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毅医生 编号WD285】 乳腺癌发生骨转移是Ⅳ期、晚期,这种情形治愈的可能性真的不大,不论我们心里如何渴望 健康 、治愈,事实是不以我们意志而改变的。面对如此不利的病情,我们唯有科学的抗癌态度,把乳腺癌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来管理、治疗,也就是说“带瘤生存”,这也可能是目前最好对付乳腺癌的办法。乳腺癌的活检病理学检查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ER、PR、Her-2、Ki-67都是些什么情况?这些结果反应乳腺癌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与预后有关,也与治疗有关。 手术切除原发灶对于晚期乳腺癌的意义不大,也存在许多争议,以全身性治疗为主。除了骨转移外是否存在脏器转移?有脏器转移者一般先采取化疗的办法,有联合化疗、或单药化疗,具体情况需要综合考虑。 如果没有脏器负荷、压力,单是骨转移情况,ER( )、和/或PR( )者,内分泌治疗,两者都是阳性有效率达80%,PR阳性有效率40-50%,ER阳性有效率20-30%,内分泌治疗不和化疗同时进行。如果Her-2阳性就需要曲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治疗,可以与内分泌联合应用,也可和化疗联合应用。目前有些临床研究也在做乳腺癌“双靶治疗”,比如拉帕替尼 曲妥珠单抗,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还有骨转移的治疗,以“双膦酸盐”、如唑来膦酸静脉治疗,3-4周1次,目前证实2年的治疗是安全的。也有用地诺单抗的,这些不是抗肿瘤治疗,是抑制肿瘤破坏骨,延缓病情的。如果存在一些骨痛、潜在有骨折可能会影响到人体支架的情况,就要考虑放疗、或者手术了。 晚期乳腺癌病情比较复杂,以生存时间、生活质量为首要的整体、综合考虑,不追求某项指标、某处病灶绝对正常。我是@刘永毅医生 ,感谢您的阅读! 乳腺癌患者出现骨转移时,会导致机体出现病理性骨折、严重的剧烈疼痛等典型症状,需对症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存在病理性骨折可能的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术进行干预。而术后患者及时进行有效的固定,必要时可通过假体的重建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乳腺癌转移患者出现剧烈疼痛时,需根据疼痛程度给予一定量的镇痛药物进行止痛。在疼痛可耐受的范围之内,可通过转移注意力、冥想、听轻音乐等方式缓解机体不适。及时的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乳腺癌骨转移,说明已经出现了远处的器官转移,医学上分属IV期,理论上来讲,基本失去了治愈的可能。 但是目前对于乳腺癌有很多治疗和控制的方法,除了三阴乳癌以外,其它类型的乳癌都可以通过积极治疗得到控制,甚至是长期控制。 目前的治疗方法除了经典的化疗以外,还有内分泌治疗、靶向抗Her-2治疗,CDK4/6抑制剂、免疫治疗等方法,因基因分型和对治疗的敏感性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就是最佳的选择,副作用小、效果好、用药方便。比如:绝经前的三苯氧胺,绝经或卵巢去势后的来曲唑、依西美坦,还有氟维司群等,都是可以选择的内分泌治疗药物。 而对于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的乳腺癌,靶向抗Her-2的药物有很多,除了经典的赫塞汀以外,还有拉帕替尼,国产的吡咯替尼等,都是可以选择的药物。 化疗也是病情进展后的必要选择,即可考虑单药应用,也可以考虑联合用药,对于局部疼痛明显的患者还可以考虑姑息放疗。 另外,骨转移患者需要长期联合应用骨改良药物,比如唑来膦酸等。 总之,单纯的乳腺癌骨转移虽然分属晚期,但是预后较其它类型的晚期癌症预后要好的多,也是有望长期生存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乳腺癌是威胁中国女性 健康 的首位恶性肿瘤,但随着诊疗手段的进步,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已经在不断提高。2018年,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针对2000-2014年的全球癌症生存率变化趋势监测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经由2000-2004年的上升至2010-2014年的。而且,分期越早治愈率越高,一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90%-95%以上,二期乳腺癌在70%-80%。总的来说:乳腺癌不可怕。它可治,且越早治疗治愈率越高! 乳腺癌的复发与原发癌症分期、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治疗方案、个人体质等因素相关。约30%-40%的乳腺癌患者会出现复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大多发生在根治术后3年之内,约占80%,少部分发生在根治后3-5年,约占10%。 关于乳腺癌的转移,乳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几率很高,好在淋巴结是免疫器官,其中驻扎淋巴细胞可以把肿瘤细胞截留,在淋巴结内发生激烈的搏杀,不断增殖的肿瘤细胞与汇集来的淋巴细胞反复争夺,所以才会肿大,如果在淋巴结肿大的阶段积极治疗,仍有很大机会治愈。 其他器官,最常发生的是骨转移,约70%的乳腺癌转移是骨转移,肝脏是乳腺癌的第二大常见转移部位,此外,还有可能会发生肺转移、脑/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等。肿瘤细胞最易转移到哪些部位的骨组织?发生于脊柱的骨转移最多,其次为骨盆和下肢长骨,膝、肘关节等较为少见。 乳腺癌的复发转移虽然会让治疗变得困难,但这不是“末日”,如果发生了复发转移,应该积极治疗。对于经过医生全面评估后认为有再次根治机会的“局部区域复发转移”的乳腺癌,可通过对局部复发灶切除进行治疗,例如,保乳术后复发的患者可行全乳切除;这些患者术后通常还需要通过化疗、放疗、靶向等方式进行巩固。 对于术后远处转移或最开始就确诊为晚期的患者,目前可用的治疗方式和药物都比较多,比如,化疗,有蒽环类、紫杉类、铂类等药物;内分泌治疗,有三苯氧胺、来曲唑、阿那曲唑、依西美坦、氟维司群等药物;靶向治疗,有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吡咯替尼、T-DM1、哌柏西利、帕妥珠单抗等药物;但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和药物,需要与医生进行全面的沟通。 骨转移肿瘤的治疗应采用综合性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放疗、骨痛治疗、中医治疗方式等。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乳腺癌骨转移的几种常用的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定期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可以减少骨相关事件;双膦酸盐类药物也可以减少骨转移疼痛,虽然效果可能会延迟出,在用药后4周疼痛达到50%的缓解,也就是说,双膦酸盐类药物即刻缓解疼痛的作用是较低的。此外,地诺单抗在治疗骨转移上也有一定疗效。 手术 手术在治疗骨转移肿瘤引起的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时有一定疗效。 放疗 通过体外放疗,可改善局部和弥漫性骨痛,可有效防止椎体骨转移比较严重的患者出现截瘫,但是对于破损骨质没有修复作用。放射性核素锶-89也是一种重要的骨转移治疗手段,它有助于缓解骨痛和提高生活质量。锶-89虽然为全身给药,但能聚集有骨转移灶内的活性成骨组织中,是一种有效的骨肿瘤的内照射治疗剂。 骨痛治疗 双膦酸盐类药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骨痛及高钙血症,可与镇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与阿片类止痛药)联合使用。 中医治疗方式 中医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方法包括丸剂、散剂和汤剂内服、外用中药止痛、栓剂肛塞、针刺和艾灸等等,均可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 乳腺癌患者骨转移,多需要采用多种治疗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具体适合哪种治疗方式,应该在肿瘤内科、放疗科、核医学科、影像科、骨科、疼痛科等多学科医生会诊后,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综合制定治疗方案。总之,乳腺癌发生骨转移并没有那么可怕。我们需要有一个强大乐观的心态,科学规范化的治疗,也能够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乳腺癌骨转移在晚期乳腺癌中还是比较常见的,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中,骨转移发生率高达65%到75%。骨转移常导致骨疼痛加剧,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以及骨折等伴随情况。骨转移严重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一般不会直接对生命构成威胁,目前的有效治疗手段比较多,不合并内脏转移的患者生存期相对来说是比较长的。目前,针对骨转移的治疗,主要目标是:(1)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2)预防和治疗骨转移相关伴随事件。(3)控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我现在骨转移作为复发转移性疾病,以全身治疗为主,目前主要有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另外还有双磷酸盐在内的骨改良药物,主要是为了预防和治疗骨转移,伴随相关事件。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目的是延长患者生命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解除神经压迫。由骨损伤固定术置换术和神经松解术。但是由于骨转移经常发生在脊柱等较复杂的位置,手术难度比较大,容易造成切除不彻底的情况。原则上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是需要处理的,但是进行预防性手术相对来说还不是很成熟。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乳腺癌骨转移姑息治疗的有效方法,主要为了缓解骨疼痛和减少病理性骨折。这里要提醒一点的是放射性核素治疗可缓解全身广泛性的骨转移痛,但是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高,并且恢复比较慢。放疗主要用于以下患者。 (1)无法耐受手术预期生存期短于六个月。(2)病理性骨折,风险较低。(3)脊柱病变无明显脊柱不稳和神经症状。(4)骨盆肿瘤未累及髋臼,无明显功能障碍者。(5)对放疗反应敏感的肿瘤。 内科治疗 是根据患者肿瘤组织的激素受体情况,年龄月经状态以及疾病进展速度来看的。对于疾病进展比较缓慢,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首选内分泌治疗。对于疾病进展迅速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首选化疗。而对于HER-2过表达的患者,应考虑含曲妥珠单抗的靶向治疗方案。双磷酸盐: 双膦酸盐可以降低骨转移患者的椎体骨折,非椎体骨折,复合性骨折及高钙血症的风险,适用于与化疗,放疗手术和内分泌治疗等联合应用。 适应症(1)高钙血症,(2)骨痛,(3)治疗和预防骨转移伴随相关事件。 综上乳腺癌骨转移,以全身治疗为主,其中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作为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基本药物治疗,双膦酸盐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转移骨相关事件。合理的局部治疗可以更好的控制骨转移症状,其中手术是治疗单发骨转移灶的积极手段,放射治疗是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乳腺癌骨转移了就属于晚期,目前的医学水平治愈的机会很小了,主要靠药物控制,骨转移可能会引起疼痛,除了用适当的止痛药之外,一定要当心以下情况: 1、四肢的濒临骨折,要及时外科处理,等到出现病理性骨折后,疼痛就非常明显了,治疗难度也相应增加 2、脊柱的病灶一定当心有无脊髓压迫风险,如果重度脊髓压迫,一定要及时就诊,否则会出现截瘫,影响后续的综合治疗,不利于控制病情 乳腺癌骨转是完全可痊愈的! 病理,盆腔积恶液,任脉统三阴,督脉统阳!积液阻断任督二脉阴阳相交合而成。其病传路径先由盆腔淋巴子宫,再发展上乳腺胸腺,再上颈淋巴!同在冲脉上。 现在无论用什么药都无效。只有针灸,阳化气,排水湿积液!通任督行营卫。再食疗补五气,调理半年,新细胞代谢完成即愈。 其它神药神术都是失效的。看图! 骨转移后,就属于晚期,各种疼痛就会接踵而至,先放化疗,止痛,缓解治疗,支持治疗,把病情稳定住是主要目的,想治愈比较困难。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靶向治疗,看看效果。 有病了,先是要正确面对,乳腺癌的原因我个人认为因和家人生气想不开肝气郁结所致,乳腺癌是乳腺代肝脏受过所致。唯有放松心情,正确面对,舒肝理气清肠排毒补肾补正气补充优质营养。 真正再度病变转移、说实话无法挽回了,要想把癌症避免化解、必须在 健康 的时候运动起来、让自己长期占领 健康 领地、病因就不会侵入驻扎,若是身体有什么不适地方、健身也会把各种身体不适去除,化解各种病因、避免各种癌症滋生真心的希望大家在 健康 的时候运动起来,不要等身体有问题了才说、运动《必须得运动》 花谢了会再开、生命没了、可就再也回不来了聪明的人储蓄 健康
孔夫子旧书网站可买柳叶刀中文版。因为柳叶刀受众面比较少,很少有人买,孔夫子旧书网站上包罗的种类比较齐全,可以淘一下。《柳叶刀》是1823年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出版的杂志,部分是由李德·爱思唯尔(ReedElsevier)集团协同出版。
2019年6月,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文章中研究了1990-2017年中国近三十年全国各省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该项研究由中国CDC、北京协和医院及美国华盛顿大学等共同完成,对于揭示中国人健康状况及患病情况意义重大。
该项研究表明,随着时代变化,威胁中国人健康也在发生变化,如今主要死亡原因已不再是传染病,而是慢性疾病。曾几何时,下呼吸道感染以及新生儿疾病是中国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随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医学水平提升,死亡率已经降到第十位。取而代之,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阿尔茨海默症成为中国人五大主要死亡原因,其中“中风”更是成为国人健康头号杀手。除此之外,肝癌、胃癌、高血压性心脏病、食管癌等疾病也在危害中国人的健康。
十大危险因素,膳食因素占主要
目前高血压、吸烟、高钠饮食以及空气污染是引发过早死亡的排名前四位的危险因素,诸如高血糖、高血压、高钠饮食、肥胖、高胆固醇等都是和膳食紧密相关,由此可见大部分的疾病死亡都是不良的日常饮食生活习惯导致的。吸烟更是成为中国各地区导致寿命减少的首要危险因素,提倡禁烟、低盐、减食是未来健康趋势。
整体而言,经济越发达地区、越靠近东南沿海,疾病负担越小,这主要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医院基础设施相关。
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出现70-80%大幅度下降,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疾病负担从传染病向慢性疾病的转变。
乳腺癌是常见的乳腺恶性肿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近些年来,年轻人的报道也在增多。根据你提供的临床资料,中年的女性患者目前的诊断是乳腺癌,咨询乳腺癌的风险有哪些?该疾病的发生受个人因素,家庭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与体内雌孕激素水平的不平衡表达有关。
乳腺癌可以治疗,乳腺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跟发现的早晚有着直接的关系,越早发现、早治疗,效果越好.
乳腺癌其实治愈率很高,国内的5年生存率是73%,美国则接近90%。虽然治愈率很高,但是如果发现较晚、诊断不明确,或者治疗方案不适合,还是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创伤,甚至是致命。患者的治疗需要细致的检查、详细地交待病情、周密地制定治疗方案,所带来的结果便完全不同。除了国内顶级医院,海外拥有大量“可救命”的治疗机会,很多疾病国内没办法,国外可能还有。这里为大家推荐盛诺一家,了解更多痊愈机会【点击咨询或了解详情】盛诺一家是与国外知名医院建立官方合作、为中国患者提供海外医疗全程咨询与服务的专业机构。多年来,盛诺一家从零起步,在上海、广州等地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在美国波士顿、休斯顿、罗切斯特、巴尔的摩、纽约、克利夫兰,英国伦敦,日本东京等地开拓了境外客服中心。
据2014年,国家癌症登记中心和癌症防控办公室对全国17个癌症登记处、万个病例的分析统计,中国乳腺癌五年生存率达,美国乳腺癌五年生存率达89%。在美国乳腺癌转移患者生存期可长达20年之久,而中国乳腺癌晚期谈治愈是不可能的。所以国内很多患者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出国看病为他们带来更多生存的可能。那么中美治疗乳腺癌的差距在哪呢?生存率差距背后:美国最新的数据显示,乳腺癌患者治疗的五年生存率在89%,但是这个与人们大量接受筛查有关,还与医疗方案有关。现在有很多的荷尔蒙疗法,还有化疗的方式,以及靶向疗法……所有这些,都会使五年生存率不断提高。美国乳腺癌五年整体存活率为89%,早期患者治愈率已达98%。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增长很快,为每年3-4%,但治疗水平很低,五年生存率仍不到60%。美国乳腺癌在Ⅰ期阶段即诊断出的概率为80%多,中国在Ⅰ期阶段诊断出乳腺癌的概率不到20%,一旦查出,多数已经转移或扩散。乳腺癌的治疗,早期诊断特别重要,但很多患者一发现患癌,已经就是晚期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贻误了乳腺癌的早期诊断,耽误了最好的治疗时机?在发现病情上,可以分三个方面。第一,我们需要全国性的乳房健康筛查项目;第二,患者自己的意识和知识不够,已经有些症状发生了,自己没有及时去看医生;第三,医生知识的缺乏,也可能会导致患者错过最佳诊治时期。
PD-L1阿得贝利单抗是咱们国家首个自主研发的PD-L1抑制剂,它是用于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目前CAPSTONE-1 III期临床研究成果已经正式全文在线发表于《柳叶刀·肿瘤学》了,研究成果能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全文发表,也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其含金量。事实上,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属于难治性∞、高侵袭性的肺癌亚型,之前患者的治疗选择始终有限,既往研究中,研究人员探索过分子靶向药物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价值,但是40年来几乎没有突破,而直到近几年,以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2019年6月,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文章中研究了1990-2017年中国近三十年全国各省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该项研究由中国CDC、北京协和医院及美国华盛顿大学等共同完成,对于揭示中国人健康状况及患病情况意义重大。
该项研究表明,随着时代变化,威胁中国人健康也在发生变化,如今主要死亡原因已不再是传染病,而是慢性疾病。曾几何时,下呼吸道感染以及新生儿疾病是中国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随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医学水平提升,死亡率已经降到第十位。取而代之,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阿尔茨海默症成为中国人五大主要死亡原因,其中“中风”更是成为国人健康头号杀手。除此之外,肝癌、胃癌、高血压性心脏病、食管癌等疾病也在危害中国人的健康。
十大危险因素,膳食因素占主要
目前高血压、吸烟、高钠饮食以及空气污染是引发过早死亡的排名前四位的危险因素,诸如高血糖、高血压、高钠饮食、肥胖、高胆固醇等都是和膳食紧密相关,由此可见大部分的疾病死亡都是不良的日常饮食生活习惯导致的。吸烟更是成为中国各地区导致寿命减少的首要危险因素,提倡禁烟、低盐、减食是未来健康趋势。
整体而言,经济越发达地区、越靠近东南沿海,疾病负担越小,这主要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医院基础设施相关。
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出现70-80%大幅度下降,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疾病负担从传染病向慢性疾病的转变。
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肿瘤,癌度对肺癌的相关文献研究和科普将会一直进行。癌度致力于帮助患者和家属获取相关信息,在最恰当的时机做出恰当的决策,获取更好的可能。
一、认识肺癌
肺是一个位于胸腔的锥形器官,当人吸气时把氧气带入身体,呼气时把人体的二氧化碳排出。人有左右两个肺,分别位于胸部的两边。每个肺由支气管与气管相连。左右两肺各由一条斜行的叶间裂分为上、下两叶。右肺上叶又被一横行的副叶间裂分出一中叶,故左肺为两叶,右肺为三叶。一层称为胸膜的薄膜包围着肺部。
肺具有柔软的、海绵状的构造,在呼吸时可以伸展。肺的内部就像树的枝杈一样。支气管不断分枝,越来越细,最细的分枝称为细支气管,比头发还细,每一条细支气管末端是一团细小的被称为肺泡的囊(见下图)。肺泡行使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功能。
图:肺脏的构造
据统计,每年全球新发肺癌180万。肺癌的5年生存率约为4-17%,这与发现时的分期以及地理区域有关。肺癌分为两大类,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又分为非小细胞肺腺癌、非小细胞肺鳞癌和肺大细胞癌。目前靶向治疗研究最多的非小细胞肺腺癌,非小细胞肺鳞癌和肺大细胞癌有相应的临床试验药物。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目前看来还比较远,不过小细胞肺癌对放化疗很敏感。
肺癌初诊后,后续的治疗大致遵循以下的步骤:
二、肺癌的早期诊断
肺癌的早期诊断目前没有较为稳妥的技术,常规体检的胸片对于发现肺癌无太大助益。国内外目前认可的是对高危患者使用低剂量CT,高危患者的定义:55岁以上,每年抽烟≥30包。低剂量CT筛查出较小的结节也不一定都是肺癌,而且CT还存在一定的辐射性,且成本较高,不适合作为普筛手段。而且低剂量CT筛查具有一定的假阳性,如果很小的结节在每一年的检查中没有大小变化,一般倾向于观察。未来如果可以把分子检查手段,如肿瘤标志物、血液循环肿瘤DNA,循环肿瘤细胞计数和低剂量CT结合起来,可能有望提供肺癌早期诊断的检出率、敏感性和特异性。
癌度请您看下图:国内外几个大型的临床试验,使用的都是低剂量CT,这些试验入组了几万名受检者,连续跟踪很多年,可以看出来筛查出的早期肺癌比例约在1%以下,而且I期肺癌比例很高,都在60%以上,I期没有发现转移的肺癌治愈率是非常高的。因此癌度提醒您,如属于高危人群,确实感觉不适就做个CT吧,胸片不大管用。
图:临床试验中I期肺癌的诊断比例
这一次癌度通过柳叶刀杂志最新的一篇文献,来给大家梳理下肺癌现在的治疗措施和比较新颖的靶向治疗手段。
三、早期肺癌的治疗
目前,手术是肺癌治愈的唯一手段,即在肺癌发生转移之前就手术切除原发病灶,但很多时候肿瘤在很小的时候就发生了转移,因此没有办法保证I期肺癌可以100%治愈,因为没有人可以承诺100%没有转移,虽然影像学看起来很小,而且其他脏器没有发现转移灶,但仍无法100%排除。总而言之早期肺癌的五年生存率还是要好很多。下面是几种肿瘤分期的五年生存率。
试验分析表明,IB至IIIA期患者在手术后使用辅助化疗可以获益,在五年生存率上可以有的提升。但是早期肺癌患者辅助使用贝伐单抗对于生存获益没有影响(ECOG1505),非选择的早期肺癌患者使用EGFR的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也没有生存获益。对于存在EGFR突变的早期肺癌患者使用EGFR-TKI的研究正在进行中,ALK靶点的早期肺癌患者亦是如此。因此对于早期肺癌患者,使用贝伐单抗、EGFR的靶向药物需要仔细咨询医生再决定。
对于I期肺癌患者如存在手术禁忌症,或者排斥手术,可以考虑使用大剂量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对肿瘤病灶进行局部控制。一些II期临床试验研究表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5年局部控制率在85%左右。
IIIA-B期的局部进展期肺癌一般不适宜使用手术切除,常规的是使用顺铂、卡铂等含铂的化疗,配合放疗进行控制。
四、晚期肺癌的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进展很大程度受益于分子检测技术的进步,约69%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找到潜在受益的靶向药物。对于年轻的、非吸烟的腺癌患者,找到潜在靶向药物的概率较大。没靶向治疗机会的肺癌患者一线治疗方案仍然是以铂为基础的化疗,也可以添加贝伐单抗。需要注意的是贝伐单抗不适用于非小细胞鳞状细胞癌,这容易导致较大的出血风险。最近发展起来的PD1对鳞状细胞癌较为适用,其他肿瘤类型也有相应的临床试验。
目前分子靶向研究和应用较为成熟的非小细胞肺腺癌,也是靶向药物最多的肺癌亚型,下图是肺腺癌的基因突变和对应的频率。需注意的是亚裔患者的突变频率有一定的特点,EGFR基因突变频率更高。
图:肺腺癌的驱动基因突变和频率(中国人的EGFR突变频率更高,在40%左右)
肺腺癌常见的基因突变、频率和靶向药物如下:
1、EGFR靶点
EGFR基因突变在肺腺癌里频率较高,非亚裔的频率是10-20%,而亚裔非吸烟患者的频率在40%左右,也有文献统计说50%,这也是为何很多患者盲试易瑞沙和特罗凯也有效的原因,频率几乎一半。EGFR基因在鳞状细胞癌里偶尔出现,没有特别高的频率,因此鳞癌患者谨慎盲试EGFR靶点的靶向药物,最好做基因检测确定突变情况。
EGFR基因90%以上的突变发生在19号外显子缺失和21号外显子的L858R。这两种突变位点适用于第一代EGFR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19外显子缺失和L858R突变之外的称之为罕见突变,如L861Q,G719X,S768I等,这些突变位点适合使用第二代靶向药物阿法替尼,即不可逆的EGFR和HER2双重抑制剂。虽然有临床研究表明,阿法替尼相比吉非替尼可改善PFS和客观响应率,但是副作用较大,目前阿法替尼优势还是在EGFR的罕见突变位点,或Her2突变导致的耐药。
一般而言靶向药物总是存在耐药的问题,一代EGFR靶点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是EGFR基因的二次突变,即产生了T790M突变,频率为50-65%,存在T790M突变的患者适用的靶向药物是奥希替尼(AZD9291),临床阶段的靶向药物还有Rociletinib(CO-1686)。当然奥希替尼也会耐药,耐药的原因可能是EGFR基因的C797S突变,或者Her2,或者c-MET扩增等。C797S突变如果和T790M突变在同一条染色体则称为顺势构型,目前没有靶向药物,如果C797S和T790M在不同的染色体上,即反式构型,则可以使用一代和三代靶向药物联合来治疗。
存在脑转移的EGFR患者,现有的研究表明如果可以使用靶向药物控制就不进行放疗,全脑放疗仅有一次机会。如果病灶数目小且不超过3个,不能靶向控制,就使用伽马刀。入脑效果较好的靶向药物有特罗凯,达克替尼(PF299804)、AZD3759,AZD9291等。癌度提醒您,需注意的是临床阶段的AZD3759不具有T790M靶点,存在T790M突变的脑转患者建议选择AZD9291。
2、ALK融合
ALK融合基因发现于2007年,后续一系列对应的靶向药物相继出现,目前ALK的靶向药物也有3代了。最常见于ALK基因的20号外显子与EML4发生融合,其他的融合伴侣基因还有KIF5B、TFG和KLC1等,目前发现有27种融合形式,因此检测时需确保这些融合位点都做了详细的覆盖,避免漏检。ALK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突变频率为2-7%,年轻非吸烟的患者较易出现该基因突变。ALK基因的检测方法有FISH、免疫组化(IHC)、测序等。一般而言是与其他驱动基因互相排斥。
ALK突变的第一代靶向药物是克唑替尼,2011年获批上市,克唑替尼具有ALK、ROS1和C-MET三个靶点。存在ALK突变的患者使用克唑替尼的中位PFS约为个月。克唑替尼耐药后可以使用第二代ALK抑制剂,主要有色瑞替尼(LDK378)、艾乐替尼(CH5424802)、Brigatinib(AP26113)和X-396,其中色瑞替尼和艾乐替尼已经获批上市。这些二代ALK抑制剂都有相应的临床试验,癌度需要着重提醒的是,不同的二代ALK抑制剂对不同的ALK耐药位点起作用(详细见癌度ALK专帖),因此克唑替尼耐药后,较为灵敏地检测出ALK是什么耐药位点,对于选择恰当的二代ALK抑制剂非常有益,由于组织样本难以获取,因此如果对血液样本使用数字PCR检测ALK常见的这些耐药位点,将使得很多患者受益,再次呼吁基因检测公司引起重视,早日开发。
ALK的第三代靶向药物是PF-06463922,该药几乎可以抑制导致克唑替尼耐药的所有耐药位点,靶向ALK和ROS1。最新的研究发现ALK的L1198F突变也导致PF-06463922耐药,但是这一耐药位点可以重新用回第一代克唑替尼。
入脑能力上,艾乐替尼的入脑效果较强,研究显示PF-06463922和克唑替尼也具有入脑能力
3、ROS1基因
ROS1基因的突变形式也是融合,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突变频率为1-2%,多见于肺腺癌,目前鉴定出9种融合突变形式。ROS1基因检测的金标准是FISH,其他检测技术有免疫组化、二代测序等。存在ROS1突变的患者一般较为年轻。
ROS1的获批靶向药物为克唑替尼,之前经过化疗治疗的患者使用克唑替尼,72%的患者响应,中位PFS为个月。ROS1突变的患者克唑替尼也会耐药,耐药的形式主要是激酶区域的二次突变(CD74-ROS1的G2032R),其他的耐药情况有旁路激活,如c-KIT或KRAS基因突变,目前正在研究的其他ROS1靶向药物包含色瑞替尼、卡博替尼、PF06463922。癌度需要提醒的是ROS1的靶向药物与ALK的靶向药物不是完全重合的,比如艾乐替尼对ROS1的效果就不理想,因此任何时候请参考数据,慎之又慎。
4、RET融合
RET基因融合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突变频率为1-2%,非吸烟的肺腺癌和鳞癌里都可能存在RET基因融合突变。RET基因的检测技术与ALK和ROS1的一样,都是FISH、免疫组化和测序等。
多种靶向药物显示对RET基因具有控制作用,如舒尼替尼、索拉菲尼、凡德他尼、卡博替尼、艾乐替尼、阿帕替尼、乐伐替尼和帕纳替尼等,以上靶向药物多数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比较确定的是凡德他尼和卡博替尼。有关RET的靶向药物和相应的临床数据详情请见癌度微信号的RET专贴。
5、c-MET扩增或14外显子跳跃突变
c-MET扩增在肺腺癌的频率为4%,在肺鳞状细胞癌的频率为1%。C-MET如果扩增倍数较高(MET:CEP7比例大于5)可能对MET抑制剂有较好的响应率,如卡博替尼、克唑替尼和INC280(Capmatinib)等。
另外最近发现的c-MET基因的14号外显子跳跃式突变也是一个驱动突变,14外显子跳跃式突变在肺腺癌的频率为3-4%,患者使用克唑替尼或卡博替尼也可以获益。
6、HER2扩增
35%的肺癌存在HER2蛋白过表达,HER2基因水平的扩增频率约为10%,HER2突变在非小细胞肺腺癌的频率约为2%,主要突变形式是20外显子插入突变,女性、非吸烟患者较为常见。
目前没有大样本的数据确切地表明HER2过表达在肺癌里可以应用曲妥珠单抗获益,虽然曲妥珠单抗在乳腺癌、胃食管结合部癌有效,但不是所有肿瘤都可以照搬,有一定组织器官的因素影响其有效性。一项临床II期试验表明达克替尼(PF299804)客观响应率在12%左右。需要注意的是达克替尼具有EGFR和HER2两个靶点,入脑效果很好。其他临床阶段的靶向药物还有曲妥珠单抗、T-DM1。
7、BRAF突变
肺癌里BRAF基因突变频率为3-5%,在吸烟的肺腺癌里较为常见。肺腺癌里BRAF基因V600E占了50%左右。存在BRAF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对维罗非尼、达拉非尼等靶向药物敏感,客观响应率为42%,中位PFS为个月。在黑色素瘤里观察到联合使用达拉非尼和曲美替尼可以获得较高的客观响应率(63%)。癌度之前报道了肠癌患者联合使用BRAF抑制剂和PI3K信号通路的mTOR抑制剂,有效率也更高。有需要的朋友可搜索关注癌度微信号,回复关键词找到该贴。
8、KRAS突变
KRAS突变在肺癌里非常常见,12号密码子突变频率大于90%,13号密码子频率低于10%。肺腺癌里的KRAS突变频率约为25%,鳞癌里KRAS基因突变频率为5%,在长期吸烟的非亚裔患者里,KRAS突变频率更加的高。直接针对KRAS突变的靶向药物目前还没有,思路是打击KRAS基因下游的MEK靶点,目前的药物有曲美替尼、司美替尼、MEK162、bemaciclib,索拉菲尼和索坦也有MEK靶点。不过目前看来这些靶向药物和化疗联用可能获益更大一些。
9、PIK3CA突变
PIK3CA的突变频率也不是特别高,但是该基因发生激活突变,会导致mTOR信号通路上调,一般使用mTOR抑制剂如依维莫司、雷帕霉素等。针对PIK3CA的处在临床阶段的靶向药物有LY3023414(临床II期),PQR309(临床I期)。
PI3K信号通路里的PTEN、NF1基因等如果发生了失活突变,也可以使用mTOR抑制剂,有关该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内容,请关注“癌度”微信号查阅。
10、NTRK1和NTRK2重排
NTRK1和NTRK2基因重排在非小细胞肺癌的频率约为1-2%,重排突变的检测技术是FISH、免疫组化和二代测序。目前有一些NTRK抑制剂处于研发之中。这些药物分别是Entrectinib(临床II期)、LOXO-101(临床II期)、卡博替尼(临床II期)和DS-6501b(临床I期)。
11、肺鳞状细胞癌的基因突变
癌症基因组图谱的一项研究表明,96%的肺鳞癌患者存在基因突变(检测样本数178例),包含FGFR扩增,PI3K信号通路的基因突变、DDR2、EGFR和HER2的突变等,另外肿瘤抑癌基因TP53和P16突变也常见。
肺鳞癌里FGFR扩增的频率为5-22%,DDR2突变的频率为4%,目前有相应的靶向药物抑制这两个基因突变的临床试验开展,但无确切数据表明有较好获益。
12、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小细胞肺癌里几乎都存在TP53基因和RB1基因的失活突变,有时还有基因组水平复杂的重排。四分之一的患者在NOTCH基因家族也有失活突变。与其他肺癌亚型不同,最近25年里,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没有什么突破。唯一批准用于二线的药物是托泊替康。
小细胞肺癌通常对化疗敏感,但很多时候快速地发展出抗药性。因此多数患者使用依托泊苷(在日本使用伊立替康替代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或卡铂的双药化疗。
13、抗VEGF靶向药物
抗VEGF的靶向药物比较适合于化疗联合,但是需要谨记的是局限于肺腺癌,而且没有咯血风险的患者。雷莫芦单抗已经获批与多西他赛联合用于非小细胞肺腺癌。另一种靶向药物尼达尼布获得EMA批准,与多西他赛联合治疗肺腺癌患者,但是FDA没有批准尼达尼布。
14、EGFR抗体
Necitumumab是一种单克隆抗体,靶向于EGFR,Necitumumab与顺铂、吉西他滨联合使用,可以改善晚期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获益。该药已经被美国FDA批准,但是欧洲EMA仅限该药用于存在EGFR过量表达的患者。
15、免疫治疗
肿瘤的进展不只是基因突变的事情,与肿瘤细胞的环境也有关系,尤其是免疫环境。最近靶向免疫检查点的靶向药物PD1可谓红遍了天。几个进入临床应用或即将进入临床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如下。
PD1药物对肺癌患者的生存获益改善非常好,一项包含129例患者的纳武单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试验表明,2年生存率为24%。吸烟的患者和PD-L1表达阳性的患者效果较好。目前PD1药物的使用是二线用药,纳武单抗、派姆单抗都已经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鳞癌。对于存在PD-L1阳性的非鳞状细胞癌也有推荐使用。但是PD-L1表达不是评估是否能用PD1的标志物,因为PD-L1阳性的患者也有无效的,PD-L1阴性的患者也有有效的,而且PD-L1的检测由于不同机构使用不同的抗体、检测技术不同也有差异。
对于未经过任何治疗的患者,使用PD-1或PD-L1靶向药物,一年生存率超过了70%,这是非常好的数据。
图:PD1/PD-L1靶向药物临床数据
上图为临床试验阶段PD-1或PD-L1靶向药物的临床数据,以上数据源自最近的几个大型临床试验,对照为化疗药物多西他赛。可以看到对肺癌患者来说,PD-L1阳性意味着较高的有效率,但PD-L1阴性也是有效的,不是完全不能用。其实很多时候如果患者已经没有其他的靶向治疗措施了,想试试PD1药物时,做PD-L1表达的检测似乎没有太大必要,因为阴性表达也不是说完全无效,还是可以试试的。
16、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维持治疗
维持治疗分为继续维持治疗和换药维持治疗,培美曲塞是一种既可用于换药维持治疗,也可用于继续维持治疗的化疗药物。另外厄洛替尼也是一种维持治疗的选择。
一般而言4-6个周期的化疗,然后观察,成为了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对于存在EGFR或ALK等其他靶向药物抑制的患者,持续服用靶向药物是维持治疗效果必须的。如果存在耐药的症状,需结合CT病灶变化,以及其他的症状考虑重新活检,进行基因检测,查询耐药原因,更换药物进行治疗。
癌度结语:
凭借一篇长帖把肺癌的靶向治疗现状、未来说清楚,非常具有挑战性,癌度的这篇文章不敢说完美,但确实也力求极致,尽量完善。癌度通过一篇长帖较为系统地讲述了肺癌的遗传性突变,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药物PD1,基因突变频率和药物有效率等等。在这繁杂的信息时代,对于初诊的肺癌患者,是十分有帮助的。
自助者天助,“度”癌用癌度,癌度愿与您一起努力,未来一定有更多的办法,所以我们相信未来。
编者:翱宇
参考文献:
1、Hirsch FR, et al., Lancet. 2016 Aug 26. pii: S0140-6736(16)30958-8.
2、
关注我们:搜索微信公众号“癌度”,了解更多关于肿瘤和基因的资讯。
下载癌度APP,一分钟检索相似病友,自助者天助,“度”癌用癌度。
胰腺炎的饮食禁忌主要有以下几点:一 不能喝酒,不能吃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 对于胰腺炎患者来说,在日常饮食中,经常吃大鱼大肉,会导致病情的加重,不利于胰腺炎的治疗。所以,在日常饮食中,胰腺炎患者,是不能喝酒,不能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的。 二 少量多餐 少量多餐,是指在一日三餐中,要注意每顿饮食的量,不要暴饮暴食,要注意饮食搭配合理,不要吃撑,这样对健康才会有好处。 三 营养搭配 胰腺炎患者,尤其是慢性胰腺炎患者,经常会发生腹泻,这对身体健康是很不利的。所以,胰腺炎患者,应该多注意营养的补充,经常吃一些有营养的东西,例如豆腐、鱼等等,这样有利于病情的治疗。 四 烹调技巧 现在人,都喜欢油炸的食物,认为这样的食物好吃,但是,经常吃油炸食品,对于胰腺炎的治疗,是没有好处的。在饮食中,胰腺炎患者,应该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最好以蒸炖为主,这样就不会增加胰腺的负担了。 五 忌辛辣 辣椒、姜、蒜,这些食物都是胰腺炎患者的禁忌。刺激性的食物,会加重胰腺的负担,延误胰腺炎的病情,不利于治疗,所以, 为了使胰腺尽快恢复健康,在饮食上,一定要忌辛辣。 以上就是胰腺炎的饮食禁忌。胰腺炎患者,如果可以从其他饮食和治疗,两方面双管齐下,就可以起到有效治疗的效果了。胰腺的治疗,只要你长期坚持,就一定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
在我们身体腹部里有一个很小的器官—胰腺,它是我们身体的一个重要器官。那么是什么原因诱发胰腺癌呢?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胰腺癌的原因 :
1、牙周炎
根据美国布朗大学生物学的多米尼克米查得与欧美共同研究小组12月发表于国际医学杂志《Gut》上的论文结果显示,对牙周病病原菌之一的牙龈卟啉单胞菌抗体多的人(每毫升血液中超过200纳克)的人与比抗体少的人(每毫升血液中不到200纳克)相比,患胰腺癌的风险高倍。
与此同时,2008年,米歇尔和他的同事在《柳叶刀》上发表了的论文指出,与牙齿、牙周健康的男性相比,患有牙周病和牙齿缺损的男性得癌症的概率要高14%,其中,最高的是胰腺癌,居然高出54%。
2、内分泌紊乱
胰腺癌的发病与内分泌紊乱有一定的关系。其根据是男性发病率较绝经期前的女性为高,女性在绝经期后则发病率增高,与男性相似。有自然流产史的妇女发病率也增高。
3、过多糖
最近的一项研究 报告 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吃太多的糖可能增大胰腺癌症的风险!这项研究表明,每天喝两杯甜饮料的人患胰腺癌的风险比基本上不喝饮料的人要提高90%之多;每天吃5小勺糖,则胰腺癌的风险要比不吃糖的人高70%。
4、常吃焦肉
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4月于丹佛举行的年会上,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公布一项研究表明:如果经常进食烧焦的肉,罹患胰腺癌的概率高达60%。吃烧焦的肉越多,罹患胰腺癌的概率就越高。报告说,如果肉类被油炸、煎炒或烧烤变焦后,就会产生致癌物质。
胰腺癌的鉴别 :
1、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是胰腺癌普查和诊断的首选 方法 。其特点是操作简便、无损伤、无放射性、可多轴面观察,并能较好地显示胰腺内部结构、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超声的局限性是视野小,容易受胃、肠道内气体以及体型的影响。同时还应强调,超声受检查医生的水平、 经验 、观念以及所用设备的影响较大,有一定的主观性,必要时要结合增强CT、磁共振(MRI)以及化验检查等综合考虑。
2、CT:
CT是目前检查胰腺最佳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胰腺癌的诊断和分期。平扫可大致显示病灶的大小、部位,但不能准确定性诊断,也不利于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增强扫描则能够较好地显示胰腺肿物的大小、部位、形态、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CT能够较准确地判断有无肝转移及肿大淋巴结。
PET-CT检查是近年来肿瘤诊疗领域中应用渐广的一种手段,可以较为准确的评估病变的性质及范围,对恶性肿瘤的分期诊断和恰当治疗方案的选择有较高的价值。但费用较高且多数情况下属自费检查项目,是限制其应用的一大瓶颈。
3、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
目前不作为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但当患者对CT增强造影剂过敏时,可进行MRI扫描以代替增强CT进行诊断和临床分期;另外,当有些病变难以定性时,可在CT检查的基础上加做MRI检查以补充CT影像的不足。MRCP对确定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具有明显优势,且与内镜下的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肝穿刺胆管造影(PTC)等有创检查手段相比,安全性高。
4、血液生化免疫学检查:
(1)、生化检查:
早期无特异性血生化改变,肿瘤阻塞胆管可引起血胆红素升高,伴有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酶学改变。胰腺癌患者中有40%会出现出现血糖升高和糖耐量异常。
(2)、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
胰腺癌血清中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可能升高,但这种改变并不绝对。
5、穿刺病理学检查:
在体表超声或超声内镜的引导下,对病变部位行穿刺活检,取得的标本做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可有助于确定胰腺癌的诊断。但针吸检查阴性,并不能完全否定恶性的诊断,还需结合影像、化验等检查来综合考虑,必要时可能需要重复穿刺。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准备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并不要求一定有针吸病理学的诊断。
胰腺癌怎么办 ?
1.心理护理
对胰腺癌的患者疼痛而言,注意做好心理的护理这是极其的重要的。那作为患者的家属,首先应该对患者的疼痛给予同情和理解,进行适当的心理安慰和鼓励,使其从精神上摆脱恐惧感,有效配合治疗。
2.药物治疗
另外疼痛是可以通过药物来缓解的,疼痛药物的使用应该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而且应该遵循医嘱用药,而不是按需给药,即只在疼痛时给药。一般用药遵循按阶梯给药的原则,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癌痛治疗选用镇痛剂,必须按从弱到强3个阶梯进行。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选用第1阶梯镇痛类药物,中度疼痛应用第2阶梯弱阿片类药物,重度疼痛选用第3阶梯强阿片类药物。通过医生所开药物类型,可以判断患者疼痛程度。
胰腺癌相关 文章 :
1. 胰腺癌形成的原因
2. 胰腺癌临床表现
3. 患胰腺癌的原因是什么
4. 胰腺癌术后如何康复
5. 胰腺癌什么原因
6. 胰腺癌的症状
因为胰腺癌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难被发现的,只有通过专门的检查才能检查出来,而且一旦患上胰腺癌五年之内的存活率是.左右。
胰腺炎患者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柳叶刀》(The Lancet)为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视的同行评审性质之医学期刊,主要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发行,部分是由李德·爱思唯尔(Reed Elsevier)集团协同出版。1823年由汤姆·魏克莱(Thomas Wakley)所创刊,他以外科手术刀“柳叶刀”(Lancet)的名称来为这份刊物命名,而“Lancet”在英语中也是“尖顶穹窗”的意思,借此寓意著期刊立志成为“照亮医界的明窗”(to let in light)。这是网购地址: 也有免费的电子版
柳叶刀杂志代表世界顶尖水准。
据2020年7月7日ScienceDirect显示,《柳叶刀》影响因子为。据2020年7月7日《柳叶刀》杂志官网显示:《柳叶刀》根据2019年期刊引文报告与Clarivate Analytics 2020分析,影响因子为。
《柳叶刀》创刊于1823年,是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主办,《柳叶刀》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医学学术刊物。
据2020年7月《柳叶刀》官网显示,《柳叶刀》编辑部有高级执行编辑4人,国际执行编辑2人,执行编辑4人,高级编辑7人,申诉专员1人。
扩展资料:
投稿须知
《柳叶刀》(TheLancet)欢迎各类原创文章的投稿,这些文章或对医学科学及医学实践具有启迪和推动意义,或帮助读者丰富学识,或为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
《柳叶刀》发表的文章栏目有:原创性研究(如RCT、荟萃分析)、综述、研讨会(专家论坛)、个人见解、述评(评论)、通讯,以及观点、世界报道等。更多文章门类及投稿要求详见投稿指南。
稿件提交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柳叶刀
2005年的总编辑为李查·荷顿(Richard Horton)。《柳叶刀》始终在一些重大的医学议题上以直言敢说闻名,而其直言无讳的例子如:批评世界卫生组织,拒绝让顺势疗法的功效正式成为众多治疗法选择中的一种,发表2003年美伊战争平民伤亡的统计,不赞成李德·艾斯维尔(Reed Elsevier)集团与军需产业(Arms industry)有所关联。
影响冲击
编辑
《柳叶刀》以其在全世界所拥有的高影响因子,以致有一群
《柳叶刀》专辑中文版
重要的读者阶层来支持它。本期刊登载有:原创性的研究文章、评论文章(“小组讨论”及“评论”)、社论、书评、短篇研究文章,也有其它一些在刊内常登载的文章,诸如特刊消息、及案例报道等。《柳叶刀医学期刊》被视为一种“核心的”医学综合期刊;其它同性质的刊物有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美国医学协会期刊、及英国医学期刊.。
然而,在1988年所刊载的一篇文章使它受到严厉批评,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高了麻腮风三联疫苗、自闭症以及一些疫苗接种争议(Vaccine controversy)这三者间者有关联的可能性。在2004年,《柳叶刀医学期刊》发表了部分撤回这篇有争议文章的言论。荷顿博士也公开的说明这篇文章“有致命的错误”,是由于其中的一位作者有着严重的利益冲突,而他并没有向《柳叶刀医学期刊》陈述过这些事。当本刊发表了伊拉克平民的死亡人数的估计值计有10万人,而时间正好在2004年11月美国总统选举前两天,因此又招来政治企图的指责。
代表文章
编辑
支持阿拉法特死于中毒
2013年10月13日,英国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支持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已故主席阿拉法特系死于钋中毒的说法。《柳叶刀》刊登了瑞士科学家的有关调查报告,证实阿拉法特系放射性元素钋210中毒死亡。报告称“发现阿拉法特的血液、尿液,以及口水痕迹含有高度放射性物质”。阿拉法特于2004年病逝,当时诊断死于一种血液疾病。
期刊家族
编辑
《柳叶刀》已延生出几种附属性的专业期刊,这些期刊刊名均以柳叶刀来开始命名如——《柳叶刀神经学》(神经学)、《柳叶刀肿瘤学》(肿瘤学),及《柳叶刀传染病》(传染病)。所有的这些《柳叶刀》附属性的专业期刊于医学期刊中均已建立了重要的名声,纵然这些期刊大多开始出刊时仅登载一些评论性的文章。
负面消息
编辑
癌症研究人员约翰·苏得博(John Sudbo)及其他13位共同作者于2005年10月《柳叶刀》发表的《非甾体抗炎药及口腔癌的风险: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d the risk of oral cancer: 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伪造文内数据。
2010年,《柳叶刀》杂志将一种新型超级细菌命名为“新德里金属酶1号”,印度方面表示强烈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