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警惕这种疾病的爆发,要做好消毒,减料,抗应激的准备。
投喂药量要喂够。罗非鱼发病后许多池塘投喂减少,正常喂5包的现在可能喂1包,喂药期间,必须投必要的药量,要按2包饲料开药投喂。
治疗链球菌病可以用一些中药拌料投喂3-5天就好了,我家塘里用的,感觉还不错。
网箱和池塘养殖的罗非鱼均有链球菌病的发生,主要危害亲鱼和100克以上的幼鱼和成鱼;流行高发期为5~9月份;传染性强,发病率达20%~30%,发病鱼的死亡率可达80%以上。
高温、水质恶化、养殖密度过高、有机物质浓度过高、种质退化、饲料投喂不科学以及乱用滥用药物等因素导致鱼类的抗病能力低下,进而鱼体感染链球菌而发病。需要指出的是罗非鱼链球菌是条件致病菌,并非感染罗非鱼链球菌的罗非鱼都会发病,只有致病条件满足时,才有可能发生。
1、池塘有机质浓度高:鱼放养密度高,超3000尾/亩,摄食多,排泄多;阳江地区的鱼猪立体养殖状况下,猪排泄物直接入池;高温,超过32℃(郭恩彦等,2011),罗非鱼食物转化率明显降低,排泄增多;
2、水质较差:有机质多,氧气条件不足,池塘氮循环不畅导致氮(氨氮+亚硝酸盐)浓度超标;
3、底质恶化:有机质多,池底氧气不足,池底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繁殖生长快速;
4、罗非鱼链球菌繁殖快速:病原是兼性厌氧菌,在超过32℃水温条件生长繁殖快;
5、鱼体质较弱:水环境较差如氮浓度高,池底溶氧低,水温高于32℃,均超过了罗非鱼适宜生长范围,这些致使鱼体质弱。
1、控制有机质量:密度降低,1500尾/亩以下较适宜;调整池塘面积与猪存栏量比例,目的是减少单位养殖面积的猪粪排入量;水温超过32℃,控料;
2、调水:合适时间段开启全部增氧机,在水温不是最高,上层溶氧又比较丰富,如10:00~12:00,目的打破水层,提前偿还池底氧债。透明度控制在30cm比较适宜;若透明度过低,神爽光合素;若透明度过高,神爽EM10+氨基酸肥水膏;
3、改底:神爽爽底/过硫酸氢钾或者氧乐多/颗粒氧,根据投喂量、猪粪排入量设定改底时间;
4、增强体质:间隔拌料内服,神爽鱼宝康/神爽益香露/贞高/免疫多糖,单品或混合拌料均可;使用罗非壮料。
人发生猪链球菌病的机制目前未完全阐明,关于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发病机理研究甚少。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与猪的免疫状态、环境因素、致病菌株的毒力有关 。引起脑膜炎、败血症以及关节炎综合征的猪链球菌则需要增加细菌侵袭力的毒力因子.包括荚膜多糖(CPS)、溶菌酶释放蛋白(MRP)、细胞外因子(EF)以及溶血素(SLY)。猪链球菌2型无荚膜突变株和不明血清型(NT)猪链球菌表现出很强的黏附力和侵袭力。研究表明猪链球菌2型能诱导人单核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IL-6、IL-8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l(MCP-1),这些细胞因子能引起全身性炎性反应。猪链球菌2型的荚膜脂多糖与细菌的粘附和侵袭有关,具有荚膜的菌株能抵抗吞噬,因此荚膜脂多糖在致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导致机体对猪链球菌吞噬作用下降。当细菌从扁桃体进入血液,被单核细胞吞噬后,通过脉络膜丛到脑脊液内,激发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和毒素,从而导致血液和脑脊液内的炎性细胞浸润。猪链球菌性肺炎的发病机理可能由于细菌通过呼吸道,大量定居繁殖,产生毒素和各种蛋白酶、溶血毒素等引起细胞溶解,导致上皮细胞屏障的破坏,引起肺部感染,同时有利于病原体侵入血流和在全身播散。此外,细胞因子、毒素作用引起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增加,导致脑水肿发生,使颅内压力增高和脑血流阻断。 猪链球菌从伤口直接感染后,细菌在机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血源性感染,导致败血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此种情况与普通细菌所致败血症类似。病理变化主要累及全身多个器官。败血症时全身脏器往往会出现充血或出血现象。部分表现为脑膜炎的病猪可见脑脊膜、淋巴结及肺发生充血。脑膜炎最典型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是中性粒细胞的弥漫性浸润,脑脊膜和脉络丛的纤维蛋白渗出、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肺脏常呈实质性病变,包括纤维素出血性和间质纤维素性肺炎、纤维素性或化脓性支气管肺炎,肺泡出血,小叶间肺气肿以及纤维素化脓性胸膜炎。心脏损害包括纤维蛋白性化脓性心包炎、机械性心瓣膜心内膜炎、出血性心肌炎。组织病理学变化为心肌发生点状或片状弥漫性出血或坏死、纤维蛋白化脓性液化。心包液中常含有嗜酸性粒细胞、少量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具有大量的纤维蛋白。以上是猪感染链球菌后发病的机制,人感染猪链球菌后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是不是和猪一样,或者有什么差别,现在研究很少或缺如。
人类约90%的链球菌感染是由A族链球菌引起的。常见的传播方式为通过呼吸道传播。 1.致病物质的种类:葡萄球菌致病物质包括细胞壁成分、外毒索和胞外酶即侵袭性酶。 (1)细胞壁成分:①黏附素,由脂磷壁酸(LTA)和菌毛蛋白(F蛋白)构成,增强细菌对宿主细胞的粘附性,使之在体内定植与繁殖;②M蛋白,含有M蛋白的链球菌具有抗吞噬及抵御在吞噬细胞内杀菌作用的能力,并诱发机体的变态反应,与致肾小球肾炎等超敏反应性疾病有关。 (2)外毒素类:①致热外毒素又称红疹毒素,是人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②链球菌溶血素(或称链球菌溶素),A群链球菌可产生两种溶血素,即对氧敏感的链球菌溶血素O(SLO)和对氧稳定的链球菌溶血素S(SLS),SL0对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巨噬细胞、神经细胞及心肌组织等有毒性作用,SLS对白细胞和多种组织有破坏作用。 (3)侵袭性酶:A群链球菌可产生多种胞外酶,主要有透明质酸酶、链激酶(SK)、链道酶(SD)亦称DNA酶等,均具有促进细菌在组织间扩散作用。目前,SK和SD已制成酶制剂,临床应用于液化脓液。 2.所致疾病人链球菌病十分常见,其中约占90%由A群链球菌感染所致。 (1)化脓性感染: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痈、脓疱疮,扁桃腺炎、咽峡炎、鼻窦炎、产褥感染、中耳炎及乳突炎等。 (2)中毒性疾病:猩红热、链球菌毒素休克综合征等。 (3)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4)猪链球菌感染:猪链球菌2型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伤口由猪传给人,可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脑膜炎等。 此外,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可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
猪链球菌病是由致病性链球菌引起的猪的细菌性传染病,主要由C、D、E、L群链球菌引起。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发现以来,许多养猪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的报道。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规模化养猪的发展,猪链球菌病对养猪业的危害变得日益突出。成为规模养猪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1.流行特点 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但幼龄仔猪高发; 通过多途径感染,如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粘摸、去势、脐带等途径均可感染; 以急性败血症型和脑膜炎型多发,并造成较高的死亡率; 猪场一旦发生猪链球菌病,往往在猪群中陆续出现。 2.症状与剖检病变 急性败血症型:发病初期常出现最急性病例,往往看不到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以后常出现急性型病例,病猪精神不振,减食或不食,体温常升高至41℃以上,粪便干硬。随病情的发展,呼吸浅表而快,部分病例在耳、腹下、四肢下端皮肤发绀。如不治疗,通常在2~3天内死亡,致死率高达80~90%。 脑膜炎型:主要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病猪体温升高40~42℃,食欲废绝。继而出现尖叫、走路不稳或到地抽搐、转圈、空嚼、磨牙、后肢麻痹、四肢呈游泳状,病程1~2天。 关节炎型:多由前两型转来,病猪精神、食欲时好时坏,主要表现腿部节周围肿胀,有热痛感、跛行严重时不能站立,甚至瘫痪。病程较长,可达几十天以上。 化脓性淋巴结炎型:主要见于颌下、咽部和颈部淋巴结发炎、肿胀,触摸坚硬有热痛感,破溃时,流出绿色、粘稠、无臭的脓汁,一般可自行愈合。 3.剖检病变 急性败血症型:病死猪全身淋巴结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和出血,肺充血肿胀,心包积液,呈淡黄色,有时可见有纤维素性心包炎,心肌及心内膜见有出血斑点。肝脾肿大,有时可见表面附有纤维素膜,部分病例的脾脏边缘有出血性梗死。有的病例可见小肠浆膜出血或附有少量纤维素渗出物。 脑膜炎型:脑膜充血、出血,严重时溢血。少数病例伴发纤维素性心包炎和肝脾肿大,有的也可见到关节病变。 关节炎型:腿部关节种大,关节腔内有黄色或淡红色的液体,死亡时间较长时,则变为浓稠或呈胶胨样。 化脓性淋巴结炎型:患部呈现化脓性炎症,切开患部或自行破溃流出呈绿色或黄绿色脓性物,一般不引起猪只死亡。 4.防治措施 猪场一旦发生猪链球菌病将难以根除,应从饲养管理、防疫、卫生等方面进行预防,发现病猪及时采取措施,选择敏感药物,及时治疗。 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圈舍中可设置铁链,让仔猪玩耍,以减少咬伤。如有咬伤或其他外伤,要及时消毒处理伤口,防止病原菌感染。 保持猪舍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圈舍及饲养用具应定期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的污染。 仔猪在出生断脐和以后仔猪去势时,应用碘酊进行充分消毒,以防止链球菌经脐带和伤口感染。 定期进行猪链球菌疫苗的免疫接种,可减少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但由于猪链球菌的血清型较多,难以达到理想的预防效果,规模化猪场可制作自家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可有效控制猪链球菌病的发生。 做好免疫预防接种工作,妊娠母猪在产前30天左右、仔猪在断奶前后接种猪链球菌活疫苗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病猪的治疗,发现病猪,要及时隔离,及时治疗。选用头孢塞夫钠、洁霉素、壮观霉素等肌肉注射。对于脑膜炎型,可选择磺胺类药物肌肉注射,均可收到较高的疗效。
猪链球菌在猪中具有较高的流行性,在人类中并不常见,但病情严重。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屠夫、屠夫、农民发病率高。在很多农村,每年都有病例,诊断水平不足或病原菌无法确定,有时治疗不及时死亡。发病原因:猪是主要感染源,细菌发生毒力变异,引起猪发病,病死猪体内的细菌和毒素再次传染给人类,引起人类发病。一、猪链球菌病的危害1、猪链球菌在猪中具有较高的流行性,在人类中并不常见,但病情严重。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屠夫、屠夫、农民发病率高。2、其他人如运输、清理病猪的人,如司机等也容易感染猪链球菌引起发病。屠宰厂的工人咽部可以带菌,他们可能表现为健康状态,但有潜在的危险。3、该病首先在猪群中爆发疫情,随后屠宰者和处理疾病、死猪相关人员等发病,特别是现代集约型养猪更容易流行该病。4、发病时间相对集中在6~8月的高温季节。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病例早在1968年荷兰和丹麦就有报道瑞典、法国、英国、比利时、意大利、德国、新西兰、加拿大、中国等也报道了病例。5、目前,世界上有450多例猪链球菌感染,主要在北欧和南亚养殖和吃猪肉的国家和地区。6、1998年,中国江苏南通地区发生猪链球菌疫情,25例病例,其中16例病例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3例死亡),9例病例为脑膜炎(1例死亡)。据卫生部报道,2005年6月至8月,四川省累计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204例,其中死亡38例,出院166例。病例分布在资阳、内江、成都等12个市、37个县、131个乡镇、195个村。实际上,在很多农村,每年都有病例,诊断水平不足或病原菌无法确定,有时治疗不及时死亡。二、猪链球菌病的发病原因1、猪是主要感染源,特别是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感染源,其次是羊、马、鹿、鸟、家禽(鸭、鸡等)。2、猪体内猪链球菌的带菌率约为20%-40%,通常不会引起疾病。细菌发生毒力变异,引起猪发病,病死猪体内的细菌和毒素再次传染给人类,引起人类发病。迄今为止没有发现人作为传染源引起人的发病。3、猪链球菌的自然感染部分是猪的上呼吸道(特别是扁桃体和鼻腔)、生殖道、消化道。主要通过开放性伤口传播,例如人的皮肤和粘膜的伤口接触病死猪的血液和体液发病,屠夫、屠夫的发病率很高。4、有些患者吃不干净的冷拌肉、死猪肉或生猪肉丸子、死猪肉、冷冻猪肉也发病。有些患者也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猪与猪之间通过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但没有通过猪呼吸道传播人的证据。三、猪链球菌病的发病机制1、人类发生猪链球菌病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对人类感染猪链球菌病的发病机理研究较少。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与猪免疫状态、环境因素、病菌株的毒力有关。2、引起脑膜炎、败血症、关节炎综合征的猪链球菌需要增加细菌侵袭力的毒力因子。荚膜多糖(CPS)、溶菌酶释放蛋白(MRP)、细胞外因子(EF)、溶血素(SLY)。猪链球菌2型无荚膜突变株和不明血清型(NT)猪链球菌表现出强粘附力和侵袭力。3、研究表明,猪链球菌2型能诱导人单核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IL-1、IL-6、IL-8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l(MCP-1)这些细胞因子能引起全身性炎性反应。猪链球菌2型的荚膜脂多糖与细菌的粘附和侵袭有关,因为有荚膜的菌株可以抵抗吞噬,所以荚膜脂多糖在疾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机体对猪链球菌的吞噬作用下降。4、细菌从扁桃体进入血液,被单核细胞吞噬后,通过脉络膜丛生到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和巨食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和毒素,血液和脑脊液中的炎性细胞浸润。猪链球菌性肺炎的发病机理可能是由于细菌通过呼吸道,导致大量定居繁殖,产生毒素和各种蛋白酶、溶血毒素等导致细胞溶解,造成上皮细胞屏障的破坏,造成肺部感染,同时有利于病原体侵入血流和全身散播。5、另外,由于细胞因子、毒素的作用,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血脑屏障(BBB)的透过性增加,脑浮肿,颅内压力增加,脑血流阻断。猪链球菌从伤口直接感染后,细菌在身体内大量繁殖,毒素引起血源感染,引起失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与普通细菌引起的失血症相似。6、病理变化主要涉及全身多个器官。败血症时,全身器官经常充血或出血。一些表现为脑膜炎的猪可以看到脑脊膜、淋巴结和肺充血。脑膜炎最典型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是中性粒细胞的弥漫性浸润,脑脊膜和脉络丛的纤维蛋白渗出、浮肿和炎性细胞浸润。7、肺部经常发生实质性病变,包括纤维素出血性和间质纤维素肺炎、纤维素或化脓性支气管肺炎、肺泡出血、小叶间肺气肿、纤维素化脓性胸膜炎。8、心脏损害包括纤维蛋白化脓性心包炎、机械性心瓣膜心内膜炎、出血性心肌炎。组织病理学改变为心肌发生点状或片状弥漫性出血或坏死、纤维蛋白化脓性液化。心包液中经常含有嗜酸性粒细胞、少量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大量纤维蛋白。
原因:
猪链球菌的自然感染部位是猪的上呼吸道(特别是扁桃体和鼻腔)、生殖道、消化道。主要是通过开放性伤口传播,如人皮肤或粘膜的创口接触病死猪的血液和体液引起发病,所以屠夫、屠场工发病率比较高。
在部分患者因吃了不洁的凉拌病/死猪肉或吃生的猪肉丸子、洗切加工处理病/死猪肉引起发病,加工冷冻猪肉也可引起散发病例。部分患者也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在猪与猪之间通过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但还没有证据提示通过猪呼吸道传播人。
治疗
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包括水、电解质、酸碱、能量平衡;补充维生素,给予新鲜血、血浆和白蛋白等支持治疗。
高热时给予物理及药物降温。毒血症状严重者,在足量、有效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可以短期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成人一般用地塞米松10~20mg/d,或氢化可的松200~300 mg/d,可以减轻毒血症,同时有一定抗炎、抗休克和提高重要脏器对缺氧的耐受程度。
休克型患者,在抗菌治疗的基础上应积极抗休克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恰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护重要脏器的功能(详见第五章第十七节,感染性休克)。对于脑膜脑炎型患者应尽早应用有效抗菌药物,尽早发现颅内高压,给于脱水治疗,减轻脑水肿及预防脑疝,可用20%的甘露醇1~2g/kg,隔4~6小时1次。对于此两型重症患者,应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
预防
控制传染源;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掌握猪链球菌的流行病学资料,对防治有积极的作用,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有效的预防是不宰杀和食用病/死猪肉,对病/死猪应作焚烧后深埋处理,也是防止自然灾害后发生疫情最有效的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提倡在处理猪肉或猪肉加工过程中戴手套以预防猪链球菌感染,对疫点和疫区做好消毒工作,对猪舍和病家的地面、墙壁、门窗、门拉手等,可用含1% 有效氯的消毒液或0.5%过氧乙酸喷洒或擦拭消毒对病/死猪家庭的环境应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保护易感人群‘对猪链球菌病进行宣传教育,使生猪宰杀和加工人员认识到接触病、死猪的危害,并做好自身防护。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因此尚不能对人进行免疫预防。
在养猪生产中,链球菌是细菌类疾病临床上很常见的疾病了,它无时不在,时有发生,也可以说它是养猪中最平常、经常出现的一种疾病,之所以说它平时经常出现,就是因为它有几种类型,所以说即使有链球菌细菌疫苗,也不可能把这几种类型疾病,都能涵盖控制防疫住的。
其实只要平时喂养好,链球菌临床上是很少有大面积爆发的,基本都是零散发生,即使有时某个时间段发生多了,也与母猪带菌和自己管理条件设施有关,管理喂养设施条件好的,一般是很少发生的,但管理设施条件上脏乱差的,不排除有连续发生的可能,就是有多起发生,只要及时用抗生素治疗,是很容易控制住的,只要改善环境条件设施,会很大减少此病的临床发生,所以对与此疫苗,能不做还是不做,为好,因为链球菌细菌疫苗,在实际养猪中保护意义并不大,加上有抗菌素能很好治疗,通过提高管理环境设施,喂养好了,一样可以控制它的临床发生率。
临床上发生此病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下面我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几种类型的简单症状和用药治疗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是关节炎型,这种类型是临床上最常见,主要特点是关节肿大疼痛,注意一点,是关节肿大,不是肿胀,这个要与副猪症状要分开判断,因为副猪多是以关节为点,基本大部分腿部都是肿胀发生的。链球菌只是关节肿大疼痛,这个应该很好判断,不要混淆了,一般发生规律与外伤感染有关的多,其次是弱猪容易感染发生,治疗上以青链霉素配合鱼腥草治疗为最佳,当然同类型的药物,头孢和阿莫西林也有效果,为防止产生抗药性,也可以用恩诺沙星配合治疗,一定早发现早治疗,不然后期关节肿大,脓液不容易排除,不易彻底恢复,对与关节肿的过大的,通过治疗感觉发软了,可以切开排除脓液,切口内撒入阿莫西林,通过内外治疗,会很快恢复的,有的通过治疗也可能肿大部位可能肌炎骨化(就是肌肉变化成骨头一样),只要完全控制住,它以后就不会在发生了,但是肿大部位是不可能恢复正常的了,治疗上要连续多次给药,防止继发。
二是脑炎型,这个大家基本都经历过,很好判断,早期外表走路不稳,发烧,神经症状,后期倒地不起,眼睛乱翻乱转,吃料喝水吞咽困难,早期发现及时用磺胺类还氟苯尼考,都有很好治疗效果,我一般使用氟苯尼考,一天一次,连续三到四天才可以彻底控制住,不然此病最容易反弹,让治疗失去效果。只要连续用药治疗,大都能恢复正常,对与后期严重的,不要失去信心,治疗加调理喂养,一样可以恢复,对疾病控制住的病猪,不知道吃喝的,可以把教槽料(料越好越容易消化,这病早期高烧都容易产生内热,大便干结)兑平时输液的葡萄糖水用一两次,化的给稀饭一样,最好比稀饭还稀,强行灌服,通过一两次灌服,它以后会条件反射的让你喂它,一般三五天后它就能自己吃料了。
三是败血型,这种情况一般是很少发生的,都是无缘无故的,平时吃料正常,突然发现死亡的,从发生到死亡,一般两三个小时,有的几十分钟,即使发现及时,有的一般也来不及治疗,药效没使劲,病猪已经不行了。当然对与发现及时的,要快速控制温度高烧症状,因为败血性都是高烧发生死亡,这个时候就要用退烧药和青链霉素,还头孢类抗生素配合治疗,越快越好,死亡后基本没有什么症状,唯一的就是感觉有点外表皮肤发白,身体着地部位有弥漫性瘀血症状,也有后背和某个部位有不明显发紫色症状,这种情况发生不多,只要平时多观察就可以了。
以上几种链球菌疾病的发生症状,治疗方法方法,简单实用,感觉对你有帮助的,在以后生产中可以试试,不足之处希望同行补充指教。
猪链球菌病是由不同链球菌引起的不同症状的总称,可接种灭活链球菌疫苗或减毒链球菌疫苗。治疗时可肌注青霉素类抗生素,体温升高者可每日注射2次安乃近注射液或安痛定注射液,直至体温正常,或采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治疗。本地流行血清型毒株可作为疫苗毒株制备疫苗,可在仔猪出生后42小时注射
猪链球菌在猪中具有较高的流行性,在人类中并不常见,但病情严重。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屠夫、屠夫、农民发病率高。在很多农村,每年都有病例,诊断水平不足或病原菌无法确定,有时治疗不及时死亡。发病原因:猪是主要感染源,细菌发生毒力变异,引起猪发病,病死猪体内的细菌和毒素再次传染给人类,引起人类发病。一、猪链球菌病的危害1、猪链球菌在猪中具有较高的流行性,在人类中并不常见,但病情严重。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屠夫、屠夫、农民发病率高。2、其他人如运输、清理病猪的人,如司机等也容易感染猪链球菌引起发病。屠宰厂的工人咽部可以带菌,他们可能表现为健康状态,但有潜在的危险。3、该病首先在猪群中爆发疫情,随后屠宰者和处理疾病、死猪相关人员等发病,特别是现代集约型养猪更容易流行该病。4、发病时间相对集中在6~8月的高温季节。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病例早在1968年荷兰和丹麦就有报道瑞典、法国、英国、比利时、意大利、德国、新西兰、加拿大、中国等也报道了病例。5、目前,世界上有450多例猪链球菌感染,主要在北欧和南亚养殖和吃猪肉的国家和地区。6、1998年,中国江苏南通地区发生猪链球菌疫情,25例病例,其中16例病例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3例死亡),9例病例为脑膜炎(1例死亡)。据卫生部报道,2005年6月至8月,四川省累计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204例,其中死亡38例,出院166例。病例分布在资阳、内江、成都等12个市、37个县、131个乡镇、195个村。实际上,在很多农村,每年都有病例,诊断水平不足或病原菌无法确定,有时治疗不及时死亡。二、猪链球菌病的发病原因1、猪是主要感染源,特别是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感染源,其次是羊、马、鹿、鸟、家禽(鸭、鸡等)。2、猪体内猪链球菌的带菌率约为20%-40%,通常不会引起疾病。细菌发生毒力变异,引起猪发病,病死猪体内的细菌和毒素再次传染给人类,引起人类发病。迄今为止没有发现人作为传染源引起人的发病。3、猪链球菌的自然感染部分是猪的上呼吸道(特别是扁桃体和鼻腔)、生殖道、消化道。主要通过开放性伤口传播,例如人的皮肤和粘膜的伤口接触病死猪的血液和体液发病,屠夫、屠夫的发病率很高。4、有些患者吃不干净的冷拌肉、死猪肉或生猪肉丸子、死猪肉、冷冻猪肉也发病。有些患者也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猪与猪之间通过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但没有通过猪呼吸道传播人的证据。三、猪链球菌病的发病机制1、人类发生猪链球菌病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对人类感染猪链球菌病的发病机理研究较少。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与猪免疫状态、环境因素、病菌株的毒力有关。2、引起脑膜炎、败血症、关节炎综合征的猪链球菌需要增加细菌侵袭力的毒力因子。荚膜多糖(CPS)、溶菌酶释放蛋白(MRP)、细胞外因子(EF)、溶血素(SLY)。猪链球菌2型无荚膜突变株和不明血清型(NT)猪链球菌表现出强粘附力和侵袭力。3、研究表明,猪链球菌2型能诱导人单核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IL-1、IL-6、IL-8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l(MCP-1)这些细胞因子能引起全身性炎性反应。猪链球菌2型的荚膜脂多糖与细菌的粘附和侵袭有关,因为有荚膜的菌株可以抵抗吞噬,所以荚膜脂多糖在疾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机体对猪链球菌的吞噬作用下降。4、细菌从扁桃体进入血液,被单核细胞吞噬后,通过脉络膜丛生到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和巨食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和毒素,血液和脑脊液中的炎性细胞浸润。猪链球菌性肺炎的发病机理可能是由于细菌通过呼吸道,导致大量定居繁殖,产生毒素和各种蛋白酶、溶血毒素等导致细胞溶解,造成上皮细胞屏障的破坏,造成肺部感染,同时有利于病原体侵入血流和全身散播。5、另外,由于细胞因子、毒素的作用,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血脑屏障(BBB)的透过性增加,脑浮肿,颅内压力增加,脑血流阻断。猪链球菌从伤口直接感染后,细菌在身体内大量繁殖,毒素引起血源感染,引起失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与普通细菌引起的失血症相似。6、病理变化主要涉及全身多个器官。败血症时,全身器官经常充血或出血。一些表现为脑膜炎的猪可以看到脑脊膜、淋巴结和肺充血。脑膜炎最典型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是中性粒细胞的弥漫性浸润,脑脊膜和脉络丛的纤维蛋白渗出、浮肿和炎性细胞浸润。7、肺部经常发生实质性病变,包括纤维素出血性和间质纤维素肺炎、纤维素或化脓性支气管肺炎、肺泡出血、小叶间肺气肿、纤维素化脓性胸膜炎。8、心脏损害包括纤维蛋白化脓性心包炎、机械性心瓣膜心内膜炎、出血性心肌炎。组织病理学改变为心肌发生点状或片状弥漫性出血或坏死、纤维蛋白化脓性液化。心包液中经常含有嗜酸性粒细胞、少量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大量纤维蛋白。
原因:
猪链球菌的自然感染部位是猪的上呼吸道(特别是扁桃体和鼻腔)、生殖道、消化道。主要是通过开放性伤口传播,如人皮肤或粘膜的创口接触病死猪的血液和体液引起发病,所以屠夫、屠场工发病率比较高。
在部分患者因吃了不洁的凉拌病/死猪肉或吃生的猪肉丸子、洗切加工处理病/死猪肉引起发病,加工冷冻猪肉也可引起散发病例。部分患者也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在猪与猪之间通过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但还没有证据提示通过猪呼吸道传播人。
治疗
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包括水、电解质、酸碱、能量平衡;补充维生素,给予新鲜血、血浆和白蛋白等支持治疗。
高热时给予物理及药物降温。毒血症状严重者,在足量、有效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可以短期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成人一般用地塞米松10~20mg/d,或氢化可的松200~300 mg/d,可以减轻毒血症,同时有一定抗炎、抗休克和提高重要脏器对缺氧的耐受程度。
休克型患者,在抗菌治疗的基础上应积极抗休克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恰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护重要脏器的功能(详见第五章第十七节,感染性休克)。对于脑膜脑炎型患者应尽早应用有效抗菌药物,尽早发现颅内高压,给于脱水治疗,减轻脑水肿及预防脑疝,可用20%的甘露醇1~2g/kg,隔4~6小时1次。对于此两型重症患者,应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
预防
控制传染源;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掌握猪链球菌的流行病学资料,对防治有积极的作用,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有效的预防是不宰杀和食用病/死猪肉,对病/死猪应作焚烧后深埋处理,也是防止自然灾害后发生疫情最有效的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提倡在处理猪肉或猪肉加工过程中戴手套以预防猪链球菌感染,对疫点和疫区做好消毒工作,对猪舍和病家的地面、墙壁、门窗、门拉手等,可用含1% 有效氯的消毒液或0.5%过氧乙酸喷洒或擦拭消毒对病/死猪家庭的环境应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保护易感人群‘对猪链球菌病进行宣传教育,使生猪宰杀和加工人员认识到接触病、死猪的危害,并做好自身防护。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因此尚不能对人进行免疫预防。
病原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属于链球菌属,菌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小于;m,一般呈链状或成双排列。菌落小,呈灰白色透明。革兰氏阳性菌,除个别D群菌外,均无鞭毛,多数有荚膜。多数为兼性厌氧,少数为厌氧菌。适生长温度为37℃,~,致病菌营养要求高,普通培养基中生长不良。多数致病菌株具有溶血能力。能发酵葡萄糖、蔗糖。链球菌分类的依据是其抗原结构和溶血能力。抗原结构分类包括属特异、群特异及型特异三类。属特异抗原,即核蛋白抗原,又称为p抗原,与葡萄球菌属有交叉。群特异抗原是存在于链球菌细胞壁中的多糖成分,称为C抗原。根据溶血能力链球菌被分为α、β、γ三类。根据荚膜抗原的差异,猪链球菌有35个血清型以及一些无法定型的菌株。病猪中分离的链球菌多属于1~8型。某些不常见的荚膜型菌株也可以引起猪败血症、脑膜炎、肺炎的发生。溶菌酶释放蛋白(MRp)和细胞外蛋白因子(EF)是猪链球菌2型的两种重要的毒力因子。猪链球菌2型经常污染环境,可以在粪、灰尘及水中存活较长时间。60℃下该菌在水中可存活lOmin,50℃为2h。在4℃的动物尸体中能存活6周。0℃时灰尘中可存活1个月,粪中3个月。25℃时在灰尘和粪中只能存活24h和8天。流行病学猪链球菌自然感染部位是猪的上呼吸道(主要是扁桃体和鼻腔)、生殖道和消化道。其他种类的动物和鸟类中可以分离到猪链球菌。猪群之间的感染通常是因为病猪和健康带菌猪只的流动而发生。病猪和健康带菌猪的排泄和分泌物中均有病原菌。该病一般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病猪或健康带菌猪与健康猪只接触,或带病原菌的污物(饲料、饮水以及物体等)均可引起猪群大批发病进而造成流行。本病在各种年龄的猪都有易感性。仔猪多发败血症和脑膜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多发于中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春、秋多发,呈地方性流行。在规模化猪场,本病常常成为一些病毒性疾病如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猪瘟等的继发病。临床症状在临诊上,猪链球菌病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和淋巴结脓肿。分为以下几型:1.败血型主要常见于流行初期的急性病例,发病急,病程短,往往不见任何异常症状猪突然死亡。或突然减食或停食,精神委顿,体温升高到41~42℃,呼吸困难,便秘,结膜发绀,卧地不起,口、鼻流出淡红色泡沫样液体,多在6~24h内死亡;急性病例的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3℃,出现稽留热,食欲不振,眼结膜潮红,流泪,流浆液状鼻液,呼吸急促,问有咳嗽,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有出血点,出现跛行,病程稍长,多在3~5天内死亡。发病率一般为30%左右,死亡率可达80%。2.脑膜炎型多发生于哺乳仔猪和断奶小猪,病初体温升高至~℃,停食,便秘,有浆液性和黏性鼻液,会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盲目走动、转圈、空嚼、磨牙、仰卧,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四肢划动,似游泳状。急性型多在30~36h死亡。亚急性或慢性型病程稍长,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逐渐消瘦衰竭死亡,或康复。3.关节炎型主要由前两型转来的,或者从发病起就表现为关节炎。病猪在一肢或几胰关节肿胀、疼痛、跛行,不能站立,病程2~3周。4.淋巴结脓肿型该型是由猪链球菌经口、鼻及皮肤损伤感染而引起。断奶仔猪和出栏育肥猪多见,传播缓慢,发病率低,但猪群一旦发生,很难清除。主要表现为在颌下、咽部、颈部等处的淋巴结化脓和形成脓肿。受害淋巴结初出现小脓肿,然后逐渐增大,感染后3周局部显著隆起,触诊坚硬、有热痛。病猪的采食、咀嚼、吞咽和呼吸均有障碍。脓肿成熟后,表皮坏死,破溃流出脓汁。脓汁排净后,全身症状显著减轻,肉芽组织生长结疤愈合。病程3~5周。病理变化急性病例在口鼻流出红色泡沫液体,气管、支气管充血,内充满泡沫液体。急性病例表现为耳、胸、腹下部和四肢内侧皮肤有一定数量的出血点,皮下组织广泛出血。全身淋巴结肿胀、出血。心包内积有淡黄色液体,心内膜出血。脾、肾肿大、出血。胃和小肠黏膜充血、出血。关节腔和浆膜腔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脑膜脑炎型表现为脑膜充血、出血、溢血,个别病例出现脑膜下积液,脑组织切面有点状出血。慢性病例关节腔内有黄色胶冻样、纤维素性以及脓性渗出物,淋巴结脓肿。部分病例心瓣膜上出现菜花样赘生物。诊断鉴别依据该病的流行特点、症状、病理变化,只能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依靠实验室诊断。1.镜检涂片是比较简便的诊断方法。可取病猪的肝、脾、淋巴结、血液、关节液、脓汁等病料经涂片后染色镜检,观察有无典型的链球菌。2.细菌的分离培养无菌采取肝、脾、淋巴结、血液、关节液、脓汁等病料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观察菌落生长,有无溶血,以及溶血的类型。若菌落出现β-型溶血,进一步做细菌形态和生化鉴定。还可进一步做血清学及分型鉴定。用pCR鉴定菌株的毒力因子。3.动物接种试验将采取的病料或细菌培养物接种家兔、小鼠和鸽子,观察试验动物的发病情况,从死亡动物体内回收、鉴定细菌。4.鉴别诊断该病主要应与李氏杆菌病、猪丹毒、猪副伤寒和猪瘟相区别。防治措施1猪场应实行多点式饲养,坚持“全进全出”制度,防止各类猪只交叉感染,特别要注意母猪对仔猪的传染。2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猪舍内外的环境卫生,猪舍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猪群的饲养密度要适中,特别是仔猪的饲养密度不可过大;猪舍每周应坚持用百毒杀或菌毒敌等高效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3仔猪断脐、剪牙、断尾、打耳号等要严格用碘酊消毒,当发生外伤时要及时按外科方法进行处理,防止伤口感染病菌,引发本病。4猪场严禁饲养猫、犬和其它动物,彻底消灭鼠类和吸血昆虫(蚊、蝇等),控制传递媒介传播病原体,可有效的防止本病的发生与流行。5免疫接种。可选用下列菌苗进行免疫:1)猪链球菌多价灭活苗(包括2型猪链球菌和C群链球菌),妊娠母猪于产仔前20~30天每头肌注3毫升;仔猪于30日龄和45日龄各肌注2毫升;后备母猪于配种前1周每头肌注3毫升。接种菌苗后,可同时使用有效抗生素共同控制本病的发生,不会影响菌苗的免疫应答。2)猪败血性链球菌活菌苗适用于健康猪群的免疫接种,弱猪及初生仔猪不应使用。使用时按瓶签说明的头份,每头份加入1毫升20%铝胶盐水稀释液,充分摇匀后,每头猪皮下注射1毫升。注苗前后各1周内,均不可使用各种抗生素,否则影响免疫效果,造成免疫失败。6药物预防仔猪的预防:仔猪断奶前后各7天,可在饲粮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如在每吨饲粮中加复方敌菌净200克,或每吨饲粮中加强力霉素150克和阿莫西林200克,或每吨饲粮中加四环素125克,连续饲喂14天,可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肥猪的预防:保育猪转入育肥舍时,每吨水中加阿莫西林200克,饮水7天。经产母猪的预防:经产母猪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仔猪药物预防的方案实施。7发生本病时的防治措施发病死亡猪只要深埋或无害化处理,具体做法是远离居民区和水源1千米以上,深埋2米,其上撒生石灰。严禁食用。被污染的圈舍、猪栏、墙壁、地面、通道、用具、工具等要彻底消毒,每周2次,直至控制疫情为止。勤检查猪群,发现可疑病猪立即隔离治疗,未发病的同群猪可用药物预防,如用2%恩诺沙星粉50克加入20升水中,让猪持续饮用15天;也可用灭活菌苗进行紧急接种。治疗方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1)抗菌疗法:①氨苄青霉素,每千克体重3万国际单位,加地塞米松注射液,每次5~15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5天;同时配合肌注链乳康泰注射液,每千克体重毫升,每日1次,连用3天。②乙基环丙沙星,每千克体重~10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同时配合肌注头孢噻呋,每千克体重5毫克,每日1次,连用3天。③红弓链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2天,注射剂量按说明书规定使用;同时配合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2毫克,每日2次,连用3天。④链球菌病注射液,每千克体重1毫升,每日1次,连用3天;同时配合肌肉注射齐鲁制菌磺,每千克体重毫升,注射1次即可,必要时可于第3天再注射1次。⑤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同时配合肌肉注射板蓝根注射液,每次每头猪注射5~10毫升,每日2次,连用3天。在实施上述治疗方案时,配合使用猪排疫肽进行治疗,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毫升,每日1次,连用3天,特别是对急性病例与脑膜炎型病例及混合感染等病例效果更佳;同时给仔猪口服电解质、多维。2)对症疗法:30%安乃近,每千克体重克,每日肌肉注射2次。镇静用氯丙嗪,每千克体重~1毫克,每日肌肉注射2次。维生素B1,每千克体重毫克,每日肌肉注射1次。淋巴结化脓时应及时切开排脓,局部按外科方法进行处理。
猪链球菌在猪中具有较高的流行性,在人类中并不常见,但病情严重。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屠夫、屠夫、农民发病率高。在很多农村,每年都有病例,诊断水平不足或病原菌无法确定,有时治疗不及时死亡。发病原因:猪是主要感染源,细菌发生毒力变异,引起猪发病,病死猪体内的细菌和毒素再次传染给人类,引起人类发病。一、猪链球菌病的危害1、猪链球菌在猪中具有较高的流行性,在人类中并不常见,但病情严重。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屠夫、屠夫、农民发病率高。2、其他人如运输、清理病猪的人,如司机等也容易感染猪链球菌引起发病。屠宰厂的工人咽部可以带菌,他们可能表现为健康状态,但有潜在的危险。3、该病首先在猪群中爆发疫情,随后屠宰者和处理疾病、死猪相关人员等发病,特别是现代集约型养猪更容易流行该病。4、发病时间相对集中在6~8月的高温季节。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病例早在1968年荷兰和丹麦就有报道瑞典、法国、英国、比利时、意大利、德国、新西兰、加拿大、中国等也报道了病例。5、目前,世界上有450多例猪链球菌感染,主要在北欧和南亚养殖和吃猪肉的国家和地区。6、1998年,中国江苏南通地区发生猪链球菌疫情,25例病例,其中16例病例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3例死亡),9例病例为脑膜炎(1例死亡)。据卫生部报道,2005年6月至8月,四川省累计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204例,其中死亡38例,出院166例。病例分布在资阳、内江、成都等12个市、37个县、131个乡镇、195个村。实际上,在很多农村,每年都有病例,诊断水平不足或病原菌无法确定,有时治疗不及时死亡。二、猪链球菌病的发病原因1、猪是主要感染源,特别是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感染源,其次是羊、马、鹿、鸟、家禽(鸭、鸡等)。2、猪体内猪链球菌的带菌率约为20%-40%,通常不会引起疾病。细菌发生毒力变异,引起猪发病,病死猪体内的细菌和毒素再次传染给人类,引起人类发病。迄今为止没有发现人作为传染源引起人的发病。3、猪链球菌的自然感染部分是猪的上呼吸道(特别是扁桃体和鼻腔)、生殖道、消化道。主要通过开放性伤口传播,例如人的皮肤和粘膜的伤口接触病死猪的血液和体液发病,屠夫、屠夫的发病率很高。4、有些患者吃不干净的冷拌肉、死猪肉或生猪肉丸子、死猪肉、冷冻猪肉也发病。有些患者也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猪与猪之间通过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但没有通过猪呼吸道传播人的证据。三、猪链球菌病的发病机制1、人类发生猪链球菌病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对人类感染猪链球菌病的发病机理研究较少。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与猪免疫状态、环境因素、病菌株的毒力有关。2、引起脑膜炎、败血症、关节炎综合征的猪链球菌需要增加细菌侵袭力的毒力因子。荚膜多糖(CPS)、溶菌酶释放蛋白(MRP)、细胞外因子(EF)、溶血素(SLY)。猪链球菌2型无荚膜突变株和不明血清型(NT)猪链球菌表现出强粘附力和侵袭力。3、研究表明,猪链球菌2型能诱导人单核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IL-1、IL-6、IL-8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l(MCP-1)这些细胞因子能引起全身性炎性反应。猪链球菌2型的荚膜脂多糖与细菌的粘附和侵袭有关,因为有荚膜的菌株可以抵抗吞噬,所以荚膜脂多糖在疾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机体对猪链球菌的吞噬作用下降。4、细菌从扁桃体进入血液,被单核细胞吞噬后,通过脉络膜丛生到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和巨食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和毒素,血液和脑脊液中的炎性细胞浸润。猪链球菌性肺炎的发病机理可能是由于细菌通过呼吸道,导致大量定居繁殖,产生毒素和各种蛋白酶、溶血毒素等导致细胞溶解,造成上皮细胞屏障的破坏,造成肺部感染,同时有利于病原体侵入血流和全身散播。5、另外,由于细胞因子、毒素的作用,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血脑屏障(BBB)的透过性增加,脑浮肿,颅内压力增加,脑血流阻断。猪链球菌从伤口直接感染后,细菌在身体内大量繁殖,毒素引起血源感染,引起失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与普通细菌引起的失血症相似。6、病理变化主要涉及全身多个器官。败血症时,全身器官经常充血或出血。一些表现为脑膜炎的猪可以看到脑脊膜、淋巴结和肺充血。脑膜炎最典型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是中性粒细胞的弥漫性浸润,脑脊膜和脉络丛的纤维蛋白渗出、浮肿和炎性细胞浸润。7、肺部经常发生实质性病变,包括纤维素出血性和间质纤维素肺炎、纤维素或化脓性支气管肺炎、肺泡出血、小叶间肺气肿、纤维素化脓性胸膜炎。8、心脏损害包括纤维蛋白化脓性心包炎、机械性心瓣膜心内膜炎、出血性心肌炎。组织病理学改变为心肌发生点状或片状弥漫性出血或坏死、纤维蛋白化脓性液化。心包液中经常含有嗜酸性粒细胞、少量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大量纤维蛋白。
猪链球菌病是由不同链球菌引起的不同症状的总称,可接种灭活链球菌疫苗或减毒链球菌疫苗。治疗时可肌注青霉素类抗生素,体温升高者可每日注射2次安乃近注射液或安痛定注射液,直至体温正常,或采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治疗。本地流行血清型毒株可作为疫苗毒株制备疫苗,可在仔猪出生后42小时注射
猪链球菌病是由致病性链球菌引起的猪的细菌性传染病,主要由C、D、E、L群链球菌引起。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发现以来,许多养猪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的报道。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规模化养猪的发展,猪链球菌病对养猪业的危害变得日益突出。成为规模养猪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1.流行特点 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但幼龄仔猪高发; 通过多途径感染,如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粘摸、去势、脐带等途径均可感染; 以急性败血症型和脑膜炎型多发,并造成较高的死亡率; 猪场一旦发生猪链球菌病,往往在猪群中陆续出现。 2.症状与剖检病变 急性败血症型:发病初期常出现最急性病例,往往看不到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以后常出现急性型病例,病猪精神不振,减食或不食,体温常升高至41℃以上,粪便干硬。随病情的发展,呼吸浅表而快,部分病例在耳、腹下、四肢下端皮肤发绀。如不治疗,通常在2~3天内死亡,致死率高达80~90%。 脑膜炎型:主要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病猪体温升高40~42℃,食欲废绝。继而出现尖叫、走路不稳或到地抽搐、转圈、空嚼、磨牙、后肢麻痹、四肢呈游泳状,病程1~2天。 关节炎型:多由前两型转来,病猪精神、食欲时好时坏,主要表现腿部节周围肿胀,有热痛感、跛行严重时不能站立,甚至瘫痪。病程较长,可达几十天以上。 化脓性淋巴结炎型:主要见于颌下、咽部和颈部淋巴结发炎、肿胀,触摸坚硬有热痛感,破溃时,流出绿色、粘稠、无臭的脓汁,一般可自行愈合。 3.剖检病变 急性败血症型:病死猪全身淋巴结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和出血,肺充血肿胀,心包积液,呈淡黄色,有时可见有纤维素性心包炎,心肌及心内膜见有出血斑点。肝脾肿大,有时可见表面附有纤维素膜,部分病例的脾脏边缘有出血性梗死。有的病例可见小肠浆膜出血或附有少量纤维素渗出物。 脑膜炎型:脑膜充血、出血,严重时溢血。少数病例伴发纤维素性心包炎和肝脾肿大,有的也可见到关节病变。 关节炎型:腿部关节种大,关节腔内有黄色或淡红色的液体,死亡时间较长时,则变为浓稠或呈胶胨样。 化脓性淋巴结炎型:患部呈现化脓性炎症,切开患部或自行破溃流出呈绿色或黄绿色脓性物,一般不引起猪只死亡。 4.防治措施 猪场一旦发生猪链球菌病将难以根除,应从饲养管理、防疫、卫生等方面进行预防,发现病猪及时采取措施,选择敏感药物,及时治疗。 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圈舍中可设置铁链,让仔猪玩耍,以减少咬伤。如有咬伤或其他外伤,要及时消毒处理伤口,防止病原菌感染。 保持猪舍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圈舍及饲养用具应定期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的污染。 仔猪在出生断脐和以后仔猪去势时,应用碘酊进行充分消毒,以防止链球菌经脐带和伤口感染。 定期进行猪链球菌疫苗的免疫接种,可减少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但由于猪链球菌的血清型较多,难以达到理想的预防效果,规模化猪场可制作自家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可有效控制猪链球菌病的发生。 做好免疫预防接种工作,妊娠母猪在产前30天左右、仔猪在断奶前后接种猪链球菌活疫苗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病猪的治疗,发现病猪,要及时隔离,及时治疗。选用头孢塞夫钠、洁霉素、壮观霉素等肌肉注射。对于脑膜炎型,可选择磺胺类药物肌肉注射,均可收到较高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