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是顶级流量。钟南山因为前几年的非典以及今年年初的新冠疫情都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加上他敢说敢做,受到很多人的尊重,现在更是比明星还要红。
1994年,创办“悟达康保健养生所”任所长。1995年,受北京电台之邀,在“人生热线”进行“心理调节与治病”的专题讲座。1995年,北京科学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整套磁带“王中平心理保健系列讲座30讲”。1996年9月,参加第七界国际身心医学亚洲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心理调节与治病理论”被选入《国际身心研究文集》。1998年,论文“心理调节与耐寒理论”在《美国中华健康卫生杂志》第一卷上发表。1998年9月,论文“心情对气血的定向定位性”被选入《中国现代医学与临床》。1999年,论文“膝盖病症心理因素与治疗”、“心理治疗广角”在《心理医生》上发表。同年“胆结石的心理因素与治疗”被选入《中国现代医学与临床》。1999年11月,论文“心理与病因、病机治疗理论方法——心理调节”在“全国临床医学与心理卫生学术会”上荣获“世界学术贡献金奖”。2000年,论文“心身疾病学概论”在全国临床医药与心理卫生学术会上获“优秀论文奖”。2000年8月,“心理调整与人体耐寒”一文在“全国临床医药学与心理卫生学术会”被评为优秀论文,并获得美国中华医学会、美国诺贝尔医学研究院的“杰出成就奖”、“特殊贡献奖”。2002年10月起,《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连载《心平健康学系列讲座》至今。2003年,论文“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治疗的新思路”被收入《中国医学论文汇集》。2003年9月20日,出版了第一部专著《心灵的潜能》。2003年,《运动与健身》、《心理与健康》、《中国保健》、《青年心理》等多家杂志均刊登了有关心平健康学的文章。2003年,《中华养生保健》杂志连载刊登心平健康学讲座。2004年,《时尚健康·男士》杂志长期特聘王中平先生为医学专家,高级顾问。2005年4月,论文“中医七情内伤理论的延展”在《中医杂志》上发表。2005年6月,首届中华养生大会特邀大会发言,论文“心态平衡是健康长寿的根本”在大会论文集上发表。2006年6月,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一届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上进行大会发言介绍心平健康学,论文“中医心理病因与治疗的新思路”、“百病生于气而病可由心解”、“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治疗的新思路”、“用心调治高血压病”、“心理调整在临床中的应用”在世中联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进行交流,并被选入《国际中医心理学论丛》。
北京中医药大学走出的医学翘楚有很多啦,有王琦、刘渡舟、瞿文楼、于道济、陈慎吾、王慎轩、赵绍琴、秦伯未等等,大佬云集,建校以来光名老中医就有20多位了。现在我就着重介绍一下其中我比较喜欢的两位吧。
刘渡舟,著名《伤寒论》专家。14岁跟营口名医王志远学医,16岁正式拜师,前后学习六年。20岁又拜东北名医谢泗泉为师。1956年9月调入北京中医学院,历任古典医籍教研组组长、伤寒教研组副组长、伤寒教研室兼金匮教研室主任、《北京中医学院学报》主编等职。 1991年7月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确定为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
代表著作:《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十四讲》、《伤寒挈要》、《伤寒论临证指要》、《伤寒论校注》
赵绍琴,名光滢,字绍琴。三代御医之后,自幼随其父清末太医院院使赵文魁学医。 11934年悬壶北平。1934~1939年师从太医院御医瞿文楼、韩一斋,1939~1944年师从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1958年入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任中医内科主任。1977年调任北京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主任。1991年7月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确定为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
代表著作:《温病纵横》、《文魁脉学》、《赵文魁医案选》、《赵绍琴临证400法》、《赵绍琴内科学》等。
刘老对伤寒论的研究比较精深,如果希望能好好学习伤寒的同学,一定不要错过刘老的著作和讲稿,真的会让自己的认识更进一步。赵绍琴老师是三代御医之后,幼时就继承家学,后来又拜多位名医为师,能力真的是杠杠滴,尤其是对温病的研究颇深,近代想要研究温病的,是怎么也绕不开赵老的。老校区这两位的雕像已经成为我们期末必须拜一拜的,毕竟伤寒和温病也是我们中医学子难啃的两座大山。
袁隆平和钟南山两个人才是顶级流量。因为袁隆平和钟南山两个人,一个为人民解决了健康问题,一个为人民解决了粮食问题,所以他们才是顶级流量。
1994年,创办“悟达康保健养生所”任所长。1995年,受北京电台之邀,在“人生热线”进行“心理调节与治病”的专题讲座。1995年,北京科学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整套磁带“王中平心理保健系列讲座30讲”。1996年9月,参加第七界国际身心医学亚洲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心理调节与治病理论”被选入《国际身心研究文集》。1998年,论文“心理调节与耐寒理论”在《美国中华健康卫生杂志》第一卷上发表。1998年9月,论文“心情对气血的定向定位性”被选入《中国现代医学与临床》。1999年,论文“膝盖病症心理因素与治疗”、“心理治疗广角”在《心理医生》上发表。同年“胆结石的心理因素与治疗”被选入《中国现代医学与临床》。1999年11月,论文“心理与病因、病机治疗理论方法——心理调节”在“全国临床医学与心理卫生学术会”上荣获“世界学术贡献金奖”。2000年,论文“心身疾病学概论”在全国临床医药与心理卫生学术会上获“优秀论文奖”。2000年8月,“心理调整与人体耐寒”一文在“全国临床医药学与心理卫生学术会”被评为优秀论文,并获得美国中华医学会、美国诺贝尔医学研究院的“杰出成就奖”、“特殊贡献奖”。2002年10月起,《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连载《心平健康学系列讲座》至今。2003年,论文“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治疗的新思路”被收入《中国医学论文汇集》。2003年9月20日,出版了第一部专著《心灵的潜能》。2003年,《运动与健身》、《心理与健康》、《中国保健》、《青年心理》等多家杂志均刊登了有关心平健康学的文章。2003年,《中华养生保健》杂志连载刊登心平健康学讲座。2004年,《时尚健康·男士》杂志长期特聘王中平先生为医学专家,高级顾问。2005年4月,论文“中医七情内伤理论的延展”在《中医杂志》上发表。2005年6月,首届中华养生大会特邀大会发言,论文“心态平衡是健康长寿的根本”在大会论文集上发表。2006年6月,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一届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上进行大会发言介绍心平健康学,论文“中医心理病因与治疗的新思路”、“百病生于气而病可由心解”、“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治疗的新思路”、“用心调治高血压病”、“心理调整在临床中的应用”在世中联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进行交流,并被选入《国际中医心理学论丛》。
北京中医药大学走出的医学翘楚有很多啦,有王琦、刘渡舟、瞿文楼、于道济、陈慎吾、王慎轩、赵绍琴、秦伯未等等,大佬云集,建校以来光名老中医就有20多位了。现在我就着重介绍一下其中我比较喜欢的两位吧。
刘渡舟,著名《伤寒论》专家。14岁跟营口名医王志远学医,16岁正式拜师,前后学习六年。20岁又拜东北名医谢泗泉为师。1956年9月调入北京中医学院,历任古典医籍教研组组长、伤寒教研组副组长、伤寒教研室兼金匮教研室主任、《北京中医学院学报》主编等职。 1991年7月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确定为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
代表著作:《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十四讲》、《伤寒挈要》、《伤寒论临证指要》、《伤寒论校注》
赵绍琴,名光滢,字绍琴。三代御医之后,自幼随其父清末太医院院使赵文魁学医。 11934年悬壶北平。1934~1939年师从太医院御医瞿文楼、韩一斋,1939~1944年师从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1958年入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任中医内科主任。1977年调任北京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主任。1991年7月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确定为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
代表著作:《温病纵横》、《文魁脉学》、《赵文魁医案选》、《赵绍琴临证400法》、《赵绍琴内科学》等。
刘老对伤寒论的研究比较精深,如果希望能好好学习伤寒的同学,一定不要错过刘老的著作和讲稿,真的会让自己的认识更进一步。赵绍琴老师是三代御医之后,幼时就继承家学,后来又拜多位名医为师,能力真的是杠杠滴,尤其是对温病的研究颇深,近代想要研究温病的,是怎么也绕不开赵老的。老校区这两位的雕像已经成为我们期末必须拜一拜的,毕竟伤寒和温病也是我们中医学子难啃的两座大山。
自5月起,国外学术交流在线平台PubPeer上陆续有人匿名发帖,质疑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董晨的20多篇论文存在一图多用和重复使用等问题。截至目前,PubPeer网站上能检索到有上述被质疑图像异常、作者署名包含董晨的论文有24篇。
在这些论文里,出现了部分实验图像在不同项目中重复出现,但标记数值不同的问题;两幅实验图像相似度极高;不同指标的直方图完全一致的情况。目前发现的24篇论文全部由董晨担任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
扩展资料
作为通讯作者的董晨都应该承担相应的“把关不严”责任:
媒体查阅到的24篇论文,全部由董晨担任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导师担任通讯作者的情况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非常普遍。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责任,因此通讯作者不只是个“通讯员”,实际上要保证文章的可靠性,对论文发表中各类问题负责。
因此,此番无论涉及的学生或博士后是否的确是“无意出错”,作为通讯作者的董晨都应该承担相应的“把关不严”责任,这一责任无法推脱。这也提示各位学界“大佬”,维护自己的学术声誉,不只要对自己撰写的内容负责,更需要对整个团队负责。涉及学术问题,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大意。
参考资料来源:新京报-清华医学院院长被疑论文造假,别让“子弹”飞太久
北京中医药大学走出去的优秀翘楚不胜其数,这里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最近因为采访接触到的一个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雪茜老师
王雪茜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沈氏女科”第二十代传人、全国名老中医王庆国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以及全国名老中医刘景源教授弟子,致力于探索经典方剂的现代应用。
在这次采访中老师提出认为在中医经典的理论其实很多是形而上的东西,是我们现在去理解它,有的时候觉得似难非难、似易非易,觉得他说的道理很浅显,但是依旧惊讶于为什么古人能够想出来这么精妙的道理呢?老师对于科研,对于中医基础理论,对于中西医之间的结合的看法都有很深刻的看法,也在提示我们作为一个中医学子,在这条学医之路上应该刻苦坚定的方向。
老师谈起自己是如何学习、综合理论,如何学习中医经典,中医经典对我们大学生的意义,经典方剂如宝库般的重要性以及经典理论在她的科研中的奇妙印证。听完这些,我不禁思考对于学习和背诵反复的枯燥的学习进程后,才有融会贯通,灵活自如。中医药,从来都不是轻松容易的。
正如王雪茜老师所言,“中医之路是我们将要走的一条光荣但充满险阻的道路“。中医典籍浩如烟海,思想更是涉及方方面面,纵横数千年,我们宛如初入海洋的小船,跌跌撞撞,但又无比谨慎的采撷古人的智慧来填充自己。
我谈这次采访的内容和感受,更多的是希望大家能通过老师们身上对于中医学习和科研的严谨,在中医之路上的不断探索,感受我们作为一个中医人的责任和方向。
(以上图片来源于本次访谈的视频截图)
我认为瞿介明教授、曹彬、王辰等多名教授都是顶级流量。因为他们在这次疫情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全球人民都应该关注和尊敬的对象。
我国著名的院士钟南山,在荣获“共和国勋章”之后,再次荣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也由此成为了国内学术界的大佬。
在我个人看来,相比娱乐圈内的流量明星,钟南山院士才是顶级的流量。他们这一类人,才值得我们去尊敬和学习。
之所以会认为钟南山院士,才是当之无愧的顶级流量,有着下面这两个重要的原因:
钟南山院士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的身上不仅有着精湛的医学技术,更是有着从医人员的医者良心。
老人家一直以来致力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的研究,通过他的研究为我们在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上面,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
现如今老人家已经80多岁高龄,但仍然奔走在研究的一线;为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继续发光发热,做着自己的研究,帮助我们预防战胜未知病魔。
从2003年的非典,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钟南山院士始终奔走在一线,而且在这两次疫情的抗击中,有着十分突出的贡献。
2003年的非典,当时不论是医疗条件,还是通讯媒体,都远不如今年发达,所以能够了解到,非典背后功臣的人少之又少。
而今年的新冠肺炎,让全国人民认识到了钟南山院士,看到了一位为国为民奔走的老人家。
有了他的指导和建议,才使得新冠肺炎的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
所以相比娱乐圈中活跃的流量明星,我认为钟南山院士这类人群,才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捧的明星。而且他们才是真正的顶级流量,应该让我们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我认为钟南山院士才是中国学术界的大佬,因为钟南山院士真的很伟大,而且成就很多。
自5月起,国外学术交流在线平台PubPeer上陆续有人匿名发帖,质疑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董晨的20多篇论文存在一图多用和重复使用等问题。截至目前,PubPeer网站上能检索到有上述被质疑图像异常、作者署名包含董晨的论文有24篇。
在这些论文里,出现了部分实验图像在不同项目中重复出现,但标记数值不同的问题;两幅实验图像相似度极高;不同指标的直方图完全一致的情况。目前发现的24篇论文全部由董晨担任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
扩展资料
作为通讯作者的董晨都应该承担相应的“把关不严”责任:
媒体查阅到的24篇论文,全部由董晨担任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导师担任通讯作者的情况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非常普遍。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责任,因此通讯作者不只是个“通讯员”,实际上要保证文章的可靠性,对论文发表中各类问题负责。
因此,此番无论涉及的学生或博士后是否的确是“无意出错”,作为通讯作者的董晨都应该承担相应的“把关不严”责任,这一责任无法推脱。这也提示各位学界“大佬”,维护自己的学术声誉,不只要对自己撰写的内容负责,更需要对整个团队负责。涉及学术问题,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大意。
参考资料来源:新京报-清华医学院院长被疑论文造假,别让“子弹”飞太久
我国著名的院士钟南山,在荣获“共和国勋章”之后,再次荣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也由此成为了国内学术界的大佬。
在我个人看来,相比娱乐圈内的流量明星,钟南山院士才是顶级的流量。他们这一类人,才值得我们去尊敬和学习。
之所以会认为钟南山院士,才是当之无愧的顶级流量,有着下面这两个重要的原因:
钟南山院士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的身上不仅有着精湛的医学技术,更是有着从医人员的医者良心。
老人家一直以来致力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的研究,通过他的研究为我们在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上面,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
现如今老人家已经80多岁高龄,但仍然奔走在研究的一线;为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继续发光发热,做着自己的研究,帮助我们预防战胜未知病魔。
从2003年的非典,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钟南山院士始终奔走在一线,而且在这两次疫情的抗击中,有着十分突出的贡献。
2003年的非典,当时不论是医疗条件,还是通讯媒体,都远不如今年发达,所以能够了解到,非典背后功臣的人少之又少。
而今年的新冠肺炎,让全国人民认识到了钟南山院士,看到了一位为国为民奔走的老人家。
有了他的指导和建议,才使得新冠肺炎的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
所以相比娱乐圈中活跃的流量明星,我认为钟南山院士这类人群,才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捧的明星。而且他们才是真正的顶级流量,应该让我们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和王平旦齐名的大夫是《伤寒论》的作者张仲景。明确答案: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伤寒论》是南北朝时期张仲景所著,是中医理论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因其创立的辩证施治理论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所以被誉为“中医圣经”。解释原因:王平旦与张仲景齐名,主要是因为他们都是中医领域的大佬,对中医理论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贡献。而张仲景作为《伤寒论》的创作者,更是率先提出“四诊法”并提倡“辨证施治”,在中医发展史上功不可没。而王平旦则是在经典医案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系列手法诊疗技法,书写了《伤寒论直解》等医学著作,对中医的推广和传承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拓展内容:张仲景不仅是一位医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军事家。在南北朝和隋朝之间的战争中,他是隋朝将领的部下,曾立下赫赫战功,并因此被赐姓“隋”。他的人生经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将医学和军事联系起来的观念,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目前, Frontiers in Oncology的JCR分区:肿瘤学2区。 中科院分区:基础版,大区医学2区,小区肿瘤学3区;而升级版中,大区医学3区,小区肿瘤学3区。 在230本肿瘤学杂志中, Frontiers in Oncology 的IF排名为第70位。Frontiers in Oncology 杂志的主编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迈耶癌症中心的Giuseppe Giaccone教授,一位已经合作发表了500多篇论文的大佬级学者。Giaccone教授主攻肺癌、胸腺恶性肿瘤等领域,致力于研究新的化学疗法和新的抗癌治疗策略,尤其是针对癌细胞的靶向药物。
臧敬五,免疫学博士,医学博士,天境生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臧敬五博士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现交通大学医学院),获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的免疫学博士学位,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完成免疫学博士后训练。臧敬五博士早年在欧洲进行基础医学研究探索自身免疫疾病(多发性硬化)的创新免疫治疗方法,后任职于美国贝勒医学院免疫学及神经科学教授,并担任休斯顿多发性硬化研究中心研发主任。在美国贝勒医学院期间他完成了美国住院医师训练, 持美国德克萨斯州医师执照,并创建了Opexa Pharmaceuticals (已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臧敬五博士回国后,共同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并担任两所的首任所长。臧敬五博士共发表过160多篇科学论文和书籍, 包括《科学》、《自然医学》、《自然免疫学》等全球顶尖学术杂志。臧博士于2007年创建了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任总裁并负责葛兰素史克全球神经科学领域新药研发及全程临床开发。2013年,臧敬五博士被任命为先声药业集团的首席科学官和百家汇科技创业社区总裁。2014年,臧敬五博士及团队共同创建了三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境生物前身)。
中国医学界三大泰斗:
1、90岁“皮肤科百科全书”朱钵
朱钵,男,主任医师,教授,1952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曾任皮肤科主任,历任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会常务会员,河南医学会皮肤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皮肤科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皮肤病和性病杂志》编委。
2、91岁“国医大师”张磊
张磊,师事于当地老中医张炳臣门下,出师后,悬壶故里。现任河南中医学会会长,中药学会会长。系国家“十五”攻关“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课题的名老中医。先后在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注释《产鉴》一书,著有《张磊临证心得集》和《张磊医馀诗声》。
3、99岁“眼科界泰斗”张效房
张效房,郑州大学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20年10月出生于河南开封,男,回族,中共党员。曾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委员和常委、眼科学会眼外伤职业眼病学组组长及名誉组长、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常务理事及名誉副会长。
扩展资料:
国医大师张磊医学成就:
张磊主任医师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崇尚致中和平,精心研读《内经》、《伤寒论》等经典,博采百家之长,勤于临床探索,在几十年的教学和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精湛的医术。
他遵《内经》“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盛,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之旨,在临证中对“异病同因”、“ 异因同病”“复症多因”的复杂病症,明辨求本,洞悉症结,求其所主,或攻补兼施、或温凉同进、或标本先后、或主次逆从。
有常有变,知常达变,有缓有急,层次井然,皆可法可从。创立了具有临证特色的八法:疏利法,涤浊法,轻清法,灵动法,运通法,燮理法,达郁法,固元法。
张老在长期的教学和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加之治学严谨,医理纯熟,医术精湛,已然形成了他独特的“动和平”学术思想。
张磊教授治学严谨,不但医术精湛,又言传身教,把自己的专业技术传给学生和弟子。他培养出的两个学术继承人都已在河南中医学院的医疗岗位上成绩斐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效房
我认为瞿介明教授、曹彬、王辰等多名教授都是顶级流量。因为他们在这次疫情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全球人民都应该关注和尊敬的对象。
袁隆平和钟南山两个人才是顶级流量。因为袁隆平和钟南山两个人,一个为人民解决了健康问题,一个为人民解决了粮食问题,所以他们才是顶级流量。
北京中医药大学走出去的优秀翘楚不胜其数,这里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最近因为采访接触到的一个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雪茜老师
王雪茜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沈氏女科”第二十代传人、全国名老中医王庆国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以及全国名老中医刘景源教授弟子,致力于探索经典方剂的现代应用。
在这次采访中老师提出认为在中医经典的理论其实很多是形而上的东西,是我们现在去理解它,有的时候觉得似难非难、似易非易,觉得他说的道理很浅显,但是依旧惊讶于为什么古人能够想出来这么精妙的道理呢?老师对于科研,对于中医基础理论,对于中西医之间的结合的看法都有很深刻的看法,也在提示我们作为一个中医学子,在这条学医之路上应该刻苦坚定的方向。
老师谈起自己是如何学习、综合理论,如何学习中医经典,中医经典对我们大学生的意义,经典方剂如宝库般的重要性以及经典理论在她的科研中的奇妙印证。听完这些,我不禁思考对于学习和背诵反复的枯燥的学习进程后,才有融会贯通,灵活自如。中医药,从来都不是轻松容易的。
正如王雪茜老师所言,“中医之路是我们将要走的一条光荣但充满险阻的道路“。中医典籍浩如烟海,思想更是涉及方方面面,纵横数千年,我们宛如初入海洋的小船,跌跌撞撞,但又无比谨慎的采撷古人的智慧来填充自己。
我谈这次采访的内容和感受,更多的是希望大家能通过老师们身上对于中医学习和科研的严谨,在中医之路上的不断探索,感受我们作为一个中医人的责任和方向。
(以上图片来源于本次访谈的视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