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认为,要想破解“青蒿素抗药性”难题,就必须搞清楚青蒿素的作用机理。
诺贝尔经济学奖为该评选中最年轻奖项,于1969年才首次颁发,截至2019年共81人获奖。与其他奖项相比,获奖者普遍高龄,其中74位均在50岁以上,曾出现90岁高龄奖项得主
屠呦呦系统红斑2021年有没有新发现?屠呦呦团队在对青蒿素进行研究时,发现青蒿素可帮助治疗红斑狼疮,在2021年的研究时,就在人体中进行试验,对500个患者进行了观察分析,经过跟踪之后,发现青蒿素在治疗盘状红斑狼疮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效果可以达到90%和80%。
我们大家都知道诺贝尔奖是国际上最重要的奖项之一,被公认当时科学成就的最高荣誉。
自诺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以来,她和她的科研团队在青蒿素领域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外界广泛关注。屠呦呦团队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的新突破17日被中国官方媒体称为放“大招”。据报道,屠呦呦团队还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到底最新公布的研究成果具有哪些重大意义?又会如何进一步拓展青蒿素应用前景造福全球呢?《环球时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相关领域权威专家
。
青蒿素研究又有新突破
新加坡《联合早报》17日报道说,自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及其团队发现青蒿素以来,青蒿素衍生物一直作为最有效、无并发症的疟疾联合用药。但一旦疟原虫普遍对其产生抗药性,后果将十分严重,全世界科学家都非常担心“青蒿素抗药性”进一步恶化。针对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抗药性”的难题,屠呦呦及其团队于近期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方面取得新进展。
台湾中时电子报17日报道说,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报告表示,全球疟疾防治进展陷入停滞。究其原因,除了对疟疾防治经费支持力度和核心干预措施覆盖不足等因素外,疟原虫对青蒿素类抗疟药物产生抗药性是当前全球抗疟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有多项研究表明,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等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青蒿素抗药现象。
据新西兰《先驱报》17日报道,经过3年多科研攻坚,屠呦呦团队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终获新突破,提出新的治疗应对方案:一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由三天疗法增至五天或七天疗法;二是更换青蒿素联合疗法中已产生抗药性的辅助药物,疗效立竿见影。
屠呦呦团队的该项重大研究成果和青蒿素抗药性治疗应对方案,目前已由国际顶级医学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载。
世卫组织全球疟疾项目主任佩德罗·阿隆索表示,截至目前,青蒿素联合疗法治愈的疟疾病患已达数十亿例。屠呦呦团队开展的抗疟科研工作具有卓越性,贡献不可估量。
治疗红斑狼疮潜力巨大
屠呦呦团队还发现,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效果独特。根据屠呦呦团队前期临床观察,青蒿素对盘状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有效率分别超90%、80%。相关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该临床试验一期于2018年5月正式启动,设计样本共120例。该临床试验项目负责人、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内科学系主任张奉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临床试验一期没有发生非预期不良事件,验证了药物的安全性,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二期。”
相信就行 要什么根据啊只要信
屠呦呦团队的“大招”公布了。这一大招,主要指的是屠呦呦团队4月24日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的题为“A Temporizing Solution to Artemisinin Resistance”的展望文章。该文章系统总结了最近在治疗疟疾时所遇到的困难,同时给出了解决方案。在媒体报道中,它被称为“重大科研突破”。两个月过去,该文章突然再成热点,让很多圈内人士都感到有些意外。一大早,记者来到屠呦呦团队办公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楼外还在施工改造。尽管成了外界关注的焦点,但小楼内部依然安静。青蒿素的抗药性,是屠呦呦先生一直关心的问题,也是全球抗疟面临的最大挑战。起初,柬埔寨最早报道患者接受青蒿琥酯治疗后体内寄生虫清除速度减慢,这一现象为研究人员敲响了警钟。之后,缅甸、泰国、老挝和中国(统称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等亚洲国家均观察到寄生虫清除出现类似延迟。2016年,有媒体记者在诺贝尔奖得主的新闻发布会上问屠呦呦,诺贝尔奖会给她的科研带来什么改变。屠呦呦直言,我关心的是青蒿素抗药性问题。至于得奖之后会怎样,她“不大感兴趣”。如今,对青蒿素的抗药性研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继刚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根据研究,青蒿素在人体内半衰期(药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很短,仅1至2小时,而临床推荐采用的青蒿素联合疗法疗程为3天,青蒿素真正高效的杀虫窗口只有有限的4至8小时。而现有的耐药虫株充分利用青蒿素半衰期短的特性,改变生活周期或暂时进入休眠状态,以规避敏感杀虫期。同时,疟原虫对青蒿素联合疗法中的辅助药物“抗疟配方药”也可产生明显的抗药性,使青蒿素联合疗法“失效”。为什么这样说?王继刚表示,近期阐明的青蒿素类药物作用机制表明,它们是由铁或血红素激活的前体药物。铁和血红素是血红蛋白消化后产生的副产品,在疟原虫滋养体成熟期达到最高浓度。青蒿素类药物一旦被激活,它们就会将寄生虫的许多蛋白质和血红素烷基化。血红素烷基化也可抑制血红素解毒过程。“据推测,单一蛋白质靶点的突变不太可能引起耐药,这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青蒿素类药物在广泛应用数十年之后仍然有效。”对此,屠呦呦团队提出了新的治疗应对方案:一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由3天疗法增至5天或7天疗法;二是更换青蒿素联合疗法中已产生抗药性的辅助药物。如果青蒿素出现抗药性,那么,有没有可能研发出替代青蒿素类的药物?“短时间内,在效力、安全性和耐药风险方面优于青蒿素类药物的下一代抗疟药似乎不太可能出现。”王继刚说,大多数青蒿素联合疗法(ACT)价格低廉(例如加纳一个蒿甲醚-苯芴醇疗程的费用不到10美元),但新药研发成本高昂,会影响药物价格,有可能阻碍最有需要的患者获得药物。“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合理和战略性地应用ACT是应对治疗失败的最佳解决方案,也可能是唯一解决方案。”王继刚强调。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廖福龙17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目前新的治疗应对方案还没有用于临床,仍需多方协调,并根据地域不同进行调整,真正落地应用的时间表还不清楚。“您觉得这是一个重大突破还是一项研究进展?”面对记者的问题,廖福龙坦言:“我们自己内部的评价认为,这是一个进展。”王继刚也表示,作为科研人员,他们更愿意用“进展”来描述这一成果。同样根据报道,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的一期临床试验结果谨慎乐观。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效果独特。目前已开展一期临床试验。试验表明,青蒿素对治疗红斑狼疮存在有效性趋势。对此,王继刚和廖福龙也表示,关于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的作用机理,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输血有很多危害,引用耶和华见证人的官网资料:输血有多安全?有思想的人在接受任何重要的医药治疗之前, 都会先探知治疗法可能带来的效益和所冒的风险。 输血又如何? 现今输血是医药界的一项重要工具。 许多真正关心病人的医生可能毫不犹豫地向病人输血。 有些人甚至将输血称为生命的恩物。有千百万人捐血或接受输血。 在1986-87年间, 加拿大的2 500万人口中有130万个捐血者。 “在有统计数字的最近一年, 仅是美国便在输血上使用了1 200万至1 400万单位的血。”—— 《纽约时报》, 1990年2月18日。基廷(Louise J. Keating)医生指出: “血一向被视为具有‘神奇的’特质。 在最初的46年, 医生和大众都把血的供应视为比实际的情形更安全。”(《克利夫兰临床医药杂志》,1989年5月)当时的情形如何? 现今的情形又如何?甚至在30年前, 病理学家和血库办事人员已获知: “血是炸药! 血可以有很大益处, 也可以造成很大损害。 输血的死亡率与醚麻醉或阑尾切除术的死亡率相等。 据称在1 000至3 000宗或可能5 000宗输血中, 大约有一宗死亡。 在伦敦区, 据报每输1万3 000瓶血便造成一宗死亡。”—— 《纽约州医药杂志》, 1960年1月15日。自那时以来危险已经消失, 以致现在输血可说是很安全了吗? 老实说, 输血每年均造成数十万宗不良反应; 有许多人因此而丧生。 鉴于上述的评论, 你可能想到由血传播的各种疾病。 但在查考这件事之前, 请考虑一下一些较少为人所知的风险。血与免疫性在第20世纪初, 科学家对于血的奇妙复杂性获得更深的了解。 他们获知人有不同的血型。 在输血方面, 配合捐血者和病人的血型极为重要。 A血型的人若接获B型血, 他便可能产生严重的溶血反应。 这可以将他的许多红血球消灭而迅速将他杀死。 虽然现今配合血型已是例行惯事, 却仍然不时有差错发生。 每年均有人死于溶血反应。事实表明配合禁忌的问题远超越医院试图配合的几种血型。 为什么呢? 小波西(Douglas .)医生在“输血: 使用、 滥用和危险”一文中写道: “差不多30年前, 桑普森(Sampson)将输血形容为一项比较危险的程序。……[自那时以来]研究者已鉴定了至少其他400种红血球抗原而获知其特性。 这个数目无疑会继续增加, 因为红血球的膜是极为复杂的东西。”—— 《全国医学协会杂志》, 1989年7月。现今科学家正研究输血对身体的防疫或免疫系统所生的影响。 这可以对你或一位需要接受外科手术的亲戚有什么影响呢?“在每100宗输血中大约有1宗导致发热、 寒战或荨麻疹。……在每6 000宗红细胞输血中大约有1宗导致溶血反应。 这是一种严重的免疫学反应, 这种反应可以随即发生, 或在接受输血之后数日才发生; 这可能导致急性[肾]衰竭、 休克、 血管内血凝固和甚至死亡。”——1988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会议。医生移植心脏、 肝脏或另一个身体器官时, 接受移植的人的免疫系统可能意识到这是外来的组织而加以排斥。 可是, 输血便是一种组织移植。 甚至已经过“适当”配合的血也可以压抑身体的免疫系统。 在一个病理学家会议上, 有人指出有数以百计的医学论文“表明输血与免疫学反应有关”。—— “对输血不利的个案”, 《世界医疗新闻周刊》, 1989年12月11日。免疫系统的一项主要工作是察出和消灭恶性(癌)细胞。 压抑免疫性可能导致生癌和死亡吗? 请留意两项报告。《癌症》杂志(1987年2月15日)发表荷兰一项研究的结果: “在患结肠癌的病人身上, 我们见到输血对于长期的存活有重大的不利影响。 在这组人中, 接受输血者存活5年的有百分之48, 没有输血的病人的存活率则是百分之74。” 南加州的医师曾观察一百个接受癌症外科手术的病人。 “在所有喉癌病例中, 没有接受输血的人的复发率是百分之14, 接受输血的人则是百分之65。 至于口腔、 咽、 鼻或鼻窦癌的病例, 没有输血的人的复发率是百分之31, 接受输血的人则是百分之71。”—— 《耳鼻喉科纪事》,1989年3月。丹麦科学家耶纳(Niels Jerne)是1984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得奖人之一。 有人问他为什么拒绝输血, 他说: “人的血像人的指模一样—— 没有两种类型的血是完全相同的。”关于输血, 这些研究显示什么呢? 斯普拉特(John )医生在题名为“输血与癌症外科手术”的文章中作出结论说: “癌外科医生也许需要成为不用血的外科医生。”—— 《美国外科杂志》, 1986年9月。防疫系统的另一项主要工作是抵抗感染。 因此, 有些研究显示接受输血的病人较易受感染是可以了解的。 塔特()医生对结肠直肠外科手术作了一项研究。 在接受输血的病人当中, 有百分之25发生感染, 没有接受输血的病人则只有百分之4受到感染。 他报道说: “在手术之前、 期间或之后的输血均与感染性的并发症有关。……所输的血单位越多, 手术后受感染的风险也越大。”(《英国外科杂志》, 1988年8月)出席1989年美国血库协会会议的人获悉这件事实: 在臀复位外科手术中接受输血的病人约有百分之23受到感染, 但没有接受血的人却完全不受感染。柯林斯(John )医生论及输血的这种影响说: “如果一种‘治疗法’根本没有什么证据显示它曾成就过任何有价值的事, 但后来却发觉它竟然使病人所面对的一个主要难题恶化, 那就太讽刺了。”—— 《世界外科杂志》,1987年2月。安全免病抑或充满危险借血传染的疾病使谨慎认真的医生和许多病人均大为担心。 那一种病呢? 老实说, 你无法将疾病仅限于一种; 的确有许多种疾病可以借血传染。《输血技术》(1982年)一书在讨论过一些较为人熟知的疾病之后, 进一步提及“其他与输血有关的传染病”, 例如梅毒、 巨细胞病毒感染和疟疾。 然后该书说: “有其他好几种疾病也据报由输血所传播, 包括疱疹、 病毒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爱泼斯坦巴尔二氏病毒)、 弓形体病、 锥虫病[非洲昏睡病和恰加斯氏病]、 利什曼病、 布鲁氏菌病[波状热]、 斑疹伤寒、 丝虫病、 麻疹、 沙门氏菌病和科罗拉多壁虱热病。”血、 肝脏损坏, 和……“讽刺的是, 由血传播爱滋病所造成的威胁从未像其他疾病—— 例如肝炎—— 所造成的那么大,” 《华盛顿邮报》解释说。不错, 有数目巨大的人曾由于染上肝炎而患病死去。 肝炎是没有特效治疗的。 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89年5月1日)说, 美国接受输血的人大约有百分之5染上肝炎—— 每年共计17万5 000人。 其中半数成为长期带菌者, 而且每5个当中至少有1个发展成肝硬变或肝癌。 据估计有4 000人死亡。 试想想若有一架珍宝喷射机失事, 机上所有人均丧生, 你会读到怎样的大字标题。 但4 000宗死亡相当于每月均有一架满载乘客的珍宝喷射机失事而导致全部乘客丧生!医生们早已知道有一种较温和的肝炎(甲型)借着不洁的食物或水传播。 后来他们发现有一种较严重的类型借着血而传播, 那时他们尚未有方法普检染有这种病毒的血。 最后, 杰出的科学家获知怎样察出这种病毒(乙型)的‘足迹’。 到1970年代早期, 在有些国家中血液受到普检。 看来血的供应相当安全, 血的前途亦一片光明! 但这是实情吗?不久之后, 事实表明有数以千计接受检验过的血的人仍然在事后患上肝炎。 许多人在经历使他们体力大为衰弱的疾病之后获知他们的肝已经损坏了。 可是, 血是受过检验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发生呢? 原来血含有另一种类型的肝炎, 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 有十年之久, 有许多接受输血的病人受到感染—— 在以色列、 意大利、 日本、 西班牙、 瑞士和美国, 接受输血的人有百分之8至17染上这种病。然后报纸刊出一些头条新闻, 例如“神秘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终于受到分离”; “血里的热病突然解除”。 再次, 所发出的信息是, “难以捉摸的病原终于寻获了”。 后来在1989年4月, 大众人士获悉医药界已有方法可以检验出非甲非乙型肝炎, 现今称为丙型肝炎。你也许纳罕这样的兴奋是否言之过早。 事实上, 意大利的研究者报道发现另一种肝炎病毒; 这是一种突变体病毒, 有三分之一的肝炎病例可能是由这种病毒促成的。 《哈佛医学院卫生通讯》(1989年11月)评论说, “有些权威人士担心肝炎的病毒并非仅限于甲、 乙、 丙和丁几种类型; 可能还有其他类型出现。” 《纽约时报》(1990年2月13日)说: “专家们极怀疑还有其他的病毒可以造成肝炎; 如果发现的话, 它们会被称为戊型肝炎等。”血库是否面对更多悠长的研究去发明各种检验方法使血更为安全呢? 美国红十字会的一位董事举出费用的难题, 并且作出以下令人不安的评论: “我们不可能不断增加新的检验方法以求查出每种可能流行的传染病。”—— 《世界医疗新闻周刊》, 1989年5月8日。甚至检验乙型肝炎的方法也不是百无一误的; 有许多人仍然从血染上这种病。 再者, 人们是否因为丙型肝炎有检验方法就感到满足呢? 《美国医学协会杂志》(1990年1月5日)指出, 身体可能要等一年之久才能产生可以检验出来的疾病抗体。 在此之前, 通过血染上肝炎的人就可能有肝脏损坏和……丧命的危险。其实, 这些疾病的数目正越来越多。 你也许读过像以下一类的报章大字标题: “从输血染上莱姆病? 可能性不高, 但专家们提高警觉。” 一个接受莱姆病试验的人若结果是阳性的, 他的血有多安全呢? 有人问一组卫生官员他们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血。 “所有人均回答不愿, 但没有人提议将来自这样的捐血者的血弃掉。” 如果有些来自血库的血是专家们自己也不愿接受的, 公众人士应当对此有什么感觉呢?—— 《纽约时报》, 1989年7月18日。引起关注的第二个理由是, 在一个有某种疾病流行的地方所收集的血可能在很远的地方被人使用, 而当地的大众人士和医生对危险均懵然不觉。 鉴于今日人们更常往来各地, 包括难民和移民在内, 血的产品含有陌生疾病的风险正与日俱增。因此, 一位传染病专家所提出的警告并不应使我们感到意外: “供应血的机构可能必须将血加以普检, 以防止几种以前并不被人视为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播, 包括白血病、 淋巴瘤、 痴呆[或阿耳茨海默氏病]。”—— 《输血医学评论》, 1989年1月。这些风险虽令人心寒, 还有其他风险却造成了广泛得多的恐惧。爱滋病席卷全球“据聚集起来出席国立卫生研究所讨论输血问题的会议的医生们说, 爱滋病永远改变了医生和病人对血的想法, 但这未尝不是个好主意。”—— 《华盛顿邮报》, 1988年7月5日。爱滋病(后天免疫力缺乏症)的广泛流行唤醒了人们对从血染上传染病的危险。 有千百万人现已受到感染。 这种病的传播已达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患病者的死亡率实际上高达百分之百。爱滋病是由人体免疫力缺乏病毒(HIV)所造成的, 而这种病毒可以借着血传播。 现代的爱滋病瘟疫初次在1981年受到注意。 次年, 卫生专家们获悉病毒很可能借着血产品传播。 现在有关方面承认, 甚至在发明了方法去验出含有HIV抗体的血之后, 血工业方面的反应仍很缓慢。 检验捐血者血液的程序终于在1985年开始,* 但甚至在当时, 有关方面仍没有将这种程序应用在已经制成的血产品之上。恰加斯氏病表明血可以怎样将疾病带给遥远地方的人。 《医学邮报》(1990年1月16日)报道, ‘拉丁美洲有1 000万至1 200万人长期受到感染。’ 有人将这种疾病称为“南美洲最重大的输血危险之一”。 一只“凶手虫”在受害者沉睡时叮了他的脸, 吸饱了血之后将粪便遗留在伤口中。 受害者可能携带恰加斯氏病达多年之久(在此期间可能捐血), 然后才形成致命的心脏并发症。为什么这件事应当使居住在遥远大陆上的人也感到关心呢? 奥尔特曼(L. K. Altman)医生在《纽约时报》(1989年5月23日)报道接受输血之后患上恰加斯氏病的病人的情况, 其中有一个丧生。 奥尔特曼写道: “其他的病例可能没有人留意到, 因为[这里的医生]并不熟悉恰加斯氏病, 他们也不知道这种病可以借着输血而传播。” 不错, 血液可以成为使疾病传播广远的工具。在此之后, 卫生当局向大众提出保证, ‘血的供应现今安全了。’ 可是后来有人透露, 有一段危险的爱滋病“窗户时期”。 一个人受到感染之后, 可能要等几个月才产生可以察出的抗体。 由于他不知道自己体内含有爱滋病病毒, 他可能捐血, 而血的检验结果是阴性的。 这样的事确曾发生过。 有些人曾在接受通过检验的血之后染上爱滋病!爱滋病病毒情形甚至进一步恶化。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1989年6月1日)报道所谓“沉默的HIV感染”。 研究者证实人可以携带爱滋病病毒多年仍不致被目前所用的间接试验所察出。 有些人试图减轻事情的严重性, 认为这些仅是罕见的事例, 但这些事例却证明“借着血及其成分传播爱滋病的风险是无法完全消除的。”(《病人护理杂志》,1989年11月30日)令人不安的结论是: 即使检验结果是阴性的, 这并不足以表示健康没有问题。 还会有多少人从输血染上爱滋病呢?下一只鞋? 抑或下几只鞋?许多住在楼房里的人曾听过上一层的住客用鞋敲打地板, 于是他们可能很紧张地等候鞋子第二次击打地板的声音。 在牵涉到血的僵局中, 没有人知道致死的鞋还会敲打多少次。爱滋病病毒以前被人称为HIV, 但有些专家现今将其称为HIV-1。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找着了另一种类型的爱滋病病毒(HIV-2)。 这种病毒可以造成爱滋病的症状, 而且在某些地区颇为流行。 再者, 据《纽约时报》(1989年6月27日)报道, “目前这里所用的爱滋病检验方法并不能百无一误地察出这种病毒来。 新的研究结果……使血库更难于肯定捐血者所捐的血是安全的。”与爱滋病病毒稍有关连的其他疾病又如何? 美国总统设立的一个委员会说, 研究者相信“其中一种病毒是造成成年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严重神经疾病的原因”。 这种病毒已经存在于捐血的人当中, 因此能够借着输血而传播。 人们有权要知道, ‘血库在普检这些其他病毒方面有效到什么程度?’伦德奥利森(Knud Lund-Olesen)医生写道: “既然……有些属于高度风险类的人会由于他们自动受到爱滋病的检验而自愿捐血, 所以我觉得有理由不愿接受输血。 多年来耶和华见证人一直拒绝接受血。 他们是否有先见之明呢?”——Ugeskrift for Læger (《医生周刊》),1988年9月26日。老实说, 惟独时间才能显示有多少借血传播的病毒潜伏在血的供应中。 梅里曼(Harold T. Meryman)医生写道: “未知的因素可能比已知的因素更令人关注。 我们很难将一些潜伏期长达多年的传染病毒与输血扯上关系。 要察出这些病毒甚至更困难。 HTLV组的病毒无疑仅是呈现出来的第一批病毒而已。”(《输血医学评论》, 1989年7月)“仿佛爱滋病的流行还不够糟似的,……在1980年代, 研究者向我们指出若干种新近发现的输血风险。 我们无需有很大的想象力才能预见, 还有其他严重的病毒存在而可以借异体同型的输血加以传播。”—— 《限制异体同型的感染: 其他可选择的策略》,1989年。至今已有这么多只“鞋”敲打地板, 以致美国的疾病控制中心提议要实施“普遍的预防”。 这意味到‘卫生护理人员应当假设所有病人均可以感染到HIV和其他借血传播的病原体。’ 因此, 卫生护理人员和公众人士均有充分理由要重新衡量他们对血的看法。* 我们无法假定所有血均会受到检验。 例如, 据报在1989年初, 巴西的血库有百分之80的血并不受政府管制, 也没有受到检验看看是否含有爱滋病病毒。Picture Credit: AIDS virus: CDC, Atlanta, Ga.
屠呦呦在学术期刊发表了108份论文。
拓展:简介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 ,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
毕业后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 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多年从事中药和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其研究成果尊重了无数人的生命,很多人却不知道屠呦呦是谁。黄晓明获得最佳男主角奖,一位娱乐明星的婚礼现场却堪比诺贝尔奖颁奖典礼隆重得多,对于此事,我认为我们应该认定科学,回归本心。 报纸,电视,app新闻等大众媒体争相报道娱乐明星而冷落科学家,有违我们的初心,我国之所以能够欣欣向荣不断发展,都离不开科学家们的辛勤研究。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论在近代还是现代,我国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的发现或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屠呦呦的研究成果亦是如此重要,而我们怎能冷落对待呢? 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渡到社会主义时代,离不开西方科技的传播,我国以经济、科技强国,科技是中华民族的魂,若是没有了科技,中国凭何强大?科技不仅推动经济,更促进了娱乐文化的发展,奈何中国强大,对科技的报道,却如此冷清?我们应不忘初心,认定科学,做到“饮水思源。” 大多数媒体争相报道黄晓明的婚礼,对屠呦呦的报道却异常冷清。相较之下,科学家受冷落的危机局面凸显,因为参加黄晓明的婚礼的大牌明星太多,导致上海浦东和虹桥两机场几乎“病瘫。”这不仅违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还会诱导人们错误思想:娱乐明星比科学家更成功吗? 屠呦呦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却遭后人遗忘。黄晓明婚礼的排场,却有着哗众取宠之嫌。各大媒体争先报道,却以娱乐报道为主。中国虽然强大起来了,却还需不断发展科学,唯有这样,人们的生活才越加丰富多彩,社会才会越来越安稳,祖国才会越来越富强! 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不断发展科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飞跃,需要我们不断坚持发展的信心动力;科学的发展会比娱乐文化更有价值,难道不是吗?我们要懂得孰重孰轻啊。 从屠呦呦身上,我似乎看到了“科学之光”,是寄托着全民族希望的光芒,为了祖国的富强,我们应认定科学,不忘初心。唯有以科学为主,娱乐为辅,我们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屠呦呦系统红斑2021年有没有新发现?屠呦呦团队在对青蒿素进行研究时,发现青蒿素可帮助治疗红斑狼疮,在2021年的研究时,就在人体中进行试验,对500个患者进行了观察分析,经过跟踪之后,发现青蒿素在治疗盘状红斑狼疮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效果可以达到90%和80%。
屠呦呦在学术期刊发表了108份论文。
拓展:简介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 ,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
毕业后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 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多年从事中药和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青蒿素的化学研究》。屠呦呦教授是中国著名的药学家和中药学家,曾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的研究成果被广泛收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根据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屠呦呦教授发表的期刊论文最早的一篇是1965年发表在《中国科学》杂志上的《青蒿素的化学研究》。这篇论文是屠呦呦教授在研究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方面的重要成果,为后来的青蒿素研究奠定了基础。
每年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World Malaria Day),世界疟疾日由世界卫生大会设立,旨在推动全球进行疟疾防治。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世界防治疟疾日屠呦呦 事迹 ,希望大家喜欢!
世界防治疟疾日屠呦呦事迹1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段树民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不容否认的是,这给中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带来启示,传统中药如果能与时俱进,在研发、制药等各个环节不断引入现代制药技术,就能取得更加深远的世界影响。”
同时,在段树民看来,诺奖花落青蒿素也再度明确了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定的“风向”:不仅重视基础学科研究,也鼓励应用医药科技的发展。“对我们的应用研究是振奋和激励,鼓舞我们在应用领域去攀登更高的山峰。”
“这是中国自然科学特别是医学的零的突破,更重要的是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药的价值。”寿旦对本报记者表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为对中医药工作者们的一剂“强心针”,身边的同事和同行从下午开始都在热聊着这个话题。
寿旦告诉记者,_多年过去,青蒿素仍然发挥着巨大的效用,目前美、德等发达国家仍在进行着青蒿素结构改变方面的研究,研发更加有效、更少副作用的抗疟药物。“面对疟疾,当大多数的西药已经出现耐药性,靠开发青蒿素找到新的药物,开辟了一条药物开发的新路途。”
“西药办不到的事情,也许我们的中药就能办得到。”在寿旦看来,源自植物、动物、矿物的中药在疗效和减少副作用方面拥有着不小的优势,中药更多地走向世界,有利于实现药物的多样性,更好地造福人类,青蒿素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中国科学家因在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又是我们浙江人,段树民表示: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开始,随着我国科研土壤的越发肥沃,随着浙江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建设的不断推进,未来的精彩值得期待。“属于中国、属于浙江人的第二个乃至更多的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
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的大屏幕显示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的科研成果。图左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药用价值。新华社发
世界防治疟疾日屠呦呦事迹2
“我已经接到了50多个电话,有表示祝贺的,有要求采访的`……”宁波效实中学校长周千红说,他的电话已经打得发烫了。但从他略显疲惫的声音中,仍能很容易地感受到抑制不住的喜悦。
在北京时间5日下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宣布之前,周千红坦言并没有太关注结果。“在各大网站的预测报道中,热门人选都是些外国人。”直到从电视机里看到屠呦呦获奖的新闻,他仍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屠呦呦,正是效实中学48级的学生。
“_年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时,我们师生就盼望着这位校友能再拿到诺奖,因为很多拉斯克奖的获奖者最后都拿到了诺奖。”周千红说,也正因为此,效实中学的师生们对每年颁出的诺奖都多了份牵挂,而在学校,这个老校友发现青蒿素的事迹也激励着不少学生走上了科学之路。
这所已度过百年华诞的中学桃李满天下,仅两院院士校友就有15名。在学校校史陈列馆的显要位置,除了院士校友的照片,还挂着屠呦呦的照片,展列台上放着屠呦呦赠与母校的书。“学校百年校庆时,她有事不能赶回来,就专门托人从北京捎来了她写的书,就是讲青蒿素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在周千红的印象中,作为效实中学北京校友会校友的屠呦呦为人低调谦和,即使是在她摘得一系列国际大奖后也是如此,但她却毫不掩饰对于母校的深厚感情,总说着想常回来看看。
_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选择了一个在当时比较冷门的专业——生物药学, 毕业 后被分配到当时的中医研究院工作。由于屠呦呦的专业属于西医,单位送她到中医学习班,用两年半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中医药。那时,屠呦呦自己也不曾想到,她的这些中西医相结合的学习背景,为她日后发现青蒿素打下重要的基础。
屠呦呦的丈夫李廷钊初高中也在效实中学读书,是屠呦呦的同学,他毕业后 出国 留学 ,回国后向曾经暗恋的屠呦呦大胆表白,而后他们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夫妻俩的同学陈效中说:“如今李廷钊在北京工作,家里的事都是他管,是个好丈夫。他们有两个女儿,在国外工作,都很出色,和屠呦呦一样做事认真。”
让屠呦呦的不少同学印象深刻的是,搞中药研发的她总是在自己身上试药,只为获得最真实的体验。如今,她已经85岁高龄,但据她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屠老依旧在正常工作,依旧在带科研项目。
世界防治疟疾日屠呦呦事迹3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上的卓越研究,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死亡率,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诺奖既是对这一成就的褒奖,更是对科学家们智慧与心血的回报。而实验室里千回百转后柳暗花明那一刻的惊喜和满足,或许也会比不曾奢求的荣誉更恒久。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真正了结了多年以来国人的“诺奖情结”。回头再看,这一情结的熨平,还有更多值得咀嚼的地方。
屠呦呦_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选择了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可以说是中国本土科研体系所培养的获诺贝尔科学奖第一人。她的获奖,无疑能增强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们的自信心。_多年前,科研人员与外面的'世界交流不多,可供查找的文献很少,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还能作出如此重要的原创突破;_多年来,中国科研人才的积累厚度、科研条件的优越程度、全球合作的深度广度,不断水涨船高,许多领域已经赶上甚至领先国际水平,有理由相信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屠呦呦”。
屠呦呦也让人看到,无论是诺贝尔奖还是SCI论文,或是《科学》《自然》等国际刊物,都只是一种评价手段。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坚持学术方向、坚定学术追求、坚守学术信仰,没必要妄自菲薄,更没必要被牵着鼻子走。有些人还在怀疑“诺贝尔奖有没有照顾中国人”,这种缺乏信心的表现已经不合时宜——科学大奖不会照顾任何人,只要有了足够的资格,自然就会被关注到。
另一方面,屠呦呦代表中国大陆科学家“破冰”诺贝尔奖,也是对那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速成论者的提醒。科学有自己的规律,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它无法严格地用投入去预测产出,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就能创造出新事物,也很难按部就班达到预定目标。科学的通途有很多走法,无论头衔和身份,无论领域和 方法 ,“科学家”才是唯一的、纯粹的标签。有人描述得很形象,真正钟情于科学的人出发点并非想去拿奖,也许一辈子不会有惊艳的成果,有人可能用毕生精力,也只是在科学的某个关口书写了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对这些科学家来说,更灵活、更多元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在日本,很多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来自民间机构或是企业;在美国,像微软这样的大公司,集聚了一批有才华的科学家从事基础研究。我国对于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认识,也在不断创新。最近出台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实施方案 》中就明确,“研究制定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办法,……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类似导向和举措,无疑能让有志于献身科学的整个世界都在感谢青蒿素和科学。中国科学家也要感谢屠呦呦,有没有能力、是不是拿到诺贝尔奖,已不再是一个心结,正可迈开步子、自信前行。
世界防治疟疾日屠呦呦事迹4
锲而不舍:每一种科学的进步都融进了发明者(发现者)的全心全力。爱迪生发明电灯,试验了几千次,换了无数种灯芯的材料才得以成功;鲍尔·海德思为了研究蛇毒,被毒蛇咬过130 多次,忍受了巨大的痛苦,才试制出了一些抗蛇毒药物;曹雪芹为了写作《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凡成功者,必有一种执着的钻研精神。屠呦呦深谙其理,面对全世界都觉棘手的疟疾,她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本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坚持不懈地进行试验,最终获得成功,看似偶然,其实也是一种必然。
科学精神: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钱学森之问令世人沉思甚久,反观屠呦呦能够发现青蒿素,获得大奖,我们从中可以窥得这个问题的一角答案。面对世界性难题,屠呦呦及同事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不断探索,一丝不苟,淡泊名利,从治病救人的'立场出发,从而获得成功。这其实就是科学精神的本质,抓住这个本质,才能在科学之路上作出大成就来,到那时,不论是否被人称为“大师”,实际上都已经是大师了。
世界防治疟疾日屠呦呦事迹5
求索之路无止境
_年,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换作一般人,也许就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了。但是屠呦呦没有在喜悦中沉醉,而是向着更远的目标迈开了脚步。_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研制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 倍的“升级版”。
认识角度
探索精神:屠呦呦经过多次尝试,已经获得了成功,而研究人员也提取出了青蒿素。实验好像可以就此而止了。但是屠呦呦并没有因眼前的成功而停止探索,如果就此止步不前,那可能是巨大的遗憾。如果说面对无人开垦的领地进行拓荒需要巨大的勇气的话,那么面对开满花朵的田野则需要更大的耐心和勇气。在成功之上再做出成绩来,屠呦呦做到了。这一切有赖于屠呦呦骨子里的探索精神。只有不断探索,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世界防治疟疾日屠呦呦事迹相关 文章 :
★ 高考文综政治考试试题
★ 八年级语文春季学期期中试题
★ 屠呦呦的励志故事
★ 2019诺贝尔奖屠呦呦个人事迹整合三篇
★ 2021最新作文素材人物屠呦呦
★ 正能量作文素材人物
★ 抗击疫情向逆行者致敬作文十篇
★ 万众一心共同抵抗新冠肺炎作文十篇
★ 学习钟南山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心得作文五篇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屠呦呦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这次试读的书是有关名人的,而且这位名人还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本书就是《屠呦呦与青蒿素》。非常感谢宝宝地带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给的这次试读机会,让我和名人靠的更近了。说起名人,很多时候大家都是买了一些传记回来看,多数都是文字记载的,读起来比较枯燥,对于小朋友来说是非常不喜欢的。这些年我们可以看到,出版社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改动,不但编写了适合青少年读的名人故事,每页还有插图。但是看到这种名人故事书,以漫画的形式呈现,我还是第一次,相信每个孩子都非常喜欢。
小外甥今年六年级了,记忆中小时候一直没有培养过阅读兴趣,以至于现在看到课外书就一脸痛苦的表情,每次看书不到半小时就看不下去了。比较另外的是,他从小就喜欢看漫画派对,还有机器猫之类的,都是图片形式的书。那天午饭后,拿起桌子上的《屠呦呦与青蒿素》,翻了翻,我还以为他会摇摇头放下,没想到坐在那里认真的看起来了。看来这种以漫画形式展现的书,还是很招孩子们喜欢的。
书的封面设计很有趣,和平时我们看到的书有一定的差别,是那种折叠式的,左上角还有奖章。拉开折叠页,可以看到屠呦呦和阿u正在玩,右侧是明信片形式,可以写一些寄语,把书当礼物送给别人。阿U是书里面讲解的主角,带着我们一起去看屠呦呦的出生,再到童年,大学,工作,再到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全书分为六章,前两章写的是有关屠呦呦的,她出生在江南,起名字的时候,屠爸爸按照男楚辞,女诗经给她起了屠呦呦这个名字。
小时候,屠呦呦在书房玩,看着爸爸专注的样子,觉得是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这为她以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战乱时期,即使生病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
第三、四章介绍了疟疾。疟疾是世界三大灾难性疾病之一,可以和艾滋病和肺结核并列,听起来就挺恐怖的。世界每年与疟疾有关的疾病就占到一半。最初的时候,疟原寄生在蚊子体内,通过吸食人血进入人体体内,慢慢的人开始发病。第四章介绍了疟疾并非现在才有的病,康熙年间,他也得了疟疾,最后还是洪若翰神父带来的金鸡纳霜治好的。二战时期,这款药膏被日本和德国控制,美军因为疟疾死伤四倍,可见这款药膏的重要性。
最后两章,讲青蒿素的出现,以及屠呦呦得诺贝尔奖。和平年代的时候,屠呦呦开始致力于研究中药,研发抗疟新药。终于在跑遍了所有的中医诊所,收集了很多资料,刚开始研究胡椒,发现只能控制裂变,并不能根治,最后经过提取茼蒿的各种部位,才得以成功。青蒿素的发现,对疟疾遍布的非洲起到很好的的作用。
这样的一本漫画书,对小朋友来说,学习名人非常好的教材。图片和文字结合,看起来既不枯燥,还有吸引力,真心的希望出版社能再多出些这样的好书。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会拥有波涛澎湃的气势;一棵树只有扎根丛林,才会有参天耸立的丰姿;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会拥有所向无敌的威力。
屠呦呦与她的团队,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它如一个魔鬼,在一年中使两亿人饱受折磨,它还肆意地夺去了百万余人的性命。屠呦呦临危受命,与她的团队开始奋斗。她们起先编辑了以以640万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集方集》,然而,并没有结果。整个团队不气馁,她们又继续努力着。终于,她们发现了青蒿,在经历过190次的失败后,她成功了,她的团队成功了,她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集体的荣誉与成功靠每一位集体成员的努力,个人的进步和成长也离不开集体的帮助。这次发现青蒿素,屠呦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集体的每一个人都功不可没。屠呦呦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过:青蒿素研究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她深知:没有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是你自己一个人能完成的。
在运动会的接力赛上,是大家默契配合,一起挥洒汗水,才能取得好成绩。如果换成一个人去与一个集体对抗,那会怎么样呢?在拔河的赛场上,是大家的相互合作,齐心协力,才能拔捯对手,取得成功。如果换成一个人去与一个集体对抗,结果会怎样呢?在一艘不动的大船上,只有大家团结在一起才能把大船划动。如果换成一个人,结果又会怎样呢?其实,很多的事情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大家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致,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成功。
个人与集体就像一对孪生子,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就像小溪不奔向大海,终有一天会枯竭,而大海容纳不下百川,也没有波澜壮阔的气象。没有谁是完美的,万能的。只有与人合作,融入集体,每个人才有可能成功。
生命,虽说无处不在,但也十分珍贵,每个人一生都只有一次生命,有些人就是在默默守护者它,他们都是最神圣的人。自从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屠呦呦的成就后,颇有体会。
从前,疟疾肆虐人们,屠呦呦所带领的团队,开始研究起对抗青蒿素的物质。屠呦呦疯狂的在古籍、以往的资料中想找到问题的原因,还走访了老医师,甚至连群众的邮件也一字不落的仔细阅读。没过多久,终于在古籍上找到答案,于是就开始了那废寝忘食的实验。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百九十次的失败,屠呦呦的团队终于换来了一次成功。
看到屠呦呦的伟大事迹,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那个从前的我。
有一次,我回到家中,看见家里没人,就自言自语道:“咦!人呢?”刚走到卧室里,家里的座机电话便响了起来,原来是妈妈,她说:“我今天就不回来了,你自己先睡觉吧。”我随口回答:“好吧!”说着便坐到床上。
过了一会儿,就到睡觉的时间了。我开始整理被子,可是突然感觉被子很重,我试着拽了几下,被子还是纹丝不动。这让我感到非常烦躁!生气的我把被子踢开草草的睡下了,也不管待会儿会不会着凉。
就这样到了第二天早上,我得把被子叠好,可被子还是和昨晚一样我无法拽动。一股无名火又在心中燃起,我索性就不管被子了。这时候,妈妈恰巧回来了,看到这一幕和我说:“你呀,太心急了!做一件事情要有方法和耐心。”只见妈妈先把被子放平,然后托着被子的一边往里对折又对折,几乎就在一瞬间被子就被毫不费力的叠好了。看着叠好的被子我不禁羞愧起来。
我永远忘不了《屠呦呦与青蒿素》这本书上的一句话:“成功,在一百九十次之后。”然而如果在第一百九十次就放弃了,那还能成功吗?
“年轻人的智慧是国家的智慧,年轻人的财富是国家的财富,年轻人的力量是国家的力量,而年轻人的独立是国家的独立……”每次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我都感到激动和激动。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国家。在时间的侵蚀下,许多爱国青少年出现了。这些为祖国服务、为国家争光的中国儿童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们。今天,让我在读完《屠呦呦传》后分享我的感受。
《屠呦呦传》讲述了屠友友的童年,她的学习过程以及她是如何发现青蒿素的。涂有友出生于宁波市明凯街,一个位于宁波市中心的“连城区”。因此,涂有友的童年充满了宁波最微妙的江南文化氛围。
1951年是屠友友人生的第一个伟大转折点。今年暑假,她申请了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我想她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因为涂有友认为: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这正是年轻人需要相信的,让目标引领你在迷雾中前行。尽管任何科学创新看起来都是一个机会,但它实际上来自创新者非凡的观察、宽广的视野和坚定的信念。为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涂有友率先进行了试验。为了获得第一个临床数据,她在海南病房旅行,在高温和高热下给病人喂药。对涂有友来说,这是她深入骨髓的医生们伟大的爱和仁慈,也是她“长期寻找艾蒿”的力量源泉。
20xx年,涂有友获得了诺贝尔奖!这背后是著名的——中西医句子。作为一名即将离开西医第三阶段学习中医的学生,涂有友的科研之路足以成为最好的案例。
今天,中医在全国社会也赢得了更多的赞誉。中国有许多土特产。他们引领中国走向世界。作为小学生,当我们长大后,我们也应该努力为我们的国家赢得荣誉。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每次诵读起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我就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国,在时间的冲刷下,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爱国少年,我们被这些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故事深深打动。今天让我来分享一下读完《屠呦呦传》后的感受。
《屠呦呦传》讲述了屠呦呦的童年、她的学习过程以及她是如何发现青蒿素的。屠呦呦出生在宁波市开明街这片地处宁波中心城区的连城第区域,令屠呦呦的童年浸染于旧时宁波最为精致、最有江南气息的文化气氛中。
1951年,是屠呦呦人生中第一个巨大的转折点。这年暑假她报考了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我认为她有着坚定地信念,因为屠呦呦觉得:用药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这正是青年需要有的一种信仰,让目标引领迷雾中的你勇往直前。虽然任何科学创新都看似机遇,其实却来自创新者非凡的观察力宽广的视野和顽强的信念为了保证病人用药安全,屠呦呦带头试服;为取得第一临床资料,她在海南病区奔走,高温酷暑下,喂患者服药对于屠呦呦而言,这是她以深入骨髓的医者大爱与仁心,更是其久久寻蒿的力量泉源。
20xx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了!这背后蕴含的,正是中国中医药界耳熟能详的那句话中西医结合。身为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的学员,屠呦呦的科研之路,足以成为最佳案例。
如今,中国传统中医药也在全国社会上取得了更多的赞誉。中国有许多个屠呦呦,他们引领着中国走向世界,我们身为小学生,我们也要奋发图强,长大以后为国争光!
获奖了!获诺贝尔奖了!!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这是全世界多少科研工作者梦寐以求获得的荣誉,今天终于降临中国。获取这份最高荣誉是来自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屠呦呦。
很多中医脑残粉开始宣告中医的胜利,许多中医高级黑开始准备各种材料继续黑。任何关于中医的话题,随时可以引爆一场社会大讨论,过去有之,现在有之,将来有之。作为一位中医药的科研工作者,对于这次获奖心情很复杂。
在诺贝尔奖委员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屠呦呦获奖,是否是对中药的一次奖励?诺奖委员会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本次获奖是为了表彰她在受到中药的启发下对一种药物的寻找过程。这样的回答并不出人意料,诺奖关注的是发现真理的过程以及发现真理带给世界的变化。至于发现者的灵感来源,虽然非常重要,但不是诺奖的奖励范围。换句话说,青蒿素是经得起历史验证的科学发现,但是作为其灵感来源的中医药不是,至少目前还不是。
中医药非议多,搞中医药研究更不受人待见,而且这种不屑不仅来自外部,有时常常来自内部的同行之间。为什么做动物实验?为什么要做细胞?为什么要发SCI?这个研究和临床有什么关系?参加各种科研评审会,面对专家各种不着边际的提问,只能用"呵呵"来表达这种无奈的心情。中医药研究,大半个世纪毁誉参半。从开始推进中西医结合以来,无论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相关科研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开展大量的研究。但遗憾的是,大多数的研究最终都束之高阁,与世人隔绝。很多科研都变成一种任务,一种晋升职称必要条件,这其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其中有一个非常基础但又非常重要的问题没想明白:为什么做科研?
研究是为了发现真理
正如《研究是一门艺术》一书序言中写道:"这个世界需要好的研究者,特别是在这个信息日益泛滥但真理更加难求的年代。"过去是信息一条难求,现在是应有尽有,即便你不想知道,信息也会通过各种途径强行侵入大脑信息库中。信息世界里充斥着关于中医药的各种神奇验方和秘法,相信不用多久就会有很多相关信息借助这次诺奖大做文章。在这个垃圾信息横行的世界里,科学研究是破除迷雾的一把利剑。科研的目的在于发现真理,通过真理的发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科研不能是片面的,不能是急躁的,更不能是功利的。小心谨慎的研究和清晰明了的报道的异常辛苦的工作,无论在科研设计之初多么周全,但是研究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各种弯曲的道路,甚至会有一些无法预期的转折或是原地打转止步不前。这也正是科研的魅力之所在,如同在营救美丽公主的道路上铺满了荆棘,才会让最终救出公主的一幕充满胜利的欢欣。
推拿的灵感
那推拿有没有可能为获得诺贝尔奖提供灵感呢?答案是肯定的。推拿作为一种用手产生物理机械刺激皮肤肌肉骨骼进而引发机体相应变化的物理疗法。"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这种手摸心会的特殊感受,是其他任何一个临床疗法都所不具备和体会的。尤其至明清以后,对于小儿推拿积累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同与成人的诊疗思路,特定刺激穴位,频率和方向,大量临床经验的积累,这些要素中都可能蕴藏着一些"惊天秘密"等待有心人的挖掘。从事推拿研究不仅只是为了验证推拿疗法的有效性、安全性,同时也应该站在一个丰富自然科学大厦的视角,从历史积累的临床经验中去分析有价值的现象,通过现代科学的手段去揭示背后蕴含的真理,从而发现可以被验证的科学真理。
不知足而常乐
站在巨人的肩上可以眺望远方,我们脚下已有无数前辈的厚实的臂膀。将我们平素一直低下关注病患的头颅抬起,前方将是一片光明和希望。最后,用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教授接受采访的一段话作为结尾:"我们不去攀比个人待遇的高低,因为每个人都已经丰衣足食,我们应该去攀比科学贡献的大小,在生活上知足常乐,在科学研究上不知足而常乐。"
什么是英雄?在崇尚武艺的人心中,像《水浒传》中武艺高超的武松就是他们心中的英雄;在喜欢推理,敬仰侦探的人心中,像福尔摩斯那样可以冷静思考,用一切线索还原案件的探案警察就是他们心中的英雄;在爱好发明的人心中,像邓稼先那样为祖国科技而献身的科学家就是他们心中的英雄.……对于我这个爱好医学的人来说,像屠呦呦那样为了解救疟疾病人而整天泡在实验室里的医生、护士就是我心中的英雄。
屠呦呦的名字源于《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她作为家中的唯一女孩,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屠呦呦家中有一个书房,从小受到爸爸的影响,每天都会从书架上抽本书津津有味地看,那时候她还不认识字,就抽那些有图画的书,而那些书往往都是一些药草、医学书,从那以后,她就走上了医学之路。
屠呦呦经过自己的努力,26岁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大学毕业后的她很快就遇到了一种流行疾病——疟疾。疟疾肆虐,屠呦呦下定决心要救助那些病人。她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开始研究。他们整天都泡在充满了消毒水味的实验室里。经过夜以继日的研究观察,终于研究出了疟疾病毒的弱点。找到弱点后他们就开始研究怎样能使病毒死亡,经过日复一日的不懈努力,他们用了一百多种草药,做了将近两百次的实验,终于发现了治疗疟疾的药物成分——青蒿素。
屠呦呦带领团队提取出青蒿素,拯救全世界疟疾病人的生命。而她成为了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为祖国添了一份光。
屠呦呦用青蒿素拯救了全世界的疟疾病人们,用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医学奖,为国家添光添彩。屠呦呦我心中最伟大的人民英雄。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上的卓越研究,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死亡率,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诺奖既是对这一成就的褒奖,更是对科学家们智慧与心血的回报。而实验室里千回百转后柳暗花明那一刻的惊喜和满足,或许也会比不曾奢求的荣誉更恒久。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真正了结了多年以来国人的“诺奖情结”。回头再看,这一情结的熨平,还有更多值得咀嚼的地方。
屠呦呦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选择了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可以说是中国本土科研体系所培养的获诺贝尔科学奖第一人。她的获奖,无疑能增强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们的自信心。40多年前,科研人员与外面的'世界交流不多,可供查找的文献很少,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还能作出如此重要的原创突破;40多年来,中国科研人才的积累厚度、科研条件的优越程度、全球合作的深度广度,不断水涨船高,许多领域已经赶上甚至领先国际水平,有理由相信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屠呦呦”。
屠呦呦也让人看到,无论是诺贝尔奖还是SCI论文,或是《科学》《自然》等国际刊物,都只是一种评价手段。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坚持学术方向、坚定学术追求、坚守学术信仰,没必要妄自菲薄,更没必要被牵着鼻子走。有些人还在怀疑“诺贝尔奖有没有照顾中国人”,这种缺乏信心的表现已经不合时宜——科学大奖不会照顾任何人,只要有了足够的资格,自然就会被关注到。
另一方面,屠呦呦代表中国大陆科学家“破冰”诺贝尔奖,也是对那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速成论者的提醒。科学有自己的规律,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它无法严格地用投入去预测产出,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就能创造出新事物,也很难按部就班达到预定目标。科学的通途有很多走法,无论头衔和身份,无论领域和方法,“科学家”才是唯一的、纯粹的标签。有人描述得很形象,真正钟情于科学的人出发点并非想去拿奖,也许一辈子不会有惊艳的成果,有人可能用毕生精力,也只是在科学的某个关口书写了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对这些科学家来说,更灵活、更多元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在日本,很多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来自民间机构或是企业;在美国,像微软这样的大公司,集聚了一批有才华的科学家从事基础研究。我国对于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认识,也在不断创新。最近出台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就明确,“研究制定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办法,……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类似导向和举措,无疑能让有志于献身科学的整个世界都在感谢青蒿素和科学。中国科学家也要感谢屠呦呦,有没有能力、是不是拿到诺贝尔奖,已不再是一个心结,正可迈开步子、自信前行。
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SatoshiO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
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值得祝贺。屠呦呦获得诺奖,并不令国内舆论感到惊讶,因为早在2011年,她获得具有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就被誉为“距离诺奖最近的中国人”。但是,她获得诺奖,还是给我国科技、学术界带来诸多启示和值得反思之处。
屠呦呦获得诺奖之后,她的身份迅速引起网友关注。其实,早在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时,她的身份,就曾引起舆论关注,由于她没有博士学位、留洋经历以及院士头衔,被称为“三无科学家”。“三无科学家”获得国外授予的学术最高奖,这表明,无论是克拉斯奖,还是诺贝尔奖,都不看重学者的“身份”和头衔,而是看真实的学术贡献,这和我国近年来的学术界,在课题评审、项目设立时,特别看重申请者的身份,院士、长江学者等拥有一定学术特权,是很不相同的。
作为青蒿素的发明者,获得诺奖的屠呦呦却不是院士,是耐人寻味的。据媒体报道,屠呦呦曾多次参评院士,但都没有成功,具体理由不清楚,但知情者透露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青蒿素的成果界定不明。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曾指出,青蒿素的发明,一直是我国引以为豪的科技成果,但是,却存在成果归属难以确定的问题,进而,这一成果没有得到足够的表彰和奖励,而在长达40年的时间中,屠呦呦的成果在国内也没有被得到公认。虽然在这一成果中,她扮演了三个“第一”的角色:当年是她最先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代号为“523”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是她最先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蒿素;也是她做了第一个临床实验。但是,在中国医学界,不少人认为,523项目是一个庞大的计划,很多人做了贡献,是不能把奖给屠呦呦一个人的。而直到拉斯克奖颁给屠呦呦,这种争议还没有平息。很显然,既然有成果归属的争议,屠呦呦要在中国这样的学术环境中,评上院士,是不太可能的——其他人会反对,为何给她院士,功劳难道都被她一个人占了?
二是屠的同事评价她,“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这种“性格”在院士评审中,显然也是不受欢迎的。类似屠呦呦这样,有重大学术贡献,却没有评上院士者,在国内并非个例。“吃香”的是那些善于搞人际关系,讨好领导者。这是一种不好的导向,会引导学者不安心学术研究,而去做一些追名逐利的事。诺奖奖给一直默默做事的屠呦呦,也告诉我国学术界,学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要踏踏实实做出来。
那么,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为何就能把成果归为屠呦呦呢?这与国际学术界的学术规则有关,在团队和个体之间,团队的整体贡献很重要,但并不能否认个体,个体的学术贡献,如果在团队取得的成果中,起重要的启发性、决定性作用,应该把主要成果记给个体,而不是由团队平分成果——成果人人有份,并不能保护原创积极性,在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颁奖者看来,屠呦呦的贡献是最关键的,因此,可以把奖颁发给她个人,诺委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屠呦呦获诺奖并非是是对中药的奖励,而是为了表彰她在受到中药的启发下对一种药物的寻找过程。”
而我国在评价学术贡献时,团队和个体的关系,并没有处理好,以往,十分强调团队贡献,而忽视个体,否则就是自私自利,而近年来,一些领导,不管是不是课题组的实际负责人,都动不动成为成果的第一作者,把团队的贡献作为个体的成果,并没有真正重视第一作者的原创贡献。屠呦呦取得的成果,属于几十年前的,为此,对其成果的评价,奉行的是团队原则,即使有关学术机构意识到屠呦呦的学术贡献最大,可也不愿意按照学术规则去界定,担心触碰了既得利益。
我国当前的学术评价,包括院士评审在内,都存在被利益因素纠缠的问题,学术评价存在行政化和利益化的倾向,在院士评审中,存在跑要、公关现象,青蒿素的成果归属几十年没有定论,有学术贡献而缺人脉资源者,被边缘,反映出我国的学术评价体系并不健全,并没有坚持按学术原则和学术标准,处理个体和团队的关系,真实评价学者个体的贡献。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我们应该反思学术评价体系,在学术评价中,要对个体在团队中的贡献实行学术同行评价,这样,个体的原创价值和集体的贡献,都会得到客观评价,从而激励个体在追求学术理想的同时,与团队进行紧密合作,更重要的是,评价针对的是个体真实的学术能力与学术贡献,不是看其身份和头衔,谁有能力,就把学术研究给谁做,谁取得的贡献大,谁就获得更大的肯定。
屠呦呦当年发明青蒿素,并不是冲着获得诺奖而去的,而是为解决现实的医学难题。盯着功利的获奖目标去搞科研,只会与奖励渐行渐远。踏踏实实做研究的屠呦呦获得诺奖,会给中国科学界、学术界,带来更多的信心,只要能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制度,让更多科学家能安心投入科研,在国家加大科研投入的背景下,我国科学家会获得世界级的科研成果,也有更多问鼎诺奖的可能。
屠呦呦由此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