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涂药疗法。一般为膏剂、油剂、乳剂或粉剂,直接涂在预先处理过、干净的患部表面。因为大部分驱螨药物及其赋型药物(油类),对动物都有刺激皮肤和妨碍代谢的作用,所以一次涂药的面积不能超过体表面积的1/4以上,每隔2~3d后,再逐次涂擦其余的1/4的面积。如果一次涂药不能痊愈时,应在第10~12天以温苛性钠水或2%的克辽林或2%的来苏尔溶液洗涤患部后进行第二次涂药。
2 药浴疗法。在羊进入浴池前,必须将水温调整到36~38℃,水温过高对羊体健康有害,过低影响药效。大批羊药浴时,应随时添加药液,以免影响药效。药浴液的量应经常保持在1米的深度。药浴时间约为1min,注意浸泡羊头。以预防为目的的进行药浴时,羔羊在生后3个月开始。弱羊应该最后入池,妊娠末期羊应使用涂擦法治疗。药浴后的羊应在无病地区放牧,并在消毒过的羊舍内饲养。
3 中草药治疗。乳矾散局部涂擦,配方为:乳香25g、枯矾100g,混合磨成细面。同时,以1份乳矾散加入2份植物油(麻油、芝麻油、花生油、菜籽油、葵花油均可)混合加热后涂于患处,连涂数次即可治愈。烟草水药浴,取烟草末15kg,与50kg水一并煮沸90min,过滤后加入苛性钠1kg,再加水至250kg进行药浴。此外,还可用桃树根、苦参根皮等熬水洗浴患处,亦能收到良好效果。
4 注意事项。应该注意不同种类的螨,其生活习性、分布和抗药性等都有所不同,应分别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对抗螨药的耐受性也有所不同,例如,山羊不耐药浴,而绵羊则不宜用汞制剂。另外,如羊体质过弱或有热症候,在恢复以前都不宜治疗。
治疗前要做好剪毛、除痂工作。剪毛时不仅剪掉患部的毛,还要剪去患部周围3~125px的毛。在剪毛的局部或全身,先用2%的来苏尔溶液(45~50℃)刷洗,以除去患部表面的泥垢、鳞屑和痂皮。如无来苏尔,可用3%~5%的温肥皂水,或以温草木灰水代用。在做卫生处理和除痂时,应严格防止患部出血。在冬天还要防止病畜受寒而感冒。减掉的被毛须集中焚烧,刷洗患部的溶液也应深埋。医务人员的手、工作服和治疗用具等要彻底消毒,防止人为的散布病原。
羊螨虫病要坚持以预防为主,预防是防治该病的关键。具体方法是:1注意羊舍和羊体的清洁卫生。羊舍环境要干燥、光线充足及通风良好,并对其定期清扫和消毒,为羊只提供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2对引进羊只隔离观察,观察一两个月确保无螨虫寄生后再混群饲养;3对发现患有螨虫病的病羊,要隔离治疗,并在卫生和饲养管理方面给以病羊格外的照顾4定期对羊群集中进行药浴,获得预防和治疗的双重效果
等大部份吸收后可以用一些去疤痕的产品如康瑞保等。
羊螨病是羊皮肤寄生虫病的一种,会给羊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由于具有传染性,因此,一旦爆发,对于规模化养羊产业危害性极大,我们要从疥癣虫的特性、生存条件,危害特性、传播途径,着手从源头上采取预防措施,配合一些药物,治标兼顾治本,才能彻底解决羊螨病的危害风险。
但是,在治疗措施中,很多养殖户只知道羊螨病,无法区分其中的病理,以及“罪魁祸首”的病因,只知道是羊皮肤的寄生虫病,根本不了解是什么疥癣虫。在羊螨病中,主要包含有两种寄生虫,一种叫穿孔疥癣虫,一种叫吸吮疥癣虫。虽然说都是疥癣虫,但是它们危害特征以及危害性质还是有所区分。我们只有找出病因,对症下药,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南辕北辙的治疗措施,不但延误治疗时机,有时候,还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健康的羊群
1、羊痒螨病,是由吸吮疥癣虫寄生在羊的皮肤表面。这种虫子寄生在羊表皮,产卵滋生,用它的吸针,刺穿羊的皮肤,吸食营养的同时,口中分泌的唾液含有毒素,从而引起羊有强烈的痒症。危害羊的皮肤组织,造成羊精神不安,蹭痒、脱毛、采食欲减退,消瘦、甚者死亡。
2、羊疥螨是由穿孔疥癣虫,寄生在羊的表皮内,同样靠吸针管吸食羊的皮肤营养物质而寄生,从羊的表皮内来危害羊的皮肤。羊疥螨病,在穿孔疥癣虫啃噬羊的机体组织过程中,也会因为有毒的唾液,给羊造成一定的痒症,对待不同的羊种,危害部位有所不同。
羊螨病,根据羊皮肤的受害情况,如果从羊的皮肤表面发生的螨病,就是痒螨;如果从羊皮肤内部发生的螨病,就是疥螨。区别在于,一个在羊的表皮寄生,危害羊的皮肤组织;另一个从羊的表皮内寄生,同样危害羊的皮肤组织。
疥螨虫
1、养殖方式的改变:
在以前以家庭为单位的散养模式下,养殖的羊群不大。那么,羊群的羊便于饲养管理,一个人管理十多只羊,还是可以很好的精心养殖,也便于建立人畜之间的感情,一旦羊群发生什么反常的情况,羊主人会第一时间发现其问题的所在,加强饲养管理,使得羊群不易患染传染病。那么,如今在农村地区,养羊的规模在逐步加大,而且圈养模式采用的多,在集中化养羊的模式中,一旦养护不周,一个羊患染羊螨病,发现不及时,会造成整个羊群的爆发痒螨病。
集约化养殖方式,如同做“大锅饭”,不会有“小锅饭那么精细”。特别是乡村粗放式饲养管理中,饲养圈舍简陋,冬季为了保温,会大小羊集合在圈舍,高密度的养殖,给羊的皮肤性寄生虫病发展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2、养殖环境差是发病主要的诱因:
可以这么说,只要是关于羊的皮肤寄生虫病问题,和养殖环境的卫生有莫大的关系。根据羊螨病的发病规律,在秋末冬初至开春的时间段是高发期。这个时间段,羊群失去了野外放牧的条件,而采取圈养。如果羊圈饲养密度合理,通风采光性良好,卫生消毒做到位,通常羊群不易患染羊螨病的发生。相反,在粗放式的养羊管理中,羊圈养殖密度大、卫生条件差、阴暗潮湿、采光条件差,且没有有效的增温保暖措施。那么,羊群即便不患染羊螨病,也容易患染别的皮肤病,以及呼吸道疾病等。
糟糕的养殖环境,容易滋生各种寄生虫以及病菌,非常容易给羊群带来各种疾病。因此,我们养殖户,一定要给养殖的羊,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以有效减少各种疾病危害羊群。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羊群出现羊螨病的问题,才能提高养殖效率。
干净卫生的羊圈
1、山羊疥螨虫。主要发生在羊嘴唇四周、眼圈、鼻背和耳根部,也会蔓延到腋下、腹部和四肢的一些部位。严重的时候,患病羊唇部裂纹,患羊会出现采食障碍。
2、山羊痒螨病。主要发生在耳壳内面,造成山羊的耳内生成黄色结痂,任其发展,会将耳道堵塞,会使羊变成聋子,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严重者引起患羊死亡。
3、绵羊疥螨病。主要症状表现在绵羊的头部、嘴唇周围、嘴角两侧、鼻子边缘和耳根下方。发病的羊,由于其皮肤组织受到寄生虫啃噬,病变部位会形成白色坚硬胶皮样的痂皮,俗称“石灰头”病。
4、绵羊的痒螨病。主要症状表现在绵羊稠密长毛的背部、臀部和体侧、尾巴根等部位,发病的羊,背部羊毛经常呈束结缕,掉悬于羊体两侧,随着螨虫的破坏毛发根系,然后会大面积脱落,严重者,背部羊毛全部蜕光。
羊种不同,寄生螨虫不一,那么,被侵害的羊,病症表现不同,根据此方法,大致可以判断出,养殖的羊,到底发生的是什么羊螨病。
本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羊、牛脑部引起的,因此又称脑包虫病,亦可感染人。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各地均有报道,东北、西北牧区多发,常呈地方性流行;农区多呈散发,或某羊场、羊群小范围发生,多与养犬相关。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一年中四季均可发生。两岁以内的羊发生较多。多头练虫成虫寄生于犬、狼等食肉动物的小肠内,随粪排到外界的成熟孕节或虫卵污染羊的饲草或饮水等被吃入而感染。在小肠内,六钩蚴钻入肠黏膜血管,随血流到羊脑及脊髓内,经2~3个月发育为多头蚴。脑多头蚴呈囊泡状,豌豆大到鸡蛋大,最大的可达20多厘米;囊壁薄,呈白色半透明状,囊内充满无色囊液和150~200个内嵌的头节。犬吞食了含多头蚴的羊脑即感染,在小肠内经1~2个月发育为成虫。羊病初体温升高,呼吸和心跳加快,表现强烈兴奋、脑炎和脑膜炎等神经症状,甚至急性死亡。后期,病羊将头倾向脑多头蚴寄生侧,并向患侧做圆圈运动,故常将此病称为“回旋症”。虫体寄生于脑前部时,病羊头下垂,向前猛冲或抵物不动。寄生于脑后部时,则头高举或后仰,做后退运动或坐地不能站立。寄生于脑脊髓部则致后躯麻痹。寄生于脑表层则导致颅骨变薄变软,局部隆起,触诊有痛感,叩诊有浊音。病畜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剖检病羊脑,初期可见脑内有六钩蚴移行引起的虫道、出血及脑炎和脑膜炎病变,后期可见大小、数量不等的脑多头蚴及其周围脑脊髓局部组织贫血、萎缩等。预防羊脑多头蚴病应加强犬,尤其是牧羊犬的管理,做好定期预防性驱虫并对犬粪进行无害化处理。驱除犬小肠内的多头绦虫,可用吡喹酮,按每千克体重5~10毫克,1次内服;驱虫后3天内排出的犬粪应集中烧毁或深埋,防止虫体节片和虫卵散播而污染羊的饲草、饲料和饮水等。加强卫生检验,不用含脑多头蚴的羊、牛等动物脑及脊髓喂犬。治疗脑多头蚴病目前尚无特效药。在头部前脑表面寄生的脑多头蚴,可采用圆锯术摘除。药物治疗可用吡喹酮,按每千克体重50毫克内服,每天1次,连用5天;或按每千克体重70毫克内服,每天1次,连用3天。也可用丙硫咪唑,按每千克体重30毫克内服,每天1次,连用3天。据报道,内蒙古农牧科学院研制的专治脑包虫的方法和药物——“脑虫净”具有良好疗效。
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总结范文
时光飞逝,如梭之日,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这段时间里,相信大家面临着许多挑战,也收获了许多成长,我们要做好回顾和梳理,写好工作总结哦。那么一般工作总结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认真做好中央和省领导对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中央、省、州、县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努力把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下功夫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与寺庙整治相结合,以防病治病促进寺庙规范化管理,民族团结进步;与鼠害治理、草原生态恢复和建设相结合,改善包虫病流行区草原环境,促进群众致富增收;与社会治理相结合,让牧民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切实把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推向新台阶,现结合我乡实际将乡2018年度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县城东约23公里处雅砻江畔,全乡幅员面积250平方公里,草场面积215万亩,我乡现有牧民914户,3993人,全乡辖区共有六个行政村每个村配备一名驱虫人员,包虫病患者共175人,其中囊型165例,泡型10例,筛查率达,境内居民主要为藏族。
二、包虫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犬只管理和传染源的控制
强化犬只登记、栓养、驱虫和犬粪无害化处理等工作,结合《县犬只规范化管理细则》结合我乡实际制定《县犬只规范化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公路沿线、生活垃圾场等重点场所流浪犬、疑染疫犬进行清理和无害化处理工作,其中捕杀染疫犬和流浪犬187条,并严格按照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法,及时进行了处理。各村驱虫员每月10日走村入户对犬只进行“月月驱虫、犬犬投药”,家犬登记管理达100%,登记犬驱虫、犬粪无害化处理要达到100%。
(二)切实抓好蓄间防控及鼠害治理
畜间防控和鼠害治理是今年攻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蓄间防控包括了羊免疫和犬驱虫两大工作,一是所谓羊免疫注释羊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由各村村级防疫人员进行注射工作。羊免疫在畜间包虫病防控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羊免疫包虫病疫苗注射后,一方面能提高羊对包虫病的抵抗力,降低包虫病感染率,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能有效降低包囊形成,切断包虫病的传播循环。今年我乡共注射两次羊包虫病疫苗,春季和秋季防控工作共注射了毫升,覆盖了全乡羊总数的95%基本达到了羊羊免疫。二是包虫病的主要传染来源于犬只,按照《县犬只规范化管理细则》确实加强犬只管理规范,佩戴好项圈在院内栓养,每月给犬只投药后7天之内的粪便收集起来,放入犬粪无害化处理池中集中处理,每个季度进行一次犬粪收集上交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年共上交了三次,80份犬粪。
(三)深入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宣传教育工作
拓展宣传教育载体,强化正确舆论导向,针对牧民、学生、僧尼、干部开展多样健康教育活动,改变群众不良的生产生活习惯,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将包虫病综合防治知识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内容,每周学习两节包虫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课,向学生发放包虫病宣传手册52本,发挥好“小手拉大手”“一生带一户”的作用。将包虫病综合防治知识,健康生活理念、健康行为传入千家万户。
结合“同心同向”活动,把包虫病综合防治纳入宗教界人士自我管理学教内容、纳入寺庙达标升级考核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僧尼参与包虫病综合防治。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政策和知识宣讲,干部职工和学生对包虫病综合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100%,僧尼和牧民群众对包虫病综合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我乡包虫病专干和乡卫生院在虫草采挖期间,到牧民集中点开展了“预防包虫病从良好的卫生习惯开始”和“乡虫草采挖包虫病医疗服务队”的.宣传教育活动和医疗服务工作。
(四)饮水安全和环境卫生
继续推进全乡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全乡47口井,加强已完成安全饮水项目后期运行维护管理,确保使用正常。为安全饮水项目作用发挥最大化,我乡制定了安全饮水管理制度,并安排了专人管理和环境负责人。在运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的井口要求县税务局进行维修,安排专人进行了维修,共有异常的有4口井,目前全维修完正常运用。
(五)深入寺庙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
为了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对包虫病的认识。我乡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定期和不定期地在各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要牢固树立寺庙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僧尼是社会的基本群众的思想意识,结合“同心同向”活动,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寺庙同广大僧尼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强化僧尼健康卫生意识,促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引导僧尼及群众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犬只规范化管理工作;积极在僧尼中开展包虫病筛查和治疗,开展寺庙安全饮水、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寺庙僧尼包虫病筛查率要达到以上,从而加强寺庙和僧尼同党和政府思在想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
(六)筛查治疗及实施救助力度
年内6—12周岁儿童病人新检出发现率下降到8%以下,在2016年三次筛查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包虫病筛查查漏补缺工作,常住人口目标人群筛查率达到以上,通过开展“1+1+n”的工作模式积极开展随访和复查,做到应查尽查、应治尽治、应助尽助、应管尽管。对筛查中发现的疑似患者进一步采取b超检查加以确诊。对符合手术指针的患者,积极宣传教育动员手术治疗,年内完成手术治疗20列以上。其中药物钙化的患者8人,晚期患者三人。
三、动态化管理随访工作
(一)一季度一次的包虫病患者随访
乡党委政府领导和卫生医务人员带队走村入户开展包虫病“动态化管理”随访工作,开展了复查工作、并对患者发放包虫病免费药物,加强药物不良反应检测,及时有效处置药物不良反应。“一对一”的管理我乡包虫病患者,对交通不便的患者进行了医疗机构服务可及性差的边远地区,开展巡回流动随访复查工作,深入牧区、寺庙等重点区域。动员患者外科手术,积极配合主管医生,年内走村入户患者家中率为。
(二)患者管理和特色亮点
(1)从乡、村、到人分别建档,构建全乡包虫病攻坚集中数据库,病人管理全覆盖,对所有患者进行电子档纸质档管理,记录病人诊断和发现包虫病时间治理情况,治疗和随访复查的有关信息,同时建立患病群众扶贫求助基础数据等“一对一”管理。
(2)发放洗手器93台,以结对认亲活动为载体发放流水洗手器并教授洗手法。
(3)加大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宣传力度。
(4)包虫病防治重点是做为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因此我乡组织乡干部及卫生院医务人员组成宣讲队、走村入户、和群众面对面促膝交谈,宣传包虫病防治工作和相关政策。
(5)我乡对包虫病患者进行一对一管理、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走村入户、到村、到户、到人,给患者进行包虫病检查、并发放包虫病治疗药物,符合手术的患者积极动员外科治疗,对交通不便、医疗机构服务可及性差的边远地区,开展巡回流动筛查服务、跟踪记录和治疗督导、记录病人诊断、治疗和随访复查的'有关信息,规范病人管理。
(6)结合乡实际、重点抓好野犬清理、犬只系统化管理、犬粪无害化处理工作。
四、加强技能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
在年内针对六个行政村驱虫员、村医及兽防员开展系统的包虫病综合防治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3次,切实提升包虫病综合防治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虽然我乡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距离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我乡牧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还有待进一步转变,干部职工需要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力度,犬只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在今年工作基础上下一步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提高牧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促进牧民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二是借用多种载体,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三是进一步完善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基础数据动态管理,在今年的工作基础上确保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各项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1)提前预防特别是对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一定要提前预防。
(2)有病早治早治可把疾病对羊的损害降低到最低限度,提高治愈率。
(3)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羊良好的体况是减少疾病发生和提高机体抗病力的有效措施。
一、常见的羊疾病种类
1.传染疾病
羊在繁殖过程中最容易患有传染性疾病,导致传染病病原留在羊体内繁殖、生长,释放出有害物质,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就会降低羊自身的抵抗力。当羊患有传染性疾病时,该疾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比如说,最常见的传播范围在羊粪便、空气、食物等。如果不能做好羊传染病控制工作,那么就会直接扩大传染病的传播范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寄生虫疾病
寄生虫疾病在羊生长过程中是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寄宿在羊的体内中,如果不能及时祛除就会导致羊患有多种疾病,造成羊自身机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降低羊免疫力,严重的话还会导致羊出现死亡现象。
3.普通疾病
羊在生长过程中发生普通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当造成的,导致羊新陈代谢系统异常混乱。另外,羊在生长期间还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说温度、湿度、气温等导致疾病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从而提升羊在生长期间的患病率。
二、羊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1.羔羊痢疾预防与控制
痢疾病在发生时主要表现在羊小肠溃疡与剧烈腹泻上,对于羊的正常生长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对痢疾病防治过程中,可以根据羊的生长现状制定出一项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比如说,在母羊分娩前20d 左右,可以向母羊注射2 mL的羊痢疾甲醛灭活菌疫苗,提升母羊与幼羊的免疫力。或者可以通过内服~ 的土霉素进行治疗,平均治疗 3d 左右,之后再平均每 2d 对羊的生长状况进行检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羊可以健康的生长下去,提升羊的存活率。
2.莫尼茨绦虫预防与控制
莫尼茨绦虫是一种发生在羊小肠中的寄生虫而引发的疾病。该类型的疾病在发生时,会以地方性流行的趋势发生,会导致羊出现大面积的死亡现象。在对其防治过程中,可以按照羊的体重调配对应比例的药剂,比如说15~20mg/kg 的吡喹酮;同时还可以按照羊体重服用75~80mg/kg 氯硝柳胺片口服 1 次。在羊出生、成长、成年这 3 个阶段中需要对山羊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从而更好的预防疾病的发生,使羊健康的成长。随着环境、温度、饲料不断的变化,羊在成长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病原滋生体的,因此,养殖户需要对羊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提高羊的抵抗力,防止疾病发生对羊大规模的传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3.羔羊消化不良预防与控制
羔羊消化不良是常见的消化疾病,羔羊在患病期间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腹泻、呕吐等症状,对羔羊消化机能的正常运行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随着羔羊年龄不断的增长,该类型的疾病会逐渐减少。该类型疾病主要发生一些年龄较小的羔羊上。要想保证羔羊可以健康的生长下去,就应该提高对羔羊饲养的管理,保证羔羊生存环境干净、整洁。对于3 个月的羔羊来说,可以加强对其的护理,定期开展抑菌消炎工作,减少细菌的滋生。在对羔羊治疗过程中,如果其出现较为严重的消化不良现象,那么可以用温水喂羔羊消化药乳酶片1~2g 左右。如果羔羊出现腹泻,那么可以向羔羊注射 2 万 IU/kg 卡那霉素片。如果羔羊出现脱水现象,可以向其注射静脉注射250~300m L 糖盐水。
羔羊的疾病种类较多,除了所开展的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外,在对羔羊饲养过程中可以根据羔羊的生长状况制定出一项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加强对羔羊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羔羊可以健康的生长下去。改善现有的卫生条件,保证羊圈干燥、整洁;根据羔羊的生长状况来明确羔羊的检疫标准,严格遵守国家制定标准进行操作,提升工作人员的检疫意识,提升羔羊的存活率。
随着羊肉需求量的日益增加,肉羊饲养量快速增长,羊病的防治任务也就更加繁重。子宫内膜炎是繁殖母羊多发病,如不能及时、正确治疗,对羊的繁殖将造成很大影响,甚至会造成母羊终身不孕,直接影响着肉羊生产水平和发展速度。笔者现将该病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发病原因 1. 环境污染。羊圈舍简陋,棚顶防雨条件差,致使夏秋季节圈舍内潮湿,若圈舍打扫或垫料更换不及时,羊群在粪尿和污浊的垫料上躺卧,外生殖器易被污染。 2. 不洁配种。农村大部分地区肉羊繁殖仍采用自然交配的方法,公、母羊交配前外生殖器未清洗、消毒,易导致母羊子宫感染。在中小型规模养殖场,多数人工授精人员卫生消毒意识淡薄,不仅未对公、母羊外生殖器进行清洗、消毒,而且对使用的人工授精器材也不能及时彻底消毒,往往造成人为的交叉感染。 3. 接产、助产不当。农村养羊户多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失去重体力劳动能力的老人或家庭妇女,他们在给羊接产或助产时不仅没有清洗、消毒手臂和母羊外阴,而且断脐的剪刀也未消毒,加上分娩时圈舍不洁,易造成细菌感染。 4. 继发感染。当出现流产、难产、胎衣不下、子宫脱出、产道损伤、胎死腹中等情况后,若未能及时正确处理或治疗,侵入细菌或生殖道内某些条件性致病菌在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会导致子宫内膜发炎。 二、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依其炎症经过,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1. 急性。患羊精神委靡,食欲降低,反刍减少或停止,常常拱腰、努责,做排尿姿势,不时从阴门中排出黏性或脓性分泌物,重症者分泌物呈暗红色或棕色,具有腥臭气味,卧下时排出量较多;阴门周围、尾根、后肢常黏附分泌物并干涸结痂。患羊因反刍减少或停止,往往呈现不同程度的臌气。**检查可见**以及前庭发炎,子宫颈外口肿胀、充血、开张,多数可见黏性或脓性分泌物从子宫颈内流出。 2. 慢性。多由急性炎症转变而来,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有的羊只体温略高,食欲稍减。哺乳母羊泌乳量减少,从**内排出透明、混浊或混有脓性絮状的分泌物。非哺乳期母羊频繁发情,趴跨其他羊只,但屡配不孕。**检查可见子宫颈外口肿胀、充血,并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 三、预防措施 1.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圈舍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将患羊放在卫生条件好的环境下饲养,饲喂富含营养和具有轻泻作用的草料,及时清理母羊排泄物,保持圈舍清洁、温暖。 2. 搞好消毒。无论是自然交配还是人工授精,配种前都要做好公、母羊外阴的清洗和消毒工作,特别是人工授精器材的消毒要彻底。接产、助产和剖宫产过程中也必须搞好消毒工作,彻底杀灭病原微生物,阻断传播途径。 3. 防治引起流产的传染病。 4. 及时正确治疗**脱、子宫脱、胎衣不下、胎死腹中等容易诱发子宫发炎的疾病。 四、治疗方法 1. 清洗、注药。清洗是清理子宫腔内渗出物,这是消除炎症的最基本方法。笔者常用的清洗剂有3%双氧水、高锰酸钾溶液、生理盐水等。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患羊保定在一横杆上,使其两后腿呈“八”字形分开,再用消过毒且在外壁涂抹润滑剂的开膣器打开**,将金属输精针**子宫内备用。对于子宫内炎性分泌物较少的患羊,用注射器吸取高锰酸钾溶液50~100毫升,通过输精针缓慢注入子宫腔内,药液停留10分钟左右后将羊后腿解开放于平地上,拍按其腰部或将其两前肢抬起,以利液体排出;然后再向子宫腔内注入生理盐水100~120毫升,液体停留时间与排出方法同上。冲洗完毕后,将160万国际单位的油剂青霉素(也可选用其他广谱抗生素)注入子宫内。为防止药液从子宫内流出,可在注药后用一浸过生理盐水的棉球堵塞子宫颈口(下次冲洗时取出)。以上治疗方法,1次/天,连用3~5天即愈;对于子宫内炎性分泌物较多的患羊,选用3%双氧水稀释至1%的浓度,每只羊每次用量为100~150毫升,连续冲洗两次,再用生理盐水150毫升冲洗1次,待冲洗液全部排空后,选用磺胺嘧啶钠片,用量为克/千克体重(首次用量加倍),将其研成细粉后,与2克云南白药一同用塑料管吹入子宫腔内,也可将以上两种药物稀释成溶液注入子宫腔内,隔天1次,一般连用3次痊愈。 2. 全身治疗。对急性或坏死性的伴有全身症状的患羊,尽量不冲洗子宫以防止感染扩散,加重病情。具体治疗方法是:用5%糖盐水250毫升、青霉素钠(钾)320万国际单位、维生素C注射液~克,一次性静脉注射;或用5%糖盐水250毫升、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50~100毫升(50~100千克体重用量),配以等量碳酸氢钠注射液,一次性静脉注射。两个方剂均为每天1次,连用3天。 (作者联系地址:河南省内黄县畜牧局 邮编:456300)
羊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在性质上可以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三大类。传染病是由于各种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侵入羊体内生长、 繁殖并产生毒素而导致的。寄生虫病是各种体内外寄生虫侵 害羊体,通过虫体对羊的器官、组织的机械性损害,夺取羊体 营养并产生有害毒素而导致的。普通病包括内科疾病、外科 疾病和产科疾病,多因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代谢失调,误食毒 物,机械性损伤,异物的刺激以及外界环境变化而引起。为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各种卫生防疫制度,落实各种综合性防 治措施,将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取得防病灭病的综合效果,保证肉羊生产健康顺利的发展。最后羊病的解决,要具体病症具体治疗,不可盲目用药。发现羊出现异常症状时,要第一时间寻找专业兽医师解决。畜牧堂徐老师是一位已经从业26年的兽医,可提供科学的羊病的解决方案。
等大部份吸收后可以用一些去疤痕的产品如康瑞保等。
养羊预防疾病介绍:1、羊肠毒血症本病是由魏氏梭菌不同血清型菌株感染羊只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本病一般经消化道感染,饲草、饮水污染,过食精料均可诱发本病,发病年龄不等,从几个月到1~6岁均可发生;在常发区,2岁以下的羊,尤其4~12个月的羔羊死亡较多。本病多呈散发,具体可采用如下防治方法:给羊群注射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四联疫苗。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圈舍卫生及消毒,要限制给羊饲喂大量精料,配合日粮中加入磺胺胍,以防感染本病。发现病羊及时隔离,可用3%火碱液彻底消毒病羊污染的圈舍,可对病羊服用磺胺脒,首次剂量按体重,维持量减半。也可应用头孢霉素、卡那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20mg,每日2次。2、 羔羊痢疾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持续性下痢,本病常可使羔羊发生大批死亡。在本病流行地区,怀孕母羊用羔羊痢疾甲醛菌苗预防,第1次在分娩前20~30d内,后腿内侧皮下注射菌苗2ml,第2次在分娩前10~20d内,于另一侧后腿内侧皮下注射菌苗3ml。这样初生的羔羊可获得被动免疫力。3、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本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特征。防治方法:羊群一但发病定性后,应立即隔离病羊,并进行及时治疗。可选用卡那霉素、强力霉素、土霉素、黄色素、贝尼尔(血虫净)等药物,一般认为血虫净和土霉素较好,血虫净7mg/kg体重,深部肌肉注射,轻症1次,重症24h后再注射1次,同时用抗菌素如头孢霉素等控制继发感染。除上述治疗外,还应抓住消毒和检疫,并对病死羊做无害化处理。预防本病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尤其要驱除媒介昆虫,并做好针头,注射器的消毒,还要随时消除应激因素。将抗菌药物混于饲料中,可起防病之效。4、羊消化道线虫病寄生于羊胃肠道内的线虫有很多种,并多为混合感染。尽管这些线虫种类繁多,对羊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但引起的感染及症状极为相似,故统称为消化道线虫感染。防治措施:羊群定期驱虫,一般春秋两季驱虫,严重时可3个月驱虫1次。治疗时可采用下列药物:左旋咪唑,口服剂量每千克体重8mg;肌肉或皮下注射每千克体重5~6mg。丙硫咪唑,口服剂量每次每千克体重5~15mg。5、螨病羊螨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寄生在体表而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肤病。螨病又叫疥癣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往往在短期内可引起羊群严重感染,危害十分严重。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6、羊焦虫病病程多数呈急性经过,2岁以下幼羊病势沉重,病期约1周,个别病羊突然发生死亡。体温升高到41℃左右,呼吸浅而快,每分钟60~80次,有时还发鼾声。心跳加快,达120~180次/min,节率不齐。眼结膜开始潮红,继而苍白,并有轻度黄疸,采食减少至废绝,瘤胃蠕动减弱,病重者完全停止,个别病例直至死前仍有食欲。病初粪便干燥,后期拉稀,粪便中混有血样黏液、恶臭,少数羊有血尿。体表淋巴结肿大,尤以肩前淋巴结最为明显。病初肿大如鸽蛋,后如核桃,最大的犹如鸡蛋,多数为一侧大,另一侧小,两侧都肿大者较少,触诊有痛感,初期较硬,随着病情的好转而逐渐变软,慢慢恢复正常。病羊迅速消瘦,精神萎顿,放牧时离群落后,继而沉郁、低头耸耳、头伸向前方呆立、步态僵拘、步幅缩短、步态不稳。后期虚弱、卧地不起,将头颈伏地面伸直,对周围事物缺乏反应,最后衰竭而死。病愈羊只恢复缓慢,并有脱毛现象。7、瘤胃积食瘤胃积食是急性瘤胃扩张,充满食物使胃的正常容积增大,胃壁扩张,食糜停滞瘤胃引起消化不良的疾病。该病临床特征为反刍、嗳气减少或停止,瘤胃坚实、疼痛,瘤胃蠕动极弱或消失。8、肺炎肺炎是细支气管与个别肺小叶与小叶群肺泡的炎症,一般由感冒或支气管炎症蔓延引起。受寒感冒,机体抵抗力降低,物理、化学因素刺激可引起,一些特异性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也都可引起。可用磺胺类或青、链霉素肌肉注射,每天2次,体温高时可注射安乃近,咳嗽时可用氯化胺2~5g,杏仁水2~3ml,灌服。心脏衰弱时可用樟脑磺酸钠2~3ml,肌肉注射。
羊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在性质上可以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三大类。传染病是由于各种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侵入羊体内生长、 繁殖并产生毒素而导致的。寄生虫病是各种体内外寄生虫侵 害羊体,通过虫体对羊的器官、组织的机械性损害,夺取羊体 营养并产生有害毒素而导致的。普通病包括内科疾病、外科 疾病和产科疾病,多因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代谢失调,误食毒 物,机械性损伤,异物的刺激以及外界环境变化而引起。 为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各种卫生防疫制度,落实各种综合性防 治措施,将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取得防病灭病的综合效果,保证肉羊生产健康顺利的发展。最后羊病的解决,要具体病症具体治疗,不可盲目用药。发现羊出现异常症状时,要第一时间寻找专业兽医师解决。畜牧堂徐老师是一位已经从业26年的兽医,可提供科学的羊病的解决方案。
羊螨虫病要坚持以预防为主,预防是防治该病的关键。具体方法是:1注意羊舍和羊体的清洁卫生。羊舍环境要干燥、光线充足及通风良好,并对其定期清扫和消毒,为羊只提供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2对引进羊只隔离观察,观察一两个月确保无螨虫寄生后再混群饲养;3对发现患有螨虫病的病羊,要隔离治疗,并在卫生和饲养管理方面给以病羊格外的照顾4定期对羊群集中进行药浴,获得预防和治疗的双重效果
羊布鲁氏杆菌病症状:多数病例为隐性感染。怀孕羊主要症状是发生流产,但不是必有的症状。流产发生在怀孕后的3-4个月。有时患病羊发生关节炎和滑液囊炎而致跛行;公羊发生睾丸炎;少部分病羊发生角膜炎和支气管炎。本病常不表现症状,而首先被注意到的症状是流产。流产前食欲减退、口渴、萎顿、阴道流出黄色粘液。流产多发生于怀孕后的第三个月、第四个月。流产母羊多数胎衣不下,继发子宫内膜炎,影响受胎。公羊表现荤丸炎,辜丸上缩,行走困难,拱背,饮食减少,逐渐捎瘦,失去配种能力。其它症状可能还有乳房炎、支气管炎、关节炎等。防治方法:目前,本病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只有加强预防检疫。定期检疫。羔羊每年断乳后进行一次布氏杆菌病检疫。成羊两年检疫一次或每年预防接种而不检疫。对检出的阳性羊要捕杀处理,不能留养或给予治疗。免疫接种。当年新生羔羊通过检疫呈阴性的,用“猪2号弱毒活菌苗”饮服或注射。羊不分大小每只饮服500亿活菌。疫苗注射,每只羊25亿菌,肌肉注射。人感染布鲁氏杆菌病:布氏杆菌首先感染家畜。家畜临床表现不明显。但怀孕的母畜则极易引起流产或死胎,人通过与家畜的接触,服用了污染的奶及畜肉,吸入了含菌的尘土或菌进入眼结合膜等途径,皆可遭受感染。布氏杆菌病的潜伏期由几天至几个月不等,病发时会出现卫似感冒的病征,包括发热、畏寒、出汗、头痛、背痛、虚弱、体重下降及食欲不振等。布氏杆菌病也可引起反覆性发热、关节痛和疲倦等慢性病征。 感染人群,即在农牧区有病畜接触史人员;饮用过未经消毒灭菌乳品人群;与含菌培养标本接触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上述人群占感染者绝大多数,近年来城市发病率有所增高,也有因涮牛羊肉这一感染途径而致病的报道。该病的流行病学已经从一个主要是职业相关性疾病变成一个主要由食物引起的疾病。管理传染源,加强病畜管理,发现患畜应隔离于专设牧场中。流产胎盖应加生石灰深埋。患病的人应及时隔离至症状消失,血、尿培养阳性。病人的排泄物、污染物应予消毒。动物布氏杆菌可传给人类,但人传人的现象较为少见。
1.治疗该病无治疗价值,一般不予治疗。但对价格昂贵的种羊,可在隔离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和子宫,必要时用磺胺和抗生素治疗。2.预防预防措施如下。(1)最好进行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引进羊。引进羊时必须严格检疫。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查,对阳性羊捕杀淘汰。(2)疫区定期进行预防接种。①用布鲁氏菌猪型Ⅱ号菌苗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只山羊剂量25亿菌,绵羊50亿菌。处理后的免疫期均为3年。②将布鲁氏菌猪型Ⅱ号菌苗拌入饲料中饲喂,绵羊每只用量100亿活菌。在喂药前后数天内应停止使用含抗生素添加剂的饲料、发酵饲料或热饲料。③将山羊或绵羊赶入室内并关闭门窗,按每只羊用布鲁氏菌猪型Ⅱ号菌苗20~50亿活菌用水稀释后喷雾,然后保持羊只在室内20~30分钟(孕羊不能用此法)。④用布鲁氏菌羊型Ⅴ号菌苗,每只羊皮下接种10亿个菌,室内喷雾25亿个菌,饮用或灌服250亿个菌。每只羊用羊型Ⅴ号苗皮下注射10亿个菌,室内气雾50亿个菌/立方米。或每只羊用猪型Ⅱ号苗口服100亿个菌,皮下或肌肉注射25亿个菌。(3)发病后的防治措施。用试管凝集反应或平板凝集反应进行羊群检疫,发现呈阳性和可疑反应的羊均应及时隔离,以淘汰屠宰为宜,严禁与假定健康羊接触。(4)必须对污染的用具和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和产道分泌物应深埋。凝集反应阴性羊用布鲁氏菌猪型Ⅱ号弱毒苗或羊型Ⅴ号弱毒苗进行免疫接种。
防治本病主要是保护健康羊群、消灭疫场的布氏杆菌病和培育健康羔羊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如下:
加强检疫,引种时检疫,引入后隔离观察1个月,确认健康后方能合群;
定期预防注射,如猪布鲁氏菌2号弱毒活苗和马耳他布鲁氏菌5号弱毒活苗;
严格消毒,对病羊污染的圈舍、运动场、饲槽等用5%克辽林、5%来苏儿、10-20%石灰乳或2%氢氧化钠等消毒;病羊皮用3-5%来苏儿浸泡24小时后利用;乳汁煮沸消毒;粪便发酵处理,培育健康羔羊。
对流产后继发子宫内膜炎的病羊可用1%高锰酸钾冲洗子宫和阴道,1-2次/天,经2-3天后隔日1次,直至阴道分泌物流出为止。严重病例可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对于广大散养户来说,怀疑或确诊为布病后,尽量及时淘汰。
扩展资料:
人是传染上布病的途径:
1、接触传染:当人们给流产病畜接生时,由于未带手套,手将直接接触胎仔、胎盘、羊水、阴道分泌物等。如果手上有微小伤口,病菌就更容易侵入到人的体内,使人发病,或者在起羊圈、用羊粪施肥等,或者直接、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水源、土壤、草料等都会有机会被病菌侵入。
2、消化道传染:病菌可以随被污染的食物,如未完全灭菌病畜肉、未消毒的奶及奶制品等通过口腔、食道黏膜等侵入。
3、呼吸道传染:空气中含有病菌的飞沫,随呼吸进入鼻、气管、肺泡,形成局部病灶,然后进入血液。
参考资料:会宁县人民政府-如何做好羊布病的防治工作
加强疫病检测,改进检测方法,所有羊只每年5月和10月集中进行一次布病检测;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对发现的病羊、检测阳性羊、可疑羊就地隔离饲养:及时扑杀无害化处理:对布病病羊及检测阳性羊的胎儿、胎衣、排泄物、乳、乳制品均需深埋等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传播。目前常用试管凝集试验SAT、虎红平板凝集实验(RBI)、缓冲平板凝集试验BPAT、补体结合试验(CFT)等血清学方法进行检测,均有一些缺陷。而ELISA方法特异性好,样品需要量仅2pL;整个反应仅需;结果更加快速、准确:且ELISA方法是国际贸易指定的诊断方法:其特点是快速、特异、灵敏,因而值得在生产实际中推广应用。加强检疫监管,严格流动管理在没有发生过羊布病的地区,由外地引进羊只时;必须严格检查;隔离饲养:证明确无此病时:方可与本地羊群混群饲养,以防布病扩散。省内调运羊只,一律凭调出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车辆消毒证明和健康证调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