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2、正确及时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尽早适应新的角色及住院环境。3、帮助病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选题意义:提高现代护士自身素质,发扬新时代南丁格尔精神 参考文献:《弟子规》及相关护理学要则,和南丁格尔事迹作参考,参考文献可以是我国名医的事迹 实用价值 :就是往提高护士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方面靠 方法步骤:往由小及里,由小到大扩展靠,先要保证护士的素质及发展教育,加强教育巩固。最好是建立一周一讲座的活动,可以定期由护士长带队,或是院领导带队组织向全医院患者慰问和心灵关心,也可以建立院际护士互换交流实习活动,加强和病患的交流,从实际切实发扬南丁格尔精神 主要观点:1.发扬南丁格尔精神结合我国实际,和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的护士护理 2.以人为本,以病患为本,切实关心和照顾病患身心健康 3.加强新时代护士心理和精神上的教育和照顾,在关心病患的同时,促进护士的全面的健康的发展 题目就是:发扬南丁格尔精神结合我国实际及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的护士护理 资料来源:
护理学论文选题方法如下:
1、题目来源。一方面,可以从实际工作中发现需要归纳的问题。护理工作者每天接触临床护理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临床护理经验,同时也容易发现很多临床护理问题。
例如,针对气管切开的病人容易发生气道湿化效果欠佳的问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护理工作者可以带着这个问题,查阅资料,撰写一篇关于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新进展的护理综述论文,来指导我们的临床护理实践。
另一方面,可以从大量阅读期刊文献中发现新问题。随着护理期刊大量的发行,通过阅读护理期刊,能够促使护理人员及时掌握国内外护理新动向、新理论、新技术,这就为护理科研和综述选题提供了依据。
2、选题原则。一是科学性。科学性是指在论文中所写的一切要符合客观实际,遵循科学原理。所有论点、论据有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实验部分要求实验过程可重复,结果准确,方法全面,结果确凿,论据充分,论证严密。
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论文对社会、对学科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能够推动社会或本学科的发展。也就是说,对理论有指导作用,对实践有切实的作用以及能够不断扩大应用范围和领域,并由此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创造性。
创造性是论文核心,是指在论文中有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创造出新的理论。也体现在对护理工作各领域中未研究领域的开发,已有研究结果的完善,常规说法中欠妥部分的纠正。
由于儿科的特殊性,以及儿童患者群体本就是医院所有的患者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所以在对待儿科护理工作的时候,就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也就是想要探讨儿科护理中的心理素质重要性。方法:通过对我们护士工作者,以及护理学学生的调查分析,得到了心理素质如何提高的一些建议,希望对以后的儿科护理学能够有一定帮助。结果:通过儿科护理中的心理素质的探析,发现心理素质在儿科护理中是非常重要的。结论:心理素质是一项对于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基本要求,在儿科护理学中更是尤为重要。
儿科护理学的特点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一门学科。它的服务对象是体格和智能处于不断生长发育中的小儿,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及特殊需要。
儿科护理内容和时间均较成人多,如头皮静脉穿刺、喂养、生活照顾及游戏等为儿科特有的护理项目;儿童好动、好奇,但缺乏经验,需特别注意安全护理。另外,慢性病住院患儿的学习和教育,也属于护理内容。
结果:
通过对我们护士工作者,以及护理学学生的调查分析,得到了心理素质如何提高的一些建议,希望对以后的儿科护理学能够有一定帮助。
结果:通过儿科护理中的心理素质的探析,发现心理素质在儿科护理中是非常重要的。结论:心理素质是一项对于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基本要求,在儿科护理学中更是尤为重要。
儿科护理学的特点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一门学科。它的服务对象是体格和智能处于不断生长发育中的小儿,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及特殊需要。
儿科护理内容和时间均较成人多,如头皮静脉穿刺、喂养、生活照顾及游戏等为儿科特有的护理项目;儿童好动、好奇,但缺乏经验,需特别注意安全护理。另外,慢性病住院患儿的学习和教育,也属于护理内容。
结果:
通过对我们护士工作者,以及护理学学生的调查分析,得到了心理素质如何提高的一些建议,希望对以后的儿科护理学能够有一定帮助。
结果:通过儿科护理中的心理素质的探析,发现心理素质在儿科护理中是非常重要的。结论:心理素质是一项对于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基本要求,在儿科护理学中更是尤为重要。
门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段忙碌又充实的大学生活要即将结束,大家马上就要开始最难熬的毕业设计阶段,在做毕业设计前指导老师都会要求先写开题报告,那么问题来了,开题报告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门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文题目 :舒适护理模式在门诊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1、选题意义和背景
1 研究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门诊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况、围手术期血压和心率情况、术后晕厥发生情况及术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门诊手术患者舒适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的意义。
与整体护理的目的相一致。
舒适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模式相比较,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患者不愉快的程度,保持最愉快的身心状态,从而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整体护理模式更加强调理论化,而舒适护理模式更实际、更直观、可操作性更强、更加个性化,如果将舒适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整体护理内容将更加丰富地拓展,护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将更明确,患者将更加受益。
舒适护理改变了护理理念。
传统的护理理念对患者的舒适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已经无法满足患者在舒适方面的需求。舒适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考虑细致周到,全面的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服务,以患者满意为工作重点,它要求护理人员从工作标准、工作流程的制定到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实施,都要以患者舒适为首要的操作原则。有研究显示,将舒适护理的理念进一步应用于临床,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在围手术期患者身上进行护理干预,保证了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顺利实施,为患者术后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
舒适护理能多角度满足患者的需求。
舒适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从细微之处着眼,及时寻求舒适问题的方法,并加以解决,以满足患者的舒适需求。门诊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模式,能够使患者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安全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术后康复;将术后患者处于平卧位、实施放松疗法等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恶心呕吐和疼痛感。
3、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1 国外研究进展。
南丁格尔曾强调病房的环境应清洁适宜,她的此种观点成为早期舒适护理萌芽;有关舒适护理的报道出现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 Kolcaba在 1995 年提出舒适护理的定义,认为舒适护理是对护理艺术追求的体现,护理人员要将患者的舒适感受与基础护理及其研究充分地结合。舒适护理模式的应运而生,使护理领域开始有目的地将此模式进行应用和推广。
临终舒适研究。
某些医疗机构十分重视舒适护理,他们向癌症、临终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服务,并设置舒适护理病房(Comfort care uint),目的是对他们进行临终舒适关怀,如使用麻醉剂和镇痛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呼吸困难,使临终患者处于较高的生活质量,不再痛苦而终;据夏威夷法律规定,患者有权选择临终时是否被复苏,患者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安详的离世;大量患者和医生认为,患者在最后的日子里接受侵入性治疗,肯定会产生痛苦、恐惧心理,患者对临终舒适应具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医生也应协助授权。研究显示,现如今护理人员角色服务范围进一步得到拓展,不光要为临终患者做好舒适护理,还需帮助他们抉择临终方式。
舒适调整护理研究。
舒适护理的对象是所有有护理需求的患者。舒适护理模式的实施可提高患者在接受护理时的依从性,使患者主动参与到医疗护理活动中来。Kirchhoff指出舒适护理重点应该为能否够对患者提供恰到好处且合适的照护,希望将安慰疗法和治疗护理充分的融合,并调整至最佳状态,使患者处于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教育和支持都非常重要;Janice研究显示,对住院患者而言,为其创造舒适的环境是重要的护理工作,将患者置于明暗度、气味、声音、温湿度等适宜的感觉刺激的环境中,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而缺乏适当的刺激却容易引起患者厌倦及压抑,如向婴幼儿提供喜欢的玩具、活动的音乐盒等都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帮助。
有研究指出,舒适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舒适水平,又可以使患者主动参与其中,而一旦减少舒适护理容易引起患者身心失调。无论疾病治愈与否,护理人员均应积极向患者提供恰当的舒适护理措施,以缓解其焦虑、疼痛等不适症状。
2 国内研究进展。
以研究具体的舒适护理措施为主。
目前,虽然有关各种疾病的舒适护理报道较多,但是舒适护理是否可以作为一种护理模式,将其确立下来尚有待商榷,国内尚无关于住院患者舒适护理系统性研究的报道,关于舒适护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处于初级阶段。罗珊、马凤婵针对患者的特点,将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肾移植术后的患者中,将患者的主观意愿确立为护理人员为其实施护理工作的中心环节,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给予患者连续细致的护理,减轻了患者的不适及心理压力,增强了患者的舒适感,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至 ,使患者能够在身心、社会及精神等方面都感到满意,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李琳进行的关于呕吐患者的舒适护理研究,对其实施松弛疗法,让患者平卧,并调高病室内的温度至 17℃~18℃,略低于普通病室温度,综合应用各种舒适护理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因呕吐带来的痛苦感受。
3. 建立舒适护理病房。
目前,某些疗养性质的医疗机构也非常关注舒适性服务的建设,对舒适性护理服务理念进行界定,对舒适性护理服务文化进行营造,对舒适性护理服务具体措施进行规范,建立了特需病房的基础上的舒适护理病房,以便向患者提供更好的舒适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各项舒适需求。疗养性质的舒适护理服务与现在的医学模式转变相适应,充分展现了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创造出了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氛围,赢得了广大疗养人员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舒适护理已经有效地应用于广大的临床护理工作,而且呈现出范围逐渐扩大的趋势,但多数研究和应用均集中在对问题的质性描述方面,多集中于陈述关于通过舒适护理在各领域的具体实践,使患者处于最佳的舒适状态,意义显着,而设计缜密的量性研究研究很少,主观判断较多,过于形式化,无法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具有临床实践意义的循证医学依据;另外,目前对舒适护理的研究对象的选择多局限于患者身上,而护理人员作为与患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医疗护理服务的提供者,她们的舒适程度也将直接影响到医院舒适护理的开展,现阶段对护理人员自身进行的舒适研究的相关报道较少。总之,关于舒适护理服务还存在较多的空白,需要后续研究加以完善。
4、论文提纲
第 1 章 绪论
护理模式的定义及发展
舒适护理模式概述
护理与舒适
舒适护理的概念
舒适护理的内涵
舒适护理的分类
舒适护理模式的特点
舒适护理模式的可行性
影响实施舒适护理的各种因素
舒适护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国外研究进展
国内研究进展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研究的意义
第 2 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患者来源
纳入标准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分组方式
研究工具与评价指标
干预措施
手术前舒适护理干预
手术中舒适护理干预
手术后舒适护理干预
第 3 章 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情况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前焦虑状况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水平状况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血压与基础血压差值情况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率状况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率与基础心率差值情况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晕厥的发生情况比较
第 4 章 讨论
舒适护理模式对患者手术前焦虑水平状况的影响
舒适护理模式对患者围手术期血压与心率的影响
舒适护理模式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的影响
舒适护理模式对患者术后晕厥的影响
影响舒适护理模式的因素
促进舒适护理模式开展的有效手段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
5、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将 2012 年 6 月~2013 年 12 月在解放军第 208 医院接受门诊手术的 100 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单号为干预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各 50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式具有可比性(P>)。对干预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模式。
术前用 Beck 焦虑量表对患者进行术前焦虑测验和评估;使用多功能监护仪测量患者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血压和心率;观察患者术后发生晕厥的情况并记录;手术后护理人员向患者发放问卷调查表,以获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采用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定量资料采用 t 检验或秩和检验,定性资料两组间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 为有统计学意义。
6、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和推广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一方面,舒适护理强调护理人员要加强相关内容的研究,并将所得成果回馈给患者,使患者受益,但现行的护理管理体制、护理人力资源、护理人员受教育程度、先进的护理产品准入等问题,均制约着护理人员做相关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舒适护理计划的实施,要求患者、家庭成员与护理人员一起共同努力,以便满足患者及其整个家庭的身心、社会、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总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舒适护理模式,要求医院从方方面面,从硬件到软件,从医疗设施的投入到使用的护理措施等均能够使患者的舒适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7、预期的结果
1. 干预组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前,与对照组在血压、心率及焦虑得分无显着性差异(P>),具有可比性。
2. 干预组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后,患者术前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3. 干预组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后,与对照组患者术中血压和心率差异具有显着性,血压值均低于对照组(P<);干预组患者术中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4. 干预组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后,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经统计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5. 干预组运用舒适护理模式,术后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存在差异(P<)。
6.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晕厥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P>)。
8、论文写作进度安排(略)
9、参考文献
[1]白继荣。基础护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80-81.
[2]陈蓓敏,陈清。护理模式的实施现状与分析[J].护理研究。2007,21(4):1039-1041.
[3]陈霞。医学模式的发展对护理模式发展的影响[J].医学信息,2007,20(1):66-67.
[5]萧丰富。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台湾:华杏出版社,1998:5.
[6]张宏。舒适护理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1,2(16):15-16.
[7]初秋英,古娜依。浅谈舒适护理[J].新疆中医药,2005,23(4):53-54.
[8]周艳,刘晓丹,李勤,等。舒适护理的人文底蕴[J].护理研究,2008,22(12):3105-3106.
[9]谢玉兰。舒适护理在化疗病房的实施体会[J].护理与康复,2005,8(20):1721-1722.
[10]魏天星。临床实施舒适护理的探讨[J].上海护理,2005,5(1):62-63.
[11]唐永云,乔昌秀,李丽。萧氏舒适护理模式[J].全科护理,2009,7(4):992-993.
[12]廖红辉。拓展舒适护理研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5(7):40-41.
[16]龚梅,王玥珏,徐悦。新生儿舒适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1B):95-96.
[17]苏冬梅,胡晓英,杨琼等。护理管理在创建舒适护理模式中的作用[J].护理管理,2004,19(15):36-37.
[15]周锦云,张晓娜,李婧岩。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的诊断及体位疗法[J].铁道医学,2000,28(6):377.
[19]岳晓香,吕慧君。神经外科舒适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5,26(4):75.
[20]康华之。疗养舒适护理管理初探[J].护理管理杂志,2003,9(3):40-42.
摘要 :[目的]观察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在眼科门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0例眼科门诊病人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顾问式全程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对护士护理技术、健康指导、心理护理、热情服务、形象感觉、服务态度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观察组护理意外事件、信息核查不到位、护理投诉、护患纠纷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结论]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眼科门诊病人护理质量,减少门诊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
关键词 :眼科门诊;护理质量;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doi:/- 文章编号:1674-4748(2016)14-1485-02
眼科门诊病人由于发病突然,大多数病人可出现全身性病理症状,病人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加之病人及其家属对疾病治疗期望值过高,因此容易导致护患关系紧张[1]。研究表明,对眼科门诊病人应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眼科门诊护理风险[2]。顾问式护理服务是以顾客的形式帮助病人解决相关咨询问题的一种护理服务模式。通过对病人实施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病人与护士间的沟通能力,确保病人能获得最佳的护理方法,提高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3]。本研究将探讨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在眼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旨在为眼科门诊临床护理提供指导。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3年6月选取我院眼科门诊病人200例,其中男110例,女90例;年龄岁±岁;疾病种类:干眼症2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8例,沙眼52例,青光眼72例。将2011年6月—2012年5月治疗的100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治疗的100例病人设为观察组,两组病人均为同一组医生、护士负责治疗与护理。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文化、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具有可比性。
方法
干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对病人行视力、眼压、血糖、血压等常规性检查,对病人行眼部护理、预防感染、用药指导、病情观察等。观察组实施顾问式全程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建立护理顾问团队顾问团成员主要由眼科门诊资深护士、眼科门诊护士长、眼科住院部专科护士组成,护士学历均为大专以上,眼科工作经历在3年以上,具备眼科专科操作技能,如裂隙灯的应用、眼压的观察及测量,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及奉献精神。
门诊服务病人首次就诊时由眼科中心护士热情接待,向病人介绍医院相关专家优势及擅长内容,根据病人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专家就诊。当病人在候诊区时由专科护士与病人进行交流,了解病人心理需求,向病人介绍疾病、健康饮食等相关情况。对病人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向病人提供眼科疾病宣传资料,指导病人进行早期疾病筛查。病人就诊后对其进行相关检查、用药知识、入院流程等方面指导。心理护理初诊病人对自身疾病缺乏了解,在候诊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容易引起医患矛盾。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回答。护士应帮助病人参与诊疗,对就诊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病人心理不适感。输液护理穿刺时护理顾问在旁应采取安慰性语言消除病人对穿刺的恐惧感。输液过程中对病人加强巡视,密切留意病人输液过程中是否出现不适感,对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人应立刻停止输液。
输液后护理由护理顾问向病人询问护理需求,尽可能满足病人个人需求,同时嘱病人输液结束后留在门诊观察20min后方能离开。
评价指标:
①护理满意度:由病人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门诊护士应用顾问式全程护理前后门诊护理技术、健康指导、心理护理、热情服务、形象感觉、服务态度6个项目进行调查,每个项目满分10分,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②对两组护理意外事件、信息核查不到位、护理投诉、护患纠纷等情况进行比较。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以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眼睛作为人体视力器官,当病人视力受损或出现障碍时,对病人身心容易造成较大的打击,病人容易产生负性情绪,从而导致护患关系紧张,容易引起护患纠纷[4]。传统的护理模式只能解除疾病对病人造成的影响,并不能改善心理、精神等方面对病人造成的心理影响,使病人对护士的需求与实际需求产生心理差距,从而引发护患纠纷[5-6]。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贯穿在病人整个康复及医疗护理过程中,其核心是尊重病人生命价值,并为病人营造高层次的人文关怀及服务理念,充分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7-8]。同时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作为新型的护理服务模式,获得眼科门诊病人及其家属的支持及配合,提高了眼科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及病人满意度,从而提高了医院及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专科护士的培养及发展[9]。本院为了验证顾问式全程护理的效果,以眼科门诊作为试点,经过1年多的实践表明,顾问式全程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使门诊护理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及严谨化。本研究中观察组病人对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与医生配合度、与病人沟通能力等方面评价均高于对照组,表明顾问式全程护理能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及工作技能,将被动的护理工作变得主动,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1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眼科门诊护理意外事件、信息核查不到位、护理投诉、护患纠纷差错发生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表明顾问式全程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工作差错发生,从而促进门诊护理工作的开展。此外,为提高顾问式全程护理工作质量,在实施前应对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护士对顾问式全程护理理念的了解,使顾问式全程护理能更好地开展及实施,提高护理效果。综上所述,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眼科门诊病人护理质量,有利于降低门诊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尽管顾问式全程护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眼科门诊的护理质量,但由于实践时间尚短,工作中仍呈现一定的不足,对于如何更好地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在日后护理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及规范。
参考文献:
[1]王菊珍,谢秋菊.眼科门诊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的实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91-92.
[2]林丽萍,黄玩英,吴素虹,等.眼科门诊治疗室精细化管理的成效[J].现代医院,2012,12(9):81-83.
[3]孙伍花,胡玉龙.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在青光眼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28):2644-2645.
[4]林丽萍,黄思建,吴素虹,等.眼科门诊优质护理模式探讨[J].现代医院,2013,13(1):107-109.
[5]杨君.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17(6):826-828.
[6]凡荣欢,肖建华,郭琼玲,等.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在眼科门诊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3):109-110.
[7]王岩,李俊莲.护理风险管理在眼科门诊就诊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89-2090.
[8]张静女.眼科门诊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16):156-157.
[9]曲峰.眼科门诊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231-232.
[10]杨赛,李素云,习辉,等.创新病房设置顾问护士提供全程服务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5,30(6):49-51.
儿童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心理也处于高度发展的敏感时期,在临床治病过程中,对其实施恰当的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远远重要于生理护理。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儿童心理护理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儿童心理特点分析及临床护理措施》
【摘要】心理护理是针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需要及心理状态等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进行护理以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的康复的一种临床护理方式。作为一名儿科护理工作者,在熟练掌握对患儿的护理技能的基础上,还要熟悉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针对其心理特点,采取合理的心理护理方式,促进患儿的康复。
【关键词】儿童;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9-184-02
儿童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心理也处于高度发展的敏感时期,在临床治病过程中,对其实施恰当的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远远重要于生理护理,因此,作为一名儿科护理工作者,在熟练掌握对患儿的护理技能的基础上,还要熟悉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针对其心理特点,采取合理的心理护理方式,促进患儿的康复。
随着医疗模式的改革及人们对医学认识的深入,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是针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需要及心理状态等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进行护理以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的康复的一种临床护理方式。
儿科护理对象为14岁以下儿童,由于儿童各年龄段的差异,认知有一定区别,因此,在面对疾病时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掌握不同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更有利于心理护理工作的开展。
1儿童心理特点分析
婴儿期(0-1岁):此期患儿对陌生环境适应能力较差,但当其生理需要得到满足时,患儿的感受是愉快和良好的。
幼儿期(1-3岁):幼儿期的患儿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量,能够用简单的词汇同护理人员交流,但由于用词不当常常被误解而给护士带来一些困扰,一些病程长的患儿对护理人员特别敏感并大哭大闹,甚至用嘴咬、辱骂护理人员。
学龄前期(3-6岁):此期患儿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自我意识进一步完善,因觉得在患病期间能得到平时得不到的关爱,平时得不到的食品和玩具在生病期间也可以得到等,患儿会认为生病是好事,从而夸大不适。
学龄期(7-14岁):进入学龄期的儿童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自尊心较强,由于性意识的发展,某些疾病的患儿还会出现害羞心理。有的患儿开始担心疾病愈后等。
对于一些罹患不治性疾病的患儿,往往有否认、愤怒、抑郁等一系列心理反应。
2心理护理措施
针对不同阶段儿童心理特点进行的心理护理措施:由于患儿所患疾病各不相同,家长的文化层次也各有高低,再加上现在多为独生子女,相对比较较弱,在进行心理护理时比较困难,很难达到预计的效果。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出一下护理措施:
婴幼儿时期的患儿,当其生理需要获得满足时,他们便会心情愉快,护理时应注意满足其各种需要,向父母了解患儿在家时的习惯,尽量满足患儿的需要,如把患儿喜爱的玩具带到医院,以减轻患儿的焦虑;要加强巡视观察。应注意密切观察患儿的饮食、大小便及衣着冷暖,护理人员接待患儿时应面带微笑,及时满足患儿的各种需要,经常拥抱、触摸患儿,建立与患儿之间的亲密感,消除其抵触心理。
对于学龄前期儿童出现的认为生病是好事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对患儿父母解释这种心理,告知其不能过度纵容患儿,更不能打骂,而要正确引导。作为护理人员应关心和爱护患儿,注意使用鼓励性语言,如:你真勇敢等,在注射时跟患儿交谈转移其注意力,由于此期患儿已经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因此要注意维护患儿的自尊心,不能严厉批评指责,应多鼓励和表扬,在病情许可下可带些喜欢的玩具在病房玩耍。
对于有一定认知能力的学龄期儿童要帮助患儿了解自己的病情,多与患儿交谈,了解其学习和生活情况,鼓励患儿鼓起勇气战胜疾病,条件允许时可允许同伴来院探望,多与好友沟通交流,为患儿创造一个好的就医环境。
对于不治性疾病的患儿,护理人员应以最大的同情心和耐心,帮助孩子走完最后一段人生,同时做好父母的思想工作,多陪孩子,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
针对家长的心理护理措施:患儿住院期间,其父母往往过于焦虑、紧张,出现一点问题就频繁的喊护士,而小儿由于疾病本身的影响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又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护理工作人员既要配合医生的治疗,又要同时考虑患儿的心理特点并兼顾家长的情感需求,对其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这不仅仅是医学模式转变后整体护理内涵丰富的需求,更是树立良好的医风医德、促进医院发展、促进患儿疾病康复的需要,家长的不良心理状态会对患儿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影响医患配合和患儿自身的康复。作为医护人员应充分理解患儿家长的心情,多做解释安慰工作,使患儿父母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刚入院时,家属的心情是尽快减轻患儿病痛,此时期不适宜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要等医生为患者诊治、家属情绪稳定后再进行心理护理。
对家属的心理护理知识除了适时开导外,还包括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介绍,如喂养知识,如何保持患儿口腔清洁预防鹅口疮等知识;药物相关知识,如何给药;臀部及脐部护理知识;出院时宣教基础免疫计划、健康体检、卫生习惯等方面知识等。
3总结
儿科护理其本身具有特殊性,不是单纯的医患双方关系,而是包括了医护、患儿和家长三方面的关系,作为一名儿科护士,在熟练掌握基本技能操作的同时,必须具有较高的医德风尚、爱心、责任心,在对患儿提供护理服务的同时要注意多与家长交流信息,全面了解患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同时还必须考虑到疾病的过程可能对儿童出现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映兰.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 侯晓红.儿科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8.
[3] 张会娜.浅谈心理护理在儿科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儿童心理护理论文
门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段忙碌又充实的大学生活要即将结束,大家马上就要开始最难熬的毕业设计阶段,在做毕业设计前指导老师都会要求先写开题报告,那么问题来了,开题报告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门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文题目 :舒适护理模式在门诊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1、选题意义和背景
1 研究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门诊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况、围手术期血压和心率情况、术后晕厥发生情况及术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门诊手术患者舒适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的意义。
与整体护理的目的相一致。
舒适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模式相比较,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患者不愉快的程度,保持最愉快的身心状态,从而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整体护理模式更加强调理论化,而舒适护理模式更实际、更直观、可操作性更强、更加个性化,如果将舒适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整体护理内容将更加丰富地拓展,护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将更明确,患者将更加受益。
舒适护理改变了护理理念。
传统的护理理念对患者的舒适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已经无法满足患者在舒适方面的需求。舒适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考虑细致周到,全面的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服务,以患者满意为工作重点,它要求护理人员从工作标准、工作流程的制定到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实施,都要以患者舒适为首要的操作原则。有研究显示,将舒适护理的理念进一步应用于临床,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在围手术期患者身上进行护理干预,保证了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顺利实施,为患者术后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
舒适护理能多角度满足患者的需求。
舒适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从细微之处着眼,及时寻求舒适问题的方法,并加以解决,以满足患者的舒适需求。门诊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模式,能够使患者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安全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术后康复;将术后患者处于平卧位、实施放松疗法等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恶心呕吐和疼痛感。
3、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1 国外研究进展。
南丁格尔曾强调病房的环境应清洁适宜,她的此种观点成为早期舒适护理萌芽;有关舒适护理的报道出现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 Kolcaba在 1995 年提出舒适护理的定义,认为舒适护理是对护理艺术追求的体现,护理人员要将患者的舒适感受与基础护理及其研究充分地结合。舒适护理模式的应运而生,使护理领域开始有目的地将此模式进行应用和推广。
临终舒适研究。
某些医疗机构十分重视舒适护理,他们向癌症、临终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服务,并设置舒适护理病房(Comfort care uint),目的是对他们进行临终舒适关怀,如使用麻醉剂和镇痛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呼吸困难,使临终患者处于较高的生活质量,不再痛苦而终;据夏威夷法律规定,患者有权选择临终时是否被复苏,患者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安详的离世;大量患者和医生认为,患者在最后的日子里接受侵入性治疗,肯定会产生痛苦、恐惧心理,患者对临终舒适应具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医生也应协助授权。研究显示,现如今护理人员角色服务范围进一步得到拓展,不光要为临终患者做好舒适护理,还需帮助他们抉择临终方式。
舒适调整护理研究。
舒适护理的对象是所有有护理需求的患者。舒适护理模式的实施可提高患者在接受护理时的依从性,使患者主动参与到医疗护理活动中来。Kirchhoff指出舒适护理重点应该为能否够对患者提供恰到好处且合适的照护,希望将安慰疗法和治疗护理充分的融合,并调整至最佳状态,使患者处于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教育和支持都非常重要;Janice研究显示,对住院患者而言,为其创造舒适的环境是重要的护理工作,将患者置于明暗度、气味、声音、温湿度等适宜的感觉刺激的环境中,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而缺乏适当的刺激却容易引起患者厌倦及压抑,如向婴幼儿提供喜欢的玩具、活动的音乐盒等都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帮助。
有研究指出,舒适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舒适水平,又可以使患者主动参与其中,而一旦减少舒适护理容易引起患者身心失调。无论疾病治愈与否,护理人员均应积极向患者提供恰当的舒适护理措施,以缓解其焦虑、疼痛等不适症状。
2 国内研究进展。
以研究具体的舒适护理措施为主。
目前,虽然有关各种疾病的舒适护理报道较多,但是舒适护理是否可以作为一种护理模式,将其确立下来尚有待商榷,国内尚无关于住院患者舒适护理系统性研究的报道,关于舒适护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处于初级阶段。罗珊、马凤婵针对患者的特点,将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肾移植术后的患者中,将患者的主观意愿确立为护理人员为其实施护理工作的中心环节,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给予患者连续细致的护理,减轻了患者的不适及心理压力,增强了患者的舒适感,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至 ,使患者能够在身心、社会及精神等方面都感到满意,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李琳进行的关于呕吐患者的舒适护理研究,对其实施松弛疗法,让患者平卧,并调高病室内的温度至 17℃~18℃,略低于普通病室温度,综合应用各种舒适护理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因呕吐带来的痛苦感受。
3. 建立舒适护理病房。
目前,某些疗养性质的医疗机构也非常关注舒适性服务的建设,对舒适性护理服务理念进行界定,对舒适性护理服务文化进行营造,对舒适性护理服务具体措施进行规范,建立了特需病房的基础上的舒适护理病房,以便向患者提供更好的舒适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各项舒适需求。疗养性质的舒适护理服务与现在的医学模式转变相适应,充分展现了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创造出了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氛围,赢得了广大疗养人员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舒适护理已经有效地应用于广大的临床护理工作,而且呈现出范围逐渐扩大的趋势,但多数研究和应用均集中在对问题的质性描述方面,多集中于陈述关于通过舒适护理在各领域的具体实践,使患者处于最佳的舒适状态,意义显着,而设计缜密的量性研究研究很少,主观判断较多,过于形式化,无法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具有临床实践意义的循证医学依据;另外,目前对舒适护理的研究对象的选择多局限于患者身上,而护理人员作为与患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医疗护理服务的提供者,她们的舒适程度也将直接影响到医院舒适护理的开展,现阶段对护理人员自身进行的舒适研究的相关报道较少。总之,关于舒适护理服务还存在较多的空白,需要后续研究加以完善。
4、论文提纲
第 1 章 绪论
护理模式的定义及发展
舒适护理模式概述
护理与舒适
舒适护理的概念
舒适护理的内涵
舒适护理的分类
舒适护理模式的特点
舒适护理模式的可行性
影响实施舒适护理的各种因素
舒适护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国外研究进展
国内研究进展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研究的意义
第 2 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患者来源
纳入标准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分组方式
研究工具与评价指标
干预措施
手术前舒适护理干预
手术中舒适护理干预
手术后舒适护理干预
第 3 章 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情况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前焦虑状况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水平状况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血压与基础血压差值情况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率状况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率与基础心率差值情况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晕厥的发生情况比较
第 4 章 讨论
舒适护理模式对患者手术前焦虑水平状况的影响
舒适护理模式对患者围手术期血压与心率的影响
舒适护理模式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的影响
舒适护理模式对患者术后晕厥的影响
影响舒适护理模式的因素
促进舒适护理模式开展的有效手段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
5、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将 2012 年 6 月~2013 年 12 月在解放军第 208 医院接受门诊手术的 100 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单号为干预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各 50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式具有可比性(P>)。对干预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模式。
术前用 Beck 焦虑量表对患者进行术前焦虑测验和评估;使用多功能监护仪测量患者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血压和心率;观察患者术后发生晕厥的情况并记录;手术后护理人员向患者发放问卷调查表,以获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采用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定量资料采用 t 检验或秩和检验,定性资料两组间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 为有统计学意义。
6、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和推广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一方面,舒适护理强调护理人员要加强相关内容的研究,并将所得成果回馈给患者,使患者受益,但现行的护理管理体制、护理人力资源、护理人员受教育程度、先进的护理产品准入等问题,均制约着护理人员做相关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舒适护理计划的实施,要求患者、家庭成员与护理人员一起共同努力,以便满足患者及其整个家庭的身心、社会、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总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舒适护理模式,要求医院从方方面面,从硬件到软件,从医疗设施的投入到使用的护理措施等均能够使患者的舒适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7、预期的结果
1. 干预组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前,与对照组在血压、心率及焦虑得分无显着性差异(P>),具有可比性。
2. 干预组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后,患者术前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3. 干预组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后,与对照组患者术中血压和心率差异具有显着性,血压值均低于对照组(P<);干预组患者术中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4. 干预组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后,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经统计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5. 干预组运用舒适护理模式,术后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存在差异(P<)。
6.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晕厥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P>)。
8、论文写作进度安排(略)
9、参考文献
[1]白继荣。基础护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80-81.
[2]陈蓓敏,陈清。护理模式的实施现状与分析[J].护理研究。2007,21(4):1039-1041.
[3]陈霞。医学模式的发展对护理模式发展的影响[J].医学信息,2007,20(1):66-67.
[5]萧丰富。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台湾:华杏出版社,1998:5.
[6]张宏。舒适护理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1,2(16):15-16.
[7]初秋英,古娜依。浅谈舒适护理[J].新疆中医药,2005,23(4):53-54.
[8]周艳,刘晓丹,李勤,等。舒适护理的人文底蕴[J].护理研究,2008,22(12):3105-3106.
[9]谢玉兰。舒适护理在化疗病房的实施体会[J].护理与康复,2005,8(20):1721-1722.
[10]魏天星。临床实施舒适护理的探讨[J].上海护理,2005,5(1):62-63.
[11]唐永云,乔昌秀,李丽。萧氏舒适护理模式[J].全科护理,2009,7(4):992-993.
[12]廖红辉。拓展舒适护理研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5(7):40-41.
[16]龚梅,王玥珏,徐悦。新生儿舒适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1B):95-96.
[17]苏冬梅,胡晓英,杨琼等。护理管理在创建舒适护理模式中的作用[J].护理管理,2004,19(15):36-37.
[15]周锦云,张晓娜,李婧岩。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的诊断及体位疗法[J].铁道医学,2000,28(6):377.
[19]岳晓香,吕慧君。神经外科舒适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5,26(4):75.
[20]康华之。疗养舒适护理管理初探[J].护理管理杂志,2003,9(3):40-42.
摘要 :[目的]观察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在眼科门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0例眼科门诊病人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顾问式全程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对护士护理技术、健康指导、心理护理、热情服务、形象感觉、服务态度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观察组护理意外事件、信息核查不到位、护理投诉、护患纠纷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结论]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眼科门诊病人护理质量,减少门诊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
关键词 :眼科门诊;护理质量;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doi:/- 文章编号:1674-4748(2016)14-1485-02
眼科门诊病人由于发病突然,大多数病人可出现全身性病理症状,病人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加之病人及其家属对疾病治疗期望值过高,因此容易导致护患关系紧张[1]。研究表明,对眼科门诊病人应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眼科门诊护理风险[2]。顾问式护理服务是以顾客的形式帮助病人解决相关咨询问题的一种护理服务模式。通过对病人实施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病人与护士间的沟通能力,确保病人能获得最佳的护理方法,提高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3]。本研究将探讨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在眼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旨在为眼科门诊临床护理提供指导。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3年6月选取我院眼科门诊病人200例,其中男110例,女90例;年龄岁±岁;疾病种类:干眼症2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8例,沙眼52例,青光眼72例。将2011年6月—2012年5月治疗的100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治疗的100例病人设为观察组,两组病人均为同一组医生、护士负责治疗与护理。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文化、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具有可比性。
方法
干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对病人行视力、眼压、血糖、血压等常规性检查,对病人行眼部护理、预防感染、用药指导、病情观察等。观察组实施顾问式全程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建立护理顾问团队顾问团成员主要由眼科门诊资深护士、眼科门诊护士长、眼科住院部专科护士组成,护士学历均为大专以上,眼科工作经历在3年以上,具备眼科专科操作技能,如裂隙灯的应用、眼压的观察及测量,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及奉献精神。
门诊服务病人首次就诊时由眼科中心护士热情接待,向病人介绍医院相关专家优势及擅长内容,根据病人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专家就诊。当病人在候诊区时由专科护士与病人进行交流,了解病人心理需求,向病人介绍疾病、健康饮食等相关情况。对病人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向病人提供眼科疾病宣传资料,指导病人进行早期疾病筛查。病人就诊后对其进行相关检查、用药知识、入院流程等方面指导。心理护理初诊病人对自身疾病缺乏了解,在候诊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容易引起医患矛盾。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回答。护士应帮助病人参与诊疗,对就诊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病人心理不适感。输液护理穿刺时护理顾问在旁应采取安慰性语言消除病人对穿刺的恐惧感。输液过程中对病人加强巡视,密切留意病人输液过程中是否出现不适感,对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人应立刻停止输液。
输液后护理由护理顾问向病人询问护理需求,尽可能满足病人个人需求,同时嘱病人输液结束后留在门诊观察20min后方能离开。
评价指标:
①护理满意度:由病人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门诊护士应用顾问式全程护理前后门诊护理技术、健康指导、心理护理、热情服务、形象感觉、服务态度6个项目进行调查,每个项目满分10分,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②对两组护理意外事件、信息核查不到位、护理投诉、护患纠纷等情况进行比较。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以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眼睛作为人体视力器官,当病人视力受损或出现障碍时,对病人身心容易造成较大的打击,病人容易产生负性情绪,从而导致护患关系紧张,容易引起护患纠纷[4]。传统的护理模式只能解除疾病对病人造成的影响,并不能改善心理、精神等方面对病人造成的心理影响,使病人对护士的需求与实际需求产生心理差距,从而引发护患纠纷[5-6]。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贯穿在病人整个康复及医疗护理过程中,其核心是尊重病人生命价值,并为病人营造高层次的人文关怀及服务理念,充分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7-8]。同时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作为新型的护理服务模式,获得眼科门诊病人及其家属的支持及配合,提高了眼科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及病人满意度,从而提高了医院及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专科护士的培养及发展[9]。本院为了验证顾问式全程护理的效果,以眼科门诊作为试点,经过1年多的实践表明,顾问式全程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使门诊护理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及严谨化。本研究中观察组病人对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与医生配合度、与病人沟通能力等方面评价均高于对照组,表明顾问式全程护理能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及工作技能,将被动的护理工作变得主动,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1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眼科门诊护理意外事件、信息核查不到位、护理投诉、护患纠纷差错发生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表明顾问式全程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工作差错发生,从而促进门诊护理工作的开展。此外,为提高顾问式全程护理工作质量,在实施前应对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护士对顾问式全程护理理念的了解,使顾问式全程护理能更好地开展及实施,提高护理效果。综上所述,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眼科门诊病人护理质量,有利于降低门诊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尽管顾问式全程护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眼科门诊的护理质量,但由于实践时间尚短,工作中仍呈现一定的不足,对于如何更好地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在日后护理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及规范。
参考文献:
[1]王菊珍,谢秋菊.眼科门诊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的实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91-92.
[2]林丽萍,黄玩英,吴素虹,等.眼科门诊治疗室精细化管理的成效[J].现代医院,2012,12(9):81-83.
[3]孙伍花,胡玉龙.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在青光眼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28):2644-2645.
[4]林丽萍,黄思建,吴素虹,等.眼科门诊优质护理模式探讨[J].现代医院,2013,13(1):107-109.
[5]杨君.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17(6):826-828.
[6]凡荣欢,肖建华,郭琼玲,等.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在眼科门诊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3):109-110.
[7]王岩,李俊莲.护理风险管理在眼科门诊就诊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89-2090.
[8]张静女.眼科门诊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16):156-157.
[9]曲峰.眼科门诊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231-232.
[10]杨赛,李素云,习辉,等.创新病房设置顾问护士提供全程服务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5,30(6):49-51.
护士被称为白衣天使。护士一词来自钟茂芳1914年在第一次中华护士会议中提出将英文Nurse译为“护士”,大会通过,沿用至今。工作时必须脱下便服穿护士服。护士,必须按照卫健委相关法律条文标准和护理行业规范执行开展相应的护理项目,观察病人体表体重情况,了解病人病情,配合医生治疗,及时处理医疗纠纷,防止医疗事故发生。并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负责病人的生活起居,日常活动、用药和安全等问题。从事与医疗有关的全项临床操作或单项专项护理活动,如机械排痰、穿刺输液、入院宣教、出院指导、执行医嘱、铺床换被、安全提示、取药配药摆药、病情速记、资料入卷、采集标本、责任交接、观察病情、医疗废物毁形消毒、医疗垃圾管理分类、收集建议、学习培训、送标送检、引导病员、夜间查房、设备点检、设备保洁、整理内务、5s实施、出院核算、整理病历、宣贯医嘱、护理示教、抢救急救、按时巡查、异常报告、物品发放、电脑登记、维修维护、测量体温、技能考核、病员分类、驱除四害、病员点评等必要的日常护理活动。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本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人类生命、减轻病员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
一、最新护理学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基础护理学》毕业考试方法改革的初步尝试
2、护理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期压力源调查及心理干预措施的研究
3、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模式的构建
4、“学思模式”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成效的质性研究
5、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思考
6、本科护理学专业毕业考试模式的设想
7、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模式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8、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9、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技能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0、护理学专业自考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需求的调查
11、开放教育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探索
12、某高校自考护理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质量分析
13、高等护理毕业生实施毕业后护理学教育的实践与成效
14、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护理学专业毕业考试模式的探索
15、对“基础护理学”毕业考试的探讨
源于网络查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护理是健康之道
护理毕业生论文题目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重,对护士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各位,大家看看下面的护理毕业生论文题目吧!
1、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注册护士帮助住院患者戒烟行为的研究
2、PDCA循环管理法在提高ICU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3、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中的效果
4、品管圈活动降低护士医嘱漏签字率的效果分析
5、临床护士心理护理使用频率与工作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6、浴巾翻身法在预防神经外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效果观察
7、产后护士返岗培训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8、大数据时代下我国公立医院人力资源配置及其优化
9、病理科医务人员职业危害因素认知及职业防护调查研究
10、高校附属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研究
11、探讨综合医院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情况与研究对策
12、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
13、高职高专护生职业态度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教育干预
14、学习满意度量表测量护士院内继续教育培训满意度的信度与效度
15、实习护生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现状调查分析
16、基于能级进阶的护士分层培训模式构建与实践
17、英国格洛斯特郡医院护理在职培训见闻与启示
18、循证护理干预在防治混合痔术后排尿困难及尿潴留中的应用研究
19、循证护理应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心房颤动伴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20、“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21、应用“一医三护”心肺复苏术教学法提高急诊科新护士医护配合能力的探讨
22、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
23、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
24、探讨整体护理理念在神经内科实习护生护理理念中的作用
25、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6、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7、少数民族地区护理实习生职业暴露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28、如何进行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以中职护理学生为例
29、浅谈护理实习生的带教管理
30、论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文化内涵建设
31、1例成骨不全患儿外固定架固定术后护理的循证康复实践
32、循证护理对老年肿瘤压疮高危患者的影响分析
33、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34、钢铁作业工人职业紧张与高血压现况研究
35、中药热奄包联合场效应治疗仪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与护理干预
36、分期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37、中医护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探讨
38、中风急性期言语蹇涩放血疗法的护理体会
39、护理干预在调畅气机法配合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40、轻中度高血压的中医护理干预
41、介入室护士全程参与急性冠脉综合征PCI围手术期的护理
42、护士反串患者模式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
43、重症蛇咬伤的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及护理体会
44、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45、围术期护理干预对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46、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管理现状
47、医院获得性压疮预防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48、医疗机构实施留置导尿管护理的临床实践调查
49、ICU护士对开放性探视制度的信念和态度现状调查
50、护士职业获益感对留职意愿影响的研究
51、护士沉默行为与工作疏离感、组织氛围的关系研究
52、老年住院患者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53、分层培训在神经外科护士岗位管理中的应用
54、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剖宫产术的护理
55、品管圈活动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白内障中的应用效果
56、关爱护理在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7、综合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泌乳情况影响的观察
58、护士情绪劳动问题及其管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59、动脉留置导管致动脉血管内皮损伤防护研究进展
60、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
61、多发性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护理
62、分层次互动式临床护理带教的前瞻性研究
63、手术室护理实习生带教工作的研究探讨
64、论高校护理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对策
65、骨外科护理教学方法的探索
66、人文关怀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瘘口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
67、医护合作型肠造口病人健康教育路径的构建与应用
68、新护士情绪调节与护理工作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69、冠心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
70、腹膜透析初期容量超负荷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71、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
72、临床护士对消毒供应相关知识认知程度调查
73、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比较
74、外科术后切口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教育
75、浅谈高职男护生的职业素质培养
76、医院信息化建设在医疗风险管理中应用的'探讨
77、刍议献血过程中职业暴露的预防
78、高职高专护理管理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79、中医辨证施护对老年性痴呆的应用效果
80、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
81、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护理探讨
82、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护理管理体会
83、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与效果评价
84、普通外科患者手术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手术室护理关系
85、心理护理对精神病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干预研究
86、一级质控在科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87、优质护理在甲状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效果分析
88、机采血小板捐献者产生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分析
89、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研究
90、综合护理干预对继续发型肺结核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
9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护理的探讨
92、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93、小儿先心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94、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
95、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膝骨关节炎关节功能及疼痛探讨
96、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护理体会
97、ICU激发脑复苏生命力护理临床路径研究
98、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监测和护理对策分析
99、护理干预措施对ICU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焦虑状况的影响分析
10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整体护理
101、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效果观察
102、优质护理干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
103、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104、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105、以心血管系统表现为主的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措施
106、股骨颈骨折合并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经验探析
107、双心护理在提高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自我病情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效果分析
108、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
109、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110、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体会
111、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112、华法林治疗房颤的疗效与护理干预措施观察
11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及时间的影响
114、急性心绞痛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115、老年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综合护理体会
116、社区强化式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117、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分析
118、子宫肌瘤合并缺血性心脏病围术期疗效分析
119、口腔正畸治疗成人牙周病的疗效观察
120、医院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的难点和对策
121、护理专业解剖学教材建设的挑战与机遇
122、切口疝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123、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输血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124、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实施与效果
125、强化护理管理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价值
126、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
127、品管圈在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质量中的效果
128、软性内镜装置使用安全和质量控制
可以写具体的某一科室的案例分析,之前也不会,还是学长给的雅文网,帮了大忙居家老年人健康状况及护理需求调查研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基于Beck口腔评分的综合口腔护理干预方案在气管插管病人中的应用研究绍兴地区外籍患者护理服务需求及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民办养老机构护理队伍建设研究——以黑龙江省大庆市民办养老机构为例上海市失能老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研究实习期师生关系对护理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护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为例腹腔镜手术护理中断事件的现况调查与原因分析护理本科毕业生流失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山西某高校护理本科毕业生为例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湖南省医院护理人员对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心理支持护理对改善癌症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效果研究基于我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行业品牌塑造策略研究有声思维法在护理本科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技能素质提升研究现代岗位价值评价在医院护理岗位中的应用研究广东省高职护理专业就业问题研究——以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综合护理干预对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