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古代,男子簪花并不鲜见,借此可以传达诸多信息,有时甚至是一种仪式性的簪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陈洪绶所绘《杨升庵簪花图》。经过考订,图中所绘杨慎"傅粉簪花"之事,其实并不存在,很有可能是后世艺术家、文学家及史学家为了让杨慎的形象更加鲜活而杜撰出来的。
明末陈洪绶、崔子忠的崛起,才使明代平淡无奇的人物画顿起高峰,为明代画史补上了光辉的一页。陈洪绶生于1597年,浙江诸暨人,字章侯,号老莲。祖父官至广东、陕西布政使,是主管一省民政和财政的最高长官,父亲却是一个落第秀才。
明末陈洪绶、崔子忠的崛起,才使明代平淡无奇的人物画顿起高峰,为明代画史补上了光辉的一页。陈洪绶生于1597年,浙江诸暨人,字章侯,号老莲。祖父官至广东、陕西布政使,是主管一省民政和财政的最高长官,父亲却是一个落第秀才。
《升庵簪花图》轴,明,陈洪绶绘,绢本,设色,纵143.5cm,横61.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1488—1559年),号升庵,被流放云南时为讥讽时政,曾醉酒后以涂面,髻上插花,与学生和女…
升庵簪花图》轴,明,陈洪绶绘,绢本,设色,纵143.5cm,横61.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1488—1559年),号升庵,被流放云南时为讥讽时政,曾醉酒后以涂面,髻上插花,与学生和女于市中。此图即绘其事。图中...
陈洪绶,明末清初浙江诸暨人,字章侯,号老莲,与崔子忠并称为“南陈北崔”,与蓝瑛、丁云鹏、吴彬合称为“明末四大怪杰”,山水、花鸟、人物画皆佳,但其最擅长、成就最高的还是人物画。他的人物…
陈洪绶《隐居十六观》图册之“十六隐”探源.【摘要】明代画家陈洪绶的《隐居十六观》图册由16幅白描淡着色画组成。.这16帧表现文人隐居生活的白描人物画各有用典,标题依次为:访庄、酿桃、浇书、醒石、喷墨、味象、漱句、杖菊、澣砚、寒沽、问月...
陈洪绶的绘画程式化中有一样东西令人难忘,这就是簪花,女子簪花倒是平常之事,但他多画男子簪花。最著名的是作于1637年的《杨升庵簪花图》,画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之事,杨被贬云南,心情郁闷,曾经醉酒后,脸上涂,头上插花,学生们抬着他,又有女乐随后,于街市。
陈洪绶《升庵簪花图》《升庵簪花图》描述了明朝第一才子杨慎醉酒簪花于市的场景。从经历上来说,陈洪绶和杨慎有相似之处,但是与其说陈洪绶在自道,不如说这是他的人生向往。陈洪绶《水仙灵石图轴》陈洪绶《杂画图册》之《玉堂柱石》
明陈洪绶《屈子行吟图》关于男子簪花的确切记载,最早出现在唐代。开元(或者天宝)年间,唐玄宗看到春日长安的美景,一时有感,就下令让百官吟两首诗来听听。一个叫苏颋的大臣写下了“飞埃结红雾,游盖飘青云”的诗句,玄宗一看...
杨慎“傅粉簪花”的文化内涵——以陈洪绶《杨升庵簪花图》为例0人点赞0人收藏0次分享共0条评论发表评论发表评论还可输入500字版权所有:故宫博物院如需下载或利用画作...
在中国古代,男子簪花并不鲜见,借此可以传达诸多信息,有时甚至是一种仪式性的簪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陈洪绶所绘《杨升庵簪花图》。经过考订,图中所绘杨慎"傅粉簪花"之事,其实并不存在,很有可...
现藏于北京故宫的明代陈洪绶的《升庵簪花图》是其盛年时期(作于1637年)的代表作品。但在笔者眼中它还具有与众不同之处,此图应是其与启蒙老师蓝瑛合作完成的。...
文章分析的《杨慎簪花图》,展现的就是明朝文学家杨慎簪花于山间醉后悠散的情景。《杨慎簪花图》在陈洪绶的人物画中,无疑是具有代表性的,这也是文章分析此...
_老4《缥香》明术陈洪绶的高绘嘶花事佛心文/降真“高古”是人们对陈老莲绘画的其...周、张的仕女画多画宫中女子的慵懒无聊和寂寞...
【摘要】:文章从对内心世界的表现,音乐旋律,骑士风以及内容、形式上的性等方面对陈洪绶《杨升庵簪花图》的浪漫型艺术表现进行探究。《杨升庵簪花图》不仅画...
内容提示:艺术探索2010年第24卷第6期总第103期[摘要]文章从对内心世界的表现,音乐旋律,骑士风以及内容、形式上的性等方面对陈洪绶《杨升庵簪花...
周颖山东建筑大学王冬梅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CNKI艺术探索陈洪绶《杨升庵簪花图》中浪漫型艺术的表现[J].李立华,周颖,王冬梅.艺术探索.2010(06)李立华,周颖,王冬梅.陈洪绶...
《簪花曳杖图》为陈洪绶典型的绘画风格作品,作品中的高士神情自然,持仗独行,衣纹线条自然流畅,人物面部线条为陈洪绶典型的夸张线条,作品作于乙酉(1645)年,1644年是明亡清兴的历史时...
在陈老莲的这幅《杨升庵簪花图》中,头上插花的杨升庵,分明是处在生命极度压抑之中,而陈老莲却展现出来的是一个压抑中的杨升庵所绽放出来的风华。如同画中的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