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动物医学毕业论文鸡病

动物医学毕业论文鸡病

发布时间:

动物医学毕业论文鸡病

动物医学的论文

动物医学,也可译为兽医学,但是与兽医比较应用更广泛一些。下面请看我带来的动物医学论文

渔业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的建立,是深化我国新型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重要措施,是推进渔医职业化发展、行业化管理的基本方向,也是加强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1]。2013年4月,为了推行渔业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适应国家加大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我国首个水生动物医学本科专业被教育部批准设置于上海海洋大学,国内其他水产高等院校内部也开始尝试该专业的建设。作为一门新本科专业,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科学设计专业教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教学理念,让水生动物医学专业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专业教学,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技术水平与就业能力,无疑是摆在当前水产高等院校面前的一大难题。鉴此,该文在分析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特点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技能培养、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阐述了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的创新措施,以期促进我国水生动物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1 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的特点

传统的水产类专业教学理念认为,水产类专业教学必须十分强调对学生基本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养[2]。因此,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在这种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在开展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以规范的实践操作技术的培养与训练为重点,通过基础型的验证性试验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水生动物医学相关技术,尤其是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是一个开放的教学体系,具有环境依赖性,受季节、气候、地域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实践教学场所包括实验室、学校实习基地、水产企事业单位、水产研究所等,与理论教学系统、生产实践系统、科研实践系统、社会实践系统都有着广泛、直接、紧密地关联。目前,水生动物医学教学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更加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

(3)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4)实验教学具有规范性、程序性与环境依赖性。

2 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的创新措施

水生动物医学作为一门新增的本科专业,在教学与人才队伍培养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长期以来,实践教学环节不仅未引起水产高等院校的足够重视,教学内容陈旧,无法反映生产新技术和科研新成果,教学体系不合理,实践教学基地零散,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投入不足;实践教学师资多以纯理论型师资为主,缺乏实践锻炼。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学生就业能力亟需提高,尤其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如何进行有效的专业教学,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技术水平与就业能力,是水产高等院校办好该专业必须面和和亟需研究的问题。

(1)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必须以渔业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为准绳

2011年我国开始正式实施渔业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并将考试科目分为基础科目(包括兽医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水生动物解剖组织及胚胎学、动物生物化学和水生动物生理学)、预防科目(包括水生动物免疫学、水生动物病原生物学、水生动物公共卫生学)、临床科目(包括水产药物学、水生动物病理学、水生动物疾病学)和综合应用科目(包括水产养殖生态学、饲料与营养学)。渔业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的实施使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有了制度保障。因此,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内容应参考渔业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考试科目开设课程与教学内容。本着“厚基础、重专业、高素质、强实践”的原则,根据渔业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所涉及的`内容确定课程,并对水生动物医学专业课程建设及其合理性不断进行科学详细的审定,尽量使所开设课程与国家规定的渔业执业资格考试科目保持一致性。此外,还要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客观实际要求和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特色,合理分配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的比例,在不增加课程理论学时的基础上,将渔业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考点纳入课程学习标准,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2)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必须借鉴相关学科先进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既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难点。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刚刚增设,缺乏专业教学方法与经验,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借鉴水产养殖、动物医学等相关专业先进的教学方法,积极实施案例教学与PBL教学方法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量选用自编讲义,将相关科研成果、临床实践经验引入到课程教学中,使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更好的结合,同时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以文字、影像、声音及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现教学内容,以各种病例通过多媒体再现,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亲身感受的体验,使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知识,加深学生记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积极思考,强调以问题为基础,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3)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必须加强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师资队伍培养和建设

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增设是以加大我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推行渔业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培养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人才为目标的,其本身具有实验性和应用型非常强的特点。因此,专业授课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实践技能。在保证提高教学能力的前提下,应积极鼓励教师到基层单位(企业、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研究所等)中去,规范渔业执业兽医行为,提高水生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指导并与学生一起参加基层生产活动,充分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和临床经验,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此外,学校也要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制度鼓励教师走出校门,走进基层,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班和学术会议,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4)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水生动物医学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型很强的学科[3]。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是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学中不仅强调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还要在理论教学中注重病例的运用,开展现场方式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尤其与水产发达地区或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适当延长实践教学时间,避免流于形式,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和学校实习基地参与临床疾病的诊断实习至少要一年以上,并建立课余实践教学体系,成立以生产实践为目的的实验研究型课题小组,充分利用暑假参与渔业执业兽医行业相关的各类活动,不定期开展水生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科技服务,定期开展科技竞赛和专业技能大赛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践能力。

(5)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要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作为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理论考核上,按照渔业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结合教学大纲,更新理论考试内容,变换考试题型,增加临床实践考试题目和病例分析题目,尽量做到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增强学生分析临床问题与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同时,遵循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加大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考核的比例,技能操作成绩至少占40%总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既能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把所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实际中寻找问题,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 结语

我国水生动物医学研究水平低,起步晚,再加上水产养殖业具有多年的文化积淀,存在着养殖格局、生产方式、经济水平等障碍,无形制约着我国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的发展。然而,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专业的成功经验,不断跟踪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实践技能培养方式、教学效果评价方法,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体系必将逐渐建立与熟化。我们相信,我国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必将逐渐为国家培养一批专业的渔业执业兽医队伍,切实提升我国水产养殖病害临床防控水平,拉近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动物医学首先要学习基础生物学和医学理论,然后通过大量解剖实验强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摘 要: 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能力、自学能力、集体力量,是我国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高效地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作者在动物医学专业课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在高校阶段的成长,努力为学生将来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对动物医学专业课进行了系统改革,将创设情景教学理论和建构性学习理论贯彻于教学中。 关键词: 动物医学专业课 课程教学模式 综合能力 创新素质 研究型大学是20世纪世界教育和科技迅猛发展的结果,是高水平大学的 *** 体。大学教育不仅要教育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如何探究事物本质,而且要教育学生学会与人团结协作,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自身综合能力全面提高的人。围绕这一目标,我们构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科学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系统模式。 动物医学专业课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一个人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动物医学的科学素养。为此,我们必须要教学观念现代化、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以及教学管理现代化,这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学本科教育不是、也不可能给学生灌输所有的知识,而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创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指定自学内容,指定有针对性的参考书和作业,提供参阅方法,提出自学要求,检查和讲评自学情况,鼓励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和自己的兴趣查阅资料,并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教师应坚持用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组织教学 研究性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它更强调动物知识和医学知识的综合性、过程性、创新性和应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观察、归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设计实验、调查研究的能力;逐步形成收集和分析资料、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在了解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围绕讲授的重点提出引发思考的问题,以问题为纽带,以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和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为主线,组织好知识的“生长点”和“连结点”,以探究方式展开教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心智结构,使学生理论联络实际地深刻理解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病理与药理的统一、区域性与整体的密切联络等动物医学知识原理。 三、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主动建构而获得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萌生创新意识和展开创新思维最原始、最直接、最强劲的动力。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适应不同学习特征的情境,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资讯资料、医学资料,或呈现动物的病理标本、模型,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动物医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情境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 动物医学的比较法是按照事物对立统一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将复杂多样的生命现象和医学本质进行分析鉴别、综合比较的教学方法。它是研究动物医学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石。比较法能扩大学生原有知识的范围,加深原有知识的程度,牢固地建立起知识的内部联络,把一些零碎的知识组织起来,使之系统化。任何事物的特征只有在相互比较中才能充分显示出来。 五、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的人格魅力在互动教学中起著举足轻重的作用。师生之间作为“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教师应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拓展学生的心理发展空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交往互动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以讨论法为主的三向交流,能够促进探究式教学的展开。 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合作的学习环境比竞争的学习环境更容易使人产生成功的体验,复杂问题要多人合作才能解决,科研成果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讨论,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换位思考,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此外,小组成员各展所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蒐集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真实客观地记录实验资料和观察、调查的结果,并对所获取的各种资讯资源共享。 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关注和参与那些与动物医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是培养动物医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多层面、多角度地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通过具体事例帮助学生认识动物医学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络,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世界的美好情感。 八、充分利用资讯化课程资源 动物医学教学强调情境与协作,重视直观和操作,提倡学习的主动性。将资讯化课程资源引入动物医学专业课堂,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创新思维、培养互助品格、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中起到积极作用。伴随网路的发展,网际网路传递著越来越多的动物医学的教育资讯,如动物医学的图片、课件、药理和病理的研究资料、最新动物科学进展等,这些网路上的教育资源资讯也应在动物医学专业课教学中得到充分利用。 总之,在教学中要坚持客观性原则、严谨认真的原则,以及尊重学生、灵活引导的原则,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单向资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资讯传递与交流。建立起科学的教育教学程式、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模式。把为学生提供自学、探索和发现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建立创新意识作为我们的教学宗旨,并将这一宗旨贯彻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冯端.实验室是现代化大学的心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王德辉等.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1. 篇2 浅谈兽医管理体制 【摘要】随着近年来的发展,我国兽医管理体制的不断改进,我国对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农业部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对地方的督促检查力度、争取尽早把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等工作落实到位。并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目标。同时兽医体制的不断改进,是适合社会发展和人道主义的和谐。 【关键词】兽医;存在问题;体制改革;建议 一、前言 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发生时,我国能快速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在这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我国的兽医工作者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另外随着全国猪肉价格大幅上涨,这也从一个方面要求我国的兽医工作者,更加要做好生猪疾病的防空工作, 降低生猪饲养风险!可见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是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 ***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我国兽医工作全面发展、提高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也要求了我国的兽医管理体制需不断完善,不断适合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二、我国兽医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存在不当。 在我国,兽医分布不是很好,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兽医工作没有统一机构管理,导致管理体制不顺。目前, 我国兽医管理工作分散到多个部门,不能实施统一管理, 职责不清。多头管理,职能重叠,造成管理效率低,资源浪费。如内外检分设、商业部门目前还管理部分屠宰企业屠宰检疫、部分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卫生监督仍由卫生部门管理, 防疫工作难以统一协调, 给防检疫工作也带来很多矛盾和困难, 降低了作效率管理机构设定混乱,职责不清, 行政效能不能正常发挥。这就限制了兽医水平的提升和需求量的不足。 2、基层防疫工作不到位。 基层工作是最基本,最能快速找出病因的工作层。由于多年建设滞后, 我国基层兽医体系一直没有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基层兽医队伍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存在明显不足。首先,由于基层防疫机构工作条件艰苦, 待遇较差, 用人机制和竞争机制均不完善,无法引入学历较高的兽医技术人员, 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都不合理。其次,由于基层机构的基础设施较差,多年来大都是“一支针管鸡鸭全打”, 仪器装置还不如管辖区域内的规模化饲养企业的实验室。第三,在改革中由于只看到基层站存在的问题, 不对兽医工作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忽视了基层兽医管理机构在公益服务方面的特殊性, 而视同于一般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采取“一刀切”的做法, 简单对基层站所进行撤并了事, 致使大量兽医基础性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隐患严重。基层防疫组织和队伍不稳, 经费得不到保障,防疫工作的机制问题没有解决,使动物防疫的基础受到动摇。可见基层工作的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农畜业稳步、快速发展的。 3、缺乏专业人才与技术。 ***1***技术人员年龄结构偏大。 在现代,兽医还不是很能能引起大家的关注,著也就意味着从事兽医行业的人员很少。据统计在我国县乡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28%,36-45岁的占31%,46-60岁的占41%,年龄结构趋于老化。这需要国家大力宣传兽医这门技术,为这门行业注入新的血脉,才能有效地保证农牧业的稳步发展。 ***2***技术人员知识老化。 我国一些基层的兽医工作者,很多都是老一辈自己慢慢摸索传承下来的技术。他们没有经过专业学校系统培训,所以在技术上存在很大的弊端。而从畜牧专业学校毕业的人员,多数在县级和较大的乡镇工作,由于缺乏进修和技术更新,知识严重老化。目前,乡镇防疫技术力量薄弱,很难承担繁重的疫病防治工作任务,堵、防、检、控等综合措施的落实,缺乏应有的人员和技术支撑。一旦出现大的病情,处理应急能力弱。 4、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 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法律法规方面对于处理兽医方面的工作并不完善。法律法规上虽制定了《动物防疫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和饲料新增剂管理条例》,但没有形成完整的兽医工作法律体系: 缺少一个兽医工作的基本法,在兽医管理体制、执业兽医管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动物诊疗、畜产品卫生质量等方面也没有立法; 已有的法在很多方面还很不完善, 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相互间还有许多不协调的地方;《动物防疫法》仅适用于对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的管理,没有体现兽医管理部门对动物及其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卫生监督和对兽医工作的有效管理, 其实用地位尚待提升;《动物防疫法》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在职能界定上有的地方出现交叉,有的地方又出现脱节, 很不适应当前形势下动物防检疫工作的开展和动物疫病的控制等。这就需要国家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出适合我国的兽医管理体制。 三、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兽医体制的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行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著农牧业的发展。机构不健全、基层动物防疫体系薄弱,缺乏专业人才,法律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加之目前国际上特别是我周边国家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区域性蔓延,对我国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形成较大压力。因此,改革兽医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同时体制的改革,须适合我国的基本现状,这样才能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1、建立健全兽医工作体系。 根据我国基本现状,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机构。中央一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列入农业部的内设机构。省以下兽医行政管理机构由省级人民 *** 结合本地养殖业发展情况和兽医工作需要确定,并按程式报批。上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下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负有指导职责;各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负有指导和监督职责。要加强兽医医政、药政管理,实施官方兽医制度。这样兽医工作体系才能得到完善,有助于加快工作程序。 2、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 应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改善政策,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要将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进行科学界定,并与公益性职能合理分离,使其走向市场。鼓励和引导乡镇畜牧兽医站分流人员创办经营性兽医服务实体。不断加强动物防疫机构的管理制度,这样也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 3、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和培养专业人才。 制定相应的行业制度和成立兽医协会,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兽医工作能力建设。要重视和加强兽医教育,保证人力资源储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兽医科学研究,完善动物疫病控制手段,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科学防治水平。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兽医事务,跟踪研究国际动物卫生规则,及时调整和完善国内相关政策。这将有利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 4、完善兽医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完善跟动物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完善兽医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官方兽医管理、执业兽医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在兽医管理工作中的保障作用。促进兽医管理的全面、合理和健康发展。 总之,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也希望相关工作者共同努力,健全机构、明确职能、完善法规,逐步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执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兽医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我国动物卫生工作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动物卫生及其产品的安全水平。让我国的兽医体制更加完善,让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篇1 浅谈中兽医学多媒体技术教学 摘要:中兽医学是介绍中兽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化 教育 手段之一,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兽医学教学过程中,成为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在为教学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也给教育、教学质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尽可能降低多媒体技术产生的消极影响,笔者结合从事中兽医教学的一些体会,对多媒体技术在中兽医学中的利弊进行了思考和 总结 ,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中兽医学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中兽医学;利弊;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多媒体教学更新和优化了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的形象、生动和丰富多彩[1]。目前,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项教学中。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中兽医学教学中,同样具有优势。例如,中兽医的理论抽象、模糊、晦涩难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板书的形式往往难以表述清楚,如果借助图像、动画等形式,则可以形象的表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然而,在中兽医学教学过程中发现,多媒体技术在给教学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课题组根据多年教学实践 经验 ,探讨了多媒体在中兽医学教学中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以供相关教学人员参考。 1多媒体技术在中兽医学教学中应用的优点 中兽医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独立分析和防治畜禽疾病的能力,并能贯彻“继承和发扬祖国兽医学的遗产”的方针,为发展畜牧业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服务[2]。中兽医学课程内容知识量大,且理论部分较为抽象、晦涩、难懂。传统的 教学方法 主要是教师通过板书、标本、挂图、模型等进行讲解。而多媒体技术能将中兽医学的课程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使文字与图像、动画等相结合,从而将晦涩、难懂的内容以课件的形式直观、且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因此,多媒体技术在中兽医学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独特的优势。 把教学中抽象的基础理论直观化,利于学生理解 以往的中兽医学教学中,文字表达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由于中兽医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内容抽象、枯燥,加之文字深奥,学生在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一支粉笔,一本讲义”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目前的教学现状[3]。而如果在讲课时若能结合相关的图片、动画进行解释和描述,则能将抽象的基础理论变得直观、易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例如,对阴阳学说这部分内容的讲授,对阴阳的概念和分类,可用图片表达出来———向日为阳,背日为阴,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宇宙万物均可分为阴阳;讲解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时,可用太极图进行辅助解释;讲解五行学说时,可先在多媒体课件中画出五行之间的关系图,上课时围绕此图进行详细讲解;讲经络时,配以气血在十二经脉中的流注动态图像;讲察口色时,可将舌色、舌苔、舌形等通过图片显示;讲脉象时,可用动态图像表达脉搏的变化;讲六淫致病时,可配以自然界中六气和六淫致病时的病态图片,进行讲述。通过以上方法,将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例如,在讲中药的炮制时,将各种炮制方法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配以讲解,学生印象会更加深刻;在讲常用中草药时,将中药采收前和炮制后的形态分别配以图片,从而显得形象、生动;在对形态相似而药效不同的两种或几种中药进行辨别时,把中药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分别用图片的形式概括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此外在讲针灸时,可以提前给学生播放于船老先生拍摄的《千古神针》录像,将针灸的效果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中兽医学教学模式,在内容和方式上均为比较单调、乏味的教条式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激情[4]。而多媒体教学则能够有效的克服这一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将抽象的内容和枯燥的语言讲解变得直观、形象,不仅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基础理论中的气血津液部分,可以将动物体内不可见的、抽象的“气”,结合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气体,解释气的状态,再结合现在生活中的气功养生,说明气的功能。在讲解的过程中配以相关的图片,从而把抽象、虚无的“气”变的生动形象,同时也能够顺便给学生解释气功能够强身健体的原因,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扩充教学知识量,丰富课堂内容 近年来,中兽医学课程课时数被大幅度的压缩和减少。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中兽医学》由90年代的120学时逐渐被压缩为目前的64学时。对于中兽医这样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想要在有限的学时内把课程内容讲完,并能够保证学生能够学会并应用中兽医,对中兽医授课教师来讲无疑是一个挑战,而传统的授课方式进度较慢,已不能够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前可以提前制作好课件,在讲课过程中,点击鼠标即可完成教学过程,板书需求较少[5]。此外,将抽象、枯涩的内容用图片或影像的形式直观的表达出来,也可以大大节约语言描述讲解的时间,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给学生讲授更多的内容,加快讲课节奏。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增加一部分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成果,比如,中药在动物病毒性疾病治疗中的所取得的成效,针灸技术在国外的兽医领域的应用状况。从而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和拓展了知识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广度和深度,并丰富了教学内容。 重复性强 传统的教学方式,每节课都需要板书,相同内容在不同班级讲授时也需要重复板书,劳动量相对较大。而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可重复利用课件,只需要制作一次,在讲课过程中,点击鼠标,即可代替大量的板书。此外,多媒体课件增删和更新均比较容易,遇到需要更新或增删的知识点,只需要在原课件中进行变更即可,不需要重新制作课件,工作量小,可以大大节约教师在制作课件上消耗的时间,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研究工作。 2多媒体技术在中兽医学教学中应用的缺点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兽医学教学中具有传统教学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解决了以往教学中难以讲清的抽象、枯涩的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为此,一些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推崇备至,甚至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列为评课标准之一。尽管多媒体教学具有一系列的优点,但在教学中,主体是学生,如果过多的依赖于多媒体技术,有时却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从而产生弊端。 反客为主,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目前,大部分的多媒体课件均为教学演示型课件,课件为教师自制,而有的教师为了省事,直接用别的老师制作的课件,或是仅进行了少量的修改。因此,教师对于课件中的内容不够熟悉,对所讲内容的把握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上课模式僵化,有的基本是在读课件,没有与学生互动,也没有自己的教学方式,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了多媒体课件中,而学生对于此种教学也失去兴趣,课堂上不记笔记,不认真听讲,不是玩手机就是睡觉,而课下把老师的课件拷贝下来,回去自己看。因此,教师也从以前的知识传播者变成了现在的计算机操作员,毫无个性。 削弱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 多媒体课件能将枯燥的文字与形象生动的图像、视频相结合,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从上课开始,就按照课件的内容开讲,直到下课,中间都没有停顿,没有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有的教师甚至只会盯着自己面前的 显示器 ,点击鼠标,读自己的课件。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且由于缺少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及展示的机会也大大减少,不仅使教师未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使学生容易产生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开小差,甚至犯困。久而久之,教学又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填鸭式”教育,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样,无形中教师就把学生的 思维方式 限制在了课件的固定框架内,长期下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 信息量过大,学生难以完全掌握 多媒体课件可以储存大量的信息,这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点。但有的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害怕内容单薄,或是害怕没备好课,于是将与教学有关的内容,不分主次,全部纳入课件,造成课件容纳了大量的信息。此外,由于课件是提前制作好的,在课堂上只需要点击鼠标放映即可,需要板书的地方很少,从而导致相同的时间内讲授内容增多,不利于学生当堂消化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而学生由于进度过快,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好笔记,给课后复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多媒体课件集图、文、声、动画、视频于一体,给学生强烈的刺激,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使学生抓不住重点,从而忽略了动画、图片等所表达的知识内容[6]。 3多媒体教学中采取的应对策略 虽然多媒体技术大大的改善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课堂内容变得十分丰富,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课堂的主体依旧是学生,而不是课件,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应该认真仔细的进行教学设计,使多媒体技术真正服务于中兽医学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仍应发挥主导作用多媒体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演示的工具,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方法,不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防止教学思路被多媒体所左右[7]。例如,在讲六淫致病时,首先在一张课件上标出六邪,然后启发学生,自然界中的六气有何特点,先让大家思考一下,然后再下一张课件中,写出六淫的性质,然后再根据其性质,启发学生推测出六淫的致病特性,最后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在讲血与津液时,先将血液和体内的津液以图片的形式放在一张课件中,启发学生用现代医学观点,分析血和津液的来源及作用,然后在另一张课件中写出中兽医学中学与津液的来源和生理功能,最后进行总结,归纳中西兽医中血与津液的异同点。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以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逐步深入。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应当科学、合理的设计多媒体课件,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和课堂气氛的调节,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而不应该只顾讲自己的课,从而忽视学生的课堂表现,让学生沉默一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比如,在讲脏腑辨证时,可以先给学生讲解几个病例,然后挑出几个病例,让学生来讲,教师在旁边适当的引导,并适时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在讲八纲辨证时,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感冒、发烧、腹泻等病症,让学生自己分析,属于什么证,该如何治疗,这样既能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又能增强趣味性;在讲针灸时,可以播放一些运用针灸治病的视频,然后再配以讲解,或是播放一段后,暂停一下,等待学生提问,然后解答。通过这些措施,来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内容要适量 多媒体教学虽然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但其内容也不易过多。如果内容太多,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很容易不自觉的加快速度,导致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师的讲解,从而使学生对所讲授的内容理解不够深入或是完全没有理解。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应该能对教材中的内容做出精炼的总结和概括,要分清主次。例如,在讲五脏的生理功能时,只需把要点写上即可,详细的解说可以用语言跟学生讲解,而不必写在课件上;讲脏腑辨证时,只需把主证、治则和方例写上即可,具体的分析用语言进行描述。 此外,课件不能全是一片文字,要尽量用少的文字归纳出重点,目的在于,一是防止教师过度依赖的课件,杜绝只会埋头读课件的现象;二是让学生有重点的做笔记,而不是全篇通记,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课后的复习和巩固。此外,在多媒体教学中,必要的板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不应把节约板书的时间用来过度的增加教学内容,而应该安排一定的板书时间让学生思考、理解和记忆。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必须要做到内容适量,使学生有理解、消化、吸收所学知识的余地[8]。 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虽然存在一些缺陷,但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多媒体技术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在教学中一定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多媒体的关系,要时刻谨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手段为辅助”的原则,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扬长避短,同时还要结合中兽医学的特点,摸索出一种适合于中兽医学的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来提高中兽医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4]。文中所列,只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初步做法和体会,还不够成熟,也可能有错误,如何更好的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中兽医学教学,有待中兽医教育工作者继续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修国.多媒体辅助教学利弊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12):2859-2860. [2]胡元亮.中兽医学[M].科学出版社,2013,1-7. [3]卢德章,马新武,张翊华,张德刚.多媒体技术在兽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养殖技术顾问,2013,11,267-269. [4]蔡丙丙,毕禛.论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利弊及解决对策[J].河南科技,2014,4,260-261. [5]宿晓舟.浅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利弊[J].科技教育,2012,3:365-366. [6]齐越.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科技信息,2008,21:220. [7]赵川兴.试论多媒体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利弊[J].才智,2015,16:184. [8]李丽蒋红张玲王春华.《兽医药理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4:107.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篇2 试谈兽医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摘要:兽医实验室技术水平普遍提高,但是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方式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兽医实验室工作特点、兽医实验室管理要素信息化、实验室信息化结构方面对兽医实验室信息化管理进行了探索和阐述。 关键词:兽医实验室;信息化 近年来,兽医实验室研究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兽医实验室都配备了专业的技术人员、先进的仪器设备,但是兽医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使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化手段进行业务管理已经广泛应用于其他行业,如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银行金融管理系统等,兽医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将成为十分必要的管理方式。 1兽医实验室工作特点信息化 兽医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兽医实验室管理的自身特点,兽医实验室存在采样困难,样品保存困难,实验研究定量分析较难等特点,兽医实验室人员经常外出采样,实验信息分散性,不利于实验室管理的高效运行。 使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兽医实验室,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兽医实验室管理过程中,随时产生大量数据,包括样品信息、实验结果、仪器记录等,以往使用手工进行统计和记录,不利于实验人员操作,容易产生错误,使用计算机自动记录和管理,可以大大缩短实验人员记录时间,同时,提高了实验结果记录的准确性。在兽医实验室工作中,即时进行的实验记录是保障实验正确进行和实验对比分析的重要手段,然而使用传统的纸质记录,给实验操作带来不便,也为实验室生物安全带来风险,设想当兽医实验进行中,操作细菌和病毒时,频繁的进行实验记录,会为实验记录介质带来传播病原微生物的风险,使用LIMS系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通过实验室专用计算机登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录入实验过程记录和实验结果,同时,还可以查阅实验方法标准,待办任务,实时接收到实验室信息系统的操作提示,所有数据通过局域网传递,避免了危害性生物因子溢出的风险。 在兽医实验室管理中,还存在实验管理要素相互衔接的问题,例如一份样品需要进行多项实验,样品量是否满足,实验室试剂、耗材如何合理分配,不同实验项目时间长短如何合理安排,实验仪器设备如何配备等,这些方面都可以通过实验室管理系统快速解决。使用LIMS与仪器设备相连,实验人员可以不必始终守在仪器旁进行实验,可以远程控制仪器设备,读取实验结果,当仪器设备出现意外情况是,系统自动报警,提高了实验效率。实验室管理系统与监控装置相连,可以远程监控实验室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条件,为实验室维护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2兽医实验室管理要素信息化 兽医实验室管理包括多方面的管理要素,包括人员、仪器设备、方法、材料、试剂、耗材、环境等,建立系统之前,要从兽医实验室管理各个要素进行考察,提出需求,特别是实验室过程的管理,由于动物种类多,动物疫病研究涉及的方面广泛,兽医实验室管理数据量也十分庞大,采用传统的纸质记录工作量巨大,另外,无论动物疫病的监测诊断还是开展兽医科研工作,都需要一定数据资料积累,并对疫病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分析、总结、归纳,这就需要对实验室信息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这种管理涉及很多方面,主要包括:实验记录信息、存储信息、提取符合条件的信息;对所提取的实验信息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推论,传统的纸质记录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和高效的对比,需要将纸质信息手工录入系统进行分析,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进行实验的同时,就可以对实验的各个要素进行全方位的记录,及时进行对比分析。 3兽医实验室信息化架构 建立兽医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需要按照实验室管理标准来施行,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和GB/T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为准则,ISO17025标准是国际通用的实验室管理标准,由我国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作为认可机构,通过CNAS的ISO17025认可实验室也同样得到国际认可。建设兽医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意味着对原有的实验室管理方式进行重大改变,实验人员需要打破原来工作模式,适应新的操作规程,实验室各部门需要统筹兼顾、协调工作,所以,系统在实施开发之前,要从兽医实验室工作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一方面保证系统功能完善,另一方面也促进开发、调试过程顺进行。 系统涵盖的字段信息,实现哪些功能,各项目之间的关联等,分析将系统分为哪些功能模块。兽医实验室技术层面可以使用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即实验人员通过浏览器登录兽医实验室信息系统界面进行操作,客服了C/S(客户端/服务器)架构的弊端,方便程序维护升级,不受用户终端限制,保证服务器稳定和数据安全。网站服务采用开放的Apache-tomcat服务器,数据库采用O-racle数据库或MySQL数据库,使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系统更灵活、兼容性强。Java程序可以按照实体层、JSP交互层、数据访问层、逻辑层的程序结构来进行开发。 4结语 兽医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实验人员提供方便,而且为实验室全方位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手段,保障实验室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并且能够持续改进,为兽医实验数据统计分析提供了高效、准确的方法,所以,开发符合兽医实验室情况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郭百巍,等.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39:194-196. [2]姚冬云.护理实验室数字化管理构思[J].卫生职业教育,2010,23:89-90. [3]魏强,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管理[J].疾病监测,2008,10:599-601. 猜你喜欢: 1.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2. 大专畜牧兽医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3.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 4.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5.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3000字免费下载

动物医学论文蛋鸡

龟的影像学和血液学研究摘要:龟鳖以颈和四肢的伸缩运动而产生呼吸,先呼气,后吸气,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叫做“咽气式”呼吸,简称龟吸。应用现代先进的医疗诊断技术,我们对1只缅甸陆龟进行螺旋CT、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发现龟背甲下方左右各有1个大气囊,腹甲上面的软组织有胸主血管和腹主血管。影像学研究和解剖对比分析,我们发现龟肺发育不良是咽气式龟吸的基础,不健全的龟肺决定了龟的新陈代谢必然缓慢。对龟的血液成份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发现龟的红细胞大而有核,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缺如,这是龟血的奇异现象,我们获得的宝贵资料,对探索乌龟新陈代谢缓慢和长寿机理,提出了新的课题。 关键词:龟螺旋CT MRI 医学检验 应有螺旋CT、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的先进医疗诊断技术,我们对1只缅甸陆龟进行影像学检查,龟的呼吸系统做了影像学研究和解剖对比分析,并对龟的血液成份进行了测定,资料报道如下,供同道们参考分析。 1、科研目的: 了解龟体软组织结构,对龟的呼吸系统进行影像学研究和解剖对比分析,探索乌龟新陈代谢缓慢的机理。 2、实验材料: 缅甸陆龟又名象龟,俗名Elongated tortoise(拉丁学名Indotestudo elongata),属龟鳖目、曲颈龟亚目、陆龟科、缅甸陆龟属。实验象龟体重3000g,头项部淡黄色,有对称鳞片,吻印,上喙略勾曲,鼻孔粉红色,背腹甲被覆角质盾片完整无损。背甲隆起光滑平坦……

动物医学的论文

动物医学,也可译为兽医学,但是与兽医比较应用更广泛一些。下面请看我带来的动物医学论文!

渔业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的建立,是深化我国新型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重要措施,是推进渔医职业化发展、行业化管理的基本方向,也是加强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1]。2013年4月,为了推行渔业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适应国家加大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我国首个水生动物医学本科专业被教育部批准设置于上海海洋大学,国内其他水产高等院校内部也开始尝试该专业的建设。作为一门新本科专业,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科学设计专业教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教学理念,让水生动物医学专业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专业教学,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技术水平与就业能力,无疑是摆在当前水产高等院校面前的一大难题。鉴此,该文在分析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特点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技能培养、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阐述了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的创新措施,以期促进我国水生动物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1 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的特点

传统的水产类专业教学理念认为,水产类专业教学必须十分强调对学生基本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养[2]。因此,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在这种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在开展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以规范的实践操作技术的培养与训练为重点,通过基础型的验证性试验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水生动物医学相关技术,尤其是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是一个开放的教学体系,具有环境依赖性,受季节、气候、地域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实践教学场所包括实验室、学校实习基地、水产企事业单位、水产研究所等,与理论教学系统、生产实践系统、科研实践系统、社会实践系统都有着广泛、直接、紧密地关联。目前,水生动物医学教学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更加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

(3)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4)实验教学具有规范性、程序性与环境依赖性。

2 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的创新措施

水生动物医学作为一门新增的本科专业,在教学与人才队伍培养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长期以来,实践教学环节不仅未引起水产高等院校的足够重视,教学内容陈旧,无法反映生产新技术和科研新成果,教学体系不合理,实践教学基地零散,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投入不足;实践教学师资多以纯理论型师资为主,缺乏实践锻炼。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学生就业能力亟需提高,尤其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如何进行有效的专业教学,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技术水平与就业能力,是水产高等院校办好该专业必须面和和亟需研究的问题。

(1)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必须以渔业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为准绳

2011年我国开始正式实施渔业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并将考试科目分为基础科目(包括兽医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水生动物解剖组织及胚胎学、动物生物化学和水生动物生理学)、预防科目(包括水生动物免疫学、水生动物病原生物学、水生动物公共卫生学)、临床科目(包括水产药物学、水生动物病理学、水生动物疾病学)和综合应用科目(包括水产养殖生态学、饲料与营养学)。渔业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的实施使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有了制度保障。因此,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内容应参考渔业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考试科目开设课程与教学内容。本着“厚基础、重专业、高素质、强实践”的原则,根据渔业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所涉及的`内容确定课程,并对水生动物医学专业课程建设及其合理性不断进行科学详细的审定,尽量使所开设课程与国家规定的渔业执业资格考试科目保持一致性。此外,还要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客观实际要求和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特色,合理分配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的比例,在不增加课程理论学时的基础上,将渔业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考点纳入课程学习标准,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2)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必须借鉴相关学科先进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既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难点。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刚刚增设,缺乏专业教学方法与经验,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借鉴水产养殖、动物医学等相关专业先进的教学方法,积极实施案例教学与PBL教学方法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量选用自编讲义,将相关科研成果、临床实践经验引入到课程教学中,使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更好的结合,同时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以文字、影像、声音及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现教学内容,以各种病例通过多媒体再现,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亲身感受的体验,使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知识,加深学生记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积极思考,强调以问题为基础,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3)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必须加强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师资队伍培养和建设

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增设是以加大我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推行渔业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培养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人才为目标的,其本身具有实验性和应用型非常强的特点。因此,专业授课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实践技能。在保证提高教学能力的前提下,应积极鼓励教师到基层单位(企业、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研究所等)中去,规范渔业执业兽医行为,提高水生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指导并与学生一起参加基层生产活动,充分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和临床经验,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此外,学校也要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制度鼓励教师走出校门,走进基层,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班和学术会议,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4)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水生动物医学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型很强的学科[3]。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是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学中不仅强调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还要在理论教学中注重病例的运用,开展现场方式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尤其与水产发达地区或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适当延长实践教学时间,避免流于形式,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和学校实习基地参与临床疾病的诊断实习至少要一年以上,并建立课余实践教学体系,成立以生产实践为目的的实验研究型课题小组,充分利用暑假参与渔业执业兽医行业相关的各类活动,不定期开展水生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科技服务,定期开展科技竞赛和专业技能大赛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践能力。

(5)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要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作为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理论考核上,按照渔业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结合教学大纲,更新理论考试内容,变换考试题型,增加临床实践考试题目和病例分析题目,尽量做到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增强学生分析临床问题与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同时,遵循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加大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考核的比例,技能操作成绩至少占40%总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既能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把所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实际中寻找问题,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 结语

我国水生动物医学研究水平低,起步晚,再加上水产养殖业具有多年的文化积淀,存在着养殖格局、生产方式、经济水平等障碍,无形制约着我国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的发展。然而,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专业的成功经验,不断跟踪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实践技能培养方式、教学效果评价方法,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体系必将逐渐建立与熟化。我们相信,我国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必将逐渐为国家培养一批专业的渔业执业兽医队伍,切实提升我国水产养殖病害临床防控水平,拉近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你是哪个学校的?同行呀~需要的话可以Q我~849547971

鸡病毕业论文

一、事情的起源前两天在鹤来公司,见到了新乡来的老用户,养蛋鸡20多年了,存养量30000多只,经验丰富。座谈间提到小苏打,在夏天使用,他们的使用经验是:使用小苏打,第二天开始蛋鸡采食量开始增加,所以他们一直用。 我很惊惧,很恐慌。 他们没有提到,夏天使用小苏打,蛋鸡饮水量会倍增,因为饮水量增加,导致蛋鸡体温降低,动物凉快了,采食量就会稍微好一点,但是粪便含水量翻倍,拉稀拉得一塌糊涂。 那不是小苏打传说中抗热应激的作用吗? 正相反,夏天剧烈呼吸,二氧化碳流失,导致的呼吸性碱中毒,再给小苏打,无疑是火上浇油啊! 正确得做法是夏天应该给动物补充酸化剂和效果可靠的益生素产品,以此来达到改善动物体内酸碱环境,改善肠道环境,降低动物环境温度。 二、科普小苏打 小苏打即碳酸氢钠,又叫酸式碳酸钠,属酸式盐,化学式为NaHCO3。性状: 白色粉末或细微结晶,无臭、味咸、易溶于水,但比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微溶于乙醇,水溶液呈微碱性。受热易分解。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 用途:主要用于食品、饮料汽水和冷饮中二氧化碳的发生剂、还用于饲料添加剂、医药、化学、制革、消防制剂、生物养殖、洗涤剂、环保脱硫、杀菌灭毒、洗浴保健等行业。 小苏打粉是一处重要的养殖业用调节物质,有必要介绍一下它的功能: 小苏打也叫碳酸氢钠弱碱性,作用机理如下: 1.中和胃酸,溶解粘液,降低消化液粘度,并加强胃肠道的收缩,起到健胃、抑酸和增进食欲的作用。 2.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能补充家畜家禽因热喘息(呼出二氧化碳过多)造成血液中碳酸根的减少,从而改善机体的钙代谢。 3.对于蛋禽,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能提高磷在蛋禽体内的移动性。为了形成。 三、观点大集合: 支持楼主的观点如下: nhwx:博士:这里截取了前两年论坛上有关小苏打的一篇文章的部分内容,理论性的分析,不知是否有道理? 这里相信大家会有一个问题需要解释:既然高温天气可能会造成猪的呼吸碱中毒(特别是大猪频繁和高频率的呼吸作用,造成过多呼出二氧化碳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呼吸碱中毒现象,为什么还要用呈弱碱性的小苏打(碳酸氢钠)来饮水,或添加于饲料中呢?而且在实践中确实是,夏天添加小苏打粉无论是在养鸡(蛋鸡还可以增加蛋壳强度),还是养猪,都已证明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答案是:高强度热应激情况下,容易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① 动物体内血液的PH是±左右,呈弱碱性,血液中PH值的稳定有赖于缓冲液体系中HCO3-(碱性)和H2CO3(酸性)的平衡,人体血液中H2CO3和HCO3-物质的量之比(H2CO3/HCO3-)为1∶20,从而维持血液的pH为。 在特高温季节,猪和鸡的汗腺都不发达,大都会通过增加喘气来排出机体中的畜积热量,喘气如果是热应激引起,或病理性加快,则排出H2CO3过多,造成血液向碱性发展,呈现碱中毒迹象。(需要强调的是, 这种情况是极端情况, 极少出现, 相反, 高温容易造成代谢酸中毒) 与此同时,动物对血液中的PH值的稳定,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除非有极端的情况出现(如肾脏、肺脏出现病变时),一般不会受外界一些添加剂的影响,动物血液中的PH值调节机制是通过三大系统即:① 细胞内及细胞外的缓冲体液(即细胞调节系统);② 肺脏呼吸的强和弱来决定排出CO2的速度(即肺脏调节系统);③ 肾脏对HCO3-浓度的排或储(即肾脏调节系统);等三大代偿调节机制,前者用来减弱由于酸或碱负荷或摄入过多,而出现pH变化的影响。后二者通过排泌或潴留酸碱来维持pH稳定或使异常pH恢复正常。 血液(H2CO3/HCO3-)比值中:H2CO3的量主要靠肺呼吸作用来调节(呼吸加快则排出,呼吸平稳和减弱则增加),而HCO3-的量,则主要靠肾脏对HCO3-的排或储来调节,一般来说,血液中的PH值是非常稳定的。除非有极端情况出现。 ② 而小苏打饱和溶液的PH是8,换句话说,小苏打其实对血液中的酸碱度调节作用并不大,因为8和7. 4其实相差不大,何况小苏打的添加量只有饲料量的左右,或饮水中的。 所以,小苏打并不能直接影响血液中的PH值,但小苏打可以直接对体液PH值,即上述的第一道关卡进行调节,即小苏打可以影响细胞调节系统。 动物体内的体液(主要指细胞质液、细胞间液等),pH值一般在~波动,体液的酸碱调节功能远低于血液,呈现出相对血液不稳定的状态,但它形成了维持血液PH平衡的第一道保护屏障,但最佳的体液PH应该向血液靠齐,即呈弱碱性为最好,夏天新陈代谢旺盛,体能消耗加快,体液中PH的变化正好与血液相反,呈现出夏天PH下降的趋势,如细胞在能量不足或供氧不足的情况下,代谢产乳酸造成体液酸度增加,即代谢性酸增加(严重时酸中毒),小苏打最先被体液吸收,可以稳定体液的PH值,从而保证了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缓解了热应激。 与此同时,小苏打(即碳酸氢钠)与胃酸或体液中乳酸等中和的结果是产生乳酸钠和H2CO3,H2CO3则直接进入血液,参与血液中H2CO3/HCO3-平衡机制,增加H2CO3的结果是正好降低血液中的PH值,从而起到了缓解血液呼吸碱中毒的作用。也就是说,小苏打看似是弱碱物质,其代谢的结果反而是降低血液PH,缓解呼吸碱中毒。加楚留香兽医微信,免费帮您诊断鸡病,分享更多养殖知识! 产生的乳酸钠则可以平衡电解质,纠正代谢性体液酸中毒等,特别是热应激状态下,动物钠、钾的流失严重,这部分钠可以通过小苏打中引进。 也就是说,猪只热应激时,呼吸加快时,加快了H2CO3的排出,虽然血液有碱中毒的趋势,但添加小苏打并不能直接影响血液中的PH值,但却能缓冲体液中的PH值,保证细胞正常代谢,同时为血液提供额外的H2CO3来源,从而间接缓解呼吸碱中毒。 也就是说,呼吸碱中毒其实还是极端的情况下才发生的,(何况等不到出现呼吸急促时,技术人员一般还会使用麻黄素或氨茶碱等来平喘),所以,一般不会发生,相反,高温热应激时,往往局部会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或不中毒也是代谢性酸过多,造成局部动物体液的PH容易下降,使用小苏打的结果还会中和局部代谢性酸过多。 即使产生如果呼吸频率过高,CO2被过量呼出(快呼吸性碱中毒了),有效的添加还是氯化铵,或酸化剂,保健液等,而不是小苏打。如乳酸或柠檬酸溶液的PH值都在~,相比血液中的,相差之多,所以,它们才能更为有效地缓解呼吸碱中毒。 此外,电解多维的抗热应激效果也不错,它聚合了维生素E、C,以及电解质的调节作用,但不如氯化铵和小苏打来得直接,价格也贵一些。 山中的漫游者:这个不要与我争辩,因为玄学没有终结。 当初我做博士毕业论文,测量过N多夏季高温肉鸡动脉血PH值,他们都在喘,他们都偏碱性,越是温度高,偏碱性越厉害,----就从来都没有看到偏酸的。 臆想有时会害死鸡啊---尤其那些产蛋的小母鸡,她们多可爱啊! 到了酸中毒,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就死掉了。所以实践生产中,没有很多机会见到酸中毒。我打赌,用小苏打的,肯定有酸化剂在里面 防止猪热应激还不如加维生素C、亚硒酸钠维生素E、布他磷(拜耳发明,能量代谢促进剂)、活菌、酶、维生素B6等。 pzh502:热应激早期是碱中毒,后期是酸中毒,一刀切式的添加小苏打肯定不可行,尤其是猪,支持博士!并且长时间添加小苏打还会打破肠道菌群平衡。 学无止境2013:支持博士的意见,绝对是呼吸碱中毒,生理课上是这样说的。 一方面,呼吸加深加快引起肺通气量过大,排出CO2过多,造成呼吸性碱中毒;脑脊液中CO2含量不足,[H+]下降致使呼吸中枢抑制,呼吸减弱; Ⅱ. 另一方面,动脉中pH升高,氧离曲线左移(氧与血红蛋白亲和力增加,不释放),造成组织缺氧。 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系指肺泡通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以致血液的PCO2增高,引起高碳酸血症。常见原因有全身麻醉过深、镇静剂过量、心搏骤停、气胸、急性肺水肿、支气管痉挛、喉痉挛和呼吸机使用不当等,显著地影响呼吸,使通气不足,引起急性、暂时性的高碳酸血症。另一类原因是一些能引起PCO2持久性增高的疾病,如肺组织广泛纤维化、重度肺气肿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这些疾病有换气功能障碍或肺泡通气-血流匹配失调,故能引起CO2在体内潴留,导致高碳酸血症。 呼吸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系指肺泡通气过度,体内生成的CO2排出过多,以致血的PCO2降低,引起低碳酸血症。引起通气过度的原因较多,有癔病、精神过度紧张、发热、创伤、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轻度肺水肿、肺栓子、低氧血症、肝功能衰竭和。 游牧族:俺是山西的,老西儿喜欢吃醋。醋就这小苏打,现配现用,醋能中和碱中毒,小苏打能提供HCO3-,补充流失的二氧化碳。现配现用,就像在夏日里为鸡奉上清凉的汽水,效果是真的不错呢! 有情饲料:感觉小苏打是80年代科普时候留下的用法吧?反正我从来没使用过小苏打。 幽谷梦笛:辩论的价值就是让人们更全面地认识事物的两面性,大家对博士的意见敢于提出异议,这种精神值得学习和提倡。借用博士经常回复的一句话——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究才能更深刻、彻底地了解事物的本质。 yudi635012:联想到鱼类。夏天剧烈的光合作用,导致二氧化碳被大量消耗,水体PH值高的可达到10以上,解决办法就是增加水体的缓冲作用。 Huren:同意博士的看法,小苏打在反刍动物中对平衡瘤胃PH值缓解瘤胃酸中毒的贡献很有限。 PH值升高,只是瘤胃微生物发酵模式改变的表现,单纯降低PH值不能解决问题。 重要的是调整微生物组成,改善发酵模式,使乳酸向丙酸转化加强才是治本的办法。可以尝试加入质量较好的活酵母产品。 Fypfm:从生理生化理论的角度,CO2排出体内后,体内是偏碱性的,OH与HCO3-反应后还是生成CO2,也就是夏季动物体内CO2产生后再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小苏打会加剧CO2形成,加剧喘气的发生情况。 所以支持博士的观点,应在饲料中加入酸化剂或调节胃肠道菌群的物质,诸如微生态制剂、益生素之类。纯粹是理论的角度,不知道对否。 江湖2004:我也听好几个朋友说过,他们早就不使用小苏打了。夏季高温或应激条件下,体内偏碱性。所以不敢再继续添加小苏打呀! 不同意楼主的观点如下: sdhmzxl168:开始小苏打的应用是人类长期生活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对人类很有帮助,现在老面馒头对胃的消化很有帮助,随后引用到了家蓄家禽,已经用了几十年好处毋庸置疑。 学无止境2013:博士对了一半,是呼吸性碱中毒不错,正因为是碱中毒,呼出co2过多,所以缺少co3离子,所以要补充小苏打。所以实践中使用小苏打不错。你们都明白了吗?辩论没有找到本质上。酸碱问题只是表象,本质是血液中缺少了co3碳酸根离子。 小马哥:小苏打是偏弱碱性的,可以补充CO2,确定无疑的,体内代谢产酸,对于食盐来讲,HCL是强酸的,Na可是很好的缓冲剂的,大碱老面馒头的适口性和消化性是有目共睹的,这个问题的讨论,需要在生理生化的指标上检测,结合生产数据会得到一个更好的解释,目前的生产数据和已有的试验上,小苏打是可以接受的,不是因跟人主张能改变的。 Xunliliu: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纯理论的分析很容易被被忽略的因素所误导,小苏打是一种可电解盐,为酸碱中和的产物,水溶液呈碱性,但适度剂量的小苏打进入体内是否立马改变体液的酸碱度呢?如果没有,就说明小苏打对机体的使用并不象在水中使用那样简单,要说明一个问题需要有大量的严谨的实验设计的实验数据作为后盾,在科学上,没有实验就没有发言权。任何事件都有一个度和利弊的双面性,而我们这些一线的实践者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际使用效果来做一个度的把握和利弊的权衡!小苏打的使用并不是一年两年,如果完全没有作用,也不会沿用至今,过量使用引起腹泻也是一个事实,但减少其它钠盐也应能缓解,要推翻对小苏打的使用,也要有更有说服力的真实的实验数据! yudi635012:我夏天一直在禽料中家千分之二的小苏打。3、4年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夏天养蛋鸡要抗高温应激,加VC,VE效果很好。特别是VE,在高温季节能提高蛋品质。 jxynwl:博士,我和你的观点正好相反,呼吸加快会使二氧化碳呼出增加,但是继续加快以后剧烈呼吸会使呼吸快但是浅,二氧化碳更不容易呼出,会造成酸中毒,小苏打是中和呼吸性酸中毒的。 ckq79312:王博士说“正相反,夏天剧烈呼吸,二氧化碳流失,导致的呼吸性碱中毒,再给小苏打,火上浇油啊!”看来王博士动物生理学要再看看了,你自己说错了!“二氧化碳流失,导致的呼吸性碱中毒?”搞没搞错啊?血液中二氧化碳流失过多,应该是导致呼吸性酸中毒吧?!!加小苏打就是为了补充流失过多的二氧化碳啊! 早年是在肉鸡饲料中夏季添加小苏打补充二氧化碳流失,后来集约化蛋鸡也开始使用。 正因为禽类没有汗腺,夏季主要靠增加呼吸来排出热量,这样就因二氧化碳流失过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添加小苏打后就能补充流失的二氧化碳。 不过饲料中添加小苏打也会造成饮水增加,粪便拉稀,那是因为添加小苏打后,饲料Na离子多了,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通常的做法是添加小苏打的同时必须减少食盐的用量。 我在80年代中后期的江苏农垦养AA肉鸡时就是那样做的。能有效避免夏季高温的死亡。 中立的观点: yudi635012:突然想到一个水产上的问题: 在调水的时候:我们用生石灰,1是是杀菌消毒,还有就是增加水体的碳酸氢盐,增强水体的缓冲能力,让水体PH值变化小一点(在水体光合作用强,水体二氧化碳少PH升高的时候释放氢离子,在无光呼吸作用强水体二氧化碳多的时候结合氢离子)。 那么在禽料中用小苏打会不会是同样的理由?增强机体的缓冲能力? zhyi3716: 看来对小苏打的观点还是有分歧的哈。小苏打代替食盐减少氯离子的添加量。更好的保持酸碱平衡的作用、 王者雄风:这个真的学习了,我自己配料养了3年蛋鸡研究,就是没用过小苏打。觉得加大成本。营养调整好小苏打我都忽略了。 三:结语 相信大家看了以上这多的讨论,自己心中已有答案,在实践中,您是如何做得,欢迎大家点击原文阅读进行讨论和分享!

科研方面,多次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项目和自治区科技厅重点及一般课题工作并多次获奖。共发表论文50余篇,主笔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6篇。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其中主持的“绵羊肺炎支原体和猪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技术研究”课题,96年获自治区科技成果二等奖。参加的“猪瘟免疫程序的研究”课题,98年获自治区科技成果二等奖。参加的“山羊流产症因及防治方法研究”课题,94年获自治区科技成果四等奖。参加的“宁夏多发性鸡病防治措施研究”课题,90年获自治区科技成果四等奖。参加的“宁夏畜禽隐孢子虫病调查与防治方法研究”课题,2000年获银川市科技成果三等奖。1996至2000年主持“畜禽繁殖障碍性疫病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的研究”课题。2000年至2004年主持“畜禽主要疫病快速诊断技术引进”项目。2001年和2006年主持和完成自治区自然基金项目“畜禽主要疫病监控系统建立及新生物制剂的研究”和“绵羊肺炎支原体粘附蛋白抗原基因的克隆与表达”两个项目。2006年-2008年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ST1)基因突变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2006年-2009年参加了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牛结核病病原分子生物学及耐药机制研究”。2006年-2009年参加了教育部“春晖计划”科研项目“绵羊肺炎支原体粘附蛋白抗原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教学方面,主要承担生物技术系“生物制品”课程的教学任务,前后联合指导6名研究生完成毕业论文。指导30余名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指导6名大学生完成科技创新项目。

王新华,男,1942年生,河南方城县人,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南区兽医病理学会理事长、河南省禽流感现场诊断专家。1965年毕业于百泉农业专科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同年留校工作。从事家畜病理学、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学、兽医生物制品学、禽病检验、动物医学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完成科研项目多项,获各级科研成果奖16项,其中省、部级二等奖5项。主编、副主编《家畜病理学》、《禽病检验》、《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学》、《食品卫生检验学》、《畜禽寄生虫病学》教材5部。主编《鸡病防治问答》、《鸡病诊治彩色图谱》、《禽流感诊断及防制手册》、《鸡病诊疗原色图谱》、《鸡病类症鉴别诊断彩色图谱》等5部。参编大型参考书《动物病理学》1部。副主编大型图谱《兽医病理学原色图谱》1部。发表论文40余篇。长期从事禽病研究和防治工作,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服务,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鸡病的毕业论文

王新华,男,1942年生,河南方城县人,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南区兽医病理学会理事长、河南省禽流感现场诊断专家。1965年毕业于百泉农业专科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同年留校工作。从事家畜病理学、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学、兽医生物制品学、禽病检验、动物医学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完成科研项目多项,获各级科研成果奖16项,其中省、部级二等奖5项。主编、副主编《家畜病理学》、《禽病检验》、《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学》、《食品卫生检验学》、《畜禽寄生虫病学》教材5部。主编《鸡病防治问答》、《鸡病诊治彩色图谱》、《禽流感诊断及防制手册》、《鸡病诊疗原色图谱》、《鸡病类症鉴别诊断彩色图谱》等5部。参编大型参考书《动物病理学》1部。副主编大型图谱《兽医病理学原色图谱》1部。发表论文40余篇。长期从事禽病研究和防治工作,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服务,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抓好环境卫生鸡舍内阴凉潮湿、卫生条件不良、消毒不严、饲养管理不善等因素是造成球虫病流行的主要诱发因素。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球虫卵囊的发育和扩散,而圈舍通风好、饲养管理强、粪便及时清除、定期消毒、圈舍干燥和适当的饲养密度等则可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因此,要搞好环境卫生,保持鸡舍干燥、通风和鸡场卫生,定期清除粪便,防止球虫卵囊的扩散。二加强饲养管理要保持饲料、饮水清洁,笼具、料槽、水槽定期消毒,一般每周一次,可用沸水、热蒸气或3%~5%热碱水等处理。用球杀灵和1:200的农乐溶液消毒鸡场及运动场,均对球虫卵囊有强大杀灭作用。每千克日粮中添加~硒可增强鸡对球虫的抵抗力。补充足够的维生素K和给予3倍~7倍推荐量的维生素A可加速鸡患球虫病后的康复,增强机体抵抗力。三做好免疫预防目前,用于鸡场计划免疫的球虫活苗有早熟、中熟、晚熟及早、中、晚熟系联合球虫苗四类。球虫活苗的免疫方法有滴口法、喷料法、饮水法及喷雾法等,以滴口法为最佳,可确保100%免疫,但对于大鸡场则有些不便且应激大;喷雾法较适用于设备先进的孵化室,喷料法和饮水法是大鸡场较为适用的免疫方法。一是滴口免疫法。免疫的整齐度和效果最为理想,但要逐只滴服,工作量较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尽量使用滴口的免疫接种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按1 000羽份疫苗用53ml~55mL生理盐水或凉开水稀释,充分摇匀后倒入滴瓶中,每只鸡滴口两滴即可。注意在滴口过程中要不断摇动滴瓶,以保持疫苗的均匀,且应在较短时间内滴完。二是拌料免疫法。拌饲料的免疫方法操作简便,工作量小,免疫效果不如滴口,但电是效果较为理想的常用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将鸡一天的饲料均匀撒在供料用具中,然后按1000羽份疫苗用1kg凉开水稀释。充分搅拌均匀后装入已彻底清冼干净的喷雾器中,按每只鸡1羽份均匀喷洒在饲料表面,以只浸湿饲料表面为宜。喷洒过程中要经常摇动喷雾器,保持疫苗均匀。三是饮水免疫法。让鸡自由采食饮水2小时后,实行控水2小时。将球虫疫苗稀释于够鸡1小时~2小时饮完的凉开水中,加入悬浮剂。将疫苗定量分装饮水器中,供鸡只自由饮用。四辅助药物防治一是化学合成类抗球虫药。此类药物主要有磺胺类、尼卡巴嗪、地克珠利、氯羟吡啶、球痢灵。其中,磺胺类药物优点是抗球虫谱广,同时具有防治肠炎的功效,缺点是易产生抗药性,副作用大,引起羽毛脱色变花,可用于短期治疗,不能用于预防;尼卡巴嗪的优点是广谱、高效和产生抗药性慢,缺点是家禽厌食,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使用易造成鸡只对热应激的敏感;地克珠利,高效,低毒,添加量低,用量为1mg/Kg.使用时较困难;氯羟吡啶在我国大量生产,使用较为广泛;球痢灵优点为副作用小,缺点是作用谱窄,对柔嫩艾美尔球虫有高效。二是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类抗球虫药。此类药物主要有莫能霉素、拉沙里霉素、马杜拉霉素、海南霉素等。其中,莫能霉素抗球虫谱较广,主要对堆型艾美尔球虫的效果较好;拉沙里霉素商品名球安,是唯一的一种双价离子载体类药物,对柔嫩艾美尔球虫效果较好;马杜拉霉素抗球虫效果最好,但安全范围极窄,长期添加或超过6mg/kg饲料会对生长造成影响,鸡群会有啄毛现象;海南霉素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防治球虫病的专用药物,抗球虫谱较宽,效果较好。三是中草药。此类药物主要有青蒿、驱球净、五草汤等新型中药制剂。中草药可提高鸡的免疫力,消除鸡感染球虫后产生的下痢、血便等症状,不仅可预防和控制球虫病,还可从根本上提高鸡的抗病力

在鸡的疾病中呼吸道问题较为多见,不同的鸡病其呼吸道症状表现不一样,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初学者容易混淆。结合笔者多年临床经验,就鸡表现呼吸道症状的疾病作一概述。首先,应明确鸡的呼吸道症状不是一种病,而是鸡病的表现之一,可以成为诊断某种疾病的提示。临床上能引起鸡的呼吸道症状的疾病简分为以下几种:

1、病毒病(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禽流感)

2、霉形体病(鸡败血霉形体病)

3、细菌性疾病(鸡传染性鼻炎、鸡白痢、禽霍乱)

4、其他疾病(鸡曲霉菌病、一氧化碳中毒、中暑)

5、混合感染

本文重点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四个方面分别阐述这些疾病的不同点。

一病毒病

1鸡新城疫(Newcast leDisease,ND)

本病由副粘病毒属新城疫病毒引起,各种日龄的鸡都能感染并发病。鸡的保护性抗体可分为粘膜表面的IgA和血清中的IgG,呼吸道粘膜抗体和血清抗体达到一定滴度时才能有效地防止新城疫的发生。由于首免方法选择不当(如饮水免疫),致使鸡的呼吸道粘膜抗体未达到保护水平,或使血清中新城疫抗体不高,引起鸡发生新城疫。

临床表现为,呼吸时上下喙闭合不全,经常张口呼吸,呼吸时发出“咕噜”声,有甩头和吞咽动作,嗉囊积水,倒提时粘液或饲料从口中大量流出,拉绿色稀粪。

剖检可见,喉头充血、出血,气管粘液增多、粘膜增厚,全身出血性病变明显,腺胃乳头出血,肠胃道出血性、卡他性炎症。

非典型鸡新城疫或慢性新城疫(由超强毒新城疫病毒感染免疫鸡群引起),临床上以神经症状为主,体态消瘦,扭脖子,运动障碍,受到刺激时症状加重。由于吃食、饮水困难,最后多衰竭而死。剖检可见,喉头充血明显,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全身出血性变化少见,腺胃乳头出血少见。

2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tis,IB)

由冠状病毒科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分为呼吸道型传支和肾病变型传支。

我国呼吸型传支主要是马萨诸塞型(麻省型)。

(1)、侵害1-4周龄雏鸡,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喘息、咳嗽、打喷嚏),打堆以及死亡严重,死亡率为25-75%不等。剖检可见,支气管炎卡他性炎症,内有粘液,气管中有干酪样物质,气囊壁增厚和混浊。

(2)、侵害成年鸡,首先表现为咳嗽,有鼻液,发出“喉喉”声音,稍后出现产蛋量下降,产蛋率下降约一半,产软壳蛋和畸形蛋(表现为大小不一、蛋壳变白、粗造、蛋黄与蛋白分离、蛋清稀薄如水)。经两周下降至最低点,然后逐渐回升,一般恢复期需2个月时间左右,青年鸡恢复快于老年鸡。剖检可见腹腔散在卵黄。

肾病变型传支(NIB),病原主要是澳大利亚T型毒株,主要侵害1-2月龄的鸡,主要表现为,鸡渴欲增加,腹泻,粪便灰白如石灰水。剖检可见肾肿大,苍白,尿酸盐大量沉积,称“花斑肾”。

3、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 Cheitis,ILT)

由A型疱疹病毒引起,主要侵害4-10月龄鸡。

主要表现为坐式呼吸困难,伸直头颈张口呼吸,咳嗽,咳出血性粘液,附着于笼具、饲槽上。

剖检可见,喉头和气管粘膜发炎肿胀,粘膜出血,气管后段常有血凝块样物质沉积。

4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

由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引起,鸡、火鸡、鸭、鹌鹑、鸽子以及野鸟、水禽、海鸟等均可感染。

禽流感的临床表现与病毒致病性高低、感染强度、毒力强弱、传播途径和禽的种类有关。禽流感爆发时症状可涉及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和神经系统。有轻微到严重呼吸道症状,咳嗽、流鼻涕、流泪,少数鸡眼部肿胀,结膜炎,严重者眼睑及头部肿大,通常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饮食减少,消瘦,开始蛋壳变白,直至产白壳蛋、软壳蛋,产蛋量下降,最后可完全停止产蛋,鸡羽毛松乱,颜面水肿,鸡冠和肉垂发绀变乌,普遍发生腹泻,拉绿色或水样粪,倒提时从口中流出大量水样液体,死亡率一般为5%-15%左右。

剖检主要有蛋黄性腹膜炎,大多数死亡鸡只心肌、肝及腺胃乳头有出血点,腹腔内有破裂的蛋黄,卵巢上有蛋白和蛋黄滞留形成的粘性分泌物附着。

二鸡霉形体病(Mycoplasmosis)

简称“慢呼”(CRD),能引起鸡的呼吸道病的是鸡败血霉形体(MG)。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

主要表现为,早期流鼻涕、咳嗽、窦炎、结膜炎和气管炎,呼吸道罗音,晚上特别是夜深人静时,罗音更为明显,后期眼睑肿胀,严重时上下眼睑粘着,突出状如肿瘤,眼球萎缩,常表现为“三轻三重”,用药时轻些,停药较久时重些;天气好时轻些,天气突变或连阴时重些;饲养管理良好时轻些,反之重些。

剖检可见,鼻道、眶下窦粘膜水肿、充血、出血,窦腔内有粘液或干酪样渗出物,喉头气管内有透明或混浊粘液,粘膜表面有球状灰白色干酪样物,气囊壁增厚、混浊,附有豆渣样渗出物。

三细菌性疾病

1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IC)

病原为副鸡嗜血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只发生于鸡和珍珠鸡,其他禽类不感染。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其临床特征是:喷嚏,鼻腔流出粘性分泌物,流泪,结膜炎,眼睑周围和颜面肿胀,肉髯水肿,剖检可见:鼻腔和窦急性卡他性炎症、粘膜充血,潮红肿胀,表现有大量粘液和炎性渗透物凝块,病程较长,严重时鼻窦、眶下窦和眼结膜囊内有干酪样物。

2禽霍乱(Fowl Cholera,FC)

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多见于育成阶段的鸡,常呈地方性流行。

最急性型,临床上往往看不到症状,突然死于禽舍中。

急性型,表现为病鸡体温升高,达43-44℃,渴欲强烈,频频饮水,很少采食,有时腹泻,拉黄、白稀粪,偶有绿色稀粪,呼吸急促,常张口呼吸时而发出“咯咯”声,病程1-3天,最后衰竭死亡。剖检可见,腹膜、皮下和腹部脂肪、心冠脂肪有出血点,十二指肠出血性炎症,肺充血,表面有出血,肝肿大,表面上有条纹状灰白色坏死灶,这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具有诊断意义。

3鸡白痢(Pullorum  Diseaes,PD)

病原为鸡白痢沙门氏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下雏鸡。

临床上病雏呼吸困难而急促,其后腹部快速一收一缩,部分病雏肛门粘有白色稀粪,2周龄为死亡高峰,3周龄以后呼吸症状逐渐减轻,以后主要拉白色稀粪。

主要剖检变化是肝肿大,肝脏有针尖样白色坏死灶,胆囊肿大,充满胆汁。

四其他疾病

1鸡曲霉菌病(Aspergillosis,Asper)

病原主要是烟曲霉菌和黑曲霉菌等,多发生于1-3周龄以下雏鸡。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张口喘气,无罗音,很少采食,急性爆发时死亡率可达50%,曲霉菌侵入眼部时眼皮下蓄有豆渣样物质,眼皮鼓起,角膜溃疡,象“白眼珠”。

剖检可见,肺部、气管变为黑紫、灰白色,质地变硬,切面坏死,

气囊混浊,有霉菌结节。

2一氧化碳中毒(COPoisoning)

俗称煤气中毒,冬季禽舍烧煤供温时,由于通风不畅引起。如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时即可引起中毒。

轻度中毒时,鸡群精神呆滞,不活跃。

严重中毒时,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呆立,昏睡,头向后仰,死前发生痉挛和惊厥,剖检可见血液和脏器樱桃红色。

3中暑(Sunstroke,Heatstroke)

又称日射病及热射病,常指夏季温度在35℃以上时发生的疾病,雏禽多见。

患日射病时,病禽表现为烦燥不安,战栗痉挛,昏迷,体温升高、粘膜发红,可大批死亡。剖检时大脑和脑膜充血、出血和水肿。

患热射病时,病禽呼吸急促,张口伸颈喘气,两翅张开下垂,口渴,体温升高战栗昏迷,痉挛倒地,也可大批死亡。剖检时大脑和脑膜充血,全身静脉淤血,血液凝固不良和尸冷缓慢。

五混合感染

临床上病毒、细菌、霉形体、不利环境等多病因引发的并发感染比单一感染更为多见,三重感染甚至多重感染亦时有发生。

混合感染可以加重呼吸道症状亦可以减轻其呼吸道症状。

霉形体(MG)与副鸡嗜血杆菌(HP)有协同作用,MG与腺病毒,呼肠孤病毒与喉气管炎病毒也存在相互作用。以传支病毒攻击未感染霉形体的鸡比攻击慢性感染MG的鸡表现的临床症状更加轻微。

球虫病的预防

动物医学毕业论文猪病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5000字天、成、论、文1、真实性原则毕业论文内容应是自己在实习过程中亲自做的,如: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养牛与牛病防治、饲料兽药生产与营销。2、符合性原则毕业论文的文本结构必须符合《学院毕业论文基本规范要求》的格式,共由4个主要部分组成:(1)封面;(2)论文摘要(不少于200字);(3)毕业论文正文(不少于2000字);(4)参考文献。3、专题性原则毕业论文应一事一论、一题一论,专门写某一方面的问题。4、规范性原则毕业论文内容格式应规范,符合科技论文基本格式要求,其逻辑关系是:提出问题(观点,即选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试验材料与方法)→解决问题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分析)→结论(结论与讨论、小结与讨论)。5、创新性原则毕业论文选题能够体现生产和研究的要求,在理论上或实践上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有新意或选择了

我国的养猪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猪的生产性能也有了很大提高,无论是母猪年提供出栏猪头数,还是各阶段猪的成活率、饲料报酬、瘦肉率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随着国外猪种的引入,国内各种猪场种猪之间的频繁调动,猪病越来越复杂,大部分猪病由原来的单一病原转变为多因子协同作用,给我国的养猪事业造成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养猪生产者事业的发展,甚至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猪场的综合防疫体系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消毒、疫苗免疫、环境控制、猪群保健、药物预防等。“防疫是生产的第一生命线”、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养并举是养猪场必须遵循的原则。但是,猪场综合防疫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一些看法。 一、消毒 消毒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猪场的许多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消毒 工作来达到杀灭和抑制其传播的效果。但是,猪场工作人员在实施消毒的过程中往往会走入以下几个误区。 1、消毒药浓度越大越好 任何消毒药浓度的配比,都具有其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正常情况下,无论是环境消毒还是带猪消毒,正常的浓度配比就足以杀灭和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如果消毒药的浓度过大,一方面造成消毒药的浪费,增加饲养成本;另一方面很容易导致猪的皮肤、粘膜、呼吸道的损伤,同时也有可能造成人员的伤害。 2、消毒药的浓度配比不准确 在生产过程中,在对消毒液的配制过程中不采取称量或使用有固定容积的容器,往往凭感觉,这样配制出来的消毒液的浓度不高即低,浓度低起不到消毒效果,浓度高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同时也容易造成对猪只和操作人员的伤害。 3、消毒不到位、不彻底 猪场工作人员在消毒过程中,往往出现走捷径的现象,如消毒速度过快、喷洒不均匀、不采取喷雾的方式等,这样,无论是环境消毒还是带猪消毒很容易留有死角,不能很好的起到消毒的作用。 4、消毒不同步 无论是环境消毒还是带猪消毒,应尽可能在大致固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否则,病原菌就有可能扩散或传播,给猪场的安全生产构成威胁。 5、对人流、物流、车流的消毒不到位 对于规模化养猪场来讲,一般都采用封闭式的管理制度,但是现实决定又不可能完全彻底的封闭,必须要与人流、物流、车流不同程度的接触,如果这项工作做不到位,是养猪场最大的安全隐患。 6、消毒池利用不充分 任何一个养猪场都设置车辆消毒池和员工消毒脚池,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出现很大的漏洞,如消毒池消毒药的浓度不够、不定期更换消毒液、消毒池消毒液不干净、员工不走消毒池等;这种现象如不加以杜绝,猪场出现疫情是必然的。 二、疫苗免疫 对猪场不同猪群的猪只进行不同的疫苗接种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基础,给猪只接种疫苗,可以有针对性的净化猪场的疾病和抑制猪场疾病的发生。但是,在猪场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个误区。 1、免疫程序不合理 免疫程序的制定,必须以当地疫情的发展规律和猪场猪群的健康状况为依据,不能固定的套用某个地区或某个猪场的免疫程序。如果猪群的免疫程序制定的不科学、不合理,一方面使猪场的某种疾病漏防,另一方面可能引发其它的疾病,导致猪场出现疫情,给猪场的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疫苗质量不过关 猪场给猪群接种疫苗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猪场的命运。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疫苗很多,同一个种类的疫苗就有多个生产厂家,但是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如果购买方稍有不慎,就会给猪场带来致命的打击。所以,猪场在选择疫苗时必须谨慎,应选择信誉度高、知名厂家生产的疫苗。 3、疫苗运输、保存不科学 由于不同猪场的基础设施有差别,在疫苗的采购、保存过程中不规范,造成疫苗质量的下降或失效。如果使用这种疫苗,对猪群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甚至出现疫情。 4、在疫苗免疫过程中操作不规范 猪场应根据已制定的免疫程序,由专人按标准的操作方法进行免疫注射。但是,由于猪场的监督力度不够或技术人员责任性不强,在操作中往往出现类似情况:疫苗的领取没有做详细的记录;没有按说明进行严格的稀释或在稀释过程中受消毒液污染;针头大小、长度不合适;疫苗没有防日晒、高温,稀释后在2小时内用完;疫苗在使用前或每次吸苗前没有充分的摇匀;注射时没有做好皮肤消毒,注射深度没保证,注射位置不正确,接种剂量不够,疫苗流出后没有立即用沾有消毒液的棉球檫拭、消毒。出现打飞针、不是头头免疫、不是一猪一个针头;病猪、瘦弱猪同步免疫等情况,势必导致免疫失败结果的出现。 三、引种与隔离不当 猪场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都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但是,由于原有猪群的生产力下降或老龄化,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需要不定时的更换猪的品种。如果对新引进的猪隔离措施不当,会对原有猪群的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风险。引进种猪时,要安排适当的圈舍,与其它猪隔离饲养15-30天,并随时观察其健康状况。在隔离期内未发生任何疾病,方可混群饲养。 四、病死猪及胎衣的处理不当 集约化猪场应有病死猪及胎衣处理的专门场所,对病死猪只进行焚烧或深埋,也可在粪场附近设置一沉尸井,将病死或剖解猪只及胎衣进行无害化处理。一般情况下,对病死或剖解猪只及母猪产后的胎衣应立即无害化处理,否则,容易造成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影响其它正常猪群的健康生长。 五、疫病检测不及时 在集约化养猪条件下,应进行经常性的疫病检测工作,以便对场内疫病情况、免疫质量、疫病净化水平进行监控,同时也为本场的防疫工作提供客观依据。尤其本地区、本季节爆发和流行严重的传染病更应该加强检测,以便作出及时反应。同时,对场内使用的疫苗、消毒剂的质量也要进行检测,以保证确实有效。如不能及时的做好以上工作,就不可能准确和深入的了解猪场疾病的流行和发展趋势,就不可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影响猪群健康的生长发育。 六、疫病发生时没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 猪场如遇到或怀疑是传染病发生时,必须及时隔离,尽早诊断,病因不明或不能确诊时,应将病料送有关部门紧急检验。如确诊为传染病时,应迅速采取紧急措施,对全场进行封锁和消毒。全场猪群进行检疫,病猪隔离治疗或屠宰、焚烧。健康猪只进行紧急预防接种或药物治疗,并对被污染的场地、用具、环境及其它污染物进行彻底消毒。反之,则容易延误最佳防治和治疗时机,造成疫情的扩散和蔓延,给猪场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七、在疫病防治方面主次不分 猪场的防疫工作,要结合本地和本场的实际情况,分清主次,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危害性强、发病频率高的疫病,根据其流行特点、发病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反之,一方面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另一方面也起不到对疫病的防治效果。 八、防疫措施不完善 传统的养猪防疫似乎仅仅是兽医份内的工作,而且是季节性的。集约化猪场的防疫则是全方位的、常年的。除常规的消毒、免疫、治疗外,还需要加强管理,保证营养平衡,优化场区和畜舍环境。猪场内的诸多因素都和防疫效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集约化猪场的防疫措施要形成配套的体系。 九、不重视猪群的保健 猪场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在消毒和疫苗免疫方面投入很大的精力,这当然是猪场防疫不可缺少和关键的步骤。但是,对猪群的保健,也是猪场防疫不可缺少重要的一个方面。当然,对猪群进行保健,需要投入很大的财力,会增加猪只的饲养成本,但是可以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提高猪只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猪场发生疫情的风险。 十、对猪场整体环境的治理不重视 猪场的环境卫生体系是以传统的防疫保健为基础,以猪的生物学特性为根据。要求规模养猪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完善猪场内外布局和猪舍内部的工艺设计等一系列措施,给猪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和繁育的环境。定期的对猪体内外进行驱虫和杀灭蚊蝇和老鼠,消灭疾病的传播媒介,减少猪只疾病发生的机会。定期清除杂草和填埋阴沟,消灭病原微生物的孳生地。经常保持猪舍内空气新鲜、干燥、温度适宜、干净卫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 对猪场周围和场区空闲地进行植树种草(包括蔬菜、花草、灌木等)绿化环境,对改善小气候有重要的作用,一般要求猪场内的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每幢猪舍之间都要栽种速生、高大的落叶树(如水杉、白杨树等),场区内的空闲地都要遍种蔬菜、花草和灌木。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在场区外围种植5~10 m宽的防风林。 猪舍若能置于这样的环境中,带来的好处是:在寒冷的冬季可使场内的风速降低70%~80%;又能使炎热的夏季气温下降10%~20%;还可将场内空气中有毒、有害的气体减少25%;臭气减少50%;尘埃减少30%~50%;空气中的细菌数减少 20%~80%。 生活在这样一个绿化美化环境中,不仅能使长期在猪场工作的人员感到心旷神情,也能使终生关在笼舍内的猪感受到清晨闻啼鸟,夜听虫蛙鸣,阵阵青草香,飓飓风雨声,仿佛又回归到大自然。 所以猪场整体环境的治理是猪场安全防疫的一个重要环节。 总之,养猪场综合防疫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一个不断修改和完善的过程,防疫体系内的众多环节必须环环相扣、节节相连、步步到位,才能充分发挥综合防疫体系的作用,保障猪场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可以吗?

畜牧兽医我知道怎么做我来帮你

学畜牧兽医的毕业论文怎么写

  • 索引序列
  • 动物医学毕业论文鸡病
  • 动物医学论文蛋鸡
  • 鸡病毕业论文
  • 鸡病的毕业论文
  • 动物医学毕业论文猪病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