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佛教在线>首页>学术论文佛教的五戒十善与构建和谐社会——魏奕雄2009年03月25日11:50:00《广东佛教》不嗔恚贵在忍辱负重。“嗔恚”指身处逆境而不能忍受,或因受辱而怒形于色,或遇事不顺而心浮气躁,缺乏忍辱负重之品格...
您目前的位置:佛教在线>首页>学术论文佛教的慈悲精神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董群2009年02月05日14:18:00觉群网...佛经中举例说:儿童以啼为力,以嗔恚(对违背己情的有情生起憎恚,使身心热恼)为力,沙门以忍为力,国王以...
来自:_DiDi_(远离嗔恚,喜乐自在)2010-10-1814:30:51.如题,毕业论文是研究中英禁忌语.导师尚未定,要这两天面谈后正式确定.可是我现在还没有构思好.在网上查阅了些资料和范例.我侧重于比较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但是发现板块很多,比如称谓、隐私、性别...
有嗔恚心那还叫菩萨吗?论文中说,“若于其心能正憎害一切烦恼”,原来是这么回事儿,说,菩萨在修止观时,他发现内心里竟然还有烦恼,他就“憎害一切烦恼”,憎恶烦恼恰恰是正念。
不恶口、不绮语的同时要坦诚相待,说真话说实话。不要饮酒的同时还要修身养性。不嗔恚...毕业论文客户交流QQ群:50157766,81767650,65626228,52828818,38515970,36772241职称论文客户交流QQ群...
10.10十种善法的修持「何等为十?以布施摄贫穷,以净戒摄毁禁,以忍辱摄嗔恚,以精进摄懈怠,以禅定摄乱意,以智慧摄愚痴,说除难法度八难者,以大乘法度乐小乘者,以诸善根济无德者,常以四摄成就众生,是为十。
达照法师《永嘉禅讲座中级》——开悟真心:第十五讲佛道如来种.(三)如何于三毒而行于非道。.“示行贪欲,离诸染着。.示行嗔恚,于诸众生无有恚阂。.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调伏其心。.”示是示现,行是进行,阂是隔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菩萨也...
你好,我是正念心家园的海灵心理咨询师。这个问题很大,可以作为一个论文的主题展开讨论;但是我在这里想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聊聊,一定还有很多不准确和不深入的地方,还请各位朋友不吝指正,共同讨论,探索。1、什么是禅修?禅修madetaion,印度语意思是“心灵的培育”,就是
论佛教的和谐精神——冯兵.“解脱”是佛教理论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佛教理论中的哲学与蕴涵就在求证“解脱”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完善,反过来它们又为求得“解脱”提供了哲学与的理论支持。.其中,佛教具有两重性...
└意业:贪欲,嗔恚,邪见。以上身口意三业,以意业为主。身语二者,皆受意之支配。盖在意念上若无贪嗔痴之意念,行为上则不至有杀盗之恶行也。
示现生老病死患舍离贪欲嗔恚痴的相关文章舍离众恼成就佛身舍离众恼成就佛身来源:不祥[查看全文]2017-12-14专题推荐:华严集联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
杀生、不杀生、不与取、不不与取、邪行、不邪行、是身业的表现;虚妄语、不虚妄语、杂秽语、不杂秽语,离间语,不离间语,粗恶语,不粗恶语,是口业表现;贪欲、不贪欲...
嗔,为修学佛道上最大之障害,经论中常诫之,如大智度论卷十四:‘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唯识论六曰:‘云何...
初读《嗔恚之朱颜》便觉得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虽说作者是个新手,但是从文笔。和词语的运用上来说,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学功底是比较深厚的,感觉没有几年的文学的...
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噩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
佛教认为,人所做的不善业有十种,即杀生、偷盗、邪、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和邪见,如果谁肯定了上述内容并且已经付诸行动。死了以后要轮回到、饿鬼和畜生...
世间众生身口意为不善业堕想、恶意向父母堕黑绳狱造三恶业不修三善行堕堆压嗔恚怀毒害杀生血污手堕叫唤常习众邪见为爱网所覆堕大叫唤舍...
惜其著作未能流传于世.但在后汉声方术列传华佗传》中记载了一个著名的心理治疗验案:“一郡守笃病久,佗(华佗)以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功,无何弃去,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