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过敏的医学论文文章

过敏的医学论文文章

发布时间:

过敏的医学论文文章

牛奶蛋白过敏好发于一岁以内的婴儿,近几年发病率持续升高。非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几乎占到80%。非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如便血丝,腹泻,还有多数孩子会在进食牛奶后1-4小时出现吐奶的症状,以及生长发育迟滞。这些都是非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表现。牛奶蛋白过敏可引起三大系统 症状表现,一是消化道症状,宝宝会出现吐奶,拒奶,腹泻,便血丝等;二是皮肤症状,最常见的就是婴幼儿湿疹,还有荨麻疹;三是呼吸道症状,可表现为反复感冒,呼吸道感染,鼻炎,严重的出现哮喘。牛奶蛋白过敏目前治疗现状:牛奶蛋白过敏目前以更换部分水解奶粉 ,深度水解奶粉以及氨基酸奶粉首先做到回避过敏原,但是,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长期脱蛋白喂养将面临营养问题,身高体重问题,语言及精细动作发育问题,甚至是心理问题都需要解决。目前研究已认实: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跟过敏有直接关系。目前对牛奶蛋白过敏的治疗策略仍以回避牛奶蛋白为主,多选择深度水解配方奶粉,严重了选择氨基酸配方奶,但该方法效果欠佳,一是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婴儿或儿童的营养摄入,容易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另外随着各类新型食品成分和转基因食品的大量出现,很难做到完全避免食物抗原的摄入.尽管因牛奶过敏的宝宝可以更换低敏奶粉,但依然不能解决孩子过敏体质的问题。康敏元益生菌所含特异性抗敏菌株由台湾成功大学过敏与临床免疫研究中心研制,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对食物过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论文出处: Journal of Functionnal Foods(SCI影响因子:)论文摘要: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能够降低血清中IgE和IgG的含量,促进IgA的生成来抑制食物过敏症状,并诱导CD103+的树突状细胞(DCs)的生成,促进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生成,促进肠道免疫平衡,帮助调整过敏体质。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幼儿,肠道IgA粘膜免疫应答,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康敏元益生菌可以诱导CD103树突细胞生成,促进IgA表达,免疫球蛋白IgA的作用是:保护肠上皮组织,使细菌、病毒及抗原等大分子不易黏附在肠黏膜表面,从而防止它们的吸收,当SIgA缺乏时,抗原就可能大量侵入机体,实现【经口免疫食物耐受-IgA重建】过程,为儿童食物不耐受及食物过敏提供切实可行的辅助治疗途径。【肠道粘膜免疫与牛奶蛋白过敏】婴幼儿发生食物过敏的情况越来越多,孩子们的机体阻止抗原入侵的能力低下,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从生理上讲,小肠粘膜形成一道物理和免疫的屏障,防止过敏原等大分子侵入机体。1.婴幼儿肠道消化及免疫功能不完善,肠道黏膜固有层产生分泌型IgA的浆细胞较少,IgA水平较低,各种食物过敏原易通过肠黏膜入血,从而引起过敏反应。2.食物过敏儿童的状态:第一这类患儿受到过敏原刺激后,血清IgE抗体大幅增高,超出正常人数倍甚至数十倍。第二,食物过敏常继发于选择性IgA免疫球蛋白缺陷。第三点就是先天遗传过敏体质。第四点,食物过敏的患者如在怀孕期间过多的摄食含有可致敏食物的膳食,则其新生儿发生食物过敏的危险性增加。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能够增强CD103+DCs诱导的Treg功能,促进IgA的表面来调节食物过敏反应。鉴于IgA和Treg对过敏性疾病的保护作用,体现在肠黏膜免疫和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康敏元抗过敏菌株促进免疫球蛋白IgA表达,对食物过敏的免疫机制,实现了“经口免疫耐受IgA重建”的过程,为婴幼儿食物过敏提供新方向。

身上起红疙瘩很痒怎么办?身上长红疙瘩从医学角度讲是“皮肤过敏”惑的祸,皮肤过敏又称为“敏感性”皮肤,是指当皮肤受到各种刺激如不良反应的化妆品、化学制剂、花粉、某些食品、污染的空气等等,导致皮肤出现红肿、发痒、脱皮及过敏性皮炎等异常现象。它与免疫力低下或遗传相关,因此西医认为是“过敏”是“不可治愈”的疾病。 中医中药对治疗“身上长红疙瘩”的效果十分明显。2009年,由我国知名中医贾春宝博士根据“中医八法”之一—“中医清法”配伍的“清适敏”经典组方,对“身上起红疙瘩、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也证实了中医中药可以纠正过敏性体质,从而治疗愈过敏性疾病。 在“清适敏”医学论文中这样描述:“血运不通百病生,气血不清则皮毛萎”,健康的皮肤由“健康的血液”滋养。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饮食污染、环境污染、辐射污染,我们的生活空间充满的污染源,导致饮食不洁、肥甘厚味、生湿生痰,痰湿凝聚,形成“血液污染”现代医学称之为“血液中毒”。被“污染的血液”则会触发人体的自身我免疫系统,促使人体加大自我排毒能力;当皮肤代谢系统不能适应这种反应时,皮肤免疫系统就是出现过激反应,从而导致“身上长红疙瘩、荨麻疹和湿疹”(现代医学称之为变态反应性疾病)。 在人体五脏中,“肝、脾、肾”三脏主导着人体的“疏通渲泻、气血生化、津液平衡”。 “肝”主渲泻,“肝气郁结”则面色晦暗、斑毒于形、疮痍滋生。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若脾气不调,则“脾虚湿蕴”,皮肤则呈现瘙痒无度、起红疙瘩、浸淫生疮、日久蔓延。 “肾”主水,主掌人体全身津液平衡,肾水失调则皮肤粗糙暗沉。 所以,身上起红疙瘩、皮炎、皮癣等皮肤疾病,虽其“形”表现于皮,而其“因”在于血,其根却在于“肝、脾、肾”三脏失调。 “清适敏”作为中医养护肌肤“瑰宝”,它将中医“养于内、美于外”调养理念发挥到了臻致,这道中医经典组方从“疏肝理气、滋阴养血、健脾化痰”入手,清洁血液,使肌体回归纯净的状态,焕发肌肤的自然色彩。 同时“清适敏”的专家列出了健康肌肤的评价标准,有神韵;柔软细腻,富有弹性;不过敏,不粗糙,既有光泽。

牛奶蛋白过敏好发于一岁以内的婴儿,近几年发病率持续升高。非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几乎占到80%。非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如便血丝,腹泻,还有多数孩子会在进食牛奶后1-4小时出现吐奶的症状,以及生长发育迟滞。这些都是非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表现。牛奶蛋白过敏可引起三大系统 症状表现,一是消化道症状,宝宝会出现吐奶,拒奶,腹泻,便血丝等;二是皮肤症状,最常见的就是婴幼儿湿疹,还有荨麻疹;三是呼吸道症状,可表现为反复感冒,呼吸道感染,鼻炎,严重的出现哮喘。牛奶蛋白过敏目前治疗现状:牛奶蛋白过敏后大多数都更换成部分水解奶粉 ,深度水解奶粉以及氨基酸奶粉首先做到回避过敏原,但是,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长期脱蛋白喂养将面临营养问题,身高体重问题,语言及精细动作发育问题,甚至是心理问题都需要解决。研究已认实: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跟过敏有直接关系。目前对牛奶蛋白过敏的治疗策略仍以回避牛奶蛋白为主,多选择深度水解配方奶粉,严重了选择氨基酸配方奶,但该方法效果欠佳,一是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婴儿或儿童的营养摄入,容易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另外随着各类新型食品成分和转基因食品的大量出现,很难做到完全避免食物抗原的摄入.尽管因牛奶过敏的宝宝可以更换低敏奶粉,但依然不能解决孩子过敏体质的问题。康敏元益生菌所含特异性抗敏菌株由台湾成功大学过敏与临床免疫研究中心研制,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对食物过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论文出处: Journal of Functionnal Foods(SCI影响因子:)论文摘要: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能够降低血清中IgE和IgG的含量,促进IgA的生成来抑制食物过敏症状,并诱导CD103+的树突状细胞(DCs)的生成,促进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生成,促进肠道免疫平衡,帮助调整过敏体质。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幼儿,肠道IgA粘膜免疫应答,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康敏元益生菌可以诱导CD103树突细胞生成,促进IgA表达,免疫球蛋白IgA的作用是:保护肠上皮组织,使细菌、病毒及抗原等大分子不易黏附在肠黏膜表面,从而防止它们的吸收,当SIgA缺乏时,抗原就可能大量侵入机体,实现【经口免疫食物耐受-IgA重建】过程,为儿童食物不耐受及食物过敏提供切实可行的辅助治疗途径。【肠道粘膜免疫与牛奶蛋白过敏】婴幼儿发生食物过敏的情况越来越多,孩子们的机体阻止抗原入侵的能力低下,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从生理上讲,小肠粘膜形成一道物理和免疫的屏障,防止过敏原等大分子侵入机体。1.婴幼儿肠道消化及免疫功能不完善,肠道黏膜固有层产生分泌型IgA的浆细胞较少,IgA水平较低,各种食物过敏原易通过肠黏膜入血,从而引起过敏反应。2.食物过敏儿童的状态:第一这类患儿受到过敏原刺激后,血清IgE抗体大幅增高,超出正常人数倍甚至数十倍。第二,食物过敏常继发于选择性IgA免疫球蛋白缺陷。第三点就是先天遗传过敏体质。第四点,食物过敏的患者如在怀孕期间过多的摄食含有可致敏食物的膳食,则其新生儿发生食物过敏的危险性增加。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能够增强CD103+DCs诱导的Treg功能,促进IgA的表面来调节食物过敏反应。鉴于IgA和Treg对过敏性疾病的保护作用,体现在肠黏膜免疫和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康敏元抗过敏菌株促进免疫球蛋白IgA表达,对食物过敏的免疫机制,实现了“经口免疫耐受IgA重建”的过程,为婴幼儿食物过敏提供新方向。

过敏医学论文

医学检验本科毕业论文

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我们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要怎么写好毕业论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医学检验本科毕业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72例,采取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中分别有41例患者、31例患者;其中患有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为13例,患有肺癌的重症患者为6例,患有支气管炎的患者为39例,患有支气管扩张的患者为14例。女性患者、男性患者分别为48例、24例;年龄为~岁,平均年龄为(±)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临床症状等方面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基础的常规护理模式,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后,严密检测病症变化情况。观察组患者采取缜密的临床护理模式,分别针对患者的住院环境、治疗等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环境心理干预

呼吸内科患者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因此要保证病房内良好的空气流通,可在病房内安装空气净化器。并每天对病房进行清扫,尤其对灰尘,尽量运用吸尘器进行打扫,保持病房内整洁。禁止摆放花草,探望患者人员带来的花束,说明缘由后给予带回,避免患者因花粉过敏加重病情。由于病情较长,患者极易出现烦躁不安等情绪,尤其重症患者,感觉治疗无望,极易产生绝望、消极心理。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情绪,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勇气。

治疗干预

对不同病症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后,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等进行严密观察,要特别留意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奏。一旦出现咳血、咳痰等症状,及时报告给医生进行抢救。同时针对每位患者的病情状况和短期治疗结果,制定相应的抢救预案并做好基本准备工作,可为抢救节省出时间。对患者讲解药物名称、疗效等基本情况,准确掌握患者的用药剂量、浓度等。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分别为一般药物的输入、特效药物的输入。另一种给药方式为雾化吸入,可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通气干预

及时对患者进行通气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呼吸障碍症状。在治疗时,需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程度,对呼吸道、口腔内的分泌物及时进行清除,可减少感染的发生率。病情相当危重的患者,无法进行自主呼吸,可运用呼吸机给予辅助呼吸。在进行辅助呼吸时,要严密细致的贯彻呼吸机上各项参数的变化,若出现异常及时处理纠正。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1例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病情得到好转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的患者为38例,无效的患者为3例,好转率为;3例患者进行及时抢救后,已基本恢复生命体征;无死亡患者。31例对照组患者病情得到好转的患者为23例,无效的患者为8例,好转率为;8例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后,6例患者抢救成功,2例患者病情突然加重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为。观察组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来说若不及时实施有效的抢救预案给予护理干预,很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产生呼吸衰竭以至死亡。在治疗中,为每位患者制定有效的抢救预案,可为挽救患者生命缩减准备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有效率。在整个护理中,护理人员要以缜密的心思,观察每位患者产生的不同心理变化,注重微小细节的护理。饮食上要以易消化、高营养的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并注重饮食的安全卫生。加强有关疾病的知识讲解工作,让患者知道治疗流程,可缓解患者的担忧。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注重个人卫生的整洁,勤换衣物,防止不必要的感染。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缜密的临床护理后,病情的好转率为,未出现死亡病例,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4结语

综上所述,将缜密的临床护理运用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在极大程度上让患者的生命得到保障,提高患者的抢救有效率。

1对象与方法

对象

从某所大型综合性医院860名临床护理人员中随机抽取300名进行问卷调查。年龄18~52岁,平均(±)岁。学历:中专84名(),大专166名(),本科及以上50名()。职称:护士94名(),护师130名(),主管护师76名()。工作年限:1~6年94名(),~12年94名(),~18年65名(),18年以上47名()。

方法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3]。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基本状况,对循证护理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制定护理计划时参考的依据,临床护理科研及护理实践的方法等26个有关问题。将问卷发放给2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预调查;请专家评审,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改。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内容效度为。然后由笔者将问卷发放给被调查者,向其讲解填写要求后,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当场收回。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100%。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录入计算机,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行χ2检验。

2结果

临床护理人员循证护理知晓情况

的临床护理人员知道循证护理,但非常熟悉和比较熟悉者仅占(47/300。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对专业教材,不同职称、工作年限护理人员对护理常规,不同年限的护理人员对专家意见及不同学历护理人员对科学证据[4]的应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或P<);其它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依选用临床参考依据构成比的多少排序依次为护理常规(,152/300)、专业教材(,104/300)、科学证据[4](,23/300)、医学杂志(,15/300)及专家意见(,6/300)。由此可见护理人员应用护理常规百分构成比最高,专业教材次之,而采用科学证据[4]、医学杂志及专家意见较前2项差距较大。

临床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现状

统计显示,只有(23/300)的临床护理人员应用最可靠、科学的证据,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和病人的需求为病人提供护理方案。进一步查询原因:工作繁忙占(150/277),新资料缺乏占(57/277),没有条件上网占(19/277),缺乏上网技巧占(11/277),不知道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料占(29/277),其它原因占(11/277)。

3讨论

普及循证护理知识,将循证护理教育深入到临床和继续护理教育中

本次调查显示,的临床护理人员熟悉循证护理,的临床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了解不深,遵循证据的科学观念尚未被广大护理人员所接受。因此,有必要在各级护理院校中增设循证护理课程。临床护理人员也必须接受循证护理的继续教育,如开展专题讲座、强化培训等。使临床护理人员熟悉更多的循证护理知识和循证护理的实践方法,同时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成为一名终身的自我教育者[5],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主动学习,最大限度地应用现有的、最可靠的科学证据为病人服务。使循证护理在日常护理实践如查房、会诊、学术活动、科学研究中得以应用。实施循证实践,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大力开展循证护理研究,及时提供“可利用的最可靠的科学证据”

评价证据的正确性、有用性和实用性时常根据证据的性质分为4个等级:A级,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B级,设计较好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C级,病例报告或有缺点的临床试验;D级,个人的临床经验[4]。A级证据级别最高,依次递减,D级级别最低。

遵循科学的证据为病人服务,是循证护理与传统的经验和直觉式护理的根本区别。本调查显示,(152/300)的临床护理人员习惯按护理常规办事,(104/300)按专业教材办事;提示大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批判性思维。由于专业教材出版周期长,各地区各医院的护理常规的质量参差不齐,临床护理人员无法将护理服务建立在目前现有的科学证据基础上。致使许多护理手段停留在约定俗成的习惯与经验阶段,缺乏科学证据[6]。

调查同时也显示了不同背景的护理人员对某些临床参考依据的应用程度存在差异。工作年限长、学历高及职称高的护理人员更习惯按专业教材、护理常规办事;只有的护理人员应用了最可靠的科学证据,大多数临床护理人员对科学证据应用不足,可能与其知识老化、凭经验和直觉护理病人、不知如何获取证据及缺乏自我教育的能力有关;中专护士对科学证据的应用较好,可能与其工作年限较短、临床工作经验欠缺、护理病人过程中遇到困难的频率较高,促使她们多渠道获取护理新知识等因素有关。

目前有说服力的护理研究信息资源仍然有限,研究结果的传播与推广不够充分[7],导致科学证据的'应用范围狭小。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参考期刊亦较少,仅为(15/300)。实质上期刊出版周期短,更新知识快,统计资料多,可从中查找到大量的最新的实用性科学证据。护理人员尚可通过Medline或Cochrane图书馆查询获取自己所需的证据,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与此同时,广大护理人员也应根据Medline或Cochrane图书馆提供的结论选题,大力开展循证护理研究,为临床实践及时提供“可利用的最可靠的科学证据”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极为重要的工作,也是循证护理得以开展的关键。

成立循证支持小组,提高护理人员循证能力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的临床护理人员工作繁忙,不知道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料,缺乏上网技巧,没有条件上网。由此可见临床护理人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循证护理实践开展不够。因此,挑选一批具有循证能力的临床护理人员成立循证支持小组,参与或支持不同技能和背景的临床护理人员从事循证护理实践,也是目前可以采取的有效办法之一。循证支持小组的成员可以通过网络、期刊及书籍帮助繁忙的临床护理人员从浩瀚的医学信息海洋中获得科学的证据,再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需求和护理人员的个人经验,分析证据的可应用性,制定出高质量的护理方案和护理决策,供临床护理人员运用,以普遍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循证能力,转变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从事更多的循证护理实践,从而促进临床护理持续健康发展。

1.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重庆医科大学2008届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共69篇毕业论文。

基础工作

在校期间开设专业英语、医学统计学、文献检索、文献综述等课程,在实习前进行科技论文写作讲座,主要内容包括:论文开展的基本步骤和内容、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论文的撰写格式和要求。把丰富临床思维与提高创新能力有机统一起来,为做好毕业课题、文献查阅、撰写综述及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题开展和论文撰写

由实习基地带教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文献复习、课题设计、开题报告、实验准备和完成、资料总结、分析及统计学处理、论文撰写指导与修改、论文答辩准备工作等。并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技术和经济支持。

成绩评定办法

系部根据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进行亚专业分类,分为临床基础检验、临床血液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生物化学与生物分析化学等研究方向。毕业论文送交答辩委员会成员初审后,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学生也根据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进行分组。各论文答辩小组委员由医学检验系研究决定,主要由教学基地和医学检验系各亚专业的专家组成。论文答辩小组成员根据论文的先进性与难易度、实验设计合理性、原始记录完整性、统计学运用的正确性、推理逻辑性及结论情况、答辩时表达与回答问题能力、论文文字表达、书写格式、图文运用、多媒体制作、所附综述水平及论文中应用情况为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评分。

2.结果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全部由实习医院中具有中级以上专业职称、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担任。2008届69名学生的毕业论文由62名教师指导。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情况见表1。

论文选题范围的分析

论文选题范围较广,体现专业特色,涉及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临床基础检验、临床血液学、分子生物学等各亚专业。见表2。

论文成绩分析

根据论文的先进性与难易度、实验设计合理性、原始记录完整性、统计学运用的正确性、答辩时表达与回答问题能力、论文文字表达、书写格式、图文运用、多媒体制作、所附综述水平及论文中应用情况,将论文质量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分布情况见表3。

3.讨论

指导教师水平

指导教师经教学基地所在科室推荐,由检验系答辩管理委员会进行资格审定并备案。表1显示,有62名教师指导2008届69名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每位教师带1~2名学生。指导教师以副高级职称为主,占。但由于招生人数的增加,每个实习基地的实习生人数也逐年增加,导致指导教师数量不足。而各实习基地科研能力参差不齐,科研能力较高的教师有限,因此大量中级职称的青年教师也参加了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中级职称指导教师占。

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工作至关重要。选题是做好毕业论文的开端,它不仅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还关系到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表2显示,69篇论文选题范围比较广,涉及医学检验的各亚专业,以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为主,大部分选题能够围绕专业的前沿性、热点性的问题进行选题。但有的学生一味追求前沿问题,而平时对理论性问题钻研不够深入,使得文章缺乏深度;有的是已经研究很成熟的问题,缺乏创新;有的选题较大,主题包含2个或多个中心,学生难以把握,导致文章内容重心不明确。

论文成绩

本届69篇毕业论文成绩呈正态分布,优秀论文较少,占;良好比例相对较大,占;中等占。优秀论文较少主要有以下原因:①毕业论文经费缺乏。经费问题是目前困扰医学检验专业毕业论文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要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必须有相对固定的经费投入。经费是实验顺利进行的保障,由于目前学校没有毕业论文专项经费,实验经费全部由实习基地承担。各实习基地用于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经费有限,随着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毕业论文经费不足问题突显。②学生重视不够。学生实习期间学习任务重、就业压力大,很多学生无法投入更多精力在毕业论文工作中,部分学生甚至把毕业论文作为任务来完成,应付了事。③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学生实习基地分布广,各实习基地教师科研能力参差不齐。此外扩招后学生人数增加,大量青年教师加入到指导教师行列,这些教师由于缺乏带教经验,在指导学生完成论文时缺乏具体的要求,不能具体帮助学生克服遇到的问题。

提高论文质量的措施

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不仅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更是学校办学水平、教师教学质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校风学风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我系学生的毕业论文水平,对下一届的毕业生论文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实验课独立开设,强调设计为主线(包括设计性实验、创新实验等),重点在于提升学生实践层次和水平,并且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思维能力,增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意义的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创新能力。

严格把关学生的选题

学生根据选题原则,在对本专业的现状进行调研后,提出拟做课题的方向或题目,经与指导教师商定与讨论,报所在基地检验科毕业生毕业论文指导小组审查,经审查合格后,再进行开题的准备。每位学生原则上一人一题,不得重复或相近。

严格把关指导教师资格审查

加强指导教师培训指导教师必须具有主管技师及以上技术职称,每位教师原则上最多带两名学生。指导教师经教学基地所在科室推荐,由检验系答辩管理委员会进行资格审定并备案。对于缺乏带教经验的青年教师,由系部聘请科研能力和带教能力强的高年资教师对青年教师定期开展培训课程。

加强对课题实施与进展进行质量监控

系部领导、实习带教教师和学办管理人员亲临实习基地进行中期检查,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毕业论文与其它工作,加强与指导教师的沟通,了解学生实习的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协调和解决课题所需的实验器材、试剂和标本等问题,保证课题顺利完成。此外,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和毕业论文经费的缺乏的矛盾也应向学校反映,以便得到相应的支持。

严格把好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关

毕业论文在所在实习基地完成后,按照科研论文撰写的要求成文,经指导教师修改和审查后,由实习基地科室领导安排在科内进行预答辩,预答辩通过后,再回学校参加正式答辩。预答辩不合格的学生不能回校参加正式答辩。毕业论文及原始记录本和课题相关的综述交检验系部审查,严查弄虚作假现象,对有抄袭者给予一定处罚。杜绝答辩流于形式,对不合格的论文,限期修改后再答辩。

建立毕业论文奖励机制

每年对优秀毕业论文给予表彰,并将每年论文评定成绩反馈给各实习基地,对优秀论文的指导教师给予表扬。

身上起红疙瘩很痒怎么办?身上长红疙瘩从医学角度讲是“皮肤过敏”惑的祸,皮肤过敏又称为“敏感性”皮肤,是指当皮肤受到各种刺激如不良反应的化妆品、化学制剂、花粉、某些食品、污染的空气等等,导致皮肤出现红肿、发痒、脱皮及过敏性皮炎等异常现象。它与免疫力低下或遗传相关,因此西医认为是“过敏”是“不可治愈”的疾病。中医中药对治疗“身上长红疙瘩”的效果十分明显。2009年,由我国知名中医贾春宝博士根据“中医八法”之一—“中医清法”配伍的“清适敏”经典组方,对“身上起红疙瘩、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也证实了中医中药可以纠正过敏性体质,从而治疗愈过敏性疾病。在“清适敏”医学论文中这样描述:“血运不通百病生,气血不清则皮毛萎”,健康的皮肤由“健康的血液”滋养。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饮食污染、环境污染、辐射污染,我们的生活空间充满的污染源,导致饮食不洁、肥甘厚味、生湿生痰,痰湿凝聚,形成“血液污染”现代医学称之为“血液中毒”。被“污染的血液”则会触发人体的自身我免疫系统,促使人体加大自我排毒能力;当皮肤代谢系统不能适应这种反应时,皮肤免疫系统就是出现过激反应,从而导致“身上长红疙瘩、荨麻疹和湿疹”(现代医学称之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在人体五脏中,“肝、脾、肾”三脏主导着人体的“疏通渲泻、气血生化、津液平衡”。“肝”主渲泻,“肝气郁结”则面色晦暗、斑毒于形、疮痍滋生。“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若脾气不调,则“脾虚湿蕴”,皮肤则呈现瘙痒无度、起红疙瘩、浸淫生疮、日久蔓延。“肾”主水,主掌人体全身津液平衡,肾水失调则皮肤粗糙暗沉。所以,身上起红疙瘩、皮炎、皮癣等皮肤疾病,虽其“形”表现于皮,而其“因”在于血,其根却在于“肝、脾、肾”三脏失调。“清适敏”作为中医养护肌肤“瑰宝”,它将中医“养于内、美于外”调养理念发挥到了臻致,这道中医经典组方从“疏肝理气、滋阴养血、健脾化痰”入手,清洁血液,使肌体回归纯净的状态,焕发肌肤的自然色彩。同时“清适敏”的专家列出了健康肌肤的评价标准,有神韵;柔软细腻,富有弹性;不过敏,不粗糙,既有光泽。

类过敏反应的医学论文

【摘要】   本文结合21例青霉素类过敏患者病例,浅谈一下护理体会。首先,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定是否为青霉素过敏反应,同时给予患者去枕平卧、吸氧、保暖等措施,重点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生命体征做好观察记录。

【关键词】   青霉素;类过敏样反应;护理

青霉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临床上青霉素过敏反应也较其他药物多见。在对注射室960例注射青霉素患者观察中,发现有21例患者,在青霉素皮试阴性肌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青霉素类似过敏样反应症状,笔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症状完全消失,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21例,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17岁。

   典型病例   例1,患者,男,26岁,工人,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青霉素钠盐80万u肌肉注射,皮试阴性后给予注射,注射前患者诉说怕痛,害怕打针,精神十分紧张,注射数秒钟后,患者诉疼痛,继之诉胸闷、头晕。此时发现患者面色苍白,额头及手心微汗,发凉。立即停止注射,让患者去枕平卧,保暖,检查血压,脉搏90次/min,给予50%gs 40ml口服后约3min,患者自觉胸闷缓解,面色也转红润,手足温热,观察20min后无不良反应。

例2,患者,女,52岁,退休工人,因化脓性扁桃体炎,医嘱给予青霉素80万u肌注,皮试阴性后给予肌注青霉素钠盐80万u,缓慢注射完毕,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站立不稳,手足发凉,患者诉心慌、头晕,即刻让其去枕平卧、吸氧、保暖,检查血压,p 104次/min,患者诉说从昨晚至今早均未进餐,立即给予50%gs 60ml口服,约5min后,患者面色转红润,手足温热,自觉症状好转,观察30min后,无不良反应。

2   护理体会

通过临床观察,青霉素皮试阴性注射青霉素后,患者出现类青霉素过敏样反应的原因有下面几个方面:(1)心理因素,患者心理因素不稳定,对打针产生惧怕心理,精神过度紧张和恐惧,加上局部疾病刺激,出现应激反应,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而发生类过敏样反应;(2)疼痛刺激,患者精神高度刺激,加之药物刺激性强,注射局部张力大,造成肌肉长时间收缩,使疼痛加剧。护理操作技术不熟练,如进针部位不正确,推注药物过快,注射针头带钩、针头太钝及针号过大均可造成疼痛加剧;(3)空腹注射:患者精神不佳,加上摄入不足,血糖浓度处在低水平上。加上述种种原因,可造成一过性的脑缺血、缺氧,可发生青霉素类过敏样反应症状。而饥饿状态下和精神紧张均可使患者的痛阈值降低和耐受性下降而出现不良反应。

对出现青霉素类过敏反应的患者,我们的处理方法是:立即去枕平卧或取头低脚高位,测生命体征,保暖,给予患者50%gs 40~60ml口服,安静休息15~30min,症状可消失。注射前,首先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注射时,可有意和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通过交谈,还可及早发现患者有无异样反应。对饥饿状态下的患者,嘱进食后再行注射。

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注射前仔细检查针头是否锐利、带钩、是否与注射器合套。注射部位选择臀大肌外上1/4注射区,坚持“两快一慢”的操作方法,并用手指指腹轻轻按摩注射区周围,以减轻对疼痛刺激的敏感程度,努力做到无痛注射,为患者减轻痛苦。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5 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引发或加重不良反应〔8〕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是需要联合用药的,如一些慢性病(糖尿病、肿瘤等)合并感染,手术预防用药,严重感染时,伴器官反应症状,需要对症治疗等。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引发或加重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与心血管药物合用 红霉素和四环素能抑制地高辛的代谢,合用时可引起后者血药浓度明显升高,发生地高辛中毒。 与抗凝药合用 头孢菌素类、氯霉素可抑制香豆素抗凝药在肝脏的代谢,使后者半衰期延长,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红霉素可使华法林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四环素类可影响肠道菌群合成维生素K,从而增强抗凝药的作用。 与茶碱类药物合用 大环内酯类药物也可以抑制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使茶碱血药浓度增加。红霉素与茶碱合用时,茶碱血药浓度可增加约40%,而茶碱可影响红霉素的吸收,使红霉素的峰浓度降低。 与降糖药合用 氯霉素与甲苯磺丁脲及氯磺丙脲合用时,可抑制后者的代谢,使其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加,作用增强,可导致急性低血糖。 与利尿剂合用 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与呋喃苯胺酸类合用时,有引起耳毒性增加的报道。头孢噻啶与呋噻米合用时可增加肾毒性,原因可能是合用时前者的清除率降低。环孢菌素与甘露醇合用时,可引起严重的肾坏死性改变,停用甘露醇后,移植肾的功能可得到恢复。 与其他药物合用 红霉素、四环素与制酸剂合用时,可使抗生素的吸收降低。大环内酯类红霉素与卡马西平合用时,可引起卡马西平中毒症状。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对于临床医生安全用药,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诊断分清是否为细菌感染,如利用标本的培养判断认为是细菌感染,才是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熟悉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特点,掌握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抗菌谱、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以及制剂、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等,做到了解病人用药过敏史,使用药有的放矢,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在医、护、药三方加强ADR监测〔9~11〕。 同时对药物监测、临床血液及生化指标检验监测、护理监护等〔12〕。特别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同时也应监测肾功能和听力;合并用药时对受影响药物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如红霉素或四环素与地高辛合用时,对地高辛药物浓度进行监测或避免合用;口服抗凝剂与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合用时,应监测患者的凝血时间,或避免合用;必须合用时,须调整口服抗凝剂的剂量。 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较多,认真细致的护理工作,特别是对儿童及老年患者的周到护理,是对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的重要环节。对护理人员进行临床药理知识的培训,增加他们这方面的知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采取果断措施,如停药或换药。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这些做法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补救都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张克义,赵乃才.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96. 2 杨利平.再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2):229. 3 王正春,李秋,王珊.药物不良反应803例分析.医药导报,2004,23(9):695-696. 4 张立新,王秀美.抗生素应用中的问题与探讨.实用医技杂志,2004,11(8):1498-1499. 5 张紫洞,熊方武.药物导致的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抗感染药学,2004,1(2):49-52. 6 吴文臻,刘建慧.药疹220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1739. 7 刘斌,彭红军.药物性肝炎136例分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5):251-253. 8 程悦.联合用药致变态反应探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1793-1794. 9 马冬梅,李净,舒丽伟.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黑龙江医学,2004,28(12):925. 10 吴安华.临床医师处方抗菌药物前需思考的几个问题.中国医院,2004,8(8):19-22. 11 高素华.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1):1056-1057. 12 魏健,郦柏平,赵永根,等.抗生素合理应用自动监控系统的构建.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8):479-481.

你还是去专业一点的网站吧 什么丁香园 什么医学论坛吧论文吗 不是有论文库吗~~~~~~~~~~~~~~~~~~~~~~~~~~~~~~~~~~~~~~~~~

过敏医学杂志

霉菌对人体肺部的破坏是致命的。尤其在睡眠时,屋内空气流通不良,长期住下去会得病的。另外,从居室风水角度来说,卧室墙体发霉,对主人健康、财运不利。你那卧室不要睡了,赶紧除湿!方法一:用木炭火盆烧火好好烘烘;方法二:市面上有卖活性炭的,你多买一点分布在卧室。

肯定有害的额,长期住在潮湿的环境下,会造成风湿病,支气管炎等等一些疾病, 所以要让家里多通通风,让阳光多照进来

《美国医学会杂志》简称,仅次于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世界权威医学杂志,与《柳叶刀》Lancet,《英国医学杂志》BMJ号称世界四大权威综合医学杂志。

墙面潮湿发霉,更加容易的滋生细菌和病菌,这个对人体是肯定会有一些影响的。

opc与过敏医学论文

相同问题,留名等回答!

60 年代起,葡萄籽精华(OPC)开始应用于对抗过敏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970 年以来,研究人员发现OPC有利于皮肤蛋白质的形成,可保护皮肤的弹性和光泽,从此OPC获得了“口服化妆品”的美名。二十世纪 80 年代,法国科学家 jacque masqulier 博士发现,OPC 可有效清除体内过量的自由基,效果之高,令人惊叹! OPC与皮肤 在欧洲,葡萄籽被誉为“口服的皮肤化妆品”。美国《时代》杂志将其评选为世界最流行的10大营养品之一。葡萄籽是天然的阳光遮盖物,能够阻止紫外线侵害皮肤,有助于减少黑色素沉积,预防皮肤炎症,保湿祛斑,保持皮肤的柔润光滑,从根本上改善皮肤弹性与光泽,使人看起来更年轻,更漂亮。 OPC与抗衰老 OPC强大的抗氧化作用,能够在自由基及其它强氧化物(它们使导致机体损伤,衰老的“罪魁祸首”)对机体造成破坏前就使其失去活性,使身体各器官系统保持年轻健康的状态,延缓人机体能的衰退和老化,保持充沛的活力。 opc与过敏反应 opc从根本入手,缓解诸如打喷嚏,皮肤瘙痒,眼部痛痒,气喘咳嗽等由花粉,药物及海鲜产品引起的过敏症状,减少过敏发生频率,最终帮人们摆脱过敏的困扰。opc除工效显著外,与常用的抗过敏药相比有一个巨大的有点,它没有一股抗过敏药服用后的副作用,服后不会使人精神不振,晕晕欲睡,也不会出现在中枢抑制,心脏损坏和耐药性。 因此,opc除对成年人安全有效外,也可接触过敏性疾病对少年儿童的困扰,给他们更安全更天然的呵护。 如何选择opc产品 一般的“葡萄籽提取物”不能称之为 opc ,萃取物中的前花青素 opc 的浓度,是保证葡萄籽产品品质与功效的关键,消费者购买前,务必确认其 opc 有效活性成分证明及标识的 opc 浓度,优质葡萄籽萃取物中opc 的含量应为 95 %,此外,消费者可以尝试舌尖接触产品内容物,产品纯度越高,苦涩味感越强。 opc与糖尿病导致的炎部损伤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基础是微血管病变,opc有助于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结构,有效预付糖尿病性视网膜炎发生瘙痒。此外,opc能清除体内自由基,营养视神经,预防白内障的发生。1990年国际opc研究会议上,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怀特博士指出,opc还能增强免疫功能,消炎抗炎,防中风,还可以预防多种自由基引起的疾病,如冠心病,关节炎。 适宜人群希望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者。长期受电脑、手机、电视辐射者.有过敏病史,宜发生过敏的儿童及成年人.工作节奏紧张,无暇保养者。糖尿病患者。血管痉挛性头痛,眩晕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经常户外工作,常受紫外线辐射人士。

opc具有一定的脱敏作用,但是保健品这东西的经常吃,一时半时也看不出明显效果,要是彻底治治疗还是需要治疗,去医院检查一下过敏源,以后多注意就没问题了

我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是一个复杂和抽象的过程,将I型过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划分为三个阶段: 过敏反应1、致敏阶段:过敏原进入机体后可选择诱导过敏原特异性B细胞产生抗体应答,此类抗体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即课本上所说的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的某些细胞,其中肥大细胞分布于皮下小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中和黏膜下层,而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中)的表面相结合,而使机体处于对该过过原的致敏状态。通常这种致敏状态可维持数月或更长,如果长期不接触该过敏原,致敏状态可自行逐渐消失。 2、激发阶段:指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通过与致敏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抗体特异性结合,使这种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除了组织胺以外,还可以是前列腺素D、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但它们的作用都相似,都可引起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和通透性增强,腺体分泌物增多。 3、效应阶段:指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引起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的阶段。根据反应发生的快馒和持续的时间长短,可分为早期相反应和晚期相反应两种类型。早期相反应主要由组织胺引起,通常在接触过敏原数秒钟内发生,可持续数小时,晚期相反应由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引起,在过敏原刺激后6~12 h发生反应,可持续数天。}以上大括号内摘自百度百科——过敏反应。~~~~~~~~~~~~~~~~~~~~~~~~~~~~~~~~~~~~~~~其次,你要了解乙酰胆碱是怎样引发过敏反应的。1、当人体体温稍稍上升时,高于正常体温温度的血液就会刺激大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视交叉后方的下丘脑较靠前侧的区域),然后该区域神经发射“散热信号”。当信号传至交感神经的胆碱性纤维末梢时,就会释放乙酰胆碱这一神经递质到组织液中。由此,若人体免疫系统对乙酰胆碱过于敏感,就会发生过敏反应(抗体与致敏靶细胞结合后和白细胞都能释放活性分子)。皮肤层下的毛细血管扩张以致出血,皮肤细胞通透性加强以致水肿,T细胞还可以使致敏靶细胞凋亡等,这样胆碱性荨麻疹就出现了。2、一般人的散热会通过出汗、呼吸,辐射等。最主要就是通过皮肤,出汗、毛孔增大、毛细血管舒张等。想想你运动时最先出汗的是哪里?差不多应该是这个次序:头皮(有些人也包括额头),颈部,胸部、背部,脸部、四肢。不过一般人最先接收到散热信号的肯定是头皮,近嘛而且大脑是最热不得的。所以,吃辣椒、运动后体温上升,最先感到头皮痒。而且一般情况下不会热到脸部和四肢也出汗,因此脸部和四肢不会出现荨麻疹。不信可以自己试试,拼命跑个几千米,看看会不会全身发作。****************************************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大多人只有青春期才会患胆碱性荨麻疹?想想为什么大多人只有在青春期才会长青春痘。青春期是一个人一生当中很重要很特别的时期,超快的生长发育时期,各个方面都在成长变化,免疫系统也不例外吧,所以此时它是特别存在。青春期度过后,免疫系统成熟青春痘,荨麻疹全部,消失*****************************************第三个问题:我讲到这里,你应该就能判断OPC脱敏清有没有作用了吧?显然没有!那药物充其量就是个保健品。是清除体内自由基的,相当于抗氧化剂。有延年益寿之功效,但不能治疗这过敏反应。自由基再少,抗体也不会消失。关于什么是自由基,可以自己去百科详细查询。简单来说就是强氧化剂,能和体内的还原剂反应。细胞膜里的饱和脂肪酸就是一种还原剂。还有,百科里的“胆碱能性荨麻疹”是水货,做广告的。还有什么不懂的咩?完全答超所值了吧。- -其实这些完全可以自己上网查资料搞懂···除了引用,完全手写。尊重版权,盗版⑤究。

  • 索引序列
  • 过敏的医学论文文章
  • 过敏医学论文
  • 类过敏反应的医学论文
  • 过敏医学杂志
  • opc与过敏医学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