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不争之争乃为善争论文
提供试论老子“无为而为”与“不争之争”的人生进取观word文档在线阅读与免费下载,摘要:夫放赞211号旬0#0中刊1-月试论-子“为而为与“之争"人生进取观.g-无"不争的尹海清(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宁大连辽辽摘要:综观老子《德经》可以看出其人生观蕴含道,163)001首先是要求人们掌握规律.其自然。
“上善若水,为而不争”,水利万物而避高趋下,虽然对万物有着润泽的巨大恩惠,但是却不求名利、不居功自傲,默默奉献,并且还愿意做万物不愿做之事,甘于身处最卑微之地,彰显出与世无争、淡泊明志…
(8章)正是因为像水那样与物不争,所以便没有过错。这是老子之所以教人“不争”的缘由。老子还在《道德经》第六十六章中指出了“不争”所产生的理想效果,这就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云云,无非又将水善利万物而有静的不争特征阐述了一遍。既然不争如水便可几于道,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天下又有谁能…
夫唯不争,故无尤。.(最高尚的品格就像水,水能够滋养万物而不争先。.)(因为他不与万物相争,所以就能避免失误。.)本章以水为喻,说明道德的高尚就应当像水一样。.有利于万物而不与物相争,在老子看来,水的这种品格是与道最为相近的。.因而具有...
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原文如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
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
所以“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讲的其实是:.最高境界的道德是像水一样,水能滋养万物,但完全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水从来不讲究道德,我们也不能用道德去评价它。.如果人们都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世界运行的轨迹就会顺应自然规律。.人们爱...
葛荣晋:老子的“不争之德”和“蓝海战略”(代表论文)中国网|时间:2007-04-19|文章来源:中华宗教文化交流网2005年,由哈佛商学院出版的...
作文范文之争与不争作文素材_销售/营销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争与不争作文素材【篇一:不争的议论文】话题作文:争与不争【原题回放】24、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人生...
老子说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胡适和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双星,但是两人的性格言论却截然相反。因为观念的差异,鲁迅几次讽刺胡适,但是胡适却从未和鲁迅直接交锋过,也没有...
《天道》水善万物而不争,不争之争,乃大争之“道”随缘惜缘不攀缘,争也要争得有性格,人性就是自尊和尊严,如果爱情是牺牲自己尊严换来的,宁可不要,找到一个灵魂伴侣难能可贵,找...
试论老子“无为而为”与“不争之争”的人生进取观.pdf,夫放赞2011#-10月号中旬刊试论-.g-子“无为而为"与“不争之争"的人生进取观尹海清(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
非要把同一种大家都听不懂的方法来回说,将这种无用之功当做一种“辛勤付出”的苦劳吗?道德经: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译文:善于用人的...
导读:该文是关于老子不争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张磊(浙江传媒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水在《老子》一书中,占有很重...
先来看一下原文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
“不争之争,是为深争;以弱胜强,乃是至强”,这句话是有人在对《道德经》理解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争”字在《道德经》中出现了十次,全是谈“不争”的,“不争”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