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传拓的审美与实践》一书分作上、下两编。上编汇集了作者2006年以来撰写发表的论文、札记,以及搜集梳理的传拓史料。各篇分别,内容连贯,互为补充,对金石传拓的历史定位、工艺标准、渊源传承、发展方向等多个方面进行剖析阐述,是系统的金石传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
传拓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技法,它是将纸覆在碑刻、青铜器、甲骨、陶瓦器、印章封泥、古钱币等器物的文字、图形、纹饰之上,采用墨拓手段,将其原大拓印在纸上的技法。《传拓与传拓技法问答》就是一部全面讲述我国这种传统技法的专著。
流传千年的金石传拓技艺,如何上纸与上墨.谢海元在上海博物馆青铜研究部工作39年,经他手传拓的青铜器、玉器、钱币等文物难以计数。.看看传承至今的金石传拓技艺到底是怎样的。.2018-09-2010:08来源:澎湃新闻.139.收藏.:金石传拓技艺.澎湃新闻...
西泠印社百年社庆以后的十五年间,我们大力提倡“重振金石学”,首先把追踪、复原传统金石学中青铜器“全形拓”即“器物拓”作为一个急需抢救的“重振”方向来做不遗余力的推动。在十几年前,它是一个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形态,存世还掌握这一行技术的初中...
篇一:毕业论文指之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写法与范文.毕业论文指之“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撰写一、写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意义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考察学生对自己课题目前研究范围和深度的理解与把握,间接考察学生是否阅读了一定的参考文献。.这不仅是...
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数据库,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是我…首发于胡师姐新传考研写文章登录带你解读新闻与传播学的C刊目录变化CSSCI(2019-2020)及扩展版名单出炉胡师姐新传...
澎湃新闻获悉,青年考古学者、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刘拓10月26日在四川马尔康市甲扎尔甲山考察洞窟壁画过程中坠崖去世,时年31岁。刘拓父母目前已飞赴四川处理他的后事,刘拓父亲今天下午对澎湃新闻悲痛地发来《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最后对话》:“你才31岁,从北大博士毕业,单纯、热情...
手作用之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摘要:民间传统手艺人或是为了生计,或是为了祖辈传承,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那份“匠心”。.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凝结着中华...
《传拓与传拓技法问答》共设200个问题,比较全面地讲述了传拓技法的起源,传拓的材料,传拓的必备工具,传拓的对象,传拓的类别,传拓的方法、步骤,传拓与响揭、摹揭、颖拓的区别,传拓技法的代表性人物以及与传拓相关的其他诸多问题。
【摘要】:宣纸源于唐代,产于泾县,是中国书画的优良载体,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传统宣纸的生产技艺与产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如何保护和传承宣纸,成为业界和全社会的共同课题。对此,利用现代设计理念与方法实现转型发展,是包括宣纸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适用:作为艺术论文科目,编写学士学位论文、本科毕业论文戒发表期刊、评初级职称癿参考文献;提供作写作参考,解决学术论文怎举写及格式等相关问题。目录正文...
淡雅蕴藉的传拓技艺蝉翼拓概述摘要:传拓是中国特有的保存文献的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蝉翼拓作为传拓之中精拓法之一,用墨极淡,犹...
盘点这一年,泰安泰山非遗岱宗传拓技艺不断成长,影响也日益深远,部分拓片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并为地方文物部门承担了精品拓片的拓印工作。图为2019年年初,岱宗传拓在泰安泰山梦工场...
再次是要传道技艺,通过梳理传拓艺术的源流和发展现状,实例分析历史考证、图文介绍、技法精讲等方面,培养基于传统的审美意识。在谈及传拓记忆的当下和未来之路时,马国庆略显担忧。...
陈介祺是这一时期实践与改良传拓技艺的重要人物。他以传古为志,视传拓为传古途径,总结先贤、同仁传拓技法的同时,凭借深厚的金石学修养,对传拓技艺进行了总结、...
进入上博之后,谢海元师从李鸿业,万育仁等老先生学习传拓技艺。据谢海元介绍,传拓技艺毕竟还是“冷缺门”,上海博物馆师徒相授三代传承,从第一代李鸿业、万育仁到第二代谢海元、韦志明...
12月14日,伴随着冬日的暖阳,解放路小学四五年级晚报小记者走进了在沧州市博物馆举行的“盛世丹心”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京津冀传拓艺术展,开启了一段不一样的学习历程。提起传拓...
张洪雷馆长现场示范了传拓技法,同学们与文物亲密接触,亲手体验了古老的传拓技艺,感受了传拓的魅力,深入了解传拓技艺的乐趣。传拓技艺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今天我们更应该努力...
进入上博之后,谢海元师从李鸿业,万育仁等老先生学习传拓技艺。据谢海元介绍,传拓技艺毕竟还是“冷缺门”,上海博物馆师徒相授三代传承,从第一代李鸿业、万育仁到...
您好,我们正在做份调查以便了解您在非遗传拓体验过程中的感受,从而探究非遗传拓技艺传承与发展的道路。本次调查为匿名形式进行,感谢您的协助!请您就下列问题在您认为合适的...