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周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周爽

发布时间: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周爽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程群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逐渐严峻,患骨质疏松症的人群不断扩大。疼痛、脊柱变形、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典型的临床表现。许多骨质疏松的患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往往在发生骨折之后经检查才发现早已存在骨质疏松。因此普及骨质疏松知识,做到早期诊断、及时预测骨折风险并采用规范的长期管理至关重要 [1] 。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钙、维生素D、年龄、性激素(雌激素)、甲状旁腺激素(PTH)、维生素K、垂体功能等因素有关。其中,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持骨骼结构的完整性与坚硬性、支撑人体中发挥重要作用。99% 钙与磷酸和羟基结合成羟基磷灰石结晶,储存于骨骼和牙齿中。骨骼也是人体内最大的钙储存库,是体内钙、磷代谢调节的重要器官。

基于钙的生物学,在青少年骨峰值形成期,足够的钙摄入可以增高由遗传控制的骨峰值,这对预防和延缓日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十分重要。对于缺钙的人群,骨量丢失加快,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对于钙与维生素D缺乏人群而言,补充足剂量的钙与维生素D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骨质疏松。然而单纯补钙并不能治疗骨质疏松症。从多个Meta 分析的数据揭示 [2] ,患者在补钙前后其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这也说明,单纯补钙治疗是目前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最大误区。

骨质疏松症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用药时间长且需联合治疗。目前没有一种药物可以快速根治该病,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并进行长期管理十分重要。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目标包括改善骨骼生长发育,促进成年期达到理想的峰值骨量,维持骨量和骨质量,预防增龄性骨丢失,避免跌倒和骨折 [3] 。与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疾病一样,建立一套规范的长期管理模式是其防治重点。近年来在国外一些学者中曾提出过相应的 健康 教育管理模式,例如日本学者提出过建立以社区卫生中心为基础的骨质疏松及骨折防治的循证医学指南,然而在我国骨质疏松症诊疗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疾病知晓率低下,诊治手段缺乏,以及患者长期治疗依从性不足 [4] 。骨 健康 的改善需要一个长期的管理过程,其预防和治疗策略主要包括基础措施、药物干预和康复治疗。在临床工作中应当将多种策略联合应用,促使患者形成良好的 健康 信念与行为,从而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5] 。

药物治疗是应对骨质疏松症最有效的手段。目前临床工作中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主要包括促进骨形成药、抑制骨吸收药和兼具上述两种疗效的双重作用药物。传统治疗方案中双膦酸盐类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首选药物,其对骨骼的无机成分羟基磷灰石具有很高的亲和力,与骨代谢较为活跃的骨表面结合力强。双膦酸盐药物的主要机制为通过抑制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的活性、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从而抑制骨吸收。然而这类药物的副作用也特别明显,口服双膦酸盐类药物对上消化道黏膜刺激较大,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痛和消化不良等上消化道不良反应。同时双膦酸盐还有具有一定的肾毒性,因此肾功能不全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应慎用 [6] 。此外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超过5年后会进入药效平台期,临床获益降低,且颌骨坏死与非典型性骨折风险增加,因此增加了骨质疏松患者管理的难度。

近年来,骨质疏松症的新药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新型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不断涌现给临床医师提供了更多选择。与传统药物不同,单克隆抗体药物地舒单抗通过模拟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影响破骨细胞活性,从而对骨重建和增加BMD产生积极作用。地舒单抗是一种核因子kappa-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RANKL) 抑制剂,为特异性的RANKL完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该药通过抑制RANKL与其受体RANK的结合,起到类似OPG的作用效果,可抑制 RANKL-RANK-OPG信号通路介导的破骨细胞分化与激活,减少破骨细胞形成及其功能和存活,从而降低骨吸收、增加骨量、改善皮质骨。与传统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相比,地舒单抗的临床优势在于:1、药物主要通过内皮网状系统清除,而非经肾脏代谢,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2、通过皮下注射给药,对胃肠道影响较小;3、靶向结合RANKL,作用精准,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性低;4、用药频次低,价格低廉实惠,提高了患者对药物的可及性。

除上述优势以外,与双膦酸盐类药效较长期维持不同,地舒单抗并不会与其受体长期结合贮留,因此颌骨坏死与非典型性骨折发生风险较低。同时目前的临床研究显示,地舒单抗没有药效平台期,10年使用全髋骨密度的提升呈逐步上升趋势,这意味着其长期应用能给患者带来更多骨 健康 获益 [7] 。

心血管疾病决定生命的长度,骨骼 健康 决定生命的宽度。作为一种易被忽视的全身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是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 健康 问题之一。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加强防治至关重要。地舒单抗凭借其良好的治疗作用,可作为一种新的骨质疏松症治疗手段为更多患者带去临床获益。只有骨骼的 健康 才能提高生活的质量,丰富生命的色彩。

作者简介

程 群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代谢性骨病科主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老年医学研究所骨代谢研究室主任

上海市医学会骨质疏松专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骨代谢病学组副组长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骨质疏松分会常委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负责人(Principle Investigator)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编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

2012年-2013年至赴美国Rochester University 医学中心骨关节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工作,研究方向为老年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作用机制及其干预靶点。目前还开展社区骨质疏松及肌少症流行病学调查。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和上海市卫计委重大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80余篇

参考文献:

[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01:2-17.

[2] 高春林,姜虹,唐家广,侯树勋. 补钙对骨质疏松骨折预防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当代医药,2017,09:15-17.

[3] 夏维波,章振林,林华,金小岚,余卫,付勤.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03:281-309.

[4] Tamaki J,Iki M. Evidence - based,best -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 osteoporosis and osteoporotic fractures[J]. Clin Calcium,2005,15( 8) : 1312 - 1318.

[5] 罗展鹏,王亮,徐小文,杨帆,马远征.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骨质疏松症 健康 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评价[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3:1330-1333.

[6] 王非,荆莉,石卫峰,徐红冰. 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不良反应[J]. 药品评价,2013,23:23-28.

[7] Anastasilakis AD,Polyzos SA,Makras P. Therapy of endocrine disease: Denosumab versus bisphosphonates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J]. Eur J Endocrinol,2018,179 ( 1) : R31-R45

31 四片青霉素烧焦一个十八岁少女 家庭护士 2007/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2 丘吉尔与青霉素的发明者 健康必读 2007/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3 短波近红外光谱法非破坏分析青霉素V钾粉末药品 生命科学仪器 2007/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4 药物影响皮试结果致青霉素过敏反应死亡2例报告 山东医药 2007/07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5 微波对青霉素酰化酶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生物学杂志 2007/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6 对青霉素连续用药过程中更换批号重做皮试的探讨 护理研究 2007/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7 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原因探讨 护理研究 2007/0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8 痰热清联合青霉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40例 陕西中医 2007/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9 门冬氨酸洛美沙星联合青霉素治疗慢性肺心病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0 青霉素对老化洋葱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7/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1 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改进方法 现代医药卫生 2007/0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2 青霉素G不合理应用分析 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 2007/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3 青霉素过敏性皮试——一道难解的医学难题 首都医药 2007/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4 青霉素脱敏治疗二期复发性梅毒1例的护理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7/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5 基于多向核主元分析的青霉素生产过程在线监测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7/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6 氨苄青霉素过敏致严重剥脱性皮炎1例报告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07/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7 口服青霉素V钾片致过敏性休克1例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2007/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8 青霉素诱发18例癫痫样发作回顾性分析 中国药房 2007/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9 展青霉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7/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0 苄星青霉素治疗67例早期梅毒疗效分析 中国医药导刊 2007/01 51 桐油青霉素制剂在外科的应用 兽医导刊 2007/04 52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青霉素G钾 分析试验室 2007/04 53 注射用青霉素钠稳定性考察 黑龙江医药 2007/02 54 应用青霉素瓶胶塞环状缝合治疗猪直肠脱 养殖技术顾问 2007/04 55 青霉素V亚砜酸的制备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56 羟氨苄青霉素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7/03 57 过敏性休克岂是青霉素的“专利”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7/04 58 青霉素过敏继发癔症盲1例 临床荟萃 2007/07 59 介绍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方法的改进 临床护理杂志 2007/02 60 苄星青霉素和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妊娠梅毒研究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7/01

一、什么是高钾血症

钾离子对维持人体细胞代谢、保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维持细胞膜应激性和心肌细胞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内98%的钾离子存在于细胞内,其代谢主要是经过尿液排出体外。当人体内钾离子摄入和排泄的平衡被破坏,或者细胞内外的分布失常,血钾浓度超过,便发生高钾血症。根据血钾水平,可将高钾血症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高钾血症一般常发生于慢性肾脏病和心力衰竭的患者。

二、引起高钾血症的原因

引起高钾血症的原因有很多,除肾功能恶化外,以下的因素都是引起或加重高钾血症的原因:

1.矿物性酸中毒;

2.胰岛素不足;

3.组织损伤(创伤、烧伤、横纹肌溶解);

4.药物因素所致肾脏排钾减少:包括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保钾利尿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

5.饮食摄入过量的钾。

三、高钾血症的疾病症状有哪些

高钾血症临床表现有很多,主要是影响人的心血管系统和神经肌肉功能:

1.神经肌肉症状: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减弱,肢体麻木、动作迟缓、乏力、腱反射消失等,严重时会出现吞咽、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肌麻痹而骤死。

2.心血管系统:对心肌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出现心率缓慢、心律失常甚至骤停等症状。

四、如何判断是否得了高钾血症

根据有大量摄钾、血钾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肾脏排钾减少等基础疾病,再结合血清钾升高和心电图表现,可诊断为高钾血症。一方面要排除假性高钾血症,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原发病的诊断。

五、治疗原则

1.控制饮食和补液中钾的摄入量,减少钾的来源,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减少细胞分解。

2.可以利尿或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促进钾的排泄,当然病情严重时可以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3.注意保护心脏,使用药物降低钾对心脏的毒性。

六、饮食注意事项

减少钾的摄入,避免食用含钾高的食品,如蔬菜类(菇类、土豆、冬菜、萝卜干、海带、紫菜)、坚果类(核桃、杏仁、榛子)、豆类、水果(香蕉、橘子)、酱油、味精等。蔬菜吃之前最好在水中多浸泡,研究发现蔬菜浸泡4-5小时可以去除50%的钾。吃肉时只吃肉不喝肉汤。拒绝喝茶和咖啡。

参考文献:

[1]刘旭,刁宗礼,刘文虎.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钾控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01):109-111.

[2]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2009).陈香美主编.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周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主办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出版周期:半月仅仅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也算是 核心期刊的。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是国际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有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是。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对于一些综合类,或者大项的研究领域来说,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比如,生物,和化学类的期刊,这类期刊一般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有较高的影响力。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缩写IF)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创始人尤金·加菲得(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代创立,其后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

非法期刊包括:未经新闻出版部门批准,擅自印刷的出版物;伪造假冒别人名称印刷的出版物;没经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合法期刊一般都能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查到。在国家新闻总署都查不到,肯定是假的拉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周毅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是国际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有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是。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对于一些综合类,或者大项的研究领域来说,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比如,生物,和化学类的期刊,这类期刊一般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有较高的影响力。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缩写IF)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创始人尤金·加菲得(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代创立,其后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199-01【关键词】妇产科 术后镇痛 护理传统的术后镇痛常用间断肌注麻醉性镇痛药,实践证明这不是最理想的镇痛方法。现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自控镇痛泵具有用药效果好、起效快、药物浓度维持恒定的优点[1]。20012年1月~2012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对285例剖宫产术后患者使用自控镇痛泵(PCA)的方法镇痛,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对285例剖宫产手术患者依照自愿原则使用自控微量镇痛泵。年龄21~36岁,孕36周~42周,均有剖宫产指征。无心肺功能不全及凝血机制障碍,无药物成瘾史。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前常规留置导尿管,术后常规护理,给予抗生素、缩宫素5d治疗。 方法:采用扬州市亚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亚光”一次性使用输注泵,泵容积100ml。镇痛泵药液配方:罗哌卡因30ml,**10mg,氟哌利多5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术毕保留硬模外管,与镇痛泵连接随身携带。镇痛泵以2ml/h的速度给药,导管保留48h后拔除,停止用药。药物的调配,镇痛泵的安装以及拆除,均由麻醉师执行。 2 结果 使用PCA泵均取得满意镇痛效果,根据WHO疼痛分级法将术后疼痛分为四级[2]。0级为显效,Ⅰ级为有效,Ⅱ~Ⅲ级为无效。以术后24h的病人疼痛情况进行统计,0级198例,Ⅰ级84例,Ⅱ级3例,Ⅲ级0例。产妇满意率为98%,无一例发生产后大出血,呼吸抑制等严重并发症,偶有个别产妇出现恶心、呕吐、下肢麻木不良反应。 3 讨论 做好术前宣教:向病人讲明术后止痛的重要性,简单介绍PCA泵的原理、安全性、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消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手术。 生命体征观察:术后监测BP、P、R、SpO2,注意呼吸频率、幅度,必要时吸氧。观察病人有无低血压,对极少数出现低血压者及时调整输液速度。通过护理,无一例病人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体位护理:术后常规给予去枕平卧位6h,后改半卧位,以减轻腹部切口的张力,改善呼吸,促进肠蠕动,防止血栓形成。给患者擦浴、更衣、翻身等各项操作要小心保护导管,防止滑脱或扭曲。导管脱出可导致术后镇痛失败。 皮肤护理: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翻身,勤换会阴垫,防止汗水浸湿衣裤。注意骶尾部受压情况,预防褥疮发生。在护理中还应注意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贴胶布处有无过敏、水疱,胶布有无脱落现象。 促进肠道排气的护理:护理人员向病人讲明主动活动的重要性,鼓励病人床上翻身,做各种床上适应性活动,包括上肢屈伸运动及扩胸运动。 导尿管护理: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24~48h,每2~4h定期开放,训练膀胱功能。尽量选择在输液未完,液量在500ml左右时拔管,拔管后约4h内在护士协助下自行排尿。如仍不能排尿,可采用热敷膀胱区、按摩、听流水声等方法促进排尿,如以上方法失败则重插尿管。 下肢麻木的护理:在排除了神经系统方面疾患后,可以不处理,使症状逐渐消失。但要注意下肢血运情况,可给予按摩。冬天使用热水袋保暖时尤加小心,测试水温,避免烫伤。 PCA泵作为一种新型的效果确切的镇痛方式,其优越性已得到广泛认可。它使镇痛药物在血浆中能保持一个稳定的浓度,有效地解决了病人术后的疼痛问题,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护理人员也需要加强麻醉学方面的知识,更多了解镇痛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凌莎.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硬膜外镇痛泵的效果及护理体会.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8):1251. [2] 景颂恩,李志刚.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168例临床分析.实用诊断学治疗杂志,2003,6(17):523.

31 四片青霉素烧焦一个十八岁少女 家庭护士 2007/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2 丘吉尔与青霉素的发明者 健康必读 2007/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3 短波近红外光谱法非破坏分析青霉素V钾粉末药品 生命科学仪器 2007/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4 药物影响皮试结果致青霉素过敏反应死亡2例报告 山东医药 2007/07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5 微波对青霉素酰化酶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生物学杂志 2007/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6 对青霉素连续用药过程中更换批号重做皮试的探讨 护理研究 2007/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7 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原因探讨 护理研究 2007/0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8 痰热清联合青霉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40例 陕西中医 2007/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9 门冬氨酸洛美沙星联合青霉素治疗慢性肺心病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0 青霉素对老化洋葱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7/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1 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改进方法 现代医药卫生 2007/0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2 青霉素G不合理应用分析 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 2007/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3 青霉素过敏性皮试——一道难解的医学难题 首都医药 2007/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4 青霉素脱敏治疗二期复发性梅毒1例的护理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7/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5 基于多向核主元分析的青霉素生产过程在线监测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7/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6 氨苄青霉素过敏致严重剥脱性皮炎1例报告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07/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7 口服青霉素V钾片致过敏性休克1例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2007/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8 青霉素诱发18例癫痫样发作回顾性分析 中国药房 2007/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9 展青霉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7/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0 苄星青霉素治疗67例早期梅毒疗效分析 中国医药导刊 2007/01 51 桐油青霉素制剂在外科的应用 兽医导刊 2007/04 52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青霉素G钾 分析试验室 2007/04 53 注射用青霉素钠稳定性考察 黑龙江医药 2007/02 54 应用青霉素瓶胶塞环状缝合治疗猪直肠脱 养殖技术顾问 2007/04 55 青霉素V亚砜酸的制备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56 羟氨苄青霉素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7/03 57 过敏性休克岂是青霉素的“专利”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7/04 58 青霉素过敏继发癔症盲1例 临床荟萃 2007/07 59 介绍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方法的改进 临床护理杂志 2007/02 60 苄星青霉素和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妊娠梅毒研究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7/01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摘要】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套管柔软,套管在V内留置时间长而不宜穿破血管壁,能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持续保留在V通道内,尤其在抢救为重病人,大手术术后静脉药物的输注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既减轻患者痛苦,又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在临床中收到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接受。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护理 近来对重症患者,血管条件差,穿刺困难患者采用V留置针。优点: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V留置针由于操作、护理不当,导致V炎,堵塞等情况,从而影响V留置时间,降降低穿刺的成功率[1]。现将现临床应用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7年9月—2010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实施V留置针技术,共穿刺150例,男90例,女60例。年龄10岁~80岁。 方法:操作前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尤其是神志清醒患者,向其说明操作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消除患者顾虑及紧张,恐惧感,使其配合治疗,神志不清者,也应向其陪护解释清楚。 选择合适的血管:一般选择较为粗直,血流较快,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通常选用四肢浅静脉,如足背V、大隐V、肘正中V、前臂贵要V,尽量不使用手背V、以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避开关节,V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如皮肤有感染或皮肤病者忌穿刺留管。 操作方法: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常规消毒后待干,绷紧穿刺点远端皮肤,使用V固定,以15°—30°进针,针头斜面向上,见回血,降低进针角度为10°,左右顺着V走向将留置针推进—1cm后,边退针芯边缓慢将外套管送入V内,拔出针芯。(我们使用的留置针是直接连接肝素帽的产品。 必要时连接可来福装置,其内置为负压装置,短时间内可取代肝素封管)用透明胶膜固定于穿刺部位,并记录时间。 2护理方法 熟练操作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养个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严格检查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2]。 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若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痛表示V炎发生,应立即拔管。拔管后用干棉签按压5min无出血方可,并用50%硫酸镁湿热敷,局部涂抗生素软膏[3]。 每2—3d更换一张透明胶膜,并消毒周围皮肤,连续输液者每日更换输液器1次,封管后的留置针启用时,应用注射器抽回血后再接液体,不宜用力将血凝块推入血管内,以免发生栓塞,留置针不宜过长5天为宜。对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同时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保护血管。输液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滴速,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快速输液严防液体滴空。 在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认真钻研技术,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护理操作技术,认真进行留置针的观察和护理。提高留置针在留置中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3封管 配制:肝素钠原液加入100ml氯化钠注射液(肝素钠禁忌:消化道出血,DIC。高血压引起的闹出血,肝肾功能不全者等)也可直接用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封管不必配液,避免配液时引起的污染,减轻护理工作量。 封管方法:输液完毕,用注射器抽取封管液5ml,连续不间断,均匀缓慢边退边往外退针头得方法封管:生理盐水每个6—h冲管,肝素钠持续抗凝12h。 4讨论 静脉留置操作方便,快捷,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能满足多次输液,输血,营养液输入;是抢救患者及外科手术病人所采取的最有效最重要措施。快速建立V通路便于药物输入,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充足的时间。V留置针还保护3V,减少了感染和出血的机会,连接三通装置可多路同时输入。在应用V留置针过程中,首先重视患者的健康宣教,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业务素质,完善输液体系,提高护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1]万灵云,王付荣.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204. [2]汪赛进.新编护理知识1000题[M].合肥:中国科技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36. [3]庞新娜,赵静.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预防[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6:2. ;

临床和临床实验医学杂志

优助医学解答:目前通行的科技核心目录是2016版,《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在目录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不是核心期刊,级别并不高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是北京市卫生局主管,首都医大主办的省级期刊,不是国家级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是经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北京市卫生局主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医学期刊。是正规出版的公开刊物,但算不上国家级期刊。

临床和和实验医学杂志

不是,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一、“北大核心”: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即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每四年修订一次,目前是2004版。二、“南大核心”: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五、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七、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但各单位对中文核心认定办法不一样,应以自己单位的规定为准。一般的以北京大学为准,即《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准来确定核心期刊。(二)什么是“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三)什么是国家级期刊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四)什么是CN刊物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人们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是国家正式期刊。该刊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主办,北京市卫生局主管。因此不能算国家级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是国际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有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是。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对于一些综合类,或者大项的研究领域来说,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比如,生物,和化学类的期刊,这类期刊一般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有较高的影响力。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缩写IF)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创始人尤金·加菲得(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代创立,其后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不是核心期刊,级别并不高

  • 索引序列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周爽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周期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周毅
  • 临床和临床实验医学杂志
  • 临床和和实验医学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