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英语笔译和口译的一门考试科目叫做“翻译基础”,分数为 150 分。还有另外两类专业也考“翻译”,一个是翻译学,另一个是中英同声传译。英语翻译基础适用范围:高级翻译学院英语口译、英语学院翻译硕士、专用英语学院翻译硕士以及改版后的复语口译这是大多数考翻译硕士的同学要考的翻译试卷,满分 150 分,主要分为三大题型:词组翻译、英译汉和汉译英。词组的翻译有热词、中国文化类词汇、经济、政治类词汇等等。每个词组 1 分,共计 30 分,英汉和汉英词组是对半分的。我们曾经对学生进行过模拟测试,发现同学们英汉词组翻译得很好,15 个拿到 10 分没问题,然而汉译英可谓五花八门,拿到8 分已经比较厉害了。所以,汉译英词组还是同学们复习的重点哇。篇章翻译有些年份是四篇小文章,绝大多数时候是两篇篇幅适中的文章,每个版块 60分。有同学说北外的判卷标准太严了,自我感觉相当良好的译文竟然也能批成不及格的分数!翻译其实是一门学问,语法错误一点没有用词平淡肯定不行,一个合格的高级翻译,最好要语言和文采兼备呀。
考翻译硕士,即MTI考试,考试的几个科目,以及该如何有针对性地复习备考。除去全国统考的政治外,备战MTI的同学们还有三门专业课需要复习:150分的百科知识与中文写作,100分的基础英语,以及150分的翻译基础。首先,谈一下百科知识与中文写作。有许多同学“不敢”报考MTI,就是因为担心百科知识涉及面太广,备考起来不知该如何下手。的确,根据MTI大纲的要求,百科知识涉及到中外文化、文学、政治、宗教、经济、法律、历史、哲学等多个方面,看上去琐碎又繁杂。但实际上,大家并不需要太担心。因为50分的百科知识,多以选择题和名词解释的形式出现。根据去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其难度并不太大。我的建议是,大家不要一味地纠结于百科知识的“广”,而应该“有针对性地”复习。所谓“针对性”就是要专门地复习几门课,比如中国文化、文学、英国社会文化、英美文学,以及要特别提到的,环球时代学校专门针对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宗教等开设的百科知识课(以及针对以上课开始的专门课程)。这样就可以把整个面缩为几门课,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还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学的是英语专业,因此很担心自己在中文写作这一部分发挥不好。但我觉得同学们对此不必太担心。中文写作包含两个一个大作文和一个小作文,同学们要做好的就是要抓住中文写作的规律,平时多练笔。尤其是小作文,即公文写作,是有一定的形式和规律可循的,同学们不可轻视练习、修改、再联系的实用性。最好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做到精益求精。也有的同学听今年考上的同学说,中文写作很简单,因此掉以轻心。我要说的是,今年是MTI正式开考的第一年,依照考试的一半规律来看,今后MTI考试的难度和广度只会增加不会降低。因此,同学们还是要积极应考,做到面面俱到。
英语翻译硕士,要是英语基础比较好,建议报考外国语类大学,像北外,上外,川外。其次是师范类,像华师,北师,其次是综合性大学,像复旦,北大,外经贸之类的。但是一定要选择重点大学,一些理工科学校的英语专业也很有特色,像统计,北航等,能学到专业方向的翻译。翻译硕士每个学校的题目都是不一样的,包括英语。各个学校都有自己得特点,自己喜欢考的题型。一定要看自己要报考的学校历年真题,有的学校不公布,回忆版的也行。好好研究出题套路和习惯。比如翻译喜欢考什么类型的,百科知识是考选择,还是名词解释,喜欢考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每个学校给的参考书,可以只看百科推荐的参考书,其他的不一定要看,很多学校也是没有参考书的。这个考试就是英语基础,翻译基础一定要扎实。好好练习翻译,可以用CATTI3级笔译的书来练习。词语短语互译要看的书多,才能知道,考场现编是来不及的。百科知识就是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文作文要好好写。专业课很重要。难度还是有的。需要很大的努力。
翻译硕士和其他专业在笔试考试阶段略有不同。除了政治是全国统考外,其他三门课程都是目标院校自主命题,包括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以及汉语写作百科知识。在备考政治过程中,重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加强记忆背诵。在备考翻译硕士英语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前期把基础打好,所谓的基础就是单词和语法,每天记忆,经常总结。在备考英语翻译基础的过程中,可以以三级笔译和二级笔译的教材为基础,每天一篇,大量练习,三级笔译至少要过两遍,才算是有底气。在备考汉语写作百科知识过程中,主要包括中英词条和汉语写作,中英词条首先要把报考院校的历年真题中涉及到的词条整理下来,然后再去整理其他院校历年真题中考察过的词条。再者是汉语写作,可以借鉴高考满分作文,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多积累一些好的文章或段落。研究生复试是研究生考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后参加的,由报考院校组织的第二次考试,一般情况下包括笔试和面试。进入到复试后,大家更要打起精神认真准备。复试一共两天时间,第一天体检,第二天复试。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所占比例每个院校有所不同。由于笔试是由院校自主命题,所以考试内容每个院校都不一样,大家可以以专八的难度来准备。面试基本上都是要检验口语,有的院校会要求当场翻译,有的院校会要求即兴演讲,所以大家在复试前一定要认真练习口语。
可以多做做真题集,这里有一份最全的考研历年真题资料分享给你
链接:
通过不断研究和学习历年真题,为考生冲刺阶段复习提分指点迷津,做真题,做历年真题集,对照考纲查缺补漏,提高实战素养,制定做题策略,规划方向;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既然不是跨专业考研,可以把院校定的高一些,其实翻硕复习准备大同小异,主要是基础过硬,扎实就好。还是有多做题,可以把几个院校的真题都做做,练练手,加油~~ 考研,就是挑战自己!给你一部分我们辅导北大和北外用过的辅导书籍: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教程》庄绎传《英汉简明翻译教程》郭著章《英汉翻译基础》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二级笔译的教材和习题《散文佳作108篇》郭建中《科普与科幻翻译》《星火英语专业考研基础英语考点精析》专八的真题,或者模拟题星火的专八标准阅读百科:中国文化读本和自然科学史用的比较多先来说说翻硕英语,不认识的词是必然有的,这个就靠大家平时的词汇积累了,不过意外也会发生的,基本上就是问有没有歧义或者逻辑错误。翻译基础英语是比较头疼的,也是花的时间最多的一门,因为感觉题量很大,自己翻译速度总是提不上去,还有翻译质量不好把握,才开始,我听论坛上说买《张培基散文选》,其实这个买两本到三本就可以了,关键还是自己去仔细看和深入浅出的研究。翻译的多了对句型的熟悉和词语的拿捏就好多了,你就会有切身感受,好像找到了规律似的,有种思路跃然而生的感觉了。
累了就听喜马拉雅,不过是听热词和百科。。。。那叫一个鸡血。
我当时没办法解决,英文不好,找的清北医学翻译。医学翻译的第一。非常好。
确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很多人考研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据说这样更加有利于以后的发展“钱”途,当然,这无可厚非,每个人生来就是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有一颗追求美好的心自然很好,但是把这一切看得太过功利化了就会大打折扣。心形于性,内心所思所想是会体现到一个人的各个方面的,换句话说,当你认定考研就是为了以后的路途,那么功利心就会趁虚而入,你的所有关于这方面的语言表达都会集中在以后的发展、赚钱上,我想,任何一个有节操的导师都不会太喜欢那些功力心很重的人,要知道官方的正面的表达有时候更加能够让更有魅力,至少在面试的导师、以后老板面前,一定要表现的你考研是有着一种正面的精神的。比如:考研是为了与更多更优秀的人交流学习,到一个更好的平台展示自己,因为这样,我觉得我的考研精神支柱更加光明了,当我跟别人交流的时候,这种正能量的表达能够影响和吸引到更多有志之士,当然我的目的不在于此,当然也有些人会觉得你在瞎逼逼,呵!管他呢,自己心安就好,至少这样让我觉得这一切都是正义的正当的。心态:考研是一段折磨人锻炼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心情会因为没有复习好而DOWN到谷底,相信我,你一定会经历的,事实上,我觉得并不是因为你没有复习好或者说并不全是,你没有复习好很多原因,我会后述,但是如何把握这种心情的变化就至关重要了,我是一个生活在优越感里的人,因为我觉得自己够努力够上进而且有着比别人更加优异的技能,我大学期间做过分子研究,所以关于基础医学那方面的如:养细胞、RT-PCR、WB等不在话下,这些都是以后做科研的基础,而且我相信大部分同学无法在大学期间独立接触完成这些,我还干过学生会,自己独立策划大型活动,参加全国临床技能大赛,临床技能自然不在话下,所以我有着很强大的自信,但是即使再强大的自信,面对漫漫考研都会有波动的时候,所以,如何调整好是问题所在,这是需要对自己强大的自信以及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的。笔者无法提供帮助,谨在此提醒大家,坚持,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考上,绝不要怀疑这一点。择校:一般报名都是在9月预报名,10月正式报名,但是我们一定要提前确定好自己心仪的学校,而且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要考虑学校与自己的风格相容性,比如做学术的人就要去学术氛围比较开放的地方;还要考虑地域、学校招生、录取比例之类的,当然也可仅凭个人好恶选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但是笔者提醒大家,选择好了就不要更改,犹豫不决的人最终结果不言而预,这也是自信的一种表现,即使目标再高也要勇于攀登,毕竟人生不能重来。还有就是一定要选择更加好的学校,我认为好的学校在公平竞争性、信息公开性方面会做的更好,这个圈子肯定有着不能够忽视的“黑幕”,但是,越高等的学府其黑幕就会越少。
可以多做做真题集,这里有一份最全的考研历年真题资料分享给你
链接:
通过不断研究和学习历年真题,为考生冲刺阶段复习提分指点迷津,做真题,做历年真题集,对照考纲查缺补漏,提高实战素养,制定做题策略,规划方向;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医学论文写作步骤及技巧
医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是阐述原始研究结果并公开发表的书面报告。医学论文格式由以下6部分组成:论文题目;作者署名、工作单位和邮编;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关健词;正文(资料与方法、结果、结论)参考文献。
一、写作步骤
准备工作:搜索和积累资料,包括文献资料摘录,实验室的观察数据,各种记录,调查研究所得的各种结果等。所搜集的资料越多、越丰富,观察的问题就越全面,对分析、研究的问题 就越有利。
命题:
①确定研究方向:由于学科种类繁多,内容广泛,只有集中研究院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某一方面的问题,才能选出合适的题目;
②创新性:是医学论文的宗旨。提出新的见解、新的观点,作出新的结论。总之要有自己的独到高见;
③要重视命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防止盲目性;④标题是论文的题目:通常是研究的课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⑤标题必须名副其实:充分体现文章的内容,使题目和内容一致,鲜明醒目,简短新颖,使人一目了然,易读易记。
拟提纲
提纲是论文写作的设计图,是全文骨架,起到疏通思路,安排材料,形成结构的作用。
①把初步酝酿形成的思路、观点和想法用文字记录下来,依据提纲行文,随灵感、思路的深入会有新的想法、新的发现,使原来的设想得以修改、补充;
②拟提纲一定要项目齐全,初步构出文章的大体轮廓;③医学论文序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不什么要研究这个题目,解释研究和探讨这一题目的现实意义。
初稿:
①在基本观点已经明确,参考或引用文献资料业已准备妥当时,可按提纲的顺序分段进行;
②初稿一定要定得扎实、圆满,令自己感到十分满意。
初稿修改及定稿
起草初稿很重要,但修改初稿同样也重要。
①修改是对初稿的内容不断加深认识,对表达形式不断选择的过程;
②修改的原则是发现什么问题修改什么问题;
③修改时常需要作者把初稿反复阅读几遍,每读一遍就有一次新的感受,就能发现一些不足,然后进行修改加工;
④修改时着重考虑内容、格式、序号、外文字母、表格、插图及参考文献的序号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有无错别字。
二、写作技巧
标题(title)标题要求:
1.阐述具体、用语简洁: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文题相称、确切鲜明:标题体现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3.重点突出、主题明确:突出论文主题,高度概括,一目了然。不足以概括论文内容时,可加副标题(破折号、括号或加序码)。
作者署名(author)
1.作者署名的意义
(1)明确论文责任:文责自负
(2)获得应有的荣誉:载入科技发展的史册
(3)文献检索的需要:著者检索
(4)明确著作权:人身权和财产权
2.作者署名的原则
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对内容负责的人。(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3.作者署名的要求
(1)分为集体署名和个人署名。
(2)第一作者应是论文课题的创意者、设计者、执行者,是论文的执笔者。
(3)多人合写时,主在前,次在后;多单位合写时,用脚注标明。
(4)作者人数不易过多,一般不超过6人。
(5)指导、协作、审阅者可列入致谢中。
摘要(abstract)
1.摘要内容和格式
一般格式:
(1)目的(objective):说明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起源、由来。
(2)方法(methods):说明研究时间、参加完成研究的患者或受试者的人数和研究的主要方法。
(3)结果(results):说明研究内容中主要结果,包括数据和统计学检验结果。
(4)结论(conclusions):说明主要结论,包括直接的临床应用。
其它格式
(1)目的(objective, purpose, aim, background):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起源、由来、研究背景。
(2)设计(design):论文基本研究设计。
(3)地点(setting):研究地点、单位、等级。
(4)对象(subjects, patients):论文研究的时间、研究的主要方法。
(5)处理(intervention):论文的临床治疗和其它处理方法。
(6)检测(measures):论文为评定结果而进行的主要测试项目。
(7)结果(results):说明研究内容中主要结果和数据。
(8)结论(conclusions):说明主要结论,包括直接的临床应用。
2.摘要的写作要求
(1)连续写出,不分段落,不加小标题,不举例证。
(2)格式规范化。
(3)简短、完整,一般占全文文字的10%左右。
(4)文字性资料,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
(5)内容基本一致的英文摘要。
关键词(key words)
关键词是表达科技文献的要素特征,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或词组。
主题词是规范化的关键词,关键词是具有灵活性和广泛性的自由语言。现阶段关键词和主题词都作为检索语言使用。由于关键词是自然语言,同义词、近义词、多意词未统一,造成检索误差,多采用从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选择。
1.关键词格式
3-8个词或词组,之间空一格书写,不加标点符号。外文字符之间可加逗号,除专有名词的字首外,余均小写。
2.选择关键词的方法
(1)可从标题、摘要和全文内容中选择,以从标题中选择最常用。
(2)要严格筛选,充分、准确、全面地反映文章的中心内容。
(3)查阅医学主题词表确认。
引言(introduction)
1.引言的基本内容
(1)简要叙述研究此项工作的起因和目的`
(2)研究此项工作的历史背景
(3)国内外对研究此项工作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
(4)强调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研究意义
(5)适当说明研究此项工作的时间、材料和方法
2.引言的写作要求
(1)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一般为200-500字,约占全文的1/8-1/10。
(2)实事求是、客观评价:不能蓄意贬低前人,切忌妄下断言。
(3)少用套话:水平如何,自有共论。
(4)勿与摘要相同,避免与正文重复:不涉及结果或结论。
(5)一般不写“引言”字样标题。
材料与方法
材料与方法主要是说明研究所用的材料、方法和研究的基本过程,它回答“怎样做”的问题,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材料是表现研究主题的实物依据,方法是指完成研究主题的手段。材料与方法是科技论文的基础,是判断论文科学性、先进性的主要依据。它可以使读者了解研究的可靠性,也为别人重复此项研究提供资料。
材料与方法的标题因研究的类型不同而略有差别,调查研究常改为“对象与方法”,临床试验则用“病例与方法”。不同类型研究的材料与方法的写作也不完全一样。
实验研究要交待实验条件和实验方法。
①实验条件包括实验动物的来源、种系、性别、年龄、体重、健康状况、选择标准、分组方法、麻醉与手术方法、标本制备过程以及实验环境和饲养条件等。
②实验方法包括所用仪器设备及规格、试剂、操作方法。
③试剂如系常规试剂,则说明名称、生产厂家、规格、批号即可;如系新试剂,还要写出分子式和结构式;若需配制,则应交待配方和制备方法。
④操作方法如属前人用过的,众所周知的,只要交待名称即可;如系较新的方法,则应说明出处并提供参考文献;对某方法进行了改进,则要交待修改的根据和内容;对创新的方法,要注意不要将新方法的介绍和运用该方法研究的新问题混在一篇论文中,若论文系报道新方法,则应详细的介绍试剂的配置和操作的具体步骤,以便他人学习和推广。
临床研究的对象是病人,应说明来自住院或门诊,同时必须将病例数、性别、年龄、职业、病因、病程、病理诊断依据、分组标准、疾病的诊断分型标准、病情和疗效判断依据、观察方法及指标等情况作简要说明。
上述内容可根据研究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说明,并突出重点。
①对研究新诊断方法的论文,要注意交代受试对象是否包括了各类不同患者(病情轻重、有无合并症、诊疗经过等),受试对象及对照者的来源(如不同级别的医院某病患病率及就诊率可能不同),正常值如何规定,该诊断方法如何具体进行等等。
②研究疾病临床经过及预后的论文,要注意说明病人是在病程的哪一阶段接受治疗,病人的转诊情况,是否制定了观察疾病结果的客观标准。
③病因学研究论文则要交代所用研究设计方法(如临床随机试验、队列研究等),是否做剂量-效应观察。
④对临床疗效观察研究来说,主要说明病例选择标准,病例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等),分组原则与样本分配方法(配对、配伍或完全随机),疗效观察指标和疗效标准。
⑤治疗方法如系手术,应注明手术名称、术式、麻醉方法等;如系药物治疗则应注明药物的名称(一般用学名而不用商品名)、来源(包括批号)、剂量、施加途径与手段、疗程,中草药还应注明产地与制剂方法。
结果(results)
结果是论文价值所在,是研究成果的结晶。全文的结论由此得出,讨论由此引发,判断推理和建议由此导出。
1.结果的内容
(1)数据:不用原始数据,要经统计学处理。
(2)图表:用于显示规律性和对比性。
(3)照片:能形象客观地表达研究结果。
(4)文字:对数据、图表、照片加以说明。
2.结果的写作要求
(1)按实验所得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安排,可分段、分节,可加小标题。
(2)解释客观结果,不要外加作者的评价、分析和推理。
(3)结果要真实性,不可将不符合主观设想的数据或其它结果随意删除。
(4)因图表和照片所占篇幅较大,能用文字说明的问题,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图表或照片。
讨论(discussion)
讨论是论文的重要主体部分,是作者对所进行的研究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和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评价其意义。
讨论的内容
(1)对实验观察过程中各种数据或现象的理论分析和解释。
(2)评估自己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与他人结果比较异同,并解释其原因。
(3)实验结果的理论意义及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4)作用机制或变化规律的探讨。
(5)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及与本文的关系。临床医学论文写作方法
翻译硕士和其他专业在笔试考试阶段略有不同。除了政治是全国统考外,其他三门课程都是目标院校自主命题,包括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以及汉语写作百科知识。在备考政治过程中,重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加强记忆背诵。在备考翻译硕士英语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前期把基础打好,所谓的基础就是单词和语法,每天记忆,经常总结。在备考英语翻译基础的过程中,可以以三级笔译和二级笔译的教材为基础,每天一篇,大量练习,三级笔译至少要过两遍,才算是有底气。在备考汉语写作百科知识过程中,主要包括中英词条和汉语写作,中英词条首先要把报考院校的历年真题中涉及到的词条整理下来,然后再去整理其他院校历年真题中考察过的词条。再者是汉语写作,可以借鉴高考满分作文,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多积累一些好的文章或段落。研究生复试是研究生考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后参加的,由报考院校组织的第二次考试,一般情况下包括笔试和面试。进入到复试后,大家更要打起精神认真准备。复试一共两天时间,第一天体检,第二天复试。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所占比例每个院校有所不同。由于笔试是由院校自主命题,所以考试内容每个院校都不一样,大家可以以专八的难度来准备。面试基本上都是要检验口语,有的院校会要求当场翻译,有的院校会要求即兴演讲,所以大家在复试前一定要认真练习口语。
确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很多人考研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据说这样更加有利于以后的发展“钱”途,当然,这无可厚非,每个人生来就是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有一颗追求美好的心自然很好,但是把这一切看得太过功利化了就会大打折扣。心形于性,内心所思所想是会体现到一个人的各个方面的,换句话说,当你认定考研就是为了以后的路途,那么功利心就会趁虚而入,你的所有关于这方面的语言表达都会集中在以后的发展、赚钱上,我想,任何一个有节操的导师都不会太喜欢那些功力心很重的人,要知道官方的正面的表达有时候更加能够让更有魅力,至少在面试的导师、以后老板面前,一定要表现的你考研是有着一种正面的精神的。比如:考研是为了与更多更优秀的人交流学习,到一个更好的平台展示自己,因为这样,我觉得我的考研精神支柱更加光明了,当我跟别人交流的时候,这种正能量的表达能够影响和吸引到更多有志之士,当然我的目的不在于此,当然也有些人会觉得你在瞎逼逼,呵!管他呢,自己心安就好,至少这样让我觉得这一切都是正义的正当的。心态:考研是一段折磨人锻炼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心情会因为没有复习好而DOWN到谷底,相信我,你一定会经历的,事实上,我觉得并不是因为你没有复习好或者说并不全是,你没有复习好很多原因,我会后述,但是如何把握这种心情的变化就至关重要了,我是一个生活在优越感里的人,因为我觉得自己够努力够上进而且有着比别人更加优异的技能,我大学期间做过分子研究,所以关于基础医学那方面的如:养细胞、RT-PCR、WB等不在话下,这些都是以后做科研的基础,而且我相信大部分同学无法在大学期间独立接触完成这些,我还干过学生会,自己独立策划大型活动,参加全国临床技能大赛,临床技能自然不在话下,所以我有着很强大的自信,但是即使再强大的自信,面对漫漫考研都会有波动的时候,所以,如何调整好是问题所在,这是需要对自己强大的自信以及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的。笔者无法提供帮助,谨在此提醒大家,坚持,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考上,绝不要怀疑这一点。择校:一般报名都是在9月预报名,10月正式报名,但是我们一定要提前确定好自己心仪的学校,而且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要考虑学校与自己的风格相容性,比如做学术的人就要去学术氛围比较开放的地方;还要考虑地域、学校招生、录取比例之类的,当然也可仅凭个人好恶选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但是笔者提醒大家,选择好了就不要更改,犹豫不决的人最终结果不言而预,这也是自信的一种表现,即使目标再高也要勇于攀登,毕竟人生不能重来。还有就是一定要选择更加好的学校,我认为好的学校在公平竞争性、信息公开性方面会做的更好,这个圈子肯定有着不能够忽视的“黑幕”,但是,越高等的学府其黑幕就会越少。
医学生考研复习计划:一、时间安排阶段一:4月20号——8月31号 主攻: 英语+西综(两者比例大概1:3)周一到周日上午、周一到周五晚上看西综周一到周五下午、周日下午晚上看英语,休息时间是周六晚上,看书顺序:生理、生化、病理、内科(包括诊断)、外科,病理和内科是一个知识系统的,前后顺序看会加深印象。(诊断时间来不及就放弃,就2011年真题而言,放弃诊断是划得来的)阶段二:9月1号——考前 主攻: 英语+政治+西综(三者时间比大概是1:1:1)每周有七个上午看西综(周一到周日),每周有五个下午看英语(周二、三、四、五、日),具体安排如下:一天三门交叉看,避免了全天都看一门的痛苦。休息时间是周六晚上,我会看看电影消遣一下,十二点左右睡觉。(具体安排由个人不同情况决定,英语薄弱者多花时间,西综薄弱的要多花时间)。每天早上7:15起床,一般8点左右到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中午休息一个小时,下午吃完饭休息半小时左右,晚上九点五十分下自习,回宿舍洗漱,10:30看会书到12点准时睡觉。考研是场持久战,规律作息是很重要的,疲劳战术只会大大降低你的复习效率。基础的三门是相对容易得分的,因为没有太多拐弯抹角的题,但前提是书要看得比较好,该记的知识点要记牢,重点在贺的讲义上总结得挺清楚,基础三门课重复考点很多,其考高分是西综考高分的关键,内外科相对复杂,不易得高分。内科最让人头疼,都说考得变态,尤其心内科的东西,内外科几乎50%都是以病例题的形式考查的,一定要注意总结特殊常考常见疾病的特殊临床表现,症状特征,特殊首选检查方法,特殊治疗,治疗适应症及禁忌症,并发症等总结下来。死记硬背的东西要时常翻阅,使用各种记忆技巧,加深记忆。关于英语词汇:词汇是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复习时要高度重视词汇,加强记忆,直到考前。具体安排:3月-6月,主要是记单词,长难句及语法,阅读基础。听好长难句及语法,做好长难句练习题,听好阅读基础班,按部就班。要注意,大题背诵要考前一个月开始进行,越到后期时间越紧张,还有英语及西综要复习,如果等到考前一星期开始背大题,你会发现自己力不从心,很难静下来。大题背诵材料可结合当年政治热点及辅导班老师的押题进行背诵。最后大家分数估计大多数在60-70分,不必过于担心政治。考前十天左右看看各家押的大题,做一些选择题。政治不难,大题可以自己发挥。在这里强调一点,政治大题答题一定要看清题号,一一对应,这样才能保证得分。当然,最后在实际复习的时候,与上述计划稍有出入,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自己的备考计划。4.心态调整压力谁都会有,有压力不要恐慌,带着压力去看书,效率可能更高,适当做一些调整,散散步,跟家人朋友谈谈心,慢慢地就会过去的。有的同学甚至会失眠,失眠后压力更大。这时不要去补觉,坚持看书,顺其自然,规律作息,过几天也会恢复正常。我也曾经数次想到放弃,这也很正常,然后休息了一个下午或晚上看看电影,慢慢缓和过来,最后还是继续奋战。
建议?哪方面的建议呢?报考院校?侧重的学习方向?还是复习备考等?如果是只是想提高学历,建议考最后一批的,要求和门槛会相对低一些;如果想从事职业翻译工作,并希望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建议报考第一批或者第二批 MTI,最好是报考一线城市的 MTI,学习、交流、锻炼、就业的机会更多!当然,考研要根据个人情况量力而行,适合您的才是最好的选择;不妨先考个 CATTI 3 热热身、练练手,当然考 MTI 之前能过 CATTI 2 更好,这样在复试中会给面试老师有个更好的印象;可以加一些 CATTI 和 MTI 的群交流、获取资料、分享复习经验等。各校 MTI 都有一定特点和特色,一般与本校的学科特色和强弱有联系;有法学国家重点学科的 MTI 院校,一般在法律翻译方面比较强(如华东政法的 MTI 等);中医药大学的医科类翻译比较强;财经类大学的经济、金融等领域的翻译实力和就业机会比较好;目前,法律、经济、商业、科技、医学、专利等翻译领域都是比较好的,待遇也相对比较高一些。截至2018年2月,全国翻译硕士和翻译本科院校399所,数量前三位省份为:湖北(29所)、河南(27所)、江苏/北京(26所)。其中,翻译硕士院校共246所,院校数量前三位省份为:北京(25所)、山东(16所)、上海/陕西/江苏(15所);翻译本科院校共252所,院校数量前三位省份河南/湖北(21所)、广东(18所);江苏(17所);同时开设翻译硕士和翻译本科的院校共99所;从就业来看,绝大多数 MTI 院校的翻译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和待遇并不大理想,南京大学的 MTI 在南京起薪 左右,在上海大概 7K(2018年),这与翻译的整体待遇和毕业生培养口径都有关系。MTI 就业更多是倾向于做教师,而不是翻译,这一点也与 MTI 设立的初衷有背;翻译市场的就业待遇差别很大,高职位永远只留给那些水平高、项目经验丰富的高级翻译员;目前的 MTI 培养,除北外、上外、广外等个别院校的训练强度较大、非常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以外,其他院校的训练机会、训练强度等都难以在两年时间内对学生的翻译能力有较大提高,所以培养出的不少学生在翻译能力、项目管理、术语管理、CAT及翻译 QA 工具(Trados、Memo-Q、WordFast、TransMate、X-Bench、译马网、雪人翻译等)的使用、云翻译平台的使用、计算机检索和使用技能等急需提高。有些学生毕业时尚未通过 CATTI 二级考试,有些学生的毕业论文是找枪手做的,这些现象希望今后能有所改观,希望 MTI 的整体水平能有较大提高,让 MTI 人才能更好服务于翻译行业,为社会发展和文化、经济、政治等交流作出更大贡献。=== 以上2018年 11月3日 -- 江西吉安-查红玉
翻译硕士和其他专业在笔试考试阶段略有不同。除了政治是全国统考外,其他三门课程都是目标院校自主命题,包括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以及汉语写作百科知识。在备考政治过程中,重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加强记忆背诵。在备考翻译硕士英语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前期把基础打好,所谓的基础就是单词和语法,每天记忆,经常总结。在备考英语翻译基础的过程中,可以以三级笔译和二级笔译的教材为基础,每天一篇,大量练习,三级笔译至少要过两遍,才算是有底气。在备考汉语写作百科知识过程中,主要包括中英词条和汉语写作,中英词条首先要把报考院校的历年真题中涉及到的词条整理下来,然后再去整理其他院校历年真题中考察过的词条。再者是汉语写作,可以借鉴高考满分作文,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多积累一些好的文章或段落。研究生复试是研究生考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后参加的,由报考院校组织的第二次考试,一般情况下包括笔试和面试。进入到复试后,大家更要打起精神认真准备。复试一共两天时间,第一天体检,第二天复试。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所占比例每个院校有所不同。由于笔试是由院校自主命题,所以考试内容每个院校都不一样,大家可以以专八的难度来准备。面试基本上都是要检验口语,有的院校会要求当场翻译,有的院校会要求即兴演讲,所以大家在复试前一定要认真练习口语。
NaQing sex deep overburden front teeth tooth meets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treatment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NaQing sexual front teeth tooth overburden match not deep treatment of factors, correction method and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Methods selection NaQing sex deep overburden front teeth and 18 cases, are not case tooth correction. Results treatment completion time 15 to 21 months, average months. Correction by first teeth together, facial side cover normal appearance was coordination. Conclusion anterior tooth NaQing sex should be repeated in deep choosing good indications fits the tooth under treatment.
无论哪个翻译软件翻出来的都是比较生硬的,一眼就能看出来。如果非要用软件翻的话,谷歌在线翻译相对来说好一些,不过还是推荐人工来翻译,北京译顶科技那边都是人工给你翻译的
XX university Master's degree paper
楼主是要考2017年的研究生么?推荐你去看看历年真题和作文相关书籍材料,比如《2017年翻译硕士(MTI)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圣才教育出的,希望楼主学业有成!么么哒~
这是我在另一个问题的回答:翻译硕士除了政治是全国统考之外,其他科目全部是每个学校自主命题。
一共考两天,四科。
第一科政治是全国统考。
满分100分。
第二科翻译硕士英语,题型跟专八差不多,是考语言能力的。
满分100分。
第三科英语翻译基础,考英译汉和汉译英的水平,里面涉及专有名词翻译,缩略语翻译以及篇章翻译。
满分150分。
最后一科,汉语百科知识。
这一科用中文考,从古到今,从天到地,天文地理文学历史……涉及范围非常之广。
还会考到应用文写作(小作文)和大作文。
满分150分。
还想知道啥,我正读着这专业,尽量回答吧。
翻译硕士除了政治是全国统考之外,其他科目全部是每个学校自主命题。
一共考两天,四科。
第一科政治是全国统考。
满分100分。
第二科翻译硕士英语,题型跟专八差不多,是考语言能力的。
满分100分。
第三科英语翻译基础,考英译汉和汉译英的水平,里面涉及专有名词翻译,缩略语翻译以及篇章翻译。
满分150分。
最后一科,汉语百科知识。
这一科用中文考,从古到今,从天到地,天文地理文学历史……涉及范围非常之广。
还会考到应用文写作(小作文)和大作文。
满分150分。
(我说的是英语的翻硕)
除去全国统考的政治外,备战MTI的同学们还有三门专业课需要复习:150分的百科知识与中文写作,100分的基础英语,以及150分的英汉互译。
【北外是个例外,北外的MTI也要考二外的!日法德西任选一门!在此不作讨论!】 对于百科知识与中文写作。
有许多同学“不敢”报考MTI,就是因为担心百科知识涉及面太广,备考起来不知该如何下手。
的确,根据MTI大纲的要求,百科知识涉及到中外文化、文学、政治、宗教、经济、法律、历史、哲学等多个方面,看上去琐碎又繁杂。
但实际上,大家并不需要太担心。
因为50分的百科知识,多以选择题和名词解释的形式出现我的建议是,大家不必一味地纠结于百科知识的“广”,而应该“有针对性地”复习。
即:专门地复习几门课,比如中国文化、英美概况等。
这样就可以把整个面缩为几门课,提高复习效率。
还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学的是英语专业,因此很担心自己在中文写作这一部分发挥不好。
但我觉得同学们对此不必太担心。
中文写作包含两个一个大作文和一个小作文,同学们要做好的就是要抓住中文写作的规律,平时多练笔。
尤其是小作文,即公文写作,是有一定的形式和规律可循的,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练习、修改、再练习,努力精益求精,即可面面俱到。
[参考书目]1. 卢晓江,《自然科学史十二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2. 叶朗,《中国文化读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3. 杨月蓉,《实用汉语语法与修辞》,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 白延庆,《公文写作》,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4) 基础英语分为三个部分,词汇语法30分,阅读40分,写作30分。
词汇语法部分出题灵活,可以出现很多题型,比如最常见的选择题形式,以及比较有难度的改错题形式,难度起码要达到专八的程度。
因此,同学们从备考的开始阶段起就要多背单词,在此基础上,大量地做单词语法题和专八系列的改错题,反复记忆,总结技巧。
至于阅读部分,笔者认为传统选择题的难度大致为专八水平,但也可能出现GRE水平的理解题,而对于一些非传统的阅读题型,比如paraphrase, answer questions等,考察的不仅是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考生的表达能力。
所以,笔者建议,同学们在平时做阅读理解题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语言“输出”功力,不可辞不达意。
英语写作部分类似于专八,但有的学校可能更突出时效性,会出一些与时事文题。
笔者对于写作的建议就是,多写多练多积累,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老师的批改,不可一味地求数量而忽视每一篇的质量。
有的同学写了很多作文,但成绩提不上去。
就是因为他总按照自己的路子写,写了十篇作文就把自己的错误重复“强化”了十遍。
[参考书目]1. 姜桂华,《中式英语之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 张汉熙,《高级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3. 蒋显璟,《英美散文选读》,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8)4.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公司(1997)5.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6. 刘宓庆,《文体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7. 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8. 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翻译基础,也可以称为翻译实务,由两部分组成的,即词语翻译和篇章翻译。
词语翻译这一部分是因校而异的。
【注意!这是水平考试!没有词汇提示!不许使用字典!】 比如北航MTI考试中这一部分涉及到的词语翻译大多是翻译理论的词语,而北外则更倾向于考时事政治经济这类的词语。
因此,同学们在备考时,要好好研究自己目标院校的历年试题,抓住每个学校考试的侧重点,看词语翻译到底是跟中国文化有关还是跟政治经济有关,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复习。
而对于篇章翻译,我想说,没有捷径可走,不存在什么速成的办法。
在150分的翻译基础卷中,篇章翻译起码要占到100分,可能包括一到两篇的汉译英,以及一到两篇的汉译英。
这样来看,这一部分的量还是很重的,也就使我们不容易判断翻译的类型是散文类还是时文类的,或是经贸类的,还是外交类的。
因此,这就要求大家具备较高的翻译素质。
但翻译素质的提高,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听某个老师讲了翻译理论就可以达到的,更多的还是依赖同学们自己大量反复的练习,以及,同前面讲到的写作一样,要依赖老师有效的指导和修改。
有的同学认为翻译有了答案就可以了。
但事实上,看没有指导下的答案就只能让你看到与好的翻译的差距,并不能帮你找到缩小差距的方法,不能指出你的不足是什么。
[参考书目]1. 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3. 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4. 王恩冕,《大学英汉翻译教程》,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9)5. 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 连淑能,《英译汉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翻译的词汇量是基础,但翻译真正挑战并不是词汇。
是对原文含义的彻底理解,以及用汉语的准确表达。
一般来说,熟练掌握三千词汇,即可借助字典做笔译普通文章。
中级水平的翻译,至少要掌握五千以上词汇,高级的要用八千以上的词汇量。
至于专业翻译,文学翻译,还有其它的特殊要求。
上外MTI题型基本不变,以下是2011年的真题回忆版:1. 翻译硕士英语一篇cloze一篇阅读还有一篇作文cloze的那篇文章题目是Into Africa -- human ancestors from Asia文章不长 有15个空,但没有任何选项供选择,一篇阅读是介绍华尔街的一个成功投资家的,他在诊断出绝症后决定把自己的投资技巧写成书,供大家参考。
文章后只给出了四个问答题,每小题10分,供四十分。
记得最后一题是要解释文中的一句话,when the end is near, the end is not the end.最后一部分是作文,就给出了一句话,Not all that counts in life can be counted, 根据这个话题写一篇400字以上的作文。
2. 英语翻译基础题量依旧很少。
共四题,分两类,词语和语篇的翻译Cancun conference 2010, Bogor Goals, 3R economy, Reforestation, UN security council,千年发展计划,雷曼兄弟,国家一二五计划,上海合作组织,美联储,其他的暂时记不得了 以后想到了再传语篇翻译,一篇英译中好像是奥巴马的每周演讲,好像就是圣诞后那周的电台演讲,将的是美国人民就业问题的。
中译英将的是上海世博会的,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已经落下帷幕,创下了很多世博会记录等等。
3. 汉语写作与百科15个选择题5个成语解释选择题考到了: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指的是哪个时节? 京剧里谁是性格活泼开朗的青年女性?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谁会跳掌上舞?等等。
成语解释有:初出茅庐。
韬光养晦。
精卫填海。
来龙去脉,等等。
一篇应用文。
写道歉信,注意格式。
大作文,给了一篇新闻报道,关于国考的,然后以相关内容写一篇议论文。
考翻译硕士,即MTI考试,考试的几个科目,以及该如何有针对性地复习备考。
除去全国统考的政治外,备战MTI的同学们还有三门专业课需要复习:150分的百科知识与中文写作,100分的基础英语,以及150分的翻译基础。
首先,谈一下百科知识与中文写作。
有许多同学“不敢”报考MTI,就是因为担心百科知识涉及面太广,备考起来不知该如何下手。
的确,根据MTI大纲的要求,百科知识涉及到中外文化、文学、政治、宗教、经济、法律、历史、哲学等多个方面,看上去琐碎又繁杂。
但实际上,大家并不需要太担心。
因为50分的百科知识,多以选择题和名词解释的形式出现。
根据去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其难度并不太大。
我的建议是,大家不要一味地纠结于百科知识的“广”,而应该“有针对性地”复习。
所谓“针对性”就是要专门地复习几门课,比如中国文化、文学、英国社会文化、英美文学,以及要特别提到的,环球时代学校专门针对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宗教等开设的百科知识课(以及针对以上课开始的专门课程)。
这样就可以把整个面缩为几门课,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还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学的是英语专业,因此很担心自己在中文写作这一部分发挥不好。
但我觉得同学们对此不必太担心。
中文写作包含两个一个大作文和一个小作文,同学们要做好的就是要抓住中文写作的规律,平时多练笔。
尤其是小作文,即公文写作,是有一定的形式和规律可循的,同学们不可轻视练习、修改、再联系的实用性。
最好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做到精益求精。
也有的同学听今年考上的同学说,中文写作很简单,因此掉以轻心。
我要说的是,今年是MTI正式开考的第一年,依照考试的一半规律来看,今后MTI考试的难度和广度只会增加不会降低。
因此,同学们还是要积极应考,做到面面俱到。
其次,来谈一下基础英语。
基础英语分为三个部分,词汇语法,阅读和写作,每个部分所占的分值还是蛮大的。
词汇语法部分出题灵活,可以出现很多题型,比如最常见的选择题形式,以及比较有难度的改错题形式,难度起码要达到专八的程度。
因此,同学们从备考的开始阶段起就要多背单词,在此基础上,大量地做单词语法题和专八系列的改错题,反复记忆,总结技巧。
至于阅读部分,认为四选一这种传统选择题的难度应该达到专八的水平,但也可能出现达到GRE水平的理解题,同学们不可掉以轻心。
而对于一些非传统的阅读题型,比如paraphrase, answer questions等,考察的不仅是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考生的表达能力,即(英语)作文水平。
所以,我建议,同学们在平时做阅读理解题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语言“输出”功力,不可辞不达意。
英语写作部分类似于专八作文的模式,但有的学校可能更突出时效性,会出一些与实事有关的作文题。
我对于写作的建议就是,多写多练多积累,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老师的批改。
有的同学写了很多作文,但成绩提不上去。
就是因为他总按照自己的路子写,写了十篇作文就把自己的错误重复“强化”了十遍。
因此,练习写作,要在老师有效的指导下进行,不可一味地求数量而忽视每一篇的质量。
最后,来谈一下很重要的翻译基础这门课。
翻译基础,也可以成为翻译实务,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词语翻译和篇章翻译。
词语翻译这一部分是因校而异的。
比如北航MTI考试中这一部分涉及到的词语翻译大多是翻译理论的词语,而北外则更倾向于考时事政治经济这类的词语。
因此,同学们在备考时,一定要好好研究自己目标院校的历年试题,抓住每个学校考试的侧重点,看词语翻译到底是跟中国文化有关还是跟政治经济有关,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复习。
而对于篇章翻译,我想说,没有捷径可走,不存在什么速成的办法。
在150分的翻译基础卷中,篇章翻译起码要占到100分,可能包括一到两篇的汉译英,以及一到两篇的汉译英。
这样来看,这一部分的量还是很大的,也就使我们不容易判断翻译的类型是散文类还是时文类的,或是经贸类的,还是外交类的。
因此,这就要求大家具备较高的翻译素质。
但翻译素质的提高,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听某个老师讲了翻译理论就可以达到的,更多的还是依赖同学们自己大量反复的练习,以及,同前面讲到的写作一样,要依赖老师有效的指导和修改。
有的同学认为翻译有了答案就可以了。
但事实上,看没有指导下的答案就只能让你看到与好的翻译的差距,并不能帮你找到缩小差距的方法,不能指出你的不足是什么。
因此,对于缺少指导环境的考生,我推荐大家关注一下环球时代的定制辅导课程,以起到有效的辅助备考的目的。
MTI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有其必然的优势,那就是发展前景广,目前竞争相对较小。
因此,对于有志于考MTI的同学,我建议大家把握好目前这个契机,积极准备,全面复习,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一次。
祝所有的考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经过苦逼的等待,2013年的考研大战至此已经尘埃落定。
想想一路走来,历尽艰辛,自己受益于学姐学长们的恩惠,先今自己也应为后来者做出一些贡献吧,也算是分享。
先从复试说起吧我报考的是南师大翻译硕士。
4月8号体检,9号下午笔试,10号上午面试。
体检只不过是个形式和过场,大家跟着流程走就行。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笔试。
笔试共有三道题目。
第一道英译汉,大约800-900字。
是关于俄罗斯政治改革的问题。
这是一篇对政治的评论性文章。
第二道是汉译英。
取材于莫言。
大约有600字。
共三段。
第一段2句话:“……大概是因为我天生爱说话的原因吧,我叫自己莫言,有时候也是对自己的讽刺吧。
”第二段:“………我小时候辍学的早,身子单薄,所以只能到荒废的浅草滩上去放牛羊…天蓝如海,碧绿的草原上一望无际。
……在我的家乡,常常流传着狐狸变美女的故事,所以我也幻想着有一个狐狸变成的美女,陪着我放牛羊。
……有时候我学着鸟儿鸣叫,跟它对话。
有时候我对着一棵树讲话,跟它聊心事。
但是鸟儿不理我,树也不睬我。
……有时候我牵着牛羊从学校前的门口走过,看到昔日的伙伴打打闹闹…”第三段:“中国的古代哲学家老子有句话叫做“祸者,福之所倚;福者,祸之所靠”,大概是因为我童年辍学,受尽饥饿,寒冷和无书可读的痛苦,所以后来我能够…后来我成为一名作家,将小时候的哪些幻想全都写进书中。
很多人对我的想象力感到惊讶,有些文学爱好者还问我怎样培养良好的想象力,我什么都没有回答,唯有一声苦笑。
”大家可以根据我所回忆的内容,试着找下来自何处。
第三题是作文,叫你围绕翻译中的“domestication”和“foreignization”来写一篇文章,引文就是一个长句对这个两个概念解释了一下。
实际上,这就是写一下你对翻译中归化和异化两种译法的看法。
12年也是考的关于翻译标准的问题。
可见近两年,出卷老师在作文上,偏爱关心一下考生对翻译理论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
复试笔试总结:初试笔试和复试笔试根本不是一个层次上的问题。
有关初试的问题后面还有涉及。
初试的英汉翻译基础,英译汉大约500-600字,汉译英不过200-300字。
取材上,英译汉基本一致,初试的英译汉是关于凯恩斯的经济观念与美国罗斯福新政。
但是汉译英上,初试考的是中国的崛起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不过威胁到任何国家。
时政性很强,很像外交声明,在三级笔译上随处可见。
而复试考的不再是时政翻译了。
但与往年大不一样,今年考的根本就不是什么近代散文大家的文章。
像往年朱自清的背影,匆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鲁迅的药,祝福都考过,所以我以为今年还是会考一下近代文学大家的著名文章,甚至古文。
所以张培基的散文选译我一直觉得会考到,可惜没有,但是这本书最好还是要看的,经典,要想将散文翻译练出感觉,这本书是不可多得的素材,毕竟考研最终靠的是功底和实力,而不是寄希望于压题。
一.复试的内容和细节注意(1) 细节。
进门时敲门,进门后鞠躬30度,用双手扶正椅子坐下。
回答老师的问题一定要略作思考,不能抢答,回答时要让老师领悟到你的逻辑。
要谦虚,自己有不完美的地方,不懂的地方不要掩饰,告诉他如果幸运进入南师大,一定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弥补上。
离开时,说声“老师辛苦了”,鞠躬离开。
态度很重要,看到你的礼貌,沉稳,谦虚和诚意。
穿着要大方得体,男生最好要穿淳朴大气的休闲西服,衬衫,不过于正式也不过于随意。
(2) 面试题目。
今年面试包括两个内容:视译和回答问题。
没有自我介绍了,老师就问下你叫什么,哪个学校的,然后你就开始视译了。
视译。
今年的内容是南京青奥会,简介一下青奥会,和它的宗旨促进亚洲青年的交流,第一届新加坡青奥会有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和奥委会官员参加,今年是第二届由南京主办,要把它办好。
是一篇说明文,很简单。
但是我翻译的时候由于状态不佳,还是结结巴巴的给译完了。
评论:去年考的是 *** 工作报告中的一段话,我问过导师,导师的提点也是 *** 工作报告,于是我猛看今年的报告。
可是,今年给我的却是青奥会。
我完全是没想到。
唐突之下就有点紧张了。
现在想想,今年南京沸沸扬扬的就是青奥会,我再回头想一下今年考到了莫言,嗯,南师大看来还是很抓住时事的。
问题。
第一个你为什么要报考南师大,第二个,你在学习翻译的过程中可遇到过什么困难。
问完了就结束了。
今年没有自我介绍,估计因为复试人数大幅增加,老师只能压缩时间,每个人大概就10分钟多点吧。
二.一些内幕10号上午面试之前,院长来了,告诉大家今年的复试线,英美文学,语言学和翻译笔译的复试线都是377分,口译的是381分,复试的差额比并不是网上公布的1比,而是1比。
所以这里告诉大家,想进南师大,没有380分是不靠谱的。
另外,南师大是个男女比例失调的学校,翻硕更是完全失调,10:1的比例丝毫不过分,所以众老师都在期待一个男生的出现。
只要你是男生,可以占很大便宜,尤其是面试的时候。
说完了复试,接下来说初试和考研的一些其他话题吧~说说初试先说说考南师大在...
根据历年翻译硕士考试大纲:百科知识与写作考试包括三个部分:百科知识、应用文写作、命题作文。
总分150分。
(笔译的)I. 百科知识1. 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对中外文化、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法律以及中外人文历史地理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2. 题型要求考生解释出现在不同主题的短文中涉及上述内容的25个名词。
每个名词2分,总分5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3.复习方法这道题考得知识面很全,可能涉及到天文、地理、历史、法律、政治、中外文学、中外文化、音乐、翻译专有名词等,准备起来比较棘手。
而且学校每年偏好让人捉摸不定,可能突然变化,让人始料未及。
比如北大09-11年偏重英美历史文学,而12年突然转到翻译专业术语,13年又出了很多古文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