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患癌教授改论文

患癌教授改论文

发布时间:

教授患癌改论文

目前治疗癌症的方式分为:手术、放疗和化疗三种方式。

手术方式

这种方式主要是针对有形的肿瘤,比如说食道癌、结肠癌等,但是像淋巴癌这种是没办法通过手术去除的。

放化疗方式

放疗和化疗可以放在一起,放疗主要是通过射线进行杀死癌细胞。这种情况是癌细胞还没有扩散,可以进行局部杀死。化疗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如果癌细胞已经开始扩散,可以用化疗的方式进行全身击杀。

所以,化疗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方式,医生让化疗也是为了杀死癌细胞。

如果担心化疗带来的各种副作用,可以增加营养的同时,医生会开出很多缓解副作用的药品。营养上,我给的建议是,营养不是补品,最好是补充人体所需的优质蛋白质和脂肪,这些能补充人体能量,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还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些是人体所需却无法人体自己形成的物质,还可以补充一些功能性营养元素,比如益生菌和益生元,调节肠胃功能,加强肠胃蠕动,解决腹泻便秘问题。

至于其他功能性的营养元素,比如谷氨酰胺可以提高免疫系统的活力,更好的抵抗癌症,这些都是可以咨询医生的。

现代医学中,有肿瘤营养这一科室,在治疗的时候肿瘤营养会进帮助癌症患者补充营养,保障自身 健康 。

赚钱嘛,化疗是医院赚钱最多,费力最少,责任最小,病人认同度最高的项目。比贩毒利润都高,还没风险,医院为什么不做呢。化疗药比毒品还贵,药企一本万利,当然会鼓励医院多做化疗。不化疗当然行,只是你早已被科学洗脑,根深蒂固的认为不行,恐惧让你丧失了正确判断的能力。

不化疗可以啊,毕竟还可以选择生物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况且,医生并没有拿着刀夹在患者的脖子上“必须化疗”!这种事,利弊各一半,自己权衡吧。

我妹的胃癌分期是T2N1M0,没有发生远处脏器的转移,但是有一个淋巴转移,而且在切下来的组织中找到癌栓。这种情况下,武汉协和医院胃肠肿瘤的刘涛教授建议我们按照国际胃肠道化疗指南,使用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进行6-8疗程的化疗进行疗效巩固,降低复发率。

从武汉回到深圳,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肿瘤中心看诊,他们的顾问医生也给出了同样的建议,所以我们知道化疗副作用大,仍然选择遵医嘱进行化疗。

化疗前先埋了PICC导管,每21天一次。第一次化疗完的头三天,妹妹几乎是在洗手间度过的,一直在干呕、吐。从第二次开始,我们选择了一种自费的进口止吐药,止吐效果确实立竿见影,腹泻和便秘又交叉发作。到第四次,妹妹开始出现骨髓抑制,血小板和血红蛋白逐渐下降,手足综合征也逐渐显现。第六次化疗前,由于血小板太低又刚好碰上春节,妹妹被迫将化疗推迟了一周。我们带着妹妹全家出动去求神拜佛,寻找各种升血小板的土方,第六、七次化疗完,妹妹被折磨的不成人样,最后一次化疗医生给妹妹减量至75%……

耗时半年多,扛过化疗。现如今回想起来,仍然非常庆幸妹妹那么坚强。在完成第六次化疗后,我们看她太辛苦,一度想劝她放弃,好在妹妹最终坚持的下来。而化疗的过程中,经历几次胆战心惊的“虚惊一场”,让我们白白流了好多眼泪。直到现在我们都对深圳市某两家三甲医院都闭口不提(医生的医德和诊断技术均有待提升)。

今年是美美历经劫难的第三年,谢天谢地我们当初听了医生的话,选择了化疗。而和妹妹曾经一起同病房的阿姨(妹妹在三人间待了2天,一个40多岁的胃癌阿姨,手术后主要靠中医祖方调理,没有进行化疗),前段时间我在协和胃肠肿瘤病友群里得知那位阿姨因复发已经过世。

所以,对化疗这把双刃剑的选择我们还是应该听医生的建议。化疗的副作用会因为停药而慢慢的消失,生命却不会。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评论区有人讲化疗是医院承担风险最小,收益最高的项目,所以医生最喜欢给肿瘤病人上化疗。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如果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打听一下错的有多离谱。

患癌以后,医院为什么呀让病人化疗?不化疗行吗?首先我们要明白,医院不光是为人治病的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我想问一下大家,如果病人没钱医院会给治病吗?我想如果没有钱的是不会给你治病的,在这个现实的 社会 ,不像以前的那样了,现在救死扶伤的很少了。有钱就给治病,没有钱就等死。这就是残酷的 社会 。

所以现在,患了癌症,医生会想法设法的让你做化疗,不管是不是可以做化疗,都会先让病人做化疗看一下,是不是有效果,有效果就继续做,没有效果的话就不用做了,一是为了治疗,二也是为了赚钱。其实作为医生都知道有些癌症化疗是有用的,有些癌症化疗是没用的,即然有些癌症化疗没用,医生为什么还要求做呢?我不说大家也明白。

以前我们小时候感冒医生给配上几包药,吃三四天就好,严重的时候,打几天小针就好,而现在呢?感冒了吃药不管用了,是不是就要打吊瓶,最少打七天,严重点的打十几天,我就不明白了,是药不行啊,还是病毒厉害了,还是医生的医术不行了。还有就是去医院做个检查,这一个检查下来,没有个千儿八百的是不行的。有句俗话说得好,没什么别没有钱。有什么别有病。意思就是,没有钱是不行的。即使再有钱,只要有了病也白搭。所以我们这些老百姓不敢生病,也治不起病。

癌症不化疗可以吗?这要看是什么癌症,也要看病人的体质和心态,有些癌症化疗是有用的,如果病人的体质和心态好的话,就可以做化疗,有些癌症晚期的病人,体质和心态不好,即使化疗了也没有效果,有可能会加速死亡,像这样的,与其让病人受化疗的痛苦和折磨。不如不做,在家里保守治疗。

化疗是为了用化疗药物杀死癌细胞,有效的控制病情。如果不化疗,癌细胞就会疯狂的陆续生长增多,就会扩散身体的各个器官,危及生命,虽然化疗副作用大,身体还是能耐受的,化疗之前身体的各项指标都要达标才可以进行化疗,所以得了癌症不要惧怕化疗,化疗效果还是不错的

既然患癌住院,当然要听医生的治疗,化疗只是治疗的一部分,还有其它的治疗如吃药,

化疗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化疗药物是作用于全身的,在治疗原发灶的同时,也可以杀灭体内一些肯能存在的微转移灶。

化疗常常不作为单一的治疗手段,常常会和手术、放疗联合应用;最终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

不是所有的癌症患者都可以化疗的。化疗药物有很大的毒性,它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组织细胞造成损害。这个副作用可以表现为:脱发、恶性呕吐、白细胞下降等等。

化疗前要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较低、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是不能化疗的,这种情况,化疗反而会加速病人的死亡。

有些癌症不需要化疗,手术切除后就等于治愈了。 比如说原位癌、IA期肺癌,都是不用化疗的; 但是对于中晚期的肺癌,化疗是非常有效的,可以延长患者的寿命。

曾在一篇文献中看到,将肺癌患者分为两个治疗组,一组化疗,一组不化疗。随访结果显示,化疗这组的5年生存率比不化疗的要高10%。

我们拿肺癌举例,3期的肺癌体积就比较大了,有些已经失去手术机会;但是通过化疗后,原发灶缩小,就有了手术的机会,可以进行手术切除。所以我们会看到有些癌症患者,是先化疗,后面又进行了手术治疗。

化疗还可以和放疗联合应用,先化疗,缩小病灶,然后再放疗,这样使机体的正常组织少受辐射。

确诊癌症后,应该让专业医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估,选择一个比较好的治疗方案,不要一听化疗副作用大,就抵触它,要多和医生沟通,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现在唯一一个能控制癌症的手段,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化疗不控制,人很快就没了。没办法

化疗是治疗癌症的一种最常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虽然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说法,但化疗还是广大癌症患者抵抗癌细胞的首选方法。

但也不是所有的癌症患者都需要进行化疗。

我是一位罹患两种原发癌的癌症患者,乳腺癌和甲状腺癌,但我没有进行过化疗。

2018年5月9日,我被确诊为乳腺癌,在等待病理的日子里,我就在想化疗是逃不掉了,看到正在化疗的病友掉头发,呕吐,吃不下饭,我心里很是恐惧,心想为什么老天这么不公平,要让我患癌要让我受这种罪。

有病友劝我别害怕,大家都得过这一关,到时候你就拼命让自己吃东西,吐了吐完咱还吃。

还有一个病友说,也有不化疗的。她说我查出病后,一个亲戚来看我,顺便看了乳腺,结果一查是乳腺癌,幸运的是原位癌,手术做完就回去了,不用化疗。说不定你的也是哩!

听到这,我的心里有了点希望,希望我是原位癌,可以不用受化疗之苦。

一周后的早上,主治大夫到病房来叫我和老公到办公室,说病理结果回来了。

我和老公来到医生办公室,还有两对患者夫妇也在,我们三个是一天做的手术。我当时心里害怕极了,站不稳,只得把手放在桌子上撑住身体。

大夫找出我的病理单对我说先说你的吧!

ER+25%PR75%,阳性,数值越大越好,HERO0,-1和0好,Ki67是10%,数越小越好,你的病理是LuminaIA型,属于预后较好的类型,不用化疗,只用进行5年的内分泌治疗即可。

我一下子放下心来,激动高兴,仿佛我得的不是癌症而是普通的感冒,有种死后回生的感觉。

不过我的两个病友就没有我幸运了,一个需要4期化疗,25次放疗,另一个需要8期化疗。

回到病房,妈妈在等我,妈妈问结果咋样,我还没说话,邻床的病友说这还用问,看她高兴的样子,肯定是好的,你没看是蹦着回来的。

不用化疗不用化疗,我告诉妈妈。妈妈说谢天谢地!

后来一个同事打来电话劝我化疗,说她妈妈当年就是只做手术没有化疗,后来转移去世了。

我也有些担心了,就把病理单拍下来让同学同事帮忙找认识的医生看,后来多方回馈都说不用,我才放下心来。

如今,已经两年多了,我每天按时吃药,遵医嘱按时复查,恢复的很好。

当然,癌症患者需不需要化疗,还是听医生的,不同的种类,分型,分期以及患者本身的情况都是不同的。

癌症患者无论是否化疗,都要保持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治愈疾病!

化疗好不好需结合患者具体的病情及身体状况确定。据临床数据报道,若化疗只是作为患者术后的辅助治疗措施,则能有效降低局部的复发率和患者的死亡率;若癌症分期较晚,但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化疗则能有效控制肿瘤的转移;若患者身体状况较差,KPS评分较低,低于60分,或者患者PS评分较低,在三、四分左右,则不建议化疗。因此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化疗,需要结合患者情况确定。

于娟,女,32岁,海归博士,复旦大学优秀青年教师,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乳腺癌晚期患者。 在看于娟的《于生未完成》,这是于娟在确诊癌症后写的病中日记,在人生的最后一程,于娟放下生死病痛,放下名利钱情,来写作。 记录黑暗,是残酷的;记录痛苦,是残忍的;记录悲伤,是坚强的。《于生未完成》是于娟留给自己儿子的一份礼物,书里全是她的精神,思想,品质,我想这本书也是留给世人的一份宝贵礼物,教我们如何去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去抵挡困难。 于娟在我眼里是一名猛士了,化疗的蚀骨之痛,家人担忧之深沉,统统都化作流水,淡之,还执起手中之笔,写下自己的患癌、治癌过程,留世人深思。 在确诊得癌症之后,于娟没有大哭大闹,或者凄凄切切,而是冷静思考自己为什么得癌症?因为病患在身,恶毒诅咒也好,悔过自新也罢,都改变不了患癌事实。 瞎吃乱喝 于娟吃了一些很多不该吃的东西:孔雀、海鸥、鲸鱼、河豚、梅花鹿、熊、麋鹿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些动物十分珍贵,且不说破坏自然和谐,暴虐地去吃受保护的动物。于娟还说到,所谓天物珍馐,一点都不好吃。那些动物,经过高压锅长时间煮炖,还是硬邦邦,咬下去就像啃森林里的千年老藤,好干好硬。想一下我们以前的老祖宗流传下来的食谱,经过那么多年的筛选,才锁定了现在的食材,如果孔雀比鸡好吃,那么现在孔雀就是鸡,鸡就是孔雀。 暴饮暴食 吃东西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吃的东西比男生还多,贪吃蛇的越吃越多越迟钝,无论你在灵巧灵敏,贪吃的后果是自食其果。 嗜荤如命 只吃荤,不吃素。身为山东西北的土孩子,吃不了海边长大的海鲜,但还是顿顿吃海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没有海边渔民的体质就不要吃那么多海鲜。以动物为主的膳食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以植物为主的膳食最有利健康,也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所以少吃蔬菜和水果,少吃鸡、鸭、鱼、蛋、奶等。 晚睡,以及长久的熬夜对身体很不好。熬夜直接危害肝脏,23时到次日3时是肝脏最佳的排毒时期,如果肝脏得不到休息,会导致肝脏血流相对不足,已受损害的肝细胞难以修复并加剧恶化。而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肝脏受损,足以损害全身。所以,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啊。 现在很多人都有拖延症,喜欢把学习、作业、功课、考试、工作、拖到deadline前几天,然后通宵达旦地赶出来,去复习,赶论文,赶项目。于娟是2w女,所谓2W女就是在考前2周才认真复习的女生:2weeks,考出来的成绩也是too weak。 在考前2周埋头苦学、下死本折腾自己、快马加鞭、马不停蹄、呕心沥血看书...... 拼心血、拼精力、拼死拼命去学习,还经常搞突击,搞高强度的学习、工作,即使你拥有硬朗的身体,健硕的体魄,也会报废的。 有些人熬夜是学习工作,有些人熬夜是玩、唱k、蹦迪、想想如果是去娱乐场所high到死,那好可怜,也很不值得。 大环境问题,我国空气质量不如从前,污染严重。于娟在挪威留学回到上海,喉咙干、空气呛、不是感冒,就是发烧等等一些小病痛、小手术。现在的癌症发病率是多少?我不知道,总之比于娟前几年查到的数据高,环境污染严重,这是一个大前提。 在一个周边空气污染、水污染和食品安全危机的大环境下,还玩命地熬夜,往往用力过猛,反而伤了自己。 因为于娟的丈夫是化学材料的博士,有一次在家里打开甲醛测试仪,发现家具的甲醛指数严重超标,才把那些不合格的家具一个个丢掉。从使用甲醛超标的家具到发现家具甲醛超标,中间已经有2年已久了。 肿瘤的肿块不是容易形成的,癌症的发生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要经历多个阶段。从正常的细胞到演变成癌细胞,再到形成形成肿瘤,需要10-20年,甚至更长。 一个终年在实验室发明除甲醛新材料的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爱人(于娟)却经年累月浸泡在甲醛超标的环境里,最终得了绝症。 于娟在选择Bra的时候总在纠结一番,大一码的有点大,小一码的有点小,不喜欢罩杯有点空,就选择了小一码的Bra,也许爱美的女生都喜欢缸满钵满的:女人的Bra犹如男人的钱包,男人谁也不会嫌钱包厚。但是男人的钱包扑出来顶多就挤出几张钞票,而女人选小点的Bra让乳房扑出来,却很有可能因为气血不畅积淤成乳腺癌、纤维癌。乳腺癌病人里性格内向阴郁的太少太少,相反太多的人都有重控制、重权欲,争强好胜、急躁、外向的性格倾向。 于娟太过喜欢争抢好胜,太过喜欢凡事做到最好,太过喜欢统领大局,太过喜欢操心,太过不甘心碌碌无为。 这样的性格会让自己忙碌,匆忙,凡事亲为,使自己的不容得休息,哪会有时间休息。长时间工作的机器偶尔也会短路会烧掉整个电板。更何况人呢? 拼死累活赶着提前博士毕业,毕业后,想在3年内搞个副教授来做做,又玩命开课题,发文章。得了病才知道,那么名利权情,到死了,也带不走。 世间的一切,隔岸看花、云淡风轻。 以上的道理我们都听过,父母的谆谆教诲,唠唠叨叨里的话语里无不传达这些生命真理,但是我们都不会做。 为什么? 因为懒 因为喜欢 因为戒不掉 因为习惯熬夜 因为那样会无聊 因为...... 借口多多,所以身体很差。 希望看到此文的朋友开始生活习惯开始有所改变,那样我就不会觉得我白写了。

患癌教授改论文

件上海交大教授的批评言论,其起因、经过和结果,在这里没必要妄加评论了。我感觉,最有必要的是,透过这件事,我们发现了什么,去让我们深思。深思之一,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以前有句口号叫60分万岁,说的是大学生仅满足于及格。就上海交大教授在微信上说的话来看,现在的大学生还是60分万岁。且不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高境界,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格局也没有了。本来,考上大学,学到更高深的知识,有利于未来找到更好的工作,发展更好的人生。多好的机会啊,可惜学生不珍惜,不得不说,是这个社会的悲哀。当然了,还是有不少大学生在努力学习的,要不然我们国家的发展早就没了动力。但如果大学生都努力学习,我们国的的人才会更多,为这个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深思之二,教学环境畸型了,老师不敢对学生严格要求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观念逐步在向西方靠拢。老师对学生批评不得,更别说打下骂下了。从倪教授的言论中,很明显想把自己的弟子都培养成牛人。后来,交大对其违反师德师风问题进行了通报,倪教授也道了谦。不用想,倪教授再也不会想把自己的弟子往牛人里培养了。爱学不说,与我有什么关系。长此下去,老师都不管学生了,学生是可能放纵了,但换来了一生的卑微。虽然说,倪教授的话有点重了,但如果学生都在认真学习,他会这样说?这就是恨铁不成钢的表现。学生把这对话发到网上,很明显是想借社会舆论的力量整老师,还真达到目的了。所以说,社会应该给老师更好的教学环境。深思之三,西方哪套东西对中国学生真有用?我不是老师,但教育界兴起的类似素质教育的做法,我还是有耳闻的。很明显,类似的这种做法是从西方学来的,根本没考虑中国的国情。有人说了,西方的教育就是好啊,出了哪么多诺贝尔得奖者。别忘了,中国的自然科学教育落后了西方几百年,用这种方式去对比,实在是不合时宜。我们没出哪么多科学成就,完全是因为我们的基础差的原因,没钱就没有好的实验室,落后就没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哪些不愿意回来的留学生,更重要的是国内无法为其提供做学问的环境。总之说,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绝对会影响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一方面新时代的学生个性更加明显,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出现大量比较散漫的学生,和导师的要求无法匹配,面对教师严格要求,还是要锤炼自己。像这样把内部群聊公布,事情搞大,结果导致导师被学院停止工作,那么下面,这些学生该怎么毕业呢?

谈到癌症的病因你会想到什么?遗传?恶习?还是环境因素?或许从现在开始,你需要换一个角度,开始逐渐接受一个事实——大多数人罹患癌症仅仅只是因为随机的事件发生在了他们身上。但实际上,这一事实本身依然存在着巨大的争议。两年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学家Cristian Tomasetti 和癌症遗传学家 Bert Vogelstein在尝试弄清环境因素与癌症的关联时,意外发现癌症病发“可能的”原因。他们研究了健康细胞中干细胞分裂的程度与基因随机突变的关系,这些基因突变在不同的组织中积累,最后成为癌症。这项研究意味着,癌症比想象的更难预防,因为早期的检查不能对癌症进行正确的评估。在当时,这些研究结果引发了一些争议和批评。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并证明结论的正确,时隔两年之后,他们近日在《Science》上又发表了一篇文章,旨在解读“基因随机突变”的危害与癌症类型之间的关系,同时列举了大量国家的癌症数据。这项新研究的重点是癌症的三种病因之一——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癌症的研究。最终,作者的总结指出,在 32 种癌症类型中,其中66%与各种器官中细胞分裂期间随机出现的致癌基因突变有关,29%与环境因素相关,5%与遗传有关。然而,核心的问题依旧是,在不同类型癌症的产生原因中,随机突变是否占据了绝对的比例?该研究团队运用了遗传和环境影响突变率的知识,还参考了英国癌症研究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英国关于癌症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其他癌症数据。他们发现,在胰腺癌中,只有5%的突变是遗传突变,18%是由吸烟等环境因素引起的,其余77%是随机突变的结果。对于前列腺癌,大约95%导致疾病的原因是基因随机突变。比如,在分析了英国的癌症数据后,研究人员估计,66%的癌症突变是由于基因出了问题。同样,他们也强调,这并不意味着三分之二的癌症病例来自于基因突变。Tomasetti在周三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当然这些都是估计,只是相比于之前我们今天研究得更加准确而已,而且我们对癌症的思考方式也有了转变。”当涉及癌症与基因突变时,一篇新的文章研究了英国妇女癌症图表后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来自随机的细胞分裂,其次为环境的因素,遗传导致的突变仅仅排在第三位,但是许多科学家并没有接受这个观点。不过,许多研究人员对这些详实的数字提出了质疑。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 Fred Hutchinson 癌症研究中心的流行病学家 Noel Weiss 说:“这个结论与我们对癌症的看法截然不同,虽然今天看来这些基因突变似乎是随机的,但从长期来讲事实并非如此。”回顾两年前,2015 年 1 月,Cristian Tomasetti 和 Bert Vogelstein 在《Science》上发表了关于癌症随机性的文章指出,癌症的发生受如遗传或环境(如阳光照射和吸烟)等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在当时,就已经有许多科学家对这篇论文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他们觉得,过分强调癌症的随机性会减少预防癌症可能性。而如今,不少科学家仍持否定态度,他们仍维持 2 年前的观点。Fred Hutchinson 癌症研究中心的医师和流行病学家 Anne McTiernan 表示:“论文作者指出遗传与一部分癌症有关,环境与另一部分癌症相关,这可能是正确的。 “但是假设其余是由于干细胞分裂和变化.....我们不太确认。”英国剑桥大学儿科肿瘤学家和癌症生物学家 Richard Gilbertson 则表示,这件事并没有太大意义,这对处理复杂的癌症问题来说太简单了。他认为,癌症的起源非常复杂,我们现在只能理解其中的一部分。于很多质疑,该论文作者之一的 Tomasetti 并未表示强烈反对,但他仍然认为,他的研究正在被误解。比如,他在写给《Science》的信中表示:“我们从来没有在论文中提到突变是癌症发生的必然因素.......我们不是通过随机突变来评估癌症产生的原因,而是突变本身就是随机的,这是一个容易忽视的区别,尽管它很重要”。但很多科学家仍然并不信服。Richard Gilbertson表示,Tomasetti 的论点存在“缺点”,因为癌症比突变和增殖复杂得多,而这篇文章试图把它分解为这两个因素,而排除其它一切可能的原因。争论的言论不仅仅是让人眼花缭乱,Tomasetti 和 Vogelstein 的核心意图是让读者思考一些重要的事情:研究结果对癌症有什么意义?无论如何,本论文依然同意,大约40%的癌症是可预防的——该数字与大多数流行病学家的研究结论比较接近。哈佛大学流行病学家Walter Willett说:“在某种程度上,现在的工作表明,仅由随机突变引起的癌症是不可预知的 ”。而波士顿公共卫生学院的观点更加细致——他们推测,在更年期中减肥或停止激素替代治疗的简单方法可能会抑制随机突变,要知道这种随机突变最终会演变成危及生命的肿瘤。总之,虽然辩论精彩,但我们距离解决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现在需要担心的问题太多了。毫无疑问,我们依然需要很多年才有可能解决这一争议,更不用说如何去解决癌症本身了。

天津市肿瘤医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巴一天津市肿瘤医院副院长、教授巴一作为共同通讯作者之一的又一篇论文被撤回。这是半年内的第5篇。公开信息显示,巴一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免疫学家巴德年的女儿。2022年11月24日,国际学术期刊《国际癌症杂志》发表撤稿说明称,因在论文中涉嫌重复使用图片、不当处理,以及细胞系标注错误等问题,天津市肿瘤医院副院长巴一、天津市肿瘤研究所副所长应国光作为共同通讯作者的一篇论文被撤回。上述撤稿说明称,经期刊主编ChristophPlass教授、署名作者们和出版社同意,撤回该论文。“这一撤稿,是在对已发表的图片进行详细的内部分析后达成的。结果显示,在图2a、5c、5k、5l和6c中存在不当的图像复制和操纵。作者们被要求提供未经处理的原始数据。然而,在这批数据中,图5k和5l中的问题也出现了。图2a和5c中在不同科学背景的后续出版物中被再次使用。”上述撤稿说明称,“此外,论文中的SGC-7901细胞系也让人们产生质疑。该细胞系最初被认为是胃癌细胞系,但同时它被展示为HeLa细胞系的衍生细胞系。作者们重新鉴定了这一细胞系,并声称,他们在上述研究中使用的细胞系不是SGC-7901,而是HGC-27胃癌细胞系。尽管如此,仍然无法十分肯定地确定四年前展示的实验是在哪些细胞上进行的。”上述论文标题是《来自胃肿瘤的外泌体环状RNA通过靶向miR-133/PRDM16通路促进白色脂肪褐变》。论文的署名作者包括.HaiyangZhang、LeiZhu、MingBai、YingLiu、YangZhan、TingDeng、HaiouYang、WuSun、XinyiWang、KeganZhu、QianFan、JialuLi、GuoguangYing和YiBa。《国际癌症杂志》2022年11月24日在线发表的撤稿说明涉事论文于2018年11月9日在线发表。通讯作者是应国光和巴一。两人的署名单位均为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此外,2022年上半年,另有其他4篇巴一和应国光作为共同通讯作者的论文,因论文中的数据异常或涉嫌图片重复使用,已先后被撤回。天津市肿瘤医院官网称,该院是我国肿瘤学科的发祥地,是集医、教、研、防、健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首批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天津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学院。该院的肿瘤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肿瘤医学学科群进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目前拥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教育部创新团队以及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国家临床药物试验机构、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基地。该院主办的《中国肿瘤临床》为国家一级核心刊物,英文期刊cancerMedical率先在天津市开展MDT综合诊疗,推动了天津市消化系统肿瘤治疗的规范化进程,并推行个体化治疗模式,多年来诊治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数万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近10%,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整体医疗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上述信息显示,巴一还是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医师定期考核肿瘤专业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副会长、卫生部医政司大肠癌组专家、天津医大肿瘤学学位评定分委会委员、天津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微信公众号“中国图书评论”2022年10月25日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及,“现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巴一副院长是巴德年院士的女儿,但在以肿瘤科女医生为访谈对象的口述作品《在人间:肿瘤科女医生亲历记录》中首先展示的似乎是某种对于父亲的对抗感”。她说:“出身于这样的家庭,我们得到的认可也会比别人少,哪怕付出同样的努力,靠自己的能力吃饭,也容易被别人打上‘不就是因为你有这样的父亲’的标签。”天津市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官网显示,应国光系教授、PI、博士生导师、天津市肿瘤研究所副所长,肿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市医学健康领域重点实验室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曾参与完成国家863计划人基因工程产品的中试研究及产业化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在The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theJournalofImmunology等国际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应国光还先后担任了中华医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学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分会委员、《中国肿瘤临床》副主编、《ClinicalOncologyandCancerResearch》编委等职。附2022年上半年巴一和应国光作为通讯作者被撤回的另外4篇论文:1、2022年3月8日,国际学术期刊《分子治疗-核酸》在线发表撤稿说明称,天津市肿瘤医院教授巴一和应国光作为共同通讯作者、于2020年1月29日在线发表的题为“ExosomemiR-155DerivedfromGastricCarcinomaPromotesAngiogenesisbyTargetingthec-MYB/VEGFAxisofEndothelialCells”的研究论文被撤回。2022年3月8日被国际学术期刊《分子治疗-核酸》撤回的论文撤稿说明称,期刊编辑部撤回了上述论文。在调查了读者提出的关于该论文图像复制的关切后,图3A、5D、6E和7A中存在以相同或变相方式复制图像问题的证据被确认。这种对数据没有适当归属地重复使用,是对科学出版系统的严重滥用。涉事论文的署名作者有TingDeng、HaiyangZhang、HaiouYang、HuiyaWang、MingBai、WuSun、XinyiWang、YiranSi、TaoNing、LeZhang、HongliLi、ShaohuaGe、RuiLiu、DanLin、ShuangLi、GuoguangYing、YiBa。撤稿说明的链接:molecular-therapy-family/nucleic-acids/fulltext/S2162-253100042-7?_returnURL=https%3A%2F%、2022年5月10日,国际学术期刊《分子治疗-溶瘤病毒》在线发表撤稿说明称,天津市肿瘤医院教授巴一和应国光作为共同通讯作者、于2019年10月31日在线发表的题为“ExosomesCarryingMicroRNA-155TargetForkheadBoxO3ofEndothelialCellsandPromoteAngiogenesisinGastricCancer”的研究论文被撤回。撤稿说明称,期刊编辑部撤回了上述论文。在调查了读者提出的关于该论文图像复制的关切后,图1A、1E、3A、3C、4C和4G中存在以相同或变相方式复制图像问题的证据被确认。这种对数据没有适当归属地重复使用,是对科学出版系统的严重滥用。涉事论文的署名作者有ZhengyangZhou、HaiyangZhang、TingDeng、TaoNing、RuiLiu、DongyingLiu、MingBai、GuoguangYing、YiBa。撤稿说明的链接:molecular-therapy-family/oncolytics/fulltext/S2372-770500065-1#relatedArticles3、2022年5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分子治疗》在线发表撤稿说明称,天津市肿瘤医院教授巴一和应国光作为共同通讯作者、于2018年8月3日在线发表的题为“Exosome-DerivedmiR-130aActivatesAngiogenesisinGastricCancerbyTargetingC-MYBinVascularEndothelialCells”的研究论文被撤回。撤稿说明称,期刊编辑部撤回了上述论文。在调查了读者提出的关于该论文图像复制的关切后,图4A、4G和S1C中存在以相同或变相方式复制图像问题的证据被确认。这种对数据没有适当归属地重复使用,是对科学出版系统的严重滥用。署名作者们不同意撤回该论文。涉事论文的署名作者有HaiouYang、HaiyangZhang、ShaohuaGe、TaoNing、MingBai、JialuLi、ShuangLi、WuSun、TingDeng、LeZhang、GuoguangYing、YiBa。撤稿说明的链接:molecular-therapy-family/molecular-therapy/fulltext/S1525-001600180-04、2022年5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分子治疗》在线发表撤稿说明称,天津市肿瘤医院教授巴一和应国光作为共同通讯作者、于2019年7月25日在线发表的题为“miR-135bDeliveredbyGastricTumorExosomesInhibitsFOXO1ExpressioninEndothelialCellsandPromotesAngiogenesis”的研究论文被撤回。撤稿说明称,期刊编辑部撤回了上述论文。在调查了读者提出的关于该论文图像复制的关切后,图7B中图像存在复制问题的证据被确认。图7B中以相同或改变的方式复制图像的证据。这种对数据没有适当归属地重复使用,是对科学出版系统的严重滥用。署名作者们不同意撤回该论文。涉事论文的署名作者有MingBai、JialuLi、HaiouYang、HaiyangZhang、ZhengyangZhou、TingDeng、KeganZhu、TaoNing、QianFan、GuoguangYing、YiBa。撤稿说明的链接:molecular-therapy-family/molecular-therapy/fulltext/S1525-001600181-2

一方面,导师和学生属于师生关系,导师往往具有绝对的主导权,所以会出现少数不良导师自己当“老板”,把学生充当廉价劳动力的情况。另一方面,导师和学生又属于合作者,做课题,往往是导师牵头,学生具体操作,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指导、协作和配合的关系。这种多层次的关系,使得导师和学生相处,比较容易出现各种有些走极端的情况。比如导师颐指气使,对于学生毕业“生杀予夺”,学生只能忍气吞声“熬”到毕业;比如学生“死猪不怕开水烫”,一副爱理不理不予配合的架势让导师吐血,等等,这些情况都是有的,而且并不罕见。类似的情形,往往有一方有很多苦水要吐,甚至双方都感觉自己很受伤。这次爆出来的上海交大博导辱骂学生的事儿,就是如此。导师是以非常刺眼的字眼辱骂学生,已经远远超出了批评的范畴,变成了侮辱,学生当然是很受伤的,把事儿爆出来,把辱骂的聊天截图发出来,当然是因为感觉“太受伤了”,无法忍受了。另一方面,导师气急败坏的背后,其实是因为学生的工作让他很不满意,不得不自己动手修改论文。很明显,导师情绪失控的背后,既有对学生的深度失望,也有担心论文无法按期完成的深深担忧,以及对学生“恨铁不成钢”的愤怒。不难看出,导师也是“很受伤的”。那么,该如何看待这个事情呢?从公开资料看,该导师履历过硬,属于青年千人,学术能力是很好的,所承担的课题,往往都是很有分量的。其学术经历丰富,发表的论文数量多、质量高、引用多、影响因子高。作为青年学者,无疑是很难得的,是上海交大冉冉上升的一颗学术之星。对于自身和学生要求应该都很严格。所以,面对学生的糟糕表现,很气急败坏,也很“受伤”,然后就开始批评乃至辱骂。那么,导师对于学生的辱骂会因为自己“很受伤”就可以理解吗?当然不是。无论如何,导师的行为已经严重出格了,明显超越了界限,理当受到批评,校方应予以规范和处理。但从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这位博导过往的优异表现来看,估计也就是小惩大诫而已。另一方面,当事学生也需要反思一下,为什么导师会气急败坏到口不择言的程度?是导师的颐指气使导致还是自己的表现实在糟糕?是导师要求太高还是自己能力确实很难胜任?自己感觉“很受伤”,责任仅仅在于导师吗?

患癌拒绝化疗的教授论文

广东肿瘤医院的院长不幸被查出是肝癌,他在得知自己患有肝癌以后却坚决不化疗。当时这个新闻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表示非常的震惊,因为在大部分人看来,患了癌症以后化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不过这位院长却反其道而行之没有接受化疗。

不过这么久过去了,徐院长不仅没有去世而且身体依然保持着健康,并且还在坚持不断的工作。

在2006年的时候,一则新闻让大家都觉得非常的揪心,原来当时时任广州某肿瘤医院院长的徐院长被查出来患了肝癌。但是在患癌的期间,他却拒绝了化疗,很多人都会觉得特别奇怪。

按照道理来说,徐院长自己作名为一名医生应该要知道,患了癌症的人接受化疗是比较快速的一种治疗手段,也是目前的医学界比较常见的一种医学手段,而作为医生的徐院长自己却拒绝了这种医学手段,让人觉得特别的惊讶。

后面徐院长和大家说了自己为什么不接受化疗的原因,原来并不是每一个人的身体体质都是适合化疗的而且徐院长所患的肝癌其实并不是在中晚期而是在早期,是可以通过其他的保守治疗方法进行干预的,所以说徐院长才没有选择化疗来进行治疗。

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化疗虽然是癌症对应方式里面比较常见的一种医疗手段,但是对于人体其实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的。例如很多接受过化疗的人都会出现一个比较大的副作用,那就是头发都会掉光,这就是因为在化疗的过程中有很强的辐射。所以对人体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徐院长拒绝了化疗手段也是可以被理解的。

现在已经过去十几年了,徐院长依旧保持着非常健康的状态,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个奇迹,但是院长其实在日常的生活中保持着非常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非常好的心态才有这个结果的,并不是每一个获得癌症的人不通过化疗手段就会能够长寿的。

有很多人都特别好奇,徐院长有什么日常的治疗方式,除了徐院长没有接受化疗之外,他其实是非常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的,该吃的药也一点都没有少吃,但是除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之外,徐院长还有更多的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意自己的日常习惯。

例如徐院长在日常的生活中,就会非常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肝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在人体器官里面起着排毒的作用。所以,对肝的保护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徐院长坚持工作,不让自己闲下来,很多人看来,如果徐院长发现自己患了肝癌,就应该退下来安心治疗,但是他却没有那么做,因为在徐院长看来自己学医其实是有一定的作用的,所以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面发挥自己的作用,其次工作下来的话不会让自己太闲,也就不会让自己想东想西了。

对于自己的人生反而是一种充实的状态,这也就是为什么徐院长在得知自己患了癌症以后,还坚持工作在第1线,就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如果闲下来的话,就会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到自己患癌这件事情上面,从而让自己的心情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他才会选择工作,在忙于工作的时候,自然而然对于患癌这件事情就没有太多的关注了。

综合上面所说,之前患癌但是拒绝化学治疗的徐院长,现在依然健康长寿,而他的做法也让大家觉得是一个奇迹。因为之前大家对于肝癌的印象还是停留在患了肝癌以后,是相当于被宣判了死刑了,但是徐院长以他自己非常积极的心态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癌症,做了这么多年的斗争,虽然没有接受化疗,但依旧也没有让肝癌往更严重的方向去发展,可以说他的抗癌经历是值得很多人去学习的。

之后他根本就没有复发。这样的结果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而且他也和我们分享了一些经验。

80岁细胞活力大大降低,癌细胞的活力也大大降低,癌细胞扩展比较慢,实际上是一种慢性病了。带癌生存是常见现象。

现在的他已经去世了。虽然没有化疗,但是他不后悔,觉得在自己最后的年龄段自己是最漂亮的就可以了。

李萍萍教授治癌论文

您好,可以的+

只能说~你可以去在(世界肿瘤研究、亚洲肿瘤科病例研究)等等这样的期刊去找些范文参考

拣起狗来砍砖头,倒叫砖头咬了手。昨夜做了个奇怪梦的深空小编给您说说新闻。今天天气不错,正适合读读最新资讯放松一下。不吊大家胃口了,一起来了解一下。有人说,癌细胞就像是贪婪的吸血鬼,在人体里不断争夺营养,用来促进自己的生长。也有人设想,如果能堵住癌细胞的嘴,是不是就能饿死癌细胞,治疗癌症?在今天的一篇《科学》论文上,我们看到了这一思路在动物模型里的可喜结果。从生理上看,癌细胞需要一种叫做谷氨酰胺的氨基酸,它对于合成DNA、蛋白质、以及脂类来说,都有重要的作用。早在上世纪50年代,科学家们就开发了一种叫做DON的药物,能有效抑制那些使用谷氨酰胺的酶,从而让癌细胞无法“吃掉” 谷氨酰胺。这样一来,癌细胞就会被饿死。然而一系列临床试验表明,这种药物的毒副作用极大。这也可以理解。癌细胞需要谷氨酰胺,正常细胞也需要呀。把DON就这么直接用到身体里,那还不得影响到正常细胞?为此,这支研究团队换了一个思路。他们使用的是DON的“前药”。这是啥意思呢?就是说,只有经过额外的代谢,“前药”才会变成DON。在普通的情况下,这种“前药分子”会在血液里循环,而不发挥效果。但在肿瘤微环境中,这种分子的结构会发生改变,变成抑制谷氨酰胺吸收的DON。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把药物的效果仅仅控制在肿瘤附近。“大部分活性药物会处在我们希望它们到达的位置。”本研究的通讯作者Jonathan Powell教授说道。▲在多种肿瘤模型里,这种药物能够缩小肿瘤体积,并延长小鼠生存期设想归设想,这种“前药分子”,当真能在动物体内起到抗癌效果,而不带来严重副作用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使用了多种不同的小鼠癌症模型,它们分别被注射了结直肠癌、淋巴瘤、以及黑色素瘤。研究结果表明,在这种药物的治疗下,肿瘤体积均有明显缩小,小鼠的生存期也有所延长。相比之下,对照组的肿瘤体积最多可达治疗组的5倍。更令人欣喜的是,后续研究表明,治疗组之所以取得那么好的效果,一方面要归功于抑制癌细胞对谷氨酰胺的吸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免疫T细胞不受这种药物的影响。▲T细胞对于谷氨酰胺的抑制有着更好的耐受这倒不是说这种药物分子对T细胞不起效。相反,它同样能够抑制T细胞对谷氨酰胺的吸收。但T细胞有着多条生化通路可以使用,一条被抑制了,可以使用另一条来合成DNA等关键分子,而癌细胞则没有这种能力。研究人员们在《科学》今日的新闻报道中指出,这说明这种药物能够抑制肿瘤的增殖,并让它无法逃脱免疫系统的攻击。另一些科学家们对这项研究也有着很好的评价。一些科学家指出,这是首个表明T细胞与癌细胞对于谷氨酰胺抑制有着不同反应的研究。另一些则认为这种药物“奇迹般地”不影响T细胞,有望成为一种新颖的癌症疗法。不过我们也需要注意到,许多小鼠中有着神奇疗效的药物,在人类患者里并不一定起效。因此,我们还需要人类临床试验来评估这款分子的抗癌潜力。好消息是,明年科学家们就计划启动1期临床试验,评估该疗法的安全性。我们期待听到更多好消息。欲要知晓更多《饿死癌细胞!这种抗癌药对多种癌症都有效!》的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深空的科技资讯栏目,深空小编将持续为您更新更多的科技资讯。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教授医学论文

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随着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在患者的临床诊疗工作中,检验医学结果为临床医学诊疗工作提供着重要的客观诊断和疗效判断依据。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医学检验论文,供大家参考。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问题研究

医学检验论文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方法 :本次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医学检验患者200例,随机分组,就常规检验管理(对照组,n=100)与依据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行针对性管理(观察组,n=100)的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标本检验患者准确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观察组患者临床检验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针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对策,包括标本采集、检验仪器设备和试剂、检验人员等多方面管理,可提高检验质量。

医学检验论文内容

关键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问题;对策

现代医学中,临床检验为重要内容,可为疾病诊治、监测、预后评估提供准确参考依据,随着医疗科技取得的卓越发展成就,医学检验技术随之也不断发展,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保障疾病有效诊断和控制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故重视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医患关系意义重大[1]。本次调查选取临床检验患者,随机分组,就加强质量控制管理与常规管理成效展开对比,现 总结 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临床检验患者200例,男104例,女96例,分别行化学检验、微生物检验、免疫学检验、血液学检验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间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具可比性。

方法

对照组在检验过程中应用常规管理方案,观察组重视针对存在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对策并实施,具 体操 作步骤如下:

质量控制问题:

(1)标本采集问题:受检者饮食、运动、所用药物均可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同时,患者地理位置、年龄、性别、民族也可影响检测结果。采集标本时,需嘱患者将正在使用的药物停用,在安静或正常活动下对标本采集。但若操作不当,如完成静脉血采集后,将血液直接在试管内注入,而针头不拔掉,会出现标本溶血。从正输液的手臂血管行采血操作,会稀释血液标本。

(2)试验和检验设备问题:仪器保养不妥、仪器老化,均可使检测的灵敏度受到影响,在准确性上出现问题;因检验人员水平有限,或未掌握仪器的功能,标准操作,注意事项,引发检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如试剂更换时,相关仪器参数未改变,规范保存样品的意识不强,诱导操作失误,促使检测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所应用的试剂,未按规范要求设定,有误差事件发生。

(3)人为问题:医疗科技在近年发展迅猛,检验仪器渐趋高端,有越来越高的自动化程度,但仍需人来对各项操作完成。故检测试验中,检验人员操作误差是引发结果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员操作误差主要包括:样品暴露时间过长、操作习惯不标准、样品检测峰面积积分存在习惯上的差异及对检测结果的重视度不足等,均可引发不良事件发生。

(4)室间质评和室内质控:室内质控即室内质量控制,重视室内质控的开展是监测仪器设备、检验方法、操作环境、过程、试剂等稳定性检测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获取正确检验结果的风向标。实验室间质量评价为室间质评,加强室间质评,可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性评价,确保结果与其他单位一致或具可比性。

(5)检验分析后问题:医学检验中,结果的复查和审核为最后一道保障质量的防线,检验人员通常对先进仪器设备过分依赖,易有出错 报告 的情况,如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出异常结果,未按人工规则复查,出具错误报告等。

应对 措施 分析:

(1)检验前质量控制:①保证标本质量:采集样本前,重视应用人文关怀理念,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和解释,对病情、情绪、生理变化了解,将所需检查项目的目的、意义、采样和自留样本注意事项、影响检查因素告知,以提高配合依从,在平静、安静状态下完成采集,保障了样本的真实、合格,避免了由此引发的误差事件。②样品合格: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采集,确认和核查患者信息,标本采集时,对时间、部位、体位、取样方式、数量严格要求。如采集血样,通常在空腹16h内,早上9:00前,患者保持平静、安静正常状态进行。尿标本采集时,患者需饮食规律,避免性生活、 体育运动 、饮酒,女性月经后采集,需注意清洁尿道口、外生殖器及周围皮肤清洁,以避免被经血、阴道分泌物污染。样品一经采集,即具实效应,需及时送检,若不具备及时送检条件,需正确存放,以防变质或变性,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2]。

(2)检验中质量控制:①仪器维护:仪器正常运行在检验过程中意义重大,检验人员需做好保养和维护,定期性能评价和校准,确保性能稳定和正常运行,一旦有问题出现,需向供应商及时通知,更换或 修理 。同时培训检验科医技人员,防止人为操作失误。②需保证检验试剂合格,对试剂保存环境、时效严格管理,启用前需注意防保质期和生产日期,避免因试剂失效或变质诱导结果错误。建立保管和使用试剂制度,确保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③提高检验人员综合素养:现代仪器均为精细化操作,检验人员需具备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故需加强技术操作培训和业务学习,娴熟掌握仪器操作规程、检测原理、干扰因素、检测结果的图形、数据,报警的含义及如何维护,保养调试,掌握性能评价和校准标准,防范操作失误。同时,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心,与自身技术水平结合,针对患者疑问,合理做出解释,主动与其他科室交流,对患者病情进行了解,并与临床症状结合,对结果是否准确做出评估,以使自身检验能力提高。

(4)积极开展室内质控、室间质评管理:检测标本前,校准仪器,行室内质控,对仪器设备各项检验参数和性能检测,正常状态下,才可对标本检测。如失控,需记录,并分析原因,积极纠正,再行检测。注意质控品精密度。重视室间质评,确保检测结果与其他单位具有一致性、可比性。

统计学分析

文中涉及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选取的标本检验患者准确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观察组患者临床检验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医学检验在现代医学中作用显著,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质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体医疗水平[3]。引发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问题较多,需行综合分析,针对问题积极防控,以降低标本检验不合格率。本次调查中,观察组针对检验前标本采集、检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人员、仪器设备、试剂等因素引发问题的原因展开探讨,并制定针对性防控对策,如重视采集标本前与患者沟通,加强仪器、设备保养和检测,重视针对检验人员综合素养加以培养,积极开展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对降低检验失败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意义重大[4]。本次结果证实观察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针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对策,包括标本采集、检验仪器设备和试剂、检验人员等多方面管理,可提高检验质量。

医学检验论文文献

[1]郝莉丽.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0):2672-2673.

[2]毛颖华.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1):50-51.

[3]董大光.浅谈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7):1143-1144.

[4]薛建丽.谈在检验操作过程中如何控制医学检验中的误差〔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2(11):221.

民办高校医学检验本科新生认同思考

医学检验论文摘要

【摘要】目的了解民办医学院医学检验本科新生专业认同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加强专业认同 教育 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医学检验学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采取整群抽样方式对长沙医学院2015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新生专业认同(±)分;户口所在地、录取方式、在校担任干部对专业认同无明显影响,性别、家庭收入及就读原因对专业认同影响较大,女性、因自己喜欢而就读、家庭收入低的学生专业认同更高。结论医学检验本科新生的专业认同处于一般水平;就读原因是影响专业认同的最主要因素。教育工作者应根据新生专业认同现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学生专业认知教育,提高新生专业认同感。

医学检验论文内容

【关键词】学生,医科;教育,医学,本科;专业认同;调查分析

专业认同是学习者在了解所学专业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上的接受和认可,并伴随积极的外在行为和内心适切感,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1],专业的认知既是学生形成积极专业情感的基础,又是学生学习活动积极化的必要条件[2]。在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我国大学生专业认同度的高低对其学习有重要影响[3]。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医学类专业针对于大学生专业认同情况及影响因素开展了诸多研究,其中以临床与护理专业最多,医学检验专业相对较少,而对民办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认知调查则是少之又少。而医学检验专业认同作为专业态度的重要组成成分,不仅要求检验生应具有检验相应学科知识,还是检验生对检验专业设定的目的、意义及作用的看法和认识,对检验工作的理解和信念,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素质、高水平检验人才队伍的培养。了解新生的专业认同情况,有助于检验教育者发现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稳定检验技术队伍,促进医学检验专业的发展。本文通过调查长沙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在校本科生的基本情况,了解专业认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教育工作者优化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开展专业认知教育、提高培养质量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

以长沙医学院2015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120人为调查对象,采取整群抽象的方式对每一个体进行问卷调查。发放及回收调查表120份,经整理后有效问卷116份,有效回收率为,其中男31人,女85人。由调查员采用集体方式进行问卷发放,被调查者当场完成问卷并进行回收。

调查内容及评价方法

采用自编的“医学检验学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该问卷重测信度大于,内容效度指数为。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技能、专业期望和专业价值观等,采用Likert-5分制评分,分5个等级:非常不符合(非常不满意)为1分,不符合(不满意)为2分,无法确定(一般)为3分,符合(满意)为4分,非常符合(非常满意)为5分。总分125分,得分25~<50分为不认同,50~<100分为一般认同,100~<125分为高度认同[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医学检验学生专业认同总体状况

专业认同得分为(±)分,专业认同度一般。大部分学生专业认同处于一般认同(50~<100分)占,其中专业认同处于高度认同(100~<125分)占,无不认同学生。

基本情况

医学检验专业新生年龄17~21岁,以女生居多,为85人(),男生31人(),女生专业认同大于男生专业认同;学生生源与家庭经济情况方面,户口在农村64人()略高于户口在城镇的52人(),家庭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家庭占,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收入较低,负担可能较大,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学生专业认同得分最高。录取方式方面,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较多78人(),其次为第二志愿录取学生(),且专业认同得分第一志愿[(±)分]大于第二志愿[(±)分],大于第三志愿[(±)分]大于其他方式[(±)分];在校担任班干部人数占,普通同学占,班干部与普通学生专业认同得分接近;就读的主要原因中听从父母意见的学生人数最多,占,其次是好找工作占,仅有是因自己喜欢而就读。

专业认同在不同就读原因上的差异

专业认同总分自己喜欢高于父母意见、好找工作、其他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且因自己喜欢而就读本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专业技能5个维度方面得分均高于其他三组,且与其他三组在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与专业技能维度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专业认同结果分析

本调查结果显示,民办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新生专业认同一般,高于马杰等[5]调查的廊坊卫生职业学院的高职医学检验技术学生专业认同,与康晓琳等[6]调查的内蒙古地区护理本科新生专业认同比较接近,原因可能与民办学校学生生源有关。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户口所在地、录取方式、在校担任职务情况对专业认同得分影响并不明显,性别、家庭收入及就读本专业的原因对专业认同影响较大。男生专业认同总分低于女生,与__红[7]、胡忠华[4]、彭艳红[8]对大学生专业认同的调查结果部分一致。可能受到传统性别 文化 对专业认同造成的影响[9],如幼师专业、护理专业与社会工作等这一类服务性专业中,男生的专业认同度明显要低于女生。生源与家庭经济情况方面,农村户口的学生仍然较多,占,略高于城镇户口的学生,且家庭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家庭占,说明2015级新生大部分家庭经济收入较低,负担依然较大。而该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学生专业认同得分最高,可能来自农村家庭收入较低的学生更珍惜入学机会,均比较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学习与生活比其他学生有更成熟的认识,所以专业认同比其他家庭收入组的学生高。新生专业认同在就读原因上呈自己喜欢大于父母意见大于好找工作大于其他原因。虽然自己喜欢而就读本专业的学生仅占,但在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与专业技能唯度得分方面却均高于其他三组,所以就读原因是影响新生专业认同的最主要因素。个人的喜好会直接影响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与了解,本调查中,自己喜欢而就读本专业的学生()为自己所学的专业而感到自豪,内心已完全接受检验专业,会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和解决专业学习中的问题,经常关注检验动态,认为当检验师能够实现人生价值。还有的学生是因父母意见或好找工作而选择本专业,多可能是这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或低收入家庭,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更多的是考虑容易就业和将来可以给家人提供医疗便利条件,很少家庭会根据孩子的喜好而选择专业,导致大部分学生缺少对专业的了解,盲目选择而导致专业认同感降低。

提高医学检验技术新生专业认同的对策

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处于建立专业思想和专业情感的特殊阶段,其专业认知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今后4年的大学学习,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专业认识、树立专业思想、规划职业生涯、培养专业能力显得十分重要。所以,针对医学检验专业大学新生开展的专业认同现状的调查,总结提升大学生专业认知教育的对策,有助于教育管理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日常管理和优质服务。

积极开展专业认知的实践教育活动,拓宽专业认知途径

专业认知教育已成为新生入校后的第一课,建议将专业认知教育纳入学生在校期间专业学习的全过程,还可以结合高校院系专业自身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多样性的专业认知实践教育活动,聘请专业认知教育讲师或具备资深学术造诣的教授、专家、学科主任、学院院长等,对专业进行权威解读,对就业进行全面分析,使大学新生对所学专业形成初步认识,逐渐明确检验工作人员在医院工作中所承担的角色和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座或优秀的学生、 毕业 生现场宣讲和 经验 交流,激发新生对专业产生兴趣,对未来的学业和就业充满信心,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美好的憧憬,从而提高专业认知度。

辅导员和课程教师双管齐下,做好专业认知教育

“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包括专业认知和人生 职业规划 ”是中共中央国务院规定的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职责[10]。高校辅导员可通过座谈调查,深入了解每位大学新生填报志愿的原因、学习专业的目的、对自我的认知、从事职业的期望等,结合新生个体特征制定针对性的专业认知教育计划和职业规划,减少新生的专业困惑,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与学习。课程教师切实提高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将专业认知教育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尤其是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客观评价检验专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结合所授课程多方面、多角度地阐述专业学习内容、方法、学科体系与价值观念,系统引导新生形成良好的专业思想与专业情感,有所侧重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辅导员与课程教师携手齐抓共管,以学生为中心,在专业认知中去实践,在实践中去认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共同探讨与提高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长沙医学院医学检验本科新生的专业认同处于一般水平,仍有很大的发展提升空间。鉴于专业认知对于大学生成材的重要意义,教育工作者需树立专业认知能力的动态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专业认知教育,切实培育高校新生的专业认同感,提高专业学习的动力与适应性,进而保障医学检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医学检验论文文献

[1]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2]罗萍,孙玉梅,张进瑜,等.护理本科生对护理专业认知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5,5(3):35-37.

[3]李海芬,王敬.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J].高教研究,2014,37(1):9-12.

[4]胡忠华.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分析[D].成都:四川大学,2007.

[5]马杰,彭海平,史志春,等.高职医学检验技术学生的专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以廊坊卫生职业学院为例[J].佳木期职业学院学报,2015(2):12-13.

[6]康晓琳,王艳茹,李晓静,等.内蒙地区四所高校护理本科新生专业认同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3,20(7B):22-24.

[7]__红.男性护生实习期间真实体验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0):875.

[8]彭艳红.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9]黄分霞.高校新生专业认同的问题与出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7):170-172.

[10]宋建飞.高校大学生专业认知教育探讨———基于大学新生专业认知度的问卷调查[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18(6):94-98.

有关医学检验论文推荐:

1. 医学检验实践报告范文

2.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

3. 医学检验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4. 关于医学检验的论文

5. 关于医学检验论文

6. 医学检验技术论文

7. 医学检验述职报告范文

医学临床教学,是关系到医学教学从理论到实践能否衔接好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临床医学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开展双语教学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如何有效开展双语教学是医学教育者面临的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优势、体会、不足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更好地推动临床医学双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双语教学;临床医学;多媒体教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交流合作日益频繁,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迫切需要既精通专业又精通外语的高素质人才,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实施专业课双语教学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双语教学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热点,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推动英语等外语教学,许多重点高校率先试行双语教学改革,已收到较好成效[1]。我校近两年也尝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开展中文主导型双语教学,给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起到了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下面就多媒体双语教学在医学课程中的应用浅谈一点体会。

1临床医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优势

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要求教育朝着规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双语教学成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医学教育体系多借鉴西医学科,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医学书籍与期刊文献等均以英语为主,而且国际性学术交流会议主要采用英语,可以说英语是西方医学的主流语言和主要载体[2,3]。因此,学习并掌握医学专业英语是医学院校师生不断更新医学前沿知识的有效途径,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势在必行。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用灵活等特点,是一种富有活力的教学手段,能使双语教学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得到解决,是双语教学的工具和辅助者。医学本身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教学枯燥抽象,已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有些疾病在诊断过程中所牵涉的操作技能较复杂,学生无法看到,只能死记硬背。这样进入临床实习时,学生很难将所学理论知识同临床实践相结合。上述因素增加了临床医学课堂教学的难度,在此基础上开展双语教学难度更大。因此,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势在必行。

课堂信息量增加,教学效率提高

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教师挑重点、难点内容来讲,有些内容只能一带而过,甚至不讲,更不用说重点内容用英文讲授了。这导致授课内容不完整、不全面,学生对医学英文信息知之甚少,知识在大脑中的保留极不可靠。多媒体双语教学的应用能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按教学大纲要求准备包含大量信息的多媒体课件,课件中重要内容、重点名词用英文标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扎实、更全面的知识,而且增加了医学专业英语词汇量。

内容丰富,学生学习兴趣提高

教师购买或通过网络下载一些国内外教科书、专著和期刊文献,将其中大量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信息及最新进展全部展示给学生,补充教材知识的不足,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双语教学的引入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调动学生努力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专业英语教学不同,双语教学使学生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来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学生在掌握教师课堂教授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强化,这对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2临床医学课程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体会及不足

双语教学开课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医学英语涉及词汇繁多,因此注重平时的积累非常重要。学院在开始医学临床课之前,会开设医用专业英语选修课,规范讲授医用英语常见词汇、词根、词缀、固定搭配等,按照各系统进行全面教学,并配合听、说训练,为学生打下一定的医学专业英语基础[4]。在专业课双语教学开课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如将讲课中涉及的单词及重要短语、句子发给学生提前预习,上课后教师利用几分钟时间通过多媒体课件带着学生将这些内容朗读一遍,以使学生对每节课的知识印象深刻,自然而然地跟随教师进入双语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有效结合

单一的多媒体教育技术并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需要,每种单一的教学方式都各有利弊。传统教学虽不及多媒体教学形象,但其最大优点是教师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跟上授课节奏。而多媒体教学容易造成学生的懒惰心理,导致其上课不注意听讲,只在课后拷贝课件。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也正是传统教学的不足,而多媒体教学的弊端又可以用传统教学来消除。因此,我们上课时应尽量将两种模式穿插使用,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水平。双语教学要求教师灵活得体地运用各种教学形式,而不只是读懂外语教材。这决定了双语教学对教师的高要求。教师必须在自己完全消化原版教材基础上,结合各专业的新发展、新动向,不断充实教学内容,这样就必然加大了教学难度。对于教师来说,首先,必须具备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专业知识,才能把重点、难点讲透,让学生易于理解;其次,由于专门的双语教学教材较少,既不能从英文原版教材中硬搬内容过来,又不能断章取义,因此必须要讲究教学方法。专业教师大多是医生出身,没有在师范院校接受过严格训练,即使有渊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也不一定都能真正上好课、当好教师[5]。

提高教师双语教学能力

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素质。实施双语教学的师资人员,既要懂专业知识又要精通英语,还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目前的师资状况是公共英语教师虽然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但缺乏专业知识,而且不可能在短期内就掌握专业知识,因此专业课双语教学只能由专业教师来承担。而专业教师虽然专业知识丰富,但总体来讲英语水平相对不足。他们中很多人英语阅读能力很强,但书写教案及听、说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方面比较欠缺[6]。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逐步加强教师专业英语能力训练,选派部分教师参加双语教学培训,迅速提高其英语水平。要求教师上双语课前必须用英语认真备好每一堂课;经常观摩英语水平高、责任心和上进心强的教师开展双语教学;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到英语母语国家进行短期进修,这样既可以了解国外学科动态,又可以学习到先进的教学方法,还可以提高英语水平。

临床医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局限性

临床医学课程是在大学四年级开始讲授的一门专业课,教学大纲要求教师通过理论课和临床见习课向学生传授医学专业知识,在一学期内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即要求学生从理论上掌握医学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教师和学生的汉语表达及接受能力都强于其外语能力,且不同学生英语能力差别较大,如有的学生英语听力较差,完全听不懂医学英语,双语教学的意义完全无法体现,甚至达不到最基本的教学要求。因此,过多的英语讲解可能会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利于学生对临床医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对临床学科学习兴趣的培养。鉴于此,按照英文水平适当进行分班教学可弥补这一不足。此外,调动学生积极性,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前布置预习内容,培养学生参与双语教学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7]。教师还要积极营造课堂气氛,课外安排播放医学课程原版录像片段,创造说英语、写英语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消除胆怯心理,敢于用英语与别人交流。总之,开展临床医学课程双语教学势在必行。相关教育工作者应从医学课程设计出发,根据学生外语水平、双语师资配置等多方面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努力探索适合的临床医学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鸿雁,喻志英,胡雪,等.医学双语教学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62-63.

[2]霍健.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0,23(8):2812-2813.

[3]:thequalityofevidencefor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J].AmJObstetGynecol,2003,188(3):849-853.

[4]HeinrichsWL,PichumaniR,MatherR,:anewmultimediaapproachtoWeb-basedlearningofbiologyandmedicine[J].StudHealthTechnolInform,1998(50):370-372.

[5]陈道瑾,周剑宇.关于医学生临床英语教学(双语教学)的思考与体会[J].中华医学丛刊,2004,4(6):106-107.

[6]蔡绍先,陈玮莹,杨棉华.医学新教学模式师资的培训应关注的问题[J].医学教育探索,2008,7(5):558-559.

[7]蔡大川,郭渊,陶鹏,等.七年制医学生双语教学需求调查[J].医学教育探索,2010,9(3):368-370.

摘要:老师在教学查房的过程中要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来判断他们的理解水平,及时调整讲述的速度和难易;也要关注患者的反应。在选择确定用于教学查房的病例后,一定要告知患者教学查房的目的并征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关键词:脑血管;临床医学;教育

1研究结果

2011-2012学年,2007级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的脑血管病临床教学查房质量评价平均分为分;2012-2013学年,2008级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的内科学临床教学查房质量评价平均分为分;2013-2014学年,2009级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的内科学临床教学查房质量评价平均分为分。经正态性检验,每学年的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的脑血管病专业的临床教学查房质量评价分数为非正态分布(P<),故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三组学年之间临床教学查房质量评价分数,2013-2014学年与2012-2013学年、2011-2012学年的教学查房质量差异有显著性(P<)。

2讨论

医学专业认证是国际医学教育质量保障和学历互认的重要前提,有助于鼓励教育机构不断改进与完善以便促进质量发展。在临床教学中,教学查房是主要的教学形式,主要针对9方面的能力展开,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制订和执行诊疗计划、临床操作、临床思维、急诊处理、沟通技能。其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是教学查房的关键。临床思维形成的过程是相关知识不断被强化的过程,如提到“头痛”症状,学生脑海里要马上反映出还要询问头痛的性质、诱因、缓解因素、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只有这种不断的强化训练,才不会在病史采集时出现遗漏。临床思维培养的过程也是教学查房最常见的和主要的过程。但是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多被动接受,缺少兴趣,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而临床专业认证则促使教学查房方法的改进。如床边教学是教师展示和学生学习医患沟通、医护沟通最直接的过程;也是学员学习老师如何寻找和发现疾病线索的过程,好的床边教学可以增加患者对医生和医学生的信任度。一个好的教学查房,老师除了要做好计划(教案)外,还要有饱满的热情,甚至有时还要有即兴表演的才能,这样才能做到气氛活跃、不沉闷,也有助于减轻学生的紧张情绪。

老师在教学查房的过程中要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来判断他们的理解水平,及时调整讲述的速度和难易;也要关注患者的反应。在选择确定用于教学查房的病例后,一定要告知患者教学查房的目的并征得患者的知情同意。教学查房是开展“启发式”教学和“问题式”教学方式最好的体现。在教学查房中,老师的任务是注意调动不同层次的学员的积极性,根据学员的知识水平设置不同的问题,按照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梯度逐级回答,互相补充和提示,这种全员参与的过程也是培养团队精神的过程。理想的教学查房氛围应该是让学生主动地投入进来。而这种主动的投入往往需要老师的启发和提问来调动。老师的任务是去掌控互动的环节而不是去接管互动的环节;老师应该是多观察学员的表现而不是滔滔不绝地讲述答案。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前期准备中,通过对临床教学查房培训和质量监管、教学方法的改进等一系列措施,对改善临床教学查房质量起到了实质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把医学人文精神融入临床医学教育胡燕军;谢幸;黄丽丽;医学教育探索2007-05-15

  • 索引序列
  • 教授患癌改论文
  • 患癌教授改论文
  • 患癌拒绝化疗的教授论文
  • 李萍萍教授治癌论文
  • 教授医学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