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报道后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袁国勇教授团队、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感染病研究中心对本文进行了专题评论和新闻报道。猩红热是一种儿科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草莓舌、疹后褪皮等为主。
在1950年代,有几篇关于明清传染病的论文也具有较高的水准,比如李庆坪的《我国白喉考略》(《医学史与保健组织》1957年第2期)、陈方之的《中国猩红热简史》(《医学史与保健组织》1957年第2期),他们在文中分别认为,白喉与猩红热都是中国
闲话传染病:小时候经历的猩红热等等.人类与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共同经营着这个星球。.作为地球上的高级生命,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与周围的其他生物,包括微生物共生,其中绝大多数都能和平共处,保持一种相对的平衡,然而平衡并不是永恒的,一旦这种平衡...
20世纪50年代,有关研究传染病的论文,如李跃南的《云南瘴气流行简史》、刘牧之的《麻风病在中国医学及历史上的记载》、庞京周的《中国疟疾概史》、李6庆坪的《我国白喉考略》、陈方之…
鹤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54100摘要:目的:探讨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与预防控制措施。方法:调查分析三起聚集性疫情46例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资料,针对发生的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控制呼吸道传染病扩散。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的论文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发布)的规定,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是各级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因此临床医师在搞好临床诊断与治疗工作的同时,也应努力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发布)的规定,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是各级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因此临床医师在搞好临床诊断与治疗工作的同时,也应努力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传染病预防措施可分为:①疫情未出现时的预防措施...
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制定本法。.第二条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第三条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
摘要:基于20042016年的全球地表PM2.5数据和31个的传染病年发病率数据,探究了PM2.5质量浓度与9种传染病(百日咳、猩红热、流脑、麻疹、肺结核、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流行冒)发病率的相关关系。采用TheilSen斜率估算以及...
猩红热(ScarletFever)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继而脱皮。.其传染源是和健康带菌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细菌。.猩红热的病原为革兰染色阳性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该菌在体外的生活力...
其它>猩红热等传染病的预防主题班会教案猩红热等传染病的预防主题班会教案编号:6-633151|DOC格式|24.00K|3页手机打开©版权申诉下载全文论文查重,只要6元起!手...
猩红热是一种急性全身出疹性传染病,用“猩红”二字来形容皮疹的颜色,是说它比大红色浅、比橙色深。猩红热的病原菌是一种能产生红疹毒素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传染源是猩红热患...
学校常见传染病之一——猩红热【作者】医务室姚亚红【文章来源】后勤管理处【浏览次数】2477【更新时间】2017-03-29上一篇:冬天洗澡不宜有这些坏习惯下一...
摘要:猩红热(scarletfever)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之为“烂喉痧”。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