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介绍下怎么写论文吧:首先,护理文章的类型有挺多种的,大致主要是论著、综述、个案报告、护理心得等,不同文章类型的写法不同,格式也不同,关于写作格式,人卫出版社的《护理研究》一书中有专门的介绍,尤其是前两种,后两种的写作格式相对比较自由些。但如果你指的论文是学位论文,比如说研究生、博士生的毕业论文的话,要求就很高了,这个建议你可以去万方的全国学位论文数据库中下载个一两篇看看。不过,一般不是研究生或博士生的话,也不需要写学位论文,如果要写的话,也一定会有导师或师兄师姐可以寻求帮助,所以我估计你的情况应该是属于上面一种。当然上面我所说的只是针对写作的格式而言,关于内容方面的话是需要经过比较系统的学习才能有所领悟的。首先,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做研究,写文章是最后一步,如果没有之前那么多的准备、铺垫的话肯定是没什么可写的,所以,建议你先系统地了解下做研究的整个过程,《护理研究》上有详细介绍,如果你身边有哪些护理科研项目在开展的话,你可以加入他们的团队感受下,千万别网上搜搜文章,然后复制黏贴完事。其次,研究最核心的部分是科研设计,如果是没有基础的话,要理解什么是科研设计、怎么设计也的确挺难的,比较速成的一个方式是,明确你要研究的问题,然后找相似的文献进行学习,看看人家都是怎么做的。当然,一味照搬是没用的,因为科研讲究的是创新,没创新文章就不容易发。关于发表文章:发表文章的流程一般是这样的:写完文章后,先将文章投稿到你预期想投的杂志社(现在一般都是网上投稿,具体各杂志社的网上投稿地址杂志上一般都会写明,不然上网查下);等待回复,即录取还是不录取,一般需要1-3个月,快的话2—3个星期,每个杂志社不同;收到录取通知单后,按照要求汇款给杂志社,一篇综述或论著的版面费一般在1000左右,不同的杂志社收费标准也不太一样;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等待编辑审稿,一般需要半年左右;接下去你会收到编辑的修改建议,根据建议进行修改再回寄;如果修改没什么问题的话,会告知你的文章将在哪一期的那个栏目内出版;然后就是等待正式出版了。基本上要花上将近1年的时间吧。想要自己的文章能被发表的话,首先,在确定研究题目的时候一定要紧抓热门话题,其次,要有自己的创新点。投文章时,首先要了解每个杂志社不同的口味,比如说我的研究问题哪个杂志社上的文章较多之类,不要盲目投,因为很有可能你的文章不错,但投错了杂志,因为你研究的东西不是这个杂志感兴趣的,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比如你的问题是临床的,但你投了管理的杂志,那就有些不适合了。Anyway,希望以上的内容对你能有些帮助。
中国医学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国医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引用习惯对中文期刊零被引率的影响分析——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0年载文为例.《科技与出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年6期.孔朝霞.陈璐.[2].《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10年发表中国医学科研论文分析与思考.《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年5期.李晶.[4].应当慎重对待零被引论文.《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年3期.孔朝霞.陈璐.[7].互联网+医学教育开启“人卫开放大学”之门中国医学数字教材与慕课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出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年16期.王运平.[8].中国医学、法医学与解剖学关系之探析.《医学与哲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23期.陈琦.[9].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灾害救援分会在京成立.《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年9期.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员部.[10].中国医学中的信息、系统和复杂性思想.《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年4期.邬焜.二、中国医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基于LibQUAL+®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被引次数:1作者:周琴.情报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医学科学院2013(学位年度)[2].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对策研究.作者:魏民.情报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2010(学位年度)[3].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分卷方剂学数据库建立的研究.作者:陈桂卿.中西医结合基础内蒙古民族大学2012(学位年度)[4].近代日本汉洋医学之争探析——兼论日本岛国文化的特点.作者:邹小凤.世界历史四川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5].德贞与中国医学早期现代化.被引次数:2作者:高晞.专门史复旦大学2008(学位年度)[6].中国医学作者撰写的英文研究性论文前言部分的体裁分析.被引次数:4作者:梁少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第四军医大学2005(学位年度)[7].《中国医学文化史·中医观念中的人文世界》英译实践及译后总结.作者:楼佳伊.英语笔译浙江师范大学2015(学位年度)[8].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干细胞移植中心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被引次数:1作者:宋阿霞.内科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医学科学院2010(学位年度)[9].五行学说与《黄帝内经》——论五行学说是怎样与古代中国医学合流的.被引次数:2作者:罗曼.中国哲学上海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10].当代中国医学 精神的模式构建及其实践意义.作者:许启彬. 学东南大学2008(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国医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Scientometrics:AnInternationalJournalforAllQuantitativeAspectsoftheScienceofSciencePolic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2]Adynamicmultiplereactionmonitoringmethodforthemultiplecomponentsquantificationofcomplex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reparations:.《Journalofchromatography,A:Includingelectrophoresisandotherseparationmethod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3]Identificationofrawcuscutaesemenanditsprocessedproductsby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diodearraydetection/.《Journalofliquidchromatographyandrelatedtechnologie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4]Quickdetec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tractylodisMacrocephalaeRhizoma'《LaserPhysics:AnInternationalJournaldevotedtoTheoreticalandExperimentalLaserResearchandAppli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5].《TrAC:TrendsinAnalyticalChemistr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6]《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rmophysic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7].《Journalofthermalanalysisandcalorimetr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8]Determinationofxanthatinbyultra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coupledwithtriplequadrupolemassspectrometry:《Journalofchromatograph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9]Acombinationofpharmacophoremodeling,.《Biomedicalmaterialsandengineering》,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10]《Journalofappliedstatistic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四、中国医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中国医学大成》研究.曹丽娟,2011中国庆阳2011歧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2]《中国医学文摘中医》2011年度摘录基金文章统计.魏民.王梓宁.李琳.庞玉萍,201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2011年学术年会[3]曹炳章与《中国医学大成》.曹丽娟,2010“医家传记研究的继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4]中文医学影像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以《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为例.杜艳霞.史晓娟.孙超.赵娜,2015第十三届(2015)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5]从文献计量角度聚焦中国医学科技发展现状——中国医学科技国际论文计量分析.王敏.张玢.李海存.刘晓婷.许培扬,2009第九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6]曹炳章与《中国医学大成》.曹丽娟,2010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第十三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7]《中图法》四版“中国医学”类目设置质疑.任书俊,2009安徽省高校图工委文献信息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8]中
嘿嘿,本人是学习护理专业的,前几天刚好写了一篇护理的论文,写作的时候也是学习了很多关于写作的技巧,对了,是在 那个 创新医学网 上看到一些关于写作的专业性文章,先给你分享一篇写作的经验,你看看是否有帮助护理学术论文是护理实践的总结,是护理人员将理论和专业知识在实际的运用与升华。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和投稿成功率是撰稿护士的心愿,对于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本人从自己近5年来所获得的经验和体会,就如何解决护理论文的动笔围难问题作一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动笔困难的原因分析、缺乏撰写护理论文的自信心,许多护士包括从前的我,都认为在省级以上护理杂志尤其是《中华护理杂志》发表护理论文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对自己是否会写论文具有不确定性,担心不会写论文,担心写不好论文难为情,更不愿意将写好的论文拿给同事们看,尤其在自己的论文一篇也没有在正式公开刊物发表之前,对论文写作有一种天然的惧怕,缺乏自信心。这是论文动笔困难的最大心理障碍。、缺少撰写护理论文的主动意识临床第一线护士工作太忙,不仅工作相当辛苦而且精神压力很大,极大部分护士还要承担相当多的家务劳动和一些社会角色。谁都觉得忙忙碌碌,根本没有时间来写文章。更何况还要进行自大、夜大等学历升级考试,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这是从前的我和大家一样没有能及时动笔的主观原因。、受教育层次和水下的限制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多年来护理教育体制的影响,目前,从事临床工作的极大部分护理人员特别是一些基层医院的护士,只接受过正规的中等教育甚至只有初中毕业,这毕竟不能与正规的高等教育相比,不仅理论知识缺乏、写作水平有限,不能善于发现实际工作中有价值的重要线索,而且也不可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进行有机的结合,更不善于积累和摸索日常工作中的护理经验,要想写出有一定水平的文章确实有相当大的难度。这时动笔困难的重要客观原因。、不重视相关信息的利用很多护士平时没有养成阅读文献的习惯,甚至有些低年资护士连护理杂志都没有订阅,单位也不可能选派她们出去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因此她们不能也不善于发现学术会议和文献中的相关信息,又没有能较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查询相关的资料,往往觉得没有内容可写,每当近年底要完成护理部硬性规定任务时,便觉得无从着手或者选好题材后一拖再拖,这是没有动笔的根本原因。、缺乏新意,不懂格式也许我们的护士由于工作较忙或单位管理上的原因,没有或很少有机会出去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尤其是关于论文写作方面的知识培训,因此,想到要写论文了还不清楚各种论文的规范格式,也从来不关心或很少关注各类杂志中的优秀学术论文,论文选题缺少新意及创新,但看看人家写的论文又觉得这么简单,往往去重复或模仿人家的经验和内容。这是最不可取的写作思路。、自我放弃,不积极投稿有相当一部分护士,写好文章后投寄1一2次不成功,甚至没有积极投稿就把已经基本成文的护理论文搁在一边或者放弃,造成别人捷足先登后悔莫及。这是护理论文难以完稿和降低论文投稿命中率的致命弱点。
大一中医护理系 论文是护理方面的啊
护士啊 学的是《中基》
写论文 学得真的少些学中基要写护理方面的论文·········挺难
建议看下《内经》王洪图编写的 人卫出版社 《中医药高级丛书》
中篇第2节···生命观 、疾病观 、养生康复观 里面好多可以取材
学《中基》写论文有难度 ,现在学院教育都偏离了真正的中医
现在的中医,是中医西医化,说好听是「科学化」,实际上是西医化。怎么没本事让西医中医化呢?中国人可怜啊!【中医界急缺人才,中医的教育有很大问题,我们的中医药大学里,一群唯唯诺诺的庸才正在教授一大群迷迷糊糊的庸才。】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西医西药已经成了一种信仰,不过这是标标准准的迷信。何谓科学主义?就是将科学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都作为绝对的价值标准进行信仰,而不是将其看作只是人类认识自然事物的一种相对有效的途径,进而排斥任何其他非科学的认识自然事物的途径,并要求所有的非科学文化接受科学的阐释与改造。一句话,科学主义就是极端的科学迷信。对科学主义的迷信必然会产生危害性的后果,即科学主义的信奉者以科学为标准怀疑和否定一切非科学的认知自然事物的途径,凡是那些不合符逻辑思维的、建构性实验研究的、概念性理论形态的都要被废弃,或者接受科学的改造。那些早已消失的文化不说,在当下与科学并存的非西方文化就会因这种信仰而遭殃。这就是中医为何会在中国不断地遭受来自中医学界内外的怀疑、异化、贬低和否定的原因。新生代的中医家队伍从小接受的就是学科学、讲科学和爱科学的科学主义教育,他们的自我意识里只有科学知识,虽然在大学学习阶段接受了与科学异质的中医理论知识,但是这种知识是处在边缘化的,是从属于科学知识的。科学主义的疫毒内陷于每一位中医先生的心中,使得他们只能以科学的标准去要求中医,从科学主义的角度去发展中医。在文化属性上,将中医纳入科学之中,但这种“科学”不是显在的,因为中医理论思维和形态与西医和现代科技理论大异其趣;那么,这就要充分挖掘中医的“科学内涵”,证明其内在的“科学性”,改造其“自然哲学式的形态”,使其由隐性的具有“科学性”的医学转化为具有显性的“科学形态”的医学。信奉科学主义的中医家队伍在科学价值的驱使下,不再是去研修中国古典文化强化对中医理论的继承与创新,而是将中医理论及其诊疗形态作为一种被改造的对象,用西医和现代科技既有的逻辑思维、建构性实验的研究方法和概念性理论形态去让中医改头换面。从此,科学主义就像一座难以穿透的屏障树立在中医家队伍的自我意识与中医理论之间,使得他们只能游离在中医理论之外,成为一个外在中医的看客。要想拯救中医,就必须拯救中医家队伍;要想拯救中医家队伍,除了要推动其在中国古典文化领域里固本筑基之外,还需要驱逐内陷于其心中的唯科学主义疫毒;要想驱逐唯科学主义的疫毒,就必须大力剖析科学认知自然事物的缺陷以及由之而来的弊端和危害性,彻底消除笼罩在科学之上的无暇的真理光环,将其打回低级地认始自然事物的原形。因此,我们要想在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医,就必须和西方文化进行斗争,和西方文化中心论之下的唯科学主义进行斗争,根除中医家队伍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感染的现代化疫毒,将他们从科学的迷信中拉扯出来,重新树立中国古典文化的主体意识,进而推动中医的传播与发展。
是你要吧!哥们要诚实
《实验中医学》(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实验中医学(二),(又名:中医学综合实验)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of TCM开课(二级)学院:基础医学院课程性质:必修课学分:5学时:70本课程标准学时为70个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 内容 学时1)理论课、分组(课堂) 3 2)学员分组选题、小组整理选题发言稿(图书馆) 3 3)选题课堂介绍、讨论、教师分析、表决(课堂) 3 4)课题检索、设计,个人独立撰写开题报告(图书馆) 6 5)开题报告、讨论、教师分析、表决(课堂) 3 7)实验准备、动物模型预初实验(实验室) 37 8)造模、继续实验准备、熟练各实验技巧(实验室)9)集体处死实验动物、取材、实验检测全面展开(实验室)10)数据处理、分析(实验室) 3 11)学生介绍实验结果和初步分析,教师辅导(课堂) 3 12)撰写研究报告(实验室) 6 13)宣读研究报告、提问、答辩,教师总结(课堂) 3 70 前期课程:实验中医学(一),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生物化学 授课对象:七年制基础医学专业,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综合评定方法考核,根据学生文献综述撰写(20%)、实验技术掌握、实验操作水平和实验态度(40%)和实验报告撰写(40%)评定成绩。 课程简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开展选题、课题设计、研究准备、实验实施、实验数据分析,乃至撰写实验报告等系统的实践,在实践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暴露其知识面的欠缺,主动去吸取有关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在实践中完成从学到用的能力的培养和升华。Following the teachers’ supervision,the students can independently select subjects,design topics,prepare research,practice experiment,analysis experimental data and write some test report. They can test their knowledge and detect their deficiency in the take relevant knowledge initiatively and make use of it to sublime from learning to using in the practice.一、前言本课程是培养学生独立、综合运用多种实验方法研究中医课题能力的一门课程,是中医基础学科的重要课程之一。几十年的中医现代实验研究表明,如何把传统的中医理论与现代高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合理地运用后者来研究、发掘和发展前者,是中医现代化过程中突出存在的问题,其中关键是人才。中医现代化的实验研究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这样的人才既要求对传统中医理论方法的了解,又要求对现代科学技术有关原理、方法、技术、理论的掌握,并能够把两者合理有机地组合起来。在以往开展中医研究、研究生培养中,明显暴露出缺乏这样的人才,大学本科教育阶段缺乏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措施。因此,缺少这样的教学形式和环节,已经成为限制中医药迅速发展的一条重要因素。本课程即针对这样的现状和需求而开设,课程在《实验中医学(一)》培训的基础上,要求并指导学生综合所学中、西医学知识、现代研究技术,独立自主地开展包括选题、课题设计、研究准备、实验实施、实验数据分析,乃至撰写实验报告等系统的实践,使学员在实践中去进一步检验所学的知识,暴露其知识面的欠缺,主动去吸取有关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在实践中完成从学到用的能力培养和升华。二、教学要求和内容[目的要求]1.目的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员独立地、综合运用多种实验方法开展中医实验研究的能力。 课程设计以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培养独立研究的基本能力,及其综合能力,并在教学形式上给予保证。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综合所学中、西医学知识、现代研究技术,独立自主地开展包括选题、课题设计、研究准备、实验实施、实验数据分析,至撰写实验报告等系统的实践,使学员在实践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暴露其知识面的欠缺,主动去吸取有关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在实践中完成从学到用的能力的培养和升华。2.要求1)明确学习目的。首先是培养学生中医药学创新、创造、开拓的精神和能力,尤其注重能力的培养,学用结合;其次是培养学生科研素质,激励学生发现知识的局限、主动自学,不断补充完善其知识结构;再次是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包括对研究的兴趣、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他人的学术见解和研究成果、协作精神、主动精神。这些素质、精神、能力对毕业后从事中医医疗、科研、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是二十一世纪中医药人才的基本要求。2)要求热情、积极投入。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潜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习、研究、创造的积极性。投入愈多,收获愈多。鼓励勤思考、勤观察、勤提问、勤动手。鼓励加强交流,切磋利弊,获得大量的书本上学不到、体会不深切的知识。3)在教学形式上保证学员成为主角,辅以启发教育,注意培养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亲自动手,独立、主动、认真地参与实验研究的每一个过程,主动参与研究的所有环节,在研究中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参考文献,综合分析,得出合理的研究结论。并在研究、讨论中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和取舍决策的能力、创新能力。课堂讨论鼓励大胆发表己见,虚心吸收同学、老师的观点和意见,扩展分析思路,培养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从中有效地培养独立开展实验中医学研究的能力、竞争和拼搏的精神、开拓创造的能力。增强科研的信心和勇气,培养科学实验思维能力。4)要求在学习研究中发扬团队协作精神。5)要求培养和加强自学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6)要求培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能力。课程开展过程中要求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由于受到教学经费的限制、课时的限制、学生实验研究技术的水准、教学实施所在科室实验条件的限制、带教教师学术水平的限制等等,所开展的实验往往会与部分,甚至多数学生所期望、理想的有一定的差距。在最终确定并开展的综合实验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内容往往不可能是最先进的、最激动、最系统、最周全的。为此,既要求学员培养准确地了解环境、适应环境,调整研究的思路、设想、方法的能力;同时要求学员从今后研究工作需要出发,高标准、严要求,在有限的条件下获得最大的锻炼和效益。使学员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能力得到培训,增加今后研究的适应力、应变能力。同时,培养学员坚毅的心理素质、毅力、自控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7)要求培养科学的实事求是学风,客观地进行实验设计、分析报道实验结果。8)要求重视培养信息的收集、利用与交流的能力。[教学内容]1.首先介绍本课程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课后立即自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材,内容包括: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选题第三章 课题设计第四章 研究准备第五章 实验实施第六章 实验数据分析第七章 撰写实验报告第八章 综合实验实例附录2.学员自愿分组选题,4人一组。小组集体撰写选题报告。3.选题课堂交流、提问、答疑,每组由第1人介绍。无记名投票确定选题。4.学员分组课题设计,独立撰写开题报告,并上交,作为成绩。5.课题设计课堂交流、提问、答疑,每组由第2人介绍,第3人综合小组其他3人补充。无记名投票确定入选设计,初步明确研究内容和分工。6.学员预初实验、实验准备和实验。7.课堂实验结果交流和数据处理讨论。每组由第4、5人介绍。8.学员数据处理、分析。9.撰写研究报告,并上交,作为成绩。课堂每组推荐1人论文答辩。[教学方法]1.教学原则本课程以学员自学和自己动手选题、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及撰写研究报告为主,教师指导、分析为辅。2.教学安排1)首先介绍本课程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课后自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材。2)学员自愿分组,4-5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计算机检索等方法检索文献,进行课题设计。3)课题设计课堂交流、提问、答疑,独立撰写文献综述,并上交。作为考试内容之一。4)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确定研究内容,完成各小组承担实验指标、研究内容的分工。5)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准备、经费预算、预初实验和实验研究工作。6)课堂实验结果交流和数据处理讨论。由每组的第4、5人介绍。7)学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数据处理、分析。8)独立撰写研究报告并上交。作为考试内容之一。各组推荐1名代表课堂宣读研究报告,学生教师提问,答辩者记录,全组一道参与答辩。3.考核办法全体任课教师讨论商量,依据开题报告(20%)、研究报告(40%)、研究态度(30%)和研究贡献度(10%)评分。三、大纲使用说明1.本大纲供七年制中医基础专业、七年制中医临床专业使用,亦适用于其它专业,包括研究生选修或辅修本课程的学生。2.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安排进行适当调整,但不能影响课程的基本体系。四、主要参考书目1. 方肇勤主编.实验中医学.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2. 方肇勤主编.中医学综合实验.第一版.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4,第二次印刷3. 方肇勤主编.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4. 贲长恩主编.中医科研基本思路和方法.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 汪谦主编.现代医学实验方法.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 侯灿主编.医学科学研究入门.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7. 倪宗瓒主编.医学统计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8. 方喜业主编.医学实验动物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9. 李仪奎主编.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10.史继学,等主编.实用医学论文写作与技巧.第一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7
先介绍下怎么写论文吧: 首先,护理文章的类型有挺多种的,大致主要是论著、综述、个案报告、护理心得等,不同文章类型的写法不同,格式也不同,关于写作格式,人卫出版社的《护理研究》一书中有专门的介绍,尤其是前两种,后两种的写作格式相对比较自由些。 但如果你指的论文是学位论文,比如说研究生、博士生的毕业论文的话,要求就很高了,这个建议你可以去万方的全国学位论文数据库中下载个一两篇看看。不过,一般不是研究生或博士生的话,也不需要写学位论文,如果要写的话,也一定会有导师或师兄师姐可以寻求帮助,所以我估计你的情况应该是属于上面一种。 当然上面我所说的只是针对写作的格式而言,关于内容方面的话是需要经过比较系统的学习才能有所领悟的。首先,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做研究,写文章是最后一步,如果没有之前那么多的准备、铺垫的话肯定是没什么可写的,所以,建议你先系统地了解下做研究的整个过程,《护理研究》上有详细介绍,如果你身边有哪些护理科研项目在开展的话,你可以加入他们的团队感受下,千万别网上搜搜文章,然后复制黏贴完事。其次,研究最核心的部分是科研设计,如果是没有基础的话,要理解什么是科研设计、怎么设计也的确挺难的,比较速成的一个方式是,明确你要研究的问题,然后找相似的文献进行学习,看看人家都是怎么做的。当然,一味照搬是没用的,因为科研讲究的是创新,没创新文章就不容易发。关于发表文章: 发表文章的流程一般是这样的:写完文章后,先将文章投稿到你预期想投的杂志社(现在一般都是网上投稿,具体各杂志社的网上投稿地址杂志上一般都会写明,不然上网查下);等待回复,即录取还是不录取,一般需要1-3个月,快的话2—3个星期,每个杂志社不同;收到录取通知单后,按照要求汇款给杂志社,一篇综述或论著的版面费一般在1000左右,不同的杂志社收费标准也不太一样;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等待编辑审稿,一般需要半年左右;接下去你会收到编辑的修改建议,根据建议进行修改再回寄;如果修改没什么问题的话,会告知你的文章将在哪一期的那个栏目内出版;然后就是等待正式出版了。基本上要花上将近1年的时间吧。 想要自己的文章能被发表的话,首先,在确定研究题目的时候一定要紧抓热门话题,其次,要有自己的创新点。投文章时,首先要了解每个杂志社不同的口味,比如说我的研究问题哪个杂志社上的文章较多之类,不要盲目投,因为很有可能你的文章不错,但投错了杂志,因为你研究的东西不是这个杂志感兴趣的,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比如你的问题是临床的,但你投了管理的杂志,那就有些不适合了。
你说的应该是《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吧,是科技核心,以下是杂志简介: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承办的一本集纸版、光盘、网络、手机报、微博、微信等多位一体的国家级期刊,创刊于2008年9月,现为月刊,ISSN 1674-7372,CN 11-9298/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36,定价:20元/期,2013年9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给你一个目录,自己看看啊。《中国临床医学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名录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核心期刊序次 学科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学科名次 期刊版权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2/21 临床 5/80 独家授权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中国康复医学会 3/21 临床 26/80 中华护理杂志 中华护理学会 8/21 护理康复 1/23 临床检验杂志 江苏省医学会 9/21 临床 24/80 独家授权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安微医科大学 10/21 基础医学 14/57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会 11/21 护理康复 2/23 检验医学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13/21 临床 23/80 中国全科医学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15/21 临床 13/80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17/21 临床 27/80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输血协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18/21 临床 7/80 独家授权中国实验诊断学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19/21 临床 44/80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中国医科大学 20/21 临床 33/80 护士进修杂志 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21/21 护理康复 10/23 实用医学杂志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27/37 综合性医药卫生 70/219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复旦大学医学院 内科 1/83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四川大学 临床 1/80 独家授权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中国病理生物学会 基础医学 5/57 独家授权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内科 13/83 独家授权中国血液净化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临床 9/80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中科院声学研究所 特种医学 3/22 独家授权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扬州大学 临床 12/80 新医学 中山大学 综合性医药卫生 10/219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护理康复 9/23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会;河南省人民医院 临床 18/80 独家授权临床输血与检验 安徽省输血协会;安徽省立医院 临床 20/80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广东医学会 内科 25/83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中国医学科学院 综合性医药卫生 17/219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临床 22/80 中国康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同济医科大学 护理康复 13/23 中华全科医学 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微循环学会 临床 25/80 独家授权临床心电学杂志 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内科 31/83 独家授权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北京药学会 药学 29/61 临床血液学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院血研所 内科 42/83 上海医学影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上海研究所 临床 31/80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中华医学会 临床 32/80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等单位 内科 44/83 疑难病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 临床 35/80 独家授权医学影像学杂志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 特种医学 9/22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临床 36/80 中国临床医学 复旦大学 临床 40/80 临床荟萃 河北医科大学 临床 41/80 独家授权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神经、精神 19/28 中国临床医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 43/80 临床误诊误治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临床 46/80 循证医学 广东省循证医学科研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 临床 48/80 罕少疾病杂志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深圳市卫生局 临床 49/80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临床 50/80 检验医学与临床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临床 52/80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中国同位素公司 基础医学 47/57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人民医院 临床 53/80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临床 54/80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浙江大学 临床 55/80 实验与检验医学 中华医学会江西分会 临床 57/80 唯一合作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山西省人民医院 特种医学 17/22 现代临床医学 成都市医学信息所;成都医学会 临床 59/80 临床军医杂志 解放军沈阳军区卫生人员训练基地 特种医学 18/22 独家授权实用临床医学 江西医学院 临床 60/80 现代诊断与治疗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临床 61/80 独家授权临床医学 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 临床 62/80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临床 63/80 独家授权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中华医学会 外科 73/78 现代实用医学 宁波市医学会;宁波市医学信息研究所 临床 65/80 现代医用影像学 陕西省肿瘤医院;陕西省肿瘤研究所 特种医学 19/22 实用医药杂志 济南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综合性医药卫生 130/219 透析与人工器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人工器官分会 临床 68/80 中国疗养医学 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 护理康复 22/23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中华医学会 临床 69/80 中国实用医药 中国康复医学会 综合性医药卫生 160/219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山医科大学 临床 72/80 实用医技杂志 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 临床 73/80 实用心电学杂志 南通医学院;江苏大学;徐州医学院 内科 79/83 中国临床研究 中华预防医学会 综合性医药卫生 185/219 独家授权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内科 80/83 临床急诊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临床 78/80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医院协会 综合性医药卫生 194/219 临床医学工程 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综合性医药卫生 195/219 分子影像医学杂志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分校 临床 检验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医院 临床 检验医学教育 温州医学院;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常会医学检验教育分会;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学会 临床 唯一合作临床医学与亚健康 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 临床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湖北省教育厅主管三峡大学 临床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社 临床 唯一合作浙江检验医学 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 临床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 临床 中华理疗杂志 中华医学会 临床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中华医学会 临床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中华医学会 临床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中国中医药报社 临床
不是正规杂志
人民卫生出版社建社50年来,累计出版图书2万余种,总印数约67000万册,每年出书1000余种,年发行量1000多万册,年产值超过5亿元。出书品种主要包括: 医学教材、参考书和医学科普读物等,涉及现代医药学和中国传统医药学的所有领域,体系完整,品种齐全。人卫社不断加强管理,优化选题,提高质量,多出精品,加强服务,已成为国内唯一涵盖医学各领域,各层次的出版机构,能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使读者享受到一流的作者、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人卫社的品牌已成为优质图书的代名词。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医学教材有着优良的传统。 从建社伊始的20世纪50年代, 翻译前苏联的医学教材以满足国内教学需要,到组织国内一流作者自编教材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一代代的医学生都是伴随着人卫社出版的教材成长起来的。
中国的医疗改革 当今世界上还没有几个国家把公共医疗卫生系统当做商品投入市场竞争,把饱受疾病折磨的病人当作榨取暴利的对象!中国又开了先河!每年因此致残甚至死亡的人数难以估计!现在医疗已经成了一些富人的特权。因为经济原因,社会上多数的医疗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穷人甚至无法享受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医改应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让大多数人能够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健康;让群众真正的能看得起并能治好病!所以医改应从 “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两大方面着手。并根据国家规定,和专家的研究应继续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两会以来医疗问题一直是媒介探讨的热点,因为医疗涉及民生,是老百姓所最为关心的切实问题。对于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不健全和有些畸形的医保制度更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所讨论的热点话题! 人们都在抱怨中国的医疗体系,“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本人先来介绍一下中国医疗体系的现状! “医院只认钱,不认人。”——仅仅因为深更半夜未带足现金,渝州大学陶国林老师在押光身上所有钱物后,仍眼睁睁看着自己患急性阑尾炎的学生得不到救治,其中一头发花白的医生竟作答:“我们只认钱,不认人。”(中新网重庆) 又如医院在收治急诊病人之前先收一笔押金的情形并不少见。官方媒体对一起惨剧表示了震惊。四家医院拒绝收治三岁幼童烫伤惨死——因乌鲁木齐市4家医院拒绝收治,不慎被开水烫伤的3岁幼儿刘光祥,在父母抱着他奔波4个多小时后休克死亡。(《人民日报》) 当今世界上还没有几个国家把公共医疗卫生系统当做商品投入市场竞争,把饱受疾病折磨的病人当作榨取暴利的对象!中国又开了先河!每年因此致残甚至死亡的人数难以估计!可怕呀!英国《泰晤士报》8月4日 发表一篇文章 指出中国的医疗体制“露骨的贪婪取代了赤脚医生!”现在医疗已经成了一些富人的特权。因为经济原因,社会上多数的医疗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穷人甚至无法享受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 据统计,我国20%的人拥有80%以上的银行存款,由此可以看出,贫穷或者说不太富有的人占了绝大多数,政府应该保证这些人获得最基本的医疗保障。目前,我国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是%—%。在这部分财政支出中,医疗费用的70%用在城市,30%用在农村;而我国70%的人口在农村,也就是说30%的人口占用了70%的卫生资源,包括政府的支出。2003年我国农民的人均收入是2622元,根据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的结果,2003年农民住院例均费用是2236元。这样,如果一个农民家庭有一个人住院,可能这一年的收入就全部用到医疗费用上。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在卫生部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新闻布会上曾经承认,在农村有40%—60%的人,因为看不起病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中西部地区,因为看不起病、住不起医院,因病在家里死亡的人数估计在60%—80%。什么是国耻,这就是国耻,30%的人占据了70%卫生资源,在这30%中极少部分人却又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资源和金费,当外面的工人、农民因交不了住院费死 可以看出,中国的医疗是相当不健全,不公平的!我们的医改究竟要失败几次才能真正接受教训呢?我们还能经得起几次失败呢?本人对今年的医改也同样持怀疑的态度!原因很简单,北京市能不能放鞭炮都要在全体市民中征求意见,圆明园的湖底要不要铺塑料布都要听证,还得现场直播什么的,医改这样比天还大的事,怎么就这么放心地让“相关部门、专家学者”暗箱操作,一手包办了呢? 本人认为医改应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让大多数人能够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健康;让群众真正的能看得起并能治好病!所以医改应从 “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两大方面着手。并根据国家规定,和专家的研究应继续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能变,不能盲目照搬外国的发展模式;二是坚持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不能变,医疗卫生机构不能变成追求经济利益的场所;三是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居民健康权益的责任不能变,增加卫生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医疗卫生监管依然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适应人民健康需求和承受能力的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具体如下: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公共卫生管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预防重大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加强卫生行业监管,维护群众就医安全;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改善生活工作环境,提高群众的卫生观念和卫生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 第二,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第三,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重点控制艾滋病、肝炎、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第四,加强农村卫生建设,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要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到农村,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努力解决农民缺医少药的状况。一是在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正式启动农村卫生基础建设规划,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筹资,用几年的时间,逐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二是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三是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建立适应农民承受能力的农村医药价格管理体系和农村医疗管理规范,为农民提供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四是坚决落实中央关于每年新增的卫生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制定加大农村卫生投入,改革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为农民提供廉价服务的保障措施。五是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组织城市医生对口支援农村。 第五,深化城市医疗体制改革试点,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近年来,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整体上看,成效不够明显,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存在问题,公益性质淡化;社会资源进入医疗服务领域不畅,发展不快;医疗服务监管薄弱,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缓慢,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很突出。 第六,切实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第七,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狠刹不正之风。
卫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副高卫生职称论文,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关系探讨
【摘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都是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主体,两者有着共同的对象,即人民,但两者的出发点不尽相同,在工作角度与主题内容上有着较大的差比。长期以来,更多的业者以医者身份来从事公共卫生行业,使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界限变得模糊,本文浅析了两者的关系,从中发现一些重要的交叉点,以指导从业人员更好的完成各自的工作。
【关键词】公共卫生;预防医学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20-02
公共卫生服务是通过评价、政策发展和保障措施来预防疾病、延长人寿命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一门科学和艺术,是一种以低成本换取高服务的模式,是一种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服务。在发达国家,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政府的作用(比如政代写公共卫生管理论文策干预)在公共卫生工作中是不可替代的。许多国家对各级政府在公共卫生中的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并作为政绩考核的一项指标,以督促各级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
(1)在我国,由于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部分行政决策者受经济利益驱动,更重视一些可以短期收益的项目,削弱了政府对于公共卫生的重视程度和行政干预力度。
即便在一些城市,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政府对于公共卫生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分工和职责范围,因此,尽快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任务,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都应该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概念,建立相匹配的体制,以解决广大人们群众长久的健康生活难题。
(2)当前,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面临一下几个主要问题
重大传染病仍在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仍是今后较长时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城市化和工业化加剧,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癌症、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威胁群众生命安全的杀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仍不完善,正确指挥、协调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是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保障;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差,农村卫生工作仍未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基础薄弱。因此,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需要在以上各个方面加强公共卫生建设。
(3)预防医学,是指以环境、人群、健康三个基点为模式,运用基础科学、临床医学和环境卫生科学等理论方法,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等原理和方法,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作用规律;以“预防为主”为指导思想,制定疾病的防制对策,并通过实施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预防、控制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4)预防医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它的对象包括了个体和群体;重点在于那些健康以及无任何症状的个体,以代写公共卫生管理论文预防为主;重视临床医学的结合,将预防整合于治疗之中,理论实际相结合;注重环境、健康和人群三者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
临床与预防医学的整合是预防医学发展的方向,将基础和临床医学相结合,提出新的理论,作为预防医学的依据,能够有效的推进疾病早期防治,提高疾病防治的科学性和效果,促进新的卫生保健服务体系的构建。这种发展方向完全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可以成为加强社区疾病防控等预防措施的有效途径。
(5)自“非典”事件过后,公共卫生安全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少学者对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概念及内容进行了深思和讨论,有的学者认为公共卫生是预防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的则认为预防医学是公共卫生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有的仍坚持认为两者是一回事。但我们要清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并非同一概念,尽管两者的目标是保证人民健康,工作对象均为群体,在工作内容上有难以分割的部分,但两者的本质、角度和主体工作内容有很大的不同。
(5)另外,公共卫生从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医学,发展到以群体为中心的社区医学,具有以人为本,以全体人群为对象,以社区为基础,以政策为手段,以健康促进为先导的特点,已演变为一种社会管理职能,严格说它已不属于医学范畴,而预防医学则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不管它的外延多么广阔,社会性多么强,其本质仍属于医学。
总结: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密不可分,两者工作目标一致,都是通过保障人民健康的环境来满足社会的利益。预防医学是一门专业的学科,提供的是一种策略,而公共卫生管理则是在这个学科基础上的社会实践,更像是一种执行手段。总体上看,预防医学通过公共卫生来实现,公共卫生管理则是预防医学服务于科学与民众的桥梁。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副高卫生职称论文
既然官方网站不承认,那就是不存在的。你可以去创新医学网上投稿,快发快审,而且权威代理杂志期刊。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确实没有授权其他网站征稿,别的网站以他的名义征稿后,会转发到其他的杂志。如果你想投这个杂志,你都知道他的官方网站了,那就去官方网站投稿吧。以免上当。
中国的医疗改革 当今世界上还没有几个国家把公共医疗卫生系统当做商品投入市场竞争,把饱受疾病折磨的病人当作榨取暴利的对象!中国又开了先河!每年因此致残甚至死亡的人数难以估计!现在医疗已经成了一些富人的特权。因为经济原因,社会上多数的医疗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穷人甚至无法享受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医改应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让大多数人能够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健康;让群众真正的能看得起并能治好病!所以医改应从 “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两大方面着手。并根据国家规定,和专家的研究应继续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两会以来医疗问题一直是媒介探讨的热点,因为医疗涉及民生,是老百姓所最为关心的切实问题。对于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不健全和有些畸形的医保制度更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所讨论的热点话题! 人们都在抱怨中国的医疗体系,“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本人先来介绍一下中国医疗体系的现状! “医院只认钱,不认人。”——仅仅因为深更半夜未带足现金,渝州大学陶国林老师在押光身上所有钱物后,仍眼睁睁看着自己患急性阑尾炎的学生得不到救治,其中一头发花白的医生竟作答:“我们只认钱,不认人。”(中新网重庆) 又如医院在收治急诊病人之前先收一笔押金的情形并不少见。官方媒体对一起惨剧表示了震惊。四家医院拒绝收治三岁幼童烫伤惨死——因乌鲁木齐市4家医院拒绝收治,不慎被开水烫伤的3岁幼儿刘光祥,在父母抱着他奔波4个多小时后休克死亡。(《人民日报》) 当今世界上还没有几个国家把公共医疗卫生系统当做商品投入市场竞争,把饱受疾病折磨的病人当作榨取暴利的对象!中国又开了先河!每年因此致残甚至死亡的人数难以估计!可怕呀!英国《泰晤士报》8月4日 发表一篇文章 指出中国的医疗体制“露骨的贪婪取代了赤脚医生!”现在医疗已经成了一些富人的特权。因为经济原因,社会上多数的医疗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穷人甚至无法享受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 据统计,我国20%的人拥有80%以上的银行存款,由此可以看出,贫穷或者说不太富有的人占了绝大多数,政府应该保证这些人获得最基本的医疗保障。目前,我国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是%—%。在这部分财政支出中,医疗费用的70%用在城市,30%用在农村;而我国70%的人口在农村,也就是说30%的人口占用了70%的卫生资源,包括政府的支出。2003年我国农民的人均收入是2622元,根据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的结果,2003年农民住院例均费用是2236元。这样,如果一个农民家庭有一个人住院,可能这一年的收入就全部用到医疗费用上。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在卫生部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新闻布会上曾经承认,在农村有40%—60%的人,因为看不起病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中西部地区,因为看不起病、住不起医院,因病在家里死亡的人数估计在60%—80%。什么是国耻,这就是国耻,30%的人占据了70%卫生资源,在这30%中极少部分人却又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资源和金费,当外面的工人、农民因交不了住院费死 可以看出,中国的医疗是相当不健全,不公平的!我们的医改究竟要失败几次才能真正接受教训呢?我们还能经得起几次失败呢?本人对今年的医改也同样持怀疑的态度!原因很简单,北京市能不能放鞭炮都要在全体市民中征求意见,圆明园的湖底要不要铺塑料布都要听证,还得现场直播什么的,医改这样比天还大的事,怎么就这么放心地让“相关部门、专家学者”暗箱操作,一手包办了呢? 本人认为医改应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让大多数人能够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健康;让群众真正的能看得起并能治好病!所以医改应从 “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两大方面着手。并根据国家规定,和专家的研究应继续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能变,不能盲目照搬外国的发展模式;二是坚持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不能变,医疗卫生机构不能变成追求经济利益的场所;三是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居民健康权益的责任不能变,增加卫生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医疗卫生监管依然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适应人民健康需求和承受能力的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具体如下: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公共卫生管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预防重大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加强卫生行业监管,维护群众就医安全;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改善生活工作环境,提高群众的卫生观念和卫生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 第二,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第三,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重点控制艾滋病、肝炎、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第四,加强农村卫生建设,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要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到农村,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努力解决农民缺医少药的状况。一是在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正式启动农村卫生基础建设规划,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筹资,用几年的时间,逐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二是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三是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建立适应农民承受能力的农村医药价格管理体系和农村医疗管理规范,为农民提供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四是坚决落实中央关于每年新增的卫生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制定加大农村卫生投入,改革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为农民提供廉价服务的保障措施。五是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组织城市医生对口支援农村。 第五,深化城市医疗体制改革试点,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近年来,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整体上看,成效不够明显,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存在问题,公益性质淡化;社会资源进入医疗服务领域不畅,发展不快;医疗服务监管薄弱,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缓慢,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很突出。 第六,切实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第七,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狠刹不正之风。
卫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副高卫生职称论文,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关系探讨
【摘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都是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主体,两者有着共同的对象,即人民,但两者的出发点不尽相同,在工作角度与主题内容上有着较大的差比。长期以来,更多的业者以医者身份来从事公共卫生行业,使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界限变得模糊,本文浅析了两者的关系,从中发现一些重要的交叉点,以指导从业人员更好的完成各自的工作。
【关键词】公共卫生;预防医学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20-02
公共卫生服务是通过评价、政策发展和保障措施来预防疾病、延长人寿命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一门科学和艺术,是一种以低成本换取高服务的模式,是一种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服务。在发达国家,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政府的作用(比如政代写公共卫生管理论文策干预)在公共卫生工作中是不可替代的。许多国家对各级政府在公共卫生中的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并作为政绩考核的一项指标,以督促各级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
(1)在我国,由于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部分行政决策者受经济利益驱动,更重视一些可以短期收益的项目,削弱了政府对于公共卫生的重视程度和行政干预力度。
即便在一些城市,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政府对于公共卫生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分工和职责范围,因此,尽快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任务,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都应该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概念,建立相匹配的体制,以解决广大人们群众长久的健康生活难题。
(2)当前,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面临一下几个主要问题
重大传染病仍在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仍是今后较长时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城市化和工业化加剧,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癌症、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威胁群众生命安全的杀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仍不完善,正确指挥、协调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是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保障;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差,农村卫生工作仍未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基础薄弱。因此,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需要在以上各个方面加强公共卫生建设。
(3)预防医学,是指以环境、人群、健康三个基点为模式,运用基础科学、临床医学和环境卫生科学等理论方法,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等原理和方法,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作用规律;以“预防为主”为指导思想,制定疾病的防制对策,并通过实施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预防、控制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4)预防医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它的对象包括了个体和群体;重点在于那些健康以及无任何症状的个体,以代写公共卫生管理论文预防为主;重视临床医学的结合,将预防整合于治疗之中,理论实际相结合;注重环境、健康和人群三者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
临床与预防医学的整合是预防医学发展的方向,将基础和临床医学相结合,提出新的理论,作为预防医学的依据,能够有效的推进疾病早期防治,提高疾病防治的科学性和效果,促进新的卫生保健服务体系的构建。这种发展方向完全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可以成为加强社区疾病防控等预防措施的有效途径。
(5)自“非典”事件过后,公共卫生安全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少学者对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概念及内容进行了深思和讨论,有的学者认为公共卫生是预防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的则认为预防医学是公共卫生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有的仍坚持认为两者是一回事。但我们要清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并非同一概念,尽管两者的目标是保证人民健康,工作对象均为群体,在工作内容上有难以分割的部分,但两者的本质、角度和主体工作内容有很大的不同。
(5)另外,公共卫生从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医学,发展到以群体为中心的社区医学,具有以人为本,以全体人群为对象,以社区为基础,以政策为手段,以健康促进为先导的特点,已演变为一种社会管理职能,严格说它已不属于医学范畴,而预防医学则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不管它的外延多么广阔,社会性多么强,其本质仍属于医学。
总结: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密不可分,两者工作目标一致,都是通过保障人民健康的环境来满足社会的利益。预防医学是一门专业的学科,提供的是一种策略,而公共卫生管理则是在这个学科基础上的社会实践,更像是一种执行手段。总体上看,预防医学通过公共卫生来实现,公共卫生管理则是预防医学服务于科学与民众的桥梁。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副高卫生职称论文
建立完善医疗体制促进我国医疗卫生改革 【关键词】 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医疗市场 〔摘要〕 随着我国的经济与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疗服务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的医疗服务也逐步走上规范化、正规化道路,但改革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与不足。笔者认为这是医改道路上的正常现象,事物总是在不断解决新矛盾过程中发展前进的。只有不断纠正错误、解决问题、改进不足,才能使我国卫生事业更好发展、医疗服务更加的完善。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医疗卫生当前管理与服务形势,对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提出了加强医疗市场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改善医疗环境等方面解决方法及意见。 〔关键词〕 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医疗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健康保障不断进步。但是随着人们医疗需求的提高,人们医疗卫生需求与医疗市场服务之间存在很大矛盾:医疗价格还存在上涨趋势;医疗市场不够规范,弱势群体的医疗费用压力越来越大等社会不和谐的现象。我国整体医疗费用以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速度增长,国家卫生总费用已超过了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1〕。当前,在我国深化医疗服务体制改革、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医疗服务机构产权变革呈现多元化趋势。这些机构在不断地引入企业经营经验和套用企业运作模式的过程中,片面理解市场化的价值内涵,出现了单纯规避经营风险和过度地张扬利己主义思潮〔2〕,在医疗服务中采取不规范经营管理方式,甚至以非法方式坑害公众以牟利;再加上先进技术的应用、高档设备的使用、新药品的研发使用,甚至医疗技术滥用、过度使用,使得医疗价格的不断上涨。2005年哈尔滨、深圳等城市的天价医药费就是个鲜活例证。笔者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处在当今医疗改革的大潮中,认为应该更好的为医疗卫生事业服务,为我国的医疗改革做贡献,提出自己以下见解。 1 加强医疗市场监管,改善就医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目前我国医疗市场仍存在医疗资源浪费、药品回扣及收受红包现象,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市场调控政策,加强行政干预和管理,制定严格监督及处罚政策,改善就医环境。这样医疗市场有良好的环境氛围及风气,既有利于我国医学的发展,又使有效的医疗保障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使医疗机构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认准航标,全心全意为人们的健康服务,共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摆脱公众信任危机,使医疗市场秩序健康发展,这是市场化初期必须做到的,不然我国的医疗市场会畸形发展。我们应积极宣传医疗技术及优秀医务工作者,宣传良好的医疗服务,使人们重新认识我们人民医院为人民的高尚理念,使人们充分相信和信任医院和医务工作者,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2 构建合理医疗教育和人才流动体制 建立健全严格的专科人才培养制度,医师教育必须是正规的5 a以上临床医学培养。实习毕业后进入二级临床医院进行工作锻炼,在较好医术及医德的带教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专科工作训练,全面考察初级医师的综合素质,合格并取得相应专科医师资格后才能独立工作,然后进行优胜劣汰。二级医院定期选送优秀医生进入三级医院进修或帮助工作,采取竞争方式,工作成绩突出并医德良好的,调入三级医院工作,构成人才梯次,增强我国难重病的救治和医疗科研能力。医师工作取消终身制,不能胜任医师工作的实行坚决强制淘汰,不得从事医疗服务工作。由卫生行政部门从二级、三级医院调派医务人员到社区和农村进行服务保障工作,提高其工资及福利待遇,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及发展机会,吸引优秀医务工作者到社区和农村工作,还可以进行定期调换岗位,提高我国整体的保障能力及水平。“流水不腐”这样既能使优秀人才更好的发展,由能提高我国医疗服务的整体保障能力和水平。医院应按需设岗,按岗取酬,公开竞聘,激活人员合理流动。实行对重要管理人才、骨干技术人才实行特别高薪、特殊待遇及岗位津贴制,吸引国内外的高尖人才,使他们发挥主导作用。因为一个骨干人才的工作,可以造就一个高水平的学科、带动一个部门的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现有的高尖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促进、激发今后的人才培养〔3〕。 3 构建合理的医院层次及体制制度 我国医院现在实行分等级制度,笔者认为,加强三级甲等医院在医疗科研及技术革新上的投入,紧跟医学前沿,提高疑难杂症的治疗水平;积极展开中小医疗机构,进行常见病的诊治;大范围的开展社区和农村医疗保障,保障人们的基本健康与疾病防控。这样不仅解决难重病的救治,提高了我国的医疗水平,又使常见疾病得到及时治疗,更好的做到疾病防控,有效的阻止黑诊所存在。中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建立广泛社区卫生服务建设,降低老年人的往返成本,将有助于增加其对医疗服务的利用〔4〕。卫生行政部门应选拔具有良好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来负责医院管理,打破必须是医疗专家才能当院长的固定规律,更好的使人尽其才。目前我国医院院长大多数是从临床一线的医学技术专家中选取,一般没有经过专门的正规的系统的管理学理论培训和学习。且有的院长还参加部分专科业务工作,这种“双肩挑”甚至是“一头沉”的院长既管不好医院,又浪费人才,对国家、对医院简直就是一种损失〔1〕。 4 构建医疗补贴、保险和社会救助相协调的保障制度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必须把握和处理好制度改革与保障投入、加强管理与改善服务的关系,特别是要把改革的进度、保障的程度和财力支撑的可能结合好〔5〕。国家应制订明确的长远发展规划和详细的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开展农民的医疗保险,使一病致贫和无钱放弃治疗的悲剧消失。政府在规范医院医疗收费的同时,构建平价医院,建立专项基金对特殊疾病患者进行医疗补贴,并建立相应的医疗保险制度及法律来更好的保证人们生命和健康,这是我们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应积极发动社会的力量捐助或其他形式帮助那些因没有钱无法得到医治的患者,虽然这只是当前我国经济不够发达的权宜之计,但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社会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使部分危重贫困患者得到救治。 5 构建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和疫情预警制度 当前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我们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医疗行业应尽快建立医疗资源的共享机制,使我们有限的医疗资源和技术最大可能的为人类健康服务。让先进医疗信息及医疗技术尽快流通共享,不仅在大的三级医院共享,更应让中小医院及社区、农村医疗系统能够资源共享,提高我国整体医疗水平。我国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制度,要使我国综合性国家大医院应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医学前沿技术的同时,不断创新医学技术来引领全球医疗技术水平,并全国的医院实行资源共享,为我国的卫生事业服务,为人们群众服务。医疗技术虽然不断进步,但并不能阻止一些灾难性的疫情的发生,比如2003年我国“非典”流行,当今禽流感的蔓延态势,都使我国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虽然医务工作者在一线工作,但仅仅接触的是就医的患者,我们政府也正在积极探索制定疫情预警制度,积极宣传和发动群众来配合医院和医疗行政部门来更好的完成疫情预警和防御工作。 6 构建医疗多元化市场,提倡全民“健康消费”理念 构建医疗多元化市场,提倡健康体检或保健服务,使疾病尽早发现治疗,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倡”健康消费”理念。加大宣传“健康消费”,使我国群众定期到医院检查、咨询、了解自身健康情况,或进行定期的医疗保健,了解响应的医学保健知识来为自己的健康服务。医院应积极挖掘市场潜力,调整经营策略、改善经营模式,增加服务项目,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和谐病患、顾客与医疗服务的关系。全面品质管理(totadqualitymanagement,TQM)概念最先是应用在制造业,其导向是提高产业的生产力、效率和效益,以提高产品质量、满足顾客、拓展市场、提升竞争力。TQM用于医疗机构,就是希望医院建构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安全有效的医疗环境”,提供全面的、优良的医疗与保健服务,使之满足病患需求,开拓医疗市场,减少成本,提高竞争力。1992年台湾医院自觉引进TQM管理理念,卫生主管也积极推动。TQM推动后,医院不再局限于医疗是医院唯一服务,顾客将医院作为一个与医疗、保健有关的消费场所,享受更有品质、更舒适的特殊医疗服务、保健服务等〔6〕。总之,我们医疗改革最终目的是更好的保障人们健康,解除患者的病痛。让我们每一个医务工作者积极投身医疗改革事业,为中国的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只要我们不断发展、不断改革、完善自己、提高水平,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会不断进步,医疗市场逐步走上正轨;我们的和谐社会与文明才会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进.医疗体制改革的出路.国际医药卫生导报〔J〕,2005,13. 〔2〕 王俊华.以社会责任为目标引领我国医疗服务机构改革〔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4:196198. 〔3〕 杜崇禧.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建议〔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5):301302. 〔4〕 陈冬冬,潘志刚.医疗体制改革中的几点思考〔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5,4:308309. 〔5〕 廖锡龙.在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4,11(2):13. 〔6〕 林端宜,黄颖.台湾医疗卫生改革新进展〔J〕.中国医院,2004,8(4):7274. 并非很准确,仅供参考, 欢迎您随时咨询。 希望对您有帮助。补充:医疗服务和保险中公共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