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要看你预设的范围,是国内还是世界呢?往大了说目前世界权威四大医学杂志分别有:《美国医学会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英国医学杂志》
医学杂志期刊有:1、《中国社区医师》: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期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旬刊。2、《医学信息》:国内发行速度最快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期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旬刊。3、《吉林医学》:创刊历史久远,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旬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4、《中国医药指南》:国家级科技期刊、半月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5、《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国家级科技期刊、半月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6、《内蒙古中医药》:综合性学术期刊、旬刊、万方收据库收录期刊,职称晋升认定期刊。7、《按摩与康复医学》: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万方数据库收录、职称晋升认定期刊。8、《中国卫生产业》:国家级医药卫生期刊、月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9、《中国当代医药》:国家级医药卫生专业刊物、旬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10、《中国美容医学》: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月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11、《中国药业》: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半月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12、《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半月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
医学四大期刊名单:1、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M)。2、柳叶刀( Lancet)。3、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4、英国医学期刊(BMJ)。作为医学界的四大期刊,其医学学术文章享誉全球。 扩展资料 1、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M)。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同行评审性质全科医学周刊。其在2015年的影响因子(IF)为55873.期刊内容包含对生物医学科学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系列主题方面的医学研究新成果、综述文章和社论。2、柳叶刀( Lancet)。《柳叶刀》期刊登载有:原创性的研究文章、评论文章(小组讨论及评论')、社论、书评、短篇硏究文章、也有其它-些在刊内常登载的'文章诸如:特刊消息、及案例报道等。其在2015年的影响因子(IF)为45217。3、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JAMA比较注重其教育职能,利用该杂志的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栏目向临床医师提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方面的继续医学教育服务。该刊2015年影响因子(IF值)为35289。4、英国医学期刊(BMJ)。《英国医学期刊(BMJ)》是英国医学会会刊,全英文为“ British medical journal”,它有着160年的悠久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风格特色,在所有综合性医学期刊中最具综合性,该刊2015年影响因子(IF值)为16378分。其栏目丰富多彩,述评、新闻、综述、争鸣等类型的文章为广大医生所欢迎。其内容除了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信息与知识外,还涉及与医学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伦理、公共卫生等诸多方面。
长寿杂志没有停刊了。长寿杂志是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省级期刊,是一本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月刊。2022年11月杂志还在出刊,所以长寿杂志没有停刊了。
这句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无需过于极端,在生活中必须保持适量的食物摄入,这样才能帮助我们的身体提供更多的能量,保障身体健康。
人在饥饿时身体上皮细胞会释放出大量活性氧,这种活性氧能够提高身体免疫系统的反应能力,从而让人免受疾病感染。另外活性氧还能够降低大脑中枢神经对药物及其他有毒物质的敏感性。长期处于过饱状态时还可能会引发心脏病、中风等疾病。适当地饥饿可以激活身体免疫系统,减少患病率,从而达到长寿的目的。
经常处于饱食状态,癌症风险会增加10%,癌细胞在繁殖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水分及能量。而身体中含有大量水分和能量都需要通过食物来获取和补充。过多摄入食物会使机体血液中总含水量增加,从而降低身体对营养物质吸收的能力。并且在进食过饱后身体内储存过多热量导致身体体温升高,体温过高容易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长期饥饿会带来什么?
人体在饥饿时会分泌一种饥饿素,这种素会让人更加有食欲而非节食。这说明我们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就会让大脑分泌出更多分泌饥饿素,从而让我们无法正常工作或者学习。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吃饱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正确的饮食习惯,吃饭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总是喜欢吃一些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饮食要规律。此外我们在饮食中应该注意细嚼慢咽,食物以原形进入胃肠道,之后再由肠道蠕动排出体外,这样有利于营养成分在体内不断吸收。饮食时应该做到低热量、低脂肪,同时注意控制热量范围。建议每周减少300大卡,如果需要控制热量即可采用少量多餐或者少食多餐方式。
控制了饮食,就相当于控制了疾病和身体之间的通道,降低患病、患癌风险。饥饿使人长寿,饱食使人生病
确实是这样,不过不能太绝对,适当的饥饿确实可以延长寿命,但是如果太过了,则会把身体饿出问题。
营养素是大家知道的,它作为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繁殖、生存等一切的生活活动,只有每天补充够了,才能满足机体的最低需求。从人体所要摄取的营养素来看,主要分为七大类——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
相比于其他六个营养素,膳食纤维往往被抛入脑后,甚至被认为是最没有营养价值的成分。追求口感的人,因膳食纤维的粗糙感,丢弃被看成杂质的它。
反而在营养界中,大家都拿膳食纤维当成最有营养的物质,虽然当中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不能被肠胃消化吸收,但随着人们对它的应用性越来越多,甚至对疾病有某种 健康 效应。
膳食纤维成了人体所需的第七大营养素,也被称为人体的长寿营养素,可有的人依旧不信,这是真的吗?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给出答案——膳食纤维确实和人体长寿息息相关。
在一项多达185的流行病学研究,当中包含了58项关于膳食纤维和 健康 的实验,最终发现:经过摄入一定量的膳食纤维,能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慢性病(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多个疾病的死亡率。
如今的膳食纤维种类逐渐扩大,还包括植物纤维素、果胶、藻类多糖等等,有的可以被肠胃消化吸收,具有对身体 健康 重要的意义。
有助于机体排便 :
你每次排便是否要用力,或排便时间过长,无论是哪一种都说明不太正常的表现。通常去厕所的时间是3~5分钟,如果食物在肠道内储存的时间过长,重新利用吸收。
当机体内的代谢产物无法顺利排出,直到肠胃黏膜受到伤害,那么肠胃病也可能找上你。在这里膳食纤维可以增大肠胃的体积,起到促进肠胃蠕动的目的,进而帮助机体顺利排便。
稳定病情:
尤其是糖尿病人群,通过膳食纤维增强饱腹感,在肠胃吸收水分体质后,改善了机体代谢葡萄糖以及糖耐量,是稳定病情的法宝。但低于刚食用膳食纤维的人,刚开始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腹胀。
此时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每次吃一点点的效果会越来越好。
最后回到正题,每天摄入25~30g的膳食纤维最有助于长寿哦,适量吃粗粮没有坏处。
长寿杂志没有停刊了。长寿杂志是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省级期刊,是一本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月刊。2022年11月杂志还在出刊,所以长寿杂志没有停刊了。
于康,临床营养专家,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临床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委员,中国烹饪协会营养委员会理事;北京市健康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临床营养》《中华健康管理学》《食品安全与健康顾问》《糖尿病天地》等杂志编委,《糖尿病新世界》《大众医学》等杂志顾问,《长寿》杂志理事。于康多年来从事临床营养治疗与学术研究,擅长糖尿病、肥胖症、肾脏病、痛风症、外科手术、妊娠糖尿病等各类疾病的营养治疗和肠内营养支持。已在中国核心医学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了《临床营养治疗学》等学术专著,先后获国内外临床营养研究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奖等。于康主编了多部营养科普书,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近年来,受社会各组织机构邀请,进行了500多场的营养科普讲座,受到广大听众的热烈欢迎,并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相继报道。他应邀与30多家电视台、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的健康专栏合作,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健康报》《参考消息》《北京晚报》《时尚》等80余家报刊上发表科普文章260多篇。
序号 刊名 类别 发刊 备注1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双月 国家教育部委托浙江大学和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主办的教育研究学术刊物,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会刊和全国医学教育核心期刊2 中华医学杂志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周刊 中华医学会会刊、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目前被国内外 35个数据库和检索系统收录,并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刊物建立了长期交换关系。3 中医杂志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月刊 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2000年获我国期刊出版最高奖——首届国家期刊奖。连续七年荣获中国科协自然科学基础性、高科技学术期刊经费资助奖。4 药学学报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月刊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承办,已被国内外主要检索系统录用,以高等药学教育为主,兼顾中等药学教育、医药职工教育、继续教育:以国内为主,适当介绍国外药学教育经验和动态5 药学教育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季刊 中国药科大学、广东药学院、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6 中国公共卫生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月刊 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综合性业务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7 解剖学报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双月刊 中国解剖学会主办,相继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国科学技术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科学引文数据库》等16种国内外数据库和文摘收录8 病毒学报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季刊 中国微生物学会主办,是自然科学的核心期刊,在国外是《化学文摘》CA、《生物学文摘》BA和MELINE检索系统的来源刊,在国内是《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医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摘》等的来源刊9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月刊 中华医学会主办,是我国创办最早的口腔医学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10 口腔医学研究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双月刊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期刊11 中华护理杂志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月刊 中华护理学会主办,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数据库收录12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月刊 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高校思想理论教育核心期刊、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的“双效”期刊13 思想教育研究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月刊 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与北京科技大***合承办,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14 人大复印资料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月刊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精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及实践经验等方面的材料15 高校理论战线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月刊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16 比较教育研究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月刊 北京师范大学主办,《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17 中国大学教学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月刊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18 全球教育展望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月刊 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刊登有关外国教育理论、制度、流派、方法、变革等方面的研究性论文和综述性文章19 教育评论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双月刊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福建省教育学会主办,学术理论刊物,刊登中外教育理论及教育改革方面的研究成果20 中国教育学刊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月刊 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由《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21 外国教育研究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月刊 东北师范大学主办,载文研究日本、欧美等国的教育理论、教育制度及教学方法,涉及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师范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报道教育改革动态22 教学与研究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月刊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3 教育研究与实验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双月刊 华中师范大学主办,教育理论刊物,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会刊,刊登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关注教育热点问题,致力于教育改革实验和实验技术的开发,报道中小学教育实验最新动态24 教育理论与实践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月刊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省教育学会主办,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入选CSSCI数据库25 心理学报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双月刊 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包括心理学各领域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报告、综述、研究简报与评介等26 江苏高教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双月刊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高教学会,高等教育专业理论刊物,刊登全国高教领域的研究理论文章及研究报告27 教师教育研究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双月刊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主办,本刊全方位地研究和解决教师教育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28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双月刊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主办,我国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性权威学术期刊29 教育科学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双月刊 辽宁师范大学主办,主要刊登教育改革方面的论文及实验报告,探讨当前社会和教育界关注的重大教育方面的问题,及时反映国内外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30 现代大学教育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双月刊 中南大学和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期刊网来源刊,2004版核心期刊31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双月刊 清华大学主办,教育研究理论刊物,发表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包括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比较教育、中外教育史、教育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32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季刊 北京大学主办,教育类学术期刊,对教育领域现状及问题发表研究和评论文章,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33 中国成人教育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月刊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成人教育协会主办,专业理论刊物,宣传党和国家的成人教育方针、政策,传播国内外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34 生态学报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月刊 中国生态学会主办,专业学术性刊物,报道生态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刊登研究报告、研究简报、专论与综述、问题讨论、书刊评价、科研信息等35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月刊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主办,刊登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综述文章及其相关信息36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双月刊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主办,我国刊载植物生理学科方面的权威性刊物,历年来该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次数均名列前矛,全国生物类期刊中排名第4位,1998、1999两年被SCI CDE引用29次,收录我刊的国内外检索系统也有26种之多37 动物学报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双月刊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主办,被《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索引》、《剑桥科学文摘》、《生殖文献目录》、《WHO医学公报》等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收录38 遗传学报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月刊 中国遗传学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主办,全国优秀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生物学文摘(BA)和医学索引(MED)等国内外30余种重要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39 微生物学报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双月刊 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主办,是我国最早被世界最大医学文献数据库“ MEDLARS”作为医学主题词标引的五个中文期刊之一,该刊发行和交换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40 医学与哲学 医药类核心期刊 半月刊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中文核心期刊,是同时获得两种国家核心期刊的惟一人文医学杂志,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41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核心期刊 月刊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办,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协办,连续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被美国ULRICH国际期刊指南收录; 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42 中国高教研究 核心期刊 月刊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43 医学研究杂志 核心期刊 月刊 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库核心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44 中国高教探讨 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 月刊 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主办,中文科技文献和中文人文社会科学数据库双源期刊,中国教育资讯全文收录期刊45 中国远程教育 教育类核心期刊 半月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46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核心期刊 月刊 国家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连续多年被国家权威检索机构确定为中文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是医院管理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47 中国医院管理 医学类核心期刊 月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连续多年被国家权威检索机构确定为中文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是医院管理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48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核心期刊 半月刊 中国医师协会、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核心期刊,刊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相关的科技新理念、新成果、新技术等研究论文和医学管理方面论文49 中国教育学刊 综合性教育核心期刊 月刊 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由《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同时被认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50 教育与职业 教育类核心期刊 旬刊 中共中央统战部主管,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上旬刊为综合版,中、下旬刊是本刊专门设立的教育学术研究版,本刊已实施《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51 教育与现代化 核心期刊 季刊 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办的学术性高等教育研究刊物,是全国教育类和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待(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52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统计源 双月 北京医科大学主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属《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会员单位,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53 西北医学教育 统计源 双月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医学会主办,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CAJ-CD》执行优秀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54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统计源 双月 山西医科大学主办,《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55 医学教育探索 统计源 季刊 重庆医科大学主办,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以医学教育研究为主要内容,探讨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反映国内外医学教育动态,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56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统计源 月刊 四川省卫生厅主办的综合性卫生事业管理期刊57 中国护理管理 统计源 双月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2006年4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58 护理学杂志 统计源 半月刊 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上半月版为综合版,下半月版为外科版59 护理研究 统计源 半月刊 中华护理学会主管,山西省护理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玢阳学院共同主办,CINAHL Information,systems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60 医学与社会 一般 月刊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主要刊登医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方面的学术论文,国内外公开发行61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 一般 双月刊 武汉大学主办,中国期刊网来源刊62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一般 双月刊 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的会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63 中国教育科学杂志 一般 双月刊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主办64 卫生职业教育 一般 半月刊 卫生部科教司和甘肃省卫生厅共同主管,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全国中等医学教育(卫生职业教育)研究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65 中国大学生就业 一般 半月刊 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是全国唯一的一份为大学生就业和高校就业指导老师服务的专业性刊物,上半月刊侧重学生的求职指导,下半月刊侧重相关政策的深度解读、专家学者的高层访谈、就业指导工作热点探讨、高校就业工作的经验交流和就业理论探索等66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一般 月刊 教育部主管、华东地区七省、市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研究会合办、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技术刊物,已入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67 中国卫生人才 一般 月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办,我国目前唯一面向全国医药卫生界卫生人事人才工作者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科类期刊68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一般 双月刊 中国医学数学会、武汉大学主办,《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69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一般 双月刊 国家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全科医学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新进展、全科医学临床或教育领域的科研成果或阶段性报告、临床诊治经验、医学教育实践总结、急诊急救、相关药物与药理、社区健康教育、疾病监测和社区卫生管理等,尤其欢迎跨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和总结。70 高等技术教育研究 一般 季刊 同济大学、全国本科院校高职教育协作会主办
到医学助手软件上去查,上面有国内中文医药期刊的全部信息。下载地址:
1980年。《长寿》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管,面向发行的的省级期刊(月刊)。《长寿》杂志是一本深受老年人欢迎的杂志。
长寿杂志没有停刊了。长寿杂志是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省级期刊,是一本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月刊。2022年11月杂志还在出刊,所以长寿杂志没有停刊了。
这个很多,根据需要发表合适的期刊,你可以从这找合适你的:
于康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为我国第二批临床营养大学本科毕业生。后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内科学系消化专业医学科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临床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委员兼学术秘书;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央国家直属机关健康大讲堂巡讲专家;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第七届委员会讲师团专家;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会及巡讲团首席营养专家;中国烹饪协会营养委员会理事;北京市健康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临床营养杂志》、《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糖尿病天地》等杂志编委;《健康世界》杂志特邀编委;《糖尿病新世界》、《大众医学》等杂志顾问,《长寿》杂志理事。多年来从事临床营养支持与学术研究工作,擅长糖尿病、肥胖症、肾脏病、痛风症、外科疾病等各类疾病的营养支持和治疗,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价,肠内营养支持等。主编学术专著《临床营养治疗学》、《临床营养医师速查手册》等;副主编《临床肠外与肠内营养》、《肠内营养》、《临床营养学》等。已在中国核心医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 余篇。先后获日本外科代谢和营养学会青年论文奖、中国营养学会肠外及肠内营养研究成果奖、北京协和医院优秀论文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奖等。热心科普工作,主编科普书《饮食决定健康》、《小食物大功效》、《作自己的营养医生》、《临床营养解决方案》、《饮食健康手书》、《营养和疾病防止241问》等共计65本,发行量累计达百万册以上。已开展近900余场营养科普讲座,收到热烈欢迎,并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相继报道。与30多家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的健康栏目合作,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健康报》、《参考消息》、《中国医药报》、《中国食品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科技报》、《环球时报》、《糖尿病之友》、《时尚》、《中国妇女》等80余家报刊杂志上发表科普文章300余篇。
九五之尊、天子,一个一个的称号都在昭示着古代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一句话就可以翻云覆雨,让千万人听从号令。
但是唯有一件事情是这些最有权力的人们无法控制的——就是他们的寿命。
古代皇帝无一不想着长生不老,但是有趣的是,他们却大多短命。中国 历史 上有20多个王朝,皇帝有确切生卒年月可考者共有209人,平均寿命仅为39岁,比古代普通人的寿命还低。据统计,皇帝寿命超过80岁的仅有四五人。
这其中最出名的就属清代的乾隆皇帝了,他是中国 历史 上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 历史 上最长寿的皇帝,活了89岁。
长寿的背后到底有哪些原因呢?乾隆帝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 养生 秘诀呢?
除去死于权谋斗争和意外的皇帝,可以从其他寿命较短的皇帝的身上总结出以下原因:
1、过度操劳
皇帝这份工作的操劳程度其实远超人们的固有印象。由于并不存在上班下班的说法,所以皇帝可以说是“007”工作制的标准代言人。
比如:雍正皇帝每天睡觉的时间只有四个小时,最多的工作就是批阅奏折,对很多事情亲力亲为,最后在1735年因为操劳过度,在最好的壮年离世。
2、纵欲过度
不论是暴饮暴食还是夜夜笙歌,因为拥有无限的权力,皇帝们往往容易沉溺于声色犬马的享受中。
长期摄入大鱼大肉其实对身体有害无益,体内堆积的脂肪更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而长期沉湎于女色中,更是会掏空一个人的身体。
3、医学水平落后
古代中医学的水平有限,往往很小的伤风感冒都有可能夺走一个人的生命,所以不仅仅是皇帝,普通百姓的平均寿命也只有三四十岁。
即使当时最好的医学水平,在现代医学看来治疗手段仍然是非常有限的,如一些需要手术治疗及抗感染的疾病都无法得到医治,这也是导致皇帝们寿命较短的原因。
总结来说,对身体的过度使用往往是导致皇帝们短寿的原因,所以重视 养生 就是长寿的不二法门。
①饮食 健康 有节制
乾隆的饮食有自己的一套规律,每日只进早晚两膳、早膳前的一次小食和晚膳后的一次便宴。
作为皇帝,饮食丰富太正常不过了,而且太后、皇后等人还会隔三差五给乾隆送来菜肴,连乾隆出巡游玩,都会有各地官员纷纷进献当地 美食 。
这些食物品种丰富、诱人,但乾隆却从不饱食,仅食用一小部分,其他的尽数赏赐给群臣后妃。
乾隆的膳食多以新鲜蔬菜为主,肉类为辅,从不过饱。到了老年,尤喜吃鱼,几乎“每日一鱼”。鱼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少,易于消化,能为人体提供必需的氨基酸;钙、 磷等矿物质也比其他肉类高。
除此之外,乾隆不饮酒、不暴食,这样的饮食起居雷打不动数十年。可以说,重视适时、适度地进食,为乾隆的长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②热爱狩猎 ,遍览名山大川,无形中强健了体魄!
乾隆皇帝6次巡游江南,5次西巡五台山,3次东巡泰山。 每次巡游时间长短不一,多在数月之间。
以皇帝的九五至尊身份,出巡一定会有非常充足的保障,但是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舟车劳顿翻山涉水也不是一件舒服的事,出巡的劳累反而帮助乾隆强健了身体。
不仅如此,乾隆“善射”,巡游打猎不在话下,还经常在秋天出塞(串场到了木兰围场射到小燕子的剧情)。保持运动的乾隆皇帝,也保持了身体的 健康 。
③爱好广泛,精神富足!
几乎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精神生活极其丰富,非常热爱题词写诗,他自己说:“平生结习最于诗”。
在游览山水风光的同时,一生写诗多达43630首,其高产着实让人钦佩了。写诗陶冶情操,调节心情,乾隆也算得上是自我调节的“达人”了,如果当时也有公众号,乾隆估计还能保持日更也说不定。
习书作画需要运笔,而运笔需要指力、 腕力、臂力的协调配合,需要思想意念的高度集中, 从而达到心身合一的境界。
常常写诗练字,不仅能保持思维活跃,还能防治老年痴呆,这也能够算是其长寿的一个原因了。
乾隆也擅长品茗,一生嗜茶,对名茶、水质、茶具都颇有研究。美国哈佛大学对 1900 百名心脏病患者的追踪研究发现,平均每周喝 14 杯茶的患者,死亡率降低 44%,此外喝茶还能降血脂,清热醒神,消除疲劳的功效,也印证了饮茶 养生 。
④不乱吃所谓灵丹妙药,对症用药是关键
通过对清宫医疗记载的查阅,可以发现乾隆虽然喜欢进食补品,但是对所谓的神仙异术、不老仙丹等完全不感兴趣。
乾隆经常服用例如:龟龄、龟苓汤、健脾滋肾壮元方等脾肾双补的有益药方。这些方剂一方面能够增进人体体质,另一方面也对于操劳过度的皇帝有很强的的进补效果。
乾隆的父亲雍正,死于服用各种方士进献的不明丹药。而当时的清廷医疗体系中,已经有在那个时代更加科学的西医作为顾问,明白这种东西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
再加上一定的现代解剖学和其他医学的引入,也是乾隆皇帝能够长寿的重要原因。
⑤欲望可以克制,纵欲无度伤身
乾隆不仅在饮食上可以做到克制,也能做到不纵欲。乾隆曾概括出自己的 养生 之道“ 吐纳肺腑 , 活动筋骨 ,十常四勿 , 适时进补 。 ”
其中“四勿”中就强调了“色勿迷”的观点,对自己的起居生活十分克制的他,避免了纵欲伤身的结果。
由此看来,乾隆皇帝不仅有合理的 养生 方法,还能够做到持之以恒,所以直到晚年,身体依旧康健,用自己89岁的生命延续了帝王寿命的巅峰。
在此之后,人们都在探寻他的长寿秘诀,希望也能达到益寿延年的效果。其实,这些秘诀并非奇门巧计,不过是日常的坚持罢了。
参考文献
【1】张景坤. 乾隆帝晚年闲暇生活研究[D]. 河南大学, 2017.
【2】高克莲,乔国宝. 乾隆 养生 实践对中国传统 养生 文化的贡献[J]. 兰台世界,2013(24):87-88.
【3】久平. 粗细巧搭配,荤素总相宜——乾隆皇帝的饮食 养生 经[J]. 益寿宝典,2018(09):57.
【4】 清代乾隆皇帝的 养生 术[J]. 中南药学(用药与 健康 ),2015(11):28-29.
【5】吕英. 最长寿皇帝乾隆的 养生 法宝[J]. 中南药学(用药与 健康 ),2017(08):67.
【6】王冬梅. 乾隆 养生 思想与实践研究[D]. 北京 体育 大学, 2006.
【7】双龙. 康熙, 乾隆皇帝的 养生 之道[J]. 农村天地, 1995 (9): 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