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教育
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适合检验医师的培养
目前,检验医师的培养主要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9]。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省(区、市)须在2015年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全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14年,为了不断完善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建立适应临床医学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衔接,教育部等六部门颁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正式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201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按照该方案,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限为3年,主要采取理论学习、临床轮转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临床轮转学习为主的培养模式。培养过程严格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中检验医学科的培训内容与标准进行,实际培训时间应不少于33个月;同时重视学位课程学习、临床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全面培养。因此,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后的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为了检验医师培养的又一重要途径。
“双轨合一”的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受到欢迎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都是培养临床应用型高级人才,相同的培养目标使二者实现了“双轨合一”,这不仅不会产生冲突,而且还能相辅相成促进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3]。“双轨合一”的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通过毕业答辩后,可同时获得《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即受训学员在完成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的同时,又完成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可以说是“一箭三雕”,为受训学员节约了培训时间,有效提高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效益,深受检验医师培训学员的普遍欢迎。近年来,报考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越来越多。因此,有理由相信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必将成为未来检验医师培养的主渠道。4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教育与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脱节2012年,国家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该目录将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调整为四年制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这就意味着2013年之后医学检验将不存在,而都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与原有的医学检验专业培养目标基本一致,但学科性质为理学,定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与医学特别是临床医学越离越远,与检验医学的发展趋势完全背道而驰。按照现行的《执业医师法》和《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的相关规定,五年及以上学制的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历可作为临床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学历依据(仅限2012年12月31日前入学)。由此可见,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学生不能参加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也就不能报考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更不能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为检验医师的未来发展之路被堵死。这与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完全脱节,严重阻碍了检验医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因此,强烈呼吁改变医学检验本科教育模式,从检验医学学科未来的发展出发,建议尝试设置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方向)本科专业。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有待完善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并轨后,临床规范化培训时间不少于33个月,其中检验医学科的专科训练为22个月。从培训时间安排看,11个月的临床专科训练时间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生源的学员是合理的;但对医学检验专业生源的学员来讲,由于他们已经具备基本的临床检验操作技能,缺乏的是临床诊疗技能和经验,一年不到的临床专科训练是似乎略显不够,能否适当缩减医学检验科的培训时间,相应延长临床专科训练时间值得商讨。另外,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制为3年,临床科研创新研究、论文撰写以及答辩的时间仅为3个月,导致科研实验研究和毕业论文准备只能在业余时间进行,多多少少与临床轮转培训存在时间冲突。因此,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临床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总之,从检验医师的定位和岗位职责要求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均能较好地满足检验医师的培养需求,但并轨后的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既能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又能使学生获得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和学历教育,对有意从事检验医师工作的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已经成为检验医师培养的主要途径,但其培养模式有待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封忠昕,陈琦,闵迅.检验医师的困境与出路[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4):569-570.
[2]马红雨,朱美财,吕建晓,等.我院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1):181-182.
[3]黄彬,陶丽华,唐乾利,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现状及实施“双轨合一”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1):19-21.
[4]张竹君,粟薇,邹丽琴.检验医师何去何从[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5):707-708.
[5]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感染性疾病快速诊断检验医学专家委员会.肠道感染性疾病检验诊断报告模式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14):1083-1086.
[6]张继瑜,裘宇容,杨佳,等.检验医师培养的实践探讨[J].热带医学杂志,2010,10(7):904-906.
[7]石应康,秦莉,王兰兰.从医学教育和医院管理看检验医师的定位和培养[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6,17(3):1-2.
[8]王凤超,朱安友,胡建国,等.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会[J].淮海医药,2014,32(3):302-303.
[9]乔蕊,张捷.中国检验医师培养现状浅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1):5-7
临床检验医学核心期刊很多,诸如临床检验杂志、检验医学、 中国实用诊断学等,更多医学核心期刊和相关论文发表,请关注中国期刊论文优秀门户网站——万方论文网。
1985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生物化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1999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6年2月被聘为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年6月年起担任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和临床生化检验教研室主任,2000-2003年担任广东医学院医学检验系副主任,2001年起担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2004年至今担任广东医学院检验学院院长。2004年7月至今担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现为广东省生物化学学会理事,湛江市科技评估专家,湛江市第三届科学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湛江市博士联谊会副会长。《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国际输血与血液学杂志》和《广东医学院学报》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病原生物学个人专长: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细菌耐药机制和抗生素应用研究职称职务: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病原生物学博士生导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检验专业临床微生物校际协作组组长。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会委员,临床微生物学组组长,细菌L型学组组长。上海抗感染和化疗学会委员,上海检验学会委员、临床微生物学组组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检验系副主任、临床微生物教研室主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微生物科主任、院感科主任。上海市第九、第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杂志编委: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中国实验诊断学、诊断学理论与实践等杂志编委;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特邀编委;检验医学杂志常务编委。研究方向:专业为病原生物学,特长为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细菌耐药机制和抗生素应用研究。
山东省检验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微免学会山东省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检验学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学会检验分会常务委员,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检验学会肿瘤标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成员,中国实验室认可委员会医学分会委员,《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临床检验杂志》编委《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编委,《中国实验诊断学》编委,《齐鲁检验医学》杂志副主编,《实用检验医师杂志》顾问。
张欣欣 ,女,1963年6月出生,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病毒研究室主任,感染科副主任、感染病与寄生虫病教研室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病毒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肝病分会委员,国际法语地区热带病研究院理事会理事,法国科学院中法基金会博士后俱乐部主席,《中华检验医学杂志》、《肝脏》、《热带病与寄生虫学》、Word J Gastroenterology等杂志编委。主要从事传染病的临床医疗及科研工作,特别是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治疗、预防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曾先后赴法国国立健康与医学研究院、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分别进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的研究。
中国临床康复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 周期:周刊 | 核心刊物本刊以传播现代临床康复医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为宗旨,使读者及时了解疾病早期康复介入,临床康复的理论,实践,基础研究以及相关医学其它方面的最新进展。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所 | 周期:双月刊本刊主要内容包括胸部、腹部、盆腔及四肢介入影像与治疗学,中枢神经、头颈部及心血管介入影像与治疗学,微创介入学,超声介入学,介入材料学、药物学及护理学等;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学工作者、心脏病学、神经科学等临床医学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本刊是介入影像、治疗学工作者相互学习、交流的园地,是医院图书馆必备的学术刊物。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主办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 | 周期:月刊 | 核心刊物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周期:月刊 | 核心刊物本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物理医学与康复专业的学术期刊,报道物理医学与康复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读者对象为从事物理医学与康复科研、临床、教学的工作者,以及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临床各科医师等。本刊的办刊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反映我国物理医学与康复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物理医学与康复的学术交流。设有论著、研究报告、病例报告、经验交流、综述、讲座、会议纪要、国内外学术动态、继续教育园地、书评(或书讯)、读者、作者、编者及学术活动预告等栏目。上海医学影像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上海研究所 | 周期:季刊本刊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上海研究所主办的专业综合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广大影像医学工作者(包括X线、Ct超声、MR、核医学等)和有关专业临床医师及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现代诊断与治疗主办单位: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 周期:双月刊本刊系1989年经原国家科委核准,原江西省科委批准出版,1990年2月经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发给出版许可证。该刊现拥有3位中科院院士(他们是裘法祖、吴?、陈可冀教授)、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是刘玉清、陈灏珠、曾溢滔、孙燕、邱蔚六教授)及13位博士生导师组成的31位特邀编委及江西省内著名专家组成的编委队伍。该刊先后获得江西省先进科技期刊奖、江西省科技期刊奖、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以及《CAD-CD规范》执行优秀奖。它的诊疗新技术荣获江西省首届十佳期刊专栏。该刊13年来,发行量一直居江西省同类期刊发行量之首位,覆盖面达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国外发行到西欧、东南亚及美国。该刊欢迎刊登药品(包括处方药)、医疗器械、保健品广告以及医疗单位形象广告。拟在本刊刊登广告者需交营业执照或法人代表证书(复印件)、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宣字号批复件(原件,用后退还)及产品说明书。解放军护理杂志主办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 周期:月刊 | 核心刊物本杂志是总后勤部卫生部主管,第二军医大学主办的全国性护理专业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1984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设有论著、综述、教育研究、护理管理、军事护理及经验交流、个案研究等栏目。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周期:月刊《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原名《国外医学临床生化与检验学分册》)1980年创刊,是由卫生部主管、由中华医学会和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主办的全国性检验医学专业学术国家级期刊。全面、系统地反映国内外检验医学成果和发展动态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报道国际范围内先进医学科学信息和有特色的临床经验,以广大科研人员、临床生化、微生物、免疫、血液等检验医学工作者及临床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对从事检验医学的医务工作者和医学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近年来本刊已被列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本刊特别注意所选用文章的先进性、科学性、及时性与实用性,创刊以来以其内容新颖、报道快捷而深受广大读者、作者的好评和喜爱。本刊以专家约稿和作者投稿相结合,每期采取重点专题的报道出刊形式,对专业人员更具指导性。本刊欢迎国内外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的新理论、新进展方面的综述、简介;基础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介绍;临床检验及医学相关领域的专家述评论著、论著、综述、临床研究、继教、信息园地(包括学术争鸣、技术交流、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出国考察报告、网络讯息、会议(座谈)纪要、综合报道、消息报道)等栏目的稿件。专题及成才之路的稿件主要为约稿。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天津市天和医院 | 周期:月刊 | 核心刊物本刊是由卫生部医政司主办的全国性专业学术期刊,是国内急救医学类最具权威性期刊,全年发表论文500余篇,各级基金资助项目的比例达到80%以上。全年在统计源中的引文数达200篇。连续四次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华北地区优秀期刊奖,连续被评为天津市一级期刊。岭南急诊医学杂志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会 | 周期:双月刊本刊一贯秉承办刊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园地。其实我也不太清楚,这是我在网上搜的
1985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生物化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1999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6年2月被聘为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年6月年起担任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和临床生化检验教研室主任,2000-2003年担任广东医学院医学检验系副主任,2001年起担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2004年至今担任广东医学院检验学院院长。2004年7月至今担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现为广东省生物化学学会理事,湛江市科技评估专家,湛江市第三届科学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湛江市博士联谊会副会长。《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国际输血与血液学杂志》和《广东医学院学报》编委。
主任技师、教授、北华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临床微生物学检测与研究中心主任,海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海南省临床微生物学检测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微生物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海南省医学会临床检验分会主任委员;美国微生物学会(ASM)会员;首届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南医学院兼职教授;北华大学兼职教授;《海南医学》杂志编委会编委;《罕少疾病杂志》编委会特约编委;《临床检验杂志》编委员会特约编委;《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编委。
核心期刊
现设有临床微生物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免疫学、临床血液与检验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管理等专业的论著、论著摘要、讲座、综述、会议(座谈)纪要、经验交流、国内外学术动态、教学园地、新技术和新方法等。从1999年起开设 “专题”栏目,其内容新,信息量大,深受国内医学检验同道的好评。
扩展资料
《检验医学》(原《上海医学检验杂志》)为上海市卫生局主管、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杂志,被列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1996版~2008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检索系统、波兰《哥白尼索引》检索系统、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等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自2002年起连续3届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同时还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上海市科协系统优秀期刊提名奖、上海市科技期刊审读优秀奖。
本刊于1986年3月创刊,从1999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9年起改为月刊。本刊坚持以实用为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检验与临床三结合,报道本专业领域中的最新科研成果、实用技术的新进展、各种检验方法的性能和特点等内容。
就检验医学的方法学而言,新颖的自动化仪器及试剂,各种技术的日臻完善,加之小型化、简单化和即时检验(POCT)的发展,不断满足对患者快速诊断和自我诊断的需求,检验医学的发展使之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
为了更广泛深入地传播检验医学新知识和现代信息,因此,本刊于2004年起,将《上海医学检验杂志》更名为《检验医学》。
本刊现设有临床微生物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免疫学、临床检验与血液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管理等专业的论著、论著摘要、讲座、综述、会议(座谈)纪要、经验交流、国内外学术动态、教学园地、新技术和新方法等。从1999年起本刊开设“专题”栏目,其内容新,信息量大,深受国内医学检验同道的好评。
本刊在国内检验医学领域期刊中率先实行开放存取(Open Access,OA)。2013年网站文章年点击量超过71万次(其中国内占、美国占、欧洲占、其他地区占。)。2013年全文下载量超过31万次;以中国()和美国()为主,分布于30个国家。
为了提高杂志质量,本刊于编委会换届之际聘请4位外籍专家作为杂志编委。这4位编委分别为:朱玉胜(美国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病理及检验医学系临床化学及毒理学部主任)、李仕勇(美国埃默里大学医院病理与检验科流式细胞实验室主任)、郑晓天(美国芝加哥Ann & Robert 儿童医院微生物室主任)、杨治(美国新泽西医科和齿科大学细胞生物学与分子医学系教授)。这也为《检验医学》走出国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检验医学
参考资料来源:检验医学_官方网站-《检验医学》(原《上海医学检验杂志》)简介
郭健,1956 年 9 月生于北京。 1982 年 12 月毕业于原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 1988 年 7 月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临床化学专业,取得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被分配到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工作,现任中心副主任兼特检室主任,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同时应聘担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第五届编委会副总编辑;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临检专业委员会常委;第二届全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秘书长; 第二届全国医用临床检验实验室和体外诊断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实验室》编辑部主任。 曾于 1997 年赴日本 SRL 临床检验所学习分子诊断技术和商业实验室管理, 2000 年赴苏黎世大学医院学习基因多态性检测技术及医学实验室管理。 1988 年以来,主要从事临床化学检验工作,包括:⑴治疗药物监测;⑵检验方法学研究;⑶医学实验室标准化研究。 2000 年以来,发表论著文章 9 篇;参与编写学术著作 4 部,同时参与了全国卫生行业标准的编写工作。1984年毕业于青海医科大学,从事心胸外科专业20余年。曾两次赴韩国嘉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中心研修学习。对心胸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如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瓣膜病以及肺癌、食管贲门癌、纵隔肿瘤等胸部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
现任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免疫学教研室副主任、国家教育部免疫微环境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天津市“131人才”第一层次人选、天津市细胞与分子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优秀教师、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授,担任天津市免疫学会秘书长、天津市国际生物治疗学会会员、国际RNA学会会员、中国免疫学会终身会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常务委员、中华微生物与免疫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临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事、天津市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理事、中华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杂志编委、中国检验医学杂志(英文版)编委、中国肿瘤临床(英文版)编委、医学分子生物学杂专编委、医学参考报编委。近五年,杨洁教授承担科研项目20多项,科研经费400余万人民币,包括 “863”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发表学术论文3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余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6篇,累计影响因子高于76,单篇影响因子最高达。SCI收录1. Yang J, Aittomaki S, Pesu M, Carter K, Saarinen J, Kalkkinen N, Kieff E, Silvennoinen O. Identification of p100 as a coactivator for STAT6 that bridges STAT6 with RNA polymerase II. EMBO J. 2002 Sep 16;21(18):4950-4958. (IF:)2. Aittomaki S, Yang J, Scott EW, Simon MC, Silvennoinen O. Distinct functions for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 and in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of Fc gamma receptor I . 2002 Aug 1;100(3):1078-1080. (IF:)3. Ungureanu D, Vanhatupa S, Kotaja N, Yang J,Aittomaki S, Janne OA, Palvimo JJ, Silvennoinen O. PIAS proteins promote SUMO-1 conjugation to STAT1. Blood. 2003 Nov 1;102(9):3311-3313. (IF:)4. Paukku K, Yang J,Silvennoinen O. Tudor and nuclease-like domains containing protein p100 function as coactivators for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5. Mol Endocrinol. 2003 Sep;17(9):1805-1814. (IF:)5. Aittomaki S, Yang J, Scott EW, Simon MC, Silvennoinen O. Molecular basis of Stat1 and cooperation in cytokine-induced Fcgamma receptor I promoter activation. Int Immunol. 2004 Feb;16(2):265-274. (IF:)6. Valineva T, Yang J,Palovuori R, Silvennoinen O. The transcriptional co-activator protein p100 recruits 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 activity to STAT6 and mediates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REB-binding protein and STAT6. J Biol Chem. 2005 Apr 15;280(15):14989-14996. (IF:).7. Valineva T, Yang J,Silvennoinen O. Characterization of RNA helicase A as component of STAT6-dependent enhanceosome. Nucleic Acids Res. 2006;34(14):3938-3946. (IF:)8. Wang Y, Yang J, Gao Y, Dong LJ, Liu S, Yao Z. Reciprocal Regulation of 5alpha-Dihydrotestosterone, Interleukin-6 and Interleukin-8 During Proliferation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rcinoma. Cancer Biol Ther. 2007 Mar 1;6(6): 864-871 (IF:)9. Shaw N, Zhao M, Cheng C, Xu H, Saarikettu J, Li Y, Da Y, Yao Z, Silvennoinen O, Yang J, Liu ZJ, Wang BC, Rao Z. The multifunctional human p100 protein 'hooks' methylated ligands. Nat Struct Mol Biol. 2007 Aug;14(8):779-784. (IF:)10. Yang J,Valineva T, Hong J, Bu T, Yao Z, Jensen ON, Frilander MJ, Silvennoinen O. Transcriptional co-activator protein p100 interacts with snRNP proteins and facilitates the assembly of the spliceosome. Nucleic Acids Res. 2007; 35(13):4485-4494. (IF:)11. Li H, Wang Y, Gao Y, Shao J, Zhao X, Deng W, Liu Y, Yang J, Yao Z. Effects of Raf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 expression on metastasis ans progression of huma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Mol. Cancer Res. 2008;6(6): 917-928 (IF:)12. Wang Y, Liu Y, Han R, Yang J, Zhi Z, Zhang Y, Yao Z, Gao W, Shwn Z. Temporal evolution of soluble Fas and Fas ligand in patients with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Cytokine. 2008; 41(3): 240-243 (IF:. Li H, Wang Y, Gao Y, Zhao X, Liu Y, Sun B,Yang J, Yao Z. Effects of raf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 expression on metastasis and progression of human breast cancer. Mol. Cancer Res. 2009;7(6): 832-840 (IF:)14. Yang J, Wang Y, Gao Y, Shao J, Zhang X, Yao Z. Reciprocal regulation of 17β-estradiol, interleukin-6 and interleukin-8 during growth and progression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Cytokine 2009;46(3): 382-391 (IF:)15. Saarikettu J, Ovod V, Vuoksio M, Grönholm J,Yang J, Silvennoinen O.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human Tudor-SN. Hybridoma (Larchmt). 2010 Jun;29(3):231-236 (IF:)16. Liu X, Dong L, Zhang X, Wang B, Wang X, Li H, He J, Ge L, Yao Z, Jing X, Yang J. Identification of p100 protein target promoters by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Guided Ligation and Selection (ChIP-GLAS). Cell. Mol. Immunology 2010,8(1):88-91. (IF :)17. Wang X, Liu X, Fang J, Lu Y, He J, Yao X, Yao Z, Yang J. Coactivator p100 protein enhances STAT6-dependnent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but has no effect on STAT1-mediated gene transcription. Anat. Rec. 2010; 293(6): 1010-1016 (IF:)18. Wang Z, Shao J, Zhou Q, Liu J, Zhu Y, Yang J, Wei M. The -251A>T polymorphism of interleukin-8 is associated with longer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hospital staying after coronary surgery. Cytokine. 2010; 50(3): 268-272 (IF:)19. Gao X, Ge L, Shao J, Su C, Zhao H, Saarikettu J, Yao X, Yao Z, Silvennoinen O, Yang J. Tudor-SN interacts with and co-localizes with G3BP in stress granules under stress conditions. FEBS Lett. 2010; 584: 3525-3532(IF:)20. Zhang G, Jing X, Wang X, Shi W, Sun P, Su C, Zhu M, Yang Z, Yao Z, Yang J. Contribution of the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IL-18 in the formation of human nasal polyps [J]. Anat Rec (Hoboken). 2011,294(6):953-960 (IF:)21. Dong L, Zhang X, Fu X, Zhang X, Gao X, Zhu M, Wang X, Yang Z, Jensen ON, Saarikettu J, Yao Z, Silvennoinen O, Yang J. PTB-associated splicing factor (PSF) functions as a repressor of STAT6-mediated Ig epsilon gene transcription by recruitment of Biol Chem. 2011 Feb 4;286(5):3451-9.(IF:)
1985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生物化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1999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6年2月被聘为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年6月年起担任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和临床生化检验教研室主任,2000-2003年担任广东医学院医学检验系副主任,2001年起担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2004年至今担任广东医学院检验学院院长。2004年7月至今担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现为广东省生物化学学会理事,湛江市科技评估专家,湛江市第三届科学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湛江市博士联谊会副会长。《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国际输血与血液学杂志》和《广东医学院学报》编委。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仅 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但不是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也算 核心期刊吧,只算是 普通国家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