在最本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疾病,对形成损伤性的疾病产生也是最好的预防措施。早期疾病的形成是生理上出现了障碍与失调,而后带来的损伤。在生理出现障碍与失调时,形成了不良的心理与生理的不良反映与不良状态,这对自我调节有最佳的治疗效果。如:精神紧张造成的胃痉挛用放松大脑的方法,就能解除胃痉挛。这不但从本质上解决了疾病,也起到了在早期解决疾病的效果。当心理与生理哪一个方面出现了不良反映与不良状态,通常我们无法解决,解决唯一的办法只能依赖药物或者忍受病痛折磨。当依赖药物也无法解决时,只能任其发展而形成了损伤。药物对疾病只能起缓解作用与缓解疾病的痛苦,而真正康复是靠生理的自愈能力。4、名医扁鹊对治未病的定义。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针放血、用药敷药,都以为我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治未病”是中医的 健康 观,是古代医家几千年来在预防和治服瘟疫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科学思想,是中医学奉献给人类 健康 的医学模式。 《易筋经》中的《八段锦》、《十二易筋经》、《洗髓易筋经》是治未病的最佳干预与调理技术。它对中华民族的 健康 呵护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我们应该挖掘好、继承好、利用好这些中医文化瑰宝,现在医学没有应用自身存在的潜能帮助调节与治疗。因此,众多慢性疾病成为不治之症,从而不能真正起到防治的效果,这是医学最大的遗憾与缺欠。5、《黄帝内经》对“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论述。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疗已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 简单的讲《黄帝内经》中上医治未病,谓之 养生 ,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中医治欲病,谓之保健。刮痧,拔罐,艾灸,推拿,针灸。 下医治已病,谓之医疗,中药。用现代医学的说法,“上医”属于 养生 学,“中医”属于保健学,下医是中药学。6、自我调节与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只有主动的应用自我调节能力与特异潜能的调节治疗能力,才能将医学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从表象治疗转变为本质治疗,使医学出现内外本表兼治的过程。自我调节是把疾病消灭在早期的最佳治疗手段,不再是一味的药物与干预治疗,从而使医学走向全面防治的过程。(作者:高云星 河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易筋经文化研究院 院长石家庄武修堂 科技 有限公司 董事长)

中医治未病真相论文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临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提前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治未病的渊源与涵义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一书,它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框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是对治未病的最为经典的论断,明确提出了治未病养生“未病先防”的思想内核。《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提出了治未病的养生保健基本原则。《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补充了未病先防的另一方面含义,疾病出现某些先兆,或处于萌芽状态时,应采取措施,防微杜渐,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即“欲病救萌”。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论述进一步明确提出既病防变的重要思想。因为内脏疾病有可能按照五行相乘或相侮的规律传变,在治疗时就应当首先辨明有可能被传的脏器,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传变。

此外,东汉华佗创立五禽戏健身法,晋代葛洪强调气功摄生,都对治未病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化。

唐代孙思邈是一位在治未病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医家。他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提出“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己病之病”,认为医生和患者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无事之前”。他对治未病主要从养生保健和欲病早治的角度着眼,“喜养性者,治未病之病”,所著《千金要方》记载了大量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中医治未病理论成熟于明清时代,这个时期的医学家们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了治未病理论,大大丰富了治未病的方法和手段。明末清初的喻嘉言也是治未病思想的大力倡导者,并专门撰写了《医门法律》,如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入之风的绸缪之计;又如血痹虚劳篇中对于男子平人谆谆致戒,是望其有病早治,不要等虚劳病成,强调于虚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积贮渐富,使虚劳难成。

清代叶天士对于治未病研究颇深,明确提出“逐邪务早,先证用药,先安防变”等临床用药原则,他根据温病的发展规律,热邪伤及胃阴,进一步发展可损及肾阴,主张在甘寒养胃的同时加入咸寒滋肾之品,以防肾阴被损;《温热论》中提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可谓是既病防变原则具体应用的典范。如邪入营分而见斑诊隐隐,必须“急急透斑为要”,故用清热凉血之剂,使营血热毒得解。又如对“平素心虚有痰者”,治总兼以养心化痰,主张用石菖蒲、郁金、牛黄、至宝丹等开其闭,以防其“昏厥为痉”。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治疗原则,提出要在温病治疗过程中注意步步顾护津液,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恰恰吻合,亦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

《丹溪心法》载:“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概而言之,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形成之前,对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其发生。主要是以养生为要,贯穿于日常饮食、起居、情志、欲望等方面,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②“见微知著”,对某些疾病出现的前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③“有病早治”,有了疾病应该及早对症治疗,不要延误病程,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轻病拖为重病。④“已病防变”,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及时阻止疾病的蔓延、恶化和传变。⑤“病后防复”,在疾病尚未发作的稳定期或间歇期即提前采取巩固性治疗或预防性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

2 未病先防 养正祛邪

肿瘤与其他疾病一样,是“正”、“邪”二气交争结果,在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的情况下,易于发生肿瘤。《医宗必读》中所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且由于脏腑生理功能的失调紊乱,疲劳、痰湿、热毒、瘀血等病理产物就因此而自生,形成了肿瘤发病的病理基础。明代张景岳说:“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金代张元素《治法机要》说:“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肾虚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因此,在肿瘤尚未发生之前,针对可能导致肿瘤的各种原因,如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慢性疾病等内因,亦包括有毒致癌物侵袭等外因,加以防范,即所谓的肿瘤一级预防,从而降低肿瘤的发生率。主要体现在摄生方面,调情志,适起居,节饮食,慎劳作,长养正气,防止病邪的侵袭。

培养正气应当注意重视精神调节,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起居有规律性。平素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有利于血脉流通,气机调畅,阴阳和调,正气充足,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另外,在饮食方面勿使偏嗜、失节或食用不洁之品,忌食霉变不洁食物,少食油炸食物等。饮食和调,脾胃健运,就能化生精气,滋养人体,保持身体健康。如过食肥甘厚味易助湿、生痰、化热等,如《医偏》中说:“酒客多噎隔,好热酒者尤多。”江苏省启东地区原为肝癌高发区,经过“改水、防霉、治肝炎”的措施干预,肝癌发病率大大降低,即是一个实证。还需注意防范各种不利于健康的因素,起居有常,劳逸适度。从源头上预防是抗御肿瘤重要方法之一。

目前,癌症仍然是危害人类生命的前三位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癌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中医“治未病”理念是重视预防和保健的医学,就是防患于未然,以控制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3 见微知变 癌前干预

恶性肿瘤的发生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将起之时必有先兆,此时急治其先,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癌肿早期常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容易漏诊或延误诊断,临床医生要时刻牢记“治未病”的理念。如食管癌,在初发期,一般无自觉症状,有的虽然有轻微或偶发的吞咽不适,仅在吞咽干物时有梗噎感,或胸骨后轻微灼痛,往往未引起患者的重视,而延误诊断和治疗。胃癌早期,由于症状无或轻微,进展缓慢,往往被误诊为胃炎或消化不良,甚至出现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时,症状仍不明显,直到病人体质消瘦,才去医院检查,但为时已晚。肺癌早期,症状轻微,甚至毫无症状,仅在X线健康检查时偶然发现。3/4的早期肺癌可有不同程度的咳嗽。肺癌早期由于癌组织刺激支气管黏膜,发生顽固性呛咳或呈高音调的阻塞性咳嗽,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黏液痰,症状类似感冒或支气管炎,常被大家所忽视。乳腺癌,早期无任何自觉症状,特别是年龄大的妇女,很少注意乳房的变化,常常忽视无症状的乳房肿块,等到肿块越来越大,才到医院检查,此时乳腺癌已经转移,失去手术机会。卵巢深居盆腔之中,即使卵巢癌已经大如鸡蛋,病人也可以毫无感觉。卵巢癌早期无任何症状,如妇女出现卵巢癌“三联”症状,即40岁以上妇女,有胃肠道症状,如腹胀、腹痛和较长时间的卵巢功能障碍,则应引起警惕。从中医“治未病”的观点来看,医务人员就要重视病人身体的微小变化,如吞咽干食有点梗噎时,应及时做钡餐造影检查或食管镜检查;向来食欲正常,一旦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和体重下降时,应及时做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对不明原因的咳嗽,尤其是阵发性喉咳要引起高度警惕,应及时拍胸部片或CT检查。

癌前状态指易恶变的全身性或局部疾病的状态,癌前病变指较易转变成癌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早期邪盛,正气尚未大衰,治疗重在祛邪,“当其邪气初客,所积未坚,则先消之而后和之”。如此,在癌前病变或癌前状态即加以治疗干预,既可提高治愈率又能防止其恶变。

4 既病防变 防止转移

疾病的发展和传变是有规律的。因此,在治疗时,可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预先对可能受影响的部位加以固护,增强其抗邪能力。《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运用五行乘侮规律得出的治病防变措施。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肝属木,脾属土,肝木最易乘克脾土,故治疗肝病时,应配合适当的健脾和胃药。

中医对肿瘤转移的认识,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其指出脏腑之间,生理上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生克制化关系;病理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乘侮亢害关系。一脏有病,可依据自身规律而影响他脏。《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一脏有病可以影响到相关的脏腑。故治疗肿瘤转移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联系脏腑之间存在的生克乘侮关系,先治或先安未病脏腑,以阻断疾病的传变途径,防止疾病发展。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辨证论治为基点,根据肿瘤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治疗。处方用药先专攻一路,同时再多方位入手,提高机体正气,防止复发及转移。肿瘤病人手术以后,一般都要进行放化疗,放化疗虽对肿瘤有打击,但对人体正气也是一个严重损伤。患者会出现一些机体正气虚损的症状,比如白细胞减少、全身疲乏无力、肢体疲软、精神不振、动辄气短、头发稀少枯干、盗汗、面色无华等等。此时予以扶正祛邪,使机体正气振奋,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中医在治疗肿瘤时“力顾脾胃,调和气血”的原则是精华所在。

“贪生怕死,要求长寿,乃人之常情”。载圣在《礼记》记载:“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始终俱善,人道毕矣。”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人应该立足于生,但死亡是人生的必然归宿,死亡就是回归自然。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工作实践中,观察到有不少危重病人或身患绝症者凡能坦然自若、乐观开朗地面对病情,积极配合医生诊治的大多抗病力强,元气恢复快,病情逆转,甚至完全康复。而越是忧愁恐惧怕死的患者,则精神崩溃,气血耗散,病情加速恶化,多预后不良。中医认为,病人的精神状态是本,医生的治疗措施是标,医生的治疗是通过病人的抗病能力才能发挥治疗效应,如果病人精神已经崩溃,那么再好的治疗措施也无济于事。所谓“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医学界已经公认中医药治疗肿瘤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手术、放化疗的效果。中药可让癌细胞“改邪归正”。2008年4月15至21日是第十四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原主任委员周岱翰指出,中晚期癌症和高血压、糖尿病等一样是长期慢性病,中药可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病人可以长期带病生存。周教授指出,癌细胞不是外来异物,它是人体正常细胞分化不良而来。人体正常细胞的生长有一个自杀程序,当长大到一定程度,就逐渐走向衰老、凋亡。当这种自杀程序受到破坏,细胞无限度长大却不凋亡时,原本正常的细胞就变成了癌细胞,形成肿瘤。肿瘤病人本身有免疫缺陷,无法识别和消灭这些癌细胞。中医治癌的原理,一方面是运用中药调理综合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效识别和杀灭癌细胞;另一方面可以诱导癌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

5 病后调摄 慎防复发

对于肿瘤的“治未病”理念,还应包括病后调摄,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宿疾的复发。恶性肿瘤在早、中期经过根治手术、或经过规范的放化疗后,达到了完全缓解,但是仍有一定的复发率,如胃癌患者在术后有70%~80%死于局部或远处转移,即使是早期胃癌,术后10年仍有30%~40%的复发率;接受手术的食道癌患者中,即使早期患者,5年内仍有近50%的复发率。故术后防止其复发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中医药在这一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中医认为,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病后可通过培补正气,调理脏腑功能,使其紊乱的状态得以恢复。扶助正气,主要从气、血、阴、阳四个方面入手,俾气血冲和,阴阳平衡;调理脏腑功能主要是从先天入手,先天为本,本元充盛则阴阳平和;后天为养,脾胃健则气血充。实瘤已去,但癌毒未尽,扶正的同时不忘祛除余邪。现代医学也证实,即使早期肿瘤在根治术后,仍有微小转移灶的浸润,这也是手术后辅助用放化疗的原因。中医可在扶正的原则下采用化瘀解毒散结等治法,以清除余毒,防止其复发。

另外,还应配合饮食调养,注意劳逸得当,生活起居有规律。否则,此时若适逢新感病邪,饮食不慎,过于劳累,均可助邪伤正,使正气更虚,余邪复盛,引起宿疾复发。肿瘤患者更应做好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方能巩固疗效,提高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渊源流长,以治未病的思想指导中医防治肿瘤的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与现在肿瘤的“三级预防”有相似之处,但更突出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念,且具有个体化的辨证优势,特别是在应对癌变病变、防恶化、肿瘤术后的防止复发与转移方面,通过扶正祛邪有较好的效果。

疾病就目前来说是我们身体出现不适,或者检查发现异常,中人体阴阳相互制衡,当阴阳失和,出现偏盛偏衰时,就是疾病开始出现时,治未病也可以理解为预防保健,在疾病发生之前调理阴阳,固护正气,知道疾病下一步的发展,提早采取措施

中医“治未病”说,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被提出来了。《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四气调神大论》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论述,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中医的这一思想,在历史上各时期的典籍中都有体现,且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医“治未病”说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康复三个方面。“未病”不仅是指机体处于尚未发生疾病时段的状态,而且包括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趋向和未来时段可能表现出的状态,包括疾病微而未显(隐而未现)、显而未成(有轻微表现)、成而未发(有明显表现)、发而未传(有典型表现)、传而未变(有恶化表现)、变而未果(表现出愈或坏、生或死的紧急关头)的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值得提及的是,把中医的“未病”说和现代提出的“亚健康”状态等同看待,是欠全面的。现代所谓的“亚健康”状态,仅是中医“未病”中部分阶段的表现,即疾病微而未显、显而未成的时期,而不能包括中医未病说的全部。中医治“未病”从哪些环节入手呢?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有丰富的论述。尽管对治“未病”的每一个阶段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不尽相同,但如下的认识却是其最基本的和最具共性的要素: 养精调神铸就健康支柱精神状态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首要标准。中医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刺激是百病之源。因此,中医始终把心理调治作为防病健身、治病疗疾的第一步。医生为患者解决的不仅是身病,而且是心病,与患者心灵的拉近和沟通,是治疗身病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较之前者更为重要。从了解患者的精神因素入手,针对与病情有关的心理、情感障碍,应用开导、鼓励、暗示、转移等多种心理疗法,为患者开出可操作的精神疗法处方。在帮助患者消除精神障碍的同时,再辨证地开出药方。 合理饮食打造健康基石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之气血、津液、精血均来源于脾胃的生化。饮食合理则不病或病轻;反之,则多病或病重。因此,中医养生之要以食为本。在这方面,古人有很多有见地的论述,认为除正常养生之外,凡病更应从调理脾胃入手,先食之而后药之,即“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药物的输布、吸收、代谢同样依赖于脾胃的受纳、传化、运输功能,以使其升降斡旋,内而脏腑,外达肌肤。胃气一败,既失去健康的基础,又不能使药物直达病所,百药难为。特别是久病之人,服药太多、太杂,如不知速以护卫脾胃为救,抓紧时机扶助机体正气,治亦难见起色。故无论何疾何病,只要有饮食欠佳一条表现,必重用调理脾胃之品,先使其胃气来复,再辨证治,其效未有不如鼓应桴者。 强身健体增添健康动力“黄帝曰,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华佗的五禽戏、孙思邈的导引术和现代的各种健身方法无不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和应用。运则立,动则健,机体正气的强弱、血液循环状况的良否、新陈代谢质量的高低、抗病能力的大小、疾病治疗和恢复程度的快慢等,都是运动产物的不断积累。在既病之前,运动疗法属于防的层次,在既病之后,运动又具有治疗和康复的意义。根据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的差异,可以制定出适应各种人群的运动处方来,以适应健身和疗疾的不同需要。如调整睡眠,治疗失眠、多梦的处方,为早晨慢跑、打太极拳,睡前散步、摩擦脚心;调整呼吸和治疗肺痿的处方,是晨起深呼吸,拉长声音喊嗓子;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处方,是双手反叉腰倒步走,把大拇指按在双侧肾俞穴上,一边有节奏地走,一边左右扭转颈项等。这些做法既有利于健康者的健身,也有利于患病者身体素质的增强,又能对药物治疗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如此,则“骨正筋柔,腠理以密……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科学用药充实健康保障谈到治疗,中医有“齐毒药攻其中,樗石针艾治其外”的方针。“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中医对药物毒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认识,是非常超前和科学的,同样是治未病思想的延伸和发展。毋庸置疑,中医“治未病”说的意义除表现在健康学之外,其社会学意义也非常重大。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训已足可引起我们的借鉴:美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75年间,虽然在诸如心脏手术、脊髓灰质炎疫苗、冠脉搭桥等一系列新医疗技术上有很大发展,但也同时引起医疗费用的大幅度增加(由原来的120亿美元增至1185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96%),而患者的死亡率却未能明显下降(一直保持在7%~8%之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开展了类似于中医“治未病”说内容的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石的全民健康教育,结果很快取得了成效。因此,一些社会学和经济学家把“治未病”说称为“供得起和可持续的医学”。

1.中医“治未病”的内涵 《淮南子》中有句名言:“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这里的“治”,并不单纯指医疗,还含有管理、整理、治理、研究等内容。“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大致讲,可以理解为三个层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防微杜渐”,三是“既病防变”。它要求人们在平时就要防病,有了小病就要注意阻止其酿成大患,在病变来临之际要防止其进一步恶化,这样才能掌握健康的主动权。 具体说来,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平素养生,防病于先。毫无疑问,“治未病”首先应该着眼于平素养护和调摄,未雨绸缪,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疾病发生。也就是《黄帝内经》中所强调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在平时注意保养身体,从培养正气,提高机体抗邪能力和防止病邪侵袭两个方面预防疾病的发生。 防微杜渐,欲病救萌。《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工救其萌芽。”也就是说疾病虽然还没有发生,但已经出现了某些征兆,或者是疾病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防微杜渐,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 我们知道,健康与疾病之间并没有一个截然的界限,中间可能存在一个“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在“第三状态”,尽管事实上体内已开始发生某些异常变化,但病象尚未显露,或虽有少数临床表现,却不足以据此确诊病症。“第三状态”的前途有两种可能:或者向健康态转化,或者向疾病态转化。中医“治未病”的任务就在于促进其向健康态转化。《黄帝内经》中提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显然,这里的“治未病”,不是未病先防,而是在病虽未发生、但将要发生之时,采取措施治其先兆。临床上像中风之类的病证,多数有先兆症状,如头眩、肢麻、手颤等,如能及时发现,采取果断措施,就可以避免发病。还有一些发作性疾患,如哮喘病,当出现先兆症状时,或在缓解期,预先采取措施,就可以阻止其发作。 2. 已病早治,防其传变。 疾病发生的初期,就应该及时采取措施,积极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这也属于“治未病”的内容。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讲到:“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又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都是在强调疾病的早期治疗。 在疾病初期,一般病位较浅,病情较轻,正气受损不重,因此早期治疗很容易解决问题。正像《医学源流论》所说:“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故凡人少有不适,必当即时调治,断不可忽为小病,以致渐深;更不可勉强支持,使病更增,以贻无穷之害。”疾病在早期即被治愈,就不会进一步发展、恶化。否则,等到病邪强盛、病情深重时再去治疗,就比较困难了。 从根本意义上讲,人类医学应该是关于“健康”的学问,而不是关于“疾病”的学问。治疗“已病”只是在疾病发生后不得已的应对措施,是“消极医学”;而“治未病”,防患于未然才是积极主动的。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应该说是中、西医的共识。但是现代预防医学主要是针对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规律,探索和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目的。而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则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内在的防病抗病能力,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维护“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健康状态。(摘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王琦主编《中医中医治未病解读》)

中医治未病的真相论文

京津冀在线网综合:《黄帝内经》之 养生 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从《黄帝内经》我们知道了治未病的重要性,那治未病是什么样子? 首先超早期的诊断,其次是干预与调理,决定治未病诊断的关键因素是对早期疾病的定位。1、早期疾病的定位。 现在医学在诊断技术上,只能对损伤以后的程度与结果进行诊断,对早期处在萌芽之中的不良状态既没有对生理形成损伤的疾病,还没有这种诊断技术,因此也没有把处在萌芽状态中的疾病列为疾病。早期疾病的产生(除了特殊性)大多都是通过内外因引发的生理功能出现不良状态,表现在不能正常工作,生理出现障碍失调,因此在生理上反映出来的不良反映又反映给心理上的不良状态(情绪),这是疾病最早期的开始。由于现在医学技术检查不出来,就推向心理疾病,在早期疾病的诊断上出现了空白。把人在医学上推向了被动,而没有发挥人的主观与潜能,这就失去了早期诊断疾病的时机。而早期疾病的形成是决定损伤与损害程度的重要因素。2、解决了早期疾病的定位,下一步就是针对早期疾病的诊断。 决定早期治疗的关键是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只有将疾病早期诊断出来,才会将疾病消灭在萌芽之中。人的身体充满了传感器和神经传感系统,任何生理出现的不良反映我们都会在最早期把它发现出来,现在医学没有开发这种诊断的能力,因此才将早期的疾病得以发展和积累,最后造成对身体的损伤。应用自我的潜能对自我思想、心理与生理进行诊断与调节,这有利于把疾病消灭在早期的萌芽之中,解决真正预防疾病的问题。它有利于从本质与病因上来解决康复与治疗问题,有利于给防治与康复创造良好条件,有利于把现在医学将人处于被动的防治转为了主动,有利于本与表,药物与潜能共同结合的大防治。3、自我诊断与调节目地与意义。 只有应用自身的潜能能力,才能完成最早期的自我诊断,才使疾病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这不但对治疗有利,在最本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疾病,对形成损伤性的疾病产生也是最好的预防措施。早期疾病的形成是生理上出现了障碍与失调,而后带来的损伤。在生理出现障碍与失调时,形成了不良的心理与生理的不良反映与不良状态,这对自我调节有最佳的治疗效果。如:精神紧张造成的胃痉挛用放松大脑的方法,就能解除胃痉挛。这不但从本质上解决了疾病,也起到了在早期解决疾病的效果。当心理与生理哪一个方面出现了不良反映与不良状态,通常我们无法解决,解决唯一的办法只能依赖药物或者忍受病痛折磨。当依赖药物也无法解决时,只能任其发展而形成了损伤。药物对疾病只能起缓解作用与缓解疾病的痛苦,而真正康复是靠生理的自愈能力。4、名医扁鹊对治未病的定义。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针放血、用药敷药,都以为我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治未病”是中医的 健康 观,是古代医家几千年来在预防和治服瘟疫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科学思想,是中医学奉献给人类 健康 的医学模式。 《易筋经》中的《八段锦》、《十二易筋经》、《洗髓易筋经》是治未病的最佳干预与调理技术。它对中华民族的 健康 呵护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我们应该挖掘好、继承好、利用好这些中医文化瑰宝,现在医学没有应用自身存在的潜能帮助调节与治疗。因此,众多慢性疾病成为不治之症,从而不能真正起到防治的效果,这是医学最大的遗憾与缺欠。5、《黄帝内经》对“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论述。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疗已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 简单的讲《黄帝内经》中上医治未病,谓之 养生 ,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中医治欲病,谓之保健。刮痧,拔罐,艾灸,推拿,针灸。 下医治已病,谓之医疗,中药。用现代医学的说法,“上医”属于 养生 学,“中医”属于保健学,下医是中药学。6、自我调节与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只有主动的应用自我调节能力与特异潜能的调节治疗能力,才能将医学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从表象治疗转变为本质治疗,使医学出现内外本表兼治的过程。自我调节是把疾病消灭在早期的最佳治疗手段,不再是一味的药物与干预治疗,从而使医学走向全面防治的过程。(作者:高云星 河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易筋经文化研究院 院长石家庄武修堂 科技 有限公司 董事长)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临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提前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治未病的渊源与涵义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一书,它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框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是对治未病的最为经典的论断,明确提出了治未病养生“未病先防”的思想内核。《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提出了治未病的养生保健基本原则。《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补充了未病先防的另一方面含义,疾病出现某些先兆,或处于萌芽状态时,应采取措施,防微杜渐,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即“欲病救萌”。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论述进一步明确提出既病防变的重要思想。因为内脏疾病有可能按照五行相乘或相侮的规律传变,在治疗时就应当首先辨明有可能被传的脏器,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传变。

此外,东汉华佗创立五禽戏健身法,晋代葛洪强调气功摄生,都对治未病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化。

唐代孙思邈是一位在治未病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医家。他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提出“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己病之病”,认为医生和患者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无事之前”。他对治未病主要从养生保健和欲病早治的角度着眼,“喜养性者,治未病之病”,所著《千金要方》记载了大量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中医治未病理论成熟于明清时代,这个时期的医学家们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了治未病理论,大大丰富了治未病的方法和手段。明末清初的喻嘉言也是治未病思想的大力倡导者,并专门撰写了《医门法律》,如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入之风的绸缪之计;又如血痹虚劳篇中对于男子平人谆谆致戒,是望其有病早治,不要等虚劳病成,强调于虚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积贮渐富,使虚劳难成。

清代叶天士对于治未病研究颇深,明确提出“逐邪务早,先证用药,先安防变”等临床用药原则,他根据温病的发展规律,热邪伤及胃阴,进一步发展可损及肾阴,主张在甘寒养胃的同时加入咸寒滋肾之品,以防肾阴被损;《温热论》中提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可谓是既病防变原则具体应用的典范。如邪入营分而见斑诊隐隐,必须“急急透斑为要”,故用清热凉血之剂,使营血热毒得解。又如对“平素心虚有痰者”,治总兼以养心化痰,主张用石菖蒲、郁金、牛黄、至宝丹等开其闭,以防其“昏厥为痉”。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治疗原则,提出要在温病治疗过程中注意步步顾护津液,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恰恰吻合,亦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

《丹溪心法》载:“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概而言之,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形成之前,对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其发生。主要是以养生为要,贯穿于日常饮食、起居、情志、欲望等方面,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②“见微知著”,对某些疾病出现的前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③“有病早治”,有了疾病应该及早对症治疗,不要延误病程,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轻病拖为重病。④“已病防变”,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及时阻止疾病的蔓延、恶化和传变。⑤“病后防复”,在疾病尚未发作的稳定期或间歇期即提前采取巩固性治疗或预防性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

2 未病先防 养正祛邪

肿瘤与其他疾病一样,是“正”、“邪”二气交争结果,在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的情况下,易于发生肿瘤。《医宗必读》中所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且由于脏腑生理功能的失调紊乱,疲劳、痰湿、热毒、瘀血等病理产物就因此而自生,形成了肿瘤发病的病理基础。明代张景岳说:“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金代张元素《治法机要》说:“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肾虚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因此,在肿瘤尚未发生之前,针对可能导致肿瘤的各种原因,如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慢性疾病等内因,亦包括有毒致癌物侵袭等外因,加以防范,即所谓的肿瘤一级预防,从而降低肿瘤的发生率。主要体现在摄生方面,调情志,适起居,节饮食,慎劳作,长养正气,防止病邪的侵袭。

培养正气应当注意重视精神调节,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起居有规律性。平素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有利于血脉流通,气机调畅,阴阳和调,正气充足,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另外,在饮食方面勿使偏嗜、失节或食用不洁之品,忌食霉变不洁食物,少食油炸食物等。饮食和调,脾胃健运,就能化生精气,滋养人体,保持身体健康。如过食肥甘厚味易助湿、生痰、化热等,如《医偏》中说:“酒客多噎隔,好热酒者尤多。”江苏省启东地区原为肝癌高发区,经过“改水、防霉、治肝炎”的措施干预,肝癌发病率大大降低,即是一个实证。还需注意防范各种不利于健康的因素,起居有常,劳逸适度。从源头上预防是抗御肿瘤重要方法之一。

目前,癌症仍然是危害人类生命的前三位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癌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中医“治未病”理念是重视预防和保健的医学,就是防患于未然,以控制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3 见微知变 癌前干预

恶性肿瘤的发生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将起之时必有先兆,此时急治其先,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癌肿早期常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容易漏诊或延误诊断,临床医生要时刻牢记“治未病”的理念。如食管癌,在初发期,一般无自觉症状,有的虽然有轻微或偶发的吞咽不适,仅在吞咽干物时有梗噎感,或胸骨后轻微灼痛,往往未引起患者的重视,而延误诊断和治疗。胃癌早期,由于症状无或轻微,进展缓慢,往往被误诊为胃炎或消化不良,甚至出现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时,症状仍不明显,直到病人体质消瘦,才去医院检查,但为时已晚。肺癌早期,症状轻微,甚至毫无症状,仅在X线健康检查时偶然发现。3/4的早期肺癌可有不同程度的咳嗽。肺癌早期由于癌组织刺激支气管黏膜,发生顽固性呛咳或呈高音调的阻塞性咳嗽,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黏液痰,症状类似感冒或支气管炎,常被大家所忽视。乳腺癌,早期无任何自觉症状,特别是年龄大的妇女,很少注意乳房的变化,常常忽视无症状的乳房肿块,等到肿块越来越大,才到医院检查,此时乳腺癌已经转移,失去手术机会。卵巢深居盆腔之中,即使卵巢癌已经大如鸡蛋,病人也可以毫无感觉。卵巢癌早期无任何症状,如妇女出现卵巢癌“三联”症状,即40岁以上妇女,有胃肠道症状,如腹胀、腹痛和较长时间的卵巢功能障碍,则应引起警惕。从中医“治未病”的观点来看,医务人员就要重视病人身体的微小变化,如吞咽干食有点梗噎时,应及时做钡餐造影检查或食管镜检查;向来食欲正常,一旦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和体重下降时,应及时做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对不明原因的咳嗽,尤其是阵发性喉咳要引起高度警惕,应及时拍胸部片或CT检查。

癌前状态指易恶变的全身性或局部疾病的状态,癌前病变指较易转变成癌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早期邪盛,正气尚未大衰,治疗重在祛邪,“当其邪气初客,所积未坚,则先消之而后和之”。如此,在癌前病变或癌前状态即加以治疗干预,既可提高治愈率又能防止其恶变。

4 既病防变 防止转移

疾病的发展和传变是有规律的。因此,在治疗时,可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预先对可能受影响的部位加以固护,增强其抗邪能力。《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运用五行乘侮规律得出的治病防变措施。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肝属木,脾属土,肝木最易乘克脾土,故治疗肝病时,应配合适当的健脾和胃药。

中医对肿瘤转移的认识,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其指出脏腑之间,生理上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生克制化关系;病理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乘侮亢害关系。一脏有病,可依据自身规律而影响他脏。《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一脏有病可以影响到相关的脏腑。故治疗肿瘤转移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联系脏腑之间存在的生克乘侮关系,先治或先安未病脏腑,以阻断疾病的传变途径,防止疾病发展。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辨证论治为基点,根据肿瘤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治疗。处方用药先专攻一路,同时再多方位入手,提高机体正气,防止复发及转移。肿瘤病人手术以后,一般都要进行放化疗,放化疗虽对肿瘤有打击,但对人体正气也是一个严重损伤。患者会出现一些机体正气虚损的症状,比如白细胞减少、全身疲乏无力、肢体疲软、精神不振、动辄气短、头发稀少枯干、盗汗、面色无华等等。此时予以扶正祛邪,使机体正气振奋,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中医在治疗肿瘤时“力顾脾胃,调和气血”的原则是精华所在。

“贪生怕死,要求长寿,乃人之常情”。载圣在《礼记》记载:“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始终俱善,人道毕矣。”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人应该立足于生,但死亡是人生的必然归宿,死亡就是回归自然。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工作实践中,观察到有不少危重病人或身患绝症者凡能坦然自若、乐观开朗地面对病情,积极配合医生诊治的大多抗病力强,元气恢复快,病情逆转,甚至完全康复。而越是忧愁恐惧怕死的患者,则精神崩溃,气血耗散,病情加速恶化,多预后不良。中医认为,病人的精神状态是本,医生的治疗措施是标,医生的治疗是通过病人的抗病能力才能发挥治疗效应,如果病人精神已经崩溃,那么再好的治疗措施也无济于事。所谓“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医学界已经公认中医药治疗肿瘤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手术、放化疗的效果。中药可让癌细胞“改邪归正”。2008年4月15至21日是第十四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原主任委员周岱翰指出,中晚期癌症和高血压、糖尿病等一样是长期慢性病,中药可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病人可以长期带病生存。周教授指出,癌细胞不是外来异物,它是人体正常细胞分化不良而来。人体正常细胞的生长有一个自杀程序,当长大到一定程度,就逐渐走向衰老、凋亡。当这种自杀程序受到破坏,细胞无限度长大却不凋亡时,原本正常的细胞就变成了癌细胞,形成肿瘤。肿瘤病人本身有免疫缺陷,无法识别和消灭这些癌细胞。中医治癌的原理,一方面是运用中药调理综合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效识别和杀灭癌细胞;另一方面可以诱导癌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

5 病后调摄 慎防复发

对于肿瘤的“治未病”理念,还应包括病后调摄,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宿疾的复发。恶性肿瘤在早、中期经过根治手术、或经过规范的放化疗后,达到了完全缓解,但是仍有一定的复发率,如胃癌患者在术后有70%~80%死于局部或远处转移,即使是早期胃癌,术后10年仍有30%~40%的复发率;接受手术的食道癌患者中,即使早期患者,5年内仍有近50%的复发率。故术后防止其复发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中医药在这一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中医认为,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病后可通过培补正气,调理脏腑功能,使其紊乱的状态得以恢复。扶助正气,主要从气、血、阴、阳四个方面入手,俾气血冲和,阴阳平衡;调理脏腑功能主要是从先天入手,先天为本,本元充盛则阴阳平和;后天为养,脾胃健则气血充。实瘤已去,但癌毒未尽,扶正的同时不忘祛除余邪。现代医学也证实,即使早期肿瘤在根治术后,仍有微小转移灶的浸润,这也是手术后辅助用放化疗的原因。中医可在扶正的原则下采用化瘀解毒散结等治法,以清除余毒,防止其复发。

另外,还应配合饮食调养,注意劳逸得当,生活起居有规律。否则,此时若适逢新感病邪,饮食不慎,过于劳累,均可助邪伤正,使正气更虚,余邪复盛,引起宿疾复发。肿瘤患者更应做好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方能巩固疗效,提高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渊源流长,以治未病的思想指导中医防治肿瘤的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与现在肿瘤的“三级预防”有相似之处,但更突出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念,且具有个体化的辨证优势,特别是在应对癌变病变、防恶化、肿瘤术后的防止复发与转移方面,通过扶正祛邪有较好的效果。

中医治未病真相论文题目

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要想写好论文,就要从定一个好的题目开始。以下是我分享的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一起来学习吧!

一、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中药方剂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

《组合中药学》及其理论系统的建立

—种基于寒性对照抗原的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方法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中药电泳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加入WTO条件下中药行业发展对策研究

中药电导入对关节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药质量控制多维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研究 液相色谱和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中药安全性问题探悉

论中药的专利保护

论中药的双向调节

攻下清热活血中药对重症胰腺炎大鼠胰腺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基因表达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中药的安全性评价研究现状

中药超微细化及有效成分溶出特性研究

肝外DHBV复制治疗学意义及中药体外抗肝纤维化筛选平台的探讨 抗IBDV中药筛选、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中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干预的实验研究

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针刺中药联合治疗在围绝经期失眠症中的临床研究

基层医院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探讨

中药(新药)临床疗效综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

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118例临床疗效探讨

中药企业创新路径选择——以香港维特健灵和培力为借鉴

浅谈中药制剂标准化与质量控制科学化

面向新版GMP的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研究

薄层扫描色谱在中药质量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补肾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

中药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中药外敷及口服扶他林联合微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

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分析

中药骨康对破骨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

中药对LPS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差异蛋白质分析 中药四性的研究(Ⅰ)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对细胞色素P450影响的研究进展

术前、术后使用中药结合外剥内扎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伏天应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拟除虫菊酯生殖毒性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

三种中药有效成份抗人绒癌耐药细胞JAR/MTX作用的体外研究

中药“通腑洁肠汤”对不全性肠梗阻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 两种中药方剂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作用探讨

中药四气理论的现代研究

二、中药治疗肝癌研究现状论文主要内容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原发性肝癌多具有乙型肝炎和肝硬化背景,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患者生存期较短,预后差。积极探寻符合我国国情,高效且不良反应少的系统化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是肝癌治疗的.重要课题。

对于肝癌的认识,中医认为属于“症瘕”“、积聚”、“黄疸”、“肝积”的范畴。已有临床疗效观察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优势一方面在于能有效稳定病情,减轻毒副作用,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带瘤生存时间,使部分患者肿瘤缩小;另一方面治疗费用相对低廉。因此中医药治疗成为肝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药治疗肝癌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肝癌的病因及病机为外受寒邪、损伤脾胃、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结而成积。中医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为主,同时配合益气健脾和疏肝理气,并与手术、介入、放化疗等其他方法联合应用,可起到减毒增效之功效。具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柔肝止痛等功效的中药经常被用于肝癌的治疗并取得临床疗效,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较多为“有毒”中药及活血化瘀中药。

“有毒”中药与肝癌治疗 中医认为恶性肿瘤与“毒邪”有关,因此“以毒攻毒”为重要治疗方法,即用峻猛中药以攻邪。历代医家有颇多论述,如虞抟《医学正传》中“大毒之病,必用大毒之药以攻之”[1],明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凡治积非有毒之品攻之则不可”[2]。这种“以毒攻毒”的方法目前在肝癌的治疗中也经常应用,常用的此类中药有、蜂房、全蝎、水蛭、蜈蚣、蟾蜍、守宫、常山、半夏、天南星、马钱子、巴豆、附子和乌头等。

活血化瘀中药与肝癌治疗 气滞血瘀证是肝癌患者常见临床症候,历代医家常从气血运行失常而致气滞血瘀来探讨肿瘤形成的病机。如《圣济总录》认为“瘤之为义,留置而不去也,气血流行不失其常,则形体平和,或余赘及郁结壅塞,则乘应投隙,瘤所以生”[3]。王清任《医林改错》认为“肚腹结块,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4]。

因此行活血化瘀也是中医药治疗肝癌的常用方法,常用中药有丹参、赤芍、三棱、水蛭和等。

中药治疗肝癌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不乏与肝癌相关病症的治疗,这些相关病症与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对应是否精确还值得商榷。加强文献学的进一步细化整理研究是深入发掘中医治疗肝癌理论基础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增强中医治疗肝癌说服力的重要途径。

2中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中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中医药防治肝癌的机制,筛选抗肿瘤中药复方及单味中药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中药复方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历代古方中可用于肝癌治疗的中药复方较多,临床上常常根据肝癌的不同证型,选取与之对应的方剂进行加减治疗。如李江等[5]通过研究证实,采用水煎法、梯度乙醇提取法及醇水法从小柴胡汤中获得的提取物对小鼠H22肝癌实体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提高荷瘤宿主免疫功能的作用。季幸姝等[6]通过观察膈下逐瘀汤对肝癌Bel7402细胞和大鼠肝癌组织中丝/苏氨酸激酶蛋白及FIEN编码蛋白表达的影响,发现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PA kt水平的降低和PT EN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膈下逐瘀汤抗肝癌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杜标炎等[7]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联用对小鼠移植性肝癌自杀基因治疗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疗效优于单纯自杀基因疗法或单纯六味地黄丸治疗。进一步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自杀基因系统10% tk/GCV杀伤大鼠肝癌CBRH7919细胞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中药复方治疗肝癌的疗效不可否认,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中药复方成分的复杂性使其作用机制难以应用单一的药理途径阐明。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中医个体化诊疗要得到推广,必须进行具有统计学说服力的临床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应使临床研究对象的选取进一步细化,在此基础上使中药复方规范化,同时通过网络药理学等方法对中药治疗作用产生的人体综合生物效应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增强中药治疗肝癌有效性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单味中药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中药单体能在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抗肝癌细胞侵袭及转移、诱导肝癌细胞分化、抗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癌基因表达、促进抑癌基因表达、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等多个环节抑制肝癌的发生和发展。陈小义等[8]研究发现, mol/L及以上浓度蟾蜍灵对SMMC 7721细胞具有显著细胞毒作用,细胞生长相关基因P21wafl/cipl在蟾蜍灵诱导下表达上调,同时受P21wafl/cipl调控的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下降,二者呈负相关,提示中药可通过直接杀伤肝癌细胞和抑制其增殖而发挥抗癌效应。黄应申等[9]以10 mmol/L脂蟾毒配基处理Bel 7402细胞24 h后,发现癌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变化,其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脂蟾毒配基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释放入胞质中的细胞色素c增多,促进Caspase 3蛋白活化,抑制Bcl 2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作用可能通过线粒体通路实现。黄炜等[10]探讨了18 β-甘草次酸和甘草酸对Bel 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揭示二者有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的作用。魏志霞[11]研究发现,川芎嗪可提高SMMC7721/多柔比星细胞内化疗药物的浓度,增强多柔比星作用,表明从中药筛选出低毒的多药耐药逆转剂是可能的。

何芳等[12]探讨人参皂苷Rg3联合三氧化二砷对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治疗作用,发现人参皂苷Rg3能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明显降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人参皂苷Rg3与As203联合应用能明显抑制裸鼠肝癌移植瘤的生长。罗明等[13]通过采用腹腔注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观察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的大鼠肝脏病理改变、肝表面癌结节数和血清ALT、GGT、ALP 的变化,发现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组的大鼠体重明显高于模型组,肝表面癌结节数、肝/体重比和血清ALT、GGT 明显低于模型组(P<)。而 ALP 升高,说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能延缓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形成,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

单味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较中药复方研究更为深入,其原因在于相对于中药复方,单味中药的有效成分相对容易确定,其量效关系及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研究较中药复方易进行。目前的问题之一在于此类研究较多采取的是某味中药的提取物。尽管提取物能在某一方面说明该味中药的生物学效应的机制,但表现的生物学效应与该味中药相比有多少差距尚不能明确;另一方面单味中药提取物的研究往往是发现了某一化学成分的生物学效应或临床疗效,如何将其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治疗肝癌结合起来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须要增强中药治疗肝癌研究的科学说服力,这仍有不易克服的困难。类似于中药药性本质及其临床效应生物学基础的相关研究为单味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3中药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中药联合放化疗治疗肝癌的研究 顾本宇[14]通过观察益气健脾疏肝中药联合化学药物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发现中药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组的稳定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治疗组 12、18、24 个月的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尤建良等[15]通过观察中药调气行水方联合顺铂、白细胞介素-2腹腔内注射治疗肝癌腹水的临床疗效,发现该疗法能有效控制腹水,改善体力状况,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缓解常见临床症状,提高疾病控制率,提示配合中药能减轻化疗药物及生物反应调节剂的毒副反应。

目前中药联合化疗治疗肝癌的研究主要在临床有效性方面,阐述其有效机制的研究尚少,进一步深入研究须说明为什么联合中药会有较好的效果,这一点须要借助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来寻找中药疗效的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靶标,这也是今后中药临床有效性的重点研究方向。

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研究 目前肝癌治疗普遍采用的根治性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和肝移植,约30%~40%患者采用此法,肝移植的总体疗效优于手术切除治疗。 现阶段肝移植治疗肝癌的最佳适应证仍为米兰标准,但由于移植器官不足,对移植适应证的扩大应慎之又慎,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通过使用药物预防或延迟肿瘤的复发,针对肿瘤生物发生途径中的关键分子进行靶向治疗也可使肝癌治疗发展日趋完善[16]。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如陈立武等[17]通过观察中药全身治疗与手术相结合的协同作用,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在手术前1周开始复方中药治疗并于术后续行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只作单纯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生存率及并发症。结果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24、36 个月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

提示在肝癌围手术期中应用复方中药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及累计生存率。

中药复方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对症候的改善、生存率的影响、并发症的减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相关临床资料的样本数较少;

症候学改善等尚未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未能深入分析其疗效的生物学机制等。进一步的研究须要扩大样本数量,建立症候学统一客观化评价体系,同时深入研究其疗效改善的机制,才能增强中药联合手术治疗肝癌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中药介入治疗肝癌的研究 中晚期肝癌患者常因伴有明显的器质性和功能性改变,难以进行手术治疗。肝癌介入治疗作为中晚期肝癌患者可选择的重要方法,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存在的问题为化疗介入药物多可造成肝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介入药物的不良反应又严重影响中远期的疗效。因此介入治疗中如何减少肝功能损害是治疗的重点。通过大量临床实践,目前已筛选出许多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与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疗法结合进行研究,为肝癌的介入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李琦等[18]进行了去甲素微球介入治疗大鼠肝癌的有关研究,结果显示此疗法对大鼠肝癌有较好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栓塞肿瘤微血管,缓慢释放去甲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下调肝肿瘤细胞Ki-67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相关。

冯敢生等[19]将白及用于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并与明胶海绵对照。结果表明,白及具有强大的栓塞作用,侧枝循环形成均在6个月以上,介入治疗间隔时间长,肿瘤坏死、缩小率及1、2、3 年生存率均优于明胶海绵。陈武进等[20]研究认为,采用酸钠联合常规化疗药物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可明显降低甲胎蛋白,提高疗效,同时减轻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以上研究表明,中药介入治疗具有增强免疫、抗炎、抗病毒和促进黏膜修复等作用,对肝功能无明显损害,无骨髓抑制,并有升高白细胞等作用。这些优点使中药可能部分或完全取代西药,成为肝癌介入治疗较理想的栓塞剂。

中药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中药介入治疗能减轻不良反应,使患者生存期延长,生存质量提高,而且中药资源丰富,经济合理,有利于减轻治疗负担。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中药的介入治疗总体上发展仍不够成熟。进一步的研究可从规范治疗方案,合理选择介入治疗药物,建立严格的疗效评价标准,研发抗癌中药新制剂和新剂型等方面进行。

其他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 中药用于肝癌的治疗方法除口服和介入注射外,还有许多新的途径可用于肝癌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药穴位注射治疗肝癌也被证明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如胡军和瞿晓东[21]每天1~2次以丹参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或黄芪注射液进行双侧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及内关注射。内关穴1 ml,其他穴位2~4 ml,4穴位交替进行,能够明显缓解晚期肝癌疼痛。中药瘤体内注射也可用于晚期肝癌的治疗,如涂小煌和戴西湖[22]曾应用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去甲素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取得较好疗效。

中药治疗肝癌的方法较多,形式多样,从方法学的角度讲,有着更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目前的研究须要注意如何更好地将这些方法进行合理的推广应用,同时临床疗效的观察还须进行严谨的实验设计,以增强中药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对于中药治疗肝癌的深入研究,须要更细化更严谨的文献研究为治法用方提供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借助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运用网络药理学等研究方法,从多学科交叉研究中药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出发,探寻中药疗效可能的效应物质基础及作用靶标,对单味中药及复方治疗肝癌的综合生物学效应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进一步合理选择治疗药物,规范治疗方案,建立严格的疗效评价标准,深入研发抗癌中药制剂和剂型,充分发挥中药治疗肝癌的优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道德、价值、法律观念的增强,现代社会要求一名合格医生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那么医学专业的论文如何选题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医学 毕业 论文选题与题目参考_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医疗 保险 毕业论文题目

[1]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之退出机制的国际 经验 借鉴

[2]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缘起、运行、调整与改革

[3]美国长期照护评估系统最小数据集升级对我国老年护理评估的启示

[4]基于RE-AIM模型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模式评估

[5]“十四五”期间提升老龄人口医养服务路径的思考

[6]人口流动对居民商业保险需求的影响研究——基于CGSS2017数据的实证分析

[7]浅谈中医“治未病”费用补偿机制

[8]政府财政精准施策,助力医疗卫生体制高效运行——以阜南县医改实践为例

[9]美国医疗保险与药物治疗管理

[10]美国药物治疗管理服务的计费模式

[11]东营地区农村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12]全民医保“十四五”规划发展方向与商业保险的发展建议

[13]“十四五”期间财险业发展前景预测

[14]“管理式医疗+保险科技”模式在健康保险发展中的应用

[15]现行医保结算方式下的医院 财务管理 探讨

[16]公立医院医保基金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17]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农户多维贫困测度及治理研究——以安徽省W县为例

[18]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商业保险模式实践及思考

[19]医疗协作模式医联体激励相容制度分析

[20]资源配置视角下长期护理险15个城市服务供给模式分析

[21]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对居民就业的影响研究

[22]“一带一路”背景下针灸推拿英语复合型人才国内外就业情况分析

[23]中国医保预算影响分析的研究范式

[24]中国医保预算影响分析的研究范式

[25]20_—20_年镇江地区烧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6]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征缴问题与对策——以镇巴县税务局观音税务分局征缴实践为例

[27]对“锦欣医疗”跨界合作的营销策略分析

[28]老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乳腺癌患病风险因素

[29]立足新阶段 坚持新理念 开启新征程——关于医疗保障体系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30]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和会计制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视角探讨

[31]海南自贸港医疗保障与国际接轨的走向思考

[32]多维度多层次推进医疗保障 应保尽保的珠海实践

[33]宁夏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运行情况分析与思考

[34]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基金使用规范初探

[35]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与基本医疗保险支出核算与分析

[36]浅谈外伤与疾病的关联性鉴定在工伤认定中的运用

[37]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分值付费比较研究

[38]某三级公立医院出入院服务时效和患者满意度现况分析

[39]新形势下生育保险费用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基于某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视角

[40]国内外DRG病种支付应用与发展的探讨

[41]经济法视野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分析

[42]我国互联网医院服务模式分析

[43]北京市16区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44]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融合发展研究

[45]基于层次分析法研究门诊患者选择医疗机构的影响因素

[46]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湖南省5市的实证分析

[47]用人单位未缴纳基本医疗保险的侵权损害赔偿——以保定金盛公司医保纠纷案为例

[48]西宁地区ICU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严重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49]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社会性保险法制构建初探

[50]政研融合构建医保治理体系与现代化初探

医院管理mba论文题目

1、临床路径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2、以医院管理年为契机 提高医院服务水平

3、患者满意度分析与医院管理对策研究

4、临床路径在我国医院管理中应用的现状

5、医院管理与医疗保险的关系与利益探讨

6、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7、医院管理干部培训需求与建议

8、浅谈如何加强医疗风险管理

9、精细化管理是医院管理的好模式

10、医院管理干部制度改革的实践

11、《中华医院管理杂志》被引分析研究

12、医疗设备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3、如何在医院管理中更好地使用激励

14、论建设高素质职业化医院管理人才队伍

15、试论建立我国现代医院管理会计制度

16、华西医院管理模式探讨

17、公立医院管理与考核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18、经济转型期公立医院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概述

19、当前医院管理中几个 热点 问题的辨识

20、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管理的影响

预防医学毕业论文选题

1、公众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2、 儿童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探讨

3、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

4、健康 教育 在社区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5、孕前检查预防出生缺陷的优生优育对策分析

6、预防接种薄弱区量化甄别与考核效果分析

7、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及预防现状分析

8、青少年流行性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 方法 研究

9、浅谈煤矿尘肺病预防及粉尘危害防治

10、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及预防控制办法

11、研究学校学生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措施

12、探讨宫血宁胶囊预防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效果

13、室内装修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

14、社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5、职业性布鲁氏菌病的预防

16、职业性中毒性肾病的危害和预防

17、靖江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

18、高危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疗效观察

19、于计划免疫月龄前发生麻疹的预防措施分析

20、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中的效果分析

21、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

22、探讨调查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与预防对策分析

23、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24、公共卫生监测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影响

25、瑞昌市新入学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6、20_-20_年禽流感流行情况及其监测和预防

27、中国破伤风免疫预防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28、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29、常见肾脏疾病儿童的预防接种

30、流行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方法探讨

31、芬吗通在临床中预防术后宫腔粘连的应用效果

32、一例接种卡介苗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分析

33、职业性急性钡及其化合物中毒的预防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相关 文章 :

★ 医学论文选题的四大基本方法

与医学相关的论文集锦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2)

★ 儿科医学论文题目

★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

★ 妇科医学论文题目

★ 与医学相关的论文锦集

★ 药学类毕业论文题目

★ 儿科医学论文题目

★ 成人医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2)

的发生。近年来,相关研究报告证实,使用低剂量螺旋CT可以筛检出早期肺癌,早期肺癌治愈率可达到95%。西方国家已制订了以烟民为主要对象的高危人群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的规范,这种筛查正在逐步完善及推广。通常国外将吸烟每年多于30包、年龄55岁以上、戒烟不到15年的人定义为低剂量螺旋CT筛查的高危人群。相信国内符合此标准甚至超过此标准者大有人在。考虑到我国有逾3亿烟民,其中又不乏烟龄较长、开始吸烟年龄较小的“老烟民”,这些高危人群更应重点筛查,如此,才能降低我国肺部死亡率。 (选自《大众医学》2016年第2期

中医治未病论文摘要

中医“治未病”说,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被提出来了。《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四气调神大论》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论述,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中医的这一思想,在历史上各时期的典籍中都有体现,且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医“治未病”说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康复三个方面。“未病”不仅是指机体处于尚未发生疾病时段的状态,而且包括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趋向和未来时段可能表现出的状态,包括疾病微而未显(隐而未现)、显而未成(有轻微表现)、成而未发(有明显表现)、发而未传(有典型表现)、传而未变(有恶化表现)、变而未果(表现出愈或坏、生或死的紧急关头)的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值得提及的是,把中医的“未病”说和现代提出的“亚健康”状态等同看待,是欠全面的。现代所谓的“亚健康”状态,仅是中医“未病”中部分阶段的表现,即疾病微而未显、显而未成的时期,而不能包括中医未病说的全部。中医治“未病”从哪些环节入手呢?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有丰富的论述。尽管对治“未病”的每一个阶段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不尽相同,但如下的认识却是其最基本的和最具共性的要素: 养精调神铸就健康支柱精神状态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首要标准。中医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刺激是百病之源。因此,中医始终把心理调治作为防病健身、治病疗疾的第一步。医生为患者解决的不仅是身病,而且是心病,与患者心灵的拉近和沟通,是治疗身病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较之前者更为重要。从了解患者的精神因素入手,针对与病情有关的心理、情感障碍,应用开导、鼓励、暗示、转移等多种心理疗法,为患者开出可操作的精神疗法处方。在帮助患者消除精神障碍的同时,再辨证地开出药方。 合理饮食打造健康基石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之气血、津液、精血均来源于脾胃的生化。饮食合理则不病或病轻;反之,则多病或病重。因此,中医养生之要以食为本。在这方面,古人有很多有见地的论述,认为除正常养生之外,凡病更应从调理脾胃入手,先食之而后药之,即“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药物的输布、吸收、代谢同样依赖于脾胃的受纳、传化、运输功能,以使其升降斡旋,内而脏腑,外达肌肤。胃气一败,既失去健康的基础,又不能使药物直达病所,百药难为。特别是久病之人,服药太多、太杂,如不知速以护卫脾胃为救,抓紧时机扶助机体正气,治亦难见起色。故无论何疾何病,只要有饮食欠佳一条表现,必重用调理脾胃之品,先使其胃气来复,再辨证治,其效未有不如鼓应桴者。 强身健体增添健康动力“黄帝曰,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华佗的五禽戏、孙思邈的导引术和现代的各种健身方法无不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和应用。运则立,动则健,机体正气的强弱、血液循环状况的良否、新陈代谢质量的高低、抗病能力的大小、疾病治疗和恢复程度的快慢等,都是运动产物的不断积累。在既病之前,运动疗法属于防的层次,在既病之后,运动又具有治疗和康复的意义。根据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的差异,可以制定出适应各种人群的运动处方来,以适应健身和疗疾的不同需要。如调整睡眠,治疗失眠、多梦的处方,为早晨慢跑、打太极拳,睡前散步、摩擦脚心;调整呼吸和治疗肺痿的处方,是晨起深呼吸,拉长声音喊嗓子;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处方,是双手反叉腰倒步走,把大拇指按在双侧肾俞穴上,一边有节奏地走,一边左右扭转颈项等。这些做法既有利于健康者的健身,也有利于患病者身体素质的增强,又能对药物治疗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如此,则“骨正筋柔,腠理以密……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科学用药充实健康保障谈到治疗,中医有“齐毒药攻其中,樗石针艾治其外”的方针。“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中医对药物毒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认识,是非常超前和科学的,同样是治未病思想的延伸和发展。毋庸置疑,中医“治未病”说的意义除表现在健康学之外,其社会学意义也非常重大。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训已足可引起我们的借鉴:美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75年间,虽然在诸如心脏手术、脊髓灰质炎疫苗、冠脉搭桥等一系列新医疗技术上有很大发展,但也同时引起医疗费用的大幅度增加(由原来的120亿美元增至1185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96%),而患者的死亡率却未能明显下降(一直保持在7%~8%之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开展了类似于中医“治未病”说内容的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石的全民健康教育,结果很快取得了成效。因此,一些社会学和经济学家把“治未病”说称为“供得起和可持续的医学”。

养生 中医治未病思想" img_height="798" img_width="1200" data-src="//" src="/a2020/img/"> 中医治未病思想涵盖 健康 与疾病的全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一是“未病先防”,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是“既病防变”,防止疾病的发展。 三是“瘥后防复”,防止疾病的复发。 “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要防病必先强身,欲强身必重 养生 。 把精、气、神视为 养生 的核心,强调 养生 之道必须协调阴阳、谨慎起居、调和脏腑、动静适宜、养气保精、综合调养。 养生 是最积极的预防措施,有助于增进 健康 、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 养生 中医治未病思想" img_height="508" img_width="587" data-src="//" src="/a2020/img/"> “既病防变”是指未病之时,注重防患于未然。 一旦发病,当注意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既病防变的关键,一方面可控制病邪蔓延,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正气的过度损耗,易于治疗和恢复 健康 。 养生 中医治未病思想" img_height="463" img_width="686" data-src="//" src="/a2020/img/"> “瘥后防复”是指疾病初愈(机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要防止疾病复发或滋生其他疾病。 例如,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鼻炎、咳嗽等人群,可以在夏季贴“三伏贴”来预防冬季疾病复发或加重,即“冬病夏治”;发热、感冒初愈时,应先清淡饮食,尽量少食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以防复发。 养生 中医治未病思想" img_height="472" img_width="722" data-src="//" src="/a2020/img/"> 文/吴大真 王凤岐 来源/微信公众号“科普酱紫蛙” 养生 中医治未病思想" img_height="800" img_width="1920" data-src="//" src="/a2020/img/">

“上医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重在于养生。主要包括:法于自然之道,调理精神情志,保持阴平阳秘这三方面。1、法于自然之道 顾名思义,顺应自然规律的发展变化,起居能顺应四时的变化:春三月,应晚睡早起,在庭院里散步,舒缓身体,以使神志随生发之气舒畅;夏三月,应晚睡早起,不要厌恶白天太长,应使腠理宣统,使阳气疏泄于外;秋三月,应早睡早起,保持意志安定,使精神内守,不急不躁;冬三月,应早睡晚起,等到太阳出来再起床,避开寒凉保持温暖,不能让皮肤开张出汗而频繁耗伤阳气。对于四时不正之气能够及时回避,能够顺应“春夏养阳,春秋养阴”的法则,即春夏顺应生长之气以养阳,秋冬顺应收藏之气以养阴。2、调理精神情志 即保持精神上清净安闲,无欲无求,保持心志闲舒,心情安宁,没有恐惧,调整自己的爱好以适合世俗习惯,不生气,不使思想有过重的负担,以清净愉悦为本务,以悠然自得为目的,春天使情志随生发之气而舒畅,夏天保持心中没有郁怒,秋天保持意志安定不急不躁,冬天使意志如伏似藏,保证心里充实。这样以来,真气深藏顺从,精神持守而不外散。3、保持阴平阳密 《黄帝内经》所说:“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阐明了阴阳的平秘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调和阴阳是最好的养生方法,阳气固密于外,阴气才能内守,如果阳气过于亢盛,不能固密,阴气就要亏耗而衰竭;阴气和平,阳气周密,精神就会旺盛;如果阴阳离绝而不相交,那么精气也就随之耗竭。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顾名思义,已经生病了就要及时的治疗,要能够预测到疾病可能的发展方向,以防止疾病的进一步进展。 疾病的发展都有顺逆传变的规律,正确的预测到疾病的发展则能够及时阻断疾病的加重或转变。在中医理论基础中,脏腑之间有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所以在疾病的发展传变中主要包括五行传变,表里内外的传变。1、五行传变 五行传变中包括母子传变及乘侮关系的传变两种。 (1)母子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累子”即疾病从母脏传来,病依据相生方向侵及属子的脏腑。“子盗母气”即病变从子脏传来,侵及属母的脏腑。 (2)乘侮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传变”即相克太过而导致疾病传变,“相侮传变”即反克为害。2、内外表里传变 疾病的内外表里传变主要是指经络与脏腑的内外表里传变。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沟通表里,联络脏腑及感应传导的作用,所以在病理情况下,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应病变的途径,《素问·皮部论》中讲:“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说明了经络是从皮毛腠理内传于脏腑的传变途径。故而,在疾病产生后可以通过对此传变规律的分析进行预防。

  • 索引序列
  • 中医治未病真相论文摘要
  • 中医治未病真相论文
  • 中医治未病的真相论文
  • 中医治未病真相论文题目
  • 中医治未病论文摘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