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的烈性传染病,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绵羊最易感染。病羊体内及排泄物、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炭疽杆菌,健康羊采食了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或通过皮肤损伤感染了炭疽杆菌,或吸入带有炭疽芽孢的灰尘,均有可能导致发病。 (2)症状 羊发生该病多为最急性或急性过程,表现为突然倒地,全身抽搐、颤抖,磨牙,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到40~42℃,可视黏膜蓝紫色。从眼、鼻、口及肛门等天然孔流出带气泡的暗红色或黑色血液。血凝及尸僵不全。 (3)预防 ①发病率高的地区,每年必须坚持给羊注射五号炭疽芽孢菌苗,每只皮下注射1毫升,可免疫1年。 ②加强一般性的预防工作,杜绝该病传入。 (4)病羊处理 对亚急性的病羊,当其尚处病初时可注射抗炭疽血清,第一次50毫升。注射后4小时体温不退时,可再注射25~50毫升。亦可同时再注射青霉素50万单位,一天2次,连用3天。但这仅对一些种用价值很高的病羊具有意义。至于一般的羊只,如若发现或怀疑此病发生,既要及时按照有关要求采取积极措施防止该病扩散和传播,又要立即上报有关防疫部门采取措施,组织扑灭。同时,在此过程中,每位兽医人员及养羊者都必须明白的是,炭疽杆菌一旦随着病羊排泄物、分泌物或血液排出,一遇空气,就会很快变成表面具有一层很厚荚膜的芽孢。由于这种芽孢对高温(乃至煮沸)和普通的化学灭菌剂的抵抗力极强,并且在污染物中往往能够存活数年、十数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一旦有机会侵入人畜机体,仍能致病。因此,对于病羊,一般均应在非常严格的条件下进行扑杀销毁。对于死尸,绝对不可随意剖检、剥皮,更不准许食用。病羊尸体,以及凡有可能被污染的垫草、粪便等要焚烧深埋。对污染物及污染处的土壤,应用10%的热碱水或的升汞溶液,5%的碘酊或20%~30%的漂白粉彻底消毒,以便杀死芽孢。否则,不仅将会酿成严重后果,而且还有可能埋下长期危及当地人畜生命安全的隐患。
1.对症治疗
对患者应严格隔离,对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按芽胞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处理。必要时于静脉内补液,出血严重者应适当输血。
皮肤恶性水肿者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控制局部水肿的发展及减轻毒血症有效,一般可用氢化可的松,短期静滴,但必须在青霉素的保护下采用。有DIC者,应及时应用肝素、双嘧达莫(潘生丁)等。
2.局部治疗
对皮肤局部病灶除取标本作诊断外,切忌挤压,也不宜切开引流,以防感染扩散而发生败血症。局部可用1:2000高锰酸钾液洗涤,敷以四环素软膏,用消毒纱布包扎。
3.病原治疗
对皮肤炭疽,青霉素分次肌注,疗程7~10日。对肺炭疽、肠炭疽、脑膜炎型及败血症型炭疽应作静脉滴注,并同时合用氨基糖苷类,疗程需延长至2~3周以上。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采用环丙沙星、四环素、链霉素、红霉素及氯霉素等抗生素。抗炭疽血清治疗目前已少用。对毒血症严重者除抗生素治疗外,可同时应用抗炭疽血清肌注或静脉注射,应用前需作皮试。
病因
炭疽散布于世界各地,尤以南美洲、亚洲及非洲等牧区较多见,呈地方性流行,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由于世界各国的皮毛加工等集中于城镇,炭疽也暴发于城市,成为重要职业病之一。
1.传染源
患病的牛、马、羊、骆驼等食草动物是人类炭疽的主要传染源。猪可因吞食染菌青饲料;狗、狼等食肉动物可因吞食病畜肉类而感染得病,成为次要传染源。炭疽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也具传染性。
2.传播途径
人感染炭疽杆菌主要通过工业和农业两种方式。接触感染是本病流行的主要途径。皮肤直接接触病畜及其皮毛最易受染,吸入带大量炭疽芽胞的尘埃、气溶胶或进食染菌肉类,可分别发生肺炭疽或肠炭疽。应用未消毒的毛刷,或被带菌的昆虫叮咬,偶也可致病。
3.易感者人群
主要取决于接触病原体的程度和频率。青壮年因职业(农民、牧民、兽医、屠宰场和皮毛加工厂工人等)关系与病畜及其皮毛和排泄物、带芽胞的尘埃等的接触机会较多,其发病率也较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炭疽为乙类传染病,但炭疽中的肺炭疽按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第四条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具体措施,有兴趣的可以查看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就不在这里赘述了。)根据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的资料: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动物身上,但也可感染人类。炭疽病的发病率如何?炭疽病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并不流行,最多见于常有动物患上炭疽病的农业地区。人与人间传播通常是因为职业关系要处理受感染动物的农业及野生生物工作者。炭疽病在香港十分罕见,过去10年只有1个传染病例。补充注意:在大陆,这个病没有这么罕见。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资料,2012年7月全国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的数据显示:炭疽发病34例,死亡0例。2011年8月,辽宁省鞍山海城市、岫岩县、东港市由于当地居民私自屠宰或接触病牛,导致皮肤炭疽传染病疫情,自8月6日出现病例至9月9日鞍山宣布解除炭疽病疫情为止,35例传染者都得到治愈,无伤亡。2005年7月29日沈阳市报告了疑似皮肤炭疽病例,至8月7日,共报告皮肤炭疽病例12例,死亡1人。这次疫情所有患病者在近期均从事过牛的饲养、屠宰、剥皮、加工、运输等工作,全部患者均直接或间接接触过病死牛肉或牛皮。炭疽病如何传播?炭疽杆菌可引发皮肤、胃肠及肺部的感染。感染途径包括:皮肤破损使细菌得以进入、吞下细菌和吸入含炭疽孢子的雾化微粒。一旦暴露于炭疽孢子后,如果及早以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可防止染病。至于炭疽要成为生化武器使用,必须将其制为极细的雾化微粒,过程相当困难,需要高度专门技术及特別仪器才能做到。炭疽病可否以人与人的方式传播?罕见。炭疽病有何症状?炭疽病的症状因感染方式而有所不同,通常在暴露于炭疽孢子后数小时至7天內出现。皮肤炭疽病:最常见。细菌侵入皮肤伤口,便会感染这种疾病。患者的皮肤患处开始会凸起和痕癢,继而发展为中央部分呈黑色的无痛溃疡;附近的淋巴腺可能会出现肿胀。皮肤炭疽病经适当的治疗是可以痊愈的。吸入性炭疽病(肺炭疽病):罕见。开始的跟感冒类似,但数天后,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症状,甚至可能会休克。如不及早治疗,吸入性炭疽病的患者多会死亡。肠炭疽病:早期症状包括:恶心、无食欲、呕吐、腹痛、发热及严重腹泻。肠炭疽如果不及早治疗,也会致命。预防措施:(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资料。)避免接触受感染动物或受污染的动物制品;适当处理伤口;保持良好的个人、食物及环境卫生;处理食物前须洗净双手;食用彻底洗净及煮熟的食物;炭疽病有疫苗可预防,但完成整个接种过程需18个月,且其副作用较多,因此不建议巿民接种。而如果在接触疽疫苗后服食抗生素,有相当大的机率会防止患上炭疽病。满意请采纳
(1)病因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的烈性传染病,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绵羊最易感染。病羊体内及排泄物、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炭疽杆菌,健康羊采食了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或通过皮肤损伤感染了炭疽杆菌,或吸入带有炭疽芽孢的灰尘,均有可能导致发病。 (2)症状 羊发生该病多为最急性或急性过程,表现为突然倒地,全身抽搐、颤抖,磨牙,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到40~42℃,可视黏膜蓝紫色。从眼、鼻、口及肛门等天然孔流出带气泡的暗红色或黑色血液。血凝及尸僵不全。 (3)预防 ①发病率高的地区,每年必须坚持给羊注射五号炭疽芽孢菌苗,每只皮下注射1毫升,可免疫1年。 ②加强一般性的预防工作,杜绝该病传入。 (4)病羊处理 对亚急性的病羊,当其尚处病初时可注射抗炭疽血清,第一次50毫升。注射后4小时体温不退时,可再注射25~50毫升。亦可同时再注射青霉素50万单位,一天2次,连用3天。但这仅对一些种用价值很高的病羊具有意义。至于一般的羊只,如若发现或怀疑此病发生,既要及时按照有关要求采取积极措施防止该病扩散和传播,又要立即上报有关防疫部门采取措施,组织扑灭。同时,在此过程中,每位兽医人员及养羊者都必须明白的是,炭疽杆菌一旦随着病羊排泄物、分泌物或血液排出,一遇空气,就会很快变成表面具有一层很厚荚膜的芽孢。由于这种芽孢对高温(乃至煮沸)和普通的化学灭菌剂的抵抗力极强,并且在污染物中往往能够存活数年、十数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一旦有机会侵入人畜机体,仍能致病。因此,对于病羊,一般均应在非常严格的条件下进行扑杀销毁。对于死尸,绝对不可随意剖检、剥皮,更不准许食用。病羊尸体,以及凡有可能被污染的垫草、粪便等要焚烧深埋。对污染物及污染处的土壤,应用10%的热碱水或的升汞溶液,5%的碘酊或20%~30%的漂白粉彻底消毒,以便杀死芽孢。否则,不仅将会酿成严重后果,而且还有可能埋下长期危及当地人畜生命安全的隐患。
在未发病之前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如爱慕(甲基硫菌灵) 络合纯(代森锰锌) 替若增(丙森锌) 蓝焰(代森锌)等如果有发病就复配 头等功(己唑醇) 或者 泰丽保(咪鲜胺)去治疗
1.对症治疗
对患者应严格隔离,对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按芽胞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处理。必要时于静脉内补液,出血严重者应适当输血。
皮肤恶性水肿者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控制局部水肿的发展及减轻毒血症有效,一般可用氢化可的松,短期静滴,但必须在青霉素的保护下采用。有DIC者,应及时应用肝素、双嘧达莫(潘生丁)等。
2.局部治疗
对皮肤局部病灶除取标本作诊断外,切忌挤压,也不宜切开引流,以防感染扩散而发生败血症。局部可用1:2000高锰酸钾液洗涤,敷以四环素软膏,用消毒纱布包扎。
3.病原治疗
对皮肤炭疽,青霉素分次肌注,疗程7~10日。对肺炭疽、肠炭疽、脑膜炎型及败血症型炭疽应作静脉滴注,并同时合用氨基糖苷类,疗程需延长至2~3周以上。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采用环丙沙星、四环素、链霉素、红霉素及氯霉素等抗生素。抗炭疽血清治疗目前已少用。对毒血症严重者除抗生素治疗外,可同时应用抗炭疽血清肌注或静脉注射,应用前需作皮试。
病因
炭疽散布于世界各地,尤以南美洲、亚洲及非洲等牧区较多见,呈地方性流行,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由于世界各国的皮毛加工等集中于城镇,炭疽也暴发于城市,成为重要职业病之一。
1.传染源
患病的牛、马、羊、骆驼等食草动物是人类炭疽的主要传染源。猪可因吞食染菌青饲料;狗、狼等食肉动物可因吞食病畜肉类而感染得病,成为次要传染源。炭疽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也具传染性。
2.传播途径
人感染炭疽杆菌主要通过工业和农业两种方式。接触感染是本病流行的主要途径。皮肤直接接触病畜及其皮毛最易受染,吸入带大量炭疽芽胞的尘埃、气溶胶或进食染菌肉类,可分别发生肺炭疽或肠炭疽。应用未消毒的毛刷,或被带菌的昆虫叮咬,偶也可致病。
3.易感者人群
主要取决于接触病原体的程度和频率。青壮年因职业(农民、牧民、兽医、屠宰场和皮毛加工厂工人等)关系与病畜及其皮毛和排泄物、带芽胞的尘埃等的接触机会较多,其发病率也较高。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病理变化的特点是脾脏显著肿大,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样。人感染后多表现为皮肤炭疽、肺炭疽及肠炭疽。皮肤炭疽表现为感染处先有蚤咬样红肿,继而出现无痛水疱,渐变为溃疡,中心坏死,以后结成黑色焦痂或暗红色痂皮。肺炭疽表现为发热、咳嗽、咳血、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紫等症状。肠炭疽一般因食患病动物的肉类所致,发病急,发热,表现呕吐、腹泻、血样便、腹痛、腹胀等。动物感染炭疽后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至42℃,兴奋不安、吼叫、顶撞人畜和物体,呼吸困难,初便秘后腹泻带血,尿暗红。急性死亡者天然孔流出带泡沫的暗色血液。
炭疽病的预防主要是疫苗接种。常用的疫苗有无毒炭疽芽孢疫苗和Ⅱ号炭疽芽孢苗,接种14天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
炭疽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以急性、发热、败血为特征,牛易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季多雨季节和洪泛地区最易发生。
病原
本病的病原为炭疽杆菌。菌体粗大,为革兰氏阳性菌,呈长链或短链状排列,菌体两端平齐,呈竹节状。
牛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外伤、黏膜或昆虫叮咬等多种途径感染,但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由消化道侵入感染。在发生过炭疽的地区,炭疽杆菌芽孢在土壤中可以生存数月至数年。病牛的分泌物、排泄物和天然孔道流出的血液中含有大量病菌,是危险的传染源,因此本病的尸体应严禁焚烧或深埋,禁止剖检,必要时应严密消毒后进行尸检。
症状
潜伏期1~3天,有的长达14天。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程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最急性
病畜突然倒地,像抽风一样昏迷不醒,呼吸困难,从嘴和鼻流出泡沫,有时泡沫带血,可视黏膜蓝紫色,天然孔道流出煤焦油样血液,舌头变成黑紫色,常在1小时左右死亡。最急性型炭疽多见于流行初期。
(2)急性
病牛发热,体温升高到40~42℃,并伴发寒战、食欲减退,最后出现瘤胃臌气,反刍停止,先便秘后腹泻,粪便带血,或伴有腹痛症状。尿暗黄色,有时混有血液。可视黏膜呈蓝紫色,间有小出血点,呼吸极度困难。一般1~2天死亡,死亡率可达80%。
(3)亚急性
病牛症状与急性相似,仅病情缓和些,往往在其颈下、胸前、肩胛、腹下、等处发生肿胀,初期硬固有热痛,逐渐变冷而无痛感。
(4)慢性型
为数甚少,仅表现进行性消瘦,并长达2~3个月。
诊断及治疗
为防止尸体内的炭疽杆菌形成芽孢,污染土壤形成永久性疫源地,在一般情况下对炭疽病牛禁止解剖,故确诊应以细菌学检验和血清学诊断为基础。病牛尸体迅速腐败、膨胀,尸僵不全,天然孔出血,血液不易凝固,呈煤焦油样,皮下及浆膜下有出血性胶样浸润,脾脏明显肿大、松软,呈黑红色。
治疗可用以下方法:
(1)牛每次皮下或静脉注射抗炭疽血清100~250毫升。
(2)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青霉素100万~300万国际单位,每日注射4次,连用3天可见效。
(3)如能结合用抗炭疽血清效果更好。也可选用其他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预防措施
(1)炭疽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能在体外形成芽孢,在形成芽孢前抵抗力不强,一般的常用消毒药都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杀死,在腐败环境中很快死亡;形成芽孢后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土壤中能存活数十年,在皮毛和水中能存活4~5年,煮沸需15~25分钟才能杀死,但碘溶液、过氧乙酸、高锰酸钾及漂白粉对芽孢的杀伤力较强,所以临床上常用10%漂白粉、碘溶液、过氧乙酸作为消毒剂。
(2)炭疽常发地区在春季或秋季要进行预防注射,可用炭疽芽孢Ⅱ号苗,大小牛一律皮下注射1毫升或皮内注射毫升。注射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一年。
(3)可用无毒炭疽芽孢苗,一岁以上牛皮下注射1毫升,1岁以下小牛毫升,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一年。
(4)发生炭疽后要立即封锁,禁止家畜外运、外出,禁止畜产品运出,严禁解剖炭疽和可疑炭疽病尸,尸体要深埋,最好焚毁。疫点内的牛先用青霉素预防,7天后再接种炭疽芽孢苗。疫区周围的健康牛也要紧急接种炭疽芽孢苗。
随着豇豆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病虫害问题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豇豆炭疽病作为其中之一,自然也不例外。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豇豆炭疽病的相关防治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更好的种植豇豆。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茎、荚。叶片病斑发生在叶面上,后扩展成多角形小斑,红褐色,边缘颜色较深,后期易破裂。叶柄和茎上的病斑与子叶上的病斑相似,叶柄受害后,可造成叶片萎蔫。豆荚上最初产生褐色小点,圆形或长圆形,中间黑褐色或黑色,边缘淡褐色至粉红色。潮湿时,常溢出粉红色粘稠物。发生规律:以菌丝体潜伏在病残体、种子内和附在种子上越冬,播种带菌种子,幼苗即可染病,借雨水、昆虫传播。翌春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雨水飞溅进行初侵染,从伤口或直接侵入,并进行再侵染。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病盛期为4~5月,8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秋季闷热多雨发病重。气温较低、湿度高、地势低洼、通风不良、栽培过密、土壤黏重、氮肥过量等因素会加重病情。防治方法:1、深翻土地,增施磷、钾肥,及时拔除田间病苗,雨后及时中耕,施肥后培土,注意排涝,降低土壤含水量。进行地膜覆盖栽培,可防止或减轻土壤病菌传播,降低空气湿度。2、种子处理。播种前,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3.分钟或50%代森铵水剂400倍液浸种1小时,捞出后用清水洗净晾干播种。或用种子质量的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后播种。3、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30%咪鲜胺微囊悬浮剂1000~1500倍液40%氟啶胺异菌脲悬浮剂750~1000倍液;10%中生菌素氨基寡糖素可湿性粉剂20~30克/亩;50%氟醚菌酰胺水分散粒剂+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6~9克/亩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45%代森铵水剂200~400倍液20%苯醚咪鲜胺微乳剂2500~3000倍液
防治炭疽病可采取以下方法:
(1)轮作
实行与非瓜类作物3年以上轮作。
(2)选用抗病品种
黄瓜的津研系列、津杂1号、津杂2号、津春1号、中农5号、中农13;甜瓜的伊丽莎白、龙蜜1号较抗炭疽病。
(3)种子处理
播前可用55℃温水浸种20~30分钟,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也可用种子重量的25%炭特灵(溴菌腈)可湿性粉剂,或25%施保功(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或50%利得(福·异菌)可湿性粉剂拌种。
(4)栽培防病
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地膜覆盖和滴灌、管灌或膜下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及时清除病瓜,避免阴天或有露水时进行农事操作,避免田间积水,保护地应加强通风,尽量降低空气湿度。
(5)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选用25%炭特灵(溴菌腈)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施保功(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福·福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利得(福·异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10%世高(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或50%翠贝(醚菌酯)干悬浮剂3000~4000倍液,或25%阿米西达(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80%大生(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农抗120(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200倍液,或2%加收米(春雷霉素)水剂600倍液喷雾。保护地可采用常温烟雾施药防治。炭疽病菌在适宜条件下繁殖量很大,用药要早,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3次以上。
一、植物炭疽病的预防措施1、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水肥管理工作。2、在种植前,需要在土壤中施腐熟农家肥作为基肥,为了提升抗病性需要提升高磷钾肥比例。3、做好种植园区的管理,定期做清洁和消毒,及时做好排水工作。4、在发病前期,及时将发病部位剪除后做烧毁处理。5、在浇水时,注意浇水方式,不宜从植株顶部进行。6、在种植时,控制种植密度,保证园区空气流通。7、在冬季时,及时对园区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二、植物炭疽病的治疗措施1、蔬菜炭疽病(1)选择西姆化工-炭疽治疗蔬菜炭疽病。(2)在发病前期,将药剂稀释1500倍左右后进行喷洒。(3)在严重期,每隔大约7天喷洒3次。2、花木炭疽病(1)选择炭特灵药剂治疗水果炭疽病。(2)在做好预防工作后,及时喷洒炭特灵的500倍药液。3、水果炭疽病(1)选择咪鲜溴腈菌药剂治疗水果炭疽病。(2)对于治疗西瓜和柑橘,矮化、畸形、溃烂等症状有不错的疗效。
炭疽的预防应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个方面重点防范。
(1)管理传染源。病人应隔离至创口愈合、症状消失、分泌物或排泄物培养2次阴性为止。对病畜进行隔离、治疗,禁止食用和出售病畜肉、乳。死畜应焚毁或加生石灰深埋在地面2米以下,不得屠宰、剥皮。
(2)切断传播途径。禁止疫区牲畜及畜产品外运,对病人的用具、被褥、衣服、分泌物及排泄物,分别采用煮沸、高压蒸汽或漂白粉消毒。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避免皮肤损伤对防止炭疽传染也有一定的作用。
(3)保护易感人群。对从事畜牧业生产、加工、屠宰的人员,兽医工作者和疫区的人群,均应每年进行炭疽杆菌减毒活疫苗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炭疽的发病率。
菠菜炭疽病的症状是什么?怎么防治菠菜炭疽病?种植过菠菜的朋友们,应该都对炭疽病有所了解,该病主要危害菠菜叶柄,有时也危害花梗和种荚,严重影响菠菜的质量和产量。那么怎么防治菠菜炭疽病?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一、危害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柄,有时也危害花梗和种荚,病害通常从基部叶片开始发生,发病初期生出灰白色水渍状小点,后扩散为灰褐色病斑,病斑中部稍凹陷,边缘呈现灰褐色,稍突起,发病严重时,病斑中央呈现灰白色,半透明,易穿孔。叶脉上的病斑多发生在叶背面,病斑呈现褐色,呈现纺锤形,凹陷较深。叶柄与花梗上的病斑呈现长圆形至纺锤形或梭形,凹陷较深,中间呈现灰白色,边缘呈现灰褐色,发病严重时,一张叶片上病斑可达700个,病斑可相互融合,形成大而不规则的病斑,致使叶片变黄早枯,在潮湿情况下,病斑上产生淡红色黏质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二、传播途径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组织内或附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源,春天条件适宜时,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昆虫等传播,由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发病后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雨水多、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密度过大、植株生长差、通风不良、湿度大、浇水多的地块发病较重。三、防治措施(一)选种与种子处理。从无病留种株上采收种子,引进商品种子在播前要做好种子处理。用52℃温水浸种20分钟后,立即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催芽播种。(二)轮作栽培。发病地块提倡与其他蔬菜实行2~3年轮作,以减少田间病原菌。(三)加强栽培管理。深沟高畦栽培,适当密植,施足有机肥,合理灌水,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植株抗病力。(四)清理田园。收获后及时清理病株残体,并带到田外深埋或烧毁,可减轻发病。深翻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五)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连续喷雾防治2~3次,用药间隔期7~10天。药剂可选用:80%山德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亩用药量150~180克)、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亩用药量100克)、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亩用药量165克)、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亩用药量165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亩用药量125克)、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亩用药量200克)等。
现在正是大棚菠菜的旺盛生长期。在此期间,需要预防炭疽病,因为它起病快,传播快,对菠菜的品质和产量有很高的影响。为了减少疾病的危害,应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下是有机菠菜炭疽病的防治技术要点:症状特点: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叶柄。它是叶片上的淡黄色斑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灰褐色斑点,有轮纹,中心有小黑点。严重的话,病叶会提早枯萎。这种疾病是一种真菌性疾病。致病菌的孢子是通过风和雨传播的。孢子萌发时产生芽管,芽管从伤口或通过表皮直接侵入。经过几天的潜伏期,无菌核和分生孢子再次产生,用于再次感染。地势低洼,种植密度高,空气潮湿,雨水少,都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控制方法1。选择抗病品种。种植博杂9号、博杂10号等早熟杂交品种。2.将种子浸泡在温热的汤里。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52的温水中20分钟,不断搅拌,然后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即可播种。3.农业措施。与其他蔬菜轮作3年以上。合理密植,改善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换气,降低棚内湿度。浇水时,要勤浇水,以防淹水。施肥时要注意有机肥和农家肥的合理配比。严禁过量施用氮肥。收获后要及时清理农村,把病残尸体抬出棚外,焚烧或深埋。
在种植萝卜期间,农户们会遇到萝卜感染炭疽病的情况。那么,萝卜炭疽病该如何防治呢?小编在搜集大量关于萝卜炭疽病的相关资料之后,为大家总结了一下内容,供大家参考。萝卜炭疽病症状病斑发生在叶、茎或荚上。初呈针尖大小的水渍状小点,后扩大为2至3毫米大小的褐色小斑,多个小斑可融合成不规则形深褐色较大病斑,严重时叶片病斑开裂或穿孔,致叶片黄枯,茎或荚上病斑近圆形或梭形,稍凹陷。湿度大时,病部产生淡红色粘质物。萝卜炭疽病发生特点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刺盘炭疽孢菌Colletotrichumhigginsianum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遗留在田间越冬、越夏。也能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及分生孢子依附在种子表面越冬、越夏,条件适宜时,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雨水反溅至寄主上,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经3~5天潜育后,出现病斑,在受害的部位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病菌喜高温潮湿,在13~38℃间均可生长发育,但以26~30℃最适。因此秋季早播,遇多雨天气,有利病害发生;春季病害往往发生较轻。萝卜炭疽病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温、湿度适合时,孢子萌发侵入为害。田间分生孢子通过雨水冲刷或雨滴冲溅传播蔓延,造成反复再侵染,扩大为害。病害在适宜条件下,潜育期仅3~5天,很容易在田间扩展,造成流行。病菌喜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病菌在13~38℃均可发育,最适温度为26~30℃。秋季高温、伴随多雨的条件,病害易于发生。一般每年的病害发生期以受温度影响为主,而发病程度则受适期降雨量及次数的影响。此外,播种早,高温多雨易于发生,发病重。种植过密、地势低洼、易于积水、通风不良、长势衰弱、管理不善的地块,往往发病严重。萝卜炭疽病防治方法①选用无病种子或种子处理:最好从无病留种株上采收种子,也可用50℃温汤浸种20分钟后立即移入冷水中冷却;或50%多菌灵600倍液或50%福美双200倍液浸种20分钟,冲洗药液,晾干播种。②轮作:与非十字花科蔬菜隔年轮作,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③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合理施肥。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重病区适期晚播,避开高温多雨季节,杭州市郊以8月底9月初播种为宜。④药剂防治:药剂选用25%施保克乳油3000~4000倍液,或70%品润干悬浮剂600~800倍液,或50%翠贝干悬浮剂3000~4000倍液,或25%阿米西达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25%绿怡乳油15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喷克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共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