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论文:二株海洋溶藻细菌的分离及其溶藻特性研究【中文摘要】本研究从宁波象山港海域采取水样,经反冲超滤法对水样进行处理后,用其对赤潮藻细胞进行感染,分离得到二株具有溶藻效果的细菌,分别命名为MI菌和JI菌。
中国的赤潮,赤潮研究及赤潮趋势.齐雨藻吕颂辉.【摘要】:正本文分析了中国赤潮的现状,认为(1)我国沿海赤潮的频次近年有所增多,其原因除环境因素等外,还因为国内有关部门、科研单位加强了赤潮的监测,民众对赤潮的认识加深,因此报道详实、数量增加...
【摘要】:赤潮灾害已成为我国主要海洋灾害之一,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本文在对赤潮灾害类型和强度划分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1933-2001年间赤潮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指出渤海、长江口外和珠江口东侧海域为我国三大赤潮多发区;讨论了不同类型赤潮灾害的发展趋势。
摘要:骑自行车是解决不可持续的以汽车为中心的城市交通系统的一个有前途的解决方案。然而,普遍的自行车网络发展遵循缓慢和分段的过程,没有考虑交通网络的结构复杂性。在这里,我们系统地探讨了城市自行车网络发展的拓扑局限性。
【摘要】:本论文针对目前东海海域赤潮频发的严峻形势和寻找有效而且对环境无害的控制赤潮的方法的迫切性,通过实验室模拟技术,聚焦于无毒易生物降解的天然代谢产物的抑藻活性、抑藻细菌的筛选及其抑藻作用的实验研究。首次开展了鼠李糖脂、吩嗪色素类细菌代谢产物对东海典型赤潮藻生长...
摘要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论文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虽然我们看到的摘要都是在论文开头部分,但实际写作中都是在正文完成后才写的。当然,由于毕业论文不仅仅是用来“毕业”的,也是一篇学术论文,特…
1赵冬至;文世勇;;中国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2周名江;邹景忠;;我国的赤潮灾害及防御对策[A];中国科协2002年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论文汇编之七[C];2002年3黄韦艮;;赤潮灾害预报技术研究进展[A];第一届中国赤潮研究与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
摘要:近海赤潮灾害的频繁暴发严重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和海洋环境。根据2000~2009年的统计数据,从赤潮灾害发生时间、地域分布、赤潮生物优势种和规模变化4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近海赤潮灾害的发生特征,同时探究了赤潮生物、营养物质(氮、磷、铁、锰、维生素、特殊有机物等)和外部环境(气象条件...
【摘要】:掌握赤潮灾害时空分布规律是科学设计赤潮监控方案、提高防灾管理效率的基础和依据。本文统计分析了1990—2010年间山东海域的76次赤潮灾害事件数据。结果表明:赤潮灾害频率显著地分为4个波段,且峰值呈递增趋势;灾害面积呈现周期性倒U型曲线变化;每年的5—10月是赤潮灾害的多发期...
摘要:本文以最近10多年的赤潮典型事件、研究进展为主要依据,综合论述了国内外赤潮发生的新特点。分别从组学技术、食品安全与公共健康、赤潮生物学、赤潮监测与预测预报、赤潮应急处置等几方面,介绍了目前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摘要文章通过对赤潮案例、赤潮的成因及赤潮的危害等问题的分析,阐述了赤潮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提出了赤潮的预防、治理方法。...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32)摘要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05~2009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我国赤潮研究论文进行统计,重点分析论文数量,研究领域,...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编辑部,广东广州510301;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32)摘要采用文献计量方法,2005~2009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我国赤潮...
导读:本论文为您写海水赤潮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摘要:近几十年来,我国沿海赤潮灾害日益严重,严重危害着海洋渔业、近岸旅游...
摘要: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05~2009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我国赤潮研究论文进行统计,重点分析论文数量、研究领域、产出单位、期刊种类、署名作者人数、资助项...
基于核心期刊论文分析我国赤潮研究现状蔡卓平;段舜山【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38)031【摘要】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05~2009年在...
《第一届中国赤潮研究与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年收藏|手机打开中国的赤潮,赤潮研究及赤潮趋势齐雨藻吕颂辉【摘要】:正本文分析了中国赤潮的现状,认为(1)我...
【摘要】:本文列举了广东沿海139种赤潮生物。对夜光藻(Noctilucascintillans)、多纹膝沟藻(Gonyaulaxpolygramma)、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globosa)、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
V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海洋科学赤潮防治研究综述赤潮防治研究综述[摘要][摘要]赤潮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海洋灾害之一,严重地破坏了海洋生...
内容提示:中国有害赤潮预测方法研究现状和进展王修林1,孙培艳h2,高振会2,韩秀荣1,陈江麟2(1.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0352.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