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措施论文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措施论文

发布时间: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措施论文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主要表现眼脸水肿,因而被称为水肿病。本文介绍仔猪水肿病的辨别及防治方法,供参考。

1、带菌的粪便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食入后经消化道直接污染。

2、仔猪断奶后,如果饲料过于单纯,蛋白质含量过高,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容易导致营养失调,体内菌群紊乱,大肠杆菌大量繁殖,造成水肿病的发生。

3、应激因素(转群、运输、气候变化等)也会造成本病的发生。

小猪突然发病,开始时,出现腹泻或便泌,1-2天后病程突然加快或死亡。

病猪四肢无力,共济失调,有的病猪前肢跪地,后肢直立,突然向前跃,捕捉时,突然倒地,四肢做游泳状滑动。病猪病情稍轻者,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多数体温不高。

1、剖检常见于脸部、结膜、齿龈皮下水肿,呈现灰白色凉粉样水肿。

2、胃壁水肿常见于大弯部和贲门部,黏模层和肌层之间不一层胶冻样水肿。

3、有的病猪大肠系膜、直肠、胆囊和喉头也常有水肿。

4、小肠黏膜有弥漫性出血变化。

5、肠系膜淋巴结充血、甚至出血。

1、对病猪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2、发病后立即停喂高蛋白饲料,添加青绿多汁饲料。

3、用青霉素+葡萄糖+地塞米松。

1、不要从疫区购进种猪。

2、仔猪断奶前后应加强饲料管理:出生时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防止突然换料和改变饲养方法。断奶采取逐渐过度的方法。

尽早补料,补料要循序淅进。少喂蛋白含量高的饲料,多喂青绿多汁、矿物质、维生素含量高的饲料。

3、现有一种比较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从补料开始,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健崽保,克/头·天,连用七天。

健崽宝—食开品阶断的乳猪用复合微生物饮水剂补充常用的维生素、电解质、有益微生物、防止缺铁性贫血、营养缺乏性水肿病、及菌群失常性水肿病,并有促进生长功能。

仔猪水肿病是由特异的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的仔猪疾病。其特征是胃壁和其他某些部位发生水肿,如眼睑、结膜、齿龈等部位,且运动失调,四肢不全麻痹或完全瘫痪。本病主要发生于断奶7~10日龄的仔猪(10~25千克左右),特别是生长快、营养状况良好的仔猪发生较多,一般多发生于春秋两季。

【防治措施】

不从有病地区购进新猪。邻近猪场或邻村发生本病时,应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病原性大肠杆菌的侵入。加强仔猪断奶前后的饲养管理,提早补料,加喂良好的干草或青饲料,使其断奶后能较快地适应独立生活。给以营养丰富而易消化的饲料,防止饲料突然变化。饲料应多样化,减少精料量,增加青绿饲料及补喂维生素C、K;也可内服大蒜,按每千克体重1克,连续服用3~5天,饲料中混入一定量的食醋,有一定预防效果。在有本病的猪群内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菌药物,如新霉素、土霉素、氯霉素等,按每千克体重5~20毫克,呋喃唑酮每千克体重5~10毫克,也可预防本病。

目前,对本病尚无可靠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早期效果较好,后期一般无效。一般用抗菌药物口服,以抑制肠道内病原性大肠杆菌,如痢特灵~克,每天2次内服;土霉素克,一次内服;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10毫升,肌肉注射;链霉素克,维生素B12200毫克,一次肌肉注射,对发病早期有较好效果。用盐类泻剂,以排除肠道内细菌及其产物,如硫酸镁(钠)15~30克内服;用葡萄糖、氯化钙、甘露醇等静脉注射,安钠咖皮下注射,利尿素口服以强心、利尿、解毒,均有一定疗效。

摘 要:乳猪水肿病在最早的时候发现于英国,是因为病原性大肠杆菌所导致的肠毒血症,造成头、眼睑、耳等多处水肿、共济失调以及急性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是致死性很高的疾病。随着近年来,畜牧业不断发展,乳猪水肿病的发生也变得日益增多,成为乳猪的常见病,并且是断奶后导致乳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时确诊,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保证养猪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乳猪水肿病 病原 治疗措施 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b)-0223-01 乳猪水肿病又被称为乳猪胃肠水肿,一般来说是因为病原性大肠杆菌所导致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在病理上主要为突然性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以及头部水肿。病理解剖后表现为头部皮下、胃壁以及大肠间膜发生水肿,上下眼睑、下颌部、头部皮下呈灰白色水肿,同时胃部粘膜层和肌肉层间呈胶冻样水肿,伴随结肠及淋巴结水肿,甚至出血。发病迅速,死亡率高。 1 发病原因 病原因素 乳猪水肿病的病原为病原性大肠杆菌,一般来说导致乳猪水肿病发生的致病性大肠杆菌都是先天就存在有的,大肠杆菌在哺乳期间即有少量存在于乳猪肠道内,但一般在哺乳条件下并不致病,但是在一定的外界刺激下,如断奶、饲料突变、天气变化等,将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尤其是胃肠功能紊乱,胃肠内的微生态平衡被破坏,使得溶血性大肠杆菌在仔乳猪肠道内不断繁殖,产生毒素。在经过肠道吸收后逐渐在仔乳猪体内聚积。 消化功能因素 由于乳猪胃肠内缺乏胃蛋白酶及游离盐酸,导致蛋白质难以消化,尤其是植物性蛋白质。现今的很多饲料中添加过多的豆粕,豆粕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植物凝血素,前者会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降低蛋白质的分解吸收,后者则会损伤小肠绒毛,同样也会降低蛋白质的吸收,长此以往的喂食,使得蛋白质长时间不能彻底分解,在胃肠内发酵、腐坏,导致腹泻、消化不良,引发水肿病的发生。 各种外界的应激因素 季节变迁,气候变化,潮湿等等外界因素的刺激,使得乳猪受凉,抵抗力减弱,病原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经过吸收后发生过敏反应,导致发生水肿。或者是由于断奶,疫苗接种,冷热刺激等导致应激反应敏感,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引发消化道发生病变,导致水肿的发生。 饲养条件因素 乳猪的生活方式都有一定的规律,由于突然改变饲养条件或者饲养方式,特别是在断奶前后,突然改变饲养方式,非常容易使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导致病菌过度繁殖,产生毒素,最终导致水肿的发生。 现今很多饲料添加过高的蛋白,而乳猪对植物性蛋白质的消化能力比较差,长期使用高蛋白的饲料,对消化器官组织发生伤害,导致肠道微生物区系的紊乱使得病菌过量繁殖产生毒素,诱发水肿。 2 病理表现 最急性 最急性一般来说比较罕见,病理表现为突然发病,全身肌肉及四肢发生抽搐,口角流涎,吐沫,倒地不起,迅速死亡。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见到发病症状即突然死亡,发病时间仅为1h~2h。 急性 急性一般比较常见,病理表现为急性发病,食欲减退甚至完全停止,部分病体体温会高达40°以上,共济失调,眼睑、颈部、头部发生急性水肿,并伴有精神迷乱、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发病时间一般为12h~24h。 慢性 慢性一般也很少见,病理表现为头部、眼睑明显水肿,倒地不起,精神萎靡。发病初期及时发现,对症治疗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痊愈。如果不及时治疗,病体会逐渐消瘦、衰竭直至死亡,发病时间为2~4天。 3 治疗措施 (1)卡那霉素25万IU/mL的2mL,5%磺酸氢钠30mL,25%葡萄糖40mL。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每日2次。同时腹腔注射10%磺胺嘧啶10mL,10%维生素C针5mL,地塞米松5mg,将芒硝20g、土霉素片50mg/kg体重同时灌服,一日一次。 (2)庆福体重肌注或消肿王体重肌注,或强力水肿消注射液,每公斤体重,肌注,每天2次,连用2~3天。另外每头猪肌注亚硒酸钠维生素E针3~4mL/头,一次即可。同时内服纯土霉素碱,按每公斤体重40mg计算,每日一次,连服5日,效果更好。 (3)中药治疗:茯苓、白术、厚朴、青皮、生姜各20g,陈皮、大枣各30g,泽泻、甘草各15g,乌梅3个。用于15kg重乳猪,煮水分2次内服;茯苓皮、牵牛子、木通各15g,石斛、苍术各20g,大腹皮、朱苓、陈皮、红花各10,煮水后加雄黄粉30g,分2次内服;大腹皮、陈皮、茯苓皮、桑白皮、生姜皮各20g,淡豆豉、香菇、杏仁、紫苏、车前草各15g,厚朴、通草各10g,煮水服,少则1剂、多则3剂可愈;麻黄、白术、陈皮、白芍、木通、附片各20g,知母、泽泻、茯苓、车前子、麦芽各15g,细辛5g,桂枝、生姜各10,煮水服,少则1剂,多则3剂可愈。 4 防控措施 改善饲养条件,减少应激反应 一般来说,乳猪应激性反应最强烈的时间段是在断奶前后,在早期合理的进行断奶是可以帮助乳猪进行成长的,但是不合理的断奶会造成强力的应激反应。因此,在乳猪断奶前需要提前利用饲料进行过渡,使乳猪能更好的适应植物性饲料,加强胃肠消化功能。同时,在乳猪断奶前后使用各种驱虫剂驱虫,避免寄生虫侵蚀肠粘膜,防止大肠杆菌侵人破损肠粘膜,从而减少仔乳猪水肿病的发生。 调整饲料营养结构 降低乳猪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在饲料中添加铁、硒等微量元素,不仅可以预防白肌病、营养不良以及桑葚心等病的发生,还对乳猪水肿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在饲料中应用酸化剂,提高胃内酸度,不仅可以抑制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滋生繁殖,还可以提高消化酶的活性,防治水肿病和乳猪腹泻。 疫苗预防 目前国内已有许多科研单位和厂家研制生产水肿病疫苗和预防仔乳猪黄、白痢的菌苗,所有这些疫苗都可预防仔乳猪的大肠杆菌病。常用的药物有土霉素、金霉素、磺胺类等,使用药物疫苗,可以很好的预防仔乳猪水肿病。 关注乳猪舍卫生,消灭传染源 关注乳猪舍卫生,每天定时清理粪便、垢物,定期严格消毒,猪舍内不积污水,安装自动饮水器等都能够有效的控制乳猪水肿病的发生和流行。 参考文献 [1] 彭兴顺.硒对乳猪水肿病的防治效果[J].中国兽医杂志,1984(3):29. [2] 张友思,等.常见乳猪病防治[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杜,2001. [3] 庄红,艳贾英,孙华.仔乳猪水肿病的综合治疗[J].农业与科学,2006,4:139. [4] 杨建泉.乳猪水肿病高免血清的制备及其疗效观察[J].畜牧与兽医,1999,31(1):25-27. [5] 徐福南,缪德年,方明生.大肠埃希氏菌腹泻仔乳猪各组织的超微病理学观察[J].中国兽医科技,1997,27(12):7-8.

我家的仔猪也常发生水肿病,遇到的多了,所以对这种病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个病断奶仔猪常发,而且还很突然,小猪主要是全身水肿,尤其是眼睑水肿很明显,走路也不稳,一摇一晃的,而且还很敏感,你一摸它,还会发出嘶哑的尖叫声,这个病的死亡率是很高的,而且买不到专门治这种病的药物,主要是要做好预防,我们猪场给小猪喝万金水稀释的饮水预防,现在基本不发病了,当然还要搞好猪舍卫生,定期消毒,气候突变的时候要注意保暖,饲养的不要太密集,断奶、换料时要提前补料等,这些问题都要注意。

仔猪水肿病治疗措施论文

仔猪水肿病是猪场经常遇到的疾病,一般多发于刚断奶的仔猪,春秋季多发,体况健壮、生长快的的仔猪易于发病。仔猪水肿病有很高的致死率,其发生与饲养环境、饲料、应激、气候变化等有较大关系。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仔猪水肿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及防治措施。一、仔猪水肿病的发病原因1、致病细菌。引起仔猪水肿病的病原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一种血液毒素引起的一种神经综合征。2、饲养管理不合理。圈舍阴暗、潮湿、卫生条件差、空气不新鲜、消毒不彻底等。3、应激因素。仔猪水肿病受到某些应激因素的刺激,特别是断奶、气候变化、饲料的突然更换、长途运输、免疫接种等,短时间内这种应激常引起仔猪消化不良和腹泻,肠道正常菌群失调,溶血性大肠杆菌大量增殖产生毒素。一些生长速度快,摄入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多的仔猪更容易发病。4、消化系统。仔猪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全,小肠和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少,不能充分消化吸收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等,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成为溶血性大肠杆菌良好的培养基,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大量毒素而形成致病因素。二、仔猪水肿病的症状水肿是本病的特殊性临诊症状,常见于脸部、眼脸、结膜、齿龈,有时波及颈部和腹部的皮下,叫声嘶哑,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不食,体温无明显变化,站立不稳,共济失调、盲目转圈,四肢泳动,全身肌肉震颤,部分仔猪出现空嚼,舌伸出口外不能回缩而被嚼坏,最后昏迷死亡,病死率90%左右。三、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圈舍要清洁、干燥、通风透光良好,定期对圈舍、用具等进行消毒并做好记录,及时更换消毒药,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给猪群提供干净的饮水,杜绝舔饮污水。2、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母猪临产前40d和15d,分别肌肉注射仔猪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价灭活苗2mL,以增强初乳中大肠杆菌抗体;仔猪在14-20d注射仔猪大肠埃希氏菌病三价灭活苗2mL,可明显降低仔猪腹泻和水肿发病率。3、做好仔猪的补充营养工作仔猪3-4日龄肌肉注射富铁力或牲血素1mL、亚硝酸钠2mL,7-8日龄进行补料,以促进消化器官的发育。4、适时断奶以35日龄断奶为宜,断奶前1-5d逐渐减少喂乳次数,不可突然断奶。调整饲料配方,增加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饲料要全价,不霉变。定期给予金霉素、土霉素、亚硝酸钠、VB粉等药物预防。5、治疗方法(1)20%葡萄糖注射液30mL+硫酸卡那霉素(150mg/kg体重)+地塞米松1mg+VC注射液2mL,用法:一次静脉推注,连用2d,1次/d。(2)安钠咖注射液1-2mL,用法:一次皮下注射。(3)呋喃苯胺酸1-2mL,用法:一次肌肉注射。(4)水肿沙星,同群猪全部使用,用法:100g拌料100kg,连用3-5d。以上就是仔猪水肿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及防治措施,刚断奶的仔猪突然发病,头脸部及眼睑水肿,有时全身水肿,指压留痕,四肢无力,共济失调,叫声嘶哑,来不及治疗很快就死亡。虽然该病的发病率低,但是病死率高,养猪户们要注意防范,及时防治,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关于仔猪水肿病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推荐阅读:仔猪如何挑选?这十二个方法可以收藏!

仔猪水肿病是由特异的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的仔猪疾病。其特征是胃壁和其他某些部位发生水肿,如眼睑、结膜、齿龈等部位,且运动失调,四肢不全麻痹或完全瘫痪。本病主要发生于断奶7~10日龄的仔猪(10~25千克左右),特别是生长快、营养状况良好的仔猪发生较多,一般多发生于春秋两季。

【防治措施】

不从有病地区购进新猪。邻近猪场或邻村发生本病时,应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病原性大肠杆菌的侵入。加强仔猪断奶前后的饲养管理,提早补料,加喂良好的干草或青饲料,使其断奶后能较快地适应独立生活。给以营养丰富而易消化的饲料,防止饲料突然变化。饲料应多样化,减少精料量,增加青绿饲料及补喂维生素C、K;也可内服大蒜,按每千克体重1克,连续服用3~5天,饲料中混入一定量的食醋,有一定预防效果。在有本病的猪群内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菌药物,如新霉素、土霉素、氯霉素等,按每千克体重5~20毫克,呋喃唑酮每千克体重5~10毫克,也可预防本病。

目前,对本病尚无可靠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早期效果较好,后期一般无效。一般用抗菌药物口服,以抑制肠道内病原性大肠杆菌,如痢特灵~克,每天2次内服;土霉素克,一次内服;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10毫升,肌肉注射;链霉素克,维生素B12200毫克,一次肌肉注射,对发病早期有较好效果。用盐类泻剂,以排除肠道内细菌及其产物,如硫酸镁(钠)15~30克内服;用葡萄糖、氯化钙、甘露醇等静脉注射,安钠咖皮下注射,利尿素口服以强心、利尿、解毒,均有一定疗效。

用些利水的要,如葛根

每kg体重肌肉注射10ml的5%恩诺沙星注射液,每天2次,连续2-3天。每kg体重腹腔注射40mg氯霉素,12ml庆大霉素注射液,20ml的维生素C注射液,500ml糖盐水。如果病情较重,静脉注射300-500ml的5%葡萄糖盐水,10ml维生素C注射液,肌肉注射20-40ml的10%磺胺嘧啶钠。

一、治疗仔猪水肿病土方法

1、治疗

(1)每kg体重肌肉注射10ml的5%恩诺沙星注射液,每天注射2次,连续用药2-3天左右。

(2)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可以一次性静脉注射300-500ml的5%葡萄糖盐水,10ml维生素C注射液,肌肉注射20-40ml的10%磺胺嘧啶钠。或者是一次性静脉注射500ml的50%葡萄糖液,50-100万单位的红霉素,300mg的维生素C注射液,每天注射2次,连续用药3天左右。

(3)每kg体重腹腔一次性注射40mg氯霉素,12ml庆大霉素注射液,20ml的维生素C注射液,500ml糖盐水。

(4)一次性腹腔注射20-50ml的50%葡萄糖液,250万国际单位氯霉素,4ml地塞米松,2ml的5%维生素C注射液,2ml的亚硒酸钠注射液。

2、预防

(1)加强断奶前后期间的仔猪饲养管理,训练采食,使其在断奶后可以独立生活。

(2)断奶的时候不要过于突然,同时不要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养方法。

(3)新生仔猪1-3日龄的时候,肌肉注射1-2ml的牲血素,断奶前注射2-4ml的亚硒酸钠维生素E。

二、伪狂犬的治疗方法

1、猪伪狂犬病目前没有明显有效的治疗措施,大多通过提前注射疫苗来进行预防。如果是哺乳仔猪可以注射猪伪狂犬病高免血清,同时使用黄芪多糖中药制剂来进行治疗。

2、如果是育肥仔猪,在断奶的时候,每头颈部肌肉注射3ml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如果是种用仔猪,在断奶的时候,每头颈部肌肉注射3ml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28-42小时后,加强免疫一次(每头肌肉注射5ml),后续每隔半年加强免疫接种一次。如果是妊娠母猪,在产前1个月左右加强免疫接种一次。

3、为了防止病猪出现继发感染,可以使用阿莫西林(拌料),多西环素(拌料),黄芪多糖(饮水)。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论文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散发性、急性、致死性的疾病。 一、流行特点 常以地方流行或散发性出现,最常见于肥胖刚断奶的仔猪,育肥猪或10日龄以下仔猪很少见,在气候骤变、饲料单一、早晚冷、中午热、圈舍潮湿又没防疫的情况下,容易诱发此病。过去一般情况下多在3月中旬至5月下旬易发生此病。 二、临床症状 仔猪断奶后12天内突然发病,精神不振,不食,病程较短,很快死亡。初期病猪步态不稳,运动失调,病情发展严重后不能站立,肌肉震颤,倒地四肢划动呈游泳状,叫声嘶哑,眼睑头部,颈部水肿。个别严重病倒可引起全身性水肿,指压水肿部位有压痕,这时体温正常或偏低,呼吸加快,有时伴有呼吸道症状,经1至2天死亡。 三、剖检变化 颈、胸等处皮下结缔组织呈胶冻样浸润,切开有大量透明或微黄色液体流出,胃大弯粘膜水肿最为明显,切开胃壁,胃壁增厚,手触呈橡胶样有弹性,大肠其肠系膜高度水肿,体表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湿润并有液体流出,胸腹腔积液,脑膜水肿。 四、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病理变化很容易做出诊断,必要时可做实验室检查。 五、防治措施 (一)预防 仔猪在21日龄接种仔猪水肿疫苗,可有效预防本病发生。 仔猪断奶时,要防止饲料、饲养方式、环境等突然改变。防止饲料蛋白过高或饲料单一,适当补充富含无机盐类和维生素的饲料及青饲料。 仔猪断奶前后,在饲料中适当加土霉素或磺胺咪等药物,也可有效预防本病发生。 (二)治疗 首选硫酸庆大霉素,1万单位/公斤体重,恩诺沙星毫升/公斤体重,分别注射,一日2次,连用3至5天,即可。 对重症水肿,可肌注速尿,樟脑磺酸钠等调节。 可辅助用维生素C、维生素B等药物效果也很好。 预防本病的有效手段是按时接种疫苗进行预防,加强饲养管理也是重要环节,调配好饲料,控制环境温湿度,注意通风,让仔猪多运动,消除突然应激因素等都是有效防治本病的重要措施。 河北省承德县农牧局农广校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主要表现眼脸水肿,因而被称为水肿病。本文介绍仔猪水肿病的辨别及防治方法,供参考。

1、带菌的粪便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食入后经消化道直接污染。

2、仔猪断奶后,如果饲料过于单纯,蛋白质含量过高,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容易导致营养失调,体内菌群紊乱,大肠杆菌大量繁殖,造成水肿病的发生。

3、应激因素(转群、运输、气候变化等)也会造成本病的发生。

小猪突然发病,开始时,出现腹泻或便泌,1-2天后病程突然加快或死亡。

病猪四肢无力,共济失调,有的病猪前肢跪地,后肢直立,突然向前跃,捕捉时,突然倒地,四肢做游泳状滑动。病猪病情稍轻者,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多数体温不高。

1、剖检常见于脸部、结膜、齿龈皮下水肿,呈现灰白色凉粉样水肿。

2、胃壁水肿常见于大弯部和贲门部,黏模层和肌层之间不一层胶冻样水肿。

3、有的病猪大肠系膜、直肠、胆囊和喉头也常有水肿。

4、小肠黏膜有弥漫性出血变化。

5、肠系膜淋巴结充血、甚至出血。

1、对病猪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2、发病后立即停喂高蛋白饲料,添加青绿多汁饲料。

3、用青霉素+葡萄糖+地塞米松。

1、不要从疫区购进种猪。

2、仔猪断奶前后应加强饲料管理:出生时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防止突然换料和改变饲养方法。断奶采取逐渐过度的方法。

尽早补料,补料要循序淅进。少喂蛋白含量高的饲料,多喂青绿多汁、矿物质、维生素含量高的饲料。

3、现有一种比较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从补料开始,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健崽保,克/头·天,连用七天。

健崽宝—食开品阶断的乳猪用复合微生物饮水剂补充常用的维生素、电解质、有益微生物、防止缺铁性贫血、营养缺乏性水肿病、及菌群失常性水肿病,并有促进生长功能。

仔猪水肿病的综合防治论文

摘 要:乳猪水肿病在最早的时候发现于英国,是因为病原性大肠杆菌所导致的肠毒血症,造成头、眼睑、耳等多处水肿、共济失调以及急性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是致死性很高的疾病。随着近年来,畜牧业不断发展,乳猪水肿病的发生也变得日益增多,成为乳猪的常见病,并且是断奶后导致乳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时确诊,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保证养猪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乳猪水肿病 病原 治疗措施 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b)-0223-01 乳猪水肿病又被称为乳猪胃肠水肿,一般来说是因为病原性大肠杆菌所导致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在病理上主要为突然性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以及头部水肿。病理解剖后表现为头部皮下、胃壁以及大肠间膜发生水肿,上下眼睑、下颌部、头部皮下呈灰白色水肿,同时胃部粘膜层和肌肉层间呈胶冻样水肿,伴随结肠及淋巴结水肿,甚至出血。发病迅速,死亡率高。 1 发病原因 病原因素 乳猪水肿病的病原为病原性大肠杆菌,一般来说导致乳猪水肿病发生的致病性大肠杆菌都是先天就存在有的,大肠杆菌在哺乳期间即有少量存在于乳猪肠道内,但一般在哺乳条件下并不致病,但是在一定的外界刺激下,如断奶、饲料突变、天气变化等,将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尤其是胃肠功能紊乱,胃肠内的微生态平衡被破坏,使得溶血性大肠杆菌在仔乳猪肠道内不断繁殖,产生毒素。在经过肠道吸收后逐渐在仔乳猪体内聚积。 消化功能因素 由于乳猪胃肠内缺乏胃蛋白酶及游离盐酸,导致蛋白质难以消化,尤其是植物性蛋白质。现今的很多饲料中添加过多的豆粕,豆粕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植物凝血素,前者会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降低蛋白质的分解吸收,后者则会损伤小肠绒毛,同样也会降低蛋白质的吸收,长此以往的喂食,使得蛋白质长时间不能彻底分解,在胃肠内发酵、腐坏,导致腹泻、消化不良,引发水肿病的发生。 各种外界的应激因素 季节变迁,气候变化,潮湿等等外界因素的刺激,使得乳猪受凉,抵抗力减弱,病原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经过吸收后发生过敏反应,导致发生水肿。或者是由于断奶,疫苗接种,冷热刺激等导致应激反应敏感,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引发消化道发生病变,导致水肿的发生。 饲养条件因素 乳猪的生活方式都有一定的规律,由于突然改变饲养条件或者饲养方式,特别是在断奶前后,突然改变饲养方式,非常容易使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导致病菌过度繁殖,产生毒素,最终导致水肿的发生。 现今很多饲料添加过高的蛋白,而乳猪对植物性蛋白质的消化能力比较差,长期使用高蛋白的饲料,对消化器官组织发生伤害,导致肠道微生物区系的紊乱使得病菌过量繁殖产生毒素,诱发水肿。 2 病理表现 最急性 最急性一般来说比较罕见,病理表现为突然发病,全身肌肉及四肢发生抽搐,口角流涎,吐沫,倒地不起,迅速死亡。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见到发病症状即突然死亡,发病时间仅为1h~2h。 急性 急性一般比较常见,病理表现为急性发病,食欲减退甚至完全停止,部分病体体温会高达40°以上,共济失调,眼睑、颈部、头部发生急性水肿,并伴有精神迷乱、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发病时间一般为12h~24h。 慢性 慢性一般也很少见,病理表现为头部、眼睑明显水肿,倒地不起,精神萎靡。发病初期及时发现,对症治疗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痊愈。如果不及时治疗,病体会逐渐消瘦、衰竭直至死亡,发病时间为2~4天。 3 治疗措施 (1)卡那霉素25万IU/mL的2mL,5%磺酸氢钠30mL,25%葡萄糖40mL。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每日2次。同时腹腔注射10%磺胺嘧啶10mL,10%维生素C针5mL,地塞米松5mg,将芒硝20g、土霉素片50mg/kg体重同时灌服,一日一次。 (2)庆福体重肌注或消肿王体重肌注,或强力水肿消注射液,每公斤体重,肌注,每天2次,连用2~3天。另外每头猪肌注亚硒酸钠维生素E针3~4mL/头,一次即可。同时内服纯土霉素碱,按每公斤体重40mg计算,每日一次,连服5日,效果更好。 (3)中药治疗:茯苓、白术、厚朴、青皮、生姜各20g,陈皮、大枣各30g,泽泻、甘草各15g,乌梅3个。用于15kg重乳猪,煮水分2次内服;茯苓皮、牵牛子、木通各15g,石斛、苍术各20g,大腹皮、朱苓、陈皮、红花各10,煮水后加雄黄粉30g,分2次内服;大腹皮、陈皮、茯苓皮、桑白皮、生姜皮各20g,淡豆豉、香菇、杏仁、紫苏、车前草各15g,厚朴、通草各10g,煮水服,少则1剂、多则3剂可愈;麻黄、白术、陈皮、白芍、木通、附片各20g,知母、泽泻、茯苓、车前子、麦芽各15g,细辛5g,桂枝、生姜各10,煮水服,少则1剂,多则3剂可愈。 4 防控措施 改善饲养条件,减少应激反应 一般来说,乳猪应激性反应最强烈的时间段是在断奶前后,在早期合理的进行断奶是可以帮助乳猪进行成长的,但是不合理的断奶会造成强力的应激反应。因此,在乳猪断奶前需要提前利用饲料进行过渡,使乳猪能更好的适应植物性饲料,加强胃肠消化功能。同时,在乳猪断奶前后使用各种驱虫剂驱虫,避免寄生虫侵蚀肠粘膜,防止大肠杆菌侵人破损肠粘膜,从而减少仔乳猪水肿病的发生。 调整饲料营养结构 降低乳猪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在饲料中添加铁、硒等微量元素,不仅可以预防白肌病、营养不良以及桑葚心等病的发生,还对乳猪水肿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在饲料中应用酸化剂,提高胃内酸度,不仅可以抑制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滋生繁殖,还可以提高消化酶的活性,防治水肿病和乳猪腹泻。 疫苗预防 目前国内已有许多科研单位和厂家研制生产水肿病疫苗和预防仔乳猪黄、白痢的菌苗,所有这些疫苗都可预防仔乳猪的大肠杆菌病。常用的药物有土霉素、金霉素、磺胺类等,使用药物疫苗,可以很好的预防仔乳猪水肿病。 关注乳猪舍卫生,消灭传染源 关注乳猪舍卫生,每天定时清理粪便、垢物,定期严格消毒,猪舍内不积污水,安装自动饮水器等都能够有效的控制乳猪水肿病的发生和流行。 参考文献 [1] 彭兴顺.硒对乳猪水肿病的防治效果[J].中国兽医杂志,1984(3):29. [2] 张友思,等.常见乳猪病防治[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杜,2001. [3] 庄红,艳贾英,孙华.仔乳猪水肿病的综合治疗[J].农业与科学,2006,4:139. [4] 杨建泉.乳猪水肿病高免血清的制备及其疗效观察[J].畜牧与兽医,1999,31(1):25-27. [5] 徐福南,缪德年,方明生.大肠埃希氏菌腹泻仔乳猪各组织的超微病理学观察[J].中国兽医科技,1997,27(12):7-8.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散发性、急性、致死性的疾病。 一、流行特点 常以地方流行或散发性出现,最常见于肥胖刚断奶的仔猪,育肥猪或10日龄以下仔猪很少见,在气候骤变、饲料单一、早晚冷、中午热、圈舍潮湿又没防疫的情况下,容易诱发此病。过去一般情况下多在3月中旬至5月下旬易发生此病。 二、临床症状 仔猪断奶后12天内突然发病,精神不振,不食,病程较短,很快死亡。初期病猪步态不稳,运动失调,病情发展严重后不能站立,肌肉震颤,倒地四肢划动呈游泳状,叫声嘶哑,眼睑头部,颈部水肿。个别严重病倒可引起全身性水肿,指压水肿部位有压痕,这时体温正常或偏低,呼吸加快,有时伴有呼吸道症状,经1至2天死亡。 三、剖检变化 颈、胸等处皮下结缔组织呈胶冻样浸润,切开有大量透明或微黄色液体流出,胃大弯粘膜水肿最为明显,切开胃壁,胃壁增厚,手触呈橡胶样有弹性,大肠其肠系膜高度水肿,体表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湿润并有液体流出,胸腹腔积液,脑膜水肿。 四、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病理变化很容易做出诊断,必要时可做实验室检查。 五、防治措施 (一)预防 仔猪在21日龄接种仔猪水肿疫苗,可有效预防本病发生。 仔猪断奶时,要防止饲料、饲养方式、环境等突然改变。防止饲料蛋白过高或饲料单一,适当补充富含无机盐类和维生素的饲料及青饲料。 仔猪断奶前后,在饲料中适当加土霉素或磺胺咪等药物,也可有效预防本病发生。 (二)治疗 首选硫酸庆大霉素,1万单位/公斤体重,恩诺沙星毫升/公斤体重,分别注射,一日2次,连用3至5天,即可。 对重症水肿,可肌注速尿,樟脑磺酸钠等调节。 可辅助用维生素C、维生素B等药物效果也很好。 预防本病的有效手段是按时接种疫苗进行预防,加强饲养管理也是重要环节,调配好饲料,控制环境温湿度,注意通风,让仔猪多运动,消除突然应激因素等都是有效防治本病的重要措施。 河北省承德县农牧局农广校

仔猪水肿病的预防论文

给猪喝一些药,或者找兽医看一下。可以把猪圈打扫干净,然后勤通风,给猪喂一些干净的食物。

仔猪水肿病是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剖检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间膜水肿。自1932年爱尔兰首次发现仔猪水肿病以来,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前苏联发病率~,有的农场高达60%,致死率100%。日本发病率1%,致死率80%~100%。美国的发病率4%~40%,致死率90%。我国1956年在北京地区首先发生仔猪水肿病,1980—1989年的10年间,发病达1258115头,死亡527911头。该病已成为目前我国危害仔猪的主要疾病。(1)病因致病微生物见前面介绍。其他原因如下:①仔猪消化生理学特点与水肿病的关系消化酶不健全。仔猪胃腺不分泌淀粉酶,小肠黏膜和胰脏在35日龄内分泌很少。因此,不能充分地利用淀粉,更不能消化吸收禾本科谷物中的可溶性非淀粉化合物。当仔猪断奶后的1周内,胰脂肪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糜蛋白酶等酶的活性显著下降。除胰脂肪酶外,其他酶在12~14天后方可恢复到断奶前水平。这些变化能导致早期断奶仔猪对植物蛋白质和淀粉的消化率降低,至4周后才恢复到最高水平。因此,早期断奶仔猪如饲料配制不当,或诱食过迟,未能促使仔猪消化酶系统提前分泌,必然导致消化不良、腹泻,为大肠杆菌等病原菌异常增殖创造了有利条件。仔猪胃底腺不发达,在生理上缺乏产生足够胃酸的能力。据测定,正常仔猪胃内pH,20日龄为、30日龄为、40日龄为,~3月龄盐酸浓度才接近成年猪水平。哺乳仔猪可以通过乳酸杆菌,将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维持其酸性环境。因此,尽管哺乳仔猪分泌胃酸的能力很弱,但消化仍良好。仔猪断奶后,乳糖来源终止,乳酸生成减少,胃内pH上升,不管采食何种固体饲料,胃内pH均会立即上升,酸度下降。据测定,每100克胃内容物有机酸浓度,从断奶前的10毫摩尔降至3~4毫摩尔。在碱性环境中,仔猪胃蛋白酶朊不能激活为有消化功能的胃蛋白酶,影响日粮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蛋白质在肠道内腐败,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为大肠杆菌的增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仔猪免疫功能缺乏,胎儿在子宫内没有接触抗原,而通过初乳获得大量抗体。在哺乳阶段,仔猪依赖乳中大量抗体与肠内大肠杆菌等病原菌发生中和反应;仔猪出生10日龄以后才开始产生抗体,30~35日龄前数量还很少。当仔猪断奶后,母源抗体来源终止,而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健全,循环抗体水平降低,细胞免疫受到抑制,抗病力减弱。尤其当采食固体饲料后,饲料抗原引起肠道损伤,消化吸收不良,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大量增殖。综上所述,由于仔猪消化功能不健全,消化酶活性低,胃酸分泌少,当仔猪断奶后,乳糖来源终止,乳酸生成减少,这时仔猪胃盐酸分泌仍很少,而饲料蛋白质和无机盐阳离子与酸结合,pH上升,蛋白质不能被有效地消化吸收,消化过程生理失调,肠内存在大量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和未被吸收完全的氨基酸,导致肠内菌群区系平衡变化,大肠杆菌大量增殖。②仔猪消化不良、腹泻与水肿病的关系Timoney(1950)和Lamont等(1950)指出,仔猪水肿病发病前1~2天常有消化不良和轻度腹泻,认为消化不良和腹泻与水肿病发生相关。断奶仔猪肠道遭到损伤后,病原微生物容易大量增殖,腹泻加剧。因此,病原微生物的增殖可能只是仔猪腹泻的继发性疾病。消化不良的肠内容物可以作为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营养基质,病原菌利用其进行大量生长繁殖;充足的营养素,有利于大肠杆菌在小肠定植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生。③日粮蛋白质与水肿病的关系Schofield和Schroder(1954)认为,全价饲料的生产和使用,与水肿病发病率的增长呈平行关系。通过适当减少或停喂全价配合饲料,同窝仔猪病况可望得到缓解,甚至控制。据Willinger(1964)的试验,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增高,对发病有着特别意义。1977年,原苏联学者就提出,早期断奶及向高精料型的急剧改变,乃是发生水肿病的主要原因。匈牙利、波兰的学者认为,仔猪水肿病的发生与浓厚的蛋白质饲料过多有关。为防止发病,匈牙利学者提出晚一点断奶,减少蛋白质饲料和饲料酸化等措施。日本、波兰、原苏联等国家的学者,都提出防止仔猪水肿病应避免给于多量的高蛋白质精料。消化液和食糜的成分,对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有很大影响,营养物质过剩,有利于大肠杆菌定植,限制饲喂能降低包括水肿病在内的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甘孟候(1991)指出:仔猪断奶后,喂给大量浓厚的精料,引起胃肠机能紊乱,有利于病原菌繁殖和产生毒素,诱发本病。佘永建(1993)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广泛应用蛋白质含量高或动物性饲料过多的部分颗粒料、浓缩料或配合料等有一定关系。仔猪消化道及酶系统的发育健全有一个过程,消化道蛋白酶的发育必须经过6~8周龄才趋完善。因此,早期断奶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决定了对植物性蛋白质的消化能力差,较多的饲料蛋白质进入大肠后会发生腐败,对器官组织发生伤害,肠绒毛缩短,隐窝增生,消化酶活性下降,肠吸收功能降低。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或未被吸收的氨基酸进入大肠后,会改变肠道内微生物菌群,使肠道微生物以大肠杆菌等糖蛋白水解菌为主。这些细菌能分解蛋白质,释放出尸胺、腐胺、酪胺和组胺等毒素。这些毒素刺激肠壁,引起肠道损伤和消化功能紊乱。进入大肠中未被消化吸收的饲料蛋白质是肠道细菌很好的培养基,大肠杆菌可利用大肠内容物中的蛋白质大量增殖。④硒和维生素E与仔猪水肿病关系硒和维生素E在机体内共同参与机体的抗氧化防御体系,保护细胞与亚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免受脂质过氧化物游离基的破坏,两者有协同作用。机体缺乏时,免疫功能降低,抗病力减弱,致病性大肠杆菌大量增殖。肝脏、胰脏和胃肠道等消化器官病理性损伤,尤其是肝脏损伤最突出,引起仔猪肝脏营养不良,消化酶活性降低,影响消化道正常生理功能,使肠道正常pH和菌群区系发生变化,从而为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增殖、附着和毒素产生与吸收创造了条件。因此,硒和维生素E缺乏,能促进和诱发仔猪水肿病。⑤应激与仔猪水肿病的关系仔猪水肿病的发生与应激因素如断奶、环境变迁、气候突变、运输、冷热刺激、饲养管理改变等相关。应激反应使机体在受应激因素刺激后,通过下丘脑和垂体,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量增加,继而血液中皮质酮升高,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等一系列变化。处于应激状态的机体淋巴系统功能退化和淋巴细胞减少,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减弱。在诸多应激因素中,断奶应激对仔猪影响最突出。早期断奶应激,使仔猪水肿病发病率为,死亡率也为,致死率为100%。断奶应激主要原于心理应激(母子分离)、营养应激(从母乳转向固体饲料)和环境应激三个方面。Funderburke等(1990)曾研究了三种应激对早期断奶仔猪的影响,结果发现营养应激最强烈,影响最大,心理应激和环境应激次之,断奶应激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导致肠道正常菌群区系失调,大肠杆菌等有害菌大量增殖。⑥管理与仔猪水肿病的关系补饲不充分植物性蛋白质是主要抗原物质,抗原进入肠壁后,能激活肠道局部免疫系统,如仔猪未能产生免疫耐受性,免疫系统处于待发状态,当断奶后再次接触抗原时,会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损伤肠道,消化酶活性下降,肠道吸收功能降低,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肠道正常菌群发生较大变化,从而为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定植、增殖和产生毒素创造了良好条件。仔猪提前并充分补饲,能提高仔猪对固体饲料的生理适应性。据报道,断奶患病仔猪比正常仔猪平均晚10天补饲固体饲料。断奶过早:由于仔猪消化器官、酶系统和免疫系统发育需要一定时间,仔猪消化生理特点决定了对植物蛋白质的消化能力差,不能充分地利用淀粉,断奶越早,发病率越高。暴食暴食是导致农户仔猪水肿病发生的重要诱发因素,尤其是农忙季节和仔猪价格上涨时期,发病较多。仔猪断奶后,乳糖来源终止,乳酸生成减少。不管采食何种固体饲料,胃内pH立即上升、酸度下降,常用仔猪料pH为~,酸结合值高,仔猪短时间内大量采食后,胃内pH立即高于阈值4。据研究表明,28日龄断奶仔猪每天仅能分泌胃酸20毫升,只能消化酸结合值为35的饲料75克,即使到了10~12周龄,也难以补偿饲料的缓冲效应。在高pH的环境中,胃蛋白酶活性降低,必然导致消化不良,蛋白质在肠内腐败,为大肠杆菌的定植、繁殖和毒素产生与吸收创造良好条件。(2)临床症状疾病暴发初期,患猪常见不到症状就突然死亡。发病稍慢的早期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多数体温不高,有的升高至~41℃,行走不稳,摇摆,四肢运动不协调。有些病猪无目的走动或转圈,或类似盲目乱冲,有的病猪前肢跪地,两后肢直立,突然猛向前跃,当各种刺激或捕捉时,十分敏感,触之惊叫,突然倒地,四肢乱弹,呈游泳姿势,空嚼,磨牙,口流泡沫液后期反应迟钝,呼吸困难,声音嘶哑,腹泻或便秘。病猪常见眼睑水肿,严重时上下限睑间仅现一小缝隙,然后逐渐延至颜面、颈部,头部变“胖”。病程较快,除最急性死亡外,一般在3天内死亡或可耐过,年龄稍大的猪,病期可长至5~7天。(3)病理变化病程长短不同,剖检变化不全一样,主要的变化是水肿。上下眼睑、颜面、下颌部、头顶部皮下水肿,切开水肿部呈灰白色凉粉样,厚度可达~1厘米,流出少量白色或黄白色液体。胃壁及肠间膜水肿最为典型。胃壁特别是胃大弯部显著水肿,在胃的肌肉层和黏膜层之间切开,呈胶冻样,流出少量清亮无色或呈黄白色液体,水肿厚度达~3厘米。有时水肿的部分较小,须多切几处方可见到。贲门部也常见到水肿,结肠肠间膜水肿也很明显,整个肠间膜凉粉样,切开有少量无色液体流出,肠道黏膜红肿,大肠壁也发生水肿。全身淋巴结几乎都有水肿,尤以肠系膜淋巴结明显。还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或出血变化。肺脏水肿,心包、胸腔、腹腔内积液,呈无色或淡黄色,暴露空气后很快凝固成胶冻样。脑膜充血,大脑间有水肿或有出血点。部分病例其他器官亦有出血和变性的变化。(4)诊断猪水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特别是断奶后小猪发病,病程短,常是突然死亡,致死率高。发病大多是营养良好的体格健壮的仔猪。临床症状主要是体温不高,四肢运动障碍,后躯无力,摇摆和共济失调;眼睑、颜面及头部水肿。剖检主要特征是胃大弯、肠间膜和淋巴结水肿。本病须与营养不良性水肿相区别。营养不良性水肿,病程长,结膜贫血黄染,一般无神经症状,尸体消瘦,皮下及体内脂呈胶冻样水肿,实质脏器呈营养不良性变性,如肝脏肿大,呈土黄色。改善饲养条件,增加蛋白质及青绿饲料后,常可逐渐恢复;从肠系膜淋巴结中分离不到溶血性大肠杆菌,缺乏典型的临床变化。(5)治疗本病缺乏特异疗法,一般以综合疗法为主。保得胜,每千克.体重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天,效果较好;20%甘露醇20~50毫升或25%山梨醇30~50毫升,加庆大霉素8万~16万单位,维生素C2支,辅酶和三磷酸腺苷各1支,静脉缓慢注射,每天一次,连用2天,效果理想;普康素1~2支,肌肉注射,每天2次。若有条件,最好经药敏试验后选择用药。(6)预防措施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可有效地缓解断奶仔猪腹泻和降低水肿病的发病率,但可能影响仔猪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量而降低生长。因此,在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同时,必须平衡多种必需氨基酸。饲料酸化饲料添加有机酸,能使胃保持一定酸度,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同时有利于乳酸杆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又能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繁殖。目前推广应用的主要有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甲酸钙和食醋,能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适当提高日粮纤维素水平日粮纤维素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降低日粮养分浓度和提高饱感,维持养分摄入量与仔猪消化力之间的良好平衡。日粮纤维素在结肠发酵产生挥发性脂肪酸,改变水分的吸收,促进胃肠蠕动和食糜流动,从而促进大肠杆菌及其毒素的排出。饲喂高纤维素饲料,或自由采食纤维素,是仔猪水肿病和腹泻的有效控制方法。建议日粮中的纤维素含量应该占5%。应用乳清粉乳清粉中乳糖含量在60%~70%,在日粮中添加10%~30%乳清粉,乳糖发酵生成乳酸,能降低胃肠pH,提高消化酶的活性,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繁殖。应用添加剂硒和维生素E缺乏会破坏免疫系统,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仔猪日粮中补加硒~毫克/千克、维生素E 100毫克/千克时,抗大肠杆菌血浆抗体滴度比对照组高2~3倍。饲用微生物添加剂饲用微生物添加剂能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有益菌在肠内大量繁殖,能产生有机酸,降低胃肠pH等多种功能。抗生素饲料中添加杆菌肽锌、喹乙醇、土霉素碱、硫酸抗敌素等,不但能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繁殖,还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日增重。其中杆菌肽锌和硫酸抗敌素合并使用效果较理想。锌缺锌可使胃肠黏膜发生炎症,胃肠的运动机能和分泌机能紊乱,导致消化吸收率下降。来源于高剂量氧化锌的锌离子能抑制大肠杆菌的呼吸链,削弱其活性,从而减少甚至杜绝大肠杆菌病。乳酸锌、葡萄糖酸锌、氧化锌、硫酸锌均可作为仔猪日粮的添加剂。效果较好的是乳酸锌,而比较经济实用的是氧化锌(比例拌料)。仔猪使用高锌日粮时,要按比例相应增加其他微量元素的用量,尤其铜和铁,一般按锌、铜比4:1和锌、铁比1:的比例添加硫酸铜和硫酸亚铁,要留意仔猪血红素状况。充分补饲在断奶前充分补饲,可使仔猪对饲料抗原获得免疫耐受性,能减轻或避免断奶后仔猪的超过敏反应。如补饲不充分,仔猪免疫系统处于待发而非耐受状态。当断奶后,再次接触抗原性饲料时,超过敏反应更加强烈。对抗原性饲料充分补饲,并保持断奶前后日粮种类不变,可明显降低断奶后过敏反应的程度。断奶技术由于我国仔猪料是玉米一豆饼类型,以植物性蛋白质为主,不适宜仔猪消化生理特点。因此,断奶不宜过早。大量试验证明,断奶越早,发病率越高。一般35~40日龄断奶为宜,断奶要逐步进行,即在断奶前1~5天减少喂乳次数,最后2天将母猪移舍,以减小心理性应激。断奶时最好采取移母留子的办法,让仔猪留在原地饲养。断奶措施要有利减小断奶应激。少量多餐限制仔猪采食量,有助于避免消化不良及其他副作用,有助于减少进入肠道的饲料蛋白质,从而减少饲料蛋白质的抗原作用和腐败作用,减少大肠杆菌的繁殖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仔猪断奶初期适当增加饲喂次数,最好能保证料槽内不断料,让其自由采食。断奶仔猪饲喂次数增多,发病机会减少,这是防制断奶仔猪水肿病十分重要的措施。其他疾病及治疗大肠杆菌可以继发于其他疾病之中或病后,尤其是当仔猪发生消化道疾病时,大肠杆菌即可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以至于达到临床显著水平。对仔猪消化不良(粪便灰白色,拉稀等)要及时治疗。便秘、肠道弛缓,蠕动缓慢,有利于肠道内大肠杆菌繁殖到致病水平。在还没有实用的免疫预防方法时,预防水肿病的发生主要在于加强管理。首先要搞好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尽量降低大肠杆菌传入猪群内。在已有菌株存在的猪群要增强仔猪抵抗力,降低病原性大肠杆菌在肠道内的感染达到致病水平。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主要表现眼脸水肿,因而被称为水肿病。本文介绍仔猪水肿病的辨别及防治方法,供参考。

1、带菌的粪便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食入后经消化道直接污染。

2、仔猪断奶后,如果饲料过于单纯,蛋白质含量过高,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容易导致营养失调,体内菌群紊乱,大肠杆菌大量繁殖,造成水肿病的发生。

3、应激因素(转群、运输、气候变化等)也会造成本病的发生。

小猪突然发病,开始时,出现腹泻或便泌,1-2天后病程突然加快或死亡。

病猪四肢无力,共济失调,有的病猪前肢跪地,后肢直立,突然向前跃,捕捉时,突然倒地,四肢做游泳状滑动。病猪病情稍轻者,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多数体温不高。

1、剖检常见于脸部、结膜、齿龈皮下水肿,呈现灰白色凉粉样水肿。

2、胃壁水肿常见于大弯部和贲门部,黏模层和肌层之间不一层胶冻样水肿。

3、有的病猪大肠系膜、直肠、胆囊和喉头也常有水肿。

4、小肠黏膜有弥漫性出血变化。

5、肠系膜淋巴结充血、甚至出血。

1、对病猪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2、发病后立即停喂高蛋白饲料,添加青绿多汁饲料。

3、用青霉素+葡萄糖+地塞米松。

1、不要从疫区购进种猪。

2、仔猪断奶前后应加强饲料管理:出生时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防止突然换料和改变饲养方法。断奶采取逐渐过度的方法。

尽早补料,补料要循序淅进。少喂蛋白含量高的饲料,多喂青绿多汁、矿物质、维生素含量高的饲料。

3、现有一种比较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从补料开始,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健崽保,克/头·天,连用七天。

健崽宝—食开品阶断的乳猪用复合微生物饮水剂补充常用的维生素、电解质、有益微生物、防止缺铁性贫血、营养缺乏性水肿病、及菌群失常性水肿病,并有促进生长功能。

可以注射新亚生物,同时也可以用药物进行治疗,而且也可以口服硫酸镁,都是可以帮助治疗的,应该注意消毒,同时也应该注射疫苗,而且也要注意病毒的传播。

  • 索引序列
  •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措施论文
  • 仔猪水肿病治疗措施论文
  •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论文
  • 仔猪水肿病的综合防治论文
  • 仔猪水肿病的预防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