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份,《自然》杂志发表文章指出,对科学家来说,中药是如此地“难以下咽”,中药仍然笼罩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神秘面纱下。借助于典型的还原法,研究人员希望寻找出治疗特定疾病的中药配方中的某种关键组分,但类似青蒿素的成功例子少而又少。文章呼吁用一种全新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中药。 仅仅半年多之后,今年3月14日,陈竺院士领导的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一篇论文,对中药方剂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的分子机理做了系统分析,用生物化学的方法,从分子水平阐明了一个完全依据中医理论研发出来的中药复方黄黛片治疗白血病的多成分多靶点作用机理,并将中药方剂“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用现代医学的方法阐释得淋漓尽致。 3月17日,全国两会即将结束,被任命为新一届政府卫生部长的陈竺院士,花了近两个小时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详细地解释了这项研究及成果,并谈了他对中医药现代化的理解。 中医药可以“说得清道得明” 陈竺作为科学家,最被人称道的研究成果是利用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砒霜)协同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按照这种方法治疗,可以使病人的5年无病生存率超过90%。APL有望成为第一种可以被治愈的成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据介绍,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被认为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病人骨髓里积累大量的不成熟的早幼粒细胞,且具有严重的出血症状。该病的病因已经研究得比较清楚,主要是两条染色体易位,即染色体臂断裂后互相交换,在结合点就出现一个新的融合基因PML-RARα,它编码一个融合蛋白,最终导致细胞癌变。 一般的血细胞在分裂一定的代数后就会分化成熟,变成具有各种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但癌变以后的细胞失去了分化能力,会不停地“疯长”下去。全反式维甲酸正是通过修饰和代谢癌蛋白PML-RARα,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停止“疯长”;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进入程序化死亡(凋亡)。 有着西方医学教育背景的陈竺,介绍自己的研究时,总是强调接受了中国传统医学思想的启发。复方协同治疗、以毒攻毒、祛邪扶正、好坏转化……处处闪耀着东方哲学的智慧。这也就不难理解他热衷于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阐释中药复方了。 他介绍说,早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分子研究尚未开始、癌蛋白PML-RARα尚未被认识的上世纪80年代,解放军大连210医院的中医专家黄世林教授在辩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基础上,设计了由雄黄、青黛、丹参、太子参组成的复方黄黛片。此后,安徽天康药业有限公司按照严格的现代工艺批量生产。近年来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了复方黄黛片的疗效,其治疗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5年生存率可达87%%。研究还发现,雄黄、青黛、丹参的有效成分分别为四硫化四砷、靛玉红与丹参酮IIA。不过,复方黄黛片在分子水平的作用机理一直未被揭示。 于是,在陈竺院士、陈赛娟院士的领导下,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多个研究小组,经过4年多的研究发现,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小鼠模型,单独应用硫化砷可延长小鼠的生存期,而三药联合可取得明显强于单独或两药联合产生的治疗效果。在白血病细胞模型中,硫化砷、丹参酮单独应用时可引起白血病细胞一定程度的分化,而三药联合可使白血病细胞发生相当程度的“改邪归正”、分化成熟。 在正常情况下,造血细胞由幼稚到成熟的分化过程中,促进细胞分化的基因、属“正”的因素必须逐渐增高,而抑制细胞分化的基因、属“邪”的因素必须相应减少;在细胞周期的调控方面,促进细胞周期的蛋白“阳”与抑制细胞周期的因子“阴”必须维持平衡。患白血病,“正”往往受到压制而“邪”盛,“阳亢”而“阴虚”。 在分子水平上,三药联合可显著增强由硫化砷引起的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致病性PML-RARα癌蛋白的降解破坏,因此具有“去邪”的作用,硫化砷是“君药”。在药物作用下,促进细胞分化的基因表达明显增高,抑制细胞分化的基因显著降低,丹参酮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促进细胞周期的蛋白明显得到压制,而抑制细胞周期的蛋白显著增多,其中靛玉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证实丹参酮是“臣药”、靛玉红是“佐药”。研究还发现,丹参酮与靛玉红通过增加负责运输硫化砷的水甘油通道蛋白9的含量,促使进入白血病细胞的硫化砷明显增多,因此二者都起到“使药”的作用。复方黄黛片通过联合应用,产生协同效应。 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开放和创新 “这是一项十分令人感兴趣、具有高度科学意义的研究,开启了用中药复方原理设计联合治疗方案的范例,势必引起学界的极大关注。”一位药理学国际权威专家对论文给予了如此的肯定。 不少专家认为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角度看,这项研究几乎近于无懈可击、堪称“完美”。非常经典地解析和阐明了,一个完全依据中医理论研发出来的中药复方,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明确的作用靶点和机制。而且,每种药物在分子水平的作用与中医对每味药物在复方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竟然呼应得是如此之好,简直令人惊叹! 国际主流科学界也对这一研究成果给予积极评价,如《自然》杂志发表题为“中医药:古老复方的现代新解”的述评,认为这一研究显示了“古老药方的主要成分是如何‘和谐行动’治疗疾病的,对于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沟通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杂志在对陈竺的访谈中也对该文进行了报道。 而陈竺却认为,这项研究能够获得这样的成果,是非常幸运的! “我们有合适的物质基础,包括纯化的有效化合物、细胞模型与动物模型等。”陈竺说,“当然最重要的是复方黄黛片有非常好的临床疗效,并且被多中心临床研究所证实,没有这个基础,所有的后续研究都是无源之水。从这一点来看,中医药自身的创新发展还是最重要的。” 中医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中医发展之本,既要讲创新,更要讲传承。陈竺说:“我支持在中医教育和临床实践中倡导发展‘原汁原味’的中医!” 陈竺认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同样需要开放的心态。中医几千年的历史,从来就不是故步自封的历史,其内涵不断丰富和进步。波斯医学的传入,“胡药”与“南药”的引入,都对中医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药,对中医发展会起到支撑和促进作用。 近年来,西医正逐渐认识到联合治疗方法的益处,而中医通过近10万种复方倡导联合疗法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了。中药复方虽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一定疗效,但是大多数复方的有效成分尚不明了,作用机理也不清楚,造成推广应用受到限制。“在确定临床疗效的基础上,开展机理研究,不仅有利于中医的现代化、国际化,还可以为优化方药配伍提供依据。” 陈竺认为,中医药系统在创新方面,应更加开放,更加善于汲取人类共同智慧的结晶。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核磁共振、生物电、热成像、基因剔除……所有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的技术,动物模型,人体成像,不论是什么,都可以拿来为中医药研究所用,而且有关体系都要接受生物医学统计学的严格检验。现代生命科学并不姓“西”!要创造条件,把中国生命科学界的优秀科学家和优秀科研机构,吸引到中医药现代化创新体系中来。 现在系统生物医学为中、西两大医学的汇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平台,把中医和西医整合在一起,是促进中医现代化的非常好的途径。陈竺期望,中医药在保持自身特色,传承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汇聚、融合现代科学技术,从而创造出一个高于传统意义上的中医和西医的全新医学。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症状头晕 乏力 恶心 持续高烧 咳嗽 牙龈出血 牙龈肿痛 牙龈萎缩 眼底出血 心悸 脾大 便血 贫血症状化疗主要用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柔红,阿糖胞苷 VP16联合化疗 缓解率达90%心态平常心 别害怕 莫生气 谁体验谁知道 就当作是人生中的插曲 也是历练心智的好机会 相信自己能行效果感觉很好 和正常人没区别 基本可治愈 复发了也没关系 还可继续化疗得到缓解.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所有白血病里最轻的一种,首选的药物是瘤可宁,也叫瘤可然,控制血象就行啦。也可辅助用些a-干扰素。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生存期比较长,偶尔也有急变的,但很少。 目前,治疗白血病还是以西药为主。
很抱歉告诉你 慢淋没有办法治愈 骨髓移植效果也不好~ 但慢淋长期生存率很高 10年20年都很有可能~ 按正常人生活吧~
1.抗白丹方 组成:雄黄3克、巴豆(去外皮)3克、生川乌3克、乳香3克、郁金3克、槟榔3克、朱砂3克、大枣7枚。将雄黄、生川乌、乳香、郁金、槟榔共研细末,巴豆去皮置砂锅中文火炒至微黄色,再去内外皮,用双层纸包裹压碎,微热半小时,去油。将煮熟大枣去皮和核,与上述药物混合,捣研均匀,合丸如黑豆大,朱砂为衣。成人每天4~8丸,小儿1~4丸。清晨5时开水1次送服,连服3~5天,休息1天。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白血病。 临床疗效:本方治疗急性白血病6例,结果有效2例,无效4例。 处方来源:北京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郑金福。 2.青黄散方 组成:青黛、雄黄按9:1剂量研细末,装胶囊。诱导缓解剂量为每日6~14克,分3次饭后服。维持缓解剂量为每日3~6克,分2~3次饭后服。 主治:主治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辨证加减:有明显症积瘀血者加用膈下逐瘀汤;气血两虚者用八珍汤;脾胃虚寒者用小建中汤加味。 临床疗效:本方配合化疗治疗25例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完全缓解18例,占72%,部分缓解7例,占28%。用药后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时间为天。平均10.1天脾脏开始缩小。 处方来源:北京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周霭祥。 3.生生汤 组成:(1)青黛40克、天花粉30克、牛黄10克、芦荟20克,研成丸。每日3克,分2次服。 (2)红花3克、黄芪18克、茯苓12克、生薏仁15克、生地15克、玄参9克、甘草6克、山豆根12克、山慈菇12克、青黛12克,紫草9克、黄药子9克,水煎服。 主治:主治急性白血病。 临床疗效:本方治疗急性白血病12例,完全缓解3例,占25%;部分缓解6例,占50%;未缓解3例,占25%;总有效率为75%。本组病例中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4例;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3例,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5例。部分病人曾用不规则化疗。 处方来源: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病研究组。 4.黄芩龙胆汤 组成: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木通10克,当归10克、生地10克、柴胡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鸡血藤30克、丹参3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热重加五味清毒饮、黄连解毒汤、清瘟败毒饮、夏枯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山豆根等,湿重加藿朴夏苓汤、三仁汤、二陈汤、五苓散等,气阴两虚加人参、北沙参、党参;淮山药、白芍、甘草、麦冬、生地、龙骨、牡蛎,五味子、枣仁、山萸肉、浮小麦、大枣等补气养阴。 主治:主治急性白血病。 临床疗效:本方治疗急性白血病26例(部分病例配合间歇化疗),结果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10例,总缓解率为;未缓解2例。存活1年以上13例,2年以上3例。 处方来源:四川医学院周国雄。 5.双参地芍汤 组成:党参10克、生地30克、玄参30克、白芍15克、马勃15克、黄药子15克、牛蒡子15克、板蓝根30克、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白姜黄9克、丹皮9克、阿胶(烊冲)6克,水煎服。 同时服用散剂:山慈菇、五倍子、千金子、大戟、雄黄、琥珀、麝香、牛黄,研末混匀,日服2次,每次2~3克。 辨证加减:气血虚加黄芪、当归、甲珠、丹参,出血加生地炭、槐花、煅牡蛎粉、小蓟、茅根、三七粉;发热加柴胡、黄芩、黄连、连翘、野菊花。 主治:主治白血病。 临床疗效:本方治疗18例白血病,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7例,无效5例。 处方来源:辽宁中医学院附院血液病研究组。 6.青黛鳖甲汤 组成:鳖甲62克、龟版31克、青黛62克、银花15克、生牡蛎31克、太子参31克、生地32克、鸡内金13克、生山药31克、地骨皮31克、当归15克、赤芍12克、红花9克、炮山甲15克、丹皮12克、甘草3克、广木香9克,研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日服4~6丸。 辨证加减:气阴两虚者加黄芪、党参、生地、熟地、五味子、补骨脂、龟板、当归、麦冬、阿胶、生牡蛎、鹿角霜。 主治:主治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临床疗效:本方伍用马利兰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36例(先用马利兰6毫克/每日,分3次口服),治后生存10年以上3例,6~9年8例,5~6年14例,3~5年9例,不足3年2例。 处方来源: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刘秀文。 7.白花丹根汤 组成:白花丹根30克、葵树子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缓解期维持治疗用:鸡血藤30克,白芍12克、郁金10克、桃仁15克、党参12克、紫河车30克,北黄芪30克、生地30克、黄精15克、麦冬15克、玉竹12克、当归15克、首乌15克、丹皮12克、川红花6克、枣仁12克、姜黄12克、陈皮10克,制成丸剂;胃纳差、腹胀,便溏加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五指毛桃、陈皮、藿香,鼻衄,高热,口渴,脉洪加石膏、知母、大青叶、淡竹叶、玄参、太子参、麦冬、天花粉;持续低热加生牡蛎、地骨皮、鳖甲、麦冬、石斛、胡连、银柴胡。 主治:主治白血病。 临床疗效:本方治疗白血病26例,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11例,急性白血病的白细胞平均8.8天开始下降;慢性白血病的白细胞平均9天开始下降。 处方来源:广东省广州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8.慈菇化瘀汤 组成:当归20克、丹参20克、赤芍20克、川芎10克、沙参20克、麦冬15克、板蓝根50克、山豆根30克、山慈菇5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热毒血瘀者加银花20克、连翘20克、黄芩15克、黄连15克、黄柏15克;血热妄行者并用犀角地黄汤加减。 主治:主治急性白血病。 临床疗效:本方治疗急性白血病36例(部分病人配合化疗),与单纯化疗16例作对照观察,结果中药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0.5%,高于对照组的68.5%。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的有效率为90%,非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的有效率为76%。 处方来源:吉林省辽原市第一人民医院叶耀光。 9.蟾蜍酒方 组成:取125克重蟾蜍15只(剖腹去内脏),黄酒1500毫升,煮沸2小时,将药液过滤即得。成人每次服15~30毫升,1日3次。 主治:主治急、慢性白血病。 临床疗效:本方治疗急,慢性白血病32例,其中急性粒细胞型4例,早幼粒细胞型4例,急性单核细胞型5例,红白血病3例,急性淋巴细胞型9例,慢性粒细胞型3例,慢性淋巴细胞型1例。总缓解率为75%,完全缓解率为25%。完全缓解病例持续时间,最短2个月,最长71个月。以急性淋巴细胞型疗效最好,完全缓解率为%,总缓解率为88.8%。 处方来源:辽宁省鞍山市第三医院于家明。 10.猫爪苦参方 组成:猫爪草15克、苦参15克、黄芩15克、黄柏15克、雄黄15克、当归15克,诃子肉15克、青黛散15克、土鳖子7.5克、水蛭7.5克,研粉制成每片含生药0.25克的糖衣片。治疗剂量每日服5~7.5克,维持剂量每日服2.5~5克,分3~4次日服。 先用马利兰治疗使白细胞降到1~2万后再换用本方,或白细胞正常后观察,至白细胞持续在2万以上再用本方,如此长期交替使用。 主治:主治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临床疗效:本方与马利兰交替使用治疗3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单纯马利兰治疗的28例作对照观察,结果治后本方组中位生存期为61个月,高于对照组40个月,差别显著。 处方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医院张之南。 11.当归川芎汤 组成:当归15~30克、川芎15~30克、鸡血藤15~30克、赤芍15~20克,红花8~10克、参三七6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肝肾阴虚者加枸杞子15克、女贞子15克、何首乌15克;气血两虚加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何首乌10克、黄精15克、枸杞子15克、熟地15克,热毒炽盛加水牛角30克、生地30克、丹皮12克、茜草10克、蚤休6克、净银花20克、连翘15克、蒲公英30克、板蓝根15克。 主治:主治急性白血病。 临床疗效:本方配合VAC-P方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18例,结果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6例,未缓解2例,总缓解率为88.8%;与21例单纯化疗比较,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5例,未缓解9例,总缓解率为57.4%。本方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 处方来源:四川省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邓有安。 12.龙葵苡仁汤 组成:龙葵30克、生苡仁30克、黄药子15克、乌梅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本方送服青黄片(青黛、雄黄为7:3)或六神丸,或当归龙荟丸、牛黄解毒片。气血两虚选加当归补血汤,阴虚内热选加青蒿鳖甲汤,脾胃不调选加香砂枳术汤;身疼骨痛加丹参、延胡、香附;肺热痰嗽加银花、黄芩、百部,便血加生地榆、藕节;尿血加白茅根、小蓟,恶心呕吐加竹茹、陈皮、半夏。 主治:慢性白血病急变。 临床疗效:本方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急性病变14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5例,有效率为57.1%;未缓解6例。生存1年以上3例。 处方来源:北京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邓成珊。 13.五生水王汤 组成:水红花子10克、皮硝30克、樟脑12克、桃仁12克、地鳖虫12豆、生南星15克、生半夏15克、穿山中15克、三棱15克、王不留行15克、白芥子15克、生川乌15克、生草乌15克、生白附子9克、延胡9克,研细末,以蜜及醋凋、成泥,加麝香克、梅片3克。外敷脾肿大处。 主治:白血病脾肿大。 临床疗效:本方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的脾脏肿大7例,结果显效4例(脾脏较治前缩少5厘米以上);进步1例(脾脏缩少2~5厘米),无效2例。 处方来源:上海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颜德馨.
肯定不会啦,
第一方,沙棘油B型(单方);沙棘具有祛痰,养胃、健脾、治血的药理功能。据中外医学专家披露,他们对于沙棘油的药用,已有60多年的临床经验。沙棘含有160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维生素,胡萝卜素,儿茶素,香豆素,黄酮类,脂肪酸,以及11种微量元素。沙棘叶能起到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沙棘油提出物在低浓度时,可杀死50%以上的白血病细胞,对白血病有明显的抑制效果。白血病患者,每天早晚服用沙棘油各一次,每次一汤匙,配1/3汤匙蜂蜜调服。沙棘油有A、B、C等多种型号,慢性白血病最服用B型的沙棘油。第二方,青黛18g,雄黄2g:用法:研末混合,饭后分三次服,服后如有胃部不适等反应,可暂时停服。针对病症也可加松香2g,山蓟18g。疗效,1-3个月,有效率达100%,完全缓解达到72%。我是个中医药的爱好者和追求者,对患者同情,期望他们得到康复。因此,为一些患者开过处方。谨以拙出献于社会,万望试用的患者都能得到康复和幸福,并以此作抛砖引玉。由于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期望老师、专家、学者指正。
1、抗肿瘤:青黛成分靛玉红200mg/kg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连续7天,对大鼠癌W256实体瘤有抑制,100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肉瘤-180(S180)有抑制作用。靛玉红50mg/kg灌胃,连续10天,对小鼠Lewis肺癌有抑制作用。靛玉红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使骨髓白细胞急骤减少,电镜观察有大量变性坏死细胞,而且均属幼稚粒细胞,都是以肿胀、溶解性坏死方式时进行的,细胞质、细胞核都有明显破坏。靛玉红200mg/kg腹腔注射连续3-5天,对(3H-TdR)掺入大鼠W256瘤组织脱氧核糖酸(DNA)的抑制率为46%,但不抑制3H-尿嘧啶核苷(3H-UR)掺入瘤组织的核糖核酸(RNA)和3H-苯丙氨酸掺入瘤组织的蛋白质。体外试验,靛玉红在低于3×10(-6)mol/L浓度,对大鼠W256、小鼠艾氏腹水癌(EAC)及小鼠肝癌(HepA)均能抑制3H-TdR的掺入癌细胞,而对再生肝细胞抑制作用很小,对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L1210)细胞的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均无影响。靛玉红4μg/ml浓度对TdR掺入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细胞有抑制作用,对急粒TdR的掺入抑制更强,说明靛玉红对DNA合成更活跃的增殖细胞具有更大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但对TdR掺入幼稚淋巴细胞无抑制作用。2、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药理研究初步表明,靛玉红有破坏白血病细胞的作用。从超微结构形态来看,在靛玉红作用下,变性坏死的细胞多呈肿胀、溶解性坏死。实验中发现靛玉红能增强动物的单核巨噬系统的吞噬能力。单核巨噬系统在机体免疫反应中起一定的作用,故靛玉红的抗癌作用可能与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有关。3、抑菌作用:色胺酮经抗真菌试验,为抗皮肤病真菌的活性成分,对羊毛状小孢子菌、断发癣、石膏样小孢子菌、紫色癣菌、石膏样癣菌、红色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为5μg/ml。
目前一般是用以手术和放疗为主、化疗为辅的综合性治疗方案,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手术,主要用于早期的患者,属于特别早期的,可用宫颈锥形切除术,或者根治性的宫颈切除术。二是放射性治疗,一般是针对中晚期的患者、身体状况不适宜手术的早期患者等。三是进行化疗。
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宫颈癌的转移,可向邻近组织和器官直接蔓延,向下至阴道穹窿及阴道壁,向上可侵犯子宫体,向两侧可侵犯盆腔组织,向前可侵犯膀胱,向后可侵犯直肠。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半数以上,其死亡率为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常无任何症状,多在普查中发现。子宫颈癌的主要症状是阴道流血、阴道分泌物增多和疼痛等。其表现的形式和程度与子宫颈癌病变的早晚及病理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宫颈癌是来自宫颈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以阴道流血、白带增多、稀薄如水样或米汤样,混有血液、有腥臭味等为特征。晚期病灶波及盆腔结缔组织、骨盆壁、压迫输尿管或直肠、坐骨神经时,常有尿频、尿急、肛门坠胀、大便秘结、里急后重、下肢肿痛等症状。
该病属中医学“五色带下”、“崩漏”等病范畴。局部临床表现如出血、带下等为标,肝肾亏虚,冲任失调为本。
【方一】
【组成】白英30克。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宫颈癌。
【方解】白英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药理】白英含β-羟基甾体生物碱,蛇果草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食管癌Eca-109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细胞集落形成有抑制作用,对细胞有丝分裂有抑制。
【用法】水煎服。
【方二】
【组成】花椒30克,大枣30克。
【功用】解毒散寒。
【主治】宫颈癌。
【方解】花椒功能温中散寒,杀虫解毒。
【药理】花椒有明显的抗菌、杀虫、燥湿止痒作用,可抑制和杀灭多种致病菌,通过毛细血管降低组织通透性间液,减低炎症反应以及显著提高动物的致痒阈,还有镇痛抗炎和局部麻醉作用。
【用法】水煎常服。
【方三】
【组成】猫眼草100克,煮鸡蛋3个。
【主治】宫颈癌。
【方解】猫眼草性微寒,味苦,有毒,祛痰,拔毒止痒之功。
【药理】猫眼草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抗菌作用。
【用法】煮熟后吃蛋喝汤。
【方四】
【组成】皂角树菌120克,猪油250克。
【主治】宫颈癌。
【用法】共炖7小时。只吃猪油汤,分5次服完,每5日饨服1次,共服20天。
【方五】
【出处】《抗癌本草》,
【组成】人参、生鳖甲各18克,花椒9克。
【功用】滋阴益气,散结消肿。
【主治】子宫颈癌。
【方解】人参性味甘、微苦,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功效,适用于癌症后期元气虚者。历代本草无不充分肯定,人参有补虚、抗衰老和延年益寿的作用。配伍生鳖甲养阴清热,软坚散结可以起到对肿瘤的消和散的作用,使肿瘤缩小。且人参得生鳖甲,补气而不滞气,生鳖甲得人参破结消肿之力更强。花椒具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作用。三者合奏滋阴益气,散结消肿作用。
【药理】人参包含有人参皂苷、糖类、蛋白质、低分子肽、多胺、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脂肪酸、果胶、β-谷甾醇等。人参蛋白合成促进因子能促进机体各器官组织的RNA和蛋白质的合成,提高RNA多聚酶活性,提高血清蛋白合成率,增高白蛋白芨γ-球蛋白含量,刺激了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同时也促进DNA的合成。RNA、D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机体和生命活动的重要生化过程,人参对其合成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人参皂苷能促进动物生长、体重增加,可能与促进蛋白质和RNA合成作用有关。人参还能刺激胆固醇和脂质的合成,同时又能加速胆固醇随胆汁经肠道排出体外,组织学发现能减轻肝脏脂肪浸润程度。花椒的药理作用有止痛抗炎,局部麻醉、降血压、助消化;可内服,可外用;花椒中提取的芳油,可分离出20种化合物:菌芋碱、青椒碱、香柑内脂等成分有散瘀活络、祛风解毒之功效。芳香精油中主要含有烯类,如柠檬烯、蒎烯、松油烯、月桂烯、桧烯、罗勒烯、侧柏烯等;醇类,如芳樟醇、松油醇和沉香醇等;酮类,如胡椒酮和薄荷酮等;另外还有醛类、环氧化合物(如1,8-桉树脑)、酯类和芳烃等。药理研究证实,生鳖甲具有抗癌活性,能抑制人体肝癌、胃癌细胞呼吸。
【用法】共为细粉,分为6包,每服1包,开水送下,每晚1次。
【方六】
【出处】《肿瘤的防治》
【组成】斑蝥、车前子、滑石、木通各30克。
【功用】活血行瘀,清热除湿。
【主治】子宫颈癌。
【方解】斑蝥:辛,寒,有毒,入大肠、小肠、肝、肾经,有攻毒,逐瘀的功效,外用治恶疮,顽癣,口眼歪斜,喉蛾;内服治瘰疬,狂犬咬伤。配伍车前子、滑石、木通三者清热利湿。因为癌肿多是湿热瘀毒互结,故三者配伍可以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药理】斑蝥虽非临床常用内服药物,但因误服或制药时防护不慎从皮肤及口、鼻黏膜吸收而引起中毒者并不罕见。中毒者的临床表现,在消化系主要有口、咽部烧灼感,恶心、呕吐或呕出血水样物、血丝、血块,腹部绞痛等剧烈反应,在泌尿系有不同程度的血尿和毒性肾炎症状。皮肤、黏膜吸收中毒者,局部常发生水泡或充血、灼痛等。车前子含有多量黏液质,车前子酸、琥珀酸、腺嘌呤、胆碱。并含有少量维生素A类物质及维生素B等。车前子能抑制痢疾杆菌及皮肤真菌的生长,且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其不但能增加水分的排泄,而且使尿素、氯化物及尿素的排泄量也同时增加。关木通中含有马兜铃酸(Aristo10chicacids,AA)为一类含硝基的菲类有机酸,主要存在于马兜铃科(Aristo10chiaceae)马兜铃属(Aristo10chial)植物中,是该属植物的重要特征性成分。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如木通(Aristo10chiamanshuriensis)、广防己、青木香等曾广泛用于临床,引起肾脏损害。
【用法】共研细末,水研为丸,每服1克,每天1~2次。
【方七】
【组成】龙葵30~60克。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宫颈癌。
【方解】龙葵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药理】龙葵所含脂肪酸主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并含少量甾醇和多种生物碱,对宫颈癌及肉S瘤180,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龙葵醇提取物可抑制肿瘤活性。
【用法】水煎服,日3次。
【方八】
【组成】蜀羊泉30克。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宫颈癌。
【方解】蜀羊泉具有清热、解毒。
【药理】蜀羊泉醇提取物对移植性小鼠肉瘤S180的生长有抑制其生长的作用;并有增强机体防御机能的作用;对动物有抗炎作用;澳洲茄胺能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有考的松样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九】
【组成】新鲜脐带。
【功用】益气补血。
【主治】宫颈癌。
【方解】新鲜脐带补益气血。
【药理】药理:脐带激素有促进发情期作用,使子宫、卵巢肥大,子宫黏膜肥大增殖。有麻痹作用,能迅速降低血压,产生痉挛。扩张耳血管,对离体心及骨骼肌有麻痹作用,对肠管及子宫有兴奋作用。
【用法】新鲜脐带两端结扎,勿使流血,焙干研末,每服0.5克,日3次。
【方十】
【组成】白英30克,红枣10枚。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宫颈癌。
【方解】白英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红枣味甘、性温、入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药理】白英含β-羟基甾体生物碱,蛇果草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食管癌Eca-109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细胞集落形成有抑制作用,对细胞有丝分裂有抑制。红枣有增强体能、加强肌力的功效,还能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强、滋养全身细胞,红枣的含糖量高可以产生热量大,另外亦含优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他命。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
【方十一】
【组成】枇杷叶。
【功用】解毒化痰。
【主治】宫颈癌。
【方解】枇杷叶清肺和胃,降气化痰。
【药理】枇杷叶有抗肿瘤,抗炎抑菌,镇咳、平喘、祛痰作用。
【用法】枇杷叶切细,以湿粗纸包裹,于灰中煨热,装入布袋,趁热温熨患部,冷则换,1日2~3次。
【方十二】
【出处】北京肿瘤专家段风午方
【组成】黄柏、紫草各15克,硼砂、枯矾、冰片、青黛各30克。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燥湿。
【方解】黄柏味苦性寒,可泻火清热、凉血止血,配紫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硼砂、枯矾、可以解毒燥湿。冰片味凉辛散,芳香辟秽、青黛可以加强清热解毒作用。
【药理】据临床观察和药理研究,黄柏含有黄柏酮、小檗碱、柠檬苦素对肠管张力及振幅均增强,松弛、收缩增强。黄柏的水浸出液有降低麻醉动物血压的作用。黄柏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黄柏煎剂、水浸出液或乙醇浸出液对化脓性细菌抑菌作用强,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阳性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对绿脓杆菌也有抑制作用,但较弱。作用原理与其对细菌呼吸及RNA合成的强烈抑制有关。黄柏在发挥抗菌解毒作用的同时尚可促进血管新生,迅速消除炎症水肿,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肉芽生长和加速伤口愈合。紫草含乙酰紫草素、紫草醌等有退热、抗炎和抗菌之作用。青黛中含有靛玉红,对肺癌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能提高正常和带瘤动物单核巨噬系统的吞噬功能,提示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而发挥抗癌的作用。对机体免疫功能没有抑制作用。靛玉红对大鼠瓦克瘤256、实体癌和小鼠L7212白血病等移植性肿瘤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毒性小,并能提高动物单核巨噬系统的吞噬功能。合成靛玉红对小鼠Lewis肺癌及大鼠瓦克瘤256,均有明显抑制作用。青黛能缩短粒细胞成熟时间从而使骨髓缓解,因而青黛的治疗原理与马利兰不同。用靛玉红与青黛治疗的病人均无明显骨髓抑制现象,见效前多数病人有短暂的白细胞数升高,这表明青黛和靛玉红与一般化疗药物的作用不同,不是杀细胞药物。靛玉红治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人,当外周血白细胞数骤然下降时骨髓中幼稚细胞出现\“核溶\”(karyolysis)现象。靛玉红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人的基础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合成,从而抑制恶性细胞的增殖,慢粒白血病人治疗过程中机体免疫反应性不受抑制的现象,也是通常杀细胞药物所不常有的。靛玉红对大鼠瓦克瘤256肿瘤组织的DNA生物合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不影响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这表明靛玉红抑制DNA合成的作用是与它抗肿瘤作用一致的。
【用法】将药共研细末,撒患处,或用凡士林配膏,搽患处,每日1~2次。
宫颈癌的治疗是要根据它的分期,这是非常有严格的界定的宫颈癌目前的临床分期,是由专科大夫来判定,判定以后根据这个分期做治疗方案,我们现在国内国际上统一的标准是2b期,含2b以上的宫颈癌就是说大于等于2b期以上的宫颈癌是以放射治疗为主,小于2b不包括2b以下的宫颈癌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根据病理的报告根据它的病理类型和它的期别来进行放疗,或者是化疗方案的设计,对于晚期的宫颈癌就是2b及2b以上的宫颈癌,目前是以同步放化疗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莪术,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可行气破血,消瘤止痛。莪术是治疗肝癌常用的一味中药,北京四惠西区医院中医肝病专家钟伟主任说但并不是每一类病人都适宜服用,因其能破血逐瘀,又能行气止痛,对“气滞血瘀证”肝癌作用明显。那么气滞血瘀型肝癌患者有什么症状?常常能在肚子上摸到肿块,肿块十分坚硬,摸起来一个个的小凸起,还会伴有固定疼痛,按压肿块疼痛会加重,夜里疼痛更加明显,还有一些患者则是可以发现手掌、大拇指、小拇指根部发红,肚子上青筋暴露,甚至出现皮肤粗糙干燥,舌头紫暗,舌头下面的静脉扩张等。我的一个肝癌术后患者刘先生,56岁,有二十多年乙肝病史,因为右胁隐痛做CT检查发现肝右叶巨大占位并肝内多发小病灶,肿块约,甲胎蛋白偏高,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肝内多发转移。检查出来后刘先生便在当地医院做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后用中药调治,当时刘先生症状为睡眠差,右胁痛,舌红,苔黄厚,脉弦,饮食还可以,辨证属肝郁气滞血瘀型,因此治疗方法疏肝理气,化瘀散结为主,其中就有用到莪术。莪术在临床上使用十分广泛,除了肝肿瘤之外,其余比如胃癌、食管癌、胰腺、宫颈癌等恶性肿瘤中属“气滞血瘀证”的也可用,北京四惠西区医院中医肝病专家钟伟主任说因为气滞血瘀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机制,所以临床上肝癌属“气滞血瘀证”的患者十分多见,对于这类患者既要化瘀散结,又要行气止痛,常选用桃仁、柴胡、当归等作为基础方,适当加入抗癌中药比如莪术、半枝莲、蜈蚣、干蟾皮等,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存质量,甚至缩小肿块大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比如李先生,为肿瘤晚期,中药以改善症状、预防或减轻不良反应,提高体质为主,加入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抗肿瘤,加入枸杞子、川断等补益肝肾,改善睡眠等等,前前后后多次面诊一年多了仍然定期来门诊治疗,情况稳定,胃口转佳。莪术也常与三棱配伍使用,可增强破血行气的功效;肿块明显,质地坚硬的患者,可配伍使用软坚散结药,如龟甲、鳖甲等;肝脏疼痛剧烈的患者,可配伍使用川楝子、延胡索等;怕冷,手脚不暖和的患者,可配伍使用黄芪、党参、姜黄等。此外,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莪术有防止正常细胞癌变、抗肿瘤转移、调节人体免疫功能、诱导癌细胞凋亡、抗肿瘤以及对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等抗癌药理作用。不过,莪术药性峻猛,活血行气的力量较强,长期大量使用会耗伤人体的正气,体质虚弱的患者应该适当配伍扶正补虚药,北京四惠西区医院中医肝病专家钟伟主任说如人参、炒白术等。 对于刚刚手术过后,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或者还能引流出血性液体的患者也不适宜用,血小板低下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以水一升,煮取四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日二三次。
患者张某因为有眼睛出血过来找黄医生治疗。 该患者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高达二十几。眼睛出血视力模糊,另外一只眼睛因为小时候受伤后就视力低下,现在两只眼睛都基本看不到东西。内心很焦急。 舌象:舌红,苔薄黑 脉象:脉弦数。 老师给他问诊之后,开了犀角地黄汤。5剂。 第二次复诊,反馈吃药后第三天,眼睛就没有出血。大便排了很多黑便。而且原来没有出血的眼睛由于小时候受伤后一直看不见东西,吃了犀角地黄汤后居然视力提升了,能看到东西了,患者自己觉得可能是汤药有化解淤血的功效,之前受伤可能存在淤血导致看不清东西。 第二次复诊,黄医生见患者反转,十分开心。但是想着患者本身体弱,吃了寒凉的药后到时他虚弱,于是第二次复诊给他开了补中益气汤,五剂。 一周过去了,患者的老婆带着他来复诊,没想到患者说吃了药后,眼睛有开始不舒服,视力有开始超差,两边眼睛都一起变差,基本又回到看不清东西了。所以这次让她老婆开车带他过来看病。于是让医生给他再诊疗一下。 第三次老师又给他开了犀角地黄汤。我问了老师为什么?他说可能他血热,血分里面的热毒还没有清除干净,继续用第一次有效的方子。 有过了一个星期,他过来复诊,果然反馈眼睛反转,而且空腹血糖下降了,人还增重了几斤。更奇怪的是,之前他割破手指血液不怎么就出来,昨天切菜不小心切到手指,鲜血直流,他感觉好开心。他血液正常流通了。从这个案例里,悟到了效不更方。 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组成】水牛角30g 生地黄24g 白芍12g 牡丹皮9g【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治温热病热人血分证。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斑色紫黑,吐血、衄血,舌绛起刺,脉细数。【组方分析】本方证治为热毒炽盛于血分,扰神动血所致。热人血分,热扰心神,致躁扰昏狂;热邪迫血妄行,致使血不循经,血溢脉外则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外溢肌肤,则发斑。方中水牛角,咸寒,清热凉血解毒,为君药。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为臣药。芍药、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为佐药。诸药合用,共成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剂。【临床应用】(1)本方是治温热病热入血分的常用方。以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为辨证要点。(2)常用治重症肝炎、肝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白血病、尿毒症、败血症等属血分热盛者。【用法】水煎服,水牛角镑片先煎,余药后下,一日3次。【使用注意】本方药性寒凉,对于阳虚失血,脾胃虚弱者忌用。
白血病,是由于正气内虚、温热毒邪乘虚而入引起的,以热毒、血瘀、痰浊互结,人体伤血为基本病机,以发热、出血、贫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 其特征为造血系统白细胞系列在质和量方面有异常增生。 白血病约占癌肿总发病率的5%左右,是儿童和青年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我国1986-1988年调查资料表明男性发病率(2.98/10万)略高于女性(2.52/10万)。我国急性白血病明显多于慢性,约1.6-4.41:1。近年来根据世界各国的资料统计,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白血病的自然发展过程极为不良,抗肿瘤化学治疗仍为最有效疗法,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在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病人体质,防治化疗副作用等各方面都显示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采用我国特有药物三尖杉酯碱为主的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疗效。中医药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不可缺少的途径。中医学中没有“白血病”这一病名,根据白血病证候特征,有关白血病的证候、治法、调护等内容散见于中医学的“虚劳”。。“血证”、“温病”、“症积”、“恶核”等病证之中。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内经》就有关于白血病证候的记载,如《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诸病源候论,温病衄候》说:“由五脏热结所为,心主血,肺主气,而开窍于鼻,邪热伤于心,故衄,衄者,血从鼻出也。”又在“恶核候”中说:“恶核者,是风热毒气,与血气相搏结成核生颈边,又遇风寒所折,遂不消不溃,名为恶核也。”《普济方,虚劳门》:“夫急劳之病,其证与热相似而得之差暴也,盖血气俱盛,积热内干心肺,脏腑壅滞,热毒不除而致之。缘禀受不足,忧思气细,营卫俱虚,心肺壅热,金火相刑,脏气传克,或应外邪,故烦躁体热、颊赤、心忪、头痛、盗汗、咳嗽、咽干、骨节酸痛、萎黄羸瘦,久则肌肤消烁,咯涎唾血者,皆是其候也。”上述记载的证候与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很相似。《医林改错,膈下逐瘀汤所治症目》:“肠胃之外,无论何处,皆有气血。”·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强调活血化瘀治疗腹部积块(本病之肝脾大)的重要性。西医学对白血病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病程缓急以及细胞分化程度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又按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和生化特征分类为多个类型及多个亚型等。西医学的各种急慢性白血病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白血病的发病多在内在虚损、阴阳失和、脏腑虚弱的基础上温热毒邪等乘虚而人所致。1.精气内虚是本病发生的内因,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长期偏食而致脾虚,气血生化无源,在儿童患者中较为明显。劳倦、早婚、多次妊娠、房室不节等致肾精亏虚,则骨髓化源不足。在以上肝脾肾功能失调与精血虚损的基础上,若复加外邪则发病。2.温热毒邪本病尤其是急性白血病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情险恶,易于复发及预后不良等特点,故温热毒邪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外因。温热毒邪包括病毒、电离辐射、某些化学物质(如苯、烷化剂、某些细胞毒药物等)等。因温热毒邪乘虚而入,伤及气分,则出现大热、大汗、脉洪大之症,若正不胜邪,进而伤及营阴,人体伤血则有多种临床表现。温热毒邪,迫血妄行,则出现多种出血证候,如鼻衄、紫斑等;温热毒邪,灼血为瘀,而出现皮肤紫斑,舌质红绛甚或紫暗等。瘀血一旦形成,①可使血不循经而加重出血;②可使气血运行滞涩,不通则痛则出现骨关节胀痛、压痛,气滞血瘀还可表现为腹中积块(肝脾肿大而坚硬);③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加之出血则血去气伤,日久则出现血虚,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贫血等症。温热毒邪,炼液为痰,痰瘀互结,而出现两胁症积、颈部痰核等症。素有气虚加之反复出血,气血亏虚,可使气不摄血、出血症状突出,血去气伤反过来又加重气虚症状,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总之,白血病是由于精气内虚,温热毒邪入侵而人体伤血而成的病证。其病位在血及骨髓,因肝主藏血,脾主生血,肾主骨生髓,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常常是因虚而得病,因虚而致实。其虚因温热毒邪易伤津耗气而以气阴两虚、肝肾阴虚多见,久病则以气血亏虚为主;其实不外热毒、血瘀、痰浊为患。急性期有虚有实,但以标实为主,缓解期虽有毒邪内伏,但以虚为主。临床上多虚实互见,病机演变复杂多样,如急性期热毒不解,可内传心包而出现神昏谵语的症状;热毒炽盛,引动肝风而出现颈强、抽搐之症;晚期则由于邪伤正气,正气日衰,而出现脾肾阳虚、气血两虚之证。【临床表现】发热、出血、气血亏虚症、痰核、症积、骨关节疼痛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1.发热急性白血病约半数以上的患者以发热起病,且发病可出现在本病的任何阶段,患者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少有寒战,出汗较多;若合并其他病邪侵袭,则可出现高热,伴畏寒多汗。慢性白血病则多表现为低热。2.出血急性白血病常见出血症状,在整个病程中均可出现,以皮肤瘀点、瘀斑和齿衄最常见,也可见鼻衄、吐血、便血、尿血及月经过多等。视网膜出血可引起失明,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可引起死亡。慢性白血病明显的出血多在疾病急变期才出现。3.气血亏虚几乎所有患者都伴有气血亏损症,并随病情的恶化而加重。如面色眦白,神疲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唇甲无华,消瘦等。4.痰核多发生在颈部及腋下,大小不等,皮色如常,推之不移,质地较硬,皮下及头皮可见硬节。5.癍积急性白血病的症积(肝脾肿大)以肝轻度肿大多见;慢性白血病则以脾肿大多见,肿大程度常显著,可在左肋缘下数厘米至平脐,质坚无压痛。6.骨关节疼痛以胸骨下端的局部压痛为本病的特征,常有游走性四肢骨痛,特别是靠近关节处有压痛,局部可见红肿。【诊断】一、起病及临床症状1.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病程短,以发热、出血、进行性贫血、骨关节疼痛、痰核为主要临床表现。2.慢性白血病起病较缓,早期常无显著症状。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肝脾肿大(尤其是脾肿大)、气血亏损症、出血、骨关节疼痛、痰核。二、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和骨髓象对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白血病的细胞学分型诊断虽属西医学内容,但由于细胞学分型诊断与选择西医治疗方案和预后估计有密切关系,所以也应尽可能了解分型诊断的情况,以选择最佳的综合治疗方案,提高疗效。【鉴别诊断】1.痹病儿童急性白血病因发热、关节肿痛、心悸而易与痹病混淆,应注意鉴别。要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痹病以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酸楚、麻木、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白血病时可有骨关节疼痛,但多伴有胸骨下端压痛、发热、出血、痰核等临床表现,起病多急。实验室的周围血象及骨髓象对鉴别诊断有决定性意义。2.温病温病是由感受四时不同的温热毒邪引起的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起病急,传变迅速,发热,容易动风痉厥及伤阴耗血,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等特点。白血病的发热、出血等表现与温病相似,但无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也无传染性、流行性和季节性。实验室的周围血象及骨髓象对鉴别诊断有决定性意义。3.血证急慢性白血病都可以出现多种多样的出血见症,以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白血症应属于血证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出血的同时伴有发热¨肝脾肿大、骨关节疼痛等临床表现,周围血象和骨髓象具有符合白血病的明显改变,治疗上白血病在一般血证治疗原则的基础上,还须配合中西医的抗肿瘤治法,以治病求本。4.虚劳白血病尤其是慢性白血病出现以气血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应属于虚劳的一种特殊类型。气血亏虚证的同时伴发热、出血、痰核、肝脾肿大、骨关节疼痛等临床表现,周围血象和骨髓象符合白血病的明显改变,治疗上白血病在一般虚劳治疗原则的基础上,还须配合中西医的抗肿瘤治法,以治病求本。【辨证论治】辨证要点1.辨发热白血病本身可以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有时找不到病灶。但大部分患者都是由继发感染而发热,可呈壮热,伴咽痛、咳嗽、痰多、小便淋漓涩痛等。阴虚发热则多为低热,潮热盗汗、口燥咽干。 2.辨出血辨明出血是由血热亢盛、气虚不摄或由瘀血所致的不同。急性白血病的出血多由血热所致,起病急暴,出血量多,血色鲜红,。实热者多有高热,虚热者多见低热或仅见手足心热。慢性白血病以气虚所致者居多,出血症渐起,血色淡红,伴明显气虚见症。瘀血引起者,出血渐起或暴起,出血量多,范围广,血色紫黯,舌质紫黯,或见瘀点、瘀斑。 3.辨痰核瘰疬、癌积痰核瘰疬及症积的出现表明痰瘀胶结较甚。 4.辩正邪盛衰常根据病程、并发症、舌脉等作出判断。起病急骤者,发热出血明显,舌红苔黄,脉洪大或弦滑数,虽有气血两虚见症而以邪实为主。放化疗的患者,热毒虽去,但正气已伤,表现邪衰正气亦虚。而晚期患者则以气血虚衰为主要矛盾。缓解期,气阴两伤,精气未充,余毒未尽,而表现为正虚余毒内伏证。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养阴补气,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清热解毒针对病因为温热毒邪以治本,温热毒邪易耗气伤阴,故在治本的同时配合养阴补气;温热毒邪又常灼血为瘀,故辅以活血化瘀治法。此外,因本病多在内虚基础上感邪而成,病变过程中正气受损,更见衰败之势,故针对患者气血阴阳虚衰的不同,适当加以补益,扶正培本,以增强体质,增加抗癌能力,增强对化疗药物的耐受力和敏感性是大有裨益的。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用具有一定抗白血病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也属必要。 分型论治『急性白血病』·热邪炽盛症状:急性发作,高热骤起而持续,发热不恶寒或微恶寒,汗出热不解,口渴喜冷饮,烦躁不安,鼻衄,齿衄,紫斑,骨关节疼痛,或颈、腋下触及痰核,或胁下症结,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洪大。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救阴。·方药:清瘟败毒饮。本方由白虎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三方加减而成。石膏、知母、甘草、竹叶清肺、胃气分的邪热;犀角、地黄、丹皮、赤芍、玄参凉血救阴,清血分之热;黄连、黄芩、栀子、连翘清热解毒。骨节疼痛明显者可加羌活、独活,祛风除湿止痛;便秘加大黄、枳实通腑泻热。毒盛伤血、症状:壮热谵语,胸中烦闷,口干而渴,皮肤粘膜瘀点、瘀斑,色鲜红或紫红,全身各部均可出血,如鼻衄、齿衄、尿血、便血等,舌红绛,苔黄,脉弦数。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药:神犀丹。犀角、生地、玄参、板蓝根、紫草清营凉血,合银花、连翘、黄芩、天花粉清热解毒,佐淡豆豉宣达郁热,石菖蒲芳香开窍。出血严重者,可加大蓟、小蓟、仙鹤草凉血止血;神昏谵语者,可加服安宫牛黄丸、至宝丹,以清心开窍。气阴两虚症状:体倦乏力,语音低微,自汗盗汗,口渴,手足心热,反复低热,头晕目眩,皮肤紫斑或衄血,眠差,纳差,舌红或淡,少苔或花剥苔,脉细弱。治法:益气养阴。方药: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生津。气虚症状突出者,可合四君子汤健脾益气;阴虚症状突出者,可合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出血症状突出者,可加仙鹤草、蒲黄、三七等止血;眠差者,加酸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纳差者,加神曲、麦芽、谷芽开胃健脾。·脾肾阳虚症状:面色觥白,唇甲不荣,气短乏力,畏寒肢冷,四肢浮肿,腰酸膝软,皮肤紫斑,衄血,尿血,便血,消瘦纳呆,自汗便溏,小便清长,阳痿遗精,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润,脉弱无力。治法:温补脾肾。方药:右归丸。本方温补之力颇强,方中肉桂、附子、鹿角胶温补肾阳,填精补髓;熟地、山茱萸、山药、菟丝子、枸杞、杜仲滋阴益肾,养肝补脾;当归补血养肝。『慢性白血病』·瘀血内阻症状:形体消瘦,胸胁胀痛痞闷,腹中坚硬症积,肝脾肿大明显,神疲乏力,面色黧黑,午后发热,手足心热,大便色黑,月经不调,舌红或紫,苔薄,脉涩。治法:活血化瘀。方药:膈下逐瘀汤。红花、桃仁、五灵脂、玄胡、丹皮、赤芍、当归¨川芎活血化瘀,消症止痛;香附、乌药、枳壳调气疏肝;甘草调和诸药。肝脾肿大者,可吞服鳖甲煎丸以加强消症化积之力。贫血明显者,可合当归补血汤即黄芪、当归,以补气养血。·血热毒盛症状:低热不退,夜热早凉,咽喉肿痛,口腔糜烂,颈腋痰核肿大,头晕耳鸣,口渴咽干,盗汗,腰酸,全身骨节疼痛,鼻衄齿衄,或见吐血、便血、尿血,皮肤紫斑,舌质红,脉细数。治法:养阴清热,凉血解毒。方药:青蒿鳖甲汤。青蒿清透邪热,引邪出表,鳖甲养血滋阴,两药合用共呈滋阴透热之效;知母、丹皮助青蒿凉血清热解表;生地助鳖甲滋阴。咽喉肿痛,口腔糜烂,加银花藤、鱼腥草、射干清热解毒利咽;颈腋痰核肿大质硬者,加三棱、莪术、胆南星破血逐瘀,化痰散结。·肝肾阴虚症状:头晕眼花,目涩,视物不清,口干舌燥,心烦失眠,耳鸣耳聋,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遗精,月经不调,皮肤紫斑,舌红少苔,脉弦细。治法:滋补肝肾。方药;麦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麦冬、五味子养阴敛阴。出血者,加血余炭、侧柏叶炭止血。·脾肾阳虚症状、治法、方药与急性白血病之脾肾阳虚型相似,请参见上述内容。·气血两亏主症:面色觥白,神疲倦怠,心悸气短,皮肤紫斑,或见其他部位出血,舌体胖边齿痕,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治法:补益气血。方药:八珍汤。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四物汤补血调肝。出血较重者,加阿胶、何首乌、仙鹤草补血止血。常选用具有一定抗白血病的药物,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拳参、紫草、牛耳大黄、青黛、重楼、野菊花、鬼箭羽、虎杖、丹参、海藻、两面针(人地金牛)等。靛玉红系从青黛中提取的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有效成分,口服,150—300m旷日。【转归预后】急性白血病初期为邪实,正气不甚亏损。若热毒未被控制,则病情发展很快,正气日衰,热毒更甚,病情由轻转重。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热毒渐去,正气渐复,病情可由重转轻直至完全缓解。在缓解期,热毒虽去,但余毒未净,内伏骨髓,此期又多有气阴两伤、精气未充之症,若外感六淫、劳伤心脾等诱发,正不胜邪,见发热、出血、进行性的气血亏损,痰核症积等症又可复发,经清热解毒抗癌或滋阴等治疗,可能再次缓解。一些病人因多次反复发作,正气大伤,邪毒亢盛,预后不良。慢性白血病起病缓慢,初期为邪实,若正气不衰,则病情较轻。若邪毒不解,病程日久,则转为本虚标实,病情由轻转重;如能正确治疗,亦可邪气渐衰,正气渐复,直到缓解。若正不胜邪,邪毒又可复燃,胁下症积、气血亏损、脏气损害等症又重新出现,称为复发。部分慢性白血病患者可转为急性白血病,称为急变。急性白血病预后较差,未经治疗者平均生存期仅3个月左右,随着化疗药物的应用,特别是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完全缓解率明显提高、生存期显著延长。慢性白血病自然病程平均为3年左右,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是初发患者其病情可明显缓解,生存期延长。【预防与调摄】本病的病因虽不十分清楚,但精血不足、脏气亏虚、气血阴阳失调加之邪毒入侵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故保养精气、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和加强必要的防护措施对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白血病患者的调摄护理要重视保持病室和患者身体的清洁卫生,预防感染病菌;病情危;重者?要密切观察神志、瞳孔、血压的变化以及有无项强、抽搐、呕吐等情况。缓解期的患者仍要坚持药物、饮食等疗法的综合调治,慎起居,适寒温,畅情志,饮食宜富于营养而易于消化,鱼虾、牛、羊、狗肉等属燥热动火之晶,不宜食用。【结语】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目前治愈率很低。白血病多由毒热之邪入侵及肝脾肾虚损所致,以发热、出血、贫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血及骨、髓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病机以毒热内盛,气阴亏虚为多见,因此治疗以清热解毒,养阴补气,辅以活血化瘀及选加抗白血病的中药为治疗原则。急性白血病以热邪炽盛、毒盛伤血、气阴两虚及脾肾阳虚为主要证型;慢性白血病以瘀血丙阻、血热毒盛、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及气血亏虚为主要证型。本病初起多以邪毒亢盛的实证为主,日久则伤津耗气,虚实夹杂,晚期则正气衰败,预后不良。若出现持续高热、大量、多部位的出血、颅内出血等危候,要配合使用抗生素、激素、输血等疗法,以中西医结合救治。【文献摘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夫虚劳者,五劳六极七伤是也。”《千金要方·卷十二·吐血》:“犀角地黄汤,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方。”《景岳全书·杂证谟·虚损》:“凡虚损之由,具道如前,无非酒色、劳倦、七情、饮食所致。”“病之虚损,变态不同,因有五劳七伤,证有营卫藏府,然总之则人赖以生者,惟此精气,而病为虚损者,亦惟此精气。气虚者,即阳虚也;精虚者,即阴虚也。”《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凡积聚之治,如经之云者,亦既尽矣。然欲总其要,不过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补,四者而已。”《医宗必读·虚劳》:“夫人之虚,不属于气,即属于血,五藏六府,莫能外焉。而独举脾肾者,水为万物之元,土为万物之母,二藏安和,一身皆治,百疾不生。”【现代研究】目前治疗白血病主要采用化学药物疗法(化疗)。大量临床证明,在白血病化疗过程中正确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可以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强其治疗效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提高白血病的缓解率。·主要治法1.清热解毒法:多用于白血病早期。近代研究证明,许多清热解毒药都具有抗癌细胞作用,可与化疗药物协同发挥治疗效应,同时能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防治化疗中常易出现的感染倾向。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用“癌灵Ⅰ号”注射液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配合清热解毒、清利湿热中药(金银花、连翘、黄柏、牛角、生石膏等),治疗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81例,完全缓解X例,其中以M3型效果最为显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1):19L2.扶正补虚法:在白血病的化疗中应用最为广泛。扶正中药不仅能扶助正气,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减轻化疗药物对机体的损害,而且能够提高机体对化疗的敏感性,增强和巩固治疗效果。如麻氏以“扶正抗白冲剂”(人参、黄芪、首乌、仙灵脾、天门冬、补骨脂、女贞子、炒白术等)治疗完全缓解期的急性白血病90例,观察其;5年持续缓解率(Eli)和长期生存率(艳)的影响;检测了用该冲剂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90例患者5年EFI为64.2%,5年OS为77.2%;患者免疫功能明显改善冲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5):276)3.活血化瘀法:近年来此法在白血病的治疗中受到普遍重视。其作用主要在于改善微循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调节免疫机能,有些活血化瘀药对白血病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对化疗药物也有增效作用。如王氏对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症见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者,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并用“小金丹”、“化瘀丸”及桃仁、红花、五香草、水蛭、莪术等活血化瘀药,·收到较好的疗效[河南中医1991;(3):21]。主要中成药刘氏综述临床用于治疗白血病的中成药主要有大黄廑虫丸、当归芦荟丸、梅花点舌丹、牛黄解毒片、云南白药、复方丹参液、六神丸等[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2):42)。·作用机理研究黄氏报道人参、黄芪、冬虫夏草、枸杞子、党参、参三七、刺五加等补益中药的煎剂或其有效提取成分,均有良好的促进白介素-2产生,提高自然杀伤细胞(NKC)、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C)活性的作用,尤其是中药补益类复方,可明显增强NKC、LAKC活性,发挥过继性抗肿瘤(白血病)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4):235L李氏等对中药诱生干扰素(1FN)作用进行了探索,党参、灵芝、香菇、黄芪、黄芩、黄连等可以诱生不同类型的DN[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1):34]。徐氏等通过对302种中药对HD60细胞诱导分化及细胞毒实验,选择其中作用较强的巴豆进行深入研究,实验结果初步证实巴豆具有较显著地诱导白血病细胞向正常方向分化的作用[中华血液杂志1990;(10):538]。戴氏报道As2O3(注:中药雄黄的主要成分)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有诱导分化、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经临床观察完全缓解率高,且不引起出血和骨髓抑制,能下调bcl-2基因(一种凋亡抑制基因)表达[中华血液杂志1996;(12):617]。
大哥,你也太逗了吧,都说中国学术腐败,你还真到网上来现啊~~~~~再说,一份论文才值200分啊,??知道买一份文章的价钱是多少,????2000啊,还是人民币啊~~~~你说谁会免费给你写文章啊~~~~~ 真有这闲情还不如上pubmed多看几份文章呢~~~~
你还是去专业一点的网站吧 什么丁香园 什么医学论坛吧论文吗 不是有论文库吗~~~~~~~~~~~~~~~~~~~~~~~~~~~~~~~~~~~~~~~~~
白血病,是由于正气内虚、温热毒邪乘虚而入引起的,以热毒、血瘀、痰浊互结,人体伤血为基本病机,以发热、出血、贫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 其特征为造血系统白细胞系列在质和量方面有异常增生。 白血病约占癌肿总发病率的5%左右,是儿童和青年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我国1986-1988年调查资料表明男性发病率(2.98/10万)略高于女性(2.52/10万)。我国急性白血病明显多于慢性,约1.6-4.41:1。近年来根据世界各国的资料统计,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白血病的自然发展过程极为不良,抗肿瘤化学治疗仍为最有效疗法,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在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病人体质,防治化疗副作用等各方面都显示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采用我国特有药物三尖杉酯碱为主的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疗效。中医药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不可缺少的途径。中医学中没有“白血病”这一病名,根据白血病证候特征,有关白血病的证候、治法、调护等内容散见于中医学的“虚劳”。。“血证”、“温病”、“症积”、“恶核”等病证之中。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内经》就有关于白血病证候的记载,如《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诸病源候论,温病衄候》说:“由五脏热结所为,心主血,肺主气,而开窍于鼻,邪热伤于心,故衄,衄者,血从鼻出也。”又在“恶核候”中说:“恶核者,是风热毒气,与血气相搏结成核生颈边,又遇风寒所折,遂不消不溃,名为恶核也。”《普济方,虚劳门》:“夫急劳之病,其证与热相似而得之差暴也,盖血气俱盛,积热内干心肺,脏腑壅滞,热毒不除而致之。缘禀受不足,忧思气细,营卫俱虚,心肺壅热,金火相刑,脏气传克,或应外邪,故烦躁体热、颊赤、心忪、头痛、盗汗、咳嗽、咽干、骨节酸痛、萎黄羸瘦,久则肌肤消烁,咯涎唾血者,皆是其候也。”上述记载的证候与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很相似。《医林改错,膈下逐瘀汤所治症目》:“肠胃之外,无论何处,皆有气血。”·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强调活血化瘀治疗腹部积块(本病之肝脾大)的重要性。西医学对白血病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病程缓急以及细胞分化程度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又按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和生化特征分类为多个类型及多个亚型等。西医学的各种急慢性白血病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白血病的发病多在内在虚损、阴阳失和、脏腑虚弱的基础上温热毒邪等乘虚而人所致。1.精气内虚是本病发生的内因,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长期偏食而致脾虚,气血生化无源,在儿童患者中较为明显。劳倦、早婚、多次妊娠、房室不节等致肾精亏虚,则骨髓化源不足。在以上肝脾肾功能失调与精血虚损的基础上,若复加外邪则发病。2.温热毒邪本病尤其是急性白血病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情险恶,易于复发及预后不良等特点,故温热毒邪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外因。温热毒邪包括病毒、电离辐射、某些化学物质(如苯、烷化剂、某些细胞毒药物等)等。因温热毒邪乘虚而入,伤及气分,则出现大热、大汗、脉洪大之症,若正不胜邪,进而伤及营阴,人体伤血则有多种临床表现。温热毒邪,迫血妄行,则出现多种出血证候,如鼻衄、紫斑等;温热毒邪,灼血为瘀,而出现皮肤紫斑,舌质红绛甚或紫暗等。瘀血一旦形成,①可使血不循经而加重出血;②可使气血运行滞涩,不通则痛则出现骨关节胀痛、压痛,气滞血瘀还可表现为腹中积块(肝脾肿大而坚硬);③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加之出血则血去气伤,日久则出现血虚,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贫血等症。温热毒邪,炼液为痰,痰瘀互结,而出现两胁症积、颈部痰核等症。素有气虚加之反复出血,气血亏虚,可使气不摄血、出血症状突出,血去气伤反过来又加重气虚症状,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总之,白血病是由于精气内虚,温热毒邪入侵而人体伤血而成的病证。其病位在血及骨髓,因肝主藏血,脾主生血,肾主骨生髓,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常常是因虚而得病,因虚而致实。其虚因温热毒邪易伤津耗气而以气阴两虚、肝肾阴虚多见,久病则以气血亏虚为主;其实不外热毒、血瘀、痰浊为患。急性期有虚有实,但以标实为主,缓解期虽有毒邪内伏,但以虚为主。临床上多虚实互见,病机演变复杂多样,如急性期热毒不解,可内传心包而出现神昏谵语的症状;热毒炽盛,引动肝风而出现颈强、抽搐之症;晚期则由于邪伤正气,正气日衰,而出现脾肾阳虚、气血两虚之证。【临床表现】发热、出血、气血亏虚症、痰核、症积、骨关节疼痛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1.发热急性白血病约半数以上的患者以发热起病,且发病可出现在本病的任何阶段,患者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少有寒战,出汗较多;若合并其他病邪侵袭,则可出现高热,伴畏寒多汗。慢性白血病则多表现为低热。2.出血急性白血病常见出血症状,在整个病程中均可出现,以皮肤瘀点、瘀斑和齿衄最常见,也可见鼻衄、吐血、便血、尿血及月经过多等。视网膜出血可引起失明,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可引起死亡。慢性白血病明显的出血多在疾病急变期才出现。3.气血亏虚几乎所有患者都伴有气血亏损症,并随病情的恶化而加重。如面色眦白,神疲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唇甲无华,消瘦等。4.痰核多发生在颈部及腋下,大小不等,皮色如常,推之不移,质地较硬,皮下及头皮可见硬节。5.癍积急性白血病的症积(肝脾肿大)以肝轻度肿大多见;慢性白血病则以脾肿大多见,肿大程度常显著,可在左肋缘下数厘米至平脐,质坚无压痛。6.骨关节疼痛以胸骨下端的局部压痛为本病的特征,常有游走性四肢骨痛,特别是靠近关节处有压痛,局部可见红肿。【诊断】一、起病及临床症状1.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病程短,以发热、出血、进行性贫血、骨关节疼痛、痰核为主要临床表现。2.慢性白血病起病较缓,早期常无显著症状。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肝脾肿大(尤其是脾肿大)、气血亏损症、出血、骨关节疼痛、痰核。二、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和骨髓象对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白血病的细胞学分型诊断虽属西医学内容,但由于细胞学分型诊断与选择西医治疗方案和预后估计有密切关系,所以也应尽可能了解分型诊断的情况,以选择最佳的综合治疗方案,提高疗效。【鉴别诊断】1.痹病儿童急性白血病因发热、关节肿痛、心悸而易与痹病混淆,应注意鉴别。要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痹病以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酸楚、麻木、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白血病时可有骨关节疼痛,但多伴有胸骨下端压痛、发热、出血、痰核等临床表现,起病多急。实验室的周围血象及骨髓象对鉴别诊断有决定性意义。2.温病温病是由感受四时不同的温热毒邪引起的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起病急,传变迅速,发热,容易动风痉厥及伤阴耗血,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等特点。白血病的发热、出血等表现与温病相似,但无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也无传染性、流行性和季节性。实验室的周围血象及骨髓象对鉴别诊断有决定性意义。3.血证急慢性白血病都可以出现多种多样的出血见症,以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白血症应属于血证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出血的同时伴有发热¨肝脾肿大、骨关节疼痛等临床表现,周围血象和骨髓象具有符合白血病的明显改变,治疗上白血病在一般血证治疗原则的基础上,还须配合中西医的抗肿瘤治法,以治病求本。4.虚劳白血病尤其是慢性白血病出现以气血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应属于虚劳的一种特殊类型。气血亏虚证的同时伴发热、出血、痰核、肝脾肿大、骨关节疼痛等临床表现,周围血象和骨髓象符合白血病的明显改变,治疗上白血病在一般虚劳治疗原则的基础上,还须配合中西医的抗肿瘤治法,以治病求本。【辨证论治】辨证要点1.辨发热白血病本身可以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有时找不到病灶。但大部分患者都是由继发感染而发热,可呈壮热,伴咽痛、咳嗽、痰多、小便淋漓涩痛等。阴虚发热则多为低热,潮热盗汗、口燥咽干。 2.辨出血辨明出血是由血热亢盛、气虚不摄或由瘀血所致的不同。急性白血病的出血多由血热所致,起病急暴,出血量多,血色鲜红,。实热者多有高热,虚热者多见低热或仅见手足心热。慢性白血病以气虚所致者居多,出血症渐起,血色淡红,伴明显气虚见症。瘀血引起者,出血渐起或暴起,出血量多,范围广,血色紫黯,舌质紫黯,或见瘀点、瘀斑。 3.辨痰核瘰疬、癌积痰核瘰疬及症积的出现表明痰瘀胶结较甚。 4.辩正邪盛衰常根据病程、并发症、舌脉等作出判断。起病急骤者,发热出血明显,舌红苔黄,脉洪大或弦滑数,虽有气血两虚见症而以邪实为主。放化疗的患者,热毒虽去,但正气已伤,表现邪衰正气亦虚。而晚期患者则以气血虚衰为主要矛盾。缓解期,气阴两伤,精气未充,余毒未尽,而表现为正虚余毒内伏证。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养阴补气,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清热解毒针对病因为温热毒邪以治本,温热毒邪易耗气伤阴,故在治本的同时配合养阴补气;温热毒邪又常灼血为瘀,故辅以活血化瘀治法。此外,因本病多在内虚基础上感邪而成,病变过程中正气受损,更见衰败之势,故针对患者气血阴阳虚衰的不同,适当加以补益,扶正培本,以增强体质,增加抗癌能力,增强对化疗药物的耐受力和敏感性是大有裨益的。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用具有一定抗白血病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也属必要。 分型论治『急性白血病』·热邪炽盛症状:急性发作,高热骤起而持续,发热不恶寒或微恶寒,汗出热不解,口渴喜冷饮,烦躁不安,鼻衄,齿衄,紫斑,骨关节疼痛,或颈、腋下触及痰核,或胁下症结,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洪大。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救阴。·方药:清瘟败毒饮。本方由白虎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三方加减而成。石膏、知母、甘草、竹叶清肺、胃气分的邪热;犀角、地黄、丹皮、赤芍、玄参凉血救阴,清血分之热;黄连、黄芩、栀子、连翘清热解毒。骨节疼痛明显者可加羌活、独活,祛风除湿止痛;便秘加大黄、枳实通腑泻热。毒盛伤血、症状:壮热谵语,胸中烦闷,口干而渴,皮肤粘膜瘀点、瘀斑,色鲜红或紫红,全身各部均可出血,如鼻衄、齿衄、尿血、便血等,舌红绛,苔黄,脉弦数。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药:神犀丹。犀角、生地、玄参、板蓝根、紫草清营凉血,合银花、连翘、黄芩、天花粉清热解毒,佐淡豆豉宣达郁热,石菖蒲芳香开窍。出血严重者,可加大蓟、小蓟、仙鹤草凉血止血;神昏谵语者,可加服安宫牛黄丸、至宝丹,以清心开窍。气阴两虚症状:体倦乏力,语音低微,自汗盗汗,口渴,手足心热,反复低热,头晕目眩,皮肤紫斑或衄血,眠差,纳差,舌红或淡,少苔或花剥苔,脉细弱。治法:益气养阴。方药: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生津。气虚症状突出者,可合四君子汤健脾益气;阴虚症状突出者,可合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出血症状突出者,可加仙鹤草、蒲黄、三七等止血;眠差者,加酸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纳差者,加神曲、麦芽、谷芽开胃健脾。·脾肾阳虚症状:面色觥白,唇甲不荣,气短乏力,畏寒肢冷,四肢浮肿,腰酸膝软,皮肤紫斑,衄血,尿血,便血,消瘦纳呆,自汗便溏,小便清长,阳痿遗精,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润,脉弱无力。治法:温补脾肾。方药:右归丸。本方温补之力颇强,方中肉桂、附子、鹿角胶温补肾阳,填精补髓;熟地、山茱萸、山药、菟丝子、枸杞、杜仲滋阴益肾,养肝补脾;当归补血养肝。『慢性白血病』·瘀血内阻症状:形体消瘦,胸胁胀痛痞闷,腹中坚硬症积,肝脾肿大明显,神疲乏力,面色黧黑,午后发热,手足心热,大便色黑,月经不调,舌红或紫,苔薄,脉涩。治法:活血化瘀。方药:膈下逐瘀汤。红花、桃仁、五灵脂、玄胡、丹皮、赤芍、当归¨川芎活血化瘀,消症止痛;香附、乌药、枳壳调气疏肝;甘草调和诸药。肝脾肿大者,可吞服鳖甲煎丸以加强消症化积之力。贫血明显者,可合当归补血汤即黄芪、当归,以补气养血。·血热毒盛症状:低热不退,夜热早凉,咽喉肿痛,口腔糜烂,颈腋痰核肿大,头晕耳鸣,口渴咽干,盗汗,腰酸,全身骨节疼痛,鼻衄齿衄,或见吐血、便血、尿血,皮肤紫斑,舌质红,脉细数。治法:养阴清热,凉血解毒。方药:青蒿鳖甲汤。青蒿清透邪热,引邪出表,鳖甲养血滋阴,两药合用共呈滋阴透热之效;知母、丹皮助青蒿凉血清热解表;生地助鳖甲滋阴。咽喉肿痛,口腔糜烂,加银花藤、鱼腥草、射干清热解毒利咽;颈腋痰核肿大质硬者,加三棱、莪术、胆南星破血逐瘀,化痰散结。·肝肾阴虚症状:头晕眼花,目涩,视物不清,口干舌燥,心烦失眠,耳鸣耳聋,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遗精,月经不调,皮肤紫斑,舌红少苔,脉弦细。治法:滋补肝肾。方药;麦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麦冬、五味子养阴敛阴。出血者,加血余炭、侧柏叶炭止血。·脾肾阳虚症状、治法、方药与急性白血病之脾肾阳虚型相似,请参见上述内容。·气血两亏主症:面色觥白,神疲倦怠,心悸气短,皮肤紫斑,或见其他部位出血,舌体胖边齿痕,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治法:补益气血。方药:八珍汤。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四物汤补血调肝。出血较重者,加阿胶、何首乌、仙鹤草补血止血。常选用具有一定抗白血病的药物,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拳参、紫草、牛耳大黄、青黛、重楼、野菊花、鬼箭羽、虎杖、丹参、海藻、两面针(人地金牛)等。靛玉红系从青黛中提取的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有效成分,口服,150—300m旷日。【转归预后】急性白血病初期为邪实,正气不甚亏损。若热毒未被控制,则病情发展很快,正气日衰,热毒更甚,病情由轻转重。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热毒渐去,正气渐复,病情可由重转轻直至完全缓解。在缓解期,热毒虽去,但余毒未净,内伏骨髓,此期又多有气阴两伤、精气未充之症,若外感六淫、劳伤心脾等诱发,正不胜邪,见发热、出血、进行性的气血亏损,痰核症积等症又可复发,经清热解毒抗癌或滋阴等治疗,可能再次缓解。一些病人因多次反复发作,正气大伤,邪毒亢盛,预后不良。慢性白血病起病缓慢,初期为邪实,若正气不衰,则病情较轻。若邪毒不解,病程日久,则转为本虚标实,病情由轻转重;如能正确治疗,亦可邪气渐衰,正气渐复,直到缓解。若正不胜邪,邪毒又可复燃,胁下症积、气血亏损、脏气损害等症又重新出现,称为复发。部分慢性白血病患者可转为急性白血病,称为急变。急性白血病预后较差,未经治疗者平均生存期仅3个月左右,随着化疗药物的应用,特别是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完全缓解率明显提高、生存期显著延长。慢性白血病自然病程平均为3年左右,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是初发患者其病情可明显缓解,生存期延长。【预防与调摄】本病的病因虽不十分清楚,但精血不足、脏气亏虚、气血阴阳失调加之邪毒入侵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故保养精气、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和加强必要的防护措施对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白血病患者的调摄护理要重视保持病室和患者身体的清洁卫生,预防感染病菌;病情危;重者?要密切观察神志、瞳孔、血压的变化以及有无项强、抽搐、呕吐等情况。缓解期的患者仍要坚持药物、饮食等疗法的综合调治,慎起居,适寒温,畅情志,饮食宜富于营养而易于消化,鱼虾、牛、羊、狗肉等属燥热动火之晶,不宜食用。【结语】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目前治愈率很低。白血病多由毒热之邪入侵及肝脾肾虚损所致,以发热、出血、贫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血及骨、髓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病机以毒热内盛,气阴亏虚为多见,因此治疗以清热解毒,养阴补气,辅以活血化瘀及选加抗白血病的中药为治疗原则。急性白血病以热邪炽盛、毒盛伤血、气阴两虚及脾肾阳虚为主要证型;慢性白血病以瘀血丙阻、血热毒盛、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及气血亏虚为主要证型。本病初起多以邪毒亢盛的实证为主,日久则伤津耗气,虚实夹杂,晚期则正气衰败,预后不良。若出现持续高热、大量、多部位的出血、颅内出血等危候,要配合使用抗生素、激素、输血等疗法,以中西医结合救治。【文献摘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夫虚劳者,五劳六极七伤是也。”《千金要方·卷十二·吐血》:“犀角地黄汤,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方。”《景岳全书·杂证谟·虚损》:“凡虚损之由,具道如前,无非酒色、劳倦、七情、饮食所致。”“病之虚损,变态不同,因有五劳七伤,证有营卫藏府,然总之则人赖以生者,惟此精气,而病为虚损者,亦惟此精气。气虚者,即阳虚也;精虚者,即阴虚也。”《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凡积聚之治,如经之云者,亦既尽矣。然欲总其要,不过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补,四者而已。”《医宗必读·虚劳》:“夫人之虚,不属于气,即属于血,五藏六府,莫能外焉。而独举脾肾者,水为万物之元,土为万物之母,二藏安和,一身皆治,百疾不生。”【现代研究】目前治疗白血病主要采用化学药物疗法(化疗)。大量临床证明,在白血病化疗过程中正确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可以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强其治疗效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提高白血病的缓解率。·主要治法1.清热解毒法:多用于白血病早期。近代研究证明,许多清热解毒药都具有抗癌细胞作用,可与化疗药物协同发挥治疗效应,同时能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防治化疗中常易出现的感染倾向。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用“癌灵Ⅰ号”注射液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配合清热解毒、清利湿热中药(金银花、连翘、黄柏、牛角、生石膏等),治疗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81例,完全缓解X例,其中以M3型效果最为显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1):19L2.扶正补虚法:在白血病的化疗中应用最为广泛。扶正中药不仅能扶助正气,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减轻化疗药物对机体的损害,而且能够提高机体对化疗的敏感性,增强和巩固治疗效果。如麻氏以“扶正抗白冲剂”(人参、黄芪、首乌、仙灵脾、天门冬、补骨脂、女贞子、炒白术等)治疗完全缓解期的急性白血病90例,观察其;5年持续缓解率(Eli)和长期生存率(艳)的影响;检测了用该冲剂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90例患者5年EFI为64.2%,5年OS为77.2%;患者免疫功能明显改善冲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5):276)3.活血化瘀法:近年来此法在白血病的治疗中受到普遍重视。其作用主要在于改善微循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调节免疫机能,有些活血化瘀药对白血病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对化疗药物也有增效作用。如王氏对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症见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者,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并用“小金丹”、“化瘀丸”及桃仁、红花、五香草、水蛭、莪术等活血化瘀药,·收到较好的疗效[河南中医1991;(3):21]。主要中成药刘氏综述临床用于治疗白血病的中成药主要有大黄廑虫丸、当归芦荟丸、梅花点舌丹、牛黄解毒片、云南白药、复方丹参液、六神丸等[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2):42)。·作用机理研究黄氏报道人参、黄芪、冬虫夏草、枸杞子、党参、参三七、刺五加等补益中药的煎剂或其有效提取成分,均有良好的促进白介素-2产生,提高自然杀伤细胞(NKC)、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C)活性的作用,尤其是中药补益类复方,可明显增强NKC、LAKC活性,发挥过继性抗肿瘤(白血病)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4):235L李氏等对中药诱生干扰素(1FN)作用进行了探索,党参、灵芝、香菇、黄芪、黄芩、黄连等可以诱生不同类型的DN[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1):34]。徐氏等通过对302种中药对HD60细胞诱导分化及细胞毒实验,选择其中作用较强的巴豆进行深入研究,实验结果初步证实巴豆具有较显著地诱导白血病细胞向正常方向分化的作用[中华血液杂志1990;(10):538]。戴氏报道As2O3(注:中药雄黄的主要成分)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有诱导分化、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经临床观察完全缓解率高,且不引起出血和骨髓抑制,能下调bcl-2基因(一种凋亡抑制基因)表达[中华血液杂志1996;(12):617]。
天下文章一大抄。爱思医学信息公司,已经引入不端文献检索系统。如发现有抄袭论文,马上辞退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