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河口大闸:曹娥江大闸建设论文集》由徐青松主编,《中国第一河口大闸:曹娥江大闸建设论文集》从不同角度客观全面地记录了大闸建设者在建设管理、科研设计、施工技术及水文化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其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曹娥江大闸通讯2009年第1-2期--本文档由网络收集,经我们团队精心整体汇集,欢迎您的阅读,希望能对您的工作或学习带来方便。如要下载本文档,请按照网站提示进行操作,您的满意是我们工…
为此曹娥江大闸借鉴三峡工程的经验,委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对大闸金属结构的防腐蚀方案进行试验研究。富锌涂料作为金属结构防腐蚀有将近40多年的历史,其防腐蚀效果一直被工程应用单位认…
鉴湖又称镜湖,还有南湖、长湖、大湖、贺监湖等许多别名,是长江以南最古老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之一。由于其对古代山会平原农田水利上的重要作用,因而成为我国东南地区历史上的著名湖泊。解放以来,地理学界对于古代鉴湖地区(即目前的萧绍平原)现(共16页)
闻一多《端节的历史教育》全文端午那天孩子们问起粽子的起源,我当时虽乘机大讲了一顿屈原,心里却在暗笑,恐怕是帮同古人撒谎罢。不知道是为了谎的教育价值,还是自己图省事和藏拙,反正谎是撒过了,并且相当成功,因为看来孩子们的好奇心确乎得到了相当的满足。
曹娥江大闸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河口闸。大闸的建设阻挡了河口潮汐上溯,从2008年12月运行开始,闸上河道从洪冲枯淤转变为建闸后的单向冲刷,闸上河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此,采用建闸后至今10余年的地形资料进行闸上河道河床演变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曹娥江上浦
曹娥江为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自南向北流入上虞后,江面开阔,水流平缓,纵贯上虞全境,注入杭州湾。曹娥江流域虞山舜水,钟灵毓秀,如诗如画,被誉为中国最具诗韵的古游道——“浙东唐诗之路”,仅唐代就有近400位诗人泛舟江上,逐波吟咏,或登览赋唱,人在舟中行,犹如画中游。
@王美衡/摄走进瓷源文化小镇,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围绕着东山所在的这段曹娥江,山光水色间如珍珠般散落着众多的青瓷古窑址。越窑青瓷,是上虞的一种独特符号,早在2000多年前的东汉,上虞就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成熟瓷器。
【摘要】从曹娥形象及其信仰的历史演变过程来看,以"礼"而言,在官方,作为历史人物的孝行教化,用以规范德行;以"俗"而言,在民间,作为水神(江神、潮神)信仰的功能凸显,用以祈福免灾。但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从出现伊始这两者并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互为影响,双方互动的结果也不是...
针对绍兴曹娥江大闸管桩钢接头的防腐要求,我们公司做了现场模拟试验,包括通过对钢板/钢管进行预热后喷涂高级聚脲材料,并且喷涂后进行保温或后加热,把喷涂聚脲处理的细钢管打入地下,等等,试验结果表明,聚脲喷涂10分钟就具有较高的耐刮擦性能
爸爸通知我:“大闸的一边是绍兴,另一边是上虞。”我说:“那这曹娥江大闸启不是脚踏两地域吗?”说完引来旁边的一阵笑声。赏完了景色,爸爸还说要开车到大闸的另一端——上虞,这可是有历...
曹娥江流域的浙东唐诗之路是一条传奇的诗路,有唐一代,数百位诗人在这方弹丸之地留下了一千多首诗篇。是怎样的浩荡山河,扣动了诗人们的心弦?一千多年后,我们的作者再次踏上唐诗之路,却有了许多意料...
“母亲河曹娥江”教学设计[论文].doc,“母亲河曹娥江”教学设计“母亲河曹娥江”教学设计赵瑾旻【设计理念】生活是一本永远翻不完的书,每一分每一秒都书写...
曹娥江,中国东海独流入海河流钱塘江的最大支流,因东汉曹娥入江救父而得名。嵊州附近又称剡溪,上虞境又称上虞江,百官附近古称舜江,下游段古称东小江。对联题曹娥江一等奖月光...
[论文]曹娥江流域综合规划文本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防治曹娥江流域水旱灾害,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使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特编制《曹娥江流域综合规划》(下称本...
Culture文化时空41一江风色送潮生——走进上虞母亲河曹娥江●●陈荣力走进面积1400平方公里的浙东上虞,无论是翻开上虞的历史、触摸上虞的文化,还是游览上虞的山水、...
本文运用集聚优势一些理论,对曹娥江流域水资源、水工程、水管理等若干问题作了调研与思考,提出了必须从分析水资源现状及趋势出发,正确把握集聚优势的基础;必须...
维普资讯cqvip第4期总第16期42006年7月浙江水利科技ZeagyrthihjndoensiHecNoTtl.1.4oaNo46Jl06uy20曹娥江上游“592’暴雨洪...
随着最后一个砂场从上周开始拆除,曹娥江边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采砂堆砂,将成为历史。奔腾的曹娥江,蜿蜒流经绍兴境内多个区、县(市),它不仅是绍兴的母亲河,也是“浙东唐诗之路”必经枢纽...
曹娥江:为什么是中国含『唐』量最高的山水走廊?,在浙江东部,隐隐青山深处,流淌着一条闪亮的大河。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水路,而是由众多唐诗串联起来的诗意路书。20世纪90年代初,浙东学者竺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