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蹄病是反应动物牛、羊常见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蹄间皮肤和软组织腐烂,散发出恶臭气味为主要特征。发病率为8%-20%,有的高达30%-50%。 1 病因 饲养管理不善,草料中钙、磷不平衡,致角质蹄疏松,蹄变形扭曲;牛舍不洁、潮湿,运动场泥泞,蹄部常被粪尿、泥浆浸泡,使蹄局部组织软化,多发生在雨季潮湿季节;被石子、铁屑、草木、玻璃碴等坚硬之物刺伤蹄软组织而引起蹄部发炎。 感染节瘤拟杆菌也引发本病。节瘤拟杆菌又称K微生物。虽然本菌引起的炎性损害作用很小,但它能产生强烈的蛋白酶,消化角质,使蹄的表面及基层易受侵害。在坏死梭杆菌等病菌的协同作用下,则产生明显的腐蹄病损害。 2 症状 患病的牛、羊表现蹄底角质湿润松软,裂缝剥离,腐败分解,有灰色腐败性恶臭渗出液;蹄间溃烂,有恶臭分泌物,扩创后,在蹄底的小孔洞中有黑臭水流出,趾间也可找到溃疡面,履盖着恶臭的坏死物,有的蹄间有不良肉芽增生;蹄底角质部呈黑色,叩诊蹄部出现痛感;也有由于角质溶解,蹄真皮过度增生,肉芽突出于蹄底;球节感染发炎时,球节肿胀、疼痛;病牛喜爬卧,甚至卧地不起,站立时患肢负重不实或各肢交替负重,或患蹄不敢着地,行走呈严重跛行;严重时蹄冠皮肤充血、红肿,痛感明显,体温升高,食欲减退,逐渐消瘦。 3 治疗 对已患腐蹄病的牛羊,削去腐烂的角质,用3%来苏尔或双氧水彻底清洗干净。然后用下述方法治疗。 3.1 硫酸铜外敷在清洗后的创面上撒上一层硫酸铜粉,再敷上拌有1/3硫酸铜的磺胺软膏,包扎后保持24h干燥,1日换药1次,2次即可治愈。 3.2 蹄部药浴把配制好的10%硫酸铜溶液或20%硫酸锌溶液放在药浴池中,然后把患牛、羊赶进药浴池,在药浴池中站立l0min左右,使蹄部得到充分浸泡,隔天1次。一般轻者1次治愈,重者2~4次治愈。若为个别牛、羊患病,可用药液洗患蹄,也可收到同样效果。 3.3 大蒜粉填塞将调成浆糊状的大蒜粉塞人患面处,每日填塞2次,一般5~7d即可痊愈。 填塞高锰酸钾粉。将高锰酸钾粉撒布于患面处,包扎,隔日一次,连用2-4次可愈。 灌注油脂。用熬开的植物油或动物油,降温后灌注患部,填塞纱布或棉花,装以带底的蹄铁(薄铁片、橡胶片、帆布片等均可)。1日1次,连用3-5次。 碘片松节油疗法。用棉花包上适量的碘片,塞入患面部位,然后用注射器注入5-10ml松节油,滴入棉花上,立刻会冒出红色的烟雾,随即装上带底蹄铁。1日1次,连用2~4次。 抗生素治疗。取青霉素40万单位,溶于5ml蒸馏水中,再加入50ml鱼肝油,混合搅拌,制成乳剂,涂于腐烂创口,深部腐烂可用纱布蘸取药液填充,而后包扎。每天换药1次,效果良好。 4 预防 4.1 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圈舍要清洁干燥,铺垫软草,并勤起垫,防止泥泞。牛羊舍的地面最好用机制红砖铺制,使地面具有一定的通透性。 4.2 补饲硫酸锌药物定期在牛、羊日粮中添加0.01%-0.02%的硫酸锌,每次持续1个月,每年补饲5次,可使牛、羊的肢蹄病发病率降低40%。同时,应保证钙、磷等微量元素的充足供应。 4.3 定期对牛、羊蹄药浴消毒每1-2个月用常用消毒液如高锰酸钾溶液、来苏尔溶液等对牛、羊的蹄部进行一次药浴。方法是:在牛、羊舍的出人口处设一消毒池,池内放人配制好的消毒液,药液的深度以淹没牛、羊的蹄部为宜,令牛羊在药池内停留数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也可每月用4%的硫酸铜溶液对牛、羊的蹄部进行1-2次喷洒消毒,效果也佳。 4.4 修蹄在每年春季,对牛、羊的叉蹄、裂蹄等进行修整,以防造成蹄伤。 环境消毒。及时清理牛、羊粪便及污水,保持牛、羊场地干燥清洁,并用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每月消毒两次。 4.5 保持牛、羊运动场平整干燥运动场的地面最好用三七灰土压制而成,呈现中间高、四周略低的凸型,以利渗水和排水。其次,运动场的地面不要铺撒炉渣、生石灰等垫料,以防损伤蹄部。经常保持运动场干燥,并设有遮阴棚。 4.6 定期检查畜群对牛、羊蹄部要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患畜立即将其隔离,并用消毒液对牛、羊舍及其环境进行消毒。 4.7 免疫接种我国学者已分离鉴定出我国腐蹄病病原菌株,通过免疫试验,确定其免疫期为6个月,免疫保护率80%以上,可有效控制腐蹄病的流行。A、E型纤毛蛋白基因工程疫苗和E型纤毛蛋白与绵羊Ill联合基因工程疫苗,是未来灭活苗的有效替代品。
要加强对牛蹄的监测,及时的进行治疗,防止病情恶化,保持每天日常粮食平衡,钙磷的喂量与比例相当
在过去农村饲养牛、羊、猪都是在一个很深的圈内养殖,主要当时农业上的肥料依靠圈肥,必须靠这些家畜踩,牛蹄长期浸泡在粪水中,感染腐蹄病的家畜非常多。现在不需要积圈肥了,圈舍基本都是干平圈2008年我养了两头牛,一头是西门塔尔牛,一头是夏洛来。两头牛我是精心饲喂,饲草是冬春喂干草,玉米大豆配精料,夏秋放青草,营养全面肯上膘。维生素矿物质,骨粉样样都不少。
牛只一旦发病,病牛就会出现不喜站立,但喜卧地的基本状况。如果强行让病牛站立,病牛的四肢就会表现出交替负重或患肢不愿负重的现象;如果强行让病牛行走,病牛就会出现跛行。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首先治病要从发病原因上根除,腐踢病能够导致畜群全部被感染,甚至能够使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小畜群也受到感染。该病通常在既高温且多雨的季节发生,阴雨天气更容易发生。
血凝素和各种蛋白酶起致病作用。节瘤拟杆菌主要通过细菌纤毛和蛋白酶起致病作用,其他杂菌在致病中起辅助作用,所以腐蹄病的主要判定依据是检测到病料中是否有节瘤拟杆菌和坏死梭杆菌的存在。就现在的科学技术来说,只要不是什么新的疾病,一般来说兽医都能解决,也可以咨询一些兽医教授,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及早的发现并及时治疗,将风险降到最低。
平时搞好预防性消毒,在圈舍前设置消毒池,池中放入10%~20%硫酸铜溶液,使羊每天出入时洗涤消毒蹄部以达到预防的目的。夏季牛羊很容易得这个病,雨水大,牛羊蹄子经常浸泡在粪尿里,都会得这种病,天行健动物药业 绿健先锋--腐蹄病特效药,首先清洗破溃处,消毒,外敷绿健先锋粉剂,配合肌肉注射,两天可治愈。
片形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它是由寄生于黄牛、水牛、山羊、绵羊等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的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所引起。猪、马属动物及野生动物也可寄生,并且可寄生于人。该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的肝炎和胆管炎,并继发全身性的中毒和营养障碍,常引起续牛和绵羊的大批死亡。 1 病原 本病病原有两种,即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 1.1 肝片形吸虫虫体外观呈扁平叶状,体长20~35毫米,宽5~13毫米。自胆管内取出的鲜活虫体为棕红色,固定后呈灰白色。其前端呈圆锥状突起,称头锥。头锥基部扩展变宽,形成肩部,肩部以后逐渐变窄。体表生有许多小刺。口吸盘位于头锥的前端,腹吸盘在肩部水平线中部。生殖孔开口于腹吸盘前方。虫体的消化系统由口、咽、食道和左右分开的两条肠管组成,每条肠管上又有许多侧小分枝。生殖系统为雌雄同体。两个分枝状的睾丸前后排列于虫体的中后部。1个鹿角状分枝的卵巢位于腹吸盘后方的右侧。卵模位于紧靠睾丸前方的虫体中央。在卵模与腹吸盘之间为盘曲的子宫,内充满黄褐色的虫卵。卵黄腺由许多褐色小滤泡组成,分布在虫体两侧。 虫卵呈椭圆形,黄褐色;长120~150微米,宽70~80微米;前端较窄,有一不明显的卵盖,后端较钝。在较薄而透明的卵内,充满卵黄细胞和1个胚细胞。 1.2 大片形吸虫成虫呈长叶状,长33~76毫米,宽5~12毫米。大片吸虫与肝片吸虫的区别在于,虫体前端无显著的头锥突起,肩部不明显;虫体两侧缘几乎平行,前后宽度变化不大,虫体后端钝圆;腹吸盘较大,吸盘腔向后延长,并形成盲囊;肠管的内侧分枝较多,并有明显的小枝;睾丸分枝较少,所占的空间及其长度也较小。 虫卵呈深黄色,长150~190微米,宽75~90微米。 2 流行病学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多发生在低洼、潮湿的放牧地区。流行感染多在夏秋两季。温度和阳光是肝片形吸虫的发育与毛蚴的孵化有促进作用,因而这些季节是肝片形吸虫毛蚴大量繁殖的重要季节。夏秋二季,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可使大量尾蚴孳生,广泛在草叶上形成囊蚴,感染牲畜、造成肝片吸虫病的普遍流行。同时,由于囊蚴生活力极强,在湿润的自然环境下,能保持相当久的感染力。 2 症状 片形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因感染强度和家畜机体的抵抗力、年龄、饲养管理条件等不同而有差异。轻度感染时患畜常不表现症状,感染数量多时(牛约250条成虫,羊约50条成虫)即可表现症状,不过幼小的家畜即使轻度感染也能表现症状。 急性型片形吸虫病主要发生于羊,感染季节多发生于夏末和秋季,当羊在短时间内吞食了大量的囊蚴时,幼虫在体内的移行使羊在临床上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降低至废绝,偶尔可见腹泻。随后患畜出现粘膜苍白,红细胞数及血红素显著降低等一系列贫血现象。严重病例在几天内即可死亡。 慢性型羊片形吸虫病则是由寄生于肝胆管中的成虫引起的。临床表现患羊逐渐消瘦,粘膜苍白、贫血,被毛粗乱易脱落,眼睑、颌下,胸腹皮下出现水肿。食欲减退,便秘下痢交替发生,随着病程的延长羊的体质逐渐降低,最后因恶病质而死亡,一般病程可达1~2个月。 牛的片形吸虫病则多呈慢性经过。但犊牛(1.5-2岁)的症状较明显,成年牛只有大量感染且患畜体质状况较差时,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和引起死亡。 3 诊断 主要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资料、虫卵检查及病理剖检结果作综合判断。 (1)虫卵检查以水洗沉淀法较好。 (2)羊的急性片形吸虫病的诊断则主要以病理剖检为主,把羊的肝脏撕碎后可以在水中查找片形吸虫的幼虫。 (3)免疫学检查目前较常用的是一血三检技术即斑点酶标三联诊断及间接血凝诊断技术。 5 防治 5.1 在预防上,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取得较好效果(1)定期驱虫驱虫是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虫的次数和时间必须与当地的实际情况及条件相结合。通常情况下,每年如进行一次驱虫,可在秋末冬初进行,如进行2次驱虫,另一次驱虫可在来年的春季进行。(2)粪便处理牛羊粪便需经发酵处理杀死虫卵后才能应用,特别是驱虫后的粪便更需严格处理。(3)放牧场地的选择放牧应尽量选择地势高而干燥的牧场,条件许可时轮牧也是很必要的措施。(4)注意不利用被囊蚴污染的水草加强饲革和饮水的来源和卫生管理,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 5.2 在治疗上,治疗片形吸虫病的原则是驱虫对症治疗同时进行,尤其对体弱的患畜更应注意常用的治疗药物有硫双二氯酚,牛按每千克体重40-60mg,羊每千克体重75-100mg,患畜投服后有一定拉稀,一般经过14d后会自行恢复。硝氯酚,牛每千克体重3-7mg,羊4~6mg,一次口服,该药对成虫有效,澳酚磷,是目前较长用的,较好的杀灭作用,丙硫苯脒唑,为广谱驱虫药,对成虫有良效,剂量为每千克体雷10~1mg,灌服。
腐蹄病是反应动物牛、羊常见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蹄间皮肤和软组织腐烂,散发出恶臭气味为主要特征。发病率为8%-20%,有的高达30%-50%。 1 病因 饲养管理不善,草料中钙、磷不平衡,致角质蹄疏松,蹄变形扭曲;牛舍不洁、潮湿,运动场泥泞,蹄部常被粪尿、泥浆浸泡,使蹄局部组织软化,多发生在雨季潮湿季节;被石子、铁屑、草木、玻璃碴等坚硬之物刺伤蹄软组织而引起蹄部发炎。 感染节瘤拟杆菌也引发本病。节瘤拟杆菌又称K微生物。虽然本菌引起的炎性损害作用很小,但它能产生强烈的蛋白酶,消化角质,使蹄的表面及基层易受侵害。在坏死梭杆菌等病菌的协同作用下,则产生明显的腐蹄病损害。 2 症状 患病的牛、羊表现蹄底角质湿润松软,裂缝剥离,腐败分解,有灰色腐败性恶臭渗出液;蹄间溃烂,有恶臭分泌物,扩创后,在蹄底的小孔洞中有黑臭水流出,趾间也可找到溃疡面,履盖着恶臭的坏死物,有的蹄间有不良肉芽增生;蹄底角质部呈黑色,叩诊蹄部出现痛感;也有由于角质溶解,蹄真皮过度增生,肉芽突出于蹄底;球节感染发炎时,球节肿胀、疼痛;病牛喜爬卧,甚至卧地不起,站立时患肢负重不实或各肢交替负重,或患蹄不敢着地,行走呈严重跛行;严重时蹄冠皮肤充血、红肿,痛感明显,体温升高,食欲减退,逐渐消瘦。 3 治疗 对已患腐蹄病的牛羊,削去腐烂的角质,用3%来苏尔或双氧水彻底清洗干净。然后用下述方法治疗。 3.1 硫酸铜外敷在清洗后的创面上撒上一层硫酸铜粉,再敷上拌有1/3硫酸铜的磺胺软膏,包扎后保持24h干燥,1日换药1次,2次即可治愈。 3.2 蹄部药浴把配制好的10%硫酸铜溶液或20%硫酸锌溶液放在药浴池中,然后把患牛、羊赶进药浴池,在药浴池中站立l0min左右,使蹄部得到充分浸泡,隔天1次。一般轻者1次治愈,重者2~4次治愈。若为个别牛、羊患病,可用药液洗患蹄,也可收到同样效果。 3.3 大蒜粉填塞将调成浆糊状的大蒜粉塞人患面处,每日填塞2次,一般5~7d即可痊愈。 填塞高锰酸钾粉。将高锰酸钾粉撒布于患面处,包扎,隔日一次,连用2-4次可愈。 灌注油脂。用熬开的植物油或动物油,降温后灌注患部,填塞纱布或棉花,装以带底的蹄铁(薄铁片、橡胶片、帆布片等均可)。1日1次,连用3-5次。 碘片松节油疗法。用棉花包上适量的碘片,塞入患面部位,然后用注射器注入5-10ml松节油,滴入棉花上,立刻会冒出红色的烟雾,随即装上带底蹄铁。1日1次,连用2~4次。 抗生素治疗。取青霉素40万单位,溶于5ml蒸馏水中,再加入50ml鱼肝油,混合搅拌,制成乳剂,涂于腐烂创口,深部腐烂可用纱布蘸取药液填充,而后包扎。每天换药1次,效果良好。 4 预防 4.1 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圈舍要清洁干燥,铺垫软草,并勤起垫,防止泥泞。牛羊舍的地面最好用机制红砖铺制,使地面具有一定的通透性。 4.2 补饲硫酸锌药物定期在牛、羊日粮中添加0.01%-0.02%的硫酸锌,每次持续1个月,每年补饲5次,可使牛、羊的肢蹄病发病率降低40%。同时,应保证钙、磷等微量元素的充足供应。 4.3 定期对牛、羊蹄药浴消毒每1-2个月用常用消毒液如高锰酸钾溶液、来苏尔溶液等对牛、羊的蹄部进行一次药浴。方法是:在牛、羊舍的出人口处设一消毒池,池内放人配制好的消毒液,药液的深度以淹没牛、羊的蹄部为宜,令牛羊在药池内停留数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也可每月用4%的硫酸铜溶液对牛、羊的蹄部进行1-2次喷洒消毒,效果也佳。 4.4 修蹄在每年春季,对牛、羊的叉蹄、裂蹄等进行修整,以防造成蹄伤。 环境消毒。及时清理牛、羊粪便及污水,保持牛、羊场地干燥清洁,并用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每月消毒两次。 4.5 保持牛、羊运动场平整干燥运动场的地面最好用三七灰土压制而成,呈现中间高、四周略低的凸型,以利渗水和排水。其次,运动场的地面不要铺撒炉渣、生石灰等垫料,以防损伤蹄部。经常保持运动场干燥,并设有遮阴棚。 4.6 定期检查畜群对牛、羊蹄部要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患畜立即将其隔离,并用消毒液对牛、羊舍及其环境进行消毒。 4.7 免疫接种我国学者已分离鉴定出我国腐蹄病病原菌株,通过免疫试验,确定其免疫期为6个月,免疫保护率80%以上,可有效控制腐蹄病的流行。A、E型纤毛蛋白基因工程疫苗和E型纤毛蛋白与绵羊Ill联合基因工程疫苗,是未来灭活苗的有效替代品。
口蹄疫,俗称口疮和疖子,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主要危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猪、牛、羊等偶蹄类动物。由于其对犊牛的传染能力强,死亡率高,亲农网现向您介绍该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及相关预防措施,希望能给养殖户带来一些帮助。1.口蹄疫的发病机理在口蹄疫感染过程中,病毒会先吸附在敏感细胞上,产生非特异性结合,再与敏感细胞上的受体发生特异性吸附,导致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被改变的细胞会将口蹄疫病毒作为食物细胞吞入细胞内,其溶菌酶会裂解病毒衣壳,释放病毒核酸,从而完成病毒对细胞的感染。第二,口蹄疫的传播口蹄疫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皮肤破损、黏膜破损也是病毒入侵的途径。被污染的畜产品、饲料、饮用水、交通工具、饲养用具等。可成为传染源,空气中存在的口蹄疫病毒可随风扩散至10~60公里。因此,空气也是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其特点是传播快,发病率高。三。口蹄疫的临床症状一般患病动物在口腔黏膜、乳头、蹄部的皮肤上会形成烂斑或水泡。感染口蹄疫的牛比较严重。牛口蹄疫的潜伏期一般为7-36天。发病初期会出现体温升高、结膜潮红等明显特征。随着病情的迁延,还会导致口腔病变和水疱。一般90%以上感染口蹄疫的牛都有典型的蹄皮炎。病因分析:死亡原因多为口蹄疫继发心肌炎或养殖场清洁工作不完善,容易导致继发感染,使其患上败血症或其他疾病。四。牛羊口蹄疫发病规律1.每年冬季易多发,发生时间多在11月至次年3月之间。2.犊牛和育肥牛死亡最多,主要是猝死。3.打针输液更容易猝死。4.受到惊吓后容易猝死。动词口蹄疫的预防措施口蹄疫的预防比治愈更重要,这就是所谓的治未病。如果这些疾病能够防患于未然,那么疾病带来的危害就会降到最低。1.免疫还是重点。目前口蹄疫O型、亚洲I型、A型三价灭活疫苗,市场上和国内多为免费供应。牛的用量为1ml/头,羊的用量为头。成年山羊用口蹄疫三价疫苗免疫后,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达到农业部标准,可持续4~5个月左右。成年羊免疫后,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达到农业部标准,可持续6个月以上。两次免疫的效果优于一次免疫。加强免疫后,犊牛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可达到农业部标准,可持续6个月左右。怀孕的雌性动物可以接种口蹄疫疫苗吗?-口蹄疫疫苗是能引起动物强烈应激反应的生物制品之一。刚怀孕和分娩的奶牛注射口蹄疫疫苗后,流产的风险大大增加。怀孕母羊注射口蹄疫疫苗后容易出现死胎和流产。即使羊羔顺利出生,随之而来的是母羊很少或没有奶,羊羔行动缓慢。因此,尽量避免母羊怀孕;对于奶牛来说,由于妊娠期较长,很难避免。最好避开出生前后一个月,怀孕和配种前两周。2.加强饲养管理。为牛、羊提供充足的营养,以提高其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减少感染几率3.唐不要从疫区买牛。买牛的时候尽量不要去疫区。买回家的牛要及时接种三价口蹄疫疫苗。6.感染口蹄疫后该怎么办?1、早发现早隔离,谨防高热。2.添加流质食物,增加牛的营养。3.环境安静又嘈杂。4.没有赶上或剧烈运动。5.患处处理:用高锰酸钾或双氧水冲洗,涂紫药水、青霉素等。并为人们在口中洒上冰硼散。6.退烧方案:建议用中药退烧。具体用药及剂量,欢迎来电咨询。我们会根据牛羊不同的生理阶段和体重,给出一个参考的治疗方案。7.口蹄疫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疫情感染后恢复的老弱群体应加强消毒,每天补充营养,防止二次感染。看完以上内容,你是否对口蹄疫有了更多的了解?可能有人会问:口蹄疫对人体有影响吗?亲农网在这里也给出了答案:通常情况下,口蹄疫不会传染给人类,但有报道称,变异后的少数病毒可能会传染给人,主要是抵抗力较弱的儿童,但通过治疗可以很快治愈。如果你不小心吃了生病动物的肉,你不会不要惊慌。口蹄疫病毒不耐热不耐酸,加热烹调后可变成***病毒。而且人体的胃酸浓度很高,病毒进入胃里会是***强酸,所以你不要不要过分紧张。不过,为安全起见,应避免儿童及老人前往禽畜农场或患有口蹄病的农场。购买肉制品时,要注意检疫证明。
牛消化道线虫病的病原包括毛圆科、毛绒科、钩口科和圆形科的多种线虫。这些虫体寄生在牛的第四胃、小肠和大肠中,在一般情况下多呈混合感染。对牛来说主要有指形长刺线虫、牛仰口线虫和辐射结节虫。_消化道线虫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主要措施包括:(1)_治疗患畜应结合对症、支持疗法,选用如下驱虫药:_①_左咪唑:每千克体重用6-10毫克,溶水一次灌服。也可以将药物混在饲料中喂饲或溶在水中饮用,还可以制成5%的溶液,皮下或肌肉注射。_②_硫化二苯胺:牛,每千克体重克,但总量不得超过60-80克。羊,每千克体重克。成年羊投服30-50克,一岁以内羔羊投5-15克。将药物混在精料中制成1%-10%悬浮液灌幅。_③_噻苯唑:牛、羊,每千克体重50-100毫克。将药物拌饲料中喂服,也可以配成2%的悬浮液灌服。_④_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一次口服。_⑤_甲苯咪唑,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一次口服。_⑥_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毫升,一次口服或皮下注射。_(2)_预防性驱虫__给全群牛、羊计划性驱虫,传统的方法是在春、秋各进行一次。但针对北方牧区的冬季幼虫高潮,在每年春节前后驱虫一下,可有效防止“春季高潮”,避免春乏的大批死亡。同时,应对驱虫后的粪便集中管理,采用生物发酵的方法杀死其中的病原,以免污染环境。_(3)_放牧及放牧地的利用__根据线虫病的流行规律,牛羊应避免在低洼潮湿的牧地上放牧,也不应在清晨、傍晚和雨后放牧,从而减少污染机会。在有时间的地区应建立固定而清洁的饮水池。对于放牧地应有计划地应用,可以轮牧和改良牧地,实行牧草和农作物有计划的轮作,这样既可使牧地洁净,又能提高牧草的质量。_(4)_改善饲养管理__合理补充精料,进行全价饲养,以增强机体的抗病力。畜舍要通风干燥,经制保持清洁卫生。
腐蹄病是反应动物牛、羊常见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蹄间皮肤和软组织腐烂,散发出恶臭气味为主要特征。发病率为8%-20%,有的高达30%-50%。 1 病因 饲养管理不善,草料中钙、磷不平衡,致角质蹄疏松,蹄变形扭曲;牛舍不洁、潮湿,运动场泥泞,蹄部常被粪尿、泥浆浸泡,使蹄局部组织软化,多发生在雨季潮湿季节;被石子、铁屑、草木、玻璃碴等坚硬之物刺伤蹄软组织而引起蹄部发炎。 感染节瘤拟杆菌也引发本病。节瘤拟杆菌又称K微生物。虽然本菌引起的炎性损害作用很小,但它能产生强烈的蛋白酶,消化角质,使蹄的表面及基层易受侵害。在坏死梭杆菌等病菌的协同作用下,则产生明显的腐蹄病损害。 2 症状 患病的牛、羊表现蹄底角质湿润松软,裂缝剥离,腐败分解,有灰色腐败性恶臭渗出液;蹄间溃烂,有恶臭分泌物,扩创后,在蹄底的小孔洞中有黑臭水流出,趾间也可找到溃疡面,履盖着恶臭的坏死物,有的蹄间有不良肉芽增生;蹄底角质部呈黑色,叩诊蹄部出现痛感;也有由于角质溶解,蹄真皮过度增生,肉芽突出于蹄底;球节感染发炎时,球节肿胀、疼痛;病牛喜爬卧,甚至卧地不起,站立时患肢负重不实或各肢交替负重,或患蹄不敢着地,行走呈严重跛行;严重时蹄冠皮肤充血、红肿,痛感明显,体温升高,食欲减退,逐渐消瘦。 3 治疗 对已患腐蹄病的牛羊,削去腐烂的角质,用3%来苏尔或双氧水彻底清洗干净。然后用下述方法治疗。 3.1 硫酸铜外敷在清洗后的创面上撒上一层硫酸铜粉,再敷上拌有1/3硫酸铜的磺胺软膏,包扎后保持24h干燥,1日换药1次,2次即可治愈。 3.2 蹄部药浴把配制好的10%硫酸铜溶液或20%硫酸锌溶液放在药浴池中,然后把患牛、羊赶进药浴池,在药浴池中站立l0min左右,使蹄部得到充分浸泡,隔天1次。一般轻者1次治愈,重者2~4次治愈。若为个别牛、羊患病,可用药液洗患蹄,也可收到同样效果。 3.3 大蒜粉填塞将调成浆糊状的大蒜粉塞人患面处,每日填塞2次,一般5~7d即可痊愈。 填塞高锰酸钾粉。将高锰酸钾粉撒布于患面处,包扎,隔日一次,连用2-4次可愈。 灌注油脂。用熬开的植物油或动物油,降温后灌注患部,填塞纱布或棉花,装以带底的蹄铁(薄铁片、橡胶片、帆布片等均可)。1日1次,连用3-5次。 碘片松节油疗法。用棉花包上适量的碘片,塞入患面部位,然后用注射器注入5-10ml松节油,滴入棉花上,立刻会冒出红色的烟雾,随即装上带底蹄铁。1日1次,连用2~4次。 抗生素治疗。取青霉素40万单位,溶于5ml蒸馏水中,再加入50ml鱼肝油,混合搅拌,制成乳剂,涂于腐烂创口,深部腐烂可用纱布蘸取药液填充,而后包扎。每天换药1次,效果良好。 4 预防 4.1 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圈舍要清洁干燥,铺垫软草,并勤起垫,防止泥泞。牛羊舍的地面最好用机制红砖铺制,使地面具有一定的通透性。 4.2 补饲硫酸锌药物定期在牛、羊日粮中添加0.01%-0.02%的硫酸锌,每次持续1个月,每年补饲5次,可使牛、羊的肢蹄病发病率降低40%。同时,应保证钙、磷等微量元素的充足供应。 4.3 定期对牛、羊蹄药浴消毒每1-2个月用常用消毒液如高锰酸钾溶液、来苏尔溶液等对牛、羊的蹄部进行一次药浴。方法是:在牛、羊舍的出人口处设一消毒池,池内放人配制好的消毒液,药液的深度以淹没牛、羊的蹄部为宜,令牛羊在药池内停留数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也可每月用4%的硫酸铜溶液对牛、羊的蹄部进行1-2次喷洒消毒,效果也佳。 4.4 修蹄在每年春季,对牛、羊的叉蹄、裂蹄等进行修整,以防造成蹄伤。 环境消毒。及时清理牛、羊粪便及污水,保持牛、羊场地干燥清洁,并用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每月消毒两次。 4.5 保持牛、羊运动场平整干燥运动场的地面最好用三七灰土压制而成,呈现中间高、四周略低的凸型,以利渗水和排水。其次,运动场的地面不要铺撒炉渣、生石灰等垫料,以防损伤蹄部。经常保持运动场干燥,并设有遮阴棚。 4.6 定期检查畜群对牛、羊蹄部要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患畜立即将其隔离,并用消毒液对牛、羊舍及其环境进行消毒。 4.7 免疫接种我国学者已分离鉴定出我国腐蹄病病原菌株,通过免疫试验,确定其免疫期为6个月,免疫保护率80%以上,可有效控制腐蹄病的流行。A、E型纤毛蛋白基因工程疫苗和E型纤毛蛋白与绵羊Ill联合基因工程疫苗,是未来灭活苗的有效替代品。
片形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它是由寄生于黄牛、水牛、山羊、绵羊等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的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所引起。猪、马属动物及野生动物也可寄生,并且可寄生于人。该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的肝炎和胆管炎,并继发全身性的中毒和营养障碍,常引起续牛和绵羊的大批死亡。 1 病原 本病病原有两种,即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 1.1 肝片形吸虫虫体外观呈扁平叶状,体长20~35毫米,宽5~13毫米。自胆管内取出的鲜活虫体为棕红色,固定后呈灰白色。其前端呈圆锥状突起,称头锥。头锥基部扩展变宽,形成肩部,肩部以后逐渐变窄。体表生有许多小刺。口吸盘位于头锥的前端,腹吸盘在肩部水平线中部。生殖孔开口于腹吸盘前方。虫体的消化系统由口、咽、食道和左右分开的两条肠管组成,每条肠管上又有许多侧小分枝。生殖系统为雌雄同体。两个分枝状的睾丸前后排列于虫体的中后部。1个鹿角状分枝的卵巢位于腹吸盘后方的右侧。卵模位于紧靠睾丸前方的虫体中央。在卵模与腹吸盘之间为盘曲的子宫,内充满黄褐色的虫卵。卵黄腺由许多褐色小滤泡组成,分布在虫体两侧。 虫卵呈椭圆形,黄褐色;长120~150微米,宽70~80微米;前端较窄,有一不明显的卵盖,后端较钝。在较薄而透明的卵内,充满卵黄细胞和1个胚细胞。 1.2 大片形吸虫成虫呈长叶状,长33~76毫米,宽5~12毫米。大片吸虫与肝片吸虫的区别在于,虫体前端无显著的头锥突起,肩部不明显;虫体两侧缘几乎平行,前后宽度变化不大,虫体后端钝圆;腹吸盘较大,吸盘腔向后延长,并形成盲囊;肠管的内侧分枝较多,并有明显的小枝;睾丸分枝较少,所占的空间及其长度也较小。 虫卵呈深黄色,长150~190微米,宽75~90微米。 2 流行病学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多发生在低洼、潮湿的放牧地区。流行感染多在夏秋两季。温度和阳光是肝片形吸虫的发育与毛蚴的孵化有促进作用,因而这些季节是肝片形吸虫毛蚴大量繁殖的重要季节。夏秋二季,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可使大量尾蚴孳生,广泛在草叶上形成囊蚴,感染牲畜、造成肝片吸虫病的普遍流行。同时,由于囊蚴生活力极强,在湿润的自然环境下,能保持相当久的感染力。 2 症状 片形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因感染强度和家畜机体的抵抗力、年龄、饲养管理条件等不同而有差异。轻度感染时患畜常不表现症状,感染数量多时(牛约250条成虫,羊约50条成虫)即可表现症状,不过幼小的家畜即使轻度感染也能表现症状。 急性型片形吸虫病主要发生于羊,感染季节多发生于夏末和秋季,当羊在短时间内吞食了大量的囊蚴时,幼虫在体内的移行使羊在临床上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降低至废绝,偶尔可见腹泻。随后患畜出现粘膜苍白,红细胞数及血红素显著降低等一系列贫血现象。严重病例在几天内即可死亡。 慢性型羊片形吸虫病则是由寄生于肝胆管中的成虫引起的。临床表现患羊逐渐消瘦,粘膜苍白、贫血,被毛粗乱易脱落,眼睑、颌下,胸腹皮下出现水肿。食欲减退,便秘下痢交替发生,随着病程的延长羊的体质逐渐降低,最后因恶病质而死亡,一般病程可达1~2个月。 牛的片形吸虫病则多呈慢性经过。但犊牛(1.5-2岁)的症状较明显,成年牛只有大量感染且患畜体质状况较差时,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和引起死亡。 3 诊断 主要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资料、虫卵检查及病理剖检结果作综合判断。 (1)虫卵检查以水洗沉淀法较好。 (2)羊的急性片形吸虫病的诊断则主要以病理剖检为主,把羊的肝脏撕碎后可以在水中查找片形吸虫的幼虫。 (3)免疫学检查目前较常用的是一血三检技术即斑点酶标三联诊断及间接血凝诊断技术。 5 防治 5.1 在预防上,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取得较好效果(1)定期驱虫驱虫是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虫的次数和时间必须与当地的实际情况及条件相结合。通常情况下,每年如进行一次驱虫,可在秋末冬初进行,如进行2次驱虫,另一次驱虫可在来年的春季进行。(2)粪便处理牛羊粪便需经发酵处理杀死虫卵后才能应用,特别是驱虫后的粪便更需严格处理。(3)放牧场地的选择放牧应尽量选择地势高而干燥的牧场,条件许可时轮牧也是很必要的措施。(4)注意不利用被囊蚴污染的水草加强饲革和饮水的来源和卫生管理,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 5.2 在治疗上,治疗片形吸虫病的原则是驱虫对症治疗同时进行,尤其对体弱的患畜更应注意常用的治疗药物有硫双二氯酚,牛按每千克体重40-60mg,羊每千克体重75-100mg,患畜投服后有一定拉稀,一般经过14d后会自行恢复。硝氯酚,牛每千克体重3-7mg,羊4~6mg,一次口服,该药对成虫有效,澳酚磷,是目前较长用的,较好的杀灭作用,丙硫苯脒唑,为广谱驱虫药,对成虫有良效,剂量为每千克体雷10~1mg,灌服。
放牧的牛羊最容易感染寄生虫病,为安全越冬带来隐患。讲究放牧技巧,合理使用药物,进行预防性驱虫,是预防牛羊放牧时感染寄生虫病的基本策略。讲究放牧技巧淡水螺是很多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只要牛羊吃不到淡水螺,就不容易感染寄生虫病。因此,预防寄生虫病的首要策略,就是不到淡水螺滋生地去放牧牛羊,主要是避开低洼经常积水的地带、水塘边、水渠边、流水缓慢河道边,尽量不让牛羊在放牧中吃到水草,水草可收割后青贮或清洗干净后再饲喂牛羊。不在清晨、傍晚或雨后放牧。避免牛羊饮用不洁水,尽量在下午回舍后让牛羊饮用清洁的井水。为预防感染绦虫,不要到螨类滋生地去放牧。将断奶后的羔羊和犊牛赶到2年内没有放牧过反刍兽的草场去放牧,也能有效预防羔羊、犊牛感染绦虫病。合理使用药物为有效消灭中间宿主,可在淡水螺滋生地喷酒的硫酸铜溶液,也可喷酒氯硝柳胺(灭绦灵)溶液,每lOOO千克水配入克药物。秋季牛羊最易感染蝇蛆病,为杀灭和驱赶成蝇,可用4%~5%的敌敌畏溶液喷酒牛体,每lO天喷酒1次,用l%敌敌畏软膏涂抹在羊鼻孔周围,每4~5天涂擦1次,夜间则应在圈舍周围喷酒敌敌畏或其他杀虫剂,也可点燃蚊香驱赶蚊蝇。进行预防性驱虫对于放牧的牛羊,每年可安排3次预防性驱虫:第一次在夏初放牧前,第二次在秋季结束放牧后,第二次驱虫后l个月进行第三次驱虫。针对吸虫、绦虫,可选用硫双二氯酚、吡喹酮,内服硫双二氯酚,每千克体重用量,牛4O~6O毫克,羊8O~lOO毫克。内服吡喹酮,每千克体重用量,牛5O毫克,羊5O~6O毫克。针对线虫和蝇蛆,可肌肉注射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用量为毫克。驱虫后收集粪便,堆积发酵。
家畜中牛、羊、猪都敏感,其中牛最易得口蹄疫,人也可患病。口蹄疫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表现口腔黏膜、蹄部、乳头皮肤发生水泡和烂斑。平时应加强防疫措施,发生后要严格隔离,并及时对症治疗。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两季易流行。另外,易感畜群的口蹄疫有周期性暴发流行的趋向。牛羊口蹄疫症状:病牛羊症状牛羊感染口蹄疫以后,一般要经过2~8天才能发病,最长达14天。在病毒进入血液阶段,病畜体温升高至40℃~41℃以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继而在口腔黏膜及趾间、乳头的皮肤上,发生豌豆大甚至可达蚕豆大小的水泡,以后水泡相互汇合,形成大小水泡联片的破溃。患畜流出大量的口涎,开口时可以听到吸允音。患畜在患口腔破溃的同时,趾间、蹄冠皮肤呈现热痛和肿胀,经过1~2天则出现水泡,破溃后形成烂斑。四肢同时患病时,患畜呈现交替负重状,并经常抖动后肢,运步时呈跛行,严重的则长期伏卧,起立困难。如感染化脓或发生坏死时,蹄匣可能脱落,蹄骨出现坏死等症。牛羊口蹄疫诊断要点:l、本病呈急性经过,流行性传播,主要侵害偶蹄兽,一般灰为良性转归。2、临诊症状表现在口腔粘膜(如牙龈、舌)、蹄部皮肤、乳房、乳头、鼻端、鼻孔形成水疱和溃疡。牛羊口蹄疫防治措施:预防注射:对历年发生口蹄疫的地区,每年应对所有的牛、羊做定期的预防注射。牛、羊注射口蹄疫免疫血清(天健牛毒清)免疫保护期14日。隔离治疗:对病畜及疑似病畜,要隔离治疗。并由专人护理,指定地点饲养管理。治疗方案如下:处方1血清治疗:(1)第一天用天健牛毒清(1000kg体重/瓶)+绿健先锋(250kg体重/瓶)连续注射两天,第三天用绿健先锋或核酸肽 肌肉注射(病情严重者可连用三天天健牛毒清) 同时配合地塞米松注射液每100kg体重添加5毫克混合肌肉注射。(2)已感染牛群(天健牛毒清)注射两天,4-5天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可解除隔离。(3)对感染后恢复的弱仔群体,每天加强消毒,五天后注射(天健牛毒清)再加强一针,防止再次感染。注:对蹄颊化脓严重的,口腔溃疡的用碘制剂消毒药清洗过,用头孢噻呋钠粉末涂上,防止化浓灶感染。处方2中药治疗:贯众散贯众 20g 山豆根 20g 甘草15g 桔梗20g 赤芍10g 生地10g 花粉10g 大黄15g 荆芥10g连翘15g用法:共为末,加蜂蜜150g,绿豆粉30g,开水冲服。处方3(1)口腔可用清水、食醋或高锰酸钾冲洗,糜烂面上可涂以1%-2%明矾或碘酊甘油(碘7g,碘化钾5g,酒精l00ml,溶解后加入甘油100ml)。也可用冰硼散撒布(冰片15g,硼砂15g,芒硝18g,研成细末);(2)蹄部可用3%臭药水或来苏儿洗涤,擦干后涂松馏油或鱼石脂软膏或氧化锌鱼肝油软膏,再用绷带包扎,也可将煅石膏与锅底灰各半,研成粉末,加少量食盐粉涂在蹄部的患部;(3)乳房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然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或其它刺激性小的防腐软膏。定期将奶挤出以防乳房炎。此外也可用一些中药治疗。注意:被病畜污染的场所及用具,要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或10%的石灰水消毒,其病尸不可食用,皮毛应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消毒。病畜的粪便要经发酵后方可使用。病畜放牧过的场所要经过2个月后方可准许健康家畜进入。在最后一头病畜治愈或死亡后,经过14天再无新的病例出现时,经过彻底消毒后,方可解除封锁。
你说呢...
牛消化道线虫病的病原包括毛圆科、毛绒科、钩口科和圆形科的多种线虫。这些虫体寄生在牛的第四胃、小肠和大肠中,在一般情况下多呈混合感染。对牛来说主要有指形长刺线虫、牛仰口线虫和辐射结节虫。_消化道线虫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主要措施包括:(1)_治疗患畜应结合对症、支持疗法,选用如下驱虫药:_①_左咪唑:每千克体重用6-10毫克,溶水一次灌服。也可以将药物混在饲料中喂饲或溶在水中饮用,还可以制成5%的溶液,皮下或肌肉注射。_②_硫化二苯胺:牛,每千克体重克,但总量不得超过60-80克。羊,每千克体重克。成年羊投服30-50克,一岁以内羔羊投5-15克。将药物混在精料中制成1%-10%悬浮液灌幅。_③_噻苯唑:牛、羊,每千克体重50-100毫克。将药物拌饲料中喂服,也可以配成2%的悬浮液灌服。_④_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一次口服。_⑤_甲苯咪唑,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一次口服。_⑥_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毫升,一次口服或皮下注射。_(2)_预防性驱虫__给全群牛、羊计划性驱虫,传统的方法是在春、秋各进行一次。但针对北方牧区的冬季幼虫高潮,在每年春节前后驱虫一下,可有效防止“春季高潮”,避免春乏的大批死亡。同时,应对驱虫后的粪便集中管理,采用生物发酵的方法杀死其中的病原,以免污染环境。_(3)_放牧及放牧地的利用__根据线虫病的流行规律,牛羊应避免在低洼潮湿的牧地上放牧,也不应在清晨、傍晚和雨后放牧,从而减少污染机会。在有时间的地区应建立固定而清洁的饮水池。对于放牧地应有计划地应用,可以轮牧和改良牧地,实行牧草和农作物有计划的轮作,这样既可使牧地洁净,又能提高牧草的质量。_(4)_改善饲养管理__合理补充精料,进行全价饲养,以增强机体的抗病力。畜舍要通风干燥,经制保持清洁卫生。
牛、羊常见疾病的防治一、牛肺疫牛肺疫又名为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牛胸膜肺炎状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牛或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病原体随呼吸和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或生殖道传染。临床特征为浆液性纤维肺炎和胸膜炎,多为慢性和隐性传染,发病率和死亡都较高和一种传染病。(一)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2-4周,最长可达四个月。按病情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急性型体温升高40-42C。,呈稽留热,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病不原卧下,常有带痛的短咳,有时流出浆液性或脓性鼻液。肺部听诊肺泡音减弱或消失,应听到各音和胸膜摩擦音。病畜反刍,瘤胃弛缓,泌乳量下降,结膜发绀。亚急性型症状比急性型稍轻。慢性型病牛消瘦,消化功能紊乱,咳嗽疼痛,使役和泌乳下降,最后室息而发生死亡。(二)病理变化肺充血呈鲜红色或紫红色,病灶出血水肿。肺实质可见到了同时期的肝变,呈现红色与灰白色相间的理石样病变。肺间质水肿、增宽、呈灰白色。胸腔内积有黄色混浊液体。(三)诊断要点病畜呈稽留热、咳嗽、肺部有各罗音。肺部出现大理石样病理变化,胸腔积有混浊液体。(四) 预防与治疗1、为确保非疫区安全,不准从疫区引进动物。对健康牛应用牛肺疫免身症状不明显,体温微升,精神沉郁,逐渐消瘦,皮毛粗乱,短促的干咳后变为痛苦的湿咳。肺部听诊有干性罗音和湿性罗音。体表淋巴结肿大,体温。,呈弛张热。乳汁稀薄含有凝乳块或脓汁。呼吸困难,最后因心力衰竭而死亡。(二)病理变化尸体极度消瘦,肺部有大小不一的结节,有粟粒大至鸡蛋大,白色或黄色,坚实,结节周围有红晕或干酪样坏死。(三)诊断要点病畜极度消瘦,两侧肺部听诊有不同的罗音,短促干咳。肺部粟粒大或鸡蛋大的结节。(四)预防与治疗1、对牛群每年应进行1-2次的结核病检疫,发现病应及早处理。健立消毒制度,消除各种传播因素。2、犊牛出生一月后用卡介苗(A、C、G)接种,皮下注射。3、可选用链霉素,异烟肼,对氨基水扬酸钠治疗。三、牛流行热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多经呼吸道,吸血昆虫叮咬或与病畜接触进行传播。多发生于雨量多和气候炎热的6-9月份。其特征为突然高热,呼吸和消化器官严重卡他性炎症和运动障碍。病势猛,多为良性经过,无继发病时死亡率约为1-3%。(一)临床症状突然发病,体温40-42C。,稽留3天,故称三日热。皮温不均,阵发生肌肉震颤,精神高度沉郁,鼻干燥,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停止。眼结膜潮红,肿胀流泪。鼻腔多见浆液性分泌物。病畜不愿站立,强迫行步,步态不稳,肌肉和关节疼痛。呼吸困难,多呈腹式呼吸。流诞呈残状。(二)病畜气管和支气管粘膜充血和点状出血,肿胀,并含有大量泡沫状粘液。肺显著肿大,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间质气肿。(三)诊断要点多发生于6-9月份,突然高热,气管和支气管粘膜肿胀,有泡沫状粘液。肺肿大。(四)预防与治疗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主要是在夏秋季节注意防暑,保持圈舍清洁卫生,消灭吸血昆虫等。如发病后按以下治疗。1、六畜旺注射液,每头每次20-4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2、10%葡萄糖500-1000毫升,10%安那加10-30毫升,维生素C10-20毫升,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每天1次。四、牛恶性卡他性热恶性卡他热是由牛恶性卡他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以2-4岁的牛多见,羊发病少见。绵羊是带菌者,闰牛和带菌牛是主要的传播源,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季和早春发病率最高,其特征是上呼吸道及消化道粘膜发生卡他性炎症,角膜混浊和神精症状,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一)临床症状病牛最初高热,体温41-42C。,稽留热。肌肉震颤,寒战,食欲减退,精神萎顿,皮毛松乱,食欲和反刍减少,饮欲增加,瘤胃弛缓,泌乳量下降,心博动和呼吸加快。鼻镜干燥,眼脸肿胀,流泪,眼结膜充血,角膜混浊,鼻孔流出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口腔粘漠充血,坏死或糜烂。并流出臭味唾液。脑和脑膜发炎,昏睡。腹泻,粪便呈水样恶臭,混有粘液。(二)、病理变化眼、鼻、口、咽和皮肤发生病变,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充血或出血。真胃和肠粘膜充血、出血,糜烂和溃疡。脾轻度肿大,肝、肾、心发生严重变性。(三)、诊断要点根据散发特点,持续高热,眼粘膜变化,角膜混浊肿腹,溃疡。全身淋巴结肿大和神经症状,腹泻,粪便恶臭。(三)预防与治疗本病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因绵羊有传播本病的可能,所以,禁止牛羊同群放牧和同圈饲养,发病后如下方法治疗:天牧双骄粉针和注射用链霉素,每次按每公斤体重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同时使用败血康,每头每次10-40亳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五、羊快疫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不同品种的羊均可感染,以一岁以内,膘情好的多发。发病季节多在初春和秋末。其特征是死快,真胃和十二支肠出血水肿和坏死。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一)、临床症状突然发生,往往不出现临床症状,急性死亡。病程稍长的病羊离群独处,卧地,不愿走动,强迫行走时,运动失调。腹部膨胀,有疼痛感,排出黑色稀粪,磨牙。体温一般正常,饮食欲废绝。发病后通常数分钟至数小时痉挛而死,很少延长一天以上的病例。(二)、病理变化尸体迅速腐败,膨胀,剖开有恶臭,天然孔流出血样液体,可视粘膜充血呈兰紫色。胸腹腔及心包积液,心内外膜有出血点。肝肿大,呈土黄色。真胃和指肠出血水肿和坏死。(三)、诊断要点羊快疫由于病程短,缺乏特征病状,要结合流行病学和病理解剖变化综合判定。(四)、预防与治疗1、由于病程短,来不及治疗,所以应注射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三联苗进行预防。对病死羊应深埋,对用具,圈舍用20%漂白粉或3%烧碱液消毒。2、高锰酸钾溶液250毫升,灌服,每天一次。3、非常粉针和注射用硫酸链霉素,每公斤—万单位,败血康10—20毫升,分别肌肉注射,每天2次。3、来一针注射液,每头每次2—2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六、羔羊痢疾羔羊痢疾主要是B型产气荚膜杆菌引起初生羔羊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本病发生于7天以内,以2-3天发病最多。病羔是主要传染源,病源随粪便排除,污染羊圈,用具母羊体表和乳头,健康羔羊经消化道,脐带或伤口传染。其特征是剧烈腹泻和神精症状,死亡率很高,给羊业带来严重的危害。(一)临床症状潜伏期1-2天。病初羔羊精神萎顿,垂头弓背,不吮乳。腹胀腹痛,腹泻,粪便呈粥样或水样,颜色呈灰白色,黄色或黄绿色,恶臭。病羔虚弱脱水,眼球下陷,皮毛粗乱,卧地不起而发生死亡。(二)病理变化真胃内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小肠充血,发红,溃疡,肠子膜淋巴结肿大,充血。心包积液,心内膜有出血点,肺充血或瘀血。(三)诊断要点7日龄以内羔羊下痢,很快死亡,即可诊断为羔羊痢疾。(四)预防与治疗1、搞好圈舍清洁卫生,做好羔羊的防寒保暖,防止受凉。吃足初奶并合理哺乳,防止饥饱不均。圈舍和用具可用万毒杀5%来苏儿消毒。2、神针999注射液,每头每次3-5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3、肠炎宁注射液,每头次3-5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七、蓝舌病蓝舌病是反刍动物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不分品种,年龄均容易感染,由各种库蠓传播,多发生于夏季和早秋季节。其特征是发热,口腔、鼻腔和胃肠粘膜发生溃疡性炎症。病程为6-14天,发病率为30-40%,死亡率2-30%,有时可高达90%,多由于并发肺炎或胃肠炎而死亡。(一)临床症状潜伏期为3-8天,体温升高。。厌食、精神萎顿,落后于羊群。口流涎,上唇水肿,口腔粘膜充血后发绀呈青紫色。口腔唇、齿龄、颊、舌粘膜糜烂,致使吞咽困难,口腔来恶臭。鼻流粘液性分泌物,鼻腔周围结成干痂,阻寒空气流通,引起呼吸困难,和鼻干声。病畜喜卧,不愿走动,强迫行走,出现跛行或用膝行走。消瘦无力,有的便秘或腹泻,粪中带血,多并发肺炎和胃肠炎而发支死亡。(二)病理变化主要见于口瘤胃、心、肌肉、皮肤和蹄部。口腔糜烂出现深红色区,舌齿龄、硬腭、颊粘膜和唇水肿,舌发绀,故称蓝舌病。瘤胃有暗红色区,皮下和肌肉出血,心肌、心内外膜、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粘膜有小点出血。(三)诊断要点根据口和唇肿胀糜烂,舌发绀,跛行以病理变化即可作出诊断。(四)预防与治疗1、鸡胚化弱毒疫菌和牛胎肾细胞致弱的组织苗进行预接种。对圈舍定期进行消毒,杀灭吸血虫,防止本病的传播。2、天牧双骄粉针和注射用硫酸链霉素,每公斤体重万单位,败血康每头每次10-40毫升,分别肌肉注射,每天2次。八、前胃弛缓前胃弛缓是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降低,肌肉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菌群失调,异常发酵引起的一种消化不良综合症。其临床特征为厌食,瘤胃蠕动力减弱,反刍减少。本病主要发生牛、羊,特别是舍饲的发病率较高,占前胃疾病75%。严重影响牛羊的生长发育和生产力,给养牛(羊)业带极大的危害。(一)临床症状急性前胃弛缓,患畜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反刍减少甚至停止,咀嚼无力,嗳气增多,瘤蠕动暗减弱。体温、脉搏、呼吸一般正常。慢性的病畜,逐渐消瘦,全身衰弱无力,皱毛粗乱,鼻镜干燥,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最后因衰竭而死。(二)病理变化瘤胃和瓣胃胀满,皱胃下垂,内容物干燥。瘤胃和瓣胃粘膜有出血班。(三)诊断要点根据病畜食欲减退,反刍异常,前胃蠕动减易,消化功能发生障碍。病畜精神沉郁,鼻镜干燥。(四)预防与治疗1、加强饲营理,注意饲料保营,饲料的多样化,不要随意更换饲料。2、食欲旺注射液,牛每头每次10-30毫升,羊每头每次5-1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3、清热健胃散,牛每头每次50-100克,羊每头每次20-50克,拌入饲料中口服或灌服。九、瘤胃臌气瘤胃臌气是因前胃神经反应性降低,收缩力减弱或采食了大容量易发酵的的饲料,在瘤胃内菌群作用下,异常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瘤胃臌胀。本病多发生于牛、羊,春夏秋牧草旺盛季节,特别是放牧的家畜容易发生本病。(一)临床症状本病多发生在采食过程中或采食后突然发病,腹部急剧臌大,肷窝部突出,按压腹壁紧张富有弹性,叩诊呈臌畜,听诊瘤胃蠕动音消失。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反刍、嗳气停止。腹痛病畜起卧不安,后肢踢腹,拱背摇尾。呼吸困难,结膜发绀,心跳加快,站立不稳,最后倒地不起,室息而死。(二)病理变化瘤胃粘膜有出血班,角化上皮脱落。肺充血,肝和脾脏被压迫呈贫血状态,浆膜下出血。(三)诊断要点采食发大量易于发酵饲料,采食中或采食后突然发病,瘤胃臌胀,呼吸困难,即可作出诊断。(四)预防与治疗1、注意饲草保营,防止发霉变质。饲料注意合理搭配,防止饥饿和过食。2、为发排出气体,可将舌拉出或在口腔内含一个木棒,促进胃中气体排除。3、用鸭血或鸡血,将杀后取血直接灌服,防止继续发酵。4、土烟叶一斤,煎水1000毫升,灌服,阻止继续发酵。十、胃肠炎胃肠炎是畜禽常见多发性疾病,主要是胃肠粘膜及其层组织的炎症。由于胃和肠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紧密相关,胃或肠的器质性损伤和机能紊乱,容易相互影响。因此,胃和肠的炎症多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一)临床症状病畜精神沉郁,饮欲增加,食欲废绝。可视粘充血并发黄染。口腔干燥,气味恶臭,舌面皱缩。腹痛,喜卧回头顾腹。马、猪、犬病初出现呕吐。腹泻。腹泻,粪便呈水样,混有粘液或未消化的饲料,恶臭。肛门松弛,排粪失禁,呈现里急后重。病畜急剧脱水,眼球下陷,腹部卷缩。呼吸浅表,心博动加快。最后因脱水,心力变竭而发生死亡。(二)病理变化肠内容物混有血液,恶臭。粘膜出血,水肿,组织坏死和脱落,遗留下烂班和溃疡。(三)诊断要点根据全身症状,食欲紊乱,腹泻和粪便中的病理性产物即可作出诊断。(四)预防与治疗1、加强饲养营,保持圈舍清洁卫生。注意饲料的保营和调配,防止霉变饲料饲喂家畜家禽。2、泻痢停散,每头每次10-40克,猪5-20克,拌入饲料中饲喂或灌服。菌不怕可溶性粉每头每次牛10-50克,猪5-20克,拌入饲料中饲喂或灌服。3、鸣牌止痢王注射液或消肿解毒王注射液,每头每次牛10-40毫升,猪5-2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十一、肝片吸虫病肝片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之一,人和其它畜禽均能感染。肝片吸虫体扁平,外呈叶片状,从胆管中取出时呈棕红色。本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珠肝炎和胆囊炎,并发生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不良,尤其对幼畜危害相对严重,发育不良或引起大批死亡。(一)临床症状夏未和秋季发病率较高。病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腹泻。可视粘膜苍白,严重贫血,逐渐消瘦,生长发育弛缓,病畜被毛粗乱,眼脸、胸腹下水肿。腹泻,粪便呈粥样,或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病畜极度衰竭而发生死亡。(二)病理变化肠壁和肝组织损伤,肝肿大,肝包膜上有纤维素沉积,引起慢性胆襄炎,慢性肝和贫血。(三)诊断要点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点,粪便及剖解等综合进行判定。(四)预防与治疗1、注意动物饮水和饲草卫生,定期对圈舍消毒和动物进行驱虫。2、硫双二氧酚,牛每公斤40-60毫克,猪羊每公斤80-100毫升,鸡每公斤150-20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