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问题又有来医生签约专家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胡明主治医师为您解答。帕金森症,能不能根治这个答案是否定的以目前的医疗发展来看帕金森病是不可以治愈的那为什么帕金森病不可治愈呢?那大家得明白帕金森病的本质是什么帕金森病又叫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所以本质是由于变性那么变性,是什么概念?给大家举个例子,一个生的鸡蛋,它是液体状态的,但是你把它煮熟了。那他就是一个固态的蛋白一个熟的鸡蛋你用什么方法能够把它变回升的状态呢。是没有方法的,因为。一旦发生变性。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所以我们帕金森治疗的原理跟生鸡蛋煮成熟鸡蛋的过程是一样。既然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那么一旦神经元发生变性了,你是无法找到一种方法让他再回到原来正常的状态,所以帕金森的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广泛的变性坏死所以目前以。各种手段是无法。逆转这种变性坏死了!
除了艋舴 就没有最近了,最近的综艺节目倒是很多只是听说可能会接牡丹亭,不好说接不接啊,因为尺度大
1 有一日,那人和他妻子夏娃同房。夏娃就怀孕,生了该隐(就是“得”的意思),便说,耶和华使我得了一个男子。 2 又生了该隐的兄弟亚伯。亚伯是牧羊的,该隐是种地的。 3 有一日,该隐拿地里的出产为供物献给耶和华。 4 亚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 5 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该隐就大大地发怒,变了脸色。 6 耶和华对该隐说,你为什么发怒呢?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 7 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 8 该隐与他兄弟亚伯说话,二人正在田间。该隐起来打他兄弟亚伯,把他杀了。 9 耶和华对该隐说,你兄弟亚伯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 10 耶和华说,你作了什么事呢?你兄弟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我哀告。 11 地开了口,从你手里接受你兄弟的血。现在你必从这地受咒诅。 12 你种地,地不再给你效力。你必流离飘荡在地上。 13 该隐对耶和华说,我的刑罚太重,过于我所能当的。 14 你如今赶逐我离开这地,以致不见你面。我必流离飘荡在地上,凡遇见我的必杀我。 15 耶和华对他说,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耶和华就给该隐立一个记号,免得人遇见他就杀他。 16 于是该隐离开耶和华的面,去住在伊甸东边挪得之地。 这是圣经创世纪的一部分,讲的是吸血鬼的始祖,很是很不幸,我看不懂他为什么变成了吸血鬼,但是注释是这么写的,不知道为什么。在后来该隐几乎成为邪恶的代名词,但是我并不觉得该隐邪恶,因为导致一个人成为”恶人”的因素太多了。也许他也是一个可怜人,而杀弟就成了他的可恨之处了,但还是得对他做一个客观的评价。 上帝惩罚他终生流浪,只能以吸血为生,虽然永远不会死,但他必将受到所有世人的追杀。该隐的后代就形成了现在的吸血鬼家族。 PS:该隐也被称为第一代吸血鬼,因为上帝并没有杀死他而是惩罚他只能喝鲜血只能在夜晚出现并给与当时被称为诅咒的永生
2010年 台视、三立 《下一站,幸福》饰卢卡斯(平面客串:21集与许玮甯一同出现在医学杂志上,表示阮经天事业很成功)2009年 《艋舺》饰 何天佑(和尚)
在创新医学网上有医学学术论文免费下载,医学论文 期刊 发表。还有最新的医学学术论文,还有全新的在线阅读等等。。
恶魔实验 1985 花之血肉 他不会死 地窖人鱼 圣母机器人 恶魔女医生 困惑的浪漫 切肤之爱 世界残酷写真 地下影带系列 黑太阳731恐怖解剖室 解剖狂魔 地狱解剖来自地狱
山下智久的code blue(紧急急救),很好看的。
心术,on call36小时
医学sci论文的期刊有《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内蒙古社会科学》、《中国医疗设备》等。
1、《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原名《中国药物依赖性通报》),1992年正式创刊,由北京大学和中国毒理学会联合主办,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承办。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是报道药物依赖与药物滥用防治研究的学术性刊物,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双月刊,ISSN 1007-9718,CN 11-3920/R。
2、《内蒙古社会科学》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创刊以来,共出刊150期,刊发1400余位作者的2500多篇论文。该刊始终坚持办刊宗旨,坚持实是求事,开拓创新的优良学风,注重对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研究的选用。
主要栏目设有政治、经济、哲学、民族、历史、法律、文学、语言、翻译、美术、教育、三少民族、草原文化等多个栏目,其中,民俗学、蒙古学栏目独具特色。
3、《中国医疗设备》
《中国医疗设备》(原刊名《医疗设备信息》)杂志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由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全文收录;同时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中国医疗设备》杂志栏目设置宗旨是强调学术性,注重国际化视野,加大互动性和信息量,适当结合原创性评论。
主要反映医学工程技术和医疗设备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报道医疗设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创新和发展,聚焦医疗设备信息前沿态势和研究热点,增进国内外医疗设备相关领域学术交流与合作。
达晋编译做过一个SCI论文发表难易的调查,医学类比较好发表的SCI杂志有: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Gene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Research & TRANSLATIONAL ONCOLOGY and Molecular Research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Oncology Biology and Medicine Immunopharmacology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 这几个期刊还是相对容易发表的。
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月刊 ISSN:0366-6999 影响因子 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英文版) 双月刊 1001-0602 中西医结合杂志(英文版)中医杂志(英文版)中国药理学杂志
HNO HERZ IRBM B-ENT CUTIS PFLEGECHIRURGIN VIVOIN VIVOJBR-BTR NOTARZT给你一些四区的IF<1的医学SCI期刊,你自己琢磨下
当然是editsprings
清北医学翻译在sci论文翻译做的不错,我和旁边的人都在用。
比较好的就,editsprings
editsprings,翻译水平很高。
“一旦戴上‘遗传病’的帽子,就意味着这个孩子只能抱回家等死了!” 很多年前,不仅老百姓这样想,就连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做了好些年儿科大夫的杨艳玲也这样想过。 直到1991年杨艳玲去日本东京读研究生,她的老师恰好是遗传代谢病、内分泌疾病筛查的专家,从那时起杨艳玲才知道有些遗传病是能治的,而且很多遗传代谢病还可以治得特别好。 震惊之下,杨艳玲跟着日本老师开始学习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的筛查和诊断治疗,看了大量的各年龄段的遗传病病人,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1996年,回国后的杨艳玲开始专攻遗传代谢病,一个病例一个病例地把这个领域建立起来,现在身为儿科遗传学教授的她,已经是国内遗传代谢病领域首屈一指的大牌专家了。 苯丙酮尿症: 饮食疗法就能治好的 “ 绝症 ” 采访杨艳玲,有一个词出镜率特别高——“傻孩子”,每当说出这个词时,她的语气满是浓浓的心疼和怜惜。 “为什么说患了遗传代谢病的孩子都是傻孩子呢?” “因为患病的孩子90%都侵犯到了大脑,而且大部分都是第一胎。” “为什么孕前检查不出来呢?” “因为做不到。现在已知命名的有21000多种遗传病,其中90%以上的疾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而每个人身上都带着大约100~400个基因致病突变,而且绝大多数是隐性的,所以无从检查。隐性遗传就是夫妻双方都携带致病基因,但是他们自己并不知道。当这两人撞在一起,就可能把两人共同的遗传缺陷传给孩子,导致遗传代谢病。所以说这茫茫人海中,两个携带相同的致病基因的人走到一起也真是太有缘份了。” “那么,如果一个人携带致病基因,另一个人没有,孩子会怎么样?” “那孩子有50%的可能性是携带致病基因,只是携带是没关系的。上帝创造人类很有技巧,他让每个人身上都带着缺陷降生,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但是,因为夫妻双方携带同样的致病基因缺陷的几率非常高,所以遗传病防不胜防。这个是世界难题。” 杨艳玲主要研究遗传代谢病,国际已经命名的有600多种,其中有一些是小分子代谢病,有一些是大分子代谢病,不是所有病都能治,但是小分子代谢病里面,像苯丙酮尿症,中国新生儿筛查覆盖率已经到了86%了,诊断和治疗技术也非常成熟,不仅最有社会价值,也成为很多遗传代谢病的诊治模板。 从1953年的德国开始,首先研发出了苯丙酮尿症的治疗方法,即饮食治疗方法,通过饮食干预,苯丙酮尿症病人可以健康成长并正常的工作、结婚、生育。说它具有创新性,是因为从不治之症到可以治疗,并且治得非常好;说它是模板,是因为将苯丙酮尿症的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原理,推广到其他的病种,同样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遗传代谢病最基本的发病原理就是身体里产生了大量的垃圾导致自身中毒,饮食和药物治疗原理即通过饮食和药物给病人解毒,让他自身产生比较好的代谢功能,维持生命机能。恢复的程度要看病种,比如生物素缺乏、多巴反应性肌张力不全,还有维生素B6反应性癫痫,这些疾病只要针对性治疗都能很快控制。比如维生素B6反应性的癫痫,只要给病人服用维生素B6,病人就能好转,多数马上就不抽风了。 甲基丙二酸尿症: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漂洋过海去做检查的尿样 1996年,杨艳玲从日本回国,当时国内的遗传代谢病领域尚处于很落后的状态,很多病医生都没见过没听过,更不必说那些诊断检测的仪器了,“这直接导致很多病被发现后,尿样只能漂洋过海去检测的奇特现象。”杨艳玲感慨地说。 第一个有此“出国”殊荣的尿样来自一位患有甲基丙二酸尿症的女孩儿,杨艳玲回忆当时的情景说,那时是吴希如老师在病房查房,发现有个病人严重的大细胞贫血,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癫痫,震颤,无法行走,对比这些症状,吴老师马上说,这怎么那么像文献上的甲基丙二酸尿症?但那个病当时在中国根本没有条件确诊,如果没有正确的诊断,治疗起来就很盲目。正好杨艳玲跟日本的老师们关系比较好,于是,这位患者的尿样就漂洋过海地送到了日本,很快日本回复说确实是甲基丙二酸尿症,建议用维生素B12及叶酸等进行治疗。按此方法孩子很快就好转了,现在已经快二十岁了,非常健康。 杨艳玲说,如果当时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这个孩子现在肯定不在人世了。但是,由于吴老师首先意识到这个病,然后找渠道把尿样送出去确诊,挽救了这个孩子的生命。就这样,通过海外的合作,杨艳玲诊断了中国第一例甲基丙二酸尿症,还在国际上发表了相关论文。 在这个病例之后,经过筛查,这种病例越来越多,从1996年到现在,光是北大妇儿医院,积累的甲基丙二酸尿症病例已经有500多个了,绝大多数都是因为脑子的问题,比如说癫痫,昏迷,或者是智力倒退,瘫痪,经过在小儿神经内科的筛查、确诊和治疗,有很多病人康复。 后来,遗传代谢病的研究获得了国家的重视,卫生部作为重点项目支持,2003年,实验室终于买了第一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仪,进行尿有机酸分析,病人的尿样再也不用漂洋过海,在自己的医院就可以解决诊断问题了。 说起这台仪器,杨艳玲很兴奋,“通过尿有机酸分析,可以同时筛查34种有机酸尿症,包括丙酸尿症、甲基丙二酸尿症都可以涵盖,所有的病种在我们科都被筛出来了,最关键它是无创性的,只验一泡尿,检测一下尿中的代谢垃圾,就可以知道这个孩子是不是患了其中某一种疾病。在当时,这台仪器是非常先进的,现在通过我们的推广和培训,不断的传播这些疾病的诊断筛查治疗知识,在国内很多城市也都已经装上了。” 相比较筛查和诊治,杨艳玲更关心这些孩子经过治疗后的情况,能不能上学、工作、结婚生育,都是随着病人长大会面临的问题。过去人们对遗传病比较悲观,后来能诊断治疗了,治着治着又发现这些病的预后比原先预料的要好得多,就像甲基丙二酸尿症,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正常上学了,而且不是弱智学校,上的是正常学校。 虽然这些病要终身治疗,但治疗方法却不难,就是维生素B12加上叶酸、左卡尼汀、甜菜碱,都是比较容易得到的,费用也就一个月几百块,就可以把这些孩子治得很好。 “我们医院诊治过的孩子,现在上托儿所、小学、大学的都有了,有几个都大学毕业了,工作得非常好。有一个北京的孩子在银行工作,还有一个女孩子不仅结婚还生了一个孩子,当时我们都说这样的孩子自己能活着都不简单。”说起那些孩子,杨艳玲的语气里有着掩不住的疼爱。 肉碱缺乏症: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一场纠纷引出的国内首例 遗传病大多治起来比较困难,或是智力渐渐出问题或是瘫痪,家长会有一个缓慢的接受过程。但是原发性肉碱缺乏症不一样,很多情况下孩子会猝死,或是新生儿猝死,或是运动中猝死,对此杨艳玲感触最深。 原发性肉碱缺乏症的发病原因也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的功能是维持人体里面的肉碱的吸收、利用和转运,当父母都各携带了一个致病基因时,就造成了父母比普通人血液里肉碱的水平要低,如果妈妈怀孕了,必须负担两个人的营养,这时母亲和胎儿的代谢负担就会非常严重。 杨艳玲遇到的国内第一例原发性肉碱缺乏症跟医疗纠纷有关的病例。 一位产妇在一家三甲医院生的孩子,刚生下来挺好,没想到72小时后孩子在妈妈怀里断气了。家属认为是产科医生的责任,后来做了尸检,才发现孩子是特别严重的心肌病,是由于先天性遗传代谢病引起的心脏骤停。 为了能把病因查清楚,这家人找到了杨艳玲,她把孩子保存下来的尸解样本做了基因分析,证实了孩子的死因是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因为肉碱缺乏导致的结果主要就是心肌损伤和骨骼肌的损伤,并且从父母身上也发现携带了致病突变,这样才算是弄清了死因。 后来,这位妈妈在杨艳玲的帮助下开始了二次怀孕,怀孕前杨艳玲先给夫妻二人补充了左卡尼汀,提高身体的代谢功能,顺利怀孕后又一直给孕妇做监测。当怀孕四五个月开始,孕妇出现了脂肪肝和高脂血症,血液里的肉碱特别低,经过检测,证明是由于胎儿肉碱缺乏,不断跟妈妈抢夺肉碱导致。 虽然知道胎儿患有肉碱缺乏症,但孕妇表示只要这个病是能治疗的,就要把孩子生下来。于是,杨艳玲让孕妇开始服用左卡尼汀,用了一周药后,孕妈妈的脂肪肝和血脂全部正常了。足月后孩子也正常出生了,全家人欣喜若狂。 而在孩子出生后,妈妈哺乳期间也一直在服用左卡尼汀,让孩子通过母乳获得足够的左卡尼汀,孩子发育很好,现在已经正常上学了。 杨艳玲说,孩子大了以后也一直在做监测,小时吃母乳,大了吃牛羊肉,里面含的肉碱比较高,一旦监测发现血液的肉碱不够,家长会把左卡尼汀加量,所以这孩子一直维持得挺好的。假如没有之前的尸解诊断和产前诊断,这个家族很可能再次发生不幸。 线粒体病: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替妈妈们平冤的 “ 双方遗传 ” 杨艳玲的科研重点还包括一组难治的遗传代谢病——线粒体病,线粒体是细胞里的发动机,发动机出了问题,细胞功能也就随之丧失,所以死亡率非常高,在五岁之内超过20%,而且相当一部分是在一岁之内死亡。这组疾病一直是医学上的大难题。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杨艳玲的课题组对于线粒体病的研究有了很多国内、外首例的发现,但其中一个病例杨艳玲讲述的时候很是振奋,因为这项研究替很多妈妈平了冤昭了雪。 那是我国第一例核基因异常引起的线粒体病,在病因不明之前被认为是母系遗传的。但国外研究发现,线粒体病中90%以上是由夫妻双方遗传,只有10%的可能与妈妈相关,有90%的可能性是父亲也参与遗传了,这一结论颠覆了以往孩子一得线粒体病就认为是妈妈遗传的观念,为妈妈们摘掉了一顶大帽子。 此外,线粒体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基因的分析,而线粒体病的典型症状是脏器的损害,比如说脑、心脏、肝、肾甚至胃肠道的损害,如果做病理检查,就需要取孩子的肌肉或肝活检,这种活检无疑难度太大了,大夫下不去手,家长舍不得。多方探讨后,北大医院中心实验室决定研发其他的方法,一个是通过血液细胞做无创的基因分析,另一个则是利用尿液,离心尿液,把尿里的细胞沉渣拿来做基因分析,也非常有效,解决了很多线粒体疾病的病因诊断问题。 在对线粒体病的治疗上,过去一直都比较悲观,而现在杨艳玲的课题组发现线粒体疾病里面有一些病治疗起来效果很不错,比较说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缺陷,这组疾病对维生素B1的反应特别好,已经有好几个病人经过大剂量的维生素B1的治疗,恢复得非常好,上托儿所、上学、工作的都很棒。 而对于一些特别难治的线粒体病,可以通过鸡尾酒疗法,就是把线粒体需要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1,辅酶Q10、左卡尼汀、维C、维E等大剂量堆在一起,让家长给孩子每天服用,有很多孩子的线粒体功能也逐渐恢复了。 杨艳玲说,未来我们要解决更多线粒体病人的病因诊断问题,对症治疗。病因诊断另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产前诊断。这些病人的家庭一般都有诉求,下一个孩子怎么办,如果没有明确的病因诊断,没有正确的基因突变结果的分析,下一胎的产前诊断是没法做的。所以我们在线粒体疾病的产前诊断上做了很多的工作,很多在国际上发表的文章都很受欢迎,有不少是国内首例特别有创新价值。
个人觉得,《遗传厄运》比《昆池岩》更胜一筹,更恐怖一些。
《昆池岩》这部恐怖片属于恐怖伪纪录片类。
什么是伪纪录片呢?英文名称叫mockumentary,“mock”是嘲弄的意思,所以伪纪录片最早的诞生是带着喜剧的嬉闹性格,用讽刺或仿拟的方式来分析社会上的大事件或问题,直到后来才出现了一些比较严肃的片子。
既然名字里有个“伪”字,顾名思义,它不是真的纪录片,只不过是模仿纪录片的一些特征来拍电影,属于故事片。像后来我们熟知的《科洛弗档案》、《死亡录像》还包括题目里的《昆池岩》都属于伪纪录片。
恐怖电影里伪纪录片的开山鼻祖应该是1999年的《女巫布莱尔》,那年它横空出世,让大家看到了——原来用伪纪录片拍恐怖片是这样一个感觉!
《女巫布莱尔》讲的是三个电影学院的学生——迈克、希瑟和乔什到一个叫布莱尔的小镇去拍摄一部关于女巫的纪录片,结果三个人全部失踪,直到一年后人们才找到了他们留下的电影胶片。
这种“人们找到电影胶片”的故事模板给后来的恐怖电影带来了很大的启示,我们也听说过探险家到食人族部落拍纪录片最后只留下摄影机的故事,这都是《女巫布莱尔》带来的深远影响。
伪纪录片会模仿手持摄影机的镜头,所以画面经常略带摇晃感的镜头,人物对白也更加随意和口头化,让人看上去更像在看一档真人秀电视节目,恐怖感也就离我们更近。所以如果你喜欢这种感觉,那你一定会喜欢《昆池岩》。
如果说《昆池岩》是给人带来的恐怖感是在看电视一般, 那《遗传厄运》的恐怖感更加贴近生活,因为它把恐怖直接引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电影里的诅咒都以日常事物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这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人人都患有精神问题,似乎是家族的遗传疾病;再比如,女儿查理长相带给人的说不出来的诡异感。
并且,《昆池岩》还是离不开恐怖片常用的jump scare,但《遗传厄运》没有,不仅没有血浆、jump scare等恐怖片常用手法,同时单看其中任何一个桥段,都不觉得它是在“设计”你受到惊吓,而是把恐怖的氛围融进了每一分每一秒,通过不断的心理暗示使人物逐渐陷入了疯狂里。
电影的开头外婆艾伦的葬礼,就已经让这个故事从开端就笼罩在了不详的气氛中,直到查理车祸死亡,再到女主安妮的失控,可以说在电影的每个阶段,观众都能感觉到这一家人的分崩离析。
那些让女主安妮慢慢陷入疯狂的事情,同样也让观众沉浸在疑惑、恐惧的情绪里:到底为什么安妮会在梦游时想杀死彼得?到底为什么召唤查理的诡异仪式会让笔记本上画满了对彼得的诅咒?到底为什么在阁楼上会发现无头女尸和让人看不懂的宗教符号。
《遗传厄运》没有直接把恐怖的真相递到观众面前,而是一直在暗示观众。看《遗传厄运》,好像哪里都没什么大问题,可细细想来又哪里都是问题。
这才是最高级的恐怖感。
以上
两者相较,当然是《遗传厄运》(Hereditary)更为恐怖。
相比于正统的“邪教”题材恐怖片《遗传厄运》,《昆池岩》就像一个迎合当下时代新潮的“恐怖片快消品”。
《遗传厄运》作为导演处女作,用精彩的剧本来讲述了一个充满绝望的故事。在电影开始的前一小时里,你也许不会觉得很恐怖,但总有奇怪的气氛笼罩着你。
与不少优秀的恐怖电影相类似的是,《 遗传厄运》在声音和影像处理上花了相当多的巧思,在日常生活中凸显出了阴森的心理恐惧。在整部作品中,最值一提的声音设计,就是女儿舌头发出的奇怪声音。它在电影中的恐怖点发出,不断被剧情裹挟着加强力道,让观众被迫走向恐惧死亡的边缘。
《昆池岩》虽然也还算及格线以上的恐怖片,但显然没有《遗传厄运》那么恐怖。
它像是我们这个“抖音时代”下,最符合年轻人观念的“轻态恐怖片”。其中的伪纪录概念都没吹的一半吓人,甚至很多时刻显得有些好笑。伪纪录片诞生之初的粗糙感被大型削弱,取而代之的是精致的类型框架,非常工整。
但《昆池岩》往下挖掘,仍有很深的影射意味——对沉船事件的影射显得非常强烈,某种意义上,这还是一部用一些年轻人冒险的故事来作包装的政治电影。
最大的伏笔就是《遗传厄运》的名字了。
英文名Hereditary,google翻译的结果是:遗传、世袭、承受。
根据外媒的解读和我自己的理解,这个电影名字应当是有两层含义:
一、遗传性的疾病(特指精神类疾病)。
有的人可能不知道,精神类疾病除了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大的因素是遗传因素,所以如果你身边的朋友患上了抑郁症,有相当大的可能家族的上一辈也有抑郁症史。
电影里的一家子都有精神问题,从安妮参加互助会时的发言我们可以得知,安妮的父亲有抑郁症,哥哥有精神分裂症,而母亲也有多重人格障碍。
从遗传角度来说,安妮从能自控到因查理的车祸而崩溃,再到后期近乎疯狂,在餐桌上对彼得完全的爆发,从家族精神病史来说就是有迹可循的。并且后来我们还知道,在过去安妮就一直有梦游的问题,甚至在梦游过程中还试图杀死彼得。
而查理和彼得也并非精神正常。
查理在学校里就比较孤僻,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当她发现掉在植物丛上的鸽子时,剪下了鸽子的头,这不是一个正常十三岁的女孩会做出的事。
哥哥彼得是这个家庭里精神疾病的显现最需要深入分析的角色。
他是这个家庭里看上去最正常的,但是他吸大麻。大家都知道,吸毒是肯定会对人的精神造成伤害的,而在查理车祸去世后,彼得和朋友吸毒时感到窒息,也喻示着他的心理问题逐渐显现。
他不同于查理,在学校里是一个有正常社交的普通学生,而在家庭变故后,他在课堂上突然犯病抽搐,还把自己的脑袋撞到课桌上。
彼得的转变暗示着电影的主题:家庭的变故会让那些潜在的问题完全爆发出来。
二、传承的血脉与外婆的邪教信仰。
电影名字的第二个意思是血脉,也就是外婆的宗教信仰,这两者是一个东西,因为外婆的宗教信仰与血脉有关——她先后试图把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孙子献祭给恶魔派蒙,就是把自己的血脉和信仰捆绑到了一起。
并且最重要的是:这种邪教信仰其实是家族精神遗传病的根源。
我们想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谈论的精神病人发病是什么样子的:抽风、发疯,伴随着常人无法理解的疯狂举动,可能还有攻击性。
是不是就像是如恶魔附身了一般?
所以,片中家族里所有人的精神疾病,又同样可以理解成恶魔附身或操控的结果。
安妮的父亲有抑郁症,也可以理解成受到外婆的影响精神失常,最后不堪外婆的操控而把自己活活饿死。
安妮的哥哥有精神分裂症,并且还说过外婆试图在他脑海里放入另一个人,也可以理解成外婆试图以他为肉身召唤派蒙,他也是因此而自杀。
外婆的多重人格障碍,其实也可以是她太过于爱自己信仰的恶魔派蒙,导致她的精神已经无法和派蒙分离。我们从外婆的照片上也看到,外婆通过某种仪式把自己嫁给了派蒙。
这种双重含义和电影名字Hereditary完美契合。
同时也让观众思考:究竟毁灭这个家的,是精神疾病,还是邪教,又或者是...
导演阿里·艾斯特说,他就是想用这部恐怖电影来展示一个家庭的重大变故会给家庭内的成员带来怎样毁灭性的打击。
这也许就是在说,也许——
真正毁灭了这个家的不是精神病、不是邪教、不是恶魔,而是这个家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